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

2024-09-06

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通用8篇)

1.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 篇一

聚焦文化竞争力

1.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而展开。

(3)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个国家不仅面临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而且面临着文化发展的严峻挑战。

(4)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精神,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文化竞争力是维护经济安全的精神武器

(1)现代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给发展中国家以新的发展机遇。

(2)当前经济全球化基本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的“游戏规则”主要是由它们制定的,这使发展中国家面临不平等竞争的极大压力。

(3)冷战结束后,国外敌对势力把中国当作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加紧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以实现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显得更加重要。

3.科技与教育在文化竞争力中占有重要地位

(1)有关科技发展的指标,已成为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2)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3)无论就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还是增强民族凝聚力而言,教育都居于基础性的地位。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4)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作为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日益受到各国高度重视。

2.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 篇二

这一考点是每年中考的必考内容, 试题难度不大, 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相关知识有: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化学反应类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中考预测】这些知识大多出现在选择题中, 通常比较简单, 得分率较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分值大约占全卷的10%, 大多数试题会把方程式的书写放在具体的背景中。

【复习策略】学会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变化通常是指过程, 而性质是指物质的特性, 一般都有“能”“可以”“易”等字眼。学会区分化学反应的四大类型, 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熟记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 一定要关注化学方程式的四要素, 即“正确书写化学式”“配平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反应条件”“正确使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考点二物质构成的奥秘

这一专题知识点多, 内容抽象, 有一定的难度。考点包含的知识有物质的微粒性,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原子的构成, 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转化, 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中考预测】预计2010年中考可能借助同学们熟悉的生活现象或学习经验, 考查分子、原子的性质, 其中对“分子不停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的考查将是重点;结合微观粒子模型, 考查基本粒子的概念辨析, 离子、原子结构与符号的书写和辨析以及微粒符号的书写;用分子、原子、离子观点解释一些现象和变化, 从微观角度理解或解决一些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是命题的又一趋势。

【复习策略】采用列表对比法, 将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 全面掌握知识。复习时力求联系实际情况, 关注课本中的插图, 收集近期科技发展的信息及高新科技成果, 了解身边的一些相关现象, 力求运用微观粒子的观点去分析解释。

考点三酸、碱、盐的知识

酸、碱、盐的知识是初中化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考点, 归纳起来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点:

(1) 酸碱指示剂及相关知识; (2) 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性质; (3) 常见稀酸 (不含稀硝酸) 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盐; (4)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5) 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6) 常见化肥的区分; (7) 酸、碱、盐知识的综合应用。

【中考预测】该考点仍然是重要的考试内容, 分值比例在15%左右。考题将加强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考查同学们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策略】复习时要“抓共性, 突个性”。抓共性, 如酸具有相似的五点化学性质, 碱具有相似的四点化学性质。突个性, 比如浓盐酸和浓硫酸具有一般酸所不具有的性质;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不溶。

考点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主要有以下两项。

(1) 识别常见仪器, 并掌握其使用方法:试管 (夹) 、量筒、烧杯、滴管、水槽、玻璃棒、集气瓶等。

(2) 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有:药品的取用, 酒精灯的使用, 仪器的洗涤, 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过滤, 配制溶液, 测定溶液的pH值, Cl-、SO42-、CO32-等离子的初步检验。

【中考预测】以上考点可能会以下列形式出现: (1) 判断实验操作的正误 (文字叙述或图示表达) ; (2) 在探究性综合实验里穿插对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

【复习策略】化学实验的复习不但要掌握教科书上的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家庭小实验的反应原理、所需仪器、基本步骤、实验现象、注意事项等, 还要重视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体会。

考点五探究性综合实验

探究性综合实验对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是同学们最容易失分的题目。在考前, 除了要进行适当题量的强化训练外, 更要注重试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考预测】这类试题往往会营造一种新的情境, 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策略】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规律。实验探究通常按照提出问题 (假设) →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总结反思等步骤命题, 同学们应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题目涉及的实际问题。

考点六化学方程式及溶液的计算

该考点常作为全国各地中考试题的压轴题, 占总分比例的8%~10%。通常以实际情况为背景, 联系生产、生活来命题, 题目淡化了繁锁、复杂的计算。

【中考预测】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 大多数试题的重点和难点还是对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考查, 常见题型有表格计算题和图象计算题等。

【复习策略】复习时要看懂表格或图象中数据的含义, 分析表格中数据之间的比例关系, 弄懂图象中转折点的含义。在复习时, 一定要多动笔演算, 弄清每一步的来龙去脉, 切忌一知半解。

一、自测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高粱酿成酒

B.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C.木柴劈成块

D.风筝会开幕式燃放烟花

【推荐理由】本题结合生活常识考查同学们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认知程度, 同时还可以使同学们了解生活中的化学, 扩大知识面。

2.图1是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 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

【推荐理由】本题综合了微观反应图与宏观基本反应类型的知识, 一道题同时考查宏观、微观知识的方式是中考化学的一种命题新趋势。

3.20世纪20年代, 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 (O4) , 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 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 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推荐理由】本题结合新科技, 同时考查分子、原子的概念, 物质的分类, 是典型的高起点、低落点的试题。

4.请将体现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1) 加热试管时, 先均匀加热, 后集中加热。__ (2) 滴管使用后, 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__ (3) 过滤时, 混合液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中。__ (4) 量取液体时, 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__

【推荐理由】本题反向考查一些仪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实验目的和作用。

5.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推荐理由】本题既考查同学们对常见碱的性质的了解, 也考查同学们的实验能力。

6.已知两种溶液混合, 生成了一种沉淀。请用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 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 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 生成的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产生, 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_和________。

(3) 若一种溶液有色, 另一种无色, 生成的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无气体产生, 沉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本题综合考查同学们对酸、碱、盐相互发生化学反应的掌握程度, 同时考查了对常见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的知识, 试题开放性较大, 有利于发散同学们的思维。

7.学习碳酸钠知识时, 老师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演示实验, 并对浑浊液过滤, 得到澄清滤液。课堂上老师提问:滤液里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我们先猜想一下。

同学甲:可能含有NaOH和Na2CO3。

同学乙:应该含有NaOH、Na2CO3和Ca (OH) 2吧。

同学丙:可能恰好完全反应, 只含NaOH。

同学丁:________________

(1) 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2) 假设你是丁同学, 请你也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猜想, 把猜想写在前面的横线上。并对你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填在表1中。

(3) 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表2的实验。

你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推荐理由】本题包含了实验探究的五个步骤, 达到一题覆盖一面的效果。

8.某化学学习小组为测定市场上出售的食醋总酸量 (国家规定食醋中总酸量3.5 g/100 mL~5 g/100 mL) , 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 然后进行测定。请你参与该小组的实验研究, 并回答相关问题。

(1) 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mL (水的密度为1 g/cm3) 。

(2) 若食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 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

现有食醋500 mL, 甲同学从中取出10 mL食醋, 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4.8 g, 恰好完全反应。请通过计算判断该食醋是否合格? (写出计算过程)

【推荐理由】本题结合生活, 体现了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且融入了中和滴定的思想。

二、测试报告

1.C

2.B

本题容易错选A和D。解答本题的关键主要有两点, 第一, 正确看懂微观示意图, 特别是反应前后只有两个“”分子没有变化, 表示这两个分子没有参加反应, 如果不小心可能看成“”全部没参加反应, 会误以为它是催化剂而错选A。

3.D

4. (1) B (2) A (3) D (4) C

5.D

部分同学在酸和碱的学习中只注意其“通性”而忽略了各物质的“个性”造成错选。本题A、B、C选项都是碱的通性, 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是氢氧化钙特有的性质, 所以选D。

7. (1) 乙不合理, 因为Ca (OH) 2与Na2CO3不共存 (2) 同学丁:含有NaOH和Ca (OH) 2;步骤:再滴入少量Na2C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 (3) 不正确, 因为向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盐酸先与NaOH反应, 再与Na2CO3反应, 而盐酸与NaOH反应不产生气体, 如果盐酸量较少没有将NaOH反应完, 即使溶液中有Na2CO3也不会产生气体。

通常, 探究反应后剩余物的试题, 都遵循这样的规律:第一种猜想, 恰好完全反应剩余物就是生成物;第二种猜想, 某一反应物过量, 剩余物就是生成物与过量反应物的混合物。只要掌握了这个规律写出相应的猜想:含有NaOH和Ca (OH) 2, 余下的问题就不难了。在证明的时候, 只需要证明几种猜想不同的地方, 相同部分是不需要证明的。例如本题4个同学的猜想都含有NaOH, 所以要证明丁的猜想正确只需要证明溶液中含有Ca (OH) 2即可。

8. (1) 95 (2) 该食醋合格。

第 (1) 题考查溶液配制。很多同学容易忽略题目中的一个细节“现有食醋500 mL, 甲同学从中取出10 mL食醋”, 注意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10 mL食醋中的醋酸, 而不是500 mL。抓住了这样的细节此题就容易解答了。

3.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中复习考点 篇三

(注:A——知道;B——理解;C——掌握;D——运用)

前言 我们的政治生活

1.政治与经济的关系(A)

政治与经济是密切联系着的,政治植根于经济,又反过来为经济服务。

(经济决定政治):任何社会的政治,就其性质而言,都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决定的;

(政治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指导、影响或制约经济的发展。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B)

政权是阶级统治权,它是政治中的根本问题。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实现和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关键在于掌握国家政权。因此,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3.思想政治素质是青少年最重要的素质

(人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

(1)思想政治素质对于人的其他各种素质具有主导作用;

(2)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首要条件;

(3)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应对国际严峻挑战的紧迫需要

4.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素质?(B)

(1)要激发对待政治生活的热情;

(2)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实践;

(3)要努力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一课 人民政权 人民当家

第一节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5.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B)

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即哪个(哪些)阶级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哪个(哪些)阶级是被排斥在政权之外的被统治阶级。

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

6.我国国家性质的内涵 科学表述: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明确规定。“人民民主专政”是对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的科学表述。概括地说: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

(1)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2)工农联盟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3)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在我国现阶段,参加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还包括其他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即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7.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征 [总分](B)

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分子实行专政的有机结合。

分:(1)人民民主专政是最大多数人对极少数人的统治;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性。(主体广泛性、内容广泛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

(2)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享有民主和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8.人民民主专政与对敌专政的关系(B)

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的统一。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对对敌分子实行专政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依法打击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二节 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9.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A)

国家职能的含义:国家职能是指国家政权在实现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所负的职责和功能。国家职能体现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国家的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是密切相关的。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又反映了国家性质。

10.我国对内对外的职能(D)

我国国家政权对内行使的国家职能:

(1)组织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

(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3)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4)组织社会公共服务

我国国家政权对外行使的国家职能: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2)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协调我国与他国的关系;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总分总](C)

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分:(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总分]

Ⅰ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在人民内部实现最广泛的民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Ⅱ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

Ⅲ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我们才能集中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总:总之,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的政权,我们才能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才能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2.人民军队的地位与“三化建设”(B)

人民军队的性质:人民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是保卫人民江山,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钢铁长城。

三化建设: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人民军队的革命化建设,就是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使我军永远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确保军队永远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坚决贯彻《国防法》、《兵役法》等军事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条令条例规范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推动部队建设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

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就是要坚持科技强军战略,把现代科学技术贯穿和运用到军队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提高军队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现代化条件下的总体作战能力,依靠科技加速军队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课 人大制度 造福人民

第一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B)

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国家性质:即国体,它标志着国家权力的归属,即哪个或哪些阶级掌握国家权力 政体:涉及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关系:国体与政体紧密联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B)

(1)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3)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5)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行使职权

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总分]

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分:(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身份投身社会主义事业;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6.如何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总分]

总: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积极关心、支持和监督人大与人大代表的工作。

分:(1)要关心全国人大和本地区人大有关的新闻;

(2)要积极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

(3)要了解社情民情,向人大代表提出合理的建议;

(4)要积极向周围群众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节 人大代表肩负人民的重托

17.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B)

人大代表是人民意志的表达者,也是人民权利的受托者。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代表与被代表、受委托与委托的关系。

(1)人大代表权利的源泉在于人民;

(2)人民与人大代表权利委托关系的成立必须经过法定程序;

(3)人民对人大代表的权利委托是有期限的(每届任期5年)

18.人大代表开会与闭会期间的职责(A)

开会期间的职责:人大代表应该相应行使好与会权、审议权、提案权、选举权、询问权、质询权、罢免权、表决权、建议、批评和意见权以及提议权等。

闭会期间的职责:

(1)分工联系选民,定期走访选民,建立选民接待日制度,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向选民述职,接受选民监督;

(2)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学习宪法、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交流代表活动经验,进行人大工作座谈;

(3)开展调查研究,进行代表视察活动,包括开展持证视察活动;

(4)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一府两院“活动和述职评议活动;

(5)旁听案件审理,参加执法检查活动;

(6)列席人大常委会的各种会议;

(7)听取政府工作部门的工作汇报;

(8)约见本级或下级国家机关负责人,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

(9)协助政府推行工作,对各方面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

19.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特殊保障和义务(B)保障:

(1)在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

(2)没有本级人大主席团或常委会许可,不得对人大代表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

(3)享受国家给予的补铁和物质上的便利等,从而保证人大代表合法地、有效地行使职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法定义务:

(1)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的机密,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同原选区选民或原选区单位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应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

4.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 篇四

伴随着六月闷热的天气,考研进入了最为关键的暑期强化阶段,政治一直是强化阶段的重点复习科目,同学们该如何在暑期复习中掌握强化复习的精髓呢?

对于非政治类专业的同学来说,在时间规划上,政治复习有两种误区:“政治的复习就靠死记硬背,把该背的都背下来就好了。”或者:“政治背的太早也会忘,就在考前集中看一下就行了。”

事实上,政治考试考点多、材料厚、内容庞杂,相对难度却不高,如果复习得法,是提高分数的利器。但是如果认为“随便复习一下应付过去就行”的话,却有可能造成徘徊在及格线上的危险。因此,我们政治教研室戴若愚老师认为,在政治复习时,合理规划复习时间,能够降低复习难度的`同时提高复习效率,并且在最终考试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时间规划的诀窍就是:少食多餐、理解记忆、侧重考点。 考研 教育|网

1.“少食多餐”

在一开始复习政治的时候,你是否被复杂抽象的哲学术语和西式语法弄得晕头转向呢?许多非政治和哲学专业的学生,一开始就栽在了这些难以理解的用词上,进而决定少花时间在政治上,随便背一下算了。实际上,这个困难是很容易克服的:在考研的淡季――也就是春夏季,每天花一点时间读一读马原部分,不需要完全理解其内容,但是尽可能地去贴近字里行间的逻辑和结构关系,以做到对行文方式、重要概念和关键词的熟悉,对于后期集中复习是有很大好处的。

2.理解记忆

政治考试近年来非常注重知识点的应用,因此材料题和理解类的题目越来越多。面对这种趋势,单纯的苦背知识点或者临考时用常识来应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复习时不仅要注重章节和知识点的逻辑联系,也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尤其是马原)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以及它所对应的事例,通过现实事例来理解哲学、政治原理,并且运用原理来解释实践生活。这一复习侧重于夏秋季,在这段时间的复习不强求记住所有的知识点,而要注重对知识点的掌握。

3.侧重考点

前面两个方法都是在正式冲刺之前,也就是10月之前。从10月开始,那些必须强记的知识点就成为复习的侧重点了。如何从政治的数千知识点中找到必背易考的那几百个?真题自有答案。这一段时间的复习,需要侧重结合真题及其答题的逻辑来巩固、全面完善自己的政治知识储备,通过做题训练来纠正自己的理解内容和答题思路。

5.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 篇五

(一)文化与社会

考点一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考点二 文化的形式

考点三 文化的社会作用

考点四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2010年新课标卷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科二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文化成为招商引资的重媒介。近年来,在很多地方,文化不仅仅是“陪衬红花的绿叶”,而且直接登上了经济舞台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现了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到“文化唱戏”的转变: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9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值月均增幅达17%,其中电影、图书和舞台剧等,收入增长更高达20%以上。

(2)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体现了人们对文化功能认识的深化。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运用文化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3)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意义何在?请对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提出方法论的建议。(6分)答案要点:

(2)答案一:不赞同。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等功能。(教材原话)材料二中,从“文化搭台”到“文化唱戏”,只强调了文化的经济功能,而忽视了其他功能。

答案二:赞同。“文化搭台”只看到文化对经济的服务功能(教材表述为: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反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唱戏”则认识到文化本身的经济功能(教材表述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文化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等功能。(教材表述为:文化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意义: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教材原话)。发展文化产业,能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掌握国际竞争主动权。

方法论的建议:制定文化强省(市)战略,可以借鉴经验,但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材原话)。

考点五 文化与综合国力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2.(2011年新课标卷39).(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妈祖被誉为“海上女神”,传说妈祖姓林名默,宋代时出生在湄洲湾畔(今福建省莆田市境内)。她一出生救急扶危,行善济世。妈祖去世后,人们在湄洲岛建庙祭祀。宋元以后,随着闽南海上贸易和渔业不断发展,船工渔夫越来越多,妈祖信仰越传越广,妈祖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妈祖庙5000多座(其中中国台湾800多座、港澳地区50多座),遍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奉者2亿多人。每逢妈祖出生和升天纪念日,福建、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都隆重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弘扬妈祖信俗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文化发展,近年来,到美洲来祭祀妈祖的台湾同胞、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华裔、华侨越来越多,妈祖文化日益成为凝聚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

答:①挖掘(继承、宣传)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

②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利用人们对妈祖文化的认同感),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祖国统一);

③扩大(利用)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④赋予(创新、发展)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答出一项给2分,答出任意两项可得满分4分。

考点一 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考点二 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3.(2013年新课标卷20).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①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③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三 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4.(2012年课标卷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糟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

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科技对于广大中医药文化的作用。(12分)【答案】: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有利于培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考点一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考点二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考点三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考点四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考点五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考点六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考点一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考点二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考点三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考点四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五)文化创新

6.(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一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蜒、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栽,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从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10分)(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发展、文化繁荣和创新人才培养。(4分)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创新精神。(2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3)结合材料,就教育创新拟定两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朗朗上口,每条限15个字以内.(4分)(3)答案示例:创新托起中国梦;知识改变人生,创新成就梦想。(答案围绕教育创新的主体,符合题目要求,每条2分,满分4分。)

考点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考点二 文化创新的意义

考点三 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考点四 创新与借鉴、融合考点五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六)灿烂的中华文化

7.(2013年新课标卷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

考点一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考点二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8.(2012年课标卷21).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登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点三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点一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考点二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考点三 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考点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八)走进文化生活

考点一 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

考点二 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

考点三 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考点一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考点二 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考点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考点四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考点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体系和主要内容

考点二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考点三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6.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 篇六

关键词:江苏高考,物理,高频考点,复习建议

三年来,江苏高考物理试卷遵循“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命题原则,保持稳定的试卷结构和风格,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物理科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的联系,关注物理知识在现代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保持了考查重点、热点和难度分布的相对稳定,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高三物理备考必须紧扣主干知识,研究高频考点,有的放矢,跳出题海,从容复习,事半功倍。《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说明》必考部分共有50个考点和8个实验,近三年江苏省物理试卷涉及其中33个考点和5个实验,覆盖率分别为66%、62.5%。其中,高频考点——3年中2次考查的知识点有10个,特高频考点——3年连续考查的知识点有9个。

一、近三年必考部分高频考点统计

1.近三年必考部分的10个高频考点

2.近三年必考部分的9个特高频考点

二、高频考点复习建议

1. 第一轮复习,紧贴教材,温故提升

综观历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高考题呈现“题在书外,根在书内”的特点,体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体现高考越来越重视再现和拓展、延伸教材知识,不再拘泥于纯粹的书本知识的考查。

因此,第一轮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再现,也不是仅仅增加解题经验,而应该不断以新的眼光,站在新的思维高度审视旧的问题,通过归纳总结,提升思维能力,逐渐形成正确的物理学科思想。第一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应该是重课本、抓基础,消除学生知识体系中的疑点和盲点,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

在高频考点上花大力气,下足工夫,夯实基础,回归课本,突出知识梳理,以教材为线索,挖掘规律和信息,探究知识的生长点和可能的命题点。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复习,不仅理解它们的含义,弄清楚它们的本质,而且要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的产生背景、适用条件、相关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关系。例如,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候,应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而不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复习电功、电热的时候,启发学生分析电功大于等于电热的深层原因等。对以往理解似是而非和错误的知识进行澄清和更正。最终学会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轮复习要摒弃“满堂灌”的上课方式,留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体会和感悟。自主整理、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在教学中,注重变换设问角度,通过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物理现象、事实进行加工处理,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复习“功”时,布置学生分析如下问题:如图1所示,铁板AB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θ,一块磁铁吸附在铁板下。以A端为固定转动轴,在缓慢抬起铁板B端使角θ增加(始终小于90°)的过程中,磁铁始终相对铁板静止,试分析磁铁的受力情况的变化及各个力的做功情况。

注意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达到相关知识融会贯通、思维流畅、灵活应用的程度。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学生将表面看似无直接联系的知识进行整理,找出其中的规律,使相关知识有机结合,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磁场的性质时,可构建如图2所示的思维导图。

2. 第二轮复习,重温经典,螺旋上升

从原则上讲,高考命题以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考试说明的要求为立足点,以测量目标、内容、试题情境、题型、应答规定、赋分细则、预估难度等要素来构架试题,无论试题情境如何变化,试卷考查的核心思想和主干知识不会改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宗”是课标中提出的高中物理教学宗旨———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高考考查的目标就是检测考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高低,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的!

“温故知新”是第二轮复习的主要课题,第二轮复习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进一步“温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知新”。“温故”主要是研究高考陈题,高考试题反映了命题者的命题思想及高中物理教学的价值取向,高考试题变化的是情境,不变的是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对高考试题的研究就是与命题者的对话,不能仅仅停留在做高考题上,更要能从中发现高考试题的特点、命题规律和发展变化趋势。高考陈题是最有价值的复习题,而且对学生来讲,没有做过的高考陈题其实也是新题。在第二轮复习中,重温高考经典习题,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达到螺旋上升的目的。

实施“温故知新”的第二轮复习,可采取问题驱动的复习教学策略,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构知识网络,对学生已学知识进行同类归纳、异类比较、横纵联系、点线面结合,发散和收敛兼顾,深化理解、全面整理,将知识点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结构化、系统化、规律化,使复习的内容和原有知识建立有机联系,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从而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认识、掌握核心问题,形成认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获得独到、熟练的解题策略,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形成学科能力,提升学科素养。通过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设计,采用分散融合的方式,将高频考点的知识复习置于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对物理信息进行深加工的过程中感悟物理思维方法。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时,“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二轮复习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把题目文字转化为物理情境、把物理情境转化为物理条件、把物理条件转化为数学条件的能力,还要注重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开拓思路,发展思维,优化科学素质的目的。要培养分析问题的思维技巧,掌握对问题转化的策略,提高物理建模能力。养成善于审题,善于分析类比,善于从关键词句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养成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常规物理公式演算不易解决的问题,可想一想能不能用图像法来解决呢?

【例题】物体以一定的初动能滑上一粗糙斜面,经过一段时间后又滑回斜面底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动能最小的位置时,机械能也最小

B.物体滑回到出发点时,机械能最小

C.物体上滑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物体最大位移的中点的上方

D.物体下滑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在物体最大位移的中点的上方

分析:作出如图3所示的物体运动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随位移变化的图线,本题可迎刃而解,正确选项为B、C。

总之,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发现问题,挖掘条件,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知和能力逐步得到发展。

3. 第三轮复习,借鉴他山之石,提升考试能力

第三轮复习课时紧,任务重,是高考复习的冲刺环节,如何充分利用较短的时间,科学合理地融合复习内容,提升复习效率和应试能力呢?

实施新课标、推进高考改革以来,每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有很多份,每一份高考试卷各有特色,并会渗透时代的信息,所以高三教师在研究历年江苏高考题的基础上,还要关注社会、生活和科技的热点,紧跟时代步伐。也要学习借鉴上海、浙江等地的高考试题或高考模拟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高考试卷不避陈题,且常常推陈出新,事实上有些高考题就是由往年高考的典型题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改编而成的,所以我们应大力挖掘往年高考题的利用价值,还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简化一些物理竞赛题的条件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2016年第三轮复习的过程中,我带领学生分析了如下一道竞赛训练题:如图4所示,已知方木块的质量为m,楔形体的质量为M,斜面倾角为θ,滑轮及绳子的质量可忽略,各接触面之间光滑,求楔形体M的加速度。而巧合的是今年高考的第14题(题略)与此题非常相似,我班的大多数同学在考场中轻而易举地做出了该题。

总之,只要高三师生务实巧干、讲究策略、不随波逐流,强化以下的方略、技巧和诀窍,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另外,临近高考,学生心理压力大,应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教师可通过如下途径缓解学生的焦虑心情:勤观察,多交流,少批评,多表扬。引导学生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从容应考,如愿以偿地迈进大学校门!

参考文献

[1]2014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2]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3]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7.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 篇七

考点48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2017·北京文综,27,4分)熊猫光伏电站(右图)属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推广项目,是根据一位中学生的独特创意设计的。首个熊猫电站正在中国山西大同建设,该电站主体外观被设计成熊猫图案,由黑色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白色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合而成。这启示我们

(A)①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助于发现清洁能源推广的新形式 ②青少年关心和思考现实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 ③充分发挥能动性,能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获得无限自由 ④思维创新是青少年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光伏发电是人们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实践的结果,这启示我们,抓住事物的特点,有助于发现清洁能源推广的新形式,①符合题意;熊猫光伏电站是根据一位中学生的独特创意设计的,由此可见,青少年关心和思考现实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②符合题意;实践活动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不是“无限自由”的,③说法错误;投身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④说法错误。

2.(2017·天津文综,10,4分)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A)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1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解析】 人们对陶人的研究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的特点,A正确;题意未涉及创造新事物的问题,B不符合题意;题意没有指明人们在认识陶人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不选;题意未体现人们对陶人研究的主体差异性,D不选。

3.(2016·课标Ⅱ,23,4分)《韩非子·说林上》记载:一年春天,管仲跟随齐桓公去打仗,冬天返回时迷失了路。管仲说:“老马之智可用也。”于是,他们让老马在前面走,军队在后面跟着,果然顺利地找到了返回的路。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C)①老马的识途功能的客观实在性取决于人的发现 ②正确认识老马识途的功能是解决迷路问题的关键 ③用老马找到返回的路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④老马之“智”与人之“智”归根到底都源于实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老马的识途功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取决于人的发现,①错误;精准把握事物的功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②正确;人们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利用了老马识途的特点找到了返回的路,③正确;马不能进行实践活动,老马之“智”属于动物的本能,④观点错误。

4.(2016·课标Ⅲ,23,4分)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生活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C)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物质发生了变化,①观点错误;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没有客体当然不会有意识的内容,②正确;③观点错误,意识是对反映对象的能动的反映,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特点;④正确,物质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社会生活实践变化了,意识内容也会随之而变化。

5.(2016·北京文综,26,4分)某国际学术期刊的封面,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山顶代表体细胞状态;连接各山顶的桥代表小分子,能够促进各山顶之间的横越;山水中的小舟代表转基因方法,通过不同的路线实现重编程。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

(A)A.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 B.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 C.科学与艺术都可以提高人的精神素养 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解析】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材料中用中国山水画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某生物研究组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科学与艺术具有相通性,A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实践,B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科学与艺术对人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采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研究成果反映了科学的传播借助了艺术的力量,D说法错误。6.(2016·浙江文综,28,4分)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

A.失败是成功之母 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

(B)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3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解析】 漫画中的一人站在水浅处对另一个人说“水没多深”,其实“股市的水”很深,一不小心就会陷下去,这告诉我们,客观事物是复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符合题意;“失败是成功之母”表明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A不符合题意;“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不符合题意;一个人可以通过读书或者向他人学习获得正确认识,D说法错误。

7.(2015·课标Ⅰ,21,4分)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C)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观点错误,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不能决定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②正确,根据意识的能动作用可知,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③正确,人的意识能够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因而可以成为促进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意识不决定实践,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不一定就会不同,④观点错误。

8.(2015·江苏单科,30,2分)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底线思维的是

(D)①尊重经验、崇尚权威 ②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③居安思危、知难而进

④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①缺乏创新意识,②只强调了勇敢,都没有强调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不符合题意;③④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不断进取,符合底线思维的要求。

9.(2015·福建文综,34,4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A)①滴水穿石 ②根系沃土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①→②→④→③

C.③→①→④→②

B.②→①→④→③ D.①→④→②→③

【解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滴水穿石体现了物质的反应特性,这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②根系沃土、④犬吠非主体现了生物的反应形式,这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③敬德保民属于人类的意识。从人类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角度,A符合题意。

10.(2015·重庆文综,3,4分)人类在享受机器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担心某一天机器人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就像科幻电影中所描绘的:人被机器人关在“动物园”中,供机器人观赏。科幻电影表达的这种观念 A.否认了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D.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

【解析】 机器人实质是一种工具,其作用有利有弊,但不可能发生人被机器人控制起来的事情,这样就否认了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A正确;机器人不是人,不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B错误;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永无止境,C与题意不符;辩证否定的实质

(A)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5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是“扬弃”,题意中对机器人的作用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并未使用辩证否定观,D不选。

11.(2015·重庆文综,4,4分)科幻文学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写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科幻文学

(B)A.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更高阶段 B.拓展人类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C.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 D.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缺乏社会实践基础

【解析】 虚构世界和现实世界没有高级和低级阶段的关系,A错误;科幻文学是人的意识的表现,体现了人的意识活动的特点,B正确;想象与现实不符合是正常的,只要不承认意识决定物质就不是唯心主义,C不选;科幻文学仍然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基础,D错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完成下题。

12.(2014·课标Ⅱ,20,4分)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C)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美食属于物质的东西,文化意蕴属于观念的东西,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体现了物质的东西通过实践转化为观念的东西,②④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有本质的差别,①③说法错误。

13.(2014·海南单科,19,4分)习近平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从哲学上看,底线思维强调的是

(C)①坚持实践的观点,勇于探索 ②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未雨绸缪 ③坚持发展的观点,不断创新 ④坚持两点论,把握矛盾转化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方法,凡是从坏处准备,牢牢把握主动权”强调了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②符合题意;“凡是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体现了坚持两点论,把握矛盾转化的条件,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实践和创新,①③不符合题意。

14.[2016·海南单科,24(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甲市是我国制造业的重地。近5年来,在企业工资水平逐年提高的情况下,该市每年仍存在10万左右的劳动力缺口。2014年,甲市颁布了《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三年计划》,提出到2016年争取全市过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机器换人”。

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实,甲市“机器换人”在制造业相关企业迅速推广。如今,甲市六成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智能化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0%,减少用工6万余人,产品平均合格率从88.04%提高至94.42%,围绕机器人的研发、咨询、评估、维护等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增长迅速。

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该市实施“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合理性。(10分)【解析】 本题限定的知识范围是意识作用的原理,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意识可以能动地认识世界,表现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还表现为意识活动可以认识和利用事物发展的规律为人类造福。材料中该市根据现实中劳动力缺口严重,认识事情的本质和规律,是发挥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的体现。第二,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发展。该市政府积极推动“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实施,改善了该市劳动力不足的现状,推动了该市产业升级,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发展。【答案】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正确的意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4分)“机器换人”计划适应了该市制造业工资成本增加、劳动力缺口较大的实际和产业升级的需求。(3分)“机器换人”行动计划的实施推进了该市制造业的升级,促进了经济发展。(3分)15.[2014·浙江文综,41(1),10分]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10分)【解析】 回答本题,首先要分析材料,找出美食的创造过程,然后结合意识能动作用的特点、表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的关系等知识思考。美食的创造过程,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美食的创造过程,也是实践的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全国中小学精品试卷、试题、教案、复习资料

过程,需要发挥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案】 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美食的创造是在意识指导下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劳动者的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8.大一政治经济学考点复习 篇八

一、选择题

1.(2017·成都)习近平在第三十二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回到母校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教师节的确立充分体现了国家和人民对教师的尊重,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尊重老师的具体表现。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需要我们(B)①了解老师的优点与长处 ②理解和宽容老师的缺点与过失 ③感激并无条件服从老师 ④正确地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小强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好朋友小军挺身而出帮他解围。一次小军让小强帮他藏匿偷来的ipad,为了感谢小军,小强答应了他的要求。小强的做法(C)A.错误,交友要遵循自然原则 B.正确,朋友间应该相互包容 C.错误,朋友间要讲是非原则 D.正确,友谊的获得需要付出

3.陈莹丽乐清大荆镇镇安学校教师。2017年3月,被查出患有肝癌后她仍心系学生,不顾家人劝说,每天往返120公里坚持到校上课,6月中旬,在上完最后一节课后,病情恶化,于7月13日因病重不幸离世,年仅26岁。她的事迹告诉我们(D)①陈莹丽老师的行为是不珍爱自己生命的表现 ②老师诲人不倦,无私奉献,给我们温暖和力量 ③陈莹丽是有理想有道德心情操的好老师 ④我们要尊重老师,珍惜老师的劳动成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朋友就是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相互理解共同进步的那个人。下列选项中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A.小丽的好朋友因病住院,小丽利用课余时间帮她补课

B.李娜和王茜是一对好朋友,她们从不给对方指出缺点和错误 C.小刘和小王是好友,两人经常说“为朋友应两肋插刀”

D.李某和刘某因玩电脑游戏旷课,在老师进行调查了解时她们互相隐瞒真相 小玉在课本中发现了一位同班男生写给她的纸条,大意是说他很喜欢她,愿意和她做个好朋友,约她放学后在操场见面。最后还有一句英文:“I LOVE YOU”。据此回答5~6题。

5.这时小玉的正确做法是(B)A.把纸条交给老师,请老师批评教育这位男生

B.给他写一封信,言辞恳切地表明自己不愿超出正常交往关系的态度 C.当面找到那位男生,严厉的拒绝他 D.接受他的约会,然后羞辱他一翻

6.如果让你给这位男生提几条建议,帮他走出困惑,你会选择告诉他(A)①好好看看自己,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②让理智停留在爱的河边 ③不要过早放飞心中的白鸽

④别“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多看看班内的女生,你会发现都很优秀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7.下列属于赞美老师的诗句是(B)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8.2017年9月10日是第三十二个教师节,一名学生写了一首诗献给自己的老师,这首诗是:“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加减乘除,算不尽您作出的奉献!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的清泉,孕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在这不寻常的节日里,献上我们深深的祝福!”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是(A)①教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②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 ③教师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教师帮助我们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9.班主任刘老师在班会上批评了几名违反纪律的同学。下面几个被批评的同学的反应你认为正确的是(B)A.林宁:刘老师对我的批评太过分了,看我以后怎样对付他

B.王力:今天刘老师对我的批评虽有些过分,但我应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刘朋:无所谓,以后该怎么着还怎么着 D.张建:老师专门和我过不去

二、简答题

10.下面是小亮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景一:小亮对男女同学的交往过于敏感、拘谨,甚至害怕与异性同学进行正常的交往。(1)小亮应该和异性同学进行正常的交往。

(2)理由:与异性交往,男女同学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优势互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

情境二:老师在课堂上指出小亮同学的缺点和错误,但说法与事实不符。(1)小亮应该课后采取恰当的方式主动与老师沟通。

(2)理由:老师有错误也应该指出,只是要采取恰当的方法。情境三:小亮进入初中以后,变得不爱讲话,也不愿与人沟通。(1)小亮长此以往可能会产生闭锁心理。

(2)这种心理的危害是:会使人产生孤独、郁闷、焦虑等情绪,影响我们的正常交往,影响我们的进步与发展。

11.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宇的学习生活片段。

片段一:七年级时,最疼爱我的爷爷不幸去世了,我很伤心。我把爷爷去世的事告诉了好朋友小光,得到了小光的安慰。

片段二:一次考试,有一道题太难了,我就小声对小南说:“好哥们,让我看看你的答案,必有重谢。”可是小南却说:“你自己做吧!”逼得我想了好久才做好。

片段三:一天放学后,已辍学在家的小学同学小壮喊我去网吧,说可以随便看不健康网站,很刺激的。我没有去,也劝他不要去。从此小壮不再理我了。

从小宇的行为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①中学生特别渴望友谊,更愿意向同龄伙伴特别是亲密朋友倾诉心事;②要善交益友,区分真正友谊与“江湖义气”或“哥们义气”③要慎重交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防止受到不良影响和侵蚀。

12.今天是周日,也是张伟的生日。瞧,他请来了他们班一多半同学,在本城最有名气的饭店为他“庆生”。看着春风满面的张伟,刘小玲羡慕地说:“我要是有这么多的朋友该多好啊!”江东东说:“难怪张伟有这么多朋友呢,原来他经常请同学吃饭聚会啊!”文宾疑惑地问:“难道花钱才能获得和维持友谊吗?”

(1)为什么同学们都渴望拥有友谊?

友谊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人生旅途中.朋友伴我们同行,友谊照亮我们的生活之路。

(2)花钱请客吃饭能“买”到真正的友谊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友谊是一场精神的相遇。友谊离不开现实的条件,但是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跨越功利。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和风雨的考验。

(3)请你为他们拥有和维护真正的友谊出几个金点子。①给予和分担必须是双向的。接受帮助,也学习帮助对方;感受关怀,也学习关怀对方;②正确面对朋友之间的竞争,相信朋友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失败;③朋友相处要坚持原则,远离“哥们儿义气”;④关心、支持朋友等。

13.某明星在参加节目时说:“我女儿要是15岁谈恋爱,我觉得正常。我不觉得叫早恋。恋爱就是恋爱,她青春期然后懵懵懂懂情窦初开,我觉得是美好的。”对此,有同学认为:青春期男女生交往有益无害,不需要严格控制。

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1)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2)①异性正常交往可以建立纯真的异性友谊,丰富我们的生活;②可以增进我们对异性的了解,学习对方的长处,完善自己的个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③可以扩大交往范围,锻炼交往能力;④男女生如果不正常交往会影响学习,荒废学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容易虚度青春,浪费青春。

(3)因此,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需要慎重对待、理性选择。当我们在情感的门前徘徊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情感选择,在反思中学会选择,学会承担责任;在选择中我们把握青春,在承担责任中我们长大成人。

14.2017年9月黑龙江齐齐哈尔某校学生和副校长对骂的视频引发广大网民的关注。视频显示,学生和老师之间相互用不文明言语对骂,场面激烈。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

(1)这些初中生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这些初中生做法是错误的,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他们是不尊重老师,作为中学生要礼貌待师,注意场合。

(2)结合案例谈谈,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如何加强与老师的情感交流,与老师的交往艺术是什么?

①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表扬与批评是老师经常使用的教育手段,也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关心和爱护,更是老师应尽的责任。我们不仅要经得起老师的表扬,还要能承受得住老师的批评。受到表扬,要找出差距,继续努力;受到批评,要虚心接受,有错即改。②理解和宽容老师的缺点、过失。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是对我们的关爱,是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老师的批评反映了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也体现了对我们的关爱,所以应该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教育,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理解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及时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更快的进步和发展。

15.英语测验中,学习委员小华时而低头思考,时而提笔书写,老师以为他在“偷看”,于是大声警告他:“再看就撕你的试卷!”小华深感委屈,于是愤怒地向老师喊道:“我没看!”这时老师没再说什么。这件事过去几天了,但小华仍打不起精神来,他觉得自己那天的行为不妥,但又不知怎么办。

上一篇:腹股沟斜疝护理查房下一篇:团委新春联欢会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