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生命的意义

2024-11-16

高中作文:生命的意义(精选15篇)

1.高中作文:生命的意义 篇一

天下的疑问有很多,我想,问得最多的应该就是——生命的意义吧。

是呀,的确有许多人不太理解生命的意义。在我看来,生命的意义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默默无闻。也许有人听了还不明白,那我问一下,谁的生命最有价值?顾名思义,那就是武警官兵。

在一位武警官兵的心里,最多的就是责任。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们会挺身而出,当看到他们向前冲时,我们的心底便产生出了一种敬佩。说他们的生命有价值,那是因为他们无私的奉献。我请问,你见过哪一个武警官兵做了好事后一边回部队还一边在炫耀?当然没有。之所以没有,那是他们懂得,是老百姓在养活着他们,帮助老百姓就是应该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最团结的一年。在今年前期,我国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大雪灾;而在5月12日,又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地震。当我们凝望着电视机时,看见最多的背影是谁的?答曰:武警官兵。在危机时刻,他们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一个个地冲,甚至有些武警的亲人也葬身在了这次地震中,但是,他们没有哭,而是与重灾区的人民在一起,保护着他人,同时,这一算一种对死者敬仰的形式吧。

前去救灾,是绝对不可能没有危险的。没有危险的只是二线工作者。在一线的武警官兵,也许会平平安安的回家和家人团聚,也许会只是留给家人一具一去不复返的冰冷冷的尸体。但是,我想,虽然死后使家人痛苦,但这种死是光荣的!因为他们做出了该做的事,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责任”二字。所以是光荣的!

生命的意义,还可以借用雷锋的一句话来表达:“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可见,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2.高中作文:生命的意义 篇二

他从家里拿了一把铁锹, 走到郊外开始给自己挖坟坑。坟坑挖好时, 他想起了那3本厚厚的诗集, 那可是自己多年来的心血, 即便是死, 也一定要带在身边, 于是他转身回家去拿。等到他再次一脸颓废地来到坟坑前时, 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几个小孩子正兴致勃勃地在自己的坟坑上玩耍, 只见他们用长短不一的木棒架在土坑的上边, 铺上一层厚厚的宽草叶, 然后开始往“地基”上培土。

“你们在干什么?”诗人问孩子们。

“我们要建一座城堡。”孩子们边忙边回答他。

“建城堡?你们觉得这样做有意义吗?”诗人又问道。

“意义?意义是个什么东西?”孩子们迷惑地眨着眼睛, “一会儿, 我们的城堡就建起来了, 建好了这个, 我们还会再建一座。你要不要加入我们?这很好玩的。”孩子们天真地说。

看着孩子们快乐无比的样子, 诗人突然明白了:原来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做事, 然后从做事中体会快乐啊!

感想:

3.生命的意义比生命更重要 篇三

在父亲传统的经验中,只有躲在洞穴里才是最安全的,那是保護一家老小最妥帖的方法,出去打猎那是迫不得已。所有的故事,都是“有一天,某某没听话,后来就死了”。

前几天跟妈妈有点争执,说到后来,两个人都对着电话筒哭。起因是我想休假几天,去山上住,条件也不算很差,车程也只有三个多小时。而妈妈觉得我已经怀孕了,上山很危险,完全是对孩子不负责。两个人角度不同,说到后来,就争起来。

我其实算跟父母沟通很良好的孩子,沟通不良好的时候也主要发生在我老爹身上,妈妈和我很少起冲突。而且我妈的性格很坚强,说到她都哭了,简直是天大的事。

冷静下来我在反思,我为什么会生气,我是明白妈妈的善意的,我也并不是贪玩而已,是否上山休假其实不是一件大事,为什么我会如此情绪激烈呢?

这几天闲着看《仁医》的第二季,南方大夫遇见一个铅中毒的歌舞伎演员,却执意要最后登台一次,而不顾这可能会缩短最后活着的时间。作为一个医生,南方大夫也挣扎了很久,医生的使命就是尽量延长病人的生命。当南方大夫得知歌舞伎演员想要通过最后一次登台来感动一直与他不合的儿子,南方大夫终于明白了,对于有些人而言,生命的意义要比生命本身更为重要。

我又趴在床上大哭,终于想明白当时跟妈妈斗气的原因了。对于父母而言,哪怕是原始人的父母,安全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生命尽可能地长,生活尽量不要起波折,平平安安是一辈子的福分。而对于孩子来说,可能在生命中寻找意义更为重要。上山休假固然是小事,但我内心觉得因为怀孕,我被剥夺了各种乐趣和可能性,怀孕并不是一个终点,哪怕孩子生出来,你仍然要面对,“安全”还是“有乐趣”这样的选择。

突然喜欢上《老友记》,这次看的是我的偶像王石跟凤凰卫视李辉的对谈。王石作为我的偶像,并不是因为他是成功的商业人士,而是他在拓展生命的各种可能性。创业的可能性,上市之后不要股份的可能性,抗争医生断言罹患血管瘤后只能坐轮椅的可能性,年过半百攀七大峰的可能性,大龄攻克英语难关去哈佛上学的可能性。

或许王石并不能像很多幸运的老人那样长命百岁,但是对于他自己而言,生命的意义一定会丰富多彩。

当然并不是耀眼的功绩才值得钦佩。有个肥肚子不爱锻炼的我的老爹,有一次挑战在高温天气步行7个小时,让也我钦佩异常。我公婆爹妈一起去四川旅行一月有余,每天游山玩水吃香的喝辣的,这也让我看到生命的可能性。

我跟暖手一直劝说爹妈公婆不要服老,对自己说自己已经老了这种心理暗示的破坏作用最可怕。暖手举的例子是AIG的前任CEO格林伯格,在被迫辞职8年后,以88岁的高龄,重新创业成立了一家新的金融集团,人家说他一点不想退休,“我正在做我最擅长做的事情,我喜欢创造。”

我不算个安分的小孩,父母为此操了不少心。很小的时候,偷偷跟同学去水库游泳,差点淹死。把铜片吞进肚子里,害得两个表哥天天在我的便便里寻找是否排出。身上有外伤那是三天两头的事,小时候又远离父母寄宿亲戚家让父母担心不已。大二的时候打算要跟美术系的同学一路搭便车进藏把妈妈吓得半死。

亲爱的妈妈,我明白你的担心,你希望我安全,嘟嘟平安。但是亲爱的妈妈,对于我而言,或者对于未来的嘟嘟而言,生命的长度远不及生命的意义来得重要,我也即将成为一个妈妈,我肯定也会担心嘟嘟的安全。但是我想做到的是,不会把他永远藏在洞穴里,因为外面,有狮子老虎山崩地裂。

但,也有,很美丽的风景。

4.关于生命的作文:生命意义 篇四

在这天,我进一步地了解到生命。它可以是脆弱的;可以是坚强的;可以是不屈的;更可以是多姿多彩的;人是有底线的,当有人不小心跨过它,会使那个人失去理智。因为愤怒无处不在。

今天月考,疲惫、紧张、担心充满着我的神经细胞。这一天过得差不多都等于一个世纪了,当时觉得时间是如此漫长,现在想想其实一天也好一年也好那都是一眨眼功夫的事。一回到家我就开玩起来,因为当时觉得好轻松好无忧无虑。玩了好久,妈妈在催促我搞会儿学习。我愤愤不平地想:刚考完试,我玩会儿都不行吗?等一下再写也不迟啊。时间一分一秒得过去,妈妈大声说:“你要我等多久啊!学习去!考完试就能这样吗?你说你是高考还差不多!”这话里带着严厉,我无法反驳,乖乖得准备学习。刚准备坐下时,找不到凳子了,跑到客厅去,才发现凳子全被妹妹带来的那些玩伴坐了。而且她们还很吵。气愤立马冲上来,我假装冷静地对妹妹说:“静,过来一下,有事和你说!”本以为妹妹会很听话很听话地走过来问我什么事,没想到妹妹当时把头一抬鼻子朝天地对我哼一声:“自己来和我讲啊,每次都要我帮你这个那个!”我压抑着极度气愤地心情把话重复了一遍。

过了许久,见妹妹没反应。压抑已久的愤怒在我体内爆发,我发了疯似地跑到妹妹那里,抓住她的衣服,把她往房间里拖。在快进门的时候妹妹抓住了身旁的桌子死活不肯进去,我一生气便拉着她使劲拽,妹妹便摔了下去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哭起来。我惊恐而又害怕得站起来,妈妈闻声跑过来,看看坐在地上大哭的妹妹以及站在旁边惊恐的我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妈妈把妹妹扶起来,问清楚情况后妈妈变得火冒三丈:“又欺负妹妹是吗?你看这背后!”我跑过去一看,不免庆幸起来:还好是只有这么几道红条。结果妈妈越说越气,就把我以前的那些曾经犯过的错误全一五一十地说出来。屁股上不免就要挨了几巴掌。忽然想到身旁还有那么一堆小屁孩在那里看笑话我又生气了,完全失去理智的我对她们大吼道:“在这里干嘛?滚回家去!”她们惊恐似的狼狈跑回家。结果妈妈又说我了,我一气之下跑到自己房间准备大哭一场。

5.生命 生命的意义作文500字 篇五

生命是美丽的,美丽的世界是由美丽的生命组成的,人有生命,动物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只要我们细心体会,就会感到生命的意义,在我家的附近就有一个盲人按摩,经过一次按摩,让我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

有一次,爸爸妈妈带着我去按摩,我发现那里站着两个人,而且是盲人,可是他们的眼睛却是睁着的,这时,我突然想到:盲人的眼睛不都是闭着的吗,为什么他们却是睁着的?在回家的路上,我忽然问爸爸:“爸爸,那两位盲人为什么是睁着眼睛的,其他的盲人不都是闭着眼睛的吗?”爸爸笑了笑说:“孩子,他们其实也不算是全盲人,他们只是半盲半不盲的人,”“那不就是近视眼吗?戴个眼镜不就好了吗!”爸爸只是看了看我,没有再说些什么。后来我回家一查资料,才知道半盲半不盲的意思,就是像这样的人,根本不用戴眼镜,他们能够看清是因为眼睛里有一些光感,所以能够看清一点,看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什么,让我想到了:虽然自己是盲人,虽然自己不起眼,虽然自己不能够像其他人一样去赚大钱,虽然自己不能够像别人有一家自己的企业,但是自己也能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这两位盲人叔叔告诉我:虽然自己是残疾人,但是自己也能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

6.高中作文:生命的意义 篇六

我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个名叫思成的男孩,他不幸得了脑肿瘤,许多医生说这种病治不好了,他也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可他才12岁呀!他应该像我们一样在阳光下奔跑,可是他现在只能在病床上静静的等待死神的降临;他也应该像我们一样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可他现在连话都说不出来了,甚至每一次的呼吸对他来说都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看到这里,我的泪潸然落下,一个年纪小小的男孩在这几个月后就要离开人世,这是多么的不幸。

而他父母的一个举动更让我泪流不止。得知儿子不能医治的消息,思成的父母知道再怎么伤心,也挽回不了事实了,他们想,思成既然就要死了,就一定要死得有意义。于是他们打算等思成死后就将他的器官捐赠给红十字会,让更多不幸的患者能得到重生。看到这里,泪不由自主的又划过我的脸庞了,思成的父母是多么伟大,虽然失去了儿子,但是他们将器官捐赠给需要的人,不仅帮助了别人,还能让自已的儿子以其他的方式“活”下去,这是多么的令人感动啊!

7.春节的生命哲学意义探讨 篇七

现今国人普遍感到“年味”变淡, 首要原因莫过现代化社会对传统节日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消解, 春节所蕴含的宗教精神与价值信仰在当代被逐渐漠视。

传统中国是以一个个大家族为单位组成的“大家”, 有“家”才有“国”, 故而传统中国人十分重视家族意识的培养与传承。春节, 本正是每年中国人强化家族意识与礼教熏陶的重要时刻, 不论是祭拜祖先还是礼拜长者, 都体现着个体在家族与社会关系中安身立命的重要角色, 不仅承担着责任与义务, 亦分享着荣耀。在春节家族相聚团圆的节日氛围里, 人们表达着自己的宗教情愫: 对天地滋育万物的感恩与信仰、对宗族生命传承的敬畏与祈愿。

然而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 使传统大家族的相互依赖生活方式面临解构, 宗族意识逐渐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小家庭模式的建立与人情的淡漠。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 使传统春节的宗教精神, 在当代逐渐失去了核心价值。城市化生活中, 人们对天地的信仰, 对宗族祖先的敬畏感逐渐淡化, 祭祀天、地、君、亲、师的信仰活动只在民间被部分留存下来。虽然新春佳节仍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家庭团聚时刻, 但一个消溶了宗教信仰及其背后传统文化生命力的新年, 其丰富国人精神生命体会的价值, 已被大大减弱了。

再者, “年味”变淡的又一重要原因是春节民俗仪式的淡化。春节人文精神内涵的体现, 必然要通过相关的文化载体, 而对传统年节精神文化的漠视, 也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对春节民俗仪节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漠然, 以致民俗仪式载体也一再从简。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体制下, 人们不愿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过年, 去顾及隆重繁琐的春节文化。丢失了传统和习俗、一切从简的春节, 不仅在形式上骤然淡化了春节气氛, 更让人无法深刻体会到隆重而神圣的春节民俗仪式背后蕴含的丰富人文精神。

过年, 就该在春节特有的文化符号里, 感受属于年节特有的精神盛宴——与家人朋友一同放鞭、赶庙会、走亲戚, 看看老家的大戏, 用家乡的井水泡杯爷爷亲自在山上采摘的粗茶, 围着暖烘烘的大火炉陪着老人唠唠家常, 跟随着父辈祖辈去山野田间拜祭先祖, 寄上自己的祝愿与哀思……点点滴滴, 积攒起来的就是过年的味道。这些附着浓厚地域文化色彩的年俗, 赋予了春节红火而隆重的仪式感, 这便是人们心中的“年味”, 它深层次地表达着国人对于团聚的精神渴求。

浓浓的年味, 不应被我们对本民族文化价值的无知与漠视所消解, 春节等传统文化人文价值的重新强调, 更是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补上的重要内容, 否则, 现代社会文化将真正成为失去自我, 全盘西化的无根之木、断源之流。因此, 春节等传统节日对国人生命关怀的人文意义与特殊价值, 是很值得探讨的。

二、春节等传统节日对于国人生命涵养的意义

人之生命的孕育、出生、长成、终老, 皆是在社会环境中循环, 故人的生理性生命并非等同于一般生物的生理性生命, 而是呈现为亲缘性血缘生命, 其承载的是社会性的血缘关系。学者郑晓江将此特殊的人之生命的构成, 理解为生命的三重性——亲缘性血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精神性超越生命。我们姑且可以从“生命的三重性”这一视域, 深入理解、探究春节等传统节日对于国人生命涵养的意义所在。

1、春节对中国人之血缘性亲缘生命的意义

人生于父母的血缘关系之中, 而父母自身的生成养长又可无限上延至复杂的血缘关系和社会关系里。正因有此血缘亲缘生命的传承, 家族血脉的延续, 才是大大降低人的漂泊感, 孤独感。人活一世, 并非孤单单一人, 也并非只为自己而活, 而是家族血脉之开显、社会关系的延续。春节通过对家庭之“根”的确立, 为无数在外的游子, 提供了温暖的精神家园。

在传统家族文化浓厚的农业社会里, 人们通过春节隆重繁杂的习俗礼仪, 强调着一个大家族的团圆、兴旺与亲缘血脉的传承, 强化着大家庭中每个人的家庭归属感、责任感。如今, 商品经济社会中, 家族文化被淡化, 取而代之的小家庭模式, 迫切需要一套家族式的情感整合仪式。春节, 即提供了完美的家族情感整合场所, 它以其特殊的家族团圆姿态, 让中国人在情感上, 有了落脚处、有了归属地。

2、春节对中国人之人际性社会生命的意义

现代化进程无可避免地加剧了各个小家庭在价值观上、物质水平上的差距, 人们更执着于个体生命的“异”, 刻意于世间的“分”, 苛求于自我的“多”, 甚至侵犯他人和社会也在所不惜, 此种生命观的泛化, 无形中造成了人际间的紧张、攀比、计较。人在社会生活中, 与社会其他人和组织结成复杂的关系, 其生命也必然打上社会的烙印, 这便是“人际性社会生命”。在如此庞大的社会群体中生存, 有时候, 人们需要被制造某些特殊的场合和机会 (如春节) , 以帮助个体之间寻求一些共同的情感需要, 形成某种共通的感受, 以努力从个体生命之异中, 体会到流年似水、生老病死、欢喜苦惧, 皆为人生常态的相同生命本质, 保持以更平和、平静的心态对待现实生活。

人们在春节相互问候、相互关心的沟通情境中, 也是在寻求着人性的共同点, 感受着生命本源的同一性, 形成着强烈的生命共同体意识——生命个体属于家, 家属于国, 人们同在一个正在飞速发展的国家体制里共存共荣, 由此产生了相互的认同感、生命的共通感。此种与他人融为一体的“生命共同体”意识, 更是人际性社会生命的需要。

3、春节对中国人之精神性超越生命的意义

对家族而言, 传统春节通过一整套对天、地、君、亲、师的祭祀礼仪, 使个人“小我”之精神生命与祖先、圣贤、天地精神相沟通, 从而获得“大我”式的存在。

对社会而言, 年文化的传承, 实质上是中国人代代精神生命的延续, 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延续。一年年春节, 中国人延承着此饱含着团圆、和睦、天下一家的“大同”思想, 使中华文化最深刻的民族生命力一次次得以凝聚与深华。

年文化既是对家庭情感的整合, 更是对整个社会情感的整合。将每个小家庭成员的血缘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 融入整个民族的生命力中, 则中国这个大家族的精神生命才能得以丰盛与彰显。

丢弃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物质兴盛, 对一个民族而言是空洞而贫乏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根基与灵魂, 对春节等传统节日价值的理性呼唤, 也是人之亲缘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感性需要。只有深刻感受年文化对国人生命涵养的意义所在, 理解年文化的民族精神内涵, 才能从心底感恩传统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 并将此极具代表意义的中华年文化民俗代代红火相传。

摘要:在所有中国传统节日中, 当属新春佳节最热闹红火, 扩及全中国各个角落, 以其独有的魅力影响深远。春节不仅象征着团圆、亲情、传承, 是对未来新的一年寄托希望与祝愿的美好节日, 更是满足着国人人性需要的情感表达, 人们以大家族为单位, 相聚庆祝, 传达着自身对于一年又一年生命传承的敬畏与感恩。对于中国人而言, 春节所折射的精神生命需求, 是其他寻常节假日所无法替代的。然而, 我们不得不承认, 随着物质文明的发达和多元文化的发展, “年”的氛围却在悄悄变淡, 尤其在流动人口较大的城市化地区, 正在消失的“年味”, 已经让“年”更多的成为一个停留在国人集体意识里的概念, 一个传统文化的符号, 春节的深厚文化内涵与意义被人们淡漠、架空。作为重要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春节, 其蕴含的人文意义正在被城市化的进程逐渐消融解构。为何国人对春节的情感归淡?是否有必要重新强调春节对于中华民族的人文价值?春节对于国人生命关怀的意义究竟为何?这些问题将在本文中逐一探讨。

关键词:传统节日,民族文化价值,生命涵养,生命的三重性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2]杜维明.当前学界的回顾与展望[J].开放时代, 2003 (1) .

[3]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

[4]张欣.中国社会文化礼俗[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0.

8.生命的意义 篇八

而现在,生命这个词语,忽然变得跳动起来,像炙热铁屑,烦躁不安地逡巡。在每天充满泥土与钢筋的报道里,目睹了太多人的渴望而不得,或者无法不失去,生命仿佛才有形迹了。就像空气忽然变得稀薄,无数条安心游泳的鱼开始不安,它们不断跃出水面试图获得更多氧气。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到: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自然衰老或疾病,甚至偶然出现的意外,都可以用“节日”去掩盖尘土,让生者相信,逝者在或多或少的时间内准备好了足够的安详,即便还有牵挂,也是一个必然降临的事实。

可是当数以万计的生命从鲜活状态突然进入冷冻层,伴随挣扎和努力,乐观或悲观,祈祷或呼救,无一例外地渴望获得营救,然后无一例外地归寂于黑夜——周围的手清晰可见,却无法抵达。生命的形迹更加真实——真实地直接敲响你的心跳,你彻彻底底地感受到了生命。

尘归尘,土归土,当我们祈祷完逝者安息,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这让关于生命意义的讨论进入了真空期,没有人开口说话,静寂得可怕。你从小到大对于生命的彩绘似乎一瞬间都变得局促,你第一次发现生命完全可以脱离这个轨道行进,没有预期。而你同时又感到害怕——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敬畏,这个叫做“生命”的东西从来不属于你,你拥有的只是长期或短期保管的权利。

9.高中作文:生命的意义 篇九

三月花儿的芬芳,飘入了人们的心田,人们也开始了他们新的一天——为生活而忙碌,为社会而奉献。

每个人的存在,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就算是一枚普通的钉子,一个简单的零件,都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人的一生,最大的意义莫过于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奉献。

其实,生命的意义很简单,俯身捡起地上的一片垃圾,你就已经为社会的环境做出了贡献,实现了你生命的意义。三月的到来,很容易使我们想到一个人——雷锋,他的贡献,就在于他实现了自己生命意义。

每当我漫步在学校的操场跑道上,我都会陷入沉思:一个博士,最后为什么会选择重返农村,去大山里教孩子们念书?现在,我终于明白,他,是在实现他生命的意义——帮助那些山里的孩子走出山村,成为国家的栋梁。

我始终相信,每个黑暗都会迎来黎明;而许多人,为他人、为社会带来了一盏明灯,驱赶走黑暗,带来曙光。这些人,有着三月的温暖,有着如金子般耀眼的心,有着雷锋的精神。

生命,就像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但总有一条路,可以通向光明。只要心中有爱,有着炽热的心,帮助他人,贡献社会,你就实现了人生价值,通往走向光明的路。

10.生命的意义作文 篇十

清晨,缕缕阳光透过来,严寒化了,融成了几颗水珠。春风暖暖他们的身子,便飘飘扬扬了,显得格外快活。些些肥胖的,便推推嚷嚷的,不小心一个个都摔下来,与春泥作伴了。

一会儿又暖了些,春风和煦而又亲切,吹拂着万物,让万物都不好意思的苏醒了。小草揉了揉碧绿的双眼,用力吸着新鲜又晶莹的露汁,填饱了肚子,又放射出那春天充满着生机的绿了。瞧,大树也在高歌了,伸了伸腿脚,把它粗壮的手臂伸出来。躲在里面的绿叶弟弟,早早就起来,跳着、乐着,世界就属他们最可爱了。慢慢享受着阳光的呵护,茁壮成长起来。

花也竞相开放了,红着脸涂上胭脂。肥胖的蜜蜂,俊俏的花蝴蝶都来抢蜜吃。花心都探着头,腼碘的弯曲着腰,喜滋滋的享受着初恋的味道,甜蜜而又美好。

春泥呢?也醒了,它倒还喜欢水珠这些小东西的!顺便洗个露水澡。当然,它是最忙活的,一天到晚照顾着小花小草们把它们个个都养得又肥又壮,看到它们一撮一撮满地长,春泥就别提有多么高兴了。

11.生命的意义 篇十一

1985年前,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在南湖的船舶上用爱国的火炬,照亮了旧中国的黑暗,照亮了新中国的前程,也照亮了自己的青春。

1985年来,无数青年忠士,高举爱国的旗帜,外御强权,内求解放,捐身国难,视死如归,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

爱国是这批青年为他们自己定拟的人生意义,他们并不只是为了自己在奋斗,他们是为了人生意义在奋斗,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祖国在奋斗。

今天,我们幸逢盛世,亿万青年所面对的,不再是淋漓的鲜血,冷酷的战场,不再是惨淡的人生,然而有些青年却有些迷茫,他们甚至因找不到所谓的人生意义,而整日趴在电脑桌前肤浅的玩着那些毫无意义的虚幻游戏。

难道和平发展的时代就不需要人才,就缺少奋斗的动力吗?当今世界,没有硝烟的战争无处不在。在国际间,地区间的竞争更复杂、更激烈。想要立于不败之地,保持率先,更加需要真的猛士,更加需要真正的人才。人才的成功,需要一个确实的理想,那么什么是理想呢?理想的存在是对于没有理想者的冒犯,可却是对有目标的人的激励。看过徐小平的文字,一个人生命最重要的价值不在于他现在是否成功,而在于他是否有成功的梦想,是否有为梦想奋斗的机会、权利和自由。试想一下那些励志的电影:《风雨哈佛路》、《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还有《功夫熊猫》。阿宝的梦想看上去遥不可及,但依然是一个支持他不被平庸生活淹没的精神支柱,一个不断给阿宝生活信心和兴趣的动力源泉,最后他打败了那只豹子。所以,我有必要重提那两个字:坚持。世界上没有什么能与你坚持的力量相比,也没有什么力量能使坚持变得徒劳,更没有什么可以讹毁或改变坚持的价值。引用一下冰心的那首小诗: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实的明艳,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百合花也明白,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我还听过俞敏洪这样的一句话:虽然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在泥土中间,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李阳不是坚持疯狂就疯狂吗?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梦想,有追求梦想的的坚持。记住,心里有梦才让你与众不同,不要把梦拴在别人的眼光中。

没有梦想、没有追求的人,虽然表面看上去充实饱满,可却如同一具行尸走肉,因为他们不了解人生的意义,真正的意义。意义这两个字对于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来说是一种鼓舞,而对于没有梦想,没有追求的人来说,却如同天文捉摸不透。这样的人注定生活在迷茫中,活得没有尽头、没有目标。还有些人把失败作为逃避的借口,他们认为失败才是他们这一生的意义。可他们不知,当他们失败后,仰望着湛蓝的天空,再低头默念忏悔的金经,诵读新生的咒语,那会使他们成功,再一次站起来,走向成功的彼岸,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屈原用他壮烈的牺牲,实现了人生的意义;文天祥用他磁石般的赤子丹心,实现了人生的意义;陆放翁用他临死前一次次叮咛,实现了人生的意义。如今,人生的意义已不再是那用鲜血染红的地毯,不再是那战争后断壁残垣的沉重叹息,也不再是壮丽的以身殉国。而是欢欣并投身于改革开放的滚滚春雷,是用尽心思去建设现在的祖国大家庭。在我们这风华正茂的年纪,我们只有把人生的航船停靠在百年复旦学术的海洋,挂好云帆,共济沧海,学会忍耐,学会思考,学会前进,才能够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12.高校生命教育的意义与内容 篇十二

高校学生凶杀或自杀行为, 因其后果的极度严重性, 一直是学生工作者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而凶杀或自杀事件表面上虽然是发生在极少数学生身上, 然而透过事件表面的背后, 会发现更大的危险潜流令人担忧。首先, 在追究凶杀或自杀的动机时, 会发现这些动机在高校学生群体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第二, 在分析凶手或自杀者的个性特征、精神气质和心理状态时, 也会发现其他类似学生, 甚至是类似群体的存在;最后, 在追踪一些大学生议论事件的网络跟帖中, 发现了不少非正常的看法, 例如“你不死就我死, 不如你先死!”“灰暗, 觉得人生没有希望, 当时我也有杀人的心, 真的。”“如果是我, 做他几个再死也值!”[1]等, 这些言论表露了不少客观存在着的隐含的心理危机。总之, 在悲剧事件表象的下边, 还潜伏着很多的危险漩涡。如果说凶杀或自杀行为是工作的难题的话, 那么这些危险的潜流, 更是工作的巨大挑战。如何让大学生远离凶杀或自杀的边缘, 到达生命的安全地带, 将是学生工作者的持久工作和永恒目标。而要做好这项工作, 实现这个目标, “大学生命教育”将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一高校生命教育的意义

(一) “生命教育”的理念

“高校生命教育”的提出源自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兴起。“生命教育”一词最初由美国的学者唐纳·华特士提出, 1968年他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 探讨必须关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 并且在美国加州创建学校, 开始倡导和践行他的生命教育思想。日本于1989年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的生命教育的理念, 特别是近几年以“热爱生命, 选择坚强”为口号的“余裕教育”。国内台湾地区率先受日本影响已于1997年成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 并于2001年规定当年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 发布“生命教育先导计划”。大陆地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实施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 近年来, 随着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勃兴, 不少省市也颁布了有关生命教育的大纲或方案。

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推行, 其涵义也因为时空差异而有所不同。首先, 从时间发展来看, 从上世纪60年代的唐纳·华特士的“生命教育”, 到新千年后目前所推行的“生命教育”, 循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与变化, 涵义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其次, 从空间分布来看, 各国家、地区所推行的“生命教育”皆因其与本土现实情况的结合, 而定义侧重不同;最后, 在同一个国家、地区里, 生命教育的涵义也会不断发展、补充, 例如中国大陆内的“生命教育”由最初的“人之自然生命保护”的重心向“人之自然生命保护加上人之人文生命的价值开掘”的重心转移。

但是无论涵义怎么变化和发展, 生命教育的一些核心元素是共同的, 这个也是该概念得以存在, 该理念得以认同的根本。那么, 什么是“生命教育”的核心呢?首先, 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人, 为了人生, 生命教育以人的生命为核心, 通过生命活动进行教育, 在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的基础之上, 还强调超越生命, 即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提升生命的质量, 获得生命的最高意义。其次, 生命教育关照的“生命”是多层次的, 除了关注自身生命, 更要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除了关注惠泽人类, 还应该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共存;除了关注今日生命之享用, 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二) “高校生命教育”的意义

“高校生命教育”也就是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征, 以及高校的时代背景特征而进行的有效的生命教育。

目前, 就中国大陆地区的生命教育现状来讲, “高校生命教育”的意义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首先, 在生命教育的受众方面, 侧重点是中小学生。不少省市的生命教育重点都是落实在了中小学教育中, 在中小学的多种课程的教科书中有机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江苏省鼓励各中小学校结合本校的实际推出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 而不少学校就出现了直接以“生命教育”命名的校本课程, 学生每学期也有相关的“生命教育”的实践锻炼, 比如素质拓展, 生存训练等。相比之下, 在各大高校, 生命教育却被冷落。其次, 在生命教育的内容方面, 侧重点是学生自然生命安全的保护和有关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过程等知识的传授, 而在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死观方面的教育上, 相对薄弱。有专家认为, 中国大陆生命教育兴起的原因主要在于当时学生安全事故的层出不穷, 各级各类学校急切地要开展学生自然生命保全及健康教育所致, 所以一开始比较偏向于“学生自然生命安全保护的教育”, 而还较少关注到学生的“人文生命的性质、价值与意义问题的寻找、开掘、确立及光大的教育”[2]。

事实上, “生命教育”的受众不应该只局限在中小学生, 也应该包含大学生, 甚至扩大到社会的每个人, 每个人的一生的每一个阶段。人生每一阶段都会遇到难题, 生命教育应该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例如“超越生死、夕阳更红———关于老年人生命教育的思考”[3]。所以它应该是一个终身教育, 是一个终极关怀的教育。“生命教育”的内容也远不止于“对生命的守护”, 还应该包含“对生命价值的开掘”等更多的内涵。如果在中小学时, 学生还不能领略更深的人生要义, 不能有很明确的人生观、生命观、生死观, 而大学阶段, 正是确立并深化这些观念的关键期。目前为止, 许多高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生命教育课程, 有的只是对部分学生心理危机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不少专家学者都在呼吁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不少调查报告也显示:大学生自己也渴望学校设有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4]。浙江传媒学院2008年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生命教育研究所, 并开设了专门的相关课程, 在大学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方面作出不少贡献。

二“生命教育”的内容

高校生命教育的内容选择要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特点, 不同时代不同性质不同专业的高校, 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和现在的大学, 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 文科学生和理工科学生, 同一专业的新生与老生等, 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应该有所分别。笔者在这里且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的一般特点设计“大学生命教育”的内容:“生”的教育、“活”的教育、“爱”的教育、“死”的教育。

(一) “生”的教育

“生”的教育首先是在中小学“生命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珍爱生命, 守护生命”的教育。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 父母的庇护一下子松开, 社会活动骤然增加, 活动的范围也不再局限于家庭学校两点一线, 还有学生来自于城市, 进入大学意味着第一次体验集体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 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政治安全等都发生新的变化, 这就需要高校的“生命教育”要继续跟上, 而不是基本停滞。例如:遇到抢劫如何面对?遇上色狼怎么应付?当生命财产上遇到威胁, 如何去面对?笔者曾经和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时, 学生有的一脸迷惑, 没有经历过就全然不知;有的表示恐惧, 不知怎么办;有的表示怎么行动。人民公安大学的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专家李玫瑾教授在不少场合都表示, 要让年轻人明白, 生命价值大于财产价值, 生命远远比身体的任何一个器官重要得多。

其次, 加强“尊重生命, 敬畏生命”的教育。在近几年的高校凶杀惨案中, 大多是同学之间, 室友之间的矛盾积怨导致的悲剧。在盐城高校宿舍凶杀案之后, 曾有一网友的帖子这样写道:“我曾经住过大学宿舍, 虽然现在多年后觉得当时的事情微不足道, 历历在目, 灰暗, 觉得人生没有希望, 当时我也有杀人的心, 真的, 如果不是受到极度的伤害, 没有人会拿刀子杀人……奉劝所有的住宿舍集体生活的人, 有时候, 做人不要刻薄, 不要伤害别人。”当前的大学生几乎都是90后一代, 其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非常高, 所以, 如何与不同性格、不同思想的同学同住一室, 如何宽容与尊重他人, 应该成为目前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且不应该是仅仅面向少数偏激性格的学生, 应该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意识到:生命重于一切, 一个人的生命牵制家庭和社会, 每一个生命都应该以敬畏的态度来面对, 是不容侵犯的。

(二) “活”的教育

“活”的教育首先是正确“面对挫折, 面对压力”的教育。人生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每个人的生活, 个人生活的每一阶段, 总是会遇到困难与挫折。相对于懵懂的童年和蓬勃的少年, 刚刚步入青年时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认识还比较有限, 性格和意志还比较脆弱, 而另一方面一些人生的难题此时才真正呈现, 如何应对这些阻碍、有效解决难题, 单一依靠青年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肯定不是明智之举, 高校给予适时的抗压耐挫的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也将是非常给力的。

其次是“积极创造生命价值”的教育。人生时光不应该与人生的物理时间划等号, 人应该怎样活着, 才可以最大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生命价值?如何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如何人文性质地, 非物理性质地延长我们的人生时光?现在各大高校里都有不少虚度光阴的学生群, 终日在网络虚拟里沉迷, 对浪费的时光毫不珍惜, 更不用说创造最大价值。浪费时间其实就是在变相地扼杀生命。具体到高校的大学生活,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应该如何安排好时间, 充分地学习与实践, 为将来的人生铺好道路。

(三) “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主要是正确的“恋爱观”的教育。目前高校学生谈恋爱比例逐年上升, 例如, 笔者的责任班级2011年6月毕业时, 有恋爱关系的达到80%, 恋爱的对象身份不一, 但大多是校内或校外同学, 也有少数是校外已就业人员。大学生恋爱并且同居的虽然不多, 但是确实存在, 学校附近的社区里会有不少这样的“学生模拟夫妻”租房过日子, 随之产生的一些为爱情而自杀或伤害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前文所提到的2011年国庆节苏州一高校两名大学生双双跳楼自杀的案例正是因为爱情纠葛, 而不少资料也反映了大学生恋爱同居背后的女大学生堕胎的现象“不少女大学生在堕胎之后感到悲伤、沮丧、懊恼、无助、憎恨、负罪感、恐惧甚至引发抑郁症。”[5]所有这些现象都在呼吁高校正确“恋爱观”的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里, 如何引导他们拥有健康的爱情, 并且有效地让他们乐意接受引导, 也是摆在高校生命教育者面前的挑战。

(四) “死”的教育

“死”的教育主要是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对于大学生, “死亡”这个概念不应该还和中小学生一样茫然而恐惧。中国历来有禁忌谈“死”, 但中国传统也有“生死互渗”一说。事实上, 进行正确的“死亡观”的教育更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这一点, 外国有不少经验值得借鉴。美国的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 美国的死亡教育名为谈死, 实则通过死亡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 以正确的态度保持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日本很重视死亡仪式的教育功能, 日本电影《入殓师 (又译送行者、礼仪师的乐章等) 》获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影片对死亡礼仪的展现足以让人释怀于对死亡的恐惧和厌恶, 而对生命更加敬畏。笔者的学生小李刚毕业近一个月时在单位的建筑工地突遭事故身亡, 当时他手机也报废了, 单位一时无法找到他家人的联系方式, 就找到了一起就业的同班同学, 当消息在其班级QQ群炸开后, 大家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小李是家中独子, 大二时父亲突然生病亡故, 留下他和母亲, 现在又遭此横祸。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不要将消息告诉小李母亲, 担心她不能承受, 甚至知道小李母亲联系方式的也不肯说……其实, 死亡是郑重而严肃的, 是无法回避的。在议论高校凶杀案例的网络帖子里有这样一段:“当年我读大学的时候, 也有两个女生死了。一个是自杀的, 就是我们隔壁班的, 长得很乖巧, 突然有一天行为怪异, 剃了光头, 过不了多久就自杀了。还有一个是隔壁寝室的, 被朋友熄灯前叫出去, 身首异处。没经历过的人很难理解那种恐怖的。”[6]没有经历的一片茫然, 经历过的只有恐怖, 这不应该是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死亡观。现代信息时代, 灾难的讯息会更多地呈现, 人们会比以前更多地见闻死亡, 如何正确地面对、接受、理解死亡也应该是高校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生命没有彩排, 生命不可复制。每次看到如花的青年学生轻易地践踏生命、漠视生命、虚度生命的时光, 都不由人不产生心痛。在高校进行广泛的生命教育是必须的又是可行的, 至于大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很值得学生工作者们去研究与探讨, 笔者在本文里所做的探微还有待广大同仁进一步深入。让我们共同努力, 真正守护好学生的生命———今日之生命和明日之生命!

参考文献

[1]王秋凤, 何程.警方称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死亡学生确系自杀[EB/OL].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11/03/24/011182503.shtml, 2011-03-24.

[2]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

[3]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8.

[4]张加明.高校生命教育现状及有效途径研究[J].高教探索, 2011 (5) :148-152.

[5]黄瑜.当代女大学生堕胎现象的生死哲思[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科版) , 2010 (11) :62-64.

13.生命的意义话题作文 篇十三

家里停电了,才意识到了蜡烛是多么的重要。爸爸去楼下买蜡烛,我和妈妈在家等候。我环顾四周,发现周围一片黑暗。心中也不由得十分害怕起来。这时,爸爸拿着蜡烛回来了,用打火机点燃了蜡烛。

虽虽然只是微弱的,但在这黑暗中,却极为闪耀。我坐在沙发上,久久的看着这根蜡烛,它在慢慢地燃烧着,蜡油不停地落下,它带给我们的光明是微弱的,却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的。我的.视线无法从这小小的蜡烛上移开,直至屋子顿时亮了起来。望着这根蜡烛,我若有所思。它仅仅是根蜡烛吗?我想不是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不仅是用来形容老师、母亲等。

其实,蜡烛就是蜡烛,它总是为人们奉献着自己,毫无怨言,照亮着前方的道路,虽然仅仅是一下小片光明,却能照亮前方黑暗的道路,虽然仅仅能能照亮一小片光明,却能给人们带来默大的慰藉。蜡烛虽然是渺小的,却能为我们照亮生命的道路。给我们无限的希望与慰藉,他总是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出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也许这就是蜡烛的宿命,也许这就是蜡烛的使命,可是不管燃烧自己,照亮他人是蜡烛的什么,蜡烛都是伟大的。我们要像蜡烛学习,无私的为人们奉献着,让生命有更多的意义。

14.生命的意义高一作文 篇十四

在漆黑的夜里,我常常躺在床上,在想:生命到底是什么呢?反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是不可能永远活在这美丽的世界,总有一天是会和亲人、和世界说再见的。那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呢?

有一天,我在书上读了一则十分有趣的故事:

在一间动物园里,饲养员每天都要喂一盘肉给大蟒蛇吃。这一天饲养员突然想看看给大蟒蛇吃鸡会是怎样的。于是他就关了一只活鸡到蟒蛇的笼子里。

这只鸡突然遭遇这飞来横祸,可什么办法也没有,因为现在已经在蟒蛇的大铁笼了。可它一想,反正是一死,为什么要坐着等死呀!也去搏击一番还有活命的机会呢。这样把心一横,它使劲飞起来,朝着大蟒蛇狠狠地啄去。大蟒蛇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攻击,弄得措手不及,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一个小时以后,蟒蛇终于被鸡啄死了。

第二天,饲养员进来看到这情景,十分吃惊,他被鸡的勇气感动了,最后把这只鸡放了。

这篇文章虽然很短,但使我受到很大启发。正是因为不断地经受折磨,人才能变得坚强。格林斯说:人生成功的秘诀只有在那些在奋斗中尚未成功的`人才知道。那就是挑战人生的败局,实现人生的价值。

15.高中作文:生命的意义 篇十五

一、“我”从哪来

存在主义讨论生命存在的偶在性问题, 认为人被“抛入”这个世界。《过客》里表达了类似思想, “我”不知道从哪来, “我”不知道要去哪, “我”只知道只能往前走, 明知最终的终点是“坟”, 仍然坚定向前, 至少在看到“坟”之前是有可能看到希望的灯塔的。

希望如同绝望般虚无, 但若只等待“身外的青春”显示出蓬勃生机, 只等待美好的未来主动到来, 那得到的只能是“耗尽了我的青春”, 更可怕的是身外的青春一旦消灭, “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换句话说, 就算自己放弃热血青春, 只当一个迟暮老人, 也终会死亡, 放弃挣扎等于放弃生命, 所以“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 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 因为毕竟活在了这里。汪晖评论《希望》中的“路”时说:“这里表达的恰恰不是如许多评论所说的对‘希望’的肯定, 相反, 正是对‘希望’的否定, 对‘绝望’的反抗, 而超然于这两种主观感觉之上的则是一种真实的生命形式——‘走’。作为一种现实行为, ‘走’表达的只能是实践人生的方式, 同时也是面对现实的执著态度。”

尽管不明不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但鲁迅并不厌恶, 反倒有超然的态度, “要不然, 我先就未曾生存, 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死亡和腐朽比起根本就不存在, 起码还有其存在的意义, 这就是鲁迅最根本的观念——活着, 只要活着, 就能有一切选择和作为的可能。李欧梵在对鲁迅的研究中指出:“《过客》中路的隐喻或许也有着同样积极的人文主义的内涵, 尽管是用存在主义方式提出的。不管是多么荒诞无意义, 即使走向的仍是死亡, 生命总得走去。即使走向的未来也仍是黑暗, 也决不返回过去的黑暗中。”

二、“我”为什么活着

存在主义讨论自我的问题, 这一问题从人之存在的外部转向内在, 存在主义认为世界与我们的处境的真相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惧的瞬间。人在这一瞬间要做出一个最根本的选择——生, 或者死。

鲁迅写道“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 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意味, 精神对肉体的抛弃, 或者说是精神对人的自我抛弃, 因为精神与肉体的矛盾即是精神内部矛盾。既然选择活着, 与其被动地“被抛入”, 不如通过积极的自我选择“反抛入”。鲁迅使“影”具有这种强大的个体意识:“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 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 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 我不愿去”, “我独自远行”, “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所谓活着的理由——找到一个全属于自己的世界, 即追寻生命的意义, 所以“他宁肯打破心理的平衡, 使自己陷入极度痛苦之中, 也要睁大眼睛, 直面现实”——活着就是要面对现实并与之抗争, 而最恐怖的是“一个人的身体背叛了他自己, 而他不能及时的死去”, 说的就是灵肉分离的纠结状态。

“一切都始于意识, 而若不过通意识, 则任何东西都毫无价值。”最重要的就是要体会“意识到绝望的绝望并因此而意识到有一个其中有某种永恒性的自我”。这个“永恒性的自我”即是精神的自我, 反抗的自我, 拒绝麻木的自我, 人要依靠这个自我寻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即活在人间:“我爱这些流血和隐痛的魂灵, 因为他使我觉得是在人间, 是在人间活着”, 因为要活得有价值与意义, 所以就要做一支野蓟, “经了几乎致命的摧折, 还要开一朵小花”。

三、“我”怎么死

《野草》对人的存在的有限性的揭示, 集中体现为对必死性的自觉。鲁迅主张青年们能觉醒, 能抗争, “阿, 然而他们苦恼了, 呻吟了, 愤怒, 而且终于粗暴了, 我的可爱的青年们!”青年人是鲜活的力量, 是国家的希望, 这是他对青年人的热切期盼, 也是对未来的唯一希望。另一方面, 他与其他学者的唇枪舌剑也表现了他对于文人学士的要求, 在《这样的战士》里他描述着这样的战斗:“在无物之阵中大踏步走, 再见一式的点头, 各种的旗帜, 各样的外套”, “举起了投枪”。在鲁迅的观念里, 文人是思想上站在第一线, 能为青年指明方向的, 因为“他是把文学看作一个时代的情绪和一个民族的‘灵魂’的标志的”。

鲁迅最痛恨民众的是他们对青年之死的麻木, 助长了刽子手的气焰, 而“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身上, 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 血腥”, 帮凶者也必染鲜血。鲁迅对民众的严厉斥喝便是对他们的最大期望, 即便不能献出自己的生命, 也不要践踏牺牲者的生命。

对于牺牲, 鲁迅早有料想, “他张扬一种在深知毫无胜利希望的情况下进行绝望反抗的精神, 在对根本的虚无和荒诞的不屈反抗中树立人的尊严, 他甚至主张以一种‘先行到死’的人生态度, 在有限的人生中确证生命的存在”。只有通过死, 通过一个人以何种方式死去, 才能判定他的生是不是有价值和意义, 而“人就是他自己的目的, 而且是他自己唯一的目的。如果他要成为某种东西, 就是在现在的生活中成为某种东西”, 人要活得有价值和意义, 即人要在现实生活中付出行动来使之有意义, 按照鲁迅“先行到死”的观念, 人务必要以某种形式的死作为目的, 来选择一条生的路。

四、结论

无论哪条路, 其终点都是“坟”, 鲁迅追求的是过程, 他要的是人的存在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 “他所差意的不是‘将来’, 而是达到这将来的‘现在’”。尽管是人当下的生存状态为依据, 但实质上分为了两个部分:一是站在自己的立场, 要以生存的价值为考量;一是站在别人的立场, 要以更人道的方式去体恤他人。他虽然多是以人孤独地面对这黑暗为主题, 但是要走出这困境, 还是必须依靠同他人的联合来达成。

摘要:一般观念认为《野草》是鲁迅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而他的哲学思想与存在主义相联系。本文认为该书确有哲学之思, 但属对生命的思考并未达到存在主义的高度, 鲁迅是以个体生命为主体, 个体生存为依据, 以各种“活态”典型, 来谈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上一篇: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下一篇:阅读加盟项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