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农机局灾后重建自查报告

2024-10-12

的农机局灾后重建自查报告(共6篇)

1.的农机局灾后重建自查报告 篇一

梓豢府发[2011]60号

豢龙乡人民政府

关于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自查的报告

县人民政府:

豢龙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灾后恢复重建“质量、安全、资金、程序、档案”六大管理要求,加强项目规划设计、立项财评、招投标、监督监理、安全施工、档案资料等项目管理和项目灾后恢复重建资金拨付、审计、核算等资金管理。5月31日至6月2日,我乡根据梓府办发[2011]84号文件精神,安排有关部门和人员就本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项目管理基本到位,资金管理严格到位,不存在截留、挪用、挤占、套取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等重大违规违纪问题。现就我乡灾后恢复重建具体项目的自查报告如下:

一、政府办公楼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我乡政权建设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投资198万元,其中:政府办公楼(含文化站)143万元,司法所、农业服务站、广播站,55万元。

政府办公楼由县建设局组织设计和招投标,由四川泸县第九建筑公司中标承建,中标价1096808元,建筑划面积866.11平方米,工程于2010年3月10日正式开工,2010年9月30日经质检、监理、设计部门和及甲乙双方对基础工程验收合格,2011年3月5日又经质检、监理、设计部门和甲乙双方对主体工程验收合格,目前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工程,预计2011年7月底全面竣工。

司法所、林业站、农业服务站、广播站办公楼工程,总投资55万元,建筑面积333.89平方米。工程经县政府同意划归豢龙兽医站灾后重建工程一并设计一并建设,由县畜牧局组织实施。目前基础工程已完工,主体工程已进行50%,预计2011年12月底全面竣工。

(一)项目管理:

1、严格执行灾后重建规划,无擅自调整、变更项目计划。不存在超建设规模、超批复范围、超立项投资,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加已按有关规定报批。

2、实行业主负责制、建设监理制和项目建设“九公开”制度。已进行财政评审、已签订施工合同并备案,设计、评审立项、招投标等前期资料基本齐全,项目管理台帐已建立。

3、目前工程建设正在装饰装修,七月底能够全面完工。施工、监理单位人员到岗到位,履职较好,无质量安全问题。

(二)资金管理

1、资金统一由乡财政拨付,建账、转账,无截留、挤占、挪用、套取重建资金现象,不存在大额现金支付。政府办公楼工程现已拨入54万元,已拨出54万元,占应拨资金的50%。

2、已及时足额上缴履约保证金,还未退付保证金。

二、村委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我乡共七个村委会全部进行灾后重建,分三个标段进行,目前已全部竣工,正在进行审计决算。

(一)项目管理:

1、项目严格执行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无擅自调整、变更项目计划。不存在超建设规模、超批复范围、超立项投资,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加按上级报批进行。

2、实行业主负责制、建设监理制和项目建设“九公开”制度。按规定进行了财政投资评审、工程招投标、签定施工合同和备案。

3、严格执行了安全管理制度,无安全事故发生。

4、项目管理台帐建立齐全生产,正在归档。

(二)资金管理

1、资金统一由乡财政拨付,建账、转账,无截留、挤占、挪用、套取重建资金现象,不存在大额现金支付。村委 会工程现已拨入158万元,拨出158万元,占应拨资金的80%。

2、已及时足额上缴履约保证金,还未退付保证金。

三、以工代赈水利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金星村四社大堰、桂林村六社长堰、岩湾村三社莲花堰等7个以工代赈水利设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投资52万元,其中中央灾后恢复重建专项基金3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17万元。

该项目以村为单位分三个小项目段进行比选招标,广安华丽建筑公司、梓潼新兴建筑公司、绵阳同发建设公司分别以18.84万元、13.59万元、14.79万元中选施工,成都科健水利土木工程监理公司进行监理。该项目已全部竣工初验,待验收决算审计等,项目资金尚未拨付。

(一)项目管理

1、严格执行灾后重建规划,无擅自调整、变更项目计划。不存在超建设规模、超批复范围、超立项的情况。

2、实行业主负责制,建设监理制和项目建设“九公开”制。

3、施工、监理履职到位,无质量、安全问题。

(二)资金管理

专项基金尚未拨付,群众自筹资金筹集困难,存在较大资金缺口,约12万元。

四、乡村道路、桥涵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我乡村道、桥涵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有6个小项。一是 红江村村道3公里,总投资143万元,全部由中央灾后重建专项基金解决。其中1.5公里投资83万元已由县交通局组织实施,另1.5公里投资60万元由乡政府组织按程序实施,目前已竣工验收送审,已拨付工程专项资金40万元。二是排柏村道5.1公里,投资190万元,其中革命老区项目补助60万元,中央灾后重建基金50万元,村道补助资金50万元。经审计5.1公里金额213.72万元。现已拨付中央灾后重建基金50万元,革命老区项目补助60万元,村道补助资金29万元,村社群众自筹资金30万元,已批待拨村道补助资金22万元。还有22.72万元工程建设资金缺口。三是岩湾村道5.58公里,总投资180万元,其中村道补助资金54万元,中央灾后重建基金28万元。经审计5.58公里金额176.46万元。已拨付中央灾后重建基金28万元,村道补助资金54万元,群众筹资75.69万元,共157.69万元,还有18.77万元工程建设资金缺口。四是金星村道0.3公里,总投资15万元,中央灾后重建基金解决10万元。现已竣工,待验收决算审计,尚未拨付资金。五是新胜村村道1.45公里,总投资54万元,其中中央灾后重建基金解决30万元,村道补助14.5万元,目前工程已竣工,待验收结算审计,尚未拨付工程款。六是岳家板桥一座280米,总投资20万元,中央灾后重建基金解决15万元。现已竣工,待验收结算审计,尚未拨付工程款。

(一)项目管理

1、严格执行灾后重建规划,无擅自调整、变更项目计划。

2、实行业主负责制,建设监理制和项目建设“九公开”制。

3、施工、监理履职到位,无质量、安全问题。

(二)资金管理

1、灾后重建专项基金按计划分配,按程序拨付、按规划管理,无截留、挤占、挪用、套取等现象。

2、灾后重建资金拨付进度较慢,资金缺口较大。其中排柏村道22.72万元,岩湾村道18.77万元。

五、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整治项目

我乡农村基础设施及环境整治项目有3个分项共7个小项。中央灾后恢复重建基金计划分别为:村庄建设与场地平整50万元,其中三通一平及市政工程建设18万元,村庄道路绿化16万元,场镇排水排污场建设16万元;垃圾收集处理7万元,其中垃圾处理场3万元、垃圾池3万元、清运车1万元;环境整治4万元。除村庄道路绿化尚未实施外,其他项目全部实施完工。场镇排水排污沟建设已验收,待结算审计。所有项目均未拨付建设资金。

(一)项目管理

1、严格执行灾后重建规划,无擅自调整、变更项目计划。不存在超建设规模、超批复范围、超立项的情况。

2、实行业主负责制,建设监理制和项目建设“九公开” 制。

3、施工、监理履职到位,无质量、安全问题。

(二)资金管理

资金拨付进度缓慢,除场镇排水排污沟项目资金拨付正在审批中外,其中均未审批拨付。

0 一一年六月二日 二

2.的农机局灾后重建自查报告 篇二

一、加强领导,强化监督

为确保抗震救灾和灾害重建资金

能真正落到实处,杜绝腐败现象和专项资金挪用情况的发生,经镇党委、政府党政办公会议研究,同意成立以镇长高涛同志为组长,纪委书记王涵生同志为副组长,财政所、党政办、民政办、农业服务中心、国土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监察领导小组,对资金的管理、使用、发放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二、责任落实,兑现迅速

我镇自“5.12”发生以后,重建户32户,共发放资金52万元;危房加固32户,共发放资金13.7万元;灾后群众生活困难补贴7.26万元。共计发放资金72.96万元,全部通过信用社打卡直发,由民政办监督。所有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未出现截留、挪用现象,资金兑现按时、保质保量。

三、政务公开,强化宣传

为认真落实灾后重建政策,镇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镇、村、社三级干部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强化宣传,力争做到家喻户晓。

四、层层上报,严格把关

3.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的报告 篇三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灾后恢复重建有关工作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兄弟省区市及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持、倾情援助下,面对艰巨繁重的恢复重建任务,省委、省政府把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部署;省人大强化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深入一线、视察检查;省政协强化民主监督、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全省人民特别是灾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从10月到9月,两年时间的呕心沥血,7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这片曾经山崩地裂、满目疮痍的土地已旧貌换新颜:受灾群众住进了新房,公共服务设施全面上档升级,重建城镇初展新姿,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产业发展优化升级,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高。灾区从废墟上站立,展示出在灾难后重生、在重建中跨越的生动图景。

一、以人为本、科学重建,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

两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纳入国家重建规划的29700个重建项目已开工99。3%、其中完工85。2%,概算总投资8613亿元已完成7365。9亿元、占85。6%,圆满完成9月底前完成投资和项目85%以上的总体目标。

(一)受灾群众住房条件极大改善。我们把受灾群众早日住进永久性住房作为恢复重建的第一目标,对农房重建,落实了户均2万元的补助政策,并通过设立担保基金、协调金融机构贷款、减免相关规费以及相互换工、邻里相助等办法,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建房问题;对城镇住房重建,在每户平均补助2。5万元的基础上,还给予了建房的税费减免和房价政策性优惠补助。震后一年内,363。8万户震损城乡住房修复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148。5万户农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后两年,25。9万套城镇居民住房基本完成。城乡住房既安全美观、又经济适用,同时配套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极大改善。

(二)重建城镇初展新姿。我们在强化城镇功能现代化的同时,注重塑造地域特色风貌,注重历史文化传承,注重城镇产业支撑,着力提升城镇整体形象。38个重建城镇中,30个城镇已形成主体功能,其余8个城镇重建工作进展顺利。其中,北川、汶川县城重建主要市政基础设施全面完成,已形成城镇主体功能;青川县城重建正按新的规划加快推进,城镇框架基本形成。汶川县映秀镇经受住了特大山洪泥石流考验,正加快建设旅游温情小镇和防灾减灾示范区;绵竹市汉旺镇初步形成布局科学、功能配套、具有现代风貌的新城镇。

(三)农村重建有序推进。我们在农村规划建设中,坚持把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恢复重建与统筹城乡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与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农业重建项目已完工71。5%、完成投资82。2%。村庄布局、村落规划结束了散乱无序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中居住、集约用地。省里还出台了加快培育地震灾区农村产业、努力拓展农民稳定增收渠道的意见,从特色效益种植业、现代畜牧业、特色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劳务产业和农村服务业六个方面明确了支持措施,推进了灾区农村产业发展。灾区特色产业得以培育,农业产业化蓬勃兴起,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四)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明显提升。坚持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优先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学校重建优先安排重建资金、优先审批重建项目、优先提供物资保障,规划重建的3002所学校已开工99。9%、其中完工91。2%,今年春季开学,灾区学生全部告别板房进入永久性建筑学习。1362个医疗卫生机构已开工95。2%、其中完工86%。62个文化产业项目开工51个、占82。2%,1575个文化市场服务网点已全部完成恢复重建并提供服务。灾区还建成了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敬老院、广播电视等配套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和综合保障能力比震前有了飞跃提升。

(五)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坚持恢复功能与发展提高相结合,一批关系长远的基础设施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灾区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交通建设力度空前,全省交通恢复重建项目完工87%、投资完成90%。灾区6条高速公路全部开工建设,都汶高速(至映秀段)在地震1年后投入使用,88条国省干道及重要经济干线全部开工、其中完工64条,建成农村公路25421。7公里、占规划总里程的87。6%;成都至都江堰城际铁路建成投运,贯穿和辐射灾区的成绵乐城际铁路、成兰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受余震和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灾区干线公路反复中断,我们组织力量集中攻坚,全力抢通保通,在最短时间恢复灾区交通。水利设施加快恢复重建,水利重建项目开工98%、其中完工82%;震损水库开工1222座,主体工程完工1161座;实施乡村供水项目解决了612。8万人的农村饮水困难。灾区骨干电网和农村电网重建加快,电力和通信保障能力得到提高。

(六)产业重建优化升级。坚持把产业恢复重建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产业恢复提升。灾区产业发展已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其中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2440户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有98。3%恢复生产,未复产企业中主要是部分损毁企业不再重建或因档次低、污染严重而淘汰;10704个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完工98。2%。东汽、二重等企业不仅恢复了原有产能,而且借势发展,实现了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和水平提升。新批准了一批灾区的省级产业园区,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努力构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专业生产基地。在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情况下,6个重灾市州去年工业得到恢复性增长,今年1—8月工业增加值增长21。1%,巩固了回升向好的发展势头。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重建,175个旅游重建项目已开工149个、其中完工60个,旅游业去年底已恢复到震前水平。871个规划商贸重建项目开工741个、其中完工564个,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配套、结构优化的市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七)防灾减灾能力增强。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复查复核,建立完善群测群防机制,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监测预警、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省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11384处,新发现隐患点5033处,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2334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全部开工、其中完工47。9%;28674户农户地质灾害搬迁避让任务完成23374户,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显著增强。今年以来,我省经历了多次区域性强降雨天气,特别是8月12日以来,我省部分地区连续出现3次强降雨过程,引发多地多次群发性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受灾范围很大、灾害损失严重。但由于各地“群测群防、全民参与”机制到位,“临灾避险、预防避险”工作落实,“预报预警、应急转移”准确及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人员伤亡特别是群死群伤,清平、映秀、龙池三镇更是创造了临灾避险的奇迹。

(八)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在岷江、嘉陵江、涪江上游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全省林业灾后重建项目开工98。6%;完成林草植被恢复350万亩,占规划任务的76。1%;大熊猫栖息地恢复110万亩,占规划任务的68。5%;修复林木种苗基地2。6万亩,占规划任务的72。2%。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做好水源地、土壤污染治理、废物清理、危险有害物处理,50个生态修复与环境整治项目已开工45个、占90%,灾区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扎实推进灾毁土地整理复垦,完成灾毁土地整理复垦137。4万亩、占63。1%,其中耕地整理复垦122。4万亩、占73%。同时,把恢复重建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起来,灾区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九)精神家园建设得到加强。做好群众心理疏导,加强社区人文关怀,引导和鼓励灾区群众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增强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加强民族文化和地震遗址保护,加快重建项目建设进度,76个精神家园项目开工49个、占65%。都江堰两馆、绵竹年画村、安县文化中心、江油李白纪念馆和建川地震博物馆等项目陆续竣工,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二、强化保障、落实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恢复重建

灾后恢复重建量大面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从一开始就坚持科学统筹、整体谋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协调整合各种要素,努力实现全面恢复和更高水平的建设。

(一)切实加强组织动员。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确立了“两个加快”的战略部署,统一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恢复重建中强有力的组织、动员、指导、协调作用,充分发挥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资源、优化配置、破解难题、推进重建。

健全组织体系。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区和省直有关部门也都成立了重建工作机构,在领导力量、工作安排上充分体现加快重建的需要,在全省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对口衔接、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

强化力量组织。专门举办恢复重建培训班,强化市县主体责任,就重建规划、政策、技术、纪律等对灾区干部进行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市县领导干部推动依法重建、科学重建的能力。强化省直部门服务意识,履职尽责、主动作为,加强指导协调,主动搞好服务。自觉接受人大代表对恢复重建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调动各类恢复重建力量的积极性。广泛深入宣传动员,依靠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组织引导灾区群众积极投身恢复重建。强化人才保障,确保重建人才总体需求。

严格过程控制。实施量化考核、科学评估,把恢复重建工作目标转化为可操作、可监控、可考核的目标管理体系,确保项项工作有部署、个个环节有检查、件件事情有结果。根据恢复重建阶段性目标和工作推进情况,不断进行专题研究和专题部署,优化完善工作方案,统筹安排工作重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注重结果保障。把恢复重建纳入对灾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对省直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实行全面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经常性督查与阶段性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及时总结推广重建经验,及时研究解决重建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出现的新问题。针对重建前期建材供需矛盾一度非常突出,建立农房重建建材特供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随后向城镇住房、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等重建领域拓展,确保了建材需求和价格总体稳定。针对重建面临的巨大资金缺口(仅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39个极重和重灾县的重建资金缺口就达5000多亿元),更多地靠市场找、银行贷、社会投,通过用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金融债、短期融资券和搭建各级各类融资平台等方式,建立完善市场运作机制;通过自建、代建、以工代赈、bot等多种建设方式,建立完善社会参与机制,确保了重建资金总体平衡。

(二)组织编制和实施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规划作为实施重建的龙头和总纲,科学编制重建规划,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以科学规划保障科学重建。

编制完善规划体系。省上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灾后重建规划组,积极配合国家灾后重建规划组做好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衔接汇报,共同编制完成10个专项规划。组织编制了43个行业规划、51个重灾县(市、区)实施规划以及88个一般受灾县(市、区)项目规划,形成了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范围清晰的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体系。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明确了四个方面的原则要求:一是前瞻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建,立足于功能的恢复、提升;对产业的恢复重建,立足于布局的优化、结构的升级;对城乡居民住房重建,立足于与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二是安全性。对重建项目选址,明确了“三不建”原则,即不在地震活动断裂带、地质灾害隐患区和行洪通道上建设项目。本着“安全、经济、实用、省地”的原则,着力解决城乡居民住房问题。三是特色性。对城镇,注重优化空间布局,增强防灾能力,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对村落,突出提高村庄布局水平、村落规划水平、民居设计水平;对单体建筑,注重个性特色和色彩协调,着力提升设计水平和立面装饰美感。四是系统性。把恢复重建与优化经济布局结合起来,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与充分开放合作结合起来,与改善城乡环境结合起来,与生态保护和环境友好结合起来,加强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行业规划的衔接协调。

严格按规划组织实施。209月,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经国家审定后,我们特别强调,规划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的,必须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按照规划开展恢复重建。各灾区市县及有关部门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明确项目进度,加强督促检查。从国际国内新形势和灾区实际出发,中央提出“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目标任务”的要求后,我们立即对规划实施方案包括项目安排、投资进度进行了相应调整。8月,国家部署重建规划项目中期调整工作后,我们迅速对调整原则、调整内容、报批程序和时间进度等进行了明确,实事求是对纳入国家总体规划的39个极重和重灾县以及省定12个重灾县开展了项目调整工作。全省纳入国家总体规划项目由32728个调减为29700个,规划总投资由8858。4亿元调减为8613亿元。严格控制行政机关项目投资,规划总投资由原来的163。6亿元调减到147。4亿元,减少16。2亿元。

(三)建立完善法规和政策体系。灾后恢复重建,带来许多全新的法律和政策问题,对法制建设的考验前所未有。我们坚持依法重建与科学重建紧密结合,在省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政策支持,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建立健全法规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请省人大审议通过了《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等法规。省政府及时出台了《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城地震灾害现场及同类灾害现场清理保护规定》和《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受损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拆除实施意见》等政府规章,制定了农房重建选址技术导则、城镇受损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拆除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将恢复重建及时纳入法制轨道。针对灾难带来的诸多法律问题,我们就地震房屋受损群众的救助、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和监督、地震中建筑物倒塌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以及灾后国有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处理等涉法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重建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规范。

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下发后,省政府积极研究提出了争取国家进一步支持的39条政策建议。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了我省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从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就业等方面形成了47条具体政策,随后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政策性文件。省里明确,需要与中央政策配套的,尽快细化配套;权限在省上的政策,能支持的大力支持;权限能下放的,尽量下放,最大限度地用好政策资源。最近,针对地震灾区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情况,省政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组织研究后已上报争取国家延期和新增的支持政策。

(四)确保重建工程质量、资金和施工安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多、投资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伟大再造工程。我们以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坚持进度服从质量,切实加强监管,确保重建质量安全、资金安全和施工安全。

强化工程质量安全。严格执行国家新的抗震设防标准,改变了农房建设不设防的历史,学校、医院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可供震时避险的场所。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保障技术管理力量,向6个重灾市州派驻技术指导组,在前期工作中切实把好设计和施工图审查关,在建设过程中切实把好建筑材料检验关和工程施工质量关,在项目竣工时切实把好工程验收关。坚持开展重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和专项督查,依法责令整改存在的问题,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随着重建工程项目相继竣工,我们严格执行工程回访和质量保修制度,督促项目施工单位定期对建设项目进行回访,要求所有重建工程项目必须实行质量保修,确保建筑物交付后的正常使用。我省重建项目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安全牢固,工程质量总体较好。

强化重建资金安全。从项目资金下达开始,监管工作同步进入、同步检查、同步审计,实行全过程监管。注重突出监管重点,向民政、财政、卫生、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11个省级款物收发重点部门(单位)和6个重灾市州派出监督工作组;注重把监督重心向基层倾斜,组织专门的监管队伍在一线驻点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注重全过程跟踪审计,派出专业审计人员,组成上千个审计组在重建一线跟踪审计;注重加强社会监督,在前期聘用社会监督员完成抗震救灾监督任务后,又选聘建筑、造价、财会、招投标等方面专家,作为社会监督员参与资金管理和项目建设监督。高度重视制度规范,围绕重建监督检查的重点领域、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建章立制,对社会捐赠、港澳援建、特殊党费等不同类型的资金分别制定了专项监管制度。出台捐赠款物管理使用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行政效能问责等规定,严明法纪“红线”。我省重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良好,基本做到了款物专用、公开透明、规范有序,没有发现大的问题。

强化工程施工安全。针对工程任务重、施工场地局限、建设工期紧张等困难,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内在制约和自我安全保障,提高安全生产互监、互助的自觉性,确保安全重建。选定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测、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参与恢复重建,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治理施工安全隐患,严防次生灾害,确保不发生大的事故。

(五)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恢复重建的力量所在,只有把群众组织起来、发动起来,重建家园才有坚实的基础。我们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民愿、体现民意、集中民智,怀着深厚感情开展群众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激发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家园。

坚持民生优先。在大力推进民生项目重建的同时,把妥善安排灾区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作为当务之急。对20万失去耕地和宅基地的灾区群众,加紧耕地调剂和土地整理复垦,做好异地安置帮扶工作,使失地农民有地种、有田耕、有收入;对因地震造成的“三孤”人员,分别纳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性安排;对因地震造成主要劳动力遇难或伤残且无生活来源的特困户,在享受低保和五保的基础上,给予专门生活补助,对致残人员开展医疗康复救助;对因灾致残学生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寄宿生住宿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对父母一方在地震中遇难或伤残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给予生活费特别资助;在高寒山区全面开展暖冬行动,保过冬住房、保御寒衣被、保冬春口粮、保卫生防疫,加强过冬应急物资储备,不让一位受灾群众受冻挨饿。

尊重群众意愿。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对重建方式、重建选址、户型设计、工程监理、土地流转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的自主权利,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对农房重建,实行农户自建、政府补助、社会帮扶相结合,组织规划设计力量,为农村居民免费提供多样化的住房设计方案,由农民自己选择;对城镇住房重建,考虑到涉及比较复杂的土地使用权益关系、产权关系,采取了群众自主建、业主联合建、单位组织建、政府组织建等灵活多样的重建方式,满足城镇居民重建需求;对失去耕地和宅基地的农民,实行“就地、就近、分散安置”的原则,跨市州异地帮扶安置则由农民自愿申请、政府帮扶、统筹安排。在土地使用权属调查和确认、土地调整置换、无主财产处置等方面制定了操作规范,及时处理重建中征地拆迁、群众安置等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突出群众主体。在农房和乡村重建中,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原则,把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放在首位,让群众在恢复重建中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主监督。加强宣传教育,明确政府在灾后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上给予户均2万元的补助,是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支持而不是赔偿,消除依赖思想和等待观望情绪。发挥示范效应,通过在示范点合理配套公共服务等设施,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到规划点建房,全面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总结推广广元、雅安等地经验,引导灾区群众以“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和“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豪迈气概,出钱出力,互帮互助,共建家园。

(六)营造恢复重建的良好环境。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际国内都把目光投向四川,关心灾区人民、关注灾区变化。我们坚持主动公开恢复重建信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教育引导灾区群众感恩自强,为恢复重建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平台,在四川新闻网、四川在线等网络媒体设立“四川灾后重建网”,开设“阳光重建”专题,公布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各地实施计划,跟踪报道灾后恢复重建的项目进展情况和受灾群众安置情况,及时发布重建项目、资金监督检查情况。先后5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国内外新闻媒体通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众多国内外媒体派出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省政府领导和重灾市州、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就社会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同时,省内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派出精干力量深入灾区,实地采访报道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广泛宣传灾后重建的典型经验、先进人物。面向社会的公开透明、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为灾后恢复重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营造良好的感恩自强氛围。广泛深入开展感恩宣传教育,注重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与灾区群众的艰苦奋斗相结合,为灾后恢复重建注入不竭的内在动力。通过新闻媒体设立感恩专题栏目,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大力宣传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对四川灾后重建的无私援助,大力宣传感恩人物和先进事迹,全方位记录不等不靠、顽强拼搏重建家园的生动实践,不断增强灾区干部群众的感恩意识。积极创作感恩精神文化作品,举办抗震救灾大型文艺晚会,创作纪实文学、歌曲、舞蹈、小品、诗歌及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因为有你》、《感恩的心》、《我祝愿》、《四川欢迎你》、《四川依然美丽》等感恩歌曲在全省传唱,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凝聚着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强大力量。为了把感恩之心一代一代地传播下去,我们在灾区学校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开设了感恩教育课程,有的在课前组织感恩朗诵,有的在新校园开展树木感恩认养。通过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有效激发了重建美好家园的昂扬斗志,灾区人民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废墟上延续、在重建中再现。

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灾后恢复重建涉及面广,各种利益冲突不断,矛盾纠纷较多。我们始终高度重视灾区稳定工作。地震灾害发生后,省法院、省检察院及省政府法制办等单位把握先机,主动深入灾区调查研究,针对灾区特殊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和指导,使灾后恢复重建中遇到的矛盾、困难和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大力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加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着力构建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社会矛盾化解长效机制。整合政法、综治、维稳、信访等力量,深化人民调解、创新行政调解、提升司法调解,积极构建政府主导、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动。工商、物价等部门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维护灾区正常市场秩序,灾区呈现安定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衔接、完善机制,扎实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举全国之力”的重大部署,组织18个省市支援四川18个重灾县市,全国人民和社会各界倾力支持、倾情援助。对此,我们永远铭记、感恩自强,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沟通衔接,主动搞好服务,合力推进对口支援工作。

(一)对口支援省市视援建为己任。18个对口支援省市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急灾区群众之所急,想灾区群众之所想,把灾区恢复重建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把灾区人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抓,累计派驻灾区援建干部2740名、援建队伍31万多人、支医支教支警及其他工作人员29400多人。各对口支援省市主要领导多次到援建县调研、慰问、指导,其关注度和支持力度,远远超过对本省市的任何一个县市。18个对口支援省市确定的3860个对口支援项目已全部开工,建成3430个、占88。9%;完成投资692。9亿元、占90%。各对口支援省市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不仅援建的学校、医院等设施功能更加完善、设备更加先进,而且通过异地培训或远程指导等方式提升灾区人才队伍现代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使先进的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各对口支援省市把物质支援和智力支持结合起来,一批灾区干部到援建省市挂职锻炼,为灾区长远发展培养锻炼人才队伍,来自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和管理模式迅速推广传递、培植生长。各对口支援省市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与灾区携手合作,规划建设了24个特色产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园区,落实了产业合作项目438个、资金178亿元。在对口支援的推动下,与震前相比,灾区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中央没有安排对口支援的兄弟省区市、国家有关部委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以及社会各界也纷纷向我省提供资金、项目和智力援助。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区主动援建我省两个重灾县,其中海南确定的7个援建项目全部开工、建成4个,确定的1。5亿元援建资金已全部到位;内蒙确定的6个援建项目全部开工、建成2个,已到位援建资金2亿元。军队和武警部队援建的灾区8所学校和1所康复中心已竣工并投入使用。香港、澳门特区政府主动援助我省恢复重建,香港特首、澳门特首多次来川商议确定援建工作机制和相关安排,港、澳协调机制工作部门先后70余次赴川考察评估项目和磋商会谈,按照港澳援建方意愿,港澳特区援助资金主要用于18个对口支援县外的重灾县和12个省定重灾县,确定的201个援建项目已开工132个、其中完工6个,累计到位援建资金32。6亿元人民币。中央安排四川的80。3亿元特殊党费中,已下拨资金78。5亿元,重点用于援助城乡住房、学校、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项目建设。省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接受捐赠的55。2亿元,已拨付43。2亿元,按照捐赠人意向优先安排认建认领项目。国际社会和国际友人也对我省恢复重建给予了极大的关心支持。

(三)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全面配合、主动服务。我们注重发挥主体作用,着力解决援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为援建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对口支援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省上成立了对口援建办,并明确由省政府领导分别牵头对口联系、18个省直部门具体负责协调衔接工作,各受援市县迅即成立相关工作机构,形成双方沟通衔接的机制和平台;结合灾区实际,主动与对口支援省市研究重建方案、落实重建举措,在项目审批、建设条件、后勤保障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高度重视港、澳援助工作,对接香港特区“督导委员会”,省政府成立了“港澳特区援助四川灾后重建协调机制”,统筹协调港澳援助工作;对应港澳特区协调机制的工作小组,在省协调机制内建立了协调机制工作小组。接受援助的市、县相应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援助项目协调领导小组,负责本地港澳援助实施、监管工作。我们还组织省内非灾区和受灾较轻的13个市对口支援13个重灾乡镇,确定的204个援建项目已开工203个、其中完工169个,到位援建资金2。54亿元。通过与援建方的协调配合,双方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为基本完成重建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灾区发展振兴

特大地震灾害使灾区人民数十年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灾区产业受到重创,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我们坚持以重建促发展,并在今年5月召开了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提出随着重建工作特别是民生项目的陆续完工,灾后重建要逐步转向以提升灾区发展能力为重点的新阶段,并下发了灾区产业发展、扩大就业和扶贫帮困的三个政策性文件,努力实现灾区群众既“住上好房子”,又“过上好日子”。

(一)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紧紧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按照升级传统产业、做强新兴产业、着眼前瞻产业的发展取向,进一步调整优化灾区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从财政、税收、土地、资源开发、园区、金融、人才等方面细化具体支持政策;力争到,灾区产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震前水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充分发挥灾区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在稳定优质粮油生产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具有灾区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高效农业,建成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发挥灾区产业、要素、资源等优势,坚持规划引领、特色鲜明、错位发展原则,促进灾区工业产品链条化配套、园区专业化重建、产业集群化形成。新开发一批4a级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地震遗址旅游、乡村旅游在灾区蓬勃兴起。加快灾区城乡流通基础设施和流通网络建设,一批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正抓紧建设。通过产业的发展振兴,为灾区当前和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努力扩大灾区群众就业。坚持把就业作为保持灾区群众收入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作为改善灾区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立足全局、整合资源、系统安排,努力实现“户户有就业”。进一步加大灾区群众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灾后重建、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积极组织开展就业援助,开发更多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支持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优先解决因灾失地农民、零就业家庭人员、因灾伤残人员、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强与对口支援省市的联系,帮助灾区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加强与东部发达省市的劳务合作,引导劳动力有序转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加强灾区劳动力技能培训,完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搞好就业指导和服务。通过多种渠道,共帮助175。4万名受灾群众重新就业,有效缓解灾区就业压力。

(三)全力推进扶贫开发。紧紧围绕到全面同步实现小康的目标,把灾后扶贫开发规划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谋划,立足用1年时间基本恢复受灾贫困村基本生产,用5年时间在受灾贫困村培育形成主导产业、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受灾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灾区重点贫困村实施连片扶贫开发,细化落实扶持政策措施,按照区域化布局、规范化开发、专业化生产的要求,抓好主导产业培育,大力提升种养业发展水平,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促进灾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注重整合各类资源,将新村、产业、村道、劳务、移民和社会各界投入的扶贫资金进行整合,集中投向灾区贫困村;涉农项目资金尽量向灾区贫困村倾斜,土地整理项目资金优先向灾区失地农民较多的贫困村倾斜。注重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各方力量对口帮扶灾区贫困村,形成广泛参与和支持灾区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修复生态功能,提高环境质量,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恢复和提高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加强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渠江等流域防汛保安体系建设,对重灾地区中小河流实行流域治理,积极推进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增强防大汛抗大灾能力。大地震后3—5年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基本固结可能需要以上的时间,地质灾害防治面临更加繁重的任务,我们全面组织开展灾区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和危险区域普查,制定综合治理方案,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确保有效防灾避灾。对接国家正在编制的中小河流和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地质灾害防治、灾区生态恢复三个规划,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汇报衔接,把更多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争取国家给予更大支持。

(五)推动对口支援向长期合作转变。在做好对口支援工作中,注重变单向受援为互利共赢,发挥双方优势,按照“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与对口支援省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变对口支援为对口合作的新途径。以对口援建产业园区为基础,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并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形成跨区域产业链、产业合作园区和互补互促的产业合作关系,积极推动产业互动发展。扩大干部、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建立党政干部互派挂职和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双向交流培养机制,共同开展行政、经济、科技及企业管理等领域人才培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建立互联互动的劳务协作和劳动维权联合协调机制。加强市场及商贸流通合作,进一步促进市场开放,消除限制商品流通及市场准入等方面的障碍。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回首两年来的重建实践,我们走过的道路很不平坦,成绩来之不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战胜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战胜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严峻挑战,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伟大实践,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力量,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指导意义,充分展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了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自觉,充分展示了灾区人民自强奋进、顽强拼搏的不屈意志。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在省委的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巩固发展恢复重建成果,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4.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报告 篇四

关于灾后农村住房重建工作推进情况的

报 告

“一座座颇具特色又极富现代气息的漂亮农房和沁人心脾的田园风光,与欢快嬉戏的孩童和新农村居民们宁静和谐的生活。构成了一副乡村田园图画,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带给心灵强烈震撼和向往。”

——这就是都江堰的新农村,诗情画意,美轮美奂!

“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都江堰市农房18613户倒塌、56436户严重损毁、25059户中度受损、29469户轻微受损。在中央、省、成都市、社会各界和援建单位的关心、支持下,我市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构建新型城乡型态的目标和夺取灾后重建全面胜利,率先构建新型城乡形态,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的战略目标。坚持以统筹城乡的思路和办法,整合、集成政策资源优势,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指标增减挂钩为平台,着力构建“群众自筹、政府补贴、担保贷款、上海支援、社会投资”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全力推进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目前,截止目前,享受国家救助政策的34447户中,农房重建基本完工率达98.2%。入住率达74%。其中:原址自建14703户已全部入住;统规自建5217户,完工5217户并全部入住;统规统建6970户,已完工6770户,已分房4547户,已入住3954

户;社会资金开发重建7162户,已完工6677户,已分房4084户,已入住1200户;异地迁建395户已全部完成。

我们通过灾后农村重建的2年探索实践,终于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升级、环境相互融合、基础设施共享、建筑风格多样的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新路子。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一、坚持“四性”规划,农房重建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我市始终坚持春城书记提出的灾后重建要体现“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发展性”的原则不动摇,将重建规划与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川西林盘保护、农业产业发展和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有机结合,整合集成政策优势,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通过完善安置点内基础配套及公共服务设施,增强了聚居区的凝聚力和承载力,实现了推进集中,节约耕地,变现资源,科学重建。

(一)突出多样性,民居设计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从房屋平面布局、建筑形态、建筑风格、结构类型、建筑材料、细部做法等“六要素”上拓思路,做文章,通过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的不同变化和屋面、门窗、墙体、入口、大角、转角的细部处理,不断丰富和完善建筑造型,着力打造高低错落,收放有序的建筑型态,努力做到村落有不同,院落有差异,单体有个性;二是抓方案设计。结合自然条件、产业发展和地形地貌进行规划设计,防止将城市小区简单复制到农村,避免夹道建设和行列式、军营式布局,使每个聚落的建筑形态风格因景而异、丰富多彩;三是抓试点示范。结合当地地理区位和人文 2

特色,因地制宜,建成了一批各具特色建筑多样性样板点位,从展现传统川西民居的蒲阳镇花溪村,到体现现代民居风格的天马镇向荣村,再到具有浓郁地中海风味的紫宽路沿线房屋,充分表达了不同地域、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农房建筑风貌。

(二)注重共享性,农村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基础配套是关键。为实现城乡基础、公共服务配套的均等化,我市从规划着手,参照城市小区配套标准进行集中居住区的配套设计,大力完善水、电、路、气、讯、光纤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实施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以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科学重建、科学发展成果。按照要求,全市205个农民集中安置点必须全部配套。为此,我市专门筹集资金近13.7亿元,采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方式,对市域和安置点内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及社区、村落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文化活动、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建设,着力实现全市范围内基础配套全覆盖,公共服务齐共享。

(三)坚持相融性,村落环境和谐程度明显提高。坚持将灾后重建与地域人文特色、地形地貌、川西林盘保护、耕地保护等相结合,秉持“房子进院子”、“小院并大院”的理念,规划了一批彰显地域风貌、特色鲜明突出的农民集中安置点和农家院落,实现了新农村建设与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如天马镇向荣村、翠月湖镇清江村等依托林盘实施统规自建农民集中安置点,房屋在林盘中穿插点 3

缀,灵活布局,原来的零星院落实行还耕,既方便了生产生活,又节约了土地,还有效保护了林盘生态资源,传承了川西农耕文化。蒲阳镇花溪村根据山区地势风貌,还原了传统川西民居风格,将房屋建筑风貌与山村乡土风味有机融合起来。

在聚居点的规模上,根据方便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和与自然环境相融的要求,不仅有向峨乡石碑岗安置点等的大型聚居,还有天马镇唐家院子等的中型聚居,也有蒲阳镇花溪村等的小型聚居。这充分体现了在推进农民集中居住的过程中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的原则。同时,我市还注重对聚居院落内古井、水碾、磨坊等历史遗迹的保护,延续历史文化脉络,做到农村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和谐交融。

(四)提升发展性,一三产业提升空间明显扩大。按照房屋建设与当地产业和经济要素结合的发展性要求,着力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和特色农业,全力加快农村产业恢复提升,使农民生产方式转变与生活方式转变相适应。一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一三产业互动。大观镇茶坪村、紫坪铺镇沙湾村等利用旅游区位优势,将住房重建和旅游发展有机结合,高品位规划,高标准建设,筑巢引凤,引进社会资金发展乡村旅游。建成的乡村家庭连锁客栈、乡村酒店已投入运营,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目前,紫宽路乡村酒店租用的农民房屋已达到500元/间.月。徐家林盘利用其邻近成青旅游快速通道便利条件和该院落花木种植产业基础,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产业。通过完善院落内道路、沟渠、旅游标识、休闲平台、公厕等基础、旅游接待设施,改造院落房屋建筑风貌,清理周边卫生,美化林盘环境,着力

打造一个小巧精致,别具特色的旅游休闲接待群落。目前,徐家林盘内房屋重建、基础配套和环境整治已全部完成,12户农家乐已开张营业。优美的环境、完善的设施、精致的房舍、周到的服务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游玩观赏、休闲品茗。院落内农家乐日接待游客达400人左右,实现营业收入10000元以上,是震前旅游收入的16倍。“2009相约都江堰首届乡村旅游节”在徐家林盘拉开帷幕,为我市林盘保护和开发利用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我市还有800余农户采取自建自营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二是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打造特色效益农业。借助上海对口援建,实施了10万亩现代生态农业粮经集聚区建设,着力打造以粮食与猕猴桃、蔬菜、食用菌、川芎、园林花卉优势互补的五大特色产业示范带,带动全市新农村建设。目前,正加速实施向峨乡猕猴桃、“三木”(厚朴、黄柏、杜仲)药材、食用笋、茶叶“四个一万亩”特色产业基地,聚源粮经复合型示范片,崇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该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全市近40%农业人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项目区农民人均年收入可增加1500元以上。

二、坚持融资创新,资金市场化来源进一步拓展

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支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载体,以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创新为保障,坚持市场化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农房重建的资金问题,加速了农村财富积累。经测算,全市6万余户农房重建投资总额达100亿余元,户均拥有财富价值将在20万元以上,极大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并为建设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以“个体参与、原址联建”的创新形式吸引社会资金。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制定出台了联建政策,在全国率先颁发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大力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农村住房重建。截止目前,全市有1100余户通过原址联建实现了住房重建,吸引社会资金4.8亿元。

(二)以“业主经营、开发重建”的规模形式引进社会资本。在资源优势明显,社会资金参与积极性高的区域,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实施土地整理并完成农民安置后,将节约的建设用地指标进行开发,同时解决了农民住房建设的资金来源和农村产业发展问题。如青城山镇味江村十二组引进北京昊海立德科技有限公司,对本组零星集体建设进行整理和产业开发,已完成整理土地涉及的16户农户的安置,还将投入1.2亿余元对节约的20余亩集体建设用地和流转取得的300林地进行旅游开发,既有效解决了农户灾后重建问题,又解决了企业的长效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目前,全市通过引入社会资金实施的开发式重建项目达45个,吸引社会资金60多亿元。

(三)以“政府主导、集中重建”的形式引进重建资金。在资源优势不明显、对社会资金吸引力较弱的区域,通过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由政府实施土地整理,将节约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依法出让,实现了资源变资本。比如,通过成都市土地储备中心对我市向峨乡全域实施集体建设用地土地综合整理,整理出建设用地指标3160余亩,整理出的土地指标价值达4.7亿元,确保了向峨乡16个

统规统建安置点建设的有序推进。目前,全市199个村中有102个村参与土地整理,采用政府主导型统规统建、统规自建项目达133个,可获取重建资金15亿元以上,安置农户2.9万余户。

(四)以“金融支持、自主重建”的形式引进资金。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搭建了农村产权交易和融资担保平台,为农户通过担保贷款实施住房重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全市发放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贷款6076笔2.3亿元,发放乡村旅游抵押贷款50宗2300万元。通过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全市有6000余户农户实现了住房重建。

三、坚持群众主体,民主化在重建中得到进一步落实

在推进农房重建过程中,我们抓住产权制度改革和灾后重建机遇,指导村组成立了议事会、监事会和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在意愿选择、规划设计、建设方式上均由群众说了算,实现了灾后重建由 “为民做主”到“群众自主”的转变。

一是在意愿选择上,将原址自建、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异地安置、社会资金联建、维修加固6种恢复重建方式和重建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受灾群众,让群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二是在规划设计上,采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规划设计,设计单位深入村组农户与群众进行密切沟通。初步规划方案出台后,规定须经基层干部和群众代表同意后才能实施,提高了规划的落地性。三是在建设方式上,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重建,建什么样 的房子,由谁来建设,完全是受灾群众说了算。四是在安置点管理上,坚持自主、自愿、自治的原则,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引导农户、村组自行做好安置点的后续管理工作,有效避免了集中安置点后续管理的困难和矛盾。

年5月18日

5.乡镇灾后重建工作报告总结 篇五

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直相关委局密切关注,特别是财政、民政部门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乡党委、政府按照“自力更生为主,争取扶持为辅”的原则,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灾后自救,妥善安置灾民,切实加强卫生防疫、社会稳控等方面的工作,使全乡的灾后重建工作及时、有序、有力、有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现将我乡灾后重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已紧急发放救灾粮款137万元,对急需救助的群众实行了临时生活救助。

二、我乡于7月3日受灾以来,倒房166户436间581人,造成严重危房1076户4094间。灾情发生后,乡党委、政府紧急转移安置群众435户(其中发放帐篷150顶,用彩条布搭建临时窝棚97个,在村部、学校、投亲安置188户)。进入灾后重建以来,我们对倒房户进行详细统计,根据实际情况,全乡共有126户327间需要分散建房,40户109间需集中安置。截止9月29日,原址重建的126户现已动工89户,已建成6户,购房10户。剩余21户由于道路不通无法购料,现在道路正在抢修。根据我们现在的进度,除道路不通的农户,其他80%的原址重建户于11月20日可全部竣工。

三、由于我乡因灾造成的危房,涉及户数多,损坏严重,加之群众居住分散,修缮难度大。目前仍有大部分危房户现仍在亲属或帐篷中居住,严重影响了受灾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真进行研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村对危房户逐一排查,并安排进行加固、除险、修缮。保证10月底全乡危房户安全入住。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我们的措施是:

一是成立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民政的副乡长及其他乡领导为成员的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民政、城建、土地、财政、扶贫等相关单位参与。各村也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任组长的相应组织机构,强化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明确具体的责任和任务,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二是实行领导包村,乡干部包组,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对于两个集中安置点,分别明确有一名党委副书记和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抓协调,抓进度。现征地工作已基本结束,规划设计正在进行,主体工程有望于年前结束。针对分散建房户,由乡长和主抓民政副乡长专门负责,包村乡干部驻村包组,村 干部包户,给重建户协调联系建筑队,帮助解决建房过程中的实际困难,使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

6.的农机局灾后重建自查报告 篇六

绵阳:

特大地震发生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山东、辽宁、河北、河南省,以及内江、南充、达州、资阳市的倾情援建下,绵阳市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坚定不移、坚韧不拔、感恩奋进,“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灾后重建的奇迹和加快发展的奇迹。绵阳,已经从悲壮走向新生。

一是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绵阳市以科学发展观统揽重建工作,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截至目前,全市纳入国家重建规划项目7314个、总投资2267.3亿元,已完工6839个、完工率93.5%,完成投资2115.7亿元、占总投资的93.3%,964个对口援建项目除辽宁省追加项目外已全部完工。举世瞩目的北川新县城已建成入住,新北川中学投入使用,北川老县城遗址保护、地震纪念馆建设和唐家山堰塞湖后期治理进展顺利,安县晓坝、平武南坝、江油青莲等10个重建重点集镇形成基本功能。今年9月底前,绵阳将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

二是灾区民生极大改善。绵阳市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最大政治,把群众满意作为最终标准,优先重建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截至目前,全市118.3万户农村住房重建和维修加固全部完成,6.3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已完成6.2万户,751所学校重建完成732所,381个医疗卫生机构重建完成350个。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治理灾毁林地140.8万亩,复垦灾毁耕地84万亩,274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完成225处。加大扶贫帮困和扩大就业力度,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和千名干部进社区活动,联系帮扶群众31.5万人,2.2万名“三孤”人员救助措施逐一得到落实,31万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应保尽保”,全市19228户因灾失地农民全面实现有房住、有地种、有就业;去年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农村转移就业128万人。灾后重建的过程,成为民生极大改善、群众得实惠最多的过程。

三是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绵阳市统筹推进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项目。截至目前,全市882个工业重建项目完工861个,1182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完工1124个,764个水利重建项目完工719个。特别是抓住对口援建和新一轮产业转移机遇,新上了总投资160多亿元的一批大项目,引进了世界500强艾默生和中国重汽、辽宁华晨等一批大企业。4个对口援建工业园签约入园企业72户、协议引资97.3亿元。加快建设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投入141.6亿元重建道路6945公里,成绵乐城际铁路等4条快速铁路、绵遂高速等5条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市到县5条快速通道全部建成,绵阳机场通航城市达到19个。加快实施农耕区“全域灌溉”,武都水库下闸蓄水,武引二期灌区工程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大规模投入使绵阳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经济发展实现了再生性跨越,已经站在了新的发展制高点上。

四是重建监管严格有效。绵阳市把加强重建项目资金监管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坚持阳光重建、廉洁重建,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度,全面推行招投标电子化,使项目招投标“时间缩短、程序不减、提速不越轨”,确保工程建好、干部不倒、群众说好。安排纪检监察、审计和检察机关全程介入,实行

每投必审、每投必查、旁站监理、跟踪审计。组建10个分片包干组和4个项目资金检查组,组织3700余人次驻县、定点、定项目开展检查。派出922个审计组,审减工程造价7.9亿元。灾后重建至今,所有重建工程没有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没有发现重大腐败现象。

成都:

成都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唯一的特大中心城市,全市特别是毗邻震中的都江堰、彭州等远郊市县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共有4307人遇难,28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984亿元。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援建省市无私援助下,成都市不仅胜利完成了抢险救灾和发挥全省抗震救灾基地、通道、窗口作用的繁重任务,而且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办法,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根本,全面推进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科学重建、科学发展。

一是城乡住房重建方面。“5.12”地震中,成都市共有67万户城乡住房毁损。三年来,成都市把城乡住房重建作为灾后重建首要任务,按照产业发展性、建筑风貌和形态多样性、环境相融性、基础设施共享性“四性”原则和新农村规划建设技术导则,充分尊重受灾群众意愿,采取原址重建、统规统建、统规自建、自愿搬迁异地安置等多种重建方式,高质量推进城乡住房重建。农村和城镇所有受损房屋2008年和2009年分别全面完成维修加固,所有被毁房屋今年已全面重建完工并顺利分配到户,全市灾区共完成城乡住房重建4.3万套和13.7万套,入住率分别达90.3%、97.1%。重建后的230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既安全美观又配套完善、既体现特色又富有现代气息,灾区群众居住条件实现了根本性提升。

二是公共设施重建方面。“5.12”地震中,成都市1086所学校、451个医疗卫生机构受损。三年来,成都市把公共设施重建摆在灾后重建优先位置,统筹规划设施布局,优先安排重建资金,规范建设标准,严格质量监管,同步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建设。2009年9月1日前,所有受损学校全部完成维修加固,所有被毁中小学校共169所全部完成重建,18万灾区中小学生全部搬进永久性校舍,每年生均公用经费还增加了250元,建成后的学校成为灾区最坚固、最漂亮的建筑。截至3月底,232个卫生重建项目、8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4个派出所顺利竣工。现在的灾区,镇镇都有标准化的学校、公立医院、敬老院、污水处理厂、派出所、文化站等公共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全面上档升级,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三是基础设施重建方面。“5.12”地震中,成都市共有3312公里公路、135座桥梁损毁。三年来,成都市把基础设施重建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坚持恢复功能与发展提高相结合,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入,集中力量攻坚,加快恢复灾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截至3月底,灾区水利、电力和通讯设施重建基本完成,280公里国省干线及重要经济干线、1833公里农村公路全部建成通车,所有受损道路和损毁桥梁全面修复,投资130亿元的灾后重建第一个重大交通重建项目成灌快铁于2010年5月建成投运,投资30亿元的成彭快铁将于今年投入使用,灾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四是产业恢复重建方面。“5.12”地震中,成都市灾区三次产业均遭受重大损失,仅旅游业损失就达300亿元以上。三年来,成都市把产业重建作为增强灾区自我发展能

力的重要途径,将产业恢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有机结合,大力发展旅游休闲、现代农业、生态环保、特色制造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截至3月底,397个工业重建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110亿元;14个旅游重建项目完工,完成投资25.7亿元;79个农业重建项目完工,完成投资34亿元。随着产业恢复发展,灾区就业水平明显提高,群众只要有意愿48小时就能实现就业。目前,成都市县经济全面恢复并远超震前水平,实现再生性跨越,灾区正成为生态农业、绿色经济聚集区和示范区。

五是生态恢复重建方面。“5.12”地震中,成都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作为生态屏障的龙门山带森林大片损毁。三年来,成都市把生态重建作为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结合地质灾害治理,综合运用人工修复、自然修复、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大力实施大熊猫栖息地生态植被修复工程等项目。截至3月底,18个生态恢复项目完成投资9.1亿元,完成林草植被恢复15.2万亩、大熊猫栖息地39.1万亩,灾区生态系统、野生生物栖息地、自然景观等加快恢复,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重现青山绿水、田园风光。

六是精神家园重建方面。“5.12”地震中,成都市灾区群众遭受不同程度心理创伤。三年来,成都市把精神家园重建作为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建设美好新家园重要工作,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文明活动,帮助灾区群众重建幸福家园。截至3月底,累计开展心理抚慰27.2万人次,组织“重建家园?文化相伴”活动300余场,灾区城乡环境风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方式发生历史性变迁,展示出奋发有为、开放进取的精神风貌。在繁重的灾后重建中,成都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连续三年名列全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测评前三位。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3148个灾后重建项目完工2956个,完成投资831.8亿元,灾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灾后重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三年来,成都克服了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不利因素影响,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51.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26.9亿元,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均排名第5,分别比三年前提升1位和2位;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继续保持中西部城市第一位,并成功引进德国大众、德州仪器、戴尔、联想、富士康、仁宝、纬创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增至189家。去年被《福布斯》评为未来10年全球发展最快城市的第一名。

德阳:

面对“5.12”特大地震的空前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对口援建省市和社会各界的倾力支援下,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只争朝夕,全力以赴推进灾后重建。去年9月底前,项目完工率和投资完成率均超过85%,圆满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到今年3月底,全市5489个灾后重建规划项目开工5487个,竣工5128个,竣工率93.4%;完成总投资1452.8亿元,占92.6%。经过800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曾经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如今面貌一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

城乡住房大变化。德阳市把安居放在首位,注重科学选址、风貌塑造和设施配套,实施了道路、供水、排污、供电、沼气、光纤电视等公共设施“六进村”,规划了2131个农村集中建房点,33.38万户重建农房全部竣工并搬进了新居,新农村建设向前推进

了一大步。妥善处理城镇住房重建产权关系,切实解决国企和困难户贷款难题,全市6.85万户城镇住房重建基本完成。

各类设施大提升。竣工学校577所、医疗卫生机构162个,重建学校、医院、文化等民生性基础设施质量可靠、功能齐备,布局优化,硬件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全市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实现根本性改善。除绵茂公路外所有交通重建项目全部完成,德阳综合交通体系正加快形成。完成113座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大力实施灌区工程和农村饮水工程,全市水利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超过震前水平。

城镇建设大跨越。实施147个城镇体系重建项目,完成投资103.4亿元,城镇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市城镇建成面积达147.6平方公里,比震前增加42.9平方公里。德阳市区建成了一批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5个县城实施了新区和副中心建设,“川流不息”汉旺新镇、“江南水乡”孝德镇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完成重建,展露出新姿,实现了城镇功能整体跨越。

三次产业大发展。坚持重建与提升相结合,在重建中实现产业升级。建成一批沼气池、繁育基地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成效明显。竣工1078个工业重建项目,新增工业园区建成面积36.6平方公里,工业经济整体超过震前水平。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德阳确定为清洁技术与再生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建成一批商贸区、物流园区和旅游区,提升了服务业发展层次。

生态环境大改善。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恢复灾区林草植被,切实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逐步恢复灾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完成5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最大限度降低了“8.13”清平乡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危害。

精神家园大重建。开展灾区心理卫生干预、咨询和诊疗工作,组织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帮助灾区群众重树生活的信心。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感恩奋进精神,加快“三基地一窗口”建设,凝聚起建设德阳的智慧和力量。

广元:

一、广元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广元市全面实施国家批准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全市纳入国家重建规划项目6305个全部开工,完工93.28%;完成投资1134.8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92.76%。截止目前,三年灾后恢复重建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一是城乡住房重建全部完成。68.5万户(其中农房48.7万户、城镇19.8万套)城乡居民住房维修加固于2009年5月12日前全面完成;19.96万户农房、4.54万套城镇住房重建全部完工,灾区群众居住环境比灾前明显改善。二是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跨越发展。3450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完工93.3%,1200多座学校、医院、福利院、敬老院和残疾人康复中心拔地而起,175个基础设施重建项目完工90.29%,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综合次级交通枢纽加速形成。三是农村建设和城镇体系重建基本完成。全市农村重建项目即将全面完工,城镇道路、桥梁和其它

市政设施实现恢复重建,城镇化率三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青川县城重建克服了国家规划延迟批复8个月等特殊困难,也将于今年9月底前如期完成县城重建任务。四是产业与生态重建接近尾声。2423个生产力布局与产业调整项目完工97.85%,完成森林植被恢复125.76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0平方公里,震后广元更加美丽。五是对口援建基本完成。757个对口援建项目全面完工,38个港、澳援建项目加快建设,与援建省市长效合作机制正在形成。

灾后三年重建,广元不仅完成“原地起立”,而且实现“发展起跳”。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总量比2007年增长52.3%,年均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07年的4倍,当年投资额是灾前23年投资的总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2007年增长2.5倍,主要经济指标创建市26年来最好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国党政军民无私援助、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元人民感恩奋进、顽强拼搏的结果,更以铁的事实证明了我们的党和祖国无比伟大,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二、广元灾后重建的主要特点

广元是集盆周山区、革命老区、连片贫困地区和地震重灾区“四区合一”的特殊地区,人均财力在全省6个重灾市州中最低,市城区受灾程度在重灾市州中最为严重。在三年灾后重建中,广元市结合实际,主要突出了以下五方面的特点:

第一,坚持民生优先,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着眼群众疾苦、立足群众期盼,用最短时间全面恢复供水、供电、供气和通讯电视等群众最急需的民生设施,妥善安置受灾群众100余万;把农房重建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永久性住房重建;高度重视灾后群众失业解困工作,全市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大力开展灾后棚户区改造,强力推进“三个万套”保障性住房工程,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2010年位居全省第一;强化灾区群众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向前推进了二十年以上,灾区群众十分满意。

第二,坚持低碳重建,探索后发地区科学发展的特色路径。广元市在地震灾区率先提出了低碳重建的思路,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广元灾后重建全过程。在灾后工程建设中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和环保材料,建成了一批节能示范小区。大力推广穿斗木结构住房6万余户,建成了“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木门窗”的川北特色民居。震后三年新建沼气池12.7万口、发展民用天然气6.2万户,全市农村沼气化率达到70%,森林覆盖率达53.2%。率先在中国西部成立首个碳交所,在四川地区最先对外售出碳汇指标,在广元成功举办“低碳重建与企业发展国际论坛”,2010年荣获“中国十大低碳贡献城市”和“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称号。

第三,坚持着眼长远,产业重建极大提升造血功能。坚持产业重建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千方百计增强灾后发展后劲。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三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89个。坚持新型工业化主导,三年工业园区新增面积51.8平方公里,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2.1倍。大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三年建成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1个,苍溪猕猴桃等广元“七绝”农产品发展势头强劲。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大商贸、大物流,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年增长1.7倍。

第四,坚持物质和精神重建“两手抓”,文化重建特色鲜明。在抗震救灾和三年灾后重建中,广元市始终注重传承伟大的红军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自强不息、感恩奋进的精神风尚,形成的“有脚有手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和“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两幅体现灾区人民敢于亮剑、不胜不休、顽强斗志的标语得到家宝总理肯定。强化精神家园重建,快速建成的广元红星公园、东河口地震遗址纪念地等16个项目正激励着广元人民团结拼搏奋勇向前。三年建成4A级旅游景区8个,名列全省第二,蜀道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基本形成,重建后的剑门关景区一年门票收入近3000万元。创造了以“马口样本”为代表的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广元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在地震灾区推广。

第五,坚持管理创新,应急、防灾体系与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全面加快应急、防灾体系建设,全市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功创建为全国首个“无毒害市”,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连续两年获得全省一等奖。

三、未来广元充满蓬勃生机

三年灾后重建即将完成,广元下一步将怎么办?一是着眼灾区经济振兴,加快实施“十二五”规划、灾后发展振兴规划和川陕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等三大规划,广元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加快。二是着眼重建项目后期管理。在过去三年重建中,全市项目资金管理是安全的,没有发现大的问题。下一步,广元市将继续强化灾后重建项目的后期监管与审计,并努力维护好、管理好和运营好各类重建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的功效。三是着眼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物流商贸中心、旅游集散地和新型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

阿坝州:

三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撼动世界,震中所在地阿坝州全域受灾,经济损失超过1800亿元,灾情惨重,史无前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援建省市和社会各界的鼎力帮助下,通过1000多个日夜的超常奋战,阿坝州灾后恢复重建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重大成就,一个脱胎换骨的崭新阿坝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第一,坚持科学、优质、阳光重建,如期实现了“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2876个重建规划项目全部开工,已完工2533个,完成投资668.22亿元;到9月底,所有项目将全部完成。第二,坚持优先推进民生工程,群众生活质量全面提高。灾区13万户重建住房高效完成,5万户牧民定居建设将在今年提前全部竣工,全州70万群众入住新居。206所学校、189个医疗卫生机构等一大批公共服务设施优质重建,群众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全面提高。第三,坚持硬件提升和环境治理相结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建成了汶川映秀、水磨、茂县坪头、牟托、理县桃坪、甘堡等一大批灾后重建精品亮点,得到各界广泛赞誉。通过以点连线带面,全域推进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群众得到最大实惠,呈现一派安居乐业景象。第四,坚持强攻重大基础设施,发展条件大幅改善。境内19段国省干道1535公里道路上档升级,6500多公里农村公路全面提升,都映高速、成兰铁路、红原机场、汶马高速等重大工程或已建成,或正加紧推进;能源、通讯保障能力超过震前;水利、生态等重建项目顺利实施。以“畅通阿坝”为标志,跨越发展的新平台构建成型。第五,坚持在重建中调整结构,经济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大力充实拓展“一体两翼”经济发展格局,特色农牧业加快发展;工业迈上集

中集约发展轨道,铝、锂、硅、晶体新材料、电子磁材、盐化工六大优势产业强势兴起,循环经济初成框架;新增4个国家4A级景区,新推出100个精品旅游村寨,阿坝旅游更具魅力,可进入性大幅提高。三年来,在灾后重建的强力助推下,在国家加快藏区跨越发展的政策支撑下,阿坝州经济超常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震前的103亿上升到130多亿;与“十五”末相比,城乡群众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成倍翻番、大幅增长。

雅安:

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启动以来,雅安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重大机遇,化悲痛为力量,化灾难为机遇,民生为先、质量为重,科学规划,科学重建,努力实现“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建设,更高起点的发展”。

去年9月,雅安市提前顺利实现“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位居全省重灾市州前列。今年以来,全市进一步强化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力求重建工作优质、高效、安全。到2011年3月底,雅安全市开工灾后重建项目2,354个,开工率99%;完工项目2,146个,完工率90.3%;累计完成投资241.1亿元,投资完成率88.5%。除港澳援助及世行、亚行贷款等不可控项目外,其余所有灾后重建项目将在今年5月12日前全部开工,并力争在今年9月底全部竣工。

一是受灾群众住房条件极大改善。雅安市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城乡住房重建放在恢复重建的首要位置,努力实现受灾群众户户有房住。震后半年,雅安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住房维修加固,共维修农房144,443户;震后一年,31,382户城镇住房维修加固全面完成;震后一年半,31,596户农房重建全面完成;震后两年,3,647套城镇住房重建全面完成。

二是整体异地迁建城镇初具规模。汉源新县城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全省两个整体异地重建县城之一。两年多来,雅安市市委、市政府立足既是灾区、库区又是民族地区的实际,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基本完成了汉源县城整体异地重建的艰巨任务。目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已初步建成,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建成住房、办公用房和公建用房200万平方米,近3万人顺利搬迁入住。

三是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明显提高。以教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为重点,不断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市规划重建的389所学校已竣工360所,竣工率达到92.6%,全市教育基础设施水平整体向前推进十年以上。规划的171个医疗机构已竣工143个,其可控项目竣工率达到99%,已完成投资6.6亿元,占规划投资的97%。文广系统灾后重建项目竣工率达到95.5%。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规划重建的6条国省干道有5条完工,累计完成投资9.96亿元;水利设施项目竣工率达到98%,完成投资5.6亿元,改造农村电网各类线路1,533千米。

四是产业恢复重建不断优化升级。把灾后重建规划的实施,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合理布局结合起来,把骨干优势产业作为重点,加快恢复自身有基础的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实现在重建中提升产业生命力和竞争力;把灾后恢复重建和工业园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让灾后重建项目实现集中发展。全市规划重建的93个工业项目已竣工91个,竣工率达到97.9%;规划的45.6亿元总投资已完成45.44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

99.6%。农业重建项目完工率89%,投资完成率99.6%。加快旅游产业恢复重建,市内景区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上一篇:论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下一篇:夜,其实也很美7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