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观的改变,有利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精选6篇)
1.小学语文教学观的改变,有利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 篇一
一、认识阅读的个性化问题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体性发挥下的主动学习能力的提升, 而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阅读能力。阅读活动应成为学生的个人行为, 学生应在个性化的阅读活动有效开展中获得能力的提升、语文素养的增强。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起始阶段, 一些比较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的养成, 能够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 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能够进行个性的阅读。因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而教学的教育理念在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而直观的体现, 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和尊重学生选择与阅读的表现。因而, 在具体文章阅读中, 我们要改变一元解读现象, 让多元解读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体现。
事实上, 我们的学生在文章阅读中, 因为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的差异, 在获取信息与认知中存在着区别, 因而他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会有差异。因此, 我们在阅读教学和学生自主阅读的指导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人生经历与体验以及生活理想去对文本进行解读, 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有个性化的收获, 获得个性阅读价值。如《三顾茅庐》中有学生读出了刘、关、张的性格, 感受他们的兄弟情义, 获得了对超越友谊的兄弟关系的理解, 也可以说他们有了个性化的阅读收获。
二、提出个性阅读开展途径
个性化阅读体现着语文学科的特点, 也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思维、创新思维的重要阅读方法。毕竟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有着差异, 如果我们还是以往的一刀切的教学, 难免会限制学生的发展, 使得他们在探究性、创造性阅读方面受到影响。
(一) 平等和谐激趣教学
学生只有在比较宽松和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才能较好的投入。因此, 我们老师要转变角色, 在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了解和把握学生学习能力的前提下, 构建和谐生态的课堂进行教学。如《狐假虎威》学习时, 我们和学生分角色阅读, 老师扮演那个愚蠢的老虎, 学生们做机智聪明的狐狸。提出问题:老虎为什么会上当呢?如果这只狐狸以后还在森林里会怎么样呢?这样, 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想象, 从而不仅理解课文要传递的道理, 而且能够有更深的思考, 从而对诚实与“耍小聪明”间有更深的认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材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如《桂花雨》学习时, 可以激趣导入:大自然是美丽的, 生活是美好的, 我们都有美好的童年经历, 哪些同学愿意和我们分享呢?然后待学生们说说之后, 引入教学内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琦君的童年故事, 感受一下作者的美好童年。这样, 学生就能联系自己经历过的美好事件, 有兴趣阅读课文, 在阅读中联系自己的体验, 从而能够获得个性阅读和个性发现。
(二) 合作探究自我展示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应该是个性阅读展开的有效方式。我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要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展, 通过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有效开展, 让学生能够在相互影响中获得阅读方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常规的分组原则, 注重优化, 凸显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特点, 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学习目标设置与分解、内容与方法的有效落实, 让小组选择性开展学习和探究活动。如《烟台的海》学习时, 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季节进行小组合作, 找出每一个季节描写的内容、海的特点, 然后进行汇报。如此, 他们就能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这篇文章各自然段的写作重点、写作方法, 也能够对整篇文章的写作方法与作者的情感有所理解, 从而获得阅读方法的掌握和对大自然热爱情感的升华。
另外, 小组合作中我们要注意阅读方向的设计, 让学生能够在大的阅读能力训练和提升的方向上有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高。组织活动要灵活, 给出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能够在质疑和释疑中获得阅读的发现以及个性化观点的生成。
三、形成个性阅读习惯
学习在课堂, 提升在课外。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 需要让他们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更要让他们将课内学的阅读能力在课外的阅读中运用。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 我们需要重视阅读兴趣激发。通过一些书中的故事引发学生们去阅读。如安排学生阅读《上下五千年》时, 我就给他们讲《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故事, 引发他们去思考, 从而生出自己要去阅读的欲望。而在语文的实践课堂, 可以安排学生复述自己看到的文章、故事, 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也可以让学生都读一篇文章, 然后每个人或是小组合作谈谈阅读之后的感受。
当然, 我们主要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或是一些主题为诚信、勇敢、友爱、感恩等文章,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阅读的能力, 还能获得美的熏陶、善与爱的教育, 使个性得到发展。
总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学生阅读方法和能力的提高, 而他们能够个性的阅读就能发现和创造性的阅读, 在阅读的独特发现中提升能力和品质, 在合理而有创意的解读中提升想象联想与勤于探索实践的能力。如此, 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实现推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目标。
参考文献
[1]范锦华.个性品读——让阅读课堂更高效[J].小学教学参考, 2012 (19) .
[2]曹春.走近小学生个性化阅读[J].江西教育, 2013 (Z6) .
2.小学语文快乐教学,提升学生素养 篇二
【关键词】快乐教学 记住生字 读准字音 理解字义 提升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无论是低年级、中年级或高年级的语文教学难免都会有所经历的。据我了解所知,很多学校采取跟班式教学,即从一年级跟到小学毕业;而有的学校在调整老师的时候则变动无常。不管是那种情形,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都要随时应对。
如何面对小学低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提出本人肤浅之见。
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挖掘教材中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如果单纯地讲解字音、字形、字义,学生听起来就会觉得枯燥无味,学的生字也记不牢。在识字教学时,除了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字义,要想办法帮助学生牢记字形。通过猜字谜的游戏活动来帮助记住生字,编顺口溜来区分容易混淆的生字等。编讲与字形有关的小故事,学生就会感到有趣、轻松、愉快,没有压力。教学的实施主要来自教学环境、条件、设备等客观方面的问题。而主观方面的问题则主要是教师对新知识、新技术、新的组织形式、新的教学设计等。在教学实践中,并用种种方法去刺激学生的学习的欲望,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对于如何实施快乐教学,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应立足于教材层层展开,课前通过提问、讨论、话题引入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课前积极阅读,课堂上通过提问、解答、主题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插入音乐等方式有效阅读教学,并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推荐相关资料、书籍,鼓励学生延伸课外阅读,真正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全面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如教学《赵州桥》,<一>先理解生字,再理解相关的词语。如: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绘制图样,就叫设计。<二>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周桥的什么;小结:赵州桥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小学中年级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成功的阅读教学能在全面提升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为后期写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时期的阅读教学甚至影响了学生日后的语言学习、阅读方向,可谓任重而道远。如《月球之谜》是有关于月球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分享关于月球的探索信息,月球上为什么会有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有没有任何生命等,在学生好奇心被勾起之时,适时鼓励学生组织阅读即将接触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搜集的多种资料,深入阅读与思考。关于月球的讨论,学生积极对自己所了解的故事、传说、科学研究动态发言和讨论。带领学生进入教材学习中,引导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课文阅读,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看法讲述全文及段落大意。《美丽的大兴安蛉》阅读教学中,调动学生了解祖国大好河山的积极性与好奇心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内蒙古大草原及厦门鼓浪屿的壮美风光,既能让学生了解风土人情,又能在阅读与思考中磨练语言思维,具有很好的延伸教学作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拓宽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其学习语文的效果,为今后进一步学好语文,提高读写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包含着多方面的教学,如识字教学、写字教学、拼音教学、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等,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写作是表达和运用语言文字把观察到的内容加以表现的过程。如阅读课文《山雨》和《索溪峪的“野”》是描写大自然优美风景的美文,是品味优美语言、培养学生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范例。把其中的好词佳句运用到小练笔中去,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了语言的积累。《詹天佑》这篇课文离学生的生活时代较远,教学时让学生查找清朝末年的时代背景和詹天佑的资料,体会到当时詹天佑面临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忍受着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蔑视,经受着修筑京张铁路的极其恶劣的地理环境考验,由此去激发了小学生的爱国热情。
小学生处在成长的初期,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快乐的课堂在于以学定教,引领学生自主热情地投入学习,不同年级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从多角度地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3.小学语文教学观的改变,有利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 篇三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是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是学生们学习如何运用语言的基础, 所以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想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重点从读与写方面来入手, 教授学习方法, 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熟读课文, 培养语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们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读懂课文的能力, 教师要相信学生,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 运用学过的阅读技巧读懂课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以读代讲, 在学生读课文之前准备好在阅读过程中学解决的问题, 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体验其中的情感, 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荷花》这篇课文在字里行间都显露着作者的深厚感情,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对该课文的朗读, 可以先让学生将该课文读熟, 体会这篇文章作者的感情, 再找一些适合这篇文章的轻音乐, 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随着音乐, 学生们更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 读懂作者的写作目的, 能够领悟到文字的魅力, 学在其中, 悟在其中。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们的朗读水平, 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
三、运用信息化手段, 使学生深入了解文章
随着社会的发展, 信息化逐渐走入教学, 同时在教学中拥有越来越重的地位。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使得课堂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得到了创新, 越来越多样化。这样丰富的课堂内容有利于学生积累知识, 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解《春笋》这篇课文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这篇课文的动画, 春姑娘带着温暖的春风, 带着绵绵的细雨, 还带来了一声声轰轰轰的春雷, 她在唤醒春笋, “小懒虫, 快起床啊!”随着春姑娘的呼唤, 春笋慢慢变成了一个个天真、活泼、会说话的小精灵, 它能够与小朋友嬉笑玩耍, 笑声充满了春天的早上。学生们会出神地看着这个动画, 把自己融入到这美丽的春天, 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陶醉于大自然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谈论看完后的感受, 一起想象各种美丽的春天的画面, 一起讲述自己的心声……这样, 语文课堂不会再枯燥, 教学活动将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理解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还会激发学生们的灵感。在讲解完这篇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观后感, 还可以让学生模仿这种写作手法, 来描绘另一种景物。这样以来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又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知, 丰富语言实践
例如这样的一段话“晚上在我似睡非睡的时候, 我感觉到妈妈回来了, 她静静地坐到了我的床前, 她用温柔的眼光看着我, 轻轻地用手抚摸着我的头发, 慢慢地为我盖了盖被子, 在我的额头轻吻了一下, 然后悄悄地走出了我的房间。”这就是学生们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情,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下来, 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也能积累素材, 还能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 对生活产生热爱。
五、读写结合, 加强写作技能
读, 是在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写, 是在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些学生对于某件事情很有想法, 可是他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导致他的想法只是空想。因此,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读写结合, 让学生全面提高。
例如在进行《三亚落日》讲解时, 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熟读此篇课文外, 还要让学生进行仿写。比如“活跃了一天的太阳, 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这句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在此, 可以让学生们写两个拟人的句子, 学习这种写作手法。在课堂中纷纷读出自己的句子, 这样有助于学生间互相学习。除了写句子外, 教师还要再要求学生写一篇自己曾经旅游过的地方, 在文章中要用到拟人, 比喻等修辞手法。这类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 丰富学生们的词汇知识, 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也能让他们养成随时记录身边事情的好习惯, 在无形中培养语文素养, 提高语文成绩[2]。
六、结语
本文立足于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 认为应该关注语言实践活动, 提出了从小熟读课文, 培养语感学;运用信息化手段, 使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知, 丰富语言实践;读写结合, 加强写作技能四个方面关注语言实践活动, 最终达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的学习状况会影响到学生以后各个学科的学习, 因此, 教师要加强小学生语文的教学。教师要把握好基础知识, 同时要挖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进行好语言实践活动, 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总之, 在小学生的作文中, 存在着语言不通, 表达不具体, 内容匮乏等缺点。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学生们对细节描写的认知, 做好细节描写, 完善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做一个有心的人, 学会观察生活, 观察社会, 观察自然, 完整的表现出我们的所见所闻。学生不是缺少写作的素材, 而是从生活中提炼素材的能力较低。所以教师应从教学生对生活进行细节描写开始培养学生, 生活是细节描写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
参考文献
[1]高艳新.有意强化语言实践多种形式练习写话[J].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13, (6) :18-20.
4.小学语文教学观的改变,有利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 篇四
一、激发实践欲望, 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源泉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激发学生语文实践的欲望, 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任教语文二十几年来, 我发现语文课上孩子们对传奇人物的历史背景特别感兴趣。于是我在教学第十册古典名著时, 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名著中的人物信息进行交流, 学生跃跃欲试, 都要比比谁找的资料最多, 有了学生们搜集资料的铺垫, 上起这单元的课, 感觉特别轻松, 学生的印象也特别深刻, 而学生们通过品读了名著的语言文字, 感受了传奇人物的独特形象, 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这样一来, 学生们养成了搜集资料运用资料的好习惯,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可见, 实践欲望的激发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新优化课堂, 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长期以来, 语文教学课堂高耗低效的问题总是困扰着老师, 老师讲得多, 教得辛苦, 学生被动地学习, 感到枯燥无味, 花的时间多, 获取知识少, 语文实践得更少, 因此, 创新优化课堂刻不容缓。
(1) 激活语文课堂, 人人参与实践。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由于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 因此, 很多老师在教学口语交际时, 不是找一些资料随便说说, 就是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象征性地回答一下, 甚至忽略不教, 学生们几乎就没有参与语文实践的机会。我认为:既然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就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 我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我眼中的田园风光时, 我改变教法, 我给学生一个星期的准备时间, 在这期间, 家长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孩子去乡下感受体验田园风光, 并要求孩子们把美丽的田园风光拍下来, 并用一段话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出来。课堂交流时, 我把每个孩子们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孩子们一谈起自己欣赏过的田园风光时, 就特别地感兴趣, 津津乐道。口语交际与习作是紧密相连的,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 学生们把自己看到的田园风光写下来就显得得心应手了。
(2) 开放语文课堂, 创新语文实践。开放的课堂教学能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 教师也要毫不吝惜让学生去思考, 争辩, 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让语文实践焕发创新的光彩。例如, 我在教学完《晏子使楚》这课后, 先给学生出示一张人才招聘登记表, 有姓名、性别、年龄、个人特长, 应聘职业等。介绍完, 我话锋一转, 问学生:“如果晏子活到现在, 他应该去应聘什么职业呢?同学们, 你们能不能帮晏子设计一下呢?”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上顿时活跃了起来, 三五成群地围绕着这张招聘表各抒己见。学生的答案真是丰富多彩:老师、哲学家、总理, 还有的说晏子应该去当外交家, 理由是他不但能言善辩, 而且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出来的学生, 表现欲、成功感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同时, 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布置实践作业,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养
科学合理的作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注重语文人文性、工具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 打破作业定势, 充分发挥语文知识实践的整体功能。 如我在教完《彩色的非洲》一课时, 学生已对色彩斑斓的非洲有了深刻的印象, 在此基础上, 我改变以往让学生抄机械作业的习惯,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项自己最喜欢的作业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非洲的印象。反馈作业时, 学生们的表达方式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作业内容有作诗、画画、摘抄优美词句、唱歌、跳舞等等, 真所谓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这样的作业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惊喜。学生的个性特长完全在这样的实践作业中展现了出来, 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四、扩大实践范围, 完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就要充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 扩大语文实践范围, 让学生走出教材, 走出课堂, 在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 将所学的知识和运用结合起来, 在课堂上运用, 在社会生活中运用。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注重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本以外的领域。例如, 我在教完《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这一组说明文课文后, 我让学生阅读相关的阅读文章——《太空“清洁工”》, 这样一来, 学生们的阅读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加大了积累量。再比如:现在已很注重古诗词的背诵, 针对这一点, 我让学生在课外大量诵读经典诗文, 利用每星期的晨讲课, 让学生进行古诗文大比拼, 通过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方法, 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语文素养。当然, 语文实践范围还很广, 只要我们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一切社会资源都能为我所用, 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得到完完全全地提升。
5.通过语文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篇五
我们可能感觉不到自己的提高, 但其实我们已经提高了, 我们提高的正是我们的语文素养。翻开每一篇经典的语文名篇, 和每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字语言对话, 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俗气的小孩子了, 提起笔来, 你会很自然地遣词造句, 斟酌着用优雅而摒弃粗俗;一个个朝你走来又相视而过的历史人物, 那样鲜活而个性, 他们或惊世骇俗, 可歌可泣, 或优雅从容, 知趣高雅, 或身份卑微, 却名垂青史, 或文章传道, 布施大爱, 他们遥远却又真实, 从来没有离开过人类历史, 他们让你在无形中感受到魅力, 感受和衡量理想的高度, 标尺的准则, 让你无意识地与之看齐;那一个个你积累过的词语, 一个个你练习过的字, 一篇篇你写过的日记也成了你的脚步, 成了你成长道路上的垫脚石, 成了你叩问心灵, 洗涤灵魂的圣水, 你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悄然提升!
所以, 我们不必困惑, 我们只需思索, 如何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在看似不经意间, 促进学生成长。这些年来, 我们在这条路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总结起来, 我们发现语文活动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开展语文活动, 能够深层次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促进学生的感悟、理解和思辨能力的发展, 在不知不觉中促使学生语文素养日臻充盈而完美。
一.语文活动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生活即语文”, 学习语文的人应该要有大语文的概念, 敞开门来学语文, 不要把眼光局限在有限的课堂和必修与选修的教材, 只有这样, 我们才会发现学习语文的形式是多样的, 语文的内容也是丰富的。我们是这样认为的, 也是这样践行的。比如:
1、我们每年都会在暑假开展“啄木鸟行动”, 组织学生志愿者深入句容的大街小巷去挑出各个门店招牌和广告中的错别字, 进而在高三学习“字形”知识点时我们会把他们的成果进行展示, 并鼓励所有同学提供新的发现, 进行补充完善, 这样的活动同学们兴趣盎然, 参与的积极性极高, 不知不觉中也提高了他们的识记和书写规范的现代汉语的能力;
2、每年我们语文组会和团委合作, 进行“经典名篇诵读竞赛”, 经过学生自荐、小组评议、班级审核、年级推荐、全校决赛等多个环节的筛选, 几乎所有同学的诵读热情都得到了激发, 他们使用普通话的习惯也获得了培养, 他们在潜移默化中也经受了经典的熏陶, 他们审美的能力也获得了提升;
3、我们创建了晨光文学社, 依托社团, 辐射全校学生, 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通过名师讲座的形式, 我们有序的对学生开展了文学阅读与写作的相关知识轮训;通过文学沙龙的形式, 我们自由地交流文学阅读与创作的心得和体会;通过校刊《晨光》的编辑和出版, 我们提升了社员的创作、编辑、美工等方方面面的能力;通过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的机会, 我们在全校学生中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有创作潜力的写作好手。团结在“晨光”的周围, 我们彰显了语文的魅力, 吸引了大批学生关注语文, 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尤其是作文的写作中来, 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4、我们在每个班级都倡导设立“流动图书室”, 由有条件的学生提供自己暂时用不上的经典名著, 由课代表统一登记管理, 在班级形成“流动图书室”, 让同学人人有新书可看;我们还在班级倡导设立“涂鸦墙”, 鼓励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佳作贴在墙上, 鼓励更多的学生用“即时贴”在文后跟帖点评;我们在每个班级每天进行课前5分钟演讲,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家事、国事、天下事, 用自己的心、眼冷静观察, 用自己的笔、嘴深度评价。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 我们激活了班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在良性的竞争中, 同学们在语文这条路上兴趣盎然的越走越远。
5、阅读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 我们在每学期开学和期末都会进行相关内容的知识竞赛, 组织全校学生参加, 张榜表彰先进, 在同学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竞争, 促进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 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语文活动三年一体, 科学规划
语文活动的本质是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多样的形式, 丰富的内容, 也容易让我们在热闹的外表下追求形式的花哨, 却忽略了本质的偏移。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静下心来, 三年一体, 科学规划。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规划:
1、“啄木鸟行动”放在每年的暑假, 假期结束进行汇总, 交由高三语文备课组在学习“字形”知识点时使用并完善;
2、“经典名篇诵读竞赛”每年和团委结合五四青年节庆祝活动开展, 由学生自荐、小组评议、班级审核、年级推荐、全校决赛等多个环节组成, 历时2周;
3、晨光文学社按照文学社章程完善成员补充、组织构建;每学期按学期初的计划开展各项活动, 期末及时总结;每学期出版不少于一期的校刊“晨光”;
4、名著的阅读, 我们统一安排在中午静园前半小时, 高三年级还在每天下午安排了20分钟的晚读时间, 每学期开学和期末我们还进行相关阅读内容的知识竞赛。具体阅读内容我们三年一体规划, 按照下表来实施:
时间内容
高一上《三国演义》《呐喊》
高一上寒假《红楼梦》 (建议收看央视老版电视剧)
高一下《红楼梦》《老人与海》
高一下暑假《家》《边城》
高二上期中考试前《欧也妮·葛朗台》《雷雨》
高二上期末考试前《女神》《哈姆雷特》
高二上寒假二读《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
高二下期中考试前二读《雷雨》《呐喊》《女神》
高二下期末考试前二读《边城》《哈姆雷特》
高二下暑假二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家》
高三上三读《欧也妮·葛朗台》《老人与海》
高三上寒假三读《雷雨》《呐喊》《女神》《边城》《哈姆雷特》 (建议学生搜索、观看《百家讲坛》关于三国、红楼的相关节目)
高三下三读《红楼梦》《三国演义》《家》
5、写作的训练: (1) 高一我们是记叙文训练, 记叙文强化片段练习, 先片段练习, 后整体练习。片段练习先学习景物描写后人物描写最后学习语言的美化。计划以半学期学习写景物, 半学期学习写人物, 以一学期学习美化语言。同时贯穿高一学年的是指导学生阅读贴近生活热点的评论, 指导学生深刻思考生活, 深刻学生的思想, 做好剪贴工作, 为议论文写作做铺垫。 (2) 高二我们是议论文训练, 议论文训练以模仿为手段, 指导学生在思想和语言两个方面不断推进。让学生先有“打造”文章的意识, 继而指导学生要有强烈的扣题意识, 继而在扣题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来行文, 继而指导学生具有“凤头猪肚豹尾”的意识, 继而指导部分学生具有“深刻性”。同时贯穿高二学年的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前5分钟演讲, 让学生能够把对生活的思考有序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3) 高三我们鼓励学生在文体上“扬长避短”, 发挥所长。同时, 我们也训练学生能针对不同命题要求写出符合规范的文章, 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语言美化上能有一到两项的突破。不可忽视的是, “课前5分钟演讲”也要贯穿整个高三学年, 继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关爱自己, 深刻学生的思想, 优化学生语言表达。
综上所述, 其实我们不必困惑, 只要我们多动脑筋, 多开设一些学生喜欢的语文活动, 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会从中得到满足感的。
摘要:经过不断地教学摸索, 发现语文活动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通过有效开展语文活动, 能够深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促进学生的感悟、理解和思辨能力的发展, 在不知不觉中促使学生语文素养日臻充盈而完美。
6.小学语文教学观的改变,有利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 篇六
一、在课堂教学中,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改革教学模式和 教学方法
中职学生虽然学科基础水平较差, 但他们参与活动热情高、动手操作积极性高。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可谓一举多得。
1.教学中突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口语训练的过程是由读到说, 由片段到整篇, 由照稿念到即兴说, 由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 由初步掌握口语技巧到熟练运用口语技巧。把口语表达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 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形式多样的“说”, 提高了学生口语能力, 学生从“厌烦说”到“愿意说”, 从“要我说”到“我要说”。
2.注重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个有文化的劳动者, 不论具体做什么工作, 都不能不会写, 至少时常写信、写通知、写报告、写总结, 写工作日记、写便条。”如此看来, 不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 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明确写作要求,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掌握一般应用文的写法为主, 找出一条适合中职生写作的路子。
3.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社会化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联系生活, 把课堂创设成一种近似生活的情境, 让学生在这种“生活式”的课堂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语文, 以此丰富课堂教学的实践内涵。如在讲授《南州六月荔枝丹》时, 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写荔枝生态观察笔记, 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改编课本剧的方法激活课堂
如, 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一课, 上课前, 布置学生以“红楼梦知多少”为主题搜寻资料, 上课时先花十分钟, 教师选择其中较有意义、较典型的部分资料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二、开展开放性的语文实践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
1.以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为主要依据, 活动本身能激发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
2.活动应涉及多种知识技能, 要加强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的有机结合, 让语文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 让专业知识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
3.注重与社会生活、学校生活联系, 通过知识技能的运用, 在 做中学, 学中做, 不断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4.活动目标、内容及形式的确定, 符合学生的意愿, 活动过程 主要由学生组织, 教师扮演顾问和协助者的角色。
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从下面两种类型入手:
一是吸收性言语活动。如阅读书报、浏览网页、听广播、看电视 (录像、电影) 等。在班级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每周开设一节阅览课, 由教师带领并指导学生阅览文本图书, 要求每个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每月对读书积极分子进行表彰, 并进行优秀读书笔记、读后感的评比。
二是输出性言语活动。运用现有的说、写能力来完成有关实际工作, 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1.模仿有关职业活动。如模仿编剧、课本剧, 模仿教师、节目主持人、导游进行相应实践活动。
2.借助言语交际活动解决其他实际问题。如通过写倡议书、口头动员为“希望工程”捐款;通过办墙报等方式宣传好人好事, 批评坏人坏事;通过讨论、辩论的方式来集思广益, 研究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中职学生文化素质相对来讲要薄弱一些, 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因此,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专业特点, 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多参加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例如, 在我校主办的“我爱我专业、技能之星”的征文活动中, 教师先简要介绍了征文的内容、写作要求与写作方法后, 充分调动起学生自觉参与的积极性, 放手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 他们或在网上或在图书室查找资料或去采访已经工作了的学哥学姐们。一个星期后, 大多数同学就把所写的文章交上来了, 由于文章中有很多专业术语, 还请了相关的专业教师参与评定。这些教专业课的老师认为:通过这样的征文不但提高了学生语文的热情, 而且也培养了他们对专业课的兴趣, 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观的改变,有利提升学生语文的素养】推荐阅读:
大学语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意义论文07-02
提升语文素养08-17
小学语文创新素养研修总结07-14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09-26
七彩语文杯 第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 钟振裕《修鞋姑娘》课堂实录09-21
03语文阅读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07-16
教师活动记录:记太和县中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说课比赛08-19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