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专业排名

2024-10-21

新闻传播专业排名(共10篇)

1.新闻传播专业排名 篇一

一、院校排名

多媒体已经越来越成为了受到极大重视的一个专业,但是想要学习媒体相关专业,大家还是要参考一下这份美国大学排名。

1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卡内基梅隆大学

2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美国加州艺术学院

3 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芝加哥艺术学院

4 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罗德岛设计学院

5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6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伦斯勒理工学院

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学校

8 New School--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8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南加州大学

10 School of Visual Arts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11 New York University(NYU)纽约大学

12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罗彻斯特理工学院

13 Maryland Institute College of Art马里兰艺术专业学院

14 Syracuse University雪城大学

14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弗吉尼亚联邦大学

二、就业前景

排名 方向 占比 1 计算机软件 36% 2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25% 3 互联网/电子商务 16% 4 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4% 5 广告 3% 6 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3% 7 教育/培训/院校 2% 8 新能源 2% 9 建筑/建材/工程 2% 10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2%

2.新闻传播专业排名 篇二

但在新闻专业就业率提高的背后, 隐现的是真正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毕业生数量逐年下降。部分省级、地市级以上的新闻媒体招聘门槛逐年提高, 从本科学历到全日制本科学历, 目前已经发展到非“211”“985”本科院校全日制学生不考虑。一方面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一般采编人员饱和, 另一方面是新闻媒体招聘人才早已不局限于新闻专业毕业生。同时, 近年来新闻行业内部以及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加剧也日趋明显。

在上述报告中还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 如2012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排名中, 第36位高薪职业是公共关系专家, 新闻学竟是其主要对应专业, 可预见未来新闻专业人才流向情况。而在2009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里, 媒体行业排第二, 大量非新闻专业人才涌入这个行业可见一斑。虽然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尴尬, 不排除2012年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因素的影响, 但教育工作者更应思考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如何与就业市场接轨的问题。

一、根据市场需求, 确立新闻学教育体系中“学”与“术”的比重和地位

根据职友集 ( 某职位搜索引擎) 数据, 截至到2013年11月22日, 30天内为新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提供岗位的招聘单位有1172个, 其中民营企有720个, 占61. 4%, 所提供的职位中, 网络编辑最多, 约占五成, 其次是广告文案与公关营销, 约占四成, 此外还有行政管理等。事业单位只有6个, 占0. 5%, 其中仅有两家新闻媒体, 而且只提供实习生岗位。也就是说, 而民营、私营网络公司、广告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已经代替了传统大众传媒成为新闻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

反观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 与社会需求之距离在逐步拉大。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对本科学历教育学业标准描述明确: “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我国最早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多以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悠久, 积淀深厚著称, 重视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 对术科技能的训练多针对纸质媒介的需求。当时全国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少, 国家分配工作, 人才走向多为政府机关、传统新闻媒体, 且供不应求。

上世纪末, 我国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已经形成了新闻理论、业务、历史三足鼎立的格局。理论部分一般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 业务部分包括新闻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环节; 历史部分包括中外新闻史、外国新闻事业等。后续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大多复制上述课程体系, 辅以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 形成重学轻术的专业教育体系。此后, 由于我国的传媒体制改革, 刺激了传媒经营研究, 传媒管理与经营也成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程。新世纪, 随着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 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媒介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数院校逐步设置了音频、视频采集和编辑课程、网络编辑课程等。一些理工科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 依托技术优势, 将培养学生的术科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目前,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 又催生了几所高校相关专业的建立。

但总体来说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传统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 教材内容同质化明显; 新兴课程理论积淀不足, 某些技术课教材甚至是各种软件操作教程。人才培养重学轻术的院校, 毕业生往往有“上手慢, 后劲较足”的特点。但企业考虑到人才使用成本和继续培养成本, 而对招聘这类新闻人才有所顾虑, 尤其是非“211”“985”高校毕业生, 就更难获得企业青睐。而人才培养重术轻学的院校, 毕业生操作能力强, 但往往“上手快, 后劲不足”, 企业考虑到用人成本低, 一般会给予较多就业机会, 但这类人才后续发展空间有限, 流动性强, 企业也会为人才流失而忧虑。因此, 在市场导向之下, 无论是重学轻术的人才培养倾向还是重术轻学的人才培养倾向, 都会阻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因此, 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应在市场导向之下, 慎重确立“学”“术”定位, 不仅要从学生个性、天赋、爱好、成长空间等角度考虑, 还要从学校现有师资、“学”“术”水平、硬件条件等方面考虑, 同时还应高瞻远瞩, 对就业市场准确预测, 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 又适应学生职业发展规律的人才。

二、在遵循就业市场发展规律和尊重个性基础上, 开展人生规划指导

目前, 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 部分知名学府的新闻及传媒类专业排名世界前列。其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五大方向是营销广告类传媒、新闻类传媒、创作表演类职业、媒体发布类职业和公关营销类职业。从我国社会和媒介技术发展规律来看, 上述五大就业方向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就业目标。

我国高校在学生毕业前会进行就业指导, 介绍就业政策和程序, 讲解基本应聘技巧。但这种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只是对毕业生的一般就业培训, 缺乏专业针对性, 更多的是站在学校立场, 指导学生包装自己, 像推销商品一样, 将学生投入就业市场中。而且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 2012年) 中, 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五种专业, 每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都有区别。因此, 毕业生的认知结构、专业技能、能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在此专业类别中进行无差异的就业培训, 效果可想而知。此外, 学生的个性因素也应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被充分尊重, 学生的性格、天赋、爱好等心理和生理因素, 以及个人专业水平在择业和求职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因此, 学生就业既是一项宏观系统工程, 又要从细微处着眼, 针对专业、针对个人。

高校应在学生入学教育之后, 就公开人才培养方案, 介绍专业教学计划, 同时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 思考未来, 进行自我人生规划。此外, 让学生认识自我, 自愿参与人格测验, 可以避免盲目性, 辅助学生有效展开人生规划。

高校新生在认识自我, 了解专业, 掌握就业形式之后, 才能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 也能迅速适应大学环境, 开始目标明确、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毕业时, 学生应已经从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心理生理素质等各方面完成了就业准备, 而且能够以作品、证书的形式将其各种就业优势表现出来, 打动目标招聘单位。高校让学生入学伊始就接触严峻的就业形势, 思考人生, 一方面, 可以使学生未雨绸缪, 抓紧在校时间和学习锻炼机会, 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 尽可能发展自身优势, 弥补不足, 充分做好就业准备; 另一方面, 高校可以有效降低教学和管理成本, 减少学校、师、生间矛盾和摩擦, 将更多资源用在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上, 进而实现一种良性循环, 实现学生和校方双赢的局面。

三、适应新媒介和融媒体要求,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新媒介是指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新型媒介形式, 包括互联网络、手机、平板电脑、图文电视等。而融媒体是指是充分使用媒介平台, 将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与新媒介, 在人力资源、信息内容等方面优势互补, 进行全面整合, 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据CNNIC发布的《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民规模达5. 91亿, 手机网民达4. 64亿, 超过使用台式机上网人数, 新媒介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其实, 在传播学视阈下, 互联网络可以看做是多媒体交互平台。换而言之, 即网络为其他媒介形式提供了传播的载体, 而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看做是基于互联网络的便携式即时通信终端。因此,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融媒体形式。仅从网络和手机使用的规模,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目前, 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同时采集、传输, 实时整合编辑、输出, 同时向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提供报道和服务, 适应融媒体时代需要的采编设备和系统已经生产并投入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使信息采编更加方便快捷, 大大缩短了新闻制作周期, 并有效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 其广泛使用必然是未来新闻传媒发展的趋势。一方面, 先进技术和设备整合五种传播类型, 为传统媒介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也使媒介使用者实现了“媒介即讯息”和“媒介即人的延伸”; 另一方面, 融媒体时代也为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除了原有的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个性心理素质、驾驭更新中的采编设备的能力, 还需要至少精通一种其他专业, 具有迅速搜集、判断、编辑、整合尽可能多的原始信息能力。因此, 快速阅读与快速记忆也应成为融媒体从业者的基本技术, 而对信息的把关能力也必须提高。

当前, 我国设置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有上千所, 各所高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有差异, 但绝大多数不能适应融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类人才的新要求, 也就是说还不能培养出满足未来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因此,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使其适应融媒体时代的社会要求成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 还应先处理好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几对矛盾。如课时总量限制与急需增补大量新媒介和融媒体相关课程之间的矛盾, 校教学管理规范和有限实验实践设备与新兴课程需要更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更丰富的实验实训环境的矛盾。还有, 多数高校现有师资结构和水平也不能满足新媒介和融媒体时代的需求。

3.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口碑最好 篇三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中心之一,具有广泛紧密的国际联系。

近年来,复旦大学的学术交流活动非常活跃,已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并向300多位国际知名学者和人士授予了名誉博士、名誉教授、顾问教授等称号。美国前总统里根、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荷兰前首相吕贝尔斯、以色列前总理拉宾、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德国前总理科尔、美国副总统切尼等外国元首或政府首脑,曾到校访问并发表演讲。

复旦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美国耶鲁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4年与27个国外大学及学术机构签订了交流协议。复旦校董会热心学校工作,学校每年都得到国内外校董及社会各界的大力资助。复旦大学是全国4个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之一,留学生数居全国前列。复旦大学的在校学生中,有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3300多人,其中攻读学位的有2200多人。

复旦大学有直属院(系)28个(不含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附属医院10所,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

抢眼专业

在复旦大学的的外国留学生所选专业中,新闻传播类专业颇受欢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是亚洲历史最悠久、名扬海内外的新闻教育机构,享有“记者摇篮”的美誉。其前身是1929年创建的新闻系,1988年6月在全国率先升格为新闻学院。早在20世纪40年代,著名教育家陈望道教授担任新闻系主任时,将“好学力行”确立为系铭,为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学子秉承至今。2001年,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复旦大学共建新闻学院,使新闻学院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2007年,新闻学院成为国家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重点学科的所在单位。

在教学与科研上,新闻学教学与研究历史悠久、学术积淀深厚,传播学教学与研究在国内起步最早,对外交流广泛、密切,已同国内外不少著名新闻传播媒体、新闻传播教学与研究机构建立直接联系,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法国巴黎政治大学建立硕士生双学位、同美国密苏里大学建立本科生双学位、同日本早稻田大学建立本科生、硕士生两个层次的双学位等合作培养项目。在科研上努力创新,先后承担了近百个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在国内外赢得了很好的声誉。迄今,学院已向全国和世界各地输送了一万多名毕业生,他们大多已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的中坚力量,不少人还担任了新闻媒体、科研院所、文化机构、党政部门的领导职务,为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新闻学院现有本科生近900人,其中留学生就有180余人;还有硕士和博士留学生30余人。学院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以业务见长”,在全国新闻传播业界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本刊点评

在面对外国留学生不断增加环境下,复旦大学朝着更加开放和多元的方向发展已成为趋势。大量留学生到复旦大学所带去的跨文化的课题应该引起复旦师生的高度重视。当然,我们相信,复旦大学将会为继续促进中外学生的文化交流,发挥多渠道活动的桥梁作用。

4.新闻学专业考研院校排名 篇四

招生单位

等级

中国人民大学A+ 中国传媒大学A+ 3 复旦大学 A+

武汉大学A

5华中科技大学A 四川大学A 南京大学 A 北京师范大学A 清华大学A 暨南大学A 南京师范大学A

湖南大学A

B+等级新闻学研究生院校

郑州大学 厦门大学 山西大学 西北大学 北京大学 广西大学 河北大学 南昌大学 浙江大学 新疆大学 吉林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河南大学

新闻学考研新闻理论方向招生院校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武汉大学 清华大学 兰州大学 南京大学 四川大学 暨南大学 郑州大学 北京大学 河北大学 河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湖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上海大学 西北大学 安徽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外援)山东大学 南昌大学 广西大学

新闻学考研新闻业务方向招生院校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武汉大学 清华大学 暨南大学 兰州大学 郑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四川大学 浙江大学 西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新闻传播学专业考研特色招生院校推荐

招生单位

招生特色

上海交通大学

媒介与社会关系超强,有原中央电视台台长坐镇

上海外国语大学

对英语要求很高,考试有些书是英文版的北京师范大学

导师于丹很出名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传播先锋

中国农业大学

农村传播

在择校方面可参考的建议:

1.搜集真题。只要经历过高考的人,没几个不会考试不会做题的,然而同样的试卷,除了自身能力外,每个人对试卷的敏感度及熟悉感也决定了你是否能写出你满意的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和擅长的领域。比如说,武汉大学的试题比较注重理论分析,主观性很强,大部分题目都属于开放性的,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结合现实,说出自己的观点,难度比较大;厦门大学偏向广告和营销,公共关系的考察,除了要具备新闻学的基础知识以外,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经济学的只是也会有所涉及…… 要尽可能搜集每个学校的历年考研真题,横向比较历年考题的变化,纵向比较各个学校不同出题思路及出题风格,寻找到自己比较有感觉的。

2,多方打听。经过以上几步之后,差不多可以确定出自己有意向的几个学校了。缩小目标范围之后,如果你还在几个学校之间犹豫不决,不知道选哪个学校好,可以到学校的论坛咨询,或是有同学在那个学校的,让同学帮忙打听一下那个学校新闻学具体情况,同时也可以找自己的真在准备考研或是已经在读研究生的学长学姐们打听,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找专家咨询一下。

3,借阅参考书。每个学校新闻学参考书目都不尽相同,考察的重点和范围也不一样。你可以到百度上去搜集自己想要报考学校新闻学考研参考书目,然后到图书馆借阅。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看自己对哪个学校的参考书比较容易理解和消化。然而这个过程比较麻烦,耗时耗力,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4,总结。自后根据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综合考虑自己将来想要工作的城市,适当听取父母长辈的意见,最后确定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

跨考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一般专业课是分新闻理论,新闻史(中国和外国),新闻业务(采写编评),有的要求考传播,传经,公关等,新闻很多的东西是需要大量熟记的,所以你还要花一定的心思和时间!预祝考研顺利!

考研专家谈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

一、诞生背景不同

二、研究范围不同

新闻学主要以传统的报业为主,评论是重点。学习的内容包括理论方面的马克思主义的新闻理论、新闻史,实践方面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

传播学除了报纸外,还涉及电视广播,电影甚至多媒体等几乎所有媒体的所有内容,此外广告,公关,民意测验等也在其包容之下。传播学学习的内容既有专业课程方面的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信息学、社会学、心理学,也有广告、新闻、影视、营销、对外交流等内容。

三、研究重点不同

传播学重理论研究,其研究路线是:多学科的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和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

新闻学重业务研究,其研究路线是:实务-历史-理论。

四、研究方法不同

新闻学沿用传统的人文学科的思辨定性的分析方法;

传播学则以新兴的社会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多采用试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

五、分支不同

新闻学有理论新闻学、中外新闻史、应用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摄影、编辑出版等专业分支;

传播学包括传播法学、传播理论研究、媒介发展研究、跨文化交际、广告学、艺术传播等分支。

六、就业方向不同

新闻学多在传统的媒体,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单位就业,另外还可以在出版社、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也有人考到教师资格证,到学校里当老师;

传播学可在传统媒体、新媒体、广告公司、媒介研究公司、政府部门等就业,选择范围更加广泛。

七、考研复习要点不同

新闻的核心课程是采访和写作,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多借鉴。国内可以看李希光的采访和徐泓的写作,艾丰的书也不错。报纸和杂志可以多看南方周末、南风窗、新周刊、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新京报等,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在国内新闻学领域,秦朔,胡舒立,卢跃刚,王克勤等都是领军人物。国外的麦彻尔的新闻采访和写作也是大家可以参考的。

新闻是一门人文学科,其核心理念是公正客观平衡,培养的记者要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

传播学是社会科学,是商业社会下的产物,它培养学者或者学者型记者。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传播要与传统的人文学科拉开距离,而多靠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因为传播是西学,所以应该多看欧美原著,比如施拉姆、波特的《传播学概论》、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施拉姆、波特的《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等。

5.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篇五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传播的含义与类型、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传播媒介的界定、传播媒介的类型、媒介的社会功能、守望与预警的功能、协调与商讨的功能、传承与教化的功能、娱乐与商业的功能、媒介的社会影响、媒介与政治舆论、媒介与经济发展、媒介与社会文化、媒介与国际关系、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效果与效果研究、媒介与说服、媒介与议程、媒介与教养、社会中的媒介、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口语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数字多媒体传播、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报纸及其传播特点、广播及其传播特点、电视及其传播特点、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数字技术与新媒体、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网络中的人际传播、网络中的群体传播、网络中的组织传播、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三章媒介内容生产

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媒介制度、媒介制度及其功能、媒介制度的类型、媒介产业、作为产业的媒介业、媒介产业的特点、媒介产业的全球化、媒介组织、媒介组织的类型、媒介组织的结构、媒介组织的管理、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报纸的生产、报纸的选题与策划、报纸的采访与编辑、报纸的版面设计、报纸的出版发行、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广播电视节目的采制和播出、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媒介融合时代的内容生产、媒介融合与全媒体传播、媒介融合对媒介内容生产的影响、媒介组织结构的调整与生产流程的改造

第四章媒介伦理与法规

媒介伦理知识、媒介伦理概述、媒介伦理的理论渊源、媒介伦理的一般原则、媒介伦理的失范、有偿新闻与新闻敲诈、媒介管理中的寻租腐败、媒介内容中的歧视与偏见、媒介内容中的文化与道德问题、媒介法规与政策、媒介与公共生活的法规控制、媒介与国家安全:煽动、泄密、危害统一、媒介与社会秩序:谣言、暴力、色情、媒介与权利、媒介与人格权利:名誉、隐私、肖像、媒介与著作权利:侵权、赔偿、媒介与言论权利:表达自由、隐性采访、信息公开、媒介产业的政策与法规、报刊业管理规制、广播电视业管理规制、互联网行业管理规制、媒介行业的自律与他律 新闻与传播硕士主要参考书目: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吴文虎:《新闻事业经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 篇六

专业课入学考试要求和内容

说明:此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入学考试的命题参考大纲,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如有考试大纲,则不再另列参考书目。

一、考试性质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专业课入学考试要求体现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试考生掌握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的水平和综合能力,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合格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功底、良好新闻职业道德和扎实专业知识及综合业务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水准,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理论以及新闻传播技能技巧的能力。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理论阐述、案例分析和新闻传播实务的操作为命题主要方式。

专业课考试分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两部分实施,分别命题和计分,每部分各150分。

三、考试内容专业课一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试内容包括新闻学原理、传播学原理、中外新闻传播史。

(一)新闻传播的起源1.新闻传播行为和新闻传播起源

2.新闻传播的本源

3.新闻的特征和新闻的定义

(二)新闻传播过程1.新闻传播过程和新闻传播的双向性

2.价值传递和新闻价值

(三)新闻传播的要求1.新闻传播的真实要求

2.新闻传播的客观要求

3.新闻传播的公正要求

4.新闻传播的全面要求

5.新闻传播的快捷要求

(四)新闻传播者1.新闻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2.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规定

3.新闻传播者的角色责任和角色权利

4.新闻传播者的培养与教育

(五)新闻传播受众1.新闻传播受众的角色定位

2.新闻传播受众的接受

3.受众的权利与责任

(六)新闻媒介的演进和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及发展1.新闻媒介的演进

2.新闻传播事业的产生与发展

3.新闻传播事业的性质和功能

4.新闻传播的现代化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1.新闻传播事业是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党性原则

3.舆论引导与舆论监督

(八)新闻传播效果1.新闻传播效果的构成和类型

2.传播致效的原则与方法

传播致效的原则

传播致效的方法

3.影响传播致效的因素

(九)新闻传播调控

1.新闻传播有机运行的条件

2.新闻传播自由

3.新闻传播调控

4.新闻传播调控的法治化和制度化

专业课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内容包括新闻实务与传播实务两个方面的主要知识。要求考生了解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公关、广告、新媒体等实务环节的涵义与适用范围,熟悉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一)新闻采访1.新闻采访的诠释、特点及活动方式

2.新闻报道策划的缘起、作用、分类及流程

3.新闻采访前期、中期及后期的活动流程与内容

(二)新闻写作1.新闻主题与新闻材料

2.新闻角度与新闻语言

3.新闻结构、导语、背景及结尾

4.新闻体裁与写作特点

(三)新闻编辑

1.新闻编辑工作的基本属性与特点

2.新闻的确认

3.新闻的梳理与修改

4.新闻的标题

5.报道的配置与合成6.编排设计的原则、方式及程序

(四)新闻评论

1.新闻评论的诠释、特点与分类

2.新闻评论的要素

3.新闻评论的选题、立意与论证

4.新闻评论的谋篇、文采与大忌

(五)以新媒体(web2.0)为核心技术的媒体环境1.web2.0的基本技术特征和平台样式

2.web2.0条件下的信息传播规律和受众权力

3.媒体融合条件下的媒介地位和信息控制

(六)现代广告的运作环境和特征1.现代消费者的信息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

2.现代广告的媒介创意和媒介策略

3.现代广告的策划原则和效果评估

(七)公共关系的运作和管理1.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发展现状

2.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规律

7.新闻传播专业排名 篇七

一、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性质及内容

制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必须始终围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一明确的目标来进行。因此, 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人文知识, 什么是人文素质, 两者有何区别?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文知识是指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知识, 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美学、宗教等。我们让学生认识文学、接触文学, 非常关健的一点是提高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倘若文学真有所谓的百种“功能”而我们必须选最重要的一种, 那便是德文有一个很精确的说法“mcht sichtbar”, 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这就是文学跟艺术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一个作用。”哲学, 犹如有一天, 你在迷宫里找不到出口, 待到晚上, 抬头望天, 满天星斗, 借着星光, 走出迷宫, 如此神奇。鉴往知来, 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便是历史的价值。历史能让人清楚一个事件、一个现象, 它在更大的坐标里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它特定的起点, 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否则就不敢对这个事情进行批判。广义的人文素质是指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所获得的生存和生活能力。素质跟知识有没有差别?当然有, 而且有着极其明显的差别。知识是可以量化, 是材料、是工具、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当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 进而渗透其生活、行为, 才能称之为素质。说到底人文素质的终极关怀就是对“人”的关怀。离开了对“人”的关怀, 绝不能算有了人文素质、人文素养, 充其量只能说有了点人文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任务

在培养传媒类人才过程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传授, 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其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 开拓视野, 为专业学习打好宽广、扎实的基础;二是提升人文境界, 体现人文关怀;三是强化批判、质疑的科学态度, 以此巩固新闻传媒的专业精神。终极目标是培养其在进行新闻采编及传播活动中的价值判断能力, 成为高素质的传媒人才。

三、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

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般通过两种途径或两个载体进行, 一是课程体系, 二是开展各项活动。开展各项活动, 全方位地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这对于提高大学生品德修养, 陶冶清操、拓展审美境界、塑造大写的我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甚至对其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也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一所大学是否有文化底蕴, 固然有很多因素构成, 但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便是很好的体现, 它也是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其实, 很多大学都开展了相关的活动。如以课程、专业、学科、社团等载体作为依托, 开展读书活动、举办人文讲座、邀请名家名师进校园;建立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环节等, 但这些活动相对来说比较零碎, 缺乏系统性。而课程体系的构建, 则充分体现其系统性、规范性、层次性, 一般而言,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从两个层面来进行:第一层面:学校层面。首先, 学校应该根据教育部的要求, 在本科教学顶层设计中把人文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开设“人文素质”系列通识课程, 并列为必修课程, 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人文知识普及性教育。此外, 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克服在课程设计和开设方面的随意性。第二层面:专业层面。根据独立学院新闻传媒类人才的培养定位, 认真调研、精心设计课程模块, 科学组合核心课程群, 强调系统性和层次化。可从以下方面考虑: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核心课程群或模块选修课;面向优秀生开办辅修、双学位班甚至开办辅修专业;在各类实践、实习 (初期实习、中期实习、毕业实习) 中体现;以上两个层面, 在具体设计课程时要体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原则, 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学时安排、内容要求上有层次差别, 适宜于不同水平的学生。独立学院传媒大类人文课程宜设定48学分, 分三大类。公共必修课12分, 周课时12课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学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学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专业必修课16分, 周课时16课时:中国古代文学3学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2学分, 外国文学2学分, 中外新闻史3学分, 普通话训练2学分, 语法与修辞2学分, 新闻采访写作2学分。专业选修课20学分, 其中:必选8学分:逻辑学2学分, 社会学2学分, 中西哲学精粹2学分, 美学原理2学分。任选12学分:中国传统文化2学分, 世界历史与文化2学分, 传播与文化2学分, 跨文化传播2学分, 人际传播学2学分, 影视文化文化2学分, 创意产业概论2学分 (以上任选6学分) ;文秘与公文写作2学分, 大学语文2学分, 时尚与潮流2学分, 演讲与口才2学分 (以上任选6学分) 。

一般拟解决以下问题:开设哪几门课程?怎样讲授?谁来讲课?怎样找准定位?如何进行课程体系和内容的组合?学分如何设定?怎样对这些课程进行重点建设与评估?

四、构建传媒类人才人文素质教育组织保障及评估体系

1. 加强领导。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特别是在媒体时代, 加强传媒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学校党政领导应有高度认识, 应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调动各方要素, 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既要加强对人文社科师资的培养, 更要重视对专业教师的人文知识结构的完善。

3. 克服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呈现两极分化的模糊认识。

本科阶段要咬住专业教育不放松, 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也不应该过分用专业来限定学生的成长, 要把目标锁定在培养“完整的人” (well-rounded) 上面, 从某种程度上说通才 (general education) 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品质。它的最高目标是培养承担社会责任, 转移社会风气, 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能够思考解决重大问题、复杂问题的知识分子, 而不仅仅是培养各行各业的专家……能够研究原子弹的是科学家, 能够在反核宣言上签字的是知识分子, 因为知识分子是有人文素养的, 而这大概就是知识分子和科学家、工程师的区别吧。不管学生以后从事何事, 掌握基本的写作、表达沟通能力, 培养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品质, 树立普世价值观, 这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根本。因此, 培养出“宽口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的传媒人才, 是高等学校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也是社会的需求。

知识如果没有价值和伦理的制约, 不一定能够造福社会。二战时期大量的德国科学家沦为纳粹的帮凶, 给全世界的知识分子敲响警钟。新闻传媒工作者被称为社会的瞭望者、守望者, 更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更需要强化人文关怀, 因此, 提高新闻传媒类学生的人文素质尤为迫切。

摘要:独立学院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文素质课程开设多年, 但随意性大, 而在这类人才培养过程中, 人文素质尤为重要, 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 具有整体性, 系统性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及评价体系显得很重要。

关键词:独立学院,传媒人才,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什么叫大学[J].同舟共进, 2007, (5) .

8.新闻传播专业排名 篇八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媒体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当前,新闻传播的形式具有多样性。因此,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来说,应该加强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观念,从而能够积极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所以,笔者就这一问题分析了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的合理举措,以此可以培养出优秀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型人才。

一、媒介融合下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的模式

(一)树立融合的理念,选择科学的方案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实践需要进行合理的改进,应该将融合的理念培养起来。作为融合报道来说,主要是从事情内容出发,并且针对报道形式的特征,选择比较适合的形式,以此发挥优秀的报道效果。比如,观察文字的理性特征,如何能够积极引发人们的思考等,就可以进行深度报道;而对于图片来说,可以对画面进行瞬间定格,以此为读者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而且极具表现力。而对于视频内容来说,结合了声音与图画的形式,能够积极吸引观众的眼球,可以进行动态场景的表现[1]。另外,作为数据图表来说,主要结合了数据与文字的形式,可以使内容的浏览更加方便。因此,在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来说,应该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认清融合报道的特征与内容,而且还要积极体现出一定的专业性特征,以此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新闻人才。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多层次建构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发展,在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应该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构建起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内容。首先,需要积极从时代发展要求出发,构建新型的媒介融合专业;其次,应该对以往的专业实践课程进行合理改革与创新,并且对其考察手段进行改革。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作为新闻专业的实践课程来说,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特征,而这就需要积极洞察未来几年的发展;还要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另外,还要在评价学生实践课程的方式上,应该以实践作品为主,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此外,还要将多层次的实践基地构建起来。在校内,作为新闻院系来说,应该积极沟通学校宣传部门,建设相应的校园广播、网络、报纸、微信平台等。而这些平台需要负责相应的对外宣传的职责,而且能够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积极的帮助。而在校外,可以进行媒体实践基地的建设,并且加强校内外媒体基地的融合发展。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在校内进行实践学习;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来说,可以走出校园到校外的实践基地中进行实习,从而能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与提升。

(三)教学硬件的更新,创设媒介融合实验室

在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借助相应的教学设施。而随着现代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可以积极借助电子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建设良好的新媒体教学实验室。当前的新闻传播活动的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传统的采集与编辑等,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该积极改善以往的教学平台形式,应该将多功能的实践教学平台积极构建起来。此外,还要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应该适当的追求时新性,并且加强平台与业界的结合发展[2]。比如,可以在业务流程方面,对媒体工作模式进行模拟,也可以营造一种真实的工作环境。此外,还可以打造一种综合性校内外学习平台的形式,以此来实现资源的共享,能够积极为学生的实践学习而服务。例如,在学习报纸编辑课程过程中,可以将电子图文编辑、网页制作以及网络新闻编辑等内容纳入进来。最后,针对当前的一些比较有实力的院校,可以加强与当前新媒介的融合。比如,开展网络传播、动漫设计等等内容形式,能够使学生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与发展。

二、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当前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对于新闻传播专业教学来说,应该加强自身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构建起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还要注重教学设备的积极更新发展,这样才能为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积极的帮助。高校应该加强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并且培养自身的媒介融合的理念,使学生能够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获得积极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陆益峰.试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走向[J].新闻传播,2016(05):116-117.

9.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技能大赛 篇九

为打造全面展示我院学生专业素质和青春风采的实践平台,营造“比学习、比素质、比能力”的学习氛围,丰富文化生活,兹决定举办“新闻与

传播学院第二届专业技能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实现教学实践对接,展示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

就业优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二、活动内容

1、新闻写作大赛;

2、新闻播音及节目主持人大赛;

3、DV作品大赛。

三、活动方式

(一)新闻写作大赛

A、初赛

1、我院正式注册的在校学生均可自愿报送作品。报送作品即视为参加初赛(首届专业技能大赛获得特等、一等奖、二等奖的同学除外)。作品用学校拟稿纸撰写,并须注明作者、姓名、班级、学号。每位参赛同学可以报送多篇作品。参赛者直接将稿件交至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管

理办公室。

2、参赛作品题材不限、媒介不限,可以是消息、通讯、专稿、特写、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新闻评论、人物专访、栏目策划方案等。

3、参赛作品要做到内容真实、客观、公正,严禁抄袭复制他人作

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4、时间安排:从2011年10月14日—2011年11月10日为学生进行新闻写作和报送作品时间。11月10日下午为截止时间。11月11日-16日组织专家评委从参赛作品中选出60篇作品(作者)进入决赛。

B、决赛:

1、决赛内容:新闻写作、新闻评论

2、决赛方式:(1)参赛同学根据现场所提供材料制作新闻标题、撰写新闻(体裁自定),同时结合自身认识和知识储备撰写新闻评论。

(2)在规定的90分钟时间内,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严禁复制他人作

品。

3、决赛时间和地点:2011年11月23日晚7点北楼教室。

(二)新闻播音及节目主持人大赛

A、比赛环节及时间安排:

1、预赛(班级选拔)。在班级自行举办公开比赛的基础上,2011级每班选出1位同学参赛,2010、2009级每班选出3位同学参赛(首

届专业技能大赛获得特等、一等奖、二等奖的同学除外)。

班级选拔时间:2011年10月14日—31日。具体时间和地点各班自行

解决。

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若欲参加,于10月19日以前直接到学生会学习部报名。学院将择日组织初赛,从报名者中评出若干名成绩优秀

者进入复赛。

2、复赛。共分三场,每位选手必须参加所有比赛项目,每项10

分。三场比赛累计总分前10名的同学进入决赛。

第一场:2011年11月4日晚。

比赛内容:

(1)每位选手进行1分钟自我介绍,要求富有创新性;

(2)每位选手进行3分钟自选题材的诗文朗诵。

第二场:2011年11月11日晚。

比赛内容:

(1)新闻播音。给定文稿,选手即时进行播报。

(2)个性主持展示。参赛的每个选手根据自己特长,模拟主持或重组一个栏目,内容可以是旅游类、新闻类、谈话类、法制类等等,时

间3分钟。

第三场:2011年11月18日晚。

比赛内容:

新闻图片评说。给定一张图片(体育、娱乐、社会新闻、政治新闻),选手根据图片所展示内容进行3分钟的即兴评述。

3、决赛颁奖。时间:2011年11月25日晚。

决赛内容:

(1)文学常识提问。

(2)给定题目,选手现场主持采访。

(3)才艺展示。应是播音朗读朗诵之外的歌舞书法绘画等。

B、评分细则:

1、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2)

2、临场应变能力;(2)

3、思想内涵;(2)

4、仪表自然、得体、落落大方;(2)

5、内容创意新颖;(1)

6、时间把握得当。(1)

(三)DV作品大赛

A、主题及目的:

本届比赛的主题为“文化•沟通•合作”,更加强调青年学生影像创作经验的交流与成果的分享,赋予青年影像创作者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更加多元的艺术尝试,重视和推崇优秀的创作者,鼓励每一个青年影像爱好者参与我们的活动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内涵。大赛力求为大学生影像爱好

者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B、时间安排

本次比赛作品征集分为两个环节进行。第一环节为剧本征集阶段,时间从2011年10月14日—2011年11月10日。11月10日下午为剧本截止时间。第二环节组织评委从参赛剧本中遴选20部优秀剧本,并以剧本主创人员为主体进行DV作品创作,时间从2011年11月11日—2011年12月23日。11月23日下午为DV作品截止时间。11月24日-25日组织专家评委从这20部作品中评选出特等、一、二、三等奖,并推荐参加“第七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

C、参赛方法及要求:

1、本届大学生DV作品大赛主创人员必须是我校正式注册的在校

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等),原则上以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校生为主体,同时也欢迎兄弟院系同学参与。可单独参加,也可组成团队参加。

2、所成DV作品应在20分钟左右。

3、参赛作品不得含有色情、暴力或反动因素,不得与中华人民共

和国法律相抵触。

4、参加作者必须向组委会递交完成作品光盘两张,一张数据光盘(格式为AVI),另一张为DVD光盘(展映需要),另附10M左右的作品宣传视频文件及3-5张作品视频截图,以便网络宣传及评选需要;作品存储介质上需标明作者姓名、年级、专业、班级和作品名称。

D、评分细则:

1、主题立意(3分)

2、故事结构(4分)

3、剪辑节奏(3分)

四、奖项设置

特等奖:新闻写作、新闻播音及节目主持人、DV作品各1名一等奖:新闻写作、新闻播音及节目主持人、DV作品各2名二等奖:新闻写作、新闻播音及节目主持人、DV作品各3名三等奖:新闻写作、新闻播音及节目主持人、DV作品各4名另DV作品大赛将设单项奖:最佳剪辑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导演

奖、最佳创意奖。

五、奖励办法

1、获奖个人由教务处和学院联合颁发荣誉证书。

2、获奖作品将推荐至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站进行展示。

3、成绩优异者将获专项学分奖励。

六、组织机构

为了顺利圆满举办本届大赛,由学生管理办公室、实训室、学院办公室、学生管理办公室等单位共同组成大赛组委会,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管理办公室。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10.新闻传播专业论文(写写帮推荐) 篇十

从“凤姐走红”谈网络炒作对社会的影响

【前言】

“凤姐走红”作为网络炒作现象的典型代表,会使受众混淆网络虚拟与客观真实,对受众的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并有可能促使他们盲目模仿炒作行为以求“出名”。同时,不可否认的是,这次炒作行为也的确捧红了“凤姐”这一网络人物。我们要认真探讨“凤姐走红”这一事件对社会的正负影响,从而使受众成为精明和有品位的传媒消费者,也可以使网络更加健康的发展。以下是我结合专业和毕业实习撰写的毕业论文。

“凤姐走红”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一)成功的策划

不得不承认,“凤姐走红”是一次成功的策划。它使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从重庆乡村里走出来的普通女孩成为了全国上下,众人皆知的人物。这次的策划或者说炒作绝对可以成为新媒体炒作的经典案例。这次炒作中网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又一次印证了新媒体的巨大影响。而且,在凤姐走红之后,就算以公开的出场费20万元来计算,那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相当的可观,它使得相关人员获得了极大的收益。

(二)受众找到了宣泄口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所以人们各方面的压力还是很大的,他们需要一个机会来发泄,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而“凤姐走红“之后,在网络上也是以骂的人占绝大多数,而受众在骂完之后,心里也会得到宣泄。而且骂完之后,还想再骂。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没有众多网民的参与,所谓的网络红人也无法形成。正是由于网民不断的“炮轰”凤姐,而那些诸如凤姐之类的想通过网络走红的人都是镇定自若、“巍然不动”,才促使其不断的受到关注,这可能也是凤姐越骂越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凤姐走红”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一)对价值观的判断产生不利影响

近两年“网络明星”的层出不穷已将受众的盲目模仿行为表露无遗:“芙蓉姐姐”以她特有的身段展示颠覆权威的审美;“木子美”通过公开性爱日记挑战公众道德底线;“90后贱女孩”近乎骄傲地批判了道德对“贱”的否定;其后不久在某地方卫视的相亲节目中,又出现了一个“宁愿在宝马里哭”的拜金女马诺„„而“凤姐”则凭借着其“学贯古今”“求偶的高标准”以及“整容”等方面成为了受众极为关注的一个网络人物。这一浪高过一浪的炒作向受众传递着这样一种假象:只要能在网络或者纸媒上“出名”,很快就能成为公众人物,不见得有真才实学,一切都没了后顾之忧,甚至会众人拥戴,金钱、名誉双收。网络炒作所营造的社会环境,使身临其中的受众个个想模仿“网络明星”一夜成名,它对国

人的价值观产生了重大的冲击,使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这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

(二)对道德的尊重及尺度的把握产生不利影响

在眼球经济时代,所有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炒作者的素材和对象。炒作无罪,但没有尺度地炒作,为了制造新闻而炒作,不惜损害公序良俗地炒作,显然不值得推举,不仅如此,还值得挞伐。如果罗玉凤果真是炒作团队的一个道具,这无疑是让人感到悲哀的,她以示丑的方式引来唾骂,人格被羞辱,精神受戕害,为的是什么呢?而炒作团队推出这样的炒作行为,又为了什么?不管有何居心,这种“牺牲”罗玉凤的做法,都是不厚道、不人道的。所以对道德的尊重及尺度的把握在网络炒作中是极其重要的。

(三)对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潜在危害极大

一部分网民尤其是青少年对社会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从网络中接触的信息,而当今网络媒体的恶性炒作中有下列几种情况是最多的:第一,有些网络媒体大肆炒作黄色,性;第二,一些网络媒体恶意炒作社会的阴暗面,暴露社会中不健康的东西;第三,一些网络媒体为吸引受众眼球而“标新立异”,讨论一些涉及最基本的价值观判断的东西,例如“拾金是否应该收取报酬”、“雷锋是不是应该学习”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而这种恶性炒作的情况一旦多了,所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绝大多数网民将不再把网络当成一个权威的信息来源。而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其危害就更大了,他们往往会将网络中所说的东西当做社会本身。而且可能会导致他们模仿各种各样的“网络明星”,幻想着“一夜成名”。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这将使他们很难分辨虚拟与现实,这种危害是长远性的,可能会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垮掉的一代”。

正确客观地对待网络炒作

(一)正确地运用炒作

网络炒作按照性质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正面、中性、低俗、恶性。比如姚晨在微博里每增加一个粉丝捐一元钱,虽然也有宣传自己、增加粉丝等因素,但这也是做公益,是值得大力弘扬的,这就可以归属为正面炒作。“凤姐”、“芙蓉姐姐”之类的属于低俗炒作;而轰动一时的“纸包子”事件以及刚刚发生的“抢盐”、“囤盐”事件就属于恶性的范畴了。剩下的占绝大多数的网络炒作就都属于中性炒作了。

很多人又把网络炒作等同于网络黑社会。网上有这么一个说法,网络黑社会分为三大帮派:网络水军就像丐帮,入会门槛低,人数众多;删帖公司就像华山派,表面行侠仗义,内里阴险狡诈;网络打手就像星宿派,善使旁门左道,歹毒狠辣。这是不准确的。网络炒作本身是中性的,就好比一把菜刀,大多数人还是利用了它切菜切肉的功能,只有极少数人,才拿它去砍人。如果要制裁,制裁的应该是那一小撮人,而不是所有菜刀的拥有者。

事实上,炒作这种事古已有之,例如国人耳熟能详的“三顾茅庐”。其中,最先出场的是水镜先生司马徽,“故作高深”地告诉刘备“卧龙、风雏,得一可安天下”,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说出诸葛亮之名。再接着是徐庶登场,在与刘备分别之际,走马荐诸葛。在刘备三顾茅庐的那阵子,诸葛亮更是玩起躲猫猫,先后用放牛娃、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诸葛均(弟弟)、黄承彦(岳父)等分别去

抵挡刘备,吊足了胃口。

放到今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网络炒作事件。诸葛亮就是最终要炒作出来的、“网络红人”,刘备的角色就是今天的“网民”。这个策划案的核心,就是要把诸葛亮塑造成为一个“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高大全形象。最后,“网络红人”诸葛亮从此红得发紫、发黑、发亮。

所以说,网络炒作就跟2001年前后的QQ聊天,2008年的农场偷菜一样,现在回过头来看,根本没必要去过分地妖魔化。

因此,我们在对待网络炒作时,不能一棍子打死。需要一棍子打死的是恶性炒作这个类别,如刚刚发生的“抢盐”、“囤盐”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简直是在祸国殃民,不但需要各方面的有力打击,而且需要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另外,需要限制的是诸如“凤姐”之类的低俗炒作。而对于正面炒作,我们不仅不能一棍子打死,而且还要鼓掌叫好,去大力推广。

我们应该正确地运用网络炒作,甚至可以把网络炒作看作是一种崭新的营销方式。可以被企业所采用,如果策划得当的话,就可以像“农夫山泉,有点甜”那样起到“一夜成名”的宣传效果。

(二)受众对恶性炒作的防范

前文中提到过,诸如凤姐之类的靠网络走红的人物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被网民“骂“红的。每个人心中都应有自己的准则,即使碰到一些令人心中不痛快的事,也应该像《幽窗小记》中所写的“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那样正确的看待事物与生活。套用现在的一句流行语,就是“一切皆是浮云”。没有人骂,没有人回应。那炒作团队花再多的钱,请再多的“网络水军”去“灌水”发帖,也没有用。那无论是低俗炒作还是恶性炒作也只有不了了之。毕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就像刚刚发生的“抢盐”、“囤盐”事件,虽然一开始经过某些“有心人”的恶性炒作,传出诸如“吃盐能放核辐射”“中国沿海盐场受核污染”等谣言,使得盐价一翻再翻,而且还是有价无市。但是谣言止于智者,再加上政府通过各种传媒发出的正确信息和盐的不限量供应。使得盐价很快便下跌至正常价格,而且还使众多囤盐的无良奸商血本无归,实在大快人心。

但是针对青少年易受媒介影响而盲目从众的特点,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来进行预防和教育。首先,可以在教师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在学校里开展相应的课程,培养学生相应的网络认知能力。其次,充分利用资源,不但是网络,还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等,发动大众媒介的传播优势,在各种媒介中制作出品质优良、能提高青少年素养的节目。还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作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建立更多专门的媒介素养网站。开辟广阔的媒介素养教育空间,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氛围。使青少年自主学习、体验并真正建立起比较科学的媒介观念,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掌握相关媒介知识和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目的。

所以,加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不但可以引导青少年通过主动思考,对媒介信息进行恰当地解构,用批判的眼光评估各种信息资源,自觉审视信息本身蕴藏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抵制负面信息的影响,成为精明和有品位的传媒消费者;而且也可以启发青少年合理地使用媒介发出声音,对媒体的失范行为提出批评,成为媒体信息的主动接受者,具备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媒体的能力,有助于他们的社会化和健康成长。

(三)对网络炒作的综合治理

首先,应稳健地推进在中国实施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最主要是为了防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的一系列网络犯罪。网络实名制能有效遏制网瘾,并使网友看到更有责任的言论,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提高个人信息的准确度,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更方便安全。更可以有效地遏制恶性炒作。

其次,如果在受众中有人发现自己被恶意炒作,应该及时报告给公安机关。在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三,近年来,国家正在进行互联网低俗专项整治行动,各大媒体也正在进行网络文化的系列报道,其中就提到要直面网络庸俗之风,构建高雅、和谐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低俗化之风要淡出并逐渐消失有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甚至全世界共同努力。

参考资料:冯鹏志 《延伸的世界——网络化及其限制》

田胜立 《网络传播学》

匡文波 《网络媒体概论》

【致谢】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本文是在X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谨向匡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感谢我的同学、朋友,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获得了相当大的启发,也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在生活和学习上对我的关心和帮组。

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本论文的专家、教授、老师,感谢你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使得本论文得以完善。

上一篇:三教党委知[下一篇:高中生物图解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