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2024-10-20

舆情监控系统建设方案(通用10篇)

1.舆情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篇一

玉龙街社区舆情监控方案

为进一步完善舆情监控工作,加强舆情监测,特别是加强对与我社区相关的舆情的引导与监控,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促进和保障社区园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监控小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 舆情引导与监控管理

舆情监控小组由社区党委支部牵头管理,小组成员由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学有余力的优秀居民组成,主要负责我社区舆情的引导与监控工作。

第二条 舆情监控员及管理员职责

一、工作范围

(1)监控与社区相关的公共场所及网络。(2)辅助社区干部开展日常工作。

二、工作职责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并以此作为开展宣传工作的理论武器,做好各项工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理解和运用舆论监督的权力,准确把握舆论监控的方法和形式,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为出发点,客观公正,确保舆论监控的准确性。

(2)做好监控工作。正确引导舆论方向,对居民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与我社区相关的舆情,第一时间直接向社区党委干部汇报。同时,宣传发布关于我社区正面消息,加强我社区宣传。对容易引起舆情混乱的消息及时进行正面引导。确保严密监控涉及我社区的舆情,进行解惑答疑,做到发现及时、汇报及时、疏导及时、处置及时。

(3)做好工作记录。认真、详细、负责地完成工作记录,特殊事件要做到跟踪记载处理过程及结果。对于不利我社区声誉的较重大舆情信息或其他需特殊关注的舆情信息要做好仔细认真的电子档保存工作。

(4)认真编写《舆情汇报》。舆情监控小组根据舆情反映的内容和居民关注程度等进行初步研究、讨论,对居民关注度高、影响较大,并可能成为持续关注焦点的舆情,第一时间直接向上级领导汇报; 每月定期完成《舆情汇报》对当月的舆情及监控结果等进行总结。

(5)做好收发工作。在社区收发室领取信件、报纸并送至宣传部办公室,做到及时、准确、负责。

第三条 舆情监控小组工作重点针对下列信息: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二)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三)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

(四)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五)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

(六)损害我社区声誉、形象的不实言论。第四条 舆情监控小组人员组成

(一)舆情监控小组由社区党委干部领导;

(二)舆情监控小组成员由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居民组成。

第六条 工作制度

(一)值班制度。舆情监控小组按照个人课表安排值班时间。值班时不得迟到、早退或玩忽职守;

(二)例会制度。监控小组每双周召开例会,对过去的舆情进行总结和交流,部署近期工作;

(三)报告制度。对值班期间发现的关于我社区较重大舆情要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干部;

(四)请假制度。因故不能值班或例会等活动的监控小组成员应提前至少一天向相关负责人请假,否则视为缺勤;

(五)办公室管理制度。值班人员要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安静,定期进行打扫。爱护办公用具。做好办公电脑维护,保持记录本的整洁。

玉龙街社区 2015年1月18日

2.舆情监控系统建设方案 篇二

关键词:网络舆情,企业,舆情监控

网络是继报纸、电视等媒介之后而产生的、以反映社会舆情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媒介,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呈现方式[1]。中国石油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要求必须要重视对网络舆情的监控, 避免因网络舆情对石油企业发展造成的不稳定性因素的产生。

1 石油企业网络舆情发展的特点分析

由于石油多产生于荒芜的地区, 因此石油企业发展具有自身特定的地理环境特点, 中国石油XX油田地处XX地区, 石油开采周边环境相对较差, 且发部分油区均远离居住区, 导致企业内员工常年处于奔波的状态, 出现了很多家庭问题。另外现阶段国家对石油有巨大的需求, 而油气的产量又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 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石油企业员工的工作压力, 会在很大程度上诱发网络舆情。

从石油企业的网民角度分析可以发现, 石油企业的网民上网率相对较高, 因此具备一定的网络舆情发生的基础。据相关数据显示, 石油企业的网民通过网络诉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的比率相对较高。同时石油企业受自身工作生产属性以及国家关于石油信息安全管理的规定等方面的影响, 企业内部很多网民的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 导致网络舆论的潜在诱发因素持续存在。

2 如何提高石油企业网络舆情监控

近些年以来, 中国石油发生了一系列的网络舆情事件, 使人们更加强烈且普遍的认识到网络舆情对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影响, 石油企业如何从根本上防范网络舆情的产生是现阶段石油企业需要重点分析和考虑的问题。

第一, 石油企业需要建立合适的网络舆情引导渠道。引导渠道的有效建立能够较好的预防网络舆情的产生与泛滥, 石油企业应重点搭建诉求平台, 开发多元诉求渠道, 不断丰富石油企业门户网站, 为网民提供一个相对开放的沟通平台, 以更好的了解民意。另外石油企业还需要深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突出管理的透明性与公平性, 比如可以建立网络发言机制, 架构起企业与网民之间有效沟通的桥梁, 定期向网民发布企业的重大决定与热点事件、定期回复网民问题, 给网民足够的参与权与监督权力[2]。

第二, 石油企业需要重点把握网络舆论的走向。石油企业要首先掌握网络宣传的主动权, 强化门户网站的管理, 围绕企业的重大事件与决策开设专栏, 主动发布重大公共事件的权威信息, 以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舆论环境。在此基础上, 石油企业还需要重点突出发展主旋律, 通过开辟网络平台与专栏, 来引导网民积极讨论, 将网民的关注点引入油气生产工作中, 使网民认识到企业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及员工与企业的根本利益一致性关系。

第三, 石油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石油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库, 包括建立企业内部石油地质信息库, 以为网民提供更加丰富完善的勘探开发、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信息, 充分发挥企业门户网站的功能, 满足网民对石油信息的多样化需求。

第四, 石油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舆情监管体系。首先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石油企业内部网络舆情的监测机制, 成立网络舆情监测部门, 由相关人员来对企业门户网站搜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检测, 以为企业应对突发的舆情事件提供预测与参考数据, 并给网络舆情提供一定的引导性建议。其次还要建立并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机制, 定期对网民发布的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 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要建立企业内部关于网络舆情的甄别制度, 比如建立特定的IP地址并分配使用, 进行用户实名制认证, 不断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与舆情发展动态, 甄别舆情类别并强化对网民网络活动方向与领域的关注。

第五, 石油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关于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引导机制的建立需要首先建设一支网络宣传队伍, 及时发布有关石油勘探开发与经营的状况, 围绕网民所关注的重点与热点, 主动撰写文章, 吸引网民分享, 以有效引导舆论发展走向, 将舆论所关注的热点引导到企业发展上来, 以形成正面良性的舆论形式。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关于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石油企业网络文明教育, 不断提高石油企业内部网民的网络道德层次, 引导网民自觉的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积极传播有利于石油企业发展的信息。

第六, 石油企业需要需要充分完善关于网民上网的管理与监督机制。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 建立员工上网管理办法, 规范员工上网行为, 将上网行为与员工考核结合起来。另外还需要企业投入先进的监督控制网络体系, 强化硬件投入, 建立企业内部网络舆情监督与控制系统, 自动对话题进行采集、分类与统计[3], 以实现企业对热点话题与突发事件的实时跟踪, 以充分保障石油企业的稳定发展。

3 结论

综上所述, 网络舆情作为影响石油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 需要石油企业充分重视并引导, 积极发挥网络舆情的良性影响作用, 避免不道德的网络行为的产生, 以有效推动石油企业实现自身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占彬.企业应有效应对网络舆论[J].中国石油企业, 2010, (7) :93.[1]李占彬.企业应有效应对网络舆论[J].中国石油企业, 2010, (7) :93.

[2]于顺安.石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信息界, 2012, (12) :83-84.[2]于顺安.石油企业网络信息安全的监控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信息界, 2012, (12) :83-84.

3.舆情方案 篇三

为及时听取和吸纳广大网民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县委、县政府、县舆情办的相关工作要求,结合住建系统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推动全系统机关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快速反应、及时回复、强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情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城乡建设工作全面、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乡住建工作质量。

二、网络舆情工作内容

围绕网上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对本地网民关注较多的热点网络板块百度沭阳吧、花乡沭阳网、建设网以及信息量相对集中、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网络媒体的巡查力度;针对网民提出的问题及时组织落实和回复;针对有关建设系统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发贴形式主动进行引导、疏导,消除负面影响;全面推行规范运行、主动服务、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网络舆情工作的公开透明、高效推进和监督制约机制,对办理结果及时整理汇总,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建立完善网上社情民意工作机制

由于网上传播主体泛化分散的特殊性,同时网上信息能够得到广大网民的重视并予以接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网络舆论予以正确的引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舆情工作机构,明确网络舆情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分级负责制;网络舆情工作实绩纳入年终考核。各单位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年度网络舆情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特别是要针对网络舆情反应强烈、内容集中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并细化工作目标,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网络舆情工作落到实处。

(二)严格网上社情民意办理时限要求和工作质量

1、明确办理时限。各单位必须在网民发帖后3小时内,对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予以回应(含休息日、节假日);对能够迅速解决的一般问题,要在网民发帖后18小时内作出正式解答;暂时不能办理的,必须在回复中说明理由并承诺办理时限,但办理时限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每日邮件汇报制度、每周集中汇总上报制度、网络舆情员例会制度和集中网络舆情会办制度。

2、规范回帖内容。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加强对回复内容的审查,确保相关回复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同时坚决杜绝在回复内容中出现错字、别字、以及语意不通等问题。要增强回复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回复内容既一语中的,又切实可行,坚决杜绝用应付式、程式化语言回帖或含糊其辞的现象。在回帖中必须使用“您”等敬语,涉及单位的要写清单位名称,不得使用“我单位”、“我处”等词。

3、严肃工作纪律。各单位网络舆情员在“书记网络会客厅”的主要职责仅限于做好群众反映问题的搜集、整理和落实工作,分管负责人负责回复内容的初步确定,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最终审核并签字确认后报局办公室统一上网回复。条件许可情况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参与回复和办理工作。

4、进一步强化横向沟通。网络舆情工作采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法进行,各单位在认真排查梳理与本单位有关的网民提问之外,要加强与系统内相关单位的沟通,特别是网民提问涉及交叉管理的内容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即网络舆情涉及单位作为牵头单位,确保在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下牵头落实办复责任,并按照规定的办复时限完成网络舆情办复工作。

(三)要加强对网上社情民意办理工作的督查

1、局督查室要继续加强对各单位回复、办理情况的专项督查,对网民重复发帖反映的问题要进行重点调查分析、明确责任,根据实际情况交办落实,或提请领导会办解决。

2、对网民反映问题不认真解决、敷衍推诿的单位,要以《督查通报》的形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通报。

4.东盛路小学舆情应对方案 篇四

为维护我校安全稳定确保学校发生舆情安全问题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根据中小学安全相关条例及教育部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内的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以维护地方稳定和社会正常秩序为根本目标,按照“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协调合作”的原则和“预防为主、教育疏导、防止激化、依法处理”的要求,切实做好我校舆论安全稳定工作。

二、应急机构组成

为维护我校安全稳定确保学校发生舆情安全问题时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我校成立东盛路小学小学舆情监测及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长:姜君(总指挥)副组长:李伟 徐焜 王建

成员: 周伟 康汉林 杨春丽 余婷婷 魏唯 樊菲菲 闫明清 丁艳梅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姜君同志担任。

三、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舆情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舆情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

3.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舆情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把不良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点。

4.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及时积极捕捉分析舆情信息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舆情安全稳定地运行。

四、预防措施

1.对学校重大活动(如节日庆典、中考、评估等对网络、舆情安全有特别要求的活动)进行评估、确定所需的设备及环境。对重要网络设备提供备份,出现问题需尽快更换设备。出现重大问题立刻向电信部门求救。

2.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校园内外所属网络硬件软件设备及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封堵、更新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及网络环境。加强对校园网内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加强对学校网络的使用者(学生和教师)的网络安全教育。加强对重要网络设备的软件防护以及硬件防护,确保正常运行。

3.加强各类值班和校园巡查,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校园各种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4.针对寄宿制学校的特殊情况,要充分了解掌握师生的风族习俗,生活习惯等。努力构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生活和育人环境。

5.事先应向领导小组汇报本次事件中所需用到的设备、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及影响,在事件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应立刻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五、舆情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处理措施

1.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事件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向领导小组组长汇报、解释此次事故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处理过程。领导小组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舆情安全防御、处理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2.发现学校出现舆情恶意攻击,立刻确定该攻击来自校内还是校外;受攻击的内容有哪些;影响范围有多大。并迅速推断出此次攻击的最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紧急切断校园网的服务器及公网的网络连接,以保护重要数据及信息。

3.确保校园信息安全为首要任务:迅速发出紧急警报,所有相关成员集中进行事故分析,确定处理方案。

4.从事故一发生到处理的整个过程,必须及时向领导小组组长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听从安排,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5.事后迅速查清事件发生原因,查明责任人,并报领导小组根据责任情况进行处理。

6.在应急行动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落实。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秩序,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7.针对此次事故,进一步确定相关安全措施、总结经验,加强防范。

阜阳市颍东区东盛路小学

5.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实施方案 篇五

一是以“1+4”模式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检察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牵头组织开展网络舆情监测、处置等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网络舆情监控、研判、协调、反馈四个工作小组,成员由各部门抽调,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

二是以七项制度健全长效机制。建立24小时分工轮值制,由网络舆情监控组成员轮流担任网络监控员,搜索各知名网站有关岱山检察的报道和论坛中出现的一些敏感话题,整理归纳后填写至《涉检网络舆情日志》,并于第二个工作日的上午9时上报至办公室。建立舆情信息月报制,由网络舆情研判组于每月25日根据当月《涉检网络舆情日志》向领导小组报送一份舆情信息,包括舆情走向、舆论热点和媒体关注焦点等。建立网络舆情研判制,网络舆情研判组根据舆情内容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升级趋势组织分析研判。建立舆情分类处置制,将舆情分为一般舆情、重大舆情、特大舆情三个等级,并明确规定责任部门和审核程序。建立舆情处置跟踪监督制,重、特大舆情处置后,由网络舆情协调组负责关注事件进展情况,做好跟踪、督查和协调,防范负面舆情出现反复。建立舆情反馈周报制,由网络舆情反馈组在重、特大舆情处置完毕后的一周内向领导小组上报情况分析,包括具体舆情、应对措施、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建立舆情处置责任追究制,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在舆情处置过程中应负的责任,对擅自以检察机关名义或口吻发帖、跟帖的、执行不力等情况,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应责任。

6.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框架研究 篇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4年7月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6.9%,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1]。

不同于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会在第一时间呈现各种突发重大事件, 人们在获取最新资讯的同时, 也通过新型的媒体平台 (论坛、博客、微博、各种社交圈) 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 相互评论, 使得互联网舆情迅速形成。

同时,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 在普通网民正常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 还有一部分散播各种色情、暴力、恐怖等不良信息。很多邪教、反动组织也利用网络散布各种谣言, 甚至公然与国家为敌。在互联网上还存在大量水军利用网络进行造谣、炒作。因此对互联网舆情进行监测, 对我国新时期政府政的策制订、网络安全防范以及网络文明建设有重大意义。

2 研究现状

舆情监测工作由来已久, 最早的网络舆情监测手段也是基于传统的手工模式。通过雇佣大量工作人员对指定的监测页面进行监测, 使用人工方式, 对某些重点监测词汇进行频率统计来寻找舆情动向。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传统的方式已经落伍, 要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 就必然要依托于一个功能强大的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进行。

伴随着网络的发展, 国内外已有一系列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这些系统通常是依托于政府部门、学术机构以及企业媒体建设的, 分别基于不同的需求 (行政决策的、学术研究的、商业开发的) , 从不同的角度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

最早的相关研究始于TDT (Topic Detection and Tracking) 项目[2], 它是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主导的, 旨在从新闻网页中找到未知话题并对话题进行追踪。该项目历经多年发展演变, 其核心研究内容分为报道切分、话题追踪、话题监测、首次话题报告以及关联监测这5个方面的内容[3]。

在我国, 由于中西文在文本挖掘、分词方面的巨大差异, 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差异, 基于汉语的网络舆情监测研究起步较晚[4]。目前, 学院型的舆情研究机构主要有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等[5]。

3 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框架

从过程上看, 网络舆情监测的本质是从网络上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以及按用户需求呈现分析结果的过程, 因此在系统实现时, 从数据流向的角度, 可以把一个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划分为数据获取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以及结果呈现模块, 整个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3.1 数据获取模块

数据获取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全天候的、自动的从整个网络上, 或者某些特定网络上获取进行舆情分析的原始数据。在自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 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 是获取的相关舆情数据相对于整个数据的覆盖率的要求, 即要尽可能地获取尽量全面的原始数据;另一方面, 则是对数据准确率的要求, 即所需数据要尽可能贴近用户关心的舆情热点。只有在覆盖率和准确率全部达标的情况下, 才能更好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预测。目前, 常见的数据获取方式有两种:

(1) 网络爬虫方式。互联网的一项基本协议是HTML协议, 基于该协议, 网络中大量资源以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 相互联系,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网络爬虫从一个预先定义好的URL列表开始, 依次访问该列表上的所有页面进行数据抓取, 并分析当前访问页面中的其他URL, 选择符合要求的URL加入待访问队列, 试图以深度或者广度的方式对限定范围的网络进行遍历式的访问, 以获取该网络的所有信息。

(2) 元搜索采集技术。搜索引擎是大多数网民访问网络的入口, 目前有众多的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 其检索过程有不同的侧重方向, 检索结果也各不相同。可以在若干不同的搜索引擎上部署元搜索引擎, 通过对下层引擎的调用返回多个搜索结果, 并基于一定的算法对不同结果进行选择。使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数据获取的覆盖率和准确率, 且系统构建较为简单。

3.2 数据预处理模块

Web页面的数据有其自身特点, 它是一种半结构化的数据, 整个数据包括内容和描述两个部分, 且两者混杂在一起。直接通过数据获取模块抓取的页面内容复杂, 存在大量噪音, 文本内容非结构化, 无法直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工作, 对这些原始页面必须进行一次数据预处理。预处理的过程大体上分为两步:

(1) 进行网页内容提取。将用户关心的内容 (例如新闻的内容、对主题的讨论等) 从噪音 (如页面上的广告、导航以及其他超链接) 中找出。将页面转化为一个HTML标签树, 根据已有知识建立提取规则, 最后依据规则对页面内容进行提取。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规则是提取工作的核心, 可以针对某类特定的网站建立专属规则, 也可以针对一般页面的结构特点建立一些通用规则。

(2) 进行中文文本分词。自然语言中, 词是最小的独立活动的语言成分。要对页面提取获得的非结构化连续文本进行处理, 首要的工作就是对其进行分词。分词是将输入的一段文本分解为符合逻辑的一组单词的过程, 例如输入“羽毛球拍”时, 依照某种分词算法就可以初步将其分解为羽毛、羽毛球、球拍3个单词。

最简单的分词算法以词典为基础, 通过对字符串匹配完成初步工作, 之后辅以少量词法、语法和语义规则;另一种思路是基于统计进行分词, 统计文本中相邻字同时出现的频率, 频率越高就越可能构成一个词;还有一些基于规则的分词算法, 通过模拟人对句子的理解过程, 对当前句子的语法、句法、词法进行分析推理, 能够自动补全未登录词条。

3.3 数据分析模块

数据分析模块是整个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智能核心, 在本质上是一个数据挖掘的过程。它负责将前期获得的网页内容进行深度挖掘, 发现新的舆情热点, 并对原有的舆情趋势进行分析。一个典型的系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 主题聚类。聚类可以很直观地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新的主题。将处理过后的网页内容归一化到某个特征空间中, 在这个特征空间中以某种方式, 将特征接近的页面内容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相应类别的聚类中心就可以认为是新的主题。

(2) 热点发现。在当今网络时代, 每天产生的舆情主题众多, 其中有些主题能够迅速成为当下的舆情热点, 舆情监测系统需要将这些舆情热点从众多主题中筛选出来, 推送给舆情分析人员。筛选的时候应该注意“热点”一词不同方面的含义, 最直观的含义就是某主题在某段时间内出现的频次;再有一方面的含义就是某主题除频次以外的权重, 例如该主题来源页面的影响力、该主题的发展速度等。

(3) 话题追踪。网络话题的生命周期从最初的事件主题开始,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演化成为舆情热点, 又经历一段时间的发展变化逐渐热度降低, 最后消散。还有, 在这个过程中话题的变异分支过程, 都是在基于网络舆情进行决策分析时可以纳入考虑的影响因素。在分析大量话题生命周期后, 可以从中总结一定的规律, 对当前某话题的下个阶段进行一定的预测。

(4) 情感识别。网络话题除了对某个发生事件的客观描述外, 还有一定的情感倾向, 尤其是在网民对该话题的回复中, 这种情感倾向会更加明显地体现出来。从整体上看, 这种情感倾向会分为赞成、反对以及中立这3种大的方向。将人们对某个舆情热点的情感倾向进行直观体现, 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分析决策。这种分析不光要对舆情的当前状态进行情感识别, 还要对该话题的发展过程中某个阶段的情感同时进行分析, 以掌握舆论对该话题情感倾向的变化过程。

3.4 结果呈现模块

网络舆情分析的目的是为相关的决策提供支撑依据, 其分析结果需要简单直观地提供给决策分析人员, 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结果进行二次挖掘。这就需要结果呈现模块能够动态图形化地展示分析结果, 并对某些舆情热点、舆情的重大拐点进行主动推送警告。根据一般化的网络舆情分析需求, 必须实现的功能有:

(1) 针对所有主题的查询。

(2) 新主题的推送。

(3) 舆情热点、拐点的警告。

(4) 舆情发展态势图。

4 总结展望

总的来说, 一个舆情监测系统, 无论具体实现细节上有多大差异, 其运转流程总是按照数据获取、预处理、数据分析、结果呈现这4个步骤进行。在革命性技术手段出现之前, 要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就需要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在数据采集部分, 需要扩充监控网页的类型, 如加入论坛、社区网页的搜集, 或采用多种形式搜集策略相结合的方式, 如聚焦爬虫、网站监控等策略, 收集最广泛专业的舆情基础数据;另一方面在舆情的智能分析决策方面, 以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数据挖掘技术为基础, 融入包括智能检索、自动摘要、热点事件自动发现、热点词发现等高级需求, 对舆情报警以及统计报表等功能进行扩展。

摘要:在网络时代, 互联网舆情迅速形成并发展, 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测是信息时代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研究了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 提出了一个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的框架, 该框架将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分为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数据分析以及结果呈现模块, 并对每个模块的功能以及实现时所需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舆情监测,网络爬虫,中文分词,文本聚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4-07-21) [2014-11-16].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P020140721507223212132.pdf.

[2]L S Al Sumait.Online Topic Detection, Tracking and Significance Ranking Using Generative Topic Models[D].Fairfax, VA:Georage Mason University, 2009.

[3]王旭.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中聚焦爬虫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1.

[4]毛立鹏.互联网舆情监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7.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方案 篇七

近年来,学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给学校正常秩序造成了程度不同的影响和破坏,甚至诱发出其他社会矛盾。面对突发事件,学校建立了各种应急预案,以便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置和引导。但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信息获取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空间成为社会民众意见表达的重要空间,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影响力量。每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社会民众在网络空间予以了极大的关注,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给学校网络舆情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如何管理网络舆情,对舆情进行正确引导,是学校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学校突发事件引起网络关注的原因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民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学校突发事件由于其后果的危害性,更是社会和网络空间关注的热点。系统分析和把握网络空间舆情形成的根源,有助于学校及时正确管理舆情。

1.网络舆论的“涟漪效应”

“涟漪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Jacob

Kounit)提出,亦称为“模仿效应”。网络舆情的“涟漪效应”是指某些事件引起的社会波动。学生是网民中的一个庞大群体,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以及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他们缺少社会阅历,对问题思考不周密;他们好奇心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他们独立思考能力不强,从众心理表现突出。这种状况很容易造成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导致网络舆论的“涟漪效应”,引起“一石激

起千层浪”的现象,使学校的突发事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2.公民新闻的兴起

个人传播技术的普及、受众主动参与新闻传播的需求以及网络传播促成了公民新闻的兴起,公民新闻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时代,民众能够以“快餐”方式了解最新发生的国内外新闻动态。但是,基于各种各样的初衷,他们并不满足于担当“看客”的角色,而是更倾向于以“现场目击者”的身份通过互联网发布新闻,他们主动寻找新闻信息,对学校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对整个事件的应对过程评头论足,形成各种舆情,影响事件进程。在传统媒体时代,话语权主要是由媒体方控制,但网络时代公众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网民可以借助网络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根据自己的喜好按动键盘发布个人的“权威”信息,表达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态度和观点。

3.网络舆情负面信息的凸显

网络舆情倾向于出现与主流舆情分歧的局面,由此引起网民的围观甚至是追随。这种分歧多数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网民所存在的不满情绪和心理压抑所致。很多情况下,网民在进行网络意见表达的时候,常常不重视突发事件本身的有关信息,而只是一味地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过度的负面渲染,使得负面消息不断扩散、蔓延并引起公众聚焦,负面信息叠加到某种限度时,可能会演变成危机事件。同时,民众对于学校所寄予的理想期盼与现实的实际差距也增加了他们的负面情绪。负面的网络舆论一旦占据主导地位,便产生了网络舆情危机。

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方案

4.“眼球经济”的驱动

“眼球经济”是依靠吸引公众注意力获取经济收益的一种经济活动。“眼球经济”时代,一些社会媒体,只为吸引消费者眼球,刺激消费欲望,抢占市场份额,而不惜突破公共道德的底线,乃至违背法律。过多地关注和追求高“收视率”“发行量”和“访问量”,使一些媒体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消费者的关注度上,把心思放在如何让“噱头”更吸引人上,淡化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甚至为了吸引眼球不惜自降品格,传播虚假信息,歪曲事实真相。这种舆情引导的扭曲一旦牵扯到学校,学校突发事件很容易成为某个时期的一个极端舆论“热点”,使学校的声誉遭受贬损。

二、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的制约因素

网络舆情的复杂性给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造成了很多困难,导致学校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顾虑重重、谨慎小心。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方面,很多学校更是缺乏经验,也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学校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网络舆情话语权的局限性

“话语权”简言之,即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学校仅仅拥有自己的门户网站、BBS论坛、微博等宣传阵地,还没有其他媒介话语权,而目前学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却源于校外网络。话语权空间的局限性制约着学校舆情应急处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也削弱了学校化解舆情风险的能力。当前,学校引导和化

解网络舆情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帮助,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错过舆情引导的有利时机问题。面对突发事件,如何建立同地方的联动机制,有效加强对舆情的管理,是需要着重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2.责任被“无限扩大”

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聚集的焦点通常都是学校管理存在的漏洞以及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问题。然而,认真梳理分析舆论指责的原因,常常是把学生安全责任被“无限转移”到学校。事实上,学校、老师对学生所负的是教育、管理、保护的关系,而不是监护关系。此外,学校还担负了许多“无限社会责任”,学校突发事件一般被要求由学校单方面负责并予以解决。当然,学校有责任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以及管理好网络舆情,但也需要家庭、社会和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承担起教育和保护学生的重担。

3.身份被不适当界定

网络舆情中,学校的身份常常被民众主观地界定为“强者”。关爱弱者、帮助弱者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人都要力所能及地去做的事情。在对待强者和弱者的问题上,人们总是习惯于从弱者的角度去确定价值判断的标准。学校发生的突发事件,学生经常被看作是弱势群体,是网民同情和支持的对象,而学校被视作强者,是网民认定的责任方。这种对强者和弱者身份的主观界定,有悖于对制度、道德规范的尊重。社会民众情感、态度的支持映射到网络舆情中,就会导致学校责任的无限扩大以及一面倒地对学校进行质疑和指责,使学校面临强大的舆论压力。

三、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对策

网络舆情使学校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置更为棘手,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如何遵循法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是各类学校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1.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决策

建立常态化的组织机构,加强对网络舆情工作的管理,完善对网络舆情的决策程序,是提高网络舆情管理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建立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长效工作联动机制。同时,在学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处置过程中,组织机构要深入调研,查清事实真相,确定事件性质,并充分征集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出处置决策,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2.强化网络舆情监测和研判

舆情监测是对网络平台社会公众的言论和观点进行监视和预测。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信息会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引发公众热议。特别是一些非理性议论,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测和应对,往往会造成难以预料的结果,进行舆情监测对于学校来说非常重要,完善的信息资源可以准确地把握网民的思想轨迹。要加强日常监测和特殊时期的重点监测,关注网民的主流声音和负面情绪,做好舆情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方面的舆情监测工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同时,要做好舆情研判,通过来源分析、真伪分析和归类分析,对舆情的趋向作出判断,以便于制定出正确的工作预案,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舆情彻底解决。

3.提高信息公开和透明度

突发事件发生时,网民既关注突发事件的本身,同时还关注突发事件的原因、事件的进展以及与事件相关的其他一些情况,特别是学校对事件处理的态度和方式。网民形成或扩大舆情的过程,其实是期盼事件能够得到合理解释的一种方式。如果期待时间过于漫长,他们对学校的处置工作便会产生怀疑,进而负面情绪就会大量汇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产生对抗情绪。同时,网络的便捷性,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学校必须面对而不能回避,要及时通过微博、门户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媒体专访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学校对事件处理方式方法、进程以及措施,解答公众的质疑,提高事件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度,让公众了解事实真相,有效控制负面舆情,防止虚假信息肆虐和蔓延,取得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4.注重网络舆情的平衡与引导

加强网络舆论的平衡与引导是网络舆情管理中防止出现舆情危机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要组建一支高素质的“网上舆论平衡员”队伍,发挥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指导作用、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对负面舆情进行疏导和化解,控制负面舆情的发展势头和矛盾激化,防止出现舆情危机。其次,重视对“舆论领袖”的教育以及对舆论领袖的培养。意见领袖是网络空间对突发事件的传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网民,时常在网络发布信息并对他人的观点施加影响,意见领袖的意见表达极易取得学生网民的遵从和认同。学校要重视学生中“意见领袖”的对舆情的影响,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成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者,抑制网络空间负面舆论的扩散。

5.重视突发事件中学生的心理干预

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经历过突发事件时,会不同程度出现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例如,恐慌、焦虑、压抑、情绪低落等,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调试和干预。如果心理干预不及时、不到位,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持久的心理阴影和心理压力,进而再次引发一些不可预知的危机事件。学校要高度予以重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业机构心理辅导或者通过在线咨询、心理干预辅导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让学生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化解内心困惑,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消除该事件对学生的影响

6.对网络舆情处置进行事后评估

8.舆情监控制度 篇八

1、舆情监控制度是指对天涯论坛(天涯社区)、强国论坛(人民网)、红网论坛(红网)、华声论坛(华声在线)等网站涉及我县的负面信息进行监控的制度。

2、网上舆情监控重点为:网上散布的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不利的信息,有损县委、县政府和各单位形象的信息,有损县领导个人形象的信息。

3、网站定期对中央省市重大决策以及突发新闻事件等网上报道进行整理,编辑成《舆情信息清样》,供领导参阅;舆情信息清样出台要按程序报相关领导签发。

4、网络舆论监控由相关技术人员负责,随时对上述网站、论坛等以关键字进行搜索监控,及时捕捉网上舆情动态,并分析研判。

5、网络舆论监控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发现情况及时向主任汇报,由主任向分管领导汇报,然后酌情向部长和各相关领导汇报;是否编辑舆情信息,由部长决定。

9.和谐校园建设与高校舆情引导 篇九

1 舆情及大学生舆情引导的科学内涵

舆情是舆情因变事项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 民众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表达的是群众的“声音”。大学生舆情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高校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校内外政治社会事件所进行的思想认知、价值判断、情绪反应等综合表现。由于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渗透活动的深入, 新的历史时期, 高校正处在这种斗争力量的风口浪尖。现阶段, 我国社会正处在发展机遇期和矛盾的凸显期, 与群众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必然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舆情观。因此必须对大学生舆情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 加强大学生舆情研究, 积极开展正确的舆情引导,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与传统的学生教育管理方法和手段相比, 大学生舆情引导不仅需要高校畅通的信息收集渠道和完备的引导分析机制, 舆情引导者也需要具备高度政治敏锐度与政策把握力, 与此同时, 舆情引导者也需要具有较强的宣传能力和高超的组织、管理艺术, 以增强舆情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 高校舆情的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大学生高校舆情逐渐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新特点:

2.1 舆情多样化

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高校, 是人群密集型场所, 具备人口密度高的鲜明特点。在校学生大多为20岁左右的青年, 年轻人自身具备敏感、热情高、易冲动、个性强等明显特点, 同时由于互联网自身的匿名性、分散性、难控性等特点, 使得许多言论难辨是非, 非理性因素的比例越来越大, 因而舆情有着越来越不一样的特性与本质, 更容易引发事端, 严重者则产生社会动荡。

2.2 舆情快捷化

高校扩招以来, 高等教育已经从之前的“精英教育”模式过渡到现在的大众化教育模式。随着高校教育大众化进程和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 其责任和使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今的高校与人们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 也与越来越多人的利益紧密相关, 受到的舆论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由于现代传播技术飞速发展, 舆情传播方式多样化明显, 高校已不再封闭, 手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作为传播载体, 高校或高教系统发生的一些变革或事件能够迅速传递到社会系统当中去, 进一步加快了高校舆情的扩散与传播。

2.3 舆情复杂化

目前, 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家庭经济问题、社交关系紧张等困扰, 在关键、紧张时刻, 他们往往会在潜意识下寻求心理宣泄, 课堂上不认真听讲, 产生厌学感, 负面影响增多, 学生利用校园网络来发表自己的心声, 相比于高校舆论环境中正面宣传为主的情形, 现今的高校似乎更易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使得舆情的复杂度增加, 进而带来更多新挑战。

3 做好大学生舆情引导的意义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摇篮, 是文化传承的知识殿堂, 处在学术争鸣与思潮交锋的最前沿, 尤其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高其明辨是非能力, 强化学生的自律性。

3.1 做好大学生舆情引导能保证在新形势下高校引领正确的方向, 宣传积极的方针政策

当代大学生不但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 而且关心社会热点和焦点事件, 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但是由于他们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 难以辨别是非观点, 非理性因素比例很高, 这对于自己在看待和处理问题上难免出现偏激, 尤其针对现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各种矛盾日益凸显, 这必然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认识产生深刻影响。当代高校必须加以塑造大学生的美好心灵, 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同时坚定不移地传播先进文化, 宣传科学理论, 引领社会正气, 倡导科学精神, 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这不仅能保证把大学生引导至正确的轨道, 同时也帮助他们明确发展方向,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保证高校确保高等教育向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深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3.2 做好大学生舆情引导能够明确价值取向、增强文化认同、弘扬校园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今天, 大学生舆情引导工作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 舆情工作展开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引导。对大学生进行舆情引导能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 以便选择科学与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价值观念被认同后会产生强烈的认同、归属感, 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产生一种巨大的内聚力, 能让大学生形成一种比较一致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 增强大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学生舆情引导能以一种特有的方法手段把分散的学生的凝聚起来, 使全体师生团结一致、关心集体、关心学校, 形成一种被师生共创和认同的价值观念, 使个人信念、感情、行为与学校的整体目标进行有机统一, 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和谐建设。

3.3 做好大学生舆情引导能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建设的稳定进行

随着我国的经济成分及其利益多样化加深, 社会生活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特点, 人们的思想中出现许多新的问题, 面临这些问题与状况, 及时准确的舆情引导对于调动积极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具有很大帮助, 同时,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及其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做好大学生舆情引导工作就是强调管理、教育、指导和服务功能于一体,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并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作为出发点, 实时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现实需求, 及早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结合实际情况, 想方设法的为学生解决切身利益问题。学生舆情引导工作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方法, 高校必须积极开展大学生舆情引导, 大力弘扬社会正气, 自觉抵制和克服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侵蚀, 正确的引导学生, 不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有效理顺他们的思想情绪, 统一思想认识、化解矛盾危机、凝聚发展力量, 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进而促进大学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摘要:现阶段的高校舆情呈现出多样化、快捷化、复杂化的特点, 新形势下为了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 做好大学生舆情引导工作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 是高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大学生成才的新体现, 也是大学生明确价值取向, 增强文化认同, 弘扬校园精神的新要求。

关键词:高校舆情,舆情引导,和谐校园

参考文献

[1]刘建明, 纪忠慧, 王莉丽.舆论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9:178.

[2]曹叔亮.论当代高校外部公共关系[J].长沙大学学报, 2006 (01) :144.

[3]李强, 陈平原.高校改革路在何方[J].读书, 2003 (9) :33.

10.国内五大舆情监控系统的对比测评 篇十

由于互联网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使以往在传统新闻传媒上无法实现的个人表达自由和言论自由得到空前的展现,任何人只要进入网络便可无所不言,畅所欲言,形成了言论的“自由市潮”,其影响已全面而深刻地渗入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加之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不确定性也日益增加,舆情监控已经成为 企业和政府促进长远发展、构建和谐环境的关键工作之一。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各大舆情监测厂商也相继发展起来。

在各大舆情厂商中有传统媒体发展而来的舆情服务商如:人民网、新华社等,也有一批依靠互联网核心技术起家的厂商如:谷尼、方正、TRS等;下面从各方面就来分析一下各舆情厂商的优劣势。

1.人民网舆情监测系统 界面美观:10分 采集范围:10分 监测范围:10分 语意分析:9分 预警通知:短信、邮件

预警分析报告:根据设定时间自动生成 使用难易:较难厂家提供培训 价格:价格较高提供专业服务 2.谷尼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界面美观:9分 采集范围:10分 监测范围:9分 语意分析:9分

预警通知:短信、邮件、APP 分析报告:报告模板丰富,自动生成 使用难易:难易适中厂家提供培训 价格:根据行业而定

3.方正智思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界面美观:9分 采集范围:10分 监测范围:10分 语意分析:9分 预警通知:可预警 分析报告:有多重格式提供 使用难易:较难厂家提供培训 价格:根据行业而定,提供专用服务 4.TRS舆情监测系统 界面美观:9分 采集范围:10分 监测范围:10分 语意分析:9分 预警通知:短信、邮件 预警分析报告:根据设定时间自动生成 使用难易:难易适中 价格:价格较高

5.乐思软件舆情监测系统 系统界面美观:9分 采集范围:9分 监测范围:9分 语意分析:9分 预警通知:可预警通知 分析报告:有

使用难易:较难厂家提供培训 价格:根据行业而定

二、舆情监测系统介绍 1.人民网舆情监测服务平台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是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舆情监测、研究的专业机构之一,在舆情监测和分析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网络舆情监测理论体系、工作方法、作业流程和应用技术,可以对传统媒体网络版(含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市场化媒体、部分海外媒体)、网站新闻跟帖、网络社区/论坛/BBS、微博客、网络“意见领袖”的个人博客、网站时评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24小时监测,并进行专业的统计和分析,形成监测分析研究报告等成果。2.谷尼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03开始数据采集核心组件研发,07年成立专注从事舆情产品研发,案例丰富。谷尼互联网舆情监控系统依托自主研发的搜索引擎技术和文本挖掘技术,通过网页内容的自动采集处理、敏感词过滤、情感分析、热点舆情聚类、统计分析,实现对相关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需要,最终形成舆情简报、舆情专报、分析报告,为决策层全面掌握舆情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产品优势

 监测范围全面:全面支持新闻、论坛、博客、贴吧、网页、电子报、视频、微博、微信等信息采集和监测; 定向网站监测:指定网站监测配置简便无需模板配置,采集速度可达30页/秒; 预警方式多样:短信、邮件、APP多种预警方式;  APP客户端:支持主流Android、IOS  后续服务:专业团队提供项目实施、售后服务; 3.方正智思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

方正智思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贴合用户业务需求,实现对境内外新闻、论坛、博客、评论、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的全面监测、检索、追踪、分析、多种业务报告制作。同时打破传统产品的部署模式,依托方正智思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采用本地轻量级部署方式,用户不必再安装维护采集、检索、分析等服务,无需投入过多的软硬件、网络资源、运维成本,即可充分享受高质量的应用效果和使用体验。全面的信息监测:平台覆盖新闻、论坛、博客、微博、移动新闻客户端、微信等多种信息类型。

便捷的访问机制:Ukey登录方式,支持手机客户端访问,在安全的前提下,有网络就可随时使用服务。

简洁的操作方式:平台的操作以用户的业务处理流程为核心,无需培训即可上手。

4.TRS互联网舆情管理系统

TRS互联网舆情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信息采集和文本挖掘技术,帮助各级政府快速发现和收集所需的社会网络舆情信息,通过自动采集、自动分类、智能过滤、自动聚类、主题检测和统计分析,实现社会热点话题、突发事件、重大案情的快速识别和定向追踪,从而帮助政府及时掌握舆情动向,对有较大影响的重要事件快速发现、快速处理,从正面引导舆论和宣传,构建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并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依据。5.乐思软件舆情监测系统

深圳乐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权威的互联网数据挖掘、数据处理及互联网技术研发机构,公司依托互联网信息智能抓取技术和搜索引擎相关技术,自主研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测产品是国内权威的舆论情报信息监控平台。为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舆情数据监测、数据分析及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准确掌握产品和市场情况,监控竞争对手和行业动态,了解网民口碑,为企业市场、行销决策提供支持支撑服务,帮助政府部门快速发现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快速应对,提高政府和企业的形象。

上一篇:高三数学诊断性考试下一篇:县全民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