课程建设目标和意义(通用8篇)
1.课程建设目标和意义 篇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和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总体思路和目标第一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来看,我国是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和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从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中心内容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又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农村是我国最辽阔的地域但又是最穷的地域。因此,实现工农业全面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都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华图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高分通关课程5折优惠啦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从本世纪起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目前,我国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这种现状主要表现在农村。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而这个国情又主要凸显在“三农”之中。所以,“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关键是把农村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因为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一个重大创新,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在于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在变化中协调,收入在稳定中提高,生活在发展中改善。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地区之间等方面的差距都还比较大,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村相对落后,农民收人水平相对较低,农业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上得当,把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好,尽快扭转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以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也就是说,新农村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农村,是“硬件”、“软件”,共同发展的农村,是村容村貌与农民精神状态文明进步的农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长效新机制,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公共设施不断完善,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树立文明新风尚;有利于促进农村民主自治建设,建立农村民主管理的新体制。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目标要求。为此,“十一五”规划提出了以下总体思路。
(一)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二)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明确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生产发展是关键,生活宽裕是目标,乡风文明是保障,村容整洁是形象,管理民主是基础。
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它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既鲜明而具体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其目标内容主要有:
(一)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也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基本前提,进而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
农业生产发展必须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央明确提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调整的重点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快畜牧业发展,发展农产品加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等。调整的目标是,通过农业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通过农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农村就业结构调整,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业生产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化、现代化。在农业科技化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可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科技工作者、高等学校师生定期不定期地深人到村、户,将更多的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切实送到户,教到人。在农业现代化方面,要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未来的农业发展将突出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需要“内外结合”,既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也要下大力气拓宽农民增收的外部空间。
(二)生活宽裕
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表征。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努力使广大农民群众过上生活宽裕的日子。
1.农民生活宽裕,必须统筹城乡发展。
首先,各地区各部门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其次,要进一步强化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
2.农民生活宽裕,必须努力发展农村各项事业。
一要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二要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救济、养老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合作医疗六项制度在内的,层次不同、标准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社会保障服务网络。
三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使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协调发展,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四要加强农村公共产品公益化建设。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教育、托幼、托老等公共产品设施的政府投入,积极开拓公共产品投入渠道,全面构建农村公共产品服务保障体系。
3.农民生活宽裕,最基础和根本的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要进一步优化农民进城务工环境,制定相关政策,确保农民工在城市中能够有工可务,有钱可挣,挣了钱能拿到手、带回家。
4.农民生活宽裕,必须实行国家农业资金直接惠农的投资机制。国家农业资金的投入,要真正着眼于惠农,要重点用到村以下,去支持和农民息息相关的、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的小项目,如小型道路、小型水利、小型水库、小型电力、小型沼气,让农民摸得着、看得见,直接受惠。
(三)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乡风文明,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和发展成果的外在体现,更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精神层面的要求,反映农村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农村的“软件”建设。
1.让乡风文明起来,必须用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要加强农民的道德教育,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着手,逐渐树立家庭和睦不拌嘴、孝敬老人不忤逆、崇尚科学不迷信、移风易俗不浪费等良好风尚。根据农村生活的现实和农民的思想状况,不断对农民进行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教育,尽快建立有农村特色,适合基层操作的日常行为规范、村规民约,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公民道德风尚。
2.让乡风文明起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基层文化。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组建文艺队伍,创办藏书室、阅览室、娱乐室、广播室、科技培训室、文艺辅导室等宣传文化站,有条件的乡镇村要成立文化活动中心。要逐步形成以县城为龙头、乡镇为枢纽、村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厚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乡风民俗焕然一新。
3.让乡风文明起来,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随着多年来在农村开展普法教育,特别是依法治国作为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农民的法制意识在总体上不断提高,但民主法制意识较弱的还为数不少。有的因不懂法而造成的违法,有的又不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的阻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从而触犯法律。因此,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法制教育仍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地农村要进一步加大法制教育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知法、懂法、守法,并自觉用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协调稳定。
(四)村容整洁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外在反映。“村容整洁”,一般来说应包括道路硬化率、安全饮水、排水、清洁能源户使用率、垃圾收集处理、农村改厕、公共照明、绿地率等项内容。村容整洁的目的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实现村容整洁,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
1.实现村容整洁,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各地农村在着力解决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各类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强乡村规划,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使乡村的建设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村建设规划的实施是一项长期任务,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既要坚持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要便于农民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
2.实现村容整洁,要大力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在进行村容整治的过程中,要把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按照“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要求,加强对创建文明生态村的理论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从改善人居环境人手,集中精力抓好硬化道路、净化街道、绿化村庄这三件实事,逐步解决村庄建设散乱和“空心村”问题,引导创建活动健康、有序、良性发展,推进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3.实现村容整洁,要发挥村委会以及县乡(镇)政府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以村委会为主体,因为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的基本制度,村容整治作为农村事务的一件大事,必须充分发挥村民的参与作用,群策群力,齐心协力推进。村容整治规划制定和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高度重视村民意见,调动村民参与村容整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要切实解决新农村建设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是解决农村饮水难、走路难、住房难、看病难、读书难以及村庄建设中的硬底化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困难问题。
4.实现村容整洁,要抓好试点、稳妥推进。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东、中、西部地区有差别,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村庄整治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各地当前的重点,首先是抓好试点,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再逐步推开。
(五)管理民主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就是民主管理,由农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重大事务,把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或农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村务,通过一定的形式告知群众,使群众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参与村务决策与管理,并实施有效监督。
加强民主管理,要做好村民自治即由农民群众对村里的重大事务实施民主管理。而村民对村务民主管理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村务公开,以保证村民对村务有知情权。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参与权、选举权、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即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我国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造,是我国公民直接参与民主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农村形成了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为基本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
2.课程建设目标和意义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意义,目标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坚定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的一项重要工程。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指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优秀大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一项艰巨的战略任务和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高校应成为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阵地和摇篮,为党的事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一、培养和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工程
(一)培养和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未来属于青年,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任,必将落在当代青年人的身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者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因此,培养和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战略性工程。[1]
(二)培养和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需要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党的事业需要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党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也正是因为我们党有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迈向共产主义这一理想社会的坚实步伐。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前进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确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地推进我们的事业。”[3]由于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相当漫长。这就需要培养出一代又一代能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并把它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紧密联系起来,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人。因此,培养和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二、培养和造就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一项重大的历史使命
(一)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高等教育是现代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必经阶段,当代和未来的治党治国人才一般都必须接受过高等教育。高校集中了青年群体中的优秀知识青年,大学生是青年中各方面素养相对较高的一个群体。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青年学生初步形成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高校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科技人才,而且要造就思想政治素质高、立场坚定、忠于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高校既负有对青年学子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神圣职责,又具有教育体系完备、教育内容系统、教育手段齐备、教育资源充足、教育经验丰富等优势,义不容辞地要肩负起造就一批又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重任。[4]为党的事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对党和国家担负的一项神圣职责。事实上,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高校,一直以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己任,不仅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科学技术人才,而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掌握先进科技知识的马克思主义者。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主阵地。
(二)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就在于能够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不断提高。教育部《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力争到2020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55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大学生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大学生党员将是党的事业接班人中的中坚力量。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关系到党执政兴国的青年群众基础,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事关国家的兴旺发达。可以说,高校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党的生死存亡、对于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也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刻苦学习,努力成才。但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对国情缺乏深刻了解,社会经验不足,政治鉴别力还不是很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国外敌对势力一直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手段对我国青年进行引诱、腐蚀、演变,尤其是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大肆传播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青年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社会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下,青年学生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就业、收入分配、党风、社会风气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也对当代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要求高校积极应对,其核心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包括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内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纪律和政治敏锐性,健康成长成才。
三、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目标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全面提高培养对象的思想政治素质。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具有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
(一)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所当然地必须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只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才能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从而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基础上的科学预见,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作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又必须把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只有真学、真懂,才能真信、真用。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前提。要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要成为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中汲取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高校大学生骨干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要把这种优越条件用好用足。
(三)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社会英才,理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的期望,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我国正处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社会责任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要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要有与时俱进的使命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坚持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要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结合中国国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指导实践。
(四)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都是从实践中来,又要回到实践中去。“实践出真知”,只有经过实践锻炼,才能更加深入地认识国情,考验毅力和信心,提高利用顺境和正视、战胜逆境的能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按照时代的要求,勇敢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正确认识国情,磨练意志,积累经验。大学阶段是由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在学习、工作、生活实践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还应利用好珍贵的社会实践机会,到人民群众中去,增进和人民群众的感情,认识社会,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质,增强克服教条主义的能力,提高辨别非马克思主义的素质。
(五)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马克思主义真正反映和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应牢牢把握党的宗旨,立志成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人生观,自觉树立正确的功利观,永葆清正廉洁,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总之,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深刻认识培养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战略意义,有助于高校有关部门从政治高度更加重视此项工作,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明确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围绕培养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增强培养实效,从而为造就大批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林炎志.努力造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J].中国高等教育,2001,(12):8-12.
[2]赵志军,常超,曹世奎.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J].现代教育科学,2002,(11):24-26.
[3]胡锦涛.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2005年1月14日)[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22.
3.课程建设目标和意义 篇三
一、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与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自1999年开始进入一个大发展时期,为国家输送了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截至2008年底,全国独立设置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1184所,约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1%(去除独立学院)。普通教育高职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43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310.6万人,在校生数达到916.8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教育本专科招生总人数的51.1%和在校学生数的45.4%。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
此时,一个问题也开始越发引起社会的关注:如何在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的情况下,继续保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人才培养充分满足学生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此,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并于2003年在此基础上启动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2003年1月份开始,作为“质量工程”的先期启动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高等教育(包括高职高专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计划利用5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国家精品课程的所有教学资源向全国高校师生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14号)又重点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重点建设3 000种国家规划教材,以配合当前高职领域内的改革。
如此背景之下,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大多遵循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把教学改革的重点聚焦于精品课程建设。截止2007年,共建成1 68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高职高专精品课程414门,完成了“质量工程”曾提出的“利用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项目预期目标。一个包含国家、省市、学校三个层面,惠及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体系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1号)再次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 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这其中包括1 000门高职国家精品课程。截止2008年,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共建成2 28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高职高专精品课程614门。
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重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
二、高职国家精品课程数量、分布地域及专业变化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实施6年以来,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发布国家级精品课程614门,且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3年占全部精品课程的16%已增长至2008的33%,各年份平均比例为26%。
从高职精品课程在各省分布情况来看,发展速度较快的前5个省份分别是广东、浙江、江苏、湖南和河北,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的省为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和新疆。
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分为20个专业大类,各大类精品课程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2003年仅在12大类中遴选出了24门精品课程,到2006年各大类已都有精品课程被发布。
从高职精品课程各专业年度分布情况来看,发展速度较快的是制造大类、电子信息类、财经类、交通运输类和农林牧渔类,发展比较缓慢的是环保气象与安全类、法律类、水利类、公共基础类和公共事业类。
三、高职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实施中的政策、
制度变化
教育部针对精品课程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旨在保证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持续良性运行。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03]3号)首先明确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采用学校先行建设、省区市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评审、授予荣誉称号、后补助建设经费的运行方式,并对国家精品课程的申报方式、申报步骤、申报时间、评审方式、运行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和经费支持等方面做了详细说明。《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补充规定的通知》(教高厅(2004]13号)则在原有实施办法的基础上重点对建成后的精品课程的后期运行管理和年检办法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离施。例如:每门国家精品课程上网内容的年度更新(或新增)比例不得低于10%;使用必要技术手段对国家精品课程支持网站的开通情况和网页访问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根据监测结果不定期对开通率低的网站提出警告,并在“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页公布。这些实施办法的变化或补充反映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从一开始的重视建设逐步转向重视应用,从关注有没有的问题到关注如何保证发挥精品课程示范辐射作用的问题。
2003-2006年,高职精品课程与普通本科精品课程采用同一套评审指标体系,另附一“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说明(高职高专课程适用)”。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类型”,将高等职业教育从过去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转变定义为高等教育的独立类型,并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因此,2007年,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育部专门制定并实施了针对高职教育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使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再共用同一个评价标准,提高了评审工作的针对性、公平性和导向性。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设计之初的课程建设补助经费标准定在每门10万元,但由于启动后迟迟没有专项经费,2003年每门课程的补助经费平均为8万元,2004年3万元,2005年5万元,直至2006年专项经费到位,开始按照10万元的标准执行。
这些政策、制度的补允和变化,体现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组织与管理、评审与发布、应用与评价、资金与监督等实施环节逐步走向成熟。追加3 000门精品课程政策的出台,说明项目的实施得到社会、学校的广泛认可,广大使用者希望得到更多的优质资源。
四、高职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变化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评审指标自2003年以来不断调
整,评审工作对高职的关注也日益提升。
起初,普通本科和高职教育共用一个评审指标,评审标准针对性不强。随着课程遴选工作的逐渐展开,2007年,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育部专门制定了针对高职教育的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使不同性质的课程不再共用同一个评审标准,提高了评审的针对性、公平性,体现了高职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其中,实践教学由二级指标上升为一级指标,所占分值也增加到20分。对课程申报的条件从2006年规定“申报课程必须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或高职教育院校各专业开设的课程——高职教育申报课程应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和教学特色”到2007年专门针对高职提出“要兼顾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侧重专业领域的课程”。另外,从近几年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可以看出,在课程年度限额的分配上也逐渐向高职课程倾斜。2003年,对本科和高职在申报课程数量上没有规定,课程评审也基本上按统一标准进行,高职教育在申报精品课方面明显处于弱势。从2004年开始,对高职教育类课程申报数量进行了规定,至2007年,高职教育课程限额一直呈上升趋势。可以看出,评审工作对高职的关注目益提高。具体说来,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强化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评审。对比六年来颁布的不同的课程评估指标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所占分值呈逐年上升趋势。2003年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征求意见稿)教学内容为22分,强调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反映学科最新动态,得当处理相关课程关系等。2004年,这部分内容的分值增加到25分,增加了对实验的考察。2006年分值调整为23分,主要是二级指标实践教学分值降低所致,2007年实施的专门的高职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中,教学内容分值达到27分。其中2007评价指标强调教学内容要求“必须够用为度”,专业课程的设计要以“真实的工作任务或产品为载体”,评审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2003-2005年间所占分值一直维持在18分,2006年该分值上升到24分,2007年和2008年为25分,说明评审更加关注精品课“示范性”和“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目标。
2更加理性地看待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通过逐渐降低“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指标的分值,加强精品课程评审的客观性。2003~2007年间,教学条件和教学效果的分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03年教学条件所占分值为20分,到了2006年已降至15分,2007年,因充分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地域特点,该项指标已经不再单独作为一项评估标准。在教学效果评价方面,由2003年的20分降为2007年的15分和2008年的10分,并且为体现高职教育的教育目标,2007年增设了二级指标“学生实践活动评价”,2008年更加强调社会评价,增加了高职毕业生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评价。
3从逐步强化实践教学指标评审分值到强调实践条件。2003-2006年间,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内容的二级指标为6分,所占分值较低。2007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中,实践教学由二级指标上升为一级指标,所占分值也增加到20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提倡开放性,强调职业性的改革方向,更侧重专业领域课程和含有实践环节课程的建设,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2008年突出了对实践教学条件的要求,取消实践教学指标而改为对实践条件进行评价,强调实习、实训环境的建设和应用。
4细化“特色及政策支持”指标。2003年和2004年评价指标中,“特色及政策支持”指标仅以“课程特色”作为评审标准,分值为100分,依据“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效果”五项一级指标之和进行综合评审。2005年到2008年间,指标体系对特色评审调整为“特色及政策支持”,专家依据特色打分,分值为80分,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情况为20分,评审指标更加细化。
5增加课程设置一级指标。2008年评审指标中新增了课程设置一级指标,分值为10分,认为高职课程设置应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明确课程的定位、作用和任务,突出其职业性和实践性。也就是说,将既有课程的设置的必要性列入了评审的范围。强调职业课程开发应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开发模式,并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为最终目标。
综上可见,近年来我国高职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随着高职事业的发展不断发展、完善,日趋合理、科学。指标的设定与示范性、“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精品课程建设目的更加一致,突出了以课程体系的系统改革为前提的高职课程建设的政策导向,鼓励高职课程在突出职业性、扩大开放性上做文章,成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实现分类指导的一个亮点,为最终构建起有别于普通学科型教育的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课程建设目标和意义 篇四
学习了有效教学之后,我深深体会到教学目标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是整堂课的提纲挈领。课中的每一个过程和环节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合理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要成功的上好一堂课就要从制定教学目标入手。教学目标必须做到教师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通过什么去做,做到什么程度。教师如同是一名医生,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犹如在开要方:吃什么药,怎么服用,一天几次,每次几粒。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同医生一样严谨和审慎,去哺育每一位学生,茁壮成长。
我对于评价的理解是这样的,它近几年来广大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以新课改为背景,不断探索、尝试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它渗透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种种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和即时的评估,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评价作为师生之间交流的一种及时、有效的方式而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始终。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即时评价”方式,不仅对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同时也对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能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所理解的情感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是一座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在对学生的教育中,知识的掌握、能的发展或品德的培养,无不与学生的情感体验密切联系在一起,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以积极的情感对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会通过“移情作用”使学生产生对别人的关怀同情之心,这一切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他人、集体的热爱,能对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和健康人格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能善于应用情感教育,就能对学生的想起到正确的导向和促进作用,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收获的喜悦
5.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篇五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作物栽培管理、作物良种繁育、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基本知识,具有作物生产技术指导、作物良种繁育及种子检验、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生产资料营销等能力,适应作物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作物生产技术、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作物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农业政策法规、农产品及生产资料营销、农机具使用与维护、农产品贮藏加工、农业技术推广。
园艺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蔬菜生产、果树生产和花卉生产等领域的生产与经营的综合能力,有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有开拓和创新精神,适应园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园艺设施设计与建造、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园艺作物种苗生产技术、园艺机械使用与维护、组织培养与无土栽培、食用菌栽培技术、农业技术推广。
园林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园林植物生产、园林规划设计及施工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园林施工现场管理能力,适应园林植物生产、园林设计施工、园林产品经营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园林测量、园林制图、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工程与建筑、园林苗圃、园林规划设计、花卉栽培技术、园林树木栽培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
室内设计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室内设计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装饰装修施工、工程预算、室内植物装饰等综合能力,适应室内设计、装饰与装修经营、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美术基础、构成艺术、制图基础、室内设计、室内植物装饰、装饰材料、装饰预决算、构造与施工、工程施工管理、计算机辅助设计。
植物保护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植物保护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面向农业及其它相关领域从事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园林树木、中药材、食用菌等的病虫草鼠害诊断测报与防治、植物检疫、新技术推广、农业生产资料营销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6.班组建设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篇六
2013年我们的班组建设要面对更高的要求,班组各项工作必须落到实处,每一个班组都要明确自己的特色,确立自己的类型,树立自己的目标。在今年我们会更进一步的深入推进班组建设。充分、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促进车间不断创新、加快发展的重要作用,以点带面,更好地发挥优秀班组的骨干和带动作用,以下是2013年的工作计划及目标:
一、进一步提高对加强班组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车间一再明确,班组是车间最基层的组织。看车间有没有快速发展,关键要看班组、看岗位。没有优秀的班组作为基石,车间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只有将班组建设搞好,车间的兴旺。
我们所有的班组成员要进一步的提高意识,加强班组建设是发挥各个班组在车间中骨干作用的需要,是提高车间管理水平的需要,是构建和谐车间的需要。
二、工作内容及措施
创建“五型”班组涉及到车间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整体部署、统筹协调,既要突出重点工作,解决主要问题,又 要“点线面”结合,全面推进。
(一)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着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着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创建“安全型”班组。每季度月初开展创建“无违章班组”活动,建立班组员工违章档案,每周二开展违章检查,严格执行班组的安全责任制,使安全措施在每时、每班、每人和每 个环节得到落实,确保实现 “无违章班组”目标。要坚持反违章和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并重,真正做到“不安全不工作”。大力倡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不断提高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建立班组 “安全学习日” 制度,每月根据生产情况,召开一次安全学习。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巡检制度。每半年年初组织专项安全大检查活动,切实提高员工安全技能水平。制定全年班组安全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安全技能认证 培训,每年要组织一次安规考试,在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实践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要加强设备技术改造和检修维护管理,努力提高所辖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要加大 安全生产考核和责任追究力度。最终班组达到:安全制度健全、安全教育有效、安全管理到位、安全文化浓厚的标准。
(二)加强机构和制度建设,着力提升班组规范化管理,创建“管理型”班组。要结合班组的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选煤厂颁发的规章制度,要按照科学、有效、管用的要求,建立健全操作性强的安全管理、节能管理、劳动管理以及民主管理班组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每位成员职责明确、每项工作运转有序。要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确保班组成员熟知相关规章制度,并坚定不移地执行好制度。最终班组达到:有健全的制度、有良好的方法和日常管理精细化的标准。
(三)加强对标管理,着力提高班组降本增效能力,创建“节约型”班组。组织班组成员学习对标企业,积极推广应用新的技术成果,逐项抓好落实。要引导班组员工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提高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立足本职岗位,自觉修旧利废,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降低原材物料消耗。最终班组达到:人人有效益 意识、事事讲增效方法、处处展效益成果的标准。
(四)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班组员工能力和素质,加强教育培训,创建“创新型”班组。每季度组织班组开展技能培训和交流活动,使员工达到 “一专多能”。年中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鼓励员工岗位成才。把班组长培训纳入员工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培训工作机制。使更多的班组长成为懂技 术、会管理、善带队伍的优秀班组长。最终班组达到:有创建目标、有创新氛围和有创新成果的标准。
(五)加强民主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增强班组的民主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创建“和谐型”班组。车间对班组进行必要的班组硬件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员工政治理论教育,坚持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组织员工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员工努力成为班组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实践者。耐心细致地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逐步形成关系和谐、工作协调、互相帮助、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加强班组民主管理,大力推行班务公开,提高班组民主管理会的质量和实效。最终班组达到: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思想政治工作活泼、班组文化成果显著和班组成员团结守纪、爱岗敬业的标准。
(六)加强班组硬件建设,改善员工工作和生活环境,活跃员工文化生活。持续加大对班组建设的投入,投入一定资金,不断改善、优化班组硬件基础设施,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最终班组达到:设施齐全、环 境舒适、文化活跃,幸福指数大提升。
(七)努力做好“五星班组”和“五星员工”的评选活动。各班组每月上报一次本班组的星级班组”考评每月班组向车间上报一次,以“五型班组”(本质安全型、文明生产型、技术创新型、成本节约型、和谐团结型)创建活动为基础,由班组自己对照考核细则自己申报材料,车间审核,每季度对每个班组进行评星,评出的五星班组车间上报厂里。
“星级员工”是以员工的日评价为基础的,各班组要认真做好本班组员工的日评价工作,做到有记录、有依据。各项参评事迹都要在员工的日评价中找到记录,无记录则视为没有。虚报、谎报参评事迹的车间将给予处罚。每月月底由班组长上报一名本班组的星级员工并对照考核细则附有详细事迹材料。
7.课程建设目标和意义 篇七
一、精品课程网络建设的现状
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通过网络授课的方式呈现课程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活动, 是一种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而组织起来的教学支撑模式。因此, 网络课程的建设与一般的多媒体教学在内容、功能及使用环境等方面是不同的。
根据网上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网络课程一般由内容、平台和活动三个方面组成。目前, 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 在现有资源库中教师的讲义及教学资料, 教师使用的多, 学生使用的少;封闭的多, 可以交流的少, 共享性较差。第二, 各种网络教学平台较多, 没有统一的标准, 在平台的更新维护中, 造成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浪费。第三, 课程平台建设的实践性不强, 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设计的特点
1. 个性化特点:
网络课程在建设时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必需工具软件, 如计算器、在线字典等。
2. 动态化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网络教学内容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 设计要遵循动态化设计原则, 随时变更和添加新的知识内容, 保证学科内容的先进性。
3. 交流性特点:
网络教学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可以设计出如常见问题库、集中答疑等板块, 实现真正的交流。
4. 共享性特点:
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最大的特点在于资源的共享, 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体现共享性原则, 提高网络课程结构的开放性, 体现资源共享性。
三、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几点内容
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网络课程开发的大纲, 决定了整个网络课程的好坏。依据设计的指导原则, 要以一种基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的方式来设计网络课程和优化教学环境,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课程开发:
网络课程包括信息资源和多媒体的采集, 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构建。将各种媒体表现形式及环境变为现实中的学习环境、文本、视频、音频、动画, 虚拟现实和多媒体的应用程序。
3. 课程评价:
在整个网络课程的建设中, 应随时根据需要, 运用有效的评价手段和反馈方法来修改和完善网络课程。
4. 课程维护:
维护是指网络课程的管理和升级提升, 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需要不断总结和探索。
四、网络课程建设的不足
1. 应注重反馈和评价:
反馈和评价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许多网络课程在教学的评价方式上采取多种方式, 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问卷调查等, 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并根据反馈进行教学上的调整, 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提高教学效率。
2. 应注重协作和交流:
有些网络课程通过安排各种学习活动及兴趣小组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网上学习的条件和环境, 如学习小组的形式可以加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班级归属感, 极大地激发了师生间交流的积极性。
五、小结
网络教育为我国高校的教学方式的改革带来了新机遇, 更多的高校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参与其中。其中, 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发促进了教学思想、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从而推动了网络教学环境及模式的改革。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加速网络环境下精品课程建设的优化,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 让课程学习真正实现网络化。同时, 我们也相信在现在这种网络信息环境影响下, 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会迎来更好的明天。
摘要:网络教学是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工作者应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科学的设计和开发, 避免建设中的不足;以学生学习和交流为主体, 构建一个开放和共享的网络课程。本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最终目的, 对网络课程建设和开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教学,建设
参考文献
[1]朱思玉.大学生网络资源利用与自身发展的关系研究[J].剑南文学, 2013 (3) .
[2]肖美花.信息环境下传统高校的网络教育开展策略分析[J].剑南文学, 2011 (8) .
[3]衣治安等.从精品课程到网络课程“一体五化”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 2012 (13) .
[4]李少华等.从网络教育精品课程评审看网络课程发展现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28) .
8.课程建设目标和意义 篇八
夯实生态本底,扩充环境容量
森林草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物质成果,而林草业的发展契合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具备良好的产业背景。通过种草植树提高的植被吸碳固碳能力(碳汇储量)拓展了本能工业和城市发展空间,不仅可以推进本土工业化升级和城市化加速,而且可以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遇,引进先进产业。
良好的生态条件也能为四川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环境支撑,包括有机农业、生态旅游、度假休闲、生物制药、文化产业、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产业等。
手握当代社会的稀缺碳汇资源,四川可以利用CDM机制,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碳汇贸易,以获取经济和技术的外部支持。实际上,四川已率先、深度地介入了国际碳汇贸易。
对建设生态天府、美丽四川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空气质量、水质及人居环境的改善,将极大增强天府之国的宜居性,不仅可以提升四川旅游竞争力,还可以吸引国内外总部经济和优秀人才落驻四川,西部经济真正的高地、现代生活美好的家园。
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从生态环境意识培育与强化这个源头开始推进四川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集约和节约利用资源,缓解突破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有利于节能减排和防污治污,为美丽四川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基础;有利于生态环境制度的贯彻实施,为美丽四川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最终有利于突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瓶颈与环境约束,为西部经济高地建设提供坚强的生态后盾与环境支撑。
困难与挑战:先天不足与后天压力
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约束
四川省面积以山地、丘陵和高原为主,宜农耕地比重低,2011年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只有12.26%,远低于中部28.22%和东部28.72%的水平。而四川有部分土地地上无森林、地下无矿产,江河无落差,资源和能源瓶颈比较突出。另外,自然灾害频发而严重的,主要是旱灾、水灾和地质灾害。
生态环境意识较薄弱
受整体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影响,四川居民生态文明意识还比较低。有调查表明,2009年四川农民的生态文明建设认同度为57.9%,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为52.9%,而生态文明践行度更是低至25.3%。即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者——基层政府领导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也仅为67.5%,生态文明的践行度为38.5%。
面临工业化加速升级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压力
工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明显,资源依赖和污染系数高,增长模式较为粗放。2011年四川工业整体经济效益西部排名第八,只略好于贵州、甘肃和宁夏。而且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情况来看,造纸、化工及冶金等环境风险较大的产业仍是引进重点。如果这些趋势继续,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将更加突出,进而威胁四川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粗放的城市化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一方面,2011年四川城市化率41.42%,进入了城市化中期和加速发展阶段。市民化的城市生活首先会大幅度增长资源消耗量;城市生活消费的相对精细化使以厨房垃圾为主的有机废弃物增加,造就了城市固体垃圾的围城现象;人口聚集效应将使居民出行频率和半径增长,从而增加机动车数量和汽车尾气污染。另一方面,四川城市化模式较为粗放。城市化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土地型城市化特征,通过农民户籍的城市化,将农村宅基地复垦,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框架下以置换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这有可能使农业现代化、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城市化矛盾与冲突加剧。
地方财政压力与投入不足
四川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实力相对薄弱,2011年人均财政收入2540.11元,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5.13%,而贫困面大、灾害严重,扶贫救灾要消耗大量财政资源,致使生态建设与环保投入资金不足。
经济落后、财政窘迫的地市州往往是四川乃至全国的生态高地和脆弱带,如“三州”地区。财政与经济的地区分割性与生态环境的全局性、统一性发生严重冲突。
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划分不清、不合理,财政转移支付不足额、不及时也会给四川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方略与路径:兼顾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
增加生态环境产品,大力发展林草业
强化本级财政对植树造林、草场建设与恢复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生态转移支付。加大对林区地方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对天保林、退耕区农民实行长期补贴和终身保障,实现退得稳、保得住。提高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建议由目前平均10元增加到15元左右。
发挥公共财政的撬动和引领作用,动员社会力量种草植树,建立普遍性、常态化的植树护林补贴机制。引进和配合国际环保机构、公益组织和国内民间环保组织在四川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广泛参与国际碳汇贸易。重视项目储备、包装与申报,加强碳汇贸易条件、制度与能力建设。
培养和强化生态环境意识
将生态环境理念与基础知识植入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程教育体系,甚至延伸到公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尤其应该加强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人员的生态教育与环保培训。加强舆论宣传,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形成自觉地的环保行动。以文化建设与开发为契机,改造不适应现代生态文明需要的传统文化。
将更多空间划定为“生态特区”
四川省内不适合、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地区应该退出粮食生产,尤其是大中城市郊区。本着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兼顾的原则,实施差别化推进与考核监督政策。通过宏观调控促进粮食生产往优势产区集中,以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方式,通过粮食生产专业带的方式保障粮食安全。
在此前提下,将省内一些生态地位显赫但生态本底脆弱、生态状态恶化的地区,如“三州”大部分地区以及其它高原山区、水土流失重点区域、江河上游等设立为“生态特区”。对特区内的居民实行生态移民,并在生态建设财政投入、生态保护政策、纵向转移支付与横向生态补偿以及其他财政税收政策方面予以“生态特区”特别的支持和保护。
改革和完善政绩考核体系
在四川某些地区试点和实施绿色GDP考核体系,实行更有力度、更为严格的生态环境激励与约束制度。在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地以及一些生态地位显赫、生态本底薄弱的限制开发区实行“GDP豁免”政策,并对这些地方的政绩考核实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度试点。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确权颁证的基础上,更加严格地保护农民的土地和林木权益,尽快实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和资产化,将土地(林地)及其附着的生态要素、环境资源保护与农民个人利益紧密挂钩,从而使生态环境保护落到实处,构筑坚实的保护盾牌。
推进地价市场化。推进工业用地价格市场化,让市场价格充分反应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机会成本(代际补偿),通过正常价格和成本,约束企业和其他土地开发商集约节约用地。这是遏制粗放、闲置和浪费土地行为,降低土地消耗强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协调工业化、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矛盾,保障粮食安全、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之根本举措。
实施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及政策
充分体现稀缺性和机会成本的资源品定价政策,主要是水资源、木材、土地、能源与矿产资源等。激励节约和集约、抑制浪费与粗放的财税政策,如资源税、环境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暴利税、过度包装税、奢侈税、资源产品消费税,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房产税。
应该负担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在内的全国型公共产品建设支出;构建绿色金融和保险体系;纵向生态转移支付和横向生态补偿体系;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
【课程建设目标和意义】推荐阅读:
精品课程建设的意义10-23
团队建设的目的和意义09-20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和意义08-08
加强我国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举措08-07
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08-22
毛泽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07-07
武乡国土所201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书08-01
科学技术史课程意义08-24
数学课程总的培养目标08-23
旅游地理课程学习目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