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的情理美人情美(通用3篇)
1.朱自清散文的情理美人情美 篇一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
朱自清散文造型美的特征,在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启迪我们如何才能把散文写得更好。下面一起来看下!
我们在读朱自清的散文,如《绿》、《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时,一个突出的感觉是文章的“逼真”、“如画”,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其语言描绘事物的形状、色泽能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摹声拟响,惟妙惟肖;抒情写神,情真意切,丝丝入扣;能够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个方面,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再现事物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的语言形象、生动、传神,具有造型美。
民国大学问家王国维先生在其名著《人间词话》中曾提出一个评价作家作品的标准:“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朱自清的散文,可称之为“大家之作”,其言情则沁人心脾、其写景则豁人耳目,根源就在于朱自清对生活的观察细致与传神描绘,其见者真,其知者深。
朱自清散文的造型美,首先表现在语言的真切描绘上。语言,不像绘画,它是一种间接表述形象思维的工具。语言本身不能直接显示实体形象,必须通过语言诱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在读者头脑中再现思维的形象。因此,语言描述性的强弱决定了语言形象性的高低。晋代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虽离方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把语言准确描绘事物的形态、相貌作为写作的最高原则。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进一步论述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印字而知时也。”刘勰认为,语言的描写确切,来源于作者观察的精细;具体描述应与客观事物的特征“密附”,达到“毫芥”毕现,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特征。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极为鲜明,他善于以准确、凝炼的语言确切、精细地描绘事物的形状、色泽、音响、质地等,使人读了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们先到梅雨亭。……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绿》)
朱自清这段关于“梅雨潭”的描绘,充分体现出他语言的造型美的特点。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闻其声后即见其形,由远及近,逐步展现出瀑布的各个侧面,形成一幅不断变化着的立体画面。“花花花花”,四个字重叠摹声,使人觉得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也给人一种长流不断的感觉。“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这句中用“镶”而不用“处在”、“卡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远观的静止状态。“两条湿湿的黑边儿”更是黑白分明,突出了远观的装饰美,视觉形象美好而鲜明。“一带”是写瀑布的平展形状,“白而发亮”写出瀑布远观的光泽。然后,由远及近,声音分外响,形状也发生了变化。“瀑布从上面冲下”,一个“冲”字写出瀑布奔流的气势;以“绺”形容瀑布,可以看出此时可以分辨出千丝万线的水流,与上文远观的平整光滑的感受不同了。接下来更细致地描绘出瀑布撞击到岩上棱角时的情况:“飞花碎玉般乱溅”,写出水滴溅到人身上的情景,赋予水花以灵性。整段文字,以出神入化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摹形绘声,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立体的大自然景观,给人以巨大的艺术享受。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描述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善于以文字作画涂色设彩,使画面气韵生动,具有传神的色彩造型美。他的散文善于根据抒情写意的需要,或浓墨重彩,或素妆淡彩,正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梅雨潭”的绿,呈现为丰富多彩的`色泽美,那绿是“滑滑的明亮”的,“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绿色令人感觉温润而舒畅,充满了灵气与生机,使人心醉而神迷。
朱自清写夜景也能挥洒色彩,渲染出不同情调的夜色: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与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这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这是《荷塘月色》中的月夜,月亮的纯净、柔和遍布纸上,荷塘的绿色,染得雾也变成青色,的确给人以“笼着轻纱的梦”的奇妙感觉。
朱自清不仅以富于变化的带有色彩的语言描绘事物本身的色泽,而且令人叹服的是他能给原本无色的事物敷彩涂色,写出事物的神韵: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春》)
雨本无色,但雨中的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眼”,春雨像烟雾笼罩着大地的一切,连明亮的灯光,也在烟草中染成了“黄晕”,借树叶、小草、灯光的色彩来渲染春天的细雨,于是春雨也变成色彩缤纷的雨了。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造型美还表现在对动词的准确选用上。古人“炼字”、“炼词”常常是在动词的选用上下足功夫。有人甚至说:“一个使用得好的动词,可以使一千个形容词相形见绌。”动词使用得精当,可以传达出所描绘事物的神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地,绿绿地。”(《春》)这里用“钻”字,而不用“长”或“冒”字,因为“钻”字写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月色》)一个“漏”字确切地描绘出路灯光线黯淡,树叶左遮右挡,几乎看不见路灯的情景,更衬托出荷塘环境的幽僻。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绿》)这一段文字,将静态的梅雨亭,化成动态的苍鹰,又以一个“浮”字,化静为动,既写出梅雨亭“上下空空儿的”,似凌空而飞的气势,又准确地写出梅雨亭静止不动的特征。这些动词,准确传神,言有尽而意无穷,十分耐人寻味。
“这么着每样吃点儿也并不太多。要是有饭局,还尽可以从容地去。但是要老资格的茶客才能有这样的分寸;偶尔上一回茶馆的本地人外地人,却总忍不住狼吞虎咽,到了儿捧着肚子走出。”(《说扬州》)
这段描写人物的白描文字,以准确的动词,活灵活现地展现出人物的神态。一个“捧”字,把那些没有经验的茶客,为扬州茶馆的小吃所吸引,直吃到实在吃不下去,撑得“捧”着肚子走路的形神活画出来,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其名作《随园诗话》中说:“一切诗人,总须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人活则立,人死则卧:用笔亦然。”朱自清的散文语言,字字“立”,句句活,鲜明生动、形象,具有极强烈的造型美,塑造出了一个个形、声、色、味毕现的立体画面,具有出神入化的艺术魅力。
朱自清散文造型美的特征,在给我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启迪我们如何才能把散文写得更好。要想使散文达到造型美的境界,一定要有细致观察和精细描摹的功夫,这就要求写作者要潜入生活中,作一番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和品味,然后用充满灵性的传神的语言表达出来,唯有如此,方能使文章“立”起来,紧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希望大家能通过朱自清先生散文的阅读,汲取更多的艺术手法和宝贵的写作经验。
2.朱自清散文的情理美人情美 篇二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一首优美的乐曲。朱自清散文语言的音乐美在于:
一、节奏生动、整齐之美
刘大槐说:“文章最要节奏, 譬之管丝繁奏中, 必有希声窈渺处。”[1]“希声”是乐声中的“至微之声”, 用以比喻文章的节奏。朱先生很赞赏他的主张, 并加以具体发挥:“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 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 周身筋肉仿佛做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 或是舒缓, 都产生极愉快的感觉。”
(一) 采用长短句的句式, 运用回环、反复、详略呼应等修辞方式来调节语言的节奏, 为表现题旨服务
“这是袭击, 也是污蔑, 大大的污蔑!我因了自尊, 一面感到空虚;一面却又感着愤怒。于是有了迫切的国家之感。” (《白种人——上帝的轿子》) 这里用短句和“详略呼应”造成了快而强的节奏, 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愤怒情和耻辱感。还有“抗战的中国在我们的手里, 胜利的中国在我们的面前;新生的中国在我们的望中, ……中国要从工业化中新生, ……中国要从民主化中新生, ……中国要从集体化中新生, ……”由于运用了大量的“错综式反复”“排比”, 造成了很有气势的节奏, 很好地表现了作者憧憬新中国的那种热诚的心情。又如:《春》的节律, 活泼而又平和, 富于变化而又不失稳妥。文中大量使用三音节词语:“嫩嫩的, 绿绿的, 园子里, 瞧去一大片一大片, 满是的”,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在乡下、水路上、石桥边……”。这些三音节词语的特点是十分活泼流畅的, 它们穿插文中, 使得全篇始终有一种流畅欢快、欣欣向荣之感, 读了它好似按到了春天那扑扑欢跳的脉搏。三音节词虽然跳跃活泼, 却易使文章失于平稳, 为克服这一弊端, 作者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式, 使三音节词成对出现, 这就符合了现代汉语成双成对的特点, 使人于活泼中更觉其平稳。
(二) 通过排偶、排比和对偶句式的运用, 语言更加整齐流畅且富有节奏感
我们在朱先生的散文中, 经常会发现排偶句式。例如:“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匆匆》) ,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春》) 。
这种语句, 观之整齐匀称, 读之连贯通畅, 听之节奏明快, 品之回味无穷, 具有一种独特的风采和韵味。
排比句式的妙用, 也是朱自清散文语言音乐美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匆匆》一文中写到:“于是——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作者并未提出一副“要珍惜时光”教训人的面孔, 而是通过“洗手”“吃饭”“默默”这样一些日常生活细节, 却给人以“时光催人老”的紧迫感。这种排比复迭的句式, 节奏和谐, 铿锵悦耳, 读来就像听古典乐曲《阳光三叠》一样余音袅袅, 韵味无穷。
二、声调悦耳, 抑扬顿挫
中国古典诗歌和骈文很讲究平仄、押韵, 现代散文当然不可能也不必那样。但平仄和收韵的适当注意还是能有抑扬起伏、回环变化的声调之美。朱先生的古文功底很深, 所以他往往能“不经意地注意”到这个问题。如写“梅雨潭”, 作者抓住了潭的特色——“绿”, 以“绿”为题, 以“绿”为眼, 以“绿”为中心, 甚至连句子末尾的字也大量收于与“绿”相同或相近的“i、u、ǖ”韵 (如:布、低、体、底、气、意、主、去、缬、肤、举、女……) , 当然, 真相收韵于“绿”的就更多了。
(一) 语气词和叹词的准确适用, 使语言的音调蕴涵了深情
“那一个夏天他病的时候多, 你成天儿忙着, 汤呀、冷呀、暖呀, 连觉也没有好好儿睡过。哪里有一分一毫想着你自己。” (《给亡妇》) 如果去掉这四个“呀”, 只说“汤、药、冷、暖”便要大为失色。“失”在何处?这就是失掉了“忙着”时的气氛, 失掉了作者带着深挚之爱的埋怨的口气, 失掉了音乐美。
利用语言的强弱和句式落错有致的变化, 构成语言的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 这也就是朱自清先生在散文语言上的一大特色。
声调的平仄相同或相对, 构成语言的抑扬之美, 这是诗人写诗常用的艺术手法。朱自清既是散文家, 又是诗人, 在散文创作中, 他是很注意平仄格式的。例如:“淡淡的月, 疏疏的林”, “去的尽管去了, 来的尽管来着”等, 都充分注意了平仄的相同和相对, 又仿佛是顺手拈来, 不着一点痕迹, 琅琅上口, 趣味无穷, 是诗化了的散文语言。
(二) 拟音词和叠词错落有致的搭配, 也显抑扬顿挫的音节美
声音之中有美的感人力量, 语言借助于声音, 让声音和语言发生关系, 可以作为一种强烈的表情达意的手段。在朱自清的散文里, 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他在模拟声音时, 可以做到形象逼真;在描绘声音时, 能够激起人们的音乐美感, 在语言里寄托着情感。
《匆匆》里的阳光是“斜斜”的, 它“轻轻悄悄”地挪移, “我”“茫茫然”旋转, 时间去得“匆匆”, 它“伶伶俐俐”地跨过, 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达到视觉的真实性, 而且达到听觉的真实性, 表现出作者追寻时间踪迹而引起的情绪上的飞快流动, 有一种情和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抑扬顿挫的美感。
三、音节匀称, 和谐之美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音节和谐动听在善于运用“重叠式”, 中国古代诗文, 尤其是宋词、元曲里运用较普遍, 它具有和谐悦耳、活泼自然的音乐美。
有人统计过《荷塘月色》中用了26个叠词, 用得非常的得体, 而没有丝毫的复沓。例如:形容“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时, 不用“蓊郁”, 而用“蓊蓊郁郁”。既加强了夜的寂静, 塘的幽静, 心的不宁, 这种情景交融的气氛, 又使语言增加了和谐的音乐美。
他的《莱茵河》一文中单音节词, 双音节词的搭配互对, 更为讲究。如:“马克思与考勃伦兹之间, 两岸山上布满了旧时的堡垒, 高高下下的, 错错落落的, 斑斑驳驳的, 有些已经残破, 有些还完好无恙。这中间住过英雄, 住过盗贼, 或据险自豪, 或纵横驰骋, 也曾热闹一番。现在却无精打采, 任凭日晒风吹, 一声儿不响。”
这儿“高高下下”“错错落落”“斑斑驳驳”, 三个形容词叠词连在一起, 音节匀称和谐。“住过英雄”“住过盗贼”, 两个双音节的动词“住过”互对, 两个双音节的宾语“英雄”与“盗贼”相对, 音节匀称韵律和谐。“或据险自豪”, “或纵横驰骋”, 两个单音节的“纵横”“驰骋”相对, 也给人音节匀称和谐之感。
综上所述, 我们读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犹如听柔和婉转的轻音乐, 又如欣赏玲珑剔透的象牙雕, 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美的陶醉
摘要:本文认为朱自清散文具有真淳的情趣美和超乎寻常的语言美。朱自清散文语言具有音乐美、形象美、新鲜美、口语美。笔者试从其音乐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一、节奏生动、整齐之美。二、声调悦耳、抑扬顿挫。三、音节匀称、和谐之美。
关键词:节奏生动,抑扬顿挫,音节和谐
参考文献
3.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篇三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有着缜密精巧的构思,玲珑剔透的结构,质朴凝练的语言,缜密真挚的情致。这些,无疑是构成他“文章之美”的因素。但是,主要因素正如郁达夫所说,是“贮满”着的“诗意”。
诗意,用杨朔的话来说,就是使人“动情的事”。作家把自己感到“动情的事”传递给人们,使之受到感染并产生共鸣,要求和方法是多方面的,创造诗意的艺术也是极为丰富的,其中之一就要看作家驾驭艺术技巧如何。如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其实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技巧,它对作品“诗意”的创造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大凡有艺术才能的作家、艺术家都素谙比喻技巧。难壮之声,难描之形,难绘之景,难传之情,一旦到了他们的作品里,就是声如耳闻,形如目睹,景如亲临,情同深受,出现一个潇洒幽深迷人的意境。究其底,多是比喻技巧使如此。
朱自清先生运用比喻艺术创作出散文的诗意,给人的美感是多方面的。
一、形象美
文学艺术作品必须具有可感的生动形象,唯其如此,才能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作为散文,特别是写景寄情的散文,既要有情,又要有形,这就是作家的功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仅潜隐着一种缠绵、委婉、深沉的情感,同时,他凭借精妙的比喻艺术为我们勾描出一群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
以质实之物比质实之物,给人一种形象美,这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俯拾皆是。在《春》的结尾,作家这样写道: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她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她无形、无声,是“空灵”之物,一些人要描出春天的形象,是多么困难,而朱自清写出来了,把春天的美附丽于“刚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气美,“小姑娘”的艳丽容颜美,“青年”的健壮美。使抽象的“春天”有形、有色、有神、有情,喷射出诗意的光辉,写物附意,扬言切事,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春天无比热爱和热情赞美的感情。
二、绘画美
古人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谈。能绘出影像的是画,透出神韵的是诗。好的画和好的诗总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的,朱自清写的虽是散文,却与诗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散文,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不过,后者是融于前者,耳自然流出来的。在《春》中有这样的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还眨呀眨的(略)读了这文字,你仿佛置身于万物复苏、争奇斗艳的春天之中,又仿佛在欣赏一幅清新明朗的水彩画。这幅画,远处可见五彩缤纷的花色,近处可听蜜蜂的低吟,上有蝴蝶的翻飞,下有野花活泼俏皮的眨眼。远、近、上、下、浓、淡、燥、湿,虽是信笔点染,却尽得风流。
三、音乐美
音乐是以其特有的节奏旋律来打动人心,感染人的,从而获得艺术的美丽。好的音乐,总给人以余音袅袅、绕梁三日的美感。
四、含蓄美
汪洋奔放、直抒胸臆的诗是美的,余味曲涩、含蓄蕴藉的诗更不失为美。诗为什么要含蓄?这是由生活决定的。生活本身存在着含与露、隐与现、曲与直的现象。同时进行艺术欣赏的人们,是主观能动的。不希望作家、艺术家把话说尽,一览无余,而是要他们创造出“含而不漏”的妙境,以便为人们提供想象和再创造的天地。含蓄,非诗独有,散文亦然。例如,在《荷塘月色》中有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叶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读这段文字,顿生一中隐约的朦胧的含蓄美,象交织着一首淡淡喜悦、淡淡哀伤的温柔的小夜曲,多么神秘的幽玄的情景啊~有余昧、有余情,具有咀而“味之不尽“的含蓄美。
【朱自清散文的情理美人情美】推荐阅读:
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08-17
论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08-18
论朱自清的散文特色10-10
朱自清散文11-15
朱自清散文看朱自清06-28
朱自清散文春09-26
朱自清短篇散文10-27
朱自清散文摘抄11-13
朱自清散文春教案设计09-22
朱自清经典散文《背影》读后感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