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从心理养生中来随笔(共6篇)
1.幸福从心理养生中来随笔 篇一
从林黛玉之死说到心理养生
●王育忠
在《红楼梦》里,林黛玉始终是个弱不禁风、病病殃殃、多愁善感、生性敏感、忧伤悲戚的模样,而且说话还很刻薄,这位“天上掉下的林妹妹”,其实并不可爱,贾政没有选择她做儿媳妇是对的。可正是由于没有入选“宝二奶奶”,竟成了压垮她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这悲剧不能不让人感叹唏嘘。
林黛玉之死,与其说是因病而死,不如说是因情而亡;与其说是身故,不如说是心逝。林黛玉虽然从小体质不好,却不是得了不治之症。《红楼梦》第三回中说,她的病要想好,“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亲,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生。”由此看来,林黛玉的病情主要在心理方面。可命运偏偏要和这位弱女子作对,让她不得不寄人篱下,不见父母,却要天天面对外亲,而她多愁善感的性格又免不了要“见哭声”,这对她的病情显然是非常不利的。实际上,林黛玉从进入荣国府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她的命运。因为寄人篱下,她在心理上非常压抑,为人处事十分谨慎,“步步留心,处处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在如此情境下,她又为情所困,使心不断受到伤害,一生都在为亲人的生老病死,为自己的喜怒无常,为他人的爱恨情仇而痛苦。因此,生活在荣华富贵物质环境中的林黛玉,最终死在精神氛围的贫病交加里。养生贵在养心,这并非妄言,从一些汉字中我们就不难发现,人的心态是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情感的变化又直接影响人的心态,如:忌、忍、急、怒、恶、恐、虑、患、愁等,这些心理活动是人生命运动的重要内容,是不容忽视的。单重视从物质上养生,不重视心态的调适,经常处在不良的心态中,生病只是迟早的事情。巴普洛夫说:“忧虑,顾虑和悲伤,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长寿”。林黛玉以及《红楼梦》里几位青年人之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养生贵在养心,关键是要善于心灵护理。心灵也是需要营养滋润的。养护心灵要做到知足常乐,不为名缰利索所束缚,心要净,还要静,“心静自然凉”;心要亮,还要宽,“心宽出少年”。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以平和的心态,顺应时势,顺其自然,遇事乐观,豁达大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自觉抵御不良刺激,防止各种疾病因为心理因素而引发。
2.创新从实践中来作文 篇二
科学属于全人类。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凝成一股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推动社会的前进。
待在家里无聊的我,突然想起学达。芬奇画蛋。我把鸡蛋放在桌子上,可是怎么画也画不像,坐不住的我,气的把笔往桌子上一扔。“咕噜咕噜……”鸡蛋被笔一撞滚了起来,见状我忙着用手去接;非但没接住,仅而连自己也失去了重心,一只手摁在鸡蛋的一头,而鸡蛋的另一头正好立在地面上。“奇迹,奇迹!”我叫起来,“蛋,蛋没破!”兴奋之余,我陷入了沉思:平时鸡蛋只要轻轻一磕就破了,为什么这次蛋没破?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钻进了物理书堆里,可是书上并没有这一类的问题的解释说明。我跑去问爷爷,爷爷只用微笑着说:“再想想,有什么原理可以用来解释这个现象?”一个原理在我脑子闪过!为了证明我的判断正确,我做起了实验。我小心翼翼的用手把鸡蛋的一端扶竖在水平桌面上,在鸡蛋的另一端上面加了一块木块,又在木板上加砖头。一块,两块,三块……奇迹出现了:一个鸡蛋顶住了几块砖头而没有破裂!
“成功啦!”我高兴的跳了起来。原来这是平衡力原理。如果加在鸡蛋上面的两个力满足“同体”“等值”“反向”“共线”这四个平衡力所必要的.条件,那么一只鸡蛋在“理想”的情况下,足可以顶起千斤重的物体。“千斤重!”在我的大脑里不停的闪转着这个代名词,“对!这样或许也可以!”于是我又拿了一只鸡蛋,用两个手指捏住鸡蛋的两头,一用力——我又笑了,一样的奇迹,一样的原理,只是这个实验比上一次更简单,更容易理解……
这次让我明白了,科学处处都有,只要留心观察,用心观察,用心实践,就会领悟其中的道理。
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适合做电灯灯丝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说:“爱迪生先生,你已经失败了一千五百多次了。”爱迪生回答说:“不,我没有失败,我的成就是发现一千五百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多少人的嘲讽,多少人的耻笑,这样的坚持有用吗?的确换做一般的人应该不接受不了这样的残酷现实,当今社会就是缺少这样的精神。巴普洛夫曾说过科学需要一个人全部的生命。所以要用心实践,坚持不懈。从细小的事物中实践创造出新的与众不同的发现,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3.创新从突破中来作文 篇三
创新靠的是突破,而不是偶然的机遇,人要在创新中突破,在突破中不断挑战自我,开发自我的潜能,才能不断创新。
每个人都希望能不断挑战自我,从而开发自己的潜能,以求不断创新。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希望能挑战自我,从而突破自我,展现一个新的我"。这也叫创新。创新就是实践,通过实践来创造新的东西。同时创新也可以从突破中来。
羽泉,一个家喻户晓的歌手组合。他们在节目中担任导师时,面对选手的讨教,他们将歌曲的”四四拍"改为了“二二拍",虽然最后是选手略胜一筹,但当时助力团的评价是:”各有各的优点,特别是羽泉,虽然歌曲这样改变没有原唱那么好,到你们敢于挑战自我,这是一种勇气,是值得表扬的。同时,我想你们之所以能够叱诧乐坛多年,也正是因为你们的不断突破。"。他们通过挑战自我,从而不断创新,也因此深受观众喜爱。他们证明:“突破自我,不断挑战自我,就能创新。"
爱迪生,伟大的发明家。在夜晚没有灯的时代,人们只能点着蜡烛,借着微弱的烛光工作和学习。勤奋好学的爱迪生突发奇想:或许可以发明什么来改变这种现状。于是他开始了探索,一次一次的失败并没有使他气馁,反而越挫越勇,成为了他的动力。很多人看到他的失败不停的嘲笑他,但他并没有放弃。在这些嘲笑声中和无数次失败后,他成功了。成功的发明了第一盏电灯,并赢得了”发明大王"的称号。
正是因为他们不断突破自我,才能不断创新。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需要创新。在生活中,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放开思路,敢于创新。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自我,找到新的自我,开发自己的潜能,激发自己的潜能,向更好的目标迈进。
4.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篇四
成就伟大事业须有伟大力量。如果搞不清楚“依靠谁”,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回顾历史,每当党的事业面临重大挑战,每当中国的前途命运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总是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来说,无论是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理论、价值体系、道德规范,还是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无不源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可以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根基在群众、智慧在群众、力量在群众。
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关键是在思想上牢固确立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工作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凡属正确的决策必然是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使之成为群众的行动。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创造,集中群众智慧,使宣传思想文化工 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
1.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创造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我们的工作就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就有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程度日益提高,广大群众对文化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能不能更加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造,已成为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进一步完善政策、拓展渠道、丰富载体,充分挖掘运用各方面的文化资源,畅通人们投身文化建设的途径,使群众真正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主角,使文化成为广大群众共建共享的文化。群众自己的创造、自己的演绎最鲜活、最生动,也最容易得到广泛的认同。要积极鼓励群众的创新创造,支持群众自我教育、自办文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千方百计保护好、发挥好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让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
2.汲取群众智慧营养,从人民群众实践中获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不竭动力。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对事物的观察、对情况的了解更细致、更透彻、更深刻。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向前发展,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不断开 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谋划工作、制定规划、出台政策,都要尽可能地扩大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范围,都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闭门造车”、“唱独角戏”,就难以作出科学决策,更难以在群众中得到落实。要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实践土壤,深入到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老百姓朴素的话语中提炼闪光的思想,从民间鲜活的艺术中萃取创造的元素,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推陈出新、有所突破。
5.创新从什么中来的作文 篇五
我自小开始爱读书,好写作,那时总拘泥于最死板的考场作文的类型,不曾有过任何的改变与创新,当时的文笔,如今想想也不过是无病*吟。哪怕看再多精彩的著作,受再多的指点与启发,也通常在尝试改写文学作品时,没写多少就放弃了。
有时母亲看着懊恼的我也很心急:“你是不是方法不对?”“看书练笔,我不是都在尝试吗?现在卡在这个该死的瓶颈里,唉”我烦躁地抓抓头发。
“那你有没有试着去模仿各家进行创作呢?试着写写他们写过的,或是你在这里面得到灵感的,这可才是你多读书的目的。”
“可是,这样不算抄袭吗?”
“怎么能说是抄袭呢?你现在还在过渡阶段,这些拿来练笔的作品都很青涩,是你写给自己看的,又有什么关系呢?”妈妈笑了,“再说,模仿也和抄袭不一样,原搬内容才算抄袭,模仿只能说以别人的东西为原型,在创作构思的过程中能够加入自己的思维和想法,渐渐地从别人的故事中真正得到自己的东西,在其中衍生出自己的灵魂。”
“但我还是觉得有些怪怪的。”
“你啊,可能只是觉得模仿在固定的观念上是不道德的,但你再考虑一下,模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的创新,那么模仿又有什么不对呢?”
母亲的一番话启发了我,说不上醍醐灌顶,却也是受益匪浅。
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各家名作中多放一双眼睛,一颗心,想着那样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我可以如何加工,改编甚至最后改造成完全属于我的角色。那样一个震撼人心的片段,我可以如何进一步扩写构思,让其由一朵灿烂的花儿成为另一棵开满花朵的大树。
就这样,我蹒跚地,笨拙地,在无数熟悉的影子中探索我写作的灵魂,把书中于我最有感触的东西真正创造成全新的但略显稚嫩的故事。《向日葵》,《星空》让我站在提奥的视角写了一篇有关梵高的文章。笛安的莉莉启发我写了一篇有关一头鹿和一个少年的故事……我逐渐地由汲取灵感转变为制造灵感,由那个只会写考场作文的小孩转变为志在将生活中的细节扩大成故事的“朝圣者”。
对,朝圣者,朝着承载文字梦想的最高圣地。
6.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篇六
——大班主题活动《线绳大世界》
漳州市实验幼儿园 陆艺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这就需要我们主动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中挖掘有教育价值的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兴趣点,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相应的活动。主题教育——《线绳大世界》,就是追随幼儿的经验与生活,由教师预设、师生共同引发和幼儿生成相结合而展开的,深受幼儿的喜爱。
活动的由来
我班为丰富晨间户外活动材料,请幼儿携带跳绳来园。孩子们拿着各自带来的跳绳比较着,议论着,“我带的跳绳是彩色的!”“我的跳绳是塑料的!”“我的跳绳比你的粗!”“我带来的绳子最长,可以拔河!”“我的跳绳很奇怪,可以看到一条条的细线,不知道这是什么线?”“你说的这种线跟我们家缝衣服的线很象,明天我带一些来比比看是不是一样的。”„„线、绳的外观、材质、用途一时间成为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发现孩子们对生活中常见的线、绳产生了兴趣,教师及时发动家长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线绳,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到处可见的线、绳。孩子们惊喜不已,探索线绳的欲望逐渐高涨。此时,我意识到:和孩子们一起认识“线绳”的机会到了。“线绳大世界 ”这一主题活动由此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活动的实施
活动一 线绳大集合
我们在活动室里布置了一个展台,展示幼儿与家长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线绳。幼儿叽叽喳喳的相互交流起来:“这是我带来的毛线,我妈妈会用毛线织毛衣,织手套。”“这是电线。你知道吗?”“我带的是钓鱼用的玻璃线。”“这是用来晾衣服的绳子。”“哈!这不是电话线吗!”“咦,这是什么绳子啊?你们谁知道?”“是麻绳!”
发现幼儿的讨论仅限于线绳的名称、作用,并没有对各种线绳作仔细的观察和比较。教师有意识的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比较各种线绳的不同特征:“小朋友们带来的线绳有这么多种,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颜色、粗细、长短、软硬、粗糙与光滑、轻与重等)“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拉一拉,线绳有没有变化?比一比,什么线绳最结实?”“你最喜欢哪种线?为什么?”幼儿带着问题开始了新的观察和探索,并主动的将观察过程中的发现、体验、感受与同伴、老师进行交流分享。
活动反思: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交谈非常的多。教师发现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几个孩子也加入到了交流的队伍中来。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发现中、一次次的交谈中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线绳,初步了解了各种线绳的特性,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表达讲述的素材。幼儿的生活离不开语言,幼儿的语言学习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挖掘学习内容,创造一个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幼儿想说、敢说、有机会说,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方法。活动二 寻找线绳之旅
幼儿园的边上就是市里颇为繁华的商业街区——香港路,为了让幼儿更为直接的观察生活环境中的各种线绳,了解线绳的用途,我们带着孩子们走出校门,参观商业街,寻找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线绳。孩子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了他们的寻找线绳之旅。一出幼儿园大门,羽翔就兴奋的指着路旁的电线杆,大声嚷嚷起来:“我找到电线了!”在服装店门口,孩子们睁大眼睛,用钦佩不已的目光看着裁缝阿姨脚踩缝纫机,灵活的用棉线把衣服缝起来。在渔具店里,他们亲眼见到了鱼竿上纤细而又坚韧的渔具绳,并得以亲手摸摸,拉拉网眼大小不同却又结实无比的渔网、抄网、虾笼。在工艺品店里欣赏到用绣线绣出漂亮图案的戏服,道具。在毛线店里看着一条条毛线是如何在编织机上穿梭,并象变魔术一样转眼就出现了美丽的花纹。还看到了从没见过的草绳,捆扎在一个个叠起的瓷碗、瓷盘上。颜色各异的电线;穿在风铃、吊饰上的绳子;系在风筝上细长的线;粗细不同的铁线;摸起来特别粗糙的尼龙绳;能编织出漂亮工艺品的中国结线;弦乐器上的琴弦。。。都没躲过孩子们明亮而又敏锐的目光。回园后,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了他们寻找到的线绳。第二天,家长们送孩子入园时,高兴的告诉我们,孩子回去非常详细的向他们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发现了什么线,线是什么样子的,能做什么。。。并主动为我们的活动提供了各种各样有线的物品,如电话机,中国结,毛线工艺品,刺绣作品,鞋带,小提琴,吊床。。。还有一些网上下载的图文资料,影音资料等等。活动反思: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让幼儿与其探索学习的事物做最真实的接触。对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东西,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于儿童周围的现实生活。因此,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越有效。家长在看到孩子的学习成果和孩子的进步后也更加的关注和支持活动。
活动三 线绳一条街
寻访线绳回来后,我发现孩子们在游戏区里自己玩起了“商店”的游戏,买卖起原来摆放在展示区里的线绳及线绳工艺品来。我灵机一动,拿着一些珠子,以顾客的身份前往商店,“我的项链断了,请问你们这儿有串珠子的绳子吗?”(有)“能帮我加工一下吗?”(可以)“谢谢!你们店里有这么多绳子,可以加工些产品出售啊。”在教师的启发下,商店里雇了些员工串起珠子,加工起了项链,手链,戒指,开起了“珠宝店”。
反思与推进:
随着前期科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幼儿对线绳的特性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初步感知了线绳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在以往的科学教育中,较多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对幼儿情感、态度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则重视不足。随着当今社会独生子女的增多,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不少孩子的生活依赖性较强。我们班上还有很多孩子不会自己系鞋带,扎辫子。为了加深幼儿对线绳实际应用的认识,同时提高幼儿的动手 能力,我们考虑采取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方式,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因此,教师在发现幼儿玩起线绳游戏时,及时的介入幼儿的活动,把握时机,引导他们往教师预定的目标靠近。
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线绳一条街”上的“店铺”一间间的开张了:“乐器店”——让孩子们认识了有线的乐器,欣赏了弦乐器演奏的音乐,还学会了用纸盒和橡皮筋自制乐器;“裁缝店”——让幼儿学会了缝纽扣,甚至织毛线;“刺绣店”——让孩子欣赏了中华文化中的刺绣和编织艺术,学起了刺绣;“美发店”里的“学徒”练就了娴熟的辫子编扎技巧;“电话亭”的神奇传话筒让孩子在做做玩玩中发现了线可以传递声音的功能;“工艺精品屋”里的工人有的用手工纸和棉线制作风筝,有的用毛线编织七彩壁挂,粘贴线绳画,有的用细铁线弯曲成各种造型做起了铁艺品;“包装店”提供给孩子们学习如何打绳结,包扎物品的好机会;“娱乐馆”里的顾客轻松的玩起了翻花绳;“健身房”里的工作人员用松紧带加工拉力器,用毛线制作键子,顾客则利用各种器材锻炼起身体,练习跳绳,绳子韵律操,在用尼龙绳“划”出的跑道上进行直线曲线跑,玩起了揪尾巴等游戏。。。活动持续了一个多月,其中,有孩子生成的,有教师预设的,也有师生互动引发的,但始终围绕着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来开展。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
活动反思:
“线绳一条街”这一生活化的游戏形式贯穿了活动的后半个阶段,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起来。孩子们对线绳的认识在活动中日趋丰 富。穿、编、缠、绕、缝、系、绑、扎、织、跑、跳等基本动作也在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和喜欢的方式中得到了习练和发展;精细动作能力,自我服务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能自己穿、系鞋带,调整书包的背带,梳头编辫子。。。幼儿围绕一个中心主题的想象力、创造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也在各活动中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活动的过程来看,孩子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并自主选择、自主决策,从活动结束后的情况看,孩子们无论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增强了自信心。
思考与体会:
一、关注幼儿生活,发掘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生活化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究的重要前提与条件。幼儿的生活和成人生活一样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有说不完的话题,有解不完的问题,也有他们各种朦朦胧胧的感悟。教师要作孩子生活的有心人,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和需要,敏感的捕捉孩子的兴趣点,选择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拥有相关经验的内容。事实上,孩子们感兴趣和想要探究解决的问题,本身就已经暗含着符合教育目标和价值的内容。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还要考虑到活动能否充分运用幼儿园和社区现有的资源,因为容易获取的各种材料和设施,是幼儿进行深入探索的因素。
二、心中有目标,方式多样化
在主题活动中,教师在内容的选择上、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要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孩子。时刻把握住教育所要达到的方向。不要小 看孩子,低估孩子的学习能力。要善于捕捉师生互动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契机,抓住时机,积极启发、引导幼儿围绕目标开展活动。不搞程式化教学,努力设计幼儿喜欢的生活化的活动方案,灵活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幼儿的内在动力,唤醒其主体意识。使孩子们能以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去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三、教师要善于反思,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主题活动要求教师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无论是翻书还是上网,都要能给幼儿提出的各种问题以答案。而且,主题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如何选择主题、指定目标、记录评价,如何调动家长配合的积极性,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因此,教师在实践中要进行不断地自我思考、审视、反省、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不断调整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使自身的专业素质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得以不断的、更有效的提高,真正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促进者。
【幸福从心理养生中来随笔】推荐阅读:
教师职业幸福感培训心理体会07-29
解读心理养生怎么做06-30
触摸幸福从心开始09-09
幸福生活从低碳开始09-09
感受幸福的心情随笔07-20
教师的点滴幸福 教师随笔08-04
痛并幸福着杂文随笔08-07
关于幸福在哪里教师随笔09-08
幸福,其实在路上散文随笔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