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除夕的古诗词赏析

2024-06-23

关于除夕的古诗词赏析(精选12篇)

1.关于除夕的古诗词赏析 篇一

《客中除夕》

明代: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客中除夕:在外乡过大年除夕。客中,客居外乡之时。客游外地,寄寓他乡,古人对这种生活很难适应,总有一种飘零之感。飘泊在外对古人来说是人生的不幸,除夕佳节期间仍然不能还家,更是莫大的不幸。这首诗就是作者在除夕那天旅居外地所写,道出了佳节期间滞留外地的苦闷与无奈。

这首诗语言自然朴实,浅显易懂,音节响亮,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尤其是“看人儿女大,为客岁月长”是世人赞赏的佳句。

《癸巳除夕偶成》

清代: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诗人思绪纷纷。上句尽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千家笑语”四字紧扣题目“除夕”,描写了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守岁迎春,欢歌笑语的气氛。

这首诗的特色是言近旨远,意象鲜明,贴近生活,而又诗意含蓄,寄情远大,诉说的是对整个现实、人生的忧虑与感愤。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清代:李慈铭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

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

屠苏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蜡鹅花:古代年节以蜡捏成、或以蜡涂纸剪成凤凰为饰物,蜡鹅花当即此类。

钗符金胜:均为女子发饰,菱形者称方胜,圆环者称圆胜。

好宜:旧俗除夕写“宜春帖”或吉利语以祈福。

屠苏:古俗,除夕合家饮屠苏酒以避疫,屠苏为茅庵,相传屠苏中一仙人所酿,故名。

此词咏除夕合家“岁筵”,喜气洋洋。“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鸡鸣添岁,写得质朴而富于情味。

《双雁儿》(除夕)

宋代:杨无咎

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

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

大家沈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卜算子》(除夕)

宋代:朱敦儒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

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淡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

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卖痴呆词》

宋代: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

二物于人谁独无?就中吴侬仍有余;

巷南巷北卖不得,相逢大笑相揶揄。

栎翁块坐重帘下,独要买添令问价。

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

更阑:午夜时分。

厌禳:谓以巫术祈祷鬼神除灾降福,或致灾祸于人,或降伏某物。

钝滞:迟钝呆滞。

两句合起来的解释就是,除夕夜直到午夜时分人们都还没有睡意,都在祈求神灵除灾降福、大家都呆滞的等待新的一年的临近和到来。

2.关于除夕的古诗词赏析 篇二

“知人论世”, 诗评术语;就是说学习前人的作品, 必须知其人、论其世, 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对一些作品, 不知其人其世, 就不能够理解, 就看不出其佳致。“知其时事, 知其境遇, 而后知其诗命意之所在。如子美《丽人行》, 岂可不知五杨事乎?试看《本事诗》, 则知篇篇有意, 非漫然为之者也。”解读一些隐晦蕴藉的典故, 更应该注重对典故原意的迫寻和诗人择典使用时当下语境的重建。

杜甫在《兵车行》中借典故, 既讽刺时政, 又有效地避免了潜在的危险。“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兵车行》) 借汉武帝穷兵黩武讽刺唐明皇的开边, “在这样强烈、尖锐的讽刺下, 若不托之古人, 而直言‘我皇, 或‘今上’, 那就杀头有分”。辛弃疾在怀古名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一共用了孙权、刘裕、宋文帝、北魏太武帝、廉颇五个典故, 历来的评论家对此颇有不同看法, 只有清楚这首词是65岁高龄的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力劝韩侂胄自立即北伐的主张不成, 反被调离抗战前线, 报国无门的政治态度和个人遭遇后, 才能对这些典故有更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评价。李白则直接用典故来比况, 突显诗人的“自我形象”。例如, 意气高扬时, 诗人自况为扶摇青云的鲲鹏,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典出《庄子·逍遥游》) , 尽显自信豪迈之气。遭罹打击时, 诗人自况为受辱的韩信和蒙谗的贾谊, “淮阴市井笑韩信, 汉朝公卿忌贾生” (《行路难》,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和《屈原贾生列传》) 。长安放还之后, 诗人心情苦闷, 就将自己比作消极避世的楚狂接舆, “我本楚狂人, 风歌笑孔丘”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典出《论语·微子》) , 借对孔子的嘲笑, 表达了诗人愤懑的心情和狂傲叛逆的精神。应募永王之前, 诗人热情又起, 矢志报国, 就将自己比作“东山再起”的谢安, “但得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永王东巡歌》, 典出《世说新语·排调》) , 借在淝水之战中大胜秦军的谢安石自比, 表达了他从容不迫、胸有成竹地去面对敌人、平叛立功的心愿。由此看来, 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感情、为人品德等各个方面, 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 社会政治、风俗民俗等情况, 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用典和鉴赏诗词。

二.语境意会法

就是指赏析典故时要善于进入诗词的意境, 结合具体的语境加以准确理解。从读者这方面来看, 由于每个典故都凝聚着某些不断发生的心理体验, 沉淀着许多人类的文化意识, 所以, 当读者读到诗歌中的典故时, 在他们脑海中自然而然地会浮现出典故的原型故事, 在这一连串联想中, 诗歌意境得到了凸现和丰富。在这里, 典故已成为读者欣赏具体作品进入审美过程的一种重要导引。只要善于展开丰富想象, 进入诗人创设的诗情画意, 便能揣摩典故所包蕴的含义。《锦瑟》一诗通过“迷”、“托”、“思华年”、“情惘然”等词表达了一种困惑、失落和幻化的内心体验, 渲染了一种悲剧气氛, 创造了一种感伤凄美的艺术氛围, 一个迷离、恍惚的意境。有了这一整体把握, 对庄周梦蝶, 望帝魂化杜鹃等典故化实为虚的创造性活用便有了深入的体悟。

诗人创作时并不是把典故生拉硬搬地放进诗里, 或拘泥于典故原意, 而是重新赋予它新的意义, 使它与自己的诗情诗意浑融一体。如《贾生》这首诗表面上和典故类似而实则构成了反讽的效果, 貌似合理的命题在主体意识的反思下被揭示出它的荒谬性。这个典故的本义是说贾谊深受皇帝的宠幸, 只要领会“可怜夜半虚前席”是说汉文帝与贾生谈话到夜半时分, 不是问他黎民百姓的疾苦, 治国安邦的大事, 不是真正赏识和重用贾生, 才会清楚这个典故原来是反其意而用之。

三.源流鉴别法

诗人们常常以前人作品的语句为基础, 加以增减改造, 从而锤炼出符合自己需要的富于表现力的句子, 我们对这种原句与化用句加以比较鉴别, 则更能鉴赏出其中的妙处。

王勃《滕王阁序》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就是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 杨柳共春旗一色”而成。与原句相比较, 不仅语言更为优美, 而且意境更为阔大, 不愧为“惊人之语”、“神来之笔”。

宋代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 是脱化自五代南唐诗人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 桂香浮动月黄昏, ’。比较两句诗, 只改动了两个字, “竹影”改为“疏影”, “桂香”改为“暗香”, 但它们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主题却不大相同。江为诗写的是竹子和桂花, 但并未抓住它们的特点, 并且两种事物之间也没有内在的联系。但他锤炼出的“桂香浮动月黄昏”却是具有某种典型性的艺术意境。林逋只改动了两个字, 用来咏梅就成了千古绝唱。因为竹影在水中只有黑糊的一片, 只有梅影才具有稀疏横斜的姿态。桂香浓烈, 梅香幽渺, 只有梅香与月下的寂静环境有一致性, 因此林通赋予诗句的新的形象、新的意境。

3.浅谈小学生的古诗词赏析 篇三

一、结合自身的体验加以想象

学生欣赏诗歌时,要对所欣赏诗歌的内容加以想象。古代诗歌不像古代散文那样直白及容易理解,是借助于赋比兴的诗歌欣赏手法加以表现。某些诗歌中的某个字也就能够表现出整篇诗歌所具有的精神境界。其中还有某些不曾道出的感情,使得情深立现。比如:李白所写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这首诗歌中,要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加以想象,有没有独自出门的时候,当只身一人游走在长江,只见一艘帆船的孤寂。学生则会体会到诗人的一往情深。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要对诗歌中的个别字准确把握,因为诗人主要是借助于某些字来寄托自己的全部情感。

有些诗人,主要是喜欢寓情于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引導学生对诗歌所呈现出的景象加以体会,然后在景象中对体会到的作者全部感情加以体会。通过自己的感受,对诗人的感觉有所体会。

二、找寻“诗眼”

古诗词中的某个字或者某个词有时就是一幅画、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其中包含着许多说不清道不完的深深意蕴!欣赏古诗词词语所需的最佳途径,主要是对画面加以想象,把画面与体味含义加以统一。一首词中值得欣赏的词语有很多,这些需要有教师的引导,由学生做出选择,不用字字求得解释。如果在选择重点的欣赏词语时,应当在学生对全诗的画面加以想象后,选择某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就是找到我们所谓的“诗眼”。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以“忆”字为主,让学生说一说诗人在“忆”什么,这首诗主要写的是什么,还要请学生在诗句中找出和“忆”有关的字眼。有些还可以与诗中的“思”字及“知”字相联系,进一步感悟到诗人的思乡之情。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诗中,其中的“绿”字是诗的“诗眼”,这使得全诗的境界全出,因为它妙在形象,妙在自身的意味上。这样让学生学会了反复推敲与研磨,使学生领悟到诗人的用字之妙,进一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意境。诵读大量的古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人文素养。

三、研读古诗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1.了解写作背景

小学阶段所学到的古诗词中,有许多古诗词有不同的作者,也

有不同的背景,表情达意也有所不同。以“送别”诗为例,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时,诗中以汪伦的歌声送友,李白借用潭水抒发对友人的深深感情;在学习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李白目送自己的朋友,用长江的水比喻与友人间绵绵不绝的情意;在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王维借酒送友人,借朝雨、青柳以及美酒来表达对友人分别的伤感之情。从诗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所具有的恋恋不舍之情。

再例如:翁卷在《乡村四月》、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以及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为我们所描绘出的田园风光真是风景优美,也表达出人们对大自然、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在写景诗中,不同的是李白所写的《独坐敬亭山》,除了对敬亭山秀丽风光的赞美之情,还有“尽”“孤独”以及“只有”等词都体现了诗人非常孤独寂寞的心情。在背景资料的了解中,我们了解了李白的才华横溢,青年时的雄心壮志,但是遇到这样无奈的朝廷,在黑暗的统治中感觉到了世态炎凉,在长期的漂泊生活中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产生了孤独寂寞的情感,在读其诗时,要有压抑孤独心境的

表达。

2.课外拓展

以最简单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为例,我主要是让学生以画画的方式理解诗句。在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搜集了大量江南的美丽风光,用这些美丽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诗人为何对江南难忘,进一步读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送别诗主要通过学生与朋友分别的故事及心情,体会到朋友间的恋恋不舍及离别之情……古诗词距离我们的年代久远,但是,古人的心情和感受都包含在这短小精炼、意味深远的诗文中,这些贴近人们心灵的诗句才会成为千古名句,通过它与我们生活进行比照,就会更好地理解诗文。

总之,中华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味及作用,在古诗词教学方面除了提高学生学习中华民族语言的能力,还要学习优秀文学的表现手法及技巧,还要能够担负起培养年青一代的情感这一重要责任,让学生在健康美好的情感熏染下,能够提升人生境界。在古诗词中运用理想、道德及情感意志等的见解,能够比较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净化心灵,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处.小学语文教学技能[M].北京出版社,2012.

[2]剑张平.教育理论与教育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钟为康.语文教育心理学[M].警官教育出版社,2010.

4.关于除夕守岁的古诗 篇四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拓展阅读:除夕的诗句

1.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文天祥《除夜》

2. 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叶燮《迎春》

3. 改岁钟馗在,依然旧绿襦。老庖供餺飥,跣婢暧屠苏。载糗送穷鬼,扶箕迎紫姑。儿童欺老聩,明烛聚呼卢。——陆游《新岁》

4.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5.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孔尚任《甲午元旦》

6.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熙,庆嘉节,当三五到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箫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柳永《迎新春》

7.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查慎行《凤城新年辞》

8.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风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赵师侠《鹧鸪天·丁已除夕》

9.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10. 休叹流光去,看看春欲回。椒盘卷红烛,柏酒溢金杯。残腊余更尽,新年晓角催。争先何物早,唯有后园梅。——朱淑贞《除夜》

11. 扫除茅舍涤尘嚣,一柱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霄。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戴复古《除夜》

12. 一宵犹几刻,两岁欲平分。——曹松《除夜》

13.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唐太宗《守岁》

14.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此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李清照《永遇乐》

15.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16.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账,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徐君倩《共内人夜坐守岁》

17.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袁宏道《迎春歌》

18.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有作》

19.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陈献章《元旦试笔》

5.关于春天的古诗及赏析 篇五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唐代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

6.关于赞美泰山的励志古诗赏析 篇六

康熙还写诗作文歌颂泰山。他在《南巡笔记》中曾这样描写泰山:

泰山石路险峻不平,我缓步攀登四十里。在御帐崖,瀑布悬空直泻,秦代的五大夫松还在山崖上,也许这是后来栽植的吧!进入南天门后,抚摸秦始皇的无字碑。站在“孔子小天下”处,真可放眼遐荒,使胸怀畅爽。我在山上题“普照乾坤”“云峰”诸字。当天住宿在山顶,夜间月色清明,在月下赋诗遣兴抒怀,第二天登上日观峰,看东方日出。

他的《登岱》诗还是颇有见地的:

巍巍泰山呵,其高无极;

努力攀登呵,站在峰头。

天门路险呵,青气四合;

日观顶峰呵,白云飘游。

高岗振衣呵,身凌千仞;

远望茫茫呵,难辨九州。

君臣同心呵,崇尚实干;

封禅虚名呵,不必心留。

7.高中古诗词赏析难点探溯 篇七

逝去的古典世界, 藏在一首首泛黄的唐诗宋词里。那里有月下的情怀, 今人却视而不见;那里有自爱的古调, 今人却多已不弹。越来越多的现代人, 早已习惯了失去风景的空间。无论肉体与灵魂, 先天就缺乏自然所给予的灵气与湿润。记忆里已没有什么像样的风景, 更谈不上对风景的深刻感受。曾经熟悉的“古典场景”似乎荡然无存, 茫然的眼中已不见可供参照和对应的物象。古典场景的流失, 不仅意味着自然风物的流失, 更意味着众多美学信息与精神资源的流失。

面对《诗经》以来一众斑斓的古典文字, 有心无力的现代人, 多已散失触摸经典灵魂的能力, 只能与想象中的古典美作了无奈的诀别。究其缘由, 自然已不再具有神性。现代人多是出于功利之心来关注自然, 失去古人与自然须臾不离的亲密关系, 失去对自然的崇拜之心——甚至是敬畏感。而最根本的原因, 却在于时空距离导致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审美意识的历史性变异, 丢失了意境、诗性等众多的古典特质。更何况当今的高中生整天埋头于题海之中, 对于古典世界更是感到陌生与遥远。

如果说古典特质的缺失令人叹惋, 那么对于古诗词表达方式知之甚少也令人唏嘘。我们知道, 赏析古诗词首当其冲是疏通句意。其中字义或词义的障碍, 主要源于以下的因素:一是古今汉语的字义、词义变化较大, 而且不乏多义的字词。如古诗词中常见的“赊”字, 就有“赊欠”、“宽缓”、“迟”、“长”、“远”、“渺茫”、“稀少” (甚至用作语助词) 等多种解释。又如“酒”字, 李白称“中圣”, 杜甫呼“竹叶”, 李贺叫“琥珀”。二是频频出现的隐语或典故。如晚唐李商隐好用古语、典故, 被王士桢戏称作“獭祭鱼”。而受其影响颇深的北宋西昆派, 元好问也在《论诗绝句》中评道:“诗家总爱西昆好, 独恨无人作郑笺。”可见诗中典故有多难懂。三是受押韵、平仄、对仗等要求的制约, 字词所作的语法调整。或是省略, 或是改变字词的位置、词性。出于力求精炼的表达需要, 只要不影响理解, 几乎任何词性的词语都能省略。而语序的变换, 除了韵律等外在形式的考虑, 大多也为了强调;至于词性的改变, 则更能见其“咬文嚼字”之功, 读者务必多加揣摩。

仅仅字面上难懂, 或可通过建立个人的《古诗词常用词汇小辞典》来解决。而多数的古诗词, 字面上看起来好懂, 要真正领会诗意, 却不太容易。为此, 有必要引入一个有助于阐明问题的核心概念——“诗家语”。“诗家语”始见于王安石, 他将诗歌中有特殊表达的句子称为诗家语。诗家语具有含蓄婉转、用语形象、字句凝练、语言跳跃、艺术夸张等诸多特点, 周振甫先生将其概括为“反常, 精警, 含蓄”三要点。

所谓反常, 是指“诗家语”突破逻辑和语法的约束, 呈现出有悖常规或常理的特性。杜子美的“鹦鹉啄余香稻粒, 凤凰栖老碧梧枝”, 韦庄的“一枝春雪冻梅花”等, 便是经典的例子。除了句内词语的错位, “反常”也可以表现在句间和篇章, 如李颀《送魏万之京》的首联“朝闻游子唱离歌, 昨夜微霜初渡河”, 通过时空倒置, 用上倒戟而入的笔法。张继的《枫桥夜泊》, 则见出全篇时序的完全倒置, 不能不为之绝倒。“反常”还会以表面的违背事理, 而显出构思上的无理而妙来。汉乐府《上邪》, 模拟女子口吻, 以通篇近乎荒唐、无理的直抒, 体现出对爱情的誓死不渝的决绝。

所谓精警 (凝练) , 讲求以少胜多。用最精练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是诗歌语言最根本的要求, 主要有炼字、省略、剪裁等方法。炼字, 又称“炼词”、“炼句”, 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 精心挑选最妥帖、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贾岛“推敲”的传说, 王安石对“绿”字的斟酌, 皆是有口皆碑的范例。而王维《观猎》前两联中的“劲”与“鸣”、“疾”与“轻”, 都以其传神之笔, 迅疾之势, 刻画出人物的剽悍敏捷。这类动词或形容词之类非事物名称词语的羼入, 如画龙点睛一般, 赋予诗句与意象以活泼的生命力, 能使静态的事物活灵活现起来, 使这些意象具有“特殊的动感”。省略, 通过诗家语的跳跃, 存留字句间的“空白”, 以待读者再造的想象和补充。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全诗只答不问, 把一连串的问答过程压缩在短短的二十个字里面, 不只语言精炼跳脱, 尤其突出了“云深不知处”的隐者的形象。这就是典型的“诗家语”, 既跳跃又压缩, 鉴赏时则须进行必要的补充、扩展。而类似《商山早行》《天净沙·秋思》之类的文本, 通篇没有一个动词, 全用表事物名词的列锦, 则是更精粹的省略, 尤其能产生奇妙的欣赏效果。

所谓含蓄, 是以蕴藉的语言拓展深化诗的意境, 激发读者的审美想象, 创造“不着一言, 尽得风流”的艺术境界。如金昌绪的《春怨》, 不从正面着笔, 却从侧面小事写起, 以“赶打黄莺儿”的细节, 生动表达了她对亲人的思念, 对战争的厌恶。婉转曲折、辞简意深, 小中见大、耐人寻味。而元稹的《古行宫》, 呈现一幅黯淡而寥落的画面:冷清行宫, 白发宫女, 空对宫花, 闲说遗事。引而不发, 点到为止。“闲”字背后却隐藏着大唐盛极而衰的历史, 也有类似的表达效果。

“诗家语”的创造性表述, 无疑是打开古诗词赏析秘密的钥匙。而究其根本, 葛兆光认为, “汉诗是汉字写成”的。汉字的这一特性,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汉语的构词原则和句法结构, 从而影响到汉文学的冠冕——古典诗词的表达方式。但正是这些特殊的表达方式, 无疑成为学生赏析古诗词的拦路虎。

不仅如此, 汉语的音乐性、描摹性及其伸缩性, 既造就了古典诗词的艺术性, 也增加了学子们赏析作品的难度。与其他语言比较, 汉语之所以更富音乐性, 首先在于其以单音节为基础的特性, 由此凸显出元音优势和平仄相间所构成的旋律起伏。语流中单双音节的配合, 构成各种整齐、对称的节奏, 强化了汉语的音乐性。在汉语语流的律动中, 四声的调节作用, 既有长短的搭配和轻重的交替, 又有高低的谐和, 由此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奏。在回环往复中达到一唱三叹的抒情目的, 形成意不尽于言而情多见于声的含蓄蕴藉风格。汉语诗歌往往呈现具象的特点, 其中表述抽象情趣或事理的具体的“象”, 正是汉语示义的描摹性特征的集中体现。意象是个别事物在心中所印下的图影。从示义的描摹性上看, 诗歌之所以具有令人体味不尽的魅力, 正在于有浓缩着情趣的意象的存在。一方面, 意象可以“在刹那中见终古”, 实现对时间的超越;另一方面, 意象可以“在微尘中显大千”, 实现对空间的超越。时间是诗歌意象的一个纬度, 它主要勾勒了一个轮廓;意象的空间因素决定着一首诗是否充实丰盈。汉语在组合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统称为“伸缩性”。汉诗语言的弹性主要呈现为意脉与语序的分离, 其中诗歌语言的省略和错综是构成这一形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汉诗的伸缩性表达源于背后的“深层结构”, 深层结构即思维最初刹那所印在脑海中的一组具象事物及动态形象, 故汉诗的表达有赖于汉字的图画性特征。当诗歌以意象形态直接呈现时, 语法的不完整与语序的不连贯, 时空、因果等关系的不确定, 造成了意义表达上的张力, 而这正是诗歌追求的效果。

综上所述, 高中古诗词赏析的难点, 首先在于时空距离的悠远, 导致现代人对古典美的疏离, 以及审美体验的阙如。其次是对古诗词赏析的独特之处——“诗家语”, 缺乏充分认识和阅读实践。最后又受到汉字所特有的音乐性、描摹性和伸缩性的掣肘。显而易见, 要提高学生的古诗词赏析水平, 必须突破上述瓶颈才能奏效。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诗词例话[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3.

[2]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04.

[3]朱光潜.诗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1.

[4]褚树荣.新专题教程:高中语文3 (高中古诗文阅读新视点)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6.

[5]丁金国.汉语特质说略[J].汉字文化, 2007年02期.

8.初中古诗词赏析技巧 篇八

古代诗词,我们知道它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是古代社会生活的缩影,是诗人情感的倾泻,也是诗人智慧的结晶。正如孔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赏析好的诗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丰富阅历,美化心灵陶冶情操。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把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培养能力上来,在诗词赏析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诗词,让学生激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会去死记硬背,唯书唯师是听,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一、标题入手

俗语说:看报看题,读书读皮。许多诗词的主旨常常通过标题即可体现。诗题中的一些诸如“怨、哀、恨、喜、送、别、忆、赠、答”等字眼,即有鲜明点睛作用。如《行路难》、《梦江南》、《天净沙·秋思》、《别云间》《相见欢》等,观其标题,已可略知其情感倾向和内容旨要。

二、找准诗眼

诗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情感及艺术水准的词句,诗歌就是通过这些关键词来点明该诗的思想感情。如杜牧《泊秦淮》,诗眼就是“犹”字上,蕴含丰富的情味,令人生发联想,生发忧虑之情,作者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对世道的愤慨,尽寓其中。再如李商隐的《无题》,诗眼就在“别”字上,描写了别离的伤感和别后悠长的思念,表现了诗人对所爱好执著而缠绵的强烈感情。

三、反复吟诵,披情入文

俗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词赏析一如散文赏析,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括认知、想象、记忆、思维。带着情感去阅读,思考体会作者在此时此境中会有何思何想。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诗文的词义、句义,把握诗的内容。再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歌的感情美。作品蕴含的究竟是悲?是欢?是忧?是喜?通过认真地读去细细地揣摩。读时应读出情感,读出节奏,读出含蓄,读出韵味,这就是美读。如《观沧海》是曹操凯旋而归,途中登临碣石。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那种踌躇满怀、壮志凌云的气概凝聚于笔端,挥洒在字里行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想象奇特的诗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自己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朗读时,自然用高亢喜悦的语气,读出诗人的沉浮,读出诗人的豪迈,读出诗人力挽狂澜、主宰一切的雄心。读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感,才能引人入胜,激发学诗的乐趣。

四、分析意境,发挥想象

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可以借助景与情的对应规律,分析诗中景物描写所折射出的感情,并进而判断全诗的感情。欣赏诗歌,就必须张开想象的翅膀,借助形象思维的方法,再现其中的事物,领会诗歌的意境,倘若缺乏想象,就不会有真正的艺术感受。如《如梦令》,李清照在这首词中描绘了一次郊游流连忘返的经历。全词仅33个字,郊游的趣味、景象却写得栩栩如生,如临其境。从字面看,出现的景象似乎只有溪亭、暮日、藕花、鸥鹭和醉人。但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我们会发现一道道情趣盎然、绚丽多彩的景观:远处是一座掩映于落日余晖中的溪亭;近处是一位醉入藕花丛中的女子。伴随在女子周围的是亭亭玉立的红花,摇曳多姿的绿叶,展翅惊飞的白鹭,幽深湛然的湖水。色彩清新,情致动人,景象优美!词中一个“误入”,一个“惊起”,使动景静景交相辉映,声音色彩融为一体。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既描绘了美的境界,又展示美的心灵。

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这首词是作者被免职闲居江西上饶所作的一首词。在一个晴朗的江南夏夜,月光皎洁,照耀如同白昼,栖息在绿枝杈上的喜鹊,以为日光照临了,“呀呀”地惊飞起来,从这一枝跳到那一枝,弄得树杈还簌簌作响呢!清风徐来,树枝轻摇,惊得沉睡的夏蝉也在深夜里鸣起。在这醉人的晴朗月夜,我们词人踽踽独行于黄沙道中,耳听着蝉鸣鹊叫,鼻闻着稻花的馥郁芳香,青蛙也为他奏起欢快的交响曲。就从这青蛙的一片合唱声中,我们诗人已听到丰收的消息。明月、清风、惊鹊、蝉鸣、稻香、蛙声,诗人看到的、嗅到的、触到的却令人心旷神怡。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笔调生动、活泼、欢快、灵活,勾勒了一幅江南夏夜图。它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丰富的美的享受。

借助画面展开想象,感知直观提供的形象与鉴赏者脑中储存的其他表象,意象相融合,往往出现新的形象和相应的审美情境,从而产生审美顿悟,只有在这时,文学鉴赏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五、联系生活,启示人生

在诗歌赏析中,联系现实生活品读,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理解诗人所蕴含的哲理。如陆游的《游山西村》,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流畅绚丽,开朗明快,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间漫步,山泉溪流曲折穿行,蜿蜒的山径也依稀难辨,正在迷惘之际,忽然看见柳暗花明中,有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视野和心胸豁然开朗。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也会遇到山回路转、扑朔迷离之境,顿生茫茫之感,但如果锲而不舍,繼续前行,也会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

9.关于描写水的诗词名句赏析 篇九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戴复古《江村晚眺》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水涨鱼天拍柳桥。——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汪元量《湖州歌·其六》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李煜《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温庭筠《利州南渡》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

★ 描写瘦西湖的诗词名句

★ 描写菊花的诗词名句

★ 诗词名句

★ 诗词名句大全

★ 描写夏天荷花的诗词名句

★ 描写秋天丰收的诗词名句

★ 描写桃花的古代诗词名句

★ 描写梅花的诗词及赏析

★ 中秋节诗词名句精选

10.关于除夕的古诗词赏析 篇十

赏析:雨霁阳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所以他积极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便是儒家“时不我待”的奋进。而“居大不易”的乐天写此诗时,当是“独善其身”境地,转而为静者取乐止水。

而此“止水”绝非“心如止水”的心死,而应是恰如“心是明镜台”的禅机,更是“静坐常思己过”的宁静致远。

香山居士应是在霜降时节的微微凉风中游山而遇静水。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红叶开放,在四周秋草映衬下“独立寒秋”,愈显美丽而独秀。潭水清澈见底,清静映照,便似“明镜鉴形”。美景入目,清静入心。他人或知其美,我因美之而自省,不止为这片刻的偷闲浮生。

由定而禅,因禅而定;明心见性而意诚,意诚随性而明心。不与贪者友,无轻君子交,水清清且止,心静静无忧。

存阳光于怀,时时温暖;置静镜水于心,每每照临。是所谓,存者如斯。

诗曰:

霜或凝清露,风犹抚绿枝。

11.从标题入手赏析古诗词 篇十一

一、从标题看诗人写诗的缘起及情感的触发点

感弄猴人赐朱绂

罗隐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

“弄猴人”是驯养猴子的杂技艺人。黄巢起义爆发,唐昭宗逃难,随驾的伎艺人只有一个耍猴的。这猴子驯养得很好,居然能跟皇帝随朝站班。唐昭宗很高兴,便赏赐耍猴的五品官职,身穿红袍,就是“赐朱绂”,并给以称号叫“孙供奉”。昭宗赏赐孙供奉官职这件事本身就很荒唐无聊,说明这个大唐帝国的末代皇帝昏庸已极,亡国之祸临头,不急于求人才,谋国事,仍在赏猴戏,图享乐。对罗隐来说,这件事却是一种辛辣的讽刺。他寒窗十年,读书赴考,十试不中,依旧布衣。与孙供奉的宠遇相比,他不免刺痛于心,于是写这首诗,用自己和孙供奉的不同遭遇作鲜明对比,以自我讽嘲的方式发感慨,泄愤懑,揭露抨击皇帝的昏庸荒诞。

这类标题还有很多:“逢入京使”、“剑门道中遇微雨”、“江南逢李龟年”、“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夜上受降城闻笛”、“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二、从标题探寻诗歌的感情倾向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这首《惜牡丹花》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此怜惜之意、伤春之感从标题中的“惜”字可见一斑。

这些标题都可以用来推测诗歌的感情倾向:“悯农诗”、“伤田家”、“春怨”、“书愤”、“哭晁卿衡”、“怀吴中冯秀才”、“桃林夜贺晋公”、“汾上惊秋”、“望鹦鹉洲悲祢衡”。我们要找准凝聚着诗人情感的那个字眼,看其词性、成分、情感特征、内容、涉及对象。

三、从标题看诗歌的意旨,即诗人写作本诗的目的意图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有两个标题,标题不同大异其趣:

标题为“闺意”。这个标题可以暗示读者此诗写的是闺中新妇的心意。首句写成婚,次句写拜见公婆。由于拜见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一绝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这时,她心里不免有点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也就是,能不能讨公婆的喜欢呢?因此,后两句便接着写她基于这种心情而产生的言行。在用心梳好妆、画好眉之后,还是觉得没有把握,只好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了。由于是新娘子,当然带点羞涩,而且这种想法也不好大声说出,于是这低声一问,便成为极其合情合理的了。这种写法真是精雕细琢,刻画入微。

此诗又题为“近试上张水部”,这个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明白诗的作意,唐代士子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时行“行卷”,即把自己的诗篇呈给名人,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而与韩愈齐名。朱庆馀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写下此诗,看看是否投合主考官的心意。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

又如: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标题是“酬朱庆馀”或者是“望洞庭赠张丞相”,所表现的感情便大不相同了。

四、从标题看诗歌的题材类型

很多标题会反映出一首诗的题材类型,不同题材类型的诗往往有不同的情感内容、不同的写法。

1.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为标题

如:“隋宫”、“金谷园”、“乌衣巷”、“石头城”、“赤壁”、“苏武庙”、“马嵬坡”、“台城”、“焚书坑”、“西施滩”、“江亭”、“琴台”、“鹿砦”、“竹里馆”、“黄鹤楼”等。

以此为题的诗大多是怀古诗,表达的感情常常是借古讽今、吊古伤今或登临揽胜、即景抒怀。

2.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

如:“蝉”、“菊”、“早梅”、“孤雁”、“柳”、“蜂”、“云”、“流莺”、“石灰吟”、“海棠”、“子规”等。

这类标题一般都是咏物诗,多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也有摹写物态、托物寄兴的。如有定语,定语是诗歌立意的重点。

未展芭蕉

钱翊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含苞待放的芭蕉色泽光润,仿佛翠脂凝成的蜡烛一般,却没有蜡烛的烟尘,超凡脱俗,清爽宜人。春寒料峭的时候,芭蕉还未开放。芳心犹卷的芭蕉如一卷书札,真不知她内心蕴藏了多少心事,而风儿会捷足先登知道芭蕉满腹的心思。此诗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芭蕉画面,并联想到了含情不展的少女的感情与气质,塑造了一个别具新意的艺术形象。

3.以人物为标题

如:“山中寡妇”、“里中女”、“贫女”、“赠妓云英”、“蚕妇”、“代卖薪女赠诸妓”、“西施”、“王昭君”、“息夫人”、“贾生”、“渔翁”、“剑客”等。

这类标题中的人物如果是下层人民,那么该诗多表达对其命运的同情;如果是历史名人,多表达的他的景仰或同情或身世之感。这种类型的诗多为代言体,即诗人代人设词,假托他人的身份、口吻、心理、语气来创作构思,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抒发情志的一类写法。

五、从标题推知诗歌的具体内容

如:“过故人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早发白帝城”、“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晚泊润州闻角”、“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酬乐天频梦微之”等。

这类诗歌的题目往往对诗歌的内容有明显的提示或概括作用,诗人常常会把诗作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题目中向读者作交代。因此,赏析诗歌时抓住题目中交代的主要事件,便可比较容易地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综上,研究诗歌的题目,分析其包含的信息,对提高诗歌鉴赏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题都具有以上功能,不要让下面这些标题引入歧途。

12.关于除夕的古诗词赏析 篇十二

一、让学生在亲近汉字文化中沐浴传统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读这个字 (出示“居”) , 我们的祖先是这样创造这个字的 (演示“居”字的变化过程) 。由此, 你想到了什么?

生:人在房子里住, 居住。

生:我想到了一座房子。这个“居”呢, 意思是屋上面有烟囱, 屋子里住着十口人。

生:这个字, 让我想到了一个字——家。有居住的地方就有了家。

师:好, 人们常说“居然之家”。有了家, 心就安了。人们常说,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居住在这里说着这样的话 (板书:吴音) , 什么样的“话”叫吴音?

生:吴国的口音。

师:现在还有吴国吗?能不能借助资料说说?

生:江西上饶地方口音, 在春秋时代该地区称吴国, 故叫“吴音”。和北方的语言相比有轻细、柔软之特点, 常称“吴侬软语”。

师:吴侬软语, 好听啊。方言化作乡音, 而后成了乡情。难怪人说一处乡音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

窦老师由课题中的“居”字, 用投影演示“居”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演变过程, 再让学生根据字形理解字义, 自然而然想到“家”, 想到“居然之家”, 并巧妙导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接着让学生由“吴音”而了解吴国, 了解“吴音”方言的特点, 引出“一处乡音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这一片断教学中, 窦老师通过对“居”字演变过程把学生带入浓浓的文化传统中并领略了汉语言的特殊魅力, 它形象丰瞻, 情趣盎然, 神韵悠远, 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让学生在古诗文濡染中积淀文化

片断二:

师:人们常说,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读着读着, 你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生:我看到溪上有很多的青草, 整齐地生长在那里, 可能还会在水中留下倒影。

师:真好。辛弃疾的词中说:“溪边照影行, 天在清溪底。”想必你的发现和感悟就是从这里来的吧。那“青青草”是什么样的草?

生:春天刚生出来, 嫩绿嫩绿, 像翡翠雕成的。

师:按你的话春天刚生出来的小草, 那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而这里是溪上青青草。

生:对, 应该是绿油油的草啊, 不是“草色遥看近却无”, 像一首歌词中唱的那样“青青河边草, 悠悠天不老”。

生:我还看到一幅画, 大儿锄豆溪东, 真卖力啊!

师:“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所以抓紧锄豆。

生:我想给刚才的同学补充, 溪上青青草, 想起谢灵运的《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

师:哈哈, 你们也会想到诗人经常写草, 像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 虽然地点不同, 年代不同, 但共同的是要表达那绿绿的颜色, 就如同诗人的生命一样充满绿意。你的引发真好。给他鼓鼓掌。

著名哲学家皮尔森在《文化战略》中说:“文化不是一个名词, 而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 文化是一种习得、积累的过程, 是一个由外向内逐渐内化、濡染的过程。窦老师在这一片断教学中, 从“溪上青青草”引发开去, 历代文化经典诗句从师生口中自然流淌, 营造出浓浓的古典文化氛围。学生在此氛围中耳濡目染, 不断积累, 不断自我建构起无论是知识的、精神的, 还是语言内涵都十分丰富的文化心理结构。

三、让学生在艺术与审美中体悟文化

片断三:

师引读《破阵子》, 并配上表现战斗场面的音乐《十面埋伏》。

师:从音乐声中你听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生:我听到了战场上的声音。

生:我听到了金戈铁马。

师:是啊, 气吞万里如虎的战场。下面我们再听一段音乐。 (放音乐, 舒缓的江南丝竹) 谈谈你们听后的感受。

生:舒缓的音乐。

生:动听的音乐。

师:可以是哪一首的词牌呢?

生:清平乐。

师板书:清平乐。

生:齐读。

……

师: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 朗读时, 上、下阙之间要停顿, 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 (指导朗读)

师:古人颂诗时往往还会有动作 (模仿古人摇头状) , 我们加进动作再来读一读。

师:古人读诗时还会手舞足蹈, 像这样 (有节奏地手舞足蹈) , 师生齐读。

师:诗词是讲究平仄的。平声就是阴平和阳平, 声音要拉长, 仄声就是上声和去声, 声音要短促。

老师引读, 用手势舞出节奏指挥学生朗读。师生齐读。

师:读了三遍后, 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生答看到的画面, 教师就用视频出示画面, 并要学生读相应的句子。

师:把几幅画拼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再仔细看看, 画中好像缺少了什么?师放流水声。

生:少了溪水。

师:对。小溪怎么流的呢? (生回答)

师:说得真好。绿水村边绕, 这溪水把几幅画连起来, 成了一幅完美的画面。让我们在这潺潺的溪水声中再来读读这首词。

放音乐, 师生齐读。

中国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 也是一种艺术文化, 是浸透着礼乐精神的文化。在教学时, 窦老师通过文本与艺术的内在联系, 精心地将文本中的相关词句和音乐、美术等进行巧妙组合, 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 营造具有丰富文化和艺术意蕴的美的教学情境。此片断中, 教师引读《破阵子》, 并辅以激越、悲壮的《十面埋伏》, 琵琶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接着又通过一曲舒缓悠扬的《渔舟唱晚》, 不露痕迹地导出课题《村居》。激越悲壮与舒缓悠扬的音乐对比鲜明, 同时又蕴含着美的意境。接着窦老师让学生读出诗的韵律, 读出诗的节奏, 还加之以动作, 手舞足蹈, 并想象词中所描写的画面, 配上流水的音乐, 使学生在不经意中亲近了文本, 优美的词韵、优美的词境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本节课教学的最后, 窦老师还用甜美的歌喉在《明月几时有》的乐曲声中放歌, 让学生在艺术与审美中体悟文化。

四、让学生在文化传统中塑造精神

片断四:

师:让我们一起来问一问翁:你家这么多人就住在这茅屋里, 冬天来了, 你们怎么过?你们为什么还总是笑容满面呢?

生:我们虽然住得不好, 但是我们一家和睦。

生:我们居住的条件虽然不好, 但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很快乐。

师:茅屋虽小, 我住觉宽。物质的富有怎抵得上精神的富有?心安茅屋稳, 家贫菜根香啊。

生:诗人住在这村子里, 他想到了什么?

生:平安。

板书:安居乐业

师:我们再来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师生齐读。

师:征战沙场, 诗人最渴望的是什么?

生:没有战争。

生:国泰民安。

师板书:居危思安

师:同是醉里, 所处的地点不同, 但是所想的是相同的, 国泰民安, 人民安居乐业。“醉在村居”, 这才是所有人的精神家园。

师放音乐 (明月几时有) , 唱《清平乐·村居》

上一篇: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模板下一篇:高中作文:成长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