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形势(8篇)
1.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形势 篇一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
工资待遇
截止到 12月24日,39501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174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199元,0-2年工资4222元,3-5年工资5836元,8-工资7338元,6-7年工资7516元,10年以上工资8516元。
招聘要求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75%;不限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66%;大专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75%。
就业岗位
水电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师、工程项目经理、工程造价、销售片区经理、水利工程师、项目经理、水利 水电工程师、水工设计、水利水电工程师 地质勘测工程师 结构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等。
城市就业指数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合肥。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北京[55个]、成都[47个]、广州[38个]、武汉[31个]、杭州[28个]、上海[26个]、昆明[19个]、福州[18个]、厦门[17个]、重庆[17个]等。
就业薪酬比较高的城市有:合肥[25500元]、泰州[17499元]、佳木斯[12499元]、韶关[11276元]、九江[11265元]、百色[10000元]、大连[8999元]、南京[8324元]、天津[8142元]、南昌[7924元]、佛山[7882元]等。
同类专业排名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水利类,其中水利类共5个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水利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68位。
在水利类专业中,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有: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信息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制造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2.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形势 篇二
一、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 水利工程档案的种类繁多。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由多个单项工程构成的, 这本身造成了水利工程的复杂性, 另外,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还要经历多个环节, 主要包括工程现场的勘测, 工程项目规划, 水利工程的初步设计、实施可行性研究并提交书面报告, 以及施工设计等。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就是及时给水利工程的所有环节建立档案, 这样势必会造成水利工程档案的种类繁多和复杂。不仅如此,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未知因素, 会造成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受到规划和征地拆迁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设计变更, 这时就需要水利工程档案也及时地变更档案, 将这些情况以文本资料的形式加以反映。
(二) 完整性和真实性。水利工程档案的完整和真实的记录,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至关重要。而水利工程单位的档案完善程度, 取决于以各个部门单位工作活动运作体系的技术资料和相关部门工作活动的运作经验的积累。对于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来说, 水利档案反映了水库系统运行情况, 并为防洪、灌溉与城市供水等方面提供重要参考标准资料与凭证。只有水利工程档案真实和完整了, 才能保证参考资料的准确, 方便水利工程部门作出正确的决策。
(三) 系统性。档案管理工作本身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不同, 水利工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自然档案管理就复杂。当前水利工程建设阶段性方案研究的档案保管时间大概为1-2年时间, 之后就要交由相关部门的档案管理室进行管理。为了保证归档工作的顺利, 就需要做好档案内容、移交时间、参考借阅手续、过期档案销毁等的程序处理过程工作,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工作, 保证档案管理流程相对更为系统, 档案的参考价值也会提升。
二、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
( 一 )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形成周期长、参建单位多和涉及领域广, 需要水利工程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但是, 当前有的单位没有健全或完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或者是建立了制度却形同虚设, 造成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业务指导缺乏有效监督力度。另一方面, 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会引起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不注重档案归档, 监理单位不及时移交原始资料, 阻碍了档案顺利归档, 甚至造成档案的流失和遗漏, 影响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二) 水利工程缺乏档案管理意识。由于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对树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均要及时详细记录、完整归档, 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档案内容的完整性。但是,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 档案管理的相关部门缺乏档案管理意识, 存在严重的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 忽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造成了档案内容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 影响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三、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完善措施
(一) 健全水利档案制度, 明确管理职责。为了确保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级水利建设管理部门、单位应建立健全相关水利档案管理制度, 并且对于档案管理制度和法规进行学习, 从而不断完善现有档案制度。健全水利档案制度的同时, 还要明确水利工程各级建设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和项目业主和勘测等的职责, 明确管理职责, 落实分工, 保证水利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保证水利档案内容的完整、工作的规范。
(二) 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与素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性与规范性的管理工作, 为了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只有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综合素质和脚踏实地、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才能在当前形势不断变化的前提下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并对当代信息产业设备、技术进行快速学习, 不断创新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 从而提高水利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晶晶.浅议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J].中国西部科技, 2009 (11) .
[2]陈群.对于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 (13) .
[3]王颖慧.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研究[J].商业文化 (上半月) , 2011 (09) .
3.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形势 篇三
【关键词】水利工程 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38-02
引言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时期,水利工程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建设管理工作,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不仅决定了水利工程能否造福于民,而且影响着社会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视角进行探讨。
一、新形势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设管理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倾斜,这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水利工程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其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1 前期规划不足
工程建设项目在开始前需要进行充足的准备工作,而现有建设规划往往停留于对以往资料进行分析,没有深入了解周边环境及发展现状,导致工程缺乏合理的方案指引,难以协调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工艺技术及材料信息滞后,不能很好的利用新型技术提高建设水平,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进度和整体质量。
1.2 评估工作薄弱
项目评估是做出正确项目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依据,切实可行的咨询评估机制可以有效避免盲目决策或者决策失误。现有的水利工程建设缺乏完善的评估机制,咨询评估机构性质不明确,没有做到政企区分独立核算,评估工作薄弱,不利于工程建设管理。
1.3 责任制不健全
一般说来,法人责任制可以保证工程质量,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从计划型向市场集约型的过渡,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项目法人的组建和确立缺失,机构完善程度的低下,部分项目法人存在违规操作现象,以及缺乏健全的项目法人运作制度就构成了针对水利工程管理建设上的桎梏。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目前,笔者所在的各项水利工程建设中,下属的各镇街均在2000年前成立了各自的水利工程建设指挥部,作为建设单位项目法人,对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负全部责任。但是同时机构人员基本都是由基层水务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而且自2009年起,部分水利工程审批权下放到了基层水务部门后,就变成了建设单位和主管单位两个部门合并的情况,即建设管理和各项审批都是同一部门,建管没有分开,直接导致了责任制不建全。
1.4 征地拆迁难以推进
目前,除个别少数专项工程由镇街专门的拆迁部门负责外,本地区其余大部分水利工程项目均由项目法人,即水利工程建设指挥部牵头解决。还是以笔者所在的单位为例,由于覆盖水域周边面积很大,工程处理跨村、跨镇或跨区的都非常普遍,在建设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复杂多样。指挥部非专业拆迁机构,对越来越复杂的拆迁工作,指挥部不得不花大量精力对付征地拆迁工作,同时因为开展此项工作非常困难,因征地拆迁受阻导致水利工程建设延迟甚至取消的情况依然存在,影响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影响工程效益的尽早发挥,使部分工程不能顺利完成。
1.5 建设监理工作不足
监理机构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工程质量能否达到预期标准,如果监理机构无法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无法做到及时发现和处理,监理团队缺乏有效的资金控制手段很容易造成工程项目延误或停止。在合同管理中,监理机构也有着重要的监督作用,如果对关系工程质量的违约条款制定不够明确,或者执行力度不足,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如何展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不仅要考虑工程质量,还需注重工程运作过程中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综合自然环境和工程建设发展仔细考量,建立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以狮山镇内河涌整治为例,在工程建设管理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展开工作:
2.1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水利工程的规划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综合分析项目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水资源配置,核算相关数据,系统了解工程状况,做好工程建设的前期准备。
狮山镇内河涌主干支干众多,由于河面较窄、水量不足,淤泥无法及时疏通,河岸生态的恶化使得淤泥问题持续恶化,导致河道普遍存在淤塞问题。以大坑涌整治工程为例,在施工规划时根据实际状况制定了以清淤作为工程重点,扩宽河面与两岸绿化工作同时进行的工程方案。经过核算,其治理长度为3.36公里,工程预算为12985.53万元。工程建设开始前,根据施工图纸准备相应的材料,工程范围内的河岸住户征地拆迁工作由松岗办事处负责,督促村委会对住户进行征地拆迁的相关说明,加大工作力度,对不予配合的要做好强制拆迁的准备工作。
2.2 完善咨询评估制度
狮山镇内河涌整治在施工前针对项目决策的制定和执行建立了完善的咨询评估制度,要求法人中介服务机构符合政企分开、相互独立营运机制为前提,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估时做到合理、客观、公正,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资料依据,避免因盲目建设或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
2.3 健全法人责任制
根据《水利产业政策》的相关要求,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贯彻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做到风险与责任的统一。因此以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水利工程代建制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即成立水利代建局或者水务投资建设公司等,同时在职责上明确代建公司的职责定位,同时对镇(街)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权限进行上调,由区一级水务部门进行直接掌控,同时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门槛,加强批审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也就是在另一个角度上细化了法人责任制。
2.4 加强市场管理
水利工程招标要按照《招标投标法》的相关标准进行,严格控制市场准入标准。
狮山镇内河涌整治工程招投标完全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了“每个标的有效的投标人不少于5人”的招标规范,如在实际操作中多次出现评议有效人数少于5甚至流标的状况,为避免影响招标进度,可以结合工程实际(投资小、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对招标规范进行合理调整。工程材料、设备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严格控制审批比例,同时加强合同管理,严禁出现将工程转包和分包给不合格建筑商的状况,贯彻落实工程招标过程的公开、透明,整顿市场环境。
2.5 提升建设监理水平
建设监理机构的选择可以引入竞争机制,严格审核建设监理机构的相关资格,在狮山镇内河涌整治工程中建议实行公开招标决定其工程监理机构,督促监理机构加强成员管理,提高监理团队综合素质以保证工程质量。
2.6 强化政府监管
政府职能部门应对水利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全程监督,落实工程项目配套资金,保证相关费用及时到位,在工程进行过程中,注意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在狮山镇内河涌整治工程中,清淤操作会产生大量淤泥,如果没有场地堆放,工程将无法继续进行,淤泥处理不当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或者损害附近居民利益,针对这一现状,政府部门应督促村委会充分认识其职能和义务,要求其做好工程范围内居民的思想工作,提供废弃场地解决淤泥堆放问题,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注重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工程进行中的行为监管,切实解决好水利工程建设与周边环境的协调问题。
结束语
水利工程在其规划和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建设管理工作,通过高效的管理手段约束工程各方行为,控制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对工程运作中产生的问题要综合经济效益与周边环境影响仔细考虑,在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注重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使水利工程建设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周超.浅谈新时期乡镇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4)
[2]何新宝.对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06)
[3]常国祝,陈海燕.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与质量监督[J].吉林水利;2007(04)
[4]王振海,张艳梅.加强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研究[J]. 民营科技;2011(08)
4.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就业前景 篇四
我国现在正处在新一轮的水电开发高潮中,可以说,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所以水工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属于紧缺型的,但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的依然很愁找工作,这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有非常紧密关系。一般来说,水电都是在高山峡谷中,人迹罕至,工作环境比较恶劣,水电工程远离城市,工作枯燥,而且作为水电建设者,基本上休假得不到保证,常年在工地,时间长了真的会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所以,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找到满意舒适的工作不是很容易。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水利类,其中水利类共5个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水利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68位。截止到 12月24日,39501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174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199元,0-2年工资4222元,3-5年工资5836元,8-工资7338元,6-7年工资7516元,10年以上工资8516元。
据统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就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北京、广州、成都、上海、杭州、武汉、昆明、重庆、厦门、福州,平均薪酬在5244元。
5.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形势 篇五
2013年软件工程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软件行业现在行情如何?就目前沈阳软件和互联网行业看,沈阳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说是供不应求,从C/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方法、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网络数据库、计算机网络技术、微机原理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于Web的程序设计、软件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每一个专业都是人才紧缺,我们的学生工作是不成问题的,详情请登录沈阳师范大学招生网报名学习
6.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形势 篇六
一、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1. 毕业生市场需求分析。
相关数据研究表明, 我国软件出口规模达到215亿元, 软件从业人员达到72万人, 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约计11.1万人, 职业需求在“电气信息类”中排名第三。软件工程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毕业生主要在各大软件公司、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研究所、国防等重要部门从事软件开发、研究、设计与应用等工作。目前, 我国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 而高校计算机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 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极度短缺。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集中在北上广等沿海地区。巨大的人才缺口不仅使IT行业“全线告急”, 更使得IT企业求贤若渴, 重金抢购。未来几年, 国内外高层次的软件人才将供不应求。根据学校招生就业处历届本科毕业生校内招聘用人需求统计资料, 2012~2013学年由学校主办的双选会、集团专场、日常招聘等各类招聘活动中, 共计有1123个岗位需要软件工程类毕业生, 2013~2014学年共计有1234个岗位需要软件工程类毕业生, 用人需求涨幅接近10%。
2. 招聘要求及薪酬待遇分析。
目前IT企业对IT人才有四项素质要求, 即专业技能、项目经验、权威认证和高等学历。超过80%的IT企业对用人学历有要求, 其中要求为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岗位占到46%, 超过70%的用人单位希望求职者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如果单纯地讲就业, 专业技能与项目经验则是核心要素, 是企业最为看重以及个人在企业日后发展的关键因素。软件工程专业相关职位属于高薪岗位,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显示, 2015年第一季度, 在国有经济单位中,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平均劳动报酬最高, 达到6300元人民币。据来校招聘单位所提供的薪资水平, 可以看出:软件工程岗位的具体薪资待遇在地域间又有些许差异, 一级城市 (如北上广等城市) 初-高级软件工程师的待遇在4000~9000之间, 内地其他省会城市 (例如山西省) 一般在2000~6000之间。随着毕业生从业年限的增加, 劳动报酬也呈线性增长, 从业年限在6~7年间的软件工程毕业生, 月薪资可达到1万元以上。
二、软件工程专业的就业现状
1. 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对IT人才的需求标准逐渐提高, 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首先, IT行业就业情况最好的地区集中在北上广等几个发达地区, 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城市近几年对IT人才的招聘情况来看, 这几所城市对软件工程类毕业生的招聘标准逐年呈现出“水涨船高”的趋势。很多企业钟情于有一定工作经验且学历较高的硕士生、博士生等高端人才, 因为他们能够迅速进入工作角色, 承担起某一职位的工作任务。正因如此, 近两年来, 一些虽有高学历但刚毕业尚无就业经验的毕业生则被拒之于求职门外。其次, 省内IT行业发展不成熟, 企业提供的就职岗位较少, 而省内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多, 考虑到地域问题、户口迁移问题, 部分毕业生更愿意选择省内企业, 加大省内软件工程的就业压力。再次, 中部地区的软件行业相比其他地区还处于发展阶段, 目前我省的软件行业规模不是很大, 在软件制作上, 有些软件企业只是采用了一些软件工程的思想, 距离大规模的工业化大生产还有一定的差距, 这其中有管理体制、市场、政策等问题。
2. 毕业生继续奋战考研、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率持续上升, 大学生在摆脱就业压力和个人追求方面有新的认识。
学院2014届未就业的毕业生选择“继续考研”、“继续考公务员”的比例分别占未就业毕业生人数的28%、11%。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想通过考研缓解就业压力。一些毕业生认为读研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 在学术上更上一个台阶。一些毕业生认为考研除了学历上更高一层次外, 在单位就职时的工资基准也会相应地高一些, 甚至有助于找个更好的就业单位。综合来看, 在巨大的就业形势面前, 考研是毕业生根据个人的职业规划及自身实际情况做出的取舍。参加国考、公务员考试及事业单位招考的人数率创下新的纪录。这与国人求稳的心态不无关系, 更多的人看重的是上述单位的福利待遇好、社会地位高等。总之, 毕业后选择暂不就业, 继续参加各类招考的学生占未就业毕业生的很大比重。
3. 毕业生进行就业选择时多持观望的保守态度。
学院领导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平台, 积极联系知名IT企业及实训单位, 通过与企业多种模式合作、组织招聘会等方式, 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大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针对毕业生举办“IT人才专场招聘会”等多场招聘活动, 大力创造就业环境, 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新领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多数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谨小慎微, 在工作过程中也会对所选企业的各个方面提出质疑, 多持观望的保守态度。“今天就是先来看看, 不着急签约”、“以后招聘会的单位会越来越好”、“还想再看看”, 不少毕业生对企业抛来的“橄榄枝”并不上心。
三、主要举措及努力方向
1. 以提升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为重点,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先后召开专题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并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制度改革、教学秩序规范、资源投入保障等各个方面制定并出台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重视创新创业教育,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学院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 不断促进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推动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学院逐步推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把创业基础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列入必修课, 并在校内建立山西省共享式软件人才实训基地, 设立多个实践创新项目, 增强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及校企联合研究室, 进一步改善学生实践教学, 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更好地实施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促进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为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供保障。
2. 面向行业需求, 创新就业服务模式, 引导毕业生“顶天立地”地就业。
着力扩大就业市场覆盖度, 挖掘行业重点单位需求,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学院坚持毕业生“走出去”的就业方针, 将保证毕业生就业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 针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层次和质量的任务, 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积极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 大力创造就业环境。学院积极联系知名IT企业及实训单位, 通过与企业多种模式合作, 积极联系用人单位, 举办专场招聘活动,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大力创造就业环境, 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工作新领域, 为用人单位招聘提供精细、“一站式”服务, 对地处欠发达地区的重点单位实行分类服务。依托学校软件学院硬件设备优势, 为不能到场的企业和单位提供远程实时的在线视频招聘, 积极开展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统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本院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切实使就业工作服务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加强就业工作保障度, 为实施高质量和均衡就业战略“保驾护航”。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落实专项经费。利用新媒体推进网络化就业指导教育, 使学生多渠道捕捉就业信息, 强化择业就业意识, 做好择业定位并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 实现理想就业。开展“一帮一”活动, 对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建立学困生档案, 进行重点指导、重点服务。建立“毕业生回访与发展跟踪制度”, 了解毕业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不断增强就业指导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3. 以保证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为目标, 完善就业工作机制, 构建就业工作常态化。
实施“一把手”工程, 将就业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成立由学院院长、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学习导师、专业教师和班主任组成的就业工作组, 配合学校建立校、院、班三级体系, 为就业工作提供组织支撑。落实“三个到位”, 为就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认真做到就业中心专职工作人员稳定、专职工作经费稳定, 积极争取社会赞助, 建立关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服务中心, 有效保证就业工作的开展。健全制度体系, 为就业工作夯实基础。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出台的就业规章制度, 根据实际需求出台完善学院的就业规章制度, 为就业工作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宋文爱, 唐菁, 王宇灵, 蔺华.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广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管理观察, 2009, (11) .
[2]李瑞红, 尹四清.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J].科教导刊, 2013, (6) .
7.当前就业形势及全年形势预判 篇七
一、一季度就业形势
(一)一季度就业变动态势
1、城镇就业总量增长势头良好
人保部数据显示,2014年1—3月份,城镇新增就业344万人,较上年同期(342万人)增加2万人,同比增幅0.6%,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34%。季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低于上年同期登记失业率0.02个百分点。一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2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为1.11,环比和同比均上升了0.01,也说明了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供需稳定增长、总体平衡的良好态势。季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低于上年同期登记失业率0.02个百分点。一季度,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对全国102个城市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信息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为1.11,环比和同比均上升了0.01,也说明了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平稳增长、总体平衡的良好态势。
2、非制造业带动就业动力相对较强
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0.4%,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但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从业人员指数48.3%,与上月持平,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下,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相比之下,非制造业带动就业相对显著。4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54.8%,环比和同比均分别上升0.3个百分点;从业人员指数50.2%,环比和同比均下降1.2个百分点,仍保持在临界点以上。其中,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9.1%,环比下降1.3和0.7个百分点,下滑到临界点以下;非制造业19个行业从业人员指数高于50%的行业从上月的10个减少到9个。呈现波动增长状态。
3、就业结构性变动显著
一是在区域结构变动上,二三线城市增幅明显,中部地区领跑全国。智联招聘就业信心指数区域数据显示,虽然一线城市招聘需求同比增长15%,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二线城市(20%)和三线城市(19%)成为招聘主力军;东部地区(16%)招聘需求增幅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中部(25%)、西部(2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城镇化推进和中部崛起战略等带来的产业区域性转移和增长及就业区域性格局的变动趋向。二是在行业结构变动上,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用人需求与传统行业相比增长较快。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调查数据显示,以上行业一季度用人需求同比增速分别为33.3%、25.4%、24.7%和18.3%,而住宿和餐饮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行业增速则分别为9.5%、9.4%和3.3%。三是在不同性质企业就业结构变动上,民企强势增长,外企和国企增长相对乏力。智联招聘就业信心指数企业性质数据显示,一季度民企招聘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4%,这和春节前后的返乡潮、用工荒后的补偿性批量用工有一定关系,尤其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都在一季度有大批量补充用工,而国企和外企的招聘却出现2%的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当前注重市场调节、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的推进效应。
(二)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1、化解过剩产能使局部地区和重点行业失业风险增大
目前,各地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的力度正在逐步加大,不少企业关停并转,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我们在1月份对化解过剩产能重点地区的唐山市、邯郸市所做的调研中了解到,由于对钢铁、焦化、水泥、造纸等行业产能的大幅度压减,2010—2013年,两市已有数百家企业被列入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并且基本都已关停,安置职工约数万人不等。据唐山市人社局调查估测,唐山市2014—2017年间,由于淘汰落后产能,分流人员将达到20万人左右。由于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安置人员往往是采取置换外包岗位等方式,将原先承包给其他企业的外协项目收回由企业分流人员自己经营,使得原合作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增加了失业风险。在调研中我们还了解到,目前国有企业的职工安置能基本到位,而民营企业受自身规模和能力所限,加之补偿资金往往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等,被裁减职工的安置还存在较多问题。随着压减产能的持续进行,所涉及的局部地区和重点行业的失业风险存在逐步累积和更为显性化的可能。
2、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根据教育部发布信息,2014年将有727万高校毕业生进入人力资源市场,比上年增加28万人,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求职潮”。综合多方面情况判断,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将比往年又有所增加。从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基本面来看,尽管职位供求在总量上更加趋于平衡,但“招聘难”与“就业难”并存的矛盾却愈加突出。集中表现在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职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职位供大于求的大学生“假象过剩”上,这种需求和供给严重错位的局面短期内似乎难以改变。究其原因,既有毕业生就业选择的主观非理性偏差,又有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体制性问题,加之近年来沉淀下来的未就业学生,使得这个矛盾愈发明显。据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前程无忧前不久发布的《2013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该机构认定的100家“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比2013年下降7.3%。这无疑会在相当程度上对2014年高校毕业生求职增添了更多的困难。
3、“缺工”愈发呈现常态化
年初各地人力资源市场总体求大于供的状态得到延续,缺工现象普遍。东莞市人才市场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年初来到东莞应聘的人数呈下降趋势。由于节后是异地务工人员转换岗位和企业补员的活跃期,制造业和服务业原本存在一定的用工缺口,加之节后回流人数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从而导致东莞企业在短期内用工需求缺口较大。其中,制造业中的电子、纺织服装、制鞋、家具、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现象较为明显,一些新兴行业也存在缺工问题。近年来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岗位总体供大于求的情况已经呈持续稳定状态,“缺工”问题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小企业表现更加突出,并已经向全国各地蔓延。
二、对2014年全年就业形势的预判
(一)当前就业形势背景
1、当前就业增长对经济增速的依赖有所弱化
我们通过对经济增速与就业增量关系变动研究发现,自2002年起,城镇就业人数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显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量超过1万亿元的情况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就会不低于1000万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一直能够保持平稳增加,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都没有受到很大影响的表象提供了一种解释。当然,必须看到,在经济结构性调整中,经济与就业的存量关系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使支撑一定规模城镇就业的经济增长率存在不确定性。我们通过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与城镇就业总量、城镇就业增量关系的综合分析,得出了“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6.5%是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经济增速底线”的结论。我们认为,这个判断将有助于在宏观调控中合理把握当前经济结构变动时期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及调整空间。
2、我国劳动力供给正在逐步趋降,就业总量压力将持续趋缓
一方面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规模逐步下降。2011年,劳动年龄人口已先于总人口达到峰值;2012年,15—59岁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减少,比上年下降345万人。多项预测研究表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空间也在增大。16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一直呈下降趋势,由1990年的79.2%下降到2010年的71.4%,年均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15—64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由84.2%下降到76.4%。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我国劳动参与率还会进一步降低,劳动力供给压力将进一步降低,就业总量矛盾将持续趋缓。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们认为,短期内,在经济结构不发生重大变更、基本经济规模保持适度持续性增长的条件下,即使经济增速继续有所放缓,城镇就业总量和城镇新增就业总量仍能保持基本稳定,而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突出。
(二)2014年全年就业形势预判
从总体上看,2014年的就业将面临经济增速继续放缓、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考验。基于以上的分析和判断,我们认为,2014年上半年就业形势将继续保持平稳,并有望与上年同期持平或好于上年同期。对实现2014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登记失业率4.6%以下的就业工作目标可以持乐观态度。但是,增速放缓和淘汰落后产能中出现的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集中失业的风险加大、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难”、进城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招工难”等就业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解决问题的难度也在加大。对此,应有足够的估计和有效的应对。
三、对下一步就业工作的建议
根据对当前就业形势走势和特点的判断,建议2014年政府就业政策和工作的重心应进一步加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向以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注重技能型就业为主转变。
(一)强化就业培训,有效提升再就业能力
首先,应进一步整合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尤其应对基层相关部门的就业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减少行政体制壁垒和掣肘,集中优质资源和力量提升当地劳动力就业技能。
其次,针对当前淘汰落后产能集中在部分行业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议考虑支持典型地区建立全国性(或跨区域)行业培训中心,不仅为本地职工转岗提供就业培训,而且也可以满足全国其他地区同类行业职工的转岗培训需求。
再次,鼓励各级政府建立城乡统筹、内外平等的就业培训机制,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服务,建立起农民工城镇就业与培训的连通机制,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的稳定就业。
(二)妥善处理淘汰过剩产能带来的职工就业问题
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做到有专人负责,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多方落实职工安置资金,支持优势企业吸纳安置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企业的下岗职工,做好职工下岗再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工作,避免出现大规模失业,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
对落后过剩产能较集中、淘汰任务较重、转产难度较大的企业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基于淘汰落后产能的人员安置规模,相应提高重点地区的就业专项资金,加大国家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补贴等特定政策的支持,确保及时、足额到位,减缓职工集中下岗失业对就业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冲击。
(三)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
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认真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中的扶持性细则,对鼓励发展的行业和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吸纳就业的税收减免和经费补偿政策,清理不合理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加大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尽快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制度环境;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市场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吸纳就业的能力。
(四)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相关制度建设
充分尊重和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政府不能大包大揽。针对当前的问题,从就业服务工作的角度出发,政府相关部门应着力做好指导、引导和帮扶工作。
明确政府对高校毕业生鼓励就业的方向和领域,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并完善相关配套激励政策,让毕业生在为国家利益做出奉献的同时获得个人建功立业的机会。
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服务水平,提供从高校课程设置的就业方向指导到毕业生个人个性化就业咨询服务的完善的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完善“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就业信息服务质量。
8.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形势 篇八
近150所,由以上分析可知,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目前供大于需.但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加
入WTO,该专业的前景非常看好,因而生源十分充足,但目前较多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将
成为储备型人才,他们或是考研深造,或是从事其他领域的相关工作.如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
业毕业生中,直接参与毕业分配的仅占20%,其余30%出国深造,50%攻读硕士学位.3 我校环
境工程专业的特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成立时间短,其优势在于办学起点较高.具体表现在培养
计划和各项基础建设(如实验室)体现着该专业的先进水平.但其弱势也是明显的,亦即缺乏成熟的办学经验,理论和实践教学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不紧密,专业特色还未形成,社会知名
度低.以上因素又都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内部主因,其中以专业特色尤为主要.特色即个性,对于学校来说,特色即指在办学理念、教学方式和科研实践方面“情有独钟”,并且与其他院
校相互区别.教育多样化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必然趋势,谁能够保持和发展自己的特色,谁就能在多样化的将来“鹤立鸡群”,处于不败之地.相对专业而言,特色的具体表现即专
业方向,专业方向是各校依靠自身原有的优势及毕业生需求情况,在大致相同的传统基础平台
上,开设专业方向性课程,以体现特色.有的甚至可设2个以上专业方向,如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他们从第六学期开始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志愿按三个方向培养,重点依靠毕业环节强化
各方向和培养特色.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与国内几所代表院校专业方向比较如表2.07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6卷
表2 专业方向比较表校名环境工程专业方向与本专业有关的专业课程门数学分比例清华
大学给水排水5门5.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保护3门6%兰州铁道学院环保设备
2门 2.6%给水排水4门 4.7%苏州城建环保学院环境工程4门 6%环境监测
3门 5.3%环境规划管理4门 5.7%甘肃工业大学环保设备2门 2.5%由表2可
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方向仅环保设备一个.据调查,甘肃省环保设备产品以空气污染治理设
备和水污染治理设备为主,其中空气污染治理设备主要是供热锅炉配用的除尘器占环保产品
生产产值的75.94%,其生产供给能力已过剩于市场需求.生产能力过剩必然导致人才过剩,这
样仅靠一项环保设备特色,将来难以促进毕业生就业面的扩大.因此在专业特色方面进行思考
和创新是目前我校环境工程专业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4 扩大就业面的根本措施针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要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最首要的内涵工作是进行专业特色创新和学科
结构调整,其有效思路一是强化基础,二是找准方向.下面分别予以叙述.4.1 强化基础以上分
析得知,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较多地成为贮备型人才,将进入其他相关领域就业,强化基础即
指基础知识面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进一步加强.从200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80%
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教育部[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
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中也指出,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目前的教学方式进行较大的改革,可考虑作如下尝试.(1)试验学时灵活
制.把一部分理论学时转化为试验学时,使本科实验室尽可能多地开设全套试验课程,而学生
可根据兴趣在全校范围内自愿选修试验内容,取得较高的实验学分.(2)部分专业课程理论教
学应以自学为主、课堂集中辅导答疑为辅.笔者根据自己一线专业课教学体会,课堂接受“灌
输”的学生达到70%已是相当不错了,其余30%是苦熬时间的“板凳族”,学生学习很被动,教师缺乏跟学生的互动沟通.那么何不把教师和学生都从课堂中解脱出来呢?教师向学生提
供学习指导,学生自学,每周安排一次集中答疑,大家共同探讨学问即学与问,复旦大学的校训
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习惯了学与问,才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创造性思维才会得以
迸发.(3)创业教育:早在1984年,美国在推行广博教育的有关报告中就指出:“谁也不能确切地
知道,新技术将会怎样影响我们未来劳动力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因此以培养学生自信心和
开拓能力为目的的创新教育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早已开始,雅虎公司就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
创业的气氛17第4期孔秀琴等: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教
学对策初探
中诞生的.环境保护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联系,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非常适宜开展创
业教育活动,如果能够组织风险投资家来校考察学生的创业尝试,则其功能和影响力将是非常
深远的.4.2 找准方向专业方向的确定应以适应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准则.但由于
人才市场变化很快,而教育本身是一种预期受益的投资行为,所以在确定专业方向时除了考虑
适应性外,还要注重超前性.在这方面,笔者认为苏州城建环保学院的做法值得借鉴,即在前五
学期扎实宽泛的基础知识平台上,从第六学期开始依靠毕业环节按照不同方向培养,在基础学习阶段突出“超前性”,而在方向培养阶段突出与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对于我校环境工程
专业来说,这些方向可以是本地区环保方面的热点问题,如沙尘暴大气污染治理,脱硫除尘设
备开发等,在实施方式上,这类专业方向可与科研项目结合进行,引导学生参与到真正的科研
实践中去;专业方向也可以向本专业所在系部优势学科倾斜,如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所在石油化
工学院在化工机械、化工工艺等方面具有较成熟的办学经验和科研优势,可考虑设化工环保
专业方向,以充分利用优势;现有的环保设备方向,应有针对性地向适用型、新型高科技领域拓
展,力争教给学生一技之长.综上所述,沙尘暴大气污染治理,脱硫除尘技术,化工环保,环保设备
均可考虑成为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方向.值得注意的是,仅具有专业方向在就业市场上并不一定
就具有竞争优势,因为专业方向并不等于专业特色.方向要形成特色,需要长期艰苦培育,是师
资力量、基础设施、科研实力的统一体现,需要踏踏实实,逐步做起.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整个
社会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很大,相对环境工程专业而言,外部环境即是环
保产业规模及现行就业机制,对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加强与这些环保产业的“紧密接触”,充分准确地提供就业信息,尽可能地进行就业资助,与整个社会一起共同促进就业机制的改善.与此同时,内涵发展,在基础素质教学和特色创新方面大胆改革,努力开拓,早日使新生的环境
工程专业成熟起来,强大起来,像一面旗帜,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照亮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之
路.参考文献:[1]杨波.德、法两国毕业生就业模式的比较分析[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1(3):85
88.[2]冯清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分析及对策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1(9):73 75.[3]黄白兰.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AnalyzingtheSit
uationofObtainingEmploymentandIntroduci
ngtheStudyofTeachingCounterMeasureabout
theGraduatesMajoringinEnvironmentalEngi
neeringKONGxiu qing,XIEgang,ZHANGqiong(Col
legeofPetrochemicalEngineering,Gansuuniv
ersityoftechnology,LanzhouGansu730050)Abstr
act:Consideringthesocialandeconomicalsit
uationinourcountry,thearticleanalysesthe
pre 27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6卷
sentemploymentstateofthegraduateswhomaj
orinenvironmentalengineering,theindustri
alscaleassociatedwithenvironmentalprote
ction.Andthisarticleespeciallyanalysesth
especiality’scharacter isticofenvironmen
talengineeringofGansuUniversityoftechno
【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形势】推荐阅读: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08-16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论文09-07
水利水电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07-06
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泄洪消能设计分析论文07-01
水利工程专业就业前景10-04
水利水电的认识08-13
水利水电岗位职责08-02
水利水电一级历年真题09-08
水利水电安全监测规范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