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精选7篇)
1.《胡同文化》教案 篇一
《胡同文化》高一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胡同文化》高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胡同文化》高一教案1教学目标
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方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教学重点
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全文中心意思的概括。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文作者汪曾祺在《散文应是精品》中说:
“近几年(也就是二三年吧),散文忽然悄悄兴起。散文有读者。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流行歌曲、通俗小说、电视连续剧泛滥的时候,也还有一些人愿意一个人坐下来,泡一杯茶,看两篇散文,这是为什么?原因可能是:
二、在粗俗文化的扰攘之中,想寻找一种比较精美的艺术享受。这些年,把语言看成艺术,并从中得到愉快的人逐渐多起来,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素养正在提高的可喜的征兆。
“散文天地中有一现象值得玩味,即散文写得较多也较好的有两种人,一是女作家,二是老头子。女作家的感情、感觉比较细,这是她们写散文的优势。有人说散文是老人的文体,有一定道理。老年人阅历较多,感慨深远。老人读的书也较多,文章有较高的文化气息,多数老人的散文可归入“学者散文”。老年人文笔大都比较干净,不卖弄,少做作。但是往往比较枯瘦,不滋润,少才华,这是老人文章一病。
“小说家的散文有什么特点?我看没有什么特点。一定要说,是有人物。小说写人的,小说家在写散文的时候也总是要想到人。即使是写游记,写习俗,乃至写草木虫鱼,也都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下面我们就体会一下作者写的散文的风格特点,看他属于哪一种风格。
二、自读课文,分析,讨论。
按照课文由表及里的行文顺序和由简易到繁难的思维规律,让学生先阅读、分析、讨论前半篇课文的段落大意比较合理,可以逐段概括它们的要点,也可只做有代表性的段落,视时间充裕与否而定。
(课文第五段是将“胡同”的城建特点与其文化特点挂起钩来的段落,可以选作课堂学习的起点。通过让学生寻找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等方法,帮助他们发现这一段在文章思路上的作用。问: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是哪一段?)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要使学生在自读时就能发现这些句子的价值,必须提醒他们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进一步对要点概括可以表述为:用方正的方向切割北京的大街、胡同,影响着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这种概括,首先是对全段思想要旨的提炼、提纯,其次也是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的语言推敲,这比勾画关键句要来得困难。应该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老师不要越俎代庖,同时老师还要注意掌握好宽严尺度,学生的表述,主要意思基本正确完整就可以了,不要要求过高而吓退他们。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恐怕目的是要谈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为读者描绘了胡同的安静,这已经隐约有了生活———文化的影子。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从而结束了对胡同在城市建筑方面的特点的介绍,开始转入对胡同所连带的地方文化性质的思考。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安土重迁”只是“封闭文化”的一种表现,并非惟一表现,这可以从下面的段落中找到根据。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进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一般的四合院里。
第八段继续从物质生活方面写北京人的封闭文化。他们满足现有的一切,拒绝外界事物到了固执的程度,当他们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时,天知道他们与多少“别处”的优长和进步失之交臂。
第九段写了北京人在政治方面的封闭,他们生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其思想本质仍是满足于现有的生活。
第十到第十二段对“胡同文化”的封闭性质作更深入的剖析,指出其精义是“忍”。封闭的胡同文化所期望的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心理满足,当这种期望的水平或层次被人为地不断压低时,满足会变得愈来愈不容易,这时“忍”就成了维持这种文化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在这三段中,作者各选取一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所以说它们典型,是因为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北京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境中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来暴露正是“忍”在支撑着胡同文化。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写了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向,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消亡。这个层次的难点在于对作者感情的把握,应该说,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文化曾长久地体现着北京市民的生态和心态,它的衰落确实带给了作者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更看到了胡同文化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它告别是时代的要求。
三、小结
全文的中心意思归纳
以封闭保守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现在这一切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过去。
四、作业
继续深入研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从四个方面解读“忍”。
1、“忍”是胡同文化的精义。
2、“精义”是相对于“表现”而言,胡同文化的表现是封闭。
3、“封闭”渗透于北京人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安土重迁,如渴望独门独院,如对物质生活容易满足,如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
4、作者对“忍”的态度基本是否定的。理解这层意思后可向学生提供下面材料: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汪曾祺全集六》116页)
二、分析以封闭和忍为特征的北京市民文化为什么冠以“胡同”之名。
1、正南正北方向的胡同把北京城切割成方正的小块,传达着封闭的思想。
2、众多的胡同在北京城市建筑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对北京市民的思想拥有深广的影响。
3、胡同一端连着大街闹市,一端通向四合院,但它在本质上不属于车水马龙的大街,而同闭合的四合院成为一体。
三、小结
本文让我们欣赏到了原汁原味的北京,也了解了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这种文化将在改革大潮中消失。
四、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
《胡同文化》高一教案2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理清思路的能力
2、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3、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概括要点的方法。
2、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三、教学设想
实施“探究”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进行研究性学习。
四、课时安排
本文的教学为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猜一个谜语
谜面:“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
谜底:建筑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个地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乡人,蕴育了一种又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每一种文化又和当地的民居息息相关,如上海的石库门文化、苏州的小巷文化、北京的胡同文化等。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文——《胡同文化》。今天,我们就来穿越北京的胡同,领略汪曾祺先生笔下独具情味的“胡同文化”吧。
2.《胡同文化》教案 篇二
一、教学流程
我在处理该课时, 设计了三个环节:①了解胡同的特点, 要概括出胡同文化的特点——北京市民的心态;②理解作者面对胡同的衰败、没落所寄托的感情;③开放性讨论“怎样看待新兴的‘高楼文化’”的问题。
考虑到学生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 甚至是知之甚少, 因此, 上课伊始, 我就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 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歌》, 孕育“胡同”文化的氛围。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 那悠长悦耳的胡同京歌, 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歌曲一结束, 他们回味着, 惊叹着, 感受到了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随后, 我在黑板上板书课题《胡同文化》和作者汪曾祺, 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本课课题。
汪曾祺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 是著名京剧《沙家浜》的主要执笔人之一。随后我用一句:“汪曾祺是江苏人, 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 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 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 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胡同, 感受胡同文化。”将话题引入到课文。
(一) 带领学生从中心句入手, 提纲挈领地梳理文脉。
在和学生共同探究胡同的特点时, 我适当地穿插一些幽默的北京方言, 增添课堂的京味儿氛围, 这也是对教师课堂语言的一个考验。
(二) 引导学生探究“文化”的本质概念, 以及胡同文化的内涵。
由北京胡同过渡到胡同文化。我宕开一笔, 问道:什么是文化?我先请学生比较这两句话中“文化”的含义:1.在当今社会里, 没文化是不行的。2.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
词典上给出了文化的定义, 准确地说, 第2种文化应该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学生面露难色:“抽象!”我适时点拨:“其实只要我们留心观察, 定会发现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很多……”学生又活跃起来:吃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服饰文化、网络文化……“点拨法”使“胡同”文化之河开始“汩汩”流淌。“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
学生:“比如吃文化, 我们中国是一个美食王国, 饮食讲究色、香、味, 烹饪强调刀工火候, 吃东西用筷子, 轻挑慢夹。那西方人就不同了, 牛排鲜奶, 刀子, 叉子, 还有爪子一齐上!”
学生:“筷子与刀叉也折射出中西文化差异。远古时期, 我们的祖先在烧烤食物时, 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 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 也要用它们来取食。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 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 不仅不怕高温与寒冷, 而且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 (一阵笑) 我抓紧补充:“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 他们马上生活, 随身带刀, 往往将肉烧熟, 割下来就吃。刀叉和筷子, 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 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 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人一开始就分吃, 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 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 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 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似乎游离了“胡同”文化这一主题, 但它恰恰使学生加深了什么是“文化”的印象, 此时讲述对文化的理性理解, 学生也就不会觉得那么“抽象”。它又使“胡同”文化之河冲走了前进道路上污泥, 有水到渠成之势。这文化的河流, 流淌到这里, 已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
(三)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面对胡同的衰败、没落所寄托的感情。
这篇文章的另一个难点就是作者以一个老北京深邃的眼光分析了北京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 而对于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必然消失, 隐寓了复杂难言的感情。年轻的一代是很难理解作者的这种感情的, 于是我决定从乌衣巷、蛤蟆陵的典故入手, 以典故带动感情:“乌衣巷、蛤蟆陵记录了世事的变迁, 北京的胡同也见证了人事的沧桑, 作者正是体会到了北京胡同和南京乌衣巷、西安蛤蟆陵有着一样厚重的历史感, 也承载了同样丰富的内涵, 因而串连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面对世事沧桑而流露出的无限伤感、怀旧情绪。”当我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时, 学生对比较生疏的怀旧之情、伤感之情都表现得很到位, 读得很真, 很有感情。
(四) 开放性讨论“怎样看待新兴的‘高楼文化’”。
为高潮的到来设疑:北京的胡同在衰败, 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 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 你又如何看待新兴的“高楼文化”?两种居住氛围, 你更喜欢哪一种?
这一环节是整堂课上比较出彩的地方, 学生畅所欲言:“随着时代的发展, 居住高楼的人们在享受现代家居的舒适典雅的同时, 也为个人的心灵增加了隐秘的空间, 我喜欢。”“高楼文化充满现代都市气息, 人们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忙碌和充实, 但是它总带给我一种孤寂的情感, 亲情、邻里之情日渐淡化, 近在咫尺的亲戚朋友同学之间形成了新的隔膜。”……
高潮迭起, 学生的思维被完全地打开了, 他们自由的思想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这, 正是新课改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教学感悟
(一) 立足新课改, 对教材进行整体把握, 精心处理。我以《胡同文化》为载体, 带领学生了解胡同, 以及胡同文化的特点, 以音画结合的方式导入, 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 通过观看形象性的图片, 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然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将文本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二) 语文学习离不开形象和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学习主体的自主亲历在语文的读写中不可或缺。
(三)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调控教学, 不能完全按部就班。在教学中, 要因文制宜, 找到进刀的肯綮很重要, 特别是对一些距离学生生活较远、感情较复杂的文章, 教师一定要找到切入口, 这个切入口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又要能完成教学任务。
(四) 释疑解惑, 启迪学生智慧。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乃至一个眼神, 教师都要及时捕捉, 悉心观察并迅速作出判断, 并及时进行调整, 同时, 这种调整又必须在自己的有效控制之下, 以便达到预期的目的。
(五) 开放性的教学策略需落到实处。教师可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 给他们留下探究的空间, 使他们大胆寻求开放的答案。
3.例谈《胡同文化》的教学 篇三
散文名篇《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但文章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胡同民居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是一篇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文,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中力求渲染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文化求知欲,让学生进行一次文化的洗礼。
教学总结及反思
这堂课学生的表现在情理之中,却也在意料之外。他们的兴致很高,探究问题积极踊跃,极大地发挥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整堂课很流畅地进行下来,我也觉得非常轻快。结束之余,我在想为什么学生的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会那么高?总结反思后,我觉得主要得益于教学情境的创设,人文气氛的营造:
一、妙设情境导语,创设文化情景。
精妙的导入,可以烘托气氛,创设一种与文本契合的情景,激发学生内在的阅读需要,《胡同文化》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当然需要与之精妙的导语来切入。考虑到我的学生(身处西北)对北京的胡同了解不多,我先让学生对北京的胡同有种直观的感知,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出对文本的解读,继而层层推进,进一步领悟胡同文化的魅力。在设计导语时,我抛开了传统的语言文字的渲染,代之以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图片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胡同京歌》,让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让那荡气回肠的胡同京歌,深深地吸引住学生们。这样,歌曲一结束,在他们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那绵绵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在他们开始受到如此的文化冲击的同时,我的教学初衷就达到了。随后,揭示课题“胡同文化”就顺理成章了。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起学生积极的思考和探索,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气氛。精心设问置疑,可以使学生疑中生问,疑中激思,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教学本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组织学生讨论,自由质疑。同学们积极思考,从题目提供的信息中发现了两个问题:胡同有什么特点?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我再适当点拨、引导,使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思考、探讨的热烈气氛。
其次让学生从中心句入手,提纲挈领的梳理文脉,这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即教会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为了授之以渔,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如作者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为什么作者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趣味。在和学生共同探究时,我适当的穿插一些幽默的北京方言,也增添了课堂的京味儿氛围。
三、在探究中解疑,在理解后感悟。
巧妙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位大师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石刻的历史。胡同是北京特有的建筑风格,要领悟胡同文化的特色,就要在理解文章表面内容后,一步步揭开胡同文化的面纱。我在教学中引出问题:从北京胡同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要求学生自由发言,谈谈他们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们交头接耳,畅所欲言,在学生激烈的争辩中,我适时引导,这是我认为最精彩的地方:有人联系中国历史,谈到了胡同文化的封闭性;有人联系现实生活,谈到了胡同文化的精义“忍”,分析了“忍”的价值观和现实意义;有人联系自身,认为安土重迁不仅仅是北京人的特有的心态,而是中国人普遍的心理,还列举了三峡移民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有人甚至谈到了胡同连接的四合院与当今的高楼大厦之间的差异和折射出的百姓百态。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为之自豪,因为开放性的问题设置,让学生们有了说话的权利和机会,也使课堂有了争鸣的学术氛围,有了创造性的课堂生成。这无一不是文化的再现,无一不是文化的彰显。这样的课堂本身不是文化么?
四、课文迁移拓展,文化反思延伸。
汪曾祺先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因此对正在消失的胡同,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和怀旧。但他同时又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楼大厦代替了红砖碧瓦,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对此他只能表示无奈。但作者是达观的,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面对胡同的衰落,以积极乐观超然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到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我运用了朗读和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了胡同文化和高楼文化的差异,认识到胡同的衰败必然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
《胡同文化》始终贯穿着作者对胡同文化甚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情感的揣摩,其实在生活中,除了北京的胡同外,还有许多民居,尤其是本地民居,学生也应大概有所了解。为此我营造了另一种人文化的课堂气氛,向学生介绍保存完整的明代民居——甘肃天水胡氏民居——我们西北特有的房屋建筑。让学生陶醉其中,设身体验,接受人类文化的濡染和熏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人文教化,这也算是此次教学成功的一面吧。
这堂课我努力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自己的引导点拨,力图从课本中来,到课本外去,走进生活,走进北京文化,走进中国的传统文化,让学生经历一次文化的旅程,在关注学生的个性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再走一步。
4.《胡同文化》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探究胡同文化后面深刻的历史背景。
2、品味平淡、朴素、口语化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点。【重点】
3、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难点】
■教学安排:2时
■教学步骤和主要内容:
●导语: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北京的胡同和北京市民密不可分。它记下了北京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蕴涵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生活气息,是天然的北京民俗风情展览馆,并烙下了北京市民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让我们翻开本,看看著名作家汪曾祺老先生的《胡同文化》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
●文本探讨:、北京胡同的特点:
寻找出文中叙述、描写胡同特点的词句——
【正】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俗】胡同的取名,有各种。
【多】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静】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正(方正,整齐);俗(通俗,普通);多(无以计数);静(没有喧哗)。
2、胡同文化的内涵:
先找出点明胡同与文化内在联系的关键句子——
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快。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式。
由此得出结论——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精神面貌、思想状态和言行举止完全可以诠释胡同文化的内涵。
从北京人的特点入手,探究胡同文化的内涵。
从文中找出表现北京人特点的词句——
【守旧】安土重迁,舍不得挪窝儿,一住住几十年……
【封闭】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知足】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本分】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实际上,作者在文中,已经十分精辟地圈定了胡同文化的内涵——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守旧】【封闭】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知足】【本分】
3、语言特点赏析:
这是一篇漫谈北京胡同逸闻趣事兼及京城市民文化心态的议论散文,又是一篇将针砭锋芒藏于风趣诙谐的随意谈吐之中的文化随笔。
作者的语言“文字功夫极深,可谓不温不火,炉火纯青”。具体特点是平淡,朴素,带有口语化,极富表现力。
第2自然段对胡同名字的谈论,看似信手拈来,却很典型,具体而实在,除了口语化,还有字里行间的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倘若将这些通俗朴素的话语再往深处想想,甚至还可以从中省悟出北京人平静、随和的心态(不就是个地名吗?好记就行,实在不雅,改个谐音,完全不必挖空心思地特意去命名)。
第8自然段中的“嘿”,第11自然段中的那段对话,将北京市民自我陶醉,易于满足和明哲保身的心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4、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
作者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又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是一辈子当顺民的心态。
再说: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最后说:再见吧,胡同!
从这些话中,我们已经不难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而且作者也肯定“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那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理解问题中的“复杂”二字呢?
一是不舍。不舍的原因有二:①老人的怀旧——生活在北京大半辈子,胡同文化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对这些东西已经非常了解,非常熟悉,也非常习惯了。②喜欢胡同文化的精华——作者认同、留恋,甚至推崇胡同文化中的一些精华,譬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等,不愿意看到它们的消失。
二是不得不舍。不得不舍的原因是: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小市民文化终究是消极的,在时代大潮的冲刷下,在衰败,没落,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所以,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不一味地肯定,也不沉迷,却又为它的正在衰亡多少有点伤感。不过,我们从文最后一句话“再见吧,胡同!”已经不难体会到作者告别胡同文化的毅然和理智。有点不舍的复杂感情,应该只是希望胡同文化中的那些精华可以传承下来吧。
●拓展研究(略)
学习研究了胡同文化,是否也可以探究一下海派文化——
海派文化的定义;内涵;形成、发展与传承。
海派文化和胡同文化……
■小结和作业、强调抓住关键词句,准确体会和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提倡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民间语言,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3、利用剪报和网络,搜集相关资料,注重积累。
4、完成“思考与练习”。、部分同学还可以利用随笔,撰写探究胡同文化历史背景、形成原因和发展变化的小论文。
■教学补充资料:
●汪曾祺: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当年教授写作的沈从文先生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到北京京剧团(后改名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胡同:hútòng巷,小的街道。
●安土重迁:āntǔzhòngqiān
【释义】土:乡土;重:看得重,难,不轻易。形容留恋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
【出典】《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示例】自古道:“安土重迁”。说了离乡背井,那一个不怕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
●《辞海》对“文化”的释义: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
●互联网“百度百科”对“文化”的简述(选编):
当代中国社会在使用“文化”概念时一般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如华夏文化、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几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物态文化层是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建的各种社会行为规范。
行为文化层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
心态文化层是人类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社会意识等概念。这是文化的核心。
5.《胡同文化》教案 篇五
1、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2、让学生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细腻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对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品读
2、概括要点方法的概括
三、教学设想
实施“发现――引导”式教学;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本文的教学时数为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
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
化气息吧!
2、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
屏示――胡同与文化的关系: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日生活形态和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更发生了质变。”
――冯骥才《文化眼光》
3、速读课文,概括段落要点
圈点每段要点(运用跳读方法,找到所需信息即可)
师生总结概况要点方法(见板书)
根据要点理总体思路(运用已学过的第二单元阅读方法――
理清思路)
(第5段)过渡段
(1――5)北京胡同的一些特点
(6――1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前后两部分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胡同文化在胡同这种特定环境中形成的。
概括北京胡同及胡同文化的特点(方正――封闭)
对文中几个极富表现力的词进行揣摩:
写北京人易于满足的六句话,尤其一个“嘿”字
“睡不着眯着”
师生概括语言特点(见板书)
4、思考:
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句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明确:
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分析。作者毕竟在北京胡同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但也认识到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屏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5、推荐好书:
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了解中国的居住文化,了解汪曾祺,了解其朴素语言里包含的丰富内涵,介绍下列好书。
屏示:
《中国居住文化》(丁俊清著同济大学出版社)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老头汪曾祺》(江彬等著人民大学出版社)
6.《胡同文化》教案 篇六
1. 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2. 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1.教法:点拨法
2.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 谈谈自己对于北京的印象.
(庄严,古老,现代……)
2. 学生发言,谈谈对与北京的印象
3. 用多媒体观看几张有关北京的图片
4. 自己总结: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一样也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呈现)
汪曾祺(1920~),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他当过教师、编辑。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胡同文化》教案》。而且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整体感知,明确学习内容
1. 提问: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接着用多媒体观看几张胡同的图片。
2. 提问:什么是文化呢?
利用多媒体总结明确: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3. 提问:什么是胡同文化呢?请同学翻看文章找出有关语句。
然后用多媒体呈现有关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等
(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的看法,以及北京人“安分守己”的优缺点,有意识得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理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1. 齐读1―4段,谈谈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自己板书:布局,名字,数目,环境)
(让学生走上来在黑板上填写有关特点的字词)
胡同的特点(1)布局――方正(2)名字――市民气息(3)数目――多(4)环境――静
2.齐读5――12段,谈谈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用多媒体呈现:
(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5)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7.论北京胡同旅游与文化特质 篇七
作者简介:张祖群(1980-),男,湖北应城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遗产旅游等。王波(1985-),女,黑龙江省绥化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区域经济专业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章受到如下项目共同自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JY088)、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CGA12100)、北京市社科联青年社科人才资助项目(2012SKL027)、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3D005019000005)、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规划课题(BG125YB012)。
【摘要】胡同作为首都北京的一张古老的名片,受到了海内外游客的欢迎。学术界文献基础多表现为胡同保护和有效利用、胡同游旅游产品开发等。文章以北京胡同游的主要线路为基础,剖析了北京胡同游存在如下问题:胡同数量锐减、胡同日渐失去其传承历史文化载体的原住居民、胡同承载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工艺等日渐消失、胡同游旅游产品本身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最后给出北京胡同游提升措施。以跨文化旅游的视角认为,伴随着传统工艺的失传和消逝,北京胡同游同样不可避免地遭受逝去的命运。
【关键字】文化特质;跨文化旅游;原住民;菊儿胡同;北京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3.003
一、研究综述与研究方法
从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后将燕地封与召公、召公长子克到燕地就封算起,北京已有3059年建城史;从公元1153年完颜亮下诏正式迁都燕京算起,北京已经有861年的建都史。历史叠加使北京拥有独特风格的胡同建筑,它是北京百姓生活的场所,也是北京历史文化发展演变的舞台,胡同记载着北京的历史变迁和时代风貌,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烙下不同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胡同是北京的名片,是北京历代王朝的地方标志景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胡同数量在急剧减少濒临灭绝的危险。许多有识之士在探寻胡同的过程中,也在探寻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胡同,保护胡同的完整和其承载的历史文化脉络,让它充满生机地延续下去。近年来随着对北京胡同游的开发,四合院与其生活方式、民俗风貌等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游客来此体验和感受,尽管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视角关注和研究胡同游,但对胡同游的论述仍是甚少。
(一)从不同视角出发探讨胡同保护和有效利用关系
1.从历史街区文化保护视角对胡同游进行研究。郑杨 (1998)分析了胡同游的现状,并研究了胡同游的开发与保护,他认为胡同、四合院里的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由于胡同、四合院的原始建筑材料及其格局将很难得到提升,以及胡同里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更新比较慢,胡同这样的历史街区将失去活力[1]。因此要将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才能焕发胡同的勃勃生机。
2.从环境保护视角研究胡同游。郭一辰和黄隽(2010)以什刹海旅游为例,从环境保护视角对胡同游进行研究[2]。在资源空间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和心理承载力三个方面对相关环境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以及在对胡同游游客流量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解决胡同游的发展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为什刹海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提出建议。
3.从经济学视角探讨胡同保护及胡同游效用。黄隽(2005)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胡同游的成长过程及其市场面临的问题[3]。提出胡同游的“寡头竞争—控制容量—建立旅游产品制度创新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制度保障思路。
(二)从胡同游的现状探讨旅游产品的开发
1.胡同游现状与存在问题。张瑛、陈卓、李建明(2007)认为胡同游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4]。从分析“什刹海胡同游”政府特许经营的必要性入手,阐明其实质是对公共资源的产权重组。曹吉星(2009)通过深入的调查和访谈,对胡同游目前存在真实性、居民参与性、文化整合等问题进行探讨,对胡同旅游文化资源进行详细分析[5]。王学峰(2009)通过深入的调查对北京胡同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6],他指出胡同游在发展中存在问题。李艳(2012)认为北京胡同游目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胡同数量不断减少、胡同文化日渐淡薄、胡同旅游产品种类单一以及胡同游市场竞争无序等[7]。
2.针对问题应采取的对策。针对胡同游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王学峰(2009)指出可以采取的对策[8],各部门相互合作完善胡同游的功能,改变形象,规范市场,有序竞争,杜绝黑车、黑导的现象发生,其次对胡同游产品进行创新,突出特色,保住品牌,再者严格管理,加强自律。曹吉星(2009)也针对胡同游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行文化普查与摸底、打造文化品牌、走产业化模式、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等建议[9]。
(三)从其他视角对胡同游进行研究
徐勇(1998)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胡同游览活动[10];理迅(2002)对北京胡同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进行介绍,展现了胡同游的魅力[11];王碧涛(2004)系统全面的介绍了什刹海地区的胡同游以及当地居民对现在兴起的胡同游的看法和感受[12];宋冰(2008)从政府对胡同这一旅游资源实施特许经营的角度对胡同游进行探讨[13];陈思(2011)从胡同游的兴起视角对胡同游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什刹海胡同游的管理等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14];刘鑫(2012)从居民的旅游感知度和旅游态度的视角对胡同游进行研究,并指出目的地居民的态度和行为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胡同游的策略[15]。
(四)研究方法
无论是从历史街区的保护还是从经济学效用或胡同的活化角度,对胡同游的开发和保护是必要的,然而胡同游仍然面临很多问题[16]。首都北京是世界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北京的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十三陵、周口店猿人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然而胡同最能体现北京民俗文化风貌的特色,是“老外”游北京,体验北京的民俗民风的主要看点之一。根植于元大都的街巷肌理,在明清北京城时期又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北京胡同是北京平民文化的历史沉积,承载着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笔者运用旅游人类学调研方法对北京什刹海历史街区、南(北)锣鼓巷、八大胡同等进行调研,运用人类学的半结构访谈方法对菊儿胡同的游客、居民、旅游从业者等进行随机的访谈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二、北京胡同游主要线路与问题
(一)北京胡同游的文化特征
胡同是北京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胡同最初于七百多年前传入北京并结出丰硕的文化之果,是北京传统地方特色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感的胡同四合院,其结构不同、门楼和石阶不同象征着不同的社会地位,同时反映出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和长幼有序的等级思想。
随着历史的发展,“胡同”这个词已经不单是指北京的街巷了,它还承担着一种文化,很多学者称之为“胡同味儿”。这种“胡同味儿”源于生活在胡同里的平民百姓,源于胡同里的家长里短,包含从物质的到精神的,从自然到人文的一切内容。一户户人们居住的房屋组成了四合院,四合院连起来又形成了胡同,一条条、一片片的胡同沟通起来就构成了整座北京城[17]。胡同之于规模恢弘的北京城而言犹如经脉骨骼之于人体。北京的胡同表面上看似差不多,其实它们各具特色,每一条胡同都有自己的故事,胡同的名称既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化,也向人们展示了社会风土人情。
(二)胡同游主要区域
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胡同游览活动,通过胡同游来活化胡同[10],一些主要的胡同游线路便开始活跃起来,胡同和四合院不仅仅是老北京的历史文化的遗产、记忆和象征,也是与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等反映帝王生活历史的场所形成鲜明对照的过去普通百姓生活的“历史博物馆”,是过去人们传统生活方式的景象的活画廊[17]。北京胡同游的主要线路主要集中于什刹海、鼓楼、国子监、孔庙、雍和宫以及南锣鼓巷等景点,北京保存下来的胡同不止于此。
(三)北京胡同游存在的问题
虽然北京胡同游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游览,但是北京胡同游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调研组在对南锣鼓巷及菊儿胡同等胡同进行调研,并应用人类学的扎根理论的田野调查方法对胡同居民及胡同游进行深入考察,并经过总结分析,对其现状总结出如下的几个方面。
1.胡同数量锐减。北京的胡同保留下来1320条,其中有430条的胡同保存完整[18],胡同游并没有开发出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胡同数量还在减少。那些没有被开发的胡同正面临着亟待保护的问题,而开发的胡同面临着如何更好的保护和发展的问题。
2.胡同原住居民流失和文化传承载体缺失。由于胡同基础设施欠缺,造成居民生活不方便,至今这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调研组成员对南锣鼓巷等胡同进行访谈,其中包括生活在胡同里的老一辈居民、青年一代居民、外来打工者等,菊儿胡同的8号院住着11户人家,就是小户人家也要2到3口人,人们生活拥挤导致生活幸福感下降。
课题组调研记录如下:
“我就是这儿本地人,从小生长在这个胡同里,中专毕业到工厂上班,是一名技术工人。家里有一位老父亲和妻子女儿。我从小跟父母生活在大杂院里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小屋,后来上头进行改造建设,附近有几个院都已经改建成小阁楼了,但因为领导下台,所以并没有把改造进行完。我所在的院也就给落下了,到现在都没有改,一直还是14户住在同一个小院里。后来慢慢很多水电改造入户工程,解决了不少基本生活问题,但还是确实太过拥挤,而且环境一直比较脏乱,人也多,也乱。”
期间中年男子不紧不慢地指了指院门口的大垃圾堆,还有院里头树下随意码放的脸盆和杂物,并且慢慢往院外走。
“借着单位分房,家里商量准备凑钱买一套单位的房,在大兴。也准备把老房子卖了换钱。但老爷子就是不愿意走,说在这条街活了一辈子了,知根知底,同乡同源,哪儿也不去,多大房子也不走。后来没办法,但还是筹钱搬的单位房,这不就三天两头来看老头儿。而且也七十多了,请了保姆,平常能照应照应。”
男子说话时候回头看了看自家不大的屋门,通过眼神并没有能确认到是否老爷子就在室内,但透过杂乱简陋的门窗我们期待着能见一见这位爱家还爱北京胡同文化的老人家。
“跟街坊关系还行,还是平房的多,而且那些大院里的老人儿也不多了,尽是租出去的,或者走了的。”
访谈到这里基本告一段落,不知是习惯应对络绎不绝的游者,还是对于街区现状的漠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略显冷淡的受访者摆摆手走离的背影。对多份访谈资料整理分析,可以总结出目前胡同里居住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其构成情况。进行访谈过的居民对胡同大多反应出如下的居住现状:很多胡同里的四合院没有卫生间,只得到街上的公共卫生间,生活起居非常不方便。而且胡同里的居住非常拥挤,居住空间小。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社会里:①一部分当地居民选择搬出胡同,尽管这幽深曲径的胡同载满了他们的回忆;②一部分当地居民对这种生活现状选择了漠视,也许是出于无能为力,也许是出于无奈;③一部分居民在面对这种现状时,家里的年轻一代想要搬离胡同,而老一辈的人则不愿意离开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胡同,这里的一切就是他们的生命,结果造成老人独自生活在胡同里,而年轻的一代已经搬迁;④除了喜欢居住在胡同的居民和一部分出于无奈而居住于此的居民以及老一辈独自居于此的居民外,如今这里居住的更多的是外来的国内打工者或者是外国人。
3.胡同传统生活方式日渐消失。根据调研资料的整理分析,由于当地居民日渐减少,北京胡同里居住的更多的是外地人,这种格局就破坏了原本胡同居民的生活方式,失去了文化传承的胡同,就像是失去灵魂的人毫无活力而言。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或策略,胡同游也将失去其原有的魅力,慢慢的被市场淘汰,因此胡同游必须引起各界重视。
4.胡同游旅游产品本身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是旅游市场无序,存在黑三轮车、黑导游等现象,政府的相关部门、旅游公司以及当地居民加强合作,逐渐改善这种现象的发生,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有序规范的竞争市场。二是相关旅游公司对胡同旅游的发展目标及战略缺少长远谋划的眼光,造成胡同游仍然只是处于产品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甚至是市场混乱等现象。三是缺少创新的机制及管理体制,由于胡同游方面的经营管理经验不足,胡同游发展缓慢,缺少品味。
三、北京胡同游利益主体识别和品质提升
(一)利益主体识别
将访谈样本信息提取可以识别以下主体,除去上文所述常住居民外,还包括:①“长期租住于胡同的外国人”,他们有很大一部分在北京租住1年以上深入体验北京,“我喜欢胡同这种被包围的大气感觉,喜欢和胡同里的老人探讨中国故事和汉字,喜欢中国的民俗,我真的爱北京”,这种形式完全改变了世界旅游组织关于“游客”的定义。②“胡同游”三轮车工,很大一部分并不是北京胡同的原住民,而是外地人,其实可以进一步细分。③调研师生群体,“胡同游”长期受人关注,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旅游管理、区域经济、公共管理、美术学、风景园林等专业大量的调研师生,成为影响“胡同游”的力量。④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NGO,长期关注和跟进某一条胡同或四合院,征集老照片,招聘地图设计志愿者,招募翻译、摄影、图书编辑志愿者,形成不可忽视的力量。
(二)北京胡同游提升
第一,保留京味民俗文化,提升胡同居民的生活设施,保护胡同的完整性。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关注和改善胡同居民的生活,改变胡同居民外迁的现象,保留住传承历史文化脉络的载体——居民,这是胡同的灵魂,也是提升胡同游的关键和本质。政府及各界应该通力合作,解决胡同居民面临的生活问题,当然这不仅仅是旅游业面临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城市规划改造、建筑学等方面的问题。只有改善了胡同的基础设施等,解决了居民的生活中的基本问题,才能留得住当地居民,才能保留下这里蕴含的文化传统、民俗风貌,胡同的历史文化脉络才能传承下去,胡同游才能长远发展下去。否则胡同游只是昙花一现,渐渐地被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样胡同里的京味民俗文化是胡同的灵魂,是胡同游的核心,没有了京味文化或者变了本质的文化对于胡同而言就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因此,要提升胡同居民的生活基础设施。
第二,政府各部门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完善胡同游的规章制度,提升胡同游的整体形象。如诸多学者所探讨的胡同游由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而存在乱象,胡同游本身可以活化胡同,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感受胡同里的生活,然而由于“黑车”等现象而打消游客意愿,这直接影响到胡同游的形象。因此各部门加强合作,明确规章制度和职责,杜绝此类现象发生,提升服务质量,进而提升胡同游的整体形象。
第三,创新旅游产品,提升胡同游的活力和吸引力。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①从吸引游客再次游的角度,创新旅游产品。旅游公司推出的胡同游的旅游产品过于单一,导致许多旅客游览过一次后就不愿意再次游览,从而丧失了这部分游客,因此,创新旅游产品从而提升旅游的活力和吸引力。②从旅游地当地居民旅游感知的视角,创新旅游产品。旅游开发公司更多的是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来开发推出旅游产品,而忽略当地居民的感知,在今后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中,旅游公司应该试着从居民的角度来开发旅游产品,创新旅游产品特色,促使胡同游可持续发展下去。
第四,走胡同文化产业化的道路,提升胡同游的品质。当地居民是胡同文化的主体,同时也是胡同文化传承的载体,因此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必须加强和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合作,旅游产品应充分展现胡同的文化底蕴,民俗风貌。可以和胡同居民合作将胡同文化产业化,比如将其中的故事、民族传统工艺等编入故事册中或者是艺术报刊等,并且最好采用中文和外文的形式,这样可以充分展现胡同的文化魅力,达到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有利于胡同的保护与传承。
第五,深入发掘胡同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从导游的角度,应该加强导游的胡同文化资源的培训,对于胡同的兴起及其变迁以及胡同里的民俗风貌等要进行详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了解的层面,要深入进去感受胡同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传达给游客,并让游客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从游客的角度,开发的旅游产品应能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使他们有兴趣继续去了解胡同的生活等。
四、讨论与总结
尽管胡同游得到游客的喜爱,尤其是外国游客,随着社会的发展,胡同在面临着急剧减少的趋势,尽管各部门已经重视起来保护胡同,但是在胡同的保护过程中,同样面临着保护与破坏的矛盾,南锣鼓巷的开发保护就活化了胡同,不但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将胡同的承载的文化传承下去。而与南锣鼓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锣鼓巷,没有使其魅力充分展现出来。在仅仅一街之隔的南、北锣鼓巷却扮演着生与死的命运。因此,无论是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来看还是从历史街区的保护来看,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以保护为前提,将保护与其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是从历史的发展长河的角度来看,北京的胡同游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就是遗憾的美、残缺的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城市规划的发展,胡同的保护面临更多的困难。
任何社会活动离不开人的生产实践活动,尤其是体现民俗民风的胡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试想,如果没有胡同里当地居民参与的文化生活和生产实践,又怎能传承和发展独具特色的北京地方文化?缺少传承和发展的北京文化又怎能保持长期的吸力以扩大异文化的认同?缺少文化吸引力的北京胡同游又怎能持续发展下去?笔者担忧,随着城市建设越来越快,当最后一个原住民搬走,四合院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倒下,北京胡同游将成为旅游教科书上的一个历史标本。
参考文献
[1]郑杨.论历史地段有序更新的市场机制—北京胡同旅游实证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1998,(2):34- 35.
[2]郭一辰,黄隽.“胡同游”与什刹海旅游环境保护[J].环境教育,2010,(2):56-59.
[3]黄隽.“胡同游”的成长分析[J].旅游学刊,2005,(1):44-47.
[4]张瑛,陈卓,李建明.北京胡同社会参与研究——一个探访民族旅游现状与出路的个案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6):59-61.
[5]曹吉星.北京胡同旅游调查研究——以什刹海地区胡同游为例.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指导教师:毕桪教授,2009年10月:52-55.
[6]王学峰.关于“胡同游”升级换代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36):135-136.
[7]李艳.对北京胡同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的思考——以什刹海地区为例[J].江苏商论,2012,(4):109-111.
[8]王学峰.关于“胡同游”升级换代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9,(36):135-136.
[9]曹吉星.北京胡同旅游调查研究——以什刹海地区胡同游为例.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学位,指导教师:毕桪教授,2009年10月:56-58.
[10]徐勇.“胡同游览”的启示[J].北京规划建设,1998,(2):36-38.
[11]理迅.走近北京“胡同游”[J].北京工商管理,2005,(5):20-21.
[12]王碧涛.从宁静到喧哗——什刹海胡同游[J].中国绿色画报,2004,(68):68-72.
[13]宋冰.政府特许经营若干问题研究——关于“什刹海胡同游”政府特许经营的实例调查[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6):83-87.
[14]陈思.什刹海治理与胡同游的兴起[J].当代北京研究,2011,(4):33-36.
[15]刘鑫.基于居民旅游影响感知的胡同游发展对比研究——以南锣鼓巷、五道营胡同为例[D].北京林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指导教师:张茵副教授,2012年7月:1-5.
[16]张祖群,王波.夕阳西下:试论北京胡同游文化特质[A].中国旅游研究院主编.中国旅游评论(2013)[C].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167-179.
[17]翁立:《北京的胡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1月第1版,第20页.
[18]蒋彦鑫.北京仅3成胡同保存完整 旧城保护面临尴尬境地[N].新京报,2006-12-19.
Abstract: Hutong, as an ancient card of the capital city of Beijing, get the welcome of the tourists from domestic and abroad. Academic literature foundation much performance is Hutong protection and effective use, Hutong tour tourism products, and other visual Angle to study a Hutong tour. North of the main line to go as the foundation,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Beijing Hutong tour as follows: lane dropped drastically, Hutong gradually lose their inheritance history cultural carrier native residents, Hutong bearing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process gradually disappear, Hutong tour tourism product itself still faces many problems. Finally gives Beijing Hutong tour ascension five measures. Finally discussed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from the cross cultural tourism characteristics think,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cess of lost, Beijing Hutong tour as the setting sun also inevitably suffer the fate of the die.
【《胡同文化》教案】推荐阅读:
谈《胡同文化》语言品味06-27
胡同文化读后感11-15
胡同作文800字10-02
文化地理教案09-15
文化创新教案11-09
中国文化概论教案09-18
闽南文化中年级教案06-30
传统文化优秀教案08-03
小学传统文化教案设计08-19
汽车文化认识汽车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