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2024-09-21

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共11篇)

1.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篇一

观《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

学习心得

今天晚上,经管学院第十三期党课培训班学员共同学习了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一句“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胡书记深刻又充满希望的讲话开始了。首先,胡书记表达了对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祝贺与祝福,并带领大家一起回顾了百年清华的历史成就与步步发展。随后,胡书记对青年人提出了三点希望,他希望同学们能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不仅是总书记个人对我们的希望,更是国家社会对我们的希望。最后,胡书记呼吁:“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对于总书记这句自豪而振奋的话,我们青年学生应当深入思考其中丰富的内涵与深深的寄托。

我们生长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这是一个自由的光明的崭新的蓬勃的充满朝气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在的中国,是重新站起来的中国,是民主自由倡导科学的中国,是朝着全面小康大步走去的中国,是综合国力逐年提升的中国,是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的中国,是社会稳定边防安全的中国,是人民幸福生活安康的中国,是充满信心与力量的中国,是饱含希望与信念的中国,是充满机遇的中国!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新时代的大学生,新时代的入党积极分子。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应当怎么做,我们应当做什么,这些问题十分重要也十分现实。首先,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其次,我们应当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信念;正视新时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青年肩负的崇高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大力发扬创业精神,投身创业实践,立志做“四有”人才,力争今后在不同的岗位上担当起改革和发展的重任,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最后,我们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端正我们的入党动机,我们要立志现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以后,发挥一个党员应有的作用,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

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生长在这样一个充满机遇与希望的时代,我们新一代的青年学生们,我们新一代入党积极分子们,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王浩伟

10经济学

第十组

2.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篇二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清华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参加庆祝活动的海内外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100年前,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历史背景下,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建立了。那个时代,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封建统治的腐败黑暗,使我们的祖国和人民蒙受了水深火热的苦难。中国人民和大批仁人志士在苦难中觉醒、在压迫下奋起,决心改变民族积贫积弱的命运和人民苦不聊生的状况。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推动全民族更加自觉地走上了振兴中华的奋斗历程。

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

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广大清华师生满怀豪情投身祖国教育、科研、建设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坚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重视因材施教、实践锻炼、能力培养,努力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大学。清华大学创办了原子能、无线电等一批国家急需的新技术专业,积极参与“两弹一星”等重大工程,完成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密云水库等重要设计,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我和很多同龄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深深熏陶了我们。当时,蒋南翔校长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刘仙洲、梁思成、马约翰、张光斗等大家名师执教讲坛、垂范学子的风采,令我们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对我国来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谦虚谨慎、埋头苦干,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奋勇前进。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青年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党和人民对包括广大青年学生在内的全国青年寄予厚望。在这里,我想给清华大学的同学们和全国青年学生提3点希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青年人朝气蓬勃,善于接受新事物,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珍惜美好青春年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和人类文明成果,夯实理论功底,提高专业素养,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自己。同时,要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谱写壮丽的青春乐章。

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科学理论、创新思维来自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同学们要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打好知识根基的前提下,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不断认识和掌握真理。同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基层一线砥砺品质,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锤炼作风,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为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同学们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朋友们!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我国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创造精彩人生的广阔舞台。生长在我们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我国青年一代应该大有作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让我们紧紧携起手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共同为我们伟大祖国、伟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奋斗、奋斗、再奋斗!

(据新华网)

3.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篇三

4月的北京,春风送暖。在这个美好的时节,胡锦涛主席在清华大学隆重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在那里聚集了清华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海内外嘉宾、全国高等学校的师生员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

胡锦涛作出了重要的讲话:“90年前,在中国人民改变民族命运如火如荼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拼搏,经过长期浴血奋战和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行了改革开放,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形成了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在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抗日战争期间,清华同北大、南开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共创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成就。梁启超、冯友兰、陈岱孙、费孝通、钱钟书、吴晗、曹禺、季羡林等一大批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大师,叶企孙、茅以升、竺可桢、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等一大批我国自然科学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奠基人和开拓者,还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李政道,都是清华人中的佼佼者。广大清华师生始终满怀强烈的爱国情怀,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坚定走在“一二九”运动等爱国民主运动前列,奋勇参加民族救亡和人民解放斗争,涌现出闻一多、朱自清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和民主志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新的要求,为推进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讲话提出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即“四个大力”,希望青年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即“三个结合起来”,进一步回答了“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根本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清华师生牢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使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加快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办学总体实力大为增强,人才培养质量、学术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清华大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大力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广大毕业生踊跃到国家重点行业和基层施展才干。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需要开展科研,取得高温气冷堆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不断提升,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上迈出重大步伐、取得显著成绩。

水木清华,钟灵毓秀。在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弘扬“行胜于言”的校风,培养了17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460位清华校友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0年来,一代又一代清华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顽强拼搏、真诚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建立了突出功绩。

清华百年历史又一次表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为己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我们的大学就能获得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我们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高为突破,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鼓励重点建设高校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深化教育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桥头堡。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姓名:李雪梅

性别:女

院系:临床医学系

4.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篇四

2009-8-19 11:02:00人大新闻网

纪宝成: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掌声)

在这美好的深秋时节,在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的时刻,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人民大学建校70周年,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出席大会的各位领导、来宾和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全校广大师生员工致以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中国人民大学已经走过了70年光辉历程,在非同寻常的70年里,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国家风云聚会的7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高等教育从创办、发展到壮大的70年,也同时是中国人民大学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70年。

回顾70年来中国人民、中国革命走过的道路,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人民大学”这个名字背后蕴含着艰辛与坚强。回顾70年来中国人民大学从战火中走来,在发展中奋进的道路,我们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一代代人大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定与坚持。奋进中的人们总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大学70年办学历程所积累的人文精神,归结为一点,那就是始终保持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和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立学为民、治学报国。

1937年在民族危亡之际,陕北公学诞生了,学校以救学救亡为己任,培养了大批干部。华北联大时期,师生们跨越千山万水转战各地办学。为迎接新中国成立的曙光,华北大学奋勇担当,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中国人民大学翻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崭新的一页。不仅为新中国培养了万千建国干部和大批建设者,而且为我们新型高等教育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就一直处在时代潮头,学校高举发展、创新、和谐的旗帜,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埋头苦干,开拓奋进,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走特色强校、内涵提高的科学发展道路,以改变的精神大力发展学科建设、校园建设和制度建设,以人为本地实现了快速、稳健、协调的全面发展。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内在凝聚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外在的影响和竞争力持续提升。建设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诸方面都取得了历史性显著的成就,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重温70年光荣历史,回顾70年辉煌成就,中国人民大学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使命感、责任感,中国人民大学在各个方面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接班人,始终是办学的宗旨和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学科建设和理论建设,推进知识创新和理论发展,始终是学校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和方向。

在新世纪,我们又明确提出建设以人文科学为主的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学校奋斗目标,提出了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并且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新的精神财富。始终坚持为发展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而努力奋斗。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在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各学科领域做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作用。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构建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建设,引领了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科学的时代潮流。既推动了全社会对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和关心,也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既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也为自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始终坚持追求真理、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的校风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实事求是是人民大学的光荣校训,人大师生不为书、不为上、不为洋,只为实,既解放思想,又敢为人先。以严谨求实的精神和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我们的校友用一个一个美丽的音符谱写了人大人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彩华章。

作为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作为人民共和国建设的摇篮,人民大学培养的20多万名毕业生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也有很多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事业管理精英,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他们是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

回顾70年的历史,我们要感谢国家的亲切关怀,感谢教育部、北京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回顾70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倍加怀念为中国人民大学创建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吴玉章等老一辈校领导。倍加怀念为人民大学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的老一辈著名教授、学者。

在这里,我还要代表学校向历任校领导和已经离休退休的老师,向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海内外校友表示由衷的感谢。

同志们、同学们,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全面提升、重点突破、强化优势、争攀高峰的发展新阶段。作为一所政治坚定、特色鲜明、学风优良、底蕴深厚、成就卓著,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实现新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矢志不渝地履行立学为民、治学报国。

我们要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地位,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社会发展的大繁荣、大发展,要发展社会科学,推进社会体系的创新。学校将进一步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发挥支柱作用,在加强社会建设和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为繁荣人文社会科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要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教学的优势,中国人民大学是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和理论的传播基地,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将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中的指导地位,坚持运用科学的立场、观念和方法,分析当前具体问题。在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方面,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方面,下大力气、出大成果,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进程做出新的贡献。

我们要进一步担任人才培养工程,中国人民大学将继续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内容,完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质量。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武装学生,培养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格、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人民共和国优秀建设者和杰出人才,更为出色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我们要进一步发挥高等教育创新平台的作用,当前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地改变世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提升中国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创新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和灵魂。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将进一步完善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体系,强化特色学科、优势学科,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进一步优化文理交融、相互促进的环境,进一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具有坚韧不拔勇气和毅力,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创新力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璀璨辉煌,是文化发展的源泉,蕴含的巨大凝聚力和创造力,必将在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实现民族全面复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造就世界文明新秩序的过程中,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将继续紧密贴近时代的主题,从致力于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战略事业着眼,高举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帜,深入研究认真反思近代、中国百年来对传统文化的观点态度,全面分析系统化和研究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经典精粹及其当代价值,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窗口的功能,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需要走向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性的提升也能够为促进中外学科文化交流,让世界正确地认识评价中国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中国人民大学将以更加自信和开放的姿态,与世界诸多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学术交流,大力提升国际性,与世界同行一道共同分享发展的机遇,共同应对面临的挑战,共同推动和谐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校友们、同学们,回顾历史,风雨兼程70年,我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展望未来,我们是未来的开拓者。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教育部、北京市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的鼎力支持下,全体人大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同心同德、团结奋进,70年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中国人民大学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新的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更加辉煌,更加灿烂。

5.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篇五

(2005年6月4日)

东南大学副校长易红

尊敬的刘全生校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中央大学的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是一个喜庆、吉祥和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因为我们东南大学的老朋友——中央大学在今天迎来了她的九十华诞。“行百里者半九十”,这是中央大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中央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一

个重要里程碑。中大全体师生和广大海内外校友,以及与中

大有着共同渊源的东南大学师生无不欢欣鼓舞,弹冠相庆。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东南大学,对中央大学九十华诞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中大的全体师生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

1902年,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年代里,张之洞等先贤秉持教育救国之理想,筚路蓝缕,苦心经营,在南京四牌楼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抒写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也形成了东南大学等诸多大学的根源。1915年,在两江师范学堂的基础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在台湾,这被视作今天中央大学的源头。嗣后,历代先贤鸿儒夙兴夜寐,殚精竭虑,终于铸就了20世纪中上叶国立东南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的煌煌巨业。1958年,经原中央大学在台广大校友和有识之士的积极倡议,中央大学在台湾苗栗复校,使中大之余脉在台湾地区继续延伸。自1968年迁校中坜至今,在历任校长和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央大学迅速崛起,成就斐然,若干学科和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作为同行,我们对中大的发展和进步表示由衷的钦佩和祝贺。同时,作为同根同源的兄弟高校,我们更为中央大学卓越的办学成绩感到骄傲!我们相信,在全生校长的领导下,中央大学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突飞猛进,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和更加非凡的成就!

由于共同的历史渊源关系,多年以来,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并在此基础上缔结了非常真诚的友

谊。在我们东南大学,无论是学校行政人员、专家教授还是学生,都对中央大学感到格外的亲切和友好。来到台湾,我们都非常希望到中大来走走看看,因为这里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玄武湖、松林坡,有我们共同拥有的一段光辉历史,有我们非常尊敬和喜爱的师友。全生校长更是东南大学的故交,我们非常清晰地记得,在2002年5月31日我校百年校庆之际,时任美国马里兰大学副校长的全生先生就曾亲自前来祝贺。今天,在庆祝中央大学九十华诞的大喜日子里,我衷心祝愿贵我两校之间进一步加强合作,增进友谊,共同繁荣和进步!我更诚挚地祝愿中央大学校务昌隆,日益精进,在新的世纪里创造出新的、更大的辉煌!

6.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庆典大会,庆祝海南大学建校周年。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海南省教育工作委员会、海南省教育厅,向海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教育特别是海南大学的各级领导、各

界朋友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海南大学自年创办至今,伴随着海南改革开放的沧桑巨变,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奋斗历程,在艰苦创业中茁壮成长,在励精图治中发展壮大。学校近乎白手起家,却在短短的年时间里,在一片荒沙地上建起了一座美丽优雅的校园,拥有了较为先进的办学条件,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建立起全省学科门类较齐全的专业体系,具备了较高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成为实施“科教兴琼”战略的重要生力军,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海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海南大学建校年的发展历史,是海南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海南高等教育事业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对海南经济建设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对海南社会全面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此过程中,海南大学作为全省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大学,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海大在重点学科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成为我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亮点,对其他兄弟院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海南大学建校年所取得的非凡成绩和所做出的积极贡献,是各级党政关怀和社会各界帮助支持的结果,是学校历届领导和师生员工不懈努力、奋发图强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海南省教育工作委员会、海南省教育厅向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各界朋友和海南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及广大校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原创:wenmi114.com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实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海南高等教育战线肩负着加快提高海南经济特区综合竞争力的历史重任。我们殷切希望作为全省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的海南大学,以周年校庆为契机,继续担当全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急先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办学之路;要加大学科专业调整力度,结合海南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改造现有学科专业,积极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学科;要加强学术带头人和学科梯队建设,通过引进人才、进修、在职攻读学位、访问学者、在岗业务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了教师的整体水平;要继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力争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取得更大突破,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本领;要强化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全过程监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要加大投入,通过多渠道筹资,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广泛开展合作办学,壮大办学实力;要坚持面向科技前沿,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原始性创新能力和在关键领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使学校成为海南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生力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方面军,同时健全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力争再经过十年左右时间的努力,把海南大学办成一所在中南地区同类院校中知名、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名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为推动海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实现海南经济社会的腾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希望学校教职员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为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而不懈努力。希望广大同学们,立志报国,发奋读书,早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原创:wenmi114.com

我相信,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站在新起点、迈向新目标的海南大学明天一定会更好!

7.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篇七

在这金秋时节,我们共聚一堂,同祝××中学××周年校庆。

首先,我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并以我个人作为××中学校友的名义,向××中学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庆典的领导和嘉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中学建校××年来,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坚持“以德治校,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为××、为国家培育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中学的广大师生,爱祖国、爱家乡,为国家和××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学广布海内外的全体校友,在各条战线上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为祖国和家乡赢得了荣誉,他们是××中学的光荣,也是××人民的骄傲。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畅述友情,共同回忆学生时代的美好时光,倍感亲切。多年来,××中学的校友们为家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出力献策,增光添彩,做出了很大成绩,这一切,家乡的父老乡亲都是不会忘记的。

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教育现代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前提,加大了教育改革力度,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提高人才素质和竞争力,保持和创造××在国际国内竞争中优势的关键来抓,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基础上,去年在全市率先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和高中段教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添了巨大的动力。

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让我们并肩携手,与时俱进,以新的作为、新的风貌,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振兴教育、振兴××、振兴中华,做出新的贡献。

祝××中学的未来更加美好!

祝××中学校友全家幸福,事业有成!

祝××中学全体师生身体健康,学习愉快!

8.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篇八

——学习《胡锦涛住西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

《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心得

前言:

通过学习《胡锦涛住西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胡锦涛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十七届六中全会等相关内容精神,对所得及感想做以下简单总结。由于本人资历有限,对相关精神领会可能不到位,甚至有所偏差,但仅代表个人暂时见解,还望读者不吝赐教,及时对本人提出批评指正。

在清华百年校庆之际,胡锦涛主席来到清华大学。作为清华校友,他表达了对母校的无比怀念和深切祝福,他向清华师生表达了亲切问候;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他对清华过往百年的荣辱兴衰和历代清华人的艰苦奋斗做出了肯定和高度赞扬!

他说:“建校以来,广大清华师生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这是对清华大学的肯定,也是对一清华师生为代表的全国文化教育工作者和全国大学生的肯定。

他说:“建校伊始,清华秉持科学救国理想,倡导‘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文理渗透’,一批学界泰斗在清华园里潜心治学、精育良才,形成了名师荟萃、鸿儒辉映的盛况,很快发展成为我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填补了我国现代科技的诸多空白。”肯定了清华大学在我国战争年代为我国科技文化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体现了大学教育对我国命运的影响,体现了大学教育的重要性。

他说:“我和很多同龄人在这一时期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清华园里蓬勃昂扬的青春理想、严谨勤奋的治学氛围、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生动活泼的文化生活深深熏陶了我们。”这是对清华园学风以及文化氛围的肯定,也为全国其他高校树立了血虚的榜样。这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当前高校以及在校大学生的亲切关关怀的表现。我们作为活跃在高校里的主人翁,则应以此为标准,在学校文化生活中努力营造蓬勃昂扬、严谨勤奋、艰苦朴素、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

改革开放时期清华大学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文化和科技人才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对此,胡锦涛主席表示高度赞扬。而全国其他所有高校以及在校大学更应以此为榜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培养坚实的人才后盾。

在对清华大学在我国各个历史时期所作贡献做一阐述和肯定之后,胡锦涛主席对当前世界、国家、以及社会发展形势做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其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值得我们这养的青年人为之奋斗。

在最后,胡主席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即:第一,希望同学们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希望同学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三点希望既是对青年学生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也是对青年学生不足之处的指出。结合这三点希望,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应积极主动找出自己在学习以及个人发展中的不足之处,关注当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关注先进文化的动向,紧跟时代潮流,做一个新时期国家发展的坚实后盾,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充分认识到目前国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时刻注意“文化危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威胁,做一个社会主义文化守护者。

在建党九十周年的讲话中,胡主席提出了要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空前发展,取得了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跃居全球第二的好成绩,政治稳定,然而文化建设却不如任意,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其中以欧美文化,日韩文化为代表,这些外来文化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国外反华势力对我国文化入侵糖衣炮弹,因此而形成的“文化危机”不可小视,而这些外来文化的直接受众激怒时我们这些辨别能力尚不健全的青年学生,这样就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我们要充分认清形势,加强自身爱国主义文化修养,热爱并积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要有选择的吸收,坚决抵制那些有害于我国各方面建设发展的有害文化。

胡主席提出:“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是对我们青年人文化创造力的号召,因为决定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正是我们青年一代,我们应时刻保持积极的新涛,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在实践中创造更有活力,更有朝气,更有时代特色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主要议程是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

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所以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刻不容缓。

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形势复杂,也很严峻,我国文化正处于一个空前繁荣和活跃的时期,然而目前越来越严重的“文化危机”也迫使我们不得不重视我国文化建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我们既不能一味悲观更不能忙内幕乐观,需要的是清醒和励志,因为走过的来看,主流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和忧患。

在文化建设方面,作为农村孩子的我深有体会,近几年来,政府不断投资,在哥哥村庄里修建农民文化活动广场,并且积极鼓励农民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特别是逢年过节的农村锣鼓秧歌,这不仅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而且营造了热闹和谐的农村文化氛围。

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在学校里更要努力为打造积极向上,紧跟时代潮流的文化氛围,并要将我国传统积极传承,勇敢创新,在学习和业余文化生活中注意自身修养,重视文化塑造,保持清醒头脑,提高辨别能力,树立强烈的爱党爱国意识,不要被消极意识形态所左右。通过这些讲话精神的学习,使我深刻体会到,当前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文化肉搏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坚强的文化堡垒,就算他有在强大的武装利量,在国际斗争中都会处于劣势,我国在政治经济上已经基本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这么多年只注重政治经济崛起,使得我国在文化软实力上捉襟见肘,因此文化建设应该引起我们所有中国人民的重视了,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凝聚所在,没有文化的凝聚,我们的中华民族终将难以振兴,没有文化的指引,我们所有中华儿女也将难以共同向着共产主义前进!

9.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篇九

在庆祝四川大学建校110周年大会上的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Distinguished leaders and guests, respected school fellows, teachers, students: 今天,我们欢聚江安河畔,隆重举行庆祝四川大学建校110周年大会,共同见证四川大学110年的光荣历史,共同领略这所世纪名校的厚重历史与青春活力,共同祝福她更加美好而辉煌的明天。

thToday, we are gathering on JiangAn River to solemnly celebrate the 110 anniversary of Sichuan university, witnessing her glorious history of 110years, appreciating the significant history and energy of the century-long well-known university, and wishing her a better and glorious future.在此,我谨代表四川大学十万师生员工,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体海内外校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四川大学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On behalf of the 100 thousand faculties and students, I would like to extend our warm welcome to all leaders and guests presenting the meeting, express our greetings to our schoolfellow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say sincere thanks to leaders, friends from various levels and fields, and international partners.作为四川大学校长在这里致辞,对我来说,既是一份崇高的荣誉,更意味着责任和使命。因此,今天我所表达的既是对四川大学厚重历史的真情感悟,更是代表川大全体师生员工表达我们建设新川大、再创新辉煌的豪迈情怀。

It is an valuable honor as well as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for me to give a speech here as the president of Sichuan University.大学的生命在于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活力常在、青春永驻的不竭源泉。翻开川大历史,处处都能感受到精神的魅力、理性的光芒。四川大学之所以能够历经沧桑而走向辉煌,得益于她孕育了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

从1903-1909年胡峻校长制定的“仰副国家,造就通才”,到1922-1924年吴玉章校长提出的“崇尚学术,启用新派”,从1926-1930年张澜校长倡导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到1933-1946年张凌高校长实行的“培养高尚品格,教授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适应社会需要”……在历代川大老校长们的精辟概括和深遂思考中,始终蕴含着一个恒久不变、一脉相传的价值取向,这就是涵乾纳坤的宏大气魄,追求真理的崇高境界,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这种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川大人对科学的态度,对社会的责任和对理想的追求……今天,我们响亮地提出“崇尚学术,追求卓越”和“厚德博学,虚心从善”的理念和精神,正是对学校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10.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篇十

2006年4月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上海交通大学的全体师生和校友们:

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我非常高兴能够来到这里,出席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10周年庆祝大会。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清华大学及各兄弟高校,对走过了110年光辉历程、即将掀开新篇章的上海交通大学,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对交大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广大校友们,表示衷心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

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之一,是我们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交通大学历经沧桑,从“实业救国”、“人才强国”,一代代交大人秉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弘扬“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心系社稷,兴学安邦,服务国家,耕耘不止,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上海交大敢为人先,勇于超越,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化办学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探索,创造了不少宝贵经验,百年老校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建设一流大学的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上海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先后创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校有着相近的学科设置与办学理念。我们都承载着民族的重托、社会的期望,在各自的办学实践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学术大师、治国之士和兴业之才。被誉为“人民科学家”的钱学森大师,就是交大和清华共同的校友。毕业于上海交大的著名科学家、工程教育家张光斗院士,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近年来,我们两所学校进一步加强了相互往来,在教育教学、科研开发、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继往开来,勇攀高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是我们共同承担的光荣历史使命。

高水平的大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新世纪新阶段,高等学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实施,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的迫切需求,高等教育被推上了引领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沿;做为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交叉集成及引进吸收等方面,更要担负起重大的社会责任。在此,衷心祝愿上海交通大学以建校110周年为契机,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努力再铸辉煌。让我们与兄弟高校一起,携手并进,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11.耶鲁大学校长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篇十一

*县长,各位来宾、校友,企业家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临碣石以观沧海,会贤达创新未来。我代表**大学,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县委县政府,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参加本次大会的企业家朋友和校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北依**、东临渤海,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连接华北与**两大经济区的“经济走廊”,是文明遐迩的“花果之乡、鱼米之乡、旅游之乡、文化之乡”,是国家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和河北省首批扩权县。去年以来,**县在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克服疫情影响,有力保障了经济平稳运行,持续改善了民生福祉,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努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大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不断挖潜力、激活力、强动力,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建设沿海强县、魅力**,重塑大县强县形象的**梦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学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人才智力优势和校友资源优势,深度融入地方、积极服务地方,多次举办合作发展大会,一批校友企业在地方投资兴业,多项科技成果在地方落地转化,为秦皇岛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蓄势赋能、做了实事。此次**大学与**县委县政府合作举办发展大会,在**设立**大学校友产业园,面对面互动交流,实打实合作共建,让校地合作更切近市场主体、更符合地方需求、更能产生务实效果。在这里,我就校地合作发展谈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用好人才资源,实现“智力”共享。

学校匠心育人,桃李芬芳,据统计,每年约有**名本硕博毕业生扎根秦皇岛。**县长、**有限公司总经理***、**酒业**酒事业部供应链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等都是**大学的优秀校友,是母校的骄傲,更是**建设沿海强县、魅力强县的中坚力量。希望我们的优秀校友,大力弘扬**人文化品格,扎根**、服务**、建设**,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大学也将积极发挥人才培养优势,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多的学习深造、专业培训机会,源源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人才。

二是希望抓好园区建设,实现“平台”共建。

学校在**设立**大学校友产业园是校地合作模式的全新探索,凡是加入产业园的校友企业将统一挂牌,均在母校的全方位服务下,享受**县委县政府给予的专属优惠政策。这是学校与地方政府服务校友企业发展、普惠校友企业的务实举措。希望学校相关部门与**县有关单位积极沟通对接、高效合作联动,切实把校友产业园建成人才向往的平台、科技创新的平台、产教融合的平台、资源汇聚的平台、务实高效的平台。

三是希望打造创新引擎,实现“发展”共赢。

**大学拥有省内高校唯一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省协同创新中心、**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以及**个省级智库平台,其科研方向与**县的钢铁、文旅等经济支柱产业高度契合,在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协同攻关、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合作空间巨大、发展潜力巨大。希望校地双方合力打造创新引擎、共同把握发展良机,加速融合、深度对接,抢占事业发展先机,实现校地共赢发展。

各位来宾、校友,企业家朋友们,**大学扎根秦皇岛**年,始终与港城共荣共生,不断用实际行动回馈养育**的这片热土,此次合作发展大会的召开,开启了**大学与**县合作发展的新篇章,学校将会一如既往地深化校企合作,弘扬熔铸在**人骨子里的“奋斗基因、工匠精神、卓越品质、家国情怀

”,为**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为助力**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下一篇:水利设计院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