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法之以小见大

2024-10-18

写作手法之以小见大(共7篇)

1.写作手法之以小见大 篇一

2014届毕业班复习作文专题强化训练 作文专题训练之二:“以小见大”写作指导 【写作提示】

1、注意选取小而有意义的事作为写作材料

2、重大事件往往不好把握,而生活中许多具体的小事常常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也有深刻的意义。

3、写作时,我们要打开思路,留心观察,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佳作欣赏】

(一这伸来的手

沐着晨曦,我去上学。时间还早,路上没有别的人。夜里下过雨,路上又湿又滑,道旁树的叶子上还积着许多晶莹的水滴。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前方,一个一瘸一拐行走的身影跃入我的眼帘,是她?那瘦矮的个头,那蹒跚的脚步,都向我证实,是她。虽然我们同班,但因男女之别而互不讲话;况且,大概是由于那一条有病的腿,她在班上更是不声不响。

我加快了步伐----不能跟在女孩子后边走,当然并非因她速度慢,所有的男孩都会这样的。这是一种潜意识在驱使。

渐渐地近了,前边的她,一瘸,一拐,一步,一摇……举步维艰。唉,真可怜!更近了,只有五六步远。我正准备再次加速超过她时,她忽然身子一斜,左脚向前一滑,摔倒了!摔倒在我前面!下意识地,我愣愣地站住了,不远的身后,飘来人们的的谈笑,我该怎么办?

----不管她,扬长而去?不,当然不能这样。十几年接受的教育,父母、老师,同学、社会、书本,所有这些输送给我的善恶观,不允许我视而不见。----那么,上前去扶起她?不,也不能这样。不是因为我和她从未说过话,而是因为:她是女生,而我是个男孩子!何况----似乎有人来了……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痛心的画面:在我前面五六步远,摔倒着一位腿有残疾的女同学;而我,却呆呆地站着,站着!欲扶,不行,欲止,不能!这只是瞬间的景象,顷刻的思绪。飘在身后的谈笑声,促我在迷惘中作出抉择----不去扶起她!匆匆,我迈开步子,超了过去。

可我又立刻站住了,面对前方延伸的路,我将走向哪里?我能顺着这条路走去吗? 回头,注定要回头。我转过了身。她正努力着想要站起来。伸手,伸手,她攀住身旁一棵树,用力拉着,将身体拉高一些,又把手抬高一点……渐渐地,慢慢地,她站了起来。我好可怜:我不如一棵树!积在树上的雨水,在她的拉力下纷纷滴落,仿佛在痛哭。你为谁而哭,树?----你应该为她而哭,她摔倒了,没有人扶她起来!你也应该为我而哭,一个残疾女同学摔倒在我面前,我只是看着她自己站起来!可是,你更应该为千万个她和我而哭,为这个世界而哭!她又迈开了步子,坚强地走来,甚至比原来更快。转过身,我怅然若失地走着,顺着这条路走去。是她摔倒了么?是的,的确是的。不!是我摔倒了,我摔倒在世俗的污泥中!有谁,有谁能伸过手来,拉我一把呢? “哎呀!”我脱口出声。任何偶然摔倒者都会叫的----这是下坡的路,我一脚踏空了。真疼啊!我试着站起来。突然,我怔住了!—只手伸----了----过----来!----是她!她站在我身旁,一只手伸在了我的面前。她脸上的汗迹,衣服上的泥痕,清晰,刺眼……

哦,这伸来的手!----我不禁潸然泪下。

点评:本文写的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雨后路滑,瘸腿的“她”摔倒在“我”的面前,“我”愣愣地站着,不敢伸出应该伸出的手;而“我”跌倒后,“她”却勇敢地向“我”伸出援助的手。事情虽小,却表现了一个很大的主题:抨击封建思想阴魂不散的现象,鞭挞“男女授受不亲”余毒残存的劣根。作者写道:“是她摔倒了吗?是的,的确是的。不!是我摔倒了,我摔倒在世俗的污泥中!”正是“以小见大法”使《这伸来的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二我家喜事多

今晚是除夕夜,爸爸妈妈为庆祝新年的到来,特意在厨房里忙着做年夜饭。不时地从厨房里传来“嗞嗞”的煎炒声,飘出阵阵肉香。说真的,我对过新年没什么兴致了,只是三岁的小弟弟高兴地蹦来跳去要这要那。

不过半个小时,一桌丰盛的饭菜准备好了。不必说黄嫩嫩、脆酥酥的烤鸭,也不必说白莹莹、油光光的桶子鸡,单就是几个小小的素菜也着实地让我流了口水:白亮亮的藕片,晶莹透明的海带丝,黄黄的油炸豆腐块配上青青的蔬菜叶,红红的冒着热气的花生米……“你刚才不是吵着要吃吗?小吉,这么多好吃的,你怎么不快点吃?”爸爸问弟弟。“现在不想吃了,肚子早已填满了。”弟弟抱着肚子说。很快,晚饭结束了,只有爸爸妈妈边吃边唠叨着“现在的小孩子----真是的,过年了这么好吃的饭菜怎么就吃不下呢?要是咱们当年,早吃光了。”爸爸接过

话说:“孩子们怎么会像咱们当年呢,过去春节有好面(小麦面吃就不错了,哪敢奢求什么鸡、鱼、肉呀。现在不同了,天天都有鸡呀、鱼呀的,平常就是天天过年,真到过年了,反倒不稀罕了。”我仔细琢磨着他们的话,确实难以想象他们的童年、少年是怎样的饥饿光景。

大家边聊边看电视。大姐刚从上海打工回来,我和弟弟围着她问这问那。她高兴地对我们说:“上海是个大城市,人多、车多、马路多、楼房多、工厂更多。我们厂里一日三餐,餐餐不同,特别是中午,每人加一个鸡腿。老板对我们可好啦,工资每月7

号按时发放,听说过了春节每人工资上调30%,老板为我们办了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真庆幸,我选择了职业中专,要是上高中还不知怎样呢?”大姐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彩。我听到这里,我都不想上学了,马上去打工。这时妈妈在一边说落大姐:“咱们邻居二妮,人家正读高中,将来考大学,人家那才是正道,将来比你强百倍,别高兴太早。”妈妈还在埋怨当时大姐没按她的意思去上高中。爸爸一直叹气:“大妮,哪有那么好,小心别受骗。我当年被别人骗的不轻,至今两年的工资没踪影。幸好,这两年猪市行情好,一年能赚上一两万,我也上了年纪了,在家种地又免交公粮,包上几十亩地,一年养上五六十头猪也不错。”

“汪汪……”我家的大黑狗突然叫了起来。爸爸正高兴地说着停下来对我说:“快看看!是谁呀!看着狗。”我急忙起身奔向大门。一看是大伯,我把大伯让进屋里。爸爸急忙自己拿酒拿烟,又叫妈妈把菜端上。大伯还没说话,已是满脸的兴奋:“今年地里收成好,这不,村干部又送给五百块,说是啥低保,还有别的,我也不懂,反正是上级政府给的。我无儿无女,这四百块钱给二妮子和小龙当学费吧!就算压岁钱,也算是我给他们的一点心意,让他们好好上学,咱家今后还指望他们呢!”说着大伯把四张大红票和一盘大鞭炮放在饭桌边上。我和二姐齐说:“过了春节,我们的书钱、学费全免了!”爸爸说:“大哥,你恁大年纪,也不容易,这钱你自己留着吧,过了年,孩子们上学一切费用都免了。”还没等爸爸说完,大伯抢道:“不行、不行,这是我对孩子的一点心意,必须收下,再说,我一个人留着那么多钱啥用?若病了还有合作医疗和我的保险单呢!”“大哥,大年呀的,哪有病,我们现在不仅吃的饱,而且吃的好了,平时我们就能保证营养均衡,健健康康活到一百岁没问题。”妈妈抢过话来。爸爸端起酒杯递给大伯,他们一饮而尽,脸上一会起了红晕。

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了我们村的房屋全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二层楼房,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宽阔的马路,到处是绿树、草坪、鲜花,鸟儿在蓝蓝的天空自由飞翔。

点评:言一家之事。展一国之情。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小作者以小小笔触,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三就寝**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即使是一丁点儿的事儿,有时也会让大家感到其乐融融,有时则会在我们中间掀起轩然大波。就拿住校生就寝时的关灯来说吧:虽

然说平日里我们都能和睦相处,然而一到就寝时,就会因关灯一事上演一出出闹剧,大家各抒己见,尽显“聪明才智”。

晚上九点钟,伴随着就寝铃声的响起,有同学释放出最后的疯狂----唱起劲歌:“抓不住爱情的我……”立即会有人接上类似“谁有掏耳勺”的调侃。大家准备进驻自己扎在学校的“使馆”睡觉。睡觉就要关灯,否则难以入眠。于是,问题便来了----谁去关灯呢?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就此拉开了帷幕。

眼镜刘说:“关灯乃一项义务,须由咱们的老大来做,所谓一国之君爱民为先也。你们说,有没有道理?”眼镜以专犯上司、要享受公仆的服务却不愿做公仆而闻名。

一石激起千层浪,寝室长立即反对:“公平、公正是原则,官坑民不对,民坑官也不行,官民平等、互相体谅才是时代的潮流,以后不如轮流关灯。”瘦子阿芸则反问道:“雷锋精神我们经常在口头上说,难道寝室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行动上有所表现吗?”显然这“我们”是不包括他在内的。这时小胖发表高见了:“别吵了,既然没人自告奋勇做好事,轮流来做又浪费人力,我看不如选举一个关灯员。”猴子阿香马上插话:“好呀,多少工资?什么待遇?我干!”整个寝室哈哈大笑起来。大家笑过以后,眼镜刘再次重申:“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当官带长的不是平民百姓,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就必须担起应尽的义务。”这当然遭到了寝室长更强烈的反对……

灯久久地亮着,到底谁去关呢----大家还在争论着。

值班老师来敲门了:“怎么还不关灯?”“正商量谁去关呢!”“这还用商量?当然是开关旁边的……”说话间声音已远了。

可床有两层,是上层的关呢还是下层的关呢?争论依旧在进行……

当然,灯最终还是关了。是谁关的呢?不告诉你!点评赏析:点评:本文是以“责任”为话题的作文中的一篇佳作,究其亮点表现在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上。作者由就寝时“关灯”这件小事折射出人生百态,反映了社会上某些办事互相推诿“踢皮球”的不负责任的不良现象。文章主题深刻,有现实意义;选材真实可信,贴近校园生活;小中见大手法运用成功。

由此可见,小题材与大主题乃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小”是现象,“大”是本质。小题材是为表现大主题服务的,而大主题也需要通过小题材来表现。二者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因此,在写作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小题材反映大主题。

(四枕头里的世界

我从小就有落枕的毛病,既然不能换脖子,就只好常常换枕头。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揉脖子,痛苦不堪。那时,母亲的眉就会皱得极紧,叨念着:“换个枕头,换个枕头。”

于是,便有了来自记忆中来自母亲的第一份礼物:用面粉袋做的棉絮枕,棉花,是自家种的,棉絮由母亲亲自挑选的,小孩子睡过软的枕头总是不好,棉籽就不能全去掉,母亲便一颗颗地放在手里试,两端尖尖的绝不用,怕伤了女儿。

就这样挑了拣了缝了好几日,我终于可以枕在上面了。摸着棉枕里的“圆球球”,我睡得特别安稳,呼吸吐气间全是妈妈的味道。

到了盛丰,枕上加了一块小草席,柔柔的、带有甘香草。可惜不能出汗,一出汗就会浸逐草席,把棉絮泡出一股酸味儿,实在受不了,只好推开枕头,撅头脖子睡。

自那以后,就又落枕了。于是,白天起床,我依旧揉脖子,母亲依旧皱眉。没办法,只好写信给在外的父亲,于是便有了一只绿豆壳的枕头。后来才知道,那是父亲跑遍了整个南通,花了一个星期的工资才买到的,所以,小小的一个就够了。

这个我最喜欢,也用得最久,不单透气,更有妙趣。

绿豆枕没有棉枕的弹性,却有“可塑性”。将头扭一扭,中间凹下一处,恰好放我的头。最妙的还是声音,稍一动,便沙沙作响,就像是陪父亲在河边钓鱼,夜里躺在他怀里听水声,一波又一波。

因为太喜欢,便日夜不分地抱着,结果弄旧了。不经“折磨”,那一天随手一抓,绿豆壳纷纷而下,我的眼泪也不争气地跑了出来。那可是父亲送给我的绿豆枕呀!刚好,那时“药枕”广告铺天盖地加上我又要考试,父母怕我累着,便决定去买一个药枕,据说清心、退火,效果很好,只是贵一些,要400多块钱。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他们就买了。

想是其中的药材贵吧,竟比我当年的绿豆枕还小,提起来也沙沙响,还有薄荷的凉、桂皮的香、陈皮的辣……仿佛置身中药铺。偶有翻动。夹杂着叶子破裂的声音,时而还有桔梗之类的小枝打断声响,像是踏入了深秋的落叶林,一手拉父亲,一手拉母亲,看一地暖暖的黄,全是温馨。

一个枕头就是一个世界,里面满是爱。跑来跑去,换掉了枕头,却换不了弥散其中的爱。

点评:用枕头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抒发了枕头中透出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换枕头-棉絮枕头-绿豆枕头-药枕头-枕头中的爱,把枕头这个小物件作为贯穿全文的抒情线索,在开头、中间、结尾反复的出现这一小物件,最后才把深刻大主题(父母对孩子的爱展现出来。

(五立春

考场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在空旷的教室中回荡。

我心此刻却不甚明媚。时值盛夏,心中却是冰雪满天,仿佛有万千无法摆脱的愁苦。唉,这么长时间认真艰辛的复习,最终面对的只是一张苍白的试卷,怎不令人心生怅惘?背后有人长叹一声,无奈?抑或无聊?

曾听师长说:“中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对你这样的尖子无疑是一个枯木逢春,鲤鱼飞跃的机会。”“也许是吧。”我淡淡地回答。

心中似乎了然。中考过后,不是照样埋头苦读?纵使在高等学府深造, 再过几年,面对的何尝不是一张苍白的试卷?何来转折? 唉,想必,心中的寒冬还要持久,春天恐怕是不会来了吧!窗外,杨柳青青,它们早已历过寒冬。立春的时候,它们可曾心生喜悦!它们整日吸收云雨天露,向上奋力地生长,不是最终都逃不过秋至叶枯的悲吗?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如此奋斗,如此勤劳? 就在此时,一缕清风拂来,送来杨柳枝叶纯正的芳香,心神一阵清醒。我忽然想到,这杨柳不竭的轮回,奋力地生长,不就是为了这天地氤氲的清香吗? 历经了一冬的寒冷,也许,它们的心早在盼望那个立春的温暖时刻,明 知会有枯叶满天,明知会有雪冻寒枝,但这毕竟是个开始,也是个结束。立春过 后,它们的清香终能溢满天地,绵绵长存。是啊!中考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新旧交替后崭新的人生年轮。在这个年轮中,我们奋斗,我们欢笑,我们有信心让自己莘莘学子的气质与香华 昭满天地!不知何时,心中竟觉得暖意融融。心中了然:过程为主。立春过后,花 儿终会开放,自己种下的辛苦之种终会生根、发芽,他日何愁不能香远益清,清 濯天地? 有人提前交卷,我却决心坐到终场。是的,既是转折,何不让这个过程 充实到无所遗憾 点评:用杨柳的枝叶作为获得感悟的媒介触发点,抒发对生活的感悟。心 情烦恼-窗外勃勃生机的柳叶-获得生活的感悟 由此可见,“以小物件见大”的文章特点是,文章通过选取生活中自己非 常熟悉的小物件,通过对其细致的描写,从而抒发深刻的主题。以小物件见大 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先比较详细的描写小物件,然后从中见出大主 题:或借小物件喻人;或借小物件抒情;或借小物件获得生活生命的感悟。总之,“以小见大”构思法的特点是紧凑集中,内涵深刻,它适用于散文、记叙文、小说等文体。方法也很多,有托物言志,如《行道树》 《爱莲说》 ;有 以物喻人,如《海燕》 ;有借事寓理,例如: 《走一步,再走一步》 ;有以小物件 见大,如《台阶》。6

2.以小见大手法在作文中的运用 篇二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因此教会学生关注生活的点滴,品位其中蕴含的真善美,是十分有必要的。“以小见大法”是指从生活的一个角度、一个层面、一个点,发掘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揭示问题的内在本质。生活本来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寻常细微的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只要善于借助联想,就会于平凡中见到不平凡,获得新的认识和感悟,“借一叶而知秋,以一目而传精神”。例如,由春蚕可以联想到“无私奉献”,由小草可以联想到“自强不息”,由老牛可以联想到“吃苦耐劳”等等。对生活进行挖掘,提炼主题,这实际也是一直渗透在所有课本中的思想。

许多深刻的立意都体现在一件小事中,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作为切入口,就有利于走出空泛肤浅和文题不一的误区,有利于写深写透,写出个性,我们可以通过“聚焦凡人小事”“观察自然景象”“捕捉细小情节”等来关注社会、感悟人生、诉说真情,从而做到以“小”见“大”。在写作教学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在强调作文要“写小事,写生活”,然而当学生真地写了他们所谓的“生活”后,又会让人觉得仅仅是“记流水账”,缺少对生活的提炼,立意不高,不能引人深思与共鸣,没能做到“反映社会风情和时代的气息”。立意高的文章,能够以尺水见波澜,反映社会生活,能让人感觉到时代发展的步伐,那么,在作文中我们究竟怎样才能找到二者的契合点,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文章更好地做到“以小见大”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细心品读课文,合理筛选材料

课本是我们学习的依据,是学习的根本,初高中课本有很多课文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法,如《七根火柴》、《变色龙》、《一件小事》、《社戏》、《背影》《最后一课》等等。高中课本中的《小狗包弟》,作者巴金就是通过一条小狗在文革中的遭遇,来写那个时代人性的扭曲与迷失,用家庭波澜显时代风云,令人动容。我们就要学习从这些优秀课文中汲取营养,学习历代大家的写作方法,思考他们是如何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一草一木,注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并用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从中找到共鸣,找到怦然心动,找到富有深刻含义的东西。例如:拾到一片落叶,可以发现它背后深藏着春去秋来、岁月匆忙的道理;树叶把绿意留给人类,把败叶留给土地的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

二、注意观察,写有价值的“生活小事”

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对这些生活素材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的开掘,就能够从具体的人事景物概括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无奇见有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如作文《敬畏生命》,这本来是一个十分老套的作文题目,大多写一些身残志坚的人面对困境不屈服,不放弃,如史铁生、张海迪、海伦·凯勒的人生传奇,然而有一个学生却另辟蹊径,以汽车个性化车牌有许多以字母“PA”开头,把汉字“怕”的读音与“平安”的首位拼音简写建立联系,再结合近期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严查酒后驾驶的行动,提出平安就要敬畏生命的主题,整篇文章联系现实,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娓娓道来,主题鲜明,从小细节中发掘出了大道理。

三、合理想象联想、提升材料层次

联想和想象是作文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使我们在写作时由物及人,由人及社会,有效地提升素材的层次,从而达到文章表达“以小见大”的目的。命题作文《树》,作者通过上学途中见到那些从他处移植而来的大树在经过移植之后,历经了苦难,逢春吐新枝的眼中景,联想到了背井离乡入城的广大农民工兄弟,想到了他们融入大都市的困难与坎坷,看到了他们身上那种极强的忍耐力和适应力,就如同那大树一样可敬。这篇作文许多同学容易写成零碎琐屑的写景文字,而使用这个题材,通过想象和联想,从而把“树”上升到了“人”,联系到了社会上关注农民工在都市生活处境的热点,有感而发,赋予了事物新的内涵,独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本来就是平凡且细碎的,我们不太可能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去写。但只有我们善于观察、品味,对材料进行精心提炼,并能运用恰当的手段把我们的感悟表达出来,追求高的立意,那么即使是平淡无奇的材料,也能写出意味隽永的佳篇来。

呼唤质朴,回归真实,反对华而不实、矫揉造作,是近年作文评价中传递出的可喜声音,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在平时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与培养,让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让作文中多一些真实,多一些睿智。这既是对语文课本价值回归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学生心理诉求的善意肯定。

3.写作手法之以小见大 篇三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之琵琶行写作手法,下面的一大段,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的内心世界。

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

“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切切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

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幽愁暗恨”在“声渐歇”的过程中积聚了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奔迸,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一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

4.初中作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篇四

以小见大指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在写作中指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

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写作文时,同样可以通过“一滴水”来表达思想情感,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重大而深刻的主题,这种写作方法就叫“以小见大”。“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切入点小,角度新,素材易于选取,结构易于驾驭,描写易于深入,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在写作过程中应如何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呢?

方法一:用小细节放大人物形象。即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某一方面的细微之处,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

有一次在急诊室看医生急救病人,病人已经昏迷了,氧气罩也没用了。医生使劲地用一个类似皮球的东西往病人体内压氧气。

应该是呼吸系统有毛病。

两个医生轮流压,像打仗似的。

渐渐的,病人清醒了,但仍说不出话来,医生只好不断发问,让他用点头或摇头来回答。大概问了十几个问题才碰上一个点头的答案。

他是在路上发病的,一个亲人也没有,送他来的是陌生人。

后来发现他可以写字——虽然眼睛一直闭着。

医生问他的病史,问他是不是服过某些药,问他现在的感觉,忽然,一个医生惊喜地叫了一声:“写下去,写下去,再写!你写得真好——哎,你的字好漂亮。”病人果真一直写了下去。

虽然那病人从生死边缘被抢救回来后手颤抖不已——但还有人赞美他的字!也许是颜体,也许是柳体,也许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活着的人写的字,可贵的是此刻他的字是“被赞美的字”。

那个医生救人的技能来自书本,但他赞美病人的语言却来自智慧和爱心,后者足以使急救室像殿堂一样神圣肃穆起来。

作者抓住一位医生在抢救病人时鼓励其写字讲述病情这个很小的细节,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把医生的善良、细心、尽职等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让人难以忘怀。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魅力所在。

方法二:用小题材表现重大主题。即用日常生活中普通事例,来反映爱国、改革等重大主题。请看:

认识一个广东高要人,姓章,三个儿子分别叫长江、黄河、珠江。拿江河取名的不少,如范长江、潘长江,都是不小的腕儿,但同出一门,一口气将中国三大水系一网打尽,摆起一统江湖之势,就少见了。我调侃老章:“难怪你们家财源滚滚啊,别人种菜种果严重缺水,你们家却从无此忧……”

哦,忘了事先介绍。老章虽说是广东高要人,却早已移民澳大利亚,在悉尼拥有自己的农场,全家人都是菜农。老章略显尴尬地笑笑说:“三个孩子的名,全是他爷爷取的呢。”

一个来自福清,移民到澳大利亚来的福建人,姓胡,给出生在澳洲的孙子外孙取名:华泰(华山、泰山)、恒岳(恒山)、武夷(武夷山)、昆仑……幸而老胡不是清朝人,否则大兴文字狱的皇帝佬可要揪住他的小辫子了——十有八九是想造反了,一家子将三山五岳全包了。

我的女儿,20xx年11月出生于悉尼,我给她取名蔡朵行之。注册出生资料时,注册官一再拼读:“Duoxingzhi Cai,Duoxingzhi Cai(西方人习惯名在前,姓在后)。”

他不明白,为何不入乡随俗取个简简单单的、人人皆知的英文名,如海伦、玛丽之类。其实,女儿也有英文名,Isabelle,权当乳名使用,原意为高贵、美丽,受到了上帝的关照。但正式进入法律文件的女儿的名字,我坚决要求采用中国式的名字。

注册官终于办好了女儿的出生证明文书,指着名字问:“这是什么意思?

我有点儿得意了:“朵,寓意我的女儿像花骨朵儿一样美丽;行之,来源于一句佛语,唯有不停地走才能回家。我们万里迢迢从中国来到澳洲,但我希望她长大后不管走多远,最后都要回到中国。另外,中国有句老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希望她长大后牢记……”

说了等于白说,注册官满脸疑惑地看着我。

在澳大利亚,仅新威尔士一个省,20xx年的新生儿注册名为杰克的男孩儿就超过700个,注册伊莎贝拉的女孩儿则有近600人——外国人好像太不把取名当回事了,在商场里喊一声“汤姆”,会有十几个人同时回头。

注册官每天办理生、死、婚、离各式文书,按说见多识广,可他未必知道,世上有这么一种人,哪怕移民到喜马拉雅山的山尖上或者被扔到斯堪的那维亚海沟沟底,也绝对不会随随便便对待自己的名字,他们总会想方设法在这日常使用的符号里,留住自己的“根”。他们用这种美丽的方式来提醒自己和告诫后代——我们来自何方,我们的心在何方。

短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是海外华人浓浓的思乡情、爱国情,但作者没有直接写海外华人是如何思念故土的,而是选取了他们给子女取中文名字这一现象,巧妙地把他们内心对祖国的深情表达了出来。如此“以小见大”,令人回味。

三是用小故事揭示深刻哲理。即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以及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小故事,来揭示某一人生哲理。运用这一手法的小品文非常多,例如:

地理老师把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挂在黑板上,问:“同学们,这幅示意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呢?”

5.写作手法之以小见大 篇五

以小见大立意法

以小见大是构思立意的技法之一。所谓“小”,是指从小处着眼,即选材小,写作的角度小;所谓“大”,是说思想内涵容量大。这种写法的特点是以个别表现一般,以小事反映大主题,即选材虽小,却韵味无穷;取事虽小,而意义重大。

运用时应注意两点:第一,要善于发现有深刻意义的小事,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小事物。第二,胸中要有“大”。对所选的小事,要站得高,看得远想的深。为此,必须注意积累生活经验,又要注意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6.以小见大 大谈方便之道 篇六

作为80后、90后经典的零食、童年的回忆,“辣条”默默付出,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为中小学生乃至成年人带来了别样的味道。尽管如此,对于辣条制作过程是否卫生,质量安全能否得到保证,众多消费者仍持怀疑态度。这种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入水、盐、糖以及天然色素等,经过一系列加工,再加以“朴实”的包装,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调味面制品,被大多数消费者质疑、喜爱,且又难以割舍。

关于辣条质量安全的质疑主要体现在生产过程及生产原料等方面,如多次被媒体曝出的添加剂、防腐剂问题,以及生产环境恶劣、生产过程不规范等问题,都使消费者对其望而却步。

郑州平江商会旗下会员企业多为“辣条”生产企业,该商会秘书长李长根则表示,“都是黑作坊惹得祸,让辣条这个行业蒙羞。我们呼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管,同时商会也会配合。”

食品安全监管对于食品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年上半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严格加强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将其纳入“方便食品”实施许可。没有地方标准的,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积极协调卫生计生部门,推动制定地方标准。未取得生产许可的企业,不得生产加工调味面制品等休闲食品。在生产方面,督促企业依法组织生产,切实采取措施,严把质量安全控制关。

该通知将调味面制品纳入方便食品的范畴,在加强对调味面制品监管力度的同时,也对方便食品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辣条”有了明确的标准,生产企业规范生产的时候,也为“冷风渐起”的方便食品行业送来一缕温暖。

由方便面看方便食品整体走向

方便食品作为我国食品工业中相对年轻的行业,自1992年以来,一直以较快速度发展,其中方便面和速冻食品占较大比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以不同产品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从而得到稳步发展。但是,近年来方便食品行业虽谈不上数九寒冬,行业发展却也面临着瓶颈与挑战。

以其中占较大比重的方便面行业为例,近年来,利润微薄、销量滞涨的局面已然形成。据资料显示,2013年,方便面整体市场销售额较2012年同期仅增长2.6%,销售量则较2012年同期衰退1.3%,整体市场增长放缓。2014年方便面市场持续衰退,销售额同比下降2.7%,销售量同比衰退7%。根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公布的产业调查显示,“2014年,原有28家参与统计的方便面企业,有6家已经停产或半停产。在已有的22家企业中,9家销售额下跌,全行业产量下跌10.6%,销售额下跌7.9%”。不仅如此,方便食品行业也受到不小的冲击。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2014年全国方便面及其他食品制造行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25.69亿元,同比增长5.29%,低于全国食品工业7.8%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2015年上半年,中国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8万亿元,同比增长仅4.8%,全行业处于艰难转型期。

这些数据均表明方便食品行业所面临的困境,那么造成如此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又有怎样的解决办法?

方便不健康?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仍以方便面行业为例,“2014年方便面行业产能过剩及利润下行带来的风险,由下向上传导。与此同时,又有62条生产线进入行业,产能过剩还在加剧。2015年上半年,这种全行业生态环境及市场生存环境的双重恶化,开始向大企业传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

方便面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还不仅如此,随着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对方便面的需求在逐步减弱。“消费者对方便面的信心,已经降到了最低点。在个别消费者心中,方便面成为垃圾食品的代名词。”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认为,中国方便面在2008年一度达到年销量500亿包、销售额超过500亿元的黄金期,但此后整个产业多年徘徊不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费市场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层出不穷的食品谣言成为方便面产业的最大困扰,给整个行业也带来了巨大伤害。

创新、辟谣攻坚克难谋发展

产能过剩、食品安全谣言等因素使得本应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眼下只有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才能还行业一个健康、快速的发展环境,从而谋求进一步地发展。

近年来,随着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不法分子便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大肆散布食品安全谣言,对食品产业发展形成了极大阻力。其中,方便面行业深受其害,不健康、对身体有害等谣言铺天盖地,行业内部苦不堪言。直到前段时间,中国食品辟谣联盟的成立使得食品安全谣言受到巨大打击,不少谣言不攻自破,也将方便面行业拯救于水深火热之中。有媒体提出,“被“妖魔化”的不只是方便面,而是整个食品行业。因为没有一个权威的食品质量体系让我们每个人都放心,才使得一个谣言能够搞垮一个企业、一起事件能够摧毁一个行业。”

谣言的破除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行业的发展,清除了障碍。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的推动。

今麦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现国表示,“行业到了最困难的时候,再不革命,方便面行业就老了。方便面行业要敢于向方便面本身的固有弱点开炮。行业必须从营养和口味这两个方便面的软肋下手,找到方便面未来的出路。”

方便面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使不少企业无从下手,面对如此困局,行业只有转型突围,方能开辟新道路。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认为各生产企业要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普及方便面相关科技知识。

不仅方便面行业需要创新,整个方便食品行业对创新的渴求也相当强烈。李克强总理曾表示,“传统的经济生产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发展,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由此可见,创新无处不在,着眼方便食品行业,创新则意味着新的发展、新的血液,方便食品产业中另一个主要板块是速冻食品,速冻食品被称为方便食品行业的优等生不是没有原因的,该行业可以说是我国传统食品最活跃的领域,注重不同路径的创新以及产品价值的提升是该行业稳步发展的关键。同时加强渠道创新,近年来冷链物流、O2O的逐步成熟,让速冻食品拥有更广阔的平台和更有保证的运输渠道。虽然方便食品行业走出低迷期仍需时间,但各企业已经在寻求突破点,寻找各自的蓝海,如何在创新和健康方面下功夫,将是各企业面临的最大课题,一旦攻克,行业整体突围指日可待。

7.写作手法之以小见大 篇七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诸如祖国、生命之类的较抽象的作文题,这类题目范围很大,看起来有很多话可写。但一动笔就发现脑子里掌握的东西全是些大道理,写出来较空洞,跟政治书上的观点一样,一点作文的味道都没有。怎么办?这时你可以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

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就是采用小事情来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方法,它能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写一篇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写生命的意义之类的内容,就很难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空泛的东西,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后再就业的工人等等。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写一家人一起散步是很平常的事情,然而这平常的小事,却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再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事可谓小,但作者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

采用这种办法应注意的是:

一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材料和你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 二要注意在运用小材料的过程中,不要动不动就空发议论。

三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

下面我们以“尝试”为题目来看一下如何以小见大。

「立意探讨」每个同学都会有尝试的经历,人们对事物的了解总会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经历许多次的尝试。比如做试验,如果自己第一次做实验失败了,就会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每每看到别人做实验时,自己心里直羡慕,却又“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老师和同学的多次鼓励下,终于第二次拿起了化学试管??文章结尾就一句话:“第二次尝试成功了!”即使文章语言流畅,情节波澜曲折,但因只画龙不点睛,文章依然没有值得品位咀嚼的地方,立意也缺乏深度。如果写同一题材,在结尾处加上议论的语句,就会使人眼前一亮:“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第一次尝试固然是可贵的,然而更可贵的是尝试着从失败中站起来。我想,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刻,也就是尝试着战胜自己的时刻了。”结尾几句使得文章“万丈高楼平地起”,寻常中顿见奇崛,这巧妙的点睛,虽在情理之中,实属意料之外。

[例文欣赏]

这伸来的手

沐着晨曦,我去上学。时间还早,路上没有别的人。夜里下过雨,路上又湿又滑,道旁树的叶子上还积着许多晶莹的水滴。

我小心翼翼地走着。前方,一个一瘸一拐行走的身影跃入我的眼帘,是她?那瘦矮的个头,那蹒跚的脚步,都向我证实,是她。虽然我们同班,但因男女之别而互不讲话;况且,大概是由于那一条有病的腿,她在班上更是不声不响。

我加快了步伐----不能跟在女孩子后边走,当然并非因她速度慢,所有的男孩都会这样的。这是一种潜意识在驱使。

渐渐地近了,前边的她,一瘸,一拐,一步,一摇??举步维艰。唉,真可怜!

更近了,只有五六步远。我正准备再次加速超过她时,她忽然身子一斜,左脚向前一滑,摔倒了!摔倒在我前面!

下意识地,我愣愣地站住了,不远的身后,飘来人们的的谈笑,我该怎么办?

----不管她,扬长而去?不,当然不能这样。十几年接受的教育,父母、老师,同学、社会、书本,所有这些输送给我的善恶观,不允许我视而不见。----那么,上前去扶起她?不,也不能这样。不是因为我和她从未说过话,而是因为:她是女生,而我是个男孩子!何况----似乎有人来了??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痛心的画面:在我前面五六步远,摔倒着一位腿有残疾的女同学;而我,却呆呆地站着,站着!欲扶,不行,欲止,不能!

这只是瞬间的景象,顷刻的思绪。飘在身后的谈笑声,促我在迷惘中作出抉择----不去扶起她!匆匆,我迈开步子,超了过去。

可我又立刻站住了,面对前方延伸的路,我将走向哪里?我能顺着这条路走去吗?

回头,注定要回头。我转过了身。她正努力着想要站起来。伸手,伸手,她攀住身旁一棵树,用力拉着,将身体拉高一些,又把手抬高一点??渐渐地,慢慢地,她站了起来。我好可怜:我不如一棵树!

积在树上的雨水,在她的拉力下纷纷滴落,仿佛在痛哭。你为谁而哭,树?

----你应该为她而哭,她摔倒了,没有人扶她起来!你也应该为我而哭,一个残疾女同学摔倒在我面前,我只是看着她自己站

起来!可是,你更应该为千万个她和我而哭,为这个世界而哭!

她又迈开了步子,坚强地走来,甚至比原来更快。转过身,我怅然若失地走着,顺着这条路走去。是她摔倒了么?是的,的确是的。不!是我摔倒了,我摔倒在世俗的污泥中!有谁,有谁能伸过手来,拉我一把呢?

“哎呀!”我脱口出声。任何偶然摔倒者都会叫的----这是下坡的路,我一脚踏空了。真疼啊!我试着站起来。突然,我怔住了!

―只手伸----了----过----来!----是她!她站在我身旁,一只手伸在了我的面前。她脸上的汗迹,衣服上的泥痕,清晰,刺眼??

哦,这伸来的手!----我不禁潸然泪下。

点评:

本文写的.是一件很微小的事情:雨后路滑,瘸腿的“她”摔倒在“我”的面前,“我”愣愣地站着,不敢伸出应该伸出的手;而“我”跌倒后,“她”却勇敢地向“我”伸出援助的手。事情虽小,却表现了一个很大的主题:抨击封建思想阴魂不散的现象,鞭挞“男女授受不亲”余毒残存的劣根。作者写道:“是她摔倒了吗?是的,的确是的。不!是我摔倒了,我摔倒在世俗的污泥中!”正是“以小见大法”使《这伸来的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学生习作]

我家喜事多

刘雪梅 今晚是除夕夜,爸爸妈妈为庆祝新年的到来,特意在厨房里忙着做年夜饭。不时地从厨房里传来“辍钡募宄瓷,飘出阵阵肉香。说真的,我对过新年没什么兴致了,只是三岁的小弟弟高兴地蹦来跳去要这要那。

不过半个小时,一桌丰盛的饭菜准备好了。不必说黄嫩嫩、脆酥酥的烤鸭,也不必说白莹莹、油光光的桶子鸡,单就是几个小小的素菜也着实地让我流了口水:白亮亮的藕片,晶莹透明的海带丝,黄黄的油炸豆腐块配上青青的蔬菜叶,红红的冒着热气的花生米??“你刚才不是吵着要吃吗?小吉,这么多好吃的,你怎么不快点吃?”爸爸问弟弟。“现在不想吃了,肚子早已填满了。”弟弟抱着肚子说。很快,晚饭结束了,只有爸爸妈妈边吃边唠叨着“现在的小孩子----真是的,过年了这么好吃的饭菜怎么就吃不下呢?要是咱们当年,早吃光了。”爸爸接过话说:“孩子们怎么会像咱们当年呢,过去春节有好面(小麦面)吃就不错了,哪敢奢求什么鸡、鱼、肉呀。现在不同了,天天都有鸡呀、鱼呀的,平常就是天天过年,真到过年了,反倒不稀罕了。”我仔细琢磨着他们的话,确实难以想象他们的童年、少年是怎样的饥饿光景。

大家边聊边看电视。大姐刚从上海打工回来,我和弟弟围着她问这问那。她高兴地对我们说:“上海是个大城市,人多、车多、马路多、楼房多、工厂更多。我们厂里一日三餐,餐餐不同,特别是中午,每人加一个鸡腿。老板对我们可好啦,工资每月7号按时发放,听说过了春节每人工资上调30%,老板为我们办了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真庆幸,我选择了职业中专,要是上高中还不知怎样呢?”大姐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彩。我听到这里,

我都不想上学了,马上去打工。这时妈妈在一边说落大姐:“咱们邻居二妮,人家正读高中,将来考大学,人家那才是正道,将来比你强百倍,别高兴太早。”妈妈还在埋怨当时大姐没按她的意思去上高中。爸爸一直叹气:“大妮,哪有那么好,小心别受骗。我当年被别人骗的不轻,至今两年的工资没踪影。幸好,这两年猪市行情好,一年能赚上一两万,我也上了年纪了,在家种地又免交公粮,包上几十亩地,一年养上五六十头猪也不错。”

“汪汪??”我家的大黑狗突然叫了起来。爸爸正高兴地说着停下来对我说:“快看看!是谁呀!看着狗。”我急忙起身奔向大门。一看是大伯,我把大伯让进屋里。爸爸急忙自己拿酒拿烟,又叫妈妈把菜端上。大伯还没说话,已是满脸的兴奋:“今年地里收成好,这不,村干部又送给五百块,说是啥低保,还有别的,我也不懂,反正是上级政府给的。我无儿无女,这四百块钱给二妮子和小龙当学费吧!就算压岁钱,也算是我给他们的一点心意,让他们好好上学,咱家今后还指望他们呢!”说着大伯把四张大红票和一盘大鞭炮放在饭桌边上。我和二姐齐说:“过了春节,我们的书钱、学费全免了!”爸爸说:“大哥,你恁大年纪,也不容易,这钱你自己留着吧,过了年,孩子们上学一切费用都免了。”还没等爸爸说完,大伯抢道:“不行、不行,这是我对孩子的一点心意,必须收下,再说,我一个人留着那么多钱啥用?若病了还有合作医疗和我的保险单呢!”“大哥,大年呀的,哪有病,我们现在不仅吃的饱,而且吃的好了,平时我们就能保证营养均衡,健健康康活到一百岁没问题。”妈妈抢过话来。爸爸端起酒杯递给大伯,他们一饮而尽,脸上一会起了红晕。

这天夜里,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了我们村的房屋全变成了一排排整齐的二层楼房,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宽阔的马路,到处是绿树、草坪、鲜花,鸟儿在蓝蓝的天空自由飞翔。

点评:

言一家之事。展一国之情。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阳的光辉。小作者以小小笔触,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就寝**

魏梦莹

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即使是一丁点儿的事儿,有时也会让大家感到其乐融融,有时则会在我们中间掀起轩然大波。就拿住校生就寝时的关灯来说吧:虽然说平日里我们都能和睦相处,然而一到就寝时,就会因关灯一事上演一出出闹剧,大家各抒己见,尽显“聪明才智”。

晚上九点钟,伴随着就寝铃声的响起,有同学释放出最后的疯狂----唱起劲歌:“抓不住爱情的我??”立即会有人接上类似“谁有掏耳勺”的调侃。大家准备进驻自己扎在学校的“使馆”睡觉。睡觉就要关灯,否则难以入眠。于是,问题便来了----谁去关灯呢?一场斗智斗勇的较量就此拉开了帷幕。

眼镜刘说:“关灯乃一项义务,须由咱们的老大来做,所谓一国之君爱民为先也。你们说,有没有道理?”眼镜以专犯上司、要享受公仆的服务却不愿做公仆而闻名。

一石激起千层浪,寝室长立即反对:“公平、公正是原则,官坑民不对,民坑官也不行,官民平等、互相体谅才是时代的潮流,以后不如轮流关灯。”瘦子阿芸则反问道:“雷锋精神我们经常在口头上说,难道寝室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行动上有所表现吗?”显然这“我们”是不包括他在内的。这时小胖发表高见了:“别吵了,既然没人自告奋勇做好事,轮流来做又浪费人力,我看不如选举一个关灯员。”猴子阿香马上插话:“好呀,多少工资?什么待遇?我干!”整个寝室哈哈大笑起来。大家笑过以后,眼镜刘再次重申:“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当官带长的不是平民百姓,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就必须担起应尽的义务。”这当然遭到了寝室长更强烈的反对??

灯久久地亮着,到底谁去关呢----大家还在争论着。

值班老师来敲门了:“怎么还不关灯?”“正商量谁去关呢!”“这还用商量?当然是开关旁边的??”说话间声音已远了。

可床有两层,是上层的关呢还是下层的关呢?争论依旧在进行??

当然,灯最终还是关了。是谁关的呢?不告诉你!

点评:

本文是以“责任”为话题的作文中的一篇佳作,究其亮点表现在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上。

作者由就寝时“关灯”这件小事折射出人生百态,反映了社会上某些办事互相推诿“踢皮球”的不负责任的不良现象。文章主题深刻,有现实意义;选材真实可信,贴近校园生活;小中见大手法运用成功。

[写作例话]

马克吐温与理发师

马克・吐温一次外出做演讲,来到一个小城镇。

晚饭前,他先去一家理发店刮胡子。

“你是外地人吧?”理发师问。

“是的,”马克・吐温回答。“我是头一次到这里来、”

“你来的正是时候,”理发师继续说。“今晚马克・吐温要来做演讲,我想你会去的,是吗?”

“噢,我也是这样想。”

“你搞到票了吗?”

“还没有。” “票全都卖光了,你只有站着了。”

上一篇:学校营养餐实施计划下一篇:暑假奇遇记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