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的悲剧人生

2024-08-06

丁玲的悲剧人生(精选8篇)

1.丁玲的悲剧人生 篇一

四爱玛与夏尔的思想意识不同

爱玛与夏尔两个人的成长环境导致了爱玛的幻想化与夏尔的现实化。在文章的开始可以看出爱玛和夏尔的结合,就是一场错误的开始。爱玛认为夏尔的出现是来拯救她的,可以脱离农庄生活开始她梦想中的新生活,而不是把夏尔当做爱的人与他在一起,这种婚姻从开始就是错的。例如:夏尔第一次到来时,她认为自己看破了一切,特别盲目,不知所措,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现实农庄生活差距太大了,她无法接受,一直渴望离开,夏尔的出现瞒足了她的需要。而真正表现他与夏尔的思想意识不同,则是在婚后的生活。比如说爱玛认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度蜜月了,但是夏尔只会在她身边打转,不会表达自己,不懂什么是浪漫看重的是现实生活。而爱玛是多么希望他的丈夫穿着青蓉燕尾服,脚踏软皮长筒靴,头戴尖顶小帽;她多么渴望丈夫能看透她的内心深处,满足她的愿望啊,可是夏尔却不能看穿女子的心思。夏尔只会忙碌于现实的琐事中甚至连妻子出轨也毫无察觉。爱玛就像他的艺术品一样,只要整整齐齐摆放在家里就可以了,不会留意到妻子的思想浮动。对平淡生活的追求才是夏尔的目标,而爱玛则不是。他自幼受到的就是贵族的奢华教育加上她对现实的不满,对梦幻生活的渴求都是导致她精神毁灭的毒瘤。

五爱玛的理想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尖锐的冲突

《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的悲剧的原因还在于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的冲突,一个生活于幻想主义与现实无法满足的女人,终究走向灭亡。而现

实主义作家福楼拜则将细腻的笔锋停留在对爱玛的思想刻画上。例如爱玛她生活在真实而平淡的现实世界里,然而她的生命之花却只能在理想的世界里、在白日梦里盛开。她生命力旺盛却只能在现实中慢慢枯萎。小说的背景安排在19世纪中叶,法国处于资产阶级胜利之后相对稳定而平庸的时代,工商业有较快发展。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农业技术的改良,正如小说所描述的,在肥料、种植、排灌等方面都有所进步。这些都促使法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从另一面也说明了人们对物欲的追求,对金钱的狂热追逐。在《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爱玛周围到处都是自私、怯懦、贪婪的人在追求奢靡的生活中开始堕落、沉迷。包法利医生更是忙于四处奔波生计,无暇顾及爱玛的情感需求。“爱玛不知道,婚姻需要面包;夏尔也不知道,爱情需要时时注入新血液”,在这种本身处于危机的婚姻状态下,社会总不失时机的给她些诱惑,侯爵的舞会,罗多尔夫的引诱,莱昂的挑逗,还有精明的商人勒乐的阴险和对她物质上的刺激,进一步促使她选择理想生活,背离现实世界,最终导致她悲惨的人生。

在当时庸俗黑暗的世界里,爱玛美好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虽然她曾试图改变,有过反抗,但事实证明一切只是徒劳,只能将她推向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矛盾的深深渊。

爱玛的悲剧还在于她把自己生命和全部意义寄托在婚姻和爱情上,痴迷的把爱情视为自己一生唯一的追求,苦苦的追寻和经营。也没有遇到自己的“情人”。也许上帝并不眷顾爱玛,在她对爱情和婚姻的美好

憧憬中,等来的是毫无激情的夏尔,令她觉得与夏尔的婚姻犹如死水一般,激不起一丝涟漪。在爱情的第一次寻觅中她失败了,但这并没有打消她的激情,反而激起她对爱的欲望。没能抵住外来的诱惑,混头昏脑的冲出去。

然而上帝不愿放过她,再一次在她身上上演了讽刺色彩的戏剧。她遇到了第一个情人---34岁的庄园主罗多尔夫,“他性情粗犷,和许多女人有来往,”可谓是一个情场老手,他第一次见到爱玛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甜言蜜语的哄骗,令爱玛坠入爱河,然而片刻的欢愉之后,他对爱玛毫无真挚的情谊都显露无疑,爱玛转身成了遗弃者。爱玛的爱情产生严重的错位,以至于她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一味的幻想,追求不切实际的虚渺爱情,而走向人生毁灭。爱玛的最终毁灭既是腐朽的社会造成的也与她自身的因素密不可分的。所嫁非人的家庭悲剧也是她人生的悲剧。爱玛的这种对爱情的追求并没有错,但是她注定没有完美的结局一切只是她的幻想而已。

六结语

爱玛的人生悲剧具有普遍性,福楼拜曾说过:“就在此刻,同时在二十个村庄中,我可怜的包法利夫人忍受苦难,伤心饮泣”是的爱玛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绝望中死去。在世人的唾弃中悲剧还在继续,当我们看着爱玛的遭遇给我们的是警惕:世间没有纯粹的浪漫爱情,人们在追求完美爱情,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往往会陷入欲

望与现实的冲突,理想与真实的矛盾中,最终导致毁灭,所以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确定自我的价值,从而实现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I-1]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外国文学名著题解[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 社,l983.

[2]福楼拜.包法利夫人[M].许渊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3]福楼拜.包法利夫人[M].罗国林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4]郑克鲁,黄慧珍等译,l9世纪法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l997.

[5]柳鸣九主编.法国文学史(中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l981.

[6]韩耀成等主编.外国争议作家、作品大观[M].南京译林出版社,l992.

2.丁玲的悲剧人生 篇二

一、时代的悲剧人生

这个时代错乱而无常。当他从鬼魂那得知天神般的父王被阴险诡诈的叔父谋杀, 他要担负起复仇责任时, 抑郁的心境使他觉得“负载万物的大地, 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 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 安宁有序已不是宇宙万物的代名词。他又把矛头指向了人,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可在我看来, 这泥土塑成的生命算得了什么?”在对人类的称颂戛然而止的质疑声中, 人不过是“为造化所玩弄的愚人”。哈姆莱特的厌世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对社会的厌恶不是对社会无所求的超越现实, 也不是厌恶人类而与人类为敌, 具体表现为对人类的否定。他心中想做的事与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愿望不能实现, 因而说了自相矛盾的话, 做了自相对立的事, 这是他不情愿的无奈选择。

自我定位的茫然也是导致哈姆莱特厌世的原因。文艺复兴强调人的解放, 然而当事物发展超过了应有限度时就会呈现出相反方面, 蒙田为代表的“自我否定”意识席卷了当时的欧洲。一部分人文主义者承袭了朴素的二元论思想, 认为人的灵魂有理、欲两部分且二者统一, 人性无论从哪种意义讲都不作为第一性存在。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原有的人类中心说。依皮亚杰的说法, 人类的自我认识是一个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重新自我中心化的过程。当前一“自我中心化”没有完全废止, 后一“去自我中心化”没有完全建立, 这一过程的转折点就会产生断层与分裂。这种断层与分裂表现为自我认识的迷惑, 也就是自我定位的茫然。哈姆莱特就是人类认识自我过程中产生的断层与分裂的产物。

二、自觉与清醒的痛苦

是首带有回旋因素的三部曲式, 而有人则认为应该为插部领先的回旋曲式。无论是那种说法, 这首乐曲都是由三个主题形象构成的。第一个主题开始便是流露着一丝忧伤的第一段主旋律, 仍然具有肖邦那轻柔、飘逸的性格特征, 可见作者对美好生活仍有一线憧憬。中间段落则采用色彩明朗的降D大调与前后形成对比, 伴奏声部与旋律形成交错的切分节奏, 圆舞曲的强拍再一次的被细分, 仿佛作曲家又回到了波兰。将这两个主题形象串联起来, 虽然不似华丽圆舞曲的灿烂, 却能让人听到“滚珠落玉”般晶莹剔透的声音效果。不过梦幻终究会醒来, 并承受着无奈和衰伤而渐渐消失, 最后全曲在焦躁不安中终了。

抒情类的圆舞曲要更慢于流行的舞曲伴奏的圆舞曲, 是作者诗意的集中体现。这类圆舞曲与其说像维也纳的生活圆舞曲, 还不如说更贴近肖邦所创作的夜曲的风格。

通过上面对肖邦几首代表性圆舞曲的分析, 可以总结出肖邦圆舞曲的一些基本的艺术特征:华丽或典雅的钢琴织体;昂扬奋发的情绪或沁人肮脏的诗意;肖邦的两类圆舞曲都突破了圆舞曲自身的节律, 而将波兰民间音乐的节律植入其中, 赋予了圆舞曲以浓郁的民族色彩;肖邦的圆舞曲都不是为舞会伴奏而写的, 它或是把实际舞蹈理想化的作品或是借用圆舞曲的形式而写成的抒

哈姆莱特的痛苦在于他自觉而清醒地认识了社会的阴暗与自我的可悲。这里要强调哈姆莱特自觉与清醒的状态, 如果一个人所谓的认知是被动、糊涂的, 也许就不会感到痛苦, 即使感受到也不会是哈姆莱特式的痛彻心扉。

他从叔父克劳狄斯看到人性的卑鄙, 从大臣波洛涅斯看到人性的庸俗, 从王后葛特露看到人性的脆弱。这位理想的王室女性, 在丈夫去世短短两个月后“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 她就嫁了人了”。哈姆莱特感叹:“脆弱啊, 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统治者依靠的政治力量都是跟波洛涅斯一丘之貉的粗俗之徒, 人民的幸福、社会的未来掌握在这些人手中, 统治阶层的人性堕落势必会导致社会的解体与国家的衰败。

更为不幸的是哈姆莱特清醒地认识了自己——一个不幸的人。他对霍拉旭人格的赞美实际上寄托了自我的人格理想, 成为一个“能够把感情和理智调整得那么适当, 命运不能把他玩弄于指掌之间” (的人, 这是斯多葛哲人式的人格 (“明智的人应当不带任何激情和情绪波动” (2) ) 。是超越有限生命, 在命运的汹涌波涛中做到“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3) , 成为一个自由无束的人。然而现实的地位与责任注定哈姆莱特的意志不属于个人。王子的血统和世俗的舆论限制了他的言行自由, 使他不得不隐藏真实的本性, 但他内心中又有一个成为无拘无束的人的理想追求。哈姆莱特就有了对立的双重身份, 他的命运发生了分裂。他觉得人生应有所作为, 但又向往果壳里的无限空间;想要有所抱负却又不放弃追逐内心的自由。他陷在两种命运选择之间不知所措, 终成为一个不幸的人, 这就是哈姆莱特的人生悲剧。

帕斯卡尔说:“认识自己可悲乃是可悲的” (4) , 哈姆莱特就是一个清醒的自觉者, 他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倒霉的人, 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微弱, 意识到可怜的哈姆莱特的敌人就是自己的疯狂。他的悲剧命运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不幸。然而对于命运的不幸他却没有办法给出合理解释, 也不能做出坚定的人生选择, 他悲剧的命运就成了不可解的人生难题。这个悲剧是心灵的悲剧, 也是时代的悲剧。

参考文献

(1)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著, 朱生豪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

(2) (英) 罗伯特·伯顿:《忧郁的解剖》

(3)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王汉伦:悲剧女王的悲剧人生 篇三

王汉伦原名彭剑青,1903年出生于苏州一个名门望族,彭家祖上出了两位双料状元,苏州十全街上规模宏大的南畇草堂,就是彭家的老宅。南畇草堂俗称彭状元府,内有兰陔堂、环荫室、含清阁、幔仙阁、延绿轩……亭台楼阁,移步换景,正堂上高悬一块乾隆亲笔的匾额,气象不凡。

到了王汉伦父亲这一代,虽然无缘科举,但凭着祖荫,依旧谋到了安徽招商局总办一职,家境殷实。王家共有七个孩子,王汉伦最小,且生得风流标致,聪明伶俐,但由于母亲是不得宠的姨太太,这在封建社会是命中的硬伤,注定她在家里处弱势的地位。

不管如何,毕竟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派头还是有一些的,父亲待她不错,送她到上海教会女校圣玛利亚书院读书。以她的聪明,读好书当然不在话下,但时运不济,16岁那年,父亲病逝了,按旧制,姨太太虽然是孩子的母亲,但并不能主宰孩子的命运,父亲死了,还有大哥大嫂呢,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父亲尸骨未寒,王汉伦便被迫休学,被兄嫂强配给东北本溪煤矿的一个姓张的商人。丈夫仗着有钱,在外面拈花惹草,王汉伦劝之,反而被骂不贤惠。不久,王汉伦发现丈夫竟然勾结日本人,王汉伦好心提醒他这是卖国行为,会受到舆论攻击的,丈夫不听,挥拳便打,王汉伦受不了如此凌辱,提出离婚,丈夫给了她300元钱,算是赡养费。要强的王汉伦分文未收,离开了他,回到上海。

在兄嫂家里,王汉伦受尽白眼,那时离婚还是新生事物,旧式家庭对此很排斥,对待离婚的女子很不客气,王汉伦回到娘家,身无分文,靠兄嫂养着,这日子怎么好过?

为了谋生,王汉伦当过小学老师、洋行打字员、烟草公司职员,过着入不敷出的生活。她在洋行的同事中,有一位叫任矜苹,曾在电影公司工作过,她见王汉伦长相漂亮,中英文俱佳,举手投足间有一股不同寻常的气质,心中一动,忍不住为她搭桥牵线进电影公司。恰巧当时导演张石川正在筹拍郑正秋编写的家庭伦理片《孤儿救祖记》,女主角一直没有物色到合适人选,张石川见王汉伦一派大家闺秀风范,但婉转的双目中却不自觉地流露出丝丝忧伤,这恰是女主角的感觉。张石川让她即兴表演喜怒哀乐的神情,她从小喜欢看戏,私下里也喜欢琢磨戏,没事的时候会对着镜子模仿戏中人的神情动作,当下她毫不扭捏,自然放松地表演了喜怒哀乐,张石川顿时惊喜,当场跟她签订合约,片酬500元,每月20元津贴。

王汉伦高兴地回到家中告诉兄嫂这个好消息,谁料,兄嫂竟以为耻,说她堂堂状元之后竟自甘下流,沦为戏子,声言要将她逐出家门。王汉伦骨子里的叛逆被逼了出来,当下表示:从今以后,我跟你们一刀两断,我不姓彭便是,我改姓王。王汉伦一名由此而来。

《孤儿救祖记》大获成功,王汉伦塑造的悲剧形象深入人心,大受追捧,成为了中国第一位女电影明星。

电影公司凭着这部电影大发其财,从道具到摄影器材统统鸟枪换炮,办公室从亭子间搬进了洋房,老板的腰包肥了,买了洋房洋车,但主演王汉伦仍然是每月20元的工资,靠片酬吃饭,这令王汉伦感到不值,心怀委屈。

更令人气愤的是,电影公司欺她是没有靠山的单身女人,拍《弃妇》时,讲好片酬1000元,拍完后又变了卦,说要再拍一部再给片酬,接着拍了两三部后,电影公司无理由可找时,干脆耍起了流氓,拒付片酬,王汉伦一气之下,将电影公司告到了法庭,王汉伦赢了官司,但只收到电影公司的一张空头支票。

面对不公与挫折,坚强的王汉伦决定逆流而上,她不屑于依靠哪个大老板,更不屑于当什么人的姨太太或是情妇,始终以独立的新女性自居。

王汉伦不甘心给电影公司白打工,瞅准机会,成立了汉伦电影公司,自主创业。她买下了包天笑的新剧本《盲目的爱情》请卜万苍当导演,自任主演,《盲目的爱情》是一部爱情悲剧,自出道以来,王汉伦所拍的几乎都是悲剧,这是她擅长的戏路,此片一经播出,立刻大受欢迎,王汉伦很懂经营,她带着影片全国巡回播演,演完后她上台与观众见面,这种别开生面的方式赢得了观众的喜欢,毕竟那时候看电影已是奢侈事,见明星更是难能可贵了。

《盲目的愛情》让王汉伦发了财,她心知此次成功大多是运气好,从影这些年,她见多了此中的种种不公和黑幕,饱尝委屈辛酸,她无依无靠,凭一己之力难以大展拳脚,于是见好就收,1931年后,她暂时息影另谋出路。她当演员时,发现演员都非常爱美,对国外的美容术推崇至极,看准这个商机,她师从法国美容博士学习美容术,不久,汉伦美容院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和合坊口挂牌营业。王汉伦真是生不逢时,那时候,上海一片混乱,地痞流氓时常到美容院寻畔找茬,趁机敲诈勒索,王汉伦竭力容忍,在艰难中求发展,直到上海沦陷,敌伪主持的广播电台要王汉伦去作宣传,王汉伦立场坚定,绝不肯为伪政府工作,借口有病拒绝了,得罪了日本人,结果,汉伦美容院被迫关门。 在上海沦陷期间,王汉伦穷困潦倒,靠变卖家具和衣物维持生活。

1933年,王汉伦30岁,其时她已离婚十余年,十余年来,她一直忙于事业没有时间去考虑婚姻大事,现在事业一停,嫁人之心不由得萌生了出来,时局不稳,她境况亦不佳,找个依靠也是好的。这年秋天,她与杭州有名的风雅文士王季欢在天然饭店举行婚礼,为显郑重其事,她邀请著名律师章士钊证婚。这王季欢外表是君子,骨子里却是酒疯子,他对王汉伦初是百般热情,新鲜劲一过,打骂成了家常便饭,个性倔强独立的王汉伦哪里受得了这个委屈,迅速与王季欢离了婚。两次婚姻失败后,王汉伦心冷了,独身四十多年,直到去世。

解放后,王汉伦拍了几部戏,渐感力不从心,一来上了年纪,二来戏路变了,过去她以演反映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剧为主,现在要她演工农兵,戏路不合,只好作罢。

1978年8月17日,75岁的王汉伦在上海逝世,她没有子女,骨灰由外甥李家震安葬在位于苏州横塘的青春公墓。

她一生都在追求独立,除了父亲,她没有依靠过任何人,单枪匹马在乱世中打拼,她的人生悲剧是时代所铸,就她个人的奋斗精神和成就,依旧值得后人敬仰。

4.杜甫人生悲剧的成因是什么 篇四

杜甫的一生是个悲剧,造成杜甫人生悲剧的原因是复杂的,下面一起来看看!

杜甫和封建时代的大多数文人一样,他的最大的理想不是当一个诗人,而是要入世做官,达而兼济天下,杜甫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倾注了满腔的心血,付出了毕生的精力,然而却既未能封侯拜相,功成名就,也未能知天乐命,独善其身,而是栖栖惶惶,一生处于郁郁不得志之中,既没有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也没有找到安顿灵魂的精神家园。本文试图对杜甫的人生悲剧从各个角度作一个分析,从而建构出杜甫人生悲剧的因果系统模式。

一、造成杜甫人生悲剧的社会原因

社会基础的制约与规定,以其客观的力量把杜甫陷入到了历代文人共有的规律性悲剧中来,也即在于杜甫兼济天下的理想人格模式和封建制度下人才引进机制,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文化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它是由社会的根本矛盾决定的。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一生贯彻实行儒家“仁政”的政治标准,犯颜直谏,廷争忤旨,勇批朝廷的失道违仁。然而,封建社会君主高度集权,做臣子的要绝对尊重君主的权威。杜甫真挚,执着地追求他的“真性真情”,不懂得变通,不会逢迎,便显得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因此,杜甫与时代,与统治阶级的多种矛盾都是无法消解的。

二、杜甫自身的个性品格与其人生悲剧的相关性

杜甫具有心怀天下的品格和诗人气质,他在读书壮游之后便参加了科举考试,科举不中,便开始了他的旅食京华的生活,历尽十年艰辛。后被唐肃宗任命为左拾遗。

杜甫追求已久的理想就要实现了,然而此时的.现实环境已今非昔比。当时正值安史之乱,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也异常残酷,皇族之间、朝臣之间、宦官与朝官之间、藩镇之间,明争暗斗不能停止。这种君不仁、臣不贤的生活环境已经预示了杜甫仕途的艰难性。

杜甫一心想“致君尧舜”,希望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世易时移而未能审时度势,依然我行我素,必然要遭受随之而来的后果。乾元元年(758),房琯以四条罪状被贬外任,杜甫“见时危急”,仗义执言而“违忤圣心”,被肃宗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虽有醒悟,但为时已晚矣!

三、在社会和自身性格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儒家人生价值取向是杜甫人生悲剧根源

在封建时代,摆在士大夫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儒家的出仕,二是道家的归隐。出仕和归隐是两个层面的不同选择,从出仕到归隐是一个艰难的心路历程。房琯事件,是杜甫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他是“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但此次事件,杜甫失望了,朝中无所倚望,又畏惧进一步受到迫害,就干脆含愤拂衣而去,这其实也显示了他性格中清狂的一面。在弃官入秦州途中,杜甫通过对庞德公、陶渊明、贺知章、孟浩然等古今清高狂放之士用舍行藏的反思,似乎看破了贫贱富贵,功名荣辱。他的诗歌《佳人》,就是通过对一个遭遇不幸的绝代佳人的同情,写出了自己弃官后的思想状况;他的《谴兴》诗流露出庄子的齐物思想,《剑门》诗又于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相吻合。这样的一种生命状态和思想状态,充分地体现了老庄哲学。

按照一般的规律,接下来杜甫就该归于自然,在山光水色中怡情养性,于淡薄名利中乐天知命,从此无牵无挂,相忘于江湖了。但是,杜甫始终不能做到这一点,他仍时时在实践着儒家的用世思想。

儒家思想的中心可以用两个字概括:“爱”与“仁”。杜甫的一生是实践、充实、丰富儒学的一生,他既希望君王能够实行“仁政”,泽福天下黎民苍生,他自己也时刻在实现着“仁”。他的不朽诗篇《兵车行》、《三吏》、《三别》等,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就是一种仁爱之心。杜甫进而把这种仁爱之心推己及人,当他的茅屋在暴风骤雨之中被刮破、雨漏下来不能成眠的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除了爱人之外,杜甫又进一步把这种仁爱之心推及到宇宙间的一切生物,杜甫的咏物诗写马写鹰写松鼠,他对这些生物都充满了爱心;杜甫的“致君”理想也并没有随着他的弃官而中止,他时刻在等候着君主的召唤。《凤凰台》中说:“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正是他愿望的真实写照。在杜甫刚到秦州不久,就叹息“山高客未归”,随着“飘零为客久”,其他的诸如“最奈客愁何”﹑“花近高楼伤客心”﹑“艰难作远客”﹑“十载江湖客”,﹑“江汉思归客”等诗句,都反映了他的一种漂泊之感、思乡之情。但杜甫想要回归的故乡在哪里呢?他的实际的故乡由于战乱和缺少管理,早已破败不堪,难以安身了。事实上,杜甫想要回归的故乡就是朝廷,还乡就是归朝。“他的还乡之思,只是还朝之想的借喻性意象,是他追求圣化的一个不愿破碎的梦”。 “身在朝野,心怀社稷”,杜甫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苦楚;生活漂泊,精神无着, 杜甫失去了精神家园。这是他悲剧的根本原因所在。

5.汉惠帝刘盈的人生是悲剧 篇五

太子废立**

汉惠帝刘盈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所生,他并没有继承其父刘邦的豪放不羁,而是生性软弱,优柔寡断。刘盈七岁便被立为太子,但是随着他日渐长大,刘邦觉得太子的性格不适合做皇帝,便想废掉他。

当时,刘邦有一个宠妃叫戚夫人,她擅长跳“翘袖折腰”之舞。从出土的汉画石像看来,其舞姿优美,两只彩袖凌空飞旋,花样繁复,需要很高的技巧。除此之外,她还长于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常常和刘邦一起你弹我唱,所以深得刘邦宠爱。

戚夫人也为刘邦生有一子,名叫刘如意,被封为赵王。刘如意和刘盈截然不同,他自幼聪明过人,而且英武果敢,性格和行为方式都颇似高祖刘邦。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远远胜过吕后,便想将刘盈废掉,另立刘如意为太子。

吕雉是刘邦的糟糠之妻,她二十多岁时便嫁给了大自己二十几岁的刘邦,一心一意地辅助他,忍受了很多常人所不能想象的屈辱才得到了如今的地位,自然不肯放弃对权力的争夺。于是,她找到了足智多谋的张良,张良建议她去找“商山四皓”。于是,吕后费尽周折,找来了隐居于商山的四位贤士,将他们安置在太子府邸,充当太子的老师。刘邦早就听说“商山四皓”的名望,曾经亲自请他们出山辅政,却被婉言拒绝了。

此后,在吕后的精心策划下,“商山四皓”作为太子的老师突然出现在宴会上。看到儿子身后四位银须老人,刘邦大为惊讶,忙问来历。得知是有名的“商山四皓”之后,刘邦更觉震惊,忙问:“多年来我一再寻找诸位高人,你们都避而不见,为何现在追随我的儿子呢?”四皓答曰:“您一向轻慢高士,我等不愿自取其辱,如今听说太子仁厚孝顺,恭敬爱士,天下之人无不向往,所以我等自愿前来效力。”刘邦不知这是吕雉安排好的台词,信以为真,便嘱托四皓好好辅佐太子,从此断绝了废黜太子的念头。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四月,刘邦在平定英布的战争中受伤而亡,十七岁的刘盈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惠帝。

短暂的执政生涯

汉惠帝十七岁继位,二十四岁驾崩,在位只有短短七年。生性善良的他本想奉行仁政,可是处处受到母亲的掣肘,加上他本来就缺乏决断力,所以收效不大。

在即位之初,他提拔贤人曹参为丞相,在曹参的辅佐下,进行了一些改革。比如减轻赋税,下诏恢复十五税一的政策,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为了鼓励人口增长,他还下令督促民间女子及早出嫁。而且在重农抑商的封建社会,他能够放松对商人的政策,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国家收入。汉惠帝通过这些措施,缓缓地推动着西汉初年的经济发展。

在文化方面,他废除了自秦始皇以来的“挟书律”,允许民间藏书,使得长期受到压抑的儒家和其他诸子百家都开始活跃起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而且他还完成了长安城的全面整修。整修后的长安城气势恢弘,当时世界上仅有罗马城可与之媲美。

这些改革举措虽然算不上大刀阔斧,但是也对促进西汉初年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如果汉惠帝能够摆脱母亲的控制,说不定也能够做一个好皇帝。

残忍报复埋下阴影

刘盈二十四岁便夭亡了,史上一般认为他是目睹母亲对戚夫人的残忍报复之后,精神失常,患上了抑郁症,加上酒色伤身,才早早病死的。

说到吕后对戚夫人的迫害,其实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刘邦出生贫贱,吕雉当年嫁给他算是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可是她以一个传统女性的坚忍默默追随着他,支持着他,即使被他连累下狱、扣为人质都毫无怨言。俗话说“糟糠之妻不下堂”。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却渐渐地疏远了吕后,一心宠爱戚夫人。吕后对戚夫人的嫉妒完全是出于一个女人的正常心理。她也知道自己年老色衰,于是只想通过手中的权力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可是戚夫人恃宠而骄,屡次在刘邦面前诋毁太子,企图说服刘邦除掉刘盈,另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这一来自然加深了吕后对她的怨恨。

太子继位之后,吕后便名正言顺地成为了握有实权的太后,而戚夫人则失去了刘邦的庇护,沦为刀俎上的鱼肉。吕后先是让戚夫人去舂米,并没有杀害她的意思。可是,戚夫人情商太低,不但不懂得隐忍收敛,反而终日歌唱“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幕,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怨恨之心昭然若揭。这样一来,吕后便动了杀心,加上戚夫人得势之时曾经费尽心机想要撺掇刘邦废掉刘盈,吕后越想越气,便将戚夫人斩断四肢,挖去眼睛,熏聋双耳,灌药使她变成了哑巴,最后扔到了茅房,称为“人彘”。当刘盈看到血肉模糊的戚夫人时吓得大惊失色,他不敢相信自己的母亲会做出如此灭绝人性的事情,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过问朝政,只能天天借酒浇愁。

迫害完戚夫人之后,吕后怕刘如意长大后前来报仇,便想将他召回京斩草除根。刘如意当时只有十五岁,刘邦死时将他托付给国相周昌。所以,吕后召见了刘如意三次,都被知道底细的周昌回绝了。最后,吕后只好先召周昌,再召赵王。刘如意不敢拒绝,果然来到长安。刘盈目睹了戚夫人变成“人彘”的惨剧,便想方设法想要保全弟弟的性命。于是,自从刘如意踏进长安城的一刻起,刘盈便寸步不离,和刘如意同食同寝,使吕后无从下手。但刘盈每天有早起练习射箭的习惯,年幼娇气的刘如意贪睡不愿意早起。刘盈一时大意,觉得一时半刻也不会出事,便一个人出去了。可是,不一会儿回来,便发现弟弟七窍流血躺在床上。这次打击更是让刘盈难以承受,从此之后他便不敢再靠近母亲,每天抑郁不安,只能不断地酗酒来麻痹自己的神经。

悲剧的婚姻

刘盈不但目睹了戚夫人和刘如意的悲惨遭遇,而且无法阻止这种悲剧降临在自己身上。登基之后,他不但没有实权,而且连婚姻大事也要听凭太后做主。当时,吕后选了惠帝的亲外甥女张氏为皇后,这在今天看来无疑是近亲结婚的乱伦行为,但是,当时很流行这种所谓的“亲上加亲”式的婚姻。

6.丁玲的悲剧人生 篇六

说起《教父》主角迈克尔的一生,很多人评价是一个由纯良转而走向无边的堕落,进而一步步蜕去人性的外壳的过程。人们似乎总是对老教父津津乐道,说他尽管手段非凡,但依然有温情脉脉的人性,而迈克尔几乎成为凶残,冷血,丧心病狂的代名词。其实,纵观《教父》,迈克尔的命运是我所了解的人物中最具悲剧性的,他一如鲁迅笔下孤独的斗士,在黑暗中踽踽独行。

《教父》三部是以迈克尔的命运为主线贯穿始终的,其宏大的叙事结构历来为人所称道,就其本质作用而言还是展现迈克尔的心路历程的载体。我们且除去迈克尔头上教父的光环,从人的本质角度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他悲剧的一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孤独。父亲的意外可以说,父亲一直都是迈克尔心目中的一座高峰。迈克尔不像第三代教父文森,本性中并没有狂热的权力欲,他对父亲的爱完全是出于亲情。他曾经说我不想成为他那样的人,但我爱他。这种爱之纯粹,使他听说父亲出事以后,不顾一切的去保护自己爱的人。在他赶到医院发现父亲面临再次被枪杀的生命危险时,镜头展现了最动人的一幕:他伏在父亲床头,轻轻抚摸着父亲苍老的脸,说没事的,爸爸,我来保护你,我和你在一起。接着吻着父亲的额头,不能动弹的父亲留下了一行热泪。在整个家族最危难的关头,在父亲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时刻,他可以不考虑自己作出全部的牺牲,毅然担当起除去毒枭和警察局长的重任。请注意,在此之前他从未直接插手家族事务。我们看到,在第二部结束时闪回中迈克尔坚定的弃学参军,对自己的前途已有了规划,可是现在所有曾经积极参与家族事务的人都站到了一边,而由迈克尔以毁掉一生前途为代价来挽回父亲的性命。影片在塑造迈克尔的形象时非常注意眼神的运用,这也是帕西诺这位演员的伟大之处。迈克尔的目光一直都是非常坚定的注视着同一方向的,很多人评价说,你看着他空洞洞的目光,就会有不寒而栗的感觉,但在迈克尔要枪杀毒枭和警察局长时,他的目光是唯一一次散乱的时候。他并没有注视对方,而是低垂着头,像是不断的寻找什么东西,随着窗外火车声的临近,气氛越来越紧张,而迈克尔的眼神也越来越游离,最后,他毅然抬手射出了决定他命运的子弹。这一场的重点渲染主要是为了展现迈克尔在命运最大的转折点时的心理状态,从他眼神的暂时迷茫可以看出他正在进行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因为他要付出的,是他的一生。至此之后,一如他冷峻的眼神,迈克尔走上了一条无可复加的道路。

父亲一直极力反对他卷入家庭事务,在其伤愈后听说是迈克尔除掉了仇敌时,镜头中出现的是父亲的逐渐暗淡的表情,摇头叹息之余闭上了双眼,作为父亲尚且对迈克尔前途已毁痛心疾首,迈克尔本人要承担多大的痛苦?但是迈克尔从来没有表现出这一点。在老教父与迈克尔花园谈话那一幕中,镜头处理的很巧妙,父子俩人一前一后,预示着两代人最后的交接,在镜头靠前的父亲说:我一直不希望你插手,希望你能出人头地,希望你成为可里昂州长。而处于靠后位置的迈克尔此时思考的问题已经不再单纯,他已经独自担当起了家族的事务。一方面,他要劝慰父亲对家族放心,一方面还要努力实现父亲一直以来希望他出任头地成为合法世界上层人物的希望,那句我告诉你我能支持的住,我就能需要多大的毅力在背后支撑啊!在父亲逝世以后,迈克尔可以说更加孤独,他在心灵上再也没有与之契合的人,唯一能够理解身处教父位置处境的父亲也离他远去,这种感觉在第二部中迈克尔一次与母亲对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房间的色调处理得很暗,唯一的亮光是壁炉的火焰照亮了迈克尔半边脸,预示着他极度矛盾的心理。他问母亲:告诉我爸爸的想法,他是很坚强吗,为这家族坚强,为家族他失败过吗?……这不是我的失去,而是整个家族的失去。母亲说:你不能让整个家族失去啊。可以说,整个家族的重任都由迈克尔一人来承担,他一直努力让自己坚强,为了家族的不失去而坚强,但这种坚强背后隐藏的却是令人心酸的孤独。

关于婚姻婚姻是一种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共同抵御孤独的形式,但迈克尔的婚姻却让他更加孤独。第一次婚姻是形式上的孤独,在被贴身保镖出卖后迈克尔亲眼看着美丽单纯的姑娘被炸身亡。而第二次与凯的婚姻是本质上的孤独。首先,影片设计凯这个形象是为了说明从普通人眼中看到迈克尔的感觉,因为她是唯一游离于这个家族以外的一个人,从凯的角度是理解不了迈克尔的,也就是说,迈克尔是不能被普通人理解的。但更深层的意义是,作为更重要的妻子的身份,凯同样不能理解迈克尔,妻子形同虚设。其实最开始她和迈克尔能走到一起说明他们有很多共同点,凯身上的很多优点迈克尔也有,可是事情是在变化的,凯却用一贯的要求来要求迈克尔。可以说在迈克尔为家族事业苦苦挣扎时,凯没有任何支持,却简单的将迈克尔理解为一个越来越丧心病狂的人,以至于这种看法到了极致凯将小孩人工流产了。最痛苦的是,妻子是迈克尔尽力保护的对象,他越是尽力的保护,妻子就离他越远。这种痛苦是巨大的,但是迈克尔一如既往地自己承受,抱着从来在历史中,这些人遇到可怕的事情,可怕的不义,但他们仍然预期着时来运转,厄运会过去的希望,维系着他们名存实亡的婚姻。只有到了第三部时,迈克尔才第一次向妻子坦言:我要你原谅我,一切,我需要某种更亲近的东西,你不能理解那段日子,我爱我的父亲,我发誓我永远不会和他一样,但我爱他,他有危险,我该怎么办?后来,你有了危险,我们的孩子有了危险,我该怎么办,你们是我在世上最珍爱的人,现在我正在失去你们,我已经失去你了,你走了,这一切都是枉然,因此…… 你得了解我,我对命运做过完全不同的计划,我并非你认定那种人,我在西西里的每一夜,我梦到我的妻儿,以及我是如何失去他们的。但此时,迈克尔已经独自度过了大半生。

我的兄弟姐妹迈克尔是家里的幼子,但他在家族中一直处于孤独的状态,他内敛的性格和对家族事务的淡薄让他和兄弟们一直不能完全的平等的沟通,这一点从桑尼对他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在第二部结尾闪回的内容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迈克尔说自己已经报名参军后兄弟们都非常震惊并对他多有指责,后来大家都去为爸爸过生日,只留下迈克尔独自一人坐在偌大的餐桌前思考着什么,这种形式上的孤独反映的是他内心的孤独。虽然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他们不能沟通,但迈克尔确实是从心底爱着他的兄弟。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又怎么能让一个正常的人承受得住呢?兄长桑尼被人当街乱枪扫死,其状惨不忍睹,影片中在迈克尔得知兄长遇害的消息时又一次用到了迈克尔的眼神。迈克尔是个非常坚强的人,他的眼神永远都充满了冷静和坚毅,而他的情绪也从来不会轻易流露,很难从他的外部表现上看出来,无论遇到怎样的状况,他都一如既往,在他几次受到重大打击的时候只能从眼神的小小转变上窥得他内心的变化。迈克尔得知噩耗这一场镜头采用的是正反打,迈克尔敏感的意识到有事情发生,坚定的看着带来消息人的眼睛,当他听到哥哥的死讯时,眼神稍稍的下移到对方的胸前,黯然无神,持续了好几秒。这时在他内心翻腾的万般情绪淋漓尽致的体现在眼神这小小的变化中。而自己深深信任的兄长佛雷多的出卖更是让迈克尔碎心,影片中突出表现了迈克尔发现这一事实时的细节:当他职业性的意识到哥哥就是内线时,镜头是迈克尔持续好几秒钟的近景,迈可垂下双眼,下意识地转过身,用手摁住太阳穴,虽然理智告诉他自己的判断不会错,但要他怎么接受这样的事实。而当他在舞会上找到哥哥,他忽然间抱着他的脸,狠狠的吻着哥哥,我知道是你了,我知道是你了,你伤透了我的心!迈克尔一贯都是非常有节制的,这是他受重大打击时幅度最大的一次动作,说明了这件事对他的冲击有多大,无奈而失望的感情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在纷繁的斗争中,自己为了家人付出了一切,而同胞的兄弟却是背叛者,迈可心里的悲凉有谁能知,这在他心里留下的是怎样的伤痕!而于自己的妹妹,由于妹夫卡洛的长期出卖而导致家族失去桑尼陷入困境,迈克尔只能选择牺牲妹妹的丈夫来成全家族,但家族间的仇恨又一次的全部转嫁到了他的身上,而他同时承担的还有妹妹数十年的不理解,而他一如既往的在任何她需要的时候接纳她。迈克尔从年轻时的一种

价值观不同造成的心理孤独迈向了更深层次的失去的孤独,而他做的,是代表全部兄弟姐妹维持这个家族。

权利与罪恶的牺牲品如果说围绕家族内部的种种描写只是从个体层面上来展现迈克尔的孤独话,那么影片通过将作为权力牺牲品的迈克尔这一孤独的个体置于家族与社会的一系列关系中则深刻诠释了社会和制度的罪恶。我向来反对将《教父》视为一部黑帮片,黑总是与白对应的,但现实生活中只有灰色的状态,作为社会的存在,制度本身就是罪恶的,有多少顶着光明正大的名号的所谓事业暗中没有充满欺骗,残忍和犯罪?我们的社会在实质上就是按照这种模式进行的,只是《教父》蜕去了那一层伪装,采用外化的形式揭示了这个永恒的主题,其思想意义和内涵远远超越了暴力的范畴,将主题升华为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权力交替中的深层意义--权力与罪恶的关系。在最本质层面上,迈克尔的人性悲剧就是这种制度的牺牲品,他的那些为众人所指责的举动只是符合游戏规则的行为。

让我们来看看迈克尔的事业。迈克尔在家族事业的传承中在某种程度上和中国雍正皇帝的处境非常相似,作为康乾盛世的过渡,雍正推行的一系列改革虽然一直备受后人指责,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这是唯一能够救国于水火的方法。同样,迈可在形式上延续了第一代教父的辉煌,但实际上,他面对的是父亲留下的一个貌似强大但实则岌岌可危的家族,他自己也意识到:时代变了,我父亲那套行不通了。如果说在他父亲的时代尚能够通过局部的人际关系网来生存的话,迈克尔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复杂的社会,此时已经不再处于父辈原始积累发家的阶段,而是同时面临由非主流社会向合法社会的过渡问题。一方面,迈可要在从前父亲的圈子里完成接替后的位置重树,另一方面,也是迈克尔一直看到和努力的方向,就是艰难的迈入社会的主流阶层,在这一点上他一如既往的秉承着自己对父亲和妻子的诺言。在这一过程中,影片强烈的揭示了两种不同形式下权力背后所隐藏的同样的罪恶和内幕,不管是喋血街头明目张胆的黑势力还是套上正义公平温文尔雅外衣的主流社会,都是一样的腐败。迈克尔作为游离于两者之间的个体,要不断地做出抉择。首先,在父亲逝世后,他面对的是五大黑势家族对他的彻底清洗,就连在父亲的葬礼上迈克尔也没有权力悲痛,因为葬礼早已成为各派势力摸底的集会,失去父亲的痛苦只能深深的压抑在心中,因为他不能让悲痛冲昏了自己的头脑从而影响自己冷静地分析形势。其次,在无休止的黑帮斗争中,迈可还要考虑另一条发展之路,当他将不合法经营全部盘点出的时候,一场直升机伏击使他险些丧命,他痛心疾首的说:当我以为脱离那一切的时候,他们又将我拉了回去。而在那所谓合法的世界中,迈可面对的是手段更加卑劣的众人,迈克尔曾说:我的一生,我在社会上力争上游,高高在上的事总是合法,正直,但我怕得越高发现越卑鄙,何时才会有终了?国会参议员盖里接受他的教育基金捐款,在大众面前装出一副善长仁翁的社会贤达形象,但当两人在书房中谈生意时呈现出的却是另一种肮脏无耻的面貌。盖里一方面肆无忌惮地向迈可索贿,同时却又大言不惭地奚落迈可的人格尊严。面对这种侮辱,迈可一口回绝了盖里的合作条件。那些西装革履道貌岸然实则手段毒辣的高层人物一方面成为迈克尔在黑道的竞争对手利用合法的指控手段试图扳倒他的工具,一方面又在迈克尔参与国际不动产试图走上合法化道路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万般阻挠,他们奉行着财务就是一把枪,政治是知道何时该扣扳的理念,控制着金融命脉,玩尽了一切政治手段,不惜一切代价要置迈克尔于死地。在影片这一部分中,还集中涉及到教会的问题,虽然三部《教父》中对教会都有涉及,如果说在第一部时迈可在圣水和鲜血的洗礼下成为了两重意义上的教父,其对教会的批判已初显端倪,那么在第三部中更是直接描写教会的黑暗与腐败,这对于希望通过教会来拯救灵魂的人而言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因为教会已经成为一个附属于社会高层的工具,在它天然的外衣掩饰了多少罪恶!由此可见,《教父》这部影片的矛头暗指着所有的权力中心——黑手党只是一个隐喻,迈可的形象只是整个制度的见证者,也是整个制度的牺牲品,在这个世界行走,还能有

第二条选择吗?迈克尔在将家族事务交给文森的时候曾说:我试过不让事情演变到这个程度,但那是不可能的,在这个世界里不可能,你会无法回头的,你会和我一样,我这辈子一直想退出,我想让家族退出。

如果说在前两部中,影片是通过外化的表现手段来突现迈克尔的心理冲突,那在第三部中,对社会批判的同时,影片又将主视角回到了迈克尔孤独心理状态的呈现上,从开头霍塔湖萧条的表现,到聆听儿子演唱时回想起以前西西里的一段美好往事,再到向神父祷告的时候流露出的沉重负罪感,直到最后的回忆段落,出现了很多次迈克尔的心理独白,在迈克尔向教士告诫时留下的泪水中,我们是否看到了一个孤寂的灵魂在忏悔,此时的迈克尔已经牺牲了所有属于他的东西,包括他的心。我为何会那么害怕,为什么,我原本也很正直,我原本想做好事,是什么背叛了我,我的意思,我的心?我为何如此谴责自己,我发誓,凭着我子女的姓名发誓,给我一个救赎的机会,我就永远不再犯罪。晚年的迈克尔已经失去了一切可以支撑自己的东西,除了子女,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子女,为了让他们以后不再像他当年无奈的走上这条道路。他曾深情地对女儿说:为了你,我的女儿,我宁愿在地狱里忍受烈火的焚烧。对女儿的爱是很等的深沉,但是这深深的爱最后换来的却是亲眼看着女儿死在自己怀里。影片在这里处理得非常巧妙,迈克尔趴在女儿的身上号啕大哭。我们听不见他的声音,音乐将一切都掩盖住了,通过他绝望的神情我们看到他那颗被击碎的心,自己爱的支柱在顷刻间摊倒,终其一身的奋斗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给了凯一个近景,镜头中呈现的是她悲伤中透出一丝迷惑的脸,她在迷惑什么?也许她一直以来都没有看清楚迈克尔对子女会有如此深层的爱,她刚刚发现了一个不同于她一直想象的迈克尔。但是,理解总是来得太晚,这一系列的打击使迈克尔撕心裂肺,他最后唯一的支柱已经坍塌,影片最后以闪回的形式将一幅幅照片呈现在迈克尔的眼前,梢纵即逝的画面透含的是时光飞逝,往事历历在目却已成烟云的无奈。接着画面上叠映出迈克尔那张苍老的脸部特写,终其一生伴随着他的孤独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伴随他离开了这个纷繁的世界。

人——教父回顾了迈克尔的一生,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悲剧和孤独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什么造成了迈克尔的悲剧呢?我想是人与权力,制度和社会永恒的对立关系。人性是复杂的,是因为人总处在本我、自我、超我的不断平衡中。这种平衡涉及到的不只是个人,而有其更复杂的社会的原因。人作为个体,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失掉自己的本性,而迈克尔的情况更加特殊,因为他要完成的是从一个纯粹的人到教父角色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家庭期待社会期待等因素不断促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因素要压制到最小,因为一个人越成为既定规则的一部分,越是要降低自我的比重。在这一转换中他面对的是强大的制度,而且教父角色的特殊性使迈克尔必须要面临权力与罪恶这一贯穿于社会中的问题,在这两者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人性黑暗的一面,个体人这一最无助的角色要面对来自自身群体所构成的最黑暗的深渊,如果不能成为其中的一部分,那只能成为其现实的牺牲品。这个深渊有着宗教的光环,有着触目惊心的血腥,有着文明的外衣,但其中最深层次的却是人性恶的集成。人的群体性是人能从远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难生存到现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成为展现人性的最好舞台。在群体的关系中,人类建立起一系列平衡制约的制度,但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出于同一本性,这就注定了这一制度的本质。但这种制度对人有强大的约束力,只要不按制度行事就会被淘汰出局,所以人永远都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制度,也正是这一点促使迈克尔不断的失去自己,被抛入更黑暗的境地。如果说在第一部《教父》中康妮的小孩在圣水的涤荡下完成洗礼,那迈克尔就同时在鲜血的洗礼下完成了由个人到教父的转变,如果他不这样做,那他的生命将成为另一罪恶的祭品,这就在本质上揭示了人类之间建立在权力之上的关系。《教父》通过这一个人物要表达的,其实是全人类的问题,个人是无助的,也是不能逃脱的,老教父说他终其一身奋斗的是拒绝成为大人物手中的玩偶,那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成为所谓的大人物,迈克尔同样遵循了这样一条轨迹,对个人来说的悲剧成为了唯一能生存下去的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孤独自然就是永远伴随个体心灵的一种状态了,这也是人在如此环境下还存在良知的唯一来源,这种孤独来源于个体与群体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中,人不可能因为融入群体而不孤独,因为融入群体的是本我,但自我永远都是潜在心灵中,默默地看着一切,这也是为什么人都是以个体存在的原因。自我受到来自群体的各种因素的挤压,面临着随时以牺牲自己换取平衡的境地。它唯一的支撑来自于人类的血缘关系,这是唯一一种纯自然的关系,一种面临现实困境时理想的出口,总是寄希望于后代,或是为自己所有的行为找到心灵的支撑,这是人类的美德之一,完完全全的无目的的自我牺牲只存在于这样一种关系之中。但是,当人失去了这最后的希望时,一切也就完全回到了黑暗的深渊,孤独又成为了永远萦绕于心灵中的不可逃避的状态。

7.丁玲的悲剧人生 篇七

书中的主人公菲利普·凯里童年和青年时期的辛酸遭遇, 大多取材于作家本人早年的生活经历;作家在这个人物身上, 更是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切身感受。但是, “《人生的枷锁》 并非自传, 而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 里面的事实和虚构不可分割地交织在一起。”作家是依仗事实的启示, “使用小说家的权限, 炮制了若干故事来写我创造的人物。”换句话说, 在这本小说里毛姆打破了事实的拘束, 虚构了某些重大情节, 塑造了社会从精神到物质上对人的折磨与奴役。虽说在菲利普·凯里的身上, 我们可以看到毛姆早年的某些影子, 但他更像狄更斯笔下的大卫·科波菲尔, 更像塞缪尔·勃特勒笔下的艾内斯特·蓬提法克斯和康普顿·麦肯齐笔下的迈克尔·费恩。因而, 《人生的枷锁》 成为继塞缪尔·勃特勒的《众生的道路》 以后又一部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 揭露维多利亚时代末期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 从而真正确立了毛姆在英国文坛的地位。

1 菲利普的经历

菲利普是个先天跛足患者, 父母在世时, 至亲之爱尚能替他遮风挡雨。可是不幸的菲利普却六岁丧父, 九岁丧母, 不得不被寄养在缺乏关爱的伯父家里, 从此拖着一条跛足孤独地承受着人生旅途中的凄风苦雨。由于跛足, 他成为同学欺负和取笑的对象。调皮的男孩经常夸张的学他一瘸一拐走路的模样来奚落他, 强行将他的跛足暴露出来供大家观赏, 甚至动手殴打他。那只跛足使他变得极度敏感, 使他逐渐失却了孩提的天真, 进而痛苦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人前, 他尽可能伫立不动, 把跛足藏在另一只脚后面, 以免惹人注目。他每时每刻都在留意别人是否牵扯到自己的跛足。其他孩子玩的游戏, 他没法参加, 所以对于他们的生活始终很生疏。他们的各种活动也没有他的份, 他只能自个儿站在一边观看。他觉得自己同别的孩子之间, 似乎横着一道无形的屏障。”那只跛足成了他心中最柔弱的痛, 像一把无形的枷锁紧紧地绑缚着他幼小敏感的心灵。直至成年, 跛足的阴影也一直笼罩着他。跛足使他性格内向腼腆、敏感多疑, 自负而又自卑, 这多变的性格也成为横亘在他与周围人之间的一道隐形的屏障, 这条跛足也象征了他与周围人关系的不协调。

成年后的菲利普在爱情上也经历了痛苦的矛盾和挣扎。在伦敦学医期间, 他爱上了庸俗愚蠢、肤浅轻佻且冷酷无情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虽然他从理智上对米尔德丽德非常鄙视, 但却陷入情网无法自拔。他堕落成情欲的奴隶, 放纵地顺从本能的冲动, 为了这所谓的“爱情” 干出了“一系列既违心而又害己的蠢事来”。他不但荒废了学业, 还不顾自己并不宽裕的经济实力, 在她身上挥金如土。但一腔真情付出并没有使他成功地抱得美人归, 反倒是被米尔德丽德两度无情抛弃。当心爱的女人突然嫁给了一个“富有”的销售员时, 菲利普虽然痛苦万分却也有所醒悟, 庆幸自己挣脱了感情的枷锁, 可是当米尔德丽德怀孕被抛弃又回来找菲利普时, 仍然对她念念不忘的菲利普旧情复燃, 收留了她, 给她提供食宿, 并养育她的女儿, 可这时米尔德里德又爱上了菲利普的好友, 并与之私奔, 再次给菲利普沉重的打击。其实菲利普也知道那个庸俗、虚荣的女招待不过是为了自己的钱财并且想利用自己对她的一片痴情才留在他身边的。但是明知如此, 菲利普却依然不愿放弃对她的苦苦追求。即使自己痛苦着, 甚至因为自己喜欢上这样的女人而鄙视厌恶自己, 可是却半步也走不出这场情欲的迷局。菲利普父母留给他的遗产由伯父控制, 他从小就从经济上依附着伯父, 无论是他要离开扼杀人心智的坎特伯雷皇家公学到德国去学习外语, 还是后来去法国学习绘画, 都无不因为经济的原因而受到伯父的百般阻挠, 使他追求心灵自由和探寻世间真善美的计划一再受阻。为了追求爱慕虚荣看重金钱的米尔德里德, 他装成富人, 不惜把本就不多的遗产挥霍在她的身上。急于赚钱的他又盲目地投资股票, 结果输得血本无归。

2 菲利普的悲剧命运

菲利普自幼由当教区牧师的伯父威廉抚养, 后来又在附属于教会的皇家工学念书, 所以他是在浸透着宗教气息的环境里长大的。然而, 他很早就切身体会到宗教的虚伪。他12岁那年, 学校里掀起一股笃信宗教的热潮, 菲利普显得十分虔诚。他先是在《福音书》里看到, 而后又在大教堂牧师布道时听到关于“信念能移山”的基督信条;圣诞节回到家里, 再经过大伯的一番解释, 他对上帝具有回天的神力这一点深信不疑。他热烈而虔诚地祈求万能的上帝在新学年开始前治愈他的残疾。随着指定日期的临近, 他愈加心诚。到了开学的前一天晚上, 他冒着严寒, 赤裸着身子, 跪在光秃秃的地板上向上帝作祷告, 可是他的跛足依然如故。他旁敲侧击地询问大伯:“假如你祈求上帝做某件事, 心也够诚的, 结果事情却没发生, 这说明什么?”大伯回答说:“只能说明心还不够诚。”菲利普想起保姆给他讲过的关于捉鸟的故事:如果能在小鸟尾巴上撒一撮盐, 就能轻而易举地将鸟逮住。可惜谁也没法挨近小鸟。想必“信念”也是如此:谁也没法心诚到足以挨近上帝。于是他得出结论:他大伯一直在耍弄他。如果说菲利普这时还只是朦胧地意识到宗教信仰的虚妄, 那么, 等他年事稍长, 有了选择判别的能力, 便自觉发出“人何必非要信奉上帝?”的呐喊, 毅然与宗教决裂了。后来他在寓所巴黎习画期间, 进一步摒弃了以基督教义为基础的道德伦理观。所有这些无不形象地揭示了宗教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作者对宗教的愤懑充满了字里行间。毛姆还运用他那支解剖刀似的笔, 勾画出作为“社会栋梁”的牧师的伪善面目和肮脏的灵魂, 他们不论对信徒, 同行, 还是对妻子, 亲友, 一概冷酷无情, 所谓“教义”, 始终只是挂在嘴上的骗人鬼话。在他们的灵魂深处, 其实是“认定上帝是不存在的, 在此生结束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他对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宗教, 进行措辞如此激烈的抨击, 这在当时文坛上还不多见。菲利普热爱生活, 对未来充满憧憬, 不愿为了“侍奉上帝”而虚度自己宝贵的一生。他不等毕业就断然离开了死气沉沉的皇家公学。他辗转于欧陆与英伦之间, 念书学画, 寻求安身立命之所;他在阅历人世的同时, 还潜心研读古今哲学著作, 探索人生的奥秘。但是他的这些努力一无结果, 他只能从落魄诗人克朗肖玩世不恭的奇谈怪论中寻找精神寄托, 为自己勾画出一套所谓“尽可为所欲为, 只是得留神街角处的警察”的处世“准则”。事实上, 这套“准则”在现实生活中根本“行不通”。他进伦敦圣路加医学院学医, 爱上了爱皮西点心店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 为她荒废了学业, 将父亲留下的一小笔遗产, 耗费了许多, 再加上买卖股票赔了本, 一时生机无着, 幸亏由朋友介绍, 在一家服装店当了个顾客招待员, 才免于流落街头。他饱尝人间艰辛, 历尽世态炎凉, 最后得出结论:生活就像一条波斯地毯, 虽说色彩斑斓, 令人眼花缭乱, 实质上却毫无意义。

3 菲利普的悲剧根源

菲利普个人的不幸遭遇, 无疑有其丰富的社会内容。他的悲剧命运, 应该说是由他所处的时代决定了的。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 正是资本主义英国急剧向垄断资本阶段过渡的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资本迅速集中到金融与工业垄断资产阶级手里, 中下阶层在贫困的泥沼中越陷越深。大英帝国在国外更是疯狂争夺市场, 拼命劫掠殖民地的资源。1899年, 英国殖民主义对南非布尔人悍然发动了长达两年之久的侵略战争;“巨人竭尽全身之力”, 才算赢得不光荣的“胜利”。接着, 各帝国主义之间又在酝酿一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社会经历着严重而尖锐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随着固有的宗教, 道德, 文化, 哲学的逐渐解体, 人们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维多利亚王朝时期的那种虚假的乐观气氛已荡然无存。西方文明将人类引入了精神绝境。小说展示的正是这样一幅“充满恐怖的现实世界”的晦暗画面, 画面上形形色色的人物, 听凭“命运之神”的驱使, 飘忽在“茫茫无尽头的黑暗深渊”之中, “极不明其缘由, 也不知会被抛向何方”。小说围绕主人公菲利普的坎坷遭遇, 冷静而客观地揭示了一系列灰色人物的悲剧命运。这当中有贫病交迫, 靠给穷学生授课苟延残喘的“日内瓦公民”迪克罗, 他年轻时浴血疆场, 为“自由”而战, 晚年却对整个人类不寄予任何希望, 静等从死亡中得到解脱;有立志献身艺术, 却无绘画才能的穷学生范妮 普赖斯, 她忍冻挨饿苦渡了几个春秋, 终于落到山穷水尽, 炊断粮绝的地步, 只得含恨轻生, 悬梁自尽;有悲叹生不逢时, 自诩看穿尘世的落魄文人克朗肖, 他靠翻译庸俗小说, 炮制无聊诗文为生, 借杯中物和酒后清谈消愁, 最后以病死在贫民窟内而终其贫困、潦倒的一生;有爱金钱, 讲虚荣, 头脑平庸的女招待米尔德丽德, 她把嫁人当做终身的衣食之计, 结果却被人玩弄, 抛弃, 沦落为街头的卖笑女子, “湮没在伦敦茫茫的人海之中”。

摘要:《人生的枷锁》是毛姆写作的带自传色彩的小说。主人公菲利普是个有思想, 有个性的青年, 患有先天残疾 (跛足) , 性格孤僻, 敏感, 执拗。他自幼双亲亡故, 在冷漠而陌生的环境中度过童年;进入寄宿学校之后, 饱受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摧残;而当他跨入社会, 又在爱情上遭受到残酷打击。在他坎坷的人生道路上, 荆棘丛生, 他每跨一步, 都要经受一番痛苦的折磨, 并在身心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主人公经历悲惨, 但是结局是美好的。小说着重描写他如何挣脱宗教和小市民习俗这两条禁锢人类精神的锁链, 力图在混沌、纷扰的生活漩流中, 寻求到人生的真谛。

8.裘德的人生悲剧分析 篇八

关键词:无名的裘德;人生悲剧; 爱情与婚姻;社会;性格

一、事业悲剧

裘德是一个少见的主人公,早早地确立下人生的目标,并且大半生为之奋斗,拥有“百分之一的天才”,付出了“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然而并没有什么用。

“仅仅一堵墙就把他和他的那些幸运年轻的同代人隔开,而他和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精神生活;他们那些人从早到晚只是看书、观察、学习、把知识消化。仅仅一墙之隔——可那是怎样的一堵墙啊!”那是一堵裘德穷极一生也翻不过去的墙,因为学院的大门只对有钱有势的人开放。裘德一开始以为,只要能“到那里去”(学院所在的城市),就能离理想更近,然而事实上他只不过看清了“他和他们相距遥远”。

裘德后来心想,累积钱和知识,等候机会的到来,就能成为大学的一员。结果他很沮丧地发现,入学考试的资格所需要的钱,“即使运气一直很佳,他也得省吃俭用15年时间。”裘德给院长们写信,希望能得到帮助和指引,然而寄出的信只有一封回信,内容却是建议裘德“坚守工人的旧业,安于本分”。裘德在学院的墙上写下这样的话:“我也有聪明,与你们一样,并非不及你们。你们所说的,谁不知道呢?”他做了12年的大学梦到这里,基本完结。

腐朽落后的社会不让他成为大学生,也不让他成为牧师,后来也不让他成为一个只想安静地干好自己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的男人。

社会的流言与偏见,导致没人愿意跟他做生意;人们认为他的品行不良,好不容易找到了在教堂描涂《十诫》的工作,后来也被赶走;在人们知道他的家庭冷眼看他之后,他不得不自动退出“艺人共同促进会”……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与苏的结合,不能被世俗所理解。裘德只能带着家庭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而在精神和经济都很困难的生活之下,裘德成了一个身体虚弱、贫病交加的人。

裘德一生无法实现的理想事业,他曾寄希望于自己的孩子。可是他的孩子们都死了:因为贫穷和压抑的生活,时光小老头性格里的阴暗面爆发,杀死了自己的弟弟妹妹然后自杀;因为悲伤过度与早产,苏生下的是死胎。这是最沉重的生活打击,代表他的希望的完全破灭。

“哈代认为,世事多艰,幸福快乐是偶然的,痛苦忧患是经常的,这种状况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宇宙间缺少一个全能的主宰;人们即使百般挣扎也是枉然,这表现了宿命论的观点。”正是有了宿命论的观点,哈代安排了裘德人生中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而十九世纪伊丽莎白社会的大背景是,普通的穷苦人民在当时的道德和宗教偏见,以及法律和教育体制下艰难生存。于是出身下层、并且打破世俗的界限追求爱情的裘德便成为了一个无法避免的悲剧。

二、婚姻悲剧

裘德有两段婚姻,情欲婚姻与爱情婚姻,然而都没有得到幸福的结局。婚姻的悲剧,就从人物进行分析。

阿拉贝拉,裘德的第一任妻子,裘德一生的冤家,裘德婚姻悲剧的开始。在裘德人生的每一个路口,都有阿拉贝拉的戏份。阿拉贝拉的形象就是一个粗俗浪荡的女人,而且工于心计。她很现实,并不看重爱情,相当自私。在阿拉贝拉的身上看不到跟情感有关的温柔,无论是亲情还是爱情对阿拉贝拉来说,都是可以利用和抛弃的东西,她只关心情欲和享受。

阿拉贝拉把年少的裘德骗进婚姻的陷阱,在发现裘德并不能给她想要的好处之后,便拍拍屁股走人,差点把裘德变成一个颓废的年轻人;和阿拉贝拉的婚姻,也成为苏一开始拒绝裘德的一个理由;在苏和裘德的感情刚稳定下来的时候,就将时光小老头(阿拉贝拉和裘德的儿子)不由分说地甩给了他们,并且时光小老头是后来悲剧的直接造成者;裘德和苏的分手有她的一份功劳,并且在此之后利用舆论把裘德绑在了自己身边;裘德病重之后,和医生厮混,让裘德一个人病死在房间里。

纵观全书,与阿拉贝拉的婚姻简直就是裘德一生的梦魇,他苦短的一生都在为这段情欲婚姻埋单。似乎真的因为他们是在上帝面前宣过誓的夫妻,因此他们的婚姻一直受到“神的庇佑”,裘德到死都不能结束他们的契约关系。时光小老头杀死自己和弟弟妹妹,在苏看来:“我的孩子们被阿拉贝拉的孩子害死就是一个报应——正确的杀死错误的。”而这婚姻之所以“正确”,不过是因为它“是上帝的”,是符合社会世俗标准的,尽管它没有爱和忠诚。

苏,也是造成裘德悲剧的一个很大的原因。裘德一开始就很清楚,自己不应该对苏发生感情——首先他已经结婚,用别的关系看待表妹就是错误的。其次他们是表兄妹,表兄妹谈恋爱并不好,再次他们福勒家庭,婚姻通常意味着可悲的结局,同一个有血缘关系的亲戚结婚,也只会把事情弄的更糟糕。然而裘德并不能抑制想要靠近苏的冲动,情感受到的长期压制,一旦爆发,便会衍生出比正常发展更为热烈的情感。

苏很漂亮,优雅,而且聪明,对社会、对宗教有着自己锐利的眼光和见解。与裘德相反的,苏丝毫不看重基督寺,甚至感到“圣人们可怕的光辉,只是被绞死的诸神留下的枯鬼残魂”。不过这并没有成为裘德不爱她的理由,反而苏身上闪烁着的、人性的、自然的光芒一直吸引着裘德,让他飞蛾扑火。对社会习俗的制约从来不屑一顾,从小到大都是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活,苏就是这样充满灵性与任性的女子。

“因为有的时候,一个女人喜欢被人爱,这种爱战胜了她的良心;尽管她一点也不爱那个男人。然后,当她看见他难受时,她才后悔起来,于是又尽量去纠正错误。”苏这样解释和费洛特桑的婚姻,对此,裘德给出了人性的翻译:“你不过是说,你只是和那个可怜的老家伙逗着玩,并不当真,接着你就后悔了,为了补救你嫁给了他,尽管你那样做让自己痛苦的要死。”

然而与裘德走到一起,尽管生活了多年,共同养育了孩子,苏却始终不同裘德定下婚姻的契约。第一段婚姻给苏留下了阴影,她是骨子里有风的女人,拒绝契约的枷锁。婚姻让她望而生畏,纵使周围人的目光让她实在受不了,她也只愿意用离开一段时间的假象来维持和裘德的婚姻。

然而这两段婚姻都是以苏的离开结束的。戏剧化的是,苏遵从自我、超越世俗离开费洛特桑,而最后却自觉要结束自己的错误,离开裘德。苏其实从来都是自私的,她不爱费洛特桑,比起爱裘德,她更爱自己,所以她能无视费洛特桑一再的挽留,也能硬下心来拒绝裘德无助的请求。尽管裘德说:“别只为了救你一个人的灵魂,苏,就不管我了,让我重蹈覆辙!”没用,苏从来都只为救她自己的灵魂而活,虽然她后来活的没有了灵魂。

“我曾经有幸看到你那些充满希望的显示人性的才智,然而现在你却成了一个又可怜、又悲伤、又软弱、又忧郁、身心受到极大摧残的人!你对世俗的鄙视到哪里去了?”这是裘德对后来的苏发出的痛心的质问,而苏竟无言以对。

于苏,这是一场惨痛的皈依,对裘德,是致命的情感打击。

苏给人的感觉是纤细的,身材是纤细的,说话的声音是纤细的,神经也是敏感而纤细的。苏的身上承载了她脆弱的神经不能负荷的先锋意识,如果她能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少一些多愁善感,多一点乐观坚强,那她就不会那么害怕婚姻;就不会轻易受到阿拉贝拉的影响;就不会和时光小老头发生那一席消极的谈话;在经历了丧子之痛之后,也不会慌乱到丧失之前的生命信仰,离开裘德。

然而苏就是那个敏感脆弱的苏。爱裘德,更爱自己;选择了裘德,却没有勇气陪裘德走完艰难的人生。

虽然从事业和婚姻两方面分析,然而这俩悲剧其实是相互作用于裘德的生命中的,除了当时那个腐朽的社会对裘德造成的巨大伤害,他的爱情和事业似乎也是彼此悲剧的原因——如果裘德能遇到一个正常的好姑娘,他即使不能实现抱负,但起码能拥有一份稳定的活计,过上安宁的家庭生活;如果裘德能有好的工作,生活不至于艰难得让人窒息,那么孩子也许就不会死掉,苏也不会离开。

裘德的悲剧在于,理想可以是你为之奋斗一生也难以靠近的存在,婚姻即使有爱情和勇气也可能得不到幸福。裘德是个好人,追求爱情、追求理想,这两件事本身并没有错反而充满了人性的美好,可是社会的法则不允许。错的不是裘德,是裘德所在的那个时代和社会。

上一篇:初中体育课《篮球》评课稿下一篇:领导土地确权工作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