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介绍(共9篇)
1.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介绍 篇一
附件1:
泰州市药学(药品)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职称
资格条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以及本专业的标准、规程、规范、法规,了解相关专业知识和本专业新技术状况和动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解决本专业一般的技术问题,业绩较好;能运用外语、计算机获取信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从事药品研究、开发、生产、经营、质量监督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考核均在合格(称职)以上。
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四)在药品生产、经营中有不良行为经举报查实,发现一次延迟1年。第四条
学历、资历条件
(一)具备下列条件者之一,经考核合格的,可初定药师(中药师)、药士(中药士)资格:
1、药学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年以上,可初定药师(中药师)资格。
2、药学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毕业,从事药学工作3年以上,可初定药师(中药师)资格。
3、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学历(不含医药卫生职业高中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可初定药士(中药士)资格。
(二)具备下列条件者之一,可申报药师(中药师)评审:
1、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
2、医药卫生职业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经泰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合格的。
3、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经泰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合格的。
4、取得药士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
5、取得从业药师资格的。
6、药学或相关专业毕业,已取得其他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并在药品研制、生产、经营、监督检验岗位上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申报转评同级药学专业技术资格。
第五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专科毕业以上。
(二)参加国家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核),并取得合格证。
(三)参加人事厅组织的信息化素质考核,并取得合格证。
(四)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六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一)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了解相关专业知识。
(二)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规章和法规。
(三)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
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一)从事药品质量监督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1、掌握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执法程序,能够主持一般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2、熟悉快速抽检一般工作程序。
3、掌握常用药品真假鉴别方法。
4、能独立完成药品鉴定、调剂等工作项目。
5、在药品质量监督、质量检验工作中,独立完成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
(二)在药品经营中从事质量管理、鉴别、检验、养护、调剂、加工炮制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1、参与药品经营企业中的药学专业技术工作,为药品营销、药品推广中的药学技术问题给予服务。
2、参与过新药、系列药品市场情况分析预测或不良反应调研,写出有价值的调研分析报告或发表综合性文章。
3、参加并协助企业完成GSP认证,熟悉企业GSP一般技术。
4、直接参加过药品鉴别、检验、养护、调剂、加工炮制等工作,并能独立完成其中2项以上工作。
5、解决过本专业技术问题或疑难问题,取得专家公认的社会效益和经 济效益。
(三)从事药品研发、生产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两项:
1、参与过省级质量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编制工作。
2、参与完成新药研发项目中相关的药学或药理学的研究。
3、负责完成过新药成果的转化或新产品的试制、推广应用1项以上。
4、参与并协助企业或相关部门完成过GMP(GAP)认证,并熟悉企业或相关部门的GMP(GAP)一般技术。
5、直接参加过药品鉴别、养护、加工炮制、栽培养殖、调剂制剂等工作,并掌握其中1项以上一般技术,能解决技术问题。
第八条
业绩条件 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工作业绩显著,考核获优秀等次,或获得检验工作单项奖。
(二)在推动本单位实施GSP、GMP认证中发挥重要作用,得到所在单位的肯定。
第九条
破格条件
(1)药学或相关专业中专毕业,符合第八条业绩条件的全部款项,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的,可破格申报(中)药师。
(2)医药卫生职业高中毕业、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符合第八条业绩条件的全部款项,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经泰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专业知识培训,考试合格的,可破格申报(中)药师。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条 申报药师(中药师)资格应提交规定的材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第十一条 与本资格条件相关的材料要求、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若干问题说明等见附录。
附 录
一、申报人必须提交下列材料:
1、按有关要求填写“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一式2份(可到当地职称部门领取),并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备用彩照一张(免冠大一寸)。
2、“泰州市申报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1份(推荐意见栏盖红印)。
3、“2009年泰州市拟晋升药学专业(药品)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名册”1份
(以下是对照“资格条件”要求应填写、提交的材料)
4、对照第二条,将申报的专业准确地填在“申报表”封面相应栏目处。
5、对照第三条,将本人近3年的考核情况填入“申报表”内相应空栏处。
6、对照第四条,药学相关专业包括医学、生物学、护理学、化学(化工)。提交由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本专业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相关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7、对照第七条,将本人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填入“申报表”相应栏目,并经单位核实确认。工作单位变动的,须到原工作单位核实确认,经办人员签章。
8、对照八条,提交反映本人任职以来主要业绩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1份(打印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任现职以来(下同)的主要技术工作经历;(2)参加了哪些具体技术项目;(3)在项目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解决了何种技术难题;(4)取得了哪些成果和效益(含正式发表的论文);(5)符合申报条件、评审条件哪一条;(6)旁证材料见第几册第几页。
9、任职以来能反映其工作经历与能力、业绩成果证件、证明及辅助证明材料(包括获奖证书、与成果相对应的公开发表的论文、成果鉴定书等)复印件。对科研立项课题,应提交课题立项申请表、阶段性进行情况报告书(含 主管部门组织的3位以上同行专家的审查鉴定意见)。10、2006-2008年连续三考核表。
11、计算机考试合格证。
所有申报材料原则上均须提供原件,如提供复印件,各单位必须进行逐一核实、盖章、经办人签名、并注明年月日,并由审核人在复印件上签字、加盖公章,同时要将申报材料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7天公示,出具公示证明,否则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上述报送材料除1、2、3等项不要求装订外,其它材料依次装订成册。申报材料要真实,资料要齐全,旁证材料要充分,单位考核推荐意见要具体,手续要完备,装订要规范。材料袋的封面上要贴上送审材料目录表,并注明送审学科。
二、有关的词(语)或要领的特定解释:
1、掌握:充分理解,较好地应用。
2、主持:经某一级别部门认可或任命的起支配、决定作用的。
3、熟悉:明其意,并能应用。
4、专业文章:指将本人在解决专业技术问题中的心得体会,以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文中必须有自己的观点,并附以具体技术实例的处理分析。
三、本条件若干问题的说明:
1、凡冠有“以上”的,均含本级或本数量。
2、本专业工作年限:一般由毕业参加本专业工作后起计算至申报前一年年底止。后续学历获得者,可从申报者人事档案记载开始的员级资格起计,但必须将全脱产学习时间减除。
3、资历计算方法;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起计至申报前一年年底止。
4、凡提交的获奖成果均需同时附上相应专题材料。
5、本条件所指水平,一般由评委会专家评定。
2.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介绍 篇二
1 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涉及高职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职业岗位 (群) 教学的职责与任务, 履行职责必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及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因此, 我们结合学校及专业实际情况,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 通过召开校企合作会议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 制订了“工学交替、‘1+1+1’”人才培养方案。
“工学交替、‘1+1+1’”人才培养方案由基础课学习期、技能化训练期和顶岗实习期3部分构成。具体做法是:第1、2学期为基础课学习期, 学生在校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知识。第3、4学期为技能化训练期, 即从第3学期开始, 由专职教师结合校内实训、培训基地, 采用直观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岗前培训等方式, 进行专业技能理论和实践教学。第4学期专业技能学习和生产、实训交替, 由专、兼职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和行业一线生产、检验部门进行实训;第5、6学期为轮岗和顶岗实习期, 学生根据学校总体安排和自身就业意向选择实习单位。在3年学习过程中, 学生有近一年的时间是以员工身份进入企业, 并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承担具体岗位工作, 接受企业培训及管理考核, 按业绩获得相应岗位津贴。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获得工作经验等隐性知识, 接受企业文化熏陶, 加速了职业综合素质的内化形成, 教学效果显著[1]。
2 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良好的教学成果需要科学严格的制度来保障。本专业建立以来, 为保证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顺利推进, 我们在不断改善软、硬件条件的情况下, 特别注重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 加大管理制度的建设和修订。为全方位进行优化管理, 我们从教师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管理、学生受教行为及过程管理2方面进行改革, 以求突破,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督促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努力改进教学方法, 钻研专业知识, 建立了全方位的教师监督、管理评价机制。首先, 由学校教务处牵头, 组织成立了教学督导组, 不定期对教师进行随机听课考察, 以检验教师平时教学素质及效果;其次, 系部成立学术委员会, 组织系内专家和主要领导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了解学生感受和效果;再次, 由各教研室组织本教研室教师互相交流, 互评互议。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的教学监督检查, 提高教师质量意识, 并将其落实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学生是学习主体, 其学习态度及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加强管理, 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我校建立了以辅导员为主, 广大任课教师参与的多途径、多时机的协同管理机制, 由任课教师对带班级的学风、班风进行客观评价, 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推进课程与教材建设
3.1 课程建设
3.1.1 完善课程体系
就人才需求、就业岗位及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进行充分调研, 详细分析专业岗位 (群) 技能、素质结构, 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与要求, 构建符合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需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同时, 据此确定教学内容, 并采用模块式教学法加以实施。
增设综合实践课程, 使其更符合当前高职教育特点。改进实践性教学方法, 实施“工学交替、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进一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培养质量。与企业合作, 设置一批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实训教程, 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同时依托我校制药实训基地多条生产线, 实现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从模拟到仿真再到真实场景的转变。
此外, 我们根据技能培养要求整合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程, 如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整合为基础化学, 将药物化学和药理学整合为实用药物学基础。
3.1.2 坚持“下家评价”原则
从职业岗位入手, 采用逆向分析法, 打破学科体系, 对课程结构进行科学、系统的论证, 按照职业岗位任务及职业能力标准要求, 制订药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坚持“下家评价”原则, 即前期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质量由后续课程教学大纲编写者和使用者评判, 体现前期课程为后续课程服务, 后续课程为制剂检验工、药物分析工等职业岗位服务理念。
3.1.3 注重“课证融合”参照药物检验工、中药质检员等国家
职业资格标准, 以学历教育为主线, 将涉及职业资格考试的药物检验技术、中药鉴定技术知识与技能等课程融入课程体系, 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相衔接, 使学生在校就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从而实现“课证融合”和“零距离”上岗。
3.1.4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面向专业涵盖的主要职业岗位群, 多措并举, 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围绕职业能力要求, 整合教学内容, 形成实用药物学基础等综合特色课程, 达到知识“必需、够用、实用”目的;改革课程组织形式,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开展分析仪器操作技能实训、中药鉴定技能实训等综合实训, 使学生熟知药品质量检测方法、规范和基本程序,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体现“做中学, 做中教”的高职教育特点。
3.2 教材建设
我校以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为基础, 遵循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思路, 按照调研—搜集素材—整理与开发—试应用—完善—示范推广的建设程序, 加强专业教材建设。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校企合作需求制定课程标准和系列教学文件, 统筹规划, 科学设计, 合理分工, 共同编写高职特色教材和教学指导书。同时, 结合专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 重点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实训教材。
4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传统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和实习。这种实践教学模式的弊端是不能让学生将在校所学知识快速应用于实习和工作中。为此, 我们通过大量调查和与企业相关人员交流、讨论, 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 将传统“实验教学+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变为“基本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职业能力训练”3阶段的实践教学模式, 并且以“1个中心” (3年企业实践不间断) 将这3个阶段有机连接。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学生在校期间经过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训练, 在实习岗位进行职业能力训练时, 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同时我校也建立了包括芜湖市药品检验所、阜阳市药品检验所、亳州市药品检验所以及芜湖三益医药有限公司、合肥合源医药有限公司等质检单位和药品生产、研发企业在内的十几个实训基地。
在抓好实践教学第一课堂的同时, 我校还积极拓展第二课堂, 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通过第二课堂巩固第一课堂教学效果。如每年开展分析仪器技能大赛、基础化学技能大赛、仪器搭建大赛等操作技能比赛, 对每位参赛选手的每一步操作进行评比并将评选结果和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参赛选手, 为优秀选手颁发获奖证书。此项活动学生参与面广, 积极性高, 有效推进了实践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
5 完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科学、规范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既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 又能准确反映教学效果, 促进教学改革。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有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末考试等。考试侧重于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性考核。考核应注重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自主学习及对各种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评价, 同时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验技能的考核。
该评价体系不仅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水平, 还能准确反映教学效果, 促进教学改革。
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原则, 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根本出发点, 以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数量和水平为重点, 从加强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兼职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完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近年来的建设, 我校已形成一支专兼结合, 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 教育理念先进, 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互通相融, 核心骨干相对稳定, 爱岗敬业、勇于改革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教学团队。该团队建设了省级精品课程1门, 校级精品课程5门, 获校级教学成果奖2项;承担教学、科研项目44项, 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6项、市级1项、校级26项;编写各类教材26本, 发表各类论文48篇。
参考文献
3.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 篇三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专业建设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76-02
医药行业是快速发展的朝阳行业,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近年来,问题药品事件的频繁发生正是由于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监管和安全监管不到位造成的。目前,从事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缺口较大,全国开设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医药方向)的高职院校稀少,并且开设时间都很短,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体系差异较大。我院在没有多少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深入企业调研,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对核心课程的建设,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深入调研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成立调研小组,深入企业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进行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业务骨干、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管、质量管理部门主管、质量管理岗位一线工作人员等。经过调研分析,本专业学生就业的核心岗位群主要是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岗位以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执法岗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岗位群中,毕业生的初始岗位有生产操作、仓储管理、药品质量分析检验等,晋升岗位有质量监督员、车间工艺员、高级药品检验工等,未来发展岗位有质量受权人、质量管理部门主管等。以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结果为基础,归纳出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学生应该具备应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对药品生产过程质量在线监控、管理能力;具备药品生产质量监控点及关键参数的控制能力;具备审核药品批记录并准确决定产品是否放行的能力;具备对供应商质量审计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岗位群中毕业生的初始岗位有药店营业员、药品采购员、药品保管员、药品库质检员、质量管理员等岗位,晋升岗位有质量管理负责人、部门经理等。学生应该具备根据药品储存条件要求,做好药品分库分区分类存放、药品养护、质量控制能力;具备对药品外观质量、包装鉴别和检验能力;具备定期库存盘点,进行报损、报溢、药品出库复核能力;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执法岗位要求掌握药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具有辨别药品真伪等能力。
根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医药方向)学生从事核心岗位所必备的能力、知识和素质,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药品生产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药品分析、药品质量管理标准、医药行业法律和法规方面的理论知识,具备药品质量检测和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流通领域质量保证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按照知识认知规律和能力递进规律,形成了“基于岗位能力分析、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理论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能力课程、拓展能力课程。
1.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课程、文化基础教育课程、大学生活指导、各类讲座等,培养学生自由、和谐、全面发展。通过营造职业特质教育的良好校园文化、行业企业特色文化环境,使“诚信、责任、安全”的医药职业特质属性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使每位学生铭记,一生践行。
2.专业能力课程
专业能力课程包括医药商品基础、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实用医药综合知识、药事管理实务、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管理基础与实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等。通过专业能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药品生产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方面知识;具有药品分析、检测仪器使用方面知识;具有药品质量管理标准方面知识;具有医药行业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
3.拓展能力课程
拓展能力课程主要包括药品市场营销、药学信息、公共关系与商务礼仪、创业与就业、助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资格培训等。通过拓展能力课程学习,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创新创业和适应社会能力。
(二)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体系有文学欣赏、演讲比赛、辩论赛,专业技能、创业技能、社会实践技能大赛,开设第二课堂,组建师生工作室,鼓励并指导学生参与科研立项。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开展创新创业计划大赛、科技作品竞赛、评选校园创新创业之星等活动,以赛促练,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定期向学生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的“药品质量公告、药品不良反应”等信息,培养学生关注药品行业、关注药品质量、关注药品安全的意识,树立牢固的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
(三)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训有药物制剂实训、药物分析检测实训、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训、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实训、药品真伪鉴别实训等。实训与课程教学对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校外实践采用企业、学校双导师制,共同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指导。突出职业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生产操作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解决药品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三、加强核心课程建设
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成立核心课程建设小组,每个小组4-5人,小组人员由骨干教师、合作企业专家等组成,实行课程负责人制。核心课程建设小组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企业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能力要求,建设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实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实务、零售药店经营管理实务、药事管理实务、实用医药综合知识等专业核心课程,将药学知识与监督管理知识密切融合、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密切融合、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密切融合,实现核心课程职业化。
(一)完善核心课程标准
专业带头人带领教学团队深入企业调研,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论证,优化整合核心课程内容,完善课程标准。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新版GMP、新版GSP、国家药品监管方面的最新法律法规及时融入教学内容中,保证课程教学内容既具有鲜明的双证融合特征,又与职业岗位要求密切结合。
(二)优化核心课程内容
基于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岗位的能力需求,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编写贴近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实际需要的校本教材。遵循课岗对接、先进实用的原则,对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充实、优化,使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例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实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当今医药行业药品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将药品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相关要求融合到授课内容中。
(三)改革教学模式
核心课程教学要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专业能力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师在一体化教室讲解示范,学生反复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指导,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如实用药学综合知识课程,以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分别作为一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包含若干常见的疾病或病症,学生学习的同时对所学内容利用角色扮演法在模拟大药房进行模拟训练;一个项目学习结束,进行整个项目的实训,并进行项目的考核。项目考核更加注重过程,融入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评价和考核。
总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是培养从事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方面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学生既要掌握医药专业知识和监督管理知识,又要熟悉国家药品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专业建设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同时,又要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建立“基于岗位能力分析、能力递进”课程体系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实现零对接,真正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苏新国,王尔茂,于丽平等.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定位的探讨[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8)
[2]焦云鹏.高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2)
[3]游述华,卢庆梁,黄泰康等.关于高职高专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定位的思考[J].中国医药指南,2013(12)
【作者简介】姜爱霞(1963- ),女,山东威海人,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副教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
4.冶金技术专业介绍 篇四
一、专业亮点
冶金技术专业开办于1985年,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四川省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是直接服务钒钛钢铁产业和区域经济、最能体现学院办学特色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开发实施的“校企所耦合、虚实境训教、企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冶金行业人才的培养,获得了全国冶金类职业院校同行的一致好评。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勤奋敬业、有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掌握高炉炼铁、转炉炼钢、钛产品生产、钒制品生产等的基本原理、工艺、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使用与维护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钒钛产品生产工艺操作、设备操作、工艺规程制定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适应现代化钒钛钢铁一线生产、工艺操作、管理等部门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就业情况
5.澳洲留学专业:信息技术专业介绍 篇五
澳洲留学信息技术专业介绍。IT包括很多专业方向、电脑图形、动画与游戏设计、电子商务技术、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管理和营销、网络工程、网络安全、信息系统、传媒和网络安全、电子商务等。
IT毕业生起薪
澳洲的计算机专业教育领先,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能获得业界较高级别的认证。而且计算机行业也是目前澳洲发展势头最好的行业之一,在澳洲,一个普通的程序设计员的入职起薪点是4.5万元,而一个程序发展经理的薪水高达15万元。网络行政人员的薪金为4.5万元,网络经理则是11万元。调查显示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员23~25年龄段的薪金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院校推荐
墨尔本大学:澳洲八大院校之一,是UNIVERSITAS 21组织成员之一,与工业界,政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学校世界排名36,计算机专业世界排名21,毕业生雇主评分高达86.7分。
澳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最好的大学,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还是研究水平都属于国内顶尖。大学世界排名24,计算机专业世界排名31,毕业生雇主评分86.8,甚至高于排名最高的墨尔本大学。
昆士兰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是澳大利亚最大、最有声望的大学之一,学校的教学和研究得到国际性的称赞,大学的学历被全世界所承认。学校世界排名46,计算机专业世界排名39,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雇主评分为81.4.
新南威尔士大学:澳洲八大之一,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与许多当地及全世界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很好的就业机会。大学世界排40学校毕业生的雇主评分高达81.9.
悉尼大学:澳洲第一所大学,也是最好的大学之一。作为澳大利亚最为完善的综合大学,悉尼大学开设全澳洲最广泛,数目最多的课程供学生攻读。学校与澳大利亚许多企业合作,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学校世界综合排名39 ,计算机专业世界排名48.
6.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介绍 篇六
专业简介
康复医学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并列组成四大医学,是现代医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开设于2003年,是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并有政策扶持的重点技术专业之一;国家卫生部于2011年要求全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应设置“康复医学科”;并把康复治疗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省卫生厅要求各地必须积极创造条件组建康复医学科或专科医院,大力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
康复专业始终坚持“贴近临床、突出实践”的原则,紧密联合医院,创新探索出了“理论够用、技术过硬”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受到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解放军陆军临潼疗养院、陕西省工伤康复中心等省内外著名医疗机构的欢迎,学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9%以上,毕业学生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率达到98%以上。
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基础上,系统掌握现代康复和中国传统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具有独立的康复实践操作能力,能对各种伤、病导致的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面向医院康复科、社区康复站、工伤康复中心、残联康复中心、假肢矫形器康复中心、社会福利院、体育运动队康复科、特殊教育学校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2名,其中康复专业带头人2名,副教授3名,讲师7名,所有专兼职教师都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多数教师具有医疗工作经验或医院实践锻炼的经历,并取得了卫生系列职称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即“双师型”教师。
教师指导学生实训(照片)
实训基地
目前专业有运动治疗实训室、作业治疗实训室、中医治疗实训室、言语治疗实训室和针灸推拿实训室、物理因子治疗实训室6个专业实训室;并与多家医疗机构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成为康复专业实习医院或实训基地。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照片)西安市第四人民医院(照片)
西安创伤医院(照片)陕西省工伤康复中心(照片)
实训医院(照片)
校内实训室(照片)
课程设置
职业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基础、疾病学基础、药理学、康复医学概
论、诊断学基础、内科疾病、外科疾病、神经科疾病、中医学基础。
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运动治疗技术、作业治疗技术、物理因子治疗学、传统康复治疗技术、言语治疗学、康复评定技术、临床康复学、康复工程技术。
职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急诊医学、文体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护理技术。
综合岗位技能训练课程:运动治疗技术实训、作业治疗技术实训、理疗实训、中医康复治疗实训、言语治疗实训、康复评定实训、临床康复实训、康复工程技术实训。
可考取相关资格证书
1.本专业学生可考取康复医学治疗师证(卫生部门颁发,全国通用)。
2.保健按摩师证。
资格证(照片)
就业方向
1.主要就业方向
各级综合医院、专业康复机构及相关康复机构等。
2.主要就业部门
综合医院康复科、社区康复站、工伤康复中心、残联康复中心、假肢矫形器中心、社会福利院、体育运动队康复科、特殊教育学校等。
3.可从事的工作岗位
运动治疗(PT)、作业治疗(OT)、言语治疗(ST)、文体治疗(RT)、理疗、中国传统康复治疗、特殊学校教育、矫形器及假肢装配岗位等。
优秀毕业生
许多康复专业毕业生已经成为单位的科室负责人或技术骨干。
7.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介绍 篇七
“互联网+”同样对教育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巨大的影响。“互联网+”的理念及相关技术为传统教育注入了活力, 传统教育非但不会被取代, 反而焕发出新的生机[1]。在“互联网+”时代, 领会“互联网+”理念并将相应的技术应用于教学,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教学生态, 成为各专业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终端的普及, 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深入。2013年MOOC在中国的兴起, “互联网+”教育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广大教师和教研工作者就互联网技术在教学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
马玉萍等人[1]对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及整合做了研究。分析了互联网教育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更容易适应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更有利于人的终身教育的实现等优势, 并指出了互联网教育教学内容固定、缺乏灵活变化、载体资源的分布不公、学习效果难以保证、缺乏道德精神的建构等缺陷。因而, 众多研究者提出, 互联网教育不会颠覆传统教育, 而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解决传统教育中以往无法解决的问题, 并与传统教育实现优势整合。
邓美玉等人[2]做了基于云计算的课程精品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的研究, 深入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精品资源课建设现状, 提出以云计算作为精品资源课建设的技术保障和技术支撑, 并阐述了云服务平台设计原则及架构设计。自主构建云服务平台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 对一个专业的建设、管理和资源共享是不现实的。
更多的研究者则对互联网在教学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刘毓、刘多学[3,4]等对现代互联网教学信息管理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管理系统的功能, 并做了总体架构设计与功能的实现研究。信息管理系统由使用者自行开发, 或由专业公司进行专门设计开发, 系统比较封闭。罗瑶瑶[5]等对“互联网+”时代微课在某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研究, 分析了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微课在课程教学中的意义和微课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及方式。赵跃萍[6]等对“互联网+”理念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出交互式课件教学、交互式在线教学和实时互动交流等改革思路。众多的研究者针对“互联网+”理念及技术的一个方面, 做了某一课程教学或某一专业教学范围的应用研究, 研究方向局限于教学管理或课程建设的一个方面, 缺乏综合运用“互联网+”理念及技术实现立体式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7,9]。因此, 进行“互联网+”时代专业立体教学生态构建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二、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构建“互联网+”时代立体教学生态的意义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对应于以生物制药行业为代表的高端生物行业。生物制药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 发展迅速、技术革新频繁, 基于专业的人才培养应满足行业的用人需求这一基本准则, 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需要与时俱进。加之社会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 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各种常规的教学文件、档案需要进行及时的修订和更新。因此, 各类专业教学文档的收集与管理成为专业教学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现行的封闭式教学文档修订、收集与管理工作显然不能做到文档的及时更新整理, 更不能满足文档开放性交流的需求。因此, 寻求一个智能、开放、稳定的文档存储平台, 成为专业教学文档管理的迫切需求。目前, 基于云技术的各类云平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是一个知识性、技术性极强的专业, 需要学生综合掌握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技能, 方能胜任今后的工作。加上目前大力推行的小班化教学、分层教学以及选修课开设要求,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时间和空间不能承载日益丰富的教学内容, 亟须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 拓展教学时空, 在有限的传统线下教学的基础上, 开发线上教学资源, 并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结合起来, 应用于专业教学。因此, 应开发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资源, 利用合适的承载媒介, 如成熟的网络视频、音频或文档载媒平台, 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 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专长, 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药品生物技术专业同时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学生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 方能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从这一点上来看, 传统的线下教学是无可取代的。但线下教学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例如, 场地的限制、仪器设备台套数的限制、操作时间的限制以及生师比的限制等。在常规的思维模式中, 这些制约很难在不加大投入的前提下解决。但运用“互联网+”理念, 则可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例如, 利用视频、音频实时传输技术, 拓展线下教学的教学空间, 实现同一时间内多个教学空间的叠加和互动。
三、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互联网+”时代立体教学生态的构建策略
运用“互联网+”理念及技术, 构建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立体教学生态, 其“立体”在于整个教学生态涵盖专业的教学管理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实践, 包括了师—师交流、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的平台, 运用云存储、网络视频、音频或文档载媒、视频、音频实时传输通讯软件等多种互联网技术的交互使用。“生态”的意义在于, 课题研究将优先考虑使用现有的、成熟的、公共开放的技术资源, 降低技术难度、节约研究成本、预留后续升级空间, 使专业教学生态更绿色低碳。
学习并研究以云平台、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为特色的“互联网+”概念, 熟悉并掌握各种开放式云平台的应用, 深度挖掘移动互联网时代各种终端设备及应用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潜能。深刻剖析传统教学及互联网技术教学应用初级阶段所存在的问题, 找准切入点, 应用“互联网+”时代的新理念及新技术加以改进或解决。收集、制作课程线上教学资源, 并研究线上教学资源的应用以及与线下教学的结合。研究“互联网+”相关技术在线下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线下教学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构建全专业规模的立体教学生态, 研究各种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实效的监测和评价方法。
基于“互联网+”理念与技术, 构建可实现师师交流、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的、节约型、低碳型的教与学立体生态。
四、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互联网+”时代立体教学生态构建的主要内容
(一) 建立基于云平台的专业教学文件资源库
针对专业教学文件更新速度较快, 收集、整理、存放不及时, 公开性及可交流性欠缺等现状, 利用现有的公共开放云平台, 建立专业教学文件资源库。将专业所有课程基本教学文件整理上传至云平台, 将专业核心课程完整教学文件整理上传至云平台。并借助云平台较为稳定的存储服务功能, 实现各类文件的长期储存和交流所需。
(二) 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线上教学资源
为解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与技能学习需求与有限的线下教学时长之间的矛盾, 将专业核心课程的部分知识点与技能点的讲解或掌握情况的考核制作成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资源, 有效拓展教学时空。线上教学资源的载体, 可以是开放的校级或其他级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也可以是普通的网络视频、音频或文档承载媒介。
(三) 研究线上教学资源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线上教学资源可以是线下教学之前对知识点与技能点的讲解, 也可以是线下教学之后对知识点与技能点掌握情况的考核。通过比较研究, 选择线上教学资源适合本专业课程的应用方式。同时, 通过实践, 研究线上教学活动的有效监测与评价方案。
(四) 研究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
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各有所长, 通过研究, 获得连接线上与线下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挥两种教学模式的专长, 使两种模式的教学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有机结合。
(五) 研究“互联网+”相关技术在传统线下教学中的应用
针对专业某些实践性教学环节存在的设备有限、生师比不合理等现状, 利用视频、音频实时传输技术, 拓展线下教学的教学空间, 并实现同一时间内多个教学空间的叠加和互动。
五、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互联网+”时代立体教学生态构建的价值
建立基于云平台的专业教学文件资源库, 有利于专业常规教学管理和教师间的教学业务交流。
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线上教学资源, 可积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及大量的微课建设基件, 有利于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点的梳理和把握, 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并可对专业其他课程产生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线上教学资源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以及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新时期线上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 提升教师对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的运用能力, 提高教学水平, 进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提高学业水平。
研究“互联网+”相关技术在传统线下教学中的应用, 可突破目前部分实践性教学中遇到的硬件瓶颈, 提高线下教学的效率。
“互联网+”时代立体教学生态的构建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需要密切关注“互联网+”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 并及时将合适的新理念、新技术运用于课题研究。同时又有很强的后续延展性, 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
摘要:阐述了“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以药品生物技术专业为例, 分析构建“互联网+”时代立体教学生态的意义, 提出了构建策略及具体内容, 并对“互联网+”时代立体教学生态构建工作的价值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互联网+”,立体教学生态,药品生物技术专业
参考文献
[1]马玉萍, 易志亮.互联网教育应助力于传统教育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 (8) :171-172.
[2]邓玉美, 王蕾, 李继友, 等.基于云计算的课程精品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的研究[J].广州化工, 2015, 43 (11) :208-209.
[3]刘毓, 贾沛沛, 刘传明.现代互联网教学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15, 20 (1) :119-124.
[4]刘多学, 李先平.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文档智能收集与管理系统的设计[J].科技信息, 2012 (35) :602, 621.
[5]罗瑶瑶.“互联网+”时代微课在高职《信号与系统》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经贸实践, 2015 (3) :172-173.
[6]赵跃萍, 万俊.基于“互联网+”理念的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J].科教导刊, 2015 (7) :131-132.
[7]郎大勇.互联网教学在畜牧兽医专业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 (科技版) , 2013 (7) :149-151.
[8]胡志明.高职教育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13 (7) :169-170.
8.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介绍 篇八
【关键词】药品营销 能力本位 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029-02
中职教育是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就业需要,以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为依据,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需要开发符合其客观要求的评价体系,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质量。
学校经过两年多的示范校建设,药品营销专业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果,专业建设特色明显,构建了工学结合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为制订以能力为本的核心课程评价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思路
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评价,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的评价,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建立以能力为本,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它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深入调研,构建对教学和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的教学评价体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确立课程评价方式,明确课程评价的内容和质量标准。教学评价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实施效果、学生学习效果、职业能力、对企业的影响等。教学评价以能力为标准,并能反映职业岗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以此制订评价指标,确定评价内容。
二、构建药品营销专业教学评价体系
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当前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有不足,不断完善、改进评价体系,构建起对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进行全面评价的教学评价体系(见表1)。
三、制订基于能力本位的专业核心课程考核评价方案
以学生为主体,按照课程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以能力为依据对《收银》《药品盘点》《药品购进》《药品仓储与配送》《药品销售》《处方调配》《药品促销策划与实施》《客户开发与维护》等工学结合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的知识、技能以及职业意识等素质要求制订评价标准。根据课程项目、任务、单元和章节的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项目考核、任务考核、单元考核、章节考核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过程考核为主,以结果考核为辅,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程教学的每一项目、任务、单元和章节中。突出职业能力考核,促进学校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统一,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评价体系(见表2)。
课程评价原则:
(1)激励性、参与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评价过程,使他们能够在学习和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别人的成就与不足,真实体验成功和失败,从中能自我调整,促进学习。
(2)多元性评价原则。评价不仅应当是多维的,而且应当是多元的。采用教师评价、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等相结合的多样评价方式。采用观察、口试、角色扮演、模拟操作、案例分析、书面测试、评价量表、作品评比、知识竞赛、方案设计、成长记錄等多元评价方式,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评价体系特色
(一)评价标准
以能力为本位。依据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立能力本位的课程评价标准。
(二)评价内容的适时性
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侧重从职业能力来确定考核内容,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能力;引入企业考核项目,促进学生对企业的了解,以利于学生以后能更快地适应企业和职业岗位。
(三)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学校、企业、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在评价主体上,更加强调学生的自评。
(四)评价形式和方法的多样性与灵活性
为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及合理性,根据课程项目、任务、单元特点采用多样式评价,形成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过程考核为主。每个教学单元的评价形式和方法是依据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主体的不同来确定。评价形式呈现多样性、灵活性。
【参考文献】
[1]赵继英,马晶.卫生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模式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23)
[2]黄艾.基于学习过程的课程考核改革探索[J].职业与教育,2012(30)
【作者简介】覃洪,男,本科,高级教师,现就职于南宁市卫生学校。
9.软件技术专业介绍 篇九
无论从国际和海内来讲,能够这么说,哪个专业就业前景好软件人员的需求数量从来没有“饱和”的时候,涉及的就业岗位也很多,好比:软件开辟(高级)工程师、程序员、软件计划工程师、软件架构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计划师、软件测试工程师、软件培训师、软件开辟项目主管、软件开辟项目经理等等。
IT行业生长迅速,软件技术能够说是日新月异,无论从海内、国际来讲,软件的需求量在逐年增长。从国际上看,每年都有超多的国外企业在中国开办软件开辟公司,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些外资企业在海内招聘超多的软件程序开辟人员或软件计划师,在中国海内开辟出软件产物后转移到本国或天下其他地方使用。还有一部分企业直接招聘超多的程序开辟人员到国外开辟程序,开辟出软件产物后再发布到中国或全天下各地使用。所以,随着天下信息的融合,国际的信息化程度会越来越高,计算机单片机学习板、电脑的普及程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要想使电脑满足使用者的目的,就务必有不同的种品种型的软件出现,务必有不同版本的软件出现。另外,从海内来讲,二零零七年以前国家要求大型企业和政府部门务必实现信息化,今后的五年到十年中小企业也务必实现信息化,单从政府和企业的需求来讲就需要超多的软件和软件人才,再加上电子商务软件、企业ERP、CRM、娱乐、游戏等各个行业的软件,软件的缺口和需求很大。能够这么讲,电脑之所以被社会各个行业、层次、角落所担当,主要是因为有各式各样的软件,也能够这么讲,软件在引领着IT行业的生长。
从这个软件专业就业前景好吗?角度来说,我们在选专业的时候,要有前瞻性的眼光,最好是能选取一些新兴的、前景看好的行业,这样,当你三~四年后从学校结业,哪个专业就业前景好才气遇上行业的全盛生长时期,就业岗位、就业薪水、就业环境就会比其他传统行业来的好一些。
【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介绍】推荐阅读:
药品批生产记录10-31
福建药品生产日常监督管理规定08-04
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程序08-15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08-29
热点预测12:食品、药品和生产安全问题10-08
药品生产企业执行“两票制”承诺书10-16
Aarolfp药品生产企业GMP认证申报资料技术要求08-23
2022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专项检查方案07-04
【广州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专业】广州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招生网站-广州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分数线08-17
药品技术合作协议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