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就业调查报告

2024-06-22

物理学就业调查报告(共8篇)

1.物理学就业调查报告 篇一

管理学就业现状调查报告及我的认识

在当今社会就业已成为一大难题,就业现状使许多大学生陷入困境,为了更好的了解我们专业的就业情况我们要更好的去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现状。因为只有了解了我们的就业现状,我们就能更好的去为了就业而选择自己的努力学习方向,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管理学这一专业本来找工作就是一件问题,因为初出茅庐没人想让你去管理,很难获得别人的信任因此我们不得不从基层做起。实时了解本专业就业现状是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一份工作。

物流管理:微利行业,随着人力成本的增高,人员就业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房地产目前大势不好,物业管理是房地产服务业,就业形势没有全部前几年好,用人单位下降20%左右。

工商管理:行势肯定一片大好,你看看每年报考以及考研的人数就知道了,可是很多人根本就是盲目跟风,并不了解这个专业,实践性很强,需要一定的理论学习但更重要的是锻炼!从就业来看,目前我们学校工商管理类是就业率最高的了,但是,主要是财务方面更好点!企业管理就是有点鸡肋,高不成低不就!刚工作工资低的可怜!就业领域需要是企业,学校!学的东西很多很宽范,目的是面广,很多都不深,结果也就导致进入的门槛低,很多其他专业的考研都报,导致现在分数越来越高,可是考上发现又后悔!总的来说工商管理类还是很好的,但是绝对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财务管理:现在总的就业形式很不乐观,不光是我们这个学校也不光是我们这个专业,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会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式.毕业之后,也不是能学什么就能干什么的.我们这一届临毕业时的就业率很一般.现在,每年真实的就业率都是呈下降趋势的,好专业和坏专业都不能幸免.但是,综合素质优秀的同学,仍然是热门,这一点是硬道理.我没有去企业工作,九月份考上了事业编,所以对企业收入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的一些同学去企业,试用期一般也就是一千多一点.等正式签了合同,一般也是一千五到一千八吧.当然也有工资高的,我说的只是一般大众的水平吧。

市场营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与之相反,市场营销专业的需求缺口却越来越大.市场营销的就业前景非常可观.市场营销专业是需求较大的专业,各类企业均需要,就业前景很广阔,历年平均就业率达97%左右.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不仅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都在讲市场营销.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将继续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但是,因为市场营销的特殊性,做市场营销需要各种能力,不是学市场营销的人就适合做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反而变得不是很重要,很多低文凭的人愿意付出更大的劳动获得更多的回报,形成了营销专业学生的强劲的对手,给毕业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不管怎样我都始终相信“努力就有希望,奋斗就会成功。”我不会觉得成功遥不可及,因为只要我在不停的努力就会离成功越近,“踮起脚尖就更靠近阳光”在努力的过程中不会轻言放弃,不会低迷不前。我会很自信自己的能力,我相信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我会用最好的方式证明自己。我会很乐观的面对一切,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这一切。我会很谦虚,毕竟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大学生,我们对于社会的了解本来就很少,我们不能骄傲自大自以为是,那是肤浅的表现,我会虚心向他人请教,懂得团队合作意识,对于别人给出的意见也会耐心虚心的接受。

其实现在许多企业招聘都希望找有经验的员工,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假期多多寻找实践的机会,在学校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中更好的锻炼自己,更贴近现实地了解社会需求。了解社会需求和自己所长,就能很快的找到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找准位置才能更好的为他人服务,为社会服务。并且通过实践我们能更好的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毕业后能真正的步入社会,能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

2.物理学就业调查报告 篇二

当人感受到压力时, 就会运用一定的应对方式来缓解压力所带来的不适。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通过发掘人类自身潜能和优秀品质, 以应对压力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积极心理学基本的假定是, 人类的美好和卓越, 与疾病、混乱和痛苦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将积极心理学定义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 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 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使人类走向幸福。

二、就业压力相关研究

(一) 就业压力源研究

前人在对就业压力源进行研究时, 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 根据自编量表对被试进行测试, 再使用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丁西省的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源来自就业环境、教育背景、就业指导、个体特征和社会支持5个方面。陈宇红认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源为职业素质评价的压力、就业竞争环境的压力、自我认识与定位的压力、就业心理预期的压力、缺少求职帮助的压力、专业供求矛盾的压力。钟新、董玉倩、武永花、靳伟倩虽然在研究方法上不同, 但都认为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因素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源。惠茜提出了就业压力源可分为就业指导、个人、社会环境、家庭及亲朋关系、学校、专业6个方面。

根据前人的研究, 我们可以把压力源概括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外部压力源, 包括学校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家庭因素;另一部分为内部压力源, 即个人自身因素。

(二) 就业压力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应对方式按其对压力产生的作用可分为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吴文峰、唐本钰、罗晶研究发现积极应对方式如解决问题、求助可有效缓解就业压力带来的不适症状, 而消极应对方式如回避、幻想会加剧被试的就业压力感受。因此,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在遇到压力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 以帮助大学毕业生顺利渡过择业期。

(三) 就业压力与积极品质关系研究

1999年, Hillson和Made首次提出“Positive personality” (积极品质) 的概念, 后来塞利格曼在其著作中分别使用了“positive personal trait”“Positive quality”和“Positive character”, 并认为美德和力量是个体积极品质的核心, 具有缓冲器的作用, 能成为战胜心理疾病的有利武器。范方仕研究发现拥有较高心理韧性水平的学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较小。

综上所述, 在心理学范畴内, 目前对就业压力的研究更多的还是着眼于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方面进行研究, 而有关积极品质与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较为罕有。因此, 在今后的研究中, 我们要在继承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发掘更多能缓解就业压力的积极品质, 并通过研究找到培养这些积极品质的途径, 以帮助毕业生在毕业以后能够顺利的融入社会, 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会位置, 为实现中国梦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西省.大学生就业压力成因测试与分析[J].人资社科, 2014:236-237.

[2]陈宇红.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来源和特点[J].当代青年研究, 2009 (11) :55-59.

[3]董玉清.大学生就业压力原因及主题对策浅议[J].赤峰学院学报, 2013 (01) :188-190.

[4]惠茜.在校大学生就业压力源及其影响[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3 (03) :92-96.

[5]吴文峰.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影响[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4) :94-97.

[6]唐本钰.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在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中的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 2010 (12) :84-88.

[7]罗晶.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压力及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 (03) :51-52.

[7]范方仕.医学生心理韧性与就业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4 (09) :699-705.

3.物理学就业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

河池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2009年有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198人。其中,本科物理学专业90人,包括05物本班55人、07物专升本班35人;本科2005级电子信息工程(以下简称电信)专业85人;专科2006级应用电子技术(以下简称应电)专业23人。物理学专业为师范类专业,其他为非师范类专业。2009年2月,我们对该系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从以下六个方面做了一次问卷调查,100%回收问卷。下面根据问卷统计,我们对该系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作出分析。

一、你希望就业的地区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边远地区无人问津。边远地区可能条件相对艰苦些,待遇相对差些,但那里缺乏人才,也需要人才。因此在鼓励、动员毕业生去边远地区就业这方面,我们的思政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亟需加强。

2.全系去中西部地区意向的百分比偏低。其实中西部地区就业市场很大,有的地区因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凸现人力荒;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人才,是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所以,在就业去向的选择上,毕业生应摒弃对中西部地区的偏见。

3.物理学专业的就业地区意向,除“无特别要求”占32.2%外,主要是生源地和中小型城市,分别占23.3%和20.0%。但同专业的05物本班与07物专升本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也存在细微差别。05物本班选择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占16.3%,是后者的5倍多;而后者选择中西部地区的占20.0%,是前者的11倍多。这说明,四年制本科毕业生较之专升本的在就业上更有闯劲。

4.应电专业愿意去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型城市的占半数多,而物理学专业选择“无特别要求”、生源地及中小型城市的百分比较大。这初步反映出该系毕业生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在就业去向上的差别和特点。师范类的就业市场相对固定、均衡;非师范类的就业市场往往不在生源地,而根据生产力布局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定。

5.电信专业选择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占半数强,而选择其他地区的都较少。因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相对较多。这明显反映出该系毕业生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因专业不同而就业去向选择的不同。不过,这也与同属非师范类的应电专业选择去中西部地区的百分比最高形成鲜明对比;究其因,除专业不同外,另一个恐怕是学历层次不同。

二、你是否愿意到企业就业及意向企业的类型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绝大多数毕业生愿意到企业就业,尤其非师范专业100%愿意。这个大前提是好的。

2.但在意向企业的类型中,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选择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均为十几个百分点;选择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均不到十个百分点;选择最少的是私营企业,只有3.6%,且07物专升本班和应电专业选择私营企业的百分比均为零。可见,在具体企业类型的选择上,毕业生的观念还存在企业经济成分的偏见。在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民营和私营企业的生产规模占当地GDP的比重过半。随着新《劳动法》的实施及国家社会劳动保障体系的完善,不论何种类型企业,只要有人力需求,只要有待遇,只要有发展前景,毕业生都可以选择就业。

3.不同专业对企业类型选择的百分比是不同的,显著的不同是电信专业最不看重国有企业,这一选择的百分比只有31.3%,与选择合资企业的百分比持平,不及另两个专业选择国有企业的百分比的一半;而应电专业最看重国有企业,这一选择的百分比高达73.9%。

三、你希望就业的工资待遇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毕业生76.5%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在1200以上,其中1500-2000档次的百分比最高,为30.6%。

2.不同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相差较大;大体上是,电信专业﹥应电专业﹥物理学专业。电信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最高,近一半选择在1500-2000档,其次37.4%选择在2000以上档,而没人问津1200以下档。应电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集中在1500-2000档次,其他档次选择的百分比不高,但500-800档次无人过问。物理学专业对工资待遇的期望值各档次均有;相对来说,选择1200-1500档的百分比最高,达38.9%;其次是1000-1200档,达28.9%。

3.不仅电信专业的工资期望值远高于物理学专业的,而且应电专业(专科)的工资待遇期望值也高于物理学专业(本科)的。这充分说明专业的不同是毕业生就业(期望)工资待遇的差别的主要原因;非师范专业的高于师范专业的,或者说,应用专业的高于理论专业的。

4.电信专业的工资期望值也明显高于应电专业的,这除了表现在1200以下档电信专业无人选择外,还表现在2000以上档电信专业选择的百分比是应电专业该档选择百分比的四倍多。究其因,尽管两者专业不同不好直接比较,毕竟都属于非师范类应用专业,因此,恐怕学历层次不同是主要原因。

5.可见,决定毕业生工资待遇期望值高低的因素,首先是专业,其次是学历。

四、你就业时是否考虑专业对口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毕业生选择“必须专业对口”和“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百分比都较小,60.2%的毕业生对就业时是否考虑专业对口采取柔性态度,还有31.1%的毕业生明确表示“可以不考虑专业”。这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不愿因专业而限制自己的就业。

2.其中电信专业各选项的百分比有点突出:要求“必须专业对口”的百分比与选择“可以不考虑专业”的百分比同为各项最高,而“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百分比为该项最低。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的认同感更强,但又不囿于专业而影响就业。

五、你希望通过什么方式实现就业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学校联系与自己家庭联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就业,也有21.4%毕业生选择“自己灵活就业”的方式实现就业,而选择单纯靠“学校联系”或“自己或家庭联系”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很少。

2.全系“学校联系”项比“自己或家庭联系”项高出两个百分点。这能说明,总体而言,在联系就业上学校比自己或家庭更重要。

3.“自己灵活就业”项的百分比,非师范专业要高于师范专业;而非师范专业中,应电专业要高于电信专业;师范专业中,07物专升本班高于05物本班。

六、毕业时仍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打算

从图表所示可以看出:

1.全系毕业生大部分选择“降低期望值”或“等以后视情况而定”或“自己创业”再或“自己家里联系工作”,而选择“不就业”的很少,尤其是物理学专业毕业生该项选择为零。这说明毕业生还是很期待就业的。

2.“自己创业”项的分析,与上文五大点三小点对应一致。这也说明我们问卷调查的真实可靠性。

3.对“降低期望值”项与“等以后视情况而定”项这两大块,不同群体选择的百分比有较大差距。在“降低期望值”项,05物本班选择的百分比达58.2%,其次为应电专业的43.5%,最低是电信专业的27.7%;在“等以后视情况而定”项,电信专业选择的百分比达43.4%,其次为07物专升本班的42.9%,最低是05物本班的18.2%。这是否说明05物本班和应电专业的更迫于就业,而电信专业和07物专升本班的更有条件等待就业。

综上所述:1.相对该系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及专业结构和特点来说,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不愿去边远地区、不愿到私营企业工作、有的工资待遇要求偏高、有的不愿意就业等。2.在就业意向的具体选项上,不同专业、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不同学历、不同学制的群体选择的百分比存在差异,有的甚至差异明显。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大学生就业指导[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4.物理学就业调查报告 篇四

2008年,我院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和招生就业处特别是就业指导中心的直接指导下,全院教职员工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制订措施,克服困难,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现将我院2008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及制度保障

1、领导重视,明确职责

学院领导将就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学院成立了以总支书记、院长为主要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系主任、辅导员为成员的相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不仅充分发挥行政管理人员在就业方面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充分调动起业务领导和普通老师的积极性,依托学院学科教研室,把不同专业的市场分析工作进行分工,形成由业务老师提供专业行业分析,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实际调研,领导小组积极进行专题论证的工作模式,一旦有好的点子和好的思路,及时调研,及时论证,及时实施。

2、增加投入,促进就业

学院给与就业工作以大力支持,专门安排物理楼106室和101室作为就业指导工作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专门铺设了网线,为毕业生迅捷获取网络信息提供了条件,为就业工作顺畅开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同时,学院也增加就业市场拓展工作的经费预算,并积极争取资金,开展就业市场拓展工作。

3、计划详细,完善制度

有较详细的年度就业工作计划;工作上有制度,有措施,制订了《物理工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分工》、《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本科生导师实施细则》等制度和条例,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尽其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及时通报就业政策落实和就业进展情况,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新问题,多方 1

面推动和促进毕业生就业。

二、就业管理工作

1、工作认真,数据准确

在对待就业问题上,所有参与人员工作认真负责,及时向招生就业指导处领导报告工作和上报各项数据,毕业生资源、就业方案报送准确,无漏报、错报现象;及时准确地统计、报送就业工作阶段进展情况和就业率,纸质及电子文本数据准确规范。

2、严格管理,审核规范

就业推荐表和协议书管理严格,无借用、乱用协议书现象,且学院推荐意见详细规范、严谨客观、一一对应,写实表现能体现各个毕业生的真实情况和特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生诚信度高,自荐和推荐材料无虚假现象,没有一例擅自违约现象;毕业生离校手续(包括组织关系、户口迁移证、报到证等)办理、证件发放准确无误,材料移交清楚;考研学生政审意见及调档认真规范,毕业生转档材料移交及时、准确、规范,材料移交清楚。

3、保持联系,与时俱进

学院能基本掌握全体毕业生就业去向及就业异动情况,所有就业证明材料分类整理规范、存档清楚;通过电话、电子邮件、QQ群、短信等多种方式建立与毕业生保持长期联系的制度。

三、就业指导工作

1、全程指导,分类指导

开展全程就业指导,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内容的指导,一二年级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专场讲座,并组织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竞赛活动,多种形式的学习经验交流活动和干部培训活动;三年级着重实践性教学、实验实习等方面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四年级着重考研动员、公务员考试指导、就业能力的培养等;依靠科学的测评手段,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和辅导,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深化改革,改善教学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根据形势变化,我们的工作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是进一步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摆正教学与科研的位置,切实把本科教学工作抓好,解决好本科教学质量滑坡的问题。二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学科优势调整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增强学科专业的社会竞争力,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改变社会上用人单位认为师范院校只能培养教师的偏见,为毕业生就业创设一个好的起点。

3、开展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就业指导工作

组织观看视频资料。针对部分学生不准备考研,而第七个学期学习任务相对较轻的情况,我们组织这部分学生定期学习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主讲的《社交礼仪》、《教师礼仪》和大学生就业指导卫星专网课件等视频资料。

举办就业指导报告会。2008年3月12日,由我院党总支副书记周鹏在物理楼404多媒体教室给毕业生作就业指导报告,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指导学生为求职择业做准备;提高学生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减轻学生求职的压力,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举办创业座谈会。2008年4月9日,我们邀请具有丰富阅历,从济宁一中步入私人企业的典型代表,我院98届毕业生丛文刚对我院学生进行创业指导,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降低择业的期望值,动员学生强创业意识,勇于到中小型的企业积累经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面对面的指导。在开展集中就业指导解决学生的普遍性问题的同时,针对一些特殊情况,我院成立就业指导办公室安排值班教师与同学对话,帮助学生解决求职择业中的具体问题,特殊问题。

对以贫困生为代表的特殊学生群体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及经济情况,开展有针对性地交流指导,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以同样高度的责任感去帮助这些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远离心理危机,成功就业。

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创造就业机会

教育实习实践基地不仅具有教育实习的功能,还具有作为就业市场拓展的辐射带动功能,联系紧密、运行良好的实践基地不仅可以直接成为我们的就业渠道,更可以成为带动和影响基地所在地区就业市场拓展的十分重要的根据地和示范区。我们坚持走实习基地—实践基地—就业基地的方针路线,充分认识实习实践基地的重要作用和功能,通过一切途径大力增加基地设置,尤其注重不同区域的基地设置,探索学院与基地互利互赢的合作模式,可以很好地促进就业市场的拓展。

我院现有师范类(物理学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实习基地12个,在非师范类(通信工程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基地方面,目前,我院共有16个实践基地。下一步,我们要重点加强同省内知名大企业的联系,在结合专业行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列出有可能接纳我院毕业生的知名企业和公司,集中进行攻关。同时,我们积极探索校企联合培养、联合共建的模式,探索订单式培养的可行性途径与方式,以突破师范院校非师范类专业存在的就业瓶颈问题。

五、信息化建设

1、设立部门和网站专版,专门服务

学院网站主页设有招生就业专栏,与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链接;就业网站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指导性强;在学生会部门中专门设立就业服务部,负责毕业生的各类通知、就业信息、就业指导等搜集和发布工作。

2、实施信息员责任制

在各班主要学生干部和保送研究生中选取责任心较强的担任信息员,负责班级的各项工作,实行 “辅导员-信息员-宿舍舍长-全体学生”四级信息传递结构模式,责任到每个环节的负责人。这一举措保障了信息传递的畅通,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和效率,使各项工作的落实得到了保障。就业信息发布及时、渠道畅通、形式多样,通过毕业生就业信息专栏、学院网站、班长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四线制”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确保就业

信息渠道的畅通,如通过电话、电子邮件、QQ群、短信等方式多方位和多层次通知到人;及时搜集就业需求信息,并备有就业信息数据库和书面材料供学生查询。

六、深入调查与工作创新

1、及时调查,掌握情况

组织近三届毕业生跟踪调查,收集毕业生对学校评价的反馈意见,形成书面调查分析材料;根据学院专业特点,每年组织全体毕业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形成书面分析材料;召开毕业生座谈会,收集毕业生对学院及学校评价意见;组织了用人单位市场需求调查,收集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对毕业生质量以及对学院和学校的评价意见,形成书面分析材料和社会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材料;以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开展家长调查或联系学生家长形式,收集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评价;调查并收集毕业生典型事迹材料。

2、走出去取经,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

组织不同专业的业务老师和辅导员,形成专门的调研力量,深入社会企业、学校等不同性质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广泛收集市场信息,了解和掌握各个专业各自的就业市场前景与就业瓶颈,弄清本专业相关的各个行业在省内甚至全国的就业布局和发展情况,分析得出最佳就业区域和最佳就业方式,并对其他就业区域和就业方式进行排序分析,供毕业生参考。在2007年底对青岛、烟台、东营、德州四个地区,针对就业市场进行了实际考察和调研。首先针对师范类毕业生,我们走访了两所中学,一所是青岛二中,另外一所是德州市重点中学德州二中。通过考察可以看出,目前,全省中学教师的师资配备,处在一种供过于求的状态下,每年招聘量要小于求职量。因此,像青岛二中这样的省内知名中学,已经选择提高招聘门槛,只招纳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毕业生。当然,这种状况只在部分中学存在,省内县级以上的中学,还是以本科生为招聘的主流对象的。针对我院非师范类专业,我们对青岛海尔集团、烟台富士康集团、东营科达集团、皇明集团进行了调研。通过考察,进一步了解了社会用人单位对于高校毕

业生尤其是师范院校物理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了解了企业、中学在招聘时的选人用人标准。这为我们进一步拓展就业市场提供了第一线的资料。调查研究的思路和效果检验如果足够理想,还会形成专题报告,通过职能部门面向全校经验推广,为全校的就业市场调研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和统计分析样板。

七、存在问题和困难

1.各专业老师与社会企事业单位联系不尽相同,推荐效果和差距较明显。

2.创业教育滞后,学生主观上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客观上缺乏创业的政策优势和资金条件,以至于等待就业和观望就业的现象比较突出。

总之,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就业工作措施,努力改进不足,克服困难,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进一步提高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积极为毕业生就业献计献策,并尽最大努力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物理工程学院

5.空间物理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篇五

(一)学科简介

主要利用空间飞行器直接探测和研究宇宙空间中的物理过程的学科。空间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太阳系特别是日地空间中的物理现象与规律,研究空间环境及其对人类空间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由地球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和天文学延伸而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气球、火箭等升空工具探测高层大气的成分和密度、高空磁场、高能粒子、等离子体等,逐渐形成高层大气物理学,这是空间物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空间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①高层大气②电离层③磁层④日球⑤宇宙线⑥行星及其卫星。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系统的空间物理专业知识,熟悉计算机的运用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了解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前沿和动态,初步具备独立从事该学科领域研究和教学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三)研究方向

1.空间等离子体物理

2.日地空间物理

3.中高层大气物理

(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四)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2高等数学B

④829电动力学B或832空间物理基础

(各个招生单位考试科目略有不同,以上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五)相近学科

与此专业相关的学科有: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以上是针对分析介绍空间物理学专业及就业前景等,希望广大考生认真分析,能够找准自己的方向。

一、专业介绍

1.学科简介

地球化学是理学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它是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它是地质学与化学、物理学相结合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地球化学和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已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的三大支柱。它的研究范围也从地球扩展到月球和太阳系的其他天体。

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矿产的寻找、评价和开发,农业发展和环境科学等有重要意义。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的一些重大研究成果,如界限事件、洋底扩张、岩石圈演化等均与地球化学的研究有关。

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球化学和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能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球化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基础工程等方面从事生产、测试、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专业方向

01同位素地球化学

02岩石地球化学

03矿床地球化学

04地幔地球化学

05表生地球化学

4.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28地质学基础

④854岩石学基础

(注:各个学校的专业方向,考试科目有所不同,以上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

二、就业前景

地球科学是人类永恒的事业。只要地球存在一天作为固体地球科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地球化学就要存在一天。地球化学作为一门比较年轻的科学,目前正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因此,就业前景看好。

三、就业方向

科研机构、学校从事地球化学研究或教学工作;在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基础工程等方面从事生产、测试、技术管理等工作;在行政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四、就业分布最多5省市

江苏、河南、陕西、安徽、辽宁。

以上是针对分析介绍地球化学专业专业及就业前景等,希望广大考生认真分析,能够找准自己的方向。

6.心理学就业形势 篇六

第二公务员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可的去处部分单位对于受聘人员的身体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还需要进行体测试

第三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学生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有所互补但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这专业还不很了解心理系的学生不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具有竞争力心理系的研究生还可从事市场调研的工作但人数比较少一般本科生稍多

第四中小学一般招的本科生其心理咨询部门主要作为“花瓶”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所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较低一般研究生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不予考虑

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国内这行业从目前我国的状来看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未必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要想有外国同行的薪水有待去开拓

第六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但中国今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再加上去医院需要有行医执照难度比较大

求职职业介绍的五种模式

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高校服务部部长刘凤景介绍,招聘面试是用人单位以目测和问答为主要方式,选拔所需要的优秀人才的考核形式。通常安排在笔试和其他考核之后进行,面试的成败对应试者来说,往往具有“一锤定音”的作用。仔细阅读招聘广告。因为每个求职者都可能投寄出数十上百封求职信。因此在寄出求职信的同时,应该把每个企业的求才广告剪辑记录下来,以便在收到企业的面试通知时进行查阅,避免张冠李戴。查阅的同时要重温该企业的背景情况,同时再重温当时应聘的是何种职位,该职位的要求是什么等等。

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就业心理

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能力认真分析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做到心中有数,有所选择地发送资料。“让我一次发个够”这种不够诚信的行为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大量的网络资源,还会给接下来的职业选择带来麻烦。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同一单位应聘多个岗位,否则会让用人单位认为你缺乏诚意,缺少专业特色。

二、要特别预备好自荐材料的电子文本。内容一定要简洁明了,突出自己的特长、专业、兴趣爱好,留下准确联系方式。

7.物理学就业调查报告 篇七

作为高职经济管理专业当中的重点课程, 《管理学原理》在具有较强专业性的同时也具有较广的应用广泛性。而在现今我国经济形势飞速变化、企业改革实践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实践应用型管理人才需求旺盛的大背景下, 《管理学原理》课程由于教学方式落后以及实践环节缺失, 在人才教育方面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在该种情况下, 就需要教师能够对该门课程教学体系实现积极的改革, 以此有效促进《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效果发挥。

本文将针对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深刻分析其成因, 进而基于就业导向提出一套较为合理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在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方面重点突出管理学的应用要求, 以解决毕业生能力与社会岗位相互脱节的问题。

1 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1.1 缺乏实践环节

在现今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经济类管理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 且需要能够在实际应用当中实现实践同理论的积极结合, 通过专业知识的应用更好的实现管理问题的解决。而在现今《管理学原理》课程当中, 却存在重视理论教学、缺乏现场实践以及案例教学的情况。该种情况的存在, 则使得学生很难将其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实现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在对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提升产生影响的同时使其不能够满足现今市场发展需求。在现今管理学课程中, 对于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 学生都能够理解、掌握, 但在面对实际问题时, 却普遍存在不懂得如何实现两者结合的情况, 难以实现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而各类主客观因素的存在, 也使得院校在基地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使学生缺少实践性环节的基础上不能够使学生从深层次角度领会管理本质, 无论是对于学生该门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学习效果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1.2 教学方式落后

近年来, 在信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普及的情况下, 不同类别教学手段也被引入到了课堂教学当中。而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 在现今《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当中, 还是以粉笔以及黑板作为主要教学手段, 且在教学当中也更多的倾向于抽象理论, 缺少科学启发教育方式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在对学生学习效率、学习兴趣产生影响的同时降低教学效果。该部分情况的存在, 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较大的阻碍, 且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影响。

2 管理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

管理学是现今社会当中较为热门的一项专业, 市场当中对该类人才具有较高的需求。在学生毕业之后, 一般所担任的岗位有销售、企业人员、质管、财物以及人事工作当中。而无论哪一个岗位, 目前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 而这也正是实现《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因。

3 就业导向下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要求

3.1 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的转变是实现《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的重要基础, 其主要内容有:第一, 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能力的提升, 在课程教学后, 要做好学生能力形成情况的观察;第二, 教学内容方面, 要从传统理论知识教学转变为围绕任务以及项目的实训, 在实训过程当中实现理论知识的深化以及补充, 避免出现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的情况;第三, 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做、教师讲评模式, 在该模式中, 学生不再以被动的方式接受知识, 而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主动追求;第四, 教学手段方面, 要从以往简单的书面、板书方式逐渐向着网络、多媒体等方向发展, 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3.2 具有综合项目

在《管理学原理》课程当中, 技能点以及知识点都以分散的方式分布在课程教学当中, 在具体教学当中, 如果教师不能够实现这部分知识点的串联, 学生就往往感觉雾里看花, 很难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更不能够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换。此时, 就需要教师能够做好思考以及探索, 通过综合项目的建设保证能够实现重点技能点的涵盖, 在项目的基础上穿针引线, 在做好教学活动开展的同时做好学生未来岗位工作所需能力的锻炼。

3.3 做好实地考察

按照能力诉求进行课改, 前提条件是找准技能培养目标。技能目标既非从天而降, 也非想当然, 而是应当根据学生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设定。因此不能闭门造车, 要做大量的调研, 对有关岗位的直接主管、人力资源专家采用访谈法或问卷调查法等, 收集第一手宝贵资料。在此基础上, 还需对工作岗位做彻底全面的分析, 得出一套全面、真实的基于工作技能要求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4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体系研究

4.1 课程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方面, 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 就业岗位分析。

在《管理学原理》教学当中, 这部分分析内容十分重要, 可以说是对工商管理专业体系的整体把握。对于《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而言, 其需要能够服从整个专业教学以及培养体系。对此, 就需要在课前做好重点内容的分析, 包括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可能从事岗位等等, 经过分析之后, 则能够根据岗位情况下做好需要做好工作类型的分析, 进而获得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类型。

第二, 课程技能分析。

在做好岗位能力分析的同时, 需要联系岗位技能需求做好学生能力情况的分析。在教学活动当中, 要通过专家意见法以及头脑风暴法的应用实现三级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的建设:第一级目标, 即通过教学做好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技能的培养;第二级目标, 即通过教学以及实训方式的应用做好学生组织、计划、管理基础、控制以及领导能力的提升;第三级目标, 即在经过科学分解之后做好学生管理技能的培养, 包括有目标管理能力、组织结构设计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团队激励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以及计划控制能力等。

第三, 综合项目设计。

在《管理学原理》教学当中, 将保证综合项目贯穿在整个教学周期当中,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前后连贯将其应用在教学训练、理论提升以及知识归纳等方面。对于综合项目模式而言, 其可以说是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 学生在参与到项目之后, 则需要在项目当中实现对应“岗位”的寻找。

第四, 单元任务设计。

在完成综合项目确定之后, 则可以根据目标体系实现项目任务的分解, 以此形成能够满足培养目标的体系。在做好三级能力培养目标建设的基础上, 可以形成不同的训练单元, 将单一能力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建设, 通过针对性实训任务的设计更好地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打造。之后, 可以通过若干训练单元的应用为学生提供训练, 在不断完成二级目标的基础上完成项目教学。

第五, 课时安排。

在实训课程中, 具有三种时间运用模式, 包括有全程实训模式、对等课时模式以及辅助实训模式,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其中, 全程实训模式即将管理学基础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训课程, 对等课时模式即在管理学基础课程当中, 用50%时间实现理论知识的学习, 另一半课时应用于实训。辅助实训模式即仅仅使用1/3时间实训, 选择部分项目在外开展。

4.2 课程单元设计

在课程教学中, 第一堂课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课程。在该课程设计当中, 要保证学生能够对课程形成强烈的重视以及兴趣, 以此便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学生简单自我介绍之后, 教师则可以安排学生解释“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 之后再号召大家开展一次角色扮演:即如果你是一项活动的负责人, 你会怎样做?在学生积极讨论的情况下, 教师也需要通过科学引导方式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到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管理并不神秘, 实质上, 其正是组织、控制、计划以及领导的循环。在学生掌握上述内容之后, 则可以做好学习方式的介绍, 包括即将开展的单元任务以及综合项目等。

在普通单元设计当中, 教师则需要做好引入环节的把握, 在课程开始之后就联系训练目标直接提出问题, 通过教学气氛的良好营造帮助学生能够以更为顺利的方式进入到角色当中。之后, 则进入到演练环节, 即通过部分基本思路的提示使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在充分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做好“沙盘推演”, 从感性角度进行自我体验。之后, 则是重点的归纳环节, 在该环节当中, 由不同小组派出一名学生进行结论的汇报, 说出相应的依据以及理论。之后, 由教师在做好学生答案指点的基础上归纳任务完成所需步骤以及技能。最后, 再以任务形式进行重复训练, 不断加强课程学习效果以及实践能力。

5 就业导向下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考核标准

在充分结合《管理学原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 在考核过程中, 需要做好实训项目成绩比例的加大, 在实训教学大纲制定当中, 做好实训项目考核标准的明确。在改革之后, 成绩核算方式为课堂考核占据总比重的30%, 内容包括课堂中学生的出勤情况、案例讨论情况以及教师提问情况等。课后作业占据40%, 内容包括有将课堂中学生实训报告、课外作业以及专题调研报告等。期末考试占据30%, 即对管理理论以及实践知识的考验。该种考核标准的设定, 能够有效实现学生学习当中学习能动性的增强, 并帮助其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

5.1 考核内容

考虑到学科的特殊性, 本课程的考核情况应该以管理知识的实践应用为主, 为此本文在考核部分分别设计了4个与管理学相关的真实情境 (如表1所示) , 实行分组考核, 每组5人。

5.2 评分标准

采取百分制评分标准, 由专业课教师根据小组对情境项目的设计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单个考核项目满分100分。单个考核项目中小组实践设计方案占30分, 实践报告占60分, 实践结果汇报占10分, 如表2所示。

考核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级别, 要求4个考核项目全部在“及格”或“及格”以上才算通过考核。考核完毕后统一登记到期末总成绩单上。

6 结束语

在上文中, 我们对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体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在实际教学当中, 需要能够做好重点把握, 以教学体系的科学建立保障教学效果。

摘要:本文将针对高职《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现状, 深刻分析其成因, 进而基于就业导向提出一套较为合理的《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在教学设计和考核标准方面重点突出管理学的应用要求, 以解决毕业生能力与社会岗位相互脱节的问题。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体系

参考文献

[1]常耀中.《管理学原理》课程贯穿式案例教学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6 (09) :11-12.

[2]苏娴.基于能力本位的《管理学原理》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31) :88-89.

[3]海力且木·斯依提.《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谈[J].才智, 2013 (17) :111-112.

[4]陈小锋, 冯菊香.高校“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理念反思研究[J].陕西教育 (高教版) , 2013 (09) :66-68.

[5]邱海燕.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5) :155.

8.物理学就业调查报告 篇八

摘 要: 文章为探讨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72名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现状及其对专业建设的看法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访谈结果表明,受访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5.8%,65.3%的有过工作变动,收入普遍偏低,就业最多的领域是企业(43.1%)和教育培训及公益事业(20.8%),受访毕业生中有77.6%的认为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对自己有帮助,并对专业的实践体系、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应用心理学 就业状况 教育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对心理学的关注和认可程度逐渐提高,社会对于心理学工作者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适应社会需求,2001年国家卫生部要求三级甲等医院必须设有临床心理科,同年医学院校中的首批应用心理学专业随之建立[1]。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开设,为实现心理学与医学的交融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如何发挥医学院校的优势,构建具有自身特色、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培养模式仍是各大医学院校不断探索的问题。

目前,在医学院校设立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初衷是为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人才,但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制为四年,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不符合执业医师资格报考条件[2],对毕业生进入医疗卫生部门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是一个巨大的障碍。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市场发展尚不完善,就业形势严峻,2015年教育部更是将应用心理学专业列为“红牌专业”,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同样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改革应从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教学内容入手。本研究对某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为高等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在成都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2005级至2010级的6届本科毕业生抽取72人,男性20人,女性52人,对其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当前工作状况、工作变动情况、对专业学习的看法、对专业建设的建议等。

二、结果与分析

(一)受访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状况

接受访谈的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率为95.8%,65.3%的毕业生自参加工作后有工作变动,毕业生的收入情况见表1。

(二)受访毕业生的就业领域

受访毕业生就业最多的是企业(43.1%)和教育培训及公益事业(20.8%)。在接受访谈的毕业生中有44.44%表示自己进入了期望从事的行业,他们期望从事的具体行业见表2。

(三)受访毕业生的实习意愿

受访毕业生最期望的实习基地是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企业和医院,见表3。

(四)毕业生对专业学习的看法

受访毕业生中有77.6%的认为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对自己有帮助,主要表现在:加深自我认识,学会思考人生;提升个人的心理素质,可以更好地自我调控;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把握他人心理;学会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对目前工作有帮助(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教育、销售、心理咨询与治疗等)。5.6%的毕业生认为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对自己没有任何帮助。

(五)毕业生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看法

受访毕业生对本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体系、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以及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体制等问题均提出意见和建议。

50%的受访毕业生对实践体系和教学内容提出建议:在教学中增加实习和实际操作培训,同时增加专业实践机会,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多参与一些与时俱进的科研课题;拓展实践领域,如医疗、教育、航空、整容咨询、HR、狱警、青少年问题中心等;在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咨询方面进行深入培训。

22.2%受访毕业生对课程设置提出意见:医学院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既学医学课程又学心理学课程,但感觉内容太庞杂,什么都学,结果什么没学好,课程设置应该有更强的针对性。

20.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教育体制有待改进:主要集中在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获得的是理学学位,不能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和心理治疗师,大大限制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

12.5%的受访者对培养目标提出建议: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以外的知识,多提供相关专业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参加其他社会组织的相关讲座;尽早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三、讨论

(一)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生存现状

就本次访谈结果看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生存现状并不乐观:

1.经济收入偏低

《就业蓝皮书: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一项针对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2011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484元(本科为6155元,高职高专为4812元)[3],而在本次受访的毕业生中月薪5000元以上的不足10%,在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低,受访者普遍报告目前收入情况并不理想。

2.专业对口率低

就本次访谈结果来看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尚可,但多数受访毕业生目前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关系不大,只有少数毕业生在医院、学校或者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从事心理咨询或教学工作,还有一些在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其他大部分毕业生均在企事业单位从事销售、行政、文秘等与专业培养目标不同的工作,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没能进入期望从事的行业。

究其原因,尽管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具有医学背景,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四年制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只能授予理学学位,该专业毕业生不具备报考临床执业医师的资格,即使进入医院也大多只能从事行政管理和文秘的工作,只有极少数能够对口从事心理辅助工作;而在医院以外的用人单位眼中,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相比并没有特殊的优势。此外,由于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行业起步晚,普及程度不高,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人才需求有限,致使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难以找到对口工作一展所长,同时获取满意回报,使很多毕业生选择转行。

在本次访谈中,笔者注意到一些可喜的现象,如本专业毕业生开始逐渐进入之前从未涉足的领域(如公益组织、社工机构等)就职,他们的工作可能是带领弱势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对有生理或心理残障的群体进行康复训练等与应用心理学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日后毕业生的就业思路,同时还能为在校学生提供众多的实践机会,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二)课程设置的调整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开办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时间都不长,办学经验不足,缺乏成熟的参考模式[4]。几乎所有医学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都由医学和心理学两个部分构成,而这两个学科课程繁多,学生难以在4年时间内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并实习,因此,在专业培养上对课程进行了一定的压缩,形成“基础医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培养模式[5],这使得该专业毕业生感觉医学和心理学都学了,但都只学了皮毛,使之与其他非医学院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竞争心理学相关工作岗位时反而存在不足。

(三)实践体系的调整

访谈中超过半数的毕业生提到,应该进一步增加实践课程,不仅是学时的增加,实践领域和内容也应该予以拓展。

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的实习基地主要集中于学校提供的医院、学校、少管所,以及学生自己联系的企业、社工组织等。从表3中可以看出,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才是最希望进入的实习机构,然而目前我国西南地区成熟的、具有社会公信力的、具备培养大量实习生的实力、且愿意接收实习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寥寥可数,导致本专业能够如愿进入心理咨询与治疗机构的实习生数量极少。虽然医院能够为实习生提供一些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学习机会,但更多的实习医院仍沿用与医学实习生相同的“转科”模式,并未因专业的不同而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实习生做出不同的实习安排,但这种实习模式并不能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职业训练。

目前,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管理与销售等方向。随着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发展,在校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也越来越明确,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就应该鼓励他们多参与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和实习(如,人力资源管理、青少年问题处理、犯罪心理研究、整容咨询、社工工作等),可以是学校统一组织的,亦可以是学生凭个人能力获得的机会,这样既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拓展实践领域,又可以让学生有机会进行更深入的实践。

(四)培养目标的调整

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目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需要,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科学思维和实践技能,在医疗、教育、行政、企业、事业、社区等单位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不难看出,该培养目标是基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本次访谈结果显示若根据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看,目前的专业教育距实现该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然而,作为大学,不仅是一个培养职业素养的地方,更应是一个促进和引导个人成长的殿堂,专业培养目标不仅要着眼于职业发展,更要突出其对个人发展的意义,引导学生更深入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塑造更健全的人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展现人文关怀,这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的特殊之处。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固然是评判专业成败的硬指标,应是目前专业教育努力的方向,然而对于发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时常自省的习惯等目标不应该被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育轻视或遗忘。从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受访毕业生都承认应用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对其生活和工作都是有帮助的,专业学习对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即使在非对口的工作中)有积极的意义。这样的结果,对教育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四、建议与对策

第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学方法改革,使实践教学真正达到效果。

第二,合理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所占比例,有针对性地建立和丰富见习和实习基地。

第三,合理设置医学与心理学课程安排,并利用医学院校的医学优势,突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色,发掘与专业对口的职业,拓宽就业思路。

第四,丰富和深化现有培养目标,重视应用心理学专业在学生个人成长中的特殊积极作用。

第五,合理调整教育体制,力求学制与专业特色匹配。

参考文献:

[1]黄车白,傅振荣,毕晔,等.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的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38-39.

[2]百度百科.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YJldWEu-2-VN5RLE41Ivz0 UZPyc N0S8w6KUXQD0mRZfKkvyNPE_IJ_wqJ2YMQx5h24kTEubUADqYJn6t8YxfZq.

[3]随心.大学毕业生收入排行出炉:平均月薪3773元[DB/OL].http://news.mydrivers.com/1/434/434199.htm.

[4]谢静涛.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去向的反思[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44-45.

[5]郑亚楠,方必基.某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去向调查[J].科技创新导报,2013(22):229-230.

基金项目:成都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426)

上一篇:国庆节优秀作文800字初中生下一篇:小学三年级的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