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概况

2024-09-05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概况(精选8篇)

1.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概况 篇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995年底全国人口为121121万人(不含台湾和港澳地区中国同胞)。从1987年开始,全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连续下降,目前的自然增长率为10.55‰。全国从业人员接近7亿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最多,占52.2%;从1994年开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第二产业,1995年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17090万人,占24.8%。在城镇中,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为11480万人,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的经济单位和私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总数已经达到1200多万人。按照登记数计算,1995年城镇失业率为2.9%。总人口市镇总人口(万人)乡村总人口(万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各级市单位数(个)12112***17.126.5710.55640(不包括台湾和港澳地区中国同胞)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1996)从业人员总数城镇从业人员总数国有经济单位人员股份制经济单位人员外资和港澳台投资单位人员私营企业人员失业人员68910***74520485520(单位:万人)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1996)

2.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概况 篇二

油画这一起源于西方的画种, 在中国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从一开始我们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就在孜孜不倦地探寻如何发展具有民族精神的油画语言。在20世纪初, 中国年轻艺术家们到日本和欧美学习油画。在“新美术”运动中。绘画样式出现了百花齐放的艺术局面, 由于中国与西方在文化和价值取向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 一是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画家崇尚欧洲传统写实的风格, 二是以刘海粟为代表的画家推崇欧洲现代绘画。

徐悲鸿早期很多风景题材的作品, 如《天目山风景》、《嘉陵江瓷器口》等, 可以发现他受欧洲早期传统油画影响很深。徐悲鸿从西画构图中流露出的山水情节是深刻的, 但改良中国画的决心又使他在油画风景方向没有走太远。颜文樑是中国老一辈画家, 他以东方艺术为本体, 以西方艺术为媒介, 坚持谋求中国艺术的复兴, 通过中西艺术的调和, 创作以时代为背景的艺术。他的油画风景《威尼斯水巷》、《北海公园》体现了他在艺术上极力追求表现真实。刘海粟先生坚信用中国画的传统来融合西方艺术思想, 并将这样的思想贯穿于教学。他的作品超越自然物象带有一种主观抽象的表现, 从笔墨里表现出狂热的情感和心灵的颤动, 他用水墨画的笔力和凡·高的色彩创造出自己富丽奔放的画风。对他的油画有这样的评论:“有塞尚的永久实在性, 而无塞尚的重郁;有凡·高的奔放泼辣, 而无凡·高悲怆震颤之笔;有马蒂斯单纯之韵味, 而无马蒂斯的温情感。这些不同之处, 表明了他虽为这些大家的作品倾倒, 但不成为他们的影子, 他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 这是个性的表露。他把各大家的精粹吸收了过来, 通过他的全机脉, 即时代精神、民族精神、自我精神的融合而成为彼此独特的艺术了。”《雪霁》、《上海豫园九曲桥》是这一时期的风景画代表作品;关紫兰是较早接受西方野兽派影响的女画家, 她的《西湖风景》用笔豪放秀美;谭华牧的油画风景作品中不但有塞尚的痕迹, 还有马蒂斯和夏加尔的影子, 画面出现许多的弧线, 可称为当时油画风景作品的佳作。

1949年后, 油画风景从革命历史的角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吴作人的《佛子岭水库》和艾中信的《通往乌鲁木齐》皆是这一类的油画创作。五十年代后, 中国引进了前苏联的油画教学体系。在马克西莫夫主持的油画训练班时。一时间苏联特有的灰调子风景写生在当时极度流行, 并且成为一种模式化。但还有一部分未受苏联模式影响的群体坚持风景写生。1962年3月, 全国美术家协会为他们的作品举办了“西藏写生画展”, 展出了董希文的《庆丰收》、吴冠中的《罗布林卡》和《扎什伦布寺》等, 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到了“文革”时期, 出现一批受“红光亮”影响的主题性风景画, 特别具有毛泽东时代油画风景的特点。在这个时期的油画风景数量并不是很多, 而且其发展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如以政治为主题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油画风景的发展。

二、发展时期的油画风景

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史, 无可争议的事实是油画风景在为政治服务的前提下一直处于边缘和从属地位。在毛泽东时代的油画创作, 艺术界除了服从就是响应。吴冠中老先生就曾以“我再也不想画了!”拉开了“85思潮”的序幕。它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快速发展。这时期油画风景的功能从为政治服务的桎梏中挣脱出来有了更自由的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中国政局发生的巨变, 国外各种流派与形式的美术作品不再受到封堵和批判, 中国油画家接触和了解西方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多。经过百年的洗礼, 进入新世纪后, 中国油画家了解外国各种流派与形式的美术作品的机会越来越多。西方现代绘画成为中国艺术家更新观念、改变艺术风格借鉴的对象。在这一大背景下, 中国油画家经历了从历史反思到艺术反思的过程, 提出了“要多样, 不要统一”和“追求艺术个性”等口号, 成为新时期油画创作的新起点。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油画界提出的油画本土化与民族化, 传统化, 促进艺术观念的拓展, 表现、抽象和象征成为新的艺术取向。中国传统绘画原本就是具有表现意味的写意性, 怎样使它在油画中标上“中国风”, 是当前中国美术发展的指向。

“一个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往往是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审美心理结构、智力结构、情感结构的总和。中国油画风景与山水画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借鉴、吸收、共融。在油画风景中的中国意韵的表达欲望,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代表着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方向, 并为建立民族语言特征的绘画表现模式提供了艺术表现上的种种可能”。尽管中西方在以自然景色为内容的绘画作品中, 几乎都同样抒发对自然的一种热爱之情。但中国人特有的老庄哲学却使中国艺术家们追求纯朴自然的境界, 在美学思想方面, 受中国古代儒、道家思想的影响, 中国油画风景的审美意象就有这样的倾向。

中国山水画与油画风景两大绘画的形成, 归根于他们各自哲学与美学理念的不同, 两者存在鲜明的差异性。中国人信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中国绘画注重重心略物, 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精神和理想, 在绘画中追求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西方绘画遵循天人相胜的哲学观, 偏重描绘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 采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塑造物体, 追求真实再现客观物象的理念。通过相互比较研究, 有助于艺术家和鉴赏者运用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方法, 创造和鉴赏不同民族的绘画艺术, 获得各不相同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

三、当代油画风景与山水画的关系

早在春秋时期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的儒家美学观, 山水喻仁、智高扬人的道德精神和人格美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基础。孔子在《论语·述尔》中说“至于道, 据于得, 依与人, 游于艺”, 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艺术批评标准。在孔子看来, 艺术品的“美”是以“善”来体现的, “善”是艺术的内容, “美”是艺术的形式, 内容可称为“质”, 形式可称为“文”。这样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必然是统一的, 其美学价值必然很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 政权更迭频繁, 统治阶级内部残杀不断, 使士族名士朝不保夕。于是士族便纷纷退隐或半退隐, 归隐田园山林, 以退为进, 相机而动, 追求清静、安逸、自由的生活, 慢慢地人们越来越受用于山林的慰藉, 他们把大自然中的山水林泉作为描述的对象, “游戏平林, 濯清水, 追凉风, 钓游鲤, 弋高鸿。……逍遥一世之上, 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贵, 永保性命之期。这山水渐渐成为心灵的寄托、情感的启发和人生的象征。儒家的思想统治基础因此动摇, 他们强调“德行”的政策被取消, 出现了以“无为”、“自然”、“清静”、“虚淡”的老庄思想适应了当时的需要。《庄子》中描述了三种隐逸模式:“嫉俗而避世、惧祸而遁世、悠游而出世”, 这三种模式在东汉已全部成为现实。在这种玄妙、玄远的境界的追寻中, 他们对自然产生一种特殊的亲和感, 画家不自觉地把情感投向自然中蕴藏着生命和感情的山水之中, 修炼自己的品性, 获得一种独特的不同的审美理念, 为山水画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推动了文人士大夫对山水画创作的参与。

中国山水画诞生的东晋, 正是道家的玄学风靡四方的时候, 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 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基础。这不但体现在绘画上, 甚至作诗为文也将天人之间的灵犀相通作为创作的最高境界。画家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和谐即天人合一。最高、最广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就是主体融入客体, 或者说是客体融入主体。坚持根本同一, 泯除一切显著差别, 从而达到个体与宇宙不二的状态。随着道家思想的影响, “天人合一”的思想渐渐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原则。山水是客观的自然, 山水画则是大自然的体现。山水本身就是形与象的交融, 画中的山水如可游可居的真山水, 能使画家在其中任意寄托自己的情绪而落脚于安定之处。这样, 不求形似, 而意在表现宇宙精神的山水画, 成为一种很好的体“道”的方式。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 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 便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特征。

五代画家荆浩提出了“气韵”二字, 是说艺术家要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 取出对象的要点, 而且不要透露自己的笔迹, 让欣赏者看不到自己的笔法技巧。经荆浩的发展, 运用于山水画上又有了新的成果:在对外在事物的准确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之上, 又不满足于对外在形象的模拟, 不求形似, 而要尽量表达出某种内在的风神。元代倪珊曾云:“仆之所未画者, 不过逸笔草草, 不求形似, 聊以自娱尔。” (1) 笔墨是他们的工具, 自然景物是作者的对人生态度的载体, 笔墨情趣不受自然的束缚, 找寻的是“蝉噪林欲静, 鸟鸣山更悠”的艺术境界。要面对大自然要认真地观察和分析, 重视深入生活, 研究山川自然的特点, 在游览山水, 俯仰自然天宇之际, 将绵远的无限的时空意识与自然变化结合起来, 将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山水画家借助自然得以尽兴, 主体意识和情感与自然山川的精神的契合, 统一在山水画中, 于是“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便成了画家追求的终极目标, 以至于这种艺术观念对以后的绘画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油画风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审美理念, 他们不同的原因归根于哲学观念的不同。油画风景是以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教条到人文主义为理念的绘画形式, 是以严谨的、理性的态度追求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真实地再现客观对象。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为绘画原则, 绘画中注重重心略物, 以表达画家本身的思想情感为目标, 创造情景交融的绘画形式。

在我们了解中西绘画审美理念与传统美学的不同后, 有利于我们在对西方绘画理念了解的基础上认识中西美术理念的本质区别, 认识中西绘画创作背景的不同点, 从而看到中国油画风景借鉴西方绘画的有利因素, 加深对本民族审美文化的认识, 适应时代的需要, 创作出适合本民族特色审美理念的油画作品。有利于我们立足于本民族艺术之根, 借鉴一切有益于我们民族艺术发展的外民族艺术, 以创造新的艺术。

参考文献

[1]吕澎.20世纪中国艺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阮荣春, 胡光华.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6.

[3]潘耀昌.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

[4]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与人文科学.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1989.1.

[5]范景中主编.傅新生, 李本正翻译.美术史的形状Ⅰ——从瓦萨里到20世纪20年代.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3.

[6]范景中主编.王彤编著.美术史的形状Ⅱ——西方美术史的文献和书目.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3.

[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中国经济学研究概况分析 篇三

摘要:文章利用CSSCI相关数据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全面的分析评价,从论文的引用数量分析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从引文类型考察学科视野的拓展,从引文的文种分析本学科对国外成果的吸收情况,还对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进行了分析。此外,还统计分析了对中国经济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论文与著作。

关键词:经济学;引文分析;CSSCI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6—0076—06

2007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初步总结了2005—2006年的数据,再结合2005年已公布的2000-2004年共五年的数据总结,为深入研究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研究状况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经济学期刊是反映经济学研究水平的一个主要阵地,而在对经济学期刊的分析中,其影响力又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对经济学期刊影响力的了解有助于在经济学研究中进行文献筛选。

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对经济学期刊影响力进行过分析评价,但缺乏全面性或所拥有的数据滞后。笔者将借助于CSSCI数据库对中国经济学期刊影响力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评价,具体包括经济学期刊引用分析,经济学期刊影响力因子分析和经济学期刊影响广度分析,其结论可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参考。

一、总体概况

截至2007年,中国公开发行的经济学期刊700余种,排除掉二次文献、通俗读物等类型的期刊,中国公开发行的经济类中文学术期刊约550种,CSSCI收录的经济类期刊72种,每年CSSCI收录经济学论文约占全部收录论文的25%~30%,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中位居第一。

表1给出了2000—2006年CSSCI收录的经济学论文和引文概况。这期间CSSCI收录经济学论文共126815篇,引用文献730639篇次。有引文论文数增长迅速,2000年为8119篇,2004年为13359篇,到2006年就已经达到17628篇。有引文文章和无引文文章比例从2000年的50.3:49.7提高到2006年的80.9:19.1。这说明经济学研究越来越注重文献引用。但是,篇均引文数5.76篇,低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均数(6.06),文章引文含有率约67.5%,已经略等于人文社会科学平均数,而2004年前这个指标仍低于人文社会科学平均数约5个百分点。但是有引文文章的平均增长率只有13.8%,略低于人文社会科学的14.2%。所以,总体上说,虽然这两年经济学研究对他人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已经有所加强,但在人文社会科学中这种引用程度与其在收录论文总量中的地位仍不相称,研究规范还须进一步加强。

在根据表1分析国内经济学研究对他人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学受其他国家经济学理论的影响程度。表2给出了2000-2006年经济学论文引用文献的语种统计。

2000—2006年间,在CSSCI经济学论文的引用文献中,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包括译文文献)的比例为60:40,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学研究思想和资料来源主要是中国本土的研究成果。一个原因是目前中国经济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本土经济问题,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语言阅读便利上的差异。但是经济学引用外文文献的比率高出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文献的平均引用率5.3%,七年内引用的英文文献总量占外文文献总量比重更是高达96.7%,并保持31.7%的年平均增长率,几乎是引用中文文献增长率17.3%的1.8倍。以上这些指标均高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均水平。这就说明了:(1)语言阅读便利性不是外文文献对中国经济学影响大小的原因;(2)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使得中国经济问题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遇到的问题相似性程度提高;(3)中国经济学研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吸收和借鉴欧美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程度提高迅速,但同时也说明本土研究成果中有价值的文献还远远不如英文文献广泛或深刻。

2000-2006年间,CSSCI所收录的论文(包括期刊论文、报纸文章、会议论文、报告文献、学位论文、信函)在引用文献总量中比重从2000年的41.3%上升到2006年的60.3%,平均增长率为28.2%,其中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平均增长率分别是30%和36.4%,高于论文平均增长率。图书文献(包括图书、汇编文献、法规文献)的比例则从2000年的56.4%,下降到2006年的32.4%,平均增长率为-8.8%。相比之下,网络资源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0.6%上升到3.6%,平均增长率高达33.3%。一般来说,论文、网络资源要比图书更快地反映出当前最新研究成果,所以这组数据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学研究对文献的吸收和引用越来越重视最新的研究成果,经济学研究越来越重视经济前沿性问题。详细数据参见表3。

在经济学论文类型中,“研究论文”能够反映中国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水平,“综述”和“评论”反映该学科是否形成研究传统,如表4所示。从表4反映的7年的总量看:(1)研究论文在所有论文中占绝对比重,为93.6%,并在所有类型论文中保持最高的平均增长率5.55%,高于综述和评论的增长(且这两者的增长不稳定),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学原创性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远远低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9.5%的平均增长率,这可能是经济学的基数较大的缘故;(2)研究论文的篇均引用文献5.68篇,低于人文社会科学平均水平的6.06篇,低于综述的11.13篇,低于评论的5.95篇。从引用文献篇次平均增长率看,研究论文为19.99%,与人文社会科学19.5%基本持平,但远远低于综述的33.2%和评论的25.5%,这组数据说明了经济学原创性研究对前人的成果重视程度低于人文社会科学平均水平,但是综述性论文较高的篇均引用量和引文平均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济学原创性论文对已有成果重视的不足,同时也反映中国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传统。如果将2004年前的数据与2005-2006年的数据作相同比较,发现这个结论仍然成立。

二经济学论文的影响分析

经济学论文和著作的影响力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反映当前中国经济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作者、论著和相关研究领域,不仅是对上述发文作者和被引作者评价的补充,更是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具体内容以及支持这些研究的文献和理论来源的反映。由于图书出版或翻译周期长,所以图书更多地反映经济学基础领域状况,相比而言,论文可能更多地反映当前经济学前沿问题。

2000—2004年间,CSSCI中的经济学论文引用的期刊论文从2000年的19711篇次,增长到2004年的57882篇次,合计被引用177224篇次,而2005年CSSCI中的经济学论文引用的期刊论文增长到75197,2006年达到95113,两年总计170310,已经

与2004年前五年的总篇次相接近。表5给出了2005—2006年间经济学论文引用30次以上的10篇期刊论文。

由表5可以看出,在前10名的文章中,全是外文文章,而且有6篇在2004年前就排在前10名。这些外文文章分别是开创公司金融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作,有的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文章,都是理论研究的基石。从发表年代上看,这10篇文章几乎都处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显然说明中国经济学近年来的研究已经注意到并充分吸收相关领域的原创性思想和理论来源。

当比较范围放大到前20名时,会发现国外论文有18篇,占比为90%,仍然远远超过国内论文数量。国外论文的特征基本上没有变化,而且集中在相关领域基本问题讨论上,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的开创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作,也有罗默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章,施莱佛关于公司金融的文章,只有一篇波特的关于企业核心能力文章属于应用经济学文章。相比之下,国内经济学中代表性论文显得尤为不同,即两篇被引论文都是2000年以后发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现实问题,关注的周期较短。两篇都属于探讨实际经济问题与政策的文章,而且一篇是关于金融问题的研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经济学研究主要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经邦济国”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将比较范围进一步放宽到前50名和全部的话,国外论文的占比将分别下降到84.6%和77%,国内论文进一步上升到15.4%和23%,上述特征更加突出。而且2004年前经济学论文引用的期刊论文前100篇中外文文献只占到33%,现在占到77%,说明近两年来对外文文献的引用比例显著增加,说明国内对国外的前沿研究已经注意到并开始充分吸收相关领域的原创性思想和理论来源。

再看一下国内论文被引用情况,2004年前引用次数在前100名的论文中国内论文占了77篇,而2005-2006年只占了23篇。而这23篇国内文章被引次数2005-2006年增长率为25.6%,低于国外论文28.1%的增长率,而且国内论文平均被引次数是39次,国外论文平均被引次数则高达54次,是国内的1.5倍。这可能是国内论文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性问题,使得每篇论文适用领域较窄的缘故。

从期刊分布看,国外论文也与国内有显著不同。国外论文共有77篇,分布在23种期刊上,基本上是国际公认的一流期刊。这77篇论文基本上平均分布于几个重要刊物中,如《政治经济学杂志》占比19.5%,《金融杂志》占比13%,《美国经济评论》占比11.7%,《经济学季刊》和《金融经济学杂志》均占比9.1%,《计量经济学》占比7.8%,其他期刊,如《法与经济学杂志》、《哈佛经济评论》、《经济学文献杂志》等被引论文只有1或2篇,占比1.3%或2.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2004年相比,《计量经济学》的占比明显提高,说明越来越重视计量研究方法。相比而言,国内论文主要集中于《经济研究》杂志上,占比高达87%,其次是《金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和《世界经济》各有1篇被引论文,均占比都只有4.3%。国内论文发表分布呈现如此大的差距,对一个经济大国显得如此不协调。其中原因也许是《经济研究》历来就是以发表高质量文章为宗旨的缘故,近年来开展匿名评审也有助于这种情况的持续。

但是从国外被引用文献的发表时间来看(表6),中国引用的外文文献都是上个世纪的经典文章,尤其是相关领域的原创性思想和理论来源。对于20世纪的文献引用在平均引用量和增长率情况来看,分布比较均匀,但是21世纪的文章引用量却为零。说明中国学界对于外国前沿研究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或者说中国学者现在研究的东西还是基于国外学者20世纪的理论基础之上,并没有跟上国外前沿研究的脚步。这种学术研究上的落后值得思考。落后的原因很多,既有可能是国内经济学研究所遇到的问题与国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问题相似,也有可能是目前国内经济学研究对国外经济学文献的需求还停留在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上,没有将中国的经济问题和国外的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更高水平的抽象和整合。也许还与国内教育与研究投入有关,与落后的教育研究方法有关,甚至说是因为语言交流的障碍造成的,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

三、经济学著作的影响分析

2005-2006年间,经济学引用图书文献(包括汇编文献)达106493种次,占总引用文献量的33.7%左右(表3),两年累计引用图书(包括汇编文献)种数约69600种,平均每种图书被引次数约为2.77次左右。表7给出了2005—2006年间经济学论文引用最多的前10种图书。

从作者类别上看,进入前10种的图书可分为四类:一类是经典领袖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领袖著作,占比8.4%。第二类是统计年鉴类,既有综合统计年鉴,也有部门统计年鉴,占比4.6%。第三类是国外作者著作中译本,占比48.1%,第四类是国内作者著作,占比38.9%。显然,国外经济学著作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占居重要地位。从出版时间看,这些国外著作大部分翻译于20世纪90年代,几乎都是各个领域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如早期经济学大师熊彼特、凯恩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诺斯、施蒂格勒、科斯、刘易斯和舒尔茨等,也有各领域当代著名学者,如克鲁格曼、麦金农、青木昌彦、奥尔森、波特等等。此外还有重要的教材和工具书,如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等。

与表5相比,外文图书占比48.1%,明显低于表5中论文的外文占比77%。这是由于翻译的国外专著都是经典著作,相比论文来说,学者从基础理论角度注重图书,前沿性理论观点和方法来源于论文。因此在对于前沿性把握更加重视的论文中外文比重相对高于图书中的外文比重。

从图书所属各有关研究领域分类看,总体上可分为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是经济发展与改革、经济学教材和新制度经济学方面的图书,占比分别为21.1%、19.3%、16.5%,三者平均被引次数分别为52、84、83篇次,前者与中国近年来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有着必然联系,而且保持28.2%的年平均增长率,其中包括熊彼特、刘易斯、舒尔茨和钱纳里等著名经济发展理论家的著作,也包括谭崇台、林毅夫和张维迎等国内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著名学者著作。总体来说,中外作者的著作各占一半。而经济学教材被引次数较2004年前显著增加,说明国内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基础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教材是张维迎撰写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被引次数从2000年的85次迅速上升到2006年的185次。且经济学教材中计量经济学方面占了1/3,可见经济学界对于

方法论,尤其是计量方法的重视这两年来越来越显著。而新制度经济学方面的著作,虽然比重不是最多的,但是引用总次数却是最多的1485篇次,高于经济发展与改革方面图书被引的1198篇次。

第二板块是产业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占比分别11%、10%,平均被引次数分别为51和40篇次。中外作者的图书各占一半,说明现在国内图书的学术质量也越来越高。

第三板块是区域经济学、工商管理、金融教材和信息经济学,占比分别是7.4%、6.4%、3.7%和2.8%。其中,区域经济学完全是国内学者著作,平均每种被引次数65次,但增长率并不明显。工商管理类图书占比虽不高,被引次数增长率为45.2%,但是波特单本著作《竞争优势》却228次被引。金融学教材基本以国外的图书为主,平均被引51篇次。信息经济学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比较热门的学科,平均被引36篇次。

第四板块是国际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占比均约为1%,国际经济学只有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1本,但是它的被引次数却不低,有65次,并以39%的年平均增长率增加。转型经济学是新兴学科,只有科勒德克与格泽戈尔兹的《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被引30次。

因此,总体上可以看出,被引的图书大多数是各相关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著作,由于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所以这方面图书位居第一板块。同样也可以解释金融、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等领域图书被引情况。只是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学领域图书被引情况与中国现实相关问题研究不相匹配。宏观经济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中国已经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投资中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有关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图书却很少,只是一些教材和经典名著,这似乎在昭示国内这个领域研究对著作需求不高,主要依赖于论文。

四、经济学领域发表论文的基金分布

中国经济学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这一方面是由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科研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各类基金对本学科的大力资助。在各类资助中,首先是国家对本学科发展的重视,如表8所示,2002—2006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共资助经济学项目1231个,但是每年变化情况不明显,虽然从2003年开始每年资助的数量逐步回升,但是2006年的资助数量仍然没有超过2002年。从项目类型看,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数量稳中有降,青年项目则稳中有升,但是青年项目只占总数的21%。这种状况总体上与青年学者发文比例情况相对应,即相对于中老年学者来说,青年学者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理解和经验还不够充分,而国家社科基金的选题基本上是以探究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基金资助效果看,2000—2006年间基金项目的发文量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1238篇增加到2004年的4009篇,2005-2006年增长更为明显,分别增长到6396篇和9591篇。在所有类型基金发文中,主要集中在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基金,这三大基金发文占比2000—2006年平均水平高达54%,而且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即从2000年占比49%,上升到2006年的56%。在三大基金里,又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文最多,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基金发文占比不分上下。进一步比较,这三大基金发文总量从2000年到2006年上升了9倍,而其他基金发文总量上升了7倍。

总之,上述数据表明,国家财政资助的基金对课题要求逐年增强,而且课题的成效也是显著的。相比之下,其他基金由于出自于地方财政或部门经费,或者说是由地方或部门管理,对课题的要求服从于部门和地方的需要,其对文章发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弱于国家基金。再者,从申请到国家基金的单位和学者来看,国家基金本身代表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是各高校竞争的重要指标,所以这种学术氛围客观上有助于提高发文的数量。

从2000—2006年期间总体情况看,2004年前所有基金发文保持着34%的年平均增长率,2005—2006年为55%,总平均增长率为40.7%。分基金类型来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论文发文增长最快,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0.4%;其次是社科院基金项目,达6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教育部基金53.3%,省市基金的增长率分别为32.7%。

因此,从增长率情况看,基金发文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这种势头随着国内高校关于基金的争夺和学科点的竞争还会继续下去。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社科基金发文增长率尤为突出,远远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基金,而且社科院基金发文也呈现出较快速的增长。这意味着,这两个基金的支持力度和管理力度在不断加强。

对于基金发文质量及其变化状况,可以从表11、表12进行进一步评价。

总体上看,2005-2006年间所有基金发文被引次数是2000-2004年的1.4倍,增长率为39%。其中省(市)基金发文被引次数上升的幅度最高,高达2倍,其次是国家其他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分别增长了1.2和0.8倍。相比之,社科院基金、中科院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文被引次数都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下降44%、40%和14%。

再从基金论文篇均被引次数看,所有基金论文在2000-2004年间和2005—2006年间这两个时期没有变化,处在0.82水平上。但是,分基金类型看,则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情况。省(市)基金发文篇均被引次数上升的幅度最高,高达2倍,其次是国家其他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分别增长了0.6和13.8%。而社科院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基金和教育部基金论文篇均被引次数分别下降了392%、77%、88%和21%。

从这两组数据中,社科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在很大程度上更受理论工作者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基金支持的论文可能更加偏重学术性,实践性不强,从而导致被引次数下降。究其原因,这与中国经济学研究侧重于解决经济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政策导向有关。对于社科院基金发文的学术影响力下降最为显著的现象,其原因与其研究定位有关,即社科院研究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政府决策,他们的研究成果评价标准是政府领导的批示。批示的领导级别越高或者说领导批示的越多,说明社科院起到了政府智囊团的作用。因此相关的研究论文就比较少,发表的论文也就是政策性研究,理论性不够。虽然受关注,但引用率低。

4.XX乡镇经济发展概况 篇四

一、基本情况及10年发展概况

XX乡始建于1992年5月,由建并前的高石、永姑、罗盘三个小乡和常明乡的兴龙、大坡两村合并而成,位于水城县东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83公里,地处东经105度,北纬26度11分之间,东与XX乡接壤,南与XX乡为邻,西接XX乡,北连XX、XX乡。总面积XX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为XX亩,其中旱地XX亩,水田面积1645.5亩, 人均耕地0.89亩,现有林地面积63968亩,森林覆盖率为51%;最高海拔2200米(枫香村牛角山),最低海拔664米(罗盘村下以龙),乡政府驻地海拔1760米,年均气温12.8度,年总积温4689.1度,无霜工期241天;境内山高坡陡,喀斯特地形地貌发育成熟,立体气候较为明显。有煤、铁、铜、铅、锌、高领土、花岗石、黑大理石、汉白玉等矿产资源;乡内可产香蕉、黄果、桔子、生姜等热带经济作物和核桃、板栗等干果,商品牛羊声名远扬;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洋芋为主,可产大豆、辣椒、生姜、烤烟、花生等经济作物。

全乡辖5个行政村,34个村民组,108个自然村寨,居住着汉、彝、苗、布依、仡佬、水、白等七个兄弟民族,共3845户,1649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4.66%,有在职职工69人,教职工97人,全乡有农业人口16295人,非农业人口198人。

2009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4644.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463.2万元,工业产值350万元,林业产值96万元,第三产业产值1710.3万元;完成财政税收121.2万元;生猪存栏9115头,出栏4340头,牛存栏3228头,出栏590头,羊存栏1930只,出栏1920只,家畜存栏28930羽,出栏26200羽,粮食总产量达6257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92公斤,人均纯收入2377元。

十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优惠政策的扶持,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加大,果布戛乡抓住有利时机,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农田水利、道路交通、文教卫生、村民住房、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和“整脏治乱”成果得到巩固,村寨脏、乱、差的现象大为改观;通过移民搬迁、茅草屋改造、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人居环境有较大改善;种植、养殖业逐步发展,扶持加工业和服务业,有序输出劳务,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全乡工农业、畜牧业产值、财政收入、粮食产量、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贫困人口逐年减少,贫困户、低保户做到了应保尽保,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农合政策的实施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效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的实际困难;学校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了教育教学环境。

二、果布戛彝族苗族布依族乡主要资源及发展优势

果布戛乡境内有储量较多的煤矿资源,但尚未得到开发;比较独特的高原气候,适宜种植烤烟、核桃、茶叶、花椒、辣椒、生姜等经济作物;有大硝洞、阴竹洞、大龙潭、小龙潭及牂牁湖等较为丰富旅游资源;气候凉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夏日避暑纳凉的好地方;51%的森林覆盖率,林下种养殖业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已经投入使用的烟水配套工程、小水窖工程,可扩大蔬菜、水果种植规模;广阔的草山草坡,有利于发展规模化牛、羊养殖,扩大畜牧业在农业产值中的比重。

三、10年来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自2000年以来,果布戛乡历届党政领导团结协作,勤政为民,以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构和谐为己任。不断加强和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村级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和体现;随着枫香马场经阿家克至米箩山营公路、王家寨经新岔河至阿戛过境公路的贯通,有效的改善了广大村民的出行条件和促进与邻乡的经济往来和流通速度,大寨村蔡家寨至歌凯公路,罗盘村陈家丫口至河坝,罗盘至小龙滩,马中岭至岩头上等通组公路的修通;长1.5公里、宽40米的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大寨、兴隆等村小流域得到有效治理,柏果、枫香、新隆等一批烟水配套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和夯实了我乡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有效增强了我乡农业发展后劲,促进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650元增加到2010年的2790元,农民增收渠道呈现出以种植、养殖、加工、服务、劳务等多元化格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村村容村貌有较大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先后完成了兴隆村钟山组、罗盘村洒野组、洒野坡组、官寨组、河坝组等村寨移民搬迁集中安置工程,罗盘村下以龙布依风情园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随着电力设施的不断完善,电视电话普及率不断提高,极大的丰富和改善了广大村民的信息和文化生活;随着两基攻坚和扫盲工作的深入开展,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文盲率从5.1%下降到0.36%,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扫盲工作顺利通过省、市、县验收,学校教书育人环境的到优化;计划生育连续几年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

自然增长率从12‰下降到6.4‰,村居(民)自治全面推行;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我乡先后建成了果布戛乡卫生院和大寨、枫香、高石坎等三个农村合作医疗点,极达地方便农民看病就医;家电、广播电视、移动通信普及率逐年提高,群众性文体活动正常开展,汽车摩托车、家电、农家书屋、远程教育、村村通、电影下乡等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四、未来发展思路和展望

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突出粮烟牧,狠抓林药游,建设小城镇,开发矿资源”的总体思路,继续实施科教兴乡战略和人才强乡战略,不断践行科学发展观,继续以农业为主导,以科技为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二十字”方针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一)夯实基层基础,实现强基固本。一是着力强化凝聚力,抓好以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为重点的乡村领导班子建设。二是着力争先创优,抓好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战斗堡垒作用的基层党支部建设和先锋模范作用为重点的党员队伍建设。三是着力素质提升,抓好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业务精通的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四是着力制度建设,抓好党内各项制度建设,实现有章可行、有制可依。五是着力反腐倡廉,抓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党员干部、职工广泛参与的党风廉政建设新格局。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不断完善全乡路、水、电、基本农田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争取实施通村油路建设。二是争取实施果布戛至阿戛松绿、大寨至野钟新发、罗盘至野钟发射等出境公路建设,与周边乡镇形成公路网络。三是争取通组公路建设。四是争取实施全乡安全饮水工程。五是完善供电电网建设,确保群众安全用电。六是实施基本农田建设,提高人均基本农田面积。

(三)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一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着力提高良种良法普及率,提高现有耕地的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产量。二是稳定烤烟种植面积,提高上中等烟叶比例,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三是积极争取县的“七大产业”落户我乡,在兴隆、枫香、高石坎等高海拔地区培植以天然林保护、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牛羊养殖、干果种植为主的“高山经济产业带”,在枫香、大寨、高石坎、等村中等海拔地区以烤烟、粮食、蔬菜、生猪为主的“中部经济产业带”,在罗盘、枫香等村低海拔地区种植以竹子、香蕉、甘蔗、水产、经果为主的“河谷经济产业带。四是积极组织富余劳动力培训并有序输出,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化水平。

(四)落实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是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为中心,整合用好扶贫开民各项资金我,不断提高贫困户解决温饱和抑制返贫的能力,落实“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机制。二是认真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及时发放救济粮款和物资。三是建立健全农村五保供

5.中国铁路物流发展概况 篇五

基于铁路货运组织改革的现实需要和社会物流体系的迫切期待,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己成为铁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而铁路现代物流中心是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突破口和基点。系统梳理与回顾铁路物流中心形成与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发现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把握其发展的趋势与特征,从而推动铁路货运的科学发展,促进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

(一)铁路物流中心的含义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是在国内外现代物流业迅猛发展、铁路生产力布局不断调整、运输能力不断释放的情况下产生的,以铁路货运场站等资源为基础,融合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和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全方位、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的空间场所,其既可作为铁路自身提供物流服务的场所,同时也可作为公共性物流基地吸引相关物流企业入驻共同开展物流服务的场所。铁路物流中心一般具备适度超前、功能齐全、能力强大、装备先进、辐射广泛等特点,它与传统的铁路货运场站相比,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二)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历程

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以传统货运场站发展为主的萌芽起步期,二是以集装箱中心站、大型装卸车点等具有物流发展理念的节点为主的探索发展期,三是铁路物流中心布局规划方案提出标志着进入系统发展期。

1.萌芽起步期(2003年之前)

自建国以来,随着铁路网的逐渐完善,铁路货运场站也随之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铁路货运场站网络。进入上世纪80年代,公路运输迅速发展,铁路运量出现了下滑态势,铁道部重点进行了零担运输集中化改革,“七五”期间停办了2000多个车站的零担业务,全路大部分区段取消了沿途零担列车;“八五”期间又重点进行了整车集中化运输的理论分析和局部试点工作,整顿了加冰冷藏车办理站和危险货物办理站;在理论研究和部分路局试点的基础上,铁道部从1996年开始在全路推行货运业务集中化,要求停办日均装卸车数在1车以下的565个车站的货运业务,将平均站间距延长到14公里,1997年停办日均装卸车在3车以下的1042个车站的货运业务,到“九五”末封闭日均装卸车数小于5车的车站货运业务,将平均站间距延长到22公里左右,货运营业站保留2500个左右[ ]。

在货运业务集中化办理、关闭小型货运场站的同时,铁路货场自身也在不断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实现增运增收,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上世纪八十年代,部分铁路局结合多元经营发展实际开始尝试修建用于企业开展铁路延伸服务的经营基地;九十年代后,铁路多元经营系统为有效缓解铁路货场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始大规模建设适应经营需要的自有货场,但普遍规模较小、设施简单。与此同时,铁道部推出多份规范性文件,积极鼓励货运场站拓展服务功能,强调车务段和二等以上货运站要以货场中的相关部门为基础,成立货运营销机构[ ];鼓励发展货场办市场,以形成新的物流集散地,盘活存量资产,有效吸引货源[ ]。

上世纪末,“现代物流”一词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片热潮,2001年原国家经贸委联合铁道部、交通部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铁路系统逐渐认识到物流对于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这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思想基础。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发展以传统货运场站为主、多经物流基地为辅,在公路运输迅速崛起的背景下,形成了优化既有货运场站布局、拓展货场服务功能的发展特色,但并未形成自上而下、具有全局指导性的统一布局优化方案,拓展服务功能多从提升自身收益的角度出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尚未形成。

2.探索发展期(2003年~2010年)

200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联合铁道部研究提出了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并于2004年1月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3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总体规划方案”(计基础[2003]36号),明确了全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方案,提出规划建设上海、昆明、哈尔滨、广州、兰州、乌鲁木齐、天津、青岛、北京、沈阳、成都、重庆、西安、郑州、武汉、大连、宁波、深圳等18个集装箱中心站,以及40个左右靠近省会城市、大型港口和主要内陆口岸的集装箱专办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具有综合物流和多式联运的各项功能,如仓储、拆拼箱、加工、包装、配送、商贸、信息处理等,是以铁路集装箱服务为主导的综合物流基地,是铁路物流中心的重要表现形式。

2003年12月,铁道部正式组建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铁路专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开始了新的探索,对于铁路物流中心发展融入现代物流理念,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此之后,由三大专业运输公司主导,建设了一批具有典型物流运作特色的行包行邮基地、商品车物流作业基地和专办站。

这一阶段,传统货运场站业务集中化工作继续推进。2003年以来,一些运量较小的货运站已经被逐渐整合,努力实现铁路货运“集中受理、优化装车”,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效率。至2006年,5万吨以下的货运站已减少到925个,平均每100公里营业里程上的小型货运站个数由2001年的2.56个下降为1.26个,小型货运站在路网上的密度减少了大约50%,货车周转时间由2001年的5.08天缩减到4.92天,铁路货运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铁路货运场站的布局调整向着集中化、大型化方向发展,此举适应了现代运输物流的基本需求,符合铁路物流中心的总体发展方向,并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

2006年全路运输工作会议提出“两整合、一建设”,即整合零担业务、整合运量小的货运站,建设战略装车点(后称为大型装车点),进一步推进货运场站布局优化调整。同年,铁道部发布《关于结合“两整合、一建设”工作大力促进多元经营发展的通知》,开始大力推进以大型装车点为重点的物流节点建设,鼓励开展运贸、代理、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服务。大型装车点是为保障大宗货物运输、缓解货运场站能力不足而兴起建设的。它以稳定的货源条件为基础,要求大宗物资货源量达到日均1列以上、单一品类年运量达到150万吨以上,并配有智能化的装载系统,具有大容量的仓储能力,以及高效率、规模化的作业方法,成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至2010年底,全路已经建成大型装车点近710个,这些装车点的货物发送量约占全路货物发送量的40%以上。

2006年《铁路“十一五”发展规划》指出加快落实“集装箱物流中心”建设规划,这是铁路系统的规范性指导文件中首次出现“物流中心”专业名称,表明铁路系统已正式接受“物流中心”的理念并加以推广。同年,由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等五方股东共同组成了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承担18个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现已建成运营9个,分别为上海、昆明、重庆、成都、郑州、大连、青岛、武汉、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初步形成了铁路集装箱运输节点网络。

2006~2008年,铁道部科技司、运输局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等单位成立项目组,针对“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发展规划、发展时机和发展模式”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结构体系、空间布局宏观规划方案、建设发展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等系列研究结论与成果,受到了路内外的广泛关注。2007年,铁道部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的基础上启动了西藏那曲物流中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2008年厦门前场特大型货场按照现代物流中心的理念开始了前期市场分析和可研设计。自此,不同铁路局针对货运场站转型升级、多经物流基地,专业运输公司针对行邮行包基地、集装箱物流中心、商品车作业基地等各种形态的物流中心展开了较为广泛的探索实践。

在这一阶段中,铁路物流中心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三大专业运输公司构建了一批具有现代物流发展理念的物流节点,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特点。但受经营体制的影响,不同经营主体所规划建设的不同物流节点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重复建设、资源利用不足等现象开始出现,如何规范引导既有节点向着合理化、可持续方向发展成为摆在铁路系统面前的重要问题。

3.系统发展期(2011~)

2011年,铁道部在前期研究与探索的基础上,制定并发布了《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铁运[2011]69号,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了我国铁路物流中心布局方案,要求“十二五”期间在规划的全国性42个铁路物流节点城市、区域性98个铁路物流节点城市,建设80个左右一级铁路综合物流中心、160个左右二级铁路综合物流中心、300个左右专业型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对于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途径也给予了明确的说明:“新建货运场站和铁路物流企业经营基地均应按照物流中心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既有货运场站和铁路物流企业经营基地应逐步向物流中心转型,以推进信息化、改善铁路线路、装卸机械、堆场仓库、场内道路和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为重点进行改扩建;对于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发展空间不大的货场,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进行优化整合。”《规划》既指明了铁路货场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的发展方向,又为各铁路局开展铁路物流中心选址规划提供了可遵循的宏观布局依据。2012年以来,各铁路局和专业运输公司针对铁路物流中心的设计、建设与运营服务等后续重点工作展开了系统性的实践。

二、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现状

近两年,随着我国铁路系统在铁路建设中引入了现代物流理念,逐步建设了一批有别于传统货运场站的物流节点,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根据《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全国、区域、地区三级物流中心布局方案,各铁路局铁路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铁路物流节点网络进一步完善。目前主要有如下两种做法。

南宁、昆明、兰州等铁路局分别对管内铁路物流中心进行了分级分类规划.铁路物流中心分级分类规划是铁路物流中心规划与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对铁路物流中心进一步建设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我国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及后续运营的快速推进与实施。

(二)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初步规范

为进一步推进铁路货运场站向物流中心转型,适应物流市场的需要,铁道部运输局在上海铁路局、成都铁路局出台的铁路货场、专用线货运设备、设施建设相关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联合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典型铁路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资储运协会等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积极推进铁路物流中心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等相关指导性文件的起草论证工作。至2013年3月,先后发布了《铁路标准化货场管理办法》、《铁路运输装卸机械发展政策措施》、《关于加强铁路货运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铁路货运标识暂行技术规范》、《关于加强铁路货运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铁路货运标识暂行技术规范》、《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指导意见》等文件,对铁路物流中心设计与建设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规范指导。

其中,《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铁路物流中心基本功能、增值功能以及辅助功能的具体内容,从选址要求、功能设置、功能区划分与平面布置、货运物流设施设备、信息化等方面对铁路物流中心的平面布局规划与设计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基于提高货物门到门运输联运中转和全程物流节点服务效率的理念,在有机吸纳铁道部计划司、建设司、工程鉴定中心的意见建议基础上,文件详细制定了铁路物流中心内仓库宽度、面积,站台宽度、高度以及道路硬度等重要设计建设参数。这对铁路系统建设铁路物流中心、推进铁路货运场站转型升级正在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目前,新的《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铁路站场客货运设备设计规范规范》正在原铁道部建设司的主持下研究修订。

(三)信息化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近年来,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货运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也相应提升。铁路货运场站陆续应用了视频采集、条码、RFID、手持终端等物流信息技术设备;车站综合管理系统、车号识别系统、列车预确报系统、运输调度信息系统、铁路办公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增强了铁路物流在准时性、货物追踪、车辆识别、信息提取和查询等方面的技术保障,为优化作业流程、提高货运与物流作业组织效率和服务及管理水平奠定了基础;铁路口岸站推广应用了口岸信息平台,实现了与海关、质检部门的信息交换。

2012年9月20日,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在全路范围内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货运需求网上受理,同时为客户提供了业务办理、运力资源公示、信息查询等多样化服务,使铁路运力更加公开、公平地服务于客户。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的全面推进改变了传统铁路货运场站的生产作业和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了铁路货物的装卸、运输组织一体化管理,适应了现代物流的市场需求,有力地推动了铁路传统货运场站向物流中心的转型升级。

(四)营销及全程物流服务理念迅速推广

为适应货运组织改革的需要,实现从以大宗货物为主的货物运输向全方位物流承运转变、从按计划组织运输的生产模式向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生产经营模式转变[ ],各路局积极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制定并实施货运营销组织方案。截至2013年5月31日,北京局、上海局、济南局等13个铁路局已经成立铁路货运营销中心,哈尔滨铁路局与广铁集团分别成立了货运营销部和货运营销处。通过简化手续、拓宽渠道、敞开收货,取消了货运计划申报、请求车、承认车等繁杂手续,有力地促进了客户在铁路物流中心中接受到最直接、最简便、最快捷的服务。

同时,铁路系统大力发展全程物流,整合运输与物流服务资源,快速构建“门到门”运输体系,推动铁路物流中心延伸功能,在现有装卸、仓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上门取货装车、送货到门卸车、短途运输等服务领域,搭建“门到门”接取送达网络,推动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

三、我国铁路物流中心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铁路物流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转变发展观念,挖掘物流资源、拓展服务功能,逐渐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但面对改革的新形势,还面临着服务功能不完备、营销意识较薄弱、技术装备水平较低等问题。

(一)基础设施能力不足,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心区空间急剧扩张,许多传统铁路货运场站和线路被包围于城市中心,如北京铁路枢纽内的和平里站位于二环路内、广安门站位于二环路和三环路之间,逐渐被居民区、商业区包围,使得货运场站转型升级为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空间严重受限,面临急迫的外迁需要。此外,与当前铁路大规模路网建设相比,铁路物流中心建设速度则相对缓慢,尚未形成良好的铁路点线协调能力,甚至影响了百千战略中准时制列车的开行,急需加快落实《铁路“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的铁路物流中心布局方案。铁路物流中心的服务功能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铁路货运场站的服务功能仍具有明显的传统货运服务特色,依然以货运基本功能为主,缺少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等多样化的物流增值服务,与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理念要求的服务功能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当前市场从“少批次、大批量、长周期”向“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及时性”转变的物流服务要求。

(二)经营范围亟待拓展

目前,铁路货场的经营范围受到限制,不能经营仓储、加工、包装等现代物流服务,与“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003年,铁道部出台的《铁道部关于规范铁路货运营业行为的若干规定》(简称“八不准”),规定了“不准要求货主通过延伸服务或运输代理办理货物运输”等八项禁令。“八不准”的提出杜绝了当时存在的利用铁路运能谋取私利的行为,一些铁路人员间接或直接通过手中紧缺的计划数强制要求货主进行货运延伸服务的手段被禁止。从规范铁路服务行为、树立铁路良好服务形象的角度出发,“八不准”在当时具有较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且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流市场需求逐渐向包装、加工、“门到门”全程物流等多种延伸服务拓展。同时,随着我国铁路路网的大规模建设,铁路运能得到逐步提升,铁路运输计划的供需状况也将随着运能的提升发生变化,争取更大的服务市场、吸引更多的货源将逐渐成为铁路货运场站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铁路货运场站运营管理的内容也需逐渐向延伸性物流服务发展,而“八不准”的有些内容无疑与此新形势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另外,我国铁路货运、行包、装卸、货代等部门仍处于分散经营状态,组织机构多、管理层次多,路局、站段各部门实体之间条块分割,致使整个物流供应链中各环节脱节。由此造成运营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流不畅,整体协作性差,加大了货运作业成本,从而影响了铁路货运与物流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和铁路物流服务的拓展与运营。

(三)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铁路物流中心虽然已经装备了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装备,但物流技术装备的应用规模和现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技术装备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和配合不力三个方面。

首先,作为现代物流高效搬运和装载工具的托盘没有在铁路物流中心广泛应用和推广,龙门吊、正面吊等大型机械化装卸工具在铁路各物流节点装备的数量也不足,相当数量的货运场站仍以人力装卸为主,不仅装卸效率不高,而且安全保障不足。其次,铁路物流节点内存在很多超期服役、技术状态不良的设备,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先进装备的应用仍然不足[ ]。第三,各种设施设备相互衔接配合不力问题在铁路物流中心中表现明显,例如,由于站台、各类货车车底板高度不尽相同,且缺乏托盘等搬运工具的配合,致使多数叉车作业衔接不畅,影响了效率。

四、我国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趋势

2013年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式实施货运组织改革,将推动铁路货运全面走向市场,从而实现货运物流一体化发展。在改革货运受理方式、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的形势与要求下,铁路物流中心的发展将朝着建设合理化、功能多样化、装备现代化、办理便利化、服务全程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一)物流中心建设将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为贯彻落实《铁路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铁路物流中心的布局方案,各路局必将加大对既有货运场站的改造提升,以信息化和拓展现代物流服务功能为重点,重新审视、调整铁路货场的定位、布局、分工和功能设置,更新货场设计理念,加快建成一批现代化的铁路物流中心。同时,跨局协调机制的建立又将大力推进全国铁路物流中心的联合发展,提高铁路物流中心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快铁路物流网络资源集聚,促进铁路物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为符合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要求和现代物流发展需要,加快货运组织改革进程,全面提升铁路全程物流服务能力,各铁路局将会加强铁路物流中心与相关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加快建设联运中转设施,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为主的多式联运,增强各种运输方式物流设施的衔接和配套,促进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从而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整体运行效率。

(二)服务功能将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面对客户全程物流服务需求,铁路物流中心将强化运送、装卸、包装、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等功能的供应链管理与衔接,并且对物流运输实行功能系统化、组织一体化的综合管理,最大程度地为顾客提供全过程、综合性、高质量的增值服务,从而满足顾客多方面的需求。同时,铁路物流中心将积极拓展新的服务范围和经营项目,不断提高铁路货运经营层次和利润水平,将铁路货运从原来的交通运输节点转变为内涵更广、层次更高的物流网络节点。

按照《铁路货运场站功能和设施设备配置的知道意见》(铁运[2013]57号)的要求,铁路物流中心在巩固完善货物到发、中转、装卸搬运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必将拓展仓储、堆存、配送、联运、包装、流通加工、金融物流等增值功能,积极探索自营、外包、联盟的发展模式,以确保中心所承担的货物交付任务能以最合理的方式、尽可能小的成本来完成;除此之外,完善工商税务、银行、海关等配套功能,以方便物流中心核心功能的实现,以吸引更多的客户,产生经济与物流活动集聚效应。

(三)技术装备将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传统货运场站转型升级为铁路物流中心,必将带动铁路传统货运设备的改造升级,陈旧落后、超期服役、技术状态不良的设备将加快淘汰。叉车、龙门吊、正面吊、堆垛起重机、旋转式起重机、超偏载检测装置、动态轨道衡等大型先进机械的投入力度也会不断增强;在拥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铁路物流中心,有望加速建设和改造一批立筒仓、预冷设施和立体仓库等现代物流设施,从而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电子汽车衡、自动分拣设备、堆垛起重机、叉车、托盘等多种现代物流设备也有望配备齐全;无线射频识别、煤炭专用抑尘设备等低能耗、轻污染的高新技术装备亦将广泛应用。

(四)业务办理将向便利化方向发展

当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实施的货运组织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改革货运受理方式,做到“简化手续、拓宽渠道、敞开受理、随到随办”,给客户提供最直接、最方便、最快捷的服务。而传统的铁路货运站基本作业包括受理、验收、制票、承运、装车、整理换装、货票交接、卸车、货物交付和搬出等,托运人要按照铁路规定完成其他多项工作,如进货、取货、货物包装、货车或集装箱的施封及特殊货物作业等。在改革的推动下,铁路物流中心的业务受理必将发生重大变革,从繁琐的现场办理到电子商务下的“我要发货”一键受理,业务受理进一步向便利化方向发展;而铁路物流中心内相关管理系统通过与12306有效连接,可实现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增加客户满意度;同时,作业内容和服务方式将由客户决定,货物发送前由铁路物流中心负责取货、仓储,途中作业由铁路物流中心组织开展以铁路运输为主的多式联运服务,货物到达后由铁路物流中心组织货物的分拣、配送等作业,在整个过程中还需要按照客户要求提供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物流增值服务。

(五)全程物流服务能力将会显著提升

全程物流服务需要铁路运输企业深入客户供应链,结合客户产销节奏设计服务内容。按照货运组织改革的要求,全程物流要重点突破“站到门”“门到站”的运输配送阶段,因此,承担末端配送的铁路物流中心将会改变过去基于运力配置运输资源的经营理念,深入分析客户的需求,全面利用运输、仓储以及社会物流资源,为客户提供便利、高效、不易被替代的全程物流服务。同时,铁路物流中心的网络化经营优势将会日益明显,积极对接全国性、网络化的大型制造、商贸等企业,承担其他物流企业难以实现的全程物流业务,展开深入联动,灵活采用整合手段进一步提升铁路物流中心网络的广度和服务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全程物流服务的网络分析、开发等方案解决能力,灵活应对不同客户对全程物流的需求。

6.民营经济发展的概况与现状 篇六

自1978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走过了35年,从开始的基础薄弱,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此,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发育成长。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上的支持:1979年7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视窗,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给中国的民营企业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市场发展空间,随着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引进,民营企业的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获得了丰富的利润,使这些沿海地区因此成为我国最发达的区域。

二.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 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引入,在改革开放的早期,民营企业都是以私营、个体的形式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原有企业组织形式的缺点不断出现。于是有限责任公司开始出现,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大大降低,同时企业以独立的法人身份出现,在市场中可以独挡一面,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增添了市场活力。九十年代后,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普遍出现,金融市场得到改善,企业融资变得更加方便,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提升了企业竞争能力,为民营企业走入国际市场做好了准备。随着海尔、联想、华为等大型民营企业相继打入国际市场,成为国际品牌,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也在进行对外贸易。2005年1000家中国民营企业调查发现,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我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产品销往世界各国,中国民营企业抢占了大量的国际市场,给一些国家的相关行业以打击。

35年来民营经济作为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生事物,得到了长足发展、壮大。至今为止国有企业经济总量下降为三分之一,说明民营经济已经成长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从静态来看,民营企业在某些领域当中起到支柱作用。从动态来看,在各个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包括创造财富、提供就业。30年来民企无论在增加就业、创造税收、提供财富、社会稳定方面都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7.中国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发展概况 篇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的产生量和消费量节节攀升,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煤炭消费国。因此,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对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优势、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1 煤炭加工技术

煤炭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洗选煤技术、型煤技术以及水煤浆技术等。

1.1 选煤技术

物理选煤和物理化学选煤技术是实际选煤生产中常用的技术,一般可有效脱除煤中矿物质和无机硫(黄铁矿硫),化学选煤和微生物还可脱除煤中有机硫。我国主要选煤方法以跳汰、重介质和浮选3种工艺为主,其中重介质洗选生产工艺占的比重最大。

目前,由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洗选设备已满足4 Mt/a选煤厂建设的需要,跳汰机、重介质分选机、无压入料重介质旋流器、浮选机等许多设备已形成系列,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2 型煤技术

型煤技术即用机械方法将粉煤和低品质煤制成具有一定粒度和形状的煤制品,以减少烟尘的排放量。高硫煤成型时可以加入适量的固硫剂或催化剂,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我国型煤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起步也比较晚,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研究民用型煤,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才开展了大规模的民用型煤研究。目前,我国的民用型煤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拥有机械化加工生产线。造气型煤也一直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年4月,晋煤集团公司型煤气化技术交流会在湖北召开,这对型煤气化及煤化工有关新技术和新工艺起到了推动作用。

1.3 水煤浆技术

水煤浆是一种新型煤基流体代油燃料,可在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和工业窑炉中燃烧,也可作为气化原料生产合成煤气。

近年来,我国水煤浆技术迅速发展,水煤浆制浆用原煤范围进一步扩宽,从长烟煤、褐煤到贫煤和无烟煤,特别是低阶煤制高浓度水煤浆获得较大成功。2008年,制浆能力达2 000万t/a(不包含气化用水煤浆3 500万t/a),最大水煤浆厂规模达到100万~200万t/a。目前,我国自行研制的水煤浆燃烧技术已经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产业化推广应用阶段。

2 煤炭洁净燃烧技术

煤炭洁净燃烧技术主要包括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循环流化床燃烧,改进燃烧和直接燃煤热机等。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通过将煤气化生成燃料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其尾气通过余热锅炉生产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使燃气发电与蒸汽发电联合起来,发电效率达45%。我国对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的关键技术研究起步较晚,在“九五”期间才启动有关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工艺、煤气化、煤气净化、燃气轮机和余热系统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目前,国内在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研究和一些关键技术开发方面已得到一批中间成果,形成了较好的技术基础。

循环流化床燃烧锅炉煤种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脱硫率可达98%,NOX和CO低排放是重要的节能和洁净燃烧技术。目前,我国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研究开发基础较强,采用自有技术开发,已具备设计制造410 t/h以下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能力,占据国内大部分75 t/h等级以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市场。

3 煤炭气化技术

3.1 煤炭气化

煤炭气化是指煤在特定的设备内,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使煤中有机物质与汽化剂(如蒸汽/空气或氧气等)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固体煤转化为含有CO,H2,CH4等可燃气体的过程。

近几十年来,我国在研究与开发、消化引进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从国外引进的煤气化技术多种多样,应用于中国市场的主要有:粉煤流化床气化工艺、气流床气化工艺和固定床加压气化技术。通过对煤气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尤其是通过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对引进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并使之国产化,使我国煤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

目前,我国近80%中小型化肥厂的造气工艺仍然采用固定层常压间歇气化炉。随着大型化是煤气化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流化床技术将是新的煤气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对煤的块度和煤种的要求进一步扩展。

近年来,我国在煤炭气化方面进步也较大,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目前已经掌握了多喷嘴水煤浆新型气化炉、加压粉煤流化床气化炉、灰熔聚常压流化床气化炉等新型煤炭气化技术,使得我国工业生产方面单位能耗降低。

3.2 煤制天然气

煤制合成天然气就是煤经过气化产生合成气,再经过净化处理,最后甲烷化合成热值大于33.49 MJ/m3的代用天然气。

目前,国内在煤制天然气项目中,除了甲烷化装置中的个别设备需要引进外,其他技术装备均为国产化,可以保证项目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如正在建设中的内蒙古赤峰市40亿m3煤制天然气项目,以低品质褐煤为原料,采用碎煤加压气化和低温甲醇洗技术,引进天然气合成工艺技术催化剂和工艺包,预计2012年建成,经管道向北京输送煤制天然气。

3.3 煤炭地下气化

煤炭地下气化是通过直接对地下蕴藏的煤炭进行可控制性的燃烧,从而产生煤气后输出地面的一种能源采集方式。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开发研究较早的国家,长通道、大断面、二阶段气化技术的创新特色,不断显示出成效。2009年底,内蒙古新奥煤炭地下气化项目成功实现了煤炭地下气化燃烧发电,首次在我国建立了一套日生产煤气15万m3的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试验系统和生产系统,为我国开展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研究提供了平台。

4 煤炭液化技术

煤炭液化是把固体煤炭通过化学加工过程,使其转化成为液体燃料、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先进洁净煤技术。根据不同的加工路线,煤炭液化可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大类。

4.1 煤炭间接液化制油技术

煤炭间接液化制油工艺主要有Sasol工艺、SMDS工艺、Syntroleum技术、Exxon的AGC-21技术、Rentech技术。目前,已工业化的有南非的Sasol浆态床、流化床、固定床工艺和Shell的固定床工艺。国际上南非Sasol和Shell马来西亚合成油工厂已有长期运行经验。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铁基、钴基两大类催化剂费-托合成油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研究及工程开发,并已完成了2 000 t/a规模的煤基合成油工业实验。随后又在浆态床上进行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在山西潞安、内蒙古伊泰分别建设16万t/a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为神华集团有限公司建设18万t/a间接煤制油项目。为兖矿建设100万t/a间接煤制油项目。2001年,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产出了与柴油判若两物的源自煤炭的高品质柴油。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优质清洁柴油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已具备了开发和提供先进成套产业化自主技术的能力,并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可将煤变为高清洁柴油全套技术的国家之一。

4.2 煤炭直接液化制油技术

煤炭直接液化典型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煤的破碎与干燥、煤浆制备、加氢液化、固液分离、气体净化、液体产品分馏和精制,以及液化残渣气化制取氢气等部分。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炭化学研究所自1980年重新开展煤直接液化技术研究以来,现已建成煤直接液化、油品改质加工实验室。通过对我国上百个煤种进行的煤直接液化试验,筛选出15种适合液化的煤,液化油收率达50%,并对4个煤种进行了煤直接液化的工艺条件研究,开发了煤直接液化催化剂。

神华集团有限公司煤直接液化百万吨级示范工程于2008年12月30日点火试车,运行了303 h,耗煤3.6万t,生产各种油品2.66万t,煤转化率90.94%,实际吸收率30.14%。第二次投煤运转在2009年8月31日,连续处理煤浆352 h,油收率超过52%,最高负荷达85%。这是世界上第一套百万吨级装置在运行,表明我国已掌握核心技术。2009年,我国除神华鄂尔多斯100万t/a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之外,煤制油合计产能约为160万t。

4.3 煤制甲醇和二甲醚技术

煤制大型甲醇的典型流程由煤经煤气化制取合成气,再由合成气在铜基催化剂条件下合成甲醇。其中煤气化工艺是煤制甲醇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煤气化技术,甲醇合成技术和设备、机械加工技术的进步,甲醇的装置规模均在2 000~3 000 t/d,最大已达7 000 t/d。目前,我国煤制甲醇的技术已经成熟,先后开发出各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技术,可适应无烟煤、烟煤、高硫煤、焦炉气等不同原料和中小化肥厂联产、单产和煤矿坑口大型化的不同规模。

煤制二甲醚工艺为煤在高温高压下通过纯氧部分氧化反应生成主要成分为CO和H2的粗合成气,粗合成气经过部分耐硫变换及净化合成甲醇,最后甲醇转化为烯烃。近年来,随着二甲醚建设热潮的兴起,我国二甲醚的生产工艺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能源以煤炭为主,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局面是难以改变的。推广先进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不仅可大幅度地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还可以改变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将更多的煤炭转化为电力、油和气,实现以本国资源为主,满足未来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供应。

洁净煤技术提高了我国能源技术水平,以较低的成本保障经济发展和运行,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4]。

参考文献

[1]张星星,孙璐.我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的问题研究[J].太原科技,2009(8):47-48.

[2]于秀娥.我国能源安全的可行性战略选择[J].理论探索,2009(3):86-87.

[3]张玉卓.从高碳能源到低碳能源——煤炭清洁转化的前景[J].中国能源,2008,30(4):30-31.

8.中国出口加工区概况 篇八

重庆出口加工区坐落在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园区经开园内。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位于210国道边,附近有210、212、319和主城环线4条高速公路以及轨道交通三号线经过,距市中心6公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9公里,龙头寺火车站1公里,寸滩深水港码头1公里。目前,加工区已建成 “七通一平”的市政基础设施、28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1000平方米的监管仓库和室外验货场。区内重点鼓励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精密材料及新材料等产业。

山东烟台出口加工区

山东威海出口加工区

山东青岛出口加工区

山东济南出口加工区

山东维坊出口加工区

江苏昆山出口加工区

江苏苏州工业园出口加工区

江苏无锡出口加工区

江苏南通出口加工区

江苏连云港出口加工区

江苏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

江苏南京出口加工区

江苏镇江出口加工区

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

上海青浦出口加工区

上海闽行出口加工区

上海漕河泾出口加工区

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

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

浙江嘉兴出口加工区

江苏昆山出口加工区位于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规划面积2.86平方公里。昆山出口加工区东距上海市中心50公里,西邻苏州35公里,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45公里,距上海港货运码头60公里。京沪铁路、312国道、机场路在出口加工区旁侧穿越而过,交通运输便利快捷。到目前为止,已有75家加工制造企业落户区内,总投资13亿美元。产品主要有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液晶显示器等,其中IT产业的投资占总投资的80%。台湾十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有6家进驻区内,5家已建成投产。昆山出口加工区已成为全球IT产业重要生产基地。

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地处中国华东国际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宁波市,通过即将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与国际大都市上海相连,对内可辐射至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经济圈,对外可辐射至东亚和环太平洋地区。截止2004年底,宁波出口加工区已累计落户项目25个,其中外资项目24个,注册资本总额4.4亿美元,目前以信息家电、集成电路、精密机械、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群为主。

上一篇:2017高三备考计划下一篇:把握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