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与经济发展

2024-10-01

政策与经济发展(共8篇)

1.政策与经济发展 篇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

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07〕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协会、商会(以下统称行业协会)发展较快,在提供政策咨询、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措施不配套,管理体制不完善,行业协会还存在着结构不合理、作用不突出、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完善培育扶持和依法管理社会组织的政策,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加快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采取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改进监管、强化自律,完善政策、加强建设等措施,加快推进行业协会的改革和发展,逐步建立体制完善、结构合理、行为规范、法制健全的行业协会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要求。一是坚持市场化方向。通过健全体制机制和完善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化结构和布局,提高行业协会素质,增强服务能力。二是坚持政会分开。理顺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明确界定行业协会职能,改进和规范管理方式。三是坚持统筹协调。做到培育发展与规范管理并重,行业协会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协调。四是坚持依法监管。加快行业协会立法步伐,健全规章制度,实现依法设立、民主管理、行为规范、自律发展。

二、积极拓展行业协会的职能

(三)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职能,把适宜于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委托或转移给行业协会。在出台涉及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前,应主动听取和征求有关行业协会的意见和建议。行业协会要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改进工作方式,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及其部门反映行业、会员诉求,提出行业发展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参与制订修订行业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完善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

(四)加强行业自律。行政执法与行业自律相结合,是完善市场监管体制的重要内容。行业协会担负着实施行业自律的重要职责,要围绕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制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大力推动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会员行为,协调会员关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切实履行好服务企业的宗旨。行业协会代表本行业企业的利益,必须切实为企业服务。行业协会根据授权进行行业统计,掌握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收集、发布行业信息;依照有关规定创办报刊和网站,开展法律、政策、技术、管理、市场等咨询服务;组织人才、技术、管理、法规等培训,帮助会员企业提高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改善经营管理;参与行业资质认证、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及推广、事故认定等相关工作;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举办交易会、展览会等,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条件。

(六)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行业协会要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在维护国内产业利益和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要积极组织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联合行动,开拓国外市场;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联系相关国际组织,指导、规范和监督会员企业的对外交往活动;主动参与协调对外贸易争议,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做好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应诉、申诉等相关工作,维护正常的进出口经营秩序。

三、大力推进行业协会的体制机制改革

(七)实行政会分开。行业协会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活动,切实解决行政化倾向严重以及依赖政府等问题。要从职能、机构、工作人员、财务等方面与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彻底分开,目前尚合署办公的要限期分开。现职公务员不得在行业协会兼任领导职务,确需兼任的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审批。行业协会使用的国有资产,要明确产权归属,按照有关规定划归行业协会使用和管理。建立政府购买行业协会服务的制度,对行业协会受政府委托开展业务活动或提供的服务,政府应支付相应的费用,所需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八)改革和完善监管方式。要按照政会分开、分类管理、健全自律机制的原则,加强和改进行业协会登记管理工作。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简化和规范管理内容和方式,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监管体制,为行业协会创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选择若干城市和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开展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条件成熟时,调整和改革行业协会间的代管关系。对根据法律法规授权履行特殊职能的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律师等行业协会,有关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和指导。

(九)调整、优化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进行业协会的重组和改造,加快建立评估机制和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建立行业协会综合评价体系,定期跟踪评估,对诚信守法、严格自律、作用突出的要予以表彰。行业协会之间可通过适度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在具有产业、产品和市场优势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可以将地方性的行业协会依法重组或改造为区域性的行业协会。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可将总部设在产业集中、便于开展服务的地区和城市。积极创造条件,培育一批按市场化原则规范运作,在行业中具有广泛代表性,与国际接轨的行业协会。

四、加强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和规范管理

(十)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行业协会要建立和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制度,认真执行换届选举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理事会成员要严格按照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会长(理事长)应由理事会提出人选,通过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并逐步实行差额选举。鼓励选举企业家担任会长(理事长)。秘书长可通过选举、聘任或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产生。

(十一)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行业协会要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保障工作人员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优化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行业协会及其分支机构、代表机构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并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进行职称评定。

(十二)规范收费行为。会费收取标准和办法,由行业协会自主确定,经会员大会(会员代表大会)半数以上代表同意后方能生效。行业协会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依法所得不得在会员中分配、不得投入会员企业进行营利。未按照规定履行批准程序,不得针对企业举办全国性或行业性的评比活动,经批准举办的评比活动不得收取费用。行业协会举办展览会、交易会、研讨会、培训等活动可以实行有偿服务,收费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公开收费依据、标准和收支情况;对依法或经授权强制实施具有垄断性质的仲裁、认证、检验、鉴定以及资格考试等活动的收费,应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有关规定。

(十三)加强财务管理。行业协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制度,设立专门的财务人员,并对所属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财务实行统一管理。建立行业协会资产管理制度,并按有关规定接受监督检查。

(十四)加强对外交流管理。行业协会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对外交流管理制度,在对外交往中遵守法律法规和纪律,维护国家利益。

五、完善促进行业协会发展的政策措施

(十五)落实社会保障制度。行业协会工作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属地管理原则,参加当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社会保险,履行缴费义务,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十六)完善税收政策。财政等部门要根据税制和行业协会改革进展情况,适时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协会加快发展。

(十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有关部门要总结经验,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做好立法调研和法律法规起草工作,将行业协会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

(十八)加强和改进工作指导。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指导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服务、自律、协调等工作。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民政部等部门,抓紧制订配套措施,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七年五月十三日

国家发改委将出台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政策

2007-03-26 11:15:00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一)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目标。按照市场化原则推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健全、体制完善、结构合理、行为规范的行业协会发展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二)行业协会改革发展的原则。市场化原则,通过健全竞争机制,创造公平发展环境,推进行业协会实现依法设立、民主管理、自律发展;政会分开原则,明确界定行业协会的职能,改革政府部门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依法加强监管;统筹协调原则,行业协会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行业协会内部机制转换与加

强监管和配套政策相结合。

(三)明确行业协会的性质和职能。行业协会主要是由同行业、同区域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行业协会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相互之间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行业协会的宗旨是为会员服务,主要履行

以下职能:

1.开展行业调查研究,掌握行业动态,提出有关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收集、分析、发布国内外有关经济信息,创办刊物,开展信息、技术等咨询

服务;

3.组织展销会、展览会,举办报告会、研讨会;

4.参与制定、修订有关国家标准,组织贯彻实施并进行监督,维护公平竞争和

市场秩序;

5.根据行业发展的要求制定行规行约并组织实施;

6.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会员诉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7.组织人才、技术、职业、管理、法规等培训,指导、协助会员企业改善经营

管理;

8.代表会员企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调查、应诉和诉讼;

9.协助会员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协调对外贸易争议;

10.开展国内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联系相关国际组织,协调会员单位的涉外

活动;

11.建设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产品展示、研发设计、质量检测、招商引资等

服务;

12.根据政府部门授权,承担行业规划、行业标准制定和行业统计等工作;

13.承担法律法规授权、政府部门委托的其他职能。

(四)推进政府与行业协会职能、机构、人员、资产分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应由行业协会履行的职能移交给行业协会,把适宜于行业协会行使的行业管理职能委托给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要在机构、人员、资产上与政府部门脱钩。行业协会的办事机构不得与政府部门合署办公,已合署办公的,要从机构上彻底分开。现职党政公务人员不得在行业协会兼任领导职务,已兼职的,或退出公职或退出行业协会职务。行业协会使用国有资产的,要明确产权归属,实行无偿或有偿使用。

(五)改革行业协会管理体制。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双重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单

一、有效的管理体制。简化业务主管单位对现有行业协会的管理内容。抓紧修订有关法规,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对行业协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前的审查和年检的初审。规范联合会与行业协会之间的关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行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有效的监管体制,明确监督机构的职责。

(六)建立政府与行业协会委托和购买服务制度。政府部门委托行业协会承担业务活动、需要行业协会提供服务的,应支付相应的费用。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经费应作为公共财政开支的科目列入部门预算。政府部门在经费使用上,要本着相对集中、公开、公平的原则,通过招标等方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具体办法

由财政部门牵头制定。

(七)调整和优化行业协会的结构。行业协会的设立由企业和有关单位自愿发起,政府原则上不直接组建新的行业协会。政府支持新兴行业和领域的优势企业和有关单位自愿发起设立行业协会,推进现有行业协会的重组和改造。设立行业协会可以依据国家现行行业分类标准,也可以根据产品、经营方式和服务功能等方面的标准设立。除法律另有规定和名称不能相同外,行业协会不受一地一业一会和国家分类标准的限制,允许适度竞争,提高服务质量,优胜劣汰,健全有效的行业协会

退出机制。

(八)优化行业协会区域布局。具有产业、产品和市场优势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可以将地方性的行业协会依法重组或组建为区域性的行业协会。全国性行业协会可将总部设在或迁至产业企业较集中、便于开展业务服务的地区和城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城市,吸引国际的行业协会组织总部落户当地或设立代表机

构。

(九)健全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结构。行业协会的组织机构要按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规范,明确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会长、秘书长的责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长日常负责的制度。理事会成员要严格按照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会长应由理事会提出人选,实行差额选举,一届任职不得超过四年,连续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秘书长由理事会向社会公开招聘选出,并向理事会负责。

(十)加强行业协会财务制度建设。行业协会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制度,设立专门的财务人员。行业协会经费收入不能投资企业从事营利活动,不能用于个人分配。行业协会的资产属于社会损赠的,必须接受审计部门的监督,并向

社会公布。

(十一)加强行业协会人事制度建设。行业协会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行业协会工作人员要实行全员聘任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化人员年龄、专业结构,实现行业协会工作人员的职业化。行业协会工作人员职称评定,可参照国家对事业单

位人员职称评定管理办法执行。

(十二)加强行业协会党的组织建设。行业协会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要求,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创新行业协会党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

(十三)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社会保障制度。行业协会职工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等基本社会保险,纳入国家整体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建设中,目前可按属地原则参加当地社会保险,具体办法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

定。

(十四)健全行业协会会费收取和使用制度。行业协会会费收取标准由行业协会自行确定,但要经会员大会或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通过,会费的使用情况要定期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接受审查和监督。

(十五)规范行业协会收费行为。行业协会举办展览会、展销会、研讨会、培训等活动,允许有偿服务,但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应本着公开、公平、合理的原则,公开收费依据和收支情况,规范收费行为,接受监督。具体收费办法由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十六)完善行业协会税收政策。鉴于行业协会是非营利机构,国家可给予必要的税收政策支持,具体措施由财税部门研究制定。

(十七)建立健全行业协会法律法规体系。加快修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确定对行业协会实行分类管理、单行立法的原则。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做好行业协会立法的调研和起草的准备工作,逐步建立行业协会法律法规体系。

(十八)加强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组织领导。以上意见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民政部、商务部等部门组织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抓紧制定促进行业协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可依此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

(十九)工商领域的联合会、学会、研究会等社团法人,比照本意见执行。

2.政策与经济发展 篇二

1 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政策的现状

1.1 农村金融环境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拥有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环境, 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的金融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来说, 农村经济的发展缺乏良好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 如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明确的法律条例规范;相对城市经济的发展来看, 宏观政策的实施没有完全落实;农村的再教育问题、医疗、保险、法律条例等相对来说没有实行到位, 农村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需要改革与完善, 切实投入到村民的生活需要上。

1.2 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着不明确的农村金融市场定位问题, 也存在着不明确其结构覆盖的范围问题, 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意识上也需要完善。目前, 与农村相关的银行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 但是面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业务需求、不同的发展途径与对象等问题时, 还是没有深层次的认识与完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目前的现状, 农业发展银行对于乡镇地区的网点还没设立, 农业银行在乡镇中的普及范围也比较狭窄, 所以农村的金融机构还是比较单一的, 邮政银行主要是吸收存款, 而在贷款方面的涉及层面功能较弱。随着当代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资金的需要量也不断增大, 因此农村的金融机构在存贷款额度、利率、期限等方面都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 过于单一的金融服务产品意识需改制。

1.3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

新时期农村居民的收入不断提高, 农村储蓄也会越来越多, 因此各类金融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去开拓并完善农村金融储蓄市场,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商业保险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农村商品配送体系与农村社会服务意识方面都是值得金融机构关注与完善的。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村金融的服务体系质量势必要求增强, 根据其发展对象来看可分为农户需求、农村企业需求、政府需求;根据其性质来看, 可分为建设性需求、消费性需求等。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实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遇上资金缺乏的情况下, 金融机构的支持是其强有力的后盾, 目前由于财政问题,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完成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所以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2 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措施

2.1 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想要完善农村的金融环境, 首先得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改善, 加快农村的市场化与社会化的进程;加强农村的金融法制体系建设, 保障农民与政府的活动都有法可依;加强监管人员的监督职责, 提高管理手段与方法, 提高监督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制定有效可行的宏观政策, 落实政府的基层建设实施;加强农村再教育的投入, 增强农村社会保险的力度, 规范农村正规金融, 严格把守非正规金融行业冲击农村金融市场以保障农村金融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2.2 促进农村金融多元化

农村金融体系单一化会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进度缓慢, 甚至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要想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增长, 离不开农村金融多元化体制的改革, 在农村金融市场切实可行的情况下, 开放扩大金融领域, 促进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发展以更好地为农村金融服务, 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加强金融产品与服务的不断更新, 满足对农村金融不同地区、不同性质及不同业务的需求。

2.3 协调发展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进程

金融体制的改革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 其存在的缺陷性与落后性需要后期的弥补才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其结构的变化关系到农村金融的改革, 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是现阶段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受农村金融服务的地域性、特殊性等的影响, 其经营管理的难度更大, 很多以利润为导向的金融机构因此而不敢投资农村金融, 这也会拉大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发展的差距。因此, 在农村金融改革的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与城市金融协调统筹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机制, 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向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方向迈进。完善农村金融环境, 改革农村金融体制, 加强政府对农村金融的监督管理, 将农村金融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进, 这都是加快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 统筹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的发展, 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迈向一个新台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但是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农村经济发展与其金融政策仍有待提高, 本文根据农村经济的金融政策现状提出自己的拙见, 并对如何完善其体系提出了解决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金融政策,现状,措施

参考文献

[1]周霆, 邓焕民.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论[M].中国财经出版社, 2005 (06) .

[2]彭艺, 彭紫云.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中部地区为例[J].理论探讨, 2010 (04) .

[3]池小萍.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互动式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 2006 (06) .

3.经济政策与增长 篇三

最近,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年度报告指出,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面临三大风险:过低的生产率增速、处于历史高位的全球债务水平、政策回旋空间显著收窄。

当前,美国仍深陷经济衰退的泥潭,日本“安倍经济学”走到了尽头,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人意料,新兴市场遭受冲击,地缘政治动荡,全球债务占GDP的比例节节攀升,各国央行货币政策分化加剧等因素,令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芬恩·基德兰德(Finn E. Kydland)对宏观经济政策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经济周期、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研究等方面都有所建树。日前,基德兰德就全球经济形势、政策不确定性的挑战、最优经济政策以及中国经济增长与政策等问题接受了《中国经济报告》记者的采访。

基德兰德解释称,他的理论展示了如何在经济模型和政策框架中引入人的因素。“我们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了相关研究,当时的宏观模型中主要考虑的变量是消费和投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等等。现在我们在模型中加入了理性人的前瞻性决策。”

经济周期是基德兰德分析的基点。他认为,市场无法预测外部冲击的变动与出现,也无法自发地迅速做出反应,导致经济运行会出现周期性波动。因此,长期政策的设计比短期政策更重要,但是,政府要通过一定方法避免“时间不一致性”。他表示,“真实世界的不确定性已经足够多了,额外的政策不确定性会雪上加霜。”

所谓“时间不一致性”,即私人部门对未来经济政策的预期会影响政府当期决策。基德兰德表示,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不得不考虑诸多要素的冲击以及各种市场主体的偏好,只有个体预期政府未来的政策正好是政府当期的最优政策时,经济政策才是时间一致的。因此,政策要具有前瞻性。

基德兰德还强调,经济周期的本质是经济基本趋势的波动,而不是经济围绕着基本趋势波动。在他看来,人们对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已经有了广泛认识,但对经济周期的理解还不够。

政策不确定性问题凸显

中国经济报告:2008年以来,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停滞,美国仍无法摆脱经济衰退的泥潭,欧洲和日本处于负利率时代。这些经济体为什么至今仍未走出危机?

芬恩·基德兰德:我们看到全球经济到处都存在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到底什么时候能解决、政府能做什么,都还不清楚,因而产生了大量风险。这种风险可能造成很多重要大国出现经济持续低增长的情况。比如即便美国现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但由于看不到任何经济发展的确定性,所以整个经济依然停滞不前。我想说的是,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可能就会面对这样一种风险——进入一个长期停滞期。

中国经济报告: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最紧迫性的问题是什么?

芬恩·基德兰德:世界上不同国家面临着不同的困难,有些人认为,这些困难主要是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我的观点可能有所不同。最紧迫的问题是政府经济政策在过去几年中出现了很多不确定性,由政府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大家都知道总生产函数,这是宏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理念。在总生产函数中,实际产出是资本、劳动和技术的函数。但一国劳动投入的增长速度是有限的,因此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资本和技术。政府政策对于资本积累和技术变革这两个因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做技术创新和资本积累的决策时,通常都是具有前瞻性的,面临非常高的成本和风险。政府出台的税收、监管等政策将会对企业决策产生长期影响,这可能是积极影响,也可能是消极影响。

政府决策者为了实现目标函数而选择不同政策,但很多政策计划不是今年或明年要执行,而是将来要执行的。这里存在一个难点:假设政府现在出台了一项政策,一切按照政策计划展开实施,但到2020年政府重新计算目标函数,又会出台完全不一样的政策。现在的政策可能是不错的,但由于这些政策很难考虑到将来的状况,最终的政策效应会有所改变。

政策的不确定性会给经济社会带来非常糟糕的影响。比如,突然增加资本税收会导致一些工厂因负担加重而关掉,或者一些刚性兑付的政府负债出现违约可能会造成非预期的通货膨胀。在实践中,一些政策往往忽视了未来,不具有前瞻性,但我们必须要有约束机制,迫使政府能够制定出一致的、持续的、着眼于未来的、具有前瞻性的政策。

宏观政策应避免“时间不一致”

中国经济报告:能否举几个具体例子来说明时间不一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芬恩·基德兰德:爱尔兰和阿根廷是我研究一致性政策的两个案例。

阿根廷是反面案例。20世纪80年代,阿根廷经济面临很多问题,人均GDP下降了20%,被称为“迷失的一代”。直到90年代末,阿根廷经济才恢复了增长,但后来又出现了严重下滑。我认为阿根廷的政策在一致性上出了问题。之前阿根廷面临恶性通货膨胀、汇率贬值、存款冻结等问题,政府的承诺无法兑现,投资者对政府失去信任,资本持续流出,技术进步停滞不前,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爱尔兰则是相对比较好的正面案例。它当初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1990年时爱尔兰的人均GDP排在欧洲的末位。但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爱尔兰实现了经济腾飞,现在被誉为“欧洲的硅谷”。我觉得一个重要原因是爱尔兰政府实施的确定性税率政策。不论是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在爱尔兰投资,都可以明确知道未来几年的税率,税率保持不变的时间甚至超过了企业寿命。这项政策的长期一致性与确定性使得爱尔兰的政策环境可预测,令海内外投资者信心稳定,这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让人惊叹的影响。可见投资者对政府的信心十分重要。一旦政府政策具有前瞻性,并保持长期一致性,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会潜力巨大。

但不幸的是,这种靠外资拉动的增长模式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债务驱动的增长模式。后来爱尔兰在银行业监管方面的政策不是很明智。2000年以来爱尔兰的银行借出了大量抵押贷款,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些银行面临破产风险。于是政府决定花纳税人的钱为银行提供财政救助,但这对纳税人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从政策一致性角度来看,如果你要给某个行业提供救助,最好要对这个行业进行监管,以防止政府救助不会被滥用,显然爱尔兰政府给银行部门提供了不良的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中国经济报告:如何建立对政府的约束机制,来解决政策不确定性的问题?

芬恩·基德兰德:关于政府自我约束机制,过去有一些成功的例子。比如金本位制度,虽然从20世纪30年代就不再使用了,但在此之前都是非常有效的政府自我约束机制。

独立中央银行是最成功的机制。德国央行、美联储、英格兰银行都是长期一致性行为的典范,展示出政府良好的自我约束机制。一般来讲,央行负责人的任期长于央行选举期限,比国会议员的任期更长,这也是独立央行的好处。

我经常用阿根廷的案例解释短视的政策,不一致的政策通常是短视的。阿根廷央行是典型的受中央政府控制的非独立性银行。在过去60年,阿根廷央行共有50多任负责人。之前阿根廷政府对央行储备金进行干预,央行行长拒绝了这一政策,但结果就是行长被换掉。

中国经济报告:在财政政策方面如何降低不确定性?

芬恩·基德兰德:相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从长期增长角度而言,财政政策更加重要。同时财政政策更难处理,尤其是怎样对政府进行约束,以确保政府制定长期一致性的财政政策,这是非常困难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在经济理论中得到答案。

中国经济报告:有没有好的机制可以解决跨期或跨政府任期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芬恩·基德兰德:我可以介绍一个挪威石油基金的例子。挪威的石油储备巨大,而1998年设立的石油基金是为了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也就是说,这些石油基金不会被动用为现在的人提供安全保障。基于这个原则,石油基金每年会制定预算,确定能花多少比例的基金来满足未来的需求。当然,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压力,希望石油基金增加每年的支出,比如建幼儿园和医院。但无论哪个党派执政,都没有染指石油基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政策是有一致性的。

类似的经验还有智利的铜稳定基金。智利的政府也没有动用铜稳定基金,如果这个基金放在阿根廷,可能过两年就没有了。为什么一些国家的机制可以保持稳健的政策,而其他国家不行,我想也许是宪法因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经济政策与增长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新常态,从过去10%以上的增速下降到7%左右。你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速会呈现什么走势?

芬恩·基德兰德:明智的经济学家通常不会做这样的预测。如果你看机构的预测,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是比较悲观的,除非一些改革措施得以推进,否则经济下行趋势难以改变。

作为经济学家,我所能做的预测是,中国要确保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出一定调整,如果不做出调整,可能会导致增长不会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从长期来看,虽然中国经济增速远高于一些国家,但人均收入相对较低,所以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在过去二三十年中利用了相当多的资源,实现了高速增长,如果进一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将有利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有可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中国经济报告:你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驱动力是什么?

芬恩·基德兰德:在我研究的理论模型中,技术能够提升劳动生产率,增加就业与投资,总供给曲线会随之上移,而宏观经济波动取决于供给方面,经济周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基本趋势的波动。因此,在我看来,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是创新与技术变革。而创新创业的真正主体是中小民营企业,是这些富有创造力的企业驱动着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政府和企业而言,应该把政策、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资源投入到那些代表了未来方向、具有必然需求的领域中去。

中国经济报告:你提到中小企业驱动经济增长,那么你如何看待中国国有企业所扮演的角色?

芬恩·基德兰德:我对于国有企业并没有太多的信任,我并不觉得这些国有企业知道怎样最好地利用资源。无论国有企业如何改革,只要它们还在整个经济体中占有较大比重,资源的有效配置就可能会需要一些时间。因为不可能依赖国有企业采取行动,使资源配置到中小企业当中。所以我们希望政府能够采取另外的更加灵活的政策,促进充分竞争,从而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大的活力和便利。

中国经济报告:你觉得中国的经济政策在时间一致性方面是否存在问题?

芬恩·基德兰德:中国在政策方面的一致性看起来比较高,中国过去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令人印象深刻,但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我们看到,中国大部分银行都是政府所有,银行偏向大国企,导致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信贷。这些问题会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政府应该解决监管方面的约束或者不足。有学者认为,除非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行业,引入更多竞争,否则中国可能长期陷入困境。但是这有可能影响银行业的稳健发展,甚至影响短期经济增长。

过去有很多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可以为中国提供借鉴。20世纪80年代,智利和墨西哥面临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但两个国家对银行业采取了不同行动,带来了不同后果。在智利,政府接管了一部分有长期前景的银行,并在两三年后进行再私有化,同时推进利率自由化。当然最初的成本比较高,在最初的两年里智利实际GDP下降了20%,但由于银行资源能够更好地进行分配,很快智利经济就起飞了。而在墨西哥,政府对于银行私有化非常谨慎,政府控制着银行并决定贷款的分配。但问题是政府官员并不一定擅长资源分配,大部分贷款投向了大国企,墨西哥实际GDP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是停滞不前的。

从墨西哥和智利的例子可以看出,长期要比短期更重要,好的政策着眼于长久。只要基本面还是稳健的,即便短期会有放缓和不足,但从长久的绩效来讲表现还是良好的。在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政策的制定更应注重前瞻性,需从更长周期的角度来把握。

中国经济报告:你怎么评论中国央行的前瞻性指引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在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等央行,通过发布未来货币政策信息,可以引导市场预期。但在中国,我们看到前瞻性指引反而加剧了市场震荡。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芬恩·基德兰德:在美国,过去有一种看法是,你不应该去预测央行将要做什么,因为央行希望对接下来的决策加以保密。一些聪明的经济学家说,这种做法十分荒谬,因此应该对央行决策进行预测。正是因为如此,你们可以看到,美联储现在会在议息会议结束后的几分钟内就发布讨论结果。我觉得美联储的政策制定有越来越透明的趋势。我想来自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经济学家应该会推荐这种做法。

中国经济报告: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宏观调控中,相机抉择政策的自由度加大。考虑到时间一致性,你认为相机抉择的宏观政策是好的政策吗?

芬恩·基德兰德:宏观政策应拒绝相机抉择。当个人预期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时,以往动态决策的分析思路是有问题的。如果政府实施的政策与最初公布的政策不一致,政府再做出类似的约束性承诺时就会遭遇信任危机,从而导致政策失效。因此,政策制定应该基于规则而不是基于凯恩斯式的相机抉择。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政策一直试图在稳增长和调结构二者之间保持平衡。你如何看中国的稳增长措施?一些刺激政策,比如2008年推出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对经济造成了诸多结构性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芬恩·基德兰德:我并不相信刺激政策。美国在2008年也出台了刺激政策,这类政策没有提前缜密构思,对提高生产率无益,产生了不必要的成本和税收负担。可以看到,临时的政策措施并没有带来生产潜力的提高。刺激政策可能会让房地产这类企业受益,但这是短期的,不可能令经济长期平稳增长。我听说中国地方政府被鼓励多做一些事情来稳定经济,我不认为地方政府会出台促进整个经济长期增长的政策。

关于结构改革,肯定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成本,我希望政策制定者愿意接受某些短期的下滑,情况会在中长期有所好转。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地方政府通常从本地实际问题出发,更多考虑的是短期利益,对其有没有好的约束机制?

4.循环经济与政策的思考 篇四

关于循环经济与政策的思考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不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作 者:李喜俊 作者单位:邯郸市环境保护局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年,卷(期):“”(8)分类号:F2关键词:

5.当前经济形势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篇五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中国完全可以有效遏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的软着陆。当今世界经济形势,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股市暴跌形成潮流,全球央行纷纷降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前的我国是否应该继续保持紧缩性货币政策,人民币升值的方针能否继续推行,以及对于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将如何进行、财政政策的作用该怎样发挥等问题都成为重中之重。

外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远未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的基本特点可以用“三F”来表示,即Financial Crisis(金融危机)、FUel Crisis(石油危机)和Food Crisis(粮食危机)。索罗斯日前曾指出,美国当前可能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金融危机”。

目前,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下滑,金融危机已经从次贷蔓延到优级抵押贷款。美国最大的两个房地产贷款公司——房利美、房地美近期陷入困境便是证明。这两家金融机构持有大约5.3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债权,占整个市场规模的44%。这两大公司面临财务困境,势必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因此,要对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保持高度警惕,不要掉以轻心,不要以为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危机还远未到达“结束的开始”(the beginning Of the end),很可能仅仅是“开始的结束”(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内部经济形势: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国内的通货膨胀次贷危机影响中国的直接和间接途径

发端子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了中国,部分中资银行机构购买的次级抵押债券价格缩水,更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美国机构债的最大持有国,而房利美和房地美又是美国最大的两家机构债发行人,因此中国持有的机构债不仅会账面缩水,而且还会面临违约的风险。无论如何,“两房”危机已经对中国外汇储备的安全造成极大冲击。次贷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损失还会表现在资本流动、贸易保护等诸多方面。随着次贷危机的发展,可能会改变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极可能导致短期性投机热钱流入中国,也可能导致热钱的迅速抽逃。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下滑将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扬,进而造成中国国内输入型通货膨胀。而美国经济下滑又会引发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的研究人员测算,中国出口对美国收入的弹性大约为4。就是说,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可能下降4%。考虑到其他国家经济增速也会因美国经济减速而下降,加上中国出口对许多重要贸易伙伴的收入弹性也在3~4左右,因此,以对美出口占中国出口比重1/5左右计算,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对中国的通胀形势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

当前中国的通货膨胀,既有成本推起也有需求拉动的性质。但本轮通货膨胀的发生,从根本上、从源头上说,是经济过热的结果。当前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的暴涨,以及国内工资成本的上涨(还有天灾),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也有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过热的结果。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第一,通货膨胀的发生和发展,滞后于经济过热的发生和发展数个季度甚至、年以上。2007年的经济过热,不但对当前的通货膨胀,而且对和未来的通货膨胀将会发生影响。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高达10.4%,依然高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压力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存在。

第二,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是在依然存在物价管制条件下的通货膨胀水平。为了改善资源配置,增加供给,政府必然会逐步放松物价管制。由于价格下调的刚性,一旦解除对关键性产品的物价管制,通货膨胀率将会上升。

第三,国际石油价格、粮食价格和其他商品价格(如铁矿石)的上涨——尽管目前已经有所回落,已经而且还将增加中国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中国PPI的上升。

第四,中国的PPI在最近几个月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超过10%。下游企业将越来越难以消化PPI的上涨。一些企业将因亏损而倒闭、减产,但这并不意味产品价格不会上涨。因而,CPI很可能将因越来越多的产品的价格上涨而上涨。此外,CPI并不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唯一尺度。例如,GDP—缩指数依然在快速上升。中国面对的不仅仅是猪肉或其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是物价的普遍上涨。

第五,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通货膨胀的上升趋势得不到扭转,通货膨胀预期将会加强,通货膨胀预期下的企业和个人的自我保护行为(如要求增加工资、囤积、抢购等)将使通货膨胀进一步恶化。在目前条件下,抢购之类的现象不大可能发生,但工资一物价的上升螺旋却可能形成。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前瞻:坚决遏制通胀

国务院最近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笔者认为,尽管CPI的上升速度可能会因基数和农产品价格回落等原因而出现回落,但对通胀的警惕不能放松,宏观经济政策仍应该坚持把抑制通胀作为宏观经济政策首要目标的方针。如果中国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抑制通胀,经济就不需要急刹车;如果过早放松宏观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就可能反弹。最终不得不急刹车,损失则要大得多。抑制通胀无需惧怕经济增长速度适度降低

由于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途径应该是抑制总需求。换言之,控制通货膨胀就要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在中国的总需求中,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是增长最快的两部分。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中国的投资率超过45%,是世界之最。由于房地产投资对总投资的增长贡献最大,且存在较严重的泡沫,因此应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抑制经济过热所造成的通货膨胀,必须付出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中央政府关于“两防”的方针是绝对正确的,在通货膨胀回落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前,切不可以改变。投资增长速度和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方向,我们没有必要对两者增长速度的下降,特别是对出口增长速度的下降过于担心。目前速度降一点,是正常的,不必紧张。没有增长速度的适度回落,就不能有增长质量的提高,也不可能有产业结构的升级。

防止经济过度下滑可以做些预案,但还没有到需要立即实施的程度。在当前形势下,释放出政府将会对“反通胀”方针加以调整的信号是绝对有害的。即 便需要对某些具体政策进行微调,也不应使公众产生“政策将会放松”的印象。例如,基于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许多银行提

前放贷,夸大信贷紧张程度,营造信贷需求旺盛、规模紧张的氛围,以倒逼中央银行。温总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8%的提法,显示了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为治理通货膨胀预留了充分的余地。笔者认为这是完全正确的。通胀率4.8%的目标今年恐怕难以实现,可以延长实现这一目标的期限,但没有必要对此目标加以改变。而且,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应该最终维持在3%左右。治理通胀离不开货币紧缩

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货币现象”。话虽然不能说得极端,但宽松的货币供应环境毕竟是出现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必要条件。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离不开货币紧缩。除非通货膨胀形势有了根本的好转,否则,货币紧缩的大方向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减少有效需求,从而达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治理成本推起型通货膨胀,自然要增加供给,但为增加供给所能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有限的(减税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且难以在短期内见效。一般情况下,即便通货膨胀是由供给方原因所造成的,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除实行其他政策外,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为求抑制通胀,需要付出更大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代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1980年代,为了抑制由于石油冲击造成的通货膨胀,美联储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美国经济一度陷入“滞胀”。但历史表明,美国当时的经济衰退换来了以后20多年的低通货膨胀。而这种低通胀,则为美国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多年的低通胀来之不易,一旦失去,要想重新获得,所付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由于就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已经越来越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而且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如财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为了改善经济结构应继续使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本次通货膨胀不能不说同其汇率政策有关。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货币源头及其发展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优惠的引资政策和出口导向政策导致了中国的双顺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双顺差日益固化为结构性的双顺差。中国经济增长的对外需依赖度日益提高。

第二,由于对外依存度过高,中国不希望人民币升值。在双顺差条件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中央银行不得不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释放出人民币。

第三,央行的干预导致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大量增加。为了防止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央行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冲操作:卖出央票,回收人民币;提高准备金率。央行的对冲是成功的,但由于存在种种制约因素,对冲难以完全冲销掉过剩的流动性。事实上,中国的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一直明显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这就为通货膨胀的发生创造了货币条件。第四,中国的持续、巨额双顺差必然导致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产生,这种预期进而导致了外贸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之外的资金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和央行的对冲的负担。过剩流动性进一步增加。

第五,解决由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最简单办法是让人民币根据市场的需求自由浮动。但是,由于人民币币值长期低估,人民币汇率一旦自由浮动,上升幅度可能过大。由于担心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严重打击,中国选择了人民币缓慢升值这一路径。第六,人民币缓慢升值和中美利差的倒挂导致热钱流入。在人民币升值速度缓慢条件下,防止热钱流入的唯一方法是实行资本管制。必须加强资本项目管制

如果已经确定了人民币缓慢、渐进升值的方针——尽管笔者不认为这是最佳方针——我们就需加强资本管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管制的有效性。只有当资本管制完全有

效时,才谈得上人民币升值的自主性,即升值速度才可以由中国自行掌握。当前央行对跨境资本流动加强管理的方针是非常必要的。但笔者认为力度还应该进一步加强、覆盖面应该进一步加宽。“严进宽出”应该调整为对进和出都实行有效管理。在强化对“热钱”防堵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对“热钱”突然流出、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而防患于未然。财政政策应在稳定经济、促进机构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

6.形势与政策 论文 低碳经济 篇六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让大家更加立体直观的感受到低碳带来的不同。

一、低碳的概念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这种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新型发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二、世界低碳在行动

1.丹麦——低碳社区。

一般以社区为单位,以低碳化节能项目为主进行社区节能实践,致力于发挥地方政府和社区居民在节能应用中的先锋作用和主动意识。可用10项基本原则来指导低碳社区建设:低碳或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性交通运输、可持续性和当地材料、本地食品、水低消耗、保护动植物、保护文化遗产、公平贸易及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丹麦Beder的Sun & Wind Community(太阳&风社区)就是由居民自发组织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竣工于1980年,最大特点在于以太阳能、风能作为主要能源形式,强调公共住宅设计和新能源的利用,实现节能降耗,并保持社区优美的居住环境。Beder案例只是丹麦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缩影。实际上,丹麦可以当之无愧的被称为全球低碳发展领跑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丹麦政府就已着手制定国家能源战略,积极开发新能源。在过去的25年中,丹麦经济增长了75%,但能源消耗总量却基本维持不变,这不能不说是低碳式发展的巨大成功,也为其他国家积累了宝贵经验并树立了信心。2.瑞典——可持续行动计划。

瑞典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可持续发展是瑞典政府内政外交的核心目标,各级政府须积极宣传和制定政策,每项决策都要仔细权衡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1997年,瑞典政府启动了一项1998-2000年间预算为12.5亿瑞典克朗的可持续发展计划。资金主要用于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筑、交通和能源部门促进节约能源和资源再利用,以及开发利用新能源。瑞典很多城市已经或正在积极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如马尔默,那里是世界闻名的从工业城市成功转型为知识生态城市的典范 3.英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行动。

英国也是低碳城市规划和实践的先行者。2001年,英国政府通过设立碳信托基金会(Carbon Trust)与能源节约基金会(Energy Saving Trust, EST),通过金融手段共同推动英国低碳城市项目(Low Carbon Cities Programme,LCCP),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布里斯托、利兹、曼彻斯特作为首批三个示范城市,在该项目提供的专家和技术支持下制定了各自的低碳城市发展规划,重点在建筑和交通领域推广新能源应用、提高能效和控制能源需求。2003年,英国政府还在世界范围内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定义了以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三、低碳生活——中国在行动

随着“低碳”话语的出现,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园”、“低碳交通”、“低碳环保”“低碳网络”、“低碳社区”——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使“低碳”成为一种时尚。为更好地规范“低碳经济”扎实、有序推进,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降排指标得以实现,使“低碳经济”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2]。

第一,将减排目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到2020年实现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庄严的承诺,同时也是十分沉重的责任。一方面,它标志着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它标志着从政府到民间组织、从企业到个人都必须成为这一场革命的当事人、参与者、奉献者和受益者。

第二,抓好试点,树立典型。

目前,深圳成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住建部支持将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最新政策和技术标准优先在深圳试验,引导相关项目优先落户深圳,并及时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深圳负责承接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技术标准和示范任务。

第三,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

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要改善环境,形成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行政、法律、经济手段并重。行政手段是引导,法律手段是规则,经济手段是平衡。因为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

第四,制定出台相关政策,保证“低碳经济”健康发展。

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制定出台产业导入政策;土地使用配套政策;资金配套政策;完整的技术理论;系统的产业、产品认证及检测标准以及加速人才培训。

第五,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为了实现低碳,停止发展与低速发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在转型、转变中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六,处理好“一抓”“三防”关系。

“一抓”就是抓低碳经济建设;“三防”就是防一哄而起、防乱上项目、防浪费。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必须在开始时就让各级政府、行业、社会头脑清醒、思路明确、认识一致、步调统一。

第七,认真做好宣传教育普及及舆论监督工作。

四、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挑战之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中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小康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

挑战之二:“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

挑战之三: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挑战之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参考文献:《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关于做好建设节能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节能工作的决定》《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2010,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7.我国区域协调政策发展与实践 篇七

一、1991~1998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探索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施东部沿海优先发展的非均衡的发展战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政府认识到了区域发展差距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逐步从政策不断突出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视, 在实践上强化了对内陆地区的开放力度,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渐次开展起来。

(一)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发展。1991年3月, 李鹏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指出, 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必须从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出发, 加强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1991年4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针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布局和政策明确提出: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与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 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1995年9月28日,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从“九五”开始, 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 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 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 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并强调: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 正确处理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建立跨省 (区、市) 的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与发挥各省 (区、市) 积极性的关系, 正确处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重要的一部分, 指出要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 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 是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方面。并明确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地区、西北地区等七个区域被规划为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1997年9月12日,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真正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发挥各地优势,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并对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设想。

(二) 全面开放的区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党的十四大指出, 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1990年4月18日, 党中央、国务院宣布开发开放浦东的决定, 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 浦东由此也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1992年5月1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改革, 扩大开放, 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新台阶的意见》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 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逐步开放沿边城市, 形成周边的对外开放格局。由此, 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倾斜的中心开始由“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 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呈现由南向北、全方位展开的格局。1992年以后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沿海地区的开放力度, 先后开放黑河市、绥芬河市、珲春市、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凭祥镇、东兴镇、畹町市、瑞丽县、河口县、伊宁、博乐、塔城等13个沿边城镇, 给予新疆相应的类似沿海乃至特区的8条优惠政策和措施, 西藏自治区边境13岸普兰正式恢复对印度开放, 丹东市建立边疆经济合作区;批准开放长江流域的芜湖、九江、黄石、武汉、岳阳、重庆等沿江城市和设立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 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石家庄4个边境、沿海和太原、合肥、南昌、郑州、长沙、成都、贵阳、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南宁、昆明等13个内陆的省会 (首府) 城市, 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开放广东番禺南沙港口岸、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 设立天津港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大连保税区、广州保税区、珠海保税区、汕头保税区、厦门象屿保税区、福州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宁波保税区、海口保税区、青岛保税区、深圳沙头角保税区、深圳福田保税区、深圳盐田港保税区, 韶关、河源、梅州等三个市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 同时增设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 扩大外资投资领域, 由此形成了我国沿海、沿江、沿边的全面开放的区域发展格局。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政策指导的基础上, 我国及时的、不断扩大的开放局面, 为全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1999年至今: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采取了非均衡发展战略, 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迅速,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诸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党和国家领导人, 审时度势, 在“九五”计划提出要引导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并强调加快开放步伐, 发展对外经济合作, 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和振兴。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标志, 我国开始实施第三次区域发展战略调整。由此, 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

(一) 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先导的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发展战略。为了解决较为突出的区域发展差距问题, 1999年9月,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此为标志, 我国区域政策的重心开始了第三次转移。2001年3月,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再次进行了具体部署。明确了西部大开发的地区特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为50年, 划分为奠定基础、加速发展和全面推进现代化三个阶段。为了进一步明确西部大开发的内容和措施, 明确西部大开发的发展目标, 保障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6年12月8日, 国务院审议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2012年2月, 国务院批复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 东北等老工业地区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为了及时解决这些地区的发展问题, 2003年10月,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标志着我国正式启动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2007年8月, 国家发布《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发布, 明确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和锡林郭勒盟 (蒙东地区) 为规划实施范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继实施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 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2009年9月,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意见总结了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成果指出了下一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2012年3月21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获国务院批复。

2004年3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首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3月2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2009年9月23日,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提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规划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 这一地区承东启西, 接南连北。2010年8月25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 9月6日《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这对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具有重要的意义。2012年7月2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 强调要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努力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崛起。

2001年3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东部地区要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 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06年3月,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并强调: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 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2007年10月,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做出重大部署, 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深入推进西部大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至此, 我国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为先导的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格局基本形成, 从国家战略角度对我国的四大地带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政策, 这对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二) 以重点、特色区域发展为补充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微观战略。为了进一步强化国家指导政策的针对性, 突出区域优势, 调动地方政府的发展积极性, 我国在出台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地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等宏观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同时, 也相继出台了一些国家战略性区域发展规划, 以促进重点区域发展, 发挥特色地域优势的增长极作用。

在西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重点推进重庆、成都、西安区域战略合作, 推动呼包鄂榆、广西北部湾、成渝、黔中、滇中、藏中南、关中-天水、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经济区加快发展,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2008年2月21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2008年5月29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2009年6月25日, 国务院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12月24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10年3月, 国务院批复实施《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2010年5月, 在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设立喀什经济特区;2010年6月18日, 重庆“两江新区”挂牌成立,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 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2011年3月30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2011-2030年) 》;宁夏沿黄经济区列入国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年5月5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2011年7月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 2011年11月1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2012年3月18日, 国务院批复《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 这是针对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区域规划;2012年3月30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2012年8月20日, 国务院批复设立兰州新区, 这是我国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担负着扩大向西开放的使命。2014年1月6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设立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正式成为我国第7个国家级新区, 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同时, 国务院批复贵州省政府, 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

在东北等老工业地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 增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2009年8月30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 标志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成为第一个国家批准实施的沿边开发开放区域;2009年9月,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下发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编制方案》, 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09年7月1日, 国务院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为东北振兴增添了新动力。2010年4月, 国务院批准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9月, 国务院批复同意《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将充分发挥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聚集效应,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2012年4月13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 (珲春) 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 以加强我国与东北亚周边合作。2013年6月18日, 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2014年6月23日, 国务院同意设立大连金普新区, 成为中国第10个国家级新区, 也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一个国家级新区。

在中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重点推进太原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等区域发展。2007年底, 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获批“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2009年12月12日, 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也是我国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的经济特区。2010年1月, 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这是我国政府批准设立的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它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正式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之一。2012年7月2日,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2012年9月13日, 山西省政府宣布, 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标志着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这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2012年12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中原经济区规划》, 这是国家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2013年12月31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武汉城市圈区域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 这为武汉城市圈发展为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2014年4月14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标志着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在东部地区: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打造首都经济圈, 重点推进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发展, 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2008年3月13日, 国务院原则同意《关于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2008年12月, 为进一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 加快粤港澳三地经济的融合, 国家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2009年5月,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明确了从国家层面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2009年6月10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标志着江苏省沿海发展规划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8月14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横琴总体发展规划》, 将横琴岛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 提出要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2009年11月, 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 又一个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天津滨海新区的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2009年12月1日, 国务院审议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09年12月,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印发, 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6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5月24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定位。2011年1月6日, 山东省政府通报, 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2月, 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批复指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2011年6月30日, 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舟山新区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新区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 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2012年10月, 国务院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 南沙新区成为我国第六个国家级新区。2013年7月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将通过在特定保税内建设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 使之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 打造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升级版”。2014年6月, 青岛西海岸新区成立, 成为国务院批复的第9个国家级新区, 重点是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先行先试。

除了上述重点区域规划外, 还针对特定类型的地区或城市出台的跨区域的、国家层级的发展规划, 主要包括:2011年3月30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青藏高原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 (2011-2030年) 》;2011年4月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2011年5月18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3年11月12日, 国务院印发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2014年3月17日, 国家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2014年3月20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2014年4月, 国务院国务院批复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2014年7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2014年9月, 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 等等。

综上可知, 自1999年以来, 国家依据不同地区发展条件的不同, 因地制宜的出台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战略, 特别注重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的协调发展;同时, 也出台了针对重点、特色区域的微观区域发展战略, 而且均上升为了国家战略, 各地方政府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 又出台了相应的落实措施或制定了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地方发展规划, 呈现了中央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地方政府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发展特点, 既突出了重点, 又能兼顾全局, 实现了上下互动、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发展目标。在跨区域、跨省区到省区内部这样梯度发展的思路, 有助于培养不同层级的区域增长极, 能够较好、较快地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三、小结

总的来说, 国家在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以来, 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通过近年采取的一系列促进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 有效地遏制了我国区域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 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等战略的实施, 促成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可以说, 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 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但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 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依然很突出, 由于区域发展差距带来的社会问题依然困扰着我国的发展, 能否解决好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也是能否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因此, 必须进一步强化对落后地区发展的支持和引导, 及时调整相关的区域政策, 有效地解决区域发展中的难题, 尽快提升落后地区的发展水平, 早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玉, 刘毅.区域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 2002.2.

[2]陈瑞莲, 谢宝剑.回顾与前瞻: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主要区域政策[J].政治学研究, 2009.1.

[3]魏后凯.中国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与展望[J].发展研究, 2009.5.

[4]陈耀.国家级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新格局[J].中国发展观察, 2010.3.

[5]李建华.中国转型期的区域经济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02.

8.发展循环经济与税收政策的选择 篇八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税收政策 税制改革

一、于循环经济理念对我国相关税制和 税收政策的分析

随着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

我国目前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主要有: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环境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对技术进步、成果转让的税收优惠政策。首先从总体而言,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客观上支持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有一定成效的。尤其是在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减轻或消除污染,促使废旧物资的有效利用,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税收政策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还是零星的、不系统的,调节的范围和力度还远远不够;对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引导作用是从属的、派生的,仍存在很大不足。与国外相对完善的生态税收和循环经济税收制度相比,我国缺少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门税种。

同时,现行税制中为贯彻循环经济思想而采取的税收优惠措施比较单一,主要是减税和免税,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加速折旧、再投资退税、税收抵免、延期纳税等国际上通用的方式在我国税制中基本没有使用。其次从具体税种看。在现行税制中,涉及循环经济方面的税种不多,而且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增值税方面: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这就大大挫伤了企业购入环保、治理污染等设备机器的积极性;当前增值税即征即退、减半征收的优惠措施只适用于很少的产品,还有许多其他的循环链以及相应的原料及产品未被纳入;在再生资源利用环节,增值税没有形成合理的税负差。例如,对从正规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购入废旧物资按发票金额的10%税率计算进项税额,对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入的废旧物资不予计算进项税额;而以废旧物资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最终产品与以原生资源生产的产品适用同 一税率计算进项税额,就税负而言,前者大于后者。在消费税方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 于调整和完善消费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33号 文)规定,在汽车消费税项目中,为突出环保目的, 在小汽车税目下分设乘用车、中轻型商用客车子目,并根据汽缸排量大小不同而适用不同的税率,但对新型(或可再生)能源如天然气、乙醇、氢电池、太阳能和使用其他环保能源的车辆没有优惠政策。而且未 能对造成环境极大污染的塑料制品、电池等征收消费 税,尤其是消费税对许多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能起到限制消费作用。资源税方面:主要强调税收调节级差收入的功 能,没有充分考虑其促进资源节约和减轻污染的功能,而且税率过低,税收级次之间的差距过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未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同时征税范围狭小,不利于对自然资源的全面保护。在废气、废物生产环节,没有设置适当的税种,总体上企业的排污负担较轻,环境污染问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客观上产生了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后果,抵消了其他税种的环保功能。如对生产金、银产品的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对金、银矿源的无度开采,加剧了资源的破坏与环境污染;对农膜、农药特别是剧毒农药免征增值税的规定,对土壤和水资源的保护产生不良影响。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税收政策的选择

1.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立法,为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提供法律依据

我国现在已经有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并体现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之中,但是真正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法和若干专项法规,从而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明确了税收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而且还为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

2.开征生态新税,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鉴于我国缺乏生态税制的设计和征管经验,建议先从重点污染源和易于征管的课征对象入手,待取得经验、条件成熟后再扩大征收范围。具体而言,可以 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改为开征水污染税、空气污染税、垃圾税、燃油税等生态税种。具体进行税收政策设计时,应按照“谁污染、谁缴税”的原则,以在中国境内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及城镇居民所排放的污染物和从事有害环境应税行为为课税对象,以排放污染物和从事有害环境应税产品生产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对企业与居民个人分别采取不同的征收办法。对工矿企业排放的含有毒物质应视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分别设置税目,根据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大小规定有差别的税率,对环境危害程度大的污染物及其有害成分的税率应高于对环境危害程度小的污染物及其有害成分的税率,以遏制污染排放,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工业废弃物“零排放”。对城镇排放的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等,以居民废弃物排放量为计税依据,采用无差别的定额税率。

3.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体现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我国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尚未引入循环经济概念,因此,现行税收优惠基本遵循了“末端治理”原则,不可能体现循环经济理念。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3R原则”,调整优惠措施,促进税收“绿化”。在流转税方面,对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对企业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废塑料制品类再生处理设备所含增值税款允许抵扣;对循环利用废弃物、排放物为原料进行再生产的企业,免征增值税;对技改项目中国内不能生产而直接用于清洁生产的进口设备、仪器和技术资料,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环保科研成果的“中试产品”及无污染的农药、化肥等可减免增值税;对清洁汽车、清洁能源,以及获得环保标志产品减征消费税和关税;对经营环保公用设施的企业,在营业税、增值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方面给予优惠等。在所得税方面,对促进循环经济的企业予以直接税收减免、投资税收抵免、加速折旧等。包括对生产污染替代品,以及综合利用资源所得给予所得税减免;对循环利用投资给予税收抵免扣除;对采用清洁生产、污染控制技术或利用废弃物、排放物再生产企业允许加速折旧;对企业购进的节能节水、防治污染和促进循环利用的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允许一次性摊销;对企业发生在加大清洁工艺和循环利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方面的研发费用允许据实列支;对专门生产国家公布的环保产业目录内设备的企业,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等。改革资源税。 一是扩大征收范围。一方面在现行资源税的基础上,将土地、海洋、森林、草原、滩涂、淡水和地热等自然资源列入征税范围;另一方面可将现行资源性收费,如矿产资源管理费、林业补偿费、育林基金、林政保护费、电力基金、水资源费、渔业资源费等改为税。二是完善计税依据。对从量定额征收的应税资源的计税数量,由销售或使用数量改为实际开采或生产数量,而对于是否已经销售或使用则不予考虑。并适当提高单位税额,特别是对非再生性、非替代性、 稀缺性资源征以重税,以此限制掠夺性开采与开发。 三是调整税率。对铁、煤、石油等非再生金属和非金 属矿产品实行定额税率和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 办法,即先在开采或生产环节实行。定额税率从量计征,之后在销售环节根据销售价格再实行比例税率从价计征。

上一篇:回忆的那些温暖作文下一篇:《居里夫人传》寒假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