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的审美化(9篇)
1.谈阅读教学的审美化 篇一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人文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性与审美境界
作者:张勤敏
《一个人的遭遇》里的索科洛夫、凡尼亚都失去了家人、家园;《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失去的是双臂与右腿;而《安妮日记》中的安妮,失去的是自由和生命。
可是,在让学生了解战争对这些“小人物”的外在损伤的前提下,还可以让学生深入探讨:战争对他们的内在伤害是什么?战争不能摧毁“小人物”的又是什么?
在这种“整合式阅读”的铺垫之后,可以将平面文本阅读拓展到更加立体多元的视听领域,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几部关于战争的电影:《生于七月四日》《拯救大兵瑞恩》《集结号》《上尉的曼陀铃》《魂断蓝桥》《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但在观摩电影的途径上,可以灵活处理:可截取影片的片段,亦可让学生在家中自由观看,关键是起到一个拓展文化视野的作用,并且使其在宏大的历史题材的视听阅读中,获得一种灵魂的救赎。
再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尽可能提升高中学生的母语素养。要在对中华文化经典和精品的解读中,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同情的理解”,在与大师的对话中,培养学生的母语意识,针对现代社会中浮躁的写作现状,我认为阅读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学习借鉴优雅、优美、质朴、幽默的母语作品。例如老舍先生的《想北平》、郁达夫先生的《江南的冬景》、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不妨让学生通过饱含深情的吟哦,去体会文本中现代汉语本身的美;也可推荐学生多读一些孔孟选读、老庄选读,以及一些美学论著选读、文化名著选读、语言论著选读等等。
尽可能让学生从畏惧经典的心理中走出,开始接近辜鸿铭、张中行、季羡林、陈寅恪、傅斯年、钱钟书、陈之藩、朱光潜、宗白华、董桥、杨绛这样一些大师级的作家作品。让学生通过这种深度阅读的尝试,更深地体悟母语精神。
三、提升高中生阅读的理性和审美境界
说句实话,现在的高中生作文普遍存在浮躁文风,对于生活经验、阅读经验都很匮乏的当代高中生而言,其想象力处于无根浮游的困境。他们的习作大多伪饰而滥情,缺乏细腻、温柔、清新、纯朴的质地;他们的情感过于淡漠,缺乏对自己日常熟稔的事物的拿捏和文字的冶炼,更缺乏平和达观的悲悯情怀。因此应让学生潜下心来入情入境地读一读归有光、张岱、沈从文、巴金、周作人„„关于童话和内心,还有一类作家是不引经据典的,他们的作品出自纯净的本性,比如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是一定要建议学生看的,那是一种纯净的忧伤和欢喜,学生读过之后,心灵会在宁静中梦想和寻觅。
当然,也可尝试引领学生结合阅读积累,为其专业发展做准备。
高中生不仅在兴趣爱好上各有偏好,而且随着知识积累的增加,思维的逐渐成熟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开始显示出不同的未来专业发展方向。就语文学习领域而言,有实用、审美、研究这三个方向。教师可以在平时的阅读交流与作文面批等过程中适当点拨,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多拓宽研习,为今后在大学里进一步发展(包括高考提前招生时的面试)打下基础。
例如一些有志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平时不妨让他们对“股票热”“外企热”“托福考试热”“学车热”这些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演讲、辩论活动,让其各抒己见,表达其远见卓识。
例如一些有意于艺术院校播音、编导等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积累一些朗诵、表演和影评的经验,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尝试将经典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
总之,开创性地采用一些新颖而灵活的阅读呈现方式,促使学生由被动的、单纯接受式的、封闭的阅读,转向自主、合作、探究、多元的阅读;而不脱离文本的语言探究和充满人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文情怀的拓展延伸,会让高中生尝到阅读的甜头。
【参考文献】
[1]沈龙朱.凤凰于飞(沈从文卷)[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6.[2]吴非.前方是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8.[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8.[4]丁帆,杨九俊.语文读本(必修一)[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56.[5]聂作平.中国文学大师速读[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5:182.[6]保罗·韦伯斯特.小王子的爱与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06.
2.谈阅读教学的审美化 篇二
目前,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已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是造就完美人格的摇篮, 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美育在现代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美育的教育则是不完全的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共识。外语是一门知识性、思想性和审美性兼有的重要文化基础学科, 外语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的文化基础学科, 同样离不开美育, 美育同样渗透于外语教育教学中。
研究美育, 我认为得从研究“美”字开始。《说文解字》注解为:美, 会意, 从羊从大。另有专家考证, 美, 象形, 像一人带着面具在舞蹈。根据这两种注解, 我领悟到:美, 来源于劳动;美, 在生活。劳动创造了美。美是在劳动中、在实践中自由创造的结果, 美的根源在于社会实践, 是从人类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中产生的, 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内容, 是一定社会关系下的生活内容,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表现社会实践的前进要求, 肯定人的进步思想。现在我们研究美育、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 就必须回归美最初的意义, 即劳动产生美, 生活才是美。只有如此, 我们才能培养出具有审美品位的新世纪的人才。
阅读是生活, 阅读是劳动, 而且是创造性的劳动。因此, 笔者认为, 在外语阅读教学中进行美育是最恰当不过的。下面我就谈一谈怎样在外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得理清外语审美教育的类型。我认为中学“外语阅读审美”教学就内容可分为: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就形式可分为:课内阅读审美、课外阅读审美。当然, 这种划分或者这种认识只是狭义的, 只是针对中学外语阅读审美而言的。
中学生阅读审美课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审美的方法, 培养发现美的能力。学会学习——这是上个世纪末中国教育界提的最响亮的口号。笔者认为, 学会学习也将是这个世纪我国教育的理念, 是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也是审美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内容,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所以, 发现美的能力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而美在劳动中, 美在生活中, 美无处不在, 只是需要人们去发现它。因此, 我们必须明确的第二项任务就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审美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构建“阅读审美”教学的模式, 构建“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当然, 我这里所谈的教学模式必须是灵活的、实用的、有效的, 坚决反对照搬别的模式, 更不能是无效的、无用的模式。有了灵活、实用、有效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 我就用了两种灵活、实用、有效的教学模式, 用来指导教学,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其一, “阅读审美教学模式”——“双课型阅读审美”教学。图示如下:
说明:双课型, 指的是常规课和多媒体课这两种课型。在教学中, 师生互动学习,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学习训练为主线, 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幽默宽松的氛围中, 在竞争、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和训练。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步:以美激趣、因美生趣→以美导读、因美求知→以美导创、因美创新, 然后教师收集反馈信息、分析总结, 为下面的教学提供参考借鉴。必须明确的是, 虽然分为三步, 可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是每节课都必须完成这三步,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等情况的不同灵活处理。总之, 要抓好一个“美”字, 追求一个“活”字。
以美激趣、因美生趣, 是教学的起始阶段, 教师用美的导语、美的音像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使他们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此阶段用时虽不多, 可极为关键,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以美导学、因美求知, 是教学的主体阶段, 教师把握好“美”的规律和审美原理, 引导学生阅读学习, 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 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 这时的“美”内涵丰富, 表现也精彩纷呈, 有教学内容的美, 有教学方式手段的美、教学环节的美, 有逐渐内化的学生的智慧的美, 有内化的情感的美等。这些“美”相互作用, 形成一种高效有序、和谐的育人氛围。
以美导创、因美创新, 是教学过程的后阶段, 它能给学生更多的创造机会。这一般是指教材或教学内容里的创造性因素进行创新。这里就有个“发现美的创造性因素”的过程。“创造性因素”是指材料里可以进一步延伸、创造的内容, 从而得出与原材料相关、相反、相对的东西来。
其二, “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前面所言, 美在劳动, 美在生活, 因此, 外语“阅读审美”教学就应该在劳动中进行, 在生活中进行。劳动创造生活, 生活展现美, 学生在劳动中、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和创造美。其基本模式:
说明:社会实践, 就是让学生在劳动中、在生活中去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实践, 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内容, 如收集小资料、外语歌曲、书信、电子邮件、广告、商标、公共英语、对话、情景小品等等, 就连作业, 这些内容均可算是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 学习知识、领悟美德, 就是让学生在进行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 培养和提高思想情操、道德品质、人格修养。总之, 旨在“树美”, 以美育美, 以美启德, 以美毓德, 让每个学生都过上美满幸福的好生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改变, 从阅读开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
[2]李俊.中学英语教学与美学教育[N].考试报, 2004716.
3.谈阅读教学中审美因素的挖掘 篇三
一、进入情境,渲染文本自身的情感美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阅读教学,应该是情感流淌的血脉,应该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特殊的葬礼》一课时,先让学生欣赏感受并表达了往日瀑布那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再让学生感受今日瀑布在那群山之中无奈地低下头,像个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的凄惨景象,并把这两者进行对比。接着,教师动情地说了这样一段话:“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刚才还在亲切地与你讲着故事,与你在夜幕下数着星星,他沙哑的话语还在耳畔,他抚过的脊背还依然温暖。可突然,他的手一滑,闭上眼睛,远去了,再见不到他了……让我们再读课文,回忆一下他的音容笑貌吧!”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当读到“奄奄一息”时,许多学生热泪盈眶,读到最后,全班学生忍不住深情地齐读起来。教师的一段真情告白,自然成了学生情感的催化剂,把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消失带给人的伤感渲染得淋漓尽致,把人类的乱砍滥伐和用水毫无节制所造成的悲剧瞬间升华了!试想:这样的教学怎能不感染学生?怎能不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他们的环保意识又怎能不迅速提升?
二、品词析句,折射文本背后的内涵美
祖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更是灿烂辉煌,小学教材选取的内容充其量只能是文化海洋中的微小一滴。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引领学生探究教材背后的海洋,追溯历史,在语言与精神的烛光中拔节成长! 如教学《莫高窟》一文时,课堂上一学生对“仅存的部分经卷”产生了兴趣,而这一词的背景却记录着祖国一段屈辱历史、一个民族悲剧。教师没有多讲,只是把余秋雨的《道士塔》节选部分章节出示给学生。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摞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三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十大车、六千多卷写本和画卷……”
“(王圆篆)原是湖北麻城的农民,逃荒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他是那样的不知轻重,居然如此迫不及待地把敦煌文物拱手送给外国人……
一次质疑引发一段丰盈的历史,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了对一段历史的认识,还受到人文的熏陶,形成对历史文化的积淀。这样的解读不仅是对文化的深入、顺应和皈依,而且还能让课堂教学思接千载,丰富灵动,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向往。在引领学生探究时,教师的无声表白,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任由文字默默地诉说,任由情感悄悄地滋润。课堂一片肃静,只看到一张张悲愤的面孔,只听到一声声轻轻的叹息,文本背后的情感和精神正流入学生心灵,感召学生的生命。
三、课后拓展,延续文本的意境美
假如我们的教育只让学生记忆知识,忽视了让学生运用知识探求未知的世界,忽视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那学生与生俱来的那种求知的渴望便会日渐泯灭。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每一堂都应该是课虽下而意犹存,每一堂课的结束也应该是课外学习的崭新开始!
一位教师执教《只捡儿童多处行》一课时,临近下课,她是这样处理的:
人们都称冰心老人是真善美的结合体,她把一生都献给了儿童,献给了文学事业。这篇文章是冰心老人六十岁时候写的,从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对儿童浓浓的关爱,感受到她的一颗炽热的童心。
巴金曾说:我们喜欢冰心,跟着她爱星星,爱大海,我这个孤寂的孩子在她的作品里找到温暖,找到失去的母爱。
沈从文说:冰心女士的作品,以一种奇迹的模样出现,生着翅膀,飞到各个青年男女的心上去,成为无数欢乐的恩物,冰心女士的名字,也成为无人不知的名字了。
读冰心的文章是一种享受!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冰心为我们留下了哪些作品:《三寄小读者》、《小橘灯》、《往事》、《南归》、《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繁星》……一个个唯美题目,像磁石一样地把学生的阅读渴望转向课外。一篇篇散文,一首首小诗,清新隽丽,轻倩灵活。“真如镶嵌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犹如一池春水,风过后,漾起锦似的涟漪。”
4.谈阅读教学的审美化 篇四
教学例谈
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审美阅读教学例谈
作者/钟倩
时下,核心素养跃升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新热点,成为大家眼中借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要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发展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这点认识以及课堂教学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审美阅读,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在文本语言中审美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教材文本美的感受首先体现在欣赏其语言美上。借助文本语言,学生才可以真正深入文本的情节、人物、事件中,获得美的体验。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从文本的语言美人手,引领学生赏析、比较、品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苏教版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南沙是个迷人的世界”。这句话是这段话的中心句,也是总起句。在教学这段话的时候,为了使学生感受到文本的语言美,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从哪些地方看出南沙是个迷人的世界呢?”在我的鼓励下,有学生说:“‘南沙的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片翡翠。’这句话写出了南沙的天是那么的蓝,海是那么的绿,真是太迷人了。”有学生说:“‘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真是迷人极了!”学生沉浸在美好的学习氛围中,我又趁机让他们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这样教学,从发现美到欣赏美、诠释美,学生的思想受到了洗礼,情感受到了熏陶,达到了美好的教学效果。
该案例中,教师主要引领学生从平凡简单的语言文字中去发现美,并鼓励学生进行美读。如此教学,既有助于学生语言品鉴能力的提升,也能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文本形式中审美
文本形式是作者精心设计的,它有着一种独特的美,这种美也是一种有意味的表达形式。教师要引领学生以审美阅读的形式去关注文章的表达形式、修辞特点等,并进行感知、赏析、品味,从而为核心素养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如苏教版语文《秋天》一课,作者主要以活泼欢快的儿童诗的形式表现了对秋天的赞美。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秋天的赞美都非常多,有的是以散文的形式来表现,有的是以记叙的形式来表现,有的是以诗句的形式来表现……虽然他们的表达形式各有千秋,但是对秋天的
赞美与喜爱是他们一致的追求。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本语言表达形式的美呢?我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关于秋天,我们游览了《北大荒的秋天》,也欣赏了《秋游》一文中小朋友们快乐玩耍的样子。那么,今天这篇《秋天》与我们以前学习的秋天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告诉老师。”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纷纷就这首诗歌中“优美的语言,流畅的音韵,浓郁的儿童情绪”等特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就这样,在对文本表达形式的品评鉴赏中,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该案例中,根据《秋天》一文中儿童诗特有的特点,教师主要引领学生站在文本表达形式的角度去欣赏美。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三、在文本情感中审美
文本不是无情物。在语文教材中,一些文章常常凝聚着作者深深的情感,这些情感的渗透与熏陶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文本情感,指导学生进行审美阅读,从而为核心素养下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如苏教版语文《月光启蒙》一课,主要讲了“我”童年时代,在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母亲为“我”唱歌谣童谣、讲神话故事、说谜语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养育、启蒙之恩的美好追忆。在教学这一课时,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母亲对“我”深深的爱以及“我”对美好往事无比怀念的感情呢?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说说让自己感动的地方是哪里。经过仔细阅读,学生从母亲不识字却能够从小在“我”的心中播下文学的种子,以及母亲给“我”的温暖感受中,体会到了母爱之伟大,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该案例中,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教师主要把学生学习的重点引向了对文
本情感的关注。如此教学,学生不仅阅读了课文,而且明白了母爱的伟大,从而为他们回报母亲,感受母亲对自己无私的爱,以及自身核心素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谈阅读教学的审美化 篇五
一、确定关键点,生发情趣 《槐乡五月》美在文字及其营造出的优美意境,文本中饱含着童真童趣,从花的美到花的香,再到人的乐,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槐乡美景图。教学中,笔者抛开逐字逐句的解析,从意境入手,将课堂建立在审美情趣之上,将文章整体的意境之美展现给学生,让他们亲自去感悟和体会。为了深化情境的渲染,笔者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两个重点句段,再确定品读感悟文章的关键点,其一: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并提问:“这句话中的哪个字最能展现槐乡的景之韵、味之浓、境之美?”生答:“是‘浸’字。”其二: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句子“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带着槐花„„„哪儿就有一阵香气”,并提问:“这段话中的哪个字能将你带到一个充满香味的世界?”生答:“是‘飘’字。”学生透过“浸”和“飘”二字,初步品读文章字里行间描绘的两幅具有自然之美的槐乡之景,体验到了文中的“人之乐”。
二、品读关键字,使情、韵皆在心 苏轼在评论王维的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是对诗画韵味的品评。品读文章时,要实现对作品韵味的捕捉,需深入挖掘字眼,使品读达到眼中有景、耳中有声、心中有情的境界。这就需要学生融合生活情趣,调动丰富的想象,升华情感。在教学《槐乡五月》中,针对“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飘到哪儿,哪儿就一阵清香”这段话中的“飘”字,笔者让学生从自己的体验入手,思考:“为什么是‘飘’到哪儿,而不是‘走’到哪儿?难道槐乡的小姑娘们都成仙了吗?”学生品读、交流后得出以下感受:“‘飘’字说明小姑娘动作轻快,她们非常开心快乐。”“在这飘香的五月里,槐乡的每一个角落都是美的,小姑娘人人都像仙女一样,漂亮可爱。”“槐乡飘满了槐花的香气,连小姑娘都变得轻飘飘的。”笔者追问:“你会用‘飘’字描绘槐乡的美吗?”接着,出示填空练习的句子:“小姑娘们飘过(),()就香了;小姑娘们飘过(),()就香了;小姑娘们又飘过(),()就香了。”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加强对“飘”字的理解和感悟,情感表达真实自然,整个课堂也在学生的感悟中有效激活。
6.浅谈地理教学的审美教育 篇六
一、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意义
目前,许多学校对地理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地理列为“副科”,压缩地理上课的课时,而学生以为地理课可有可无,学无兴趣,成绩低下,一个高中毕业生走向社会或者考上大学,甚至东南西北都无法分清,真正的教学有效性、培养能力,根本无从谈起,使地理教学深深陷入困境。在这种情况下,若能够挖掘地理教材中美学的因素,坚持以美育人,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则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持久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接受地理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终生为保护、美化人类的环境作不懈的努力。
二、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优势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有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三种审美对象都具备,这为地理教学实施美育提供了丰富的源泉。
地理教材涉及大量有关大自然方面的知识,而大自然是美育取之不竭的“宝库”,有大量丰富生动的自然美的素材。自然美具有形式上的多样性,空间上的普遍性和时间上的稳定性,能从形象和整体上给人以无限丰富的欣赏和感受,使人产生联想和情感活动,从而获得美感。例如,被誉为“大自然宫殿”的阿尔卑斯山,被称为“贝多芬交响曲”维多利亚大瀑布,幽深曲折的挪威峡湾,南极和北极的`极昼极夜;我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东北大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奇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鱼米之乡”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绿洲片片、葡萄串串的西北荒漠。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奇丽美景处处可见,这些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观性的巧夺天工的自然物,从形象到整体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地理教材同时也介绍有关社会经济的人文地理知识,有丰富的艺术美和社会美的美育素材。艺术美和社会美是人们创造性劳动的产物,与普通的自然美比较,往往更高级,更富有情感性和思想性。教材中人类智慧的结晶有许多内容,如埃及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水城”威尼斯,湖光山色、浑为一体的“世界公园”日内瓦城;我国西安的秦始皇兵马俑,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古代著名的工程建设万里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现代的“南水北调”和“长江三峡”工程等。这些劳动人民和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具有强烈的艺术和思想感染力。
因此,地理教学中的美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片地理教学等待开发的肥沃土壤,在地理素质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效果。
三、地理教学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美育的重要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交流为纽带,用美的事物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共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这种感情教育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产生广泛深刻持久的影响。如何才能取得好的美育效果呢?
1.教学语言生动形象,体现“语言美”。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对许多地理事物缺乏感性认识,一些教材内容也因此变得索然无味。教师可对一些自然、人文景观的迷人风光、异域民族的独特风情,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描述,做到情真意切,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得到艺术美的享受。例如,学习北美洲的“五大湖”时,用“姐妹五个手拉着手,最小的一个有一支辫子甩到了大西洋”来形象描述五大湖,从而体现地理教学的“语言美”。
2.巧用文学语言,体现“文学美”。审美与文学素养密切相关。文学作品中常描写某种地理现象,适当地引用文学作品诗句,来描述和讲解地理事物和现象,可寓地理知识于文学艺术享受之中。如学习气候的垂直变化时,可引用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这些带有强烈文学色彩的语言,文字优美,构思巧妙,富有情景,使人产生美感,体现了地理教学的“文学美”。
3.将地理知识形象化,体现“形象美”。一切美的事物都是具体可感的形象。人们在欣赏各种事物而产生美感的时候,总是从直觉的形象开始的。地理教学应注意形象思维,把抽象概念和枯燥刻板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仿佛处在地理事物形成、发展的环境中。例如,在“中国行政区划”一节的教学时,要求学生反复查图,仔细观察各省(区)的轮廓图,联想生活中的实物图形。祖国版图轮廓像一只报晓的雄鸡,傲视东方,东北三省是雄鸡的头,新疆、西藏是雄鸡的尾巴,台湾岛、海南岛是雄鸡的脚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美感,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能力又可以促进审美能力的提高,体现了地理教学的“形象美”。
4.运用黑板图、板书和地图教具,体现“艺术美”。经常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独特风格。在地理教学实践中,黑板图、板书以及各种地图等教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教师用熟练的技巧、简易的笔法,把复杂的地理事物迅速绘成简略的黑板图,使静止的地图具有“动感”,使原来死的“哑图”变成“会说话的活图”,同时运用粉笔的色彩和谐搭配,颜色美观,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体现了色彩美和整体美。例如,在学习“长江”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先用白色粉笔画出长江干流形如不规则的“W”状的草图,然后边讲边画它的发源山地、注入的海洋,用蓝色粉笔把支流和湖泊画上去。这样,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能体现地理教学的“艺术美”。
5.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体现“行为美”。自然环境的“人化”,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工业“三废”以及生活废弃物对大气、水的污染,使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发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警报。教师通过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实例,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的迫切性,唤醒其忧患意识,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护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等环境道德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实践中去,为美化环境而努力,体现地理教学的“行为美”。
7.浅谈初中语文审美阅读 篇七
第一乐章铿锵的快板———在研读主题中感受美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所以阅读的过程就是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是在对作品主题的理解中感受美, 应该明确审美阅读的具体目标, 可以精心设计一个主问题, 再围绕主问题分解成直接或间接指向阅读目标的小问题, 驱动学生与作品对话让学生感受作品的美。
审美的阅读应该是精细的阅读、研究性的阅读。在和文本以及和作者的对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走进作者的世界, 感知作品表现的自然美、社会美、情感美等等。美学家帕克说“感觉是我们进入经验的门户”。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 审美当然也须从感知开始。审美感知力要求主体对美的诸因素能直接把握和领悟, 即通过感知形成表象入境见形, 从而激起美感, 产生美的愉悦。
例如初中教材中《散步》一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写一家三代四口人散步时为走大路还是小路发生分歧, 由“我”作出决定顺从母亲走大路最后又在母亲要求下走小路。以往对文本的解读往往只是停留在“亲情”的层面上。通过对文本的仔细研读可以领悟到文本的主题其实不仅仅是“亲情”这个层面, 文中更多地表现了中年人对家庭特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学生们读出了这一点的时候对文中许多句子就能够很深刻的理解:如读到作者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在小路上向菜花地走去, “我背上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时中年人美好的情感感染着每个学生, 这种审美体验非常真实。笔者在教学时还补充席慕容的《严父》作延伸阅读, 让学生对中年人的责任感和复杂的内心世界有更深的认识。
在初中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作品仔细研读深入挖掘美好的情感就能被学生接受。
第二乐章如诗的慢板———在品读语言中欣赏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与作品作者对话来获得对人生、人性、人情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这是学生获得审美心理体验的过程, 也是学生的语文素质、人文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和充实的过程。
笔者在教《蔚蓝的王国》一文时, 学生一开始觉得许多句子不能读懂:如“我不知道我的伙伴是些什么人然而我的整个身心感觉到他们像我一样年轻、快乐、幸福”, 怎么不知道自己的伙伴是谁?“四周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蔚蓝的海, 海面上闪烁着金鳞似的细浪, 头顶上是同样无边无际的、同样蔚蓝的海”, 头顶上怎么会是海?“驾驶它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 小船就飘到哪里去”, 心灵怎么驾驶船“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水流———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这里的爱情是什么意思?“我们每一个人都爱着的那个人———她就在这儿, 虽然看不见但近在咫尺”, 她是谁?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这些句子都解释清楚, 对初一的学生而言是不能理解的, 况且也不可能做到。因此应该从欣赏的角度对语言进行审美的品读。品读时要联系作者的创作特色和课文的体裁特点指导学生体会屠格涅夫在散文中用虚拟情景来抒写他的美妙理想与抽象理念, 使他的散文显现出一种虚幻而又明丽的美。在感受这样一种诗意的表达中, 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得以提高, 再回头看那些“读”不懂的句子似乎就能明白了。
第三乐章激情的畅想曲———在个性阅读中创造美
8.谈阅读教学的审美化 篇八
一、创设情境,感知美
对美的感知,是学生获得美育的基础与起点。作为儿童,其天生就对悦耳的声音、明艳的画面有一种倾向性的喜爱。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善于结合文本的内容与特点,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诗情画意般的氛围之中,使其在景中生情,产生感知美的冲动,从而有效获得美的体验与熏陶。
在《黄果树瀑布》一课的教学开始,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黄果树瀑布的录像。翠绿的青山、震耳欲聋的声响、宽幅的白练、溅起的如同雨雾般的水花……如此壮美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感受到黄果树瀑布之美,不时发出“哇”“哇”的惊叹声。视觉的感知之后,教师又通过唯美的语言介绍黄果树瀑布的重要特点,进一步激起学生想走进课文的欲望。这一番意境创设,让学生充分感知到美的同时,为接下来解读文本作了重要的铺垫。
二、品析词句,鉴赏美
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编排了许多文字优美、语言精当的经典名篇。教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文本时,要善于发现这些美的诱发点,引导学生潜心感悟与品读,以获得美的享受与启迪。
如苏教版第十一册中《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这一比喻,不仅形象地概括了夏洛蒂·勃朗特的人生经历,而且在表达语言上也充满美感。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艰辛”、“壮丽”、“傲放”、“风沙”、“仙人掌花”这几个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反复品析,体会这一句话使用的精当、到位。由“艰辛”和“风沙”去寻找主人公夏洛蒂·勃朗特所经历的困难,由“壮丽”、“傲放”去感悟她与命运抗争后的成功,由“仙人掌花”去解读她顽强的性格。如此品词析句,学生一定会深深地沉醉于语言之美中,也一定会越来越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三、入情朗读,体验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文章需要美读,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中表达出来。”根据文本的内容,或读出激昂,或读出委婉,或读出风骨神韵,或读出意态情趣……朗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阅读方式,不仅能有效地传达文本蕴藉的美,还能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验到无穷的美感。
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教师紧紧围绕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浓浓母子亲情,以读为抓手,组织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去解读、感悟文本,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指导学生读好文章第二、第三自然段中的重点句:“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质朴的语言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深深地叩击着学生的心灵,作者的愧疚之情也逐渐笼罩在他们心头。此刻,相信他们对母爱一定会有深刻的理解。
四、深化文本,创造美
经过上面三个阶段的文本解读,学生的情感在受到熏陶与感染之后,内心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这时,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领学生走出文本,实现对文本的升华与重新建构,从而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美的创造,获得审美的愉悦。
《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文章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一株生活在青海高原上的柳树。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与猜测,描述了柳树经历高原风雪、雷电轰击等恶劣环境的考验与洗礼,最终成就了独立而壮观的一方风景,体现了其强大的生命伟力。教师在带领学生解读文本时,引导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勾勒出一幅又一幅柳树接受生命挑战的画面;然后再抓住关键词语、句子,反复朗读、品味。学生的心灵在这样的解读过程中受到了洗礼,内心对青海高原一株柳流露出由衷的敬佩之情。在这样的情感基础上,进入到对文本深化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以“颁奖词”的形式给这株柳树献上最深切的敬意。在背景音乐的感染下,学生内心的情感再次氤氲弥漫,优美而富有深意的语言从笔尖缓缓地流淌出来:
①无限的力量,持久的考验,这是对生命的磨炼与塑造。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棵柳树与它同等顽强。它打破了世人对柳树的认识,让人感受到生命可以如此震撼人心。它是群柳之中永远璀璨的星。
②如果在风雪雷电面前它选择了却步,迎接它的只有失败和惋惜。不,它没有,它选择了坚守,选择了与命运顽强地抗争,最终成就了一方亮丽的风景。它是一株柳,伫立在青海高原上。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不断挖掘美的因子,有效实施审美教育;让学生的审美情感在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获得充分培养,继而使其在美的世界里,健康快乐地生活、成长。
9.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篇九
刘莹 綦江县郭扶小学
【内容提要】在审美教育中,语文审美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具有其独有的语文美。如汉语言的音乐美,汉字的形美、意美,文章的结构美、意蕴美,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美等等。那么,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接受这些美呢?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美感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即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新课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语文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此,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呢?这里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
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以仁学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和美善结合的美育思想,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美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淡泊一切功名利禄,追求至高至善的精神境界。情感是人与动物 的本质区别,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人的灵魂,没有感情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作品。优秀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们用心灵雕刻而成的,凝聚着艺术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我们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曾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感叹年华易逝,也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为贾宝玉、林黛玉惋惜。窦娥的冤情、鲁宾逊的坚毅、祥林嫂的不幸、堂吉诃德的可笑、于连的可悲等这些不朽的文学形象,曾无数次地震撼着读者。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的孤寂、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不管是“断肠”的“天涯沦落人”,还是意气风发的“风流人物”,都能通过这情感的共鸣,引发审美体验,领略人生的真谛,扬起生活的风帆。(黄静辉《略谈“情感熏陶”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美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文学形象中得到这样的体验和感受,并能够将之表现在自己的写作中。
那么如何在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利用新教材优势,进行审美教育呢?
一、从教学角度出发,施教者即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审美教育
(一)在教材文本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亮点
1、发现和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
语言是构成文学作品的物质材料,缺少语言的表达,即便构思再新、立意再深,也成不了一篇好文章。
朴素自然之美。语言的朴素美,离不开作者的精心加工,但又不能夸饰堆砌,而是来自生活,出自肺腑,朴素自然。如鲁迅在《秋夜》一文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似平淡,却有着强烈的艺术效果。
清新流畅之美。清新的语言,如春风拂面,爽心怡人。像王维的诗清新而又空寂,朱自清的散文清新而又自然,冰心的文章清新而又明丽等等,让我们体会到阅读的清新和流畅。
委婉含蓄之美。要让文章意蕴深邃,就须含蓄的表达,寄寓言外。如李白离开长安时,壮志未酬,当他独坐敬亭山,品味幽秀的风景,不禁感慨万千,脱口而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怀才不遇的寂寞情怀只能向敬亭山倾诉。
音韵和谐之美。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以上一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短短四句话,竟使用了七个叠音字、四个比喻、两句比拟,再加上长短句的交错排列,平仄的巧妙相间,便有一种节奏起伏,读来有音调和谐的美感体验。
2、发现和挖掘作品的结构美
文学作品在结构布局上讲究的是把语言材料合理地组织起来,因此,文学作品的结构安排必须具备美的准则。
整齐对称之美。中国传统美讲究整齐对称。如鲁迅的《药》,全文以药作为作品的中轴,以双线为结构,平行舒展,其中华老栓、康大叔、夏瑜三方人物分居中轴的各边,构成一个结构严谨的三角形,均衡对称,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作品鲜明的主题。
错综参差之美。整齐对称虽是形式美的主要法则之一,但有时有意破坏对称均衡,同样可以产生美的感受。如秦牧在《土地》一文中“骑着思想的野马,纵横驰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引出一个个土地的传说与故事,古今中外,纵横交错,而不显混乱,在参差中激发起读者的无穷情思。无怪乎美学家荷加斯认为,错杂也产生美。
金线串珠之美。作家秦牧曾说:“思想像一根线串起了生活的珍珠,没有这根线,珍珠只能够弃散在地。”如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描绘空山新雨的景色特征及诗人归隐山林的志向。不管是静态(明月松间照),还是动态(清泉石上流),都似一粒粒的珍珠,熠熠闪光,经“王孙自可留”的金线一串,凸显幽静恬美的意境。
曲径通幽之美。文学作品采用曲径通幽的结构既能丰富作品的内容,又能使文章深寓意蕴、耐人寻味。看吴伯萧的《难老泉》,作者并直入主题,而是从山西概 况写到省会太原,再从太原写到晋祠才收缩到“难老泉”,洋洋洒洒,写了五百多字,好容易才写到主题,却又蜻蜓点水,写起“桐叶封弟”等传说,把“难老泉”像远景一样推向深处,曲折优美、意蕴无穷。
3、发现和挖掘作者自我形象的人格美
文学作品的风格实质是作家的风貌、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体现。我们阅读作品时,就应细细品味作家自我形象的人格美。如古代作家:屈原的志洁孤芳、李白的傲岸狂放、文天祥的孤胆相照,历来为文人所称道。现代作家:像鲁迅的金刚怒目、魏巍的豪放激越、孙犁的淳美乐观,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志士。
(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和挖掘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朗读,诱发通感。
语文学科审美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完成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朗读对于语文课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环节。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美感,唤起内心的情愫。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也对朗读这种吟诵方式推崇备至。叶圣陶先生说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刺激学生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而怡情怡性,自觉接受语文美感教育。
如诵读《山中访友》,让学生一边美读一边想象,置身于作品的意境之中,然后诱导学生找出想象奇特的段落和句子来品析。又如诵读《春》的“春草图”时,轻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样就能表现出不经意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感受到春天那种生机盎然的气息。新教材中有许多美文,《济南的冬天 》、《在山那边》等等名篇佳作,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美读,直至背诵,烂熟于心,语言的分寸感、畅达感、情味感、美感才能更好地奔涌而来,学生才能更好的获得情感审美体验。
2、披文入情,激发想象。
入选课本的散文许多都是字字珠玑、声情并茂的美文,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如何让学生获得这些美感呢?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所以,在情感审美过程中,必须在具体状貌和整体形态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对先前相关、相似、相反的生活经历或感受的联想或产生这些方面的合理的新表象,才能使审美情感趋于深层。
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为例,前几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这里,作者并没有直接诉说旅人的悲凉情怀,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幅秋野黄昏的画面,而这幅画面又是旅人内在情感存在的外在形式。因此,可先让学生进行再现想象,根据诗文提供的描述在审美主体的意识中构成一个具体的形象:在苍茫的暮色中,旅人看到那已经干枯的藤条攀附着老树,几只寒鸦缩立枝头;地上一曲清溪,清溪之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不远处便是几间幽静的茅屋;一条苍凉的古道从脚下伸向远方,在萧瑟的西风中一匹瘦马驮着自己悄然踯躅„„这与其说是秋野黄昏的现实之景,不如确切地说是旅人悲凉心绪下的心中之景。当这些荒凉萧瑟的景物呈现于学生眼前时,意识的触角也就自然地伸向了旅人的内心深处,深深地体味到了他那旅途的艰辛和他寂寞、孤独、悲凉的悠悠哀愁。
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3、设置情境,激发情感。
语文教材是以语言材料建构而成的。语言就其总体作用而言可以分为认识性语言和情感性语言。语文学科美育在一般情况下凭借情感性语言进行,这一类语言不只包括形象描述语言,而且也包括议论抒情语言。“寡情即无鉴赏力”,激发情感便是美育的主要中介。
在赏析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边欣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边听歌颂父爱的歌曲《父亲》,从油画中父亲那深深的皱纹中,从音乐中歌手那充 满感伤的歌声中,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点滴关爱,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背影’只是一个表象,表达的‘父爱’也是浅层的父子情深,是人之常情,朱自清为何时隔八年才写呢?父亲如此钟爱儿子,是人之常情,还是另有理由呢?”问题的提出,便把读者带入特定的环境,渐渐地学生便能从事与情中找出深藏其中的“理”: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光景惨淡中,儿子便成了父亲老境中唯一依靠和寄托,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开这依靠和寄托。依恋怜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审美情感由此得以诱发。
4、创设氛围,开发美点。
审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系统,它需要其他各个系统的配合。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能够从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共同为审美教育创造条件。
首先在任课教师方面,应该优化教学语言,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于漪老师说,语文不是蜜,却能粘住学生。这就是创造性语言的魅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体现审美创造力,既讲究科学美,又讲究艺术美,以敏锐的审美语感体现语文表达的规范性、准确性、鲜明性和语言表达的形象性、生动性、音乐性,通过创造美的语境,再现文章的声感美,把学生带入意境,“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从而活跃学生的“思”,发展学生的“智”。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必须以其富有的审美创造力不断地感染学生,使他们不仅能提高审美感知力、鉴赏力,而且会自觉培养审美创造力,常会发表独到之见,写作也就会出现角度新、立意深、构思巧的佳作,并能迸发审美创造力的绚丽火花。
其次还要重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校外的艺术馆、博物馆,校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等;要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课外审美教育活动,如成立文学社、读书会、演讲团,举行语文的课本剧演出等。学校定期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强化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的手段,制作一些配合教学的录象、录音等课件资源,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总而言之,要在课内外、校内外组成一个立体的网络,形成一种系统性的“审美磁场”,给学生创造一个高品位的美育文化氛围。
要把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必须美化课堂教学,并且从我们自身做起。只有给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才能轻松地带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美的教育效果。
1、语言之美。教学语言应做到简洁而有条理,并随着课文内容、作品风格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在教优美的散文、诗歌时,老师的语言应文采飞扬、吐珠泻玉,议论文时爽朗明快、朴实稳重。当然,我们也可采用独特的个性化语言,或幽默风趣,或清新秀雅。总之,以学生接受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堂结构之美。课堂结构,应力避千课一面。心理学的实践表明,改变旧有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和学生注意力的最好方法。因此,语文老师,在一个阶段教学之后,要汪断优化课堂结构,提高45分钟的课堂效率。不过,如今日一变,明日一改,学生不得要领,会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
3、板书之美。好的板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板书设计不仅要做到紧扣教材,突出中心,简明扼要,而且还应美观大方,整齐对称,给人以舒适悦目的感官享受。
二、受教育的学生应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接受审美教育,激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创造
1、理解感悟、再现生活之美。通过对名家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如《雨中登泰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攀登进取的精神;《长江三峡》表现了作者感受大自然的伟力和壮观;《雄关赋》蕴含着作家的坚定信念“真正坚固的雄关,只有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同时我们可借助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美的再创造,达到审美教育。笔者在讲授描写自然景物的作品时,一般以”导游者“的身份出场子,通过朗读、讨论、主板等教学步骤、满怀热情地引导学生跟随作者一起去登山临水,去体会作者于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间倾注的情感,所蕴含的寓意,启发学生从最平常的一沟一壑、一树一石,去领略造化的神工,感受人类的伟大创造;再通过说家乡,写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热爱祖国一草一木的情感,来达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2、品味赏析、表现生活之美。让学生学会用一定的形式去表现美好的生活。怎样表现呢?如听《春》一课时,执教者让学生关注“春天的脚步近了”等拟人手法的运用,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及对未来生活的欣喜;又如 听《白杨礼赞》时,老师让学生感受作者用“挺直的白杨树”象征抗日战线上不屈战士,表达了作者对胜利充满信心。在讲授课文的同时,执教者重点讲解这些方法,讲练结合,同时又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力、理解力,让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准确地表述出来,并付诸笔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拓宽视野、创造生活之美。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审美素质的教育。学生不但要学好课本知识,还得开阔视野,丰富课外知识,增加阅读量,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有了积极性,就会自觉地阅读各类书籍,自身的审美素质在不经意间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对那些毁林砍树,废水污染河面等糟蹋自然美的现象,就会产生痛恨的情绪,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他们就会以大自然主人的眼光和胸襟,自觉地去保护自然美,创造自然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路之一,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则又关涉着人的心理、想象、艺术修养与情趣修养,必将完善和扩大以往语文教学的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有利条件,抓住学科特点,巧妙渗透,激发思维,并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发现美、追求美,按美的标准和规律 塑造自己的心灵,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在倡导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审美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资料】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美育原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谈阅读教学的审美化】推荐阅读: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体验08-05
例谈阅读教学中的精读06-29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07-17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技巧08-31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对话07-04
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综和教学论文)10-12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论文10-15
崔峦谈阅读教学09-25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策略的运用06-30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