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工作的思考

2024-08-19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工作的思考(共4篇)

1.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工作的思考 篇一

克孜勒镇中学工会工作报告

1、基本情况

我校有二十三个班,976名学生,学校在编教师89名,其中财务人员9名,退休人员12名。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有8名,一级职称的有——名,二级职称的有——名,三级职称的有——名,没有职称的有——名。学历方面:本科——名,大专——名,中专——名。党员——名,团员——名。

2、学校组织机构齐全,学校行政部门有:党支部,政教处,教导处,行政办公室,教研室,校团委,学生会,财务室,工会,信访室,保卫科,保健室,宿管科等组织机构建立齐全并有系统有计划的进行工作。

3、学校工会组织齐全并有系统的进行工作。

经学校上级领导批准,吾斯曼·斯热伊力担任工会主席并按照上级指示有效地工作。我校于2008年9月7日在全体教职都参加的前提下,通过推荐人员、讨论、投票、总结、当场公布结果等方式,选定了5名工会委员并根据他们的特点分配工作。

五名工会委员工作如下:

工会主席:

吾斯曼·斯热伊力。职责:上级工会的领导下,主持工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负责组织制定工会工作、计划,定期布置、检查总结工作,和向党支部与上级工会汇报工作。

工会副主席:

阿布都肉苏力·买买提。职责:协作主席工作,主席不在岗位时,代行其职

责。

经费检查委员:

吐热依先木·库瓦西

宣传委员:

古丽尼沙·吾休尔

组织委员:

阿布都肉苏力·买买提

生活委员:

吾斯曼·斯热伊力

女工委员:

古丽尼沙·吾休尔

安全监督委员:

吐热木·木尔提扎

各项工作争议调解委员会:

吾斯曼·斯热伊力

克孜勒镇中学在这一年半的工作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代表大会的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方针,将未成年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和接班人,培养符合21实际教育要求的,教育改革、热爱教育、热爱工作、热爱学生

2.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工作的思考 篇二

甘南藏族自治州坐落在甘肃省西南部, 总人口68.01万。其中藏族36.70万, 占总人口的54.00%。农牧业人口55.00万, 占总人口的80.90%。基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藏族教育。为了有效地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根据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地区的特点, 该州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应本地区和本民族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和措施来发展本民族的教育。为了促进本州双语教学的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国家一系列民族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 甘南藏族自治州各级政府不失时机地给予双语教学极大的重视,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双语教学工作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并且还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以藏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和以汉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的“两个为主”的双语教学路子。[1]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学发展的基本概况

经过20多年的努力, 甘南藏族自治州在双语教学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极大地推动了该州双语教学的发展。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双语教学不仅使本州的教育质量有了巨大的进步, 也为社会的和谐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是双语教育在当今时代重要意义的体现。

1. 双语教学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的民族语言工作开始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 少数民族地区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双语教学有了一定的发展。遗憾的是, 从1957年开始, 由于“左倾”错误思想的干扰, 很多学校都被迫停止使用民族语言, 甘南藏族自治州也在近20年的时间里, 双语教学都没有较大的进步。进入新时期,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不断加强, 双语教学开始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甘肃省各自治州也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些关于双语教育的地方性文件,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也对双语教师的待遇、扫盲奖励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例如, 在1982年颁布了地方法规《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小学工作试行条例》, 规定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 使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双语教学逐步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

2. 双语教学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正在蓬勃发展

双语教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研究, 从本民族的民族特点出发, 因地制宜地进行各种双语教学实验和理论研究, 是双语教学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一步。改革开放以来, 为了促进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学的发展, 甘南藏族自治州根据自身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并考虑发展的前景, 开展了不同的双语教学实验, 并总结了一些双语教学发展理论。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民族师范学院, 设立不同的藏语研究方向专业, 加强了“双语”类专业的建设, 并实行藏汉双语教学。2006年,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民族师范学院承办了甘肃“藏汉双语”师资培训项目, 并形成了培训藏汉双语师资的新模式———课例研修。通过新模式的培训实验, 初步形成了培训双语教学师资的课程资源包。这些实验和理论有效地推动了双语教学的提高, 同时也营造出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学教研的良好氛围。

3. 提高和巩固了藏族儿童入学率, 并有效地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

有资料显示, 2001-2010年, 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中小学数量有缩减趋势, 但是寄宿制学校数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 寄宿制学校由2001年的79所发展到2010年的183所, 数量增加了一倍多。这说明, 一方面, 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寄宿制学校是普及初等教育、发展民族教育的一种好的办学形式, 有利于提高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 有利于加强师资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可以看出, 专任藏文教师总体呈增多趋势, 同时专任藏文教师数量也由2005年的669人增到2009年的1232人, 5年时间增加了将近一倍。全州适龄儿童入学率虽然变化不大, 但是仍处于增长趋势, 变化最大的是“两基”人口覆盖率, 由2005年的30.40%增长到2010年的100%, 这一方面与国家实施的“两基”政策有关, 但是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人口占了该州人数的一半以上, “两基”覆盖率的提升必然与双语教学取得的成绩有关。总之, 双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不仅使藏族儿童入学率不断提高, 而且也有效地带动了本州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存在的问题

(1) 已有的政策需要完善, 还需制定新的政策来规范双语教学。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类型多样, 层次复杂, 因此, 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必须走向法制化的轨道。我国民族教育体系中实行“一种体制两种模式”的稳定的双语制教育, 必须在基本的政策和法规指导下因地制宜, 充分认识民族语言和汉语言的社会功能, 用科学的态度指导双语教学并遵循其发展规律来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民族地区在学校双语教学的有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及完善上, 要充分体现国际多元化文化教育的大背景, 因此, 双语教学法制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还需制定新的政策来规范双语教学。

(2) 少数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存在资金不足、管理不善、师资短缺等问题。当前寄宿制已成为藏族牧区的主要办学形式,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西部寄宿制学校, 为寄宿制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有力地带动了双语教学的发展。但是事实也表明,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藏族牧区寄宿制学校发展道路并不平坦, 存在资金不足、学校硬件建设不足、管理不善、师资短缺、教学环境相对封闭、汉语学习困难较大等问题, 这都是摆在寄宿制民族中小学面前的困难, 也影响到该州双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 师资力量薄弱, 双语能力差, 教材不配套, 质量不高。调查显示, 有40%的学生认为, 教师素质是影响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之一。[2]双语教学必须有合格的高素质的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 还需要有高质量的双语教材。但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学校目前的现状是双语教材编写起步晚、编写困难。这导致该州不仅缺乏高质量的双语教材, 合格的高素质的双语教师更是缺乏。

(4) 藏汉双语教学比例不均衡, 双语教学中有单一发展基础科目的趋势。由于地理和本土语言的原因, 学生学习藏汉语言的积极性不同, 不少学生尤其是牧区的藏族学生学习藏文的热情高, 成绩提高快, 而对汉语的学习则没有积极性。也有部分学生学习汉语热情高而对学习藏语没有积极性。因此, 教材编写中双语的比例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

(5) 双语教学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发展不均衡。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双语教学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教育双语教材体系, 但是发展的阶段基本集中在中小学基础教育, 学前双语和职业双语及高等学校双语教学发展薄弱, 学前和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双语教材严重缺乏。

2. 建议

(1) 教材编写注重理论研究。在双语教材的编写中, 要认识到编译适合本民族母语特点教材的重要性, 根据少数民族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 遵循第二语言教学的原则编写教材。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 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主导产业、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需求及民族文化等编写教材。

(2) 中央政府应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工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一定的倾斜, 民族地区进一步加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工作力度, 也应设立“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补助专项经费”, 建立双语教学发展基金会, 多渠道组织和筹措资金并按照“督政、督教、督学”的原则, 加大对双语教学工作的督查力度。

(3) 加强“双语”教师的培养,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需要, 举办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师培训班、藏语文教师培训班, 培训“双语”骨干教师。同时, 更要注重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通过教育和其他有效措施, 使广大教师敬业爱岗, 扎根民族双语教学。

总之, 双语教学不单单是语言教学的问题, 还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甘肃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要走的路还很长, 还需要做很多工作, 还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民族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韩雪林.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 1999 (6) .

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工作的思考 篇三

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中学

二〇一一年三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中学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二〇一一年三月

各位领导:

大家好!请允许我代表全校师生对莅临我校进行德育复验的各级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校2007年荣获“地区级德育校”称号以来全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始建于1957年,是全乡唯一一所维吾尔语九年一贯制学校,现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2268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3.88平方米,绿化面积7500平方米。学校现有党支部一个(党员62人),内设党建办、德育办、教导科、校办公室、团委(团员430名)、少先队、学生会、工会、妇委会(女教师91名)。学校现有14个教研室,教职工206名(其中中学部172名、小学部34名),3441名学生(中学部2751名、小学部690名),74个班级(其中中学部56个:普通班47个,双语班9个、小学部18个:普通班6个、双语班12个)。校领导班子由党支部书记、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等9人组成。学校有56间教室、20间办公室、多媒体室、语音室、电脑室、远程教育室、音美操作室、三间理化生试验室、一个操场、一个校食堂、60间学生宿舍。

多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教育理念,以“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强身”为培养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立足发展、贴近实际、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坚持以高尚的人格感召学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激励学生,以热情关爱、优质教育感化学生,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建立健全德育组织机构,规范学校的德育运作机制,形成了“奋进创新、团结求实”的校风,“乐学善学、勤思功练”的学风,“敬业师表、爱生善教”的教风。先后荣获地区级“德育达标校”,“模范教职工之家”,“五四红旗团委”,县级“绿色学校”,“平安学校”,“花园式学校”,“文明单位“,“共青团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两基攻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对评估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及学校德育工作开展情况

2007年德育评估验收时评估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学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员工要加强对党的教育政策、法律法规、德育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全面提高领导班子成员和教师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加强学校德育课题研究,用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先进理论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使德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二是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依法治校相关文件精神的学习,依法修改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依法开展,把依法治校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认真梳理,逐一分析,我校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德育整改、开展工作作为我校首要工作来抓,针对反馈意见中反映的问题,多次召开支委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班主任会议、家长座谈会、党员教师包班制、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德育工作整改活动。针对依法治校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并认真梳理德育工作整改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采纳家长代表的合理意见和建议,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措施并积极整改:

(一)健全机构、规范制度,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发展。

1、我校健全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德育工作会议听取各职能部门德育工作汇报,狠抓德育工作落实;每年的学校工作计划都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列

为单独部分重点阐述。校党支部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总体上对德育工作进行部署。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认真履行职责,突出德育功能,把德育落实在教学、管理、服务、育人等各个环节,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和德育工作机制。每学期开学前,制定德育工作计划,严格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定期进行检查总结,确保德育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进行。

2、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在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和政策的同时,组织全校教职工对学校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讨论、评议,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继续完善家长评教、议教制度,认真落实校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政治理论知识学习制度。

3、完善学校师生申诉机构,设立意见箱,建立以工会主席、工会成员、教师代表为成员的“克孜勒博依乡中学师生申诉机构”。规范申诉程序,完善申诉制度,建立申诉问题处理情况反馈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的民主监督作用,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二)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树立全员育人观念。

德育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长期以来我校德育队伍存在着“二多一少”现象,即年轻教师多、新老师多、德育教龄长的少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立足实际,首先,增强师德规范日常教育宣传力度。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言行规范七不准、《教师法》等,同时给教师征订《新疆教育报》,让教师真正从中理解,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其次,加强德育队伍的培训。通过班主任会议,互相交流、讨论、答疑、座谈等形式,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从而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艺术和水平。

第三,加强对年轻班主任的在岗指导和培训。我们采取以老带新的“结对子”方式,选择努力、进取、优秀的老班主任,在实践中进行“传、帮、带”,以他们的高尚师德、敬业精神和丰富的经验来感染和指导年轻班主任,做到新老班主任,“互学、互促、互勉、共进”,以提高年轻班主任的素质。

第四,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我们开展此项活动,是要让老师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及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沟通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灵,拉近彼此的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有助于达成共识,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对学生是激励,对家长是触动,形成教育合力,产生良好的效果。通过此项活动,与学生家长架起联系与沟通的桥梁,组成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的纽带,促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健康成长。

第五、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议,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道德等方面给学生家长作汇报,认真听取家长对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紧密结合,使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听取对学生全面发展有利的意见和建议,扎实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使我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六、每学期开学前,在德育办公室的指导下,学校与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签订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安全稳定目标责任书,深入开展对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从小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强迫孩子进入地下教经点和宗教活动场所,并定期检查和总结责任书的落实情况。制定学校男教师联系清真寺制度,专人负责,加强监督,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对师生的法制教育,规范、创新教师队伍管理,不断增强师生学法、用法意识。

1、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测试等活动,建立奖罚制度,并与年终考核相挂钩。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邀请法制辅导员和县、乡公检法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讲座。设臵法制教育宣传栏和图片展览,以“法制六进”为基础,积极开展“法制学校”创建活动,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使教师队伍法制意识进一步加强,教职工素质明显提高。组成宣讲组,深入各村开展“大宣传、大教育、大揭批、大调研”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向三

名英雄学习宣讲活动,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懂法、守法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在“法制进学校”、“宪法法律宣传月”、“12.4”全国法制宣传月活动和“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工作中,认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安全教育。以“弘扬法治精神,共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紧紧围绕学校法制化建设进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同时,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中,积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把法制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按照一月一主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教育活动。

学校采用宣传栏、墙报、广播,主题班会,模拟审判,法律考试对广大师生进行法制宣传。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每学期带领学生到县看守所,通过以身说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围绕治安防范、防灾避险等主题,每学期开展一次地震、消防演练活动,加强了学生的自我防范教育,丰富学生自护常识和技能。在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认真开展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的禁毒宣传活动。每学期进行多次安全大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

(四)抵御渗透,坚持不懈狠抓“三维两反”教育、民族团结教育 多年来,我校始终以抓“三维两反”教育为重点,做到常抓不懈,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工作的首位,坚持以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德育思想内容。重点抓好“六项教育”,即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安全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

1、注重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思想品德、文明礼貌、高远的理想信念、遵纪守法等教育。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教学计划,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到各门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本着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为出发点,以课堂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落脚点,每年利用各种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团队会活动。

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的主题教育,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如:利用第二课堂、“植树护绿、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公民道德建设月”、“纪念五〃四运动”、“六〃五”世界环境日 宣传活动、“庆祝建国60周年”主题教育、“纪念一二〃九运动”、“爱祖国、爱家乡”征文比赛、知识竞赛,“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演讲活动、爱国主义歌曲传唱活动,“感恩伟大祖国,构建和谐校园”双语演讲比赛,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引导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提高道德修养。并将每天升国旗、唱国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认真落实升国旗制度,培养学生对祖国的高度认同。

2、认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每年,紧紧围绕“民族团结教育月”,积极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举办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广泛宣传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组织师生学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融思想道德教育于 “双语”教学之中。在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明确要求学会汉语就是掌握了一把通往成功的钥匙,向师生提出了“从点滴事做起”、“从身边人学起,从自我做起”的基本要求,增进民汉师生的团结友谊,树立起“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汉语学习讨论会,让学生自己谈体会,互相交流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师生中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六好”教育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育人全过程中,营造了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浓厚教育氛围。

“7.5”事件发生后,校党支部把抓好民族团结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维护新疆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文件精神及领导讲话。积极开展暑期返乡大中专学生和内初(高)班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和秋季开学前后的师生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做到“三进”、“三个抓好”,使民族团结教育富有成效。“三进”即做到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个抓好”即重点抓好党的民族政策理

论教育、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团结主题实践活动。

本着“以养成促实践,在实践中养成”的理念,结合“7〃5”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主题实践活动。如:开展以“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为主题的“大学习、大声讨、大揭批”活动,“爱祖国、爱新疆,民族团结一家亲”历史知识竞赛、“祖国在我心中,同绣一面国旗”、“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活动、“四个认同、三维两反、三个离不开”知识竞赛、“昨天、今天”主题图片展、观看爱国影片《建国大业》,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师生联谊等活动深入开展手拉手、结对子帮扶送温暖活动,从2008年我校开设“送爱心青年团”,这些青年教师对家境贫困的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心,09年为70名贫困生捐助价值5440元的74套冬装,在古尔邦节之际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并结合国庆节、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74周年主题活动等,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演讲比赛等,丰富师生课余文化生活,开设学校形势教育大课堂。使学生在自觉中达到教育效果。切实把各项活动转变成提高认识,落实行动、升华理想、信念的成果。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切实将“三个不忘”、“六好”、“三爱”深入师生心中,在师生中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民族团结高于天的思想。形成了各族师生和睦相处、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3、不断加大维稳教育力度,强化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每学期开学前,学校与全体教职工、学生、家长签订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安全稳定目标责任书,深入开展对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使家长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从小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强迫孩子进入地下教经点和宗教活动场所,并定期检查和总结责任书的落实情况,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4、防渗透工作长抓不懈。在学校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学校能够做到在每年的斋月期间,不仅为学生供应开水,还提供简单的午饭,并且每天派专人检查各班学生是否有封斋的情况;每星期五中午及每年肉孜节、古尔邦节时,还派男教师到清真寺周围巡查,严防学生参加

宗教活动,把学生远离宗教的工作切实做实、做活。

(五)狠抓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平时德育办开展两周一次的行为习惯检查教育,德育办利用出操升旗、校园橱窗、黑板报等途径检查班级卫生、发型、服装、有无佩饰物,实行课间操和仪表仪容等,规范和约束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的文明礼仪规范,提高文明素质。学生中开展争做文明学生活动,要求从自我做起,从坐、立、行、笑、谈、唱的“小事”做起,倡导“做有样、坐有相、行有规、言有范”。

2、深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基础道德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统一上墙。各班把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大事来抓,在每周工作总结中,班主任都用“守则”和“规范”来衡量学生。使“守则”和“规范”落实到实处。

(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心理辅导室,配备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中,以“倾听诉说、交流思想、沟通心灵、排忧解难”为服务宗旨,培养学生合作、自信、乐观、向上等积极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在家校联系中,引导家长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态和情绪,培养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七)积极推进家庭教育。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由学校领导、乡领导、家长代表共同组成了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不断完善家长学校的运作机制,定期开展家校互动式的交流、学习,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家长座谈会、家庭联谊会、教师家访等形式同学生家长联系,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吸收家长参加德育过程,更新了家长教育观念和班主任的工作理念,营造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充分调动了家长、社会共同关心、参与学校德育的积极性,使学校德育向校外延伸,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格局。

注重对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积极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家庭成员情况、联系方式等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归纳在学籍档案中;将有困难的学生作为教育的重点,多渠道、多方面进行教育。经常与家长交流,帮助这些学生找原因、想对策,共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此外,还建立了“问题学生”档案,特别对宗教人士和“两劳”人员子女建立了特殊档案,并经常性地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在斋月期间和平时定期与他们进行座谈,了解是否参与宗教活动,检查不稳定隐患,就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座谈,把他们的政治思想与健康成长放在首位,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校还坚持开展“手拉手”帮教活动,让老师和后进生结对子,让他们感受学校、家庭、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树立信心。通过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后进生转化效果较为明显。

(八)关注弱势群体,开展爱心教育。

学校非常重视博爱教育,发扬“珍爱生命,发扬人道”的精神,扶危济困,关爱他人。重视用爱心温暖学生,倡导教师献真心,用真情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灵。每年库尔邦节前学校每位教师爱心奉献设定 “爱心基金”,对全校家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冬季衣服和日用品。学校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一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实际行动对学生实施爱心教育。

(九)努力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加强课堂教育教学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传授学习的方法,让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和考上内地高中 班的学生通过现身说江,教育其他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和积极性。并在各班级适量放臵一些刊报杂志,开阅视眼,加强学习的兴趣。

首先是在心里上减轻学生负担。校领导要求每位老师不讽刺挖苦

差生,不体罚或以增加作业量的办法来征罚学生,处处关心,爱护后进生,增强后近生的 自信心。

其次是在学业上减轻家长和学生负担。尤其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后,学校严禁各班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给学生有偿补课,在职教师不得举办有偿家教,不得增加家长,学生的经济负担和心里负担。将免收杂费,课本费,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足额补给学生,没有挤占,挪用等现象。

(十)注重德育效果,科学评价

一是实行周评流动红旗制。年级组、值周领导、教师和值周班级天天都对学生的言行、文明礼貌、纪律安全、好人好事等方面予以记载,每周评出纪律、卫生、宿舍红旗班。

二是实行学生量化考评制度。由班主任根据《克孜勒博依乡中学学生德育量化考评办法》的内容,安排学生对本班学生的表现进行记录,每周一小结,每学期一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学生由学校给予表彰。

三是实行班级考核制。学校德育处制定了《克孜勒博依乡中学班级(班主任)量化考核标准》对班级实行量化治理,鼓励各班积极涌跃进行优秀班级争创活动,每学期评定一次,并对优秀班级和班主任予以表彰。通过评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了班级团结、文明的风气。

(十一)加大经费投入,优化环境,以境育人,营造德育校园文化氛围

1、学校非常重视校园环境的改善,从2004年至今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使校园变得通彻透亮,面貌得以较大改观,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氛围型的育人效果,将多个宣传标语及版面镌刻或悬挂于校园的醒目位臵,让学生走进学校,就像走进了德育无声的大课堂,学生在不自觉中受到德育气氛的浸润。

2、德育工作必须依靠物力,财力的不断投入才能维系和发展。近年来,尽管经费比较紧张,但我校仍将德育经费列入整体预算,逐年增加,2005年38640元,2006年45700元.2007年72053元,2008

年107738.5元,2009年119252.7元、2010年130453.10

三、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对德育工作的经验总结、课题研究还做的不够。

2、本校德育工作的相关制度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还应继续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之系统化。

3、德育教育的途径还不够宽,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4、对德育工作者的培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治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力度还需加大。

(二)今后的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全员育人的水平。

2、继续完善德育治理制度和治理体系的建设,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机制、新制度、新方法,把学校德育工作做细致、做扎实,不断的总结经验,设立研究课题。进一步加大家长学校的工作力度,走出校门,牵手社区,开辟德育实践基地,密切配合抓德育,充分发挥“三教合一”的作用。

3、进一步落实德育工作“三贴近”的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掘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

各位领导,此次复验是对我校德育工作的一次全面性的检查、指导,也必将促使我校德育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得以巩固,宣传氛围更加浓厚,师德师风越加优良,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热情更加高涨。我校全体师生期待各位领导对我校德育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您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一定会虚心接受、认真改进。

谢谢大家!

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中学

4.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工作的思考 篇四

我校紧紧围绕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指示精神,大力宣传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宣传阿克苏市民族团结进步及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先进事迹,大力宣传阿克苏市改革开放辉光成就及教育上发生的重大变化,促进民族团结和睦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做好我校广大师生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使广大师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团结稳定大好局面。现将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十个一”活动总结如下:

一、学唱一首革命歌曲,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每天举行一次升旗仪式,全校师生高唱《国歌》,并且在国旗下举行庄严的宣誓仪式。此外,利用校园广播播放爱国主义歌曲,如《爱我中华》、《五星红旗》等歌曲。学生利用班会课、团队活动课、音乐课学唱爱国主义歌曲,强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二、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8月29日—8月30日,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如《太行山上》、《狼牙山五壮士》、《闪闪的红星》、《南京、南京》等影片和电视剧《小兵张嘎》。学生收看完还写了观后感,表达了他们对烈士的敬仰,体会到了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奋发向上的斗志。

三、举办一次主题班会,深化民族团结教育。

9月1日—9月2日,举办了以“民族团结在我心”、“以民族团结为荣、以民族分裂为耻”、“反对邪教、崇尚科学”等为主题的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各班确定主题后,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发言,活动结束后及时上报了活动总结,确保此次活动取得了实效。

四、开展一次为各民族办好事、办实事活动,确保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取得实效。

我校七年级20班的帕丽旦同学是一名维吾尔族大妈收养的汉族弃婴,帕丽旦的维吾尔族妈妈把她抚养大,现在生活贫困,帕丽旦的妈妈身体不太好,学校号召全体师生为帕丽旦同学家捐资助困,让帕丽旦全家感受到民族大团结的温暖。

五、开展普通班与内初班学生结对子、互帮互学活动,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9月2日—4日,在普通班与内初班学生之间开展了结对子、互帮互学活动,汉族学生帮助维族学生学习汉语,维族学生教会汉族学生一些日常的维语。民汉学生还一起学唱红色歌曲,一起绘出反映民族大团结的精美画面。

六、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每位学生深受教育。9月3日,学校分批组织学生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阿克苏博物馆,还参观了多浪河景观,学生从中深受教育,了解了阿克苏 的发展历史,也切身感受到了阿克苏改革开放30年巨变。

七、进行一次板报比赛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9月2日—3日,举行了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板报比赛,各班积极参赛,版面设计新颖,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在全校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八、开展一次民汉学生联谊活动,促进民族大团结。

9月1日—3日,在我校民汉学生之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有举办篮球友谊赛;共同为解放军叔叔制作祝福卡片,感谢解放军叔叔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的重大贡献;互赠民族团结连心卡,将最真诚的嘱咐送给对方,通过小小的连心卡搭建起团结友爱的桥梁,使四中的校园处处绽开民族团结之花。

九、创作一幅民族团结的手抄报。

民汉学生一起学唱红色歌曲,一起绘出反映民族大团结的精美画面,做一份手抄报。

十、写一篇民族团结的作文。

让学生写下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感受,深切体会了我们民族大家庭的亲切关怀。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双语教学工作的思考】推荐阅读:

上一篇:物业收费难程度调查下一篇:黎川县残联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总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