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通用8篇)
1.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篇一
关于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蒋宁 汪雷
世纪之交,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再次成为国内学术界注目的焦点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对21世纪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仅仅分析这种转变的必要性、意义和一般实现途径是不够的,理论界更重要的任务在于精确地判断出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既有水平,认清阻碍我国实现集约化农业的诸种障碍因素,并结合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村改革现状和农民的具体实践活动,寻找出一条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途径。
一
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我国目前农业增长方式的现状和水平。
一般而言,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集约化经营方式基础之上的。农业的集约经营是一种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改良品种,改造土壤,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并通过有效、科学地施肥和精耕细作等手段的应用,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有效、持续发展。这与那种单纯地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农业的增长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有的同志仅将精耕细作看成是集约型农业的基本特征,由此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确定我国农业生产的现有水平。他们将农业生产方式划分为美国型、西欧型和中国型三种基本模式,认为美国的农业生产选择的是一种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西欧由于土地稀少、人口密集、资本集中、技术先进,故而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典型的集约化特征,中国介于二者之间,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就是精耕细作,因此,就集约程度而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于西欧而高于美国。乍看之下,这一判断不无道理。但只要对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增长方式的现状有一些粗略的了解,此一结论的不合理和非科学性就十分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国农业生产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小农经济生产经营方式特征显著。
目前,家庭承包经营仍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这一形式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在数年之内接连跨上新的台阶。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着天然的不足,它以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土地经营规模狭小,抗灾能力不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较弱。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即达4.0731亿吨,比1978年增长34.65%,但此后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都步入徘徊和低速增长期,至1993年,粮食产量才首次突破4.5亿吨大关,1996年虽以5.0454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但也仅比 1984 年增加9700余万吨,12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1.99%,这一增长速度甚至赶不上11年来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粮食增长速度的缓慢,不能不说其与农业生产的小规模经营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集约型农业是建立在一定量的土地经营规模基础之上的,没有土地经营规模的稳步扩大,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农业生产就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所谓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就无从谈起。据国家土地局最新调查,我国实际可耕地面积接近1.39亿公顷,但人均耕地仅有1.5亩,约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997年,乡村农业劳动力总数为3.24亿人,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也仅有0.42公顷。此两组数字,美国则分别为我国的6.5倍和63倍。此外,我国每万名农业劳动力仅拥有农用大中型拖拉机21.2台,大中型拖拉机机引农具29.97部,农用载重汽车22.88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仅拥有小型及手扶拖拉机8.77台,机动脱粒机5.15台,农用水泵7.9 台,机动喷雾(粉)机0.38部。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程度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由此,我们很难得出我国农业生产集约
化水平高于美国的结论。
2.精耕细作虽是我国农业生产的表征之一,但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其与现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有着本质的差异。所谓传统意义的精耕细作,是指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农作方式,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依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实现农作物产出量的增加。而现代农业的精耕细作,在要素投入的选择上,显然与此大相径庭,资本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相应地,劳动力要素在量上的投入则呈现出不断萎缩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乡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被转移出来,农业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较改革前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特征,1997年,我国农业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仅为2.08亩,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只有4818元,农业生产效率仍然低下;而滞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仍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47%,由此而形成的“精耕细作”,显然不同于集约型农业下的精耕细作。
3.我国农业经济基本上属于自给半自给经济,既存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系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相去甚远,农村、农业、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与市场相互隔离的状态,这是与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不相适应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总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其基本环境条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我国农业经济及其生产方式,要完成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困难重重,这一点,已再三为各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所证明。
综上,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基本判断:我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当低下,以规模化、商品化生产为前提条件的农业集约化进程尚未有效展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其面临的困难之多、之大可能远远要超过许多决策人士的设想。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就不能不立足于这一现实,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这是我们寻找我国农业集约化道路的思维基石和基本出发点。
二
要使我国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首先必须解决诸种与农业集约化相左的阻碍因素。这些因素既包括宏观的、外在的因素,也包括我国农业发展自身存在的各种内在因素。
1.农业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脱节问题。由于小农经济构成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与商品化大生产的要求相互矛盾,如此,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丧失了基本的市场环境条件。如果农业生产方式不能与现代市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那么,集约化农业对中国农业而言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将农业、农民和农村迅速推向市场。
2.资本投资问题。集约化农业对资本的需求是巨大的。在要素投入的选择上,集约型农业实现产出量的增长更多地依靠资本与技术投入的增加(技术的投入更表现为对资本的大量需求),而非如传统农业那样,仅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就能实现增长。显而易见,现有的小规模农户经济是无法积聚起转向集约化农业生产所需的巨大资本的。截止199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2090.1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这一数字大约比1985年增长了
1.5倍,但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9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为2131.21 元,而人均现金支出则高达2297.3元,这意味着该年农村人均储蓄为-166.09元。如此,我们很难想象我国的农业生产主体能够积累起足够的资本金来支撑集约化农业的运行和发展。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户经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极弱,在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条件下,农业生产主体无法走向集约化经济增长道路。因此,能否寻找到新的资本注入途径,这是关系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能否顺利转变的核心问题。
3.劳动力素质问题。集约化农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显然,我国现有的农业人口素质水平是不符合集约化农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起码要求的。这表现在以下方面:(1)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文盲半文盲人口高达2亿以上,且90%以上集中在农村。另据有关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者所占比例极低,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却占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2)据统计,至1996年,我国已进入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年均进入育龄的妇女100万以上,净增人口80%在农村。同时,截止199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尚有5000万左右。人口生育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生越多的贫困农村家庭无力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旧文盲尚未铲除,而新文盲却在不断滋生。以此推论,我国未来的农业劳动力素质前景堪忧;(3)80年代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民工潮的涌动,我国农村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业已呈现妇女化和老龄化的趋势,受教育程度稍高的农村青年都急于跳出农业生产部门,如果这一态势无法遏制,那么,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滑坡就不可避免。凡此种种,皆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未来的集约化农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未来的集约化农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衡量的标准绝非仅仅是汉字识字率的高低,除了劳动技能以外,是否掌握了生物、化学等先进科学知识,是否能够应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来熟练地获取全球或地区最新信息,甚至市场感知能力、交往能力乃至于创新能力,都将涵盖于高素质范畴之中。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是我国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首先解决的一大课题。
三
如上所述,我们可将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农业的资本自我积聚能力和提高农业活动人口的基本素质三者看成是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先决条件。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并联系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笔者认为,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是我国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途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1.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村、农业与农业生产主体走向市场、与市场经济联结起来的内在驱动力。如前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农业制度中,在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农户经济中,满足于自给半自给现状的农业生产主体是不可能主动去关注市场的。这也正是我国农业与农村长期游离于市场之外的深层次原因。那么,如何促使农业生产主体主动去关注市场并进入市场呢?问题当然在于必须寻找到农民与市场相互联系的利益结合点,只有当农业生产主体切身感受到市场与其物质利益密切相关时,他们才能主动地融入市场,成为或希望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合格主体。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农业产业化对农民乃至于农业与市场联结的驱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业化的结果导致了农户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农产品产出量的迅速增加,增强了农业生产主体对市场的依存度与关联度,最终将使农业内在地产生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烈需求,并为集约型农业构筑好必备的市场环境条件。
2.农业产业化能为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营建一种较为合理的内部资本积累机制,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准备。集约型农业必须是高技术含量、高投入与高产出的农业,如果不能在农业内部建立起一种合理的资本积累机制,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就缺乏资金支持,那么,所谓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只是一个神话,不存在任何现实可能性。回顾2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由1978年的133.6元上升至1997年的2090.1元,细加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农民收入提高的原因有三:一是农业制度的变革创新致使农产品产出量迅速增加,二是价格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实际售价,三是80年代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和始于80年代中期并一直绵延至今的民工潮,使农村居民的实际货币收入产生了大幅增长。但由于我国农村尚处于由贫困型向脱贫型、温饱型转变的特殊发展阶段,农民的诸多物质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与社会其它各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仍然低下,因而,农民不能、也不愿对农业生产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并且,在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农业部门也始终无法有效地构建一种合理的资本自我积累机制。农业产业化的成功实践及其在增产增收方面昭示出来的巨大潜力,一方面将为我国农业发展解决资金匮乏和物质、精神动力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又可在农业内部培育形成资本自我积累的合理机制,这就为未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扫清了现实障碍。
3.农业产业化能有效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从而使集约型农业的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趋于缓解。农村居民和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及综合素质普遍低下,业已构成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大阻碍力量,尽管政府和社会为此采取了种种对策措施,如颁布实施《教育法》、实施“希望工程”、“春蕾工程”等,但并未阻止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下滑的势头。然而,从实践效果来看,农业产业化却在一定程度上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这一社会难题。通过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1)由于中介组织的加入,农业产业化为农业生产部门引进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市场人士,从而改变了传统农业劳动力的总体结构和素质结构;(2)农业产业化成功地把高科技融入农业之中,拓宽了农民的视野,提高了农民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利于现有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的改善;(3)农业产业化使农业从业人员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从而为我国农业后续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相信,农业产业化必将构建一个巨大的人才资源宝库,以满足未来集约型农业对各种人才的巨大需求。
4.农业产业化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农业生产主体进入市场、进入高科技领域所需承担的风险,为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扫除了心理障碍。集约型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技术含量都将有大幅提高的农业,集约型农业中的生产主体必然是为市场生产且已走向市场的市场主体,如此,则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农业生产主体肯定会面临两种风险,一为市场风险,一为科技风险。如果风险过大或风险预期过强,那么,农民将对集约型农业丧失信心且心怀恐惧,相应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就会遇到极强的社会心理排斥力。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多种经济主体的加盟,尤其是公司等市场活跃主体进入农业产业链之后,农民本需承担的风险被大大降低了。与此同时,他们切身体验到了市场的魅力和科技农业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因而,经过农业产业化浪潮锤炼过的农业生产主体,必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推动力量。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农业产业化为我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创造了诸多有利的条件;其二,农业产业化实践不断削弱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的各种阻碍力量;其三,农业产业化事实上已经启动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因此,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农业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现实途径。
2.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篇二
传统农业是指以人力、手工为主的劳动形式,靠传统发展经验的积累,以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为主导的农业。其主要特点为:科学技术长期维系不变、生产要素的需求长期维系不变、需求和供给长期处于均衡状态等。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的要实现工、农、交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任务,让中国走上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道路。
2015 年5 月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座谈会中提出了“四化”的观点,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而在这“四化”中,“农业现代化”发展环节较为薄弱,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型,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高效、安全、绿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业现代化指标分析
1、产业增加值与GDP贡献率分析
经济的增长与产业结构的优化密切相关,彼此互为条件,产业结构随经济增长或衰退发生变化,而产业结构的优化也影响着经济的增长。其中,各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可见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地位,进而也能反映出各个产业的发展情况,即产业结构优化的程度和进展。如表1 所示,由各产业增加值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其产业增加值逐年减少,这说明从1995 年到2014年第一产业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但相比其他产业,其结构优化并不明显。从各个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可见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这也证明了巩固第一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对提高效益的必要性。
(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总局官网。)
2、农业机械化水平分析
农业机械化,是指利用科技创新,增加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改善农业的经营条件和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在各生产条件下,尽可能地利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作,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更有利于资源的利用和生态农业的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由表2 可以看出,1995 年到2014 年,各个农业部门的机械使用量都呈上升的趋势,但其增长幅度并不大,这表明我们应该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增加机械的使用量,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
3、城镇化水平分析
城镇化水平一方面反映出了城乡差距,另一方面也直接反映出了农村的发展现状。从2000 年和2010 年两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数和乡村人口数来看,城镇人口数有小幅增加,乡村人口数小幅减少,这说明我国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也随之有所增强。但从其斜率与占人口普查整数的增长比率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缩小城乡差距仍是我国目前的工作重点。
三、我国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
1、开放条件下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总局官网。)
在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农业逐渐成为一个“很贵的产业”。“谁来种地”的问题争论不止,农村经营模式存在“单打独斗”的无序现象。传统农业经营体系制约了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提升,增加了推进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难度,难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科技应用实施等方面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效应,降低了农业的可创性,影响了农业产业链、价值链的转型升级,使得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逐渐提高,甚至已经明显高于我国大多农贸伙伴国,使得价格出现倒挂现象。同时,因为质量不能保障,导致中国农业无法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让人们愿意接受和购买,使得提高农产品的购买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在出口环节,由于品牌形象与沟通合作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农产品被当做低廉的货物进行出口,影响了我国的出口贸易,从而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2、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还需加强
一方面,由于人们对主要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而水土资源逐渐缺乏,导致供给不足,使得其价格持续上涨;农业的不断发展,使得环境污染越发严重,重金属污染超标,生态系统退化,直接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其以后的持续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循环经济体系及保护制度不够完善健全,制约了农业向资源友好型转型,引起了资源无法合理配置利用、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速推进农业经济现代化转型的策略
1、提高农业的非价格竞争力,培育农产品品牌
我国农产品的品牌化是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经之路,是提高我国农业非价格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品牌胜则中国胜,品牌决定了中国出口在国际中的地位,及中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推进“品牌带动”战略,突出“绿色”、“友好”、“高质”、“安全”、“原产地”等特色,以培育高质量的农产品、确保食品安全为工作重点,建立绿色高效安全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购买力,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
2、构建农业合理的经营体系及经营制度
为促进土地流转集中,我国应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范围经营体系,结束部分“单打独斗”的现象,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一方面,我国应进行农业改革,建立保护制度,实行价补分离制度,坚守耕地红线管理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策略方针,有效提高产量,确保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另一方面,要健全与完善粮食质量安全的监管流程,以满足其绝对的绿色和安全性。综上所述,发挥市场在农产品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生产成本,防止价格倒挂现象的出现,进而增强农业价格基础竞争力。完善“土地承包权”、“所有权”、“经营权”的分置,以打破现有的无序现象,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充满能量、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化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建设,形成系统性优势互补的高效现代化农业产业组织体系,提高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在各方面的综合效益,加速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转型。
3、坚持资源友好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坚持走资源友好型现代化道路,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两方面的提高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都有利于我国农业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与创新驱动作用,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完善产业链的绿色化,使得资源高效利用,降低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变土壤耕种方式,保持土壤肥力。另外,要加大对东北黑土地的保护力度,减缓黑土层流失,影响农产品的持续种植及产量,坚守水资源红线。针对农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全面实施农业污染防控,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增强其使用效果,以减少其内源性污染。同时要加快西部的防沙治沙策略,扩展东部林业的发展,使我国农林休养生息,也要保护农业生态系统外的其他生物,恢复和加强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进而提高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十三五规划建议发布(全文)[Z].2015.
[2]解读“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Z].2015.
[3]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Z].2015.
3.农业人口城镇化问题经济研究 篇三
[关键词] 金融改革 社会保障 农民市民化
一、 农村的金融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就是要探讨用什么具体方式来解决农村金融所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金融领域呈现出金融总量扩大,金融机构多元化,和金融体制市场化的特征。但是,这种金融总量的扩大在很多农村地区并不是建立在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的基础上的,而是为金融机构自身利益服务,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对于多数农村地区还显得很遥远,而金融体制的市场化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意识,是为了市场化而市场化,而不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然地向市场化方向靠拢。因此城镇化过程中,金融机构要对自身利益的定位进行一些调整,要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相协调。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认识到了这点。据政府公布的最新信息,已有一部分金融机构重新开放了针对农村、农民的小额贷款业务。政府也可以一方面对信用社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引入新的大型金融机构,既从内在改变原有金融机构的结构,又从外部引入竞争,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二、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
农民主要靠土地、子女或者自我积累为自己提供保障。在当前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这种保障体系在保障能力上明显不足,也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违背。所以需要对它进行变革。
农村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灾害与事故保险四个方面。对于养老部分,依然采用社会和家庭相结合的形式,这样不会给社会造成过大压力,也由于对亲情的提倡利于整体社会的整合。医疗保险可以采用国家补贴,群体联保的形式来作为过度。对于最低生活保障的问题由于经济能力原因可以暂时搁置,只对于个别无劳动能力的进行救济,在整体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时候再进行规划。灾害与事故保险要以保险公司为主,大面积铺开,这需要政府的政策参与和支持。上海周边地区的农业投保率比较高,就得益于其经济情况好和政策支持。
加快郊区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新,促进农民养老方式的社会化和市民化。郊区征地农民实际上已经是法律意义上的城市居民,理应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我们可以为他们设计一个便于今后与城镇社保体系相衔接的操作方案:先办理养老保险,后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例如武汉市的城市化进程,启动了城中村综合改造工程。两年里已成功改造了41个城中村,今年内还将让二环线以内的56个“村委会”变成“居委会”,“村民”变“市民”。二环以外的23个城中村,则结合项目启动有条件地推进。“村民”变“市民”后,全部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原城中村的公共设施和居住环境也大为改善。
三、农民市民化
城市化是市民化的舞台和载体,市民化是城市化的结果和目的。农民市民化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实现社会现代化目标的过程。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发展道路的差异,在典型的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传统农民转化为城市市民常常是通过剥夺农村居民的土地、将农村人口驱逐到城市,使之成为城市工厂中的工人而实现的,这一过程保证了大工业扩张时期的劳动力供给和再生产。而在中国,农民到城市就业大多是行动主体理性选择和市场选择的结果。在农村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中,市民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阶段,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让大多数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才能说中国真正富了起来,才能最终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民市民化也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农村人多地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而解决这些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在于向城市转移,变农民为市民。让大多数人居住在农村,挤在有限的农业生产上,分享着有限的自然资源,中国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三位一体”的整体推进过程。因此,必须在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稳步推动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以共同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市民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农民市民化以后,进入到开放的现代化城市中,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言行举止、竞争意识等方面都将要发生深刻的变化,产生质的飞跃。
“农民市民化”这一概念,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农民、城市农民工等在身份上获得作为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如居留权、选举权、受教育权、劳动与社会保障权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则是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现有的传统农民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显然,完整的农民市民化应该包括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4.农业经济管理问题分析论文 篇四
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的背景之下,农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当下第一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农业经济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切实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在此,笔者从当下农村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结合对于新农村发展的认识和农业经济的管理心得,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旨在增强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更好的存进新农村建设。
一、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地方政府认识不到位。
在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当中,由于堤防政府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认识不充分,从而导致在实践当中存在诸多问题。当下在国内很多地方政府虽然在党的政策作用之下,开始了新农村的建设,但是对于内涵性的东西没有充分认识,没有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导致实效不大。而且,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当地的地方政府还没有树立起强烈的人才意识,多数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村的农业经济管理作为一项准公共服务而纳入公共财政框架。地方政府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核心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导致在后续工作实践当中,诸多问题得不到贯彻落实,问题重重。
2.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
在当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农村与城市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国家的政府复制,促进发展,旨在缩小城乡差异,但是农村的现状在当下不能够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少,伴随着先进农业工具的应用,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也因此,导致农村劳动力资源与有限的耕地资源的矛盾不断凸显。而长期在这种环境之下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当中的问题也会逐步出现,因为城市发展当中,沿海地区甚至出现了“用工荒”,而农村却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样便在农村经济发展当中,出现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而农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便会导致在人力资源还未得到有效的利用和开发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给城市也带来诸多方面的压力和困惑。
3.农业经济管理缺乏核心动力。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优秀青壮年和有知识人才外流,许多从农村走出去的劳动力很少又重返家乡进行建设的想法。其中包括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再加上青壮年的外出务工,重要的建设力量的缺失,便大大加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难度。近年来,在劳务输出地区,出现了诸多的留守村落,当地的农业劳动力就呈现出为女性化、老年化和儿童化倾向。没有核心的动力发展支持,导致在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当中,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起来问题重重。因此,在这样一个人口质量和结构基础上进行农业经济的开发和建设,必然会引起很多的困难。
4.农业经济管理偏重于增产增量,忽视质量控制。
当前我国对农业经济的管理,往往偏重于增产增量,忽视了对农业质量的控制。一些地区,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的管理着重于运用各项技术,去提升农产品的产量,例如开荒种植没有根据地域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经济作物、过多的使用机械,农药的过量使用、鼓励新品种种植等等,而没有提前的探索这些增产增量策施将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忽略质量控制的直接后果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当,造成环境消极的影响,例如环境污染、土地荒漠化等。此外就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例如农药残留过量,人们食用了这些农产品,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提升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1.地方政府加强对于农村建设工作的认识。
在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当中,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政府首先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农业经济管理的长期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另外,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各级政府更要重视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应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同时,积极发挥政府职能,在积极认识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招商引资,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
2.积极建设现代农业新结构。
在农村发展当中,积极的调整农业发展的结构,是农业经济管理当中的重头戏。首先在农业经济管理当中,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新型农民来打造现代农业。通过扩大和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范围与力度,来缓解当下农村和城市面临的双重压力。同时,也要提高农民应用技术的能力,大面积惠及现代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和改变农村经济结构。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推进国家第一产业的发展,对于构建新农村,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当下新农村建设当中,应该就地取材培养实用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现代新型农民。这样,不仅可以大大的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的农业经济,而且对于缩小城乡差距也有较大的积极意义。
3.鼓励青壮劳动力、大学生回乡建设。
在当下农村发展当中,缺乏一批高素质、有远见的队伍在农村发展建设。这样便导致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动力支持,因此,要为青壮劳动力、大学生回乡建设创立一个绿色通道。积极引导他们回家乡发展,这样既把城市文明带回了农村,提升了农村的文明程度,又利用所学到的一技之长,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对于加速新农村的建设,提升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都有诸多的积极意义。
4.加强对农业经济各个环节的管理。
对农业经济的管理要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不仅仅侧重于对农业生产环节的管理,从产前到产后加工都要加强管理。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各式各样的食品安全丑闻被媒体暴露出来,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流通、食品质量与安全监测等环节应该是农业经济的发展管理的重点所在。农业作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都是不能够忽略的,否则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可以出台相应的管理标准,对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设置质量标准,在管理农业经济的时候,就能够依据这些标准开展管理的工作,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顺畅。
三、结语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农村经济发展当中,更是如此,当下我国的国情是人均可耕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生产方式粗放型为主的特点。因此,在加强新农村建设当中,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民综合促使,使得农业发展不断的向集约型转变,这样,才能够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在缩小城乡差距的同时,和谐的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篇五
摘 要:文章列举了制约基层农业科技管理诸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本地实际的有效改进措施,指出了农业科技管理的重要性,对阐明发展农业科技有巨大意义。
关键词:基层;农业科技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推行,农民积极性高涨,农业产业化、绿色农业成为农业发展的潮流。因此,新的形势下需要我国广大基层农业管理部门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实施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扶持措施,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体系不完善,专业技术不高
现阶段,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农民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农业科技培训很少展开,农业科技管理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村科技培训推广弱化、边缘化,农业科技培训推广在乡镇失去了同农民的桥梁连接,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出现断层;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技推广的主力军难以发挥带头作用,无法发挥整体效益。长期以来,基层农业科技管理部门工作条件差、工资待遇低、人员流失严重,导致现有人员年龄偏大,难以引进人才,新技术无法引进,现有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法适应农业科技培训的要求。
1.2 资金匮乏
不可否认,充裕的经费是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的前提,但基层农技推广管理经费严重不足。由于绝大多数编制内财政经费不能落实到位,经费被截留或挪用普遍存在,农技推广经费大部分被用于行政事业支出,支出不合理导致使用效率低,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之农业科技见效期长,导致高新农业缺乏政府财政支持而得不到较快发展,农业发展也难以见效。
1.3 宣传不到位
再好的农业科技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否则一切形同于无,但是也要看到,在不少乡镇土地流转还没有大规模实施,土地耕种仍然停留在一家一户的模式,农业经营规模小、收益低,加之一些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科技素质低,农民对采用高科技的热情并不高;加之农业科技管理由政府主导,对农业科技宣传力度不高,群众难以接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
1.4 产业化、规模化不高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少农民仍然固守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而部分地区大规模的土地流转还没有实施,因此,在一些地方机械化水平还很低,这也导致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种植程度不高,严重制约着农业新技术规模效应的发挥。
1.5 科技骨干缺失
毋容置疑,农民期盼农业科技,而科技传播需要带头人,不少农村缺少农业科技骨干,缺失科技致富带头人。在一些农村即便有一些稍微上规模的种植户、养殖户,但是数量不多,专业程度不高,规模化不大,一般性产品多,高技能、专业化产品少,基本上是简单加工,科技含量低,深加工的少,缺乏打造精品意识,事实上,这都是科技素质欠缺的表现。完善体系,科学改进
2.1 实施产业布局,推进科技发展
基层乡镇切实从自身出发,制订每个村的发展实际,实施产业布局,或重点发展蔬菜生产,或重点发展养殖业,或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使每个村都有独特的农业优势和特点,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突破,为此,乡镇农业科技推广和管理部门要深入工作第一线,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扶持力度,确保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和推进实施。
2.2 积极引进科技成果
只有把农业科学技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东西,获得经济效益农民才接受,为此,基层乡镇农科部门要勇于担当,大胆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技术,可以作为牵线人,借助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化种植户、养殖户的实力,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姻,把他们先进的技术引进来,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化种植户、养殖户的示范带头,做好农技推广。
2.3 培养带头人
农业科技推广离不开传播者,这个传播者就是带头人。为此,基层乡镇农技管理部门要实施科技带头人战略。要选取那些热爱农村,热爱科学技术,思想觉悟高的有志农村青年,把他们作为农业科技推广储备人才加以培养;对他们进行长期的农业技术培训,或者送到农业院校进修,把他们培养为有文化、有专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的新时期农民,通过他们的带头示范作用,做好农业技术的辐射;基层乡镇农技部门要把国家惠农工程有效落实,选择好的项目和技术,选择好的示范村,树立好的带头人,通过示范带头,确保农技推广真正发挥最大效益。
2.4 建立市场,搭建桥梁
农业成果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农民才信服,才接受。这就需要农技管理部门真正走出去,为农业科技找市场,为科技成果找市场,为科技成果和市场搭建桥梁,使他们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农技管理部门可以借助于政府信息平台,建立起农业信息资源库,推广本地的农业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双赢。
新的形势下,基层乡镇农技管理部门要担负起建设新农村,高效推进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历史使命,积极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6.农业银行内部风险防控问题研究 篇六
业银行转制的过程中农行急需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由于这几年农行实行严格的进人管理制度使人员出现负增长为减人增效提高办事效率发挥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现有员工的年龄结构出现老化趋势以农行吉林省分行某支行为例职工岁以下的占员工总数的岁一岁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岁以上的员工占总数的也就是说人员年龄集中在岁到岁之间现在已出现了临柜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象。由于农行员工年龄普遍老化没有形成人员正常新陈代谢机制再加上不进不出不上不下及提拔任用青年干部的力度不够使农业银行员工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东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人员流动机制在农行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一方面在高调引进外部人才而另一方面由于内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出现了人力资源闲置现象有员工抱怨说进入农行几年基本上武功全废。由于员工数量多与质量差的结构不对称性也限制和影响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了人员数量对质量劣性替代一方面人海战术另一方面单兵作战能力不强。使得农行缺乏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改善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由于存在各层次、各岗位人员调配及区域性分布不合理使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挖掘致使经营成本增加。由于侧重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因而忽视了市场配置的职能总行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管得过死限制了个地区行的自主用人权。五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强规章制度制定后执行是关键农行执行力不强的几种表现简单化执行。在政策和规章制度具体落实的时候线条比较粗操作性不强往往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风险点抓得不准关键环节抓得不严。递减式执行。各种制度、措施从总行、分行、支行到基层营业机构层层打折扣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的机构传达贯彻迟缓传达上级行文件严重滞后致使许多制度、措施到达基层后已面目全非。抵触性执行部分营业机构在执行政策、制度时以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为理由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刚性的执行要求被软化、被弱化。表面化执行。部分营业机构执行上级行要求时做表面文章不结合实际照搬照套不注重实际效果。选择性执行。有的营业机构对规章制度的理解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影响了制度规定的严肃性。被动式或应付式执行。有的营业机构缺乏主动负责的精神敷衍应付对上级行的要求消极执行应付上级行检查对已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长期不落实致使有些问题屡查屡犯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农业银行内部风险防控存在问题形成的原因一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几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己初步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财务状况明显好转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显著改进。但是农行由于历史包袱沉重点多、面广、线长的自身特点被国家放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最后。而且有专家指出“四大国有银行改革是以一个庞大的金融既得利益集团来推动、主导及制度设计的改革因此为了维护这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之利益他们会进一步来强化以政府为主导国有银行体系来聚集社会金融资源的功能并以银行信贷配给的方式把金融资源分配到政府所希望进入行业或产业而这种以国家信用担保的国有银行体系能够让国有银行运作的收益市场化或个人化而让国有银行运作成本的社会化。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后的国有银行要想建立起一个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也是十分困难的”。∞风险防控上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农行各级领导看重的往往是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措施试图以严厉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关注较少要么没有要么形同虚设。二是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轻高层管理人员管理在一些基层行看来只有基层操作人员才有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因此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基层操作人员身上而对高层管理人员仅有离任审计没有日常的稽核监督。但从现实案例来看由于高层管理人员掌握着人力、财力、物力等大权由其引发的操作风险特别是内外勾结作案的危害性要远大于基层操作人员。三是重审计稽核轻全面管理。很多银行往往将操作风险视同操作性风险。在此理念的支配下银行往往将操作风险管理职能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而非风险管理部门虽然在总行建立了大风险部门但
从观念上还缺少大风险概念。从而造成很多类型的内部风险无人管理。风险防控架构尚不健全不能实现综合治理主要表现在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分散总行、分行长期以来未设立大风险部门缺乏负责统一协调和完善内控制度架构大多是分散地由各职能部门制定和执行。内部操作风险有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因素等四类因素引起几乎涉及到银行的各个职能部门。人员因素涉及到人力资源部系统因素涉科技部流程因素涉及业务部门及内部审计等后台部门而外部因素会涉及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部门。但从目前农业银行管理来看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比如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安全保卫方面的操作风注①易宪容农行注资改革的重点难点年月日《中证网》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险内部审计部门负责操作性风险科技部门负责系统方面的操作风险。各职能部门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执行者并且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容易导致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使内控制度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这种分散管理的做法使得银行系统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农行高层管理者更是无法清楚了解面临的操作风险整体状况。同时分散管理还使得有些操作风险因无人管理而陷入真空状态。操作风险防控方法简单没有形成交叉稽核模式从目前银行业的情况来看在操作风险的管理上几乎是全部依靠内部审计部门。在稽核审计方面由于农业银行的稽核部门一般都是银行内部与其他部门平行的内设机构统一归同级银行行长领导在同级行开资吃饭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因而检查中涉及到行长决策和平级其他职能部门时难免要考虑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难以完全做到客观性和公正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稽核权威性的发挥。由于过分依靠内部审计忽略了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交叉的制衡作用。并且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往往不如外部审计强因而很难发现风险隐患。二员工素质与操作岗位不匹配合规文化氛围没有真正形成内部风险控制是一个需要高级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过程。员工素质问题是各项制度落实的基础。没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先进的和规文化理念无法真正形成风险防控的有效格局。人员素质相对较差总的来说农行人员偏多总体素质不高。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农业银行基层单位的员工准入门槛较低许多连高中学历都不具备的农行家属和子女被招进农行从事高风险的银行业务。近年来这种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人员素质的历史问题积重难返给农行的经营造成很大困难。培训力度不够没有好的培训机制是造成部分员工政治业务素质差的主要原因以现有员工的基本素质如果没有很好的培训无法适应农行日益发展的业务经营的需要。从目前农行的员工培训体制看短期内无法解决员工素质问题。员工收入相对较低应该看到农行基层员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员工收入与本地区同行业相比较低工作强度相比较大。造成了低素质、低收入人群从事着高风险工作岗位的现状致使贪污挪用等案件时有发生给农业银行资金安全和内部风险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隐患。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合规为主基调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近两年随着农业银行监管力度的加大和改革发展内部人员的风险意识得到了增强。但合规文化建设并未在农行从上到下真正形成各类案件频发暴露出基层机构的部分领导和工作人员还未充分认识到内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涵。以信任代替制度思想麻痹大意员工制度意识和防范意识淡薄。教训极为深刻。这些都说明农业银行整体合规文化氛围尚未得到真正的形成。增大农业银行发现和防止失误的难度加大出现违规行为的可能性。三多种因素导致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强领导层的原因领导者对执行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行高管人员往往非常重视银行经营战略计划和目标的设计对战略执行和控制的重视不够导致战略目标难以有效开展。没有搭建好农行内部的执行力建设的组织架构体系造成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执行效果非常差。制度本身的原因有些规章制度制定时把西方国家银行业和国内所谓先进管理制度全盘照抄生搬硬套结果导致“水土不服”出台新的管理制度时不慎重、不系统、不合理缺乏科学严谨的调研论证缺乏可行性与操作性就仓促出台使一部分制度流于形式在执行过程中朝令夕改失去了决策的严肃性有些管理制度的系统整合性、协调性差难以形成整体合力。中层管理者的原因分支行行长作为中层管理者担负着执行和管理的双重责任他们是高层连接基层的桥梁但是目前很多行长缺乏
科学的管理经验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有时甚至将抵触情绪影响到员工常常使总行的决策在执行上大打折扣对决策层的战略目标机械地传达不能制定有效的执行方案只注重传达精神、布置任务缺乏监督和对计划的跟进使布置下去的任务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在决策方针出现盲点时缺乏对应变决策的把握和认知执行力水平欠缺也不愿接受挑战这就出现了“上面有想法下面没办法”的现象。监督环节缺失的原因控制执行效果的重要环节是谁负责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基层行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检查、监督忽视了管理的全程剖析和监管或者监督方法不正确或者根本没人监督。管理中往往只注重各项经营指标的反馈和评价对于管理制度的制定不抓落实不看效果工作安排不到位执行起来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只做表面文章不向纵深落实。有些是执行结果缺乏合适的评价、考核机激励措施忽略了执行细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到位程度使得执行结果不了了之。员工层面执行能力的原因员工个人执行能力的高低是农行执行力的基础而每位员工个人执能力有高有低与其心智、业务素质、执行态度等因素有关个人对执行能力理解上的偏差必然会影响其对制度、措施的理解和执行有些是对执行工作认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宣传、培训和沟通缺乏大局意识、服从意识最终导致执行不力。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加强农业银行内部风险防控的对策建议一构建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是防控金融风险的先决条件和制度基础加强风险点管理强化风险监控及案件的预警机制是国外商业银行经营当中的重点。操作风险十余年来受到有关国际组织的持续关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操作风险管理》、《新资本协议》等多个文件对操作风险作出相关规定可以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防控是在相应制度和体制下进行的虽然发生了年全球金融风暴但不是内部操作风险造成的而是产品设计和信用体系出现问题。实现防范风险关口的前移是防范和化解国内的金融业风险的重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银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伴随着发展壮大及严峻挑战的同时各家银行都把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点、化解经营中潜在的风险提到重要的日程。银行内部经营的潜在风险点除了银行自身的常规性经营风险以外更多地体现在营业前台的日常性业务操作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主体多年来在推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自身也积累了严重风险国有专业银行的旧体制严重制约了内部风险防控工作。农业银行作为最后一家股改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内部风险防控上欠账太多正是应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农业银行年工作会议提出力争用年左右的时间将农行基本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和竞争力较强的大型公众持股银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是把农行建设成为面向“三农”、连接城乡、走向国际、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大型金融集团。按照这一远景奋斗目标从现在起到年把农行基本建设成竞争力较强的大型公众持股银行到年使农行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指标跻身国际知名先进银行行列成为一家国家满意、股东满意、社会满意、员工满意的现代化大型商业银行到年使农行成为立足本土、覆盖城乡、全球运作、国际一流的现代商业银行。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从制度上保证内部风险防控工作得到逐步完善和落实。股东大会可以确定农行整体风险防范的方针政策。董事会是农业银行的最高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承担对农行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监事会在风险管理领域中事会应当加强与董事会及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相关委员会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起到监督制约作用。各级行行长是承担本单位防控风险的第一责任人。高级管理层可下设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部门代表其负责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基层行的各内设业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增设风险专业部门。强化合规文化教育增强银行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银行的合规文化是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合规风险衍生出来的关于银行如何规避此类风险的管理方式的一种共同认识。东北币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加强合规风险教育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是这样说的“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很显然合规风险的定义与我们比较熟知的银行三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
7.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篇七
1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粮食产量最大和畜牧业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可以窥见我国未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前景; 因此,基于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数据的实证分析农业循环经济意义重大。
1. 1 黑龙江省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北部和东部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俄罗斯接壤,西部与南部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相邻,是东北地区面积最大的省份。黑龙江省土地条件居全国之首,总耕地面积和可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均占全国1 /10 以上,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 倍左右,但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使用,已经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河道污染、湿地面积锐减以及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等不可忽视的问题。
1. 2 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分析
1.2.1有利因素
黑龙江省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除继续得到中央各项惠农强农政策支持外,还将得到国家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新增500亿kg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两大平原农业综合试验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等多个重大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黑龙江省农业自身基础条件优越,具有大生态、大农田、大农机、大科技、大企业、大市场、大边贸等发展优势,是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最好、粮食增产潜力最大的省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正面临新的难得机遇。
1.2.2不利因素
黑龙江省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任务重的矛盾、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随着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依然面临挑战。
1. 3 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规划
2001 年10 月份出台了《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纲要》。2005 年10 月份,制定下发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明确了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2007 年《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和《黑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方案》制定了循环经济具体实施的方案。2011《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要发展循环农业,打造生态品牌。2012 年制定了《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 》,提出重点打造非转基因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三大品牌。2013《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2013—2020) 》中提出,黑龙江省要重点打造林菌、林果、林药、林业养殖、林业蔬菜、林业种植等六大林下经济支柱产业。2014 年黑龙江省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要求: 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国家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和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4 年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发展循环农业,打造绿色食品强省。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3.1种植业
促进种植业二元结构(粮、经)向三元结构(粮、经、饲)转化。确立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体的种植结构。针对每年4 700万t的秸秆产量,到2010年推广机械秸秆根茬还田3 000万亩(1亩≈667 m2);每年利用秸秆快速腐熟生产10万~20万t有机肥,利用1 820万~2 000万t秸秆生产畜禽饲料,新建秸秆气化站10处、秸秆固化站5处、秸秆发电站1处,积极开展新能源建设,形成每年综合利用秸秆2 540万t的能力。
1.3.2畜牧业
加快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建设。根据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的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奶牛、肉牛、生猪等主导品种,积极发展羊、蛋禽、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40%提升到50%;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达到农业总产值的70%。加强4 333.3万hm2草场资源的扶育与更新,优化畜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改变农区二元结构,发展三元结构。
1.3.3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加快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升级换代,提高农副产品转化程度,延伸产业链条,在强化农业废弃物利用的专业化、规模化的同时,促进企业间循环和区域循环。
1.3.4继续加强生态林体系建设
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进行三北防护和生态林体系建设,建设护村林、护路林、农防林、用材林和生态林。及时进行城市防护林的更新和网络建设,做好黑龙江省西部防沙、治沙和松嫩平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
1.3.5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湿,逐渐恢复原生态。实施“沃土工程”,以63个国家级补贴项目为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保护黑土资源,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2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
2. 1 评价指标的设定
1) 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实现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即系统输出终端的效果; 2) 资源减量投入指标,用于揭示区域农业生产系统投入的现状; 3) 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3],用于体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系统内部的资源利用程度; 4) 资源环境安全评价指标,用于反映农业发展中对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安全的影响。
2. 2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的设定主要根据以下原则: 1) 经济与社会发展指标,主要用来反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实现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即系统输出终端的效果; 2) 资源减量投入指标,用于揭示区域农业生产系统投入的现状; 3) 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用于体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系统内部的资源利用程度; 4) 资源环境安全评价指标,用于反映农业发展中对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安全的影响。
2. 3 综合指数法评价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
首先对循环经济的子系统的评价指标具体数值与相应的权重相乘,然后加总,得到各个子系统的水平指数:
式中: YIi为第i个子系统第j项指标的评价值,wij为第i个子系统第j项指标的权重系数,xij为第个子系统的水平指数。
然后再将各个水平指数与相应的权重相乘后求和,得到循环经济经济综合指数:
式中: Wi为第i个子系统的权重系数,NISI为循环经济综合值。
2. 4 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评价实证数据
根据上述原则构建的评价体系,从《黑龙江省统计年鉴》,黑龙江省统计局网站以及黑龙江省环保局网等相关平台搜集了黑龙江省2005—2012 年农业的相关数据资料,少数缺失数据均依据变换率进行推算出结果,见表1。
注: 1 亩≈667 m2。
通过将表1 中的数据标准化,依据公式( 3) 、( 4)对所有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式中: X+ij表示第i个指标层第j个正向指标标准化值,X-ij表示第i个指标层第j个负向指标标准化值,Yij表示表示第i个指标层第j个单项指标初始值,Yijmax表示表示第i个指标层第j个单项指标最大初始值,Yijmin表示表示第i个指标层第j个单项指标最小初始值。
将数据带入公式( 1) 、( 2) 经过计算得出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数值,见表2。
2. 5 黑龙江省2005—2012 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结果分析
经过上述的运算,可以绘制出黑龙江省2005—2012 年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和指标层评价结果,见图1、图2。
由图1 可见: 2005—2012 年,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指数上升了0. 84,总体水平大幅提高。2005—2008 年综合指数上升了0. 46,循环经济发展迅速; 2009—2012 年综合指数上升了0. 2,循环经济已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
由图2 可见: 各个单项指标均呈上升趋势,同经济发展综合指标走势大体吻合,指标层上升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资源循环利用指标( 0. 30) 、资源减量投入指标( 0. 23)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0. 14) 、资源环境安全( 0. 10) 。因此生产资料的循环利用是制约黑龙江省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005—2012 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情况基本符合黑龙江省对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说明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政策方针成效显著,农业循环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10 年后,农业循环经济呈平稳上升的态势。
3 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路径分析
3. 1 打造农业企业加工循环经济链条
依托粮食加工、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以粮食、畜产品生产加工为依托的农业循环经济链条,打造林业及林下产品加工为依托的林业循环经济链条,近而延长农业循环产业链条,使农业经济上下游产业相互衔接,废物和污染物充分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同步增长。打造以秸秆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秸秆循环经济链条[4],并在发展中通过形成循环经济链条,减少污染,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3. 2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载体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
搞好农业产业循环型园区建设,逐步使得具有共生关系上下游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集团内,形成集聚效益[5]。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有效衔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清洁生产,使农副产品达到质量、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
3. 3 做好农业循环经济的试点发展
采取全面发动、重点突破的形式,先在部分农业加工工业基础好的县市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加以推广。通过试点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展开提供示范和借鉴,为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提供经验和模式参考。
3. 4 以法律手段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经验,完善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立法,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公共管理范畴[6],明确农业生产者、农业企业、政府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上的责任和义务,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的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者要依法强制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实现农业生产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7]。
4 结论与讨论
基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状况等指标研究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效率,构建效率评价体系是为了找出制约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程的因素,探索出适合黑龙江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通过改善生态破坏的现状,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大农业循环经济基础设施投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以及加强科技创新等手段方法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加快发展[8],推进黑龙江省“十二五”规划中农业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叶堂林.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与途径[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陈青.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研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2):138-140.
[3]张晓先,王立,马放,等.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15):3740-3743.
[4]文拥军.基于超效率DEA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2):21-22,49.
[5]王棵,于苏俊.基于DEA的农业循环经济相对有效性评价:以四川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633-5635.
[6]杨辉,李翠霞.通过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农民消费结构升级[J].经济纵横,2014(2):73-77.
[7]杨辉,杨雪,阴月,等.黑龙江省农村社区城镇化中社会公共供给问题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2):42-45.
8.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篇八
关键词:农业经济乡镇企业城市化土地确权金融服务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也是工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人口中农民人口所占比重在半数以上,因此,农业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13亿以上的人口,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稳步推进。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实现农业经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需要转变思路。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偏低
党的“十七大”会议提出农业经济要实现高度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在专业化和相互协作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合同、入股分红、建立合作社等方式,实现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上的有机整合,从而实现商业化、社会化、规模化,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我国农村地区产业化的程度还比较低,是以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为主体,没能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农业抗风险能力较差,遇到自然灾害,损失较大。“经营模式小型,生产品种单一,手段传统、落后,简单粗放,导致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大部分是附加值不高的初级产品,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①
[CD8]
[HT6]①黄秋艳贵州省平塘县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4(10):116—118
(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科技应用范围不广
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满足不了需求。很多地区农作物的收成是靠天气,遇到旱灾或洪灾,则损失很大,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引水、蓄水措施严重滞后,有的地区在播种时节,甚至发生农户之间为争抢水源而发生矛盾的情况。
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田块分散,规模不大,基于这个特点,大部分家庭靠人工进行播种和收割。在山区或丘陵地区,土地不够平坦,农业机械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在庄稼的病虫害防治、新作物的引进方面,以及化肥的選择、农药的种类、用量、使用周期方面, 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大多依靠传统经验,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淡薄,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偏低,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落后地区没有得到广泛运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农产品出口贸易时,有时满足不了国际标准,产品被退回,我国居民自身的饮食安全也受到影响。
(三)[JP3]农业用地被占用的现象较多,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JP]
我国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城市郊区以及城乡结合部的农业用地被占用的现象较为普遍,被用来建设商品房或作为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学城。许多城市不断向周边拓展,农用土地不断被侵占,被改为商业用地,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已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2015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依据全国土地利用数据预报结果,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2025亿亩,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450万亩,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351万亩,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99万亩。全国建设用地总面积为578亿亩,新增建设用地760万亩。国土资源部门已采取措施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并在100多个重点城市周边开展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
此外,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农忙时节全年只集中在三四个月内,农闲时间比较长,并且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价格低廉,来自农田的收入非常有限。因此,农村青壮年大多选择进城务工,两三个月的收入基本能与在农村全年的收入相等。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我国全国农民工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出农民工16884万人,增长04%。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受重视程度不够,农业产业的发展受到影响。一部分青年农民由于长年外出务工,已不知道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留守在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妇女、小孩,农村土地抛荒闲置的现象大量存在,造成了国家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功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影响国家财富的积累。
二、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加快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面貌改善,具有重大意义。农业经济的发展,能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通过实现农业产业化,能够使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化、规模化,最终实现机械化大生产。大量农村青年从农业领域转向工业领域,从农村走向城市,能够推动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提高城市化率。在加快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创造巨大的住房、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文化需求,释放内需,从而促进经济繁荣。
三、发展我国农业经济的政策建议
实现农业产业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农户、社会服务机构发挥合力。
(一)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和扶持作用
1扩大支农资金投入,资金须用在刀刃上。支农资金应主要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领域,用于购买农业机械、农田水利、新作物的研发、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业防灾减灾等。把支农资金用在刀刃上,能起到乘数效应。
2以土地确权和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为抓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2013年以来,我国陆续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和农民抵押贷款政策改革。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自由流转,农民可以通过住房抵押取得贷款,用于投资其他产业,也将为打破不同农户之间的农田界限,实现农业机械化大生产提供可能性。“集约化土地流转是指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民把土地小块合并大块形成一定规模,再通过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的企业化运作,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合理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ZW(]李威广西隆安集约化土地流转的实践及启示[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6(1):36—38[ZW)]
3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鼓励科技人才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农业科学技术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我国在农业科技投入方面需进一步加强,鼓励农民运用先进的耕作机械、培育优质、高产的农作物,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此外,还需要进行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比如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等媒介向农民普及播种、杀虫、灌溉、除草、收割知识,还可以安排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举办农业知识讲座。
我国高学历人才大多集中在城市,真正在农村从事农业工作的科技人才和大学生并不多。国家应在政策层面扶持农业,通过在税收政策、补贴、任职、个人发展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才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在农村地区建功立业。
4发展乡镇企业,就近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农民增收问题,政府应合理引导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乡镇企业离农户地理位置较近,农村青年可以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一方面在乡镇企业工作,做到两不误。相比农民工远离家乡跨省务工,乡镇企业则可以就近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现农户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农业生产季节性较强,农忙时节比较集中,农闲时存在着大量劳动力剩余,与之相反的现象是,我国江浙一带工业发达的地区,近几年时常出现“用工荒”,劳动力缺乏。基于上述原因,我国应尽量打破户籍限制,引导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离农户最近,与农民接触的也最多,应多搜集用工信息,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和进城务工提供信息服务,同时扩大农村地区招商引资规模,从而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户自身应转变思路和观念
1广开源路,发挥本地区比较优势,注重发展农村副业。我国各地区的地形条件、土壤条件、降水条件存在差异性。山地适宜发展林业、草原适宜发展牧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河网密布的地区适宜发展渔业。各地区应根据本地区的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化。林业、牧业、渔业都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应局限于种植业。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养猪、养鸡、承包鱼塘等方式实现增收,具备条件的,可以进行规模化经营,让农村副业形成产业,形成本地区特色,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开办农家乐餐厅、垂钓园、采摘园、无公害蔬菜种植园、建休闲度假村都是发展农村产业经济的重要手段,应从这些方面挖掘潜力。
2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工具,为农产品提供销售路径。与工业企业相结合,大力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互联网营销是一种先进便捷的营销方式,能够迅速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并且受众广泛,能够面向全球销售。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并不高,运用互联网为农产品做广告的意识还不强,大部分农民销售大米、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是采用拉着车到集市去卖的方式或者直接卖给国家粮食采购部门。在农村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互联网营销作用,为农产品销售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农产品加工程度不高也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果加工成罐头,葡萄加工成葡萄干,则后者的价格通常会比前者贵很多。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农产品的深加工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途径。我国应鼓励农村地区引进先进机器设备,开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靠近原材料产地,各种农产品的供应比较方便,非常适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3摆正心态,克服“等、靠、要”的心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力更生。农业经济的发展归结到底要靠农民自身的努力。国家的资金支持、政策扶植、提供补贴起到的是引导和鼓励的作用,而要从根本上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村面貌的改善需要靠农民自身努力,一是学习先进的农业机械操作技能;二是学习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三是在思想观念上创新,树立先进经营管理理念和营销理念,将农产品的销路不要局限于一城一市,而要敢于跨省甚至发展出口贸易到国际市场上销售。
(三)发挥金融机构的融资、保险支持作用
长期以来,农民在我国属于弱势群体,受教育程度低、收入低、缺乏抵押担保物品,农民贷款难。然而,购买农业机械、出现重大自然灾害或身体出现重大疾病都需要大额资金,否则难以实现农村生活面貌的改善,更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在开展土地确权和进行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贷款改革试点的背景下,我国应顺势而为,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农业的支持作用。一方面通过农业发展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融资支持,另一方面,针对农业较为脆弱的特点,金融机构应开发保险产品,专门针对我国农业产业和农村地区,让农户能够针对承包林地、鱼塘以及畜牧业养殖进行投保,以免遭遇大額亏损。发挥农业保险的托底作用,农村产业化的实现才更具备可行性。从长远来看,要解决农业发展的资金问题,需要鼓励更多的农业企业不断提升实力,不仅要到货币市场而且要到资本证券市场上融资。
发展我国农业经济,需要构建“六大体系”,即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业投融资担保体系、开放包容的招商引资体系、市场信息流通体系、农业科学技术服务体系。我国农业作为基础性产业目前还很脆弱,农村作为最广袤的地区依然存在着诸多落后现象,农民作为社会阶层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尚不够富裕。“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靠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靠政府、农户、社会各阶层的携手努力。
参考文献:
[1]黄秋艳贵州省平塘县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14(10)
[2]陈怀德试论酉阳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前景[J].南方农业,2010(9)
[3]李威广西隆安集约化土地流转的实践及启示[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6(1)
[4]瞿志印广东现代农业产业经济分析与对策[J].南方农村,2011(1)
[5]王凡一我国农业产业经济发展及现状研究[J].山西农经,2015(6)[ZK)]
【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推荐阅读:
农业经济管理研究方向09-02
农业经济管理系06-18
农业经济学课件10-26
探讨如何管理农业经济发展09-15
农业经济学试题答案09-26
中级农业经济师笔记09-28
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思考10-05
农业经济信息技术管理分析论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