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精选13篇)
1.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一
篇一: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爱情固然美好,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爱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希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爱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爱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起。
不过,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爱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相信在现在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平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现在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爱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起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因为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人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人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要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篇二: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这本书通过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的危机而进行的革命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乡下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可列尼娜的哥哥奥布朗斯基在已经有五个孩子的情况下却仍与家庭教师相爱,与他的妻子杜丽闹翻。而赶去莫斯科为哥嫂调节的安娜,却在车站认识了故事的另一个主角——渥伦斯基。于是,这个纠结的故事就这样华丽丽的开始了。
话说当时,杜杜丽的妹妹吉提正暗恋渥伦斯基,可渥伦同学却无心娶她。十分不巧,爱着吉提的列文从乡下赶来,在舞会上向吉提求婚,却被当场拒绝。在同一场舞会上,渥伦斯基被安娜迷倒,不顾一切地追到人家家里才想起来安娜已经有家庭了,安娜的丈夫卡列宁也觉得渥伦同学有点一根经,所以也露了面,言下之意便是——喂,我是她丈夫,别把我当空气。本来吧,这事到这也差不多要结束了,可是当时艰辛谁人知?没想到安娜和渥伦斯基,一个里应,一个外合,硬是弄出一大堆事儿来……天理难容,也注定了他们的悲剧。
最后,安娜卧轨自杀了卡列宁参加了她的葬礼,并带走了他们的女儿。渥伦斯基受到良心的谴责,志愿参军去塞尔维亚与土耳其作战,但求一死。哎,要我说,他早干嘛去了?
哎,回想当时看书时,我可没少骂渥伦斯基和安娜,爱情是一回事,家庭又是一回事,他们所谓的爱情是虚无飘渺的,无论如何总不应该冲开家庭的底线。虽然说当时卡列宁与安娜岁数相差甚大,但他宽容可是少见的,他总在为安娜着想,对安娜的私生子也很好,更只因安娜之后有了悔改之心而求他原谅,他便原谅了她,样的胸襟一百个人里面也没有一个啊!从安娜的种种来看,安娜是一个连自己都不会为自己考虑更别说顾全大局的人,不理解道德为何物的可怜人,也正是因为她自己,才一手造就了这场悲剧……
篇三: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种苍凉不觉涌上心头,自己也仿佛随着书中的主人公走完了一个人生——一个不凡的人生。
安娜本来也算是个幸福的女子。上帝给她太多:美丽的容貌、姣好的身材、活泼的儿子、能为她带来安逸富足的生活的丈夫。可是幸福,每个人又是怎么定义的呢?上帝却没有给她最想要的——理想中的爱情。与比她大二十岁的高官,卡列宁。结婚十余年,丈夫地位显赫、醉心功名,也会对安娜好,但是这些的“好”,只不过是她丈夫关注的社会性的舆论,遵守并履行结婚的宗教意义,以及为人丈夫对妻子的责任而已。每晚进行循例式的对话,更令安娜生厌。生活上的富裕,却难以掩盖心灵上的干渴。
火车站下的相遇,造就了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上了结的孽缘。她拥有的丈夫是一潭死水,如今一股热流像海啸般向她涌来。冷水如热流的相涌,最终冲破了安娜的堤防,任由渥伦斯基的爱如海啸般一泻万里。如果没有婚姻制度、如果没有生下爱儿、如果没有社会舆论,安娜与渥伦斯基的水乳交融的相爱,来得太迟且来得让人感到欣慰。但是现实便是现实,他们的结合,虽然并不稀奇,反而在圣彼得堡,拥有情人是常事。看来违反婚姻制度,失去母亲职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毅然破坏了上流社会体面的游戏规则。但是,安娜,却头一回为自己做了主——她想拥有完整的爱情。
可是,最后安娜却卧轨而死。一个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快乐单纯的家庭,快乐的生活,到渥伦斯基的介入,并美名其曰“爱情”。而这个“爱情”的到来,却带走了她的一切。
世上的爱情本如此,荡气回肠的也有,生死相许的也有,细水长流的也有……爱情面前,没有对错,只有有没有真心爱过。难道不是吗?
2.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二
(一) 上流社会的圈套
托尔斯泰的作品 《安娜·卡列尼娜》 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俄国为背景, 当时的俄国正处在历史变动时期, 经过农奴制改革,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迅速形成, 但沙皇统治仍占据优势, 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整个俄国的社会形态处在新旧思想交替的大转型时期, 正如作品卷首所言:“全都乱了套”。虽然“一切都翻了一个身, 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 但是上流社会仍然左右着整个国家, 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女主角安娜悲剧的核心就是她身处上流社会贵族阶层的环境之中。彼得堡的上流社会是一个整体, 大圈子里套着小圈子, 安娜出生于显赫的官宦世家, 丈夫卡列宁是当时沙皇政府的高层官僚, 情夫弗隆斯基在军官学校长大, 是一位青年军官, 他们把安娜紧紧地圈在复杂的矛盾框架之中, 无论她怎样挣扎都跳不出悲剧的旋涡。
安娜的丈夫、帝俄的高层官僚卡列宁又是种种圈套中最致命的一环。卡列宁是一位“铁腕”政治家, 但在妻子的婚外情面前, 却是一块“软豆腐”。他看到安娜和情夫不成体统地坐在小桌旁, 并没有火冒三丈, 而是委婉地要妻子一同回家;当妻子与情夫热恋后回家也只是“想与妻子谈谈”;更有甚者, 当安娜明白地告诉卡列宁:“我爱他, 我是他的情妇, ……”正是卡列宁这种为保持自己上流社会体面地位的迂腐行为一步步将安娜送进悲剧的深渊。
(二) 伦理道德的压迫
安娜是在家庭观念、伦理道德和社会舆论的压迫中逐步走进悲剧深渊的。上流社会的人们用虚伪的道德观和宗教伦理逼使安娜低头。当弗隆斯基和安娜的婚外情闹得满城风雨时, 那些妒忌安娜的妇女们和上了年纪的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 用道德的剑锋直指安娜的胸口。而安娜身上的婚姻绑架和道德桎梏又使她不能用行动反抗, 不离婚就不能结婚, 不结婚就只能以情妇身份与布隆斯基交往, 这让布隆斯基无法忍受, 最终矛盾爆发。
(三) 包办婚姻与腐朽制度的毒害
安娜受到包办婚姻制度的毒害, 少女时期就被包办嫁给了大自己二十岁的丈夫卡列宁, 可以说是反动官僚与地方贵族互相勾结的一桩婚姻交易, 毫无真爱可言。官僚极其卡列宁为人虚伪、刻板, 一心追求政治地位, 完全不懂爱情。安娜和他过了八年没有真爱的婚姻生活, 使她饱受精神折磨, 她说:“八年来他窒息了我的生命, 窒息了我身上一切生气勃勃的东西, 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这种形式婚姻促使安娜走向婚外情的道路, 与风流倜傥的青年军官邂逅爱情, 成为悲剧的源头。安娜所谓的“真爱”在社会制度的桎梏下是不现实的, 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俄国社会虽有一股力量呼唤安娜解放天性、自由去爱;而另一股封建势力却又在对她的梦想无情扼杀, 使她无奈成为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要求与封建残余势力尖锐冲突的牺牲品。
二、个性悲剧
从安娜自身原因来看, 她的悲剧根源则是个人欲望与伦理道德的冲突。自从她与布隆斯基走到一起, 她的内心就有三种矛盾纠结:
一是无法割舍的亲情。安娜爱布隆斯基, 同样也爱自己的儿子, 要她完完全全抛弃儿子跟随布隆斯基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当她想到儿子, 想到他以后将怎样对待她这个抛弃父亲的母亲时, 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害怕, 简直无法认真思考, 只能像一般女人那样用虚伪的判断和语言来安慰自己, 好让一切都保持原状, 并忘记儿子将会怎样对待她这个可怕的问题”。安娜对儿子难以割舍的亲情时刻在她心中涌现, 对她进行鞭笞, 使她的良心不得安宁。
二是爱情回报的恐慌心理。安娜对布隆斯基的爱是深不见底的, 她把自己的生命都给了他, 她渴望在布隆斯基身上得到爱情的回报。然而她越迫切, 却离爱越远。直到与布隆斯基的爱出现裂痕。并不是布隆斯基真的不爱她了, 而是她爱得太理想, 现实的骨感使她对爱的期望急转直下, 直至成为爱的牺牲品。
三是自我道德良知的愧疚。人对待事情的态度, 既受公共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 又受自我内心良知的审判。安娜的红杏出墙, 如果不去公开, 按照当时的社会公德来讲, 并不能算作不可饶恕的错误。但婚外感情不能追求合法化, 是当时上流社会共同达成的一种默契, 只要不公开, 就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一旦公开, 那就是违反了规则, 打破了默契, 公然与社会公德为敌, 这就是托尔斯泰厌恶上流社会假面的原因之一。但安娜不愿做两副脸面生活的女人, 她希望与情人公开、合法的结为夫妻。这必然违反了当时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 必然为世人所不容。
3.安娜·卡列尼娜 篇三
制片:蒂姆·贝万 Tim Bevan .....
编剧:汤姆·斯信恋 Tom Stoppard.
主演:凯拉·奈特莉 Keira Knightl..
类型:剧情
地域:欧美
国家:美国,英国
片长:130分钟
发行公司:焦点电影公司
出品年份:2012
上映日期:2012·10·16 中国
剧情
安娜无法忍受丈夫卡列宁的伪善和冷漠,与青年军官沃伦斯基相爱,但卡列宁为了名誉和地位不愿离婚,使安娜受到当时上流社会的轻视和攻击。这时沃伦斯基也背弃了安娜,安娜愤然自杀。
幕后
《安娜·卡列尼娜》改编自同名小说,由英国著名导演乔·怀特执导,凭借《莎翁情史》荣膺奥斯卡奖的汤姆·斯托帕德担任编剧。继《傲慢与偏见》《赎罪》两部奥斯卡获奖影片之后,该片也是乔·怀特第三次与奥斯卡提名女星凯拉·奈特莉,著名制片人蒂姆·贝万、埃里克·菲尔纳和保罗·韦伯斯特合作。
4.《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四
大概我们每个女人,都想做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她有着惊世骇俗的的美丽容颜,有着门第显赫的尊贵身份,有着“取自不尽,用之不竭”的社会资源。她就是上流社会中的宠儿,是贵妇中的贵妇,是一株摇拽在风中的妖艳玫瑰。
她原本是一只缱绻在幸福港湾的小精灵,丈夫位高权重、儿子乖巧可爱、家庭殷实富庶。似乎别的女人有的她都有,别的女人没有的她也有!
她原本可以无忧无虑地过她养尊处优的安逸生活,原本可以骄傲矜贵地闲庭信步在贵族圈,原本可以被爱宠上天。
但是,这一切都在遇上情人渥伦斯基的那一刻改变了。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从此再忘不了她容颜。这位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贵族军官,在第一次邂逅安娜的时候就不可救药地迷上了她。于是,执着的他冒着冬日的寒风大雪,只身挤上那辆开往爱情的快车,从莫斯科一路把爱情追到了彼得堡。
但是,渥伦斯基和安娜之间却还隔着一个卡列宁。
卡列宁和安娜可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他们的结合是受法律保护、受道德拥护的。而渥伦斯基只是一个想插足他人婚姻的卑鄙“小三”,他没有任何权利和卡列宁去相争,他的行为终会被世人所谴责、唾弃!
但是,在见到卡列宁的那一刻,自信洒脱的渥伦斯基很快就把自己的想法从世俗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眼前的安娜是那么妩媚迷人、风情万种,而她身边的那个男人则黯淡无光、毫无可圈可点之处。他年龄大、个子矬、颜值低,简直就是中国版的“武大郎”,一点都配不上高贵的她。安娜嫁给他,真是一朵玫瑰插在了牛粪上!而自己则英姿勃勃、激情飞扬,又是达官显贵,完完全全可以把那个“小老头”甩出十八条街,渥伦斯基越来越感觉自己才是真正可以配得上安娜的那个优质男!于是,为爱痴狂的他奋不顾身地穿越过一切羁绊,飞蛾扑火一般一头扎进了爱的红火里。
在这个世上,没有哪个女人不是为爱而活的。同样,作为正派女人典范的安娜潜意识里也藏有“不安分”的基因,冥冥之中她似乎也一直在等待那个可以给她爱情的人。
在外人眼里,她是一个“要风得风,要雨有雨”的完美贵妇,有着闭月羞花般的绝世美颜,有着超凡脱俗的优雅气质,有着泰然自若、大方得体的性情、修为。她就是上帝精心创造出来的一件最为满意的“艺术品”,没有一丝瑕疵、没有一点败笔,完美到极致、惊艳了时光!任何一个见到她的男人都会迷醉在她脚下,任何一种雄性物种都会为她而意乱情迷!
但是,她的内心却没有外人看到的那般幸福美满。她对那个长她很多的为结婚而结婚的男人并没有多少感觉,更多的只是亲人般的依恋。
这个时候,浑身上下都流淌着荷尔蒙诱惑的渥伦斯基,出现在了她的寂寥世界里。他年轻气盛、活力四射,和自己枕边这个暮气沉沉的老男人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在这个世上,最美的遇见不过就是,你刚好爱慕你,我也正好倾心你!于是,对渥伦斯基的紧追不舍,矜持的安娜采取了半推半就、欲擒故纵的迂回战术,用不拒绝来默许、用不回复来做暗语、用深不可测来吸引!
?深处热恋中的两个人为了爱情,情愿和全世界作对。
最终,安娜被渥伦斯基的爱火烧昏了头脑。她不计后果地抛家舍子,背负着伤风败俗的深重罪孽,义无返顾地投入了渥伦斯基的怀抱。他们只想为爱燃烧自己的一切,丝毫不顾及私奔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毁灭。
为此,他们为这份不被人祝福的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渥伦斯基原本如日中天的事业遭遇了晋升瓶颈,安娜被曾经游刃有余的社交圈屏蔽出局。为了躲开那些充满鄙夷的目光和流言蜚语,他们不得不离群索居,不得不远离之前的喧嚣热闹而与世隔绝。于是,这两个原本活跃在上流社会、聚焦在舞台中央的的宠儿,一下子从被人追崇的云端跌入了被人践踏的地底泥。
为了爱,原本光明磊落的他们,成了一对见不得光的苟合男女。
相比较于和外界还能藕断丝连的渥伦斯基,完全和社会脱节的安娜似乎损失更惨重。她从之前的交际名媛一时间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从之前被人供上神坛到今天被人踩在脚下,她本来四通八达的顺畅生活变得举步维艰、四面楚歌。
此时此刻,安娜就像一只渴望自由的金丝鸟被人圈养了起来,尽管生活还是锦衣玉食、还是珠光宝气、还是奢华高端,但是她却越来越不快乐、越来越没有安全感。富丽堂皇的大别墅里,到处弥漫的是孤独的气息。
尽管吃穿用度应有尽有、随心所欲,尽管家中侍从成群、佣人结队,尽管自己还被惯着、宠着,但是她却莫名其妙地越来越浮躁、焦虑!
于是,当爱情的热潮渐渐消退,当激情浪漫开始演变成平淡琐碎,安娜开始越来越怀疑自己的爱情。她每天都活在惶恐不安之中,每刻都在纠结于“还爱不爱我”的幼稚问题上,她几乎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到了这个男人身上。因为,这个男人就是自己生命的全部,就是自己生活的全世界。就是自己抓在手心里的一块宝,更是唯一的救命稻草!没有了他,她不知道该这样活下去!
但是,对一个男人来说,爱情似乎永远是屈居事业之后的。为了在社会上争得一席之地,渥伦斯基不得不为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奔走忙碌,这就在无意间疏远了把爱当终生事业的安娜。
渐渐地,渥伦斯基对工作的应酬给安娜造成了被冷落的错觉,他开始被安娜无休无止地盘问、跟踪、质疑、嫉恨,让原本就身心俱疲的他更加焦头烂额!最终,他们爆发了一发不可收拾的争吵,这更一点点加剧了他们之间渐渐绽开的感情裂痕!
在这个世上,再浓烈的爱情也得给彼此留足自由呼吸的空间,否则就会把双方窒息、憋死!最终,安娜步步紧逼的爱成了压在渥伦斯基心口上的沉重负担。他越来越发现安娜没有当初那般可爱动人了,没有当初那样知书达理了,她开始无理取闹、开始胡搅蛮缠、开始河东狮口、开始消极厌世……她一步步从美丽贵妇沦为了丑陋泼妇,最终堕落成了一个神经质的怨妇!他越来越难以接受她的不可理喻,只能通过逃避远离去获得片刻喘息。
我为了你舍弃了属于自己的一切,如今当我被全世界都嫌弃的时候,你却也厌倦了我!见渥伦斯基对自己忽冷忽热、若即若离,安娜越来越感到委屈。她开始想办法去报复这样“负心”的男人,她想让他一辈子都处在忏悔中不能自拔。
于是,在弥留之际的那个傍晚,近乎神经错乱的`安娜来到了当初遇见爱情的那个车站,朝着飞速开来的火车纵身一跃,用漫天飞溅的鲜血祭奠了奄奄一息的爱情。在冰冷的铁轨上,在铺天盖地的黑暗里,这束娇艳的玫瑰在飞转的车轮下瞬间被碾压成泥!
安娜用自己的死,呼唤着自己的爱情。
两个深爱她的男人闻听讣告,发疯一般冲向了爱情的殉葬地。可是,他们再也看不到那个曾经让他们疯狂着迷的身影了,等待他们的只是一具面目全非的冰冷尸体!
就这样,安娜用玩命的激情亲手埋葬了自己的爱情!她不仅害死了自己,还毁掉了两个最爱他的男人!
望着眼前这个伤害自己最深的女人,沉稳冷静的卡列宁最终选择了宽恕和包容,他默默地参加完安娜的葬礼,然后悄无声息地接走了安娜和渥伦斯基所生的小女儿,承担起了抚养义务。也许失去安娜的他,只能在安娜的女儿身上寻找些慰藉。也许在以后的漫长余生里,这个孤独的男人也只能在这个小女儿身上依稀捕捉些爱情的影像记忆!
和淡定理智的卡列宁不同,失去安娜之后的渥伦斯基精神防线彻底崩溃。心如死灰的他好几次想自杀去和安娜相见,幸好被人严加死守才得以幸免。安娜的死成了他内心里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不断喷涌而出的鲜血让他痛不欲生。最终,他选择远走他乡去疗伤,选择投身革命事业去忘却伤痛,选择随时献出自己的生命在致命打击中振奋起来!
5.《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五
这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还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中的其中一本。这本书的构思很精妙,条理简洁明了,文章很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记叙的是战争年代发生的故事。战争年代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这本书也很好的反映了战争年代的不和平与残酷。
我体会最深的人物是安娜卡列尼娜这位夫人。她是一个家境富裕,身世非同小可的人物。但是她从来都不开心,从来对自己不是很关心。她总是在关心别人,就算是一个陌生人出了什么事情,她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平复。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她很少需要别人的施舍,她凭借自己的顽强毅力,不断进步,事业最终蒸蒸日上。这也是我非常佩服她的地方。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人也是这样,她也有缺点,但是她的优点是常人无所能及的。她的亲姐妹有很多,当她堕落的时候,她们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从来没有在意别人的眼光。她也很少对别人品头论足。她的这个优点在她之后的事业上使她事半功倍。我们也要做到不对别人品头论足,争取把自己做到最好!
这个年代是一个战火弥漫,混乱的年代,是一个法西斯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年代。贫穷的人家,上一顿饭吃饱了,下一顿饭都不知道在哪里。我们现在吃穿住行根本不用愁。这本书和我们现在的时代有着明显的对比,我们不能挥霍自己的人生,不能随意糟蹋金钱,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正当的地方。
6.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六
安娜的惨死从多方面揭发和控诉了沙皇俄国特别是它的上流社会的腐败和黑暗。作家以令人信服的艺术力量表现了安娜的死是安娜的必然结局。他把安娜的命运写成一个悲剧,体现了生活自身的逻辑。安娜的命运,很值得同情,更值得我们认真的思索。她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的死,更是对黑暗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真挚诚恳的向往,对自身人格解放的渴求,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在今天要求妇女解放的时代,这一种悲剧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深远而恒久的。
关于安娜这个形象,自其诞生以来,古今中外,众说纷纭,不同阶层不同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安娜是一个性格极其复杂,极其矛盾的形象,有她积极、进步的方面,也有她消极、落后的一面,今天如何全面深入地分析她的性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
7.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七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俄语汉译,译者性别,译本对比
一、作品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19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等等。
《安娜·卡列尼娜》是列夫·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 创作于1873-1877年。小说由两条平行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最终失去家庭和生命的悲剧;另一条是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所进行的改革与探索。安娜的故事令人悲痛和怜悯;列文的故事则带给人无尽勇气和激励人心的力量。一边是悲, 充满绝望和哀叹;一边是喜, 终获幸福和真理。迥然不同的两条线索构架成天衣无缝的穹顶结构。《安娜·卡列尼娜》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的浮世绘, 小说既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虚伪和丑恶, 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处在俄国社会风云诡辩转型期时所进行的道德探索和灵魂自述。
二、译者介绍
自《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问世后, 在我国共有15种译本, 其中以草婴和谢素台的版本最为经典。两版译本中, 草婴版的《安娜·卡列尼娜》是由俄文原著翻译, 保留了原著的滋味。而谢素台的《安娜·卡列尼娜》虽然是由英语转译, 但是文笔斐然, 也被公认为一个经典版本。
谢素台作为早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中国女性, 深受积极女性文化的影响, 其译本有着较强的性别意识。从女性意识层面来看, 女性译者似乎更能够体会女性人物的情感并能恰到好处地捕捉其内心的情感变化。另一位男性译者草婴, 对列夫·托尔斯泰的研究颇深, 他系统地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全部作品。
对照原文, 可以发现草婴和谢素台在翻译风格上差异较大。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 再加上当时社会气氛、人文观念对男女两性的不同要求, 导致了男女译者在翻译同一部作品时使用的语气及词汇等都不尽相同。
三、《安娜·卡列尼娜》两版译本的比较
1.女性外貌描写的翻译
对《安娜·卡列尼娜》同一女主人公安娜形象描写的翻译, 女性译者和男性译者进行的处理有所不同。我们不难发现, 不同的处理会导致读者对人物不同的幻想。
草婴译:那倒不是因为她长得美, 也不是因为她整个姿态所显示的风韵和妩媚。
谢素台译:这并不是因为她非常美丽, 也不是因为她整个姿态上所显示出来的优美文雅的风度。
女性译者谢素台的翻译“优美文雅”给读者以想象安娜的空间, 然而男性译者草婴的“风韵和妩媚”, 安娜是为年轻女子, 用“风韵和妩媚”形容这样一位妙龄女子不太合适, 笔者认为草婴的译文会破坏安娜纯美的形象。
2.女性心理描写的翻译
一直以来, 女性处于父权社会的统治之下, 由于男女两性在心理方面的差异, 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对原著中女性心理描写的处理也必然不同。相比男性译者, 女性译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更能详尽地刻画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 将其内心世界展现于读者面前, 从而引起女性读者的共鸣。
草婴译:明明看见她绝望、心碎, 怎能不吭一声, 若无其事地走掉?
谢素台译:望着她, 看见她绝望得心都要碎了, 居然能带着冷淡而镇定的神情, 不声不响径自走掉呢?
显然, 谢素台的译文更加动人, 贴近安娜和伏伦斯基争吵后, 安娜内心所遭受的折磨和悲痛。
3.语气的差异
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在语气的表达上略微不同, 女性译者在语言的表达上比男性更加生动贴近, 也使译文更具有感染力和魅力。
草婴译:“她真可爱”老太婆说。
谢素台译:“迷人的很呢”老夫人说。
比较而言, 草婴选择用陈述句, 没有表达出老夫人兴奋和自然的语气。而谢素台的译文语气欢快, 译文中用的“呢”字, 具有很自然的女性色彩, 使读者感到亲切, 读起来也更加流畅。
4.词汇选择的倾向
和语气的差异相似, 词汇的选择往往也会受到男女译者性别的制约和影响。
草婴译:他从窗口看着她走到哥哥面前, 拉住他的手, 热烈地对他说话, 说的显然是同他伏伦斯基不相干的事, 这使他感到不快。
谢素台译:他从窗口看到她怎样走上了她哥哥面前, 挽住他的胳膊, 开始热切地告诉他一些什么事情, 一些显然和他伏伦斯基不相干的事情, 这可使他苦恼了。
“不快”只是表达出不高兴, 而“苦恼”则多了一层烦扰、痛苦的意味。“不快”一词, 表达出了伏伦斯基强势和权威, 他希望安娜也能像他一样关注他。而谢素台的“苦恼”则更加情感化, 笔者认为“苦恼”一词更能体现出伏伦斯基初见安娜后, 被安娜所吸引, 其间内心的变化。
5.女性称谓的选择
女性译者保护女性的本能意识反映到译本上, 会弱化或改写对女性带有偏见或是歧视的说法, 维护女性尊严。这在译本翻译中对女性称谓的选择上有明显的倾向。
草婴译:无知的娘们把孩子给折磨死。
谢素台译:无知的农妇饿死小孩。
在此例中, 无论草婴译本的“娘们”还是谢素台译本的“农妇”都是对成年农村妇女的称谓。“娘们”更加口语化, 经常被用来表示对农村妇女的蔑称, 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使用“娘们”一词会给女性读者造成不良的心理感受。而谢素台的译本选择了“农妇”一词, 更加尊重女性, 照顾了女性读者的心理感受。
四、结论
基于以上五个实例, 不难看出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在面对同样一部作品时, 会存在性别意识的差异。通过对《安娜·卡列尼娜》草婴和谢素台两版中文译本的对照, 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女性心理和语气, 刻画女性人物心理并突出女性形象。不可否认, 不同性别的译者会或多或少地传达出一定的性别意识和性别色彩。
参考文献
[1]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草婴, 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2]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谢素台,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8.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篇八
她,是一位悲剧美的女性化身。她生性淳朴善良,富有同情心,却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一个十足的做官机器,冷酷,虚伪,自私。
安娜压抑住了她对爱情隐约的纯真憧憬,却遇到了风度翩翩的伏伦斯基,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舞会上,他们一起跳卡德里尔舞。伏伦斯基臣服于安娜,因“她的眼神和微笑中闪动的难以克制的光辉,像火一样燃烧着他的全身”。这爱火过于猛烈,最终将一切焚烧殆尽——安娜怀孕了,她在没有和丈夫离婚的情况下,和伏伦斯基私奔了。
他们去欧洲旅行,这幸福使安娜充满了生的欢乐,而伏伦斯基却并不觉得特别幸福——他需要社会活动,他无法像安娜一样把感情完全投注在一个人身上,他们的关系也渐渐恶化。社交界对安娜不认可,心爱的儿子也长期不在身边,安娜的生活中只剩下伏伦斯基的爱。然而,当这爱渐渐淡漠,她也唯有走向毁灭之路。
“那里,倒在正中心,我要惩罚他,摆脱一切人,也摆脱我自己!”她卧倒在铁轨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也是托尔斯泰对俄国社会的无限控诉,对安娜的无限同情。
当时的俄国正处于大变动时期,封建的俄国受到资本主义的冲击,“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一切都刚刚开始建立”。无论是社会制度还是风俗习惯,都在变动。俄国在旧世界与新世界的十字路口徘徊,而每一个怀有爱国之心的俄国人内心都受到强烈冲击。此时,托尔斯泰那敏感而仁慈的心灵也感到惶惑。他想接触人民受到的苦难,却发现自己是那样的无能为力。
也许书中的人物列文更像是托尔斯泰自身的写照。他希望通过改革来改善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却发现这是行不通的。农民会认为地主老爷是在想新的方式折磨自己、剥削自己,他们生来就有地位上的差异,导致他们在骨子里无法交流沟通。列文拥有美满的家庭,但他依然在精神上感到苦闷,他甚至想过自杀。他对于上帝始终持怀疑态度,但他的精神是无比纯洁的。
列文对安娜的看法也许比其他任何人都来得透彻,他说安娜是一个多么奇妙、可爱和可怜的女人。他看得出安娜的不幸,发现她脸上有一种洋溢着幸福的光辉并且努力把幸福传递给别人。他们都是具有很多美德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安娜最后臥轨自杀,因为生活将她击垮;列文的改革则因为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无法改善而搁浅。
“一切都是虚假,一切都是谎言,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当历史的厚重云烟被拂去,托尔斯泰留下了一幅浅灰色的俄国人物百态图。但更重要的是,书中众多人物形象,将永远熠熠闪光,照亮后人前进的路。
9.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九
故事开始于火车站也结束于火车站。安娜与沃伦斯基彼此回眸凝望一瞬,从未体验过的感情不可避免地被激活—燃烧—渐暗—自毁。
前面78章并没有什么,冲破阻力,终于终于在一起了,真的挺好。恋爱的浓情蜜意与同居的情投意合让两颗心紧紧依偎,彼时的安娜满眼都是柔情,浑身散发着光。两情相悦,挚爱贴身不离,脾气温柔地似水如涟,轻叩心门。
由于当时俄国贵族阶层的偏见与对女性的双重标准,安娜无法回到社交界,被完全孤立,陪着安娜在乡下与世隔绝地厮守了半年后,沃伦斯基顺利又体面地独自回到贵族社交阶层中:赛马、选举、忙公务。与安娜也正式进入平常夫妻的相处模式。并希望妯娌多劝劝安娜把原来的婚姻结束掉,完完全全成为他法定的妻子。
这是正常的,可安娜因为被原来的圈子完全孤立,她同时也为了他失去了太多,她太害怕了,所以沃伦斯基成了她唯一可以倾诉和守候的对象。她为他付出了太多,想要同等的补偿和宠爱,想要更多的陪伴与体贴,真的没有错。她和他由彼此奋不顾身地相爱变成了一方歇斯底里地索爱,而另一方平静地爱着。由于沃伦斯基白天不在家,晚上很晚才回家,安娜变得猜忌、易怒、爱争吵。沃伦斯基回家很热情地与她说些白天的见闻,也能立刻引来她的不满和争吵。
她为了唤起他的兴趣,打扮地更漂亮等他晚归给他看,文中说“他知道是为他而打扮,他很中意,但中意太多次了”,对,中意太多次之后便成了毫无感觉的习惯。安娜不明白:以色侍君,何来长久?
她假想他不爱她了,为了弄明白她是否还有容貌上的魅力,总是当着他的面或背着他与人调情,故意展示自己天生的姣好面容,当然也每次都让异性一下就喜欢上她。当异性表现出对她的垂青时,她会开心、自信并立刻陷入苦恼:为什么她唯一想取悦的人慢慢减少爱她的程度。安娜不明白:她渴求的“一生永远在恋爱”的状态是不可能的。那些因为外貌喜欢上她的人,也会在热恋后慢慢变成生活过日子。
她总在他回家后与他争吵,几乎天天找他吵。争吵时言语犀利,必须占上峰,争吵后又会认错要和好。每次他都尽量让步,可让步后言谈间的语气都会比上次争吵结束时更冷漠一些。更冷漠了就招来她更多的猜忌:他是不是不爱我了。安娜不明白:这是让步后的报复心理,感情都在争吵中磨光了。
如果安娜身段放柔软一些,或许她的结局会很不错。期待男人看在自己牺牲那么多的份上,能主动一成不变地宠爱自己,女人的心思都这样,不然就不是女人了。但男人既然慢慢回归过日子式的平淡,要么跟着一起走向平淡,要么好好地谈,谈一次不成谈四五次也行,就直接说“我要被你宠,早点回家陪我多说说话,为了冲破阻力和你终身厮守,我主动放弃了太多,我就只剩你了,我想要你多关心我,体贴我,疼着我”。其实,沃伦斯基很宠她,并没亏待和冷落她,而且非常顺着她。
安娜自杀前一天,决定提前回乡下,要求沃伦斯基抛下莫斯科继续和她隐居,因为沃伦斯基做不到在安娜规定的日子走而又一次吵架,争吵过后沃伦斯基主动想办法提前解决自己的难处,帮助她实现心愿。
自杀当天喝着早餐咖啡,她又挑事吵架,吵完他出门探望母亲,他想回头看她一眼再走,狠狠心没看。她等着他看她一眼,没等到,便终身错过。
自杀前几小时她去和她的假想的情敌道别,一路上看到什么都是各种厌恶的想法。精神状态全线奔溃,爱得义无反顾,死时亦然。
选择这样结束自己的人生太任性,任性到极致。沃伦斯基面对她的尸体同样奔溃,一个半月没有说话,尝试自杀,最后参军奔赴前线,被送往前线的当天牙齿疼到满嘴口水,口齿不清。他的牙齿非常健康,是因为她的任性离开导致他基本不吃饭,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10.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 篇十
推荐阅读:这是我读过的最好小说的其中一本。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像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这是我读过的最好小说的其中一本。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
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族女子,在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里,她像芜草丛中的奇葩,她不是一般的美,而是惊人的美,她的聪慧典雅质朴活跃,她的单纯沉静从容高贵,使得她在各种场合下出现都是美艳绝伦的。
对安娜一直怀有成见的列文,都为她的美为她的丰富活跃的精神世界所吸引,她在瞬间由悠闲恬静而又显得那么优美端庄突然变为好奇,气愤和傲慢的神情,她的美貌,聪慧和良好的教养,都深深打动了他,使他不由得在心里赞叹道:“这是怎样一个女人!”“一个多么可爱,出色,惹人爱怜的女人!”“这个活人身上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风度。”短暂的会面,便使列文依依不舍地离安娜而去时,他“又望了望那幅画像和她的姿影,他感到对她发生了一种连他自己都觉得惊讶的一往情深的怜惜的心情。”
安娜的美不仅溢于言表,更富于内心,她心地善良,单纯自然,感情热烈真挚,对不幸的人怀着深厚的同情,她对受了欺骗的杜丽表现了无限的关切,温柔,真挚,善良和友爱的感情,如此一位优美的女性,他所追求的不过是真挚的爱情与母爱,可她的追求由一开始便注定了无尽的悲剧结局。
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而爱情,最绚烂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礼物,最大的快乐和最大的幸福最终将安娜带入了痛苦的深渊。
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弗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弗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
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弗龙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弗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被爱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幸福,而快乐始终赠与那些无私的爱者。
可是,“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安娜和弗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安娜想起了家庭和道德,弗龙斯基想起了责任和义务。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极度的矛盾使安娜忍受着巨大的煎熬,在理智与情感面前难以适从。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
而弗龙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弗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弗龙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
安娜的感觉是敏锐而正确的,弗龙斯基在精神上已经抛弃了安娜,却因为良心和责任不敢这样去做。
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安娜轻柔弱的身躯,我们突然发现,原来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体,而是人的灵魂。
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我不认为两个灵魂的相触一定要用某种契约作为凭证。
现行婚姻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 安全?情感?良心?
安娜可以不屑于世俗的嘲笑和讥讽,但却不得不受到婚姻制度的困扰。现行婚姻制度实际上对没有爱情的婚姻保护更多。
晚年的托尔斯泰拒绝肉食,因为在他看来,猎杀动物,既是残害生命。
他的一生一直在维护着人的尊严。他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广阔的人文精神都留在他那些伟大的著作中。
从最早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叶赫留朵夫,到《战争与和平》中的皮埃尔,《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列文,到《复活》中又以叶赫留朵夫作为完结,我们始终看到一个身材魁梧,外表腼腆,温文尔雅,思想上却又极端自审和复杂的人,这个人实际上就是托尔斯泰自己。在这个人最初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庄园中的农奴,并宣布他们获得了自由,想用自己的行动给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作出一个表率(《一个地主的早晨》)。后来他放弃自己公爵的身份,要跟一个地位低下的妓女结婚(《复活》)。到了八十高龄,托尔斯泰还为了寻求真理而离家出走,最终客死异乡。
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真理与美善就像道一样玄妙深微,不可言说,无影无踪。丰富啊,可以包容宇宙,博大啊,可以气吞山河。只有对生命的深刻体悟,才能感知到它们的存在。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
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
11.安娜·卡列尼娜的悲剧形象解读 篇十一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 悲剧形象
一、社会悲剧
(一)上流社会的圈套
托尔斯泰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俄国为背景,当时的俄国正处在历史变动时期,经过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俄国迅速形成,但沙皇统治仍占据优势,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整个俄国的社会形态处在新旧思想交替的大转型时期,正如作品卷首所言:“全都乱了套” 。虽然“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但是上流社会仍然左右着整个国家,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女主角安娜悲剧的核心就是她身处上流社会贵族阶层的环境之中。彼得堡的上流社会是一个整体,大圈子里套着小圈子,安娜出生于显赫的官宦世家,丈夫卡列宁是当时沙皇政府的高层官僚,情夫弗隆斯基在军官学校长大,是一位青年军官,他们把安娜紧紧地圈在复杂的矛盾框架之中,无论她怎样挣扎都跳不出悲剧的旋涡。
安娜的丈夫、帝俄的高层官僚卡列宁又是种种圈套中最致命的一环。卡列宁是一位“铁腕”政治家,但在妻子的婚外情面前,却是一块“软豆腐”。他看到安娜和情夫不成体统地坐在小桌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委婉地要妻子一同回家;当妻子与情夫热恋后回家也只是 “想与妻子谈谈”;更有甚者,当安娜明白地告诉卡列宁:“我爱他,我是他的情妇,……”正是卡列宁这种为保持自己上流社会体面地位的迂腐行为一步步将安娜送进悲剧的深渊。
(二)伦理道德的压迫
安娜是在家庭观念、伦理道德和社会舆论的压迫中逐步走进悲剧深渊的。上流社会的人们用虚伪的道德观和宗教伦理逼使安娜低头。当弗隆斯基和安娜的婚外情闹得满城风雨时,那些妒忌安娜的妇女们和上了年纪的人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用道德的剑锋直指安娜的胸口。而安娜身上的婚姻绑架和道德桎梏又使她不能用行动反抗,不离婚就不能结婚,不结婚就只能以情妇身份与布隆斯基交往,这让布隆斯基无法忍受,最终矛盾爆发。
(三)包办婚姻与腐朽制度的毒害
安娜受到包办婚姻制度的毒害,少女时期就被包办嫁给了大自己二十岁的丈夫卡列宁,可以说是反动官僚与地方贵族互相勾结的一桩婚姻交易,毫无真爱可言。官僚极其卡列宁为人虚伪、刻板,一心追求政治地位,完全不懂爱情。安娜和他过了八年没有真爱的婚姻生活,使她饱受精神折磨,她说:“八年来他窒息了我的生命,窒息了我身上一切生气勃勃的东西,他从来没有想到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生生的女人。”这种形式婚姻促使安娜走向婚外情的道路,与风流倜傥的青年军官邂逅爱情,成为悲剧的源头。安娜所谓的“真爱”在社会制度的桎梏下是不现实的,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俄国社会虽有一股力量呼唤安娜解放天性、自由去爱;而另一股封建势力却又在对她的梦想无情扼杀,使她无奈成为新兴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要求与封建残余势力尖锐冲突的牺牲品。
二、个性悲剧
从安娜自身原因来看,她的悲剧根源则是个人欲望与伦理道德的冲突。自从她与布隆斯基走到一起,她的内心就有三种矛盾纠结:
一是无法割舍的亲情。安娜爱布隆斯基,同样也爱自己的儿子,要她完完全全抛弃儿子跟随布隆斯基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当她想到儿子,想到他以后将怎样对待她这个抛弃父亲的母亲时,她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十分害怕,简直无法认真思考,只能像一般女人那样用虚伪的判断和语言来安慰自己,好让一切都保持原状,并忘记儿子将会怎样对待她这个可怕的问题”。安娜对儿子难以割舍的亲情时刻在她心中涌现,对她进行鞭笞,使她的良心不得安宁。
二是爱情回报的恐慌心理。安娜对布隆斯基的爱是深不见底的,她把自己的生命都给了他,她渴望在布隆斯基身上得到爱情的回报。然而她越迫切,却离爱越远。直到与布隆斯基的爱出现裂痕。并不是布隆斯基真的不爱她了,而是她爱得太理想,现实的骨感使她对爱的期望急转直下,直至成为爱的牺牲品。
三是自我道德良知的愧疚。人对待事情的态度,既受公共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又受自我内心良知的审判。安娜的红杏出墙,如果不去公开,按照当时的社会公德来讲,并不能算作不可饶恕的错误。但婚外感情不能追求合法化,是当时上流社会共同达成的一种默契,只要不公开,就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一旦公开,那就是违反了规则,打破了默契,公然与社会公德为敌,这就是托尔斯泰厌恶上流社会假面的原因之一。但安娜不愿做两副脸面生活的女人,她希望与情人公开、合法的结为夫妻。这必然违反了当时上流社会的游戏规则,必然为世人所不容。
安娜的悲剧是在社会和其自身双重矛盾冲突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必然结果。虽然安娜的反叛以失败告终,但她对旧制度的勇敢反叛和对真爱不屈不挠的追求,至今仍感染着无数渴望真爱的心灵。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
12.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篇十二
可能一错之后,便再回不了头。越来越多的碰面,幽会。培特西夫人家的狂热,赛马场的惊慌,直至那个黑夜,安娜眼中的光。“爱,他也会懂爱吗?太迟了,一切都太迟了。”卡列宁这个强有力的政治家,第一次感到软弱无力,束手无策。像一头公牛,驯服地垂下头,等待着他已感到的高举在他头上的利斧。
我承认奥勃朗斯基说的有一定道理。嫁了一个你不爱的人,没有爱情,也不知道什么叫爱情,却结了婚,但这事木已成舟。后来你爱上了一个不是你丈夫的男人,这是很不幸,但依旧是木已成舟。这事被你丈夫知道,他饶恕了你,这是现况,现在的问题是:你能不能再跟你丈夫生活下去?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婚姻是一份承诺,责任,将两个独立的生命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一段爱情尚有开始,维系与结束,何况婚姻。倘若不爱,为何不在一开始便坦诚相告。既然决定选择了那块贝壳,就不应该抱着挑选的心态再去海边。
安娜选择放弃一切,放弃丈夫,儿子,远走高飞。离不离婚,得不得到他人认可都无所谓。只要有那份爱情,只要他还爱她。伏伦斯基选择放弃仕途,自毁前程。尽管这在他以前是从来不敢想的,但他确确实实做了。他不是那种不渴望功名的军官,与他同期的谢普霍夫斯科依连升两级,获得了青年将军难到手的奖章。他羡慕,但为了安娜的爱情,他愿意放弃。
拒绝塔什干那项迷人而危险的任务,照伏伦斯基以前的看法,是可耻的,是办不到的。但现在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拒绝,上级对他的行为稍有不满,他便立刻辞职。
维特式的狂恋,互相毁灭对方的生活,甚至生命,只为了证明我爱你。这,还是爱情吗?激情终有退去之时,梦幻总会回到现实。列文与伏伦斯基一般,甚至更甚,神魂颠倒,他觉得他和他的幸福就是整个生存的主要目的,也可以说是唯一目的。他什么也不想考虑,什么也不想打算。有了爱情与幸福,其他什么他都不在乎。
可吉娣不一样,她知道列文在乡下有他心爱的事业,即便她根本不理解列文所做的事,即便她根本不想去理解。但这并不影响她认为这事业是很重要的,她知道他们的家将安在乡下,所以她拒绝去国外,想开始他们的生活。
相似的人,相似的故事,却如此讽刺。即便安娜再有风韵,侧脸的弧线,举杯的姿态,一切都好似精心修饰。伏伦斯基知道她是有意这样做,可是偏偏感到无趣,越发的渴望自由和外面的世界。厌倦,猜疑,互相终会怨起对方。无法避免,激情褪去,当时所做的事一件件都会显现出来,好的,不好的,愿意的,不愿意的,冲动的,后悔的。
我还很清晰的记得,安娜对伏伦斯基说:我能要求您怎样,我只想求您不要抛弃我。不,我要的是爱情,可是它没了,这一切都无关紧要了。撕心裂肺,空中楼阁,又能如何。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卡列宁少一点虚伪,安娜多一点决心,伏伦斯基多一点责任,故事会不会好一些。
13.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体会感想 篇十三
安娜自身性格的矛盾是悲剧内在因素。
一方面,安娜是勇敢的,她始终不悔自己选择的道路:“假使一切要从头再来,也还是会一样的。”她鄙视那班贵族男女堕落虚伪的生活,在剧院里她向整个社交界抬起了高傲的惊人美丽的头。
另一方面,安娜性格自身便有着不可弥补的局限性,面对社会,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的要求。她变成了攀扶在渥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渥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她渴望渥伦斯基尊重她的感情,把她当作朋友和知已,而非情妇。但她没有意识到更不知如何才能争取到这种平等与恒久的爱情,她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一切都被操纵在渥伦斯基的手里,甚至在每一次口角之后都吓得浑身发抖。
她内心永无休止的矛盾与痛苦源于她对生活对自己目前处境的迷惘与恐惧,她的生活,她的信仰和她的追求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她本能地反抗一切,又本能地忍受着一切的冲击。
她爱得愈深便愈没有安全感。到了最后,她甚至被迫使用一般上流妇女使用的靠姿色与服装去吸引渥伦斯基的视线。企图牵住他日益冷淡的爱情。
愈是临近悲剧的结局,安娜的内心矛盾冲突就愈是复杂,深刻,尖锐。她一会儿恨得那么深沉,一会儿又爱得那么热烈;一会儿她表现得那么坚强勇敢,一会儿又显得那么软弱怯懦;一会儿她觉得自己有一千个理由值得骄傲,一会儿又感到自己屈辱卑下;一会儿她期待得那么殷切,一会儿又失望得那么可怜;一会儿充满了生的欢乐,一会儿又幻想着死的恐怖——她的内心永远充满了惊涛骇浪,她爱得那样深切,却又爱得那样痛苦。她觉得自己酿造了一切罪过,又觉得一切罪过吞筮了她!如此一个丰满凸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成了作家笔下一种永远惊人的艺术力量。
安娜的矛盾还在于母爱与情爱之间的取舍抉择,她一生只爱两个人——谢辽沙与阿克历赛,她对杜丽说:“我只爱这两个人,但是难以两全,我不能兼而有之,但那却是我唯一的希望。”邂逅渥伦斯基之前,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谢辽沙的身上,儿子曾经是她生活的全部意义,她全身心地爱着谢辽沙,甚至连离开他一刻都不行。爱情与母爱乃是一个女子正当的生活权利,冷酷无情的社会却把它们分裂并对立起来,作为陷害安娜的工具,逼她走上悲剧的绝路。
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错了,他带给她的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读书心得个人感悟09-16
看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观后感700字06-29
安娜.卡列妮娜的悲剧根源论文06-30
波丽安娜读书心得参考文章11-03
波莉安娜读书心得600字11-17
波丽安娜读书心得总结观后感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