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2024-07-05

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总结(精选8篇)

1.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篇一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总结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于2016年6月开始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正式启动。四年多来,在学院董事会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更加有效和广泛,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更加丰富多彩,创新创业各类奖项的数量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创业园的建设和管理逐步完善。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构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以创业课程和创业活动为抓手,统筹整合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和途径,初步探索了融课程教学、专业渗透、实践训练、第二课堂、项目孵化为一体的多元结构的创业教育体系。现将我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以下总结。

一、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绩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创业活动的依托,借助各类创业活动为学生搭建多种创业展示的平台,学生通过各个平台的锻炼和实践,促进了自身的不断成长。

(一)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开展双创系列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

近一年来,学院组织各类创新创业讲座、交流活动8次;创业实践周30-50人次以上、创业企业路演会12次;各类创业大赛9次;四年多来共产生1032个学生初期创业项目团队,创业成功70人以上,直接带动相关专业就业153人,2019年毕业生初步实现创业率达1.65%。

(二)校企互动,资源共享,丰富双创活动

近一年来,双创中心先后和国家级孵化器云南光光机电科技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独角兽企业汇桔网、甲骨文人才产业基地、官渡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等4家企业和孵化器达成了深度合作,开展了双创周系列活动4场,邀请成功企业家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大赛培训指导和创业讲坛8场,科技展览活动进校园等多种类型的双创活动3场。同时,我们主动带领50余名学生走出去学习社会创业者经验,参加科技、创新、创业展会2场开阔学生的眼界,促使更多学生对创业产生兴趣。

(三)创新创业赛事成绩突出

1、主要赛事状况分析

每年5月份,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与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据云南省教育厅要求,2017年报名数量达到30项、累计人数达到300多人,2018年报名数量37个创业团队,累计达到320人;2019年5月,我院报名总数突破296项,并且于5月31日举行了学院规模最大的一次校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相较于前两年,今年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的人数有了质的提升。相应的,推荐省赛的数量直接达到31项,这将开启我院创新创业工作局面的新篇章,并且在最终的省赛中我校获得云南省铜奖两项。

2019年6月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云南省赛上我校学生表现优异,最终玉雕创意工作室获得二等奖、17舞蹈工作室和小白甜证件照工作室获得三等奖。

2019年10月在“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经营大赛上继续获得全国二等奖。

2019年11月我院第一次参加“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就获得云南省高职组唯一的代表队参加全国总决赛,并获得全国铜奖。

2、获奖情况

2019年双创中心参与指导的各项赛事中,共获得省级奖项8项,国家级6项的优异成绩,已经远远超过过去3年的总和,具体项目见列表。

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获奖情况一览表(2019年)

序号

获奖

时间

级别

奖项情况

等级

所在系部

指导

教师

2019年5月

省级

“学创杯”创新创业模拟经营大赛省赛

特等奖

经管系

宋林、张一平

2019年5月

省级

“学创杯”创新创业模拟经营大赛省赛

一等奖两项

经管系

宋林、张一平

2019年5月

国家级

“发现杯”国赛

二等奖

机电系

陈双双

2019年6月

省级

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云南省省赛

二等奖

五年制

宋林、陈连毅

2019年6月

省级

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云南省省赛

三等奖

五年制

朱云涛

2019年6月

省级

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云南省省赛

三等奖

机电系

王蒙

2019年7月

省级

云南省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小南诏

铜奖

双创中心

杨霞、黄蕾

2019年7月

省级

云南省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小白甜精品证件照

铜奖

双创中心

王蒙

2019年10月

国家级

“学创杯”创新创业模拟经营大赛

国赛

二等奖

经管系

宋林

张一平

2019年10月

国家级

“链战风云”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

二等奖

双创中心

宋林、牛琛

2019年10月

国家级

“链战风云”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

三等奖

双创中心

宋林、牛琛

2019年11月

国家级

第三届OCALA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

优秀奖

双创中心

宋林、刘楠

2019年11月

国家级

“黄炎培杯”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

铜奖

双创中心

宋林、陈连毅

3、创新创业大赛的意义

2019年开展了广泛的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多场,丰富了我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形式,整个创新创业大赛带动了全校1500余人次直接参与校内大赛,共有60余人次参与到省级、国家级大赛中,其中也有30余老师参与到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中。这表明创新创业大赛在学校内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整个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氛围。

(四)开展

“创业集市”活动

为了挖掘在校生中对创业感兴趣并乐于进行创业实践的同学,我们于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创业园开展了

“创业集市”活动,该活动共吸引160个学生团队报名,同学们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各展所长,三天活动下来,销售额最高达4500余元,利润最高的达到2370元,总销售额近万元。该活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这为我们接下来持续开展类似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该类活动从小微项目入手为学生提供一个尝试创业的途径,试验初步的创业想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营销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正是该活动对学生的激发,目前有9位参与的同学已经申请能够长期参与该活动并希望项目能够入驻创业园。

二、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我们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还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清晰认识到目前我们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常规性创新创业活动还不够多、学生参与不够、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仍然比较薄弱、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缺乏且能力欠缺、创新创业活动的特色不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层次和数量还有待提升、现有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资源不足等。

(一)常规性活动数量和规模不够,特别学生参与度低

现在每个学期开展的讲座和沙龙活动仅在5次左右,能够服务学生的数量比较有限,而且这些常规的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内容和质量参差不齐,不能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也就不能很好实现对学生创新创业想法和活动的激发,没有形成良好的创业活动氛围。

(二)师资队伍匮乏且能力欠缺

做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最重要的就是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而目前实际仅有的5位老师,且普遍缺乏实际的创业经验,能够指导队伍的能力是有限的。

(三)创新创业活动的特色不够

创新创业活动目前还处于传统的讲座、沙龙等活动中,没有鲜明的特色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也就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活动中来,对创业项目落地地支撑不够。

(四)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层次和数量不够

目前,还没有在“互联网+”省赛实现金奖突破,除了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其他主流创新创业大赛还没有项目进入国赛行列,所以也表明在双创大赛方面我们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五)现有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的资源有限

活动的开展需要物力、人力、财力的支持,目前都相对比较缺乏,没有专项的经费,要想活动开展得丰富、频繁就需要足够的人手,还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及社会创新创业资源的支持等。

三、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举措

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接下来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改善创新创业活动。

(一)扩大常规性的创新创业活动和影响力

1、讲座沙龙活动烘托氛围。

在之前创业类讲座组织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创新经外·创业经外”主题系列讲座,该讲座将至少每月组织一次,主要内容涉及创业意识启发、创业机会识别、创业政策解读与利用、创业模式塑造、创业团队建设、创业企业管理、创业企业营销管理等多主题的系列论坛讲座,两个一次创业主题沙龙,请有经验的创业者到学校为大家分享创业经验。争取两个周一次创业项目路演交流活动,不断给予想创业的同学锻炼的机会,拟选拔2019级不少于10个优秀的项目进入创业园。

2、多举措提高和发挥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为了加强辅导员在学生创业活动中的指导作用特别邀请昆明市和西山区人社局相关人员开展针对辅导员这一一线指导教师的创业政策解读、学生创业活动指导与参与方式讲解等,要充分发挥辅导员的积极力量。新邀请不少于5位成功的企业家、创业导师成为校外创业导师团队,给予项目提供一对一的孵化指导。

3、提高专业教师创新能力,实现零的突破。

为了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创新能力,我们将邀请汇桔网等合作单位专利与知识产权专家开展专业技术创新、工艺创新方面的讲座,并定期开展针对性的知识产权产出辅导,实践真正意义的工匠精神,拟实现不少于5项知识产权产出,并购至少实现1项的成果转化。

(二)探索“普适性创业体验-特色专业产业孵化-菁英训练营打造-优质项目落地输出”为特点的双创特色活动

1、普适性创业体验点燃创业星火。主要是通过类似“创意集市”这样的可以高频率、低门槛的活动开展吸引对创业活动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到初步创业的体验中来,为后面其他创业活动选拔和吸引优秀的创业者,该活动将至少带动300人次参与到活动中来。

2、特色专业产业孵化把握创业风口、聚焦资源支持学生创业项目形成系列化。主要是紧紧跟随云南区域产业和政策良好发展契机以及互联网的风口,结合学院相关专业特色发展创业孵化项目,比如双创中心正在申报建设的跨境电商创业实战中心、新媒体菁英孵化中心、海口工业园区服务中心等,把学生苦于没有项目转化为用项目招募想要创业的学生,总体上这个举措可以至少孵化8个左右的项目。

3、菁英训练营选拔并培训和训练一批合格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主要是对前面环节所招募的部分具有一定创业潜质的学生集中起来,聘请专业的创业项目孵化指导团队进行集中的培训和训练,然后进行定期的跟踪指导,增加该部分创业者创业的成功率,2020年拟开展两期,每期培训人数不低于20人。

4、优质项目落地输出产生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效应。

主要是将前面的创业者的创业项目通过创业园进行孵化和实践,第一步就是先落地,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经受市场的检验,如果有一定的成果或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即考虑对接校外资源走出去,关键是要从政策、金融、人才、市场、技术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每年拟孵化可毕业项目不少于4个。

(三)以赛促建,以赛促创

继续提高竞赛获奖的层次和级别。大面积、高频次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通过比赛来选拔优秀的项目、团队,通过备赛来锻炼队伍、打磨项目、完善商业模式,通过比赛激励创业者做好创业项目,最终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比赛打磨出优秀的创业团队和实际落地实施的优质创业项目,同时又能为学校带来良好的声誉,目标是省赛金奖以上项目至少1个,总的省级三等奖以上不少于10项。

(四)积极探索专业学习与创业联动,专业实践活动与创新创业活动结合结合各个系院部的不同专业特点,寻找与专业相关的可能创业机会,然后积极探索引进社会企业力量支持相关专业学生在专业领域内进行创业实践活动,从而可以增加有效的创业项目,并且容易落地,最终实现专业对口的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目前主要在汽修、财务管理、会计、烹饪工艺与营养、护理等专业入手,最少实现5个左右的专创融合特点的项目。

(五)借助校企合作,推动项目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企业支持,特别是引进企业的产品、服务、技术和专利等,招募学生申领相关项目进行创业运营。主要目标企业是云南光谷光机电孵化器下面的望远镜类产品运营、云南两亚教育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项目、借助汇桔网平台引进相关技术和专利进行项目运营、古滇奇草堂的视力康复与身体疗养项目、九和零传媒的新媒体人才孵化等项目成为推动创业工作的重要抓手。目标是通过校企合作途径孵化不少于10个项目,实现不少于20人的创业落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起步时间短,工作开展的阻力和难度较大,但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今后,我中心将进一步发挥组织动员、资源整合、载体搭建、氛围营造等方面的优势,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支持和推动力度,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落地更多实际运作的创新创业项目,推动我院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巨大带动作用。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2020年6月28日

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带领家乡走上致富路

项目:紫玉萝

依托高校: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她是个90后的年轻姑娘,盯上了大山里的一种紫色宝贝。别人嫌弃,她却要收购这种宝贝,曾经被村民说成是骗子,还流传出了各种流言蜚语。原本一斤只能卖0.5元的东西,到她手里最贵能卖到23元,价格上涨40多倍。90后的姑娘赵敏,是如何让云南大山里的宝贝焕发生机、土中生财的呢?

赵敏接受中央电视台7套《致富经》栏目组采访

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赵敏一句朋友圈里“紫胡萝卜我们洱源有”的回复,让洱源县的紫胡萝卜意外触网。“当天朋友就向我下了300多斤的订单,萌生了我创建紫玉萝品牌的念头。”对于紫胡萝卜的首次触网,赵敏抓住了机会,开始了走上了创建紫玉萝——云南高原紫胡萝卜品牌,以电商打开销路,帮助乡亲增收的创业之路。

现如今,赵敏和她的团队致力于在品牌管控和助农增收上下功夫。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采用标准化规范种植,实行统一种植、管理、服务、销售,做好品控和物流售后,并引进智慧农业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监控,使紫胡萝卜成为洱源县看得见的地标性农产品。真正实现了带领家乡村民致富的愿景。

赵敏同学为自己的家乡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背景,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农村发现属于自己家乡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并借助互联网手段将这些特色农产品推广销售出去,然后持续地寻找更好更多地销路,并且逐渐扩大规模,带领村民实现标准化种植等等,最终在带领自己乡亲致富地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地创业梦。

赵敏同学谈到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我们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可能来自市场、来自竞争对手、来自合伙人、来自亲戚朋友等等,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勇敢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坚持不懈。

(一)创业的项目和电子不一定要多高大上,可以是身边很小的事情,关键是我们要用心善于发现,也许就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

(二)创业要多多关注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家乡有着独特的人文、特产、气候等,这些都蕴藏着很大的价值,也许我们可以好好去挖掘。

(三)创业要紧跟国家的政策方针,现在我们国家在大力扶贫,在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云南省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等政策都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带领家乡走上致富路

项目:紫玉萝

依托高校: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她是个90后的年轻姑娘,盯上了大山里的一种紫色宝贝。别人嫌弃,她却要收购这种宝贝,曾经被村民说成是骗子,还流传出了各种流言蜚语。原本一斤只能卖0.5元的东西,到她手里最贵能卖到23元,价格上涨40多倍。90后的姑娘赵敏,是如何让云南大山里的宝贝焕发生机、土中生财的呢?

赵敏接受中央电视台7套《致富经》栏目组采访

201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赵敏一句朋友圈里“紫胡萝卜我们洱源有”的回复,让洱源县的紫胡萝卜意外触网。“当天朋友就向我下了300多斤的订单,萌生了我创建紫玉萝品牌的念头。”对于紫胡萝卜的首次触网,赵敏抓住了机会,开始了走上了创建紫玉萝——云南高原紫胡萝卜品牌,以电商打开销路,帮助乡亲增收的创业之路。

现如今,赵敏和她的团队致力于在品牌管控和助农增收上下功夫。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采用标准化规范种植,实行统一种植、管理、服务、销售,做好品控和物流售后,并引进智慧农业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监控,使紫胡萝卜成为洱源县看得见的地标性农产品。真正实现了带领家乡村民致富的愿景。

赵敏同学为自己的家乡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她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背景,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农村发现属于自己家乡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并借助互联网手段将这些特色农产品推广销售出去,然后持续地寻找更好更多地销路,并且逐渐扩大规模,带领村民实现标准化种植等等,最终在带领自己乡亲致富地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地创业梦。

赵敏同学谈到创业的道路是艰难的,我们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可能来自市场、来自竞争对手、来自合伙人、来自亲戚朋友等等,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勇敢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坚持不懈。

(一)创业的项目和电子不一定要多高大上,可以是身边很小的事情,关键是我们要用心善于发现,也许就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

(二)创业要多多关注自己的家乡,我们的家乡有着独特的人文、特产、气候等,这些都蕴藏着很大的价值,也许我们可以好好去挖掘。

(三)创业要紧跟国家的政策方针,现在我们国家在大力扶贫,在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云南省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等政策都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篇二

《通知》指出, 毕业生就业问题, 事关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各地各高校要以高度责任感重点做好5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开展双向选择招聘活动。要针对毕业生离校和返回家乡所在地等特点, 持续组织开展网上和网下招聘活动。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将推出网上“2014届离校未就业大学生就业服务”专题, 并组织多场网络招聘会, 各地各高校要及时组织未就业毕业生积极参与。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会同人社部门举办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等活动, 努力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快落实就业岗位。

二是持续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要求高校建立任务分解和责任制, 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采用电话、电邮、微信等有效方式持续向毕业生推送用人信息和相关政策。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重点帮扶, 及时将未就业毕业生纳入就业见习, 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培训、就业援助等服务, 关心到底。

三是积极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要求高校设置专门的征兵咨询电话或网上答疑平台, 暑假期间安排专人值班, 及时、准确地为未就业毕业生解答征兵政策和相关疑问, 逐个通知、提醒毕业生在高校所在地或入学前户籍地应征。各地要结合实际开设大学生入伍绿色通道, 做好体检、政审、定兵等各项工作, 宣传落实好学费资助、退役后复学升学、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

四是大力扶持未就业毕业生自主创业。要求各地各高校把国家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创业培训、注册登记、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及时推送到每一名未就业毕业生, 发挥政策效应促进自主创业。各高校要动员专业教师与有创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结对子, 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和项目咨询, 并主动邀请企业家、投资人等担任创业导师。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协调人社、财政、税务等部门, 为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开业咨询、小额贷款担保等服务。

3.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就业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60-01

将大学生的创业欲望加以激发,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就是所谓的创业教育[1]。开展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能够端正创业态度、对创业能够产生一个挑战的斗志。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某一社会群体运用正确的道德观念、政治观念以及思想观念对成员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让其能够符合具有思想品的社会实践标准。在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将二者相互融合,做到互相渗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的应用型本科院校[2]就指不以科研为教学定位的本科型院校。而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就业创业教育的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1.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我国的扩招政策实施至今,高等教育也已开始步入了大众化阶段。每年的高校招生人数都在不断的成倍增加。可是与此同时,社会中各个职位也出现了饱和状态,用人单位对于工作人员的招聘也越来越严格,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远远少于大学生的毕业人数,单位的大批量裁员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层层阻力。在我国的大学生中,地方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就业更是相对困难,这就需要地方高校换一种新思路,加强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让学生在做好准备的同时也能为学生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不仅帮助了学生就业,还能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

2.新型社会的构建需要

我国一直致力于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在建设当中就必然少不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就是创新,这才是国家能够长期发展下去的不竭动力。所以,在地方应用型本科的教育中,不能缺少创业教育,这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在高校对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的指导,会让学生逐渐形成创业意识,进而形成一种创新的思维能力。

3.为满足经济全球化以及市场经济的需要

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创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创业教育已经成了一种必然趋势。不仅如此,全球的经济组织和经济成分不断的出现,更加需要创业者有较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判断力以及开阔的视野。这需要学生在学校就开始学习和培养各种技能,才能保证自身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不败的境地,成为新社会的接班人。

二、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就业创业教育的措施

在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对创业教育的研究要比重点本科院校起步更晚。但是结合本校自身优势,还是可以逐渐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完美结合的。

1.将校园文化融入到二者结合当中

所谓的校园文化[3],就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沉淀积累的一种文化氛围与精神财富,这种氛围和精神再由活动的形式表现出来。想要将就业创业文化很好的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要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在思想意识上认识到二者的重要性,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引领者,并始终坚持贯彻下去。

2.积极落实创新就业创业教育的培训和指导

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有一部分学生在就业中,一遇到一些困难,下意识想到的退缩。对于这种情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丰富的创业培训,比如:团队营销培训、融资培训、SIYB的创业培训以及创业软件的模拟培训。在这些培训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创业具体的知识、流程以及可能遇到的风险预测进行一定的了解。学校也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创业竞赛,利用指定的模拟创业软件,看哪个学生能够将企业很好的运行下去,这样学生就可以体会到很多身临其境的困难以及乐趣。学生只有经常参加这种培训节比赛,才能帮助其在实际的就业过程中敢于面临困难并挑战困难,这样可以逐渐加强学生们的就业意志力和承受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各个高校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开始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相融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尽快的适应社会,并找到一条就业的新途径。可是此方法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实践中还是会有很多的问题会出现,这就需要地方高校进一步加强教育的推进,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并进行改革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争取早日实现符合学生自身利益的创业教育思想辅导,为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徐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基于辅导员工作的视角[J].现代职业教育, 2015(3):18.

[2]肖林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3):149-155.

4.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篇四

一、突出三个导向,激发同学们自主创业激情。突出政策导向,完善创业教育的保障激励机制。学院根据国家创业政策及校团委下发的《关于大学生创业计划活动实施方案》相关文件,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从学院专业特点出发,充分考虑专业发展前景,学院先后研究了相关措施和培训计划,以突出了创业教育的意义,完善了创业教育的形式,落实了创业教育的激励政策。突出宣传导向,营造学生自主创业的氛围。学院充分利用宣传栏、网站、素质拓展活动等各类宣传媒体,对创业教育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一是根据校团委的安排,针对性地做好创业教育的系列宣传工作;二是搜集、整理优秀校友和成功企业家的创业典型实例和事迹,通过网络、展板阵地进行广泛宣传,使创业教育的意义、国家培养创业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突出培养导向,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学院坚持以“成功会计人”大型人才素质培养活动为载体,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使经验传授与实地考察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引进来”就是邀请“优秀校友”及“成功会计人”到学院对大学生做创业专题报告,通过企业家讲解各自的创业经历,为何创业、如何捕捉商机、如何组建团队、如何打造品牌等等,以此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走出去”就是开展学生回访企业活动,师生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企业、了解企业、切身体验具体工作岗位等,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将创业思想渗透其中。大学生创业的基础在于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在当今我校创业实践课程相对缺少的前提下,学院利用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创业计划立项活动和“三下乡”课题立项,将创业实践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有机结合,以科研立项为纽带,积极发动学生自主立项或参与到老师的第二课堂立项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群体创业能力,将大学生创业的思想渗透其中。

5.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篇五

“十五”期间,我市以努力改善残疾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为宗旨,扎扎实实开展残疾人教育、就业和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面完成了《湖北省残疾事业“十五”计划纲要》下达我市的残疾人教育、就业、扶贫等各项目标任务。

一、残疾人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特教学校龙头作用逐步显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工作,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加。我市三所特教学校的硬件建设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市财政和市教育局投入300多万元,在市特教学校新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教学楼,并对学生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进行了改造,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特教工作的领导,三所特教学校师资力量明显增加,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特教学校在残疾人教育的龙头作用,全市有200多名听力和智力残疾儿童集中在特教学习。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断深入普及。据统计全市有4000多名残疾儿童少年在各中小学随班就读。在教育、[范文搜网-http://找文章,到范文搜网]残联和共青团组织的共同倡导下,红领巾助残活动在我市蔚然成风,为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高考上线残疾学生被顺利录入高校学习,“十五”期间我市有39名残疾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其中今年14名,这些残疾学生在残联和教育部门的关心下,均顺利被相关高校录取,录取率达到100。省、市残联分别对他们给了5万多元奖励,社会各界对贫大学生进行了资助,确保了这些残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认真开展助学活动,确保残疾儿童不因贫困而辍学。在省残联的指导下,扎实做好盲童入学、扶残助学和国彩助学项目,对66名视力贫困残疾儿童和20名其他贫困残疾儿童进行为期5年的救助。对黄石特校和阳新特校40名贫困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年的救助,在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市教育部门还根据有关规定,对义务阶段的贫困残疾学生实行“二免一补”,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市减免贫困残疾人学生书本费、学杂费160多元,提供务种助学经费30多万元。切实保证了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的稳步提高,目前,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6。

二、残疾人培训工作不断创新

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是提高残疾人素质和技能,是促进残疾人就业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十五”期间我们根据省残联下达我市的残疾人培训任务指标,制定计划,并向县市区分解,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全市共对2200名残疾人进行免费职业技术培训,60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对6600名农村残疾人进行免费实用技术培训,不少农村残疾人走上自强创业之路,家庭生活得到了改善。全面完成了省残联下达我市的残疾人培训任务。

成功举办了欧盟与中国残联合作开展残疾人教育与培训项目,黄石作为这一国际合作项目的实施点之一,在省残联的指导下于2002年3月成功举办了全省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人员培训班。2003年元月份,又成功举办全省残疾人信息及计算机技术研讨班,期间我们还根据项目管理要求,貌一新举办了多期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班,培训各类残疾人500多名。欧盟官员和中国残联教育处的领导在对项目实施验收评结后,给予了很评价,认为我市残疾人培训和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此中国残联向省残联和黄石残联发来传真,表示祝贺和肯定。欧盟项目的成功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和支持残疾人职业培训工作,为我市的残疾人培训和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确定培训基地,形成培训网络。市残联及各县市区残联依托劳动部门就业训练机构建立起了残疾人定点职业培训基地。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在市劳动就业局就业训练中心正式挂牌,利用劳动就业部门训练机构的资源优势给残疾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残疾人到该中心培训随到随学,实行免费,市残联对困难的残疾学员还给予适当生活补贴。市残疾人培训中心成立以来每年培训残疾人都在150人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达到了65以上,效果十分突出。黄石市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因此被省残联授予全省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基地。

进一步加大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大冶市、阳新县、西塞山区、下陆区结合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开展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加工等实用技术培训。“十五”共免费培训残疾人6600多名,投入培训资金50多万元,其中市残联投入补贴经费20多万元,有力促进了农村残疾人就业和扶贫工作。

三、残疾人就业工作成绩显著

6.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篇六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对第二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进行评估验收的通知》(苏教办学〔2012〕24号),我校对照《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验收指标(施行)》的考评内容与标准认真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坚持以创新、创业、创优的“三创”精神为统领,以构建创业和就业两轨并行的毕业生输出通道为目标,以创业课程和创业活动为抓手,统筹整合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不断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模式和有效途径。形成了融课程教学、专业渗透、实践训练、第二课堂、项目孵化为一体的多元结构的创业教育体系;创立了南通市首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孵化基地——“创业一条街”;搭建了学校投资、学生参股的股份制“点击”创业教育平台;学生创业团队屡屡在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电子制作”大赛、全国数模、力学竞赛、“机器人”、科技创新大赛、沙盘大赛、企业管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及各类技能大赛中荣获大奖,涌现了一批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创业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二、主要做法

(一)落实“一把手”工程,健全工作机制

1、领导重视,完善组织机构。学校党政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工作,将创业教育列入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和学校“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并重”、“综合素质形成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并重”的思想;建立了“学校领导主抓、职能部门统筹、学院负责落实、全员积极参与”的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实施“一把手”工程,调整充实了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管德明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学生、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副组长,学工、教务、团委、科研、校企合作、宣传、人事、财务、后勤等部门共同参与、集体联动;各学院相应建立了创业工作指导小组,实行 党政共同负责制,同时,根据各学院的学生规模,为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经费保障。

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以上的全校大会,在工作任务布置和工作总结上,创新创业工作一直是不变的重要议题;同时通过“党政联席会”、“专题研讨会”、“学工例会”、“创业工作现场推进会”等多种形式,举全校之力,研究部署创业教育工作。

2、制度健全,落实工作责任制。学校全面落实创业教育责任制,将创业教育开展情况纳入中层干部考核和任期工作目标体系中。实行目标责任考核制,各学院开展创业教育、指导创业实践情况与学院的学生工作、就业工作、教科研工作考核挂钩,与学院的奖金、绩效挂钩,明确责任,强化落实;出台了《南通职业大学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南通职业大学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南通职业大学创业教育工作量计算管理暂行规定》、《南通职业大学学生参加校外技能竞赛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保证了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地开展。

3、加大投入,保障创业教育有序开展。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加大经费投入,增加人员编制,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创业教育经费纳入学校预算;按不低于省拨专项经费1:1配套建立了创业教育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设立了创业教育专门机构,从经济管理学院选调有经验的专业老师充实到就创业指导中心,专人专职负责创业教育工作,并设有专门的办公场所以及创业工作室、创业训练活动教室、创业实践等场所。

(二)优化创业教育师资、课程体系,强化创业指导

1、深挖内涵,凝练创业教育理念。①突出“高职”发展的特点,构建基于“创业教育理念”下的高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党委提出:“我校的创业教育必须立足区域环境、立足校情、立足生源特点,既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目标,培养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高 2 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又要以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培养未来的创业者和企业家”;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建设中”。确立了以“创新意识为先导、综合素质为基础,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业教育理念。②一、二、三课堂的“三堂互动”。创业意识与专业知识融合渗透,专业知识与创业实践双向互补,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我校“便携式散铁分拣器”[专利号ZL-2011-2-0302475.8]专利获得者09建工的黄晋同学就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

2、培训充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修订了《南通职业大学就创业指导队伍建设方案》;调整充实“创新创业导师团”人员构成,选配更多富有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的专业教师、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学工干部担任学生创业实践指导教师;外聘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家、知名校友、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导师,建立了一支专职为主、专兼职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推广“双师导教”,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一方面专业老师通过“企业挂职”、“岗位实习”掌握专业前沿技术,了解一线需求、生产岗位的实际问题以及企业管理知识,另一方面聘请企业工程师、技术专家兼课,“双师导教”既对学生的“职业性”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又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发展后劲;同时通过外出培训、定期讲座、项目交流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创业师资水平。目前学校创业师资队伍中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高级职业指导师3人、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26名、心理咨询师4人,其中2人被聘为南通市创业指导专家志愿服务团成员,4人被聘为南通市大中专职业指导专家服务团成员,1人被共青团南通市委聘为青年创业导师,8人参加SYB创业培训,7人参加创业实践师资培训。

3、多元递进,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形成了“必修+选修+学科渗透”的课程体系。一是面向全校开设就业创业必修课程。《职业发展 3 与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48课时,计2个学分),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使用校本教材及省教育厅统编教材。课程教学采用模块教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教学过程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在三年级专辟了“创业素养”模块18学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基础能力。二是建立开放的、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在公共基础课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供基础知识和方法,如加大择业观、创业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比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学生课后合作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协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政治素质和创新素质双提高;在专业教学中积极探索具有专业特色、适应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如汽车检测专业采取“双元”教学法,变“依赖教材”为“依靠生产实践”教学,把《汽车维修与诊断》的课堂搬到汽修厂现场教学,实例讲解分析排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人文系旅游管理专业的“三明治”教学模式,将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融合,增设旅行社管理、营销技巧、商务谈判等课程,为学生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经管系新增《沙盘模拟训练》课程,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体会创业的过程;三是开设服务创业的选修课程。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创业学习需求,我校还利用选修课开设了创新创业类、实用服务类、企业管理类、信息技术类、个人理财类等课程30多门,这些课程对引导学生主动接受创业意识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技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丰富载体,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

1、项目引导,拓展学生创业素养。积极采取措施,多方渠道,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有两个以上的创业实践、创业成果孵化基地。一是临街设立了“创业街”,搭建“创业教育孵化平台”。创业街是我校投资建立的南通市首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孵化基地。学校制订了详细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实施方案,经遴选、模拟后的创业项目可申请正式入驻创 4 业街,享受学校相关优惠政策。自04年开办以来,经创业街孵化后10多名毕业生成功自主创业。为了更好地发挥创业街的孵化功能,学校不断改进创业街的运作模式,2011年全面采取学院打包承租的方式,既解决学生缺少创业资金的难题,有效规避了创业风险,带动了更多学生的参与,又能充分发挥学院专业优势,将创业与专业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创业品质和示范效应。二是依托“点击”品牌,搭建“创业教育仿真平台”。点击教育平台是基于“点击咖啡厅”的成功效应和辐射影响力而逐渐形成的。“点击咖啡厅”是我校成立的仿真创业实体,吸纳学生投资持股参与创业经营,先后有720多名学生在管理、服务、采购、财会、销售、人员招聘等岗位上“实战练兵”。同时按照企业法成立董事会,先后30多名同学被聘为总经理、副总等经营管理岗位,并选举监事会,对咖啡厅的经营开支进行有效监管。目前,点击咖啡厅已经进入了常态化、规范化、良性化的运行轨道,成为了我校创业实践教育的一个成功样板,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2009年、2010年“点击咖啡厅”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创业经历入选江苏省当代大学生“我的青春故事”报告团巡回演讲,获得积极反响。学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点击”创业教育的效应,建立了“点击动漫工作室”、“点击数码港”、“点击软件工作室”、“点击电子智能工作室”、“点击就创业协会”、“点击创业沙龙”、“点击周末影院”、“点击创业网络”等十个创新创业子项目;举办了“点击”校园招聘会、“点击”征文大赛等系列活动;形成了为全校学生提供就业、创业和专业教学实训的平台——“点击”创业教育平台。三是依托校级“示范建设点”,搭建“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自2009年启动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以来,我校积极抢抓有利契机,进一步对创业教育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划,进一步加大了对创业教育的投入,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创业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为充分发挥示范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我校启动了“校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建设点”的遴选建设工作。目前,学校建有9个示范点,每个项目提供2.2 5 万元的扶持经费。2012年通过评比、筛选,学校重点投资其中4个建设点。各示范点正按预期目标运作,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创业观念,而且有效地帮助了学生了解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从而有力地提高了我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如 “模拟旅行社电子商务平台”创业教育平台,为有志于创办旅行社的学生创建了仿真的经营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创业模拟和旅行社创业实践。经平台模拟实践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朱志同学一走出校门即成功盘活南通“大自然旅行社”„„

2、整合资源,助推创新创业教育。学校积极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创业和职业指导体系,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整合校内外资源,与软件园、小企业开发中心、创业协会以及南通市就业管理中心等政府职能部门合作,利用和依托产学研基地、重点实验室等现有条件,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帮助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形成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借助社会、政府的支持,提升创业教育层次。

3、开放基地,实现创业资源共享。与南通市人社局联合组织南通市大学生创业训练营,220名师生(其中校内师生80余人,社会未就业大学毕业生130余人)参加KVB创业培训;2009年,“创业街”成功申报为“南通市创业孵化基地”,享受政府财政补贴。基地除吸纳我校在校生及毕业生入驻外,还吸纳校外大学生以及社会下岗失业人员入驻经营。

(四)推进创业研究,提升创业教育整体水平。

1、成立创业教育研究所。出台《南通职业大学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南通职业大学创业教育工作量计算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牵头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引领创新创业专项课题研究,目前有 个创新创业专项研究课题,学校设专项经费支助。

2、加强创业教育的研究。鼓励教师参与创业教育理论研究,近年来,6 共承担校级和省部级课题10多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校长管德明亲自主持了江苏省高教学会规划课题“江苏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3、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积极组织师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交流,参加全国及江苏省创业论坛,提交创业论文交流;参加江苏省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全国及江苏省创业高峰论坛、无锡、徐州创业现场推进会、无锡创意大赛等等;积极参与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网

1、的建设,2篇通讯稿被采用。

(五)营造创业文化与氛围,广泛吸纳学生参与。

1、开展创业教育系列活动,积极营造创业教育氛围。我校先后组织了“创业政策进校园”、“企业家进校园”、“创业讲坛”、“创业明星演讲报告会”等活动,邀请知名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以及创业成功校友来校开讲座、做报告、进沙龙,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创业的艰辛与喜悦,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同学们的创业热情;同时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每年的3月份被定位我校“就创业指导服务月”,举办就创业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创业专题讲座”、“创业政策咨询”、“校友经验分享”、“模拟职场”、“简历制作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企业管理沙盘大赛”、“市场营销创业先锋大赛”等活动,全方位助力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创业训练营”,组织学生系统学习SYB、KVB知识,并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引导学生参加人社部门的创业模拟实践训练;利用学校宣传栏、广播、LED屏、创业网宣传创业教育。

2、组织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我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每年举办“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及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搭建平台。近几年来,我校先后在全国“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电子制作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机器人”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及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荣获国家级个人一等奖3个、二等 7 奖3个;省级团体一等奖5个、三等奖2个,省级个人奖特等奖和一等奖21项、省级个人二、三等奖73个,取得成绩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3、扶植学生创业社团的发展,培养学生创业素养。我校以各类“工作室”、“创新创业协会”等组织形式吸纳学生参与,给学生提供交流体验平台,且借鉴真实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运营,推动社团的发展。目前学校有“就创业协会”、“电子爱好者协会”、“点击创业沙龙”、“点击软件工作室”等几十个学生社团。其中“就创业协会”是参加人数最多的社团,学校充分调动学生就业创业协会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历练学生的创业精神,以协会为平台开展各类活动,学校在经费、师资、办公场所等方面积极提供条件,支持学生自主开展创业活动。

4、建立南通职业大学创业网,积极宣传创业典型。建立、完善创业教育网,开设创业动态、创业政策、创业项目、网络课堂等模块,宣传创业政策、创业知识以及创业典型案例。

(六)典型案例引领,发挥示范辐射效应

我校一贯重视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成果源远流长。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更是通过系列化、全方位创业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历练了学生的创业精神,教会了学生的创业本领,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创业成功的典型。机械系毕业生姜煜峰创办的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公司,拥有员工1300多人,4.5亿元的资产;电子系毕业生蒋明泉创办了南通大地电气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超亿,上缴税收600多万元;外语系毕业生吴忠卫成功创办了南通奥翔运动服饰有限公司,年出口创汇额500多万美元;纺织系毕业生张新彬成功创办了南通通润家纺有限公司,在巴拿马、智利设立分公司,产品远销欧美各地;建工系毕业生高峰成功创办了苏通建工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承接监理项目926个,建筑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218.8亿元;人文系毕业生汤敢峰成功创办南通青旅旅业(集团);04届毕业生冯阳晴创办南通鲲 8 鹏管道附件有限公司; 05届毕业生宋宇峰成功创办南通凯莱视觉艺术设计公司;06届毕业生夏广乐成功创办蓝海装饰装潢有限公司;经管系08届毕业生戴其中成功创办南通志通贸易有限公司;09届 ;10届‥‥‥

三、创业教育特色亮点

1、人才培养模式多元纷呈。学校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把校企合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开展订单式、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根据各专业特点,探索切实可行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探索,学校已与国内多家著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展生产性实践,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纷呈。目前,学校已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个项目获省创新创业专项资助;建有华夏建筑工程学院等4个校企共建办学项目,校订单班15个;成立了由政府部门、大型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组成的理事会,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已在我校基本确立。

2、借助“双百”工程,嫁接社会创业资源。启动“双百”工程(百名企业家进校园,百名教授进工厂),聘请百名企业家担任学校兼职教授,参与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教改以及创业指导;同时百名教授带领学生积极承担或参与企业科研课题,解决企业技术难关。借此学校坚持开门搞创业教育,与软件园等部门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形成高校、社区、企业良性互动式发展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借助社会、政府的支持,提升创业教育层次。

3、坚持“三进”、“三结合”,保证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校坚持将创业教育建立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三进”即“创业知识进课堂”、“创业方案进大赛”、“创业实践进社会”。“四结合”指“与专业相结合”【在专业教育中拓展创业教育,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增加创业实践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创业教育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创业模拟+项目孵化+创业仿真+创业实践”平台,全面内化学生的创业素养】、“与规划相 9 结合”【创业教育与新生大学生活规划、创业计划、职业生涯规划等三大规划活动,帮助学生将创业实践与当前的学业和未来的职业紧密联系起来,统筹兼顾,互相促进】。

4、树立“大创业教育”理念,全员化、全程化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不仅应仅仅局限于培养商界精英、企业老板,而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技能。学校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素质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建立“创业教学+创业模拟+创业实践”三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机制,形成“岗位创业”与“自主创业”并举的创业教育局面。

5、采取“分层次、阶梯式、量贩式”模式,孵化和培育创业群。通过搭建分层递进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以项目为依托,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题,经过遴选的创业团队进入孵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训练,有利于保证学生创业的真实性,提升学生的创业素养和技能,从而有利于一批又一批立志于创业的学生走向市场、实现成功。

四、存在不足

我校的创业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新时期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相比,与一些先进高校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虽有创业热情,但创业意志薄弱,受挫力不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和研究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选择创业的面还不够广等等。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扬长避短,再接再厉,使我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五、自评结果

自评得分、扣分情况见自评表。自评结论:优秀

附:(1)南通职业大学就业工作自评表;

南通职业大学

7.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篇七

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 许昌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服务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 坚定不移地走融入地方办学、服务地方建设的发展道路, 坚持内涵提升和创新引领, 正在努力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2013年, 许昌学院被河南省确定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5年, 许昌学院成为河南首家省市共建的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学校转型发展的探索被教育部誉为“许昌模式”。

多年来, 许昌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视和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兴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创新创业中心大楼,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训练环境和平台。通过探索, 学校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团队指导、创业项目孵化和管理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比较完善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不断升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2008年, 许昌学院学生工作部 (处) 、校团委联合成立了“许昌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中心”,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中心首批建立“网络技术创新基地”“IT技术创新基地”“视觉艺术创新基地”“电气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四个科技创新基地。

2009年, 学生工作部 (处) 、招生就业处联合建立了“许昌学院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指导中心”和就业技能培训基地, 首批建立了“经管学院资格认证培训基地”“体育学院裁判员、驾驶员培训基地”和“职业外语技能培训基地”三个基地。

2012年, 学校改建了图书馆负一楼, 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作为大学生进行创业项目实习实训的场所, 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小型物流、电子器材维修、咨询与服务等项目, 现在正常运作的有32家学生创业团队, 已初具规模, 多个学生创业团队已得到初步的实训和较好的效益。

2013年, 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发挥“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分步推进、督促落实”的作用, 全面负责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工作的科学规划与有序开展。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 副书记、副院长任副组长, 相关部门和各教学院院长任成员。

2014年, 建立了42个院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并对42个基地和10个基地项目进行了资助。

院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是依托各教学院部的现有实验室、实训室的场地和设备, 课余时间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 增设新的创新创业项目, 组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 充分发挥实验室器材设备和参与学生多、辐射面大的功能, 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基础性研发, 实施实验室与基地挂双牌、双运行。

2014年10月, 学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与《许昌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管理暂行办法》《许昌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项目管理办法》, 修订《许昌学院创新创业园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文件。

2015年1月, 学校依托创新创业中心成立创新创业学院, 统筹抓好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5年3月, 学校建成了8300平方米功能齐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该中心是融校企联合研发、技术推广、信息交流、项目孵化和学生实习实训于一体的学生实践训练和创新创业平台。

根据学生需求, 中心分设电子商务 (含小型物流) 、规划设计、文化艺术、信息工程、高新科技与实用技术培训多个功能区, 还设有“研发”“培训”“信息”和“咨询服务”等多个部门, 我们还为学生免费提供了开放式的办公环境, 传递最新的科技信息, 减低学校学生创业项目的办公和社交成本, 帮助优秀创业项目实现成果快速转化面带动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快速成长。

目前有66家学生创业团队在这里实训和经营, 指导教师共有72名, 参与学生近千人, 已有10多个团队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 成立了公司。创业中心建有“新青年创业咖啡”, 为学校学生搭建与早期投资机构对接的平台, 校内的青年“创客”们可以通过创业咖啡与创投资源线下碰撞, 成就自己的梦想。另外, 还在创业中心大楼内设有“创业快餐”, 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

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是兼顾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培训和大学生实战练习的咨询与服务的总体功能, 将成为学校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培养的摇篮, 锻造应用型人才的“炼金炉”, 并逐步发展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展示窗口。

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许昌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全面贯彻国家以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理念, 并按照“项目化运作、团队化培育、基地化建设、整体化推进”的工作思路, 通过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与服务等手段, 努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许昌学院提出了“营造创业氛围, 点燃创业激情, 培育创业能力, 孵化创业项目, 提升创业文化, 成就创业梦想”的工作理念。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 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 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创新创业观为导向, 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院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阵地为依托, 以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为载体, 实现学校与社会 (企业) 的有机融合, 努力构建包括意识培养、观念转变、素质拓展、技能提高、实践锻炼等环节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工作体系。

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方面, 按照“兴趣进社团、社团育能力, 能力进基地、基地孵项目, 项目进园区、园区助创业”的工作思路, 组建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等学术性、技能型学生社团, 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教育。目前, 已成立包括法政学院的法学会, 城乡学院的经纬测绘社、地音科普社、GIS青年协会, 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数学建模协会、统计调研分析协会, 电信学院的发明协会、电动汽车爱好者协会、数控技术协会等30余个学术性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学生创业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和多项活动, 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活动平台。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吸引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 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学校开设有创业就业指导课3个学分, 有30余名专兼职创业就业指导教师。为切实增强学校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 科学指导学生选择创业项目, 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与许昌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合作, 举办了学校SYB就业创业实训, 已培训6期, 参加培训的学生达3221名。

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为促进创新创业工作, 许昌学院确立了“三推进”的活动规划, 2013年确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年”, 2014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年”, 2015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年”。全面拉开学校师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初步训练, 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 初步构建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格局, 形成创新创业氛围, 建设创新创业文化, 并逐步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激励措施等。

学校还通过开展以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培训讲座、模拟实践和社会科研机构与企业引进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 将实践深入教学, 培育出了一批具有创业实战能力的高素质大学生。

校园哎吆嗨创业团队是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典范之一。校园哎吆嗨从一个简单的卖水果微信公众平台, 发展成了注册资金100万元, 涉及微信技术开发、微信宣传、高校创业联盟等多领域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为我们展示了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和创新、实践的能力, 目前学校已有近20家创业团队在许昌市工商、税务部门注册, 成为实体企业, 并且还有多家企业对学校创业团队项目表示了投资合作意向, 并在积极筹划建设中。

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初步搭建起了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平台, 校园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 全国中华职业教育社李重庵以及省委、省政府, 省教育厅、省科技厅, 许昌市委、市政府等多个领导来学校创新创业中心视察, 省内外多所高校来校参观访问。《河南日报》《河南教育》等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故事。

8.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总结 篇八

当前职业教育存在不足之处,最突出的就是因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束缚,学生自主意识和创业能力比较弱,缺乏独立生存的能力。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提出的“创新教育”,表达的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即接受“创新教育”的职业学校学生,应该是拥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而所谓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冒险精神,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

一、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1.市场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创业教育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本质就是创新。“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2.时代发展要求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大企业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中小企业的数量比将会出现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职业学校要大力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3.素质教育注重培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大举措。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职业学校落实素质教育的重点。职业学校直接为经济建设和劳动就业服务,一大批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对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认识不足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只把招生是否达到指标当作工作重点,而忽视了学生毕业就业这个实际问题。其实,学生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向社会输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劳动者才是职业学校办学目的所在。

2.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

不少职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当成是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相加,其实两者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

3.师资素质不高和实验操作设备投入不够

我国相当部分的职业学校是普通学校转型而来的。普通学校已形成的教育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的实施仍在职业学校延续,无重大突破,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及思维方式与当今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另外,职业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设备投入不足,这也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和发展。

4.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用教材严重滞后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而现有的教材理论深度过深,容量过大,缺乏相应的技能训练,忽视能力的培养。

5.创新创业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说教式”、“满堂灌”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1.充分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职业学校一定要不断摸索出一条适合当地实际、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子,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并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教育及成果。

2.教师素质水平要跟上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

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寻找市场之所需,通过创业能在经济发展的社会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鼓励学生以新角度去思考问题,用新方法去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力求创建一种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和谐教学氛围,根据教材特点,尝试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寓教育、教学于社会实践和外出考察参观中,或开办专家讲座,请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来思考现实问题。在条件成熟时,鼓励学生尝试自主创业,并提供各方面的指导。

3.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要体现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的前提是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学校要根据职业教学的特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方法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问结合,穿插案例、游戏、测试、模拟于其中,使学生乐意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教材要以时代性、适应性、新颖性、应用性融为一体,以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为主线,涵盖创新创业的概念,基本理论和所需的心理、技能以及创办小企业应知的基本知识,基本法律等,使得学生得到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教材要深入浅出,力求在教育中达到培养创新创业性人才的目的。对学生毕业后步入创业之路起到指导作用。

上一篇:货代实训报告下一篇:小学五年级上同音字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