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国家大剧院钢琴独奏音乐会(共3篇)
1.李云迪国家大剧院钢琴独奏音乐会 篇一
郎朗钢琴独奏音乐会
时间:2012.12.27
场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票价: 200/400/600/780/880/980/1200 演出详情:http:// 2012郎朗北京音乐会--详细介绍
从2001到2007年,郎朗平均每年世界巡演约140场以上,成为世界范围内演奏最多的钢琴家,征服了世界古典乐坛。2007年5月7日被誉为“时尚圣经”的世界著名时尚杂志《Vogue》(德国版)以郎朗作为封面人物发表专访,题为“古老的音乐,现代的享受”,其中写道:“古典并不等于古板,郎朗对古典音乐严谨而酣畅的诠释,感染了愈来愈多的听众,他向所有人证明:古典音乐也可以走在时尚的前沿,古典才是永远的流行。”
这场音乐会也是郎朗三十岁的纪念。
郎朗,被誉为“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金牌出演者”、“世界的郎朗,华人的骄傲”、“一部钢琴发电机”、“郎朗,中国的名片”等等。他是第一位携手不同指挥家、在一个月内连续演奏十大不同风格协奏曲的钢琴家。他是第一位与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美国五大乐团(纽约爱乐、费城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等所有一流乐团合作,并在全世界所有著名的音乐厅举办过个人独奏音乐会的中国钢琴家。他被称为继霍洛维兹和鲁宾斯坦之后世界钢琴界的又一位领军人物。他的音乐才华以及热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使他成为当今古典音乐最理想的诠释者和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演艺经历
演艺年表
80年至99年
郎朗1982年,出生于中国沈阳。
1985年,3岁由父亲郎国任启蒙开始学习钢琴。
1986年,4岁开始师从朱雅芬教授学习钢琴。1987、1989年,5岁和7岁连续二次获沈阳钢琴比赛第一名。
1993年,获第五届“星海杯”全国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专业二组第一名。
1993年,11岁获德国第四届青少年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并获杰出艺术成就奖。
1995年,13岁获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同年他应邀与新成立的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开幕式音乐会上年仅13岁的郎朗被指定担任钢琴独奏,江泽民作为嘉宾出席。
1996年,14岁考入著名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师从著名钢琴大师、院长格拉夫曼。3个月后,与国际著名
郎朗的IMG演出经纪公司签约,从此走向了职业演奏家的道路。2001年签约了世界著名的德国DG唱片公司,成为最受重视的艺术家。1999年,17岁的郎朗在芝加哥拉文尼亚音乐节明星演奏会上,戏剧性的紧急代替身体不适的安德鲁·瓦兹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由著名指挥大师埃森巴赫指挥。开场前,著名小提琴家斯特恩对观众介绍郎朗说:“你们将从这位年轻的中国男孩身上听到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果然,当最后一个音符演奏完毕,听众全体起立欢呼,如雷般的掌声经久不息。这场成功的临时替代演出,被美国三大报纸之一的《芝加哥论坛报》极度赞赏,赞扬“郎朗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令人激动的钢琴天才”。令人惊奇、难以置信的是当晚郎朗在拉威亚的独奏厅为音乐家们又一次演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此曲他已两年多未弹,然而他却非常熟练地用1小时10分钟背谱完成。《芝加哥日报》称这是“音乐史上的奇迹”。从此,郎朗与世界上所有的一流乐团陆续签约,开始了他的音乐演奏生涯。
00年至09年
2001年,郎朗签约世界著名的德国DG唱片公司,成为最受瞩目的艺术家。(至今,郎朗共出版了7张CD和1张DVD,另1张新CD也在录制中。)
2002年在施坦威公司150周年庆典上,郎朗获得了该公司颁发的首枚艺术金牌。郎朗同时也是施坦威艺术家。
2002年8月31日,由已故著名指挥家伯恩斯坦命名的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在德国汉堡颁布。这项大奖旨在奖励全世界“对艺术最有贡献的艺术家”,郎朗是其第一位得主也是该年唯一得主。
2003年,美国著名的青少年杂志《人物》(teenpeople)评选的“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中,郎朗是唯一的艺术家。
2004年5月,郎朗在纽约被委任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并于8月访问非洲,成为第一位担任此职的钢琴家,也是其最年轻的大使。
2004年6月,郎朗到以色列与祖宾·梅塔及以色列爱乐乐团合作,以色列最重要的报纸评论:“郎朗演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超过了鲁宾斯坦”。
2004年柏林爱乐大厅独奏会上,郎朗首演《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德国第一大报《镜报》称:“郎朗是21世纪的霍洛维兹,而听郎朗弹《拉二》,又使我们忘记了霍洛维兹”。
2004年10月,郎朗成为2004德国留声机音乐先生。
2004年11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长授予郎朗“2004音乐先生”称号。
2004年,世界著名的美国CNN国际电视台在全球播出五套郎朗的专题报道。美国CBS电视台新闻60分钟播出郎朗的专题报道,在此之前该栏目曾经报道过的唯一一位中国人是领袖人物邓小平。所有美国最著名的POP SHOW都做过郎朗的节目。著名的英国BBC多次专题报道郎朗。此外,郎朗的音乐会在欧美票房排名第一,并创造了公开售票20分钟之后一扫而空的奇迹。同时,他的CD销售量在美国、德国、维也纳排行第一。2005年4月30日,郎朗应著名的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的邀请,担任钢琴大师班讲座。这次大师班参加的人数最多,反响最好,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钢琴大师班讲师。
2005年6月8日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指挥是祖宾·梅塔。当时现场有10万观众,全世界有6亿电视观众。音乐会获得极大的成功,第二天,维也纳所有的报纸说:“郎朗是这个世纪最伟大的钢琴家、艺术家”。6月12日,郎朗应中国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电视台邀请参加“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大型音乐会,担任独奏,余隆指挥有100个女钢琴手和4大交响乐团担任钢琴协奏,演出钢琴协奏曲《黄河》,音乐会空前壮观。6月15日,郎朗首演维也纳金色大厅,再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创下几十年音乐会最高的票房纪录(包括台上加座和站票),之后,乐团艺术家们激动地说:“卡拉扬出世了。”
2005年9月23日,郎朗与纽约爱乐乐团第三次合作在林肯中心音乐季中首演,由PBS(美国公共电视台)向全美转播,引起轰动。纽约爱乐乐团又与郎朗签约明年的音乐季首演。纽约爱乐乐团表示,纽约爱乐还从来没有连续四年与同一位音乐家签约。美国音乐评论家称之为“音乐的奇迹”。
2005年10月9日,郎朗应美国总统乔治·布什邀请到白宫举行个人专场独奏会,成为第一位到白宫演出的中国钢琴家。总统先生授予郎朗“世界和平使者”的称号。2005年11月11日,德国总统府邀请郎朗,为前去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总统府举行专场演奏。德国总统用专机把郎朗请到德国为胡主席举办了一场钢琴音乐会,连那些外国首脑都认为:这是款待胡主席的最好方式。胡主席激动得三次拥抱郎朗。
2006年6月6日,2006年6月,郎朗应邀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开幕音乐会上演奏,中国中央电视台在报道中转述当地的评论说:“郎朗成为世界杯比赛中一个最醒目的中国符号”。当时全世界有30亿电视观众观看电视现场直播。
2006年10月,大型音乐影视艺术片《朗朗的歌——献给2008》在北京故宫午门开机。该片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列入奥运宣传计划。
2007年5月,查尔斯王子邀请郎朗首演纪念女王钢琴协奏曲。
2007年5月,全球最著名的钢琴制造商施坦威(Steinway)推出“郎朗牌钢琴”。这是施坦威在其150年历史上首次以一位钢琴家的名字来命名钢琴品牌,而且是一位中国的年轻人。2007年郎朗登上了5月7日发行的世界著名时尚杂志《Vogue》德国版。
2007年6月,中国著名钢琴家郎朗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在纽约林肯中心举行了音乐会连续演出四场贝多芬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皇帝》,场场爆满,其中有的场次连续八次返场。2007年6月30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上,郎朗作为“国宝级”钢琴家应邀演奏完激情澎湃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后,胡主席在登台接见演员时再一次激动的握住郎朗的手,而且是以双手相握长达十几秒。胡主席在祝贺郎朗演出成功的同时,又称赞他在国际舞台上为祖国争得的荣誉。
2007年,郎朗与被帕瓦罗蒂称为其“接班人”的著名盲人歌唱家波切利,在美国合作录制了声乐与钢琴的唱片和MTV,在全球发行。
2007年8月8日朗朗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活动上,激情演奏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黄河钢琴协奏曲》,为北京奥运呐喊助威。
2007年接近尾声的时候,郎朗接到令所有音乐家都心驰神往的消息:入围格莱美最佳演奏家奖提名(或直译“最佳乐器独奏演奏奖”:Best Instrumental Soloist),从而成为入围该奖的第一个中国人。2008年2月他获得美国录音师协会颁发的“艺术荣誉奖”,并在格莱美颁奖仪式上演奏了6分钟,这是近年来古典钢琴家首次登上格莱美的舞台。郎朗也再一次成为了一张“中国名片”。同一月郎朗的最新专辑《魔力郎朗》在北美推出,又连续两周获得古典音乐排行榜第一名。
2007年12月31日和2008年1月1日,郎朗与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合作,在新开幕的中国国家大剧院连续举办两场新年音乐会,并接连举办开幕后的首场钢琴独奏会,创造了售票开始15分钟即全部售罄的票房奇迹。同时,他还举办了钢琴大师课,其中一位受指导的盲童感动得说:“郎朗哥哥是我心目中的光明。”
2007年,凤凰卫视开始拍摄《郎朗的歌——献给2008 》音乐纪录片,把钢琴置放在中国的名胜古迹、秀丽山川,郎朗纵情弹奏,为中国喝彩,替山河增色。已经拍摄完北京故宫、天坛、古观象台、金三岭长城、黄河壶口瀑布、太行山大峡谷等等名胜之地,郎朗纵情弹奏,将于2008年在全国电影院线放映。
2008年1月,他还出任万宝龙形象大使和2008万宝龙文化基金会主席。万宝龙全球总裁贝陆慈先生这样评价他:“郎朗先生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那个人,他对艺术充满激情,虽然他很年轻,但是他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备受推崇,而且他非同寻常的国际影响力和希望致力于文化艺术赞助事业的强烈意愿与万宝龙的品牌精神完美契合。”
2008年2月,以塑造世界著名政治家、艺术家形象闻名的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更开始着手为郎朗量身制作一座真人蜡像,因为他们从来访旅游者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在“你最想见到的中国人的形象”一栏中,填写“郎朗”的最多。
2008年3月郎朗在世界顶级艺术舞台美国肯尼迪艺术中心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两千九百个座位的肯尼迪中心因郎朗的到来而座无虚席。2008年3月6日,郎朗在美国南部第一大城市、前总统老布什的故乡休斯敦演出,不仅受到了当地乐迷的热烈欢迎,还意外收到正在中国访问,会见胡锦涛主席的前总统老布什的亲笔祝贺信。信中感人地写到:“亲爱的郎朗,当你在休斯顿(我的家乡)演出的时候,我正在北京(你的祖国)访问,很遗憾没能和你再聚并到现场听你演奏,为你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希望再次见到你,你的朋友,乔治·布什。”
2008年5月,郎朗凭借专辑《贝多芬》获得“爱迪生音乐大奖”古典类协奏曲大奖。
2008年6月间由美国著名的兰登出版公司出版了由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瑞兹亲自跟踪采访和撰写的郎朗英文传记《千里之行:我的故事》(取意于老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意),并先后以12种语言向全球发行。
2008年6月4日,在“宾夕法尼亚之夜”新闻发布会上,和宾州渊源颇深的郎朗被授予了宾州友好大使的称号。
2008年6月30日中国著名钢琴家郎朗应邀为2008年欧洲杯足球赛助兴,在决赛场地奥地利维也纳大球场,与世界级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现场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
2008年,德国国家电视台正式宣布邀请享誉世界的钢琴大师郎朗作为该台的文化大使,并在北京奥运期间作为主播宣传北京和奥运会。
2008年8月8日,于北京奥运会鸟巢现场演奏《灿烂星空》,曲长达8分钟。
2008年8月29日,由凤凰卫视出品、郎朗电影处女作《郎朗的歌——献给2008》全线上映。
2009年6月30日,2009魅力中国演唱会。
2009年9月9日,在旧金山戴维斯音乐厅演出。
2009年10月1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60周年首都各界国庆联欢晚会
2.沈文裕钢琴独奏音乐会观后随笔 篇二
一
约6时半,当报幕员解说完毕后,沈文裕信步地走向钢琴,他刚刚20出头,着装严肃,消瘦的肩膀,矮小的个头,经过精心修饰过的黑发使他的脑袋显得很大,当他手扶钢琴默默地注视观众的那一瞬间,我看到了他那犀利的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种目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更让我感到神奇的是当他演奏完某些乐曲,当他从钢琴凳上蹦起来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神又久久不能回归现实,仿佛一时难以从超脱的心境里走出来似的。
音乐会上半场的演奏曲目有李斯特的两首《匈牙利狂想曲》(第二首、第六首)、肖邦的《叙事曲》(Op.23)和《谐谑曲》(Op.31),有演奏技巧艰深的《野蜂飞舞》(奇弗拉改编)、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巴拉基列夫的《伊斯拉美》,下半场是他自己改编的独奏版《黄河》。
演奏会非常精彩,从某个角度讲可以说无与伦比。观众们为他演奏的每一首作品欢呼、激动……
当他弹到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六首的快板(Allegro)主题时,他那略微向上抬起的肘部动作给我留下了神秘而深刻的印象,说其神秘是因为这种肘部高低位置的变幻是否与其超强的八度演奏技术有关系?让臂部以最好的姿态迎合手腕,从而让弹奏八度的双指在黑白键上自如驰骋。那些大量的八度跳跃对于他来说是何等地轻松自如,超强的演奏技术不免让人联想到高端科技。当弹到尾奏部分(Presto)时,狂欢般的音乐让观众们沸腾起来……
肖邦《叙事曲》(Op.23)是他演奏的第4首乐曲,沈文裕对这部作品的诠释独具风格,这次从他那娟秀的手指下传出的音乐时而如细水长流,时而又“淙大壑与沃焦”。在演奏乐曲副部主题(68—93小节)时他又弹得音色飘渺、连贯,大概是因为在用心灵歌唱,所以音乐显得出奇的美。尤其是展开部A大调副部之前的几小节,音乐处理更具特色,他把每小节中的八分休止符时值有意延长(102—104小节),由此造成一种紧张情绪的上升,为即将出现的“大洪流”做极尽的“能量聚积”。
音乐会中最精彩的当属他演奏的第7首作品《彼得鲁什卡》了,这部钢琴组曲是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俄罗斯民间音乐为题材,音调纯朴、节奏复杂,其音响所应达到的强烈程度与刺激性对于演奏者来说是极具艰深演奏技巧的全新挑战。沈文裕将作品中浓郁的民间音乐风味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第三首《忏悔节》中的那些听似具有手摇风琴的平凡的旋律音调,在他的演奏下充满了异国情调;再比如那些“彼得鲁什卡和弦”(即多种调式叠置的和弦),他那富有弹性的双手幻影般地穿梭于键盘间,让那些粗犷的、极端不协和的“音块”不断地从琴缝里往外涌……
在舞台上,他显得轻松而矫健,整个演奏精彩得让人着迷。听着他的演奏,仿佛有一种巨大的创造力在沸腾、在涌动。
二
“文裕天生就有一种喜欢高难度作品的嗜好”。①
开始拿到沈文裕独奏音乐会的节目单时,看到大量曲体庞大而又演奏技术艰深的曲目,会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诚然,在音乐会中他所表现的演奏技巧是无与伦比的,可听着他那些充满炫技的演奏,观众的审美疲倦感不免油然而生。“艺术审美接受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音乐会中,作为受众方的观众的动机,就其普遍性而言,不是观赏炫技、不是高端科技效应,而是希望经受一种情绪和感情上的波动,希望得到一种美的欣赏和享受。出于观众的这个欣赏动机,观众在接受过程中会从潜意识里拒绝进行高难度的精神与脑力劳动,而作为演奏者,如果过分地、一味地强调炫技与演奏难度,那将必然导致观众的审美疲倦,因为,那实际上已从欣赏活动转入了“天才猜谜活动”(天才能力的鉴定)。
在沈文裕音乐会结束后的第3天,我有幸得到了一次专家访谈的机会,即访谈我国著名钢琴艺术教育家、理论家魏廷格先生。在访谈过程中,我自然提到了刚刚结束的沈文裕的音乐会,从专家意味深长的言语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专家对沈文裕的关心与爱护,同时也领悟到专家对沈文裕的些许担忧与期望。
从专家那里回来后,我又想起前不久看到过的一篇写沈文裕的文章,“在国内的年轻钢琴家当中,具有沈文裕这样天赋的,还是实在太少了,可是,他现在在艺术成长道路上的走向,却让许多关心他爱护他的人,感到有些担忧。”②从波籍著名钢琴家、音乐评论人朱贤杰先生的这番话里也不难觉出他对沈文裕的忧虑。
那么,关于沈文裕,人们的担忧与期望是什么呢?
钢琴演奏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钢琴演奏者则必须遵循这个发展规律,即在其艺术活动中需要特殊关照“全局的规划与策略”。对于一个钢琴家来讲,这是个关键性的问题,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小问题。那么什么是“全局的规划与策略”?这里所说的“全局的规划与策略”应包括诸多内容,如照顾参加各个国内外比赛和各地巡回演出之间的关系;照顾自我消耗与补充、继续深造与停止学习,照顾整体学习情况中的特点,照顾前后学习历程之间的关系;照顾炫技与音乐之间、才能与勤奋、生活与艺术、依赖与独立关系等等,这里列举的这些问题,既相互对立又互相关联着,它们的存在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不仅要不可避免地面对这些问题,而且还要特殊关照这些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也是伴随他整个演奏生涯的大事。
关于沈文裕,当人们看到他在各重大国际钢琴比赛中屡次失利(如在首届巴西维拉-洛伯斯钢琴大赛中未能进入决赛③、2007年在第四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的初赛中就名落孙山),看到他在2003年赢得过伊丽莎白国际钢琴比赛的优异奖项后,又不乏疲劳地屡屡参赛(事实上那次大赛已经足以证实了他的实力④),看到这些,人们自然要发问,沈文裕,在他的钢琴艺术活动中,有没有特殊关照“全局的规划与策略”?他是如何面对这些问题的?他又是怎样处理这些问题的?诸多问号自然成了人们的忧虑与担心。
基于此,我想人们的期望大致有这么两个方面的意思:
第一,有特殊才能的沈文裕需要再学习。
“沈文裕在钢琴艺术上就是一个罕见的天才,他就是为琴而生的。”⑤事实的确这样,看到沈文裕那神奇般的演奏,看到他那超人般的演奏技术,他所能做的,在一般人看来,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那是一种特殊才能的表现。这是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即有特殊才能的钢琴家。那么,类似沈文裕如此这般有特殊才能的钢琴家,还需不需要再深造,再用功呢?在天才与才能论方面,黑格尔曾做过雄辩的说明:“艺术才能虽然有可能作为一种资禀,先天地存在于某些人身上,但是光靠这些资禀不能成为艺术家,更不能成为艺术天才。这种资禀顶多只是一种潜能。要让这种潜能化成现实,则必须靠后天的思索、勤勉和练习”⑥,黑格尔在这里所要说明的是,作为一个有特殊才能的艺术家会具备一定的先天资禀,会熟练地掌握各种技术技巧,那么,这些技术技巧如果再经过不断地刻苦努力与学习,有特殊才能的艺术家,在进行审美创造的时候才能更加具有感染力,最终才会成为真正的天才艺术家。沈文裕向来被人们认为是有特殊天赋的,要想成为真正的天才演奏家,人们期望他再学习、再思考、再勤勉,只有这样,他才能在“遨游”音乐海洋中克服万难,排除艰险。
第二,沈文裕需要走入生活,确确实实地了解人。
“文裕除了弹琴和并不差的文化课学习,其他方面确实懂得很少。比如,他一直不善于与同学、与他人接触,不会与媒体打交道。”⑦音乐会前一天,我曾目睹过沈文裕与某一音乐学院师生的见面会,在此之前我曾一度错误地认为,与沈文裕沟通是件困难的事情。但就在听那次见面会的过程中,我发现我错了,他有很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因为当他面对那些像“初生牛犊”般爱提问题的同龄人时,他那充满睿智的目光中,不时地流露出欢喜的光彩。事实上,他不仅能与人沟通,而且他还渴望与人沟通。这说明他本质上不仅热爱生活,他还渴望了解人。
但是,从沈文裕所讲的这些话里,“我没有好朋友……,我只要有琴弹就够了,其他我根本就没有在意。”⑧人们又多少了解了些沈文裕的生活处境,这是一种欲脱离现实社会,欲远离人群的生活方式,让人们担心的是,这种生活处境如何能激起一个钢琴家的灵感?他的音乐源泉又从哪里获得?
“沈文裕在表现技术困难的段落时,好像忽然离开了音乐,出现了感情上的空白……一切好像很完美,但是就像是一位外星人在演奏,少了某种人性化的感染力”⑨,这是旅新钢琴家高平先生,在一次国际比赛上,听过沈文裕的演奏后发表的意见,表明了他对沈文裕的演奏所持有的些许遗憾。是啊,作为一个钢琴家是没有理由脱离现实生活的,作为一个天才演奏家更不能远离社会中的人。
霍罗维茨之所以成为一代钢琴大师,并不是因为他“古怪”、“异类”、“脱离现实生活”,而正相反,他的敏感来自于他对人的深刻了解。他有挚友,有与之相伴一生的爱人,他懂得人间的喜怒哀乐,懂得情感世界的一切真谛。因此,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代钢琴大师。
沈文裕,要想把他的天才般的特殊才能与其音乐存在于同一个和谐统一体中,他就必须贴近社会生活。人们期望他能深入地走进生活,以博大的胸襟与人进行广泛的交流,认真了解人间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三
音乐会结束后,我在休息大厅买了本由廖弟方编写的纪实传记《沈文裕从贫民家庭通往钢琴大师的奇迹》一书,回到家中举灯彻夜一口气读完,耳边回荡着的依然是沈文裕所演奏的音乐,感慨之际,便草成了这个稿子。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在通过沈文裕的情况,强调说明从事钢琴艺术活动理念的重要性,还有一点欲强调的是,即使物质生活像“糖衣炮弹”一样,不时地侵蚀着钢琴家们的精神,但希望它不要遏制钢琴家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不要抑制艺术家对音乐的赤诚。“沈文裕,这个钢琴神童向大师的目标迈出了扎实的一步”⑩,忠心地祝愿钢琴家沈文裕在今后的里程中,一路走好。
①廖弟方《沈文裕》,远方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第121页。
②朱贤杰《关于沈文裕》,《音乐爱好者》,2008年第1期第27页。
③龚宝良《巴西钢琴比赛爆出内定丑闻中国选手沈文裕出局存争议》,《音乐周报》2006年第40期。
④{10}鲍蕙荞《后来的人如果不能超过前人,就太可悲了!——钢琴神童沈文裕访谈录》,《钢琴艺术》2003年第8期。
⑤廖弟方《沈文裕》,远方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第309页。
⑥陈望衡《黑格尔美学论稿》,1986年12月版,第149页。
⑦⑧廖弟方《沈文裕》,远方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第311页。
⑨朱贤杰《关于沈文裕》,《音乐爱好者》,2008年第1期,第28页。
金莲花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
3.李云迪国家大剧院钢琴独奏音乐会 篇三
观后感
文:周卓
在像平顶山这样的城市,很少有机会能亲耳聆听到任舒曼这样大师级人物的音乐会,笔者则有幸赶上了这场很棒的音乐会。虽然不是什么高规格的音乐厅,甚至在30°的高温下也没有空调,用的琴也不是斯坦威等名琴,但任老师用娴熟的技巧和非凡的驾驭能力向我们证明了他作为中国一线钢琴演奏家的实力。他的演奏犹如一阵阵清凉的风,在炎热的天气中带来了丝丝凉意,使人心旷神怡。
青年钢琴家任舒曼,199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师从卞萌教授。在大学期间,多次在北京各大著名音乐厅演奏,并为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录制过多首中外钢琴作品;曾受邀深圳、昆明等城市举办音乐会;1997年,与北京交响乐团合作,成功的演出了王西麟先生的钢琴与交响合唱《中国之诗》,并为其钢琴组曲《晋风》举行首演。同年,再次应北京交响乐团邀请,参加北京“紫禁城中山音乐堂”的揭幕典礼音乐会;2001年,任舒曼与中国首席交响乐团,录制中国第一部数字音乐风光片《鼓浪屿》 的全部音乐,该片获中国政府艺术成就奖华表奖。
2001年任舒曼赴美国深造考取了美国著名的Rice 大学Shepherd 音乐学院,师从于法籍钢琴家Robert Roux教
I 授。2002年,在Duncan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个人音乐会,被休斯顿《国际日报》描述为“任是一位极其热情的,令人激动的钢琴家……”。2003年,毕业并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同年,任舒曼赴波士顿大学追随向往已久的著名钢琴大师-Anthony Di Bonaventura 学习,并如愿考入其博士班,成为该音乐学院当年唯一一位享受波士顿大学院长私人为其设立的“John Silber”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2004和2005年,任舒曼连续两年被邀请到Hampden-Sydney 室内乐音乐节,在此期间,得到包括钢琴家Lydia.Artymiw,Nathanel.Rosen,Arturo Delmoni,Paul.Ostrovsky以及钢琴家Gilbert.kalish的指点、帮助和肯定。
2007年秋,任舒曼被邀请在美国李斯特国际音乐节、斯坦威国际艺术节以及在佛罗里达的多场独奏和室内乐音乐会。近年来,任舒曼先后在美国、墨西哥、加拿大以及德国等欧美国家成功举办过个人独奏和室内乐音乐会,任舒曼在中国山西大同大学,河南教育学院以及延吉艺术学院的音乐学院和音乐系任客座教授。
当晚的节目单是:
肖邦:夜曲
前奏曲 op.28 no.15 雨滴 圆舞曲 op.64 no.1 小狗 练习曲 op.10 no.12 革命
II
舒曼:快板
op.8 肖邦:谐谑曲 op.31 第二
--------休息--------莫扎特: 奏鸣曲 K331 第一乐章
舒伯特: 3首钢琴曲 D946 第一乐章
勃拉姆斯: 奏鸣曲 op.5 第一乐章
音乐会刚开始,任老师说道:“本身是想演奏一些难度较大的作品,但是考虑到这次的听众大多是家长和孩子,所以把曲子难度降低了些。”虽然他是这么说的,但是其中的“革命”练习曲(op.10 no.12)和第二谐谑曲(op.31)都是对技术要求很苛刻的作品。
第一首他演奏了肖邦的夜曲。他把这首曲子近乎是“唱”了出来,整体很静谧,很绵长,很优美,触键很细腻,踏板运用很到位,声音永远是清晰地,尽可能的贴近了作曲家的原意,充满了温馨的感觉。这首曲子并不快,把它当做第一首可能是任老师为了热身而准备的。
第二首“小狗”圆舞曲演奏之前,他特别讲述了“小狗”这一词的来源,肖邦一生写了共247首作品,其中没有一首是有标题的,而现在那些所谓的“小狗”“革命”等都可能
III 是后人根据曲子的内容又加上的,很可能是以讹传讹,但却被写进文献里。他风趣的说这个过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八卦”。在他的手下仿佛肖邦又一次获得了生命,他把那只小狗可爱的摸样,调皮的动作以及神态用音乐描绘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弹此曲时他的触键较上首夜曲更浅了一点,使整体显得更明快与活泼。在此曲的快速部分,由于和声的变换非常迅速,任老师在这些部分充分的展现了他的踏板功力,此曲中他大量的运用了抖动踏板,学习钢琴的人可能知道,抖动踏板在邓越洋的《踏板法》中属于较高级的一种踏板使用方法,踏板抖动法又称颤动踏板法,它是一种快速的、比较浅的动作,它使制音器碰擦琴弦,从而不使声音完全闷住,又使琴弦不能完全的震动。制音器的抖动动作应该越快越好,以避免声音中阻塞或被砍断。任何时候,都不能让踏板再被提起或完全踩下时发生碰撞。这样难度的踏板技巧任老师用的毫不费力,使和声在一种顺理成章的感觉下快速进行变换。这首曲子很成功是毫无疑问的,虽然有个别的错音,但那并不影响整体的完美!
第三首是肖邦的“雨滴前奏曲”在赏析这首曲子之前,有个故事应该了解一下,那就是肖邦和乔治〃桑的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肖邦从小身体就比较虚弱,乔治〃桑便把他接入自己的一座郊区的别墅里。为他调养身体,在这期间是肖邦最盛产的时期。但是他与桑的感情因为种种原因慢慢变
IV 得疏远了,最后因为桑的女儿的婚姻问题让他们产生了几乎是对立的看法,这是他们感情决裂的导火索。在写这首“雨滴”时,肖邦就住在桑的别墅里,桑不在家,外面下着雨,这时肖邦已经开始对桑感到不满了,从这首曲子里就能听出来有淡淡的忧伤。任老师在演奏这首曲子时,把那种下雨时湿润清新的感觉和作曲家内心的活动描绘的异常生动,用温柔细腻的指触模仿出了下雨时滴滴答答的声音,而低声部的线条一点也不模糊,犹如一架大提琴在歌唱。此曲罢了。感觉空气中透着一种湿润的清新气息。
肖邦的故乡波兰是一个多难的国家,就在肖邦生活的那个年代里,波兰正遭受纳粹的侵略,为此肖邦写下了具有革命性,斗争性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其中“革命”可谓首当其冲。在希特勒向波兰首都华沙打响第一枪的时候,波兰的国家电台正在播放这首“革命”!任老师快步走到琴前,庄重的抬起了双手,随之便是一串犹如闪电般有力的号角之声挥泻而下。整个曲子雄伟壮阔,荡气回肠。是上半场获得掌声最为热烈的一首曲子。当弹到及激昂并充满愤怒的片段时,任老师整个人几乎就要站立起来了,这种状态下发出的音响宏大磅礴,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做到了响而不干,强而不炸,也让观众见识到了一架钢琴竟可以发出像交响乐队一样震撼的声音。在类似暴风雨雷电一般的声音洗礼之后,音乐会被推向一个小高潮,刚才空气中那清新湿润的
V 感觉已经荡然无存。
接下来的这首曲子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在国内公开的演奏会中演奏这首曲子的,恐怕就只有任老师了。舒曼本身是想写一部奏鸣曲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只写了这第一乐章,所以这首曲子就这样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此曲是题献给另外一位作曲家莫索列斯,当时舒曼是准备写一首《b小调奏鸣曲》的,结果到了1833年只出版了第一乐章,并且题献给了他一生的梦中情人特丽莎· 葛罗伯小姐,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特丽莎小姐就是我童年梦想的化身!”此曲和他另外一首托卡塔(op.7)共被称为他的炫技性作品,录音极少,现在可查的录音只有西班牙的两位女钢琴家拉罗扎和博里尼的这两个版本,这次我有幸听到了第三个版本。这首曲子一开始就把我带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里,那多变的调性就好似初恋一样婉转多情。细腻的部分宛若一位羞涩的少女。激烈的地方就像爱的花朵在怒放一样华丽。现场的观众都被任老师那充满魔力的琴声所吸引。最后掌声尤为热烈!
肖邦的谐谑曲共有四首,这次他演奏的是第二首。这里需要给介绍一下曲子的创作背景。肖邦的创作分四个时期,首先是他在华沙的时期,写的大多是天真浪漫的小曲。然后是华沙起义失败的时期,这成为他创作的一个转折时期。之后是在巴黎的全盛时期和最后的晚期。而这首《降b小调谐谑
VI 曲》是写在华沙起义时期的一个作品,和刚才的“革命”和“雨滴”都是写在那个时期的作品。这首曲子是肖邦四首谐谑曲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虽然没有第一首那么悲壮,但它充满了幻想性,抒情性和歌唱性,所以被演奏的频率非常高。有的乐评家说这首曲子的风格使人们想起肖邦其他同类的曲子,因为它赋予魅力,把简单、容易、大胆、可爱、憎恶等融为一体,是非常具有诗意的。谐谑曲的本意其实就是一点点玩笑。这个题材最早出现在17世纪意大利,莱蒙威尔第就以这个题材写过叫《音符的微笑》。最早被用于和声作品,后来被广泛用于器乐作品,贝多芬、海顿以及舒伯特等人都专门写过谐谑曲。谐谑曲拥有宏大的构思和史诗般的气魄,而它的内容远远超过了它名字本身,与之相对应的是戏剧性的发展脉络和情绪上的强烈对比、内心情绪骚动、痛苦狂乱的呐喊、歌唱性等。此曲快速部分任老师并不是单纯地炫技,而更多地是对音乐的控制和把握,他以一种宽广、绵长的线条勾勒出了如歌的主题,散发着一种沉迷于思念、诧异与憧憬的味道,时而有点俏皮的处理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在曲子后半段任老师把音乐推向了第一个高潮,华丽、愤怒充斥其中,随着和声的转换,音乐又渐渐的回到了主题,这里有种黎明前是最黑暗的感觉,最后响起热情奔放的尾声,表达了勇往直前的气概。任老师这次对肖邦无疑是一个 VII 精彩的诠释!由于现场温度太高,任老师为缩短时间放弃了中场休息,这对演奏者的体能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莫扎特的奏鸣曲k331第一乐章,大家可能有点陌生,它的第三乐章就是大名鼎鼎的《土耳其进行曲》!一般来讲奏鸣曲是很规整的,均为奏鸣曲式,而这里莫扎特则用的是变奏曲式,这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创新。这首曲子的风格任老师把握的相当到位,把莫扎特音乐特有的可爱、天真诠释出来,非常吸引人,让人们过耳不忘。不过笔者觉得任老师在强的部分处理的可能有点太冲了,不过后来想了下,每个人的演奏会带有自己的处理习惯和方式,而且这时演奏会已经接近尾声,任老师这样处理可能是为了衬托当时的气氛,所以也是可以理解的。
音乐会的第八首是舒伯特的3首钢琴曲D946第一乐章,虽然听起来很赋有歌唱性,但却是非常严肃的,舒伯特的钢琴小品被称为“欧洲浪漫主义气息的开始。” 在一阵密集的音乐里有着一种灵光乍现的感觉。整曲都透着一股浪漫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山谷中、大海旁。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演奏。
接下来是笔者最喜欢的一首,也是本场音乐会最后的一首曲子。勃拉姆斯的奏鸣曲(op.5)第一乐章。勃拉姆斯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他所处的是浪漫主义晚期的年代,但他仍然坚定自己的路,崇尚古典,将创作植
VIII 根于古典音乐的传统之中,从而使他的作品充满了19世纪浪漫时代古典风格所具有的独特风情。这首f小调钢琴奏鸣曲是勃拉姆斯25岁创作的作品,从他的作品号就能看出来是他的早期作品。他7岁开始学钢琴,10岁开始学作曲,在他20岁的时候就和一位小提琴家开始了巡回演出,主要是弹伴奏,后来跟那个小提琴家反目成仇了,因为他的第五号匈牙利舞曲的主题其实是那位小提琴家先发先的题材,把德国的一些民歌运用到了他的演奏之中,后来两人分道扬镳之很多年以后,勃拉姆斯被那个小提琴家告上了法庭,理由是侵权,但最后勃拉姆斯证明了这首曲子的题材是一个民歌,而且这个题材不仅是在匈牙利,之后在波兰等欧洲国家都有分布,此事便不了了之了。勃拉姆斯在与这个小提琴家的旅途当中,结识了许多知名的音乐家,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人脉。他的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思想的同时又保持着古典式的均衡。这首钢琴作品写于1853年,来年得以发表。这部作品非常大,和传统的奏鸣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家都知道一般的奏鸣曲是3-4个乐章,而这个奏鸣曲有5个乐章,演奏这部作品需要40多分钟。勃拉姆斯非常崇拜贝多芬,贝多芬中晚期的作品一直是勃拉姆斯临摹、研究的重要部分。仔细聆听和观察这首曲子后可能会发现,这首曲子具有和“命运”交响曲相同的调性,同为c小调,还有动机,刚开始就跨越了整个钢琴键盘,而且有两个主题,IX 非常差传统的调性转到关系大调然后又回到原调。任老师弹得这首曲子真可谓震撼之极、激动人心!他在弹强的部分充满了英雄气概,控制力很到位!
任老师最后又加演了两首曲子,一首是格什温的前奏曲第一乐章,是一部现代作品。风格把握的很到位。另外一首就是他仅仅练习了1天的《彩云追月》!虽然有地方不太到位甚至错音连篇,但是1天能弹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厉害了!
音乐会结束后听众们意犹未尽的离去了!这次音乐会让笔者感触良多,不论是音乐的理解与表达都有长足的进步!还希望任舒曼先生回去后好好休息,祝任老师在艺术上永葆青春!笔者真诚的期盼能再次聆听到大师的精彩演出。也许对于真心热爱音乐的人来说,用音乐这种世界上最具有魅力的东西充盈自己的一生就算是一种胜利,因为这样的话,他就将自己的漫漫人生化作了一阕生生不息的乐章。
【李云迪国家大剧院钢琴独奏音乐会】推荐阅读:
李云龙的亮剑精神10-29
参加国家音乐培训心得10-17
国家、阶级、专政与国家治理体系06-18
国家森林公园-创国家森林城市征文08-10
国家宝藏观后感:国家宝藏,有我们守护!10-25
国家大剧院建筑观后感09-12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工作的通知07-12
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审批表填写说明08-19
留学国家对比06-18
国家举报电话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