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第三册Unit

2024-10-03

人教版必修第三册Unit(共7篇)

1.人教版必修第三册Unit 篇一

蜀道难

1、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既是一位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谋士的气质。儒、道、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李白诗歌多抨击黑暗政治,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想象奇特,风格奔放,色调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李白原籍陇西(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度过,自幼读书广为涉猎,所谓“五岁诵六甲(天干地支,六十年一甲子,相当于说学习四时节令,长幼尊卑之事),十岁观百家”。年轻时仗剑任侠,遍游蜀地。

云游时期:李白早年向往游仙问道的生活:开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从峨嵋山沿江南下,到荆门、游洞庭,接着又到了金陵、广陵和会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湖北。

一进长安:开元十八年,李白入长安,隐居终南山,希望得到权贵的荐引,未能如愿。两年后沿黄河东下,漫游洛阳、太原等地。后举家东迁,又漫游河南、及湘、鄂一带,北登泰山,南至杭州、会稽,所到之处,诗名远播,震动朝野。

二进长安:天宝元年,玄宗征李白入京,待以隆重礼遇,赐官“供奉翰林”。李入京时颇为踌躇满志。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没想到的是,很快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受到谗毁,天宝三载春,被赐金放还。李白离长安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的放逸生活。天宝年间政治形势每况愈下,李白对国事深感忧虑不安。他四处漂泊,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晚年时期: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满怀热忱地参加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义军。李璘军败被杀,他也因此获罪下狱,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放还时,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 1 未已,上元二年(761),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途中因病折回。宝应元年(762),李白病死于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2、《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

唐代蜀中经济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里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是天宝元年,李白被征进入长安后的作品,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3、唐代诗歌发展

4、读音纠正

第一段:

1、字词梳理

1.)噫吁嚱,危乎高哉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西当太白有鸟道 4.)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6.)猿猱欲度愁攀援 7.)青泥何盘盘

2、分析手法

(1)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奇特想象

夸张

(2)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正面实写

夸张

(3)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侧面虚写

夸张

3、文段分析

第一自然段:蜀道之难。第一自然段可分几层叙述? 一层:总写蜀道之难;

二层:蜀道的历史、地貌、来由; 三层:蜀道的高危。

4、写蜀道之难,为什么要引用传说中的蚕从、鱼凫的开国和五丁开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明确:蜀君开国是叙述蜀国长期闭塞的状况;五丁开山的传说是说明蜀道的来由,赞扬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勇敢精神。

5、这一段的第三层诗人是如何把想象、夸张和反衬融为一体的?

明确:先用想象和夸张写山之高,水之险;又用“黄鹤飞不过去,”“猿猱攀不上去”来反衬山势的高危惊险。接着又用想象,人在高危的蜀道上行走,可以用手触摸到星星!

第二段:

1、字词梳理 1.但见悲鸟号古木 2.雄飞雌从绕林间 3.使人听此凋朱颜 4.连峰去天不盈尺 5.枯松倒挂倚绝壁 6.飞湍瀑流争喧豗 7.砯崖转石万壑雷

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情景?表达了什么感情?

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了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情景,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四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情景?有什么效果?

运用夸张的手法,先极言山峰之高,渲染了惊险的气氛。然后由静而动,动静结合,写出水石激荡的惊险场景,造成一种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

第三段:

1、字词梳理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所守或匪亲 3.锦城虽云乐 4.侧身西望长咨嗟

5.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2、文段分析

第三自然段:蜀中战祸之烈。

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一语双关,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

总结特色

(1)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借景抒情,映衬烘托,豪放飘逸。(2)发展了乐府古题,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一。

2.人教版必修第三册Unit 篇二

阅读课

二、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本文选自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四单元“地震”中的阅读部分“地球的一个不眠之夜”, 主要描述了1976 年7 月28 日凌晨3 时42 分53.8 秒发生在河北省唐山市的一场地震, 具体涉及地震的预兆、地震造成的破坏、震后的援救等内容。阅读课在英语教学中属于知识输入, 知识输入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知识输出的质量, 因此, 本课在本单元的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对本单元其他内容的学习也会大有裨益。

本文根据地震前的迹象、地震时的损害和地震后的援救, 将文章分成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地震来临之前, 唐山发生的一些不正常的自然现象, 如鸡飞狗叫、老鼠从田野跑出、鱼从池塘跳出及天空出现强光等。第二部分主要描述地震给唐山带来的破坏, 仅仅15 秒的时间, 几乎整个唐山地区夷为平地, 仿佛世界末日来临。第三部分主要讲述地震后,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在解放军的援救和全国各地人民的帮助和支持下, 唐山灾区开始复苏。

本课语言生动, 结构清晰, 有助于学生归纳总结。内容方面, 选择近些年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 比较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情感教学上, 通过本课的学习, 帮助学生了解地震的自救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价值观, 引导学生对灾区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有关地震的信息, 包括震前迹象、地震破坏、震后援救等;

2. 帮助学生理解及掌握一些长难句;

3. 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个人的想法、经历等;

4.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特别是猜测、跳读、查读等, 提高阅读能力;

5. 帮助学生学习地震时如何自救以及引导学生对灾区同胞伸出援助之手,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帮助学生学习了解地震的有关内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通过不同的阅读技巧来理解文章的细节信息;

(2) 学生能使用已学的单词和短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 教法学法

1. Communicative Approach (交际教学法) ;

2.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任务型教学法) ;

3. Situational Method or Visual Teaching Method (情境法、视听法) ;

4. Classified Teaching Method (分类教学法) ;

5. Discovering Learning (探究学习法) 。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桂林任远中学高一年级学生, 英语基础较差。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积累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但在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方面仍然十分不足。相比常规的教学, 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更能激起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所以本节课运用了一些视频和图片, 旨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四、教学设计

本节课主要根据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设计教学活动。

读前:通过视频和图片导入话题, 通过视频和猜测激发学生对本节阅读课的兴趣。

读中: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阅读任务, 指导学生运用略读、跳读和仔细阅读等方式了解文章大意及重要细节信息, 培养学生猜测、概括、分析、总结的阅读技能。

读后:首先, 要求学生根据时间表复述文章主要内容;其次, 通过提问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总结文章, 升华主题, 达到情感教学。主要流程见图1: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 (leading-in)

1. 通过让学生观看唐山大地震视频片段导入本节课话题, 并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What happened in the video? (在视频片段中发生了什么?)

(2) What’s your feeling? (你有何感觉?)

【设计说明】尽管学生对地震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地震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没有感知的。通过观看唐山大地震的视频, 让学生对地震有进一步的感观认识, 希望学生有所触动, 激发其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展示一些关于震前迹象的图片, 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讨论、猜测震前会发生哪些不正常的现象。

The water in wells rose and fell.

Some deep cracks could be seen in the well wall.

A smelly gas came out of the cracks.

Mice ran out of the fields looking for places to hide.

Fish jumped out of their bowls and ponds.

People saw bright lights in the sky.

【设计说明】通过展示一些震前迹象的图片, 让学生猜测地震前会发生哪些不正常的自然现象, 从而自然地导入课文。

(二) 阅读课文 (while-reading)

1. 快读 (fast reading)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 概括出文章大意, 同时找出每一段的主题句。通过略读, 使学生了解文章大意, 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

(1) Main idea (文章大意)

The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a /an earthquake that happened in Tangshan in 1976.

(2) Topic sentences (主题句)

Para 1:Strange things were happening in the countryside of northeast Hebei.

Para 2:It seemed as if the world was at an end.

Para 3:Everywhere they looked nearly everything was destroyed.

Para 4:All hope was not lost.

【设计说明】使用任务型教学法, 学生带着任务, 有目的地阅读文章, 同时培养他们跳读抓取信息的能力。

2. 仔细阅读 (careful reading)

任务一: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并将文章分为三部分, 概括总结出每部分的大意 (见图2) 。

任务二: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 并完成下面的连线题。

任务三:在逐字、逐句阅读文章后,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 What strange things happened before an earthquake?

(2) What numbers can express the earthquake is GREAT?

(3) Who went to the city after the earthquake?What did they do?

【设计说明】在仔细阅读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同时也要能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本部分仍采用任务型教学法, 通过认真阅读课文, 培养学生查找细节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总结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任务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出难以理解的句子, 特别是一些长句 (定语从句) ,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 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T:While reading the passage, you can mark the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that you can’t understand.You can ask your partners for help or I will explain them for you later.

(三) 读后 (post reading)

笔者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以下主要时间轴, 让学生根据时间轴来复述文章主要内容。

For three days

At about 3:00 am on July 28, 1976

In fifteen seconds

Then later that afternoon

Soon after the quake

【设计说明】时间轴清晰明了, 让学生根据时间轴复述课文, 既能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 又能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知识输出。

(四) 观看地震逃生视频并演示

先让学生观看地震如何逃生视频片段并思考地震来临时人们如何自救, 再找几组学生演示地震来时如何自救。

T:Now, let’s watch a video clip about how to survive during earthquakes.

T:Now I’ll ask some students to come to the stage and show us how to have rescue when an earthquake is coming. Image our classroom is shaking now. The earthquake is coming!

S:Don’t be nervous and keep calm. (保持镇定)

S:Don’t try to run out of the classroom. (不要跑出教室)

S:Protect your head by putting your bag on your head. (用书包挡住头部)

S:Squat or sit down under your desk. (坐在桌子或三角区下面)

S:Leave the classroom after the earthquake. (震后离开教室)

【设计说明】大多数学生对此类活动都特别感兴趣, 因为此类活动容易操作, 参与度高, 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课堂的兴趣。

(五) 讨论 (挖掘文章内涵, 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

让学生分组讨论———对于地震灾区的人们, 我们能做些什么?

Discuss in teams:What can you do to help the persons who suffered from earthquakes?

【设计说明】阅读课除了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 还肩负着一定的情感教学任务,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 启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互相讨论, 学生可以理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效果

本节课通过略读、找读、细读、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等方法, 结合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和课堂活动, 基本实现了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通过上台表演和讨论, 激发了学习英语的热情。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课型为阅读课, 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本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跳读、查读、细读、总结概括和讨论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本节课所设置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 学生参与度较高。虽然学生的基础较差, 但是这堂课气氛很活跃, 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

3.人教版必修第三册Unit 篇三

一、教材功能与地位

本章是人教A版必修1第三章函数的应用,前两章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基本初等函数的知识,本章对函数知识进行应用,体会函数与方程、数学建模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和函数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始终,是高中数学的重要思想和支撑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而本章第一次提及数学建模,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认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当中的威力,为今后进一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内容安排

本章共4节:1.1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1.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1.3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1.4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本章主要围绕函数的应用展开,首先介绍了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方程的根是函数的零点,借助于函数的零点来确定方程的根,这是函数的应用之一。其次,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模型几乎都与基本初等函数有关,本章第二节就专门介绍函数模型及具体的实例。这样我们学习完前两章的理论知识,对理论知识进行了实际应用。

三、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

1、课程目标

学习知识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或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尤其数学的学习,如果只是学习理论知识而不去运用与实践,这就完全违背了数学的初衷。本章的学习是建立在前两章的基础之上,体会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基本初等函数理论知识,很好的理解本章内容。

2、学习目标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对本章的要求: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联系。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3)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4)收集一些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四、课时建议

本章需课时8课时,具体分配如下:

1、方程的根与函数零点(约1课时)

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约2课时)

3、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约2课时)

4、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约2课时)

小结(约1课时)

五、教材内容分析及建议

本章章头有文字叙述和插图,文字部分引出本章学习内容。我们学习过函数概念、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基本初等函数模型,它们可以刻画现实生活中事物的不同变化规律。本章通过一些实例感受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初步运用函数的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另外,通过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1、函数与方程

教学重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之间关系的确定,教学难点: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本节3课时,从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出发得到它们间的关系,将方程根的确定转化为函数的零点,运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也即方程的近似解。

(1)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本小节先由思考栏目提出问题,提出带有字母的抽象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相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接着课本从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应的二次函数(三种情形)出发,做出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分析一元二方程的根与其相应的一元二次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其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轴交点的横坐标。回到思考栏目的问题,对于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 及其相应的二次函数 也成立。

为了将以上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形,教材给出了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 ,使 的实数 叫做函数 的零点。由此,得到函数的零点,函数的图象与方程根之间的关系即方程 有实数根 函数 的图象与 轴有交点 函数 有零点。教材很自然的得出求方程 的实数根,就是确定函数 的零点。

探究栏目给出一个具体二次函数的图象,要探讨零点所在闭区间端点函数值的符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任意画几个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得出结论即零点存在性定理。接着给出求函数零点个数的例子,借助于函数性质和零点存在性定理得出答案。

教材先提出一个一般问题,由特殊的函数运用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去研究问题,得出一元二次方程与其对应的一元二次函数图象间的关系,将它推广到一般的函数。不能用公式求根的方程可与函数联系起来,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方程的根,这是转化的思想。

(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在上一小节教材给出了判断函数零点存在的方法,也就是方程的实数根的个数,本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思考栏目接着上节中的例子,提出如何根据函数的零点与相应方程的是跟的关系求方程 的根?接着,介绍二分法,逐步缩小零点所在区间,在已给定的精确度允许下,得到函数零点的近似值。给出求方程近似解的例子。

本节在无限逼近、数形结合、算法的思想下,运用迭代方法以零点存在性定理作为理论依据,逐步缩小零点存在的区间,最终得到函数零点的近似值。

函数与方程总共3课时,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可用一节课完成,二分法教学内容可以安排两节课,第一节课重点放在二分法的发现及逼近的思想上,第二节课重点可以放在二分法的应用上,这样对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突出,并符合课程标准理念,培养了学生理性精神和能力,同时也有利于落实二分法的具体操作和应用。教材例1求方程 的零点的个数,可以由多种方法解答,法1按教材处理,法2思路跟法1一样,不需要用表格的形式分析 与 的变化关系,可用我们学过的函数的性质去分析函数的单调性,从而得出其零点个数。法3可将本题目转化为求方程 的零点个数,可转化为函数 和函数 两函数图象交点的个数问题。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时,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师生共同分析,由于数值计算较为复杂,需要学生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工具。例子解答完让学生再次尝试总结用二分法解决方程近似解的步骤。

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结合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数学建模的过程。

本节需要4课时。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本节介绍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函数模型以及运用函数知识所要解决的具体实例。认识数学建模的过程,对于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帮助。

(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面对实际问题,如何选择恰当的函数模型来刻画这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本小节给出两个实例,介绍如何恰当选取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例1投资问题,有三种投资方案,根据不同方案通过图表与图象分析哪个方案获益最大。例2某公司奖励模型的评定,三种模型,教材借助于计算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三个函数图象,通过分析图象得到符合公司要求的奖励模型。教材中介绍了不通过函数图象,可以运用我们学过的有关函数的性质解决此问题。教材根据例2中函数增长的快慢,提出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与幂函数 在 上增长的差异的研究。通过研究具体的三个函数 的图象,通过观察栏目研究它们三个函数的增长情况。有探究的问题将以上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形,即解决了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 与幂函数 在 上增长的差异,这一问题。

教材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研究特殊函数的情形,进而推广到一般函数。

(2)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教材引入本节内容,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受基本初等函数的广泛应用,体会解决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例3用到了分段函数,提高了学生读图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分段函数是刻画现实问题的重要模型。例4给出了人口增长模型 其中 表示经过的时间, 表示 时的人口数, 表示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此函数是指数型函数,在 上为增函数,让学生感受指数爆炸这一概念。这一例子告诉我们用已知的函数模型刻画实际问题时,由于实际问题的条件与得出已知模型的条件会有所不同,因此往往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例5二次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是实际生活中最常用的模型之一,没有给出两变量间的关系,根据已知找出建模过程尤为重要。例6已知关于两变量的若干数据,寻找刻画这两变量的函数模型,从而对其他情形做出预测。其意图通过收集到的数据的特点,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用函数模型拟合两变量关系,这样的模型可能不同。本小节运用数学建模的思想,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具体问题的解决运用所学的有关函数知识以数形结合的思想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教材从两个方面展开函数应用,突出用数学解决问题,一是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的有机联系,这里集中研究的是从函数特征判定方程实数解的存在性及方程的近似解;二是函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着眼于学生对数学应用的理解,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

本节共4课时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2课时,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2课时。教材例2学完之后,提出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差异,运用图和表两种方法比较三个函数的 , , 的增长差异。教师可以把 , 两个函数的增长速度的比较以“探究”形式留给学生,借助于计算器作出函数图像,从而得出三个函数增长的差异,进一步分析出 ,指数函数 与幂函数 在 上增长的差异。对于其他实例的处理都要体现学生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教材例6的处理除了由指数型函数模型拟合之外,引导学生用二次函数模型拟合,并比较哪种类型的模型拟合程度好。实例讲解完,师生共同总结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步骤即数学建模的过程,并且一定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联系巩固,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数学的应用价值。

六、习题分析

本章共两节内容即1.1函数与方程和1.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教材中相应的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例题、习题供学生学习和练习,由此巩固并形成技能和能力。

1、函数与方程这一节配备了课堂练习4道,习题共8道。4道练习中1道是根据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关系学生自己作图判断方程有无实根,1道是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借助计算机作图,判断零点所在大致区间。另外2道均是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运用二分法求方程在指定区间上的近似解(精确度已知)。习题中的8道题,其中6道是借助计算机或计算器运用二分法求方程在指定区间上的近似解(精确度已知),2道是对零点存在性定理的理解的题目,注意定理运用的条件和结论。教材这样配备练习、习题要求学生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理解零点存在性定理,能借助于计算器或计算机求具体方程给定精确度要求的近似解,熟练的归纳出二分法求解方程根的步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中共有练习题7道,习题8道。练习中2道是有关指数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1道是根据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图象比较它们的增长情况,3道是已知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还有1道练习题是没有给出函数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通过对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函数模型,然后解决问题。习题中的8道题均是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题型可分为两类三种,即已知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未知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未给出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可分为两种:仅仅用列表法给出两变量间的关系,给出已知条件的实际问题。其中,已知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共2道,用列表法给出两变量间的关系共3道,给出已知条件的实际问题共3道。教材练习、习题中函数模型的应用问题占绝大多数,由此应把教学重点放在运用函数知识,通过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上。教材通过编排练习、习题,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形成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体会数学建模的过程,感悟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兴趣。

4.人教版必修第三册Unit 篇四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的《识字7》,教材第122页—125页。

二、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的韵文识字教学课文,共十小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可以让孩子从演唱拍手歌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会生字,同时体会到——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相互依存。

三、设计理念

1、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快快乐乐地去阅读文本。

2、尝试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识字环境,让识字的过程变得轻松而有效,使阅读和识字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在课堂中尽量创造生字复现的机会,在语境中复见生字,反复见面以期达到巩固目认字的目的。

四、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丛、牢”两个生字。

2、准确而熟练并有节奏地诵读拍手歌,感受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在学习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相互依存,有保护动物的意愿,第 1 页 并能尝试编几句拍手歌。

五、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能正确书写

2、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六、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文中涉及的小动物的图片或头饰。

2、收集拍手歌。

3、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说说都喜欢哪些动物? 2.(出示动物园图)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呀?老师收到了一张森林动物园的请柬,那里的小动物邀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联欢会,想去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板书:识字七(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准备好,我们一起走进森林动物园。大门口有一首儿歌(出示儿歌),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谁最能干,对了,这首儿歌也在我们的书上,P122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读课文的时候,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生自由读课文)哪些同学读完了,快快打个胜利的手势。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第 2 页 生评价。

师:没关系,如果我们把十个生字宝宝都认识了,就不会有问题了。

(读的真不错,我想如果我们把十个生字宝宝认的更清楚就会读得更好了)2.(教师出示“护,牢,丛,嬉)我们先来认识这四个字宝宝。合作学习:可以和你的伙伴交流哪些字你早就认识了,是怎么认识的?哪些字你现在还不认识,向你的小伙伴学习,并且想个好办法记住它,好吗? 集体交流。(随机组词说句)师小结:小朋友会换部首,加部首,做动作,猜谜语的方法来认识生字,你们想的方法真多,真了不起。

3.同学们学的这么好,小动物们迫不及待的想和你们见面了,我们再读读儿歌,然后在儿歌中找一找这些小动物的名字,用横线画出来。

4.(1)(课件依次出现文中提到的八种动物以及它们的名字)瞧,小动物出来迎接你们了,请小朋友们先看着图,自己去认一认它们的名字吧!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着图,读一读它们的名字。每个名字念两次。

看看先出场的是谁?(出示图)孔雀先生啊,喜欢它吗?那谁来夸夸它?把它的名字再读一遍。(依次出现依次读)

第 3 页(2)借助拼音读词语。

师:看着图,我们会读它们的名字了,不看图,你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隐去图片,出示词语及注音)师:自己先试着拼一拼,读一读吧!指名读。

小朋友刚才读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哪个动物的名字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一下的?(课件:锦、鹰、灵三字,如生说到时拼音颜色变)(3)去拼音读词语。

师:拼音朋友躲起来了(课件:去拼音后的词语),你们还能叫出动物们的名字吗?同位小伙伴互相读。(打乱顺序,将词贴在黑板上,抢答)(4)识记生字。

我们今天还要认识的一些生字宝宝就藏在这些词语里(字变色)。如果让这些字宝宝一个一个单独站出来,你们还认识吗?(课件:变成单个的字)大家自己先试试看。――哪一列小火车愿意来试一试? 师:小火车开得又对又快,一会就开到了动物园联欢会的现场。5.游戏巩固。

(1)师:美丽的大森林里有可爱的动物朋友,还有一棵神奇的大树爷爷,大树爷爷身上的叶子里藏着一个个小秘密,我想请小朋友上来翻开这些树叶,看看有什么秘密?

第 4 页(指名上来揭开秘密,读。读对了,这片叶子送给你)神奇树爷爷还有礼物要送给我们,(出示字)谁能将我们今天认识的十个字宝宝最快最正确的读出来,谁就能得到。

指名,一组一个代表。都想试呀?倒记时开始~~~54321(全班比赛读)(2)联欢会就要开始了。可是有些动物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了,谁愿意帮助他们?(这些小动物要走到坐的姿势最美的小朋友身边)拿到动物画片的同学到黑板前来,让动物对号入座。如果他找对了,我们一起和动物问问好。三.学习儿歌,感受快乐。

1.动物们坐好了,小朋友们也坐好了,联欢会马上开始了,动物们邀请我们表演节目呢,你们想演什么? 就演刚才我们在大门口看到的那首儿歌,我们先排练,选择你认为最开心的方式练,快快读一读!2我们一起练一练。(1)谁愿意试试?(5人)(2)(随机理解翱翔,雁群写字)你们知道雄鹰是怎样翱翔的吗?(图)看着雄鹰翱翔,你有翱翔的吗?站起来试试。老师仿佛看见了40只小雏鹰在回旋飞行,翱翔在桥小的天空!雁群会在天上写什么字?真神奇,知道为什么吗?(这种队形

第 5 页 在飞行中可以省力。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几下翅膀,会产生一股上升的气流,后面的大雁跟着,可以利用这股气流,飞得更快更省力。愿同学们在学习上都争做领头雁!)(3)小朋友能读的让老师看到动物世界里那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吗?可以加上动作,表情。(小组比赛)(4)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了。(师生合作)(5)读的这么好,林中的歌唱家要为我们表演了,闭上眼睛,让我们静心聆听~~(音)师:黄鹂在唱歌,百灵在唱歌,许多鸟儿也在唱歌,鸟儿们唱个不停,真是唱不休呀!还有没有同学能把这首拍手歌读的比黄鹂百灵唱的更好听的?(同位拍手读,指名读)3.表演开始了,送大家一段音乐。(全班配乐读)什么感受?你能模仿雄鹰是怎样 四.巩固复习。

表演的过程中森林动物保护中心发出了这样一份通告:孔嬉是锦江市灵鹰小学的学生。星期天,他最喜欢是去森林公园。瞧,他用弹弓打下了正在树上唱歌的黄鹂,吓得麻雀急忙往丛林深处飞去。

师:自己读读,看看是件什么事?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段话? 如果你是孔嬉的朋友,你有什么话想对孔嬉说?

第 6 页 师:是的,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家,他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让我们一起大声呼吁(电脑出示):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五.写字。

这些字宝宝玩累了想回家,我们来送他们吧。我们先送谁回家。(生读)“丛”:先观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丛”字下面的横一定要拉长,把上面的“从”字拖住。“牢”:先观察,它的结构是怎样的?最关键的一笔在哪儿。(让学生说。)师:看老师写,你们伸出小手边说边跟着写。大家练习写一个,先描红,再写。写完以后,同学互相挑挑毛病,说出理由。练写。用投影把写得好的展示给大家看。(写生字时,不能让学生看一笔写一笔,而要引导学生通过整体观察,找关键笔画,从互相找错中,发现自己应该注意的地方。)六.小结。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坪,大自然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是我们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愿小朋友们都和动物成为好朋友!唱着拍手歌度过快乐的童年!最后,让我们在拍手歌中结束我们今天的旅程!

5.人教版培智教材第三册语文教案 篇五

老师

同学

教学内容:看图学词学句。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2、掌握生字新词和部首,能联系实际懂得“关心”的意思。

3、能比较正确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会用“我们爱„„”说一句话。

4、理解老师对同学的关心,让学生更加爱学校、爱老师。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和部首,能联系实际懂得“关心”的意思。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学习。

二、出示本课插图,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由近到远)

三、让学生说说图意(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四、指导学生说话。(要求按“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和谁怎样”的顺序说)

五、学习字词。

1、出示注音字、词。

老师

们 学校

老师

同学

关心(1)学生轻声读,要求读准字、词的音节。(2)指导学生个别读、集体读。(3)分析字形,帮助学生理解词义。(4)指导学生书空,记住字形。

2、试用刚学过的生字口头组词。

六、课堂训练

1、指名认读这一课的生字。

2、按结构说字。

3、读词语:学校、老师、同学

4、从上面的三个词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来说一句话。

5、指导学生书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四个偏旁部首:子、巾、木、门。

2、认读生字并口头扩词。

3、认读词语。

二、学习句子。

1、出示注音的句子: 学校有老师和同学。老师关心我们。我们爱老师。

2、指名读句子。

3、帮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老师关心我们”这句话。

4、说一说:老师关心我们,我们应怎样呢?

5、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三、课堂训练。

1、认读生字词语。

2、抄写字词

3、练说()关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教学过程:

一、读写训练。

1、写一写(写笔画笔顺)。老:()师:()同:()

2、看图读拼音写汉字。(P3)

3、用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语。学()()

关()()

4、说话训练。(1)说说学校有谁,老师是怎样关心我们的,我们应该怎样爱老师。(2)用“我们爱······”说一句话。

第四课时

一、听写课文生字与词语。

二、老师讲评课后练习题。

洒水

扫地

教学内容:

看图学词学句2。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理解图意,认识怎样洒水扫地,认真做好卫生值日。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结合看图和学句理解意思。

3、指导学生较正确地朗读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会模仿例句用“是”说一句话。

4、通过看图学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结合看图和学句理解意思。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知学习。

小朋友都非常热爱劳动洒水、扫地样样都会干。可是“洒”、“扫地”这些字你们认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二、指导学生看图,了解图意。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试说图意。

2、指导学生说话(要求学生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3、让学生说一说值日生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注音词句: 洒水 扫地 孩子 劳动 你洒水,我扫地。

我们是爱劳动的好孩子。

2、指导学生学习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说说生字的形。)(1)指名认读生字。(2)分析“洒、扫、地、孩、劳、动”等字的字形,了解字义。(3)练习认读词语。(4)练习看拼音写生字。

四、指导朗读,理解词句。

1、说一说:(1)做值日生时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2)你洒水,我扫地。是几句句子?你是怎么知道的?(3)第一句讲的是谁?怎么样?第二句讲的是谁?又怎么样?(4)看图说说哪个小朋友是“我”?哪个小朋友是“你”?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如果换过来这句话该怎么说?

2、指导学生朗读句子。

五、指导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这一课的生字、词语。

2、写出下面字的部首:

洒——()扫——()地——()

孩——()劳——()动——()

二、学习句子,理解意思。

1、指名读句子。

2、看图读句子,理解句子。

3、说一说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说他们是爱劳动的好孩子?

4、练习用“是”说话。

5、再读这一课的词语和句子,进一步理解句子。

三、课堂训练。

1、卡片认读字、词。

2、游戏“找朋友”(看拼音找词语)。

3、指导学生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教学过程:

一、提出练习内容和要求。

二、以游戏的形式练习读本课生字、词语。

三、读拼音写汉字。

Sǎ Shui sao dì láo dîng()()()

四、读读写写。

我们 爱 好孩子

五、照样子用“是”练习说话并写下来。我们是爱劳动的好孩子。

我们是„„

„„是„„

教学内容:看图学词学句。教学目标:

教室里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应该专心上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掌握一类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借助插图学习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正确地读句子,恰当地把握句中的停顿和该读重音的地方。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和部首,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把握句中的停顿和该读重音的地方。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指导学生看图。

二、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图,说图意。

图上画了些什么,是什么地方,黑板上写着什么,老师和学生在做什么?

三、学习生字。

1、出示注音的字词:

讲台

黑板

讲台

桌椅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3、请学生说说,我们应怎样爱护黑板、讲台、桌椅这些学校的财产。

4、指导学生写字。

讲台

本课所教的生字,有三个新的部首出现,即言字旁,口字底和羊字头。“桌”、“着”笔画较多,指导书写时重视笔画、笔顺的提示。

5、指导学生读词语:黑板

讲台

桌椅

四、课堂训练。

1、指名读生字。

2、指导学生组词。

3、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言字旁,口字底和羊字头这三个偏旁部首。

2、认读生字、词语。

二、学习句子。

1、出示句子:教室里有黑板、讲台和桌椅。

黑板上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师范读句子后,指名学生读。

3、理解句子。(1)让学生看图,再次读句子并说说教室里有什么?黑板上写着什么。(2)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意思,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奋发进取。

4、指导学生朗读句子。(1)提醒形式学生注意顿号的停顿,才能读出节奏感。(2)指导学生个别、集体读。

三、课堂训练

1、读生字、词语。

2、朗读句子。

3、指导学生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课堂练习。教学过程:

一、提出练习要求。

二、练习。

1、说话训练。(1)看图读句子,说说教室里有些什么,黑板上写着什么。(2)说说我们的教室。

2、游戏“找朋友”(看拼音找生字P7)。

3、写出下面的字各有几画。

里()画

桌()画

着()画

4、读读写写。

讲台

桌子

学习

足球

排球

羽毛球

教学内容:看图学词学句。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看图,知道图上画了哪几种球,操场上同学们在做什么。

2、教学生字新词,让学生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书写正确。

3、指导学句,让学生掌握句子内容,能正确地朗读句子,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并正确书写。

2、掌握句子内容,能正确地朗读句子。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学习(揭示课题)

二、指导学生看图。(1)认识足球、排球、羽毛球。(2)说图意(知道在学校操场上,同学们踢足球、打排球、打羽毛球)。(3)初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新词。

1、引导学生看图找出生字新词。

2、教学生字新词:

足球

排球

羽毛球

打。(1)出示注音的生字新词后,指名学生认读再集体读(要求读准音节)。(2)说说怎样记住字形。(3)指导学生书空,并说出它们的笔画笔顺。

四、课堂训练。

1、抽读生字卡片,并说出每个字的笔顺。

2、指导学生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以游戏的形式读生字新词。

二、朗读理解句子。

1、师范读句子: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踢足球,有的打排球,还有的打羽毛球。

2、指名学生读句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知道这三种球类的活动方法)。

3、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表达形式来说一句话。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一要读得舒缓些;二要把握好停顿;三要读好轻声)

5、指名读和集体读。

第三课时

一、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P9第2题)

2、数笔画,照样子把字写到空格里。(P9第3题)

3、把句子补充完整。

小雨和小月在打________。

4、看图读句子,回答问题(P9第1题)

二、说话训练

试说说你喜欢的体育运动。

红领巾

少先队员

教学内容:看图学词学句。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知道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

2、掌握本课生字和新部首,学会红领巾、少先队员、国家、小主 人四个词语。

3、要求学生正确地朗读句子,懂得句子的意思。

4、通过句子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少先队员要珍爱红领巾,为红领 巾添光彩,做国家的小主人。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和新部首,学会红领巾、少先队员、国家、小主人四个词语。

2、正确地朗读句子,懂得句子的意思。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学习(揭示课题)。

二、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图意。

三、学习字词:

1、出示字词:

主 红领巾、少先队员、国家、小主人

2、指名学生读。

3、帮助学生记住字形,理解字义并会组词。

4、读生字并进行书空练习。

5、读词语。

四、课堂训练

1、指导学生写生字。

2、试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卡片读生字。

2、读词语。

二、教学句子。

1、出示句子:

少先队员要爱红领巾。

少先队员要做国家的小主人。

2、读句子,理解句子。

3、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读通顺,“爱”和“国家”两个字要读出重音)

3、请学生说说怎样爱护红领巾。

三、朗读课文。

第三课

教学内容:练习课。

一、揭示课题。

二、看图读句子,说说图上画的是谁,少先队员为什么要爱红领巾。

三、照样子写一写。(P11第2题)

四、写出下面的字各有几画。

红()画

先()画

队()画

巾()画

五、读读写写。

少先队员

国家

主人。

基础训练1 教学内容:基础训练1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本单元所学的拼音、生字新词和句子,使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

教学时间:四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复习(揭示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回忆我们这个单元所学的知识。

三、复习。

1、读音节,注意读准声母。(基础训练1 第1题)

2、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基础训练1 第2题)

3、看图,再读一读。(基础训练1 第3题)

4、读读写写。

(基础训练1 第4题)

四、讲评后进行小结。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提出这节课的复习要求。

二、复习。

1、指导学生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2、用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语。

(基础训练1 第5题)

3、读下面的句子。1)老师关心我们。

2)

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3)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揭示并板书课题(写字训练)。

二、请学生说说写字应注意什么?

三、提出写字要求。

(注意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四、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五、讲评。

语言训练1

一、爱劳动

教学内容:

语言训练1(一、爱劳动)。教学要求:

1、看懂图意,知道每幅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分别用一句话说出每幅图上画的内容,要语句完整,表达清楚。

3、通过看图说话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教学时间:一 课时。

一、谈话引入语言训练1。

二、出示图(四幅),指导学生看图,弄懂图意。

1、引导学生一幅图一幅图去观察,看出图中的人物是怎样做的。

2、指导学生读课后提示,明确课后提示的要求,进行说话训练。1)先给图上的小朋友各起一个名字。2)说说每幅图上谁在做什么,做得怎样。

三、请学生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进行总结。

二、方方摔倒了

教学内容:

语言训练1(二、方方摔倒了)。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看图,看懂每幅图的意思和三幅图连起来的意思。

2、根据课后提示训练学生说话,能比较清楚地表达图上的内容。

3、培养学生仔细看图,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4、结合语言训练进行乐于助人的教育。教学时间:二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揭示课题:

二、方方摔倒了。

2、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每一幅图。知道并说出每一幅图的图意。

3、引导学生把三幅图连起来观察并说说他们的图意。

4、指导学生按每一幅图的顺序和课后提示的要求,进行说话训练。1)方方在干什么?后来怎样了?

2)元元看到方方摔倒后是怎么做的?他们会说些什么?

5、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生分组。

二、表演:假如我不小心摔倒了怎么办。

三、总结

假如我看到别人摔倒了,会主动的上去扶他起来;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都会主动的上去帮忙。

三、你知道吗?

教学内容:

语言训练1(三、你知道吗?)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了解图上画的各是什么节日。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记住三个节日的时间和名称。

3、通过看图和对话练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语言训练1

三、你知道吗?)

二、学习语言训练1(三、你知道吗?)。

1、请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节日。

2、学生试读课文。

3、指导学生看图,认识并说说这三幅图各是什么节日。

4、指导学生读一读课文。

5、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练习。

三、小结。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图片

四、教学时数:3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那请大家先猜个谜语,猜对了,它才肯和大家见面。你们有信心吗?(放录音)头戴一顶小红帽,身穿一件大白袍,脚蹬一双红靴子,唱起歌来鹅鹅鹅,快快猜猜我是谁?

2.出示“白鹅戏水图”,(放录音)你们看,我长得漂亮吗?你能说说我长得什么样吗?我在干什么?

3.(放录音)你们说得真棒!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大白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样子,他非常喜欢,便即兴写下了一首诗《咏鹅》,(板书课题)一直流传到现在,你们想读读他的诗作吗?

(二)学习新课。

1.对照拼音初读古诗,读准、读好10个生字:咏、曲、项、歌、毛、浮、绿、掌、拨、波。

2.检查读的效果。

(1)难读字音:项

(2)易读错字音:曲、拨、波

3.同桌互相检查,指名读。

(1)朗读时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说吗?(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2)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学生质疑、答疑,如答不出,老师再启发引导)

(3)大家说得那么好!连大白鹅也想说了,你们想听听大白鹅说些什么吗?(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刚才说得都非常好!可是,你们知道吗?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

4.(1)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

(2)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一边拍手打拍子一边诵读古诗。

(3)谁能有节奏地读给大家听?(播放古诗画景,配乐朗读,学生评议)

5.(1)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想象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连放数遍录音)。

(2)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描绘出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呢?(唱唐诗、跳舞、绘画、朗读、表演、语言描述等,也可合作完成)

(3)展示画面《白鹅戏水图》,巩固感知,想象的成果。

6.(1)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怎样?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感人画面,在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中吟出了这首小诗?(体会朗读、练习背诵)

(2)多种形式的读、背。(领读、跟读、诵读、赛读等)

(三)小结。

同学们,你们朗读得真精彩,大白鹅都忍不住要夸夸你们了!(放录音)同学们,你们读得真棒!我听了非常感动!可是,聪明的你们,能不能也像骆宾王一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用诗歌,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集体、分组、个人)

(二)新授。

1.学习生字:鹅 歌 清 波、(抽读生字卡片)

2、出示生字、教写法。教师范写一个,带领学生书空。

观察:在这些字中,有我们新学的笔画吗?请你找出来。(学生找出来后,教师用彩笔标出)

分析字形,比较这四个字的异同。(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忆字形,如画画儿、形象记忆、讲故事、编儿歌等形式)指导书写:先书空数遍强化字的笔 顺,让学生明白每一笔在格中的位置,再指导书写。

3.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

(三)知识延伸。

让学生将课前找的一些五言诗和同学交流,按照课上所学的诵读五言古诗的节奏读一读,画一画,体会体会。

五.作业。

1.在田字格中,书写7个生字,并组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搜集一些有关鹅的资料,了解更多鹅的知识;找几篇描写鹅的文章读一读,知道更多有关鹅的有趣的故事。

第三课时

指导学生背诵诗歌。

秋天到了

教学目标:

1、认写本课5个生字和新词;

2、指导学生看懂图意,了解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秋天是个美好的、收获的、喜庆的季节。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么美丽的秋天,已经有人把它画下来了,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秋天的图画。(板书课题:

7、秋天到了)

二、观察图画,了解图意。

现在让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亲身来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说说从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

三、读课文,认读生字

1、同学把课文轻声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2、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带拼音读

去拼音读

开火车赛读

说说记法

四、细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体会秋天的美丽景象。

2、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练习读一读,一会再读给大家听

3、谁愿意把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教师范读

指名读

齐读

谁使秋天变得这么美丽?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读最后一句话。

4、正是勤劳的人们用汗水换来了这美丽的季节,丰收的喜庆。让我们倒把课文再读一读吧。

五、拓展活动

通过学习,你认为秋天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六、全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课文的生字、词语。

二、练习巩固。

1、数笔画

到()画

花()画

黄()画

长()画

2、组词 花()()

地()()

3、填空 棉花()(),稻子()(),()()长得大,(()粒粒饱。

大雁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3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人与动物共存的意识。

3、加深对保护动物的认识,让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教学重难点:会认8个、会写3个生字。准确、熟练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教学课时:三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3个字;准确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学习。

二、认读生字。

1、自由课文:认识生字、了解生字的读音。

2、全班读课文:互查读音。

3、指名读课文:读音要正确。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15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指名读、同桌读。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读。

3、自由读:文中写了哪些动物?

4、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5、教师重点指导:“天空雁群会写字”它写了一个什么字?

四、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朗读并在班上表演。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分析、记忆字形;指导书写。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卡片:指名读词语。接力认读生字。

2、出示卡片:指名读句子,读准字音。

二、识字写字。

1、出示图片:学生说。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找朋友认读生字。

3、指名读生字、说词语、出示卡片:巩固汉字。

4、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写:气、飞、会。

5、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6、讲评。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内容:练习课

一、练习朗读课文。

二、讲评课后练习题。

1、写笔画。

气()画

飞(会()画

2、填空。

秋天,天气()凉了。大雁往()(),一会儿(字,一会儿()成个()字。

基础训练2 教学内容:基础训练2。)画)成个()16

教学要求:

1、通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和本单元所学的生字新词,让学生能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句子的意思;

2、会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

3、能按照从左到又的笔顺规则书写学过的汉字,字迹端正。时间安排: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拼音和生字新词。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基础训练。

1、比一比,注意读准声调。(P24第1题)

(训练学生读准声调,要求学生能比一比,加以区别,根据不同标号的声调读准音节。)

2、把韵母相同的音节写在一起。(P24第2题)

(把韵母相同的音节归类。指导学生读准确,说一说每个音节的韵母是什么,再按要求,把它们分别归类写在一起。)

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理解句子;学说话的训练。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基础训练。

1、读下面的句子。1)秋天到了。

2)地里的玉米长大了。3)一群大雁往南飞。

(指导学生读正确、清楚,想一想后面两句与第一句有什么联系,能不能分别与第一句构成因果关系的句式。)

2、读一读,再用带点的词练习说话。我们一会儿读书,一会儿写字。(要求学生把句子说完整)

3、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写字训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训练。

二、写字训练。

1、数笔画,照样子把字写在空格里。(P24第三题)

2、读读写写。

清 波

秋 天

天 气

3、写字,注意按照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书写汉字,字迹端正。

4、讲评。

一、吹泡泡

教学要求:

1、观察画面,看懂图意,让学生知道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开展吹泡泡游戏,做到准备充分,要求明确,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3、指导学生把吹泡泡的情况有顺序地说清楚。教学课时:一 课时 教学过程:

1、让一个学生到讲台吹泡泡。

2、让学生认真观察气泡的形状、颜色。

3、学生练习说话:

气泡是()形状的。

气泡是()颜色的。

4、组织学生吹泡泡。

语言训练2

父母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认识二类字。

2、学习并掌握部首。

3、进行最简单的判断句句式训练。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掌握新部首。认识判断句式。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图上小朋友的两边是他的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怎么知道?

2、“爸爸”和“妈妈”又叫“父亲”和“母亲”,这一课我们就要学习这些字。

二、学习生字新词。

1、板书:父亲、母亲。

2、指导拼读(注意“亲”是前鼻音)。

3、指导书写(注意字的笔画笔顺,“亲”字是立字头)。

三、学习句子,认识句子。Shì lǎo shī。父亲是工人,母亲是老师。

四、巩固练习。

1、指导读生字、句子。

2、写生字。

五、谈话教育——爱自己父母亲。

儿女

教学要求:

1、能看懂图意,学习新词“儿子”和“女儿”的词义,掌握三个字的音、形、义,认识新笔画撇点。

2、能理解词义和句子,会读句子。

3、教育学生做妈妈喜欢的好儿子(好女儿)。重点:学会生字,掌握共音、形、义,认识新笔画撇点。难点:理解词义和句子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指导看图。

1、母亲和儿子。

2、母亲和女儿。

三、学习生字。“儿”在这里读音,不读儿化音;“子”不翘舌,轻声;“女”要读准确。

四、看拼音读句子。wǒ hǎo tā 我是好儿子。她是好女儿。

五、联系自己说话。我是爸爸的XX。我市XX的女儿。

六、课堂练习巩固。

1、说说下面笔画的名称。

2、读读写写下面句子。小方是儿子。小云是女儿。

爸爸妈妈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上的人物和环境来理解图意。

2、掌握三个生字的音,形、义并会默写。

3、有感情的朗读句子,教育学生尊敬长辈。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三个生字的音、形、义,并默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说话引入。

二、看图:图上画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三、学习字词。

1、拼读。bà mā wǒ ài hã 爸妈我爱和蔼、指导书写。父——爸女——妈禾——和。

四、学习句子,指导朗读。我爱爸爸和妈妈。

五、联系自己说说怎样爱爸爸和妈妈。

六、复习巩固:

1、说出下面部首的名称。女 父 禾 日 立

2、读读写写词语。父亲母亲儿子爸爸妈妈女儿

太阳

教学要求:

1、能看懂图意,初步懂得太阳对万物生长的重要。

2、学会生字新词,掌握一个句子和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3、认识新部首左耳旁(),新笔画横撇弯钩()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生字、词,读懂一个句子,认识左耳帝和笔画名称横撇弯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图上画有什么?(一个小女孩面向天空,张开双臂,迎着红太阳。

二、学习生字、词。

1、tai yang yǒu gâ 太阳有个

2、记住字形,掌握“”。“太”:“大”字下面多一点。“阳”左边是个双耳旁,右边是一个“日”。“有”半全围结构,里边是个“”。“个”“人”字加一竖。

3、读句子,天上有个太阳。

三、课堂巩固练习。

1、看图读拼音。tà yang yuâ xīng xing

2、读读写写。①天上太阳有个②天上有个太阳。

玉米大豆

教学要求:

1、能看懂图意,认识大豆、玉米和丰收景象。

2、学会生字新词和新部首。

3、学习问答句,认识问号,巩固句号。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大豆、玉米,学会生字新词,认识问号。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认识玉米、大豆。

二、学习字词。

1、拼读生字“玉”和“豆”,新词“玉米”、“大豆”。

2、学习“这”、“那”和“什么”。

3、出示句子,读问答句。①这是什么?这是玉米。②那是什么?那是大豆。

4、讲授:提问的句子后有个“耳朵”这是一种标点符号,叫问号,板书“?”。句子回答完了用句号,板书“。”。

5、小结:离我们近的用“这”,离我们远的用“那”。

6、联系实际对话训练:你叫什么名字?我叫XX。

7、指导书写:“这”是半包围结构,笔顺是先里面后外边,外边是走之底(之);“那”是右耳旁,“什”是左右结构平人旁,注意左窄右宽。

8、巩固练习,读生字、词,对话练习。

三、课堂作业:抄写生字、新词。

学 生

教学要求:

1、能理解插图学词学句,学说一句完整的语。学做一个好学生。

2、学会五个生字、两个部首,一个新笔画,一种新的汉字结构。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字词句及新部首笔画新的汉字结构。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

2、第一幅叫底图,它画同学们做什么?(上学)其他四幅小图分别画什么?(学习、劳动、讲卫生、有礼貌)。

二、学习字、词、句,认识新部首新笔画及新的汉字结构。

1、“我要做个好学生”。(字、词、句)

2、学习一个新笔画(横钩)——学

3、学习两个新部首:子字底和两字头。(字、要)

4、学习一种新的汉字结构:左中右(做)

三、画图联系句子,理解怎样作才是“好学生”。

一、读句子“我要做个好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该怎样做,才是个好学生。

五、指导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读拼音:ài wuã xí ài láo dîng jiǎng wâi shēng yǒu lǐ mào

2、照样子找朋友。Xuã zuî shēng hǎo yào生学要做好

3、读一读。我是小学生。我要做个好学生。

朋 友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掌握一个新笔画,三个新部首。

2、能正确,熟练地朗读句子。

3、懂得同学之间要友爱相处,做好朋友。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字词,读懂句子,掌握新笔画和新部首。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仔细看图,说说图意。(四幅图分别是:一起看水、一起玩玩具,一起打雨伞帮同学系鞋带)。

二、学习字、词、句,认识新笔画新部首。

1、出文句子“你是我的好朋友”学习生字“朋”“友”“你”“的”。

2、学习新部首:月字旁、又字旁、白字旁。

3、学习新笔画:“ ”(斜钧)

4、指导书写。

5、读句子“你是我的好朋友”,对照参,懂得怎样才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

6、联系实际,说说同班同学之间怎样才是团结友爱。

7、仿照句子进行说话练习:①(谁)是我的好朋友。②、我是(谁)的好朋友。③、(谁)和(谁)是好朋友。

三、课堂练习,巩固知识更

1、说说下面部首的名称,月 又 白

2、数一数有几画。友——有()画

你——有()画的——有()画

我——有()画

3、读一读。①小云是我的好朋友。②我和你是好朋友。

中 国

教学要求:

1、知道是自己的祖国,初步认识最能代表“中国“的几个标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习由两个短句组成的一句话。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生字新词,学习句子。

2、认识代表“中国”的几个标志。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中国”。

二、指导看图

1、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

2、中国的版图像个什么呀?(像只鸡——鸡头、鸡身、鸡毛)

3、国旗上有几颗红五星?

4、国微上的房子是什么?(天安门)

三、学词学句子

1、拼读“中国”(zhōng guï)

2、“中国”是一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如果我们在“中国”后面加是一个“人”字就成了“中国人”了。出示句子“中国人”,齐读。

3、你是“中国人”吗?出示“我是中国人”。齐读

4、XX是中国人?(他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5、小结,我们都是中国人。

6、学习“爱”字(ài),“爱”是零声母、看韵母和声调。7、你爱中国吗?出示“我爱中国”,齐读句子。

四、学习字形

1、“中”,由两部分合成,“口”和“1”

2、“国”,由两部分构成,外面是大口框,里面是“玉”字,笔顺要注意先里头后封口。

3、学生练习书写

4、用“中”“国”口头组成词语。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句子,对话练习;问:是中国人?答:我是中国人。问:你是哪国人?答:我是中国人。

2、指导背诵句子。

六、作业:抄写句子。

孔融让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认识“手”部(手字底)

2、读懂课外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

3、能通过观察图画、讲述故事,使学生懂得谦让的道理,培养学生具有对人谦让的美德。教学重点:

读准生字的字音,掌握字形,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懂得孔融为什么拿小梨,教育学生学习孔融对人谦让的美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口头复述故事的能力。教时: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会生字的读音,理解字词意思;读懂课文内容,让学生知道谦让的道理。教学过程:

1、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老师向你们提出的家庭礼仪要求吗?(指名讲 讲)(在家要孝敬父母,有好吃的东西要让给长辈)对,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古时候,有一个人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他的故事的课文。

板书课题:10.孔融让梨(齐读课题)

问: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主要写谁?(孔融)写他的什么事?(写他让梨的事)。

2、指导看图,了解课文大意。

图中哪个是孔融?他家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小孔融是怎样做的?你怎么知道孔融拿的是小梨?

3、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正音:让(rang):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韵母。岁(sui):读准平舌音。拿(na):读准鼻音“n” 出示词语卡片认读新词。

4、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

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课文共有五句话,四个带“。”(句号)的句子,1个带“?”(问号)的句子。全文分为两个自然段来写,第1、2句为第1自然段,第3-5句为第2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低两个格写。(认识自然段)

5、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讲读第1自然段:

第1小组读第1句,学生思考回答: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小主人叫什么名字?从图中哪里看出故事发生在“从前”?(图中人物的衣着是古时候的衣服,他们的头发梳妆也不同于现在,说明时间距离现在很远很远。)课文不用“从前”,可以换个什么词?(“古时候”、“很久很久以前”)。谁能用“从前”说一句话?

第2组朗读第2句,思考回答:

孔融那时有多大?一天他和谁干什么?

(“四岁”说明孔融那时很小,相当于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比我们现在还小两三岁。)

把两句话连起来读读。(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指导学生看挂图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讲读第2自然段

孔融和哥哥一块吃梨时,他是怎样做的,课文哪一句告诉我们?(齐读第2自然段第1句)

看图,问:“拿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做“拿”的动作。孔融拿小梨是别人要他这样做的吗?(不是,是他自愿拿的)。

这时谁看见了?他的神态怎样?(感到奇怪)。

孔融在家里是最小的,他先拿梨,可又不拿大的,却拿小的,这时候,爸爸看见了,感到很奇怪,他说了些什么?(指名读第2句)

指导朗读爸爸说的话0(范读、齐读、自由读、指名读,读出疑问的语气)。老师提示:“问”:有不懂的地方向对方提出来。所以句子要用“?”(问号)。你从图中哪里看出爸爸是在问孔融?(因为爸爸对着孔融)。假如你是孔融,你会怎样回答?(让学生讲讲自己的想法)。(1)孔融怎样回答的?指导朗读最后一句。

(2)孔融和哥哥一块儿吃梨,他为生么吃小梨?从他的法和说话中,可以看出孔融是个怎样的孩子?

(3)你们现在知道课题中的“让”字是什么意思了吗?(让学生说说)。老师归纳:“让”的意思是把好处给别人。课文是指孔融把大梨 留给其他人,自己吃小的。这是一种对人谦让的美德。(4)把第2自然段的三句话连起来读读。(5)指导学生看挂图背诵第2自然段。

6、朗读全文。

问:你们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后,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后应怎样做?(四人小组讨论后指名说说)。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要点:

复述课文、指导写生字。过程:

复习:背诵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一个念旁白,一个当爸爸,一个演哥哥,一个淹孔融)复述课文。

要求: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出来,要讲得生动、完整,重点 要抓住孔融和哥哥吃梨时,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自由讲、四人小组讲、指名讲、师生评议)指导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让:左右结构,左边“讠”(言字旁),右边“上”,合起来就是“让”。前:上下结构,上面“丷”(八字部),中间“一”,左下“月”,右下“刂”,合起来就是“前”。

岁:上下结构,上面“山”(山字部),下面“夕”(“多”的一半)合起来就是“岁”。

拿:上下结构,上面“人、一、口”,下面“手”(手字底),拿起来 就是“拿”。

问:半包围结构,外面是“门”,里面是“口”,合起来就是“问”。老师示范板书,学生在练习本上开字头。用以上生字口头组词(开火车讲)。学生练习写字(老师巡视)。作业:(1)抄写课后词语。

(2)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小小的船

目的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体会“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迭词的形象。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蓝天、明星、新月的美感,启发学生想象,体会飞上蓝天坐上月亮的愉快之情,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好奇心。重点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月亮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猜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象个圆盘,有时象把镰刀。”(月亮)

喜欢看月亮吗?(喜欢)出示圆月的图片,师:这是什么样的月亮?(圆圆的月亮,根据学生回答,强调“圆圆的”迭词运用)出示新月时的图片,师:这是什么样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强调迭词“弯弯的”)

2、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看这幅夜景图美吗?画面上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一闪一闪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弯弯的)弯弯的月亮象什么?(象镰刀、象香蕉、象小船)画面上还有什么内容?(一位小朋友坐在月亮上)他在干什么呢?(学生自由发挥)晴朗的夜晚,弯弯的月亮挂在蓝蓝的天上,该多么美啊!难怪小朋友喜欢看月亮。有一位老爷爷还特地把我们小朋友看月亮的情景写了一首诗。题目就是“小小的船”。板书课题:小小的船

二、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读一遍这首诗歌,题目“小小的船”是什么样的船?是真的吗?

2、诗歌的内容和课本上的插图是不是一致的?

三、教师范读课文。

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了,诗中的船不是真的船,是月亮。老师也看出来了,小朋友们很喜欢读这首诗,对吗?老师也喜欢读,你们听我读课文。

四、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划出课文的生字和新词语,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集体认读,指名读。

3、自主识字,四人为一组快速识字,可指名学生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教师适当指导。

五、朗读感悟,想象创新。

1、指名学生读课文一、二行。

(1)课文的第一句就写了月亮,是什么样的月亮?你觉得月亮怎么样?(月亮弯弯的)用“弯的月亮”好还是“弯弯的月亮”好?为什么?(弯弯的,表示月亮很弯,弯的很可爱。)“弯弯的”表示很弯,弯的可爱,谁能再举个例子?(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河)(2)那么弯弯的月亮象什么呢?(弯弯的月亮象小小的船,象香蕉,象镰刀……)板书:弯弯的月亮象----------------。(学生的答案都给予肯定)对,“小小的船”和 “小船”哪一个更小?你觉得哪一个更可爱呢?(小小的船更小,更可爱)哪位小朋友懂得在“弯弯的的月亮小小的船”中间加一个什么字,就可以把这句话联系起来?(加一个“象”字)对,课文的第一句就是这个意思,大家一起读这句话吧!(齐读“弯弯的月亮象小小的船”)哪个小朋友能把第一、二句读一下,要读出月亮的可爱。弯弯的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2、学习第三、四句。

(1)课文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觉得月亮象小船,而不象香蕉不象镰刀呢?他想做什么?(他想坐上去)小朋友们想不想坐到月亮上去遨游太空呢?现在就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跟随老师作一次太空旅行吧!(可放一段音乐,学生边听边想)现在你已经坐在月亮上了,你看见了什么?(看见了星星,还有的天空,其他的答案适当肯定)板书:我看见了----------------。

(2)星星是什么样的?(一闪一闪的)天空是什么颜色的?(蓝蓝的)你坐在月亮上,弯弯的的月亮你觉得象小船,那蓝蓝的天空象什么?闪闪的星星又象 什么?(蓝蓝的天空象大海,星星象灯、象宝石等)板书:蓝蓝的天空象--------------。闪闪的星星象-----------------。

(3)在如此美的天空中,你想干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我们齐读课文三、四句。

六、学生有表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诗的意境美。

七、做游戏,快速背诵课文。

1、教师出示卡片,卡片上写有:弯弯的 小小的 闪闪的 蓝蓝的 天 月亮 船 星星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把卡片上的词按课文内容组合起来,并排好队)弯弯的月亮 小小的船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学生齐读这些词)

2、这一课小朋友们动脑筋学得很好,这样一首美丽的诗小朋友应该想办法把它记住,背下来,看谁背的最快。(可检查两名同学的背诵)

八、课外作业:把你看到或者是想到的星空画下来。

冬 天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和两个新部首,理解生字词。

2、学习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雪后景物的特征,体会雪后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和两个新部首,理解生字词。

2、学习有顺序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出示图和录音)

2、“冬天”自述:小朋友,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冬天。你们知道吗?我的本领可大了,我能给大地带来很多很多的变化。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冬天”

1、过渡:小朋友,下面,冬天就要开始给你们变魔术啦!你们看,它“呼地一吹”,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2、播放录音(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画面的内容:同学们,冬天的本领事可大着呢!你看,他“呼”地一吹,满天飘起了雪花,一会儿,大地就变白了。大地就 像一块白白的软软的地毯。在这么冷的冬天里,学校的小朋友们一点儿也不怕冷,他们三人一群两人一伙到操场里堆雪人打雪仗,好玩极了!

三、揭题并质疑

1、揭题:

(出示课题)现在,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课题,全班一起再读一读。

2、质疑:读了这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画条横线作个记号:

2、同桌互相学习,把这些字记住:〈学完后检查一个组〉

3、再读课文,读通每一句话。

4、学习生字(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一套字卡),遇到不认识的字请同组的同学教一教。

5、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一.复习生字

二、试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二句。

1、理解这两句课文,并读一读。

2、说一说大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指名读,评议。

四、学习课文第三、四句。

1、自己试读一一读给你的朋友听(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老师)——评议——指名读

2、说一说同学们在操场上干什么吗?

3、齐读第三、四句。

五、小结: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好像来到了遥远的北方,真是太高兴了,太激动了!

六、学生字。

(一)记生字“冬、雪、点、笑、真、乐“

1、齐读——指读

2、猜字游戏。

(二)写生字“”

1、讨论这几个字的笔画笔顺。(小组讨论)

2、观察范字“冬”,记住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老师范写,学生评议:学生练习写一遍:评议。

3、观察范字,说说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名上台写,学生评议,修改:学生练习写一遍。

七、小结。

八、作业。

过 桥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理解掌握七个新词语,学会四个新部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雷锋叔叔热心帮助同学,助人为乐的精神。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会6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学会生字组成的新词,借助拼音,初步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题,挂出雷锋的画像。老师提问(以下“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叔叔吗?知道他是谁?

老师板书(以下“板书”):“雷锋”,接着介绍雷锋的生平事迹。

(二)教师范读课文。

(三)借助拼音,让学生读文。

(每个人都自读,读后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从回答中教师提示出生字词)问:第一自然段里有几句话?(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雷锋小时候上学必须经过一座小桥。)第二自然段里有几句话?有五句话。学生每读完一句话,让学生用笔做个记号,五句全读完了,再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认真读,读中教师板书出生字词:起(一起)边(桥边)放(放学)又 背(背过去)(背过来)

(四)教学生认读生字词。

1、认读生字:桥、几、起、把、回、又;按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分析字形。启发学生说出记忆字形的方法。

2、读准生字:男女生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导学生用6个生字进行口头组词。

(五)巩固练习。

1.认读字卡、词卡。(开火车认读)2.用6个生字进行口头组词练习。3.猜字谜游戏。

4.将卡片放在黑板槽内,请一名同学读字,两名同学找,看谁先找到。复习巩固所学的6个生字。

5.齐读一遍课文。

6.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分析讲解课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反复读中,使学生感受到雷锋热心助人的精神,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学会复述本文,完成课后作业。教学过程:

(一)指名分段读课文,齐读全文。(二)分析讲解全文。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段话讲的是什么时间,什么事儿?)齐读这一段,自由读这一段,这段里只有一句话,说说这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儿?

2、指名读第二段。(请五名同学每人只读一句话,读后回答问题。)说说:在什么样的天气里,雷锋和小同学去干什么?(雨天里,雷锋和几个小同学一起去上学。)他们走到桥边看见了什么?水从桥下流过,还是从桥上流过?学生回答后,教师说:“因为下大雨,河水涨得比桥高,河水漫过了桥面。

32(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从图上看出,河水已经漫过了桥面。重点讲“漫过”这个词语。)雷锋和小同学都遇到了困难,雷锋是怎么说的?(让同学读第二段中的第三句话:来,我背你们过桥。)这句话是谁说的?(回答后,再读一遍这句话。)接着,齐读第四句话。读后提问:雷锋是怎么做的呢?出示:雷锋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桥的画面。指名读这句话后,说说:放学的时候,雷锋又怎么做的呢?(让同学们齐读第五句话。)雷锋背同学过桥的次数多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放学的时候,他又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来。)请学生说说:“一个一个”和“一个”有什么不同?“一个一个”和“一个个”意思一样吗?齐读第四、五两句话,读后回答问题。课文中的“背过去”与“背过来”各是指什么时间?(上学的时候,雷锋把小同学背过去。放学的时候,雷锋又把小同学背过来。)说说:这两句话具体讲雷锋是怎样背小同学过桥的。这里的“背过去”又“背过来”是告诉我们雷锋不止一次地背同学过桥。在大雨中,雷锋背着小同学来回走在小桥上,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体会一下,在大雨中,他背着的打着伞的小同学在漫过河水的小桥上来回走很多次,你们说说,困难不困难,辛苦不辛苦。(讲这些话时,要引导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边看图边讲,使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体会到雷锋在下雨天,河水漫过小桥的情况下,背同学过桥的困难和辛苦。)(三)总结全文。

1.请两名同学朗读全文。(一个人读旁白的话,一个人读雷锋说的话。)2.齐读全文。

3.让学生说说:这篇课文讲述了雷锋小时候的一件什么事儿?

(雷锋小时候热心帮助同学的一件事儿。)

教师说:对。这篇课文是叙述雷锋小时候热心帮助同学的一件事。全篇课文分两个自然段,第一段是写雷锋小时候上学必须经过一座小桥。第二段写下雨天,雷锋是怎样帮助小同学过桥的。雷锋叔叔在困难面前,没有想到自己过桥不好走,他想的是小同学过桥有困难,他在大雨里把小同学一个一个地背过去,又一个一个地背过来,这里的“又”是指背了不止一次两次,“过去”、“过来”这两个词就告诉我们雷锋从这边往那边(叫过去)又从那边往这边(叫过来)一个一个地背送小同学。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值得大家向他学习。(四)师生进行讨论。

“我们大家要向雷锋学习什么?”(学习雷锋热心助人的精神。)(五)指导朗读。

教师先范读,要注意几个长句子的读法。如:“雷锋和几个小同学一起上学去”及后边两个重点句都比较长。在读的时候,要指导学生在“小同学”后边稍稍停顿一下,要重视通过范读来指导朗读。(六)指导复述全文。

教师分段分句指导读,每读完一句话都要求学生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在学生理解掌握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再指导复述就容易多了。(七)完成课后作业。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 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朗读、背诵课文。.理解本课四个新词用“画、竹、叶、笔”,学会组成这些词的四个生字和一个新部首:(竹字头)。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特性。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新词“一群、颜料、躲”。教学准备

教具:颜料、笔、幻灯机、幻灯片、卡片(上画几种小动物的脚趾形状)。

学具:笔、纸。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看到过下雪吗?这时你们准会高兴地喊:“下雪啦,下雪啦!”我们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多有趣啊,那么,小动物们在雪地里可以做什么呢?

(二)引入新课:齐读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从题目看课文写的是哪儿的小画家?那么,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呢?他们画些什么?学习了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教授新课:

(一)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请同学数一数这首儿歌共有几行?

3.这首诗共有几句话呢?请一人读文,同学回答。

4.请六人每人读一句读完全文,其他同学听,哪一句不明白提出来。

(二)细读课文:

1.这首诗的第一句怎样读?

联系课一开始,依据两个分句后的标点符号不同,指导学生朗读,语气由轻渐重,速度由缓渐急。同学试读。

2.这时候,谁来到了雪地里?

读课文第二句。

什么叫“一群”?(学生在理解“群”的字义方面比较模糊。

群:聚在一起的人或物。)

请两位同学到台前分开站,问:这是一群学生吗?

再多请几位同学,站到一起是一群。

3.雪地上来了哪些小画家?他们画的是什么呢?他们用什么东西来画呢?

读第三、四句。

回答: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看图。(板书:小马、小鸡、小鸭、小狗。)

他们画的是什么画呢?看图。(要求学生回答时说完整话。)

我们画画都要用笔和颜料(出示),而这些小画家需要什么?你从课文里哪一句知道的?

为什么小鸡就画竹叶?小鸭就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小狗画梅花?

课中操:根据儿歌内容,教师编排动作。小马嗒嗒跑得快,身后脚印像月牙弯。小鸡走路轻轻迈,两行竹叶留后边。小鸭嘎嘎扭一扭,脚下好似枫叶有。小狗也来走一走,朵朵梅花地上留。

4.正是因为它们的爪、蹄的形状像竹叶、枫叶、梅花、月牙,才在洁白的雪地上留下了一张张画。

5.可让学生看幻灯片,观察小动物的脚印各像什么。教师边移动幻灯片,学生边说出小动物画的画,并拿笔在纸上画出形状。

6.老师有几张卡片是画小动物留下的脚印的,把顺序打乱了,谁愿意把它排一排。(请一位同学来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订正。)

7.老师指着板书,背诵第三、四句。

8.这么有趣的画画,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读第五、六句,回答问题。

什么叫“躲”?我们好找到它吗?我们把它叫醒行吗?原来青蛙是进行冬眠啊,它要睡上整整一个冬天。所以它不能出来画画。(板书:青蛙)

9.同学们,你们知道雪地里的小画家是谁了吗?它们画了些什么?用什么画的?好,我们来试着背诵这首儿歌。(请一人背诵。)

三、小结课并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一)检查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口头完成练习:

小马会画()。小鸡会画()。小狗会画()。小鸭会画(二、教授新课:

(一)学习部首:

1.看老师书写竹字头。

2.跟老师说它的名称——竹字头。

3.书空笔顺。(两个“

”是一样的)

(二)学习生字“笔”。

1.看老师书写这个字。

2.这个字字音是b!,拼读音节。

3.它的部首就是刚刚学的竹字头,下边是一个“毛”。

4.你知道有哪些笔吗?(扩词练习)

(三)学习生字“用、画、叶”。

1.看老师书写生字。

2.读准字的字音:yòng

3.分析字形结构

难点:“用”是月字放宽,加一横。

“画”的下边是“ㄩ”,不是“一”。

4.扩词练习。

37)。

(四)指导书写这几个字:

1.观察老师写的字,说出生字的笔顺。

2.说一说字的结构及它是怎样占格的。

3.重点强调字的难点及易错部分。

三、巩固复习:

书面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基础训练

教学要求:

1、字词地训练。

2、要求学生会读、会写。

3、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字词,为建立句子奠定基础。教学重难点:

注意字的笔顺和结构。教学课时: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按照读音写字。

要求:

1、学生先读生字,再读音节。

2、找到字后写在田字格里。

3、亮

跑 二 复习巩固部首。

要求:

让学生先说出部首的名称,再回想学过的字。三 总结

老师检查并讲评练习题。

第二课时

1、读写词语的练习。

2、要求:

熟读6个词语;按要求写在田字格里;注意学生书写笔顺、笔画。

3、词语

天 亮

几 天

过 桥

雪 花

4、看图读拼音写汉字。

ɡǒu

xuě rãn xiǎo shù 鸡

5、组词。

雨()

用()

完()

叶()两()

同()

玩()

叫()

6、总结、点评,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1、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雷锋背(同学。)

孔融拿()。

()爱学习。

我们打()。

()画竹叶。

2、练习写字。

语言训练6

一、节约用电

教学要求:

1、指导看图,使学生能说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弄懂图意。

2、理解课文中的句子,懂得为什么要节约用电和随手关灯。

3、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知道节约用电的好处和如何节约用电。教学课时:一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看图,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她正在干什么?

一个小同学正在关灯。看出她很关心班级体、节约用电。

二、学句。

我们要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三、谈一谈,你平时是怎样节约用电的。

四、小结。

二、上学路上

教学要求:

1、指导看图,使学生知道图上画的是小华上学的路线,弄懂图意。

2、说话训练,使学生能正确地按照图意,说出小华从家到学校走过的地方。

3、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识别路线的能力,上学不走错路。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辨别路线能力。教学课时:一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每天都上学,你们的路线是怎样走的?(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行走路线。)

二、看图:

1、认识图上的小朋友——小华。

2、观察小华每天上学的路线。

小华的家门前有一条路通向小桥,再拐过果园和稻田,才到学校。

3、学生练习说话。

4、发挥想象:小河的水怎样?果园里有果吗?小桥?稻田怎样?

三、总结。

四、三 客人来了

教学要求:

1、仔细看图,知道图上画的是接待客人的事。

2、按照课文的要求,学会接待客人的日常用语。

3、通过对话练习,培养学生热情待客,礼貌待客的良好习惯。教学难点:熟记待客的礼貌用语。课 时:二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部分。

师:平时有客人去你家里做客吗?你是怎样接待的?

二、看图,看看别人接待客人。

1、给图上的小女孩取名字:* *

2、说说图上的 * * 是怎样接待客人的?

3、学习课文的话句。

三、小结。

第二课时

一、师生表演《客人来了》内容。

二、学习礼貌用语: “* *您好,请进来!” “请坐” “请您喝茶!”

三、总结。

6.人教版第三册美术教案1-4课 篇六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我用_____________办法,让_____色和_______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________。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第二课时

(一)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

本学期总第 3、4课时 本单元第 3、4课时 授课时间:2012.9.10 课题:第二课 变化无穷的线条 主备人:姜萌萌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渗透简单的构成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形体的概括能力及想象力。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三、教具学具:蜡笔.彩色笔.彩色纸及各种学习用具.磁铁

四、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粉笔)它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写字.画画等 老师:对(画上一条鱼)(出示磁铁块)这些是拿来做什么的? 学生:把东西吸住的

老师:还能做什么?可不可以也用它画画啊 学生:行或不行

老师:(示范)可以想一想办法啊(摆出一条鱼)现在老师“画”出这条鱼,像不像!

老师:(出示一张彩纸或报纸)老师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做这条鱼(可以用撕出一条鱼 展示)现在老师把这张纸变变样子,(用手撕出一条,搓成绳)也可把它当成画笔来画这条鱼,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好么!(邀请学生上来,圈出一条鱼,老师可提示,摆出鱼的形状,转折处用磁铁压住)这也是一条鱼,它用的是什么材料? 学生:纸条

老师:刚才老师用了几种方法来表现这条鱼啊 ?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三种:画的.磁铁摆的,纸条绕的。

老师:(总结引出课题)对了,不管是画的还是摆的都可以“画”出鱼来,只要我们能够把鱼的形状抓住就可以“画”出来。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我们想要的线条,今天就让我们用变化无穷的线条(板书)来摆出自己喜欢的作品。2.启发.拓展思路

老师:看看你们手中都准备了什么材料啊,他们是不是让你觉得是可以运用的线条啊?一起来看一看。(展示学生手中现有的线形材料:短蜡笔.彩笔.长铅笔.细绳)这些线条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有直硬有柔软弯曲。这么多线条!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线条创造出有趣的图形呢?让我们一起试一试(示范),哪位同学有更好的想法?(蜡 笔)(绳子 纸条)(综合运用)粉笔.彩纸 3.欣赏书上小朋友的活动照片来拓展学生的思路:

老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这些同学如何运线条的变化来表现他们的画

4.布置作业:现在请大家按小组分开,讨论一下小组要做什么?老师现在出几个主题,你们选择一个或自己小组想一个(如:海底世界.动物园.太空宇宙等),把准备好的材料拿出,一起创造一幅美丽的图画(提醒摆放时要注意位置,材料的巧妙运用及队员的配合)

(三)老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创造出新的方法及大胆运用种材料,进行创造性和概括性的塑造图形

(四)组织学生布置创作的主题,进行作品展示与评析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上节课内容。

2.复习就知识:举例说说线条有哪几种?

直线:

曲线: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那些物体可以用直线表示?那些物体可以用曲线表示?

4.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事物都能用直线和曲线来表示,它们的作用可真不小。

三、学生作业

1.提出作业要求:用直线或曲线表现生活中的某件事物。

2.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四、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画得巧妙的地方。

本学期总第5、6课时 本单元第5、6课时 授课时间:2012.9.17-2012.9.19 课题:第三课 闪光的名字 主备人:姜萌萌

第三课 闪光的名字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 应用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美术字。

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

二、教学重.难点

1.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2.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

教具学具: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白纸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签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

生: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

师: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什会取这个名字? 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

2.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师展示(实物投影)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让学生欣赏。

4.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5.设计法:

(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

(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6.制作法:

金色材料的运用(例: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沫等)先将名字笔划双勾,画出名字的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最后

将这些材料均匀撒在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

7.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

(三)作业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名字进行初步设计。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第二课时

(一)衔接导入:

对上一节课大家的准备工作进行具体分析,重点分析学生需要加强的部分,引导他们有个性的设计方向供更多同学借鉴。

(二)作业要求:

大胆构图,设计巧妙,色彩饱满,画面清晰。

(三)作业时间:

学生作业时间,教师巡视,及时点拨。

(四)作业讲评:

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评。

(五)课后拓展: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

本学期总第7、8课时 本单元第7、8课时 授课时间:2012.9.24-2012.9.26 课题:第四课 有趣的彩泥 主备人:姜萌萌

第四课 有趣的彩泥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橡皮泥制作方法及其运用。2.学习橡皮泥的色彩搭配。

三、教具学具:垫板.牙签.彩泥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阶段 1.作品展示

老师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启发.提问学生并导入新课——“有趣的彩泥”。

师:“这个小姐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生:“橡皮泥做的。” 2.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这个“小姐姐”是老师特意用丰富多彩的橡皮泥作的,老师把她请来,除了让你们欣赏橡皮泥姐姐的美丽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要看看你们对橡皮泥的制作知识掌握了多少,看看像橡皮泥姐姐这样贴出来的画美不美。她准备教给大家一个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橡皮泥贴画。待会橡皮泥姐姐还要给大家评评奖,同学们,你们说好不好?

(二)讲授新课 1.欣赏范作

师:在我们学习制作橡皮泥贴画前先来欣赏几幅贴画作品。出示范作,并结合课本的范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让学生了解橡皮泥贴画的材料特点,从构图.用色.造型.内容让学生了解每幅画的特色。

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在讨论观察中发现橡皮泥贴画的技法——压.割.戳等多种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让橡皮泥贴画更丰富美丽。

2.教师示范制作并讲解贴画制作的步骤: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橡皮泥贴画《小帆船》,并归纳出贴画的步骤:

(1)橡皮泥贴画的构图设计(以向日葵为例,指出构图要考虑到画面安排.作品大小。)(2)橡皮泥贴画的色彩搭配。(3)橡皮泥贴画的造型设计。

(三)布置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用橡皮泥贴画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欢的平面作品。

(四)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提示橡皮泥的制作技巧和色彩搭配,并提醒.帮助学生充实作品的内容。

(五)教师组织学生和橡皮泥姐姐一起欣赏.评价作业,评评你觉得哪幅作品比较好?为什么?说说作品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又学会了一种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做出了好多精美的橡皮泥作品,其实啊,橡皮泥的制作方法可不仅仅是这些,在平时你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去探索,你们就会觉得橡皮泥制作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

(七)布置学生收拾.整理教室卫生,美化环境。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回忆上节课共用了哪些方法来制作平面的橡皮泥作品,如果变成立体的作品,你有哪些可以借鉴或引以为戒的地方呢?

教师总结,强调注意的问题,布置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制作出一组立体的橡皮泥作品。如:动物园,海底世界,美丽的家等等。

(二)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强调学生之间的分工配合。

(三)作品展评:师生共评。

7.人教版必修第三册Unit 篇七

一、“认识图形”案例描述

师:从一张长方形的纸上剪下一个三角形, 看剩下的图形是几边形?请学生认真想一想, 动手试一试.

同桌两个人相互琢磨起来.对于教了这么多年数学的教师, 这样的题目见得也太多了.脑子里马上就想好了几种应对的答案.我信步在课堂上走来走去.片刻, 课堂上小手如林了.

生1:我是这样对折后, 再剪的.剪去一个三角形, 剩下的还是一个三角形 (如图1) .

这是个学习认真, 性格内向的小男孩.我高兴地说:“对, 想到先对折再剪, 想得不错, 很有方法.”

生2:教师, 我觉得可以从这个长方形的点这儿剪, 斜着剪, 发现剪出的是一个四边形…… (如图2)

生3 (急切地) :我跟他剪的不一样, 干嘛非要沿着点剪呢?我就随便剪, 剪去一个角, 发现剪去的是一个三角形, 剩下的有五个角, 由五条边围成的图形是五边形 (如图3) .

了不起, 四个角的正方形, 剪去一个角, 反而会变成五个角的五边形, 这个都被他发现了!我禁不住鼓励道:“你真会动脑筋!”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涨, 思维活跃, 多角度、多渠道地发散开去, 看目标已达成.我心中惬喜, 赶快进入新课下一个环节.

“老师, 老师, ”我放眼望去, 看见一只高高举起的手, 不由得心里放嘀咕:怎么是他?———上课左顾右盼, 下课惹是生非, 绝对是个人物!难道他又来前言不对后语, 瞎说一气, 引得学生哄堂大笑.再看看他微微泛红的脸蛋, 那欲言又止的样子, 莫非他真的有什么新的看法, 听听吧!“你说一说呢!”

“传给我的这张纸是破的, 我就从这儿剪的, 剪出了一个七边形.”我仔细一看:好家伙, 这回他可没胡说!说得有板有眼.太出乎我意料了, 幸好我没有剥夺他的发言权, 这个孩子的想法多么与众不同, 多么难得呀! (如图4)

我微笑着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全班学生也一起热烈地鼓起了掌!

师:孩子们, 你们真会动脑筋, 说得都很有道理, 看来剪的方法还真多.特别是华俊鹏……没等我说完, 又有一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还可以这样剪, 剪成了一个六边形……”那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如图5)

二、教学反思

课堂因学生而精彩, 学生因教师而灵动.课堂应是师生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 课堂上学生生动热烈的讨论、深入透彻的思考、生成问题的多种多样, 绝不是仅仅来自学生个性的张扬, 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引领和关怀.特别在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时, 教师应满怀期待, 携一份信任, 鼓励的心境, 走进学生的心田.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 更要关注那些特殊的个体, 在上述的片段中, 这个孩子平时上课注意力差, 经常惹是生非, 学习效果不理想, 学生的讥笑, 教师的冷淡, 课堂上长时间坐着冷板凳, 这无疑在他的心理和生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尊重每个学生, 赏识每个孩子, 这只不过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最起码的职业良心.而有时我们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我教了十几年的数学, 对中低年级各章节的重难点都了如指掌, 却陷入已有经验的樊篱而不能自拔, 课堂上缺少了对教材的真诚把握, 提炼和升华, 就题论题, 今天是昨天的重复, 而明天却是今天的继续.用一张破的纸, 却能剪出这份精彩, 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深深触动了我.面对那些瞪大的充满求知欲的眼睛, 我们该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走上讲台?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凌驾于课堂之上?

上一篇:关于进一步加强镇机关干部纪律作风的工作方案下一篇:以网络的背后为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