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2024-06-20

湘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共6篇)

1.湘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篇一

六年级美术上册《生命的甘露》第三时

教案新湘版

总时

第2时

****年**月**日

第9

生命的甘露

共3时

第3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地球水资源现状认识水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并设计保护水的招贴画、并能根据实际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水资源、热爱大自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

培养学生的节水和环保意识,尝试设计招贴画。

招贴画创意设计。

教法学法

欣赏、探索、设计创作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情境创设

众所周知,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方,人们很难想象,没有水的情景,那么今天就让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了水,人类将面临何种绝境。播放我国西南地区干旱造成的可怕景象让学生观看。

二、预习反馈

出示问题:地球差不多都被水包裹着,为什么又缺水呢?我们怎样来节约用水?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都来保护和爱惜水?

三、探究方法、出示学习要求:欣赏本中的三幅招贴画,说说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找一找作品的相同特点,试着总结招贴画由那几要素组成。

2、教师小结招贴画的一般格式要求:①主题与画面要明确、醒目、新颖,具有视觉冲击力,使人看着明白。②主题一般用文字口号来强调,简洁、通顺、突出。可用拼音或字母加以标示、装饰。

四、自主设计、作业要求:拿起我们的画笔,设计一幅招贴画,以无声的呐喊唤醒那些沉睡的心灵——珍惜生命甘露,保护生命之源!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交流

展示部分学生作业,师生评价交流。

学生举例说说敦煌水资源情况。

各小组讨论分析、推荐人员回答讨论结果。

、欣赏分析作品,讨论招贴画的组成要素。

2、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招贴画的一般格式要求。

学生设计制作,按照要求进行设计创作。

学生评价交流。

教学反思

2.湘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篇二

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找拱形》。这一课是在前面一课研究了拱形的特点之后,进一步发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认识圆顶形和球形等具有拱形相似特点的弧形结构。2、认识生活用品中的拱形。3、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本课就紧紧围绕这三个活动,扩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提高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能力。

◆ 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其科学探究的意识已经较为清晰,探究过程已基本掌握,探究方法更为实用灵活,这已经为其在方法论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在前面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拱形承重的特点已基本掌握。学生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这是其认知上的储备,为今天的探究成功奠定了知识上的基础。六年级学生,在实验室学习常规的不断熏陶和影响下,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品行,能充分调动小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团队的力量,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行为上的储备。

◆ 说目标:

正是对于上述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实际的分析,特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所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1)、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2)、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2)、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

◆ 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圆顶形、球形以及各种弧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2、教学难点:能用已有的知识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说用具:

1、分组准备:(1)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2)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每组一个圆环(主要在实验时能更好地起到抵住拱足的作用。)

2、教师准备: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实物、课件等。

◆ 说教法、学法:

根据这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1、“引导——探索”法。

刘默耕先生的“引导——探索”教学方法,有利于布鲁纳的“发现法”,也不同于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2、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说理念:

《小学教育学》告诉我们: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所接受,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直观生动的语言,图片,实物,课件等,把静态的课本教材转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一次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讨方法——实验证明——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完整的探究过程。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讨论,积极交流,探索研究,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演绎科学概念构建的完整思维过程,从而有效构建科学概念,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

◆ 说设计: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教后学”,主要依靠老师在课堂上大量的教,甚至是满堂的灌,来使学生获取知识,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因而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件很难的事。

近几年来,我试行了一套符合小学科学课堂的“五自”教学模式,来实施“先学后教”,并做了课题研究。现在我就《找拱形》这课是如何实施“五自”教学模式的,谈谈我的设计。

(一)激趣设疑,自主学习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新课导入,能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迁移,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

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欣赏课件中的圆弧形、圆顶形等建筑物和周围熟悉的物品(如安全帽等)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有类似拱形的结构。在此,我引导学生回顾拱形结构承重的特点,并让学生找找身边的拱形结构。同时板书课题来揭示新课的学习。

这个导入,我用知识铺垫,以旧引新,设置悬念,学生则回忆知识,引起期待,思考质疑,提出“它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这个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活动。

(二)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之后,接下来是讨论研究方法。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中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虽然,探究方法有很多,但是有的方法还受现场材料的限制,针对材料的特点和實验效果,选用更合理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实验,是学生有效实验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探究品质的一种培养。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让学生选择一种他们认为合理的方法去实验,能锻炼学生的选择能力,也同时蕴含问题。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其探究的质量无疑是一种考验。

讨论之后,我们最终选用了前几课中用过的材料:硬纸条。我在这时向学生出示这样的“探究活动记录表”。

探究活动记录表

许多同样的拱条可以组合成一个圆顶形。测试不同数量的拱条组合在一起时能承受垫圈的数量。

实验方法

预测能承受的垫圈数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能承受的垫圈数

一个拱形

二个拱形

三个拱形

更多拱形的组合

我们的发现:

先让学生作出假设:随着拱形数量的增多,承受的垫圈数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预测这样的问题。一是源于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要求,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成的探究过程。二是从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为学生后续的重难点解决做好认知上的铺垫。三是,与上节课《拱形的力量》的场景再现,以求建立起心理和思维的对接,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构建。

(三)归纳提炼,自觉巩固

有了方案,又做好了预测,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一下。在尝试的过程中,有的小组会成功,有的小组则不会成功,这就有方法上或材料把握上的问题,是对前面小组确定实验方法、材料数量使用的反思。从某种角度上将,需要部分小组不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探究中,方案规划和考虑的更加周密。个人认为,实践中构建思维和构建思维之后再实践,在学生的思维培养中同等重要。关键在于,在什么样的环境和什么样的需要。

合作探究之后,自觉地去整理数据,分析现象,汇报交流,最终获得这样的结论:拱形越多的组合,承重力越大。就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反馈矫正,自行提高

有了前面的理论作支撑,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半个乒乓球有多大的承重力?以及对塑料瓶形状的分析,那就轻而易举了。学生通过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放上重物试一试等方法,当堂检测了“圆顶形有拱形承载压力大地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的事实。接着就顺理成章地学习“球形”的受力特点。

紧接着,让学生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分析,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学生想到:眼皮、鼻子是拱形的,指甲是拱形的,屁股是拱形的,鸟类等动物的蛋也是拱形的,甚至有孩子会说“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也是由球形的子宫保护着”。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此环节的设计,还能提高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教育就应该让儿童结合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来学习科学,通过观察、试验、综合及运用,在掌握科学概念原理的同时,获得对社会、自然的真切了解,增加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五)课后延伸,自由发展

前面的“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学生兴致非常高,不由自主地滔滔不绝地交流着、讨论着。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因此,我就顺势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延伸“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品、建筑物、生物体上有拱形结构?请课后继续收集资料,下节课在一块分享。”

作为探究的延伸,学生绝对有这样的兴致去进行探究。这就是,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素养提升,串成一个整体,一个过程,努力营造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的有机结合。

◆ 说特色: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里一次较为完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尤其是对实验有效性的探索,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学生思维构建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在本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生成,尊重学生的选择,是本课一个显著的特点,如何做到既尊重又不放羊,主要体现在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帮助,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提供策略支持。

我力求从上课到下课都在真正地全面放手——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在这种充分期待与信任之中,学生就能够取得较大的进步。但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同时做到“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互动而不浮动”,也就是我们教师要切实做个问题的发现者、指导者、引领者。

3.湘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篇三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五、教学设计:

1、解释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材料的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那个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1)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11、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欣赏并进行个别评价

4.湘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篇四

小学美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 学校:年级:姓名:时间:

鸭江镇中心小学校

四 年 级

2012年9月1日

第 一 课

教学目标:

1、学习书籍推介设计、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方式及表现形式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3、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而形象,简洁而美观的设计各门课程图标;集体合作作业的组织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工作纸、班级课程表底纸、范画

学具准备:上色工具、剪刀

活动一

时间:

星期: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

老师出示“班级课程表底纸”,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不一样的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

我们可以将每门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揭示课题——课程表图标设计

二、新授:

知识点:A、借助学科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形式、特有符号、象征图形等进行设计,以突出各门课程特点。B、用最简练的图案(形象或文字)表明课程的特征。

1、首先想想我们美术课可以用什么图形表示呢?——板书:“工具材料”。看看这三幅草图,哪一幅最适合作课程图标呢?为什么?

第一幅罗列太多内容,不精炼。

第三幅外形散乱,不美观。——板书:“简洁” 出示哑铃、小飞机,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课呢?

还有什么课也可以用工具材料表示?——科学课、信息课、数学课?

2、数学课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板书:“特有符号” 还有什么课具有很典型的符号?五线谱?

3、同学们看这个是什么课程的活动形式?——板书:“活动形式” 课件出示老师表演画画、唱歌、跑步的场景。你想到了什课?

怎样把这样的场景图案化成代表课程的图标呢?

学生上台绘出草稿,大家进行评选

老师指导:精简到2-3个内容并进行排版

4、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图标,课件出示思想品德课的图标

看看它精选哪些内容?是怎样排版的?想想它是代表什么课呢?

——板书:“象征图形”。

出示社会课的图标,为什么它也是用了象征图形呢?

5、出示作文课的图标,讲一讲它是怎样进行综合运用的。

6、看看这个课程表上周二第三节课是什么课?

怎么看出来的?老师再指几节课,让学生判断。

说说你最喜欢那个图标,为什么?你想设计哪一科的图标?

三、学生作业,作业展评,重复的设计根据学生的掌声进行精彩二选一 作业要求:

1、六人小组分配工作纸,每人按组内分配完成一课的图标设计;

2、图案设计大小合适、简洁美观、色彩鲜艳、富有创意;(老师出示范画)

3、剪下图标,插入课程表底纸,准备参加 “ 精彩二选一 ”

四、小结本课:

将完成的课程表贴在教室一角,为我们大家的杰作鼓掌。通过这一课我们运用集体的力量美化了教室,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

活动二

时间:

星期:

课时:

1、导入: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书及相应的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容,供我们经常参观和利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意味的队角布置方案。那如何设计布置方案,又如何实施方案呢?

2、了解队角: 队角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为了表现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哪些? 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目内容。这个队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吹塑纸、彩纸、图片等)

3、设计方法:我们教室原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学生表达创意)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分析,小结: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

4、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尝试草图设计训练),反馈与指导布置方案的设计。

5、分工设计:根据座位分布,分出8个小组,组内自选小组长。小组成员合作,每组选定和完善出一个队角布置方案。对分工提出建议:每组由3人设计队角教育与宣传内容,l一2人设计小队或中队日志封面,l一2人设计医药箱等物品的外观。学生分工设计。

6、展示评述: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准备用一些什么材料来制作。最有特色、好看实用的队角是哪个?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活动三(作业)

时间:

星期:

课时:

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 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呢?

一、制作方法:

1.根据所带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上节课的设计进行排版。排版注意疏密变化、均衡协调。

2.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吹塑纸,皮纹纸等可用来给图片或文字衬底框边。提问:还可以怎样有效利用你们带来的工具材料?

3.队角刊头的制作可以剪贴,也可以绘画。

4.应同时进行队角周围的咨询箱、医药箱等的制作。

二、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队角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评价:1.分小组布置队角,展示于教室角落。

2.说一说,自己组队角的特色。评出最优秀的队角布置,师生共同贴到教室的队角处。

第 二 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染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画面色彩的控制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工作纸、范作等

学具准备:染料、宣纸、绳子、染布等。

活动一

时间:

星期:

课时:

一、导入:

l.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它们与我们甲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有何特点?(图形的对称美、色彩的浸润美)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方浸染纸手帕。

二、新授:

1.请一名学生上台将折叠好的宣纸随意染上不同的颜色。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制作纸手帕需要哪些步骤吗?(小结板书:折纸,染纸)

2.折法启示:

①教师提问:你能折出不同形状来吗?

②学生尝试后,教师小结: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

3.染法示范:

①教师示范:点染、漫染纸张,展开形成纹样。②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

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

B.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4.教师示范打开作品,进行展示。提示: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三、学生作业,作业展评

1.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纸手帕,将作业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_4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浸染得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

3、张贴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第 三 课

纸 品 乐 陶 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纸绳、纸条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做纸绳、纸条图形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设计,以及基本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范画

学具准备:各色皱纹纸、胶水、彩色卡纸等

活动一

时间:

星期: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欣赏导入:

CAI课件呈现纸团、纸绳的范品

1、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的?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绳、纸团贴画

3、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

4、师生交流解决制作问题:

(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敢?

5、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科。

二、讨论方法:

1、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

(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牯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结合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2、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

3、学生为两幅作品提出评价。

(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三、自主表现 两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相互评价延伸拓展

四、学生自评、互评作业。

活动二

纸条工艺

时间:

星期:

课时:

一、体验感受

1、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尝试探究纸条成形方法。

教师小结: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

2.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3.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折、卷、压、扭等。

4.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二、作品赏析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

三、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 出示草图及相关纸条工艺作品4幅

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2)构思: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像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

(3)制作: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像创造。(4)粘贴组合成形。

7.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四、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老师指导粘贴固定纸条的方法

五、评析交流

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第 四 课

时 间 告 诉 我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像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教学准备:范作 学具准备:各种绘画工具

活动一

时间:

星期: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赏钟

1.观看迪士尼影片《time》片段,欣赏感受各种风格的钟表.聊一聊钟表的特征及每种风格的钟表给人的独特感受。

2.学生拿出从自己家带来的钟表,与同学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 播放迪士尼影片《tmie》片段。借助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揭示课题。

三、设计钟

通过观察自己带的钟表.引导学生认识钟的外形结构。

1.师生讨论,考虑钟表设计方法及要求,设计体现创意。从整个钟表外形的设计及指针、刻度和数字的设计等方面考虑。

2.欣赏钟表,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钟表?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分出适合做钟面的材料、适合做刻度的材料、适合做指针的材料。

3.通过展示各种设计不够完美的钟表.使学生巩固钟表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避免学生制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如:钟面太过复杂看不清指针、指针太过相似、时间不明确、钟表外形阻碍指针行走等等。4.自学纸手表的折法,师生共同探讨指正。

四、创造钟

2—3位同学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一只精美别致的钟表。也可折叠一只纸手表,设计添画完整。与同学一起玩一玩时间游戏。

五、评析钟 并在游戏的过程中相互看看同学们设计的钟表外形,相互提提改进意见,说一说你喜欢的设计,在自己最喜爱的钟表作品上贴上一个红星。最后,比比谁的红星最多。

活动二

时间:

星期:

课时:

一、游戏导人(“报时”小游戏:)

a.讲台前面摆着一个大钟表模型,请一名学生七台根据播音员的报时拨动指针,设置时间,(观看课件.学生设置时间)

b.请学生上台,模拟电台播音员进行报时游戏,拨动大钟表指针。其他学生_在座位上用上节课制作的钟表一起拨动指针。

课件展示:一台卡通收音机,它正在播出播音员的声音: “滴、滴、滴,最后一响,北京时间8点整,问学们,第一节课时间到了。准备上课了。” “滴、滴、滴,最后一响……”

二、方法探索

A.表现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里的不同活动。

1.师生互动:教师拨动大钟表指针,并报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学生们在座位上(可在座位旁)做动作表演这个时间自己在于什么。2.观看课件,教师依次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a.这三幅画各画了什么?这三幅画有什么联系?

b.你能将这三幅画按顺序排一排吗?为什么这样排?(按时间顺序)3.观看课件: 找错误,(不是同一主人公。两幅画的内容太接近。)并说说理由。课件展示: 《我的一天》(打乱顺序的三幅画)“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我”在打扫教室,“我”在上课。

课件展示.出示《婷婷的一天》,其中有一幅画没有出现婷婷。有两幅画画的都是“婷婷”住上课时的情景,只是时间不同。B.表现在相同时间里不同人物的不同活动。1.相同的时间里,不同的人都忙着做些什么呢? 2.游戏表演: 请一名学生上台拨动大钟表报时,三名同学为一组,上台分别从纸盒里抽出一张纸条,扮演纸条上不同角色(如:工人、农民、医生等).表演在这个时间各自在做什么。3.讨论:了解有“时差”的现象——世界各地时间不一样。4.观看课件:说说这些绘画作品的特点,与前面的作画方式有什么不同? a.录像展示晚上8点一家人的不同活动,点击画面展示由真实的生活情景转化为绘画作品的过程。

b两种不同作画形式的范画欣赏,并有简单文字说明。

三、创作训练

1.课件出示作画要求。

2.学生任选一种作画形式独立创作。3.教师巡同辅导。

四、展示交流

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四周的展示板上。与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画,并进行简短的评价。

在实物投影仪下向全体同学介绍自己的画。

五、拓展延伸

1.听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谈谈感受。

2.课后自己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第 五 课

蔬 果 的 联 想

(课型:工艺制作)教学目标:

1、知识性的目标:通过学习用蔬果雕刻小动物,引导学生善于动脑观察、联想、动手制作,使学生初步学习用蔬果造型的设计知识及制作的方法。

2、情感性目标:对学生进行美的情趣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的情感,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的形象。

3、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观察、联想、动脑、动手创作的能力。

4、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敢于发现、联想、创新的能力,及造型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动脑、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蔬果形象转变为动物形象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范样、有关示范、演示用具、用品 学具准备:蔬果、牙签、切刀和刻刀等。

活动一

时间:

星期: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1、出示蔬果制作的小动物,引出新题,板书课题。

2、观看书中的图片,观察欣赏、分析。

3、讲解、演示。

4、提出要求。

5、学生按要求作业。

6、展示作品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开阔视野,初步了解用蔬果雕刻小动物的方法。

3、教会学生雕刻方法,为独立创作作准备。

4、明确作业要求。

5、在创作中体会方法,学会雕刻小动物。

6、欣赏、评述、体会创作的乐趣。教师活动:

1、出示范样。问:(1)是什么动物?(2)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3)是怎样作出来的?归纳小结,同时板书:动物--蔬果雕刻。

2、与学生一起欣赏分析。问:(1)各是什么动物?(2)是用什么材料雕刻的?(3)为什么?教师归纳小结。

3、边讲解边演示,同时简单书写步骤:(1)观察、分析、联想。

(2)雕刻:①割;②切;③挖;④刻。(3)组合。

4、口头提出要求:特别强调安全问题。

5、教师巡视辅导。

6、共同赏评,给予肯定的评价。学生活动:

1、观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与教师一起观察欣赏,动脑回答教师的提问。

3、听、看、动脑分析、联想,适当回答教师问话,记清雕刻的步骤与方法。

4、认真听记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

5、按要求按步骤独立创作,注意大胆联想。

6、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感受创作的喜悦。板书设计:

第 六 课

玻 璃 水 彩

时间:

星期:

课时:(课型:绘画造型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玻璃水彩的方法,知道用水、洒盐、放小纸屑、吸附、加浆糊、刮刻等会产生不同效果。

2、技能目标:能运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意味的水彩作品。

3、情感目标:体验在玻璃上用水彩作画的快乐。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水彩画的技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玻璃、示范用具、盐、浆糊、线头、小纸片 学具准备:玻璃、水彩纸、水彩颜料、笔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从桌上工具入手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2、教师尝试,边讲解边表演,注意提示步骤。

3、学生尝试

问题一:颜料很干的作品。请学生分析原因,然后请作业效果好的同学表演,从而解决点水问题。

问题二:颜色渗透效果不佳的作品。

提问:如果要使颜色混合在一起该怎么办?(小组讨论)④小结:

每个步骤的要领,注意事项,通过比较以及CAI演示解决。(板书:画色、点水、转印、补色)压:要注意均匀;

揭纸:不同方向的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 补色:颜色不够时,需要补色。

4、与大师的画作比较 ① 欣赏画家作品:

教师稍作介绍一幅作品(取名,感受)提问:看了画家的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② 比较:刚才我们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画家的作品,下面呀,让我们走得更近些!细细地去体会一下大师们的画,并请你比较比较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也很爱动脑筋,那么你们想不想让你们的画达到画家画中的特殊效果呢,看一看我们桌上的东西,你知道怎么样利用 它们来达到这些效果吗?

5、小组探究

①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尽情地尝试探究,每个同学选用你们喜欢的材料来尝试画不同效果的玻璃水彩。

②交流经验

小组长介绍作画经验。展示有特色的作品。

6、作品展评

①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作品,注意语言的表述以及作品的命名。

②其他画具、画家作品的拓展。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都玩得很高兴,不但玩了,而且学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希望大家回家以后能再画一些玻璃水彩画,送给你的亲戚朋友!

第 七 课

时间:

星期:

课时:(课型:工艺制作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技能领域:利用彩笔或线性工具,表现自己窗口。

认识领域:懂得用基本的画法,通过窗口景物表现美的窗口。

创造领域:多方位、多角度的表现窗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创作能力。情感领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与生活情趣。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 教学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cAI教学软件,范画用纸 学具准备:线性表现工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今天教师带学生游览我市美丽的风光。(播放课件)我们就来学习《窗口》这一课。

1.看窗

老师: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景色,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生活申窗户a.有哪些形状?b.有哪些部分组成?(投影展示2至3幅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a.方形、方圆结合等。

b.窗框、窗页、窗帘等。(教师同时板书)。2·忆窗

老师:请同学想想,刚才通过窗口a.看到了什么季节、时间的景物?b.还有描述哪些季节、时间的窗口?c.哪些物体上还有窗口? 学生:讨论回答:a.白天、春天。b.夏、秋、冬、夜晚、雨雪c.汽车、飞机、轮船等。

老师:a.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各种造型窗口图片。b.展示欧式建筑申窗户图片二、三幅。

c.展示我国雅罗申标《到处是生活》、美国罗志威尔《出游》的美术作品。学生讨论回答:a.这几幅画表现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b.您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画窗

老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a.有直接表现以窗户造型为主的。b.有表现有人物、景物的窗口。(插播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各一幅,并同时板书)学生讨论回答:a.自己想表现的窗口。

b.如有近、申、远景应怎样表现?(学生回答时,教师示范)

三、作业要求

1·以线为主,创作一幅构思,构图妙巧且有新意的《窗口》作品。2·画面饱满,注意近、申、远景的表现。

3·教师巡回辅导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特别是在近、中、远景有层次画 面的处理上。

4·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间接体验,有目的,创造的想象。

五、欣赏讲评作业

请学生自己选择本组二、三幅作业展示,共同赏评。a.先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

b.再请学生评优劣或提修改建议(一句话)。

六、观察与思考 a.窗口有什么功能? b.选择一幅打开窗户是一完整景物,关上窗户,窗档又把景物变成独立几幅小景的作品一幅。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你看后有什么的感受。

七、整理文具,下课。

第 八 课

剪 纸 的 故 事

时间:

星期:

课时:(课型:工艺制作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随意剪出人物的外形

教学难点:依靠视觉平衡和对人物形态比例的基本了解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画面)教师讲述故事,课件出示画面。

二、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L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示范。

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学生讨论怎么分工)3.教师示范剪刻步骤。

①随意剪出外形。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竹和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民间剪纸作品)中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纹。(课件出示)

⑧组合粘贴。

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

出示几个剪纸人物,你能给他们编个故事吗?

④添加道具。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课件出示剪纸道具)

四、欣赏: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L,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2.评述作品。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五、学生合作完成剪纸故事展示、总结

1.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3.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第 九 课

打 扮 文 章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加深对生活情趣的体验和感受。◆认知目标:学习“打扮”文章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平面装饰的技巧 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和掌握 教学准备: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音乐导入,引发学习兴趣。

1.齐唱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边唱边观察歌诃发生了哪些变化。

问:歌词发生了,什么变化?(词语、底色)可以怎样打扮一下让它更漂亮?(加边框)2.导入课题:

文章这样打扮一下果然漂亮了很多,今天我们就看谁最会“打扮文章”。分组比赛,了解学习内容。

观察评议: 欣赏一幅优秀学生作品,讨论创作方法。观察一幅学生作业,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

引导思维: 如果给你们一段文字,你会怎样来打扮它呢?(词语、边框、底纹)我们除了能用画的方法来打扮文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打扮文章呢?(蜡笔水彩、装饰手工……)3.分组比赛: 分四小组进行尝试作业。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4.讨论,制作,评比。

5.总结。

6.创作要求

用你喜欢的工具来打扮你的文章。打扮好文章后,用自己喜欢的装饰工具与方法,将自己的作品装扮得更漂亮。完成作业后给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相互提提意见,改一改。听到音乐我们开始创作,音乐停止作业也应该结束。

表现创作,互评推荐作品

7.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学生课堂作业

课后交流 :送礼物(用各种方法打扮的生活物品)课后交流:这些礼物是用什么方法打扮了什么东西?它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第 十 课

板(工艺制作)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教学准备:泥板作品、泥塑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欣赏泥板造型作品出示课题)

2、师生讨论。揭示课题:拼泥板

二、体验感受

1、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板?(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教师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学生体验感受(演示用泥料及制作物品)

三、了解工具材料

泥板成型是陶艺制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材料出现圆木棒、瓶子、布、牙签、小刀等,标出名称和作用。(出示课件)

四、方法和步骤

1、泥板造型的几种方法: 卷(教师边讲边示范“卷”的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折、切、挖、粘。

2、制作步骤:

a、用拍压的方法将陶泥做成泥板;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鱼)做成鱼身,捏出 鱼嘴、鱼尾;

c、用多余的泥板做鱼鳍、鱼眼粘在鱼身上;

d、装饰刻画,整理成形。

五、作品欣赏

出示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欣赏中外经典陶艺作 品及儿童优秀陶艺作品。

六、作业要求

1、将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胆想像装饰,独立制作成一个形状独特、新颖的形象。注意粘接要牢。

2、讨论:你会用泥板做一个什么样的物体?

七、学生作业 分组进行 教师巡视

第 十一 课

雪 花 飘 飘

(课型:造型应用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雪花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掌握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及动手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工艺学习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制作雪花的过程 教学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准备:剪刀、纸、胶水、范作、录音机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一、玩一玩

1.每组分发一个教师自制的“雪景”玩具,组员间轮流吹一吹。玩一玩。

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玩具并提出观察问题:

(1)这个玩具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2)每个部分都用了哪些材料?你能用其他材料替代吗?(3)这些飘动的“雪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4)如果你来制作的话会按什么样的步骤来做?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A.玩具主要由底、盖、景三大部分组成。

B.底——泡沫板,盖——塑料瓶,景——综合材料。

C.“雪花”其实就是泡沫珠,可用摩擦泡沫板的方法得到。

D.制作底与盖——制作“雪景”——将底与景组合后将底与盖接好——摩擦出泡沫珠将其从瓶口灌入。

3.请学生给这个玩具起个名字,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小结并出示课题。

二、看一看

1.欣赏有关雪景的图片和影片。

2.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词汇描述一下印象中的雪景。

3.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出来的玩具中的雪地景色。

4.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色,说说它是如何制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

5.学生观察分析自己所带材料,互相说说它们适合制作什么样的景色,并讨论采用什么方法固定在泡沫底板上。

有关雪景的图片和影片

三、做一做

1.师生合作制作“雪景”玩具,进行简单示范。

2.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及教室卫生保洁。

运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雪花飘扬的背景,配上《雪绒花》悠扬的音乐。

四、说一说

1.学生拿着自制的玩具在教室内自由玩耍,边玩边向其他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的“雪景”玩具,或者交换玩具玩一玩。

2.让学生说说对自己的玩具的看法,好的地方或还有待改善之处。说说最喜欢哪个玩具并说出原因。

五、想一想

1.提问:你们知道“雪花”是如何飘舞起来的吗?

2.课件简单演示空气由吸管进入瓶中,在瓶中流动形成风,于是带动泡沫珠飘动的过程。

第 十二 课

色 彩 A B C(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2、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

3、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重点:色彩的搭配 教学难点:色彩的构成 教学准备:颜料、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一)发现

1、小实验。请一名学生将菊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

2、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3、教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出颜料。

(二)讨论

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2.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 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 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1.课件出示作品。

(三)试验

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

(四)交流

每组小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五)展示

1.用自己制作的颜料组内共同完成一幅画。

2.贴在展示板上评一评。

(六)拓展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直接作画。

2.史前艺术家都是用土和矿石制作出颜料画画。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中国画中的朱砂色颜料是把朱砂矿石研成粉末获取的。

活动二

(一)导入课题

师语: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做一幅美丽有趣的画。

(二)整理材料

教师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吗?

(三)了解步骤

1.欣赏范画,讨论这些画是用什么颜色和哪些东西做的。

2.学生看书,讨论并总结活动步骤。

(四)尝试作画

1.尝试作画后学生白评。教师总结作画方法。

2.引导学生评价范画,掌握创作要领。

3.教师小结:构图要饱满;设计要新颖;涂胶水要匀;铺色块时材料要密、齐、匀;巧妙运用不同形状的材料。

(五)开展活动

1.学生分工又合作,愉快地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

(六)学习评价 1.学生互评。

2.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 胆表现。实物 投影 以展示学生的作品。

第 十三 课

乘 风 破 浪

(课型:综合探索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工具的使用和材料的选择 教学难点:船舶造型的美观 教学准备:木工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一)尝试作业(画印象中的船)1.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用线条勾画一艘船。

2.尝试作业点评

(1)船的外形结构了解。

(2)作业分析,船体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组合。

3.教师质疑:怎样画得更美,更具体,更有特色?

(二)资料欣赏(看各种各样的船)

师生共同拿出收集的关于船的图片资料传观,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三)教师示范(提供写实性绘画指导)1.教师选择一艘舰船模型进行示范描画。

2.质疑:

(1)绘画作品是否画得像船模型?(2)教师怎样刻画船的局部?

(3)船舱的表达采用的是平面形组合还是立体形组合? 3.教师选择学生尝试作业中的一幅进行改画。

4.师生交流写实性绘画的特点。

要求:表现出立体感,注意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四)自主表现(画自己目前看到的船)1.提供作业方式:

(1)根据自己带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

(2)提供两幅船的大型摄影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2.作业要求:将自己喜欢的船模型或摄影图片描画下来。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3.学生作业。

(五)对比评析

1.学生将两次作业比较欣赏,谈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再现真实的生活。

活动二

(一)欣赏激趣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

2.揭示课题。

(二)感知材料

1.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师小结: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头可用来堆砌船舱等。

3.启发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了。

(三)尝试体验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

2.在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才符合力学要求?(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3)用什么办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四)讲授释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引导观察。

2.通过作业评析了解组拼船体的方法: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3.老师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与学生作业比较,解决工艺制作的技术问题和细节处理问题。

(五)拓展思路

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构想。

(六)学生制作

学生两人合作制作一艘自己喜欢的木船。要求:造型美观,富有创意。

渗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课件展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时课件循环播放各种船的图片。

(七)游戏激趣

1.展示:将学生做的船放入水中漂浮、玩耍。

5.湘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篇五

小学美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 学校:年级:姓名:时间:

大红沟小学

四 年 级

姚文琴

2010年9月1日

第 一 课

教学目标:

1、学习书籍推介设计、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方式及表现形式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3、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而形象,简洁而美观的设计各门课程图标;集体合作作业的组织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工作纸、班级课程表底纸、范画

学具准备:上色工具、剪刀

活动一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

老师出示“班级课程表底纸”,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不一样的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

我们可以将每门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揭示课题——课程表图标设计

二、新授:

知识点:A、借助学科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形式、特有符号、象征图形等进行设计,以突出各门课程特点。

B、用最简练的图案(形象或文字)表明课程的特征。

1、首先想想我们美术课可以用什么图形表示呢?——板书:“工具材料”。看看这三幅草图,哪一幅最适合作课程图标呢?为什么?

第一幅罗列太多内容,不精炼。

第三幅外形散乱,不美观。——板书:“简洁” 出示哑铃、小飞机,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课呢?

还有什么课也可以用工具材料表示?——科学课、信息课、数学课?

2、数学课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板书:“特有符号” 还有什么课具有很典型的符号?五线谱?

3、同学们看这个是什么课程的活动形式?——板书:“活动形式” 课件出示老师表演画画、唱歌、跑步的场景。你想到了什课?

怎样把这样的场景图案化成代表课程的图标呢?

学生上台绘出草稿,大家进行评选

老师指导:精简到2-3个内容并进行排版

4、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图标,课件出示思想品德课的图标

看看它精选哪些内容?是怎样排版的?想想它是代表什么课呢?

——板书:“象征图形”。

出示社会课的图标,为什么它也是用了象征图形呢?

5、出示作文课的图标,讲一讲它是怎样进行综合运用的。

6、看看这个课程表上周二第三节课是什么课?

怎么看出来的?老师再指几节课,让学生判断。

说说你最喜欢那个图标,为什么?你想设计哪一科的图标?

三、学生作业,作业展评,重复的设计根据学生的掌声进行精彩二选一 作业要求:

1、六人小组分配工作纸,每人按组内分配完成一课的图标设计;

2、图案设计大小合适、简洁美观、色彩鲜艳、富有创意;(老师出示范画)

3、剪下图标,插入课程表底纸,准备参加 “ 精彩二选一 ”

四、小结本课:

将完成的课程表贴在教室一角,为我们大家的杰作鼓掌。通过这一课我们运用集体的力量美化了教室,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

活动二

1、导入: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书及相应的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容,供我们经常参观和利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意味的队角布置方案。那如何设计布置方案,又如何实施方案呢?

2、了解队角: 队角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为了表现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哪些? 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目内容。这个队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吹塑纸、彩纸、图片等)

3、设计方法:我们教室原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学生表达创意)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分析,小结: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

4、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尝试草图设计训练),反馈与指导布置方案的设计。

5、分工设计:根据座位分布,分出8个小组,组内自选小组长。小组成员合作,每组选定和完善出一个队角布置方案。对分工提出建议:每组由3人设计队角教育与宣传内容,l一2人设计小队或中队日志封面,l一2人设计医药箱等物品的外观。学生分工设计。

6、展示评述: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准备用一些什么材料来制作。最有特色、好看实用的队角是哪个?并给予表扬和鼓励。

活动三(作业)

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 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呢?

一、制作方法:

1.根据所带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上节课的设计进行排版。排版注意疏密变化、均衡协调。

2.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吹塑纸,皮纹纸等可用来给图片或文字衬底框边。提问:还可以怎样有效利用你们带来的工具材料?

3.队角刊头的制作可以剪贴,也可以绘画。

4.应同时进行队角周围的咨询箱、医药箱等的制作。

二、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队角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展示评价:1.分小组布置队角,展示于教室角落。

2.说一说,自己组队角的特色。评出最优秀的队角布置,师生共同贴到教室的队角处。

第 二 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染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画面色彩的控制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工作纸、范作等

学具准备:染料、宣纸、绳子、染布等。

活动一

一、导入:

l.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它们与我们甲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有何特点?(图形的对称美、色彩的浸润美)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方浸染纸手帕。

二、新授:

1.请一名学生上台将折叠好的宣纸随意染上不同的颜色。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制作纸手帕需要哪些步骤吗?(小结板书:折纸,染纸)

2.折法启示:

①教师提问:你能折出不同形状来吗?

②学生尝试后,教师小结: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

3.染法示范:

①教师示范:点染、漫染纸张,展开形成纹样。

②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

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

B.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4.教师示范打开作品,进行展示。提示: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三、学生作业,作业展评

1.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纸手帕,将作业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_4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浸染得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

3、张贴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第 三 课

纸 品 乐 陶 陶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纸绳、纸条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法,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法做纸绳、纸条图形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设计,以及基本的制作方法 教学准备:范画

学具准备:各色皱纹纸、胶水、彩色卡纸等

活动一

教学过程设计:

一、欣赏导入:

CAI课件呈现纸团、纸绳的范品

1、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方法制作的?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绳、纸团贴画

3、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

4、师生交流解决制作问题:

(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敢?

5、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科。

二、讨论方法:

1、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

(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牯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结合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2、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

3、学生为两幅作品提出评价。

(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三、自主表现

两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相互评价延伸拓展

四、学生自评、互评作业。

活动二

纸条工艺

一、体验感受

1、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尝试探究纸条成形方法。

教师小结: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

2.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3.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折、卷、压、扭等。

4.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二、作品赏析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

三、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 出示草图及相关纸条工艺作品4幅

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2)构思: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像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

(3)制作: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像创造。

(4)粘贴组合成形。

7.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四、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老师指导粘贴固定纸条的方法

五、评析交流

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第 四 课

时 间 告 诉 我

教学目标:

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像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教学准备:范作 学具准备:各种绘画工具

活动一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赏钟

1.观看迪士尼影片《time》片段,欣赏感受各种风格的钟表.聊一聊钟表的特征及每种风格的钟表给人的独特感受。

2.学生拿出从自己家带来的钟表,与同学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 播放迪士尼影片《tmie》片段。借助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揭示课题。

三、设计钟

通过观察自己带的钟表.引导学生认识钟的外形结构。

1.师生讨论,考虑钟表设计方法及要求,设计体现创意。从整个钟表外形的设计及指针、刻度和数字的设计等方面考虑。

2.欣赏钟表,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钟表?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分出适合做钟面的材料、适合做刻度的材料、适合做指针的材料。

3.通过展示各种设计不够完美的钟表.使学生巩固钟表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避免学生制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如:钟面太过复杂看不清指针、指针太过相似、时间不明确、钟表外形阻碍指针行走等等。

4.自学纸手表的折法,师生共同探讨指正。

四、创造钟

2—3位同学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一只精美别致的钟表。也可折叠一只纸手表,设计添画完整。与同学一起玩一玩时间游戏。

五、评析钟 并在游戏的过程中相互看看同学们设计的钟表外形,相互提提改进意见,说一说你喜欢的设计,在自己最喜爱的钟表作品上贴上一个红星。最后,比比谁的红星最多。

活动二

一、游戏导人(“报时”小游戏:)

a.讲台前面摆着一个大钟表模型,请一名学生七台根据播音员的报时拨动指针,设置时间,(观看课件.学生设置时间)

b.请学生上台,模拟电台播音员进行报时游戏,拨动大钟表指针。其他学生_在座位上用上节课制作的钟表一起拨动指针。

课件展示:一台卡通收音机,它正在播出播音员的声音: “滴、滴、滴,最后一响,北京时间8点整,问学们,第一节课时间到了。准备上课了。” “滴、滴、滴,最后一响……”

二、方法探索

A.表现同一人物在不同时间里的不同活动。

1.师生互动:教师拨动大钟表指针,并报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学生们在座位上(可在座位旁)做动作表演这个时间自己在于什么。2.观看课件,教师依次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a.这三幅画各画了什么?这三幅画有什么联系?

b.你能将这三幅画按顺序排一排吗?为什么这样排?(按时间顺序)3.观看课件: 找错误,(不是同一主人公。两幅画的内容太接近。)并说说理由。课件展示: 《我的一天》(打乱顺序的三幅画)“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我”在打扫教室,“我”在上课。

课件展示.出示《婷婷的一天》,其中有一幅画没有出现婷婷。有两幅画画 的都是“婷婷”住上课时的情景,只是时间不同。B.表现在相同时间里不同人物的不同活动。1.相同的时间里,不同的人都忙着做些什么呢? 2.游戏表演: 请一名学生上台拨动大钟表报时,三名同学为一组,上台分别从纸盒里抽出一张纸条,扮演纸条上不同角色(如:工人、农民、医生等).表演在这个时间各自在做什么。3.讨论:了解有“时差”的现象——世界各地时间不一样。4.观看课件:说说这些绘画作品的特点,与前面的作画方式有什么不同? a.录像展示晚上8点一家人的不同活动,点击画面展示由真实的生活情景转化为绘画作品的过程。

b两种不同作画形式的范画欣赏,并有简单文字说明。

三、创作训练

1.课件出示作画要求。

2.学生任选一种作画形式独立创作。3.教师巡同辅导。

四、展示交流

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四周的展示板上。与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画,并进行简短的评价。

在实物投影仪下向全体同学介绍自己的画。

五、拓展延伸

1.听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谈谈感受。

2.课后自己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第 五 课

蔬 果 的 联 想

(课型:工艺制作)教学目标:

1、知识性的目标:通过学习用蔬果雕刻小动物,引导学生善于动脑观察、联想、动手制作,使学生初步学习用蔬果造型的设计知识及制作的方法。

2、情感性目标:对学生进行美的情趣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的情感,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的形象。

3、能力性目标: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观察、联想、动脑、动手创作的能力。

4、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善于、敢于发现、联想、创新的能力,及造型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动脑、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蔬果形象转变为动物形象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范样、有关示范、演示用具、用品 学具准备:蔬果、牙签、切刀和刻刀等。

活动一

教学过程设计:

1、出示蔬果制作的小动物,引出新题,板书课题。

2、观看书中的图片,观察欣赏、分析。

3、讲解、演示。

4、提出要求。

5、学生按要求作业。

6、展示作品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2、开阔视野,初步了解用蔬果雕刻小动物的方法。

3、教会学生雕刻方法,为独立创作作准备。

4、明确作业要求。

5、在创作中体会方法,学会雕刻小动物。

6、欣赏、评述、体会创作的乐趣。教师活动:

1、出示范样。问:(1)是什么动物?(2)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3)是怎样作出来的?归纳小结,同时板书:动物--蔬果雕刻。

2、与学生一起欣赏分析。问:(1)各是什么动物?(2)是用什么材料雕刻的?(3)为什么?教师归纳小结。

3、边讲解边演示,同时简单书写步骤:(1)观察、分析、联想。

(2)雕刻:①割;②切;③挖;④刻。(3)组合。

4、口头提出要求:特别强调安全问题。

5、教师巡视辅导。

6、共同赏评,给予肯定的评价。学生活动:

1、观察、思考,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与教师一起观察欣赏,动脑回答教师的提问。

3、听、看、动脑分析、联想,适当回答教师问话,记清雕刻的步骤与方法。

4、认真听记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

5、按要求按步骤独立创作,注意大胆联想。

6、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感受创作的喜悦。板书设计:

第 六 课

玻 璃 水 彩

(课型:绘画造型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玻璃水彩的方法,知道用水、洒盐、放小纸屑、吸附、加浆糊、刮刻等会产生不同效果。

2、技能目标:能运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意味的水彩作品。

3、情感目标:体验在玻璃上用水彩作画的快乐。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色彩感受能力 教学难点:水彩画的技法

教学准备:CAI课件、玻璃、示范用具、盐、浆糊、线头、小纸片 学具准备:玻璃、水彩纸、水彩颜料、笔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从桌上工具入手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2、教师尝试,边讲解边表演,注意提示步骤。

3、学生尝试

问题一:颜料很干的作品。请学生分析原因,然后请作业效果好的同学表演,从而解决点水问题。

问题二:颜色渗透效果不佳的作品。

提问:如果要使颜色混合在一起该怎么办?(小组讨论)④小结:

每个步骤的要领,注意事项,通过比较以及CAI演示解决。(板书:画色、点水、转印、补色)压:要注意均匀;

揭纸:不同方向的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 补色:颜色不够时,需要补色。

4、与大师的画作比较

① 欣赏画家作品:

教师稍作介绍一幅作品(取名,感受)提问:看了画家的作品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② 比较:刚才我们只是粗略地看了一下画家的作品,下面呀,让我们走得更近些!细细地去体会一下大师们的画,并请你比较比较你的作品与画家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大家都观察得很仔细,也很爱动脑筋,那么你们想不想让你们的画达到画家画中的特殊效果呢,看一看我们桌上的东西,你知道怎么样利用它们来达到这些效果吗?

5、小组探究

①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尽情地尝试探究,每个同学选用你们喜欢的材料来尝试画不同效果的玻璃水彩。

②交流经验

小组长介绍作画经验。展示有特色的作品。

6、作品展评

①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作品,注意语言的表述以及作品的命名。

②其他画具、画家作品的拓展。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都玩得很高兴,不但玩了,而且学到了许多有趣的知识,希望大家回家以后能再画一些玻璃水彩画,送给你的亲戚朋友!

第 七 课

(课型:工艺制作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技能领域:利用彩笔或线性工具,表现自己窗口。

认识领域:懂得用基本的画法,通过窗口景物表现美的窗口。

创造领域:多方位、多角度的表现窗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创作能力。情感领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与生活情趣。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 教学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自制cAI教学软件,范画用纸 学具准备:线性表现工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今天教师带学生游览我市美丽的风光。(播放课件)我们就来学习《窗口》这一课。

1.看窗

老师: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景色,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生活申窗户a.有哪些形状?b.有哪些部分组成?(投影展示2至3幅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a.方形、方圆结合等。

b.窗框、窗页、窗帘等。(教师同时板书)。2·忆窗

老师:请同学想想,刚才通过窗口a.看到了什么季节、时间的景物?b.还有描述哪些季节、时间的窗口?c.哪些物体上还有窗口? 学生:讨论回答:a.白天、春天。b.夏、秋、冬、夜晚、雨雪c.汽车、飞机、轮船等。

老师:a.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各种造型窗口图片。b.展示欧式建筑申窗户图片二、三幅。

c.展示我国雅罗申标《到处是生活》、美国罗志威尔《出游》的美术作品。学生讨论回答:a.这几幅画表现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b.您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画窗

老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a.有直接表现以窗户造型为主的。b.有表现有人物、景物的窗口。(插播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各一幅,并同时板书)学生讨论回答:a.自己想表现的窗口。

b.如有近、申、远景应怎样表现?(学生回答时,教师示范)

三、作业要求

1·以线为主,创作一幅构思,构图妙巧且有新意的《窗口》作品。2·画面饱满,注意近、申、远景的表现。

3·教师巡回辅导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特别是在近、中、远景有层次画 面的处理上。

4·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间接体验,有目的,创造的想象。

五、欣赏讲评作业

请学生自己选择本组二、三幅作业展示,共同赏评。a.先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

b.再请学生评优劣或提修改建议(一句话)。

六、观察与思考 a.窗口有什么功能? b.选择一幅打开窗户是一完整景物,关上窗户,窗档又把景物变成独立几幅小景的作品一幅。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你看后有什么的感受。

七、整理文具,下课。

第 八 课

剪 纸 的 故 事

(课型:工艺制作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随意剪出人物的外形

教学难点:依靠视觉平衡和对人物形态比例的基本了解 教学准备: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画面)教师讲述故事,课件出示画面。

二、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L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示范。

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学生讨论怎么分工)3.教师示范剪刻步骤。

①随意剪出外形。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竹和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民间剪纸作品)中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纹。(课件出示)

⑧组合粘贴。

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

出示几个剪纸人物,你能给他们编个故事吗?

④添加道具。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课件出示剪纸道具)

四、欣赏: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L,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2.评述作品。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五、学生合作完成剪纸故事展示、总结

1.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2.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3.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第 九 课

打 扮 文 章

(课型: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加深对生活情趣的体验和感受。

◆认知目标:学习“打扮”文章的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平面装饰的技巧 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和掌握 教学准备: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音乐导入,引发学习兴趣。

1.齐唱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边唱边观察歌诃发生了哪些变化。

问:歌词发生了,什么变化?(词语、底色)可以怎样打扮一下让它更漂亮?(加边框)2.导入课题:

文章这样打扮一下果然漂亮了很多,今天我们就看谁最会“打扮文章”。分组比赛,了解学习内容。

观察评议: 欣赏一幅优秀学生作品,讨论创作方法。观察一幅学生作业,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

引导思维: 如果给你们一段文字,你会怎样来打扮它呢?(词语、边框、底纹)我们除了能用画的方法来打扮文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打扮文章呢?(蜡笔水彩、装饰手工……)

3.分组比赛: 分四小组进行尝试作业。课件出示比赛要求。

4.讨论,制作,评比。

5.总结。

6.创作要求

用你喜欢的工具来打扮你的文章。打扮好文章后,用自己喜欢的装饰工具与方法,将自己的作品装扮得更漂亮。完成作业后给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相互提提意见,改一改。听到音乐我们开始创作,音乐停止作业也应该结束。

表现创作,互评推荐作品

7.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学生课堂作业

课后交流 :送礼物(用各种方法打扮的生活物品)课后交流:这些礼物是用什么方法打扮了什么东西?它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第 十 课

板(工艺制作)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教学准备:泥板作品、泥塑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欣赏泥板造型作品出示课题)

2、师生讨论。揭示课题:拼泥板

二、体验感受

1、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板?(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教师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学生体验感受(演示用泥料及制作物品)

三、了解工具材料

泥板成型是陶艺制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材料出现圆木棒、瓶子、布、牙签、小刀等,标出名称和作用。(出示课件)

四、方法和步骤

1、泥板造型的几种方法:

卷(教师边讲边示范“卷”的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折、切、挖、粘。

2、制作步骤:

a、用拍压的方法将陶泥做成泥板;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鱼)做成鱼身,捏出 鱼嘴、鱼尾;

c、用多余的泥板做鱼鳍、鱼眼粘在鱼身上;

d、装饰刻画,整理成形。

五、作品欣赏

出示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欣赏中外经典陶艺作 品及儿童优秀陶艺作品。

六、作业要求

1、将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胆想像装饰,独立制作成一个形状独特、新颖的形象。注意粘接要牢。

2、讨论:你会用泥板做一个什么样的物体?

七、学生作业 分组进行 教师巡视

第 十一 课

雪 花 飘 飘

(课型:造型应用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雪花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掌握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及动手制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对工艺学习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制作雪花的过程 教学难点: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准备:剪刀、纸、胶水、范作、录音机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一、玩一玩

1.每组分发一个教师自制的“雪景”玩具,组员间轮流吹一吹。玩一玩。

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玩具并提出观察问题:

(1)这个玩具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2)每个部分都用了哪些材料?你能用其他材料替代吗?(3)这些飘动的“雪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4)如果你来制作的话会按什么样的步骤来做?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A.玩具主要由底、盖、景三大部分组成。

B.底——泡沫板,盖——塑料瓶,景——综合材料。

C.“雪花”其实就是泡沫珠,可用摩擦泡沫板的方法得到。

D.制作底与盖——制作“雪景”——将底与景组合后将底与盖接好——摩擦出泡沫珠将其从瓶口灌入。

3.请学生给这个玩具起个名字,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小结并出示课题。

二、看一看

1.欣赏有关雪景的图片和影片。

2.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词汇描述一下印象中的雪景。

3.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出来的玩具中的雪地景色。

4.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色,说说它是如何制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

5.学生观察分析自己所带材料,互相说说它们适合制作什么样的景色,并讨论采用什么方法固定在泡沫底板上。

有关雪景的图片和影片

三、做一做

1.师生合作制作“雪景”玩具,进行简单示范。

2.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及教室卫生保洁。

运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雪花飘扬的背景,配上《雪绒花》悠扬的音乐。

四、说一说

1.学生拿着自制的玩具在教室内自由玩耍,边玩边向其他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的“雪景”玩具,或者交换玩具玩一玩。

2.让学生说说对自己的玩具的看法,好的地方或还有待改善之处。说说最喜欢哪个玩具并说出原因。

五、想一想

1.提问:你们知道“雪花”是如何飘舞起来的吗?

2.课件简单演示空气由吸管进入瓶中,在瓶中流动形成风,于是带动泡沫珠飘动的过程。

第 十二 课

色 彩 A B C(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2、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

3、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重点:色彩的搭配 教学难点:色彩的构成 教学准备:颜料、水彩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一)发现

1、小实验。请一名学生将菊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

2、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3、教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出颜料。

(二)讨论

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2.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 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 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1.课件出示作品。

(三)试验

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

(四)交流

每组小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五)展示

1.用自己制作的颜料组内共同完成一幅画。

2.贴在展示板上评一评。

(六)拓展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直接作画。

2.史前艺术家都是用土和矿石制作出颜料画画。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中国画中的朱砂色颜料是把朱砂矿石研成粉末获取的。

活动二

(一)导入课题

师语: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做一幅美丽有趣的画。

(二)整理材料

教师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吗?

(三)了解步骤

1.欣赏范画,讨论这些画是用什么颜色和哪些东西做的。

2.学生看书,讨论并总结活动步骤。

(四)尝试作画

1.尝试作画后学生白评。教师总结作画方法。

2.引导学生评价范画,掌握创作要领。

3.教师小结:构图要饱满;设计要新颖;涂胶水要匀;铺色块时材料要密、齐、匀;巧妙运用不同形状的材料。

(五)开展活动

1.学生分工又合作,愉快地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

(六)学习评价 1.学生互评。

2.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 胆表现。实物 投影 以展示学生的作品。

第 十三 课

乘 风 破 浪

(课型:综合探索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工具的使用和材料的选择 教学难点:船舶造型的美观 教学准备:木工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

(一)尝试作业(画印象中的船)1.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用线条勾画一艘船。

2.尝试作业点评

(1)船的外形结构了解。

(2)作业分析,船体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组合。

3.教师质疑:怎样画得更美,更具体,更有特色?

(二)资料欣赏(看各种各样的船)

师生共同拿出收集的关于船的图片资料传观,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三)教师示范(提供写实性绘画指导)1.教师选择一艘舰船模型进行示范描画。

2.质疑:

(1)绘画作品是否画得像船模型?(2)教师怎样刻画船的局部?

(3)船舱的表达采用的是平面形组合还是立体形组合? 3.教师选择学生尝试作业中的一幅进行改画。

4.师生交流写实性绘画的特点。

要求:表现出立体感,注意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四)自主表现(画自己目前看到的船)1.提供作业方式:

(1)根据自己带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

(2)提供两幅船的大型摄影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2.作业要求:将自己喜欢的船模型或摄影图片描画下来。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3.学生作业。

(五)对比评析

1.学生将两次作业比较欣赏,谈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再现真实的生活。

活动二

(一)欣赏激趣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

2.揭示课题。

(二)感知材料

1.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师小结: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头可用来堆砌船舱等。

3.启发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了。

(三)尝试体验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

2.在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才符合力学要求?(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3)用什么办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四)讲授释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引导观察。

2.通过作业评析了解组拼船体的方法: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3.老师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与学生作业比较,解决工艺制作的技术问题和细节处理问题。

(五)拓展思路

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构想。

(六)学生制作

学生两人合作制作一艘自己喜欢的木船。要求:造型美观,富有创意。

渗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课件展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时课件循环播放各种船的图片。

(七)游戏激趣

1.展示:将学生做的船放入水中漂浮、玩耍。

6.湘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篇六

x靚g f? y#5 zi zh? y臁? c"Do ch#3ng

ji"^ m鑙 x鷑 zh#3o l鷑 chu醤 m韓 z?

r髇g y臁? nu#3n huo s"恘g sh? zu? ti"Dn

二、填空。(44分)

1.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8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4分)

客( ) 坏( ) 昨( ) 粉( )

容( ) 环( ) 咋( ) 份( )

3.填上合适的词语。(9分)

( 耐心地 )等待 饿 得( 发慌 )

( )奔跑 开心得( )

( )成长 冷 得( )

( )劳动 长 得( )

一( 块 )菜地 一( 口 )水井

一( )菜油 一( )白菜

一( )菜籽

4.选字填空。(9分)

幸 辛 在 再 己 已 以 渴 喝

我( )苦地走到离家很远的街上,( )运地( )那家小店里( )次找到这件玩具,买下来( )后就回家了。到家( )经很晚了,我口( )得很,就自( )倒了一杯饮料,一口气( )了个精光。

5.照样子填写。(6分)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欢呼起来

极了 来 去 立刻

极了 来 去 立刻

6.填写诗句。(8分)

①写老朋友分别时难舍难分的诗句是: , 。

② 写诗人年纪大了,头发白了,再回到自己故乡的诗句是: , 。

三、写出句子中带点字的反义词。(4分)

1.天这么晚了,你还要上哪儿? ( )

2.火车在铁路上高速行驶。 ( )

3.这时,一辆新型火车开了过来。 ( )

4.燕子南归天气转寒。 ( )

四、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请写序号)。(6分)

①d"恥 ②d"? ③h醝 ④hu醤 ⑤h鄌 ⑥h#3o

都市( ) 还有( ) 好事( )

都是( ) 还书( ) 好奇( )

五、给句子加上标点。(5分)

1.你们快过去吧( )

2.你不是开玩笑吧( )

3.我就买这支铅笔吧( )

4.开始上课了吧( )

5.举例来说吧( )我们班就从来没有人缺过课。

六、给下列句子重新排队(在括号里写序号)。(6分)

( )我生气地走了。

( )有一道题,我怎么也做不出来。

( )我要看他的答案,他怎么也不给我看。

( )小刚来到我家,给我讲明了道理。

( )我们又和好了。

( )我和小刚一起做数学作业。

七、读短文,答问题。(13分)

(一)

一个秋天的下午,忽然间,雨点落下来了。毛泽东看见毛四阿婆正在收稻谷,就连忙栓好牛,跑过去帮忙。有了他的帮助,阿婆家的稻谷没有淋着大雨,可毛泽东家的稻谷却被雨淋湿了。

1.收稻谷的事发生在(时间) ,主要讲(谁) 。(2分)

2.用“——”画出毛泽东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句子。(2分)

3.这件事说明毛泽东是个 的孩子。(3分)

(二)燕子过海

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大海上航行。

我看见一群过海的燕子。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回到温暖的南方去,在海上不停地飞呀飞……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有的就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

1.燕子往哪儿飞?为什么要过海?(4分)

2.燕子看到船后,为什么一起落在甲板上?(2分)

八、写一篇日记。(10分)

上一篇:友谊的初三作文700字下一篇:描写校园的优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