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024-08-11

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8篇)

1.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篇一

脚手架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1、脚手架搭设或拆除人员必须由符合劳动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经考核合格,领取《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专业架子工进行。

2、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操作时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靴。

3、大雾及雨、雪天气和6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脚手架的高处作业。雨、雪天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

4、脚手架搭设作业时,应按形成基本构架单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进行搭设、矩形周边脚手架宜从其中的一个角部开始向两个方向延伸搭设。确保已搭部分稳定。门式脚手架以及其它纵向竖立面刚度较差的脚手架,在连墙点宜加设纵向水平长横杆与连接件联接。

5、搭设作业,应按以下要求作好自我保护和保护好作业现场人员的安全:

(1)在架上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和佩挂好安全带。保证作业的安全,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有探头板。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夹)的杆件均应为平稳的构架部分,着力点与构架节点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0.8m,垂直距离应不打于1.5m。位于立杆接头之上的自由立杆(尚未与水平杆联接者)不得用作把持杆。

(2)架上作业人员应做好分工和分配,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杆件失衡。对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互相询问并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4)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

(5)每次收工以前有上架材料应全部搭设上,不要存留在架子上,而且一定要形成稳定的构架,不能形成稳定构架的部分应采取临时撑拉措施予以加固。

6、架上作业时,地面上的配合人员应避开可能落物的区域。(1)作业前应注意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可靠,安全防护设施是齐全有效,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

(2)作业时应注意随时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上规整清洁,不要乱放材料、工具,以免影响作业的安全和发生掉物伤人。(3)在进行橇、拉、推等操作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的姿势,站稳脚根,或一手把持在稳固的结构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或把东西甩出。在脚手架上拆除模板时,应采取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模板材料掉落架外。

(4)当架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一定要采取稳定可靠的垫高办法,且垫高不要超过50cm,超过50cm时,应按搭设规定升高铺板层。在升高作业面时,应相应加高防护设施。

(5)在架面上运送材料经过正在作业中的人员时,要及时发出“请注意,请让一让”的信号。材料要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磕或其他匆忙卸料方式。

(6)严禁在架面上打闹戏耍、退着行走或跨坐在外防护横杆上休息。不要在架面上抢行、跑跳,相互避让时应注意身体不要失衡。

7、在脚手架上进行电焊作业时,要铺铁皮接着火星或移去易燃物,以防火星点着易燃物。并应有防火措施。一旦着火时,及时予以扑灭。

8、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运送杆配件应尽量利用垂直运输设施或悬挂滑轮提升,并绑扎牢固。尽量避免用人工层层传递。

(2)除搭设过程中必要的1-2步架的上下外,作业人员不得攀缘脚手架上下,应走房屋楼梯或另设安全人梯。

(3)在搭设脚手架时,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架设材料。(4)作业人员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得自行其是。

9、钢管脚手架的高度超过周围建筑物或在雷暴较多的地区施工时,应安设防雷装置。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10、架上作业应按规范或设计规定的荷载使用,严禁超载。并遵行如下要求:

(1)作业面上的荷载,包括脚手板、人员、工具、材料,当施工组织设计无法规定时,应按规范的规定值控制,既结构脚手架不超过3KN/㎡;装修脚手架不超过2KN/㎡;维护脚手架不超过1KN/㎡。(2)脚手架的铺脚手板层和同时作业层的数量不得超过规定。(3)垂直运输设施(如物料提升架等)与脚手架之间的转运平台的铺板层数和荷载控制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执行,不得任意增加铺板层的数量和在转运平台上超载堆放材料。

(4)架面上荷载应力求均匀分布,避免荷载集中于一侧。(5)过梁等墙体构件要随运随装,不得存放在脚手架上。(6)较重的施工设备(如电焊机等)不得放置在脚手架上。严禁将模板支撑、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及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及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11、架上作业时,不要随意超出基本结构杆件和连墙件,因作业的需要必须拆除某些杆件和连墙点时,必须取得施工主管的技术人员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12、架上作业时,不要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未有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补设或改善后,才能上架进行作业。

13、脚手架拆除作业前,应制定详细的拆除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对参加作业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拆除作业,注意事项如下:

(1)一定要按照先上后下、先架面材料、先铺件后结构件和先结构后附墙件的顺序,一件一件地松开联结,取出并随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邻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

(2)拆卸脚手板、杆件、门架及其他较长、较重、有两端联结的部件时,必须要两个人或多个人一组进行。严防把执杆件不稳、失去平衡而发生事故。拆除水平杆件时,松开联结后,水平托持取下。拆除立杆时,在把稳上端后,再松开下端联结取下。

(3)多人或多组进行拆卸作业时,应加强指挥,并互相询问和协调作业步骤,严禁不按程序进行的任意拆卸。

(4)因拆除上部或一侧的附墙拉结而使架子不稳时,应加设临时撑拉措施,以防因架子晃动影响作业安全。(5)拆卸现场应有可靠的安全围护,并设专人看管,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拆卸作业区内。

(6)严禁将拆卸下的杆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抛掷。已吊至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时运出拆卸区域,保持现场文明。

14、脚手架立杆的基础(地)应平整夯实,具有足够的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设于坑边或台上区域,立杆距坑、台的上边缘不得小于1m,且边坡的坡度不得大于土的自然安息角,否则,应作边坡的保护和加固处理。脚手架立杆之下须设置垫座和垫板。

15、搭设和拆除作业中的安全防护:

(1)作业现场应设安全围护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2)对尚未形成或已失稳定结构的脚手架部位加设临时支撑或拉结。

(3)在无可靠的安全带扣挂物时,应拉设安全网。(4)设置材料提上或吊下的设施禁止投掷。

16、作业面的安全防护:

(1)脚手架的作业面的脚手板必须满铺,不得留有空隙和探头板。脚手板与墙面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大于20cm。脚手板应与脚手架可靠栓结。

(2)作业面的外侧立面的防护合适视具体情况可采用: 1)挡脚板加二道防护栏杆。

2)二道防护横杆绑挂高度不小于1m的竹笆。

2.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篇二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刘哲秘书长到会讲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贾亚利总工程师, 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章雪儿总工程师, 南京市市政管理处郭苏杰处长, 中国建筑业协会安全分会张颖秘书长, 中国模板协会原秘书长糜加平同志,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泰昌主任,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吴广彬,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张云富总工程师, 北京市市政建设总公司焦永达总工程师,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冯永强总经理, 中国新兴建设 (集团) 总公司王晓玲副总经理, 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严芳同志, 内蒙兴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马政同志, 广东一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李智旭技术副总监, 北京星河模板脚手架有限公司姜传库总经理, 北京奥宇模板有限公司刘国恩董事长等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模板脚手架委员会主任缪长江主持。他指出, 目前我国建筑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产品生产市场混乱、租赁行业管理失控、搭建施工管理缺失、价格竞争惨烈、行业龙头企业凤毛麟角、工程项目管理班子职能定位错误和理论研究、标准规范和政策法规制订滞后等。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发展与改革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一场深刻革命, 必须要用大视野、大思维、大思路来推动改革与发展。他强调, 一是要加强国内外的调研, 进行国内外比较, 取长补短, 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二是要对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改革实行顶层设计, 切实服务于施工需要;三是要用系统化观念研究改革的思路, 要着眼于研发、生产、租赁、设计、施工、监理、跟踪检查和评价等整个链条与各环节、各层次应承担的改革责任和来考量, 并侧重于施工领域;四是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用宏观指导微观。一方面要强化标准规范和政策法规的研究制订工作, 为政府指导工作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认真开展好七个方面的课题研究, 即中国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现状与发展、中国工程模板比较研究、支撑体系的比较研究、建筑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事故的分析、国际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的研究、国家模板工程标准、脚手架支撑体系的国家标准等, 研究在国内逐步取消扣件式脚手架的发展思路。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 缪长江主任指出:一、要将模架技术含量实施前移, 生产阶段即实现完善, 到施工现场只需进行简单装拆, 努力探索软件设计标准化、产品生产工厂化、模架结构模数化、现场施工装配化;二、要做好将生产、租赁企业延伸至施工阶段的监管, 要加快模板 (脚手架) 生产、租赁和施工一体化企业准入标准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监管办法;三、筹建国际工程模板脚手架协会;四、整合并完善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 并成立相应的工作组, 统筹开展工作。

会议还对《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征求意见稿) 》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该标准规定了我国建筑施工脚手架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使我国建筑施工通用金属脚手架的应用具有了统一性和协调性可参照标准, 有助于规范我国脚手架市场, 推广技术先进, 确保安全性强的脚手架在施工中广泛应用。但是, 该标准草案过于笼统, 包罗万象, 可操作性较差。会议建议, 标准应更加突出安全技术要求, 大幅度精简内容, 只保留通用性、综合性和共性内容, 其他内容留给其他专业脚手架支撑体系标准, 同时也为未来新兴支撑体系标准的出现留有发展空间和余地。该标准与专业标准形成母子关系,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3.浅议脚手架安全监理 篇三

关键词:脚手架:安全监理

1、脚手架的安全事故主要是架子的倒塌。其事故的原因有:

1)方案方面问题:无专项方案或方案抄袭套用,无针对性:计算错误或没有考虑材料的质量因素:方案中没有搭设构造要求的内容。

2)材料方面问题:钢管、扣件不合格。这种现象在目前建筑市场上相当普遍。

3)搭设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未按方案要求进行搭设。发生安全事故的架子,往往不是由专业架子工搭设,而是由工地木工根据个人经验进行搭设的,而这种现象在许多工地普遍存在,是相当大的事故隐患。

2、脚手架安全监理要点有:

1)脚手架搭设之前,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进行审批,主要审查内容包括: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材料及质量保证体系、文明施工要求、稳定承载计算、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审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方案必须有针对性,能有效指导施工,并应注意方案与现场的一致性。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的纵、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最大立杆纵距、横距及连墙件间距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对搭设在楼面上的脚手架,应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包括屋面、雨棚、阳台及后浇带等悬挑结构。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并说明脚手架基础做法。

施工详图及大样图包括连墙件与建筑物拉结详图、现场杆件立面、平面布置图及其他特殊构造部位示意图。

2)在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中,应对其所用材料及搭设构造进行检查。钢管、扣件必须进行检测,如不合格,应对方案进行补充。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立杆基础应平整夯实,混凝土硬化。落地立杆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混凝土地坪或预制块上。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且应交错布置。脚手架的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须进行计算。

3)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4)脚手架拆除时,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参考文献:

[1]齐明.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工作.学术期刊 建筑设计管理 2010年第4期

[2]刘泽生.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理工作的探讨.学术期刊 2009年第25期

4.外脚手架搭设安全技术措施 篇四

单位工程名称:南涧2013-2014年(涧东佳园)2.3.4.5栋;

交底时间:2016年3月6日

分项工程名称:外墙脚手架

记录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班组:

1、外架搭设人员须持证上岗,使用工具要用绳带拴在身上。作业时要系好安全带,并且要挂在钢管上扣好,正确佩带安全帽,不穿有碍操作的衣服,穿好防滑鞋。

2、脚手架搭设前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施工方 案,经批准方可搭设。

3、要能满足施工使用中的操作和防护的要求

4、搭设脚手架所需材料由项目部统一供给,但是绑扎丝除外

5、钢管要选用¢4.8mm直径、壁厚3.2mm的,不得有裂紋、压扁、弯曲、变形,两端面应平整,不准使用开口管。

6、扣件应仔细检查,不得有裂紋、气孔、缩松、砂眼、变形、滑丝的情况,活动部份能灵活转动,当扣件拧紧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mm。

7、外架钢管必须先涂刷红白相间、或者黄黑相间的花杆;

8、立杆基础应平整、夯实,底部有50mm厚垫木或砼地坪,如是挑架,其受力点的做法必须符合要求。

9、立杆纵距为1.5~1.7m,不得≤2.0m,横距1.7m;搭横杆第一道地上.0.2m,第二道为1.8~1.9Mm,以上各道为1.6m,10、小横杆间距为满足搭跳的需要,为1.8M,靠近立杆的部位用扣件拧紧,杆头必须伸出扣件边沿10cm以上30cm以下,以防滑脱。

11、立杆在距地20cm处,应沿横向、纵向设置一道扫地杆。

12、立杆上的对接扣件要交错布置,不得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两杆的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1m以上,各接头距主结点不大于步距1/3(即0.5-0.6m)要严格控制立杆的垂直度偏差,使其不大于架高1/250,同时全高不大于100mm。

13、大横杆应设在小横杆之下,在横杆的内外两侧交错布置,用直角扣件与立杆扣牢拧紧,长度不得大于6m水平偏差控制在每片架总长的1/300。

14、小横杆的设置必须在立杆与大横杆的交又点,靠墙壁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大于30Cm。

15、当脚手架搭设至3-4道横杆时,应先在混凝土结构上预埋钢管0.6m长,设置连墙点,每层一道,水平距离7m一根与建筑物的梁或柱等部位作钢性拉结。

16、在脚手架的尽端、建筑物的四大角及转角处,中间相隔5-7根立杆必须设置一道剪刀撑,剪刀撑应在整个外立面沿 长度和高度方向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的宽度不小于6m,与地面45度一 60度的夹角。

17、操作层上的荷载应符合规范要求,不准超载更不准把缆风绳、和混凝土输送泵的管道连接固定在脚手架上。

18、均布荷载限定为2KN╱m2,单砖堆码侧放不高于3层。在无任何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只准单层使用,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

19、如果需要在外墙搭设卸料平台时、应先在混凝土浇筑时预埋20圆钢筋箍在梁、板上,每边各3只、共两边。在上面一层预埋钢管桩、或圆钢扣作斜拉点;每边2根分散预埋,脚手架应根据施工结构和卸料平台宽度搭设,形成单独封闭结构,卸料平台不能与外架连接;如因条件限制或其它原因不能同步搭设时,必须在脚手架的下端设置足够的支撑点,和上层上部多个拉结点;必须满足卸料平台的牢固;拉结材料采用Ф20mm钢丝绳两端用钢绳卡各三个上紧; 20、外架立面悬挂细目安全网、并且拉紧、拉直、并且用绑扎丝绑扎好,水平面安全网防护,在一层第一道水平钢管上拉安全网,沿建筑物四周通拉,并且拉紧、拉直;然后每隔两道水平杆拉一道水平安全网,以此类推;

5.门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篇五

1.脚手架转角处应在内、外两侧按步设置水平连接杆,将转角处门架连成一体。

2.脚手架通道洞口高不宜大于2个门架,宽不宜大于1个门架跨距;通道洞口应采取加固措施。

3.落地门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高度不宜超过表2-3的要求。

4.满堂红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架或脚手板应每步设置。

(2)交叉支撑应在每列门架两侧设置。

(3)施工中不得使门架产生偏心荷载。

(4)脚手架各部(杆)件应采用相应配件连接牢固。

(5)搭设、拆除脚手架时,作业层上应铺设脚手板。

(6)门架的跨距和间距应根据实际荷载经设计确定,间距不宜大于1.2m。

(7)水平加固件应在脚手架周边顶层、底层和中间每5列、5排通长连续设置。

(8)高度超过底座10m时,上下层门架间应设置锁臂,外侧应设置抛撑或缆风绳与地面拉结牢固。

(9)剪刀撑应在脚手架外侧周边和内部每隔15m间距设置,剪刀撑宽度不得大于4个跨距或间距,斜杆与地面倾角宜为45°~60°。

(10)可调底座调节螺杆伸长度不宜超过20cm,超过时,每榀门架承载力设计值应修正;伸出长度为30cm时,应乘以修正系数0.90;超过30cm时,应乘以修正系数0.80。

5.配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上、下榀门架组装中,必须设置连接棒和锁臂。

(2)底步门架的立杆下端应设置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

(3)作业平台上应连续满铺与门架配套的挂扣式脚手板,并扣紧挡板。

(4)门架的内外两侧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

(5)水平架可由挂扣式脚手板或门架两侧设置的水平加固杆代替;在脚手架的顶层门架上部、连墙件设置层、防护棚设置处必须设置;脚手架搭设高度H≤45m时,沿脚手架高度,水平架应至少两步一设;H>45m时,水平架应每步一设;设置层内水平架应连续设置;脚手架的转角处、端部和间断处的一个跨距范围内应每步一设。

6.脚手架必须采用连墙件与构筑物可靠连接,连墙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脚手架的转角处,不闭合脚手架的两端应增设连墙件,其竖向间距不得大于4.0m。

(2)脚手架的外侧因设置防护棚或安全网而承受偏心荷载的部位应增设连墙件,其水平间距不得大于4.0m。

(3)连墙件应能承受拉力与压力,其承载力标准值不得小于10kN;连墙件与门架、构筑物的连接应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4)连墙件应经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确定,且应满足表2-4的要求。

7.搭设门式脚手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加固杆、剪刀撑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搭设。

(2)不配套的门架与配件不得混合使用于同一脚手架。

(3)扣件连接时,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宜为50N·m~60N·m,且不得小于40N·m。

(4)连墙件应位于上、下两榀门架的接头附近;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同步搭设,严禁滞后设置。

(5)交叉支撑、水平架或脚手板应紧随门架的安装及时设置,连接门架与配件的锁臂、搭钩必须处于固锁状态。

(6)脚手架搭设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5的要求。

8.加固件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为45°~60°,剪刀撑宽度宜为4m~8m;脚手架高度超过20m时,应在脚手架外侧连续设置;剪刀撑斜杆搭接接长时,其长度不宜小于60cm,搭接处应用两个扣件固定。

6.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篇六

工程名称:张家沟村二三四组安置小区

主要构配件

一、盘扣节点应由焊接于立杆上的连接盘、水平杆杆端扣接头和斜杆杆端扣接头组成。

盘扣结点

1—连接盘;2—插销;3—水平杆杆端扣接头;4—水平杆;

5—斜杆;6—斜杆杆端扣接头;7—立杆

二、插销外表面应与水平杆和斜杆杆端扣接头内表面吻合,插销连接应保证锤击自锁后不拔脱,抗拔力不得小于3kN。

三、插销应具有可靠防拔脱构造措施,且应设置便于目视检查楔入深度的刻痕或颜色标记。

四、立杆盘扣节点间距宜按0.5m模数设置;横杆长度宜按0.3m模数设置。

材料要求

一、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的构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1591、《碳素结构钢》GB/T700以及《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1352的规定。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主要构配件材质

二、连接盘、扣接头、插销以及可调螺母的调节手柄采用碳素铸钢制造时,其材料机械性能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中牌号为ZG 230-450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的要求。

制作质量要求

一、杆件焊接制作应在专用工艺装备上进行,各焊接部位应牢固可靠。焊丝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中,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的要求,有效焊缝高度不应小于3.5mm。

二、铸钢或钢板热锻制作的连接盘的厚度不应小于8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5mm;钢板冲压制作的连接盘厚度不应小于l0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5mm。

三、铸钢制作的杆端扣接头应与立杆钢管外表面形成良好的弧面接触,并应有不小于500平方毫米的接触面积。

四、楔形插销的斜度应确保楔形插销楔入连接盘后能自锁。铸钢、钢板热锻或钢板冲压制作的插销厚度不应小于8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lmm。

五、立杆连接套管可采用铸钢套管或无缝钢管套管。采用铸钢套管形式的立杆连接套长度不应小于9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75mm;采用无缝钢管套管形式的立杆连接套长度不应小于16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10mm。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不应大于2mm。

六、立杆与立杆连接套管应设置固定立杆连接件的防拔出销孔,销孔孔径不应大于14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1mm;立杆连接件直径宜为12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1mm。

七、连接盘与立杆焊接固定时,连接盘盘心与立杆轴心的不同轴度不应大于0.3mm;以单侧边连接盘外边缘处为测点,盘面与立杆纵轴线正交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0.3mm。

八、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丝杆宜采用梯形牙,A型立杆宜配置Φ48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外径不应小于46mm;B型立杆宜配置Φ38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

九、可调底座的底板和可调托座托板宜采用Q235钢板制作,厚度不应小于5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2mm,承力面钢板长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50mm;承力面钢板与丝杆应采用环焊,并应设置加劲片或加劲拱度;可调托座托板应设置开口挡板,挡板高度不应小于40mm。

十、可调底座及可调托座丝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小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插入立杆内的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十一、主要构配件的制作质量及形位公差要求,应符合规范规定。

十二、可调托座、可调底座承载力,应符合规范规定。

十三、挂扣式钢脚手板承载力,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十四、构配件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

1、钢管应无裂纹、凹陷、锈蚀,不得采用对接焊接钢管;

2、钢管应平直,直线度允许偏差应为管长的1/500,两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毛刺;

3、铸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砂眼、缩孔、裂纹、浇冒口残余等缺陷,表面粘砂应清除干净;

4、冲压件不得有毛刺、裂纹、氧化皮等缺陷;

5、各焊缝有效高度应符合规定,焊缝应饱满,焊药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未焊透、夹渣、咬肉、裂纹等缺陷;

6、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表面宜浸漆或冷镀锌,涂层应均匀、牢固;架体杆件及其他构配件表面应热镀锌,表面应光滑,在连接处不得有毛刺、滴瘤和多余结块;

7、主要构配件上的生产厂标识应清晰。

构 造 要 求 模板支架

一、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24m;当超过24m时,应另行专门设计。

二、模板支架应根据施工方案计算得出的立杆排架尺寸选用定长的水平杆,并应根据支撑高度组合套插的立杆段、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

三、模板支架的斜杆或剪刀撑设置应符合要求:

1、当搭设高度不超过8m的满堂模板支架时,步距不宜超过1.8m,支架架体四周外立面向内的第一跨每层均应设置 竖向斜杆,架体整体底层以及顶层均应设置竖向斜杆,并应在架体内部区域每隔5跨由底至顶纵、横向均设置竖向斜杆或采用扣件钢管搭设的剪刀撑。当满堂模板支架的架体高度不超过4个步距时,可不设置顶层水平斜杆;当架体高度超过4个步距时,应设置顶层水平斜杆或扣件钢管水平剪刀撑。

满堂架高度不大于8m

满堂架高度不大于8m 斜杆设置立面图

剪刀撑设置立面图

1—立杆;2—水平杆;3—斜杆;4—扣件钢管剪刀撑

2、当搭设高度超过8m的模板支架时,竖向斜杆应满布设置,水平杆的步距不得大于1.8m,沿高度每隔4~6个标准步距应设置水平层斜杆或扣件钢管剪刀撑周边有结构物时,最好与周边结构形成可靠拉结。

满堂架高度大于8m水平斜杆设置立面图

1—立杆;2—水平杆;3—斜杆;4—水平层斜杆或扣件钢管剪刀撑

3、当模板支架搭设成无侧向拉结的独立塔状支架时,架体每个侧面每步距均应设竖向斜杆。当有防扭转要求时,在顶层及每隔3~4个步距应增设水平层斜杆或钢管水平剪刀撑。

无侧向拉结塔状支模架

1—立杆;2—水平杆;3—斜杆;4—水平层斜杆

四、对长条状的独立高支模架,架体总高度与架体的宽度之比H/B不宜大于3。

五、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或双槽钢托梁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4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或双槽钢托梁长度不得小于150mm。

六、高大模板支架最顶层的水平杆步距应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盘扣间距。

七、模板支架可调底座调节丝杆外露长度不应大于300mm,作为扫地杆的最底层水平杆离地高度不应大于550mm。当单肢立杆荷载设计值不大于40kN时,底层的水平杆步距可按标准步距设置,且应设置竖向斜杆;当单肢立杆荷载设计值大于40kN时,底层的水平杆应比标准步距缩小一个盘扣间距,且应设置竖向斜杆。

八、模板支架宜与周围已建成的结构进行可靠连接。

九、当模板支架体内设置与单肢水平杆同宽的人行通道时,可间隔抽除第一层水平杆和斜杆形成施工人员进出通道,与通道正交的两侧立杆间应设置竖向斜杆;当模板支架体内设置与单肢水平杆不同宽人行通道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支撑横梁,横梁应按跨度和荷载确定。通道两侧支撑梁的立杆间距应根据计算设置,通道周围的模板支架应连成整体。洞口顶部应铺设封闭的防护板,两侧应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必须设置安全警示和防撞设施。

模板支架人行通道设置图 1—支撑横梁;2—立杆加密

双排外脚手架

一、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搭设双排脚手架时,搭设高度不宜大于24m。可根据使用要求选择架体几何尺寸,相邻水平杆步距宜选用2m,立杆纵距宜选用1.5m或1.8m,且不宜大于2.1m,立杆横距宜选用0.6m或0.9m或1.2m。

二、脚手架首层立杆宜采用不同长度的立杆交错布置,错开立杆竖向距离不应小于500mm,当需设置人行通道时,立杆底部应配置可调底座。

三、双排脚手架的斜杆或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沿架体外侧纵向每5跨每层应设置一根竖向斜杆或每5跨间应设置扣件钢管剪刀撑,端跨的横向每层应设置竖向斜杆。

四、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应由塔式单元扩大组合而成,拐角为直角的部位应设置立杆间的竖向斜杆。当作为外脚手架使用时,单跨立杆间可不设置斜杆。

五、当设置双排脚手架人行通道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支撑横梁,横梁截面大小应按跨度以及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通道两侧脚手架应加设斜杆;洞口顶部应铺设封闭的防护板,两侧应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必须设置安全警示和防撞设施。

每5跨每层设斜杆

每5跨设扣件钢管剪刀撑 1—斜杆;2—立杆;3—两端竖向斜杆;4—水平杆;5—扣件钢管剪刀撑

六、对双排脚手架的每步水平杆层,当无挂扣钢脚手架板加强水平层刚度时,应每5跨设置水平斜杆。

双排脚手架水平斜杆设置 1—立杆;2—水平斜杆;3—水平杆

七、连墙件的设置规定:

1、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压荷载的刚性杆件,连墙件与脚手架立面及墙体应保持垂直,同一层连墙件宜在同一平面,水平间距不应大于3跨,与主体结构外侧面距离不宜大于300mm;

2、连墙件应设置在有水平杆的盘扣节点旁,连接点至盘扣节点距离不应大于300mm;采用钢管扣件作连墙杆时,连墙杆应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杆连接;

3、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搭设连墙件时,宜外扩搭设多排脚手架并设置斜杆形成外侧斜面状附加梯形架,待上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附加梯形架。

八、作业层设置规定:

1、钢脚手板的挂钩必须完全扣在水平杆上,挂钩必须处于锁住状态,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

2、作业层的脚手板架体外侧应设挡脚板、防护栏杆,并应在脚手架外侧立面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上栏杆宜设置在离作业层高度为l000mm处,防护中栏杆宜设置在离作业层高度为500mm处;

3、当脚手架作业层与主体结构外侧面间间隙较大时,应设置挂扣在连接盘上的悬挑三角架,并应铺放能形成脚手架内侧封闭的脚手板。

九、挂扣式钢梯宜设置在尺寸不小于0.9m×1.8m的脚手架框架内,钢梯宽度应为廊道宽度的1/2,钢梯可在一个框架高度内折线上升;钢架拐弯处应设置钢脚手板及扶手杆。

搭设与拆除 施工准备

一、模板支架及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施工对象情况、地基承载力、搭设高度,按本规程的基本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审核批准后实施。

二、搭设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和专业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模板支架及脚手架搭设前,施工管理人员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交底。

三、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管支架及构配件质量应在使用前进行复检。

四、经验收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码放,并应标挂数量规格铭牌备用。构配件堆放场地应排水畅通、无积水。

五、当采用预埋方式设置脚手架连墙件时,应提前与相关部门协商,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

六、模板支架及脚手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

地基与基础

一、模板支架与脚手架基础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应按基础承载力要求进行验收。

二、土层地基上的立杆应采用可调底座和垫板,垫板的长度不宜少于2跨。

三、当地基高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5m节点位差配合可调底座讲行调整。

可调底座调整立杆连接盘示意

四、模板支架及脚手架应在地基基础验收合格后搭设。

模板支架搭设与拆除

一、模板支架立杆搭设位置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放线确 定。

二、模板支架搭设应根据立杆放置可调底座,应按先立杆后水平杆再斜杆的顺序搭设,形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应以此扩展搭设成整体支架体系。

三、可调底座和土层基础上垫板应准确放置在定位线上,保持水平。垫板应平整、无翘曲,不得采用已开裂垫板。

四、立杆应通过立杆连接套管连接,在同一水平高度内相邻立杆连接套管接头的位置宜错开,且错开高度不宜小于75mm。模板支架高度大于8m时,错开高度不宜小于500mm。

五、水平杆扣接头与连接盘的插销应用铁锤击紧至规定插入深度的刻度线。

六、每搭完一步支模架后,应及时校正水平杆步距,立杆的纵、横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杆的水平偏差。立杆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模板支架总高度的1/500,且不得大于50mm。

七、在多层楼板上连续设置模板支架时,应保证上下层支撑立杆在同一轴线上。

八、混凝土浇筑前施工管理人员应组织对搭设的支架进行验收,并应确认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后浇筑混凝土。

九、拆除作业应按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从顶层开始,逐层向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严禁抛掷。

十、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应确定分界处的技术处理方 案,并应保证分段后架体稳定。

双排外脚手架搭设与拆除

一、脚手架立杆应定位准确,并应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二、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高度上升在规定位置处设置,不得任意拆除。

三、作业层设置要求:

1、应满铺脚手板;

2、外侧应设挡脚板和防护栏杆,防护栏杆可在每层作业面立杆的0.5m和1.0m的盘扣节点处布置上、中两道水平杆,并应在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

3、作业层与主体结构间的空隙应设置内侧防护网。

四、加固件、斜杆应与脚手架同步搭设。采用扣件钢管做加固件、斜撑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的有关规定。

五、当脚手架搭设至顶层时,外侧防护栏杆高出顶层作业层的高度不应小于1500mm。

六、当搭设悬挑外脚手架时,立杆的套管连接接长部位应采用螺栓作为立杆连接件固定。

七、脚手架可分段搭设、分段使用,应由施工管理人员组织验收,并应确认符合方案要求后使用。

八、脚手架应经单位工程负责人确认并签署拆除许可令 后拆除。

九、脚手架拆除时应划出安全区,设置警戒标志,派专人看管。

十、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器具、多余的材料和杂物。

十一、脚手架拆除应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原则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应随脚手架逐层拆除,分段拆除的高度差不应大于两步。如因作业条件限制,出现高度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检查与验收

一、对进入现场的钢管支架构配件的检查与验收规定:

1、应有钢管支架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应有钢管支架产品主要技术参数及产品使用说明书;

3、当对支架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质量抽检和试验。

二、模板支架应根据情况按进度分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模板支架搭设前;

2、超过8m的高支模架搭设至一半高度后;

3、搭设高度达到设计高度后和混凝土浇筑前。

三、脚手架应根据情况按进度分阶段进行检查和验收: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首段高度达到6m时;

3、架体随施工进度逐层升高时;

4、搭设高度达到设计高度后。

四、对模板支架应重点检查和验收内容:

1、基础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平整坚实,立杆与基础间应无松动、悬空现象,底座、支垫应符合规定;

2、搭设的架体三维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搭设方法和斜杆、钢管剪刀撑等设置应符合本规程规定;

3、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伸出水平杆的悬臂长度应符合设计限定要求;

4、水平杆扣接头与立杆连接盘的插销应击紧至所需插入深度的标志刻度。

五、对脚手架应重点检查和验收的内容:

1、搭设的架体三维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斜杆和钢管剪刀撑设置应符合本规程规定;

2、立杆基础不应有不均匀沉降,立杆可调底座与基础面的接触不应有松动和悬空现象;

3、连墙件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应与主体结构、架体可靠连接;

4、外侧安全立网、内侧层间水平网的张挂及防护栏杆的设置应齐全、牢固;

5、周转使用的支架构配件使用前应作外观检查,并应作记录;

6、搭设的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应及时、齐全。

六、模板支架和双排外脚手架验收后应形成记录。

安全管理与维护

一、模板支架和脚手架的搭设人员应持证上岗。

二、支架搭设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和防滑鞋。

三、模板支架混凝土浇筑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不应超过设计值。

四、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在安全区域内观测模板支架的工作状态,发生异常时观测人员应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情况紧急时施工人员应迅速撤离,并应进行相应加固处理。

五、模板支架及脚手架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时,必须报请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以及总监理工程师同意,确定防控措施后方可实施。

六、严禁在模板支架及脚手架基础开挖深度影响范围内进行挖掘作业。

七、拆除的支架构件应安全地传递至地面,严禁抛掷。

八、高支模区域内,应设置安全警戒线,不得上下交叉作业。

九、在脚手架或模板支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监护。

7.脚手架施工安全事故模式研究 篇七

关键词:脚手架安全事故,事故树定性定量评价,灰色关联模式分析

0 引言

近年来, 脚手架事故频发造成众多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 探究脚手架事故的发生机理, 预防和控制脚手架事故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损失, 是现场安全管理者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针对如何避免脚手架倾覆、坍塌事故的发生, 结合事故致因理论, 对脚手架施工安全因素进行系统识别, 找出关键因素, 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

1 脚手架倾覆、坍塌事故树分析

对脚手架事故进行文献[1]、现场调研, 整理统计分析, 将脚手架事故致因分两大方面进行研究: (1) 脚手架倾覆坍塌隐患; (2) 脚手架安全监管不到位, 无法提前排除坍塌事故隐患。

故以“脚手架倾覆、坍塌事故”作为顶事件, 以“脚手架存在倾覆、坍塌倾向”、“脚手架安全监管不到位”作为中间事件进行事故树致因分析, 如图1所示。

2 脚手架倾覆、坍塌事故树定性定量评价

针对绘制的脚手架倾覆、坍塌事故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基本底事件及失效概率值如表1所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表述为概率值的对应关系为:0.05为可能性较小, 0.3为可能但不经常, 0.5为可能且一般较为严重, 0.7为相当可能且严重, 0.9为完全可能且非常严重。

(1) 计算最小割集。

由事故树分析可知, 造成脚手架倾覆、坍塌事故的基本事件有15个, 用X1, X2, X3, …, X15来表示, 然后应用布尔代数简化[1]就可以得到最小割集。

(2) 计算最小径集。

事故树的最小径集就是成功树的最小割集, 利用布尔代数求成功树最小割集为:

即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为:

(3) 计算结构重要度。

顶事件的发生概率用最小径集法进行求解:

根据结构重要度判别准则确定的脚手架搭拆作业坠落事故的结构重要度顺序为:

若不考虑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 仅从事故树的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2]。材料进场未检验、搭设人员未交底、搭设后未验收、违章作业未巡查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将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及结构重要度结果整理如表2所示。

(4) 计算概率重要度。

计算概率重要度[3], 得到:

同理可得:

则概率重要度大小排序为:

由排序可知, 在基本事件中模型与实际不符、扣件不合格发生的概率较大, 它们的变化引起事件发生概率变化的程度最大, 这就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 尽可能使得这两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减小, 从而减小顶事件发生的概率。

(5) 计算关键重要度。

计算关键重要度[4], 得到:

同理得到:IG (3) =0.2, IG (4) =0.5, IG (5) =0.6, IG (6) =0.4, IG (7) =0.5, IG (8) =0.4, IG (9) =0.697, IG (10) =0.6, IG (11) =0.6, IG (12) =0.38, IG (13) =0.46, IG (14) =0.38, IG (15) =0.53。

则关键重要度大小排序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扣件扭矩不足、单元尺寸过大、超载或冲击荷载、任意拆卸构件这四个基本事件敏感性很强, 本身发生的概率较大, 因此它们的重要度仍然很高。

3 脚手架倾覆、坍塌事故故障模式分析

(1) 确定待检模式向量。

根据各底事件的失效概率, 得出各最小割集的发生概率Fi和系统顶事件的发生概率FT如表3所示。

计算出脚手架搭拆作业坠落事故各底事件的重要度Ij如表4所示。

这样n个底事件按其重要度就组成了一组待检模式向量XT:XT={XT (1) , XT (2) , …, XT (n) }, 由表4的底事件重要度得出待检模式向量为:

由以上求解运算可知, 还需建立特征矩阵[5], 最小割集有44个, 亦即m=44, 底事件有15个, 即n=15, 最小割集中所包含的底事件在特征矩阵中取为“1”, 其余的为“0”, 特征矩阵XK如下所示:

(2) 计算关联度。

将待检模式向量为{XT (j) }, (j=1, 2, …, n) 与典型模式向量{XKi}, (i=1, 2, …, m) 之间进行关联度计算, 可得关联度序列XT为母因素, 以XKi为子因素, 计算关联度[6]。

1) 对XT作归一化处理

2) 求序列差

3) 求两级最大差和最小差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得:

4) 计算关联系数

取ρ=0.5, 由式求得关联系数, 具体结果见表5所示。

5) 计算关联度

由式求得关联度, 结果如表6所示。

(3) 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知, xki对X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δ9=δ11>δ10=δ12>δ5=δ6=δ7>δ8>δ1=δ3=δ21=δ23=δ29=δ31>δ2=δ22=δ30>δ4=δ13=δ14=δ15=δ24=δ25=δ26=δ27=δ32>δ16=δ17=δ19=δ28=δ37=δ39=δ41>δ18=δ20=δ33=δ35=δ38=δ40=δ42=δ44>δ34>δ36>δ43。

则造成脚手架施工坠落事故的44种模式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依次为:

4 结论

通过脚手架事故致因分析绘制脚手架倾覆、坍塌事故树, 分析导致顶上事件发生的所有组合方式, 寻找顶上事件发生的原因, 利用最小径集分析防止顶上事件发生的组合, 实现预防顶上事件发生的控制手段;分析脚手架事故的各种模式的可能性,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 对破坏模式按关联大小进行排序;找出脚手架施工过程中影响安全可靠性的薄弱环节, 从而为控制事故的发生、制定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 降低事故的可能性和提高脚手架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军, 周晶, 卢振勇.事故树分析方法在建筑施工模板坍塌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7, 26 (5) :706-708.

[2]李创起, 景国勋, 张永强.基于事故树方法的人机系统可靠性分析[J].机电工程, 2011, 28 (12) :1539-1542.

[3]杨虹霞, 孙有仙.事故树定性分析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J].中国安全生产安全科学技术, 2011, 7 (9) :203-206.

[4]李晓伟, 魏吴晋, 裴蓓.扣件式脚手架安全影响因素重要性判断研究[J].建筑安全, 2006:12-14.

[5]周继忠.灰色关联故障树分析法在基坑工程放坡开挖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 2009, 42 (8) :109-114.

[6]廖奇云, 王明.灰色关联故障树分析在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 (高等建筑版) , 2012, 21 (5) :149-154.

[7]郭江波, 张旭阳.脚手架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 2011 (03) .

8.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篇八

关键词 高层建筑 外脚手架 施工技术 施工过程 安全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层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质量、安全文明都标志着社会的发展程度。因此,高层建筑从各方面加强控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的控制更为重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外脚手架搭拆,是保证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就高层建筑外脚手架的施工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一、高层建筑外脚手架的施工过程及应注意的问题

1.脚手架布置及注意事项。脚手架布置,通常要从架空层至二层沿建筑物四周搭设全封闭双排落地式脚手架,二层以上搭设悬挑脚手架与外挂脚手架组合防护,每层进行一次倒架,并每隔四层设置一层悬挑6 m的水平网。如果最底层有作业区和通道时,则设悬挑6 m宽的硬板防护。

2.材质要求及注意事项。首先,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选用Q235-A钢管,其力学性能符合有关规定,管材规格Φ48×3.5,外观质量要达到表面平直、光滑,没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端面平整。其次,扣件选用可锻铸制作的扣件,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不宜有缩松,砂眼和其他影响使用的脚手架布置,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严格平整,应保证和钢管扣紧时接触良好,活动部分应能灵活转动,扣件螺栓拧紧力矩达65 N·m,扣件不得破坏。再次,脚手架板选用硬木架板制作,厚度为50 mm,有裂纹、腐朽不得使用。使用的型钢及预埋环钢筋均应符合现行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3.双排落地式外架的搭设及注意事项。首先是搭设的程序:摆放扫地杆→逐根竖立杆→逐根竖立杆与扫地杆扣紧→安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和扫地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大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装第一步小横杆→安装第二步小横杆→安装第三步小横杆→加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安装连墙杆→接立杆→架设剪力撑→铺底层脚手架板,绑扎防护密目网→绑扎随层平网→铺操作层脚手架。其次是脚手架立杆间距1.5 m,排距1.2 m,步距1.8 m。三是剪力撑在架体两端设置,中间每隔12 m设一道,且剪力撑应联系3根~4根立杆,与地面的夹角为45° 60°,剪力撑的两端除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中间应增加2个~4个扣接点,与之相交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四是连墙杆的设置:每层将连墙杆直接与板中的预埋环通过杆件用扣件连接,再利用边跨梁间通过钢管架体与连墙杆扣件连接,与下部连墙杆错开设置,其垂直距离不大于4 m(两步架距离),水平距离不大于5 m(三跨距离)。五是小横杆靠墙的一端要离开墙面200 mm,各杆相交伸出的端头200 mm,以防杆件滑脱,小横杆、连墙杆伸入外架立杆不超过200 mm。六是外架底层、施工层的脚手板要满铺,且将架板两端内200 mm用铁丝与钢管绑牢,对接的板下部应设两根小横杆,并使板端距小横杆不大于200 mm,随层拆除脚手板后设安全平网一道。七是外架防护高度要超过施工层1.2 m,并用密目网封闭严密。

4.脚手架与外挂架组合防护的搭设及注意事项。首先,外挂架三脚架的支点。利用墙体大模板上排螺栓丝眼,间距不大于1.5 m。外排立杆及水平杆,间距不大于1.5 m,且立杆根据架子长度间距均分。正面斜向撑杆交叉至最外边立杆上,其搭接长度为1 m,搭接三扣。立杆连接为接头卡,水平杆不存在接头。操作面铺双层厚度为50 mm厚的脚手板(上、下层)。挡脚板为30 mm厚、高度为180 mm的木板。立杆、水平杆刷颜色一致的防锈漆,斜杆、挡脚板刷黑黄漆,间距一致。挂架不考虑飘窗的施工。其次,阳台网片架。其高度与三角挂架一致。网片的固定:在阳台结构面板内预埋Φ12的吊环,上露高度为100 mm,吊环内径为80 mm,用长度1.5 m~2.0 m的短管将网片加固到吊环上。再次,挂架、网片的提升:在上层顶板浇筑完毕,且达到1.2 MPa时,进行提升,提升时采用Φ16的钢丝绳,从操作面的一侧进行吊装。提升或拆卸时要有人监护,上下呼应,防止高空坠落事故。

5.脚手架验收及注意事项。首先,验收悬挑架:除同双排架外,尚应增加悬挑结构的计算书。其次,验收悬挑结构的锚固和连墙杆是否牢固、可靠。再次,验收悬挑杆与立杆的连接,外架扫地杆。6.脚手架的拆除及注意事项。首先,拆除前应对参与人员进行安全技术、质量、成品的交底,包括拆除数量、范围、时间和拆除的顺序、方法、物体的垂直运输,人员组织、指挥联络的方法,设安全警戒区域。其次,拆除时必须分作业区设围栏,专人指挥非专业人员不得进入。再次,拆除作业人员必须穿软鞋底,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另外,拆除程序:密目网→脚手板→剪力撑→大横杆→立杆连接件逐层拆除

二、高层建筑外脚手架施工安全管理及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其次,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的大风和雾、雨天气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再次,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及所有连墙件。翻脚手板应两人由里往外按顺序进行,在铺第一块或翻到最外一块脚手板时,必须挂牢安全带。

值得一提的是,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三、结束语

上一篇:数学教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12.4宪法日班队会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