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与物理知识

2024-06-26

人体与物理知识(共12篇)

1.人体与物理知识 篇一

1、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亚健康?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健康是指不仅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1)身体好,没有疾病,即生理健康;(2)心理平衡,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即心理健康;(3)个人和社会相协调,即社会适应能力强。

*亚健康是指个体介于健康与疾病的边缘状态,临床检查无明显疾病,但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表现为身心疲劳,创造力下降,并伴有自感不适症状

*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及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2、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的传途径有哪些?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

传播途径: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

预防措施:

一、管理和控制:消灭传染源或使传染源无害化的工作称为管理传染源;对传染病病人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有经济价值的有病动物,可给予隔离治疗。对无经济价值或危害性大的有病动物,应杀灭、焚毁,人与家禽、家畜分居

二、切断传播途径

三、保护易感人群 :预防接种、药物预防 3.血液的成份是什么?血液具有哪些功能?

血液: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 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

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4.消化系统包括哪些器官?肝脏具有哪些功能?如何保护肝脏?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道是一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道、胃、小肠、大肠、终于肛门的很长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助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

调节血糖水平,维持体内血糖恒定、清洁血液,除去有毒物质、产生热量,维持体温、产生胆汁。

保持正常体重、远离各种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均衡饮食、注意饮食卫生、不喝酒、戒烟、不乱吃药、注意睡眠时间 5。什么是激素?

从广义上讲,激素是一类生物体内的化学信息分子,主要是由一些特殊组织或腺体合成,并且不需要管道而直接分泌到体液(对于动物指的是血液、淋巴液等)的有机分子,这些分子经血液运输到相应的靶组织,使得这些组织发生激烈的生物化学反应和生理效应。

6、人脑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怎样科学用脑?

人脑由大脑(分左右半球)、小脑、间脑及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及延髓)组成。

1、劳逸结合、2、要养成有规律睡眠的习惯。

3、适当参加文体活动。

4、给大脑提供充足的营养

7.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第一疾病,但心血管疾病是可以预防的,请问如何保护心血管?

改善生活方式、降压、调脂、降糖、阿司匹林

8.谈谈呼吸系统的组成,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有哪些?如何预防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临床上将鼻腔、咽、喉叫上呼吸道,气管和支气管叫下呼吸道,呼吸道的壁内有骨或软骨支持以保证气流的畅通。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气体进入肺泡内,在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组织,供给各器官氧化过程的所需,各器官组织产生的代谢产物,如CO2再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肺,然后经呼吸道呼出体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球菌性肺炎、防寒保暖、合理的饮食调理、劳逸适度、忌烟、坚持锻炼、主动配合治疗、进行预防性治疗、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忌恼怒,避忧思、缓解期服用扶正固本的药物

9、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

一、致癌作用;

二、对心、脑血管的影响,烟草烟雾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氮、气象自由基等物质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增强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诱发或加剧心血管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心脏性猝死、外周动脉疾病和主动脉瘤都与吸烟有相关关系。

三、对呼吸道的影响,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

四、对消化道的影响 10.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实际,谈谈如何保持身心健康?、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凡事宽以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有合理的营养构成、保持青春活动力的秘诀在于运动、必不可少的业余爱好、塑造幽默乐天的性格 11.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是指什么?

蛋白质、脂类、糖类(碳水化合物)、水、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 12.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生理防御功能、自身稳定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13.健康是每一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谈谈你对健康与疾病的认识。

健康是指人在不断适应内外环境变化过程所维持的生理、心理、情绪、智力及社会等方面的动态平衡的状态;疾病则是指人的某方面功能较之于以前的状况处于失常的状态。由此可见,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是一种连续过程,二者各自独立且相互对立,可在个体身上同时并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处在动态当中的。

2.人体与物理知识 篇二

( 一) 教材内容层面

透过教材涉猎方向观察, 初中阶段物理教材内容可顺势划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 声学, 以及光学五类结构单元, 其中渗透的基础性知识, 一般状况下不会和数学知识有深度关联, 也就是说, 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高难计算题几率不是很大, 学生当然觉得简单。

相比之下, 高中阶段物理教材, 则在初中物理结构单元基础上额外添加原子物理, 更主要的是力学、电磁学整体上不管是深度和广度都进一步拓展, 经常触碰到数学计算规则, 特殊情况下会沿用到新入学高中生尚未碰触到的数学知识, 所以说验证解析难度瞬间大幅度提升。

( 二) 教学方式和辅助性手段层面

透过客观角度观察界定, 初中阶段物理课程内容还是偏少偏浅的, 加上课时数量限制, 教学进程相对比较缓慢, 教师完全拥有丰厚的时间精力, 进行学生个体各类疑问解答, 必要情况下安排班级所有成员自由分组, 开展讲解、讨论、训练同步式实践活动, 对于学生异质化知识点快速牢固记忆和灵活改造沿用, 辅助功效可谓是极为深刻。

而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繁多且课时安排较少, 课堂现场灌输的信息量难以清晰化计数, 几乎没有时间提供给师生进行特定类型习题探讨交流, 至此涉及教师课堂鸭架式灌输现象广泛分布。在此类背景下, 学生产生严重的身心压力, 并且需要在课后自己总结补充, 关于全新样式的物理思想、方法运用要诀, 终究是一知半解。毕竟高中物理教学实验, 都必须事先经过繁琐严格的调试, 其间更要督促师生细致操作任何工序项目, 如此过后, 涉及标准化实验结果才能得以真正呈现。

二、涉及初高中物理知识科学衔接策略的细致性验证解析

( 一) 初高中物理绪论内容的适当关注

良好的开端总能够达到事半功倍之效用, 尤其是在初中物理第一课堂环境下, 涉及初高中物理知识点差异特性、研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动机、单位学期的教学改造方针、教学引导方式等, 都要向学生群体进行系统化阐明, 令初中生感觉到两者难度相差不是太大, 在今后高考升学期间稳固应有的挑战自信心。

( 二) 观察初中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并进行教学进度渐进式加快

结合教育心理学角度验证, 目前我国初中生往往无法全面摆脱以往固定化学习习惯, 为了避免其在今后较大课业压力下产生懈怠厌倦心理, 作为专业化初中物理教师, 要提供给此类群体一类逐渐适应的交流环境, 贯彻慢节奏、少容量和讲练结合等指标, 持续到学生心理稳定过后, 方可过渡到正常的教学进度模式。

( 三) 高中全新教材内容的适当引入

归结来讲, 高中物理知识始终是建立在初中物理基础上进行扩展的, 在针对此类内容进行教学引导期间, 教师应该快速地带领初中生进行高中物理各项知识点观察探究, 确保学生注意力集中基础上, 将初中物理知识遗留的局限、特殊性交代清楚, 方便高中阶段更高等级课题的快速渗入 ( 笔者的做法是把高中的课本给学生当课外书阅读) 。这部分教学内容还是较为繁多的, 就像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则, 往往会因为承受顺风逆风等行驶问题, 使得速度方向难以维系在同一条直线之上, 尽管初高中课程中都提及恒力做功解题方式, 但是关于变力冲量和做功计算, 还是限定在高中物理课程之上。所以说, 教师在日常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上, 要始终关注初中重点内容的突出效果, 同时做出简明扼要的陈述, 其核心动机在于快速引入高中物理全新内容, 确保个体能够快速消化, 并且在后期高考中灵活转化沿用。

( 四) 例题和训练习题的精心筛选应用

旨在稳固提升初中生全新物理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事实上, 涉及初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重要差异细节, 主要在于例题和习题的难度、数量之上, 高中物理课程时常会触碰到推理和计算环节, 为了确保今后在高考风浪中能够稳固前行, 大部分初中生手头上都搜集到丰富的资料内容, 如若想要真正地将上部习题处理完毕, 也是不现实的。因此, 专业化指导教师, 要懂得精确化筛选各类和高考相关的题目, 借助典型例题科学讲解和作业内容合理布置, 完成初中生物理知识有机补充稳固等动机指标。相比之下, 高中物理教材内部提供的习题, 不管是在定义理解或是特殊物理现象分析等细节, 基本上都可以利用课本进行查询锁定, 特别是经过最近阶段全新课标整改影响, 如今初中教材中提供的习题数量着实不多, 并且额外添加一系列探究性作业, 希望借此激活学生的对外交流和合作探究潜质。

( 五) 初中生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意识的适当强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 应开列出参考书目录, 要求学生借二本不同类型的参考书, 一本是教材型的参考书, 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随时去查阅书中有关内容; 一本是复习型或习题解答型的参考书, 让学生在学完一章内容后通过查阅该参考书, 自己总结、归纳本章节的主要内容、重要定理、习题类型、解题方法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故意出一些具有典型的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外完成, 让他们觉得似学非学, 这样就迫使学生找参考资料去查阅该内容; 再就是将教材中部分内容定为自学内容, 列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课后自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针对初高中物理知识进行科学性衔接, 不单单能够在合理时间范围内, 进行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同时, 可以全面稳固初中生群体对于后期创新式物理知识的感知欲望, 及时推动后续教学进度且强化个体综合素质水准。但是, 关于此类领域的探索工作, 始终停留在初始阶段, 因此需要更多初中物理教学人员, 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并克制一切不良状况, 制定完善的课程内容衔接方案, 为今后初中生今后轻松应对高中课程和职业方向锁定, 奠定和谐的适应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盈秀.浅析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途径[J].才智, 2009, 28 (17) :78-90.

[2]侯贵民.关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2 (02) :103-112.

[3]刘玉泉.以教学案为载体, 培养学生学科化的自主学习策略[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 18 (12) :79-86.

3.人体解剖学常用知识总结(定稿) 篇三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即:

(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

(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近腹面 背侧——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 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 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内腔 外——距内腔较远

浅——近体表 深——距体表较远近侧——近肢根 远侧——距肢根较远 第一篇 运动系统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第一章 骨 学 第一节 总 论

正常成人共有206块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三部分。

由骨组织等构成的骨,坚硬而有弹性,并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活体骨是一种有生命的活的器官,具有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特点,并有修复和改建的能力。正常的体力劳动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促进骨骼的良好发育。掌握骨的分类:

分 类 形 态 功 能 分 布 长 骨 短 骨 扁 骨

不规则骨 长管状 立方形 板 状

不规则形 在肌肉牵引下,起杠杆作用 能承受较大的压力 围成骨腔,保护器官

某些头骨内部形成充满空气的

腔,起共鸣作用(含气骨)四肢,如肱骨、股骨。腕、踝部,如腕骨、跗骨等。头、胸部,如顶骨、肋骨。

脊柱、颅底如椎骨、颞骨、上颌骨 掌握骨的构造

骨由骨质、骨膜、骨髓和神经、血管等构成。

骨质----是骨的主要成份,分二部:

1、密质 由紧密排列的骨板层构成,抗压、抗扭曲能力强,分布于骨的表层。长骨的骨干(中间较细的部分)由密质构成。在颅盖骨,密质构成内板与外板。

2、松质 由交织成网的骨小梁构成,位于骨的内部,如长骨两端(称骺)及其它类型骨的内部,颅盖骨的松质称为板障。骨小梁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

骨膜——是纤维组织构成的膜,新鲜骨的表面(除关节面的部分外)都覆有骨膜。骨膜可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含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对骨的营养、新生、修复和感觉有重要作用。

骨髓——分红、黄二种:

1.红骨髓 具有造血作用,胎儿及幼儿的骨内全是红骨髓,成人仅含于松质腔隙内。

2.黄骨髓 为脂肪组织,无造血作用,存在于长骨骨髓腔内。

血管、神经

长骨的骨干与骺相邻的部分称为干骺端,幼年时,骨干与骺之间有骺软骨,通过软骨细 胞的分裂、繁殖、骨化,使骨不断加长,成年后,骺软骨停止生长,并被骨化,在干骺结合处形 成骺线。

骨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

有机物占骨重量的1/3,它作成骨的支架,赋予骨的弹性及韧性;无机物占2/3,使骨挺硬坚实,注意幼儿和老年人骨的特点。

骨的X线象的基本特征:

骨密质,骨松质、骨髓腔、骺软骨和骺线。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骺软骨 2,骺线 3.骨膜

4.含气骨 5.红骨髓

二、问答题

1.骨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一根长骨从幼年到成年是怎样增长和增粗的? 2.老年人在外力作用下,为什么容易发生骨折? 3.骨膜的主要功能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第二节 中 轴 骨

一、躯干骨

掌握躯干骨的组成: 躯干骨包括七个颈椎、十二个胸椎、五个腰椎、一块骶骨、一块尾骨、十二对肋及一块胸 骨。

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 内为松质,表面为密质。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份。

椎弓根 上、下缘各有一切迹,相邻椎骨的上、下切迹参与构成椎间孔。椎弓

椎弓板 由此发出七个突起:横突、上、下关节突各一对和一个棘突。椎孔 由椎体和椎弓围成。各椎骨的椎孔连成椎管,内容脊髓及其被膜。掌握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

取典型的颈、胸、腰椎各一,进行比较,然后完成下列表格。名 称 椎 体 椎 孔 横 突 棘 突 肋凹 颈 椎 胸 椎 腰 椎

特殊颈椎的特征:

第1颈椎:又名寰椎,环状、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

第2颈椎:又名枢椎,自椎体向上有一突起,称齿突。

第7颈椎:又名隆椎,棘突特别长,末端不分叉。骶骨的形态特点:

由5个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背面隆凸。骶骨岬、骶前孔、骶正中嵴、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上份有耳状面(与髋骨相关节)、骶粗隆。

尾骨的形态特点:

仅第一尾椎还有横突和上关节突的痕迹。

掌握胸骨的基本形态结构

形态:长形扁骨,上宽下窄。

分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胸骨剑突。

重要标志: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柄的上缘)、胸骨角(在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处,其两侧连接第2肋软骨)。

掌握肋的一般形态:

分类 真肋(1—7)、假肋(8—10)、浮肋(11—12)。肋 骨

结构 肋头、肋颈、肋结节、肋角、肋体、肋沟。肋 第1肋软骨与胸骨之间为软骨结合。

肋软骨 第2—7肋软骨与胸骨构成胸肋关节。第8—10肋软骨各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形成肋弓。

第一肋的特点

宽、短,没有肋沟和肋角,分上、下二面及内、外二缘。内缘前份有前斜角肌结节,上面,在前斜角肌结节的前、后方,各有一浅沟,前方为锁骨下静脉沟,后方为锁骨下动脉沟。掌握躯干部的骨性标志:

颈静脉切迹:胸前上部胸骨柄上缘凹陷处。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向前微凸的胸骨角,第2肋软骨连于此角的两侧,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剑突:在胸骨下端,两侧肋弓构成的胸骨下角内。

肋弓:为胸廓前壁的下缘,由内上斜向外下,其下方为腹壁。

第七颈椎棘突:低头时平肩处最显著的突起。

第四腰椎棘突:与髂嵴最高点相平,(共他腰椎棘突可依此计数)骶角:是第五骶椎的下关节突,临床上以此来确定骶管裂孔位置。

二、颅骨

颅由23块形状、大小不一的扁骨和不规则骨组成。除下颌骨和舌骨以外,彼此以缝或软骨牢固连结成一体。掌握颅的组成和功能:

脑颅——位于后上部,组成颅腔,容纳脑,对脑有保护、支持作用。颅

面颅——位于前下部,组成面部支架,保护、支持感觉器官及消化、呼吸系统的起始部。

(一)脑颅骨:

在整颅上辨认构成脑颅的八块颅骨:

成对的——顶骨和颞骨。

不成对的一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

颞骨、筛骨、蝶骨的分部及各部可见的主要结构: 颞 骨

鳞 部——位于外耳门的前上方。

乳突部——位于外耳门的后方,内含乳突小房。鼓 部——位于外耳门下方。

岩 部——内含内耳及属于中耳的鼓室。筛 骨

筛 板——呈水平位,构成鼻腔的顶,板上有许多小孔,称筛孔。垂直板——构成骨性鼻中隔的一部分。

筛骨迷路——内含筛窦,迷路内侧壁上有二个向下卷曲的小骨片,即上鼻甲的中鼻甲。

蝶 骨

蝶骨体——位居中央,内含蝶窦,上面中央的凹陷为垂体窝。蝶骨小翼——自蝶骨体向两侧伸展,构成颅前窝的后缘。

蝶骨大翼——位于小翼后方,在大翼的根部有三个孔,自前向后为圆孔、卵圆孔和棘孔。翼 突——向下的一对突起,根部有一矢状方向的翼管。颅盖骨的特点:

4.九年级物理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篇四

第二十章 基础知识 1火,零,220,地。2干路,并,串。3电能表,总开关,总开关。4零,火,地,金属外壳,接地。5甲,火,零。

能力提升 6C7B8C

探索研究 9略。10略。

第二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基础知识 1、I=P / U,火灾。2、I = U / R,火灾。3、大,低,熔断,串,火,等于或稍大于。4、发生故障。5、“250V 16A”,甲

能力提升 6B7C8D9B10D

探索研究 11这些用电器不能同时使用。就算过程略。 12略

第三节 安全用电

基础知识 1电流。2火线。3电源,切断电源。4、低压。高压,电源开关,更换

能力提升 5D6D7C8C

探索研究 9(1)5A(2)0.025A,因为此时干路中的电流为5.025A,小于保险丝的熔断电流10A,所以保险丝不会熔断。

第十九章 综合练习

一 填空题 1金属笔卡,火,零。2、大地。3用电器总功率过大,短路。4、串,0.2。

5、变大,变小。6、高压电弧,跨步电压。

二 、7C8A9D10C11D12C13C14B

三 、探究与应用题 15略16略17(1)断路(2)短路(3)正常

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

基础知识 1指南针,司南,铁、钴、镍,磁极,两。2、南极,S,北极,N。

3、磁极之间相互作用,磁化。4、磁场,磁场,产生力的作用。5、N极。

6 带箭头,静止时N极的指向,磁感线。7、N、S。 8大磁场,南极,北极,地磁场。 能力提升 9B10A11C12D13A14C15D16C

5.初三物理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总结 篇五

1.内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J)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之一是:温度,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也越多。这说明,同一物体的内能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①做功;②热传递 这两种方式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4.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有温度差;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才停止。

5.热量:在物理学中,把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叫做热量。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6.热量用字母Q表示,单位是焦(J)。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1000J。7.热值:把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8.热值是燃料的一种属性,与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不同。

9.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qm或Q=qV 7.Q表示热量,单位是焦(J),q表示热值,单位是焦/千克(J/kg)或焦/米3(J/m3);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10.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①改善燃烧条件,使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②尽可能减少各种热量损失

11.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1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等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13.比热容用字母c表示,单位是:焦/(千克•℃),符号是:J/(kg•℃)4.水的比热容很大,为c水=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14.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升高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放出的热量相同时,降低的温度比其它物质小,因而温差变化较小。

15.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降温;在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比其它物质放出的热量多,因而可用水来取暖 16.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吸=cmΔt(Δt=t-t0)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为:Q放=cmΔt(Δt=t0-t)14.4热机与社会发展 17.热机:将燃料燃烧时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然后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

6.高中生物课中的人体健康知识分析 篇六

1 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就当前阶段我国高中学生的体制健康现状来看, 较之以前无论是在身高、体重, 还是在身体发育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尽管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学生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但是在身体免疫力、意志力和耐力上却不甚乐观, 尤其是学生的体重过重或过轻现象越来越明显[1]。学生由于缺乏充足的健康知识储备, 自身未能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 长此以往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 在饮食方面表现最为明显, 挑食, 只吃合自己口味的食物, 爱吃零食和油炸食品, 早晨不吃早餐, 或是乱吃一气, 没有饮食规律, 饮食卫生条件较差, 甚至部分学生养成了抽烟、喝酒不良习惯。在卫生方面, 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条件较差, 包括勤洗澡、勤换衣, 饭前饭后洗手, 注意口腔卫生, 定期清理教室环境, 注意通风干燥。在体育运动方面, 长期的不良习惯导致学生运动积极性不高, 锻炼时间较少, 更多的时间放在学习和玩乐中, 身体素质偏低。正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导致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2]。

2 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现阶段我国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偏低, 存在着大量的不良生活习惯, 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 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 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从饮食健康、生活卫生和体育运动几个方面全方位开展人体健康知识教育, 有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诸如, 在讲解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内容教学中,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到维持人体机能正常运转的物质包括蛋白质、糖类、脂肪、水和无机盐等等, 这些物质之间联系较为密切, 从物质代谢角度进行分析,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为学生安排合理的饮食结构;食物搭配需要营养均衡合理, 尽可能的丰富食物种类, 饮食要有规律, 尽可能的少食油炸食品、甜食, 食物的油脂要适量, 尤其是一些体重过胖、过轻的学生, 在饮食搭配方面更加需要注意, 帮助学生有意识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体生长的营养和能量物质的均衡, 促使身体健康成长, 人体新陈代谢和身体的正常生长所需,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在高中生物免疫教学中, 教师首先根据教材中的内容来讲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了解到传染病的危害, 旨在提高学生的个人卫生, 营造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 养成更加健康的卫生习惯, 有助于提升机体免疫力, 降低传染病传播几率, 实现健康生活[4]。

在细胞分化和癌变衰老相关内容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生理学角度去帮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 了解到体育运动对于防治冠心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在基因突变内容的教学中, 了解到细胞癌变的过程和原因, 了解到在实际生活中食物、卫生、不良嗜好与癌症之间的联系, 切实提升学生的人体健康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

3 高中生物中人体健康教育方式

3.1 结合教材特点, 渗透人体健康教育

生物学是一门生命学科, 与实际生活联系较为密切,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 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都会用到, 利用自身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可以获得有效的解答。人体健康知识和学生健康成长联系较大, 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 教师可以引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糖尿病的具体情况, 可以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 了解到糖尿病的形成原因[5]。与此同时, 教师帮助学生从日常食物角度进行分析, 食物在人体内部消化和吸收, 吸收食物中的能量和物质, 运用多媒体技术, 帮助学生了解到器官在人体的位置, 这样学生在后来的生活、工作中, 如果身体出现异常可以有一个大概的判断, 对于学生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 设置第二课堂, 组织开展人体健康教育

当前高中生的整体身体素质偏低, 由于沉重的学习压力, 所以高中生很容易出现近视、神经衰弱、营养不良等问题, 需要教师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为了能够更有效的帮助学生了解到人体健康知识, 教师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形式组织开展人体健康教育, 更大范围传播健康知识。诸如, 通过专家讲座、知识竞赛和趣味活动等, 借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学习生物知识, 提升人体健康意识。此外, 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平时观察结合方式, 在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基础上, 进一步整合生物教材中相关知识, 有针对性讲述生物知识, 帮助学生了解到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产生的危害, 并阐述自身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否健康合理等, 客观了解日常生活中食物中营养成分和能量物质多少, 或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不良习惯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实例和图片展示出来, 由于不良习惯导致的后果等等, 切实提升学生的人体健康知识了解程度, 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和生活习惯, 实现健康生活。

此外,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主, 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4 结论

综上所述, 高中生物教学中, 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将人体健康知识传授给学生,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知识生动、形象的展示出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人体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黄仙保.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人体健康教育[J].生物学教学, 2014, 39 (3) :80, 封3.

[2]丁卫东.高中生物教学中健康营养行为的培养研究[J].读与写 (上, 下旬) , 2014, 24 (7) :220.

[3]王敏.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4]刘慧.新课改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的进展与改革[J].成功 (教育版) , 2011, 10 (8) :187.

7.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知识点 篇七

一、排泄是指、和 等的排出体外的过程;粪便的排出(属或不属)排泄。

二、泌尿系统和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填写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图1 人体泌尿系统结构图

图2 肾单位结构图

1、由图1可以看出,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 流回血液,别一部分通过 收集暂时储存在膀胱中形成尿液。

2、肾单位由图2中的[ ]、[ ] 和[ ] 三部分组成。

三、尿的形成主要与 有关。

1、肾小球的 作用:(肾单位中的 和紧贴它的 起过滤作用)

当血液流经

时,除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 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

原尿和血液的区别:原尿不含。

2、肾小管的 作用:

原尿流经 时,全部、大部分的 和部分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 中,剩下的、、等就形成了尿液。尿液与原尿的区别是:尿液不含。

四、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 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 和 的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知识点

一、排泄是指多余的水、无机盐 和 尿素等的排出体外的过程;粪便的排出不属排泄。

二、泌尿系统和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填写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图1 人体泌尿系统结构图

图2 肾单位结构图

肾动脉

肾静脉 输尿管

①入球小动脉

②出球小动脉

③肾小球

④肾小囊

⑤肾小管

⑥毛细血管

1、由图1可以看出,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肾静脉流回血液,别一部分通过输尿管收集暂时储存在膀胱中形成尿液。

2、肾单位由图2中的[③]肾小球、[④] 肾小囊 和[⑤] 肾小管 三部分组成。

三、尿的形成主要与 肾脏 有关。

1、肾小球的 过滤 作用:(肾单位中的肾小球 和紧贴它的肾小囊壁起过滤作用)

当血液流经 肾小球 和 肾小囊壁 时,除血细胞 和大分子蛋白质 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 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 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 肾小囊 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 原尿。

原尿和血液的区别:原尿不含 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流经肾小管 时,全部 葡萄糖、大部分的 水 和部分 无机盐 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的 毛细血管中,剩下的 水、无机盐、尿素 等就形成了尿液。尿液与原尿的区别是:尿液不含葡萄糖。

8.人体与物理知识 篇八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I=I1=I2=…=In。在串联电路中只要测出任何一个位置的电流,就知道了其他位置的电流。

串联电路的故障现象

一般归纳为两类:

1.开路:(亦作“断路”).所有用电器都不工作,电流表无示数,只有垮在断点两边的电压表有示数,且示数接近(或等于)电源电压。

2.短路:被短路的部分用电器不工作,电流表有示数,接在被短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表无示数,接在其他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表有示数。

电路故障分析

一、常见故障:

故障1:闭合开关后,灯泡忽明忽暗,两表指针来回摆动;

原因:电路某处接触不良;

排除方法:把松动的地方拧紧。

故障2:闭合开关前灯泡发光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了两表也无示数

原因:开关与电源并联导致所有东西都被短路

后果:极容易烧坏电源

故障3(也就是做题最常见的故障):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所呈示数几乎为电源电压

原因1:灯泡断路故电压表串联到了电路中

说一下啊一般判断电路时都是把电压表当做断路是应为它的电阻很大很大所以呢如果电压表与一灯泡并联而这个灯泡断路了就相当于直接把这个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I=U/R因为电压是恒定的电阻巨大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就很小了而串联式靠电阻分压的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巨大在这么大的电阻前灯泡的电阻就显得微不足道所以电压表显示的几乎是电源电压;

原因2:电流表与电压表位置互换

这样灯泡就被几乎没有电阻的电流表(它接到了电压表的位置上)短路故不亮电路中只串联了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因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所以几乎分到了全部电压而由于电压表的电阻大所以电流表几乎无示数;

补充一下啊:有时做题会问你如果在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或是电路图中只有一个灯泡两表)如果电流表与电压表位置互换会有什么后果就答:灯泡不亮电流表几乎无示数(其实就是没示数)电压表所示几乎为电源电压(其实就是电源电压)

故障4: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泡亮度与两表示数均无改变;

原因:变阻器没有按照一上一下的方法来接

补充一下:变阻器全接上接线柱时:相当于导线(这是极不安全的容易造成电路电流过大)变阻器全接下接线柱是: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

故障5: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泡都不亮

原因1:电路某一处断路

原因2:灯泡被导线或电流表短路

故障6:灯泡亮两表指针反向偏转;

原因:两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症状”1:用电器不工作。诊断:

(1)若题中电路是串联电路,看其它用电器能否工作,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能工作,说明可能某处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被短路了。

(2)若题中电路是并联电路,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说明干路发生了断路;如果其它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所在的支路断路。

“症状”2:电压表示数为零。诊断:

(1)电压表的两接线柱到电源两极之间的电路断路;

(2)电压表的两接线柱间被短路。

“症状”3:电流表示数为零。诊断:

(1)电流表所在的电路与电源两极构成的回路上有断路。

(2)电流表所在电路电阻非常大,导致电流过小,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如有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3)电流表被短路。

“症状”4:电流表被烧坏。诊断:

(1)电流表所在的电路与电源两极间直接构成了回路,即发生了短路。

(2)电流表选用的量程不当。

初中物理电学故障只有几类:短路(包括电源短路和局部用电器短路);断路;电流、电压表正负接反;电压表串接等等。

首先,看它给出的电路图或者实物图,用电流的流向法(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通过用电器,流回负极)判断,各个用电器的工作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 常用到的一些重要方法有:电流表看成导线,电压表看成断路。

例如:灯不亮,用电器不工作,可能的原因有:

1)断路。电路中有个地方断开了,包括开关、用电器自身,接触不良等等;

2)短路。用电器被某条导线或者电流表短路了。

涉及到电压表的一些问题:

1)电压表有读数。但电流表无读数(或很弱),灯不亮,用电器不工作,原因:与电压表并联的部分(电压表是并联使用的)断路。这样,电压表相当于串联在电路中。

2)电压表无读数。

a.电流表无读数,灯不亮,用电器不工作,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路**以外**的地方断路。

b.电流表有读数,与电压表并联部分不工作,则,与电压表并联部分被短路,这时,电压表相当与与导线并联,导线两端的电压为0.

等效电路图的意思:比如,我说当开关闭合,灯泡1和灯泡2串联,则,我们就可以在草稿纸上面就可以直接画灯泡1和灯泡2串联,闭合的开关当作导线,这样就可以简化电路。方便我们计算和分析。

如果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与电源两极间连接良好,并且电压表没被短路。

9.人体与物理知识 篇九

【中文摘要】:物理学科能力与知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掌握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而能力不单是知识的外在表现也是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提高能力。能力的提高加速了知识的掌握,只是经过社会实践才可以转化为能力。在教学中,要深刻了解知识与能力转化的条件与对教学的影响,让学生能在学习知识中培养能力,在能力的提高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关键字】学科能力;知识;区别;并存;转化

Relationship with the knowledge study on Cultivation of the

ability of Physics

10.必修二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 篇十

一、知识点

(一)行星的运动

1地心说、日心说:内容区别、正误判断

2开普勒三条定律:内容(椭圆、某一焦点上;连线、相同时间相同面积;半长轴三次方、周期平方、比值、定值)、适用范围

(二)万有引力定律

1万有引力定律:内容、表达式、适用范围

2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

(1)计算中心天体质量

(2)发现未知天体(海王星、冥王星)

(三)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单位,物理意义(最小发射速度、环绕速度;脱离地球引力绕太阳运动;脱离太阳系)

(四)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宏观(相对普朗克常量)低速(相对光速)

二重点考察内容、要求及方式

1地心说、日心说:了解内容及其区别,能够判断其科学性(选择)

2开普勒定律:熟知其内容,第三定律考察尤多;适用范围(选择)

3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成就:计算中心天体质量、发现未知天体(选择)

4计算中心天体质量、密度: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或者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的表达式、向心力的几种表达式(选择、填空、计算)

5宇宙速度:第一、二、三宇宙速度的数值、物理意义(选择、填空);计算第一宇宙速度: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或重力提供向心力(计算)

6计算重力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与航天结合(或求周期)、平抛运动与航天结合(或求高度、时间)、受力分析(计算)

7经典力学的局限性:了解其局限性所在,适用范围(选择)

物理学专业介绍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它揭示物质产生、演化、转化和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基本规律,涉及从微观、宏观到宇观,从少体到多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系统,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并与社会学科具有很强的交叉性;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发展成为在物理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不同专业领域继续深造或在相应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性人才。

曲线运动知识点

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

(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

(1)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相同,则物体做直线运动;

(2)若F(或a)的方向与物体速度v的方向不同,则物体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外力的方向总是指向轨迹的凹的一边。

4.平抛运动:将物体用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分运动

(1)在水平方向上由于不受力,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初速度为零,且只受到重力作用,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5.以抛点为坐标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正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相同),竖直方向为y轴,正方向向下.

6.①水平分速度:②竖直分速度:③t秒末的合速度

④任意时刻的运动方向可用该点速度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表示

7.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同。

8.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线速度v:质点通过的弧长和通过该弧长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s/t,单位m/s;属于瞬时速度,既有大小,也有方向。方向为在圆周各点的切线方向上

9.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非匀速曲线运动,因而线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

(2)角速度:ω=φ/t(φ指转过的角度,转一圈φ为),单位rad/s或1/s;对某一确定的匀速圆周运动而言,角速度是恒定的

(3)周期T,频率:f=1/T

(4)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之间的关系:

10.向心力:向心力就是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一个指向圆心的合力,向心力只改变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11.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变化快慢,方向与向心力的方向相同,

12.注意:

(1)由于方向时刻在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是瞬时加速度的方向不断改变的变加速运动。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向心力方向总指向圆心,是一个变力。

(3)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就是向心力。

11.人体与物理知识 篇十一

基于WEB的中学物理知识诊断系统的开发与研制

诊断是实际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诊断通常依赖于纸面测试与教师的.教学经验.为了突破传统的诊断,我们设计了“基于WEB的中学物理知识诊断系统”,该系统基于经实际调查设计的多层次诊断题目,多层次的信息收集,最终能够给出一个诊断性评价.与传统的诊断相比,具有成本低,操作容易,服务面广等优点.

作 者:黄文文 蔡秋霞 郑加荣 王笑君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刊 名:物理教师英文刊名:PHYSICS TEACHER年,卷(期):31(6)分类号:关键词:WEB 数据库 智能诊断 评价

12.人体与物理知识 篇十二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让学生听中学、做中学、听懂以后做出来、做好以后说出来。教师教学中要“敢放”“能收”。新课标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就高中阶段的学生所研究的题目来说,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叫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过程中主动积极的学,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

学生实验及有趣的小实验,也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或教学进度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更能发挥这种作用。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将重心时,拿来一根木棒,然学生开办法找出那头是树根,然后当堂动手找出。激发他们探究新知识的积极性,让教学内容事先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习的内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声音的发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应用能力。

上一篇:服装行业营销渠道分析下一篇:爱心六一,广场义卖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