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精选8篇)
1.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篇一
质疑,创新,互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通过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过程得到的培养和发展的。“人们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能超于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折的能力”。“教育具有着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就是说,教育教学工作既可以发展、促成,又可以阻止、妨碍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认识和警惕的问题。因此,国家教育部提出:要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当一个人有了要达到所提出的那些目的的真正欲望时,当存在真实的内在动机时,尽管学习者对于有效学习较为精细的特点一无所知,以及并不具备许多其他促进学习速度的条件,也能获得卓越的成果。”而创造精神正好属于这一意识范畴,它是人产生一切创造的直接动力。假如没有创新精神这种意识作为动力,即使有创造能力,也不会产生创造性活动的,那么究竟如何去做呢?
一、把握教材特点,将培养创新能力融于教学过程中
大胆选用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教法,如历史辩论会、课堂分组讨论等。例如,在讲述“商鞅变法”时,我将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反方,以“商鞅变法中商鞅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题进行辩论,从而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教育既要使内在的潜力得以释放,还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兴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敢于对教材、教师进行质疑和超越。在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时,还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通过问题的设立,既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又能达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个人的思维往往具有局限性。因此,实现“师生互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显得至关重要,何谓“师生互动”?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主动”向“被动”转化,学生由“被动”向“主动”转化。这样,在训练的过程中必要的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讨论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和学生之间,还应包括学生和老师之间。比如,以《鸦片战争》一节课为例来说明,在对教材、对学生反复琢磨后,我设立了两个问题,用来统领课堂教学。
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己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有创造力的人才。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篇二
首先, 在情感上与学生产生共鸣, 正所谓“动人心者, 先乎于情”。情感是最能感染人并转化为动力的, 由心理学研究我们可以知道, 初中学生的情感很丰富, 具有易感性。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深挖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内容, 领悟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然后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喜怒哀乐感染学生, 使学生为这些感情所感染, 并体会到这种感情, 即引发学生共鸣, 发挥情感教学的巨大感染力。例如, 我在讲黄海大战时, 当讲到旗舰定远舰帅旗被打落, 信旗无法发出, 且丁汝昌身受重伤之时, 用焦急万分的语气讲;当他置个人生命安危于不顾, 仍坐在甲板上鼓舞士气时, 就适合用高昂振奋的语调;讲到致远舰欲撞日军吉野号却不幸遭遇鱼雷时, 用庄重的语气歌颂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 直至海战结束, 日舰西京丸被击成重伤, 松岛、吉野两舰伤势甚重, 而北洋舰队虽损失几艘战舰, 但主力犹存, 这里用自豪的语气。这样就会使黄海大战的讲解自始至终都处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中, 师生的感情随着海战的发展进程同欢喜、共哀乐。教师富于感情地进入角色, 学生受到强烈感染, 双方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这样使学生在心理上受到教育, 在品德气节上受到爱国———中华民族这一优良传统的熏陶。
其次, 是创设一定的历史背景, 鲜明、具体的情景最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 即要借景生情、借景发挥。例如在讲述“九一八”事变时, 结合歌曲《长城谣》进行教学。歌词写道:“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粱红, 大豆香, 遍地黄金少灾荒, 自从大难平地起, 奸淫掳掠苦难当, 苦难当, 奔他乡, 骨肉离散父母丧, 没齿难忘仇和恨, 日夜只想回故乡, 大家拼命打回去, 哪怕倭奴逞豪强, 四万万同胞心一样, 新的长城万里长。”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描述“九一八”事变后, 东北沦陷, 人民的悲惨处境和渴望解放故里的歌曲。这首歌可以贯穿整个抗日战争。在讲述《抗日战争的胜利》时, 可以用《长城长》这首歌与其呼应, 新旧社会的具体对比可以使学生感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的今天, 从而在学生心中打下了深刻烙印。
一般来说, 在创设情境中可以充分利用语言、音乐、幻灯等各种电教设备, 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引起大脑皮质的兴奋。这样, 在教师创设的特定情境中, 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教育。
再次, 要树立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引导学生用现代人的思维思考历史事件, 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功与过, 明辨历史、明辨是非, 以史为鉴。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特定环境下历史人物的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历史局限性是局限性的一种, 历史局限性是指对某个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评价, 我们应该把他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 而不是拿今天的某个标准评价。比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建立的张楚政权, 现在看依然腐朽, 但当时他提出的一些均贫富的口号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进步的。
局限性不限于此, 但在历史评价中一般是指因历史人物个人因素而产生的某些不良后果或者遗憾之事, 或者对于后世产生消极影响的方面, 如个人的骄傲自满, 取得一点成绩就停滞不前, 等等。
3.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篇三
一、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近年来,学校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已成为当今历史教学的一大趋势,如何实现这种教育的转换是所有历史教师一直在探究的问题。在逐步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中,想要做好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必须做到熟练掌握古代、现代历史专业知识,随时了解历史专业发展变化的脉络,对历史教材做到更深一层次的熟悉了解,而不是看着教材给学生们读教材。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历史课产生兴趣,愿意去学,而不是让学生一味的背诵历史课本上的知识。
二、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就是说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可以推动学生自觉的学习历史知识。兴趣是求知的前提,积极的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教师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应该学会如何去激发学生兴趣,这就要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讲述方法,或者在授课时讲述一些历史故事,这样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在授课时主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幫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
三、通过生动具体的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情操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授以学生丰富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历史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声情并茂地讲课,固然是熏陶学生情操的好方法。但通过开放性的习题来激发和挖掘学生的健康情感,无疑是一种境界高尚的“思想的体操”。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通过学生模仿、表演古代人物故事来实现这个目的。
四、通过开放性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开放性的历史练习,对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由于答题范围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而且不囿于教材的窠臼,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挥和突破。
这些学生思维创新的结晶,是开放性习题引导的结果,对于这些结论虽然不怎么完美,甚至有些勉强,但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联想、深化,这正是我们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训练学生能力所要达到的目的。
通过营造创新思维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奠定了他们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为中学历史教学在困境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历史教师们应该努力寻求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学习能力。
4.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篇四
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革完善,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现代汉语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包括语音文字、文学、词汇、语法、修辞五部分。内容丰富,概念繁多,知识结构复杂。在授课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在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基本教学原则的指导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让学生对现代汉语课产生兴趣,使他们通过学习不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而且理解、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有所提高,为其将来从事的工作打好基础。
一、课程定位问题
提起教学改革,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教学方法的改进,这可能对于自然学科很适用,但对于现代汉语就未必适用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前现代汉语课程的定位问题还没解决,即通过现代汉语教学应达到怎样的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等都还没能得到解决。关于现代汉语课程的专业定位有多种提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点:一是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简称“三基”)的训练;重视理解语言、分析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简称“三能”)的培养。二是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并获得初步的研究能力。该课程的教学建议指出,这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种带有共性的抽象性表述导致在现代汉语教学中,一方面教育者盲目施教,不知道到底该教些什么;另一方面学生容易产生“不知道学些什么”的厌倦心理要想改变这一尴尬局面,必须首先明确现代汉语课程的定位目标。我们常常将基础层定位在“三基”“、三能”上,这本身并没有错,但不够全面。因为这没有体现其专业特点,导致很多人对现代汉语课程定位产生了误解,把“现代汉语学”理解为“学习规范的现代汉语”。所以,现代汉语课程定位应该在培养学生“三基”、“三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为培养学生初步的理论意识。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目标,唤醒其对现代汉语的自觉学习意识,实现认识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而构建较为系统的现代汉语知识体系。
二、针对课程特点落实素质教育
现代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从小听的说的用的就是现代汉语,课本中有些内容又是学生在中小学接触过的,如汉语拼音,句子成分,词类、修辞手法等,这样不仅缺少新鲜感,而且容易使人产生没有必要学习现代汉语的思想。加之语言本身比较枯燥,它不像文学有形象有情节,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所以,提高现代汉语教学的趣味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当然,趣味不是目的,最终目的还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其潜力。根据现代汉语课的特点,教师应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现代汉语的社会意义及其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一是根据语言学的特点,帮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语言推动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认识语言学在人类科学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认识现代汉语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在微观上从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认知需要和自我提高需要等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自主意识。
其次,在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现代汉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寓教于乐,力求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培养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如恰当选用笑话、相声和小品片段,选用有关诗文和寓言故事等学习语音与词汇知识,体验审美感受,培养语感能力,赏析语言大师的名篇佳句,引导学生体悟句型句式和修辞手法的妙用,提高分析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一些语言材料学习语言,如老百姓的鲜活口语,富于时代气息的网络语言和时尚词语等。
三、借助多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语言熏陶与影响
发挥汉语教师的外语优势,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与适时点拨下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不同语言的对比分析能力。当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生活在影音世界中,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五音杂色的侵扰和污染。作为汉语教师如何开动脑筋将汉语教学和当今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接受语言美的教育的同时,自觉地将所学到的语言理论与现实中的语用现象结合起来,并且学会将汉语与英语进行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就显得相当具有紧迫性。我们在教学中大胆运用不同的现代影音设备如:电子课件、录音机、影碟机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语言熏陶与影响,收到了极好的效果。我们知道,不同语言从大的理论体系上讲是相通的,但是不同的语言又因文化背景和适用地域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表达特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及学生对外语知识的了解及外语水平的提高,在汉语课上加强汉语与英语的对比分析是可以行得通的。汉语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利用语言优势将语言知识融会贯通,以贯通古今,纵横中外的气度,将语言课讲活讲深。具体做法是,语音从两种语言的发声技巧作对比,词汇从汉语中的外来词和英语中的“借词”着手,语法从汉语史上成功引进美国结构主义的语法体系讲起,全方位立体地将汉语与英语作对比、分析,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并加以及时的点播与提醒,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语言的热情。
四、联系社会生活,着重语言应用
理论脱离实际就会失去生命力,任何学科研究的终极目的都是应用,不面向应用就没有出路,现代汉语教学更不例外。汉语教师必须走出象牙塔,现代汉语教学必须面向社会、面向时代、面向应用才有出路,这是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总原则。上课时,教师要尽量使用第一手语料,要关注那些鲜活的语言事实,要研究口语。现代汉语教学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解决一些语言运用中的实际问题。如《现代汉语》教材中,有不少内容都涉及国家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任务以及汉语规范化等与社会语言运用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知识的讲解不能只讲一些抽象的定义,而应该联系实实在在的社会语言生活。如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去调查招牌、广告等社会用字的规范问题,然后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相关讨论。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现代汉语课本该是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但目前的现代汉语课较之其他课程显得更加远离生活,这应该引起所有教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应该让现代汉语课紧紧抓住时代的脉搏,让学生充分感受时代进步的节奏。其实,学生可能比老师更敏锐地感受着时代变化所带来的语言词汇变化,只是他们缺少理性的认识,教师可以织学生有意识的收集社会上出现的新词新语,并引导学生从语言规范化角度进行讨论,条件成熟时可以撰写相关的小论文,这样可以使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5.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篇五
[论文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学方式 创新
[论文摘要] 从案例导入的互动式教学、多元弹性考核方式和第二课堂入手,分析了基于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的创新,从教学专题设计、教学材料设计、教学程序设计角度探索教学环节的创新。
学校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明确义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教师必须做到,更新“人才观”,使学生们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全面成才;转变“教学观”,要求全体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注入式”这一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主动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基础教育的转轨。
一、基于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创新分析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强化以案例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法
美国MIT航空航天系引用有关统计资料,对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下掌握知识的效果做出了研究结果:“讲授”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为5%;“阅读”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为10%;“视听”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为20%;“演示”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为30%;“集体讨论”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为50%;“自己动手做”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为75%;“教别人或学了就用”使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为90%。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自己动手做”和“教别人或学了就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最好。为此,我们需要改变以往教师和学生仅局限于教学大纲规定的一本讲义教材为主的课堂讲授,尤其是“满堂灌”、“当堂讲懂”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为主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即以案例导入相应的数学知识,针对具体问题由学生参与讨论提出解决方案的教学方法。同时采取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法,课上尽量讲透步骤和逻辑思路,给学生更多时间和空间,积极参与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课下要求学生结合每章所学内容进行模拟推导和演算,并加以分析,表现出色者将在下一次课堂上进行演示。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自主性的开发。
2.改变以往单一的考试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的弹性考核方式
现行的数学课程在考核方式上形式单一,全部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题目设计也缺乏创意,客观题较多,发挥性的主观题较少。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难以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真实能力,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育教学真正目的的实现,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效结合,把数学知识当成培养缜密思维和严谨求实能力的手段,真正达到全能素质的培养,采用的考核方式就要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激励和督促。为此,我们就需要探讨用多种形式的弹性考核方式,把选择闭卷和开卷相结合、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课上参与和课下作业相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分析与思考问题上,而非主要盯在一次性的分数上。
3.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通用数学能力
数学能力重在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解决问题的科学,它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更好的体现出来和得以提高。因此,我们在进行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课堂教学基础上,更应注重发挥“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采取“课内外一体化”和“校内外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1)举办面向学生的“数学论坛”
“数学论坛”可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校内外专家,紧密结合工作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案例剖析为主,举办系列讲座或专题报告。面向全班或全校。这种形式将极大调动学生好奇和投入的力度,从根本上改变数学相对枯燥和死记硬背的印象,为学生打开数学领域的奇妙乐园。
(2)在校园环境下搭建学生数学能力的实训平台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数学演讲、比赛、有奖问答、奇思妙想、猜猜看、生活小智趣等,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有意识的锻炼提高自己更创新性的观点和思路,正确理解数学不空、不难、不读。
(3)结合实践教育环节培养学生通用数学能力
鼓励并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街道、农村院落或乡镇企业等地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具体的数学实际能力运用中,实际体验和学习运用数学能力的乐趣和要求,培养真实感、社会感和探索精神。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教学环节创新分析
创新性学习方法是一种指向更广阔的未知与不确定性的问题型教学方法,是一问题的解决为主要形式的学习活动,问题是它的载体,整个学习活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为序列进行。这种以模块内容为线索,开展对模块内容问题的研究学习,会更好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热情。
1.教学专题的设计
数学课中的专题教学包括专题的选择、专题的资料收集、专题问题的解决、专题报告的制作等内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专题的合理设置是推行模块教学的关键。模块教学的本质是基于一种怀疑基础上的再发现。疑是学的前奏,因此专题的选择要从问题入手。从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数学关注的问题入手。专题的设计有三种:第一种是由教师提出题目和描述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告诉学生的结果;第二种由教师提出题目,但是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以是开发的.,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方法研究并做出判断;第三种是由学生资助提出研究的专题题目,并根据他们自己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三种方法的次序由浅入深,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使用,逐渐推进。
2.教学材料的设计
教师向学生提供关于模块研究的相关材料,并要求学生必须以审视的眼光来阅读有关材料。在数学课教学中,我们可以向学生提供的材料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学科中前后紧密相连的相关材料,要求学生通过专题的教学,理解学习中的新方法,了解新问题产生的背景,注意思路的前后衔接;第二类是跨越学科的综合性问题材料,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与语文、体育等可能遇到的问题来设计,这类材料可由学生自己案小组提供,教师引导学生开阔视野;第三类是数学技能类材料,要求学生参与性更强,学生应能掌握处理原始数据的能力,较熟练的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法。
三、结语
总之,首先,改变学生教室里被动完成学习的方式;其次,学生必须学会思考与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会寻找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资料、数据,有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学习乐趣,开发潜能,学会创新,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世嘉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传义,朱巍.超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3,(6).
[2]应俊峰.研究型课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3]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出版社,1984.
[4]昊文侃.当代外国教学流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5]柳斌.刘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6.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篇六
沙中 周仲惠
——浅淡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我们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教者枯燥,学者无味,教学双方都没有兴趣。我从事多年的历史课教授工作,这样的状况同样发生过。但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我认为虽然历史课作为副课,不及语文、数学、英语那样被重视,但只要我们把真挚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去,把学生的情感调入到学习历史的中来,我们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历史教学便大有作为。
真挚的情感投入,就是要在历史课教学中,要求教师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进抽象的历史理论和“遥远的过去”中,从而拨动学生的心弦,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达成思想认识上的共识,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从而形成浓厚的教与学的氛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通过教与学,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由此可见,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但是要完成这一教育任务和目标,仅
依靠历史知识的传授和一般的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投入。一,要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伟大的富有智慧的民族,是四大文明古国中仅存的民族。米索不达米亚上的古巴比伦、尼罗河上的古埃及以及古印度,都在历史的长河中“香消玉殒”,只有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一路承载着悠久的灿烂文化走到现在,走向未来。毛泽东说:“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文明瑰宝呢? 历史课的教学,不是历史的重放和复印,而应该在教学中揉进色彩,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我在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运用课件展示,让学生回忆我国古今的强大,有西汉时“文景之治”,汉武大帝的“大一统”,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清代的“康乾盛世”。这样,既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也让他们了解我国在封建社会时期社会经济与综合国力的强大。
我国古代科技文化也光彩熠熠,璀璨夺目。天文、历法、医学、数学,以及闻名遐迩的四大发明等等,都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和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我国的文明五千年连绵不断,她一层层揭开中国古老文明的门扉,让我们看到浩渺的天空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也感到是那么古朴高深而又玄秘深邃。因此,中华文明是任何灾难都打不断的
链环,虽然在近代我们落后了但她仍是一部长卷史诗,是一部无穷画卷,是人类知识、智慧的无尽源泉。她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渗透到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融入到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液中。让学生树立永不言败的民族自信心,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有位哲人说过,一个失忆的民族,是一个危险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民族。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显然,这种感情应当是来源于对自己祖国历史的深刻了解,只有“知之深”才会“爱之切”。中学生心灵纯洁、情感丰富、真挚、敏感,心灵容易产生强烈的震动,而中学历史教材思想性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材料。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运用和剖析众多历史事实,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与可爱。身陷异国十九年而不辱使节的苏武,精忠报国、至死不渝的岳飞、一身抗敌、宁死不屈的文天祥等,都是激发学生爱国思想的亮点。在讲述中国近代史——《甲午中日战争》一节课时,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同时向学生说明:这场战争是日本为实现其“大陆政策” 而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对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完全是一次反抗侵略的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这次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清朝末年的屈辱史留给我们的教训。在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中国爱国军民继承了这一历史光荣传统,奋起抵抗,涌现出众多的民族英雄,他们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的光
辉业绩,是近代中国人民为反抗外来压迫、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断斗争的新篇章,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奋发图强,爱我中华,振兴中华,是每个学生的历史重任,也是今天中华儿女的神圣使命。虽然我们近代落后了,但我们有亿万优秀的英雄儿女;有群星璀璨的五千年文明;有世人瞩目的锦绣山河;有光荣的历史传统。显然这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具有很大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增长智识,将来更好在投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从优秀的历史人物身上吸取精华
在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有很多优秀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他们的人格魅力不但影响当时,也影响后代。他们是历史教材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很好利用,认真吸取。
对于这些可以饱含情感色彩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把这些内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而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人物中人格榜样作用,加强学生模仿心理的刺激,如 “徙木赏金”的战国商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等等,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风范,都会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以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先烈,他们那忠贞不渝、前仆后继、顽强奋斗、一心为革命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必将强烈地感染学生,在其心灵深处,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冲击力,从而使学生从小自觉或者渐渐养成胸怀天下,以国家兴亡为已任的高尚情操。
四、从史料中积累学生的理智思考
理智思考是在智力活动中,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从事学习活动和探索活动的动力。当一个人通过理性思考掌握了事物的必然联系,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感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以及追求真理过程中的成就感时,他就会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以一种楔而不舍的态度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在历史教学中,我注重认真及时总结、深化历史教科书中的材料,启发学生在历史的大背景下对时代的发展脉络和人物命运进行思考,让学生从材料中得到理性认知体验。
比如讲及孔子思想时,我会让学习思考,为什么一个被后世万代尊为师祖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却在当时的各国游学历程中不能得志,他的思想和当时的群雄割据的统治阶级的管理模式有何冲突等。在讲到商鞅变法时,我会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可以让国家富强的变革之路却走不通,商鞅的变法思想触犯了哪些人的既得利益等。这样的思考,既能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又能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事物本质的判断力。
总之,历史课并不是贫乏和淡而无味的,历史教材中具有丰富的思想资源和人文内涵,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教育材料,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只有教师坚持不懈地挖
7.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七
一、观念现代化
教师要变传统“标准”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和技能, 提高历史科学素养, 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要创设学生自主活动和积极探究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探究过程, 获取知识, 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二、创新处理教材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将教材分成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必修模块所涉及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初中历史的所有领域, 并在初中历史的基础上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选修模块各有自己所侧重的方面。新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 新教材内容的编排不一定都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有时需要教师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与重组, 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要。例如在处理必修Ⅰ模块的内容时, 我们讲解的顺序是第一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二单元……即讲解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 接着学习“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这样处理教材的目的非常明显, 那就是将古代的东西方的政治制度放在比较之中, 形成“民主”与“专制”的鲜明对照。接下去学习西方民主的传统在近代欧美的延续和发展, 即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这种世界先进的政治制度一旦确立, 在某种程度上就给继承了专制传统的东方带来了灾难, 中国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于是, 我们就回到第二单元“列强的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同样的方式, 我们对必修Ⅱ和必修Ⅲ的单元顺序也作出了类似的调整。对教材进行这样的备课设计后, 优点非常明显:将中国的历史置于世界之中, 即能时刻了解中国在世界的位置, 学生感觉或自豪或屈辱或责任;凸显“世界史”的真正含义, 体现历史的磅礴气势, 唤醒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认同, 激发学生强烈的历史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历史视野也会变得更加开阔, 理解起来也就容易得多, 也深刻得多。
三、改变教学方法
古人云:“供人以鱼, 只解一餐;授人以渔, 终生受益。”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应用最广泛的方法——讲授法现已受到严峻挑战, 它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 已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应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如在学习某一课时, 教师不妨先提出几个针对性的问题,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 也可辩论, 然后找出小组代表说出本组的结果, 最后教师加以点拨、概括总结即可。教师要舍得把时间留给学生, 这样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锻炼,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
四、多媒体的运用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适量的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历史现象、时代变化, 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句话的含金量。新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 教师不仅应有广博的历史科学知识, 而且还要求教师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现代化的教学媒体不仅能刺激学生各种感官, 激发学习的兴趣, 而且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效率。如电视和录像能增加学生的见闻;互联网能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获取知识的渠道;FLASH动画可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形象;投影仪、视频展台能增加可视性, 使历史课堂更精彩、更生动、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五、全面评价学生
教师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旧观念, 应向“素质鉴定”观转变。评价既要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又要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评价主体上:把学生当作评价的主人,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表现负责, 使他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闪光点, 在“自赏”和“自责”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使评价成为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能的舞台, 而不是单纯追求书本知识。
在评价标准上:充分考虑学科之间的融合, 考虑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考虑到非智力因素等方面, 体现综合性注重实践性, 更好地为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提供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获得真知, 明白道理。
在评价类型上:可评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能否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能否独立思考和是否表现出对社会的热爱等。
在评价方法上:可以采取活动表现评价、学习档案评价、纸笔测验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例如, 在一个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之间进行比较, 以便了解他的优势和弱点;或者以他过去的成就与后来的成绩相比, 以便了解他的进步情况。
六、扩充知识信息
面对创新教育, 教师应不断获取新知识、信息, 以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知识更新的加速与信息的爆炸性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历史教师只有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完善知识结构, 及时传递新的信息, 并用新的教具和新科技手段辅助教学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时代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 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新, 历史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 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 逐步培养其求异创新能力。
摘要:科技的迅速发展, 使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使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 而创新型人才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8.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篇八
一、创新教育对中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探究者的姿态进行自我反思、重新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与总结,逐渐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创新型的历史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尤其要不断吸纳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并能带入教学之中;还要注重培养自己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与人交往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能力等。总之,历史教师要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通、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课堂教学中,中学历史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通过质疑、启发、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与此同时,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倡张扬个性,反对将学生的新想法、新念头“一棒子打死”,要充分开拓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有独到的见解,充分培养其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和流畅性。这样,教师在教学中要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些点拨;气氛上要多一些民主,少一些专制;语言上要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打击。教师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推销自我。
三、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自始至终地通过历史学科本身特有的素材提倡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让学生明白历史始终是一个进步的、充满着创新的过程。那么,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要多启发指导,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目的。
2.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思维的不同寻常性和标新立异,使学生不从书、不从师、不依常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对现行教材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质疑,适当向学生交代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积极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导入新视角,启发学生发现新因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实质”时,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1)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分析,它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2)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它是少数民族农业化的过程;(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它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施行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势所趋。历史教材包含着许多创新的素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广阔的空间。历史新课标的施行,又为历史教学的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中学历史的创新教育是大有可为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大胆变革教法,善于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创造因素去教育、启迪学生,及时捕捉并点燃学生创新的思想火花,中学历史教学将在创新教育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07-17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08-06
多媒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利与弊10-20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09-05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反思历史,明理启智11-05
关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问题的几点看法10-03
高一历史教学论文07-22
社会科历史教学论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