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下的中学生物实践与探索(共2篇)
1.新课改下下的中学生物实践与探索 篇一
关键词:困惑,对策,尝试,探索,创新
高中新课改在河北省已经进行了近五年的时间了。作为一线教师, 我们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困惑到了解、适应并逐渐把握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新课标、新理念, 大胆尝试和探索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尽管在实践和探索过程中, 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 但也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和体会。
一、困难和问题
1. 学生方面。
初中语文由于教师过于侧重背诵, 导致学生只是为背课文而背课文, 不去理解和体会, 不深入分析文章的内涵。学生学得粗浅, 中考要求也低, 导致高一新生普遍存在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严重不足的问题, 这就与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广泛参与,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相矛盾。语文新课改的力度大, 要改变以往几十年沿用下来的教学体例, 要大胆引入了专题和模块教学, 使语文教材的面貌焕然一新, 可问题在于专题和模块教学要建立在初中学生扎实的语文学习基础之上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学情和目标的差距, 这就给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带来很大困难。
2. 教师方面。
新课程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学科编写体例, 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以专题为单元的模块体系所带来的教学内容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 会给人一种支离破碎感。如第一册的第一单元就是较难的诗歌单元, 而第二单元又是学生感觉困难的文言文单元, 这让习惯于旧教材知识结构与体系的教师一下子茫然失措, 疲于应付。
3. 教材方面。
优点突出, 比如文章正文与课后补充相补充, 资料丰富。缺点同样明显, 大段的文字表述有时缺乏连贯和统一, 或者表述含糊不清;学术化、成人化倾向严重, 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古诗十九首、古诗体例、古诗与现代诗的区别等概念, 教材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 使得教师不得不留出大量的时间处理, 否则学生很难理解。再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文言句式, 内容就会涉及初中语文教学, 而初中中考又不考, 所以高中教师就得先完成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问题, 课时减少单任务量并没有减少。讲还是不讲?讲影响教学进度, 不讲影响学生理解。
总之,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最普遍的问题就是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进度慢。
二、对策与措施
面对问题与困难, 一味地抱怨于事无补。我们首先应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即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和准则, 在教学过程中, 不求面面俱到, 而是大胆合理整合教材,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做法如下。
1.
加强集体备课, 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第一步备课程标准, 力图科学完整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精神。第二步依据课程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 对于课程标准不作要求的或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不讲, 或少讲;对于教材叙述过于简单的重要内容, 就要增设背景材料, 辅助学生学习, 重点内容要讲充分, 讲透彻。比如刚才提到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的文言句式问题, 教师要先讲句子成分,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和探索。
2. 设计学案。
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 给学生课前布置探究题目,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调动学僧的积极主动性,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这样既节省了时间, 提高了效率, 又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3. 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教师应力争做到三个不讲: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不讲;学生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讲;讲了也不会的问题不讲。同时, 教师应贯彻三个必讲原则, 即“核心问题必讲, 思路方法必讲, 疑点问题必讲”。
通过改变观念和制定措施, 我们逐步走出困境, 课堂教学也会变得越来越流畅。
三、尝试与探索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重视审视课程资源, 要敢于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的观念, 学会“用教材教”。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积极尝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探索。我们要大胆取舍, 整合教材。
比如, 去年在五县赛课中, 我接到任务, 准备一节新授课:“一轮复习中的诗歌炼字专题讲解”。新授课如何上, 采取什么教学方法, 如何体现学生的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是设计这节课的重点突破的地方。最后, 我选择以合作学习作为实现这节课课程标准要求的方式和途径。然而, 合作学习对于我们教师来说, 并不是十分了解, 更不要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在短暂的准备时间内, 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很多。在我们全体语文组教师的帮助下, 我拿出初步的教学设计方案。但在试讲时, 从课堂看有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但实质上, 合作学习活动知识流于形式, 真正的意义并没有得以体现, 合作学习活动只是形式的、粗浅的、缺乏价值的。究其根源, 课本给了大量的信息, 内容庞杂, 头绪繁多, 学生忙于应付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 缺乏思维的真正激活。于是, 我将前面学过的几个专题进行了整合, 引申出炼字题的一般模式, 然后结合本节内容, 设计出几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在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讨论分析这样的设计模式是否可行, 允许合理修改。在认可接受的基础上, 学生运用这一模式自行解决问题。通过课后交流, 这一思路获得好评, 这一探索也得到其他教师的肯定。
2.高中音乐新课改的实践与探索 篇二
不可否认, 《音乐鉴赏》课程既能够培养学生获得幸福快乐的能力和素养, 也能够给学生此时此刻的幸福和快乐, 但它并不可能给予学生音乐教育所能给予的幸福与快乐的全部。而且, 我们确立高中音乐教育以《音乐鉴赏》为主, 主要还是从教学的可操作性层面来定位的, 而并不是从学生自身需要的角度提出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 高中音乐新课程在《音乐鉴赏》的基础上, 增设了另外的五个音乐表现与创作模块, 就是要试图通过歌唱、演奏、创作、舞蹈、戏剧表演等实时实景的活动, 来给予学生更多此时此刻的幸福与快乐, 并使他们具备全方位的、更扎实的获得幸福快乐的能力和素养。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中, 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我感触很深, 书中这样写道:中国高中生恐怕是地球上压力最大的年轻人, 音乐教育最应该给予他们的, 是静静地聆听还是尽情地表现?高考结束的当晚, 这群姑娘小伙最可能去的地方有两个, 并试图在那里将压抑了三年的情感在一个晚上全部发泄, 他们从网络游戏里获得生命的快感, 从卡拉OK中找回青春的岁月。我们的高中学生需要音乐表现的机会, 我们的音乐课程应该给予学生这样的机会。
音乐课程作为新课改之一, 无论从课程的性质、价值还是从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音乐新课程要求, 音乐分设音乐鉴赏、歌唱、创作、音乐与舞蹈, 音乐与戏剧五个模块, 《音乐鉴赏》模块是我们的必修或首选模块, 而其他五个模块又不可能开全, 即便开全了学生又不可能全选, 那么, 我们在进行《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中, 就一定要有一种全局意识、整体意识, 要充分关照其他五个“弱势”模块, 以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音乐鉴赏》模块中渗透表现与创作方面的内容, 同样有利于《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的实施以及其目标的达成。因为, 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 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 根本不可能只通过鉴赏教学就能实现。对高中学生来说, 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创作等活动, 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来感受与鉴赏音乐作品, 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的音乐体验, 是鉴赏教学很难获得的。本来,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 我们就强调要动静结合, 聆听与表现结合, 那么,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由于加入了其他五个教学模块, 这样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意识, 就更应该得以强化和实施。例如开设歌唱模块, 《歌唱》是六个教学模块中比较重要部分, 对高中生来说, 歌唱表现的过程就是音乐艺术实践的过程, 基于歌唱的教育功能与价值所在, 我们在高2009级七百多学生中, 深化了歌唱模块的学习, 所谓深化, 并非有新的内容标准的要求, 而是原内容标准框架内加大学习的广度面, 让每位学生参与, 丰富感受, 扩大歌唱知识积累, 培养对音乐兴趣爱好, 引导, 帮助他们热衷流行歌曲转向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高雅音乐的目的。我们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作了尝试与创新, 以教学行政班为单位组织教学, 借助现代技术影像设备, 用四至五课时的教学时间进行。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上, 一是强调自主学习、模仿亲身体验, 用自己的耳朵听, 用自己嘴唱, 用自己的脑去思考, 去感悟歌曲的情感;二是强调探究学习, 老师不硬性指定歌曲范围, 而是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去选歌、收集资料。主动去分析, 探索歌曲难唱之处, 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三是强调合作学习, 少数农村学生在歌唱基础技能方面的确很差, 对于个人难以歌唱的, 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协作、研讨, 让各种能力和水平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表现, 机会均等, 促进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培养团队精神。新课改使学生们对音乐的灵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与展现, 我为他们成功的感到欣慰。
歌唱情感得以释放, 个性得以张扬, 学生歌唱表现释放出的情感, 是在相互不断感受熏陶, 感染, 净化, 震惊, 顿悟等变化中产生的, 很多学生歌唱表演中, 情感炽烈, 手舞足蹈, 个性得以张扬, 甚至1人在讲台上唱自发激起全体歌唱, 喝彩声, 掌声连绵不断, 引起情感共鸣。歌声以情感人。从某种意义上说, “在歌唱中学习也是一个内心的旅程, 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过程, 是伴随人格完善的历程,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歌唱的乐趣, 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表达个人的情智。
【新课改下下的中学生物实践与探索】推荐阅读:
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08-28
新课改理念下的生物课堂10-02
浅谈新课改下的学习方式与学习过程08-09
论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政治教师素质建设06-30
浅谈新课改中学生角色的转变09-30
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新课改实施方案07-08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08-16
新课改下的教学观免费09-12
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学要求07-19
新课改背景下的师生关系论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