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维权调查报告

2024-07-18

大学生维权调查报告(共9篇)

1.大学生维权调查报告 篇一

关于我校青年学生消费维权问题的调研与分析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我校青年学生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本文就我校青年学生消费维权问题调查进行了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我校青年学生有较好的消费维权意识和态度,能够积极主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但是还存在不少学生不能合理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甚至逃避维权的现象。本文从拓展宣传消费维权知识的渠道、提升营造消费维权氛围的能力、完善开展消费维权实践的平台等方面提出建议,旨在提升我校青年学生的消费维权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我校青年学生 消费维权问题 意识 能力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它成为每年广大消费者关注和维护合法消费权益的重要时段。消费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理应给予重视和保护。当代大学生属于社会消费者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消费维权问题应给以足够的重视与合理的引导,使青年学生能够很好地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一员的角色转变,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此次调查以消费权益为切入点,探索提升我校青年学生维权意识、能力及适应社会生活的方法和途径。

二、我校青年学生消费维权现况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了4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72份,有效率达93%。现将青年学生维权调查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学生的消费维权认知有待提高

在回答“你认为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对象吗?”的问题时,有7.8%的学生选择的是“大概是”,有9.9%的学生选择的是“一定不是”,还有8.0%的学生选择的是“不关心”(具体参见图1)。在校青年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明确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针对全中国消费群体设立的。可见,我校的青年学生对消费维权的认知不够深刻。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鼓励学生正确认知维权,为其顺利走进社会做好准备。

2.学生的消费维权思想有待深化

在回答“你怎样看待社会中为了几元钱的损失而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的行为?”的问题时,图 1

你认为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对象吗?80.00%60.00%40.00%20.00%0.00%A一定是 B大概是 C一定不是 D不关心

有40.5%的学生选择“欣赏他们的精神,但是我做不到”,有10.8%的学生选择“这样做不值得,付出多于回报”,还有13.4%的学生选择“无法理解”(具体参见图2)。由此可见,现在的青年学生还有大部分在思想上不能够正确理解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觉得维权在损失大小上应区别对待。思想是行动之源,只有在思想上肯定并维护个人权益不受侵害,才会主动履行消费维权的行为。所以,指导青年学生运用正确的维权办法和渠道,提升正当维权思想觉悟,势在必行。

你怎样看待社会中为了几元钱的损失而花费更多的金钱和时间的行为?13.40%35.30%A我也会和他一样当一个维权者B欣赏他们的精神,但是我做不到C这样做不值得,付出多于回报D无法理解在外出兼职时,你是否会要求同雇主签订合同?21.10%18.60%A只是兼职,何必那么正式B合同是我权益的保障,当然要签 C没有想过这个问题10.80%60.30%40.50%

图2

图3 3.学生的消费维权行为有待指引

在回答“在外出兼职时,你是否会要求同雇主签订合同?”的问题时,有18.6%的学生选择“只是兼职,何必那么正式”,还有21.1%的学生选择“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具体参见图3)。在回答“当你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通过哪些途径解决?”的问题时,有31.2%的学生选择“找认识的人帮忙”,由此可见,大学生维护个人权益的行为还不够成熟,依然处于被动状态,不懂有效保护自我。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锻炼正确的维权行为,是保护个人权益不受侵犯的必要措施。从调查数据可知,我校有近50%的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工作过程中不能够设定有效措施防范侵权问题以及有效对待权益纠纷问题。所以,我校青年学生要不断加强消费维权实践训练,主动关注生活细节,提升消费维权能力。

三、思考与分析

1.开阔宣传消费维权知识的渠道

高校作为青年学生的生活主要场所,是相对于社会而独立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养成了学生较为理想、安逸的意识形态。目前高校独生子女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但是对学生的消费观念的指导却有所缺失,这使得许多青年学生没有相对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念。因此,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应广泛宣传消费维权知识。一可以通过辩论赛、征文、讲座、班级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维权的学习认知工作。二可以将维权的相关法律以及真实案例融于校园的日常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参加校园活动的过程中有所收益。三可以通过网络、QQ、宿舍警示标语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维权。

2.提升营造消费维权氛围的能力

环境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对于学校这个生活圈而言,老师和学生是主要的两大群体,只有在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成功营造出消费维权的氛围。就我校如何营造维权氛围的问题,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准备。一方面重视教师的科学指导。授课老师在社会上的阅历是学生很好的学习题材,它能够有效的被学生所学习与吸收,同时老师们也可以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维权。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的自我提升。学生是消费维权行为最终落实的对象,因此消费维权氛围的营造工作主要还是靠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主动进行消费维权的意义、方法和心里体会的交流,消费维权的氛围才能成功营造。

3.完善开展消费维权实践的平台

实践出真知,在消费维权的问题上同样如此。付出行动,亲身经历感受维权,这样才能深刻认识消费维权的意义。因此,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消费维权的深化。一可以通过校园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在观看表演中感悟消费维权的真谛。二可以举办维权活动策划方案的比赛并设立奖项,让学生通过学会利用身边有效的工具进行策划,从而达到深刻认识维权的目的。三可以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然后在校内评定消费维权优秀班级。四可以联系校外合作团体,如在周围的居民社区中进行消费维权宣传等各种社会维权基地的构建。五可以渗入假期实践活动,联系有关机构设立校外侵权场景,考验学生的维权意识和维权行为。

四、后记

对于侵权和维权,是社会发展中难以避免的现象,也是在生活中接触较为紧密的两个现象,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学生都应该为维护和谐社会而奉献力量。此次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当中存在不少对于维权认识浅薄、进入维权误区的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参考意见,希望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为我校青年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维权意识,了解有效的消费维权途径,掌握正确的消费维权方法提供帮助。

校团委理论研究室 马海迪 李濮 赵燕燕

2011年3月

2.大学生维权调查报告 篇二

本次调查在石家庄市范围内高职院校中展开,主要的调查对象锁定在于2011年毕业的已经参加过顶岗实习的大学生群体。在石家庄市高职院校中已经进行过顶岗实习的院校中共调查了国办高职院校学生260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40名,共计300人。调查的实施采取自填式的方法,将问卷发给被调查对象,然后当场收回的方式,有效回收问卷为296份,回收率为98.67%。

2 调查资料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在顶岗实习的组织安排过程中,各高职院校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建立专业对口并能容纳所有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同时,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工作时间、实习报酬及实习协议的签订等方面同样存在着程度不一的隐患,具体表现在:

(1)各顶岗实习单位与学生的实习协议签订率不高,学生权益保护存在隐患。在受调查的学生样本中,与顶岗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的仅仅占全部样本的56.8%,不签订实习协议的有35.1%,根本不知道需要签订实习协议的学生占8.1%。从签订实习协议的单位看,各种不同性质的单位间并无大的差别,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未进行明确的界定。

从实习协议的制定主体看,由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制定的仅占样本总量的19.7%,学校和实习单位协商制定的占39.7%,实习单位自行制定的占到29.2%,中介与实习单位制定协议的占样本总量的10.2%,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在与实习单位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过程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

(2)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工作时间较长,加班工资缺乏保障。调查结果显示,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日平均工作时间为9.02小时,周平均工作天数为5.62天,大多数学生对于加班并不陌生,调查中仅有6人在平时未加过班,3人未在节假日加过班。而在加班以后,大部分单位会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报酬或安排时间休息,但仍有16.9%和15.9%的企业没有任何说法,或只是给予少量报酬。

(3)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的报酬为月人均769.43元,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实习期间学生的工资待遇有待规范。调查显示,占总样本总量11.9%的35名学生在实习期间没有任何报酬,只有接近一成的学生其所获得的报酬与同岗位正式员工的工资相同,25.3%的学生与同岗位正式员工的工资相差50%以上,19.9%的学生与同岗位正式员工的工资相差30%~50%,22%的学生与同岗位正式员工的工资相差20%~30%,22.6%的学生与同岗位正式员工的工资相差10%~20%。其中酒店管理专业、主持与播音专业,其实习报酬与同岗位正式员工待遇差别尤为明显,其分别有80%的样本与正式员工工资相差在30%以上,和50%的样本与正式员工工资相差在50%以上。

此外,实习期间,除加班后加班工资缺乏保障之外,大部分学生(占样本总量的63.2%)还会遇到各种不合理现象,其中大约18.2%的学生遇到过乱收押金和其他名目费用的现象,26.7%的学生遇到过克扣工资的现象,从实习协议内容应包括哪些项目的调查中,73.6%的学生认为实习协议中应该包括实习报酬,由此也可以看出,规范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工资待遇,是学生的期望,也是学生权益保障的一部分。

(4)岗位培训缺失,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调查结果显示,占样本总量32.1%的学生上岗之前并未进行过岗前培训,从培训主体看,企业同事(师傅)和人事部门成为主要负责人,学校在顶岗实习期间的培训职能缺失,“放羊”现象突出,未能很好地实现顶岗实习的规范化,导致学生的顶岗实习流于形式,不利于真正发挥顶岗实习在教学中的作用,也不利于发挥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的保障。

从培训内容看,安全教育并未得到高度重视。在接受培训的学生当中,57.1%的学生接受过安全教育内容的培训,而岗位工作内容和工作技能培训分别占到了73.7%和67.7%,从各种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看,生产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要高于交通安全、财产安全和住宿安全。而从现阶段看,我国尚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这些都使得学生的安全问题成为顶岗实习工作安排中不可忽视和回避的问题。

(5)实习期间,保险申请及购买情况不容乐观,学生意外伤害的处理缺乏有效监管机制。从调查结果看,在接受调查的学生群体当中,除3.7%的学生不清楚自己有无保险之外,明确表示自己已申请和购买保险的仅占40.3%,而55.9%的学生是没有保险的,这就是说,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除了难以寻求法律救济以外,也很难取得经济上的补偿。从保险申请主体看,在已申请及购买保险的学生当中,由实习单位组织购买的占到了58.8%,学校组织购买的则占到了41.2%,这表明,学校在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6)从学生的角色认同看,顶岗实习期间,面对角色的转变,学生相关法律知识匮乏,自我保护方面表现出了差异。调查中显示,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克扣工资等不合理情况时,37.8%的学生会与企业进行协商,25%的学生会寻求学校的帮助,13.5%的学生选择向劳保部门进行投诉,8.8%的学生选择忍气吞声,3.4%的学生选择报警。而实习期间出现安全事故后的处理措施统计显示,35.1%的学生选择了实习单位有专门负责部门,25%的学生选择了寻求学校的帮助,25%的学生选择了保留相关证据,5.1%的学生表示不知道采取什么措施,1.4%的学生则表示怕麻烦,自认倒霉,还有0.7%的学生表示会让父母进行处理。

从法律知识水平看,对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了解程度是不高的,只有17.2%的学生表示对这些法律是非常了解,并知道自己的权益及如何保障,而73.6%的样本学生表示,对这些法律仅有一点了解,但不知自己的权益有哪些,9.1%的学生表示对这些法律是完全不了解的。从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看,是比较分散的,从选择次数看,在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中,书籍的选择次数占总人次的33.8%,网络占33.1%,课堂占29.6%,电视占3.5%。

以上数据表明,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面对学习环境和身份的转变,并未做好思想准备。一方面,法律知识的匮乏,使学生无法知晓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双重身份的尴尬使得学生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中表现出了无奈和弱势。

3 结论

3.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情况调查 篇三

二是长时间超负荷劳动,体能透支严重。从调查情况看,外来务工人员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13个小时左右,每月也只有1-2天休息时间;有近四成的长期带病工作,长时间超负荷的劳动,加上生存环境艰苦,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三是劳动条件差,工伤事故时有发生。由于文化技能、岗前培训、长期疲劳作业等原因,制造、纺织等企业中,是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高发群体,工伤事故频发。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发生工伤事故约有20起,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四是社会保障弱,人身权利时常遭侵害。一方面签订劳动合同的比率低,不到总数的20%,并且合同的内容主要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限制,不是保障他们的权利;另一方面,用工单位很少为外来务工者参保缴费,参保率低。除此以外,外来务工人员还普遍遭受歧视,甚至遭受打骂。

这四个方面维权热点“长盛不衰”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不少外来务工人员自身法律意识淡薄,不了解如何采取合法手段正确维护自身权益。首先,外来务工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法律法规教育,法制意识十分淡薄,不了解相关劳动法律法规,无法对侵害其劳动经济权益的违法行为进行防范。其次,由于上述原因,外来务工人员往往不清楚相关的投诉渠道和具体的投诉操作,或者是对投诉的效果缺乏信心,于是在权益受到侵犯后,常常凭个人意识、老乡观念来处理问题,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维权途径少。政府部门中能体现民工维权的,只有工会、劳动保障部门以及法院。工会维权多数通过协调,力度不够,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向劳动保障部门及法院申诉,维权的成本高、时间长,外来务工人员根本负担不起先行支付的手续费,也没有精力花长时间去争取几百元的应得利益。因为涉及多个政府部门职能,外来务工维权“无疾而终”的情况屡见不鲜。

三、劳动保障少。不少用人单位使用进城务工人员要么不签劳动合同,要么签订的劳动合同存在一些无效条款,进城务工人员超时、超强度劳动,生产生活条件差,工伤事故时有发生,进城务工人员人身权利受到侵害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工资问题是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护的重中之重。与城镇职工相比,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的问题相当突出,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调查中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大多数都加过班,占67%,没有加过班的只有33%。从每天的工作状况来看,每个人一天一般要工作9.35小时;每人一般一天平均加班3.02个小时,最长的一次加班时间平均为6.03小时。他们大部分都从事制造、纺织和服务行业,工作比较辛苦,工作时间比较长,休息时间明显不足,甚至连法定休息日也难以享有。2008年,被调查者目前工作的企业有拖欠工资现象的仅有14.4%,没有拖欠工资现象的企业有85.2%。有拖欠工资现象的企业拖欠工资后有补发的占70%,但没有补发工资的仍有30%。

针对上述情况,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健全组织,强化政府维权的保障作用。

把政府维权作为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的主要途径,健全维权组织网络,强化维权工作责任。要以农场劳动保障站为平台,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为主体的维权机构建设,工会、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动,宣传维权知识、处理维权基本事项;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企业,建立工作点,提供一对一服务,重点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协助处理劳资纠纷,督促企业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履行社会保险义务。

二、普及法律知识,提高维权意识。

要加大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和普法教育力度,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维权意识。要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劳动就业、签订劳动合同、交纳社会保险、维护权益等方面的宣传教育。要大力宣传有关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问题的方针政策,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提高用人单位遵纪守法、依法经营意识和进城务工人员运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的意识。

三、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维权绿色通道。

现实中,有的外来务工人员不知道维权的途径、渠道和程序;有的明明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却因怕丢了工作而不敢举报,或因付出的维权成本可能比追回的权益还多而放弃维权。对此,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杜绝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

4.大学生维权问卷调查 篇四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

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它成为每年广大消费者关注和维护合法消费权益的重要时段。为了深入了解我校青年向学生维护各人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院学生会权益保障部特作此问卷调查,希望广大学生能够极力配合与反映。

1.你对学校院学生会权益保障部这个维权机构有了解吗?

A相当了解B没有维权机构C不了解D一般

2.你希望院学生会开设一些相关权益保护的知识宣传吗?

A强烈希望B希望C无所谓

3.你通过下列哪个途径维护过自己的合法权益?(可多选)

A院学生会B系学生会C院团委D班委会

4.你认为维权的意义和重要性在哪里?(多选题)

A保障自己的权益B保障人权的重要表现

C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D强化法律效力的地位

5.你平时有买东西向商家索要发票得习惯吗?

A有B没有C商家给就要,不给就算了

6.你在食堂里吃饭,却在饭盘中吃出一根头发,你会怎么做?

A吃头发没有碰到的饭菜B不吃了C找老板理论

7.如果放在保险箱里的物品丢失了,你会怎么做?

A自己伤心B跟同学,家长抱怨C找学校理论

8.当你正常休息时,隔壁却传来很大的噪音,这时你会怎么做?

A算了,尽量入睡B也弄出声音C找同学说明情况

9.当你看到别人的权益受到侵犯而他没有意识到时,你会?

A提醒他B与我无关C对认识的人提醒

10.请问您在购物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强买强卖的情况,若存在你是怎么做的?

A 有,忍着B 有,理论C 没有

11.若您被侵权后没有维护自身权益原因是? 原因是(可多选)

A觉得没希望,自认倒霉B事情小不值得C成本太高费不起

D不知道怎么去维护E觉得丢人不公开F害怕被报复G其他原因

12.您对消费投诉的一般程序了解多少?

A大致程序都比较清楚B只知道一点点C一点儿都不清楚

13.若您被侵权后会采取的方式是(可多选)

A直接与相关用工单位交涉B向工商等有关部门求助C报警

D向新闻媒体求助E利用网络方式求助F向学校老师求助G其他__________

14.您对大学生如何维护我们的财产生命安全有什么更加好的建议?

—————————————————————————————————————————————————————————————————————

5.大学生维权调查报告 篇五

大学生消费维权意识调查问卷

个人信息:性别:男()女()

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1.你认为学校哪个食堂的饭菜最实惠:()

A.安苑食堂B.银苑食堂C.后勤食堂D.教职工食堂

2.你比较喜欢在哪个超市购物:()

A.新华超市B.惠康超市C.诚信超市D.校外超市或小卖部

3.对安苑食堂的米饭涨价一毛钱,你有什么看法?()

A.很反感B.物价上涨,可以理解C.没感觉

3.你觉得自己的消费维权意识怎么样?()

A.很好B.一般C.比较淡薄

4.在学校用校园卡消费时,发现被多刷去2角时,你会?()

A.提醒工作人员,要求找回B.反正是2毛钱,当作没看到 C.心里骂一句后走人

5.对于为1毛钱打官司的案例,你是持何种看法?()

A.支持,为保护自身权益 B.不支持,反正1毛钱,何必那么费事 C.对此没看法

6.在取快递是你是先签名还是先验货?()

A.先签名后验货B.先验货后签名

7.你认为宿舍楼里的小卖部收费合理吗?()

A.不合理,比超市价格高B,超不多,和超市一样C.楼下没有小卖部

8.当你在超市或东门外的店里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后你会去找商家协商退货或索要赔偿吗?

A.心里很不爽,但不会去找商家B.一定会去C.看损失情况而定

9.你对学校食堂整体服务的满意度:()

A.一般B.满意C.不满意

10..消费监督,举报电话是多少?()

A.13231B.12315C.12351

11.你有购物后索取发票的习惯吗?()

A.有B,没有C.不一定

12.在校园消费时,你遭遇过侵权事件吗?()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6.关于大学生消费者维权的调查 篇六

假冒伪劣商品是指那些含有一种或多种可以导致普通大众误认的不真实因素的商品。由于大学城附近,大学生消费群体密集对日用品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大学生由于没有经济来源,导致他们更愿意购买便宜实惠的商品。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部分商家利用大学生群体的这一消费心理,引进大量假冒伪劣商品。

通过我们开展的问卷调查,百分之九十的大学城学生购买过假冒伪劣商品,其中食品,日用化妆品,日常洗漱用品占主要比重。

小L同学表示自己在学校周边超市购买的大宝面霜不仅擦了没有防止皮肤开裂还使开裂加剧,她认为自己买到了假货。

小J同学说自己购买了电源插板,根据包装上的防伪说明做了鉴定后发现是假货。小R同学说自己买过假的洽洽牌瓜子。

„„

我们发现在学生群体中购买过假冒伪劣或是认为购买过假冒伪劣商品的不占少数,然而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学没有到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投诉或是要求退货商品。

小Z同学说自己买的东西又不是很贵,特点跑去找人家换,人家肯定不乐意,闹到最后也不一定有结果„„

小J同学说自己其实也不是很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买到假货,所有常常不了了之。小C同学表示自己有想过去投诉,但是因为不知道具体要到什么地方投诉。

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相同或是相似的心理。最终导致他们没有投诉的原因主要有:一,投诉难度大;二,没有辨别真伪能力;三,不了解投诉过程和方法。

太原新闻网讯“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昨日,山西大学学生会举办了 “维护学生利益 共创和谐校园”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单、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三粮液”、“SQNY”、“肯他鸡”、“云碧、雪露”„„在活动现场,不少大学生围拢在“假品牌展板”前进行辨别。一位女学生感慨地说:“真没想到这些牌子的东西竟然都是假品牌,平时还真没有注意过。”大学生胡斌说,大学生是弱势消费群体,侵权事件屡有发生,假品牌、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令他们这些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防不胜防,举办这样的活动很有必要。

针对大学生群体消费经验不足、维权意识淡薄的特点,山西大学学生会还就如何识别假冒伪劣商品、欺诈消费者的具体表现形式、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注意事项、消费者投诉维权渠道等印成宣传单,发放到大学生手中。大学生李瑾表示,平时很少关注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她要把这些宣传单放到宿舍里,以后在生活中随时注意识别假冒伪劣商品,并学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广西大学“大学生维权活动月――公安、工商、中国银行、校保卫处、校招生就业中心与大学生面对面”活动在广西大学6B广场举行。在活动现场,专业人员向同学们展示了反扒防扒、商品辨真伪、假币辨别等常用维权技能(如图);广西大学保卫处和招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解答维权疑问。

为了让大学生们轻松学会自我保护技能,南宁市公安局的民警与学生们一起,演示了反扒防扒技巧及常见的经济诈骗手法,以此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要保持警惕,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这些飘柔都是假的,你看,翻开盖子,明显有折痕,多使用几次就可能断开,而正宗的飘柔产品是没有这个折痕的。”活动现场,南宁市工商局高新分局的一位工作人员指着摆放在桌面上的几瓶飘柔洗发水,告诉同学们如何辨识假冒伪劣商品。对于不少同学来说,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事情时有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工商执法人员将真假商品带到现场,一一向他们传授鉴别真假商品的方法,并告诫同学们不要贪图小便宜,尽量到大超市、大商场购买东西,这样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几率就小很多。

据悉,广西大学“大学生维权活动月”将持续一个月,接下来将开展维权电影展播活动,精心挑选一些维权题材的电影,对大学生进行维权教育。

云南网讯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该怎么办?遭遇消费欺诈,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月12日,昆明市五华区工商局、五华区消费者协会联合云南师范大学学生会在校园内开展了一场别具特色的“3.15”维权知识宣传活动,帮助大学生提高维权意识,现场解决消费中遇到的问题。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字排开的课桌上摆满了《消法》知识宣传页、“3.15”专刊等资料供同学取阅,印有维权知识的宣传展板也陈列在旁,云师大学生会学生权益服务中心的同学们还别有新意的制作了维权倡议书、维权漫画、签字布标,为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还特别设置了维权知识有奖问答环节。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同学前来了解,也有同学当场就向工商执法人员提出自己在消费中遇到的困惑,寻求解答。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大学生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大多会主动找商家进行协商,当需求得不到解决时只能不了了之。据五华区工商局科技园分局工作人员介绍,在2009年收到的大学生投诉中,电子类产品占了大多数,其次是服装、鞋帽类商品,学生维权意识不高是投诉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从成功调解的案例来看,双方主要通过协商退货退款、调换商品补差价等方式解决纠纷。

据悉,五华区工商局、消协已是第六次在“3.15”前夕走进高校进行维权宣传,五华区工商局公平交易科吴科长表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中间存在着消费需求大与经济能力有限的矛盾心理,加上社会经验的不足和思想的不成熟,致使大学生在遇到消费欺诈时无所适从或只能吃“哑巴亏”,我们每年持续地开展这样的活动就是希望能帮助他们树立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和维权意识,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在遇到问题时能保护好自己。同时,吴科长还对大学生消费维权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不要因为价格低廉而购买一些伪劣产品;二是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后,要保存好发票等证据,直接找到商家要求赔偿,在协商未果的情况下,打12315请消协帮助解决。

从各地新闻来看,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已经关注到了学生的消费维权问题。然而我们中南大学在大学生消费维权问题上尚属空白。

在社会眼中大学生是知识分子,然而当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群体都对自己的合法权益漠不关心时,必然我们社会已然出现了消费者维权问题。

在对工商局李股长的采访中,李股长表示,假冒伪劣商品问题越来越受到当今社会消费者受到关注。有的消费者过于愤慨认为要把假冒伪劣商品一网打尽,但是打假应该与治理相结合,例如山寨手机正在走合法化道路,其中就有“金立”、“天语”等手机品牌。于是拼装这些手机的厂商摆脱了地下加工厂,踏入了国产手机的正规军行列。民族要求扶植本土企业来富国强民时,或许可以考虑以适当的方式将假冒伪劣商品生产商“招安”,正规化管理。一方面对假冒伪劣商品加大打击力度,一方面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科学良性循环。

假冒伪劣商品存在各种令人恐惧的安全隐患,在大学范围内加以宣传是有必要的。作为社会的未来,大学生有权利也有责任维护自身权利。

7.大学生维权意识之我见 篇七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进和发展, 在此进程中, 却有很多商家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 过分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 一心钻寻法律的空子, 借以填鼓自己的腰包, 致使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 在维权意识上却呈现出一种疲软的态势, 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维权方面的共识, 却没有强烈的意识去反抗和维护。很多同学都感觉维权之路繁琐复杂, 让人望而却步, 于是不少人便转而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行政手段的软弱、法律的无法触及和受害人群的消极态度更加刺激了侵权行为的滋长。虽然高等教育使大学生的权利意识日益发展, 但在认识权利及内容上却非常模糊, 导致了某些错误判断, 因此总体维权状况并不乐观。许多同学并不确切地知道自己享有哪些具体权利, 因此就更不懂得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另外一些同学迫于外界压力, 即使意识到自己的正当权益受损, 最终还是选择妥协, 结果不了了之, 这些都充分说明当代大学生的维权现状并不乐观。因此, 社会和学校应高度重视, 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倡导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大学生群体更需要进一步觉醒, 放下“知识分子”的伪清高光环, 勇于直面社会上的丑恶和黑暗, 智勇兼备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权活动的开展, 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大学生勇于维权, 不仅是出于自保的目的, 更是我辈应尽之责。

2 大学生维权意识淡薄原因

虽然大学生的维权意识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加强, 但侵权事件却日益凸显, 这使我们认识到提高大学生维权意识和实际行动需要个人、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的转型、学校的教育以及个人认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维权的实际效果。

2.1 社会引导不足

我国现阶段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 各种思潮涌动云集。目前社会上尚未形成普遍良好的维权氛围, 社会不法分子便钻营取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不良思想的侵蚀, 使大学生们对维权的认识有所偏颇, 甚至对执法部门、消协等机构产生怀疑的态度, 从而更加孤立了自身, 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除此之外, 社会上维权机构工作效率低下、维权成本高、效果差等也使大学生的维权之路障碍重重。

2.2 学校教育和制度的滞后

我国社会迅猛发展, 而高校的教育依然滞后, 在很大程度上跟不上时代的需求, 只重视科研教学工作, 却忽略了对同学们的维权教育和法律疏导。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最主要的场所, 而现在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什么作用。因此我们看到, 学校内缺少维权的校园氛围同样是羁绊大学生维权意识成长的重要因素。

2.3 大学生自我维权意识缺失

现在大学生正处在自我人格的塑造期, 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 从而失去自我意识并且随波逐流。许多事情如果你不做我也不去做, 最后就形成了一种风气, 那么即便是自己侵权了, 对此也就不予理会了。这种从众心理无疑淡化了维权的自我意识, 再加上大学生涉世不深, 极易将社会理想化, 不懂得提前去保护自己, 而在被侵权后又不知道该采取有效的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时间久了之后便成了合法维权的弱势群体。

3 关于大学生维权意识的思考

对此, 为了加强大学生的维权理念, 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具备维权能力, 让维权成为每个人习以为常的规则, 便需引发大家新一轮的探索与思考。

3.1 媒体聚焦学生维权, 共同见证大学生观念转变

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大学生维权案例, 说明维权已成为一个新闻热点并引起社会上越来越多群体的关注, 而且媒体往往都是站在正面的角度, 鼓励大学生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 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媒体对大学生维权的关注, 一方面体现了社会上大多数人观念的转变, 大家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媒体所带来的关注使得大学生维权能够更彻底、更有效地达到应有的效果, 为我们大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典型。媒体的多方报道使我们见闻开阔, 防患于未然, 而且可以更加准确地界定侵权行为。

3.2 大学生侵权事件屡禁不止, 维权势在必行

根据同学们的反应,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 被强买强卖、被出售假冒伪劣产品之外, 在兼职、打工期间, 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时常不能得到保障, 强制缴纳押金、拖欠工资、拒付加班费等事件也时有发生。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见的烦恼更是层出不穷, 要求毕业生在上岗前缴纳数万元上岗押金的单位非常多, 但因此而受处罚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大学生之所以时常会被侵犯, 不仅是因为意识淡薄, 更因为相关法律知识储备不足。有些是因为不相信维权机构, 只好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有些是因为事先不签协议, 维权部门无法处理;有些甚至都不知道向哪些部门投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这些恶果, 因此学校亟需开展专门的教育工作, 全面多位地向大学生普及维权信息。

3.3 大学生勇担社会责任, 推动经济发展

农民工、下岗工人也是媒体聚焦的弱势维权群体, 同他们相比, 大学生除了保障自身权利以外, 更多了一份社会责任。在西方国家看来, 如果不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那便是助长违法犯罪。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 代表着社会先进文化的发展势头, 在未来的各个领域里都将发挥巨大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 我们都应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主动维权, 弘扬正气。我们要力促公平, 推动市场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地发展。大学生也应关注弱势群体, 从公益的角度伸出援助之手, 扶助农民工, 走在时代的前沿。

参考文献

[1]沈永真, 余彪.对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消费导刊, 2010 (1) :26~27.

[2]徐弘艳.大学生维权新特点与和谐校园关系建设[J].江西教育, 2009 (3) :15~16.

8.浅谈大学生法律维权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侵权;法律维护

一、大学生权益的侵害

1.教学质量上对大学生权益的侵害

近几年来,高校规模急剧膨胀,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尽管近几年高校专任教师的人数也不断地增加,但很多高校还是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招生规模扩大的需要,师资严重缺乏。另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施匮乏。基本的教学经费得不到保障,教学仪器设备、教学基本设施差,甚至一些基本的教学辅助设施也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这既伤害了大学生们对学校的情感,也影响了学生各种技能素质的提高,损害了学生的基本权益。

2.虚假的宣传广告对大学生权益的侵害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招生宣传已成为各个学校的重要工作,各种各样的宣传广告、宣传材料充斥各种媒体。具体包括:

(1)学校宣传内容的失实。对自己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和条件、学生生活条件、学科建设以及毕业生的质量和就业状况等进行夸大、虚假、欺骗性的宣传,宣传内容严重失实。

(2)承诺性的宣传政策无法兑现。有些学校为了吸引学生报考,在招生宣传时做出这样或那样的承诺,如入学后可重新选择专业,对家庭困难学生可减免学费,设有高额奖学金等诱人政策,等到学生报到后,才发现很多承诺根本无法兑现。

(3)利用措词技巧模糊语意,故意使学生或家长误解。虚假的学校宣传广告把虚假的、欺骗性的信息传递给社会,对学生与家长进行欺骗性的宣传,其最终结果是既损害了高等学校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声誉,也侵害了大学生的利益。

(4)教育管理行为对大学生权益的侵害。教育管理行为对大学生权益的侵害主要是指不合理、不合法的规章制度,不良的教育管理行为对大学生利益造成的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管理制度往往比较注重它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而对其合法性及对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有所忽视,甚至与我国现行的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政策存在冲突或背离;不合法的教育管理行为造成的侵权,如学校有关部门或有关教育管理人员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捜査学生的宿舍,或非法限制学生的人生自由等,都是对学生财产权和人身权的侵害等等。

二、大学生权益侵害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1.高校性质转化过程中,权力定位的相应变化与现行法律的相对滞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缴费上学,尤其是以各类民办学校、二级民办学校平均每年1.5万学费的普遍标准来计算,虽然已经超过国家规定的一个大学生的培养成本,学校公益性已经日趋弱化。教育消费作为一种特殊消费,在拉动经济起飞的同时也赋予作为消费主体的大学生相应权责。

2.大学生对权利内容的具体要求与现行法律的模糊规定

现行法律对学生的权利规定较为模糊,对学生具体权利,包括公民权利在教育学生中的细化内容没有明确的表示,而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予以了充分的肯定。教育法对学生权利的具体内容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成分,学生的知情权、隐私权等具体权利在教育管理中表现都没有明确的表示。至于“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高校高达4位数甚至5位数的费用,仅以学费、住宿费、水电费等大类公布,却没有关于各种支出的明确账目,事实上学生对每年高额学费的具体去向并不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而学生对校方的处分不服时拥有申诉权的法律条文在目前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难以实行。

三、大学生的权益保障措施

1.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学校立法

首先,高校教师和管理工作者转变思想观念,加强法律意识,要依法从教。要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教育经费投入,定期向学生公布学校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要重视公共教学设施的建设,保证有足够的公共教育设施供学生免费使用;要加强对教师品德的培训和提高,培养教师的进取精神和敬业精神等。

其次,学校在制定各种规章和条例时,必须用法律的眼光加以审视,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同时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做到充分保护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尤其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真正体现法的价值取向。

最后,要依法对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人员的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严格执行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的规定。这里特别强调的是要加强对教师课题教学的管理,包括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效果的监督和评估,而且要形成一种制度。

2.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学生申诉制度

9.大学生维权调查报告 篇九

XXX

(XXXX学院 XXXX专业班级 XXXXX)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安徽省马鞍山市大学生生活中的消费,对其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根据大学生们需要日益提高的维权意识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关键词:大学生 暑期消费 维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人民的钱包逐渐鼓起来,从而消费水平也日益提升。大学生作为消费队伍中特殊并且重要的一支,逐渐形成了一个拥有人数众多的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对自身的消费状况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进行合理安全消费,从而促进消费市场健康繁荣的发展。所以,暑假期间我和几个同学组成了一个小队,针对马鞍山市大学生消费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

一、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

(一)对马鞍山市商场的大学生消费进行调查

我们对马鞍山市的一些电子市场、服装市场、化妆品市场、健身房、图书馆和一些大中小型日用品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趋向。

(二)对马鞍山市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我们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针对大学生暑期消费和维权意识。我们将问卷分别发放给马鞍山市花山区、金家庄区、雨山区和向山区的100名大学生,并对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1.单项选择:(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家庭月平均收入(家庭月总收入/家庭人口数)是:

A.1000元以下 B.1000-2000元 C.2000-4000元 D.4000元以上(3)您平均每个月的生活费是:

A.500元以下 B.500-1000元 C.1000-1500元 D.1500元以上(4)您的主要经济来源是:

A.父母给的生活费 B.自己兼职 C.A和B都有(5)您知道自己每个月花了多少钱么:

A.知道留心 B.偶尔会统计 C.从来没统计过(6)您在衣食住行方面的主要标准是:

A.以经济实惠为主 B.追求高标准

C.兼顾高标准和经济实惠 D.不清楚

(7)您每个月消费的主要项目(除吃饭)是: A.娱乐 B.学习C.购物 D.其他(8)您的消费方式主要为: A.实地购买 B.网上购物(9)您平均每个月的电话费是:

A.40元以下 B.40-80元 C.80元以上(10)您是否有理财习惯:

A.留心 B.偶尔关注 C.从来没有这个习惯(11)您是否做过或正在做兼职:

A.计划并实施过 B.计划过但没做过 C.没有计划过.(12)您觉得自己的消费维权意识怎么样: A.很好 B.一般 C.比较淡薄(13)您对消费投诉的一般程序了解多少: A.大致程序都比较清楚

B.只知道一点点 C.一点儿也不清楚

(14)在学校用校园卡消费时,发现被多刷去2角时,您会:

A.提醒收银员,要求找回 B.反正是2毛钱,当作没看到 C.心里骂一句后走人

(15)消费监督,举报电话是多少:

A.13231 B.12315 C.12351 2.多项选择:

(1)你在哪方面花钱比较多

A.学习B.娱乐 C.恋爱 D.电子产品换代 E.基本生活 F.交通通讯 G.交际(2)当你想要买某样东西时,去又发现钱不够,那么你会

A.问父母要钱 B.自己攒钱

C.向同学朋友借了再说 D.放弃购买 E.其他

(3)如果你有打工的经历或打算,目的是

A.补贴目的 B.增长社会经验 C.大家都这样 D.渴望独立.E.闲着没事干

(4)如果在消费时不能做到价廉物美,你更注重的是

A.价格 B.质量 C.品牌 D.服务态度 E.其他

(三)总结并讨论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调查结果 1.市场调查结果

我们对马鞍山市市场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发现近5年电子市场、服装市场、化妆品市场和健身房的大学生消费人数逐年增加,尤其是电子市场,暑假期间大学生消费电子产品的人数占总人数的近7成。而图书馆的消费人数却比5年前要下降许多,而且去图书馆消费的大学生几乎是大三即将面临考验的学生。2.问卷调查结果

我们对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对于大学生消费的调查结果显示,这次统计的100名大学生中有56%为男性,44%为女性;家庭月平均收入1000元以下的占5%,1000-2000元的占47%,2000-4000元的占35%,4000元以上的占13%;生活费500元以下的占3%,500-1000元的占37%,1000-1500元的占42%,1500元以上的占18%;每个月消费除吃饭外娱乐占52%,学习占12%,购物占31%,其他占5%;消费方式中实地购买占49%,网上购物占51%。而对于维权意识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维权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行动的人却很少。

分析: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和科技的发展,电子市场、服装市场和化妆品市场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们的青睐。网络的方便和快捷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产品,所以网上购物也越来越为足不出“校”的大学生们所喜爱。虽然随着消费次数的增加,大学生们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但大多情况下,他们不愿为了一点点利益而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小组成员对调查的结果进行讨论,总结了以下几点: 1.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级分化

总生活费额是一个学生消费水平的首要体现,一个月生活费的多少直接反映大学生的消费能力。当今大学生的消费方向主要指向基本生活。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性,年轻且经济来源单一,而且能供应得起大学生的家庭一般都未处在社会阶层金字塔的底层,消费层次两级分化程度不似社会上那么明显,但是由于中国当今处在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来自于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起的各个地域,一些家庭收入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多,学生的总生活费多,构成了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体现在电子产品、化妆品、服装等方面。而一些家庭的收入则要捉襟见肘得许多,对学生的经济供给也不是很多,这部分大学生的消费往往较为收敛。2.理财意识

有一些大学生能够自觉地养成理财的习惯,做好消费计划,在消费之后能够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消费是否理性,并吸取教训,减少冲动消费。与此同时,有一些同学显然没有任何对于理财的概念,经常不注重储蓄。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而大部分的同学往往是“凭感觉”去消费,这样的“凭感觉”,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消费额度的,只是缺乏细致的打算和总结。

3、消费观念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由于消费能力有限, 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4、学习支出比例有待提高,娱乐方面比重过重

相比较花费在娱乐、恋爱上的钱,大学生在购买书籍、报名学习班的人数占较小的比例,这反映了大学生在当今越来越丰富的生活中还是有些浮躁。在这个知识社会,需要多一点的大学生去在学习方面做多一些投入。但大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有想法的同学,在正常的学习之余,还融入现在的考证、考研热中,报名参加辅修,加之当下各种补习班的费用不菲,而家长们对这部分的投资乐此不疲,这些人的消费中,丰富大脑的支出占了很重的比例。另一方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除去生活上必须的一些消费,还是有很多大学生还是把主要的金钱用在娱乐上,可能是由于大学生活相对于高中生活较为清闲,课业负担不是很重,没有升学压力,而且刚刚从高考的重负中解脱出来,很多大学生都有“放松一下的”想法,结果就可能一下子就“放松”了四年。

5、消费方向多样化

大学生除去生活必须消费,他们的消费的方向也多面化。聚餐费用、电话费、网络费、电子产品的更换、外出旅游费用、送礼物费用、恋爱费用、健身房费用、女生还有买衣服、化妆品的费用,一些男生还有在网络游戏上面的支出,这些纷繁多样的花钱方式让我们也从侧面看到当今大学生的生活和社会一样,在变得多样化,反应了大学生这一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的特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老状况发生了变革,大学生们主动地在接触社会,也主动地去在这个社会中学习如何消费。

6、消费中时尚元素较多

调查显示,年轻的大学生在娱乐消费中,电子产品、网络通信、网络费用这些有时尚色彩的花费又占到了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这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与时代的潮流紧密地裹挟在一起,一方面,我们可以说,当今大学生是与时俱进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大学生是沉迷于此的,在这些新潮事物上花了太多的精力和金钱,频频换手机、电脑,甚至因为这些方面花的精力太多,影响了正常的学业,更有甚者,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身体。所以,我们认为大学生追逐时尚的脚步可以适当地放慢一些。7.恋爱支出过大

在调查中发现很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大学生处在风华正茂的年纪,在这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我们并不反对大学生谈恋爱,但是恋爱时的消费问题确实不容我们忽略,恋爱的大学生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而进行物质投入,常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过多的恋爱支出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基本生活,一些异地恋的大学生情侣常常要节衣缩食去“千里来相会”。而大学生之间的爱情总是很容易破碎,这就造成了大量的经济上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业。大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所以没有必要为了在对方面前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大把大把地消费。

8、经济独立意识较差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得知,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外出兼职过,大学生在消费上可以出有着接近工作后的独立性,然而在取得收入方面,仍有很多大学生甘当“啃老族”。即使有些有过兼职经历的大学生,他们在填写原因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填的是“为了增长社会经验”,而非是补贴生活费或者是家庭使用,这体现了当今大学生的自我性很强,但是责任感还是未达到足够走入社会的程度,我们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 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1]

9、大学生维权意识仍较为淡薄

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比较淡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往碰到的事都会由父母亲出面解决,自己并不过问。另外是,如果一些侵权行为还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就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而且很多的学生认为现在的投诉程序过于复杂,处理的时间长,这也是在遇到权益受到侵犯时不会采取维权措施的一个很大的原因。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对消费投诉电话还是比较清楚的,这说明,以往的一些消费维权宣传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应继续做这方面的努力,让每个公民了解法律知识,使自身权益免受侵害。[2]

三、总结和建议

(一)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

现今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而个人盲目的冲动消费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这就要我们多多学习理财知识,科学地理财。

(二)克服冲动消费、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人性的弱点,几乎人人都存在这一弱点。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了解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三)大学要引导校园风气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四)阅读相关的法律书籍,了解消费者自身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法律义务

不管是在生产消费还是生活消费中,大学生多多少少都会触及到一些法律条文。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些法律书籍的阅读,能够使我们在生活中更懂得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权益不受侵犯。[3]

(五)更多关注有关侵权的案例,学习如何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犯

现在的社会还存在很多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所以大学生们可以通过收看《今日说法》节目,浏览中国消费网,阅读《中国消费者报》等途径了解一些有关案例。对那些事件的了解可以让我们尽可能的避免自身权益免受侵害,同样也能够使我们在遇到棘手事件时,能够及时想到一切行之有效的途径来解决问题。

(六)参加一些有关的消费维权活动

每年的3月15日都有一些相关的活动来倡导群众一起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能够增强我们的消费维权意识,掌握维权方法。社会和校园中也都存在一些有关的的协会或者社团,以此来帮助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

参考文献:

上一篇:接受教学反思指导的反思顶岗实习生实习体会下一篇:国外模具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