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内容

2024-09-08

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内容(精选8篇)

1.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内容 篇一

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中,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只有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这一主题,才能真正体现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进行探讨.作 者:程旖旎 作者单位:广州怡地环保实业总公司期 刊:广东科技 Journal: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19(8)分类号:X8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监测 监督功能 影响分析

2.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内容 篇二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建公路项目引起的社会环境变化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评价, 以及提出消除或减缓不良效果的措施。在具体评价时应分为区域社会环境评价和沿线社会环境评价。区域社会环境评价主要指对公路所涉及区域内的工农业生产、经济开发与发展规划、资源利用、交通运输体系、文化教育等因素在项目建设影响下的宏观变化与发展的分析评价, 这种影响通常体现为公路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沿线社会环境评价主要指项目建设自身或环境质量变化等因素对公路沿线地区的社区发展、农村生活方式、居民生活质量、征迁安置、土地利用、基础设施、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因素的直接影响以及变化情况的分析评价, 这种影响通常表现为公路占用、干扰或关联等对两侧附近人群和单位造成的直接影响。评价时宜根据不同地貌单元, 结合县/乡级行政区划分段进行。

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时, 应按照公路经过的不同地域的特点分段进行评价, 生态系统有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等。

生态系统不同, 评价因子也不尽相同。要明确重点评价区域和关键生态影响因子的要求, 即“以点为主、点段结合”。遵循重点评价和一般宏观评述相结合, 重点关注局部敏感生态系统和典型生态因子的评价原则。一般来说, 大桥、隧道、高填深挖路段属于局部敏感区, 应进行重点评价。

3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由于公路项目绵延数十里到数百里不等, 全线预测交通量不一致,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应按划分的路段预测。空气评价按预测交通量所划分的路段分段进行, 在路段内选择一个或几个地点作为评价代表点, 进行现状调查、监测和浓度分布预测, 并以上述评价点的结论代表该路段的评价结论。

4 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根据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2008年10月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路建设项目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以及JTG B03-200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对公路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的分类, 主要分为七个方面, 分别是社会环境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声环境影响、景观影响、地表水环境影响、环境空气影响。

根据JTG B03-200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规定,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如表1。

5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由于公路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很小,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评价并可进一步简化, 应突出对敏感路段的评价。敏感路段是指沿线有水环境功能区划规定的III类水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水产养殖区) 及以上水体或具有同等水体功能要求水体的路段。施工期就是指施工临时驻地位置、集中机械维修点、大型隧道和桥梁施工点, 以及相邻地表径流方向和水域功能;营运期主要是服务区生活污水和洗车污水等。

6 声环境影响评价

进行声环境影响评价时, 应根据预测交通量将路线进行分段, 而高速公路通常采用互通式立交为节点, 并且应该注意学校教室、医院病房、疗养院、集中居民点等对噪声有限制要求的噪声敏感目标。预测的交通量数据可以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数据进行折算。

7 水土保持影响评价

进行水土保持影响评价时, 对于已经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公路建设项目, 在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水土保持章 (节) 可直接引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结论意见、措施、投资估算以及效益分析等;未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公路建设项目, 在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需设水土保持章 (节) , 针对该项目主要填挖方路段, 不良地质路段、特大及大桥路段、取弃土场进行编制。

8 景观影响评价

景观影响评价分为外部景观和内部景观评价。景观美学质量及价值的评价指标较为复杂, 且评价结果在公路环评中的意义不大, 因此应适当弱化, 尤其是景观敏感区的美学质量及价值, 一般在其进行规划时均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评价, 在公路环评中直接引用相关结论即可。公路景观影响评价应重点关注景观敏感保护目标 (重要景观类型、景观敏感区等) 的影响, 为在公路设计选线、构筑物设计、施工期保护等方面提出景观保护措施奠定基础。在评价过程中应主要把握景观敏感指标和阈值指标。景观敏感度是景观被注意到的程度, 而景观阈值是景观对外界干扰的抵御能力的度量。

因此在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时候, 注意首先要区分不同的环境影响因素, 进一步针对不同的评价因素在划定的范围内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摘要:公路项目的建设管理中, 人们日益关注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在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之前, 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可能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 例如社会环境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等内容进行界定, 同时还要划定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3.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内容 篇三

关键词 风景园林;植物景观;人居环境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2--02

1 人居环境及全球气候的变化

人居环境和全球气候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全球气候变化一直呈上升趋势;海平面上升;海岸带受影响;冻土、雪盖、冰川受影响;全球的降水分布受影响;干旱。人居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众多且巨大,如荒漠化和土壤退化;物种灭绝和作物减产;工、农、林、牧、渔业,旅游,交通运输,金融保险等各行业受到影响;人居环境出现居住地被淹、房屋倒塌、护堤冲毁、海岸线受损、道路受损等;土地的覆盖和利用发生变化;人类健康和生存面临威胁。美国的历史文物保护专家托拉斯曾说,全球气候变化和恐怖主义一样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事实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危机更严重,因为恐怖主义是局部的,而气候变化是全球的,因此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存在极其广泛和严重的影响[1]。

2 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功能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最大危机,不仅会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影响人类生存。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因此植物对温室效应的作用非常重要。虽然森林面积只有陆地面积的1/3,但是森林覆盖区域的储碳量占陆地面积储碳量的1/2,所以加强植树造林和生态保护是我国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中的重点内容[2]。随着城市化的加快,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而植被面积和农林生产的面积不断减少,这样势必会降低植物的碳汇效应。如果在人居环境中建设植物景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被的覆盖面积,不仅如此,植物景观还具有碳汇效应,可以降温、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因此人居环境中建设植物景观是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3 生态修复中风景园林景观的功能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水体、大气和土地都受到了严重污染,而水库、铁路建设、公路建设、采矿、垃圾场、废弃工厂、江河泛滥与干涸、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也逐渐变多,修复这些生态问题已经刻不容缓[3]。长期以来,城市中建造了很多无法渗透的地面,且防洪处理、边坡防护、水土流失等工程也有很多硬质工程,因此虽然解决了水土流失等问题,却破坏了绿色植被和生物栖息地。通过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以建立人为的植物群落,从而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植物的新陈代谢、去除降解等作用,可以消解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可以改善水体和土壤的营养结构,可以净化空气,重建绿色植被和恢复生物栖息地。与物理净化与化学净化途径相比,植物净化是目前最有效且成本最低的修复手段,而植物景观除了可以修复生态环境以外,还能增加绿地面积、减少不能渗透的硬地面积、减少洪涝、充分利用水资源、节能减排等[4]。

4 建立足够多样性生物栖息之处

城市化的加快使生物栖息地逐渐破碎和退化,而物种也随之减少或灭绝。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来看,生物多样性是支持人类心理、生理和精神的必要条件。如果城市的绿色空间不仅限于人类娱乐休闲的场所,而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通过对城市绿色空间的合理规划和建设,可以给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和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从而在满足人类宜居环境要求的同时,建立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的联系和加强城市生态的弹性。例如:百花盛开的季节,蜂飞蝶舞不仅赏心悦目,昆虫还能传播花粉。据估计,全球有35%的植物需要动物授粉,而授粉动物正因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受到影响和威胁。另外,和集约化的农业生产相比,城市绿地具有多样性,且小气候环境较为多样,因此城市绿地有可能会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区域,所以在基于城市结构、人口规模、防灾避险和生态平衡等要求的基础上,规划绿地布局、形态、规模时要考虑生物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

5 是人类生存中物质和精神家园的必备因素

植物景观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还为居民生活提供了舒适环境。一方面,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丰富了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提供了居民舒适的物理环境,另一方面,植物的增湿遮阴、保护地表、减少径流等作用可以有效预防水土流失,给居民提供了安定适宜的生活环境。由此可见,植物景观对生态环境改善的直接效益便是提供了舒适的物理环境,不仅如此,植物还能给城市居民提供物质消费,这一点伴随着世界各国都市园艺、都市农业、家庭园艺的兴起逐渐明显,特别是发达国家中植物的物质消费需求更加显著。另外,植物景观对城市的美化非常重要[5]。由于人类的审美起源于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因此自然美学给人类的印象最为深刻,如今人类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已经逐渐成为环境保护的情感驱动。园林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视觉美,正如在2011年的风景园林会上齐康院士所说“一绿遮百丑”,的确如此,如果一座城市没有绿色,那么这座城市一定不适合居住,因此具有植物美的城市环境可以给人类的生活提供必不可少的心灵给养,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6 讨论

城市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概念和作用在不断变化和发展,其早已突破了农业时代传统园林植物景观的角色扮演,而生态系统中的第一生产力——植物是风景园林生态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无论风景园林的艺术探索如何发展,都不能轻视植物的作用。因为无论是宏观角度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服务,还是微观角度的提供舒适环境,提供心灵家园,调整微气候环境等,植物的作用都是永不过时和无可代替的。

参考文献

[1]董丽.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风景园林,2012(5).

[2]杨晓曦,孙大维.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在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林业科技情报,2014,46(2).

[3]杜婉秘,李阳.2011“风景园林植物景观与人居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林举办[J].风景园林,2011(6).

[4]乔治敏,杨俊峰.园林植物多样性对改善人居环境的意义[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9).

[5]李石磊,宋伟.园林绿地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作用[J].天津科技,2012(4):31-32.

4.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篇四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经济学

作者:奚阳

学号:20122102146

指导老师:朱冬青

日期:2015年4月19日

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一)我国人口基数大

(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大

(三)农业科技水平差

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

(一)新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二)过量使用化学物品

(三)随意焚烧、地膜滥用

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

四、总结 【参考文献】

摘要

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的凸显,特别是乡镇“脏、乱、差”问题,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但是新农村的建设是必要的,环境保护也是必然的,是要经济发展还是要保护环境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Abstract Highlight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specially in the villages and towns “dirty, disorderly and poor” problem, bring a lot of problems to our life, bu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s necessa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lso inevitable, want economic development 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is is a question worth deliberation.Keywords: New rural a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一、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突飞猛进,为了使农村的经济能够适应当时快速发展的经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造乡镇的经济现状,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一)我国人口基数大

众所周知,中国现在有13亿人口,人口基数确实很大。那为什么中国人口基数这么大呢?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中国的历史悠久,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而像美国只有几百年的历史,人口当然比中国少;二是因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国既不像罗马帝国那样分裂成几十个国家,也不像印度那样分裂成两、三个国家。这样一个人口大基数的国家经济发展也是非常落后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口最多的是农村,经济最不发达的也是农村,俗话说“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党意识到这一点时马上对此做出了决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农村贫困的生活发展成为小康,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农村的基础农业推向世界,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工业化发展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之后,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当然需要学习比自己发展快的国家,学习人家的战略,学习人家的经验。现在,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但是逐渐转变为非农业,而且经济的增长来自于非农业。根据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到工业发展逐步向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实施正当其时。

(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大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仅为0.25,虽然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来看增长的速度都很慢。城乡收入水平比率缩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民的收入比之前多了,但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在政府的控制下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城乡收入差别缩小趋势的背后,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失衡和社会关系的矛盾。

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城乡收入差别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变化,具体表现是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结果见表1。

表1 1978年至2003年中国城乡收入差别的变化

注:图中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1978年至1985年,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家庭生产责任制的实施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激励和监督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使得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提高,城乡差距开始缩小,城乡收入比率从1978年的2.57降低到1985年的1.86。此后,改革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城市,城乡差别又开始逐步上升,2003年达到了3.23,比1978年的水平高出21%。对于如此居高不下的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是党和中央的一大课题,当然建设新农村也是自然的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分配”由于中国城乡居民在福利制度、税收、就业、人口迁徙等方面存在着制度的差别,所以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在资本、技术、信息、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必然导致贫富差距的出现。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演变过程中,合理的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正效应,但不合理差距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负效应。由上面的数据可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负效应占主导地位。所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合理分配居民人均收入是我们现在迫在眉睫的事,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最多,解决温饱就要从农村开始,故建设新农村是有这个必要的。温饱解决了衣、食、住、行,但我们要走的更高,把中华民族建设成为一个高文化,高道德,高经济的民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科学发展观就是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忽视农民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的经济发展将长期落后。那么经济将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就不能落实。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更加自觉、主动地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尽快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经济将得到迅速发展。处理不好城乡关系,农村经济将长期落后,使整个国家的经济停滞,甚至倒退。所以做好城乡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还有一些地方的农村公路不通,农民看不起病,喝不了干净水、农民子女上不起学现状。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动力。我国农村人口数量最多,是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如果能将农村潜在的购买意愿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那将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所以要拉动经济的增长就必须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因此新农村建设势在必行。

(三)农业科技水平差

邓小平同志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农业。农户经营规模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我国农户数量多,规模小,结构行为相似,很难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而且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水平较差,资本投入不足,农业的产量很难满足13亿人口的需求,所以农业科技的发展将改变农业的产量。例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科技手段改变了水稻的产量。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我国粮食缺少问题,在国外像越南、印度、菲律宾和美国的水稻都大面积生产应用,而且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这样的技术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从农业开始改变,从农村开始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新面貌。

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

谈到环境我们可以看到在大街小巷的宣传“治理城乡脏、乱、差还一个美好环境”这就足以说明现在的环境有多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新农村的建设使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人口多,很多重要的生态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都分布在农村,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我们需要大量的生产粮食,所以造成了环境污染,在农村粗放式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是最常见的,一般是化肥、农药、地膜的过量使用还有桔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

(一)新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一是耕地资源逐年减少现象。2006年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不足世界平均的1/2。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临界值的县(区)达666个,占全国县(区)总数的23.27%。其中,低于0.5亩的县(区)达463个,有的县(区)甚至仅有O.2至0.3亩。我国耕地分布极不均匀,优质土地少,质量较差,粮食产量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资源受到严重蚕食,每年以近千万亩的速度在减少。据国土资源部最新统计,到2006年末我国耕地总面积12l800.0千公顷,年内净减耕地面积266.7千公顷,最近7年间,我国耕地总量已减少了1亿亩。

二是土地沙化面积扩大。目前,全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已经达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风蚀荒漠化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每年1560平方公里,增加到八九十年代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水蚀荒漠化面积已达到179万平方公里。因荒漠化危害,全国草场退化达1.38亿公顷,占荒漠化地区草场面积的59.6%,耕地退化773.33万公顷,占荒漠化地区耕地面积的40.1%。

三是土壤盐渍化。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的盐化和碱化。土地盐碱化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系统形成的。一般估计,中国盐渍化的土地面积是在82万~100万平方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的缺水和地下水灌溉区(如山东、河北、河南、苏北和安徽)和西北干旱区(如宁夏和内蒙古),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和山东所在的华北地区最为严重。虽然此地区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不足4%,但该地区盐渍化土地达到230万~240万平方米,约占全国盐渍化土地面积的30%。

四是水土流失加剧。资料显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8%,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在50亿吨左右。其中流失氮、磷、钾肥料元素的量相当于4000多万吨化肥,约等于全国化肥施用量。大量肥沃的表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力的持续下降;江、河、湖、泊、水库等泥沙淤积,水利设施的蓄、排水能力大大降低,调控、抵御洪水与自然灾害的能力严重削弱。

五是土壤污染较重。我国土壤污染较重,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农药和持久性有机化合物污染、化肥施用污染等多方面。据环保总局不完全调查,目前中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据统计,我国仅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达2000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1/6,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二)过量使用化学物品

我国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目标,于是出台了农业政策。农业政策的主体部分属于部门经济政策,是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部门经济政策.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农业生产的长期稳定增长。所以各种农村农作物种植补助出台,政府希望农作物长期增长,农民希望得到更多补助,于是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农作物快速生长,也因为农民学识低不怎么懂这些化学物,而出现浪费现象。这样一来,就导致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的现象急速加剧,严重地破坏了土壤结构。然而,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必然会引起生活用水富营养化,这不仅影响周围区域的空气、水源的质量,还可能导致疾病的传播,尤其是当有疫情发生时,将会给人和牲畜带来严重的灾难,从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损失。

(三)随意焚烧、地膜滥用

随着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10多年来我国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然而导致污染的是地膜在土壤中残留物,这势必造成土壤污染,甚至污染到地下水。

桔杆焚烧现在已经成为夏秋两季最严重的大气污染源,因为大量种植产生了很多桔杆,然而农民认为焚烧后可以做肥料,所以大部分被焚烧,但是没有想到污染了大气。这并不仅仅严重污染了大气,也影响了我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影响了航空飞行和交通安全。

(三)乡镇企业污染物的排放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农村的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农村建设成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更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政府为了改变贫困的农村现状,于是利用农村环境管理力度薄弱、农民致富心切。以联营、设分厂、扶助、技术转让等名义,把这些技术推到乡下。所以乡村企业大多是以电镀、造纸、化工、小炼油、冶炼等企业。这些企业数量众多而且工艺技术落后、设备简陋、能源消耗高,大部分企业没有防治污染设施,使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据1997年公布的《全国乡镇企业工业污染调查公报》显示,1995年,全国乡镇企业“三废”排放量己达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1/5~l/3。目前,乡镇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11%增加到45%。如此庞大的污染物数量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可想而知。

当然少不了一些乡镇企业违法排污。还有一些现象,就是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导致农村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环境的污染不仅威胁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经济还是要发展这已经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问题。

三、保护农村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保护农村环境也是一个让政府头疼的事,一件为了农民着想的事还是带来了众多的问题,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但是环境也遭到了破环。我们需要改变这些现状。

第一: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多并且文化水平低,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因此,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当前首要任务。例如,通过新闻媒体、海报普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使用知识,动植物的合理养殖。其次,实行“模范效应”,树立环保的先进典型,加强标榜的示范带头作用,以村为集体,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第二: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法律制度。在我国法律中没有直接针对公民的环境权,虽然说在一些宪法中间接做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在农村农民的法律知识相对缺乏,所以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工作是有法可依的。农民如果能拿着法律这个武器保护自己的生活环境,就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问题,更好的避免为了保护城市而牺牲农村的生态环境、农村的农业生产等现象的发生。例如,在解决城乡日常生活垃圾问题,环境法中就应该对其进行明确的法律规定,必须使用环保节能的高科技技术对垃圾进行焚烧销毁,做到垃圾的有效处理或者是压缩再利用。

第三: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案件的查处力度。在我们身边出现的污染河流、湖泊的新闻已经不少了,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呢?就是因为政府对污染案件查处力度不够,对排放污染物的工厂没有严查,导致各个地方的污染物到处排放,而影响到农民的生活质量。例如:鞍钢联众水污染物排放超标被连罚两次、虾场排放海水污染了农田等事件应该再重视再处理。总之,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需要多管齐下,不能一蹴而就,要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同时这又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不能一劳永逸,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第四:合理规划农村环保工作。对农村进行合理规划环保工作,就要有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地区的生产现状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来规划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计划。例如,针对我国西部地区一些经济基础薄弱、比较偏远的山区,在实际的环境保护规划中主要侧重解决垃圾的集中处理、污水的合理排放,不断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有效做好村容整洁工作。还要遏制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胡用、乱用化肥农药的不良习惯,降低成本,增强农药化肥的使用效果,减缓农药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保证绿色的生产、安全过程。

四、总结

新农村建设的想法提出到实施到现在,经历了几年的推广和建设还是有了一定的成就。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建设。在没有提出新农村建设之前人们的生活环境如图1。

图1 注:图1来源于互联网百度搜索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差,当然也不用提什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没有一样是和这相关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后续的建设。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才能变强变大。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才能实现民族的强大。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脏、乱、差状况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们的环境得到改善,才能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政府以这样的目标对农村进行改造,结果如图2。

图2 注:图2来源于互联网百度搜索

由可以看出现在的农村不仅村容整洁,而且实现农民的富裕,从而缩小了城乡差距,经济得到了发展。我觉得不仅需要经济建设,政治的建设也是需要的。加强农村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还有文化建设,就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有社会建设,主要是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还有法制建设,主要是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的觉悟和能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还有一点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实施,将是改变现城乡脏、乱、差的现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现在政府有两个思想倾向值得注意。一种倾向是中央决定新农村建设后,有的地方政府没有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和目标。缺乏对农村基层的调查,没有形成有针对性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骤。另一种倾向是怕做农民工作,怕接触农村的工作。心理矛盾复杂担心没有钱做不好事,不想负责任。

【参考文献】

[1]陈宗胜 钟茂初 周云波著《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5 [2]教育政策法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10 [3]丁海兰.农村生态环境现状探析【J】.南方论刊.2007年第6期.第50页

[4]柯华,柯元.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党政干部论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第l期,第14页

5.环境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篇五

李娟娟

(郑州华信学院 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451150)[摘要] 本文以环境绿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主题,从环境绿化的物质载体——植物本身所具备的功能作用,讲了环境绿化对校园环境质量的改善,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关键词] 环境 绿化 文化

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被提上了重要的日程。同时在高校的育人体系中,不仅有“教书育人”“服务育入”和“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的教育课堂,是重要的育人环境之一。而绿化作为校园环境的一部分和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较为显著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的高度密集,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已经危害到了人们的健康,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自己周围环境的改变。现在很多学生在选择大学的时候,不光会考虑学校的师资、食宿条件等方面建设,也会考虑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因为青年学生正在长身体、学知识的重要时期,整齐清洁的校园、优美高雅的景致,不仅会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还可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园林植物作为环境绿化的重要材料,城市生态环境的主体,在改善空气质量、除尘降温、增湿防风、降低噪音、净化空气、改善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的生态效益和环境功能是众所公认的,因此植物造景最具有价值的功能就是生态环境功能。在绿化时,通过对植物这一生态功能的充分运用,不仅可以改变校园小气候,还可以提高校园生活质量,从而为广大学生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植物本身又具有独特的姿态、色彩、风韵之美,不同的植物形态,变化万千,既可孤植展现个体之美,又能按照一定的构图方式造景,表现出植物的群体之美,还可以根据其生态习性,通过乔木、灌木、草、花卉有机组合,巧妙搭配,合理安排,营造出美丽的景观,这些景观尤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之余,起到放松身心、调节思绪、愉悦心情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校园里的校容校貌、标志性建筑物以及自然风景和优雅的人文化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学生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教育和启迪。臵身于校园中,每个人会感受到物质载体文化迸发出的启迪能量像磁石一样催人奋进。而优美的校园环境本身给人以美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着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些都是古人对环境造就人的精辟阐述。环境育人的内容和效果不同于其他的教育形式,它通过审美过程使人产生心灵的震撼,通过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感染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升华道德,最终使受教育者自然而然地接受教育。

利用山水花草对校园环境进行巧妙装饰时既能美化育人环境,又显示了校园的文化气息和人文个性特征,人们在健康文明的环境里感受到了美的存在和文化创造活动的熏陶。也就是说在进行校园绿化时,造景绝不是花草树木的排列组合,可以通过意境的设计,使景观更具有诗情画意,达到境中有意,意中有情的效果。比如,在中国古典园林里,通常很多设计者利用植物拟人化的作用,对景点进行命名,从而提高景点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底蕴。如拙政园的远香堂:远香是由荷花引申而来,远香堂面临河池。依玉轩:取意“倚楹碧玉万竿长”。许多建筑物常以周围花木命名,以描写景的特点,通过植物形态上的外在姿态、生态上的科学生理性,以及其神态上所表现的内在意蕴,通过诗情画意的描绘与诠释,从而使游人获得更高、更深的感受。景点如此,校园也同样可以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嗅得着的景观实体,对人的器官起作用,而产生一种意境,让人产生一种美的享受,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对艺术的感悟能力也会大大增强。比如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在建设新校区时,依据原始风貌保留了一处20亩地的自然景观。在四时变化的稻田景观中,分布着一个个读书台,稻香伴着书香,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专门为它题词:“稻香飘校园,育米如育人”,这也是一种景、境、情的交融。学生在这种人与景、情与境和谐共生的优美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自然会使心灵得到净化,品质得到修炼。

三、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理工科学校都很重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和培育。他们注重人文环境的建设,通过突出人文环境的塑造,营造其独特的风格、优雅的景观环境,不断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他们注重开发人文景观,增设名人塑像,栽种古树名木等,努力创建有魅力、有情趣、有时代特点的校园环境,让校园处处洋溢着人文精神的关怀,让人文精神如和风细雨滋润着大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提高人文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无论是一个文化厚重的百年老校还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学校,植物都可以像建筑物、雕塑一样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不仅可以记载其的历史,见证其发展历程,也可以向学子传播他的文化。比如说北京大学,校园的前身是燕京大学校园加以扩大而成。燕大校园以未名湖为中心,历史上就是园林盛地,所栽树木、花木、花草甚多,发展到今,植物已有300多种。这里的植物文化和北京大学一样经过了时代变迁的历程,过去它不仅反映了北大学子对植物的了解和交流的渴望,而现在更多地反映他们对植物应用发展方向的不懈探索,及对学校历史文脉的把握和延续。

同时,在进行校园绿化时,还可以通过对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校园环境的结合,赋予校园浓郁的文化气息,对学生也可以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同时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园林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园林植物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品,有着许多传统的手法和独到之处值得借鉴,特别是古人利用植物营造意境的文化成就。古典园林对园林植物题材的认识比较深刻,能得乎性情,从植物的生态习性、外部形态深入到植物的内在品格,赋予一种人格化的比拟。因而有“梅花清标韵高,竹子节格刚直,兰花幽谷品逸,菊花操介清逸”之说,喻为“四君子”。或将松、竹、梅造景在一起,称为“岁寒三友”。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的精粹,为当今的校园环境绿化建设中所利用,在全新的场所中诠释植物的意境,体现的是校园文化中与众不同的历史内涵,而植物文化最终呈现的形态是历史的、高雅的、传统的、城市的。学生臵身于这样的环境中,通过对植物文化的了解,不仅可以起到科普教育意义,自身的人文素质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四、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优美洁净、品位高雅、丰富多彩、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幽静有序、布局合理的校园更是学生潜心钻研、安心深造的最佳场所。在喧闹的城市中,高校校园可以作到闹中取静,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有利于学习的小气候和小环境。

五、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

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改造人、影响人。校园环境绿化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学生臵身于清洁整齐、绿树成荫、花草芬芳、幽雅安静的校园中,美的情感就会从心底里喷射而出,美的想象就会纵情驰骋,美的感受就会得到升华。这种“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苏霍姆林斯基)。实践证明,优美的校园环境会对学生产生美的熏陶,使其心灵、行为、仪表变得更加美好,对形成学生高尚完美的人格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将花草树木人格化,不仅会使学生自觉地去爱护它们,而且有助于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校园的热情。一个清洁、有序的校园,有利于学生公共道德、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的培养。一个优美、幽静的校园,可以提高学生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优美宜人的环境能抑制不符合环境氛围的思想和行为。校园环境通过暗示和影响,对学生形成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从而对其言行进行约束规范。把学校的校风、学风、校训、校规等融入环境绿化中,可以每天都对学生产生刺激和影响,日久天长就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烙印,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规范他们的行为。

六、有利于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走进一个大学,环境绿化给人的带来的是最直观的感受,通过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就能够看出学校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利用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不仅可以创造出美的景观,还可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比如在高校大门至学校主体建筑之间进行绿化时,不仅要满足功能上要求,还要突出校园的风格面貌、文化特色。根据门前瞬间人流量大,与城市道路绿化联系密切及在校园内处于重要位臵等特点,绿化时植物配植应简洁、明快、大方、自然,突出高等学府的文化氛围。

总之,环境育人润物无声。正如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学校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中,各个高校都应注意发挥树木、花卉等各种绿化材料功能性的运用,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不断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6.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内容 篇六

摘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由于见效慢,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但又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概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生态植被的破坏等五个突出问题之后,指出了生存压力、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监管不力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三个主导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农民的科学发展观意识三个方面着手。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

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而其中村容整洁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人居环境的建设需要加强农村基础,加大对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能源、改厨改厕等方面的投入,完善电力、广播、通讯、电讯、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供水系统快捷卫生,电力设施安全齐备;需要加强农村环境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加强对危旧房屋的更新改造,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生活环境;需要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居民民宅,使其美观实用,又节约土地。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诸多内容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由于见效慢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然而这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应该列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已直接威胁到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农民的身体健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的社会和谐。

一、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1.农村生态植被的破坏

我国对陆地生态植被的第一次“浩劫”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大炼钢铁、毁林毁草开垦、围湖造田等一系列错误政策的实施,导致了大面积灾难性的生态和经济后果,教训是惨痛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日益重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生态植被的恢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对生态环境的欠债太多,植被恢复积重难返,加上巨大的人口生存压力,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处理的不当,各地毁林毁草开荒搞建设,不少农村地区还以柴薪为主要的生活能源,对生态植被“蚕食”现象一直持续不停,形成我国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局面。从整体上看,我国生态建设状况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我们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仍在毁坏生态功能强大的天然林,另一方面又在下大力气营造生态功能脆弱的人工林。农村生态植被的破坏使农业生产失去生态屏障,是导致水土流失、荒漠化、虫灾、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直接威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安全。

2.农村水环境的污染

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药品提高产量,而未分解的药物流入地下水和河流等水体,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态氮含量超标,影响土壤自净能力;破坏生态环境,威胁生物多样性,粮食蔬菜果品中残留的农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乡镇工业大量工业废水,以及城镇和乡村生活污水排放,加之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绝大部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成为农村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大多数乡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荷塘或低洼处,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而且造成河道淤积,污染水体。不少地区水环境污染已经直接威胁到了农民的生存,农民患癌症等大病的比例增加,也直接导致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贫困。

3.农村土壤环境的污染

一方面,我国是耕地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近年来耕地面积又在不断减少,并以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另一方面,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仍在恶化,不少农田土壤层有害元素含量超标、板结硬化。目前,我国受铬、砷、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土壤污染的危害性相当严重,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或接近临界值。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其他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

4.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塑料、玻璃、废旧电池、快餐盒等不可降解物正大举“入侵”农村,污染农村环境今天进入农村,最触目惊心的莫过于随处可见的垃圾。乡镇工业发达的地区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特别大,甚至一些城镇的固体废弃物也随意往农村地区倾倒。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危害也相当严重,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空气、水源、土壤,还影响村容。未收集和未处理的垃圾还会滋生传播疾病的害虫,如苍蝇、蚊子等。对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我国大多数地区还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5.农村大气环境的污染

我国许多农村家庭还在使用柴草和含硫量高的优质煤作为生活燃料,且农家灶房的排烟设计很差。农家炊烟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有害有毒物质,其中部分还是致癌物质,大量吸入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炊烟还含有大量可吸入颗粒物,一旦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就会直接进入肺泡和血液,最终引发呼吸道疾病和肺部疾病等。在工业废气方面,乡镇工业废气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占我国工业排放总量的近一半。农村的大气污染由于受影响地的人口密度较低和较分散往往不易引起重视,但其危害是相当严重的。

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

1、强化政府的职能,增强执法的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政府须继续坚持目前所走的生态发展道路,保证良好势头,确保各项环境指标能真实可靠,达到环境标准。须制定领导责任制奖惩办法,指定具体的工作计划、编制环境总体规划。各责任主体,要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既各尽其职又通力合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调动下属单位及全体干部职工的创建积极性,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不折不扣的落实各项任务,形成人人听指挥、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氛围。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应对突发的各种环境问题。

2、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做好现有的污染治理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继续提升科技含量,降低治污成本,尽快成熟可复制推广的治污技术。此外,还需要加大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农工业工程体系,化绿色壁垒为绿色竞争力,打造一批有影响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

3、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契机,加强对居民的环境意识普及。虽然现在公众的环保意识普遍增强,但是生活中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还有许多,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习惯问题、比如设施的齐备问题、比如社会环境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时间来一一完善,从有意识到开始行动,政府各级职能部门还需要做很多。要通过此次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体验到切切实实的优异感。并且要对居民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知识普及工作,定期开展活动把环境教育融入到对居民的亲身实践中去。加强对环保分管业务人员和各村(社区)环保办人员的业务培训教育;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让环保渗透进学校、走进社区、进入企业,不断加强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提升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企业的环保责任感,真正形成领导重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4、保持原有环境不破坏,进一步整治污染单位。在处理水污染问题以及空气污染问题的时候,一方面要保证好污染单位不能再度恶化,另一方面要积极着手,通过政府主导,采取强有力的办法将污染范围逐步缩小,把污染的程度逐步降低。政府部门还要严格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从源头控制环境污染;严抓污染治理,不断削减污染负荷,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全面推广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生态建设和污染整治的问题上,政府也可以就如何治理好污染和怎样更好的进行生态规划向高校和上级环保部门咨询,团结好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好生态文明镇。

7.道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篇七

关键词:道路建设,环保,措施

1 道路建设环保的必要性

环境是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 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发展性分类,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道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道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的程度和范围, 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保措施, 积极开展环保的有关工作;二是在道路的设计施工及营运管理过程中注意道路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使道路在运输功能发挥的同时, 对沿线环境的负影响最小。

1.1 道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道路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1 修建道路占用大量土地、农田, 道路工

程用地一般是永久性占用, 如果规划不当占用土地会显著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 给人民生活造成明显影响。1.1.2修建道路要拆迁地面、地下的建筑物和附属物, 如居民厂房、水利通讯等生活生产设施, 给相关单位和群众生活革新影响严重破坏了群众的生存生活环境。1.1.3道路运营中由于日交通量大、机动车辆本身所产生的噪声、振动、废气会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 道路上的漏油、尘土还会受雨水冲刷随地而污染河流和农田。

1.2 道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2.1 道路建设必将破坏原有植被, 干扰动

物栖息环境, 使动物活动区域缩小, 领地被重新划分。1.2.2高等级道路技术标准高, 填挖工作量大, 而高填、深挖路基, 取土采石, 弃方等都会改变一定范围内的地貌特征, 甚至改变自然排水体系, 引起水土流失, 山体失稳等问题, 使地质灾害增多。1.2.3道路施工中产生的噪声、振动及排放的废气废水必将污染大气, 土壤、水体。有的山区道路施工会破坏地下水的径流通道, 使水资源受到破坏。

2 道路建设各阶段的环境保护

道路建设的不同阶段,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环保工作的重点不同所采取措施的必须具有针对性。

2.1 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

做好道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关键在于设计阶段。所以在项目前期工作和设计理念上应有所转变,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1 路线布设的控制。道路造成时应全面

调查沿线土地利用情况, 尽量少占用耕地、果园、多利用荒坡、荒地等, 应避开学校、医院居民集中区, 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总之选线应满足道路设施建设, 防止或减缓道路潜在的不利环境影响。2.1.2积极应用新技术。现代科技高速发展, 可应用到道路工程中的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将空间信息数字化, 系统化, 使道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更直观简明, 数据管理更便捷高效, 从面更好地开展道路环境影响评价和优化设计。2.1.3合理利用施工废料。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对废材料的合理利用, 如砂石等可用于填筑路基作基础垫层, 废混凝土可回收再利用。确认无法利用的废料, 应在确认其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前提下集中深埋或销毁。2.1.4设计调整纵坡, 纵坡过大会导致汽车爬坡时增加噪声量。2.1.5改进路面结构类型, 改善面层混合料成分, 以求降低交通噪声。

2.2 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

道路建设对环境造成的直接影响, 首先在施工阶段, 因树立环保意识, 加强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1 我国道路建设中, 普遍存在施工企业

环保意识不强, 环保措施应用不当, 有的甚至置环保法规于不顾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要求施工企业把落实环保措施作为自己的职责所在。a.道路工程招标应将环境保护措施作为必要考核指标进入合同条款, 虽然合同文本对承包人的环境保护责任有一些规定, 但并未列为强制性条件进入考核指标, 这一点应以法规形式强制落实。b.继续加强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的有关人员的环保法规和知识教育、提高其素质。目前我国的施工队伍、人员构成复杂, 环保意识较差, 提高其环保意识具有深远意识。2.2.2生态环保方面。a.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 施工期间土方开挖、取土应采取平行作业, 边开挖, 边平整, 边绿化。严格按照实际需要计划取土。借土结束或借土场废弃时, 应对借土场地而进行修整和清理。b.在路面施工过程中, 沥青砼路面和水泥砼路面摊铺, 施工过程中剩余废料必须及时收集运到废弃料场集中处理, 不得随意抛弃。2.2.3大气污染防护方面。a.道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 相聚200m范围内, 不应有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沥青混合料拌和宜设在居民区, 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 应安装消烟除尘设备, 使之既方便生产又符合卫生要求。b.对拌和场可能产生尘害的细粉拌和作业, 应在其现场设置装置洒水, 对施工通道、便道定时洒水降尘, 以使作业产生的扬尘减至最低程度。c.在运输过程中, 对易引起灰尘的材料运输、运输车辆应备有帆布、盖套及类似物品进行遮盖。2.2.4噪声防治方面。道路施工过程中, 产生噪声主要是各种施工机械, 这些噪声较强, 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影响严重。a.当施工路段距离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 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 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b.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的学校和车站协商, 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用其他措施, 尽量减少施工噪声对教育和工作的干扰;c.注意机械保养, 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若施工机械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超过国家标准规定时, 应采取降噪措施或调整作业时间或调整施工机械, 以保证居民的休息时间。2.2.5水污染防治方面。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我国水资源有位匮乏, 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义务。a.道路施工用材料 (乳沥青、油料、化学品等) 应远离地面水, 并采取措施, 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要集中处理, 不能直接排入水体。b.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道路经过水源地保护区和养殖水体附近, 且边沟或排水沟内的水无处排放时, 应在道路边沟 (或排水沟) 外设净化池, 使水自净或蒸发。

2.3 营运阶段的环境保护

道路营运中产生交通噪声, 在道路沿线形成一条噪声带, 对附近人群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影响, 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

2.3.1 噪声防治方面。a.加强交通管理, 上路

前进行车辆噪声检测。b.适当设置遮蔽, 如修建高围墙, 设置声屏障, 临路两侧密集植树绿化, 建筑物设置双层窗或封闭外走廊等。c.对超过噪声标准的路段, 采取降噪措施的路段两端设置禁止鸣笛标志。2.3.2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道路营运期, 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机动车产生的废气如固体微粒, 必将污染大气及周围环境。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 在靠近道路两侧, 特别是环境敏感区附近密植乔木、灌木这样既可以吸收车辆尾气中的污染物, 衰减大气层中的悬浮微粒, 又能起到化环境, 降低噪声以及改善道路路域景观的作用。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测制度, 利用收费站对汽车排放状况进行抽查, 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2.3.3水污染防治方面。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车辆上路, 防止道路散失物造成水污染。道路边的服务区, 应尽量靠近城镇, 使其污水尽可能排入当地城镇的污水管网, 必要时需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2.3.4潜在风险及农作物污染防治。对运载危险物品车辆严格进行检查, 严格监控, 防止事故发生。在洪涝季节, 要加强与气象、水利部门联系, 确保洪水期行车安全。在道路西侧30m范围内严禁种植蔬菜、马铃薯等根茎入口农作物。

8.试析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篇八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2-0149-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但经济增长的同时却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农村环境正在接受严峻的考验。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的讲话中都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作了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的关心和对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视。

1 当前农村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大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还直接制约了农村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最终将影响国家经济与社会的整体良性运行。

1.1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

现在很多城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还很原始,基本上是拉到郊外的大型垃圾场堆放。即使做一些处理,方法也及其简单。于是,很多城市的周围便出现了许多巨大的垃圾场。这些生活垃圾中有大量不可降解的塑料、玻璃物品和废旧电池等,成分复杂。可利用率低。大部分农村对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致使环境污染加剧。

1.2种植、养殖业造成的污染

种植业污染源主要由农用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田秸杆等构成,起源分散,成因复杂。种植业污染源造成生态环境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最明显和直观的影响是对地表水、江、河、湖泊和地下水源的污染。它具有潜在性、复杂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在治理和控制上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容易被人们重视。此外,养殖业也是农业生产的另一污染源,据国家农业部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仅猪、牛、鸡三类畜禽粪便的年排放量就多达30亿t左右。有30%直接排入了地表水体的污染。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污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污水。另外,还有养殖獭兔、狐等对当地的空气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1.3工业化转移带来的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些造纸、冶炼、化工等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纷纷在各个乡村建立起来,这些企业往往规模小。设备陈旧简陋,工艺技术落后,基本没有污染防治设施。同时.农民的环保意识差,加上地方领导为搞活农村经济又给污染企业做保护,从而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越加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近几年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毁损的农田已达13.3万hm2以上,533.3万hm2以上的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由于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我国每年粮食减产100亿kg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25亿元。

1.4旅游业对农村造成的污染

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今农村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带来大量流动游客,使人口更为集中,但“农家乐”的新型旅游形式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令人担忧,餐饮消费使清洗宰杀家畜的废水、废弃物大量增多,肆意破坏植被、任意盖房搭棚、胡乱堆放垃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暴露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处于散乱、不规范的状态。

1.5工业开发造成的污染

在一些农村,炸山开矿、挖河取沙、围湖造田、乱砍树木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严重的破坏。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片面追求利益经济指标,以不惜牺牲农村土地为代价,肆意开采矿产。致使大量土地退化、耕地质量下降,这不仅使农村土地养分大量流失,而且使流失的地表土进入江河湖泊。造成严重淤塞,致使蓄洪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一些牧区过度开发工业,导致草原剧减,出现严重的沙进入退局面。

2农村环境问题的根源及其成因

2.1农民思想认识不到位,环保意识差

在我国,环境保护教育已开展多年,但这项教育工作的重点一直在城市,对农村的环保教育还显得比较薄弱,教育普及覆盖面还很狭窄,致使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环保价值观缺失。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与保护环境的矛盾,个体环保意识觉醒与群体意识薄弱之间的矛盾,个人投人与国家投入之间的矛盾,以及主张依法保护环境与法律知识缺乏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成为制约我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2.2新型农业格局使农村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

传统的养殖业与种植业不分离,规模相对也较小,畜禽粪便就大部分形成了农家肥,对环境污染较轻。随着农村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这种产业的污染总量便大幅增加,而且呈相对集中趋势。形成了一些较大的“污染源”。水产养殖,则因在养殖过程中大量地投放鲜活饵料、肥料和药物等,造成河道水体污染。在种植业中,农民只觉得使用化肥和农药简单、方便。就不再过多使用畜禽粪便作农田肥料,导致养殖业与种植业严重分离。

2.3环境保护资金投入较少.资金管理不到位

长期以来,我国环保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农村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及其短缺,更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农村环保投入不足、环保投融资机制不畅、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尤为突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使用和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

2.4环境保护监管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已开始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但是还没有健全农村环境监测的专门机构,有关专职人员和设备经费等都十分短缺,对农村环境还没有形成常规监测。比如,大多数农产品既无一套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缺乏产品质量检测标准,也缺乏必要的检测监督手段。

3促进农村环保问题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3.1要确实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意识

要解决我国农村环保问题,确实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意识是首要任务。需要通过不懈的宣传教育,促使广大农民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让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保工作中去,提高他们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农村环保宣传教

育要及时适应新形势,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对农民进行环境知识的普及教育,唤起他们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让农民自己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的解决。

3.2建立有效的农村环保管理机制

坚持以城带乡、以镇带村,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城乡统筹范畴。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加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使城市各项环保基础设施向广大农村延伸,并确定服务内容和配套标准,逐步实现城乡环保一体化。

3.3确实健全农村环保机构,加大执法力度

要健全乡镇及每个村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人员,并定期在农村公布环境信息,使每个村民拥有环境知情权。要对现有乡镇企业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确保企业达标排放。对不达标的企业坚决下令停产治理;对新建乡镇企业要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新污染的产生。要确实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坚决打击村违法排污行为;改革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制度。将农村环保考评列为重要考核内容。

3.4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确保农村环保资金来源

在中央财政加大支持的同时,地方各级财政也要加大农村环保资金保障力度,把农村环保作为公共财政支持和保障的重点,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同时,要完善相关政策,强化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在农村地区产生污染的有关企业还要落实污染治理责任。切实采取措施,加大污染治理的投入。引导和督促地方各级财政和相关企业,切实加大环境保护的投人,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共同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3.5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要在农村因地制宜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水、垃圾处理技术,加强对农村污染治理技术的服务指导。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生态化处理和粪便、垃圾、秸秆等的资源化利用,并着重推广太阳能、沼气等适合农村使用的清洁能源。加快无公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着力改变靠大量施用化肥,喷撤农药来提高农产品产量的粗放生产方式,通过实施沃土工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低毒高效农药,扩大农家肥、有机肥施用面积,使区域面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低毒高效农药,扩大农家肥、有机肥施用面积。科学划定畜禽禁养区域,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对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实行限期治理.实现养殖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3.6强化监督和管理.建立农业污染监测体系

各级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强化农村环保监督和管理。确保农业农村环境不受污染。在此基础上对灌溉污水水质、土壤、农产品及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同时,制订农村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把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纳入全民环保行动中。要想方设法引导广大农民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协助他们运用先进生产技术,通过“绿色”生产经营方式,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4结束语

上一篇:2024年 复旦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近现代文学下一篇: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征文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