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鲁迅的人物作文

2024-10-16

写鲁迅的人物作文(共12篇)

1.写鲁迅的人物作文 篇一

鲁迅先生先学矿路,再学医学,最后弃医从文,可谓“半路出家”了。然而鲁迅一登上文坛,就写出了超多优秀文学作品,于是就有人称赞鲁迅是“天才”了。鲁迅先生却感慨地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是啊,例如鲁迅先生在写作《阿Q正传》时,写到阿Q赌钱一段写不下去了,因为他是从不赌钱的。先生废寝忘食,冥思苦想,可始终写不出令自我满意的场景来。于是他又抽出时间,请一个名叫王鹤照的工人来表演赌钱的情景。

王鹤照对绍兴戏的摊牌九极为熟悉,在手舞足蹈的表演中,他还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咳,开啦里格……天门啦,角回啦,人和天宝在哪里啦……啥人的铜钱拿过来咧……”鲁迅先生一边倾听,一边记录,在此基础上最后写出了生动的赌钱场面。这天,当我们惊叹于《阿Q正传》的精妙时,你可明白鲁迅以前为此付出了多少工夫吗?

2.写鲁迅的人物作文 篇二

1. 愚昧不悟的人物形象

鲁迅小说当中的人物形象有知识分子和农民, 农民是社会底层的人物, 处处受到压迫, 知识分子历经磨难, 生活贫困, 生活的贫困说明了知识分子的愚昧不悟。愚昧不悟这种类型的人物受到了封建社会的压迫, 在男权、神权和政权的影响下, 他们非常得困苦, 鲁迅在描绘这些人物的过程中的情绪是非常复杂的。

鲁迅小说里面的知识分子一贫如洗, 结局是非常悲惨的, 他同情知识分子的不幸, 然而更为关键的是探究我国知识分子的命运根源。鲁迅所刻画的知识分子具有多样性的形象, 然而都是处于腐朽的社会当中。首先是愚昧不悟的那一种知识分子, 如《白光》当中的陈士成形象和《孔乙己》当中的孔乙己形象。他们一味地追逐八股科举, 受到了封建思想和制度的压迫, 属于旧式的知识分子。愚昧不悟的这一种知识分子还有小说《药》当中的华老栓夫妇、《祝福》当中的祥林嫂, 以及《大悲咒》当中的王九妈等。

阿Q这个人物形象代表了广大的农民。阿Q这位农民受到了地主阶级的压迫, 生活一贫如洗, 精神胜利法是他的显著特点, 他在受被打败或者是被压迫的时候, 没有明确实际情况, 一味地自欺欺人。阿Q的性格核心就是精神胜利法, 而我国当时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就是阿Q形象。在《故乡》这一篇小说当中, 塑造了典型的农民代表闰土, 在一开始的时候, 闰土这个孩童是聪明、朴实和勤劳的, 可是最终成为了麻木、迟钝和憔悴的劣根性形象, 鲁迅把充斥着混乱、动荡和饥荒的社会和无情的时光流逝化归为农民的劣根性原因。鲁迅所塑造的农民形象的精神状态是麻木不仁的, 在当时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鲁迅小说当中的农民形象是整个民族精神状态的一种体现, 是非常典型的。鲁迅所刻画的知识分子和农民形象是非常愚昧无知的, 当然, 鲁迅也同情他们的不幸, 然而也鞭笞了这些人物的精神弊病, 体现出惋惜国民的强烈感情。

2. 卫道士的人物形象

卫道士这种人物形象属于反动派, 是鲁迅所塑造的不可缺少的一种人物形象。鲁迅所刻画的卫道士形象非常地典型, 这种人物不但有农民, 而且也有知识分子。鲁迅在小说当中, 鞭挞和批判了卫道士形象, 比如, 在小说《肥皂》当中, 对道统和太太声音的描写, 其实是讽刺了他们的龌龊灵魂。倘若讲愚昧不悟的这一种人物是受害人, 那么帮凶就是卫道士。卫道士的代表人物形象还有小说《风波》当中的赵七爷与《药》当中的康大叔。

3. 彷徨挣扎的人物形象

可以说, 阿Q也代表了反抗这一类人物, 他到处流浪, 时时受到了欺凌, 尽管阿Q是愚昧的, 可是也具备反抗的一面, 仅仅是他所应用的反抗的方式限制于幻想以后和夸耀以往, 想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具有自贱性和盲目性。在最终阿Q参加革命的时候, 也不是真正地革命。再比如小说《采薇》当中的叔齐和伯夷, 坚持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的原则, 迂腐地反抗, 以及小说《离婚》当中的爱姑对男权的反抗等。鲁迅认为反抗具有盲目性, 是一定不会成功的, 这些人物形象进行反抗的指导信仰是愚昧的思想, 因而使得反抗不具备斗争性。

4. 盲目反抗的人物形象

在鲁迅的小说当中, 还塑造了一部分彷徨挣扎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受到了民主思想的影响, 是革命的先锋, 其中, 小说《在酒楼上》当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吕纬甫。吕纬甫在受到了民主思想的影响之后, 探究改革的路子和策略, 可是屡次受到挫折, 最后的时候失去了固有的信仰和斗志。针对吕纬甫的彷徨挣扎, 鲁迅也没有体现出太多的惋惜之情, 他对我国当时的知识分子缺少严谨的思想进行了总结, 说明了在挣扎的过程中, 意志薄弱是会失败的。

《孤独者》当中的魏连殳也属于彷徨挣扎的这一种代表人物形象, 魏连殳在一开始的时候是新党的领袖, 在遭受失业威胁、流言和社会打击的时候, 向反革命方妥协, 从本质上来讲, 革命党员的素质是不具有的。除此之外, 还包括小说《伤逝》当中的涓生与子君反抗婚姻。鲁迅所描绘的这一系列彷徨挣扎的人物形象, 批判了反抗者的妥协和软弱, 从而启发了当时那个死气蔓延的时代社会。

5. 自觉反抗的人物形象

在鲁迅的小说当中, 也包括一种自觉反抗和初步觉醒的人物形象。这一种人物形象属于成功的革命志士,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 在当时的时代是非常可贵的。这一种人物形象代表包括小说《故事新编∙理水》当中的大禹和小说《药》当中的夏瑜, 大禹治水属于坚定的革命人士, 夏瑜进行战斗是非常决然的。鲁迅小说当中的这一系列人物形象是非常珍贵的革命形象, 虽然鲁迅也仅仅是从侧面进行烘托, 但是也包含了鲁迅的期望之情。毋庸置疑, 鲁迅所刻画的这种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他希望中国人民可以奋起反抗。

摘要:鲁迅作为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 其创作发人深省。他所写的小说的人物形象是生动鲜明的, 所留给人的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鲁迅的小说主要描绘了一些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 形象地刻画了国民的劣根性。鲁迅对自己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 本文着重对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了分类分析。

关键词:鲁迅,人物形象,分析

参考文献

[1]蒋锋锋.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J].人文社科, 2010 (12) .

3.谈鲁迅小说《药》中的人物出场 篇三

人物是小说里的关键因素,一部小说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塑造的成败,而人物的出场在人物的塑造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巧妙而艺术的人物出场对于展现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揭示主题、吸引读者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名著,其中的人物虽然不多,但作者在安排一些人物的出场上却匠心独运。笔者试图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药》中几个人物的出场。

一、华老栓

华老栓是小说中最先出现的人物,他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一步步被推向观众的。小说开头有几句自然环境的描写:“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一片阴冷、萧瑟、凄凉、死寂的景象。文字简洁,却含义深刻。秋天的后半夜,寒意正浓。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来,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什么都睡着,死寂,没有生机。作者在描写屋外环境的同时,也暗示了辛亥革命前后的黑暗社会,像华老栓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正在黑暗中昏睡。我们再来看屋内:遍身油腻的灯盏,可见家庭的穷困;茶馆的两间屋子,交代了全家的生计;青白的光,映出的是清贫、寒酸的景象;老女人的声音是老伴关切的问候;里屋里的咳嗽,暗示生病的儿子。作者用极其简省的语句迅速交代出人物的生存背景、家庭状况。老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本应是人们熟睡之际,华老栓忽然此时起身,莫非有什么要事?人物一出场就为读者设下悬念。华老栓起床后,老伴掏出洋钱,肯定是要买什么东西。他接钱的表现:“抖抖的”、“在外面按了两下”,小心谨慎的动作掩饰着内心的恐慌。这就更增加了读者的疑惑,于是读者被紧紧抓住,跟随老栓由家中走上街头,去追问个究竟。

二、康大叔

康大叔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前后两次出现。一次是在刑场上,当华老拴战战兢兢地躲在众多看热闹人的后面等药时,他突然出现在老栓面前。“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这简单直白的话语中可见此人粗鲁、贪婪的本性。然后作者写他的眼光正像两把刀,一幅凶神恶煞的模样,以至可怜的老栓在他的面前像缩小了一半。我们知道,此时的康大叔刚杀了夏瑜,就立即与老栓做起了人血馒头的交易。“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个细节让人看了不寒而慄,以至老栓不敢去接,而康大叔毫无半点惧色,充分暴露了这个封建刽子手凶残的本性。“嚷、抢、扯、裹、塞、抓、捏”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他粗鲁、焦躁、贪婪、狡诈的特点。

康大叔第二次出场是在第三节茶馆一场。众多茶客济济一堂正在闲聊之时,康大叔又是突然出现。一个“闯”字很自然让人联想到《水浒传》中泼皮牛二出场时的“撞”字,未现其形,先临其势,活画出了这个封建爪牙目中无人、横冲直撞的凶恶嘴脸。再看他的扮相:“满脸横肉,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钮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1]不修边幅,完全一幅流氓相、恶人相,浑身散发着蛮横霸道、老子第一的气息。他说话总是嚷,愚昧无知,缺乏教养,却自以为是。这个人物的出场很有特色,富有威势,他的出现迅间改变了整个场面的气氛。第三节中他高声喧哗,独唱主角,自鸣得意,众茶客“恭恭敬敬”、“笑嘻嘻”,就连花白胡子这位长者在他面前竟表现出低声下气地媚态。

我们不妨将康大叔的出场与《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回里王熙凤的出场作一比较。此回是以黛玉为引线引出贾府中的众多人物。当黛玉正与贾母叙话之际,就听“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同样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貌似自责礼貌的语言,其实显示出的是王熙凤在贾府尊贵受宠的地位。因为除了王熙凤,没有人敢在贾母面前如此“放诞无礼”。这也就难怪黛玉要纳罕寻思。王熙凤不是一个人出来的,而是被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出来的,众星捧月一般,好不气派。再看她的打扮,“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从头到脚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完全一幅贵妇人的气派、大家的风范。“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2]万般风情集于一身,摄人魂魄,美丽的背后又让人领略一股威寒之气。

康大叔同王熙凤都是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但又是相互对立的两极,一个是封建统治者的走狗,一个是封建大家庭的贵妇人。康大叔前后两次出场,一次是在夜间,比较模糊,初次亮相就匆匆离去;一次是在白天,相对明晰,茶馆成了充分展示他的舞台。这就犹如一个人由远而近,开始看到的是他的轮廓、大致印象,进而看清他的面相、他的眉目。王熙凤则不同,她的第一次出场就充分展露自我形象,尊贵、泼辣、富有心计的特点跃然纸上,大有先声夺人之势。鲁迅在刻画康大叔时用的是比较俭省的语言,而曹雪芹在描写王熙凤时则是挥毫泼墨,精雕细刻,极尽语言之能事。一个犹如黑白二色的中国传统山水画,一个犹如铺彩镂金而成的西方油画。

三、夏四奶奶

夏四奶奶是小说中最后出现的人物,作者在安排她的出场时也是十分讲究的。夏家这条线作为全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置为暗线藏而不露,直到最后才让夏四奶奶出场,而且被放在坟地这一特殊的场景,渲染悲剧气氛的同时,也给读者一个最终的交代。

夏四奶奶上坟的时间安排得比较巧妙。同是清明扫墓,华大妈早早到场,祭奠一通,呆坐着,夏四奶奶姗姗而来。为什么她没有在华大妈之前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她见到华大妈时的表情,“有些踌躇”,脸上“现出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这些细微之处真实的反映了夏四奶奶当时矛盾的心理。从前面坟场布局的描写我们知道,坟场中间有一条小路,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庾毙的人,右边是穷人家的丛冢。由此可见封建礼法的森严,即使人死了,也要在他们之间划出严格的界线。夏瑜是被封建统治者正法而死的,按照封建正统思想,造反杀头,天经地义。作为他唯一的家人夏四奶奶,愚昧落后,受封建思想愚弄的普通劳动者,自然觉得这是丢人不光彩的事情。她想早早上坟不见别人,却又偏偏碰上了华大妈,路左边儿子的坟明明摆在那儿,所以她“踌躇”、“羞愧”。这进一步控诉了封建统治的罪恶。

夏四奶奶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寥寥几笔,却富含深义。“半白头发”来哭黑发人,其情其景让人痛心。“襤褛的衣裙”、“破旧的朱漆圆篮”,典型的赤贫家庭,印证了前面康大叔所说的“榨不出一点油水”。这一切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悲惨的生存境况。

总之,华老栓、康大叔、夏四奶奶这三个人物的出场描写都各具特色,其中尤以康大叔的出场最为精彩,他们都为小说增色不少。

注释:

[1]施耐庵.水浒传[M].长春出版社,2006.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鲁迅人物传记作文 篇四

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受来到读书的快乐;《社戏》则体会来到童确实幸福快乐。他是中国古代文学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他是文学类的猿巨人!从他的身上,能够读取人的本性的心灵美、读取黑与白、是是非非。

我钦佩鲁迅真实的缘故,是由于他是个出凡入圣的“神”,他是严苛实际意义上的真实的人!他爱恨分明,踏踏实实,品格高尚;他“俯首甘为孺子牛”!

5.写鲁迅的作文 篇五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了无数经久不哀的书:如《阿Q正传》、《狂人日记》、《仿惶》、《坟》等许许多多著作广为流传。鲁迅先生总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鲁迅先生的房间里总是亮着一盏灯,鲁迅先生的背影在那儿匆忙的写文章,还不断的发出一阵阵咳嗽声……就这样鲁迅先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写作,为我们的后代做出了榜样。同学们,我们一定要以鲁迅先生为榜样,发奋学习,多做好事,真正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鲁迅先生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怕困难,他以坚持不懈的勇气与黑暗的势力作斗争。他是我们祖国一颗璀璨的明珠,他是进步青年永远的导师。啊,鲁迅先生为我们祖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鲁迅先生还常常关心青年、爱护青年,对青年的进步更是无微不至的关心。他给予那些失落的青年像父爱般的慈祥,温暖的关怀。他还亲自接待了来访的青年500多名,亲自给青年回信500多封,帮助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是啊!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有许许多多的青年走向了革命的道路,有许许多多的青年走向了文学的道路,更有许许多多的青年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6.写鲁迅的初中作文素材 篇六

我最推崇鲁迅的那种批判精神,那是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超人意志,一种刚毅果敢、临危不惧的勇士精神。知道对手不如自己而出击的不能算作勇士,只能算作壮士;而知道对手强于自己却仍勇于出击并无所畏惧的,当算是勇士。而鲁迅正是后者,反动当局虽已摇摇欲坠,但专制手段尚存,鲁迅在如此情况下,坚强斗争并以笔为武器,给当局一次又一次沉重打击。

他的文章没有莎士比亚那样华丽的辞藻,没有屠格涅夫清新的文笔,更没有巴尔扎克的累累著作,但他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却宛如天神一般。鲁迅的文章涉及面很广,其文中有对一般愚昧民众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对普通中国人的观察可谓隔岸观火,洞察秋毫,将其比喻为“铁屋子”里“许多睡熟的人们”;也有对权贵淋漓尽致的讽刺与痛骂,使人读后义愤填膺;还有对社会现象、国家政治的深刻剖析,其间不乏批判与讽刺。他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也因此而确立。

鲁迅关注的是整个民族,整个社会。

读点鲁迅

如今的国人若再清茶一杯,台灯一盏,把鲁迅书一卷,肯定是一道奢侈的风景。孔方兄的诱惑,浮躁的心绪,已将思想框成格子。我在格子的氛围里,坚守那份执著的承诺:读点鲁迅。

我们曾经在周作人的乌篷船里寻觅悠闲和怡适,我们曾经在梁实秋的雅舍中喝茶谈酒,我们曾在陈源的闲话里论随笔谈小品,我们也曾在林语堂的幽默里赏鉴人世间的恩怨:我们单单忘怀了那位孤独的巨人,呐喊的勇士,深沉的思想者,慈爱的老人,那1000万言16本的大书。

读点鲁迅,在你孤独无助时,那是一根神奇的拐杖;在你彷徨无奈时,那是一盏不灭的明灯;在你空虚单调时,那是一餐无价的精神食粮;在你空虚单调时,那是一餐无价的精神食粮;在你沉沉入睡时,那是你枕下的宝典! 读点鲁迅,我们可以少些浮躁,少些小家子气,少些庸俗和丑陋。读点鲁迅,我们才能逐步成熟。正视人生,直面社会,热爱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崔瑞鑫《读点鲁迅》)

绍兴的大梦

“先生!”我在心里轻轻叫了一声,鼻子就有些酸楚。其实,这是我第二次站在周家祠堂的门前。

那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也是一个初夏,脸上还是红扑扑的我忽然就站在这绍兴城的周家祠堂前。记忆中的我,迈进新台门的脚步是雀跃的,寻找百草园的眼睛是欢喜顾盼的,品尝咸亨酒店的酒是香甜醉人的。在周家祠堂后门外的小运河上,一艘旧旧的乌篷船载着我们三个年轻人,穿过一座座木的、石的小拱桥,驶向了鲁迅儿时的外婆家。

将近三十年过去,一路的风雨沧桑,当年的小辫姑娘早已无法雀跃,周家祠堂早已不再是从前那般轻松游览的胜地。这些年中,我几乎“怕”谈到鲁迅,甚至怕写下“鲁迅”这两个字,因为觉得自己不配。在中国,谁能说不知道鲁迅呢?只是觉得所谓的“狂人”和“阿Q”,“闰土”和“祥林嫂”却都已走远,鲁迅的声音只属于他的那个历史。其实,鲁迅的笔又何曾离开过我们?他所揭露的“国民性”依旧在今天的“看客”身上显现,他所抨击的“精神胜利法”无处不在发酵,今天的闰土还会叫一声“老爷”,执著的“读书狂人”还会呐喊着“救救孩子”!鲁迅的身影,从上世纪走来,他还将走进下个世纪去。

又见三味书屋。轻轻地,我不敢惊醒鲁迅当年上学的小桌,那上面有他亲手刻着的一个“早”字,桌面上有他那小小少年一丝不苟的眼睛。书屋的后面是百草园,当年的草木竟然被换成了一方玉米的青苗,只有那一截矮矮的土墙,还告诉我那里曾留存过少年鲁迅的手印。我不禁仰望苍天,正看见屋檐上密密的野草,它正在风里独自垂看着我等人间“过客”。

鲁迅妙语

1.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两地书》一九二五年

2.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一九二七年

3.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这个与那个》一九二六年

4.中国人有一种矛盾思想,即是:要子孙生存,而自己也想活得长久,永远不死;及至知道没法可想,非死不可了,却希望自己的尸身永远不腐烂。——《老调子已经唱完》一九二七年

5.中国公共的东西,实在不容易保存。如果当局者是外行,他便把东西糟完,倘是内行,他便把东西偷完。——《谈所谓「大内档案」》一九二七年

6.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中国语文的新生》一九三四年

7.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捽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高兴的人尽有,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经验》一九三三年

8.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两地书之廿九》一九二五年

9.中国人不疑自己的多疑。——《我要骗人》一九三六年

7.写鲁迅的人物作文 篇七

一、《补天》

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造人和补天的创世女神, 是一位始祖英雄。在《故事新编》中女娲依旧履行着造人和补天的神圣职责, 但在履行职责的同时也包含了很多“人”的因素和“人”的矛盾性。女娲为什么要造人?因为她“从来没有这样的无聊过”, 是“无聊”让她去造了人, 这样一来, 造人这一伟大的行为便完全偏离了神圣的轨道, 成了一种“无聊”的消遣。可若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出发, 因为无聊而想做什么事却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因此若以一颗平常心去考虑, 那么女娲的行为便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等到女娲感到疲乏后, “伊自己也不知道怎样, 总觉得左右不如意了”, 以及之后拿着藤条, “单是有趣而且烦躁, 夹着恶作剧的将手只是抡, 愈抡愈飞速了”, 显示的都是普通人的烦躁和不耐。最后女娲甚至有了“恶作剧”般的心情, 一个伟大的创世英雄会有这种感情, 便直接将她拉到了普通人的情感角度。

人往往会怕小麻烦, 世俗化之后的女娲也体现着这一特点, 当她捞起洪水中的一座山后, 被山中的修仙者闹得心烦, 便“颇后悔这一拉, 竟至于惹了莫名其妙的祸”。对于能造人补天的女娲来说, 要救这一座山的人自然是有余力的, 但她觉得后悔了, 虽然后来让乌龟解决了这一问题, 但这也足以体现她性格中的那一点冷漠。普通人有喜怒哀乐, 在《补天》中的女娲也具备了这些喜怒哀乐, 只是在小说中一般都是以矛盾的形式展现的。《补天》中女娲作为创世英雄的主矛盾依然存在, 那就是为人类无私的牺牲和人类毫不留情的利用。

二、《奔月》

后羿这位为我们所熟悉的英雄在《故事新编》中的表现是令人心痛和心惊的, 因为在《奔月》中, 后羿是一个“小丈夫”而非“大英雄”, 他显现出的是近乎怯懦的性格。《故事新编》里的他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小说中后羿的平庸化和世俗化自然让人难以接受,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 他却完全是一个合格的丈夫。正因为世间没了大型的野兽, 人民没了威胁, 后羿才能专心于家庭的生活。出于对自己妻子嫦娥的爱护, 也是出于自己作为一个丈夫的责任, 后羿为不能改善家庭的饮食而有所愧疚是再正常不过的, 在现实生活中, 没有哪个丈夫会因为不能改善家庭情况而沾沾自喜。更何况后羿本身有着惊世的才能, 正因而他对嫦娥的小心翼翼, 才更能体现出一个丈夫的用心。从一方面来说, 《奔月》中的后羿仍是一个英雄, 因为除了杰出的箭术, 他还有广阔的胸襟, 能原谅徒弟的偷袭, 也能对无礼的老妇人以礼相待, 不因对方的嘲讽谩骂而生气。这时的后羿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 而非一个怯懦无能的人。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他也是一个不合格的英雄, 即“过犹不及”。后羿过于宽容敦厚造成的后果就是被普通人民当作招摇撞的骗子, 被自己的徒弟袭击, 以至于被受不了这种生活的嫦娥所抛弃。当然, 这些并不能都怪罪于后羿, 但不能否认他的过于宽容是其中一个因素。

后羿走向末路的悲剧大部分是由现实生活和世俗的力量造成的, 他由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变成一个被世人遗忘和抛弃的人物, 由一个有气魄的大英雄变为一个只看家庭责任的小丈夫, 这样的改变自然令人感到惋惜, 但是在社会现实面前, 人的改变是必然的, 后羿也是如此。“天下大势, 顺之则昌, 逆之则亡”, 因此, 我们既要看到后羿的过于卑怯的世俗化, 也要看到他难能可贵的持之以恒和责任心。

三、《理水》和《非攻》

大禹和墨子是《故事新编》中鲁迅着力描写的两个正面英雄形象, 而且都是脚踏实地、亲力亲为地为国家为人民谋福利的实干家。当中的辛苦自然不必多说, 墨子仅带着盐渍藜菜和窝窝头、一把干破铜刀、一张破包袱和一双草鞋便孤身出发前往宋国和楚国, 一路辛苦只是为了宋国百姓的安慰;而大禹也是如此,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 面目黧黑, 衣服奇旧”和“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都足以说明大禹治水的辛劳。他们是真正的世俗英雄, 像最朴实的劳动人民一般贴近民生。

大禹的功劳正面描写并不多, 无论是治水时的劳作, 还是治水后的效果都是通过侧面描写反映出来的。大禹是一个人民英雄, 这是毋庸置疑的, 而在《理水》中, 大禹的形象更加平易近人, 尤其是他的妻子来看他而不能时的那一段怒骂, 质朴鲜活得就像是现实生活中的一幕, 也使得小说更加朴实和生动。从中也体现出了大禹作为英雄的付出, 和作为一个丈夫的失职。国家和小家, 大禹选择了国家, 冷落了自己的小家, 这的确是无私的奉献, 但对他的妻子和孩子来说却也是不公平的。大禹难以平衡这两个“家”, 体现的也是一个“人”能力和精力的有限。墨子和大禹不同, 他的世俗化表现在他的行为方面, 即把他的实践精神实体化, 把他身体力行的态度实体化, 因此墨子一路走来看到的风景, 他的所作所为等过程越发显得真实, 而坚持不懈的他也越发令人尊敬。大禹和墨子为大众带来切身利益的行为虽然一个是侧面衬托, 一个是正面描写, 但我们看到他们作为“人”的无奈, 即最后不得不与世俗潮流同步。大禹治水之后, 舜“叫百姓都要学禹的行为, 倘不然, 立刻就算是犯了罪”, 至于大禹, 他则是“吃喝不考究, 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 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 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著, 是要漂亮的”。这时的大禹已经随了社会的风气, 但我们不能只因为这就说他变得骄奢淫逸, 因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个, 永远与社会脱节是不现实的, 更何况“市面”如此, 大禹生活习惯的改变反而体现出了他为人的适应性。至于墨子, 他没有居于高堂, 而是回到了民间, 正如小说一直描绘的那样, 动作行为朴实得像一个农民的墨子, 最后默默无闻地回到了宋国, 只不过“一进宋国界, 就被搜检了两回;走近都城, 又遇到募捐救国队, 募去了破包袱;到得南关外, 又遭大雨, 到城门下想避避雨, 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 淋得一身湿, 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一个为国家和人民牺牲的英雄, 为之奉献的人民却是这样对待他, 这让人读了自然唏嘘不已。

《故事新编》中的英雄, 每一个在是“英雄”的同时也更是一个“人”, 而作为一个“人”, 便难免有他的优缺点, 有他的矛盾的地方或者在生活上有两难的选择等。因此, 在赋予了“人”的性格特点后, 小说中的英雄便变得更加平易近人, 他们的一些行为也显得更加合乎现实, 符合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习惯, 使得我们能以普通人的角度去更好地理解他们。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教改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话语立场与育化品格》 (编号:2012/21) 研究实践成果。指导老师:首作帝

摘要:鲁迅《故事新编》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各式各样的英雄和圣贤, 他们都有大体相同的特点或结局, 即英雄的世俗化, 尤其是在《补天》、《奔月》、《理水》和《非攻》这四篇小说中, 神与英雄的世俗化和矛盾性更为明显。这四篇小说在突显英雄的无奈的同时, 也使英雄更接近生活, 使英雄更接近真正的“人”。

关键词:鲁迅,故事新编,英雄,世俗化

参考文献

[1]刘昕.论鲁迅《故事新编》中英雄的境地与出路[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2) .

8.鲁迅笔下的人物称谓与教学浅思 篇八

一、中国人:先生怒其不争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提到“中国人”的只有两次,含义基本相同,即“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中国人”都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既包括原文中的“所谓学者文人”、闲人、文明人等,也包括下面要谈的中国青年、中国女子等,当然也是包括作者自己的,时间流驶到今天,自然也应当是包括今天的中国人的。当作者说“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时,毫无疑问是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切中国人人性中所存的所谓的劣根性的要害。这样的描述是否过激,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字风格又是否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有一股戾气”,笔者以为是需要客观看待的。

诚然,鲁迅时代的诸多文学大家,少有像他这样直言不讳的,也少有将目标直指所有的“中国人”的,因此先生所得到的赞誉与批评往往都同样令人瞩目。但有两点需要认识到:其一,作者记念刘和珍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当“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无端地在府门前喋血”时,作者必定悲愤到了极点,以先生行文风格,这样的一把投枪直射而出毫不意外;其二,鲁迅笔下的中国人的劣根性是存在的。执政府卫队开枪实在不需要用“居然”来形容,这样的事情理论上也不是“传说”,完全可以不需要“颇为怀疑”,政府镇压进步青年在刘和珍君之前与之后都存在着,可以说这是当时执政府的劣根性;而如今小人物的劣根性也是不争地延续着:旅游时某些人素质之低下,广场舞的主角们如入无人之境,阿Q精神的持久不灭……面对这些劣根性,先生所用的“居然”“传说”与“颇为怀疑”更多的是一种反讽的手法,更多的是一种怒其不争的心情,在实际教学中跟学生阐明这一点,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人”这一宏观对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二、中国青年:悲壮且有担当

相对于对“中国人”批评而言,“中国青年”这一称谓在文中有一种悲壮的感觉,“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

在鲁迅先生对“中国人”无情的批判中,对“中国青年”却赋予了一种使命担当的意味。不知怎的,每每读到上面引用的两句时,笔者常常想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该文中的“少年”与本文中的“青年”有同样的含义,两文的作者均将国脉国运系于青年或少年,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绝境中的火种所在。1926年的中国混乱无绪,国家分崩离析,普通百姓包括鲁迅先生在内的仁人志士忧国之发展,忧民之生存。“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不只是听闻刘和珍君被害后的感受,实际上也是先生常有的一种感觉,在先生自己以匕首投枪作出努力之时,其更看到“中国青年”所承载的希望。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当先生因为流言而“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时,当先生疾呼“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其最为希望的是中国青年在沉默中爆发,而事实上四十多个青年喋血执政府卫士门前时,正是沉默中爆发的一种体现。

手无寸铁的学生直面荷枪实弹的军人,这是悲壮之举,社会已至“沉默”时刻,总得有人“爆发”,此时热血青年冲至最前头,展现了他们敢于担当的一面,当担当走向悲壮时,其实也恰恰证实了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对于高中年龄阶段的学生极有裨益。

三、中国女子:柔弱不失刚毅

“始终微笑着的”刘和珍显然是文中“中国女子”的标志性人物,她微笑着且态度很温和地反抗广有羽翼的杨荫榆校长,她微笑着听我(先生)的讲义,只有当往日的职员在复校后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时,她却“虑及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在这样的描述当中,我们看到了传统的中国女性、中国女大学生标准的一面。

这样的一面显然是柔弱的一面,处于意识觉醒时代的中国女子,又是走入大学校门的女子,表现出的刚毅也令人动容。明知赴执政府门前请愿有着极大的风险却“欣然前往”,再视其中弹牺牲细节:“从背部入,斜穿心肺……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和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样的文字常常让笔者心疼,朗读此段文字时,学生也常常显得那样的静,此时师生的想法常常是相通的:一个柔弱如此的女子,就此喋血于军人的枪棍之下。一个个柔弱女子并非存着慷慨赴死的心理前去请愿,却在军人的枪棍之下从容就义,怎能不让人的敬佩心理油然而生?

其实,像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这样的中国女子,往往都是柔弱与刚毅并存的,这样的柔弱与刚毅还可以从秋谨、刘胡兰等女子的身上看到。即使是开除过刘和珍的杨荫榆女士,作为近代第一位大学女校长,最后不惧日军的淫威而屡赴日军司令部请愿,最终被枪杀于苏州盘门外吴门桥,这何尝不是中国女子柔弱而刚毅的一种体现?

四、真的猛士:社会进步的力量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语出《记念刘和珍君》的这一句,后来几乎成为脍炙人口的战斗宣言!

“真的猛士”在先生的笔下既是对刘和珍等进步青年的精准概括,也是对失去中国发展力量的一种期待。当时的社会已经是“惨淡的人生”,唯有“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真的猛士应当是什么样的人?今天的高中语文理解应当赋予“真的勇士”什么样的意义?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今天的社会已经不需要赴汤蹈火的真的民间勇士,但和平社会却不意味着这样的人不存在。与恐怖分子作斗争的武警战士,向火海前行的消防队员,都是现实中的真的勇士,在语文教学中引入这些元素,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与思想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拓展对真的勇士的含义的理解——尤其是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含义理解!笔者认为,这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笔者在教学中还特别强调“敢于”这一关键词,当面对惨淡的人生时作何选择,决定了是不是“真的猛士”。社会发展、个人成长,都有惨淡的时候,“敢于”面对才是个人前行与社会发展的持久力量。对于这一点,高中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而超越了文本并将先生的思想贯串到自己的生活与言行当中,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前文所说,“中国人”一些传统的劣根性至今犹存,是否“敢于”面对,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抉择,如果要谈本文鉴古知今的意义,或许正在于此罢!

————————

参考文献

①马文义,牛文明:《鲁迅小说人物称谓艺术初探》,《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②谢政满:《鲁迅先生的时代良知和诗人情怀——〈记念刘和珍君〉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中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7期。

9.回忆鲁迅先生仿写作文 篇九

奶奶的笑声是令人欢喜的,笑容更是慈祥的。每逢大家提起她的.不足,她就抱着要改正的态度,真诚地笑起来。

奶奶的体型较胖,步履很沉重,走两步就气喘吁吁的,她走一步,连半米都不到。从我家走到经十路她早已满头大汗,但她依然热爱劳动。

中午,我们一家三口经常去奶奶家吃饭。奶奶早晨大约六点起床做早饭,饭后,不管家里来不来人她都要收拾得一干二净,并且很迅速地做好午饭。

奶奶上了年纪,牙口很不好,但是每逢我们去她家吃饭时,她都会做那些我们爱吃的酥脆的东西,每次奶奶都被我父亲说一顿,但是奶奶却依然笑起来。奶奶的笑容越来越慈祥,可是脸上的皱纹却越来越密集。

奶奶的腰是弯曲的,都是干活累的。冬天来临,北风呼啸着,奶奶在屋子里弯着腰洗衣服,她早已经习惯。奶奶出生在贫穷的家庭中,没有上过学,也没有什么文化,但她却有一颗任劳任怨的心。她在家里付出了一切劳动。时间像沙漏一般流逝,她也渐渐衰老,奶奶无声无息地洗着衣服,手上早已被冷水冲洗得破皮、变形,但她却从不跟我们抱怨。

奶奶不仅是为大家,更是为我。

天空中下起了白雪,我独自在家,感到很饥饿。家门开了,一阵寒风吹来,像针似的扎到我身上,一个高大的身影站在门口。

原来是我的爷爷,他穿着大衣和棉裤子,带着棉帽子和围脖,只露出了眼镜。他是顶着寒风来看我的。

“你小子有功,你奶奶给你做了你爱吃的红烧肉。”说着,爷爷将手中的饭盒放在桌子上。他搓了搓手,将眼镜摘下来,眉梢上还挂有一些雪花,他暖和过来后坐在了沙发上。

爷爷穿的和以往大不相同,以往穿的很薄,而今天穿的很厚。爷爷有时很糊涂,冷热分不清,肯定是奶奶嘱咐的,奶奶真有心。

我吃完饭后,爷爷就走了,我真是有说不尽的感激。

10.鲁迅笔下鲜活的人物 篇十

鲁迅的笔下总能写出呢么多活灵活现的人物,其实他们都不存在但是却总是会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

他的笔下最典型的无疑是知识分子和普通人,所体现的是对黑暗和封建的批判。《祝福》中的祥林嫂本来有着善良、勤劳的精神品质,但是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四条绳索的一直紧紧地缠绕在她身边,束缚着她,最终生活的压力使她终于支撑不住了,在厄运的折磨之中死去。其中在一遍又一遍听着祥林嫂诉说他的苦闷的人,没有体现出一丝的同情,黑暗的封建社会使他们麻木了。

在鲁迅文中只要有黑暗就会有光明,总是有一群知识分子活跃在黑暗之中。《药》中的夏瑜、《长明灯》中的疯子、《一件小事》中的“我”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学青年”等,他们都是封建社会的反抗者,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鲁迅通过写他们从中仿佛找到了就中国的办法:“韧性”精神和恰当的斗争策略。渐渐地鲁迅开始利用他的文章,在文中探索,并在现实中实现批判。在《狂人日记 》中作品通过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观察了他身边的人,洞悉当时的吃人社会,作品不仅表现了彻底的对批判封建礼教,还表现了鲁迅表现了他以文艺创作来改造社会和人生的总体精神。《狂人日记》中不只有对封建黑暗的批评,还有的直射分子和爱国志士的提醒,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在鲁迅身上,令人能感到满腔悲枪,千古兴衰及对中国未来美好的努力、期盼。鲁迅一直都在用他手中的笔及写下的文章,告诉着我们这些,只有经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墙才能成为沟通的桥,才能对未来有更好努力。

11.鲁迅小说人物取名艺术摭谈 篇十一

【关键词】鲁迅小说;取名艺术;人物形象

翻开《呐喊》与《彷徨》,琳琅满目的取名艺术堪称一绝。其技法之奇妙,境界之高超,叫人神驰。促人深思,值得好好揣摩。

一、取名贴合职业、地位、境遇

先生无论是写叱咤风云的豪杰,还是写卑躬屈膝的小农,他都能根据人物的出身、地位等特点,给他们按上一个恰到好处的名字。剥削阶级中的王子公孙、深闺粉黛,取名总不肯含糊。他们总是穷于心智,往往把名字取得相当晦涩,以卖弄炫耀为能事。而相比之下,饱受饥寒的底层劳动者,由于连身家性命都难苟全,取名自然也就显得很随意,再加上当时劳动人民文化程度有限,取名大都通俗易叫。如《祝福》中的祥林嫂,本是一个在鄙视和凌辱中苟延残喘的苦命妇女,无坚实的背景,无显赫的身份,只能任人宰割。她嫁了人后,原先叫什么已显得不重要了,只能卑微地嫁鸡随鸡姓,嫁狗随狗名。祥林嫂就是她嫁给了祥林后大家才这般叫她的,这名字叫开后便形成了锁身的金箍,一辈子也摘不掉。即使丈夫死去,只要不再醮,周围人就不会改变对她的称呼,妇女命运的悲苦和地位的低下可见一斑。妇女们只要是嫁了人,一切都成了人家的附庸,从肉体到精神直至名字。类似的还有柳妈、卫老婆子等。此外,华老栓、赵白眼、杨二嫂、邹七嫂……这些名字既是对他们社会形象的一种裁定,也寄寓着作者的几分同情、几丝愤懑。相反的,那些剥削阶级的达官贵人、风流雅士们,对于名字这招牌谁也不会含糊,什么名呀、字呀、号呀,取了一大堆,真可谓花样翻新。小说《高老夫子》中,读者能看到贤良女学校的教务长不仅有“万瑶圃”这么精致考究的名字,而且还有“玉皇香案吏”这样风流清雅的别号。根据这不同寻俗的名号,一个颇具些文墨气息、孤芳自赏之余又会向人煽情卖弄的人物形象便神气活现地站在了读者面前。至于何道统、卜薇圆、赵贵翁、高尔础之类的名衔,不言自明,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都是些高冠博带者,向来以卓而不群自居。这类人的名字或霸气十足或道貌岸然,但无论如何别出心裁,都掩盖不住他们灵魂的空虚、品行的卑劣。这类让人看了生厌的名字同平民大众乡风扑面的名字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二、命名反映民俗风情、地域特色

鲁迅属于华夏民族,他的小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一剂催人猛醒的良药。他用手中的如椽大笔去洞烛大千,鞭挞着愚昧,指引着新生。这就决定了他所刻画的对象必定是中国民众的喜怒哀乐、聚散情仇,而真实地再现地方特色即是达到这个拯救目标的一个途径。鲁迅作品中一些名字所散发出来的淳朴的乡风美、无邪的人性美很值得玩味。像六一公公、八三、阿发、阿昭等等,一听就知道是江浙一带底层劳动人民的名字。阿发、阿顺这类名字还透露出这样一些信息:在旧社会,由于广大农民没有多少文化又颇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因而给孩子取名字时偏求富贵吉利,总不离什么顺发祥贵之类的内容。似乎通过一个称心如意的名字,便可以一帆风顺、发福生财了。而“阿”字,则是江浙一带人名的特色,宛如一个词的词根,不可或缺。另外,如九斤老太、七斤嫂、六斤等名字也都极具地域气息,当地的习俗是,凡女人生下孩子,多喜欢用杆秤称了重量,趁机讨个方便与吉利,用斤数当作名字。由此可知,那喋喋不休、满口“一代不如一代”的九斤老太,生下来应是九斤,八三自然是八斤三两。这些名字多么饶有风趣,同乌蓬船、旧毡帽、咸亨酒店一样,多么富有绍兴味啊!

三、寄寓褒贬评价、体现爱憎情感

给笔下的人物取名还寄寓着先生的褒贬扬抑,体现着强烈的爱憎情感,这也是一道很值得琢磨的风景。对血沃中华的革命志士的顶礼,对虚伪狡诈的学术骗子的讥讽,都能在各式各样的名字中得以体现。如《药》里那位在寂寞里奔驰的反清勇士夏瑜,读者当然明白这个人物形象是以革命志士秋瑾为原型的,之所以取名为夏瑜,是用了暗示对映的方法,夏对秋,瑜对瑾,既有艺术手法的机智,又包含颂扬的敬意。怀瑾握瑜,即是一种高风亮节的胸襟气度!革命党人的冰清玉洁、不屈不挠也被很到位地暗示出来了。颇具讽刺效果的一个名字当属《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这家伙满口仁义道德,腹内则藏污纳垢,论品行肮脏龌龊,论才能不学无术,论思想保守倒退,是一个十足的复古派。这个擅长招摇撞骗的家伙,在报上撰文大谈什么中华国民都有“整理国史之义务”,其观念之腐朽和癖性之冥顽暴露无遗。然而这等货色,居然也能鹜趋时髦,恬不知耻地改名叫作高尔础,还煞有介事地解释:“骤慕俄国文豪高君尔基之为人,因改字尔础,以示景仰之意。”这寡廉鲜耻的勾当,简直叫人哭笑不得。先生几笔下来,让人真真切切地看清了他的文痞本质。《肥皂》里的四铭,读来更叫人恶心。四铭者,牢记礼义廉耻也,可是这个道貌岸然满腹淫邪的家伙,无一时一处不在想入非非,何礼何义?何廉何耻?人面兽心的无赖本质真辜负了这个名字。老婆的一顿抢白,不仅使他羞愧难当,更是揭掉了他的画皮,直戳其丑陋的魂魄,叫其穷形尽相。

四、次要人物也力求一笔传神

在作品中,有些跑龙套的人物本微不足道,但即使对于这类人物的名字,先生也绝不草率从事。《明天》中的何小仙,即是一例。这个名字被作者拿捏得相当恰当传神,此人实属一介江湖庸医,望闻问切一窍不通,膏散丹丸十药九假,装腔作势有术,祛病除灾无方。且很会卖弄玄虚,轻则图人钱财,重则害人性命。取名“小仙”,其实无任何真才实学,意在美化自己乃半仙之体,介乎人神之间。这种伎俩被先生批驳得体无完肤,任你如何煞费苦心地披上保护色来坑蒙拐骗,总也逃不脱读者的法眼。还有《高老夫子》中的那位女校长何万淑贞,虽然在文中并未出场,可这个有特点的名字总叫人过目难忘。淑贞,这是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最高要求,德性要贤淑,节操要贞烈,这与她作为专门培养贤妻良母的学校的校长身份是相当一致的。同时又在名字前加上一个“何”字,表明这是冠以夫姓。这是一个多么中规中矩的名字啊!那个时代,妇女在自己的名字前缀上夫姓,就算是有了人格和精神的双重归宿,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依赖。而至于一般的农家妇女,则连这种待遇也没有,嫁出去后干脆删繁就简,叫个“某某氏”就伴随终身了。这习俗似乎就是铁打的定律,几千年也摇撼不得,真是法力无边!

五、诨号传神,表达对小人物的怜惜

12.写鲁迅的人物作文 篇十二

在鲁迅的杂文中, 我们感受到的是鲁迅自己的斗士精神:犀利, 勇猛, 不退缩。而在鲁迅的不多的小说作品中, 也塑造有斗士的形象。最震撼读者的莫过于《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此外, 还有几个类似的小知识分子形象也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下面就此类人物, 做一些粗浅的整理。

一、小知识分子身份的“斗士”们

在鲁迅所塑造的“斗士”中排第一的, 当之无愧的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因为接触了新思想, 因为学习了进化论, 狂人质疑着历史, 质疑着这个社会, 质疑着统治这个社会的主导思想, 即使是“从来如此”了几千年, 他也会大胆的喝问一声:“从来如此, 便对么”?因为质疑, 也因为他“凡是总须研究, 才会明白”的精神, 他发现了真相, 发现了历史是“吃人”的历史, 社会是“吃人”的社会, 统治这个社会的思想也是“人吃人”的思想, 窥见了吃人者们“狮子似的凶心, 兔子的怯懦, 狐狸的狡猾”的心思, 周围的人刻意遵从着“吃人”的规矩, 自己的哥哥“讲道理的时候, 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 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 甚而母亲和自己也在“无意之中”, 吃过“妹子的几片肉”。真相是让人可怕的, 是让人无法直面的, 正因为如此, 所有的人也刻意地回避着真相, 遵从着不应该遵从的规矩。只有狂人不仅自己直面了真相, 还想让所有的人看清真相, 他劝说着自己的哥哥, “诅咒着吃人的人”, 还要承受着自己也是将来的社会所不能容忍的人, 自己也是“难见真的人”的巨大心理压力。正如朱栋霖教授提到的:“狂人对他所处的环境的‘反常’的认识, 给人们以种种神奇的暗示, 引导着读者看到整个老中国几千年来宗法制度和礼教吃人的真象”。

“斗士”之二, 当属《伤逝》中的子君, 子君“分明地, 坚决地, 沉静地说出来的话”:“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那一瞬间的子君的无畏, 使涓生爱上了子君, 也是那一瞬间的无畏, 使得涓生在子君离开后, 在子君死后, 依然难以忘记这个柔弱的女子。而子君的无畏的来源, 我们可以从她与涓生恋爱时在会馆里谈论的内容窥见端倪, “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气, 谈家庭专制, 谈打破旧习惯, 谈男女平等, 谈伊孛生, 谈泰戈尔, 谈雪莱……”是涓生教给子君这些无畏的理论, 只不过相比于子君, 涓生只是新思想的口头布道者, 而子君却是它的实践者。正因为无畏, 让子君果敢地与自己的胞叔和父亲决裂;正因为无畏, 子君背弃了传统的“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走进了吉兆胡同的小屋, 与涓生同居;还是因为无畏, 面对世俗, 面对传统, 子君“目不邪视地骄傲地走了, 没有看见”。这种无畏, 还鼓舞着涓生也“骄傲地回来”。子君作了在那时的女人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情, 从而也成就了一个中国式的“娜拉”。

斗士之三, 是《在酒楼上》一石居中见到的吕纬甫, 但相对于狂人和子君而言, 吕纬甫的“斗士”的经历却写得要模糊得多, 没有什么太具体的事件和语言, 只是从吕纬甫自己的口中, 我们知道吕纬甫曾经“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 会因为“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 还可以从“我”的记忆中了解到吕纬甫是“敏捷精悍的”, 是会从眼睛里闪出“射人的光来”的。可以在这些文字中, 去猜度“斗士”时的吕纬甫的光彩:热烈、激进、敢作敢为, 如同一根芒刺般咄咄逼人, 在朋友间, 他是期望的所在。

这些“斗士”在那个年代里, 有着惊世骇俗的语言和行为, 这些都共同源于这群小知识分子对新思想、新文化的接纳, 他们看到了古老的中国身上的诸多的症结 (子君稍微有些不同, 她的“斗争”, 更多的是源于她对涓生的“爱”) , 他们想改变命运, 无论自己的还是民族的, 也确乎为此付出了极大的勇气, 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二、“苍蝇”式的回归

虽然在“斗士”中, 有着像《药》、《啊Q正传》中最终为了这个理想而献身被杀头的夏瑜们、革命党们, 但更令鲁迅关注的则是像吕纬甫、子君、狂人这样曾经激励过, 最终却恢复了作驯良子民的的退潮的“斗士”们。

正如在鲁迅先生写于1924年2月, 后来收入《呐喊》的小说《在酒楼上》里曾有这样一句话, “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 给什么来一吓, 即刻飞去了, 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 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 这句话原本是吕纬甫聊以自嘲自解的, 但他们也确确地做了一只苍蝇, 飞了一圈, 又回到了原点, 无论吕纬甫, 还是子君, 还是狂人, 均如此。

吕纬甫变成了行动“格外迂缓”、“颓唐”, “眼睛也失去了精采”, 花费精力去做的是一些“无聊的”“等于什么也没有做”的事情, 诸如为几十年前死去的, 连骨骸头发都已经找不到的弟弟迁坟, 为邻居家的顺姑送两朵剪绒花……我们在《在酒楼上》, 看到的更多的, 是像苍蝇一样飞回原点之后的吕纬甫, 他的“敷敷衍衍, 模模糊糊”语言, 他的“模模糊糊的过了新年, 仍旧教我的‘子曰诗云’去”的行为, 他的“我现在什么也不知道, 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 “连后一分”怎样也不知道的生存观。吕纬甫已经彻底地败下阵来, 彻底地得过且过的活着, 因为别人怎样, 社会怎样, 于他已经无干, “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 无乎不可的。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随随便便, ……”。随随便便, 敷敷衍衍已经成为了吕纬甫的唯一生活主旋律。

而子君最终也未能逃出传统与父权制度为女性框定的圈子。某种意义而言, 子君虽然在喊出“我是我自己的”这样具有新思想、新文化的时代女性的最强音, 但她的骨子里、血液里, 仍是一个传统的封建汤液里浸泡长大的女性, 当她以世人惊骇的行为获得了“爱”之后, 走进了吉兆胡同后, 子君就已经回归到了传统的女人的角色:生白炉子、煮饭、蒸馒头、养油鸡、养小狗, 一遍一遍地重温与涓生恋爱时的语言和情节。爱情、家庭与丈夫成为子君生活的全部, 子君“竟胖了起来”, “终日汗流满面, 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又只是这样地粗糙起来”, 还会在涓生失业时变得“怯弱”和“凄然”。所以, 涓生觉得自己不再在子君身上看到他曾爱过的子君的影子, 觉得子君甚至会拖累他的前行, 使他不能无牵无挂的做事, 说出了“我已经不爱你了”时, 子君只能崩溃。子君是为了爱情牺牲了亲情, 爱情是她终极一生所追求的目标, 而现在爱情的失去, 子君的世界只能毁灭。鲁迅在1923年12月26日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文艺会上的讲演中就曾明确地指出:“娜拉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 就是回来”。中国式的“娜拉”子君也无法更改这样的命运劫数, 她回到了她曾勇敢地离开了的父亲的家, 而且死了。子君早就死了, 只不过经历了精神上的死和躯壳的死亡而已。

在《狂人日记》中, 从狂人的十三则日记中, 似乎看不到狂人的退缩, 到文章的最后, 狂人都在呼喊的是“救救孩子……”。但回到摘抄的狂人日记之前, 有一段所谓的编者的类似序言的文字, 在那里可以获得一个信息:旁人眼里是“疯子”的狂人“然已早愈, 赴某地候补矣”。这时的狂人, 已不仅是简单的撤退, 不是像吕纬甫那样的敷敷衍衍地回避, 也不是子君那样的一死了之, 狂人的“斗争”不仅失败了, 放弃了, 而且他重新加入了“吃人者”的队伍, 只有这样, 他才获得社会的认同。狂人的投降, 比起子君和吕纬甫, 更让人觉得可怕。正如鲁迅在《狂人日记》的结构中的一个很巧妙的用心:序言用的是文言文, 而狂人的十三则日记则是白话文。因为在那样的社会, 文言文才是“正统”的所在, 正常的表述应该是文言文, 而“疯子”的世界是一个用白话文所铸造的世界。鲁迅式的讥讽与嘲弄尽在其中了。

面对狂人、子君、吕纬甫们的失败, 鲁迅不是没有心理准备的, 甚至可以说鲁迅是早就预知的, 鲁迅说过“中国太难改变了, 即使搬动一张桌子, 改装一个火炉, 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 也未必一定能搬动, 能改装”。因为中国已经是一间会把人闷死的“铁屋子”;因为“群众——其实是中国的, ——永远是戏剧的看客”。面对“斗士”所作的一切, “牺牲上场, 如果显得慷慨, 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觳, 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因为这种麻木、冷漠、孤独, 子君们只能从“斗”的热切、希望, 洗涤为无奈和绝望, 只能从“斗士”变回了“苍蝇”, 甚至还要去后悔飞了的那一圈的冲动。

也正是这样的苦境中, 只有鲁迅能真正成就为“斗士”。他深知这里面的艰辛与痛苦, 他虽然无奈着, 失望着, 但他还是在斗争着, 因为他的呐喊, 是为了“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 使他不惮于前驱”。而且他更清醒地知道, 一记很大的鞭子“总是要打到”中国的背上, “这鞭子总要来”, “总要打到的”, 因此他更坚持着, 直到他生命的终结。这也是他之所以是鲁迅的原因。

摘要:鲁迅的小说中塑造的形象, 最能震撼读者的莫过于《狂人日记》中狂人, 而类似的形象还有《伤逝》中子君、《在酒楼上》的吕纬甫等, 这里把他们放在一起, 对他们从“斗士”的勇猛中的退潮, 做一些粗浅的点评。以此来分析鲁迅作为思想家的深邃、独到之处。

关键词:鲁迅,小说,斗士,苍蝇

参考文献

[1]鲁迅, 呐喊彷徨[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10。

[2]朱栋霖,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素丽李卫, 图文鲁迅作品鲁迅杂文[M]。新疆:柯文出版社.2001.12。

[4]于敬龙, 勇敢而无助的回归者[J]。科教文汇.2007.8。

[5]于惠, 女性主义视角观照下的子君的悲剧[J]。德州学院学报.2006.12。

[6]黄秀生, 先觉者的生存困境—狂人、吕纬甫、魏连殳人物形象比较谈[J]。名作欣赏.2009.10。

[7]胡光璐, 吕纬甫不是落伍者—《在酒楼上》细读[J]。天府新论.1999.6。

上一篇:业务部贷款操作流程下一篇:年夜饭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