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探究

2024-09-25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探究(精选9篇)

1.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探究 篇一

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打破传统的思想束缚,建立全新的校企协同育人理念,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入手,从长远上考虑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与责任,再加以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鼓励与引导,学校在改革中注重体制创新,才可能逐步建立起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这也是这类学校转型与发展的长期过程。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战略联盟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1-0101-02收稿日期:2016-02-26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4年质量工程项目“应用技术大学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CXQX-JY201401);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特色创新项目(教育科研类)“应用技术大学企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2014GXJK173)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沈颂东(1960―),广东白云学院教授,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与产业经济研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近期国内有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纷纷提出了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学校转型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机制,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并奠定其长期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使应用型本科教育能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显然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关键。

一、需要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 首先,转型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办学理念,要通过分析市场、研究市场来确定自己的发展定位,而不是只从自身能力与愿望角度来考虑问题;要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及企业合作,深入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明确企业(特别是区域内企业)对未来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而不是只坐在校园内设计其未来的发展。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学科与专业发展规划、每年的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等重要工作的思路都要转向从企业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本位的市场导向型模式上来。

其次,在如何满足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合作企业的问题。转型学校只有通过与所选择的企业的深度协同育人的合作,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市场,才能使自己培养的人才找到真正的用武之地。而如果每个转型本科高校都以这种模式进行发展,大学之间的差别就会很容易区分,其特色就会突出。因为每个学校都在与不同的具体企业进行合作,其发展的内容也必然表现为个性化与差异化的形式。因而当前这种同质化办学的现象也就自然会得到改善。

因此,高校转型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要树立起全新的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它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校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核心能力。

二、需要改进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育人并不只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它需要对高校很多传统的办学模式进行调整、改进及变革。它是一个长期的改进过程,也是高校转型的重点与难点。有些工作可能需要反复的探索,涉及很多具体的工作,一些关键部门及重要岗位都需要不断适应这种转变。

比如,学校的治理结构中要引入企业或产业中的相关人员,包括董事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在关系学校学科建设、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要考虑他们的意见;在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中,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企业的实践,学校的实验课上也要进行协同育人,它需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要通过修改、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改革等多个环节,引导学生,不断把理论知识与企业真正需要的岗位技能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化设计、课上课下的教学活动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总之,要使协同育人融入整个办学的体系之中,融入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转型学校在不断的创新及实践探索中去完善、提升。

三、需要建立符合企业共同利益的长效育人机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找到能与学校共同担当育人使命的企业。从当前发展看,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在校企合作方面有所作为,取得过不少的成就,但是,从全新角度看,以前的校企合作大都属于建立在浅层次上的一般性合作,更多的是从学校角度考虑问题。学校往往通过各种社会关系使企业接收学校的实习生,企业或者主要是为学校及社会在做贡献,或者其本身利益与学校根本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而言,在这样的合作中,学校是想叫学生从企业那里学习实践技能,而企业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在企业里顶岗上班,成为生产线上的一员。可以想象,上述这类校企合作因为没找到真正的共同利益,因此很难建立长久的合作,更谈不上协同育人了。

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关键就是要建设具有共同利益的长效机制。那么如何才能具有共同利益呢?事实上这种共同利益必须从双方的能力、需求文化及价值观来考虑。学校需要的是企业的实践基础与实践技能,而企业需要的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学校所形成的专业知识,科技开发、培训能力等。因此,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及各自的需求出发,找到共同关心的结合点,另一方面又要从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为对方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当然,由于各个学校及企业的能力、需求、希望及发展战略各不相同,因此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愿意与学校合作,或者说愿意合作的形式及内容各不相同,学校要找到真正可以合作并与之协同育人的企业也并不容易,它需要一个选择与适应的过程。

从更深层的角度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的建立与维护还需要在理想方面不断地相互理解、支持,形成共同的合作文化及相互促进的价值观,最终在合作上形成一种战略联盟式的关系。这种关系才能使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长久的合作,才能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才能更好地实现协同育人的过程。当然学校与企业建立这种长效的战略联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创新合作机制来保证双方共同及长久的利益。

四、需要政策法规的引导与支持 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建立这种符合学校人才培养需要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并不容易。企业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各不相同,要想在短期内使学校与企业之间能形成深层次上的合作,就需要政府方面的支持与引导。

政府在对学校的政策引导方面主要可通过扩大学校招生、办学自主权、给学校提供专项资金等方面支持;在过程管理及标准设计方面,要强调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某些环节必须有实践内容;在制订学校考核及评估标准中也要明确协同育人的地位及具体要求。这样学校就会有合作的动力。

政府在对企业的政策引导方面主要可以通过减税、专项资金投入、社会认知等形式支持及鼓励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承担自己的角色。政府在校企协同育人中,还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标准,明确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的权利与义务。鼓励与支持学生投身到协同育人的平台上,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应用技能水平,使其毕业后更好地满足专业岗位的需要。

五、需要在体制上的创新来解决传统合作模式上的不足 校企深入融合的最好方式是建立一种机制,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企业自愿参与的办学模式。就像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解决了企业治理中的问题一样。应用型本科院校解决校企协同育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明晰的产权制度,使企业在学校合作方面,通过人、材、物及知识、技术的投入形成自己的责任与决策权利,并通过学校在培养人、开发产品、形成专利与成果方面获得收益。它就像现代制度下的企业一样,不同的责任人(投资者)依据自己的投入比例,获取自己的决策权与收益权。它也构成了决策者、经营者与一般管理者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最近,我国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解决好企业治理结构,形成良好企业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它一方面通过混合所有制解决了单一所有制的管理局限性,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这种混合所有制打破垄断,提高企业或行业的效率。这种体制上的创新也应当适用于高校的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在学校中的交叉投入在学校办学中的某一领域(整个学校、一个二级学院或某一研究院中)形成学校与企业或学校、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这样就会在决策过程、人才培养过程及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形成全新的管理体制。对公办学校而言,如果引入部分企业及民营资本,就很容易解决长期以来公办高校所存在的办学的动力与效率问题,激励学校培养更多、更好应用型人才的积极性;对民办学校而言,通过这种合作,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学校某种资源不足的问题,比如学校缺少人才与土地,可通过与政府的合作解决教师的编制,并投资相应的土地,但政府的这种政策及资源的投入并不是白白送给学校,而可以通过股份制的比重,把政府的投资转变成政府对民办教育的购买,这样就可直接减少民办高校学生的入学学费,有效解决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另外,政府不但可以通过主管者的角度对民办高校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还可以通过这种资源投入所形成的股权比重直接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

总之,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企业对学校、政府对学校的这种混合投入会形成全新的管理体制,有效地解决现有应用型本科高校长期形成的管理问题。

总之,只有打破传统的思想束缚,建立全新的协同育人理念,从人才培养全过程入手,从长远上考虑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与责任,政府在政策上进行支持鼓励与引导,高校注重体制创新,才可能逐步建立起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这也是这类学校转型与发展的长期过程。

参考文献:

〖1〗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2〗汪建云,王其红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14,(1).〖3〗刘文清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

2.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探究 篇二

一、规范校企健康合作的约束机制

当前, 我国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没有配套性政策和法律法规, 而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行为准则, 对校企合作具有直接促进和约束作用。因此, 国家应当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对校企合作的性质和地位做出规定。 通过立法, 既要明确校企合作中双方的职责和义务, 也要明确双方的利益和权利, 为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同时使校企双方在合作对接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为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 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立法研究, 制定贯彻《职业教育法》 的地方性法规制度, 出台相应的政策, 并不断完善实施细则, 以保障校企合作工作的贯彻落实, 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同时, 要进一步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和责任,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校企合作方面给予企业更多的激励, 如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 学生在实习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不应全部由企业承担等等, 解决企业在合作中的担忧, 促进校企合作的有效实施。另外, 政府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校企合作监督机制, 监督学校、企业是否认真履行其合作义务, 如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否融入了企业的生产要素、企业是否为学生的企业实践提供了便利条件、 企业是否按规定维护了学生的合理利益等, 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 对不遵守法律的行为予以纠正。

二、促进校企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职院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其动力源于高职院校高质量的人才供给和企业对人才、技术的需求, 双方通过共同育人, 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 以推动校企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单向走向互动。在校企合作中, 高职院校能得到企业在资金、技术、场地等方面的支持, 从而会积极挖掘自身潜力, 激发企业参与合作的内在动力, 主动从企业利益出发, 调动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 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优先满足合作企业的用人需求;企业在合作中能获得人才、人力支持和自身发展的关键技术, 培养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人才, 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节省用人成本, 获取经济上的收益。但是, 当前校企合作中校“热”企“冷”现象突出, 企业参与动力不足, 一般是高职院校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且意愿强烈, 而主动来寻求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却非常少。因此, 必须要提升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 增强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 改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一元主导地位, 形成“双核驱动”的良性机制, 促使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既能实现社会效益, 也能获取经济效益。

三、驱动校企通力合作的利益机制

高职院校和企业都是校企合作的利益主体。高职院校与企业能否进行校企合作, 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 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经济效益, 则取决于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从现阶段来看, 校企合作的主要受益者是高职院校, 企业则可能会增加管理成本, 影响生产效率, 且在安全生产和泄漏商业机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 应当建立校企合作的利益机制, 使双方都能互惠互利。这就需要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三方达成协定, 各级政府对承担了校企合作育人任务的企业可以实行对应的财政资助或税收减免;高职院校应当以能给企业带来利益作为出发点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适当承担在校企合作中的工学结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费用, 主动发挥教学、 科研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对企业来讲, 有了利益的驱动, 对有助于其合法盈利的行为与合作基本上都会欢迎, 自然也会为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训操作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提供有益帮助, 反之则不然。

四、保障校企良性合作的运行机制

建立校企良性合作运行机制, 实现资源整合、优化组合, 将教育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必然要求。从行政管理方面来看, 应当成立由政府牵头设立的组织协调管理机构, 统筹管理校企合作中各项工作的落实, 建立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和高职院校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运行机制, 搭建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的平台;从高职院校和企业方面来看, 应当在合作过程中做到校企共商学生的职业规划、共议课程体系、共创工学一体、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学习和实践环境、共搭管理平台、共享教学资源, 造就一个校企合作育人、产学研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环境, 最终形成高职院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赢的局面。

五、促进校企长期合作的激励机制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高职院校要将校企合作提高到提升学校竞争力和依托行业产业求发展的高度来对待, 加强内涵建设, 调动培养企业急需人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加对企业的吸引力;企业应当实质性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充分发挥在人才需求、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知识技能结构、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实施、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的作用, 真正得到适应自身需求的人才, 以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地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校企双方从长远利益出发, 充分发挥双方优势, 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相关人员可以相互兼职并得到一定的报酬。另外, 可以制定合作企业、兼职人员的奖励制度, 对合作效果显著的企业或兼职人员给予奖励。 同时, 对长期在校企合作中承担重要工作任务的教师和企业工作人员, 可以在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充分考虑, 使之能感受到校企合作带来的益处, 从而创建“校企深度融合、双方共育人才”的新模式。

综上所述, 通过校企合作的约束机制、动力机制、 利益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的建立, 构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 能够促进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 有利于校企资源共享, 有利于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从而保障校企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发展的战略诉求。本文试图从约束机制、动力机制、利益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探索构建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育人,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勾国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冶金教育, 2013.

[2]姜绍忠.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3]张广贤.高职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4]刘明生.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 2013.

[5]许文全.基于利益链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学园, 2013.

3.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载体建设探析 篇三

【关键词】文化育人 高职院校 载体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60-0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业中应有的担当。探讨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加强文化育人载体建设,对于营造文化育人良好氛围,实现文化育人的价值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育人的内涵和目的

文化育人不是一种有形知识的灌输,而是向学生的思想理念注入人性中诸如尚德、责任、包容、感恩、进取、良知、诚信、谦虚、勇敢、创新等崇高美德,以此内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人的灵魂和精神。文化育人的终极目标是铸就人性的美德,让人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选择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知荣耻的价值取向。

文化育人既是文化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教育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正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言: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的目的,首先要解决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即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是只会操作机器的人,更不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的人。其次是解决文化综合素质、核心竞争力的问题。文化综合素质,包括核心价值,这是一个学生未来人生成长的关键要素,是核心竞争力,学生将来能不能成大气候、能不能对社会作出贡献,不取决于专业知识和技能,而取决于文化综合素质。文化育人就是要实现这样的目的,这是职业教育的责任。

二、文化育人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引领文化的重要力量、创新文化的重要源泉、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在职业院校推进文化育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育人是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是教育的内核,文化育人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前,职业教育过分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文化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弱化和边缘化。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的健康发展。没有文化的教育教出来的学生可能是一些有知识没灵魂、有技艺没德艺、有智力没情怀的人。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危险的。开展文化育人,培育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是职业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文化育人是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保障。麦可思公司对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0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为62%,毕业生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1%。这表明,当今世界,随着科技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人才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目前国家不断推进调结构、促转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大背景下,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无法简单地追求专业对口,而是要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追求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随着人才标准的动态改变,未来国家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需要具备较快适应科技更新和岗位转换的能力。而且用人单位在注重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其是否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学习的能力。良好的文化素质教育能够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和终身学习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坚实的文化素质基础可以为学生接受新的职业技能教育、提高职业转换能力、适应职业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三、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载体的建设

文化育人载体是指承载文化知识和信息,并成为育人要素的物质构建或理念展示。高职教育具有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基本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文化育人载体有理念载体、活动载体、教学载体、制度载体。

(一)理念载体——树立高度的文化育人自觉。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加以强调,这表明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强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文化育人战略,大力倡导和实施文化引领技能型人才培养,推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和质量内涵的提升。

文化育人理念载体是教育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核心体现于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办学风貌的独特文化载体上。文化育人的理念载体是通过文化育人自觉性的养成,塑造师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接受学校文化的熏陶,可以获得终生受益的精神营养,促进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念涵育,培养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成长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教学载体——建设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文化育人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是文化育人的重要部分,在课堂上教师既要授业专业知识与技能,又要传道,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形成适应职业院校特点的文化育人体系。

1.形成适应高职院校特点人文素质课程群。当今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良好结合,以及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运用,为以后迅速进入工作角色做好准备。优化专业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科目,调整必修和选修的结构,建设人文素质课程群。(1)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指导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一是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即提高大学生文化自觉,引领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情感;二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导地位,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三是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途径,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四是建立“双向互动”教学模式,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2)以文化育人为核心搭建人文素质教育的公共选修课的基本框架。一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为主线的德育课程;二是以“知识育人,提升人文文化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主线的文化科学知识课程;三是以“就业、创业、创新教育”为主线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四是“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为主线的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课程;五是以提升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为重点的文化艺术类课程。

2.挖掘专业课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育人功能。文化育人不仅要强调德育课、文化课的育人功能,更要注重挖掘专业课教学内容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升专业课教学的文化特色和魅力,突出校本特色、专业特色、职业特色;在整个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训练中渗透文化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怀、人文精神,探索专业课程文化育人的渗透机制。专业教师应在不断提升专业学术造诣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努力发掘课程中包含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内容,精心设计,把文化育人的目标、内容作为备课的一部分,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在各个章节的教学中,落实在具体的课时计划中。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无意识地生成问题和有意识地引导学习,充分发挥专业课的文化育人功能。

(三)活动载体——开展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实现文化育人功能。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高校社团活动的文化育人功能。学生在参加社团的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各类社团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质。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学生社团的文化建设,使学生社团形成先进的社团理念、社团价值观和社团精神。

基于职业院校的教育特点,应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社团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作为学生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通过假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农村技术支援等各种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的服务社会意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积极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

2.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渗透文化育人,培养学生大学文化精神特质。学院团委、学工部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文化主题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节庆、仪式、典礼等开展文化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文化艺术节、读书活动月、“创优良学风,建和谐校园”主题团日活动、“企业文化进课堂”系列讲座、国学知识讲座、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人文素质大学堂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奉献、拼搏”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精神,在学生成长成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培育志愿服务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精髓,弘扬和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是志愿服务的核心。开展志愿服务是深化文明学校创建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推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重要抓手。高职院校各部门要着力在营造浓厚氛围上下工夫,在引导学生“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上下工夫,大力培育志愿服务文化。使争做志愿者成为学生的生活态度和校园风尚,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自觉;使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品牌化、专业化、课程化。

(四)制度载体——健全领导工作机制,制定文化育人制度架构。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健全文化育人的领导工作机制,有关部门应切实把文化育人工作摆上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主要领导应更加重视文化育人工作,不断充实领导力量,实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先进的理念只有行动才能付诸实施,制度是行动成功的保障。贯彻文化育人理念,职业院校应制定相关发展纲要及各类规章制度,形成文化育人的具体架构,从把文化育人作为一种办学策略转变为把文化育人作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长远战略任务来抓,并把文化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融合渗透贯穿落实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把高职教育的重心从帮助学生就业转移到关注其创造力、可持续发展力、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上来。

【参考文献】

[1]徐公芳.坚持文化育人 引领高职发展[N].光明日报,2012-05-05

[2]李河水.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载体建设及其价值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4)

[3]黄发友.王海龙. 以先进文化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

[4]周丹.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及其文化育人功能刍议[J].科教文汇, 2013(4)

【作者简介】许援竺(1965- ),女,广西阳朔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副主任,副教授 。

4.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探究 篇四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步入深水区,学校教育应该以“教”为先,还是以“育”为本的亘古话题又引发了全社会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价值原点的思考与讨论。2014年9月,吴兴区城南实验学校很荣幸地被浙江省教科院确定为首批“省转换育人模式实验学校”。作为先行先试者,我校充分把握城乡结合部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复杂生源的特点,创新挖掘、主动整合城南独特的人文地理及区位优势资源,着力开展“依托优秀文化支撑,探究育人模式创新”的自主性、项目型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项目评估专家们的好评。

一、依托核心的蒲公英文化,创新以爱育爱的育人模式。我校学生以新居民学生为主体,多年以来,我们致力于蒲公英文化的培育,并把它作为我校的主题性核心文化。蒲公英朴实、美丽、坚强、活力、发展,这些独特品质也正是我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蒲公英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爱”,“让每一朵蒲公英绚丽绽放”、“用爱与责任撑起一片人人享受平等、优质的义务教育的蓝天”、“打开大门吸纳、挖掘潜力容纳、敞开胸怀接纳”正是我校对蒲公英文化的生动诠释与美好实践。学校在蒲公英文化的引领下,构建了较为完整的蒲公英教育平台,开展了蒲公英文化的一系列实践教育活动。如设计了以蒲公英为主打元素的LOGO、蒲公英社团、蒲公英信箱、蒲公英广播中心、蒲公英青春期教育基地、蒲公英心语、蒲公英心理辅导站、蒲公英成长热线、蒲公英爱心广场、蒲公英争章活动、蒲公英志愿者团队、蒲公英爱心基金、蒲公英幸福大舞台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蒲公英文化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培植下阳光、自信、大气的美丽种子,也能够让孩子们在享受教育阳光和社会温暖的同时,更深地体会、享受到人间互爱和感恩回报的快乐与幸福。以爱育爱的育人模式,使育人的过程充满爱的互动、交融和温暖。

二、依托立体的校园文化,创新幸福教育的育人模式。习总书记说,“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们认为,这也是教育最根本、最核心的目标要求。一年多来,我校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建设以育人为本的、以幸福教育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体系。首先,学校利用校园综合改造的时机,对校园环境、校园显性文化等进行了全面整治和提升:建设了蒲公英文化长廊;新建了138米的城南风景画卷式墙廊,墙廊图以手绘的形式与手法整体展示“风情南郊、人文道场”的美丽风景;以地方特色命名的五幢楼名充蕴着灵性带给人启迪与思考;学校的办学精神、理念、目标、策略及“一训三风”等跃然墙上。学校在大力推进显性文化建设的同时,也积极创新隐性文化的培育与打造,制度文化、仪式文化、活动文化、社团文化、基地文化、家校文化等都已成为我校育人模式转换的有力支撑。什么是幸福教育,我们给出了自己富有生命力的回答:让我们的学生,每天早晨怀着希望进校,下午带着收获回家,晚上抱着憧憬入梦。

三、依托多元的社会资源文化,创新滋养浸润的育人模式。我校位于南郊风景区,施教区内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两千多年的下菰城文化、钱山漾文化,有十大风景名胜、十大名人古迹,有安定先生胡瑗墓、革命先驱陈英士墓、湖州市革命烈士陵园,有美丽乡村、幸福礼堂等。我校充分挖掘利用各类社会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了解湖州、吴兴、道场的人文、地理、历史,了解当下社会的新发展、新面貌,启迪很深,受益匪浅。我校还组建蒲公英小讲解员队伍,鼓励他们向社会人员自信得体地讲解学校、介绍第二故乡。通过他们热情洋溢、亲切自然的讲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涵养孩子们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第二故乡的健康情怀和美好情操。

四、依托校本的拓展性课程文化,创新社会实践的育人模式。课程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学校对于基础性课程之外的拓展性校本课程建设,也是学校育人模式创新的重要条件。我校是新居民幸福教育特色学校,更是省课程改革首批试点学校。我们凭借多年来积累的社团建设经验和基地建设的深厚基础,积极启动拓展性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在专家顾问的指导下,我校的四本拓展性校本教材已具雏形。四本校本教材分别为,以培育学生综合文明素养为目标的《校园礼纪》;古为今用,以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国学经典》;以发展学校体育特色项目为目标的《定向运动与人生定向》;以蓝天计划和职业规划、劳动意识培育为目标的,与市职业教育学校(市现代农业学校、市交通技师学院)合作开发的《无限风光在职涯》。随着拓展性课程的“三课(有课本、保课时、进课堂)”落实和有效推进,育人模式创新及育人目标的实现必将取得由内而外的突破。

五、依托深厚的教科研文化,创新普职融通的育人模式。十余年来,我校紧紧围绕新居民幸福教育,前后实验了七个菜单式、滚动型、螺旋状的省级课题和数十个相配套的市、区课题研究,其中有多个课题获得省、市、区一等奖,使我校对新居民幸福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也为新居民幸福教育奠定了较科学和较前沿的理论基础,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今年1月,我校申报的《蓝天计划:新居民初中普职融通的路径设计与实施》课题,又被浙江省教科院立项为2016年规划课题,前期的基础性已经在有序进行中。我校将以本课题的研究为支撑,积极主动地与相关职业类学校开展升学通道、职业规划、课程开发、课题研究、基地建设等立体合作,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一定的社会实践、劳动锻炼和技术培训,向他们渗透蓝领价值和职业取向的意识,并且引领孩子们从小树立劳动不分贵贱和行行出状元的职业价值观。普职融通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也必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培植一畦学业发展、职业规划生机勃勃的芳草地,放飞一片人生梦想的美丽蓝天!

六、依托多维的家长教育文化,创新共同成长的育人模式。家长教育是指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教育资源,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教育服务,提升家长的综合素养。新居民学生家庭一般存在非独生子女多、家长学历不高、流动性强、经济收入较低、子女成长环境较差、家庭教育精力不够、意识薄弱且方法欠当等特点。为此,我校一直致力于家长教育文化的培育。2007年,我校被评为全国优秀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学校。2013年,在不断实践并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省级课题《“民二代”家长教育文化培育的实践与研究》。在课题的引领下,我们从自我教育文化、学校教育文化、家庭教育文化、社会教育文化的四个维度,对家长的教育文化进行了系统和扎实有效的培育。该课题成果荣获了省一等奖。家长教育文化的培育,在学校育人目标的达成中取到了以点带面、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的育人目标呈现出学生进步、家长成长、教师幸福、学校发展、社会和谐的“五子登科”的美丽景象。

5.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探究 篇五

摘要: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教学实现途径。高等职业院校应构建具有高职院校自身特色的、从系统科学原理出发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系统、执行系统和监督系统。通过校企合作,整合资源,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培育创业导师队伍,加强宣传引导,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文化激励机制,构建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6.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探究 篇六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高等教育以提高质量为中心,高职教育质量决定于师资质量,师资质量建设核心是师德建设。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中心。本项目以国务院《关于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引入先进的全面质量管理原则与方法,实施系统、全面、创新、实践的师德研究与建设工程。本项目为辽宁省教改立项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确定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项目编号:第492项,已通过结题验收。

一、项目研究与实施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是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从而建设高质量高职学院的需要;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校风的迫切需要;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升我国公民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需要。

二、项目研究与实施的主要依据

1、《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

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要求:“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要使每一个教师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一是要明确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二是要建立师德的激励机制。三是要完善师德建设的考核、监督机制。四是要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指出: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标要求,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5、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三、当前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师德建设的全面、系统、创新性理论研究严重不足,因此缺乏更丰富的理论成果指导及师德建设实践。

2、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实践中问题具体如下:

(1)学校扩招,教师队伍扩大,扩大时间长,建设时间短,质量问题多。

(2)新增教师多,非师范教师多,应届毕业生多,师资能力与质量下降。

(3)80年代出生教师比例增加,独生子女、少子女家庭成长教师增加,责 1

任意识、独立能力和热爱劳动与艰苦奋斗精神不强。

(4)高职教师职业荣誉感、使命感不强,缺乏职业奉献精神。

(5)忽视教育教学质量,缺乏职业理想与职业动力。

(6)教师缺乏职业发展规划,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

(7)高职教师实践能力差、学习能力差、协作能力差。

(8)面向高职教育新形势、新特点、新内容、新方法的师德建设研究不足。

(9)师资队伍建设片面强调“双师”,有工具主义倾向。

四、本项目研究与实践的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探索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十大机制:加强师德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开展师德建设宣传教育机制;建立师德建设的经常化机制;建设师德建设示范引导机制;建立师德建设科学考评机制;建立师德的制度建设机制;建立师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机制;建立师德全面质量建设机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面的师德建设工程;建立师德建设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机制;建立师德建设示范引导机制。

2、树立师德全面质量建设意识。一是树立师德质量决定学院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念;二是树立师德建设是全员、全过程、全面的质量建设工程理念;三是树立师德建设与学院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的观念。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取得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撰写5篇以上专题论文并发表;形成项目总结报告,整理相关材料,准备出版;出版相关著作。

五、本项目研究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师德建设内容

1、加强师德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

2、开展师德建设宣传教育机制。

3、建立师德建设的经常化机制。

4、建设师德建设示范引导机制。

5、建立师德建设科学考评机制。

6、建立师德的制度建设机制。

7、建立师德建设的理论研究机制。

8、建立师德全面质量建设机制,实施全员、全过程、全面的师德建设工程。

9、建立师德建设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机制。

10、建立师德建设示范引导机制。

(二)重点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主要内容

1、从战略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工作。

2、开展师德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倡导青年教师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发展先进文化、钻研业务、拼搏奉献、忠于职守,形成热爱高职教育的师德师风。

(1)教育形式创新:报告、讲座、理论研讨、论文征集、演讲会、参观、考察、示范等,既要有传统的手段,也要有创新的形式。

(2)教育内容创新:既有理想、信念、道德、法律教育,也有进行新教育思想、新人才观念、新的职业理念教育。

(3)教育途径创新:既有领导对青年教师的,还要有社会、企业对青年教师的教育,还应挖掘在校生、毕业生及家长和院校模范教师的教育资源,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通过教师工学交替、到企业实践进行教育。

3、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贯穿于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始终。

(1)结合青年教师引进、把好师德建设的入门关,制定新聘教师的品德考核标准,把良好的职业修养、公民素质和敬业精神放在首位加以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2)结合青年教师培养与培训进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把专业能力提升与师德水平提高放在同一位置,在考核培养与培训效果时一并考核。

(3)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新方法,帮助青年教师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增加职业发展动力,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用科学手段提高师德建设的质量。

(4)制定并实施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青年教师每年必须到企业实践或调研二个月,体验劳动艰辛,感受生产力进步,培养与企业感情,增加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进而增加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每学年组织院系多个层次优质课观摩,组织精品与示范项目建设,把师德作为这些工作的先决条件,与评优、晋级相衔接,营造上进、创新、奉献、有追求的进步文化和良好教风、校风。

六、本项目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一)理论的创新

1、本项目创新提出: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点是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提高师资队伍建设质量重点是加强师德建设,高职院校80%以上为青年教师,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是首要任务,发表的《当前高职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全面系统地研究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被广泛转载,并被评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本项目创新论述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全面教育”与“和谐发展”理念,提出师德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全面教育”与“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首要条件。《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全面教育”与“和谐发展”》发表在《辽宁教育研究》。

3、本项目探索新时期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过程中对师德的要求,提出了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观念和对策,反映了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论文《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发表在《辽宁教育研究》。

4、本项目创新地将师德建设纳入院校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之中,《高职院校战略发展规划与实施》专著,获评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中期优秀成果二等奖。

5、本项目应用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针对高职学院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际创造性地制定了三大类管理文件,这在高职教育领域具有首创意义。

(二)实践的创新

1、本项目进行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的创新实践,开展了职业态度、职业理念、职业技能、教学方法、教育科研、学生心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全面培训,进行二批次专任教师、一批次辅导员共330余人的全面培训,进行教育教学知识考试、技能考核、论文及调研报告评审等全面考核,完成了80余人的国内外培训;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400余名专任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实践;整体提高了师德水平,提高教师责任感、使命感等方面师德水平。

2、本项目进行了师德建设活动的创新实践。一是开展老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二是开展青年教师与特困学生的“一对一”手牵手活动,使青年教师在关心了解特困学生的过程中成长;三是广泛开展教师企业实践活动;四是开展学习地震中优秀师德的文艺汇演;五是在青年教师培训中进行技能展演活动;六是老教师进行了教学示范活动。

3、本项目进行了师德建设的机制方面创新建设。

(1)建立了师德建设及相关的专门制度,这些制度自2006年以来不断制定、完善,形成了师德建设的有力制度保障。

(2)建立了师德建设的良好机制。一是组织领导机制,形成了师德建设一把手抓的核心地位;二是师德建设的宣传教育机制;三是建立师德建设的示范激励机制;四是建立督导机制,形成三级督导体系,形成师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五是建立师德建设的保障机制,给师德建设项目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六是建立师德建设的评价机制,定期开展学评教活动,召开学生座谈会,建立良好的考评与反馈体系。

4、师德建设与党建工作创新结合。一是开展干部廉政建设工程;二是开展党员教师干部的廉政活动;三是举行廉政建设文化成果展;四是以师德为主要考核内容发展新党员;在实现党建工作新发展同时取得了师德建设的新成就。

5、师德建设项目的创新推广。学院师德建设及项目被列入学院国家示范职业学院建设项目之中。全国有齐齐哈尔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近三十所职业学院到校学习交流,学院的相关经验也在一些成果会议上得到宣传。

6、典型示范。创建一批师德建设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使之成为既是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先进,也是师德建设的先进,建成国家示范软件按职业技术学院和国家示范建设高职学院项目;建成国家、省、院精品课二十余门;涌现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二十余人;已有全国教职委、省高职专家十余人。

七、本项目成果水平与特色

(一)本项目成果水平

1、本项目在高职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具有首创意义,开创研究和实践高职师德专题建设之先河,填补高职教育科研的领域空白。

2、本项目的理论成果水平较高,二篇论文核心期刊发表,一篇论文被近二十余家网站全文转载,一部专著正式出版,论文和专著获辽宁“十一五”中期教育成果二等奖和辽宁高教学会2008优秀成果二等奖。

3、本项目的成果总结报告系统、全面、科学地总结了本项目理论与实践的重点意义,解决问题、主要内容,创新理论与实践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成果,探索高职教育规律和师德建设规律,提出了全面提高师德建设水平的对策措施。

4、本项目的成果应用于国家示范职业学院建设之中,学院示范建设的成果受到教育部、教育厅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多次在全国高职高专会议上交流。

(二)本项目的鲜明特色

1、创新性。本项目建设实践、专题研究选项具有创新性;研究方法、实践方法具有创新性;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具有创新性;实践的机制建设具有创新性。

2、科学性。本项目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师资队伍建设规律、教师成长规律,提出师德建设的意义,解决问题,对策措施,实施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特别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科学方法,体现了突出的科学性特点。

3、实践性。本项目进行师德建设的全面创新实践,建立高职院校师德建设的实践型模式。

4、系统性。本项目在实施师德建设时,以提高教师的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是提高教师使命感与荣誉感为突破口,以各项高职院校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遵循渐进地实施,建立起师德建设的制度、机制、活动、考评的工作系统。

5、持续性。高职素质教育不断的持续过程,本项目师德建设也是持续提升

和不断改进的持续进程。自2006年起,师德建设的制度、管理模式都不断改进,这一工程还在持续进行之中。

附录

一、项目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

(一)主要学术论文

1、《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师德建设研究论文汇编》

2、《沈阳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青年教师论文汇编》

(二)专著

《高职院校战略发展规划与实施》,刘家枢著,辽宁大学出版社

二、本项目实践的主要成果

(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师德建设项目为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二)青年教师培训方案及相关资料汇编

(三)师德建设---廉政文化建设资料汇编

(四)“向四川地震中的英雄教师学习加强师德建设”文艺汇演资料汇编

(五)2006-2008师德考评资料汇编

(六)学院党建带师德建设的先进材料

(七)学院开展辅导员培训方案及相关资料汇编

(八)学院师德建设的名师、教学团队成果等相关材料

(九)学院师德建设制度建设成果及相关资料

(十)《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结题书

(十一)师德建设——“双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训相关资料汇编

(十二)师德建设发表论文转载网页截屏及获奖证书复印件

7.高职院校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探究 篇七

关键词:高职教育,创造性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 其培养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是当前中国经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关键。虽然,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近年来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简称高职院校) 不断重视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但是, 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当前高职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一、创造性人才

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统一, 通过思维和想象产生灵感, 并表现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人格是个体发挥创造力的人格基础, 富有创造力的人之所以能超过缺乏创造力的人, 在于他的对待自己和世界的动力、兴趣和态度等人格特征。人人都有创造力, 同时, 创造力水平有高低之分;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 创造性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创造性教育环境。

二、高职创造性人才培养现状

自上个世纪50年代, 心理学界开始关注创造力以来, 学者对创造力的研究不断深入, 并不断重视对创造力的培养。当前, 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高职院校也从实际出发, 积极开展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工作。

(一) 积极参加技能大赛, 并开展各类创新活动

技能大赛, 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创新, 通过技能大赛可加强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无疑, 国家和省级的各类技能大赛为高职院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有力的途径, 也是提高学生创造力水平的有效平台。近年来, 随着各类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名目的增多, 高职院校参加的项目和人数不断增加, 各参赛学院集中最优秀的师资、层层选拔学生、提供最好的资源支持, 为取得大赛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 随着创新大赛的开展和不断深入, 高职院校校内开设了科技创新协会、班级开展发明创新活动等, 通过创新大赛, 带动全班、全院甚至全校的创新活动。

高职教育依托技能大赛开展各类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机会, 但毕竟参与的学生少, 要提高整个高职教育的创造力培养水平, 必须从创造性教学抓起。

(二) 高职教育创造性教学有待加强

创造性教学, 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创造性, 运用各种有价值的教学策略, 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促进学生创造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行为。在创造性教学中, 教师的创造性内隐观和创造性教学行为对培养和发展创造性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高职教师创造性内隐观

创造性内隐观是指一般公众 (专家和外行人)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背景下所形成的, 且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个体头脑中的关于创造性概念、结构及其发展的看法。众多研究发现和教学实践发现, 教师对创造力的本质和发展有着很好的理解。

在高职教师对创造性学生的内隐观上, 认为创造性学生特点主要有:刻苦认真、善于合作、动手能力强、独立自信、精力充沛等。在学习、生活中高职教师经常会将创造性学生的表现跟爱提问、善于质疑、不守规矩、与众不同等联系在一起, 这与教师头脑中的听话、规矩的好学生标准是有出入的。高职教育中存在高职教师对创造性学生内隐观与实际培养之间的矛盾。

2. 高职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

通过教师自评法测量得出, 高职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行为水平处于中上等水平。然而, 排除教师自评法进行测量时的社会赞许性因素的影响, 结合观察法和教师自评法调查得出, 观察测量的分数显著低于教师自评分数, 说明高职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侧重使用传统式教学方法, 极少使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创造性教学方法。高职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总体来看, 现在高职教育在创造性人才培养上存在着“重大赛、轻教学”的现状, 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水平整体不高, 对创造性学生的培养不够理想。

三、完善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 提高创造性人才培养水平

高职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要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 注重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的创建、教师能力的培养和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制度保障, 全面提高创造性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一) 创建良好的学校组织创新氛围

组织创新氛围是在进行创新活动时所感受到的环境的支持, 包括领导的鼓励、团队的支持、资源支持、工作自主性等。良好的学校组织创新氛围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革新, 实施创造性教学, 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水平, 进一步也影响着学生创造性行为。

(二) 加强对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相关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师普遍意识到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但苦于不知如何来培养。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 除了需要教学监控能力等基本的教学能力外, 还需要掌握创造性的教学策略, 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1. 具备良好的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 不断地对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能力。在创造性教学中,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知识掌握的多少, 高职院校要开展关于创造力培养知识和教学监控能力的相关讲座, 切实从根源上解决教师创造性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

2. 熟练使用创造性教学策略

掌握并熟练使用创造性教学策略是教师实施创造性教学的第一步, 众多研究表明, 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 即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鼓励他们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并亲自实践;开展课堂问题小组讨论, 倡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支持, 发挥集体的创造力;推迟判断, 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创造和自我判断;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分析和理解问题等。通过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新颖灵活的思维风格、善于质疑、问题发现和自信进取的性格。

3. 适当运用项目教学法, 开展教学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高职教育由于独特的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特点, 非常适合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三) 完善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制度保障

高职教育不但要重视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还要上升到制度保障的高度, 从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的学籍管理, 都要体现出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

建立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质量控制体系, 细化对教师创造性教学的考核指标, 将含糊的“强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明确到运用哪些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效果如何;加强对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建立学分银行,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课程的考核方式;尊重学生, 淡化考勤。

高职教育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要从创造力的本质出发, 同时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学生心理阶段的特点, 将创造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 做到“普遍提高、重点培养”, 既可以使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对于特别优秀学生还可以重点培养。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J·斯滕伯格.创造力手册[M].施建农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2]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 2000 (1) .

[3]黄四林, 林崇德, 王益文.教师的创造力内隐理论[J].心理科学, 2005 (5) .

[4]张敏, 张凌.教师创新工作行为与创新气氛的关系[J].人类工效学, 2012 (3) .

[5]Zhou, c., Kolmos, A., &Nielsen, J., D.A problem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 (PBL) approach to motivate group creativity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2012 (1) .

8.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探究 篇八

【摘 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高职院校是主要阵地之一。高职院校在资助育人机制的构建过程中需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将这一体系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课题进行研究,寻找正确的构建方法。高职院校的受资助学生在人格方面容易存在缺失,因此要加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职院校 资助育人机制

在高职院校中,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国家对这一群体也非常重视。高职院校的资助系统建设已经逐渐完善,为困难学生提供了经济上的帮助,但是在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健康成长、人际交往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除了物质上的资助,还需要提供心理上的辅导以及素质上的教育,使其能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资助育人机制下获得健康的成长与进步。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机制构建中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建设需要具备鲜明的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特色,需要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宗旨相一致[1]。当前阶段,社会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在其发展中需要面对不同方面的文化思潮以及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也是多元化所带来的挑战。在这种状况下,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需要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运用正确的思想与方法去处理经济发展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不断地吸收优秀的文化,杜绝腐朽文化的干扰,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能够保持正确的方向与性质。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职院校的建设还需要坚持时代性的原则,它需要与时俱进,反映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在创新制度的同时也要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体现时代特色,将改革创新的时代价值观念作为自身体系建设的时代性标准。高职院校在价值体系的构建中也应该充分发挥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特点,使其能够在激烈的民族文化价值竞争中始终具备良好的生命力与竞争实力。

二、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建设的现状

(一)注重资助,忽视育人

贫困学生的教育,从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再到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各方共同參与。目前在资助工作中,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诚信感恩意识更为淡薄,资助育人成效不明显。学生首先在获得资助的看法与态度上就存在错误的观念,认为得到资助是应该的,出现一种不劳而获的思想,对举办的相关感恩活动也只是应付了事,没有用心去领会资助的真正意义,这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不完善有着直接的联系,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对资助比较重视,而对育人忽视。在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中,进行贫困生的认定以及评选助学金、助学贷款是其中的主要工作。在实际的资助工作中,有的学生会提供假的家庭情况证明,或者出现拉票、争名额等问题,高职院校针对资助工作将重点放在了操作方面,不重视贫困生名单的选择确定以及贷款办理的具体事实情况,单纯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而忽视了对受助学生的诚信及感恩教育。另外,贫困生也会因为家庭方面的困难形成比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自卑或者虚荣心,学校忽视了对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方式缺乏创新性

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为了让国家的资助政策家喻户晓并得到落实,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一些诸如资助政策宣传活动月等类型的活动[2]。但是通常的情况是相关的活动比较少,大部分都是走表面流程,主要是围绕感恩或者自强等传统的形式开展资助育人活动,这样难免会让学生产生疲劳心理,对感恩与坚强、诚信等品德并不能真正地理解其内涵,也不能在思想上认识到这些品质的重要意义,而且受资助学生也不能真正地去感谢政府、学校、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只是定期理所当然地拿钱而已,这些问题都是资助育人工作不到位造成的,资助育人工作形式的单一、缺乏创新也是重要的因素。另外,高职院校的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校外实习,通常学生会在大三上学期就开始离校进行企业实习,因此对贫困生的教育与引导工作就会间断,使得资助育人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高职院校受资助学生更多的是需要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以此增强其感恩、诚信观念,但是通常学校的资助育人管理者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不能与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考核制度也不完善,对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完善

(一)确立育人为本的资助理念

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建立的资助政策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经济上的资助,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摆脱了求学过程中经济方面的困境[3]。为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资助育人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物质上的帮助,但是对相关的心理与思想上的教育比较忽视,没有实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状态,需要对资助育人机制进行完善。比如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就针对这一现状开展了相关资助育人工作的研讨会,进一步明确了资助育人工作的内涵,确立了“育人为本”的资助工作理念,在经济上实行资助的同时积极开展心理援助以及能力扶助、就业帮扶等工作,将育人融入助学的全过程之中,实现资助育人机制的全方位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思想,使学生在理论思想的进步中获得正确的成长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使其具有正确的努力方向。

(二)开展资助育人系列工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资助工作,是当前阶段政府在教育领域保障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形式,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政策的一种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在建设资助育人机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贯彻关爱学生、引导学生的工作原则,将促进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作为工作目标,实施资助育人的系列项目,促进相关思想引导活动的开展,比如利用心理援助工程的开展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或者开展学业帮助项目,在学习方面给贫困生提供帮助,改善其学习效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下,主要就是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思想道德教育去完善资助育人机制,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助学贷款等政策的内容与具体的实施流程,通过诚信感恩方面的教育增强学生求真务实、感恩社会的思想意识,学校管理者也应该对受助学生的履职情况及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果进行监督,真正促进各项政策的真正落实。

(三)加大国家的扶持力度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完善离不开国家的扶持,科教兴国属于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在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进行帮扶的时候,需要保持持续、稳定的经费投入。比如出台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对一个地区或者高职院校内家庭经济困难并成绩优秀的学生实行筛选,对学生的学费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免。另外,在助学贷款政策的调整中也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受资助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使得助学贷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对于受资助生毕业后的生活质量能够起到一定的保障效果,比如助学贷款可以执行免息政策,能够提前或按期还款的学生可以为其退还10%左右的贷款资金,让学生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国家资助政策的好处,并且能够真切地学会感恩。另外,为了扩展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范围,还可以实行校企合作或者建立贫困生基金的方式,集合社会的力量去帮助贫困学生渡过难关,这些方式都是比较有效的资助育人机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对学生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去自觉地学习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现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上的帮助,更要注重对精神方面的教育,建立功能全面、切实有效的资助育人机制,增强资助工作的内涵,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力.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叶长安.论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2(20):98-100.

9.高职院校文化育人机制探究 篇九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每年的招生数量不断提升,使高职院校在整体教育行业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是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1]。高职院校在职业教学过程中,其定位以向社会输送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人才为发展使命,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立德树人为发展理念。这样一来,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要注重就业为导向。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贯彻落实不到位,并没有真正实现其发展目标[2]。关于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内容:

二管理理念滞后

高职院校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自身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没有意识到教育管理机制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教育管理理念以“管理”为中心,缺乏对思想教育的重视,缺乏对学生思想进行有效引导。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不能够开拓管理视野,把握教学创新,进而导致相关方法存在较大的缺陷。我国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意识到了就业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单纯地以就业教育为主,势必会忽略思想教育,使高职院校学生不能够对自身进行有效地职业定位,缺乏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样一来,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3]。

三教育管理机制存在较大的缺陷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机制与办学理念存在密切的联系,由于办学理念未得到有效确立,这就影响到了管理机制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思想规范,让学生能够实现自身的管理和约束。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注重约束,对内缺乏思想引导。对学生管理过程中,注重考虑到学生行为因素,忽略了学生思想问题[4]。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其外在行为受到了较大的约束,但是其思想并不认同高校管理,从而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导致学生对自身认识存在较大的不足。学校教育管理,以“服从性”和“计划性”为主,导致学生个性受到较大的约束,想要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将无从谈起。这种发展模式下,人才培养缺乏能动性,导致学生只是对书本知识和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和掌握,不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难以实现对技术和知识的创新认识[5]。

四教育管理运行机制不顺畅

上一篇:清明感想学生作文下一篇:教学录像观后感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