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2024-10-11

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共11篇)

1.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篇一

第二章: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存在的问题、改革的背景

一、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退休制度(1949 年前)

我国政府官吏退休制度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官制中,自商代开始一直就有“致仕”之说。“致仕”指官员在年老和多病时,把职务归还给帝王,以便把衰朽的身体从繁忙的政务中解脱出来。官吏致仕制度作为国家的正式人事制度则始于汉代,汉代文武官吏致仕年龄沿袭周制,七十告退。一般说来,西汉只限一至五品的高、中级官吏准予致仕。到东汉,武官吏致仕制度便有了明文规定。此外,为确保退休官员老有所养,安度晚年,各朝还都有一套赏赐和供养退休官员的规定。如汉代批准官员退休时,要给予一次性的重赏,此外还给原俸的三分之一,直到谢世,以示尊贤。唐代对退休大臣不但赏赐从优,而且明文规宁:“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有突出贡献者,经皇帝恩准,可得全禄。京官六品以下,外五品以下,退休时备给一份承业田以养老。到了宋代,政府除按时给致仕官吏以俸禄外,还要给退休官员加衔晋级,对其子女也有某些优待。明朝以后,退休官员的俸禄又有提高,凡内外文武官员致仕,一律按原品级发给全俸。虽然我国古代“致仕”即官员退休制度渊源久远,但历时 2000 多年却没有形成成熟的、规范化的定制。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先后出现多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在这些不同政权下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都不同程度地享受了一定的养老保障。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府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障权利才得以真正实现。早在 1922年,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就拟订了《劳动法大纲》,提出了建立社会保险的要求。之后召开的历次劳动大会,都通过了有关实行社会保险的斗争决议案。1929 年以后,11待遇进一步作了明确规定。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得深化。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中央苏区颁布和实施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对疾病、年老、残废、失业、死亡、遗属等社会保险项目及待遇做了明确规定。在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各个根据地还曾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些项目不多、标准较低的社会保险法规和制度。抗战胜利后,在全国各个解放区内,地方性的劳动保护条例和社会保险措施,都得到制定与实施。这时劳动保护的对象不再仅仅限于公私企业的职工、农业雇工和家庭女工等,而已扩大到中小学教职员和党政干部。1945 年 11 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制定了《关于确定中小学教职员待遇标准的决定》。1948 年 11 月,华北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华北区年老病弱退职人员待遇办法》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在 1949 年前我国养老保险的历史进程特点是:我国一直没有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概念,“机关工作人员”在辛亥革命之前的范围主要是指政府官员,之后则是主要指国家干部。从总体上看,“政府官员”或“国家干部”的养老保障制度存在内容不够完善、实施办法缺乏操作性、缺乏法制保障等缺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建立真正的养老保障制度,但它还是为新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奠定了基础并积累了相关经验。

(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1949——197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建国初始,我国明确中央人民政府下设的内务部和劳动部负责这项工作。1949 年 9 月,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具有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中第 32 条明确提出了“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任务,这就为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劳动保险制度确立了法律依据。1951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第一个基础性法规。经过 1953 年的修订,我国逐步建立起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体系。因历史条件等原因,我国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没有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而是以单行法规和条例的形式逐步形成的。在建国初期,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多数人员实行供给制,对其生、老、病、死、伤、残等各方面的困难由组织保证供给。1950 年《中央级直属机关暂行供给标准》规定的供给项理社会保险的专门机构——内务被砸烂撤销,中央政府主管民政工作的专职机构不复存在,征集、管理和调剂社会保险金的制度也被废止,社会保险退化为企业保险、单位保险。总体上,这一时期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障制度乃至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大倒退时期。

2.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篇二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这个“双生儿”,以及我国当前执行的传统管理办法,使许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资金使用及资产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分析:

1、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做好预算,关系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发展战略的实现,以下是对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各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一直以来都是采取上年基数加增长的办法来编制,尽管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把财务总量控制好,但面对现实情况,有些单位为达到财政控制数或为了一味争取资金额度,采取高标准的编制预算,造成了执行和预算数据存在较大出入。这是造成一些事业单位的项目没实施或相互调剂等情况发生,最终导致账面结余。

(2)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编制的预算存在的问题,在执行过程中就会与预算有差异。如果按预算执行,有可能不能完成事业任务。例如,业务招待类预算编制标准较低,实际支出普遍存在超标准现象。目前,业务招待费按照单位公务费2%编制,预算金额通常在千余元到几千元间不等,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要。

(3)预算监管中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一心往钱看,却不注重花钱,成本控制不到位,监管不到位是事业单位突出的问题。而且由于预算过严、定额过紧,致使预算单位频繁打报告向财政要钱,财务部门大量的日常工作围绕着处理资金申请报告,在预算刚刚确定,甚至还没有确定时,就在准备要求追加预算的文件,没有精力放在执行预算、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和参与单位的发展规划和项目的选择确定等重点方面,致使财务监督缺位,财务管理长期处于低水平。而且不了解本单位的发展方向及资金需求,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依据,造成恶性循环。

2、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资产一般都是通过国家财政拨款购置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由各单位管理和使用,政府难以监控,无形之中就变成了实质上的单位所有,其具体存在的问题有两个方面:

(1)事业单位资产实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事业单位为了工作方便,常将办公用具、通讯设备(如手机等)、交通工具、生活用具等配备给个人使用,却没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使用人在调动或离职时往往不将公物退还,物随人走,公物变成个人的财产。有的事业单位将固定资产如汽车、手机、电脑等无偿送给上级有关领导干部或关系部门的领导干部。最终这些资产都成了账有实无的虚资产。

(2)事业单位资产核算存在的问题。当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一方面造成资产负债表在任何时点只反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的原始价值,虚增了在其报废之前各个会计期间的资产和净资产总量,再加之不计提减值准备,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国有资产的减值无法得以反映;另一方面也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期内的各会计期间的成本低估,结余虚增,最终又导致收支表提供的结余信息失真。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进策略

针对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资产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采取以下改进策略:

1、改善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是单位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的前提条件。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财政预算与预算执行结果的出入很大。预算方案本身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性。要解决预算方案的问题,对现行预算编制方法进行改革,使编制的预算科学、合理、透明、公正并具可操作性,体现预算的严肃性、权威性。笔者建议采取各单位年初对本单位的所有的可供使用的资源根据一定的科学、合理的方法(不考虑上年基数情况)进行计算,然后结合本年度人事部门审定的人员情况和各项工作任务合理配置资源,并对预算编制进行绩效考核。其具体做法是:首先,摸清家底,对本单位的所有可供使用的资源进行清理和计算,产生本年度的收入和可供使用的资源预算。其次,对单位的本年度人员机构和所有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排队,然后,根据轻重缓急,确定本年度本单位必须做的几项工作,同时计算每项工作的实际成本,确定每项工作完成后所达到的最终效果,最后核定每项工作所需经费。

2、改善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对策

(1)事业单位资产实物管理方面:笔者建议首先确立以“钱物分离、互相牵制、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固定资产账目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其次,确立固定资产管理的环节和内容。在明确职责,知晓流程后,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同时对各管理环节和内容加以界定。最后在购置价值较大的固定资产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效益评估,坚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监督、执行三者有机结合,相互制约,以达到合理配置和利用各项资源,杜绝不必要的浪费。

(2)事业单位资产核算方面:增加固定资产折旧环节,事业单位同企业一样,其固定资产在形成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使用与否、使用程度如何都会发生各种损耗,固定资产价值也会随之减少。为了充分反映这种价值减少的情况,就必须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笔者建议可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扭转传统的事业单位粗放型管理观念,只有改革现有的财务管理局面,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受笔者水平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中一定存在着很多局限和不足,存在着没有提及的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将在今后工作学习中进一步加以研究。

摘要:随着事业单位的各项改革落到实处,加上事业单位所处的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巨变,双重因素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影响到事业单位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进行。笔者以自己工作实际,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进行具体剖析,并查阅相关资料和实践,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郭宗谷.略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理念创新[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S1)

[2]、余维桓.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2010,(03)

3.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篇三

一、会计核算不规范,账目设置较随意,账务处理不严谨,财务手续不健全。如:一些单位只设总账,明细账则不设或随意设,使得资产不明细,债权债务不清;许多经济事项无合同、协议,仅凭发票报销,无原始清单等。

二、货币资金管理有漏洞,资金安全存在隐患。有些单位的会计、出纳不相容职位没有严格分离,有的岗位互串;单位对出纳监督不够,很少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大额开支用现金支付,白条抵库、公款私存现象在部分单位仍然存在,特别是乡镇较普遍。

三、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一些单位物资和工程项目没有通过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自行采购公开透明度也不够;资产管理粗放,责任人不落实,长期不清查,久之则账有物亡;资产变卖、报废不按国家规定程序进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四、票据管理不规范。有些单位仍然在使用不规范票据收款,且未建立票据领购缴销制度,有些正规票据的管理也是如此,责任不清,容易造成资产流失。

五、资金使用计划性不强,费用开支不透明。资金使用随意,未制定计划、消耗定额等,有多少用多少,甚至超支,寅吃卯粮,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一方面经费紧缺,另一方面却是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单位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对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财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以及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为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节约使用资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出以下建议:

一、依法科学理财。单位主要领导要加强财经法规的学习,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做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单位财务管理出现重大问题,主要领导应承担责任。

二、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单位应配备合格的财会人员,财会人员必须有从业资格证书,对财会人员应实行“双重管理,财政为主”的管理体制,调换财务人员应报政部门批准。以各种形式努力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和政策水平,促使其严格履行职责,当好领导参谋。

三、强化预算管理。科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统筹,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坚持按项目、按时间、按进度支出,不准随意变更预算项目、超预算安排支出。要坚持以收定支,确保年度收支平衡或略有结余,禁止出现红字,留下缺口。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预算或追加支出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

四、编制资金使用计划,从严控制支出。各单位都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制定费用消耗限额及定额,严格控制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优先保证正常运转需要,最大限度地挤出资金用于事业发展,对于节约潜力大、管理薄弱的支出项目要实行重点管理和控制。

五、各单位应规范财务核算,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对薄弱环节和重要岗位要加强控制,细化责任,做到制度管人,责任到人。不相容职务一定要分开,保证资金安全。所有资产都要定期核对,切实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六、加强票据管理,合法使用票据。财政收费票据和税务发票是行政事业单位收费的合法票据,应由各单位财会部门统一领购和管理,其他内设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购买。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使用税务发票的,必需先报财政部门备案后方可购买使用。严禁使用不合规票据收费。加强票据缴销管理工作,实行缴销收费票据与稽核财政资金同步,做到票面收入与征收入库额度相等。经费支出应取得真实、完整、合法的原始票据,否则,单位财会部门应拒绝报销。

4.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篇四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效措施

一、事业单位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我国事业单位对财务人员较为忽视

第一,由于我国许多刚从校园毕业的大学生因就业难的问题出现大批量人才转行或从事其他财务相关专业的现象,而真正具备较高专业技术的财务人员较少。因此,我国许多地区都存在财务人员没有固定的办公室并出现身兼多职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财务信息丢失或泄露的概率,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安全产生一定威胁;第二,由于一些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无法接触财务重大数据,而财务人员自身没有对重大财务决策的职能,因此许多领导部门人员认为财务人员自身作用不大,而在日常工作中只是处理一些日常财务,而有一些领导则完全对财政工作不重视,因此在日程工作中忽视财务人员的作用和价值,导致许多财务人员产生消极心理,并出现跳槽等现象,导致人员流动性增强。

2.单位内部不重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

我国事业单位很大部分国有资产来自国家无偿调拨,对于这部分国有资产的管理,单位负责人管理意识淡薄。部门领导人员对单位资产有着绝对性的支配权力,常常无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随意减少、报废国有资产,对于应当评估的资产,不经评估低价处置将国有财产随意买卖,导致资产的流失。

3.缺乏健全管理体系和制度

首先,由于我国财务相关法律受到我国实际情况的约束和影响仍让无法达到完善的地步,因此许多事业单位在对财政部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仍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缺陷,无法完全对财政部门实现完善监管;其次,一些事业单位由于对财政部门不甚重视,在制定管理制度时没有考虑到财政部门现状和实际情况,而是按照理论法规照搬,使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化,无法真正对财务部门进行监管,对财政工作的顺利进行也造成一定阻碍;最后,事业单位中监督部门人员由于缺乏职业素养,在对财务部门工作进行监管过程中并没有认真执行监督工作,监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没有达到严格监管的效果,对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

4.财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差

第一,由于许多事业单位中的财政人员自身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和财务处理经验,降低财务部门整体专业素质水平;第二,由于事业单位领导对财政部门不够重视,缺乏财政培训机构,导致在日常工作中无法他高财政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法规常识,对财务部门的工作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第三,由于一些财务主管人员自身并非财政专业,但在日常工作中出现乱指挥、按照自己意见为标准等现象对财政部门工作造成一定破坏,并使财政人员在工作中失去热情,导致财政部门无法突出业绩,出现工作水平降低的情况。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1.政府部门要进行财务公开

政府部门需要对公共资产进行公开的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对事业单位进行财产预算,发挥财政预算在财务管理中的重大作用,并将政府决算公开,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做到公开、透明,减少腐败现象的滋生。

2.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第一,加强各大院校中财政人员的培养力度,提高财政专业人才的技能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各个事业单位整体专业素质和工作质量;第二,在聘用财政人员时需要签订长期合同和安全条例,严令禁止出现财务人员进行兼职活动,并做到对本单位内部财政信息保密,一旦发现有泄密行为立即对其进行依法处置;第三,加强财务人员管理,设立专门培训机构,加强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最新法律知识的培训和辅导,提高业务能力和自我法律意识,减少职业犯罪的出现概率;第四,建立相关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通过考核对专业能力强的财务人员予以奖金或其他物质形式的奖励,在满足员工个人需求的同时提高员工学习和工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为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奠定基础。

3.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第一,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监管部门的约束和管理,通过利用法律法规来加强对监管部门人员的管理提高监管人员工作质量,降低财政审核失误性;第二,监管部门人员要加强对财政部门人员的审核和监督管理,并对财政数据和账目进行定期检查和核对,避免出现数据重复或错误等情况,跳财长部门工作的之狼和效率,完善财政工作;第三,根据事业单位内部现状和财务部门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并要求财政部门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财政管理制度约束自身行为,并加强对财政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明令禁止出现挪用公款等现象,一经发现立即送往执法部门进行依法处置,将财政数据公开化,避免一切腐败时间发生。

4.加强对税收收入的管理力度

事业单位在进行税收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执行,不能出现乱收费的现象,避免出现多征税和重复征税等,减轻税收给人民群众造成的巨大压力,让税收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价值,缓解事业单位财务上的危机,解决财务问题。

三、结语

5.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篇五

摘要:当前,财务管理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在行政事业单位处理的各种财务关系和财务活动中更是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政府采购行为的深入,部门预算和管库集中支付的推行,在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思想上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重视,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问题及对策分析 财务管理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对行政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在思想方面存在的不足。具体体现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领导管理意识淡薄,只是将精力、时间投入到对政绩、业务和行政部门的工作的关注,而就忽略了对财务工作的支持。更有甚者,一些财务部门相关领导根本不了解财经法律法规、不懂财务知识,只是将财务管理工作定义为一个“付款人”的角色,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致使财务管理部门不能充分发挥其部门该有的监控和辅助决策的功能。除了定为不准以外,就是财务工作的性质和工作深度把握不深,不能很好的具备业务能力,行政事业单位关于财政管理的工作不能提上工作的议程,对这一工作的研究和分析及哦啊少,造成财务管理工作和单位业务活动不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严重脱节的情况出现。

(2)财物管理体制不完善

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我们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说明:一是专项资金管理体制的问题。二是预算外资金的问题,这将会导致预算外资金松而内资金紧的问题出现。三是管理体制不完善所导致的社会分配不公和分配主体多元的问题,这将极可能引发腐败现象的出现。预算外资金的产生,其实是一种由于政府对部门的放权和让利行为导致的后果,将原来的财政部门掌握的分配权逐渐下放,致使某些部门努力寻找预外财源。

(3)财务监测机制不到位

俗话说,“没规矩不成方圆”,要想让事物工作的运行都处于一种井然有序的状态下,就需要我们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来保证实施和运行。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审机构和会计部门的大部门是平行的关系,并且是依附于执行机构的。本门本身的都没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再者对于审计内容上的组织机构的评价不多,财务管理的作用功能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对于业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可以说更是一片空白的状态,对于单位的众多事项的决策和实施过程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处于一种不了解的境况。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的对策

(1)树立法治理财观念,提升思想层面的认识

对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财经法律法规培训,传授财务知识,提升对领导人的管理意识,使他们在工作中逐渐认识到财物管理的重要性,并主动参与到单位内控制度遵守和执行的队伍中来,让每一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树立法治理财观念,将会很好的提升工作人员在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再者,对于具体的工作部门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学习。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提升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健全财务运行机制责权利的有机结合。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财务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财务计划和控制是其主要职能。在新形势下必须通过完善单位的财务预算、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强化预算管理等方法来完善财务管理的工作流程,建立起责权结合、分级管理、统一领导的预算体系。确立好发展经费预算、明确各部门在预算、执行、监控方面的责任,保证财务管理的有序进行。财务管理制度应该以最新的预算管理办法作为依据和标准,按照预算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再者,对于具体预算的制定需要站在单位全局的角度统一的进行规划,并保证部门预算的改革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

(3)强化单位内部监督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建立相应的内部监督机制,并且实时的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对于行政使用单位经费使用的社会效率以及实施科学的评估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考察。对于各方面的审计工作,最佳选择就是依照季度或者是对内设机构的财务收支以及账务管理进行综合的审计,并对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并将这一审计结果反映给财政及相关的部门,通过这一连串的反馈,形成良好的调查核实机制。通过这个审查机制,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一步落实,加大对财务负责人的责任追究制度,权责分清,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要予以责任追究,而作为单位的领导人或者是负责人则更应该发挥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和执行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对各单位财务的运行,加大监督的力度。对财政部门加强监管,提高其管理的整体水平和人员自身修养,对于资财政资金的跟踪管理要进一步加强,真真切切地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工作员工的办事效率。当然,除了这些之外,我们还可以发挥单位内部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树立先进典型的方式来营造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氛围,通过宣传先进典型的先进经验,来影响周围的每一位工作者,在不自觉中,完成对员工素质提升的转化。

三、结论

综合以上的分析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虽然在不断的进步之中,但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层面、个人素质方面以及内部管理体系和监督体系等当面下文章。只有这些方面的工作真正切切的得到了落实,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2.05:172-174.[2] 迟玉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4.30:168-169.虽然外部原因会给财务带来风险,但财务风险形成的根本原因往往是内部原因。企业基本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常见原因,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有些企业负债规模大,导致企业风险大,财务负担沉重,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投资决策不合理也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原因之一,投资决策对企业长期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投资一旦出现决策性失误,将会使投资的项目收益减少,造成公司出现资金短缺,给财务带来风险。

4.3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务活动和风险是并存的,在进行财务活动时候需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根据企业发展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计划,细化财务的管理制度。企业在发展时将会需要扩展,需要投资项目,如果财务不能做出正确的计划和风险评估,将会给企业财务带来很大风险。

4.4 企业风险意识淡薄

这也是常见的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企业领导没有风险意识,盲目发展,会导致财务资金短缺或者企业亏损。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风险意识,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五、完善企业财务风险与控制对策

5.1 加强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的风险意识

造成财务风险的原因虽说是多种多样,但很多风险是由于企业领导的风险意识不够造成的。加强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的风险意识,需要从企业领导做起,很多财务部门对风险意识认识不够是由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造成的。企业领导是企业的决策者和领导者,是员工效仿的对象,只有领导以身作则,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管理体系。在企业强调风险意识,对能预料的风险要想好风险控制方法,对不能预料的风险,要做好风险的处理工作。只有企业领导有风险意识,才能对风险有预防和控制。因此,加强企业领导和财务部门的风险意识是企业迫在眉睫的工作。

5.2 采取适当的企业风险策略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预防机制,建立财务风险监测机构。根据企业的发展情况,预估企业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例如,企业的产品因为经营不当产生积压,产品质量下降,市场调控引发成本上升等,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并且能制订出风险控制的方法。调查发现,目前处理财务风险的方法是:回避风险、控制风险、接受风险和分散风险等。能对财务风险加以有效的控制,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有较强的财务管理能力和知识技能,熟悉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企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能及时对企业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对企业风险能有效控制,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快速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只有财务人员将风险意识渗透到日常工作中,才能及时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做出灵活的反应。

5.3 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防御体制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企业经营模式和健全的风险预防机制,积极分散企业风险。企业领导者需要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特点,及时进行企业风险预防机制的调整。预防企业风险的发生,需要财务做出详细的风险评估报告和详细可行的投资计划,做到尽可能避免企业在融资和投资之间的缺口,保持企业稳定发展。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有所侧重,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总结处理不当或未能预测到的风险原因,吸取教训,并努力向资深财务人员学习,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风险防御经验,引进优秀的财务风险防御体系,根据自己企业发展特点,吸取精华,结合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建立完善的财务防御体系。完善的风险预防体系包括财务人员能力、风险评估、投资计划评估、风险处理与控制等,企业需要提高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

5.4 进行财务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会存在各种风险,但很多风险是可预测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去建立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财务体系,建立完善的财务预算体系、风险预测体系、投资计划体系等,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规避风险。将财务部门职能细分,强化财务部门各项基础工作,对可预见的风险进行防御。而很多可预见的风险是由于财务内部结构问题造成的,其中包括财务内部结构混乱,财务人员职能分工不明确等。对财务结构进行优化,职能明确化,成立风险评估小组、监督小组、投资项目评估小组、风险控制小组等。

六、结语

企业发展带动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面临的也是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会更大,企业如何在这种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下可持续发展,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挑战。面临着各种财务风险的增加,企业财务需要做好对财务风险的评估和控制工作,财务管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对企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企业领导也需要加强风险意识,尽可能避免由于内部原因导致风险产生。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体制,让企业能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6.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篇六

近年来,我国相继推行了一系列预算管理、国库管理、财政支出等方面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引起了财政预算管理和各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重大变革,相应地对单位财务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渐渐突显出来。因此,为了推动我国事业单位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进一步调动事业单位广大职工开展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一些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没有一套完整的固定资产购置、验收、清查处置、报损等财产管理制度。如:固定资产采购缺乏采购计划和必要的审批制度,导致盲目购置、重复购置;采购过程中又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自由采购、随意采购;采购后又无验收、保管等制度,导致有账无物或账外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普遍存在。又如有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谋私利而违法干涉财务管理工作,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作假账等等。这些都会给单位甚至国家财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会计核算混乱: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性是反映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及成效的一个关键性因素,而实际上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却普遍存在着会计核算工作混乱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效。比如说在某些事业单位为了节约经费而缩减人员,因而在会计核算的工作中经常出现人员一人两岗、多岗的问题,不仅负责记账还负责审核、保管等,严重违反了有关规定要求必须做到的合理分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管理的风险;又比如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真正贯彻稽核、监督等工作等等这些都造成我国一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混乱,势必也会给单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3、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是我国现在许多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些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财务方面的培训,而是从别的部门调过来后而改行从事财务工作的,缺乏专业的业务水平。又如一些事业单位因平时工作任务重,而经常忽略业务培训,以至于专业技能不能适应单位发展的需求。同时,还存在部分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责任心缺乏,工作动力不足,加之有的单位人员调整频繁,业务熟悉周期长,财务管理人员正确履行好财务管理与监督职能得到削弱,严重制约了财务管理效益的发挥。

(二)面对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的几大的问题我们如何进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对策观点。

从主观上来讲,一方面,事业单位领导要真正认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牢固树立抓财务管理,就是抓效益的理念,将财务管理工作纳入事业单位整体工作,要主动创新思路,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各级财务管理人员要强化效益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在有效规避筹资、投资及资金运营等方面的风险,合理判断投入产出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尽可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努力做到开源与节流并重,注重日常开支的预算与控制,实现节约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广开渠道,多方筹措资金,为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另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要培养良好的风险防范和规避意识,搞好风险与回报的控制,优化投资结构,切实提高投资效率。另一方面,加强技能技巧学习。首先,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国家颁布的财税法律法规,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吃透、领会国家对财税管理的政策,不断充实自身能力、提高财务技能技巧,确保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其次,现代财务管理要求单位财务人员不但要具有传统的核算型素质,还要具备管理型和经营型的素质,另外还应对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知识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才能利用电算化会计的特点,实施财务管理,对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全面的掌控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要培养敬业爱岗,尽职尽责意识;要做到诚实守信、依法办事、客观公正、自尊自爱、廉洁清正;要精打细算,严谨务实。再次,定期召开业务学习会,交流工作经验和认识,从中取长补短,发挥群体优势;继续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资格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从客观上来讲,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充分发挥财务管理效能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会计、出纳岗位应分设,不得由一人兼任,印章、支票应分管,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簿的登记工作。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附加)、罚没收入、国有资产出租、出让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等资金均属财政性资金,应当按照规定缴入金库或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任何事业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和坐支。同时,单位必须依法使用国有资产,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由财务部门统一建账、核算,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登记、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理和盘点,保证对账相符,账实相符。终了,应当进行全面清查盘点。

7.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篇七

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 财务管理是比较重要的部分, 在处理各种财务问题、组织财务活动的过程中起到监督控制的作用。随着我国政府采购的扩大和深入、部门的预算和实施以及推出并实行国库集中支出的策略, 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事业单位主要的资金来源是政府资金, 所以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工作不仅要考虑到自己内部的要求, 还要考虑社会和财政的具体要求。随着我国不断深化改革财政体制, 相应的事业单位改革措施不断被提出并实行。因此, 增加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力度, 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力度以规范其行为, 是良好有序地开展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关键措施。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概述

所谓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就是事业单位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 如在方针、政策、法规和财务上的规定, 对资金进行筹集、分配和运用, 保证资金能够有效的按照计划进行使用, 以全面促进事业单位的所有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包括多个方面, 比如, 对单位的预算进行合理化的编制, 严格执行预算的每个细节, 全面、精准的对单位的决算进行编制, 保证单位财务状况的真实性;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资金筹集, 合理分配使用资金;不断完善财务制度使之健全, 增加对经济核算的监督力度, 评价以绩效的方式实施, 优化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对资产的管理力度, 提高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利用的有效性, 掌握所有资产的使用去向;在财务管理上增加对事业单位所有与经济相关的活动的控制和监督力度, 确保财务的安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各种与资金有关的管理工作, 比如与预算、收入、支出、结转和结余、专用资金、资产和负债等先关掉管理, 同时完善事业单位的清算、报告和分析财务的情况、监督财务等各方面的工作。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预算管理出现的问题

预算管理包括三个环节, 即预算编制、执行预算和财务决算。在预算编制环节出现的问题有:信息没有完全收集, 不完整或全面编报预算, 在进行统筹的安排之前就支出预算等等。另外, 大多数的事业单位还是沿用传统增量预算的方法进行编制, 而忽略财政部门规定的零基预算法进行科学的编制。在执行预算的环节, 常常出现挪用资金的现象, 这种现象来自于对资金收入的刻意隐瞒, 对开支范围的随意扩大, 擅自提高发放津贴和补贴等各种福利待遇的标准, 随意挪用项目资金用于其他用途等等。在财务决算的环节上, 许多事业单位都存在同样的问题, 即在预算上给予高度重视而决算时草率进行。[2]这使得决算内容的完整性不足, 决算的数据缺乏真实性, 账表数据无法吻合, 并且与预算无法衔接等等, 对决算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没有保证。

(二) 资产管理出现的问题

首先, 是资产的不合理配置。主要表现是在资产配置的工作上没有进行合理安排, 严重浪费资产, 不按照标准对资产进行配备等等。其次, 没有全面实行资产的使用制度。资产的使用去向不明确, 验收制度没有落实清楚, 不安排专人对维修和保管进行责任承担, 调动人员时资产的移交手续不完善, 不定期按时进行盘点, 造成资产的流失和浪费等现象。最后, 没有对资产的处置规范化, 出现很多违反规定的现象, 比如, 没有得到上级的同意就私下处置资产, 并且处置方式不规范等等。

(三) 财务监管出现的问题

第一, 相关财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不予与重视, 简单敷衍了事, 不坚持自身的原则进行财务的监督工作, 或者是因为面子的问题不敢坚持管理监督的原则, 并且主人翁意识薄弱。另外, 单位领导的管理不到位, 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出现的问题。第二, 财务监督的制度不够完善, 监督的执行也不到位。内部监督的力度不够强, 控制的制度也不够完善, 现有的制度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 造成资金的流失等。而且, 外部的监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没有落到实处, 进行有效监督。第三, 事业单位隐瞒内部在财务管理上出现的问题, 因为害怕相关监管部门和公众的约束和监督, 不对外公开出现的问题漏洞和违规行为, 这样, 就使得财务监管工作的透明度低。

四、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 加强预算管理力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键是预算管理, 因此强化预算管理力度对解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至关重要。首先, 要对预算进行合理、科学、规范、完整、准确地编制。收入预算相关的编制项目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 预算的内容要和数据要具备较高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而支出预算的编制则要遵循现有的原则严格进行, 即优先保证支出重点项目得到合理分配到资金, 同时对于其他的项目也要兼顾周全, 保证重点项目有序进行的同时, 普通项目的开展也能有条不紊。

其次, 对于预算的执行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全面开展预算的绩效管理工作。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保证收入的合法性以及完成收入预算的时效, 并且要强化对于支出的管理力度, 强调纪律的严肃性, 严格管理结转结余资金, 提高单位财务行为的规范性。[3]在此基础上, 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即有目的性的去编制预算、实时监控预算的执行工作, 对项目进行评价, 上级对评价的结果给予信息反馈, 最后将反馈结果实际运用到显示项目中。通过执行这样的管理模式, 将资金使用的效益提高。

最后, 要对决算进行规范化管理, 也就是要全面将年度的财务核实清楚, 另外要强化决算数据的审核力度, 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并且要侧重分析决算数据, 反馈意见后将其使用在日后的决算工作中, 以优化管理财务的质量。

(二) 加强资产管理力度

事业单位的资产作为各项事业计划的物质基础, 加强内部的资产管理力度对开展其他项目的工作尤为重要。要加强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力度, 首先要对资产进行有效配置, 实现资产配置的科学化和合理化。资产配置有多种形式, 主要包括购置和调剂等等, 是强化资产管理的关键步骤。配置有相应标准的资产时, 要严格遵守标准然后进行配置;配置没有标准要求的资产时, 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程序进行配置, 保证资产配置合理化和科学化。

日常的管理和出租出借管理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强化资产的管理使用应首先从这些方面入手。也就是说, 在进行资产管理工作的时候, 首先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来对验收、维护、查清等工作进行监管, 确保日常管理和出租出借等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条不紊。另外, 对资产因丢失等因素造成的非正常损耗应调查清楚, 以明确资产的去向并追究相关责任, 从而提高资产使用的效率。关于闲置资产的出租出借工作, 事业单位应对外进行公正公平的招标, 对资产进行专项管理。为了防止资产流失, 就要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即在出售、转让、报损等一系列工作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开展管理工作, 将资产流失率降低最终减小至零。

(三) 完善财务监管制度

作为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 财务监管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起到规范和加强的作用。完善财务监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制度,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 提高思想上的认识, 从意识上对依法理财进行不断深化认识。单位财务人员和领导应严肃对待财务监管工作, 按照国家所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管理, 始终坚持自身的原则, 不为外界因素所诱惑, 做到廉洁自律、尽忠职守。其次, 对内部的控制制度和财务披露制度进行优化[4]。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结合相关规定不断完善财务监督制度。另外, 事业单位应把财务信息对外公开, 敢于让社会公众对财务信息进行监督, 则就要求事业单位内部要建立起更完善的财务披露制度, 增加财务信息对外的透明度。最后, 外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的监督力度。在检查中及时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加以分析解决, 对后续工作加强防范。对于财经违规案件, 应以严肃的态度进行调查和处罚, 阻止违法违规行为的滋长。

五、结语

总而言之, 加强财务管理的力度对解决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做好财务监管工作要首先从意识上端正态度, 在进行各种管理制度的优化, 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中提高资产使用的效益, 将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彻底做好。

参考文献

[1]杜明慧.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 (18) :201-202.

[2]禚宝山.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 (4) :104-105.

[3]赵丽娜.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3) :108-109.

8.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篇八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我们国家的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他们更多的是注重提升单位的政绩,做好行政部门的一些业务,忽视了对财务工作的管理。有些行政单位的领导对财务知识的了解非常少,在他们看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员工只是简单的起到帮助单位付款的作用,正是由于他们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出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除此之外,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和领导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没有创新意识。他们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只停留于表面,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些财务活动无法顺利的进行。

2.财政监督不到位

现在很多行政单位都使用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来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会计集中核算能够有效的规范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行为,避免行政单位出现乱收乱支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但随着财政支出改革的深化,财政预算管理和各行政单位财务活动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会计集中核算不完善地方日益凸现。行政事业在事前和事后的监督比较少,主要集中于事后监督,监督的方式主要是突击检查和专项检查,并且对某个单一事项或环节检查多,对全方位及资金使用的跟踪问效少,不能对资金使用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除此之外,对财政拨款的监督相对来说比较难处理,主要是因为很多人通过利用自己的行政关系,让一些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导致那些本应受到处罚的没有受到相应的惩处,长期这样下去,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3.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在我们国家的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财务人员素质较低的现象。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部分是专职会计,到县一级的单位财务是兼职,部分专职财务人员还是从其他专业转岗过来的,并非会计专业毕业,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县一级的财务人员更是如此。除此之外,这些会计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导致行政单位的财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在审核原始凭证的时候,一点都不认真,连原始凭证所规定的相关内容都填得不完善。比如有些财务人员在填写购买实物发票的时候,根本不填写购买的单价和数量,有的单位的发票内容不是很完善,没有售货单位盖章;二是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三是原始凭证内容失实。比如一般行政人员出差或者是培训,开具的发票都是会务费的相关内容,可是按规定,会务费无法进行报销,所以很多财务人员就把这些会务费注明是住宿费或资料费、考察费等,很难正确归类反映;四是有些单位甚至自制原始凭证、格式和内容不规范。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1.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为了提高财务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意识,应当定期组织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进行财务知识的培训,让他们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进而不断提高单位领导的理财水平。让单位领导掌握财经法规和财务知识,使其主动参与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并自觉遵照执行。除此之外,还需要定期组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认真对待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还可以引进一些高科技的财务管理技术手段到会计人员的日常财务工作中,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财务运行机制时要注意责、权、利相结合,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约束和激励进行强化,充分调动起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2.加强财政监督

现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了财务监督管理不严的现象,导致财务纪律松弛。因此,需要加强对财政部门的监督监察,可以把定期检查同专项检查相结合,严厉打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避免财务预算资金被一些人利用职权用户私人事情上的现象发生。当发现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出现问题之后,除了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惩罚之外,还要对单位的负责任进行一定的惩处。

3.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财务人员的素质越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才可能更好;反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就越差,因此,财务人员的素质是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完善财务管理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业务培训,更新财务人员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会计核算水平。财政部门要严格执行执证上岗制度,如果那些资质不合格的会计人员经过业务培训之后,还是达不到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则不能让他们上岗。增强财会人员的法律意识,不要因为领导、亲情关系而做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事。

参考文献:

[1]刘晓冬. 当前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问题及新对策[J]. 神州,2013,03:221-222.

9.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篇九

一、归档材料不重视、不明确

首先,档案整理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工作很多情况下不被重视,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够,认为档案整理工作就是简单的记录和保管,不具有重要意义,只要不丢失、不泄密,上级检查能混过关就行了,因此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变得异常消极和被动,难以高质量的服务事业单位建设。

其次,事业单位每年会产生大量的文件材料或涉及到工作人员或涉及到单位本身,但并非所有的这些材料都要归档,试想一下,若所有的文件都一丝不落的整理归档,这必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中一些无关紧要的材料,就是在浪费人力物力。很多单位尤其在档案管理的鉴定工作流程中材料归档范围把握不准确的问题尤为突出。

二、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具备档案管理能力,甚至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

通常来讲任何一个事业单位都设有独立的档案管理部门,有相应的档案管理人员,但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水准,缺乏后期培训,对于工作的内容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并不能完全胜任档案管理工作;甚至有的事业单位只安排一名工作人员来做这项工作,这就使得材料虽然放入档案盒中但无法得到及时的整理归档,可想而知,工作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更不要说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了。

三、档案材料制作不符合规定

为了档案保存和阅览的方便,我国对档案中材料的分类、排放次序甚至修整和装订都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是,很多事业单位不按照规定来制作档案材料,一方面导致材料本身不美观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毁损,另一方面,对工作中查阅材料造成不便。

四、档案存放地太过随意

为了加强对档案的保护,档案应存放在防火、防潮、防盗、防虫蛀的地方,一些事业单位将档案室设在阴暗潮湿的一楼仓库,无防盗窗、无铁门,显然不利于档案的保管,还有一些单位缺乏硬件设备,档案随意堆积,从而造成材料的毁损和灭失。

五、档案的保密性不够重视

我国档案法明确规定,任何人禁止伪造或涂改自己档案中的信息,档案必须做到保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可以随意翻看自己档案甚至进行涂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却不予以阻止,毫无保密性可言。

针对以上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事业单位应当积极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并付诸到实际行动中来,作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本人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

六、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档案管理工作关系到事业单位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视和配合。特别是单位的领导更应该以身作则,遇到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业或者不足的情形时,要及时配备;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时,要尽快做出调整。

七、加强对管理人员专业性的培养

任何工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档案的整理工作在不断地做着调整,档案的分类,修整,装订格式都会相应做出变化,因此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培训以适应工作中的变化。

八、档案材料整理规范化

为保证档案能够长期保存和有效地提供利用,对不符合要求的归档文件材料进行必要的修整,主要包括对破损文件进行修裱,对字迹模糊或易褪变的文件进行复制,去除文件上易锈蚀的金属物,对过大的文件进行折叠等。

九、配置适宜保存档案的专门库房和必要的设施

档案质量的好坏直接依赖于它的保存设施,为了使档案处于一种安全合适的储存环境,就需要做好档案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专门的档案库,使用标准的档案盒,做到防盗、防光、防高温、防潮、防尘、防鼠、防虫。为了使一些电子信息和数据能够完整的保存,还应当配备计算机和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

十、强化档案的保密性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此项工作上应当持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到尽职尽责,杜绝出现随意翻看、涂改档案的情形,对非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向其做好档案保密的宣传工作,每个人都能做到自觉遵守要求。

结 语

10.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篇十

一、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定义

为了充分发挥行政单位所支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更好的完成行政单位对于财务管理所进行的工作,就必须将做好其财务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也是一种反腐反贪的关键措施,因为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其中包括同时也是防止贪污、腐化行为的重要举措。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包括预算管理、定员定额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监督和财务分析等内容。

二、行政财务管理存在的意义

改革的深化与市场经济的完善促使资金的来源渠道与层次增多,致使事业单位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此时如果事业单位继续墨守成规,按照本来的模式去管理,那将会使事业单位丧失经营的主观能动性,丧失事业单位人员的创造力。于是,为了完善企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并应对外界激烈的竞争需求,行政财务管理便应运而生了。

三、行政财务管理过程中突出的问题(一)体制落后,漏洞较多

首先是专项资金与预算外资金管理问题。由于管理体制的混乱,致使专项资金出现了分类不明,款项杂乱的问题,而预算外资金则由于分流收支不调的缘故,出现了预算外资金供养原本是由财政供养的项目的情况,这不但加大了财政的压力,削弱了财政所供给资金的使用效益,还大大削弱了其所具有的宏观调控能力。其次分配制度不合理的问题。社会的不公平分配与分配主体多元化是致使腐败现象频发的一个原因。之所以会产生预算外资金,其中一大部分原因就是政府对地方行政部门的放权让利,地方行政部门对预算外资金性质的不理解,导致政资金分配权力的分流与混乱。在利益的驱使与攀比心理的作祟之下,部分地方行政部门想尽办法获取预算外资金的渠道,使得腐败现象日益严重。

再者是事业单位并不能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及系统的控制。现如今,国家事业单位因其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渠道是由国家财政投入,致使国家被迫成为了事业单位所持有的净资产最终所有人。然而国家又将所提供资产的管理与经营权交给了公共事业单位,让其进行自行管理与经营,这种只投资而不进行管理的现象只会导致财务管理的混乱以及财务管理的效率低下,而且大部分事业单位会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的争取,从而忽视了对于国家财政资金的管理,对其使用效率的探究,甚至有少数事业单位会出现财政支出严重超标的现象,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逐步养成。(二)会计管理工作混乱

首先是由于会计工作的方式没有得到统一,一些事业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法,而不进行会计工作的电算化,致使会计的核算得不到统一,财务的不规范处理,记账凭证的填制多有错误,账簿所记录的数据差错也比较多,甚至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连按规编报的要求都做不到。可见会计管理工作这一环节十分薄弱。

其次,由于部分事业单位的不够重视,使其会计核算极其马虎,不严格按照规范来行使,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的现象也常有发生。一些事业单位并不能完整地记录财务管理的基础信息,不能很好地建立明细台账,不能健全其内控制度。一些协议与合同不完整,收费数据不完整,资金不严格管理,业务与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断裂,脱节,致使会计工作效率十分低下。而且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按照规范来分离会计与出纳的职能,出现岗位之间相互串为的现象,让监督工作的实施变得复杂,大大削弱了监督工作的力度,致使一些违规现象例如白条抵库现象的大量存在。(三)票据管理的混乱与挂账现象的繁多

税款流失、小金库等问题的频繁出现,是由于规范不严格的票据管理造成的。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中,白条与假发票堆积成山。有些事业单位还采用自制的票据用来完成费用的收取工作,对事业内外部的控制与检查工作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一些发票的填写出现了不规范的现象。在一个就是挂账的混乱,由于没有对往来款的挂账进行及时的清理,领导人员与相关财务人员重视不够,致使许多的单位存在往来款挂账的现象,而且其挂账余额慢慢由小变大,挂账的时间慢慢的延长,这不仅仅影响到了负债与资产的真实性,更是大大增加了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风险,极大地削弱了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能力。

四、解决财务管理突出问题的方法(一)进行资金的分类管理,资金的统一支配

为了资金的统一支配,完善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必须加强借款合同的履行力度并重申相关规定,严格规范地方行政人员的行为,严厉杜绝职工借用公款的现象,并对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借款业务进行借款条件的抬高,监督其履行力度。在此基础上,还需明确一点:政府财政部门拥有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资金的所有权和支配权。

要弥补国家消极对待资金管理与经营的现状,首先需做好一件事,那就是规范政府采购项目,和对项目进行招投标工作的准则,在政治资金管理的源头上进行有效及系统的资金控制,并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对各项支出进行跟进调查,做好项目工程最终的验收工作。并要求相关事业单位内部必须采取对财务进行集中与统一的管理办法,这也是大部分现代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常用办法,这样就能够加强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的监督与协调从而应对财务检查与财务审计力度的加大,防止财务风险的增多。

(二)健全单位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

加强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我们的事业单位应该采用科学的方法,更加合理地对部门内外预算进行编制,统筹,从而方便收支项目的进一步理清与细化。事业单位与会计人员必须遵守部门预算,不任意更改预算方案,坚持按规程实行,以达到收支平衡与以收定支的效果,防止财务缺口的出现。

责任分明,职能细化。事业单位在进行人事管理时,一定不能将一些职务职能相混杂,要坚守职能到位,责任分明的原则,以保证账务与实际相符,而且财务人员必须跟进所负责项目的实施,参与到该项目监督与管理工作中,从而使财务与工程的联系更加紧密,防止脱节现象的发生。(三)加强票据管理与挂账的处理

票据的合法使用是票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采用自制的票据用来完成费用的收取工作是不合规范的,相关票据应该由事业单位的财会部门进行统一领取与购买,并加以严格控制管理,其它不关联机构和个人并没有购买的权利。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需加强对票据的缴销工作,进行票账相对,以做到票账额度相等。对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制度规范是处理长期挂账的有效措施,在建立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对财务人员职业道德进行必要的教育与检查,并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才是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与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挂账现象得以有效的改善。

结语:当前,如何进行预算编制的改进,如何实施国有资产管理,如何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只有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理改进,不再停留不前,才能顺应经济时代的发展,降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风险,充分发挥行政事业单位所支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参考文献:

11.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篇十一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创新

1 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面临的挑战

1.1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许多事业单位的职能、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部分事业单位体制已经从原来的事业单位改制为自主面向市场的企业性的经营组织;另一部分事业单位虽然仍然维持着其原有的体制,实行事业化的管理与运行,但是这类的事业单位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较,其生存与发展的状况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从单位内部的财务运行与管理的角度看,虽然国家财政对一些事业单位继续予以支持,但是,在现有的国家财力状况下,事业单位的运行与发展资金不可能全都依赖国家,单位要发展就得必须面向市场,通过自主开展与本单位工作性质和职能相一致的业务活动创造经济效益,弥补国家资金的不足。从事业单位所从事的业务工作看,也已不再由国家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几乎所有的事业单位都必须面向市场,实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参与市场竞争。因此,传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面临新的挑战。

1.2 经济全球化对事业单位现行财务管理的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一些事业单位的垄断性逐步被打破,在行业内引入竞争机制,使得事业单位的行业垄断地位不断降低。事业单位要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并得以生存发展,必须自主理财、广开财源,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进行创新。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将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入的范围和区域限制,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必将使我国金融市场发生全面而深远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从而对事业单位筹资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实行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来说,筹资更加艰辛,同时筹资的成本与风险将会更大,另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又将使报酬率趋于平均化。这些都要求事业单位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加强投资决策的及时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2 现行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2.1 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较低,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队伍普遍素质较低,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时代要求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务管理和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失衡。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整体知识素质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需要。高层次财务管理和会计人才匮乏,而低学历或无学历的会计人员还占有相当大的比率,有的甚至没有受过专门的会计教育。虽然他们在多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是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和新的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实施,一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实际工作的需要。二是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比较低。在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队伍中,掌握市场经济现代财会技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会计人员不多,相当多的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低下,对市场经济发展、会计改革深化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学习不够,更缺乏理论研究。三是综合素质不高。一些会计人员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律意识也亟需提高。

2.2 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在一部分事业单位中,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会计工作机构、会计人员岗位设置不合理,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保管人员没有实行职务分离,或只实行职务分离,没有实行相互制约。由于职权不明确、责任不清楚、程序不规范,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财务管理失控。在会计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着原始凭证管理不规范、账务核算处理不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印鉴保管漏洞和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

2.3 财务管理观念和理念落后。目前,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科学有效管理的关键因素是观念的束缚。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面向市场的观念。事业单位财务运行与管理中还没有树立面向市场的理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没有自觉地把面向市场的观念贯穿于单位理财的全过程之中,大多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的要求。二是缺乏防范风险的观念。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铁饭碗”,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运行与发展必然会出现许多风险。因此,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来说,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逐步培养自身的财务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应对和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缺乏这种意识。三是缺乏依法理财的观念。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面对市场经济的规律及其对事业单位带来的变化和冲击,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还没有完全树立依法理财的观念。

3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及对策

3.1 适应新形势,转变观念。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必须转变和创新观念,努力建立起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的理念与制度。一是,要增强法律意识,树立依法理财的观念。严格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用法规来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特别是单位主要领导干部要加强财经法规的学习,牢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切实做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二是,努力培养和建构市场观念。首先,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有面向市场开源节流的意识,依托市场开辟财源,主动参与单位的各项管理和业务工作,充分利用事业单位现有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和科技优势,广泛提供有偿服务,壮大单位的经济实力。其次,是要善于围绕市场配置资金。在新的形势下,事业单位要善于围绕市场办事业,依托市场求发展。要时刻关注和瞄准市场需求,并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合理调整资金配置,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三是,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首先是要能够有效地把握和预计到可能出现的风险。其次,是要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3.2 建立与事业单位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不断健全财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是落实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和保证,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不同的事业单位,应按其规模大小,分别采用不同的的财务管理体制。对规模较小业务较简单的单位,为使财权不过于分散,应采用“统一领导,集体研究,集中管理”的模式;对规模较大的单位,因其经济业务较复杂,为了体现财权、事权相结合,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宜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财务制度是事业单位从事财务工作的基本依据行为规范。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必须制订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如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核算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财产管理制度等等,只有通过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财务管理工作才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保证事业健康发展。

上一篇:退休员工欢送会领导致辞下一篇:大学博士入学复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