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评工作方案

2024-08-23

自我批评工作方案(共8篇)

1.自我批评工作方案 篇一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陈家院小学安全校园创建工

作自我评价及改进方案

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师生为宗旨,紧密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到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广大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性。从本校实际出发,健全制度。确保全校师生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为首位,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积极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成效显著。

一、组织领导:

在创建“安全校园”的过程中,学校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组织班子成员将景县教育局颁发的创建学校安全管理的文件认真学习,统一认识。做到思想到位,组织到位,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成效显著。

二、自我评价

我校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扎实地做好稳定的各项工作。认真化解矛盾,对存在的矛盾不回避,主动解决。确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防止矛盾激化,事态扩大。规范本校突发性事故、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减轻事故危害,减少损失,确保一方平安

1、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工作的内部管理,健全各项制度。

学校规范管理,落实内部三级治安承包责任制,加强学校内保队伍建设(治安、消防、调解),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进

一步增强各级责任人的责任心。做到治安工作思想到位,人员到位,责任到位,经费到位。提高了学校治安工作实效。

2、做好安全消防工作。实行“安全自查、隐患自纠、责任自负”逐级防火责任制,加强消防管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杜绝发生火灾。保障疏散通道畅通,经常对消防器械及各类消防设施进行检查。

3、学校内部防盗安全措施进一步落实。在原有基础上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改善硬件,克服麻痹、侥幸的思想。发动广大师生参与群防群治工作,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4、做好护校值班工作。以提高学校安全防范能力和师生安全防范意识为目标,加强值班工作、安全检查工作。增强值班人员责任心。以确保校园安全有序稳定。

5、加强对师生员工们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意识。认真学习有关法规,依法治教。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切实做好学生预测预控转化工作,有效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

三、具体改进方案:

1、我校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校舍安全检查,由原来的一月一次改为每日一次,随时发现校舍安全隐患,及时改进。

2、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开学前,四方区召开各单位副校长以上领导参加的党务工作会议,重点部署了新学期的校园安全工作,签订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暨平安校园创建目标责任书》。要求各单位提高认识,进一步提高做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切实提高新学期学校安全工作水平,增强家长和学生的在校安全感。

3、强化措施,整改隐患。开学前,四方区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中小学、幼儿园对教育教学设施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安全检修,重点检查了实验室、微机室、取暖锅炉、体育器械的安全性能,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前进行了整改。每天安排教师于上、下课时间在楼内疏导学生。小学和幼儿园还坚持上、下课队制度,保证了教学楼内的良好秩序。着重重申了外出活动报告、安全月检、安全事故上报、安全责任追究等各项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4、组织学习,加强教育。四方区组织各学校、幼儿园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及国家、省、市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安全法制意识。各学校建立健全了学生安全教育制度,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课时的安全知识教育活动,每学年至少举行1次全校性安全应急演练,并将安全教育渗透至课堂教学、德育、团队活动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

5、监督检查,落实责任。开学第一天,四方区组织有关部门派工作人员深入到各中小学及局属幼儿园,进行期初巡视,查看了教育教学器材的安全维护情况。详细检查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整改措施的建立与落实,了解了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的计划安排,有效地督促了各学校安全工作的开展。

2.自我批评工作方案 篇二

一、建立正向的他人反馈

1、亲子沟通有待增进

调查学生与父母沟通时间的第六题“近一个月, 你花了多少时间和父母沟通?”显示, 52.38%的学生“经常和父母聊天或者打电话”, 33.33%的学生“有事情的时候会打电话, 有时聊天”, 14.29%的学生选择了“沟通比较少”。心理学家认为, 父母对子女是温暖的、富于情感的, 其孩子常能积极地评价自我, 对于已经成年的子女而言, 健康的亲子关系也是青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感情交流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也能很好地促使家庭成员自我意识的完善。调查显示, 仅有五成的学生和父母有着较好的沟通, 另一半学生选择了“有事联系”或“很少联系”。笔者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情, 一个女生偷了舍友的贵重东西, 拿去和同居的男友一同使用, 而她的父母表示对女儿的花销情况、恋爱情况一无所知。女生的家境其实不错, 每个月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很多学生的年龄虽然已经成年, 但是自我意识水平却停留在儿童阶段, 缺乏良好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能力, 如果父母除了百依百顺地寄生活费之余, 多花些心思关心子女的思想、心理、金钱管理等等, 结果肯定大不一样。这也提示了高校教育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同时, 还不能忽视学生生活技能的培养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2、教师的积极评价

心理学认为, 个体的自我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如何看自己的, 米德曾经说过, 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就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出现一个概念, “镜我”, 指由他人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在小学和中学阶段, 老师担当着塑造儿童自我概念的举足轻重的角色, 其地位堪比家长。老师的评价成为学生“镜我”的重要部分。调查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影响的第十题显示, 老师的很多不经意的鼓励话语都被学生牢牢记住, 比如, “踏实、努力”, “听话懂事、有责任感”, “这个学生还不错”、“很有潜力”, “我们相信你是最棒的”等等。也有一部分学生记住的是教师的消极评级, “字写真丑”, “不遵守规矩”, “真笨”等。一个明显的事实是, 教师的中性评价几乎没有出现在学生的记忆中, 问卷上所填写的都是极富情感色彩的或正或负的评价, 可见教师不经意的贬损言语会对学生的自我造成很大的伤害, 而教师的鼓励、赞扬又会对学生的自我起着很大的积极塑造作用。进入大学阶段, 大学生的人格逐渐定型, 教师的正性评价必然会强化师生关系中学生“镜我”里的积极面, 负性评价也必然会强化学生“镜我”里的阴暗面。所以, 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高校教师担负着举足轻重的引导者角色。

二、建立自我同一性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了贯穿于人的整个心理发展过程的自我同一性理论, 指出青年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 自我同一性建立非常重要。埃里克森将人生命周期分为八个阶段, 认为, 人格的发展贯穿于整个生命进程, 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危机, 即一项心理社会性任务要完成, 直面每一项任务都会产生冲突, 且伴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每一项危机的成功解决都会产生相应的自我基本品质。积极品质就会在个性内植根, 从而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反之, 没有完满地解决, 自我就会受到伤害, 削弱自我的力量, 阻碍对环境的适应, 造成发展障碍, 产生消极品质。埃里克森认为, 青春期 (12-18岁) 的危机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成年早期 (18-25岁) 的危机是亲密对孤独。被调查者的年龄处于18-22岁之间, 虽然生理年龄已经进入成年, 但是心理年龄介于青春期和成年之间。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心理危机, 笔者提出了如下的培养方案。

1、促进大学生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

主我和客我, 是詹姆斯关于自我的概念, 主我是认识的主体, 是主动的自我;后者是认识的对象, 即被观察者, 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的知识和信念。在调查学生客体我的第32题中, 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在描述自己时都用了看似矛盾的句式, 笔者随机抽了6个男生和6个女生的问卷, 结果如下:

男生: (1) 外向, 有时柔弱, 感性

(2) 表里不一, 温和型

(3) 安静的状态下有一颗跳动的心脏和不安的灵魂

(4) 比较开朗, 少许幽默, 时而神经质, 总体尚可

(5) 容易暴躁, 适应性、包容力很强, 缺乏毅力

(6) 内外向兼有

女生: (1) 有点小冲动, 整体还是比较淡定

(2) 有阳光也有阴暗

(3) 不喜欢热闹, 自我、外表外表很难接近, 实际很好相处, 说话做事比较直

(4) 活泼, 又较容易害羞

(5) 外冷内热, 性格较开朗, 在熟人面前比较能疯起来

(6) 人格分裂, 智慧与白痴的完美结合

由上面的个案可见, “表里不一”, “内外兼具”, “人格两极并存”矛盾普遍存在于被调查对象身上。这种情况值得教育者深思。传统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共性, 强调遵守校规重于一切, 纵然无规矩不能成方圆, 规范性教育也是青少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 但是过于强调规范, 其实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培养。从标准化教学到标准化考试, 大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难以有施展的平台。既然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如此丰富, 认识到自身的矛盾、不足, 也认识到自身的长处, 教育是否应该促使学生更加完整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完善自己呢?如果教育试图让每个学生都符合教育者心目中的好学生标准, 无疑造成学生的自我角色混乱。荣格的教育名言是, 不做完美的自己, 做完整的自己。帮助学生达成主题我和客体我的统一, 是促使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重中之重, 也是高校教育理应思索的问题。

2、促进性别角色的同一

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自身解剖学、生理学特征的基础上, 在一定社会文化的两性规范影响下形成的性格、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上的特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从古到今, 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着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所谓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是指某一社会文化中, 人们对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及其行为较为固定的看法, 比如, 认为, 男性具有坚强、自信、能干、理智、成就动机高等品质, 而女性具有敏感、柔弱、重感情、被动、顺从等品质。这种成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在调查性别角色认同度的第二十八题显示, 愿意做异性, 即不太认同自己男性角色的男生占男生总数的53.8%, 不愿意做异性, 较认同自己男性角色的男生占男生总数的46.2%。有趣的是, 女生在这一问题上的回答刚好和男生反过来, 愿意做异性的女生占女生总数的46.2%, 不愿意做异性的女生占女生总数的53.8%。被调查者的理由大致如下:

男生: (1) 更愿意做女性的理由是, 可以得到更多的关爱;体会不同的生活方式;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太累;男性承担太大的责任等等

(2) 更愿意做男性, 不愿意做女性的理由是, 更喜欢自己强势的一面;喜欢男性的阳刚;男性更自由;当女性太痛苦等

女生: (1) 更愿意做男性的理由是, 女性做事有太多限制;男人责任大, 也有成就感;尝试自己没做过的事情等

(2) 更愿意做女性, 不愿意做男性的理由是, 男性的负担重, 压力比女性大;没有女性的柔美, 不能打扮等。

从上面的陈述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无论男生女生, 对自身性别和异性性别的认识均带有一种刻板印象。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夸大了两性间的差异, 认为男性刚强、自信、勇敢, 而女性则温顺、依赖、柔弱。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使得两性在看待和处理某些问题时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最典型的就是归因的不同。男生过于夸大自己作为社会强者的角色, 遇到学业挫折、感情波折就很容易产生内心冲突, 将困难的原因全归结于自己不够“男性化”, 不够强势, 这种心理是导致抑郁、焦虑的罪魁祸首;女生过于夸大自己弱者的角色, 容易自我取缔主体意识, 将自己作为任机遇、命运摆布的客体, 做事成功归因于运气, 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女性化”, 极不利于女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心理学认为, 人在5岁左右产生性别意识, 但是目前对学生的性别教育却微乎其微。性别乃至性的教育贯穿整个大学四年, 大学时期是学生习得性别角色意识的最后关键期。笔者在学校心理中心所接待的来访者中, 有忽视自己的女性角色的学生, 也有过于重视自己男性角色的学生, 他们都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 将别人的自我当作自己, 以非我活着, 自我意识严重缺失。种种事例启示教育者, 除了在学校里开设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课程, 还应该针对学生的性别意识开设专门课程, 帮助学生全面、完整地认识自己的性别, 消除性别的刻板印象, 建立性别角色的同一性。

参考文献

[1]王晋:《大学生心理健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自我批评工作方案 篇三

主持人:甲——黄上庭(班长) 乙——管庆菊(团支书)

设计理念

针对在实施自我管理实验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自信心、少数同学缺乏上进心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引导他们从小树立信心,事事不甘人后,勇于探索,形成“我能行”的健康心理。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通过训练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3.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建立自信的方法。

教学方法:角色表演、分组讨论、集体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现在身处校园,有时感觉不到,其实,如果静下来想想,压力就是潜移默化地存在的。有些人选择了逃避,那么接下来就会是沉沦、堕落;而有些人选择了去面对,去奋斗,怀揣希望,创造未来。实际上,任何的彷徨与迷茫,都来自于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对自己的不自信。

虽然,自信,不一定行;但是,不自信,一定不行。在任何时候,人往往是在自信的状态下,发挥最好,做得最棒。如何建立自己的自信?我想,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平时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更“有料”。

二、自信的重要性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多媒体展示)

A.爱迪生曾经尝试用1200种不同的材料做白炽灯泡的灯丝,都没有成功。“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有人这样对他说。可是爱迪生不这么认为,他充满自信地说:“我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他并没有放弃实验,而是继续努力,最终找到最适宜做灯泡的灯丝,获得了成功。

B.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反对教皇宣扬的地心说,受到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审讯,当法庭宣判他“有罪”之后,伽利略却仍坚持说:“不管怎样,地球仍在转动!”我国古代伟大史学家司马迁遭受奇耻大辱的腐刑之后,他依然满怀信心,热情洋溢地撰写《史记》,终于用15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

C.居里夫人凭着对自己科学假设的坚定信念,在艰苦的条件下从几吨沥青中提炼出一克的镭。

三、分小组对自信的重要性谈体会

通过以上由远而近,由名人到身边的同学等几个例子让同学深深体会要成功首先要自信。

过渡:大家知道了自信的重要性后,就要懂得判断自己是不是一个自信的人。

四、自信的表现:“谁是自信者?”(多媒体)

大家先看一个小小的表演,看有什么启发?

学校准备举行美文朗诵比赛,我们班有很多能读善诵的同学,请他们在这里表演一下吧。

主持人:小A,你这么能读善诵,能为我们来一段吗?

A:(自卑地)哎哟,我哪能行呢,不要叫我出丑啦。

主持人:班上的同学都很喜欢你的朗诵呢。

A:这是他们抬举我罢了,我哪有那么好的才能,而且我也没有这个胆量,你还是放过我吧。

主持人:那我也不勉强了。小B,你也很出众,你愿意为我们作表演吗?

B:哎,谢谢你的称赞。有机会让我在班上表演我当然乐意啦,而且这也是班集体的一份责任。我会尽力而为的!

主持人:谢谢你的支持。小C,你愿意参加表演吗?

C:表演是我的强项,班上我认第二还有人敢认第一吗?

主持人甲问同学们:“表演中的A、B、C分别是什么心理的表现?”

同学们答:“A是自卑心理,B是自信,C是自大心理的代表。”

多媒体总结:

自卑——过低地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自大——过高地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自信——恰当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

过渡:现在大家基本能判断自己是否一个自信的人,如果不是的话,如何着手建立自己的信心呢?

五、建立自信的方法

1.认识自己的优点、能力和特长

活动一:填写下面空格——“我得到了别人的大拇指”

初一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的大拇指,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

初二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的大拇指,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

初三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的大拇指,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

2.感受别人的欣赏

活动二:“直击优点”

要求:组成4人小组,先找一个同学作为对象,其他三个同学轮流说出他的优点、能力和特长,直到四个均被“击”为止。可根据表现“我的优点”的项目给每位同学指出优点,并写在“他人评价”一栏。

3.多尝试成功的体验(多媒体展示)

4.充实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多媒体展示)

结束语:

总之,每个人身上总会存在优点,存在某些过人之处,如果你懂得保持自信,确定适当的目标,付出真正的努力,满怀信心地向目标一步步行进,成功将会是属于你的。请记住:“天生我才必有用!”

4.自我批评工作方案 篇四

全县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方案

全县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xx省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和《xx省高血压和糖尿病综合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要求,按照市卫生局《萍乡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方案》统一部署,为加快推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范围与对象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工作,以行政村(人口较多的自然村)为单位,建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参加自我管理的对象为辖区内所有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重点引导中老年患者加入自我管理小组。

二、目标

(一)总目标

探索建立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为主要手段,以行政村为基础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调动患者积极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及早发现并发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二)工作目标

1.到2014年底,每个乡镇60%的行政村至少建立1个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个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全县建立92个自我管理小组,个体化管理3480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2.到2015年,每个乡镇的行政村至少建立2个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个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全县建立385个自我管理小组,个体化管理4800名高血压、2400名糖尿病患者。

三、工作内容

(一)宣传动员

广泛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行动计划政策,营造农村慢性病综合防控氛围,提高患者自主应对和管理健康的积极性。发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引导、帮助建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并指导开展活动。积极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动员和健康教育,让患者知晓免费体检、随访、健教等政策,了解自我管理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带给自身的健康益处等,促进患者志愿加入自我管理小组。

(二)引导建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

1.开展患者调查。各乡镇卫生院通过查询居民健康档案、签约服务、筛查重点人群、组织健康体检等途径,调查掌握辖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信息,对患者进行造册登记,筛选自我管理重点患者。

2.建立自管小组。动员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参加自我管理小组,每个小组一般20-30人,患者较多的行政村可建立多个小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组。根据患者积极性、年龄、职业、组织能力等情况,注意发现、培养、指定自我管理小组组长,对小组长重点进行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相关知识培训,并建立组长激励鼓励机制。

3.创造活动条件。依托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村委会)、患者家庭院落,选择确定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活动场所配备血压计、体重秤、黑板、健康教育宣传材料等必需条件。

(三)参与、指导小组活动

1.小组自我活动。组织开展以小组长为核心,以病人为中心的自我管理活动。建立自我管理小组花名册、活动记录和自我管理手册等原始台帐资料(详见附表1-5)。小组活动每年不少于6次,小组建立初期每月开展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血压、血糖控制方案,患者互相交流病情和互查计划执行情况等。

2.指定指导医生。乡镇卫生院为每个自我管理小组指定1名指导医生。指导医生需经高血压、糖尿病业务培训,具备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指导健康管理。自我管理小组的指导医生参与并指导小组活动,为患者测量血压、血糖并做好记录,制定个性化血压、血糖控制计划并监督实施。采取专题讲座、专家咨询,组织患者小讲课、同伴教育等活动形式,开展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知识和技能教育,内容包括合理饮食与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与运动指导、血压血糖自我监测、药物正确使用、日常护理和紧急情况处理等。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四)测评指导

自我管理小组建立半年或活动4次以上的,指导医生要定期对患者进行测评,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入户家访,掌握患者血压、血糖监测情况,了解患者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给予个体化指导意见和改进建议。对组建1年以上并定期活动的小组,开展效果考核评估,指导小组持续规范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明确职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业务培训和指导,开展考核评估和监督检查。各乡镇卫生院负责组织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对组长进行教育培训,为小组提供健康教育服务,指导小组活动。

(二)加强培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技术指导组,加强对基层行动计划工作的指导、培训。技术指导组要经常性组织开展工作指导,每年不少于4次。加强基层医务人员高血压、糖尿病专业知识培训,乡镇卫生院慢病管理人员、内科医生及自我管理小组指导医生培训率达98%以上,培训考核合格率达90%以上。

(三)强化监督。各乡镇卫生院按照本工作方案目标任务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抓好自我管理小组建设及患者个体化管理任务(任务详见附表6)。县卫生局将组织督导检查、抽查。建立监测报告制度,工作动态及信息及时逐级报告,市级将根据各地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重点督导。

5.自我批评工作方案 篇五

一、课题研究的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在新世纪延伸我们共同的憧憬与追求,学生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研究方案。21世纪,中国教育必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与重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实施基础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德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中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又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重点高中学生认知水平很高,有很强的道德思维能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道德行为。具体表现在:

⑴学生掌握的道德知识和形成的道德信念以及与表现的道德行为不相一致;⑵学生在公众场合与个人独处表现出的行为不相一致;⑶学生在学校和在家庭以及与在社会中表现出的行为不相一致。我们分析认为原因有:⑴当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基本停留在封闭式、概念化的单向训练阶段,片面追求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受教育者的自身省悟和亲自实践。不能将道德知识的掌握有效地转化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又不足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⑵当前的学校德育内容空泛,没有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没有从学校本身的实际出发,没有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缺乏鲜活的具体的教育内容,难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求,更谈不上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⑶当前的社会正处转型的时期,客观存在的升学竞争弱化了学校德育工作,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原因造成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差针对性弱的局面。

2.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鉴于以上的背景,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学校德育理念——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以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为内容,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新的实践与探索,来推动学生健康人格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因此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⑴在学生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我们认为这是在教育者指导和组织下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显然,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制约着本课题的研究和开展。因此,本课题所要解决第一个主要问题是在目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者的教育能力,完善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⑵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⑶如何进一步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的教育力量,探索新时期下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的运作模式和操作策略,建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目标体系,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本课题相关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研究这一课题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我们首先借助因特网,在“搜狐”、“网易”、“新浪”、“雅虎”、“中国教育网”等网页上搜索了部分资料;其次,我们查阅了国内近百种教育科研方面重点的报纸和期刊,如《中国教育报》、《成才导报》、《人民教育》、《江苏教育研究》、《中学教育》、《上海教育科研》、《教育研究》、《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类)》;再次,我们还翻阅了一些教育理论专著,如《教育的问题挑战——思想的回应》(朱小蔓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基础教育新概念·集体教育》(赵玉如著)等。

从目前我们检索收集到的资料看,有关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呈现以下的特点和走势:

⑴普遍重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⑵普遍关注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在德育活动中重要作用,在尊重和理解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普遍认同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⑶普遍要求在学生实践中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对传统教育中封闭、单

一、僵化的教育方式予以否定。主张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符合实际、灵活高效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加以取代。

⑷普遍希望通过优化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希望打破传统的德育模式,建立多元、开放的运作机制,张扬个性,促进发展。

这些研究都试图通过调节和控制教育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来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这些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其采用的策略对本课题有直接的借鉴意义。这些研究较多地从教育者这一层面而寻找促进学生发展的突破口,以期通过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教育行为的改善来积极影响学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教育者的指导,但更重要的还有赖于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这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原动力。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

⑴联系:①研究对象是一致的,都要涉及到学生、教师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环境三大方面,既研究三者各自的情况,又进行彼此间的关系研究。②研究指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

⑵区别:①研究的领域不同。以往的研究仅局限在学校领域,我们的研究不仅在学校领域,而且还有家庭领域和社会领域。②研究的具体范围不同。以往的研究一般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层面分别进行,其中对小学生研究较为普遍深入,对中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我们的研究则限至重点高中这一特定范围内。③研究的内容不同,以往的研究较多地侧重在自我教育这一层面上,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在自我教育层面上,而且还涉及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层面。④研究的重点不同。以往的研究较多地体现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发展过程,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我们认为这些是必要的,本课题研究也关注这些,但更多地关注学生自觉地、能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并寻找二者最佳的契合点。⑤研究的维度不同。以往的研究或是偏重于纯粹理论研究,或是偏重对具体的实践操作策略和学生个案进行研究,本课题研究试图从理论到实践,对整个教育的维度进行综合的立体的研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理论体系和操作策略,进一步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主能力。⑥研究的切口不同。以往的研究主要以改善学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切入,本课题研究则主要从激活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内在机制切入,以往的课题往往限入学校的教育,本课题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有机结合作深入研究;以往的课题在主题教育形成序列方面研究较少,我们将以主题教育为主线贯穿整个高中阶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⑴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价值观和人才观,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律能力,真正地做到自治、自理和自律。

⑵有助于学校建立新的德育运行模式。本课题针对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从突破影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因素入手,寻求促使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新路径,构建学校新的德育运行模式。

⑶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作为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我们将通过课题的研究,寻求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新思路、新发展、新突破,以培养世纪新人,影响和带动周边学校,发挥学校的辐射示范作用。

3.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⑴本课题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德育论。从人出发又回到人,让教育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发展,关注人的自我教育能力,由原来的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提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⑵本课题研究将试图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作初步的理论概括,促进、发展和丰富相关理论,并为这些主题提供范例。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基础:我校是江苏省首批通过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在长期办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德育在其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曾两次获得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学校有一支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开拓的治校能力、创新的工作实绩的好的领导干部队伍,学校有一批善思考、敢实践、能创新的班主任队伍;学校有聪明好学、知书达礼、勤奋能干的学生队伍,这些都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2.研究力量:

3.研究水平:本课题将在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理论这些环节循序渐进地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有一个更好地发展,在课题研究中培养和锻炼一批班主任队伍,为他们创造更多地机会,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脱颖而出。

二、课题研究的设计报告

(一)课题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1.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⑴“自我教育”:《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中的解释是:广义是指受教育者以一定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狭义即自我批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倡“内自省”,“内自治”,要求人们自觉地改过从善,《大学》说的“君子必慎其独”,也是一种自我教养的功夫,规划方案《学生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研究方案》。

⑵“自我管理”:《中小学管理学》中的解释是:中小学自我管理是管理者的作用影响下,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克制和自我改正的过程,它体现了一个人思想修养的自觉能动性,也是德育工作管理活动的升华,理想的学校德育管理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⑶“自我评价”:《教育字典》中的解释是:对自己行为价值标准的掌握和判断,以及控制行为的可能性。学生品德的高水平发展是以行为的自觉性为前提的,其中起根本作用的是自我评价,根据自我评价的内容、水平、适当性和稳定性,可以确定,学生是否具备独立控制自己行为的必要先决条件和他们自我认识的水平如何。

⑷“自主发展”、“主动发展”:“自主”、“主动”是主体性的具体表现,二者略有区别,“自主”指自我认识和自我美观的不断完善,“主动”指对现实的选择和适应的能动性。虽然发展的主体都是学生,但学者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的过程而非终端,后者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的方式而非结果。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现代德育理论,苏霍姆林斯基、毛泽东、邓小平的自我教育理论。

现代德育理论认为,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化的循环往复之后,受教育者的道德才能形成。因此,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条件和内部驱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就是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的教育的统一,而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还强调,“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指出“自我教育需要一个重要的、强大的促进因素,这就是个人尊严感,尊重自己,有上进心”,“只有受教育者尊重自己,才能有自我教育”。

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不使学生失去“自我”,他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观点,而且发展了他的这一观点,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教育理论,邓小平自我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⑴自我教育的基础是自我认识,这是因为自我教育首先是从自我认识开始的,没有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就无从谈起。⑵自我教育的方法。他认为,自我教育的方法较多,其中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学习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方法。

这些自我教育的理论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构建了主干理论框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掌握,我们将在课题研究开展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理论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定位在以下三个方面:

1.科学界定“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精神实质与思想内涵,构建完整的可供操作评估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目标体系。

2.优化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工作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教育模式和操作策略。

3.形成符合本校本地区实际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本校本地区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法制观念的形成和提高。

(三)课题研究内容、过程、方法的设计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设计:

⑴学校教育

①教师、学生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②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一般策略研究与具体策略研究

③在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提高的途径与措施

④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调查和研究性学习开展中如何渗透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⑤在学校、班级主题教育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题可以是“我为班级、学校建设献一计”、“绿色标语征集”、“班级网页制作评比”、“优秀主题班会方案评比”、“无人监考”、“党在我心中”等等)

⑥关于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内容和实施的优化研究

⑵家庭教育

①学生家长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②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的开设,转变家长教育观点,提高家长教育技能的研究

③关于在学生家庭中开展假期教育、闲暇教育、网络教育的研究

⑶社会教育

①当前社会关于重点高中学生社会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②社区文化建设对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

③与社区共建德育基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研究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设计

⑴设计申报

时间:2001年5月至2001年8月,成立课题组,拟定课题研究方案。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述,完成申报、评审书的填写。由韩涛、吴建东、黄文青、石浙苏、戚宝华负责。

⑵实施研究

时间:2001年9月至2004年12月,成立子课题组,制订各自具体的研究计划,具体实施各子课题研究,完成相关论文和实验报告,由韩涛、吴建东、黄文青、石浙苏、戚宝华负责。

⑶中期论证

时间:2003年3月至2003年4月,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省市专家中期评估验收,由韩涛、吴建东、黄文青、石浙苏、戚宝华负责。

⑷结题鉴定

时间: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撰写各子课题的终端研究报告,撰写总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论文结集,论著出版,接受课题鉴定组的终期评估鉴定,由韩涛、吴建东、黄文青、石浙苏、戚宝华负责。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设计

⑴文献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来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内涵目标。

⑵调查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调查法研究现行德育教育中影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因素,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⑶行动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有效策略,寻找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途径、方法、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⑷经验总结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经验总结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实施进行的保障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概括,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遵循的规律性的东西。

⑸个案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差异性,对个别学生、实验班级、某一年级、某一类群体等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教育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四)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组织保证:学校将成立的韩涛校长挂帅的总课题组,在此基础上相应建立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牵头的各子课题组,健全课题研究的实施网络,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我们还将与高等院校、省市教科所教科研专家保持联系,请他们对课题研究进行把关,并从理论上给予具体指导,2.时间保证:为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学校将建立课题运作管理制度,总课题组活动每月不少于一次、各子课题组活动与业务学习相结合,每周一次。

3.经费保证:课题启动后,学校将在研究经费上予以全力保障。

(五)预期的研究成果

1.论文结集、论著出版;

2.音像制品(光盘);

3.现场观摩;

4.总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等。

⑴现状研究

①学生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②我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调查分析。

③目前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差,针对性弱的主要症结是什么的调查与分析。

⑵文献研究

①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理论研究

②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内涵实质研究

⑶目标研究

①关于学校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目标研究

②关于家庭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目标研究

③关于社区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目标研究

⑷策略研究

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一般策略研究与具体策略研究。

⑸保障机制研究

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中教师、家长、社区角色转换机制研究。

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中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机制研究。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⑴学校教育

①教师、学生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②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一般策略研究与具体策略研究

③在班集体建设中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能力提高的途径与措施

④在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调查和研究性学习开展中如何渗透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⑤在学校、班级主题教育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题可以是“我为班级、学校建设献一计”、“绿色标语征集”、“班级网页制作评比”、“优秀主题班会方案评比”、“无人监考”、“党在我心中”等等)

⑥关于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内容和实施的优化研究

⑵家庭教育

①学生家长关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认识的调查与分析

②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的开设,转变家长教育观点,提高家长教育技能的研究

③关于在学生家庭中开展假期教育、闲暇教育、网络教育的研究

⑶社会教育

①当前社会关于重点高中学生社会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②社区文化建设对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

③与社区共建德育基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研究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⑴文献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来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内涵目标。

⑵调查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调查法研究现行德育教育中影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因素,掌握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⑶行动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有效策略,寻找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途径、方法、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⑷经验总结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经验总结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实施进行的保障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概括,较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使之上升到理性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遵循的规律性的东西。

⑸个案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的差异性,对个别学生、实验班级、某一年级、某一类群体等典型的个案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教育中的某些规律和本质。

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四个问题:⑴目标制定空泛。在制定德育目标时,脱离了学生年龄,心理的特点,忽视了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志水平,内容空洞、抽象,缺乏鲜活、具体的教育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求。⑵操作方法单一。当前德育教育基本停留在封闭式、灌输式、成人化的单向训练阶段,片面追求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受教育者的自身省悟和亲自实践,因此,不能将道德知识的掌握有效地转化为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又不足以支持和指导道德行为。⑶师生关系紧张。客观存在的升学竞争弱化了学校德育工作,师生关系的紧张、对立,甚至是居高临下,使教育者的主导作用难以发挥,更谈不上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⑷教育合力松散。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社会上的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给青少年带来许多消极负面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的松散,造成了德育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

⑴思想、观念、方法陈旧老化。克服德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认识,从“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高度来认识德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克服狭隘的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形成一个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氛围;采用学生喜闻乐见、活泼多样的德育方法,克服片面追求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受教育者的自身领悟。

⑵目标、内容、形式脱节泛化。德育目标是教育者授教育者共同的精神追求,是直接制约德育内容方法、形式以及整个德育的重要因素。一切从当前的社会实际出发,一切从学校本身的实际出发,一切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出发,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求,真心实意地参与德育活动。

6.自我批评工作方案 篇六

针对农村中学教育的现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校采取以下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以身示范,潜移默化。

优秀班主任在和学生打交道时,总是要突出“身教”的作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自己道德做到,因而他一举手、一投足都对学生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这样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威信自然提高。比如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须注意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处入手。一天,值日生扫地完毕,就将扫把随手一扔,班主任发现后,轻轻走过去将扫把收拾放好。这件事虽然平常,但它在向学生暗示:小事不可小看,文明贵在坚持。

二、等待自觉,促其转化。

学生做错了事,教师不要轻易公布,而要给他改正的机会,使他通过内在精神的努力,自我纠正不良思想,扭转不良行为。有一次,班上的一个学生拿了别人的一双鞋,有人发现他穿过,失主问他时,他矢口否认。课外活动时,我和失主一道邀约那个学生到寝室去查找。我说:“你没有拿,能不能把箱子打开让我们看一看?”他犹豫了一下,打开箱子,将衣物一件一件往外拿,后来他拿起一个黄挎包往腋下一夹,神色不太自然。见此情景,我说:“你没拿,算了,不必翻了。”第二天下午,那个学生告诉我,鞋是他拿了,并承认了错误。事实上,在我检查箱子的时候,他从我的话中感受到了我的期待: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

三、利用契机,因势利导。

在日常生活和班会活动中,往往会给教师提供一些教育学生的契机。这时,若能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顺势给以启发诱导,则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个女同学上课总喜欢借求教之机和邻近的同学讲话,同座对此十分厌烦,但碍于情面不好发作,只好向班主任反映。班主任没有直接批评那位多话的女生。在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时,班主任设计了一道题:“小明同学总喜欢借求教之机和别的同学讲话,影响他人学习。请问,这违反了《规范》的哪一条?”恰好那位多话的女生举手抢答,我便随机应允。当我对她的回答给予肯定的时候,她的脸红了。从此以后,她逐渐克服了在课堂上讲小话的毛病。事实上,她在开始答题时,便自我反省,在班主任对她给予肯定的时候,便感受到班主任的期待。像这样的教育机会要靠教师去潜心捕捉。

四、民主平等,导而弗抑。

民主、平等有助于造成师生宽松和谐气氛。平时师生对话,教师若用命令口吻或反诘语气,则往往会招致学生的对立情绪,引起逆反心理。老师如改用建议、商量、希望的语气,则容易使学生因亲近感而动情。比如有一个学生的作文写得不好,老师批上“建议重写一篇”。这批语既体现了从严要求,又没有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另外,学校从本期开始成立了学生会、团委会组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来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的形成。

7.自我批评工作方案 篇七

一、正视缺点, 增强问题意识

“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对于机关工作者来说, 自身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能不能在工作过程中有比较快的进步, 就取决于敢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对问题采取回避态度, 躲躲闪闪、遮遮掩掩, 甚至是视而不见, 不仅不利于发现问题, 更加不利于解决问题。要有承认自己不完美的勇气, 对自身的弱点、缺陷不掩饰、不回避。发现问题要有水平, 正视问题要有魄力, 解决问题是应有成绩。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大脑要像一部不停运转的雷达, 不断地对自身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扫描”, 及时发现和捕捉工作当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善于在问题中求发展。

二、接受批评, 提高完美意识

机关工作向来繁杂。工作做好了, 并不一定能得到表扬, 而一有疏忽, 则可能招来上上下下许多批评。面对批评, 应当树立“批评是福”的观念, 在认真倾听、虚心接受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分析,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加以整改, 变压力为动力, 变被动为主动, 力争每一次批评都能成为自己进步的转机, 从而不断完美自己。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曾指出: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 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干净、更纯粹。生活中, 如果常有人对自己进行批评, 会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 少犯错误或不犯大错误。唐太宗李世民, 文韬武略、海纳百川, 在他从政的朝代, 从谏如流, 才有了初唐盛世。尽管魏征多次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指责过他, 但是他还是视魏征为“镜子”, 对魏征大赏十几次。魏征病死后, 遂有“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朕尝宝此三镜, 用防己过。今魏征殂逝, 遂亡一镜矣”。古之君主, 尚且知过不讳, 改过不惮。作为机关工作者, 更应该有接受批评的勇气和智慧。机关工作者对待批评, 一是要走出“干工作就是为了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赏识”的误区。不可否认, 得到赏识固然是好事, 然而金无足赤, 白玉微瑕, 机关干部工作者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遇到问题, 出现问题, 受到批评。受到批评, 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是含蓄的还是直露的, 归根结底就是你的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古人云:“闻过而喜。”尽管批评和错误本身并不是好事, 但可喜的是批评背后总是隐藏着自己的某些错误, 错误的暴露有助于我们及早地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二是要静坐而思己过, 朝闻过而夕改。受到批评, 要快速找到症结、解决问题。《秋星阁诗话》中说“能改则瑕可为瑜, 瓦砾可为珠玉”。我们应本着诚实踏实的原则, 如实向领导和相关人员反映工作中的客观条件和实际困难, 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和措施。砾瓦砾瓦

三、坚持学习, 体现时代意识

“学无止境”。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特别喜欢读书, 在长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 他几乎天天离不开书本。骑在马背上看, 坐在火车上看, 睡觉前看, 甚至连吃饭时都看。直到他去世前, 眼睛看不见了, 还让别人读书给他听。他看的书包括古今中外, 天文地理。正是因为毛泽东博览群书, 才为他成为受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夯实了基础。机关工作者务必要坚持学习。一是以理论学习为契机, 提高思维素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维素质不提高, 研究问题就缺乏深度和高度, 工作时难以保证质量和把好方向。科学理论知识常学常新, 深刻领会, 把握精髓, 有利于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 它是一切工作开展的方向和根本。只有有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作的正确方向, 保证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保证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做到谋划有新思维, 工作有新思路, 自身有新发展。二是拓宽学习内容。现在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逐年增多, 作为机关工作者, 面对这样的人才群体, 要想在工作中力求卓越, 没有一定的能力素质, 是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的。

四、汲取智慧, 培养团队意识

个人的进步有赖于团体的协作与互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独到的闪光点, 或工作经验, 或学习习惯, 或处事方式。只有处处留心, 虚心请教, 取长补短, 发挥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才能确保工作的完成。团队智慧是自我提高的力量源泉。机关工作者应在工作过程中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时刻诚恳向他人学习, 充分吸取他人的智慧和经验, 这样才能立足高起点, 力争大发展。

摘要:古人云:“吾日三省乎吾身。”这告诫我们要敢于自我反省, 善于自我反省。又云:“知不足方能思进取。”意思是只有及时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工作中才能做到更稳妥、更周密、更细致, 自身才能不断进步和提高。因此, “反省”对机关工作者尤为重要, 只有明白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才能使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8.批评学生要做好善后工作 篇八

关键词:批评;学生;善后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149-01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习惯上总是把批评看作是贬义的,所以一般人们听到批评后,心理上难免产生逆反,感情上不免难以接受。现实也的确如此,即使是正确的批评,也往往会使被批评者和批评者之间产生隔阂、矛盾甚至怨恨。小学生心理还比较稚嫩、脆弱,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难免会批评他们,那么怎样消除批评给他们带来的副作用呢?笔者认为除了批评实事求是,要掌握分寸,注意场合、方式、方法外,还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善后工作。

一、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避免发生意外

严厉批评后要安排其他同学关注其情绪变化情况,个别情绪不稳定的同学可能会做出逃学、出走、破坏、报复、轻生等过激行为。因此,对性格内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批评之后要做一些疏导工作,理顺情绪,以防发生意外事件。公开场合批评了学生后,下来要和学生个别交换意见,向学生征询你的批评与事实是不是相符,请他谈谈受到批评后的想法,和他一起找找之所以存在这些缺点、错误的原因。分析这些错误、缺点的性质,议议这些错误、缺点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并一起寻求改正的办法、途径。对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在谈及他的缺点、错误前,要先肯定他的优点和成绩,必要的时候,还应向学生解释,你为什么要在公开场合对他进行批评,有时候甚至可以请他对你进行反批评。这些在公开批评时来不及做,不需要做或不便于做的事都要放在个别交谈时进行。

二、教师要善于和家长做好沟通,共同教育学生

批评学生后要和其他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会有关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形成合力,这样批评后转化学生的工作才会更有效。教师可以根据被批评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学生中找一个联系人,或成立一个帮助小组,使受批评的学生得到同伴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他们年龄相当,共同语言多,这样对教师的善后工作会起到辅助的作用。在批评学生后,教师可依据学生犯错误的轻重决定是否告知家长。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要说明事情经过、学生态度和处理情况,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学生。但答应学生不告诉家长的,就要严守信用。另外,班主任不要事事都通知家长或频繁请家长来学校,这样会给他们造成精神压力,甚至对班主任产生反感。同时,教师要和家长经常联系,互通情况,商量办法,并利用社会各方力量关心和帮助学生,使受批评的学生很快振作起来,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把家长当作一张王牌,动不动就找家长。千万不要成为学生口中的“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到我家”中的那种老师。这样只会对工作不利。

三、教师在批评完学生之后,要进行反思

批评学生之后,教师也要静下心来想想,是否“错批”了学生。如果“错批”了,绝不要以老师高高自居,强词夺理,更不要认为学生不敢反驳,以势压人,那就错上加错了。知错不改,压服学生,会使学生心灵受到创伤,对老师产生反感情绪,那么,老师的批评教育工作,只会失败。这时候,老师应该放下架子,鼓起勇气作自我批评,这样做,不仅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使自己威信更高。学生会从心里敬佩你,他就会敬你的人,才会信你的“道”。

四、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后,要对其进行观察和帮助,为学生重拾信心

老师要注意对受批评的学生进行观察和帮助,对于有了进步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很多学生进步不明显,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帮助和监督不到位、不持久。其实,学生在受批评后,完全改正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帮助、鼓励和监督。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哪怕是点滴的进步并及时给以表扬和鼓励,多一些“你进步真快,我为你感到高兴”、“我知道我可以相信你了”等让学生感动的话,必要时还必须在众学生面前大张旗鼓地表扬,或把好消息及时传给学生的父母,这样更能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并认真改错,弥补过失,获得谅解,让学生重拾信心,振作精神。

当然,除此之外,老师应当处处为人师表,时时以身作则,批评学生不要做的,自己也不要做,千万不能“手电筒放在自己袖口里,只照别人不照自己”,那又如何去批评教育学生呢?只有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才是批评学生后最有效的善后工作。

总之,我们批评学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改正错误,不能为批评而批评。我们除了讲究批评的方式外,还要及时做好善后工作。要让学生真正明白老师的目的和用意,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不然的话,老师的批评就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导致学生的误解和不满。

参考文献

[1] 周 莉.狂风暴雨批评后 春风化雨巧疏导——浅谈德育工作中“批评后”的教育艺术[J].中小学管理,2006(S1).

[2] 王彦力.从“准备100顶高帽”说起——谈批评教育的艺术[J].当代教育科学,2007(18).

[3] 刘红云.对“批评教育”的再认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3).

上一篇:第六讲农业保险模式下一篇:进出口货运代理费用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