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小学生作文600字

2024-08-16

喜迎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小学生作文600字(共8篇)

1.喜迎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小学生作文600字 篇一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短短一句歌词,却说出了无数人的心声。2019建国70周年临来之际,我们看到了祖国的越加美丽和强大,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憧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我和我的祖国2019庆祝建国70周年观后感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2019庆祝建国70周年观后感作文

亲爱的祖国,当第一抹霞光染到你身上时,我的世界便亮了。

你屹立于这神奇的土地五千年,阅尽无数繁华苍凉,哪怕时间变迁,五千年的流逝,那传承在历史间的“以国家兴荣为己任”的民族魂却从未流散。

时间展开一卷画面流光溢彩。

首先,看到的是被朝霞浸染的书舍。笑容如花的老者,一脸慈爱,手持竹筒,对三千弟子说:“士不可以不弥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摇头晃脑之间那拖长的字仿佛一首歌融入风里被传播到更远的地方;然后画面被瞬时拉长模糊的线带,最后重归于清晰。那是屹立于江边的屈子,他轻捋长须,对着滚滚东流的汨罗水长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白他只是一个不被重用的人,但就算这样他依旧思索,因为他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道理;接着画面的色彩开始离散,散开又渐渐地显现出江水模样。那是一条怒吼的江,江中有条摇摆不定的船,船上有一个声音大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虽不见人,但我明白他把命已看得很轻很轻……

然后的画面,只显现出淡淡的水彩。我只能听见平仄韵律优美的诗歌。押韵的长短诗,还有一清冽灵动的声音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那声音仿佛被风吹散,只有点点余音,依旧绕梁。

那淡淡的水彩,逐渐变稠。那是一个人头攒动的菜市口,画面定格的时候我看到的是他颈间涌出的热血,以及那句未消散的话:“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们都知道那是谁,也记得他曾说过“作为中国变法流血的第一人”。他爱他的祖国,他希望她繁荣,他也希望她不再迷茫,于是他献出了他的命,他死前还在笑,可是笑里绽放了那么多的难过。因为他一个人的力量还不足以动摇旧势力,可他相信他洒下的热血,还有他的死,能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

最后画面的色彩瞬间流散,只留下点点丝丝穿梭在其中的红,那红渐渐成了太阳的形状,我像是忽然明白了什么。

今天我不用为你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安静、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只是一名小小的中学生,恰若汪洋中的一滴水。而我的祖国,恰若升起的红日,我爱这轮红日,爱她骨子里的血性,爱她传承于历史间的“以国家兴旺为己任”的精神,爱她无数次的跌倒和站起。我相信在祖国红日渐渐升起的过程中,现在作为小水滴的我,总有一天化作她身后那片绚烂朝霞中的一缕,为她的繁荣献出自己所有的力量。我更相信无论多小的力量乘以十三亿都会变得不可小视。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吧,让时间的卷轴上那轮红日不断上升,让她的光芒照亮更多人的世界。

后记:亲爱的祖国,当第一缕笑绽放在你的嘴边时,所有的人都笑了,因为你就是我们的所有,你的繁荣就是我们的目标。

建国70周年主题征文

你是昂首高吭的雄鸡,唤醒拂晓的沉默;你是冲天腾飞的巨龙,叱咤时代的风云;你是威风凛凛的雄狮,舞动神州的雄风;你是人类智慧的起源,点燃文明的星火。你有一个神圣的名字——中国!我们是新世纪的文明开括者,我们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少年!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滋养了整片神州大地,我们都深深地爱着祖国。黄色的皮肤烙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1949年10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了。饱受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立起来,以一个泱泱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那是全中国人民最大的荣耀!光辉岁月弹指之间,今年10月1日,我们又将迎来祖**亲70岁的生日,一个举国欢庆的重大节日!

历经重重磨难,古老的万里长城依然挺立着不屈的胸膛,咆哮奔腾的黄河长江依旧翻滚着咕咕的浪花,天安门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依旧鲜艳得耀眼夺目,萦绕着阵阵书香的教室里童稚的孩子们朗朗的诵读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漫无边际的草原上不再弥漫着枪炮的滚滚硝烟,广袤无垠的土地上不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和平的歌声唱响了整片神州大地!中国已经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越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无数坚强不屈的华夏儿女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谱写了一段又一段的伟大 篇章!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里这样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祖国未来的重担在我们青少年一代的肩上,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新时代的少年,都肩负着建设祖国的远大重任。弘扬爱国之心,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磨炼意志,砥砺品格,刻苦学习,是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少年的必备品质!

让我们秉承着革命先烈精忠报国的赤子雄心,让我们承载着文人墨客名垂青史的奋笔疾书,让我们肩负着创建更辉煌祖国的重任!努力拼搏吧!弘扬爱国之心,树立青春之志!做个有用的中国人!

2.喜迎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小学生作文600字 篇二

今天是祖国妈妈60岁的生日。我早早的就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大阅兵的开始。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激昂的军乐声拉开了国庆60周年阅兵序幕。绿色的陆军方队、雪白的海军方队、蔚蓝的空军方队等14个徒步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动地而来。我最喜欢女民兵方队,她们着一身红装,表现出了女兵的飒爽英姿。接下来的装备方队更让人惊喜。有巡航导弹、新型战车、机动雷达无人机和卫星通信车等信息化装备,许多装备的性能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为国庆60周年阅兵画上圆满句号。

看了国庆大阅兵后,我也好像站在天安门广场一样。看到了军人的风采,看到了设备的先进,更看到了祖国的繁荣与强大。我们少年儿童更应该努力学习,肩负起接班人的使命,所谓少年强则中国强。

3.喜迎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小学生作文600字 篇三

在地球的北面,亚州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亲――中国。是您,给了我们黑眼睛,让我们从黑暗走向光明;是您,给了我们黄皮肤,让我们像黄河一样与生命抗争;是您,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出万千英雄。祖国妈妈,我爱您!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河山锦绣,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的祖国有雄伟的三山五岳――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有气势雄伟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有九大名关――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娘子关、平型关、雁门关、嘉峪关、武胜关、友谊关;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有无数人用鲜血、汗水与智慧筑成的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每一处美景都值得我们骄傲!

广阔中华的大地之上人才济济,我们伟大的祖**亲培养了不计其数的仁人志士。有学识渊博的孔子、祖冲之、司马迁……有医德高尚的李时珍、孙思邈、华佗……他们每个人都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新时代的中国也令我们骄傲。2008年中国奥运会顺利举办,中国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的殊荣是国人体质增强的最好见证;载人飞船在太空中自由穿梭,是中国科技发展的证明;世博会在上海的成功举办,使我们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了;汶川大地震与非典的流行,让国人的心更齐了,凝聚力更强了。这一切的骄傲都源于每一个中国人不懈的努力和顽强拼搏。

祖国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令我骄傲;大批仁人志士令我骄傲;祖国的秀丽的大好河山令我骄傲;祖国的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令我骄傲。让我们好好学习吧!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出力加瓦,让我们也成为祖国的骄傲!

建国70周年以祝福祖国为话题作文怎么写

祖**亲,你的伟大和雄伟是我们的骄傲,你对我们的养育是无限的,我会像爱母亲一样地爱你,妈妈!祝你生日快乐。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还有青藏高原比天空还辽阔”每当我听到高枫唱的《大中国》,我的心情就特别兴奋,或许这就是我爱母亲的原因把!

相信大家都知道万里长城把!它雄伟壮观,为我们中国添加了一份光彩。万里长城,我为你叫要,我为你自豪,因为有你的存在,中国壮观了;因为有你的存在,中国受到了外国人的夸奖很赞美。

万里长城是我们的骄傲,青藏高原也不例外。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看那雄鹰披着那霞光,像一片祥云……”这首歌青藏高原,伟大嗓子也暂时只能唱到这里,但每一次,我都像沸腾的热血,特别激动。因为,我特别喜欢青藏高原,虽然不曾看到此一游,但我对那里的美景是无限向往的。真因如此青藏高原也是我们的骄傲,不仅国内的朋友喜欢,也受到了国外的朋友喜爱。

我更是免谈了,我也是青藏高原的“粉丝”它的美景是我憧憬这想看到的,我追求的梦想“那就是青藏高…~~原

4.喜迎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小学生作文600字 篇四

我为祖国的壮丽山河点赞。我们的祖国是一个面积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有着汹涌澎湃的黄河;有着川流不息的长江;也有着巍峨的长城……这些山山水水都点缀着我们祖国,使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美丽。

我还要为祖国的历史悠久点赞。我们祖国的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有着值得我们骄傲的中国字;也有着我国特色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元宵节、春节等;还有我们祖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也有哪一些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这些悠久的历史使我们的祖国更加有文明,成为一个真正文明的国家。我更要为祖国点赞的是她的飞速发展。“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实现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梦想,更让我们祖国走到了新时代,更加发达。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终于让我们祖国成为了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家,不再成为一个弱小的国度。

我最后要点赞的是祖国的优秀儿女们,他们为我们的祖国作出伟大的贡献。毛泽东是我们中国的伟大领袖,他领导我们中国人民向胜利前进,成立了新中国。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他们不怕牺牲,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雷锋那种舍己为人、乐于助人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祖国无私地养育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应该也要回报我们的祖国。

5.喜迎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小学生作文600字 篇五

作者 张杰

特别喜欢歌曲《国家》中的一句词,“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前一阵,一条新闻让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感悟,再次刷新了我对这句话的认知。

睡前刷微信时,看到朋友圈里转发热烈的一段关于新闻联播的视频链接。这是新闻联播中的一段“国际锐评”,主题是: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

出于好奇我点开看了看,没想到这一看,竟然让我激动得不能自已。因为我从未看过如此让人激情澎湃的新闻联播。

“对于美方发起的贸易战,中国早就表明态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面对美国的软硬两手,中国也早已给出答案: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经历了五千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不过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道坎儿。没什么大不了!中国必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化危为机,斗出一片新天地。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美国下一步是要谈,还是要打,抑或是采取别的动作,中国都已备足了政策工具箱,做好了全面应对的准备。这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

虽然我非专业又不懂经济贸易,但看完视频的那一刻,浑身的毛孔瞬间就都打开了,激动到热泪盈眶。

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听到祖国如此强有力的回应!尤其是新闻主播说“打”的时候,就真的好像已经看到了千军万马随时待命地磅礴气势。“我们不愿打,但也不怕打!”而新闻联播中,最让我觉得踏实的一句话是“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这证明我们的国家不是茫然冒进、意气相争,而是进行了充分考虑、稳妥筹划!这才是真正的大国风范啊!

热血澎湃中,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网上流传的那张照片——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的背影。2018年4月9日,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上,他怒斥美国以谎言为由发动侵略战争,劣迹斑斑。可是,从他发表缴文开始,美英代表已经离席。会议结束后,这位外国大使的落寞背影被人抓拍下来。他拼尽全力也没能阻止美英法联军对叙利亚发动空袭。

2018年4月13日,超过100枚导弹飞往叙利亚,这个饱经战乱的国家再次被战争阴霾笼罩。城市满目疮痍,古迹摧毁殆尽;万千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没有人能想象到,这里的人们正在经历着怎样的苦难,在他们眼中,世界就是战火的模样……

年幼的孩子丧失了享受童年的权利,有一位摄影师把镜头对准小女孩拍摄,孩子却以为对方拿起的是枪,竟然本能地举起了双手。连年的战火,让成百上千的儿童再也找不到自己的父母。更有很多孩子在炮火中不幸遇难,父母们抱着尚有余温的孩子尸体,悲痛欲绝!

同样的年龄,当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里无忧无虑地搭积木溜滑梯,每一个小小成就都让父母雀跃;而战乱国家的儿童,却只能在煤场里日复一日地挥舞着榔头。当身为父母的我们在纠结到底给孩子选哪款小零食、护肤品会更好更安全时;有的地方,炮火连天已经成为了生活常态,就连给孩子干干净净、舒舒服服地洗个澡也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

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和平对于每一位普通百姓有多珍贵!相信面对着我们的祖国和战争国家的对比,大家都会明白。“颠沛流离”这个词儿,真的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艰难。

前几日从一则新闻中看到,呼和浩特市一高三学生收到了远赴西非维和的母亲给自己的最硬核高考应援,发来的合影中中国维和警察们摆出各种帅气姿势为他加油打气,其母亲也以视频形式代表全年级家长致辞。发言中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这个世界并不太平,而是你恰好生在中国”。

是的,世界从未真正和平过。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很幸运,生在了和平而强大的国家。这种强大,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更好的引领和平!

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多么庆幸和感恩啊!我的父母,能在这样的国土安享晚年;我的孩子,能在这样的国度慢慢长大;我和爱人,能在这样的国家努力奋斗。

祝福你,中国。祝福你,我的祖**亲。向您致敬,向那些为祖国繁荣富强无私奉献的先辈们致敬!为了更好的中国,我们新一代兵工人一定会把握新时代的大好机遇,继续传承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为国防事业挥洒汗水和青春。

只为您,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我爱你,祖国

作者:四年四班 汪帅宇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

我们的祖国是最美丽的,她的美让人百般嫉妒、万分羡慕。所以趁她虚弱的时候,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圆明园的熊熊烈火、甲午英魂的阵阵悲歌呼唤着中华民族的觉醒。“我爱你,祖国”,简简单单的几个字,道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正是因为有这样一颗爱国心,十几位先驱在嘉兴南湖上点燃了红色的火种,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无数仁人志士和亿万群众经过长达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换来了70年前的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声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从此,祖国焕发出无限生机,改革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卫星运载火箭、载人航天飞船在长天呼啸、在宇宙遨游,可上九天揽月;“蛟龙”“海龙”“潜龙”载人潜水器在深蓝纵横,不断刷新中国深度,可下五洋捉鳖。香港、澳门相继回归母亲的怀抱,相信祖国统一大业为期不远、指日可待;“一带一路”的伟大倡议正深刻影响世界变革。

祖国危难之际,梁启超曾发出呐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祖国昌盛之时,让我们捧起接力棒,一起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少年强,心飞扬, 败不降,最坚强。少年强,恕我狂,爱种在生命战场。”

同学们,祖国是我们最伟大的母亲,做为新时代的中国少年,愿奉献者的赞歌中有我们的音符,愿耕耘者的笔下有我们的痕迹,愿把我们的深情和热爱都奉献给这一方纯净的热土,愿把我们的学识和价值都化作爱国之心奉献给祖**亲。

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

我爱你,祖国!

献礼70年,讴歌新时代征文精选:演奏时代赞歌 歌颂我的祖国

中移铁通淄博分公司 王雷

我出生于1963年。从6岁开始,每个周末我母亲带我乘“绿皮”火车,从淄博去青岛跟我舅舅学习小提琴,需要7个小时才能到达,车厢内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很多旅客都是站着或找张报纸席地而坐,走道挤满了人群,一路下来,感到身心疲惫。

不到半年时间,我学会演奏几首乐曲了。

恰逢张店铁路小学举办庆“六一”儿童节师生联欢会,班主任及音乐老师推荐我上台表演小提琴。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登台表演。

七岁的我像一张白纸,单纯、懵懂,对社会、对人生心中充满憧憬、好奇。

面对台下1500多名师生,我心中无比激动,难免有一点紧张,我完整的将“东方红”乐曲演奏下来了,当我听到掌声响起来时,心中有一丝自豪感,我想:这或许是我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歌颂我的祖国吧。

在七十年代初期,“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声音、画面时刻在报纸、广播、电影、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频繁出现,在我懵懂的少儿时代留下了“红色”年代的深刻印象。

1976年10月,一声惊雷,“”被粉碎,“十年**”结束,万众欢呼,普天同庆。

我所在的张店铁路中学举办庆祝粉碎“”师生联欢会,我又被班主任及音乐老师推荐表演小提琴独奏,一首“祝酒歌”响彻校园......

此时的我已经初长成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我的心里想的最多的是,祖国历经磨难,百废待兴,我唯有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洒热血和汗水”。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全国掀起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

1978年夏季,我成为淄博市第一次初中升高中全市统考的一届学生,我非常幸运的考上了山东省重点中学----淄博市第五中学,开始了我艰苦的高中学习阶段。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成为当下的流行语,我也投入到埋头苦学的大潮中。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展生产力”’“农业大包干”等成为中国的最强音。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果断英明,毅然决然做出“拨乱反正”的决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的春潮也吹进了我们的校园,港台流行音乐及国内外古典、轻音乐等风靡全国,学校组织欢庆以“改革开发”为主题的校园师生联欢会,我又登上了校园露天大舞台,面对2000多名师生,演奏了著名小提琴独奏曲——-“梁祝”,表达了我及当时的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此时的我,已经在铁路从事通信工作12年。国家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主,全国各地纷纷兴起全民“下海经商”的热潮,我也从一名党务工作人员,进入到单位多经公司从事商贸工作,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青岛铁路分局举办庆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职工文艺汇演,我登上铁路职工俱乐部的舞台,满怀深情的演奏了小提琴独奏----“春天的故事”。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开放让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应提高。

作为已经结婚成家且有一子的我,看到祖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硕果,切身感到生活越来越好。

儿子六岁时,我复制了我六岁时跟随我母亲到青岛学琴的道路,我带儿子从淄博去青岛拜师学习钢琴。此时,乘坐“和谐”号火车只需要三个多小时,比七十年代“绿皮”列车提高了一倍。车内有了空调、暖气,卧铺,舒适快捷成为现实,火车的提速,正是祖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的真实写照。

我的工作也从铁路转为铁通,从为铁路通信服务转变为社会数字化世界和社会通信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铁通公司系统内的第一届联欢会上,我再次登上舞台,带上我心爱的小提琴,演奏了“阳光路上”,抒发对繁荣富强的祖国的一片热爱。

2012年11月及2019年10月,我国先后胜利召开了党的十八和十九大,我国进入以习近平为党和国家领导核心的新时代。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近期,中国制造取得了许多世界第一或令世界震惊的伟大成就:入选世界5G标准、“量子卫星”发射升空、大飞机成功试飞、载人飞船成功对接、三峡大坝、高速铁路、蛟龙潜水、辽宁航母、港珠澳大桥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习总书记倡导的“一带一路”,更是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赢得世人广泛赞誉。

伴随国家深化改革,铁通公司业务转型发展也踏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撸起袖子加油干”、“尽可能好,越来越好”已成为山东铁通公司发展的最强音。

国家富强、公司壮大,员工受益,我的个人收入年年增加,我们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好,深化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到了我们老百姓。

在今年年初的单位新春联欢会上,我又一次带上陪伴我50年的心爱的小提琴,登上舞台奏响最为流行且传遍大江南北的乐曲-----“不忘初心、我和我的祖国”。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的祖国即将迎来70华诞,我也将迎来56岁生日,工作39年,爱岗敬业,认真扎实为党工作,多次被省公司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省公司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祖国哺育我成长,祖国培养我长大,我与祖国共成长。

我要由衷的喊出: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骄傲!我爱你中国!祖国万岁!

今年春节,我和我母亲乘座“复兴号”高铁从淄博去青岛看望90岁高龄的舅舅,仅仅只用一个半小时就到了,车厢内的空调、软座、平稳、高速及优质服务令人惊叹,中国高铁的速度,正是中国经济及综合国力高速发展的缩影。

中国人民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更加豪迈的情怀,以更加矫健的步履,踏上新的征程,开启新的时代。

6.喜迎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小学生作文600字 篇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即将实现全面小康,我们的今天,是老一辈人所梦寐以求的明天,是落后国家还暂时得不到的明天。为什么我们能生活的如此幸福满足?是因为我们生在一个强大的国家。

十八世纪的中国可不是这样,当时清政府的麻木不仁,被鸦片毒害的半个中国,列强齐上的轮番侵略,一个富有的古老国度一点点衰弱下去。外国人叫我们东亚病夫,拍下我们呆滞木讷的影像。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的有志之士们迅速崛起,他们负重前行,他们推翻了改革也救不了的清政府,然后在一次次的尝试和坚持下建立了如今的新中国。现在的中国发展繁荣,国际社会听到了中国的声音,中国在世界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从而在外交发言中斩钉截铁,中国公民在国外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而某些不太强大的中东小国,没有人会听取他的意见,甚至于国内安全都无法保障。

这反映出一个很残酷的道理: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盛,才能保护自己的人民;而只有人民强大,国家才有希望。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如果没有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中国人如何才能从麻木中被唤醒?如果没有周总理的日夜不休,中国的外交怎会有如今的繁荣?如果没有无数有名无名人士一起共同为国奋斗,中国又怎么会像现在一样强大?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祖国的富强离不开我们。而我们的幸福生活也离不了祖国的依靠。

7.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征文 篇七

五年栉风沐雨,五年砥砺奋进。

这五年,是寿县堰口镇适应新常态,经济突飞猛进的五年;是堰口镇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民生工作取得不断进步的五年;是该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扶贫工作创造新经验、取得新业绩的五年;是堰口镇大发展、大建设的五年,也是综合实力上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受益最多的五年。

触摸堰口镇经济发展的“脉动”,“永立潮头”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实干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愈发强烈。特别是近两年来,堰口镇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励精图治,闯出了一条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

阳春三月,记者驱车来到寿县堰口镇,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里火热的工作激情、公仆的服务意识、优美的创业环境、良好的居住乐园。镇长袁同侠告诉记者:“这一切,得益于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得益于全镇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大力发展镇域经济

“善弈者谋势”。五年来,寿县堰口镇党政一班人始终把“发展镇域经济”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本土企业,积极吸引“凤还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实行“一村一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民富镇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助推民营企业创品牌、上台阶。在经济新常态下,该镇的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逆势上扬、高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总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筑巢引凤”。堰口镇党委政府立足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搭建工业发展平台,着力规划建设堰口镇锦绣工业园。园区规划占地5平方公里,一期实施2平方公里。修建繁华大道等主干道路“三横两纵”路网,给排水、供电、通讯、宽带以及绿化、亮化、消防同步推进,基本实现了“六通一平”。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00万元,并跻身于全县八个工业区之一, 目前入驻企业15家,协议引资5.8亿元, 6家企业正在洽谈落户建设事宜。

在现代农业方面,堰口镇大力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小麦高产创建整乡镇推进,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五年丰”,鳜鱼、甲鱼等名特优水产养殖和生猪、白鹅、湖羊等畜禽养殖持续增长,宝根园生态农庄采摘园、群力生态果树示范园等一村一品产业蓬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一五末的4541元增长到9112元。

在民营经济方面,五年新增民营企业33家、个体工商户212户;民营经济税收增幅达到25%。堰口镇鑫磊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禾众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荣获部级养殖示范场,堰口镇综合养殖场被省农委确定为省级水产良种场,该场的“寿丰及图”商标、精诚粮贸有限责任公司的“玉倩及图”商标被认定为**年度安徽省著名商标,寿县新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的“新亮”牌打火机被评为**年度六安名牌产品。

据了解,堰口镇**年的财税收入已超过**万元,是十一五的1.3倍。累计引进招商引资项目46个,到位资金1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六家。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5.3亿元,是十一五的3.1倍。

强力开展精准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堰口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全员参与,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加强产业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扶贫行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地推进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全镇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07户6483人。其中五保贫困户402户458人,低保贫困户824户2270人,一般贫困户1081户3755人。因病致贫506户1553人,占比24%;因残致贫543户1652人,占比25%;因学致贫196户755人,占比12%;缺劳力致贫406户522人,占比8%;其他原因致贫656户**人,占比31%。

现已脱贫户5669人(**年脱贫334户920人,**年脱贫341户1050人,**年脱贫264户801人,**年脱贫342户1026人,**年脱贫716户1872人),未脱贫人员310户814人。按农业人口59090人计算,贫困人口发生率为1.38%。

值得一提的是,**年堰口镇实现健康脱贫全覆盖,家庭签约服务6791人。针对贫困户开展“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解决了贫困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据统计,该镇去年贫困人口在各级医疗机构住院676人1196次,住院总费用714.4万元,新农合补偿金额449.9万元、大病保险47.7万元、民政救助64.4万元、财政兜底0.46万元,351综合医保政策享受676 人。180政策享受84人补助金额3.5万元。

许寺民族村是省财政厅、省新闻出版局联合结对帮扶的贫困民族村,根据省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共同发展”提升行动联合攻坚的方案》和省财政厅厅长罗建国率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到许寺民族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讲话精神的要求,以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为出发点,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农田保护、整村搬迁、公共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扎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实现整村搬迁。

竭力建设美丽乡村

“交错纵横的街巷,干净整洁的庭院,别具异域风情的民居……”走进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十字路中心村,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村庄秀美、村风祥和的迷人画卷。一幢幢整齐的砖瓦房排列在宽敞整洁的马路边,忙碌了一天的村民聚集在文化广场上跳广场舞,用欢快的歌舞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

寿县堰口镇以集镇改貌、中心村建设、自然村庄整治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工作,努力建成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总体目标和集镇总体规划,完成了堰口街区总规范围内的给排水、道路勘测、规划设计工作。总投资1.7亿元建成魏岗中心村、江黄中心村、十字路中心村,八沟新村、小集新村,总建筑面积约11.5万平方米。水、电、路配套,污水处理、电信、有线电视、休闲场所设施完备,并全面实现了绿化、亮化。其中魏岗中心村264户,被列为**年度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江黄中心村460户,被列为**年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十字路中心村180户,被列为**年度省级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总投入720万元对刘圩中心村进行改造,被列为**年度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为打造环境优美的自然村庄,该镇投资400多万元对老庙集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拆除乱搭乱建,拓宽道路,新修人行道、下水道,进行绿化、亮化,修建两个小型休闲广场和文化墙,对两边的建筑房屋墙体进行改造,保持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投入160余万元,对十路街道程郢组、青莲村尹店组等6个自然村庄进行了整治,修建运动健身场所、门前路面下水道,进行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安装健身器材,实现了道路硬化、立面美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居住休闲化。

全力增强民生福祉

“民生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堰口镇党委、政府将民生工程列入重点工作常抓不懈,多措并举推动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切实把民生工程打造成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平台,全力增强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年来,堰口镇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低保金、优抚金按时发放到位。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群众参保率达到9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60岁以上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这五年,该镇累计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300.76万元。有771人(次)领取奖扶资金76.7万元,929人(次)领取奖扶扩面资金55.7万元,40人(次)领取特扶资金16.2万元。

加强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宣传和兑现,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计生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努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全镇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42%,位居全县第一。围绕农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共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63个,累计投入资金1994.7万元,其中财政奖补1288.2万元。

8.喜迎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征文小学生作文600字 篇八

庆祝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征文7篇

【篇一】

刚刚记事的时候,幼儿园的老师就曾在小小的课堂上给我们讲“祖国”,“祖国”是什么?有一年的清明节,我跟母亲乘坐去往花桥老家的小巴车,透过窗户看到远远的小山坡被油菜花装点得十分的艳丽,顺口就说了一句“妈妈,妈妈,你看哪里,祖国美丽得跟画儿一样!”引得了同车人的一阵哄笑。那个时候眼中的祖国没有具体,就认为那一排排坐落的小山坡、那一头头翻耕的小水牛、那一片片错落的小村庄,还有来往县城与乡村之间的所有,就是祖国。

小学到初中,我经历了1997年的香港回归、1998年的抗击长江大洪水、1999年恢复行使澳门国家主权。我眼里的祖国是一个强大力量的集体,在当时抗击长江大洪水时,多少军民驻扎在武穴三镇的长江干堤上,守护着三镇的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当撕下历史里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在香港、澳门升起五星红旗的时候,流浪在外的同胞们欢庆不已,祖国的领土更加完整。我的祖国就跟母亲一样,不让自己的孩子在外面遭受任何外人的伤害。

2006年,我来到了武汉,到汉阳的一所大学。清楚的记忆着入校时,上午的班车从武穴到武汉,转乘多辆公交车后都已经到晚上了。离开了汉阳的中心王家湾以后,就只能看到孤单的龙阳大道还有漆黑的车内的寥寥几个乘客。自从06年,汉阳区也开始了快速的建设变化,拔地而起的摩尔城,规模越来越大的东风汽车城,身边的一切都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着,2008年学校的一些志愿者被招募,参与到北京奥运会了,志愿者中竟然还有同班的同学。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我离奥林匹克如此的近,就像一伸手就能触摸得到那样。我的祖国就如一只搏击长空的大鸟,张开千里巨翅俯瞰着这世界民族之林。

2015年,我参加省考分配到了龙坪镇,这个有着上千年的小乡镇。这里看不到大城市那样眨着眼那样变换的发展变化,但却有日积月累,水滴石穿那样的传承和人们的守望。2016年同样是抗击长江大洪水,我和我的同事们驻扎在下冯村的长江干提上,有一个小男孩跟随着母亲到江堤上来找爸爸,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小男孩很开心的钻到了他父亲的怀里。小男孩好奇的看着我们,从他的眼里我感觉回到了18年前我好奇的看着当年驻守在武穴江堤上我父亲的同事们那样。长江依然流淌着,但驻守人却成为了我们。祖国是家,是一个千千万万的家,以前是父辈们的付出,现在是我辈们的回报,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守护的家。

祖国,你一直都是一条大江,从珠穆朗玛一直奔腾汹涌的流淌到这里直入东海;我愿意化为一条小河,缓缓的环绕在龙坪镇的港渠之间,为这一方平静的土地带来滋养、生机。祖国是大江,我愿意成为小河。

【篇二】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最近每每看到电视上播放《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我总要停下来把它看完,并跟着哼唱。电视上各行各业的人都在高声唱着这首属于祖国和我的歌曲,令人振奋,令人神往!

70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微不足道;但在新中国成长历程中却足以刻骨铭心。70年,斗转星移,不移的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奋力崛起之志;70年,风云变幻,不变的是华夏儿女披荆斩棘、赤诚报国之情。

我们伟大的祖国,经济繁荣发展,政治形势稳定,社会共同进步。现在,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根本利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

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偶像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志,我不禁想到毛泽东主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精神,这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新时代,我们更不能忘记祖国予我的意义,要坚定我和我的祖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坚定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那时我还是少年,我骄傲我的祖国像只雄鸡,屹立在世界版图的中央;那时我还是少年,我骄傲我的祖国有美丽的东方之珠,维多利亚的港湾是如此的迷人;那时我还是少年,我骄傲我的祖国有一个叫做台湾的宝岛,日月潭的湖水是我心心念念的向往;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所说,日出东方,其道大光,而今,在党的领导下的祖国,欣欣向荣共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相信祖国未来一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我也将是这其中创造美好的一份子!

【篇三】

无论在何时何地,每当响起国歌总会有一种骄傲让我热泪盈眶,总是会因生在中国而幸福,因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忆往昔峥嵘岁月,百年历史浸满了多少屈辱的泪水,我们曾背负落后挨打的枷锁,在黑暗中艰难地蜗行摸索,在泥泞里唱着疲惫的挽歌,数十年抗争又流尽了多少中华儿女的热血。九十年前,一艘南湖上的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中国革命放射出第一缕绚丽的曙光。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航向。党以七月的名义,呼唤八月的南昌风暴,点燃秋天的井冈星火,唤起了长矛、大刀和红缨枪。九十年风雨兼程,说不尽的坎坷沧桑;九十年风云巨变,道不完的丰功伟绩!忘不了,太行山下抗日的烽火,忘不了,微山湖畔的凯歌嘹亮。在无数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党旗上,翻卷着的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怒涛,流淌着的是为保家卫国而澎湃的血浪。

沧海桑田,神州巨变。如今,祖国在成长,如雄鹰展翅,美丽中国,惊叹了世界的目光。凝视火箭点燃的瞬间,升腾起无限的荣光,乘坐“复兴号”动车,满载幸福的行囊。奔驰在跨海大桥上,碧海蓝天令我们诗情荡漾,踏上穿越沙漠的京新铁路,四季变换让我们豪情激昂。当你聆听阅兵队伍里铿锵的脚步声,当你寻觅浩瀚苍穹中“天眼”的踪影,当你惊闻“神舟”与“天宫”的成功对接,当你见证大海与高铁邂逅的美丽传奇,当你亲临洋山港全自动的装卸现场,当你理解“一带一路”融入世界的构想,你一定会情不自禁的高唱:厉害了,我的国!祖国的成长,承载着几代人的心愿,一代又一代的拼搏,才赢得了今天的辉煌!

祖国在成长。吾辈青年更该应奋发向上,锻一身好本领,加紧脚步紧跟祖国的步伐,我与祖国同成长,我不停止脚步。成长的过程是痛苦,正如祖国,纵使前方荆棘满地,历尽磨难终取得耀眼成就。而我哪能丢盔弃甲,暗自泄气,我愿忍受这痛苦,破茧成蝶,紧追祖国的脚步,我和祖国同成长。

【篇四】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最深的感受是住房——家的变迁。

父亲1964年在昌吉参加工作,1990年以前,我们一家四口人居住在不足20平方米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里,一间当“客厅”兼父母“卧室”,半间是我们兄弟俩的“卧室”,过道是“厨房”,摆放煤气灶,简直就是“蜗居”。那时候,一遇下雨天,雨水就会顺着屋顶流进屋内,我和哥哥就用盆子接。记得有一次夜里下大雨,屋内漏雨,土坯墙经水一泡,墙皮就吧嗒吧嗒往下掉。雨滴落在大盆小桶里的响声不绝于耳,睡梦中的我,时常被雨惊醒,难以入睡。

当我们兄弟俩上中学的时候,房子显得更加拥挤。尽管我们利用了一切空间,上下床,箱子、柜子都高高码起来,还是免不了碰胳膊绊腿。实在将就不下去了,父亲便在煤房里打扫出一片空地,用白纸把墙壁糊了一遍,支了张床板,便成了我栖身的地方。

1990年秋,父亲单位盖起了一栋住宅楼,分给我家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看着这套三室一厅的新房子,甭提有多高兴了,除了有单独的厨房和卫生间,我和哥哥也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举家迁入新居的那一天,我特意买了一挂鞭炮,以祝贺我家乔迁之喜。

2000年,我家又搬进了设计新颖、精巧别致、设施齐全的新楼房,父母再也不用为冬季养花发愁了,因为新居有一个阳台,是很好的温室花房。

2006年父亲调到乌鲁木齐市工作。不久,父亲单位集资建设高层住宅楼房。楼房建好后,父亲分到一套120平方米的新房,三室二厅一厨一卫。房间布局合理,宽敞的客厅,明亮的厨房,光洁的卫生间,还是地采暖。2016年,我家从昌吉搬到乌鲁木齐。搬家那天,亲朋好友都来帮忙,大家对新房子赞不绝口。父亲感慨地说:“看看现在,想想过去,都是党的政策好,我们生活才发生了巨大变化,你们更应该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父亲说的是心里话。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稳定,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国民经济呈现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我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如今,哥哥是一位公安民警,我是路政执法人员,各自成家立业,过着幸福的生活。

当我独自坐在窗明几净的屋子里,回想起我家住房的变化,感慨万千,从土屋到楼房,从小房搬到大房,我家的变迁,印证着时代的发展。当我看到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看到公路两旁各式各样的居民楼时,都会为自己生活在这美好的时代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篇五】

“你看,我们退休了有退休金,看病有医保,老了可以免费乘坐公交,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到,现在的日子真好,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这是我已经70多岁的母亲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父母亲都是山东人,都是出生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国家遇到了三年自然灾害,为了吃个饱饭,爷爷所在村子的村民们四处逃荒。爷爷、奶奶和三个孩子的日子也已经到了揭不开锅的境地了,只是还没有想好逃荒的目的地。

爷爷的一个同族兄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兵,来信告诉爷爷兵团是一个“可以吃得上饱饭的地方”,并劝说爷爷到新疆去讨生活,那一年爷爷刚刚40岁,父亲刚刚十六岁。

思前想后,爷爷奶奶最终决定,由爷爷带着最小的孩子——我的父亲来新疆讨生活。据我的父亲讲,当时他们从莱阳坐汽车到济南,然后从济南坐火车到兰州,再从兰州坐汽车几经辗转才来到新疆乌鲁木齐,然后到达现在所在的兵团团场,这一路走了近二十天。

来到新疆八年后,父亲和差不多同年从山东来新疆讨生活的母亲结婚了,同时父亲和母亲双双被吸纳为兵团职工。

“刚刚来的时候,这里除了几排用作农场办公室的土坯房子,就是一片长满了各种梭梭、红柳和叫不上名字的野草组成的大草滩。我们住的是地窝子(即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平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席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以抵御风霜雪雨)。”

对于在兵团团场的那段生活,母亲至今记忆犹新。

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没有可以耕种的土地,就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辟,没有住房,就凭着人挑肩扛进行建造。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十年后,父母亲结束了住地窝子的日子,分到了两间属于自己的干打垒土坯住房。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化,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后期,我家所在的连队每个居民家庭都有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自来水也通到了家家户户。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各个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父母亲享受着兵团危旧住房改造政策,拿出多年承包土地攒下的积蓄,率先在连队建起了占地面积一百平米左右的砖混结构的平房。电灯广泛使用后,电话、电视也逐步成为寻常百姓家再普通不过的消费品了。只是,那时候,对大多数兵团团场的一名职工来说,距离曾经想象中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美好生活似乎还有一些距离。

时间进入了二十一世纪。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开启了新疆发展史上的新纪元,吹响了兵团快速发展的冲锋号,推动了以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为主的“三化”建设进程。

已经退休父母亲毫不犹豫地拿出了积攒多年的近15万元钱,在团场场部买了一套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三室两厅的楼房,高高兴兴地搬进去了,真正实现了萦绕在他们心间几十年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化生活梦想。

虽然住进了水电暖齐全、宽敞明亮,电灯、电话、电视、燃气一应俱全的楼房里,但父母亲仍然不舍自己在连队工作生活时居住过的砖混结构的平房,每到春季,闲不住的他们就会搬回去侍弄房前的土地,种上各类瓜果蔬菜,养鸡养鸭,还不忘在边边角角种上各类花卉。到了初冬,带着满满的收获再回到楼房居住。

父母总会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我们赶上了这么好的时代,感到非常幸福!你们也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好日子和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篇六】

“爸爸,那是什么山呀?”

“那座山叫妖魔山。”

父亲抱着孩子,坐在一个废旧轮胎上。路上的水泥车来来往往。灰黄的烟尘折射着深红的阳光,还是有些迷茫。孩子在父亲的怀里,抱着一只已经没了眼睛的毛绒猴子。

“为什么要叫妖魔山啊?”孩子转过头看着父亲。父亲看着那座山,缓缓道出了她的故事。

“以前啊,咱们这儿有一条很大很大的河,但是有两条巨龙一直住在这里,兴风作浪,祸害百姓。后来,西王母娘娘为了百姓的安宁,将这两条龙压在两座巨塔下面,一座就在咱们看到的妖魔山上,另一座,在红山上。”

“难道山上真的有妖怪吗?”

父亲笑着看怀里满是疑问的孩子:“是啊,听说牛魔王的家还在上面,说不定哪天你不听话,牛魔王就会下来把你抓走,就像这样。”密密麻麻的胡须蹭在孩子的脸上,有些扎人。

夕阳西下,深红敷在远处的高山一侧,成群的鸽子在烟囱的迷雾中寻找着回家的路。

母亲准备好了晚饭。简单的酱油调料在掉了色的大碗里沉着,雪白的面条盖在上面,放上几缕菜叶,才不会让这面条看上去突兀。有的饭菜虽然简单,只要家人在一起,就弥足珍贵。

要下雨了,黄彤彤像纱一样的东西盖住了本就不大明亮的太阳。一片灰黄在山顶上滚动着。慢慢地,那灰黄的物体开始向山坡下滚动。像是翻腾的浪、积卷的云,更像无数战马在荒漠奔腾厮杀时所激起的层层尘雾,奔涌向前。当这尘雾翻滚至山脚,突然炸起,向着四面腾去。

一阵烈风让孩子有些站不住脚,原本的灰黄看上去更加黑暗。狂风大作,路面上到处翻滚着不知从哪里来的广告牌与垃圾,刺耳的声响填满了周遭的一切。

孩子用瘦小的身躯竭力顶住两页木门,可门外像是有庞然大物,不断地试图顶开。父亲拉过孩子,用手腕一般粗的铁棍支起家最后的屏障。

“今天这风还真是大啊。”父亲笑着说道。那爽朗的笑声盖过了孩子的恐惧与房内的尘土。

当世界逐渐安静,父亲缓缓打开门,眼前只有还未褪去的灰黄,和遍地的凌乱。

“风还会再来吗?”孩子站在父亲身边,环视着周遭的一切。“放心吧儿子,风不会再来了。”父亲笑着说道。

“会越来越好的,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当我再来到这个地方时,已经过去了十八年。

空气没有了记忆中的晦涩,阳光显得格外通透。坚硬的水泥路面被崭新的沥青所代替。路上也已看不到来来往往伴着迷眼飞灰的水泥车。

远眺而去,成片红色的房顶在阳光的照射下是那样的清亮,屋旁的树木并排生长,枝叶繁茂,油亮的叶片在风的轻抚下婆娑。

“妖魔山”依然横躺在那里。她还有个美丽的名字——雅玛里克山。

曾经赤裸的灰黄山体如今在连片的树木装点下显得不再那样清冷,她曾经的狂放在这一抹绿纱的装点下,变得温暖动人。山脚下,鸽哨的清脆声响不断徘徊在这蔚蓝清爽的天地。

不见了参差不齐的烟囱;不见了令人不适的黑烟;不见了坑洼土地与垃圾遍布;不见了记忆中的灰黄尘土。那曾是我记忆中的灰暗,如今已是色彩斑斓。

落日的橘黄打在脸上,略感刺眼,山的一侧在光的映射下有些红了脸,平静的如同准备入睡了的样子。清风徐来,我仿佛听见了密林叶间的沙沙作响,午间的炙热一下就冲淡了去。

驱车回到家中,扑面而来的饭香让我的胃最先哀嚎了起来。母亲看到我进了门,拍了拍身旁的父亲,便小跑着去了厨房。

伴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身形已没了儿时记忆中的那样,父亲的脸上也刻满了时间的纹路。个头高过了我的弟弟早已在大快朵颐了。饭桌上,精致的餐具让饭菜看上去愈发可口,父亲笑着夸赞母亲的手艺,我也在一旁不停地附和着。

有的饭菜,只要家人在一起,就是那样的弥足珍贵。

电视里正播放着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回顾专题片。虽然没能看到前五十年的波澜壮阔,但在我所能看到的二十年里,我见证了一个家的成长,见证了一座城的蓬勃腾越。

“会越来越好的,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美满幸福的家,华丽蜕变的城,无比自豪的国,我爱着我所珍惜的一切。

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为你保重自己。

谢谢你,我的家;

谢谢你,乌鲁木齐;

谢谢你,我的祖国。

【篇七】

我的爷爷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支边青年——1958年,乌鲁木齐铁路局印刷厂招聘印刷工人,爷爷作为为数不多的识字人,从甘肃天水来到了新疆。

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连绵起伏的山脉、一眼望不到头的绿皮火车,是新疆留给爷爷的第一印象。那时兰新铁路刚刚修到乌鲁木齐,南北疆还没有铁路,从天水到乌鲁木齐也没有直达车。他是坐了汽车,又坐火车,一共花了6天的时间,才来到乌鲁木齐。当时铁路局这片尚属郊区——甚至连柏油马路都没有几条,两排低矮的瓦房,人烟稀少……

爷爷没有皱眉,住下了,如远方飞来的燕子。可燕子,有春去秋来的迁徙,爷爷他们没有,到了新疆,变成了留鸟。

70年来,依靠国家的技术资金支持和乌铁人的艰苦奋斗精神,这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兰新高铁已经运营四年多了,从乌鲁木齐到兰州仅需12小时,乌鲁木齐到全国多数城市都有了直通车,其中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开通了直达特快。频繁的调图,只为提速扩能。南北疆城际列车“公交化”了,形成了5个小时的交通圈,提升了老百姓的出行效率,切实改善了疆内中小城市间的交通条件,加快了地州城市间的互联互通,更是对新疆的区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买火车票再也不用熬夜排队了,电话订票和网上订票,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伊犁的草原、喀什的老城、阿勒泰的喀纳斯、吐鲁番的葡萄沟……铁路,给旅游注入了新的生机,安全、舒适、高效……将新疆的美展现给全世界。

现在的铁路局,已经是乌鲁木齐市区最繁华的商圈之一——公路交通呈立体式发展,不仅马路修得宽阔平坦,还有纵横交错的立交桥……路边绿树成荫、高楼林立、人流密集,大型商场、院校、医院、公园一应俱全,各种国内外的品牌店、专卖店百花齐放。

当速度把一天变得更长,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建设家乡;当速度把思念的距离缩短,亲情的牵挂就会不再遥远。70年,可以是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是老中青三代人共同奋斗过的青春,更可以是从贫瘠到富饶的见证。

正是有了人们一代代的坚守,才让荒野变成了家园。

庆祝建国70年征文6篇

【篇一】

前几天外出打车,汽车电视播送了一段1999年的春晚小品,由宋丹丹、赵本山主演《昨天、今天、明天》。可能是年岁渐长的缘故,对过去的那些影片、节目,总有一些怀旧心态,也总能饶有兴味地领会到一些新东西。

“我是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准备跨世纪。想过去,看今朝,我此起彼伏……”时隔二十年,当再次听到这句台词时,内心不由一颤,我不禁联想到了我的母亲。

母亲是1962年生人,出生在陕西省镇安县的一个贫穷山村里。没上过学,从小就被外公撵去放羊,在家排行老大,所以外公叫她“大女”,但村里人都习惯叫她“羊女”。四十多岁的时候还没进过城,也不知道“山外”长啥样,所以“过几天好日子”“去山外转转”,成为了她最大的愿望。

婚事

1979年,母亲17岁。

大山里的农村,女儿家普遍早婚,大致十四五岁就出嫁,算起来,母亲是比较晚婚的了。听长辈说,年轻时的母亲,是村里有名的“俏姑娘”,从十二岁起,就有远近的人来提亲了,其中自然有母亲相中的“心动男生”。但那时的婚姻,全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容得儿女自行做主。虽然自家条件不怎么样,但外公眼光却很高,前来提亲的人差不多都吃了“闭门羹”。母亲的婚事就一直没定下,这一拖就拖到了十七岁。

我们家也是个“穷家儿”,外公自然是瞧不上的。但眼瞅着母亲年龄越来越大,外公也着急。爷爷找了好几个“媒人”,费了很大功夫,终于是说动了外公。又请算命先生占了好几卦,查清了父亲和母亲的“八字”,办齐了“三媒六证”,挑定了日子,这才和父亲拜堂成了亲。

爷爷是读过八股文的,性格更是古板,眼里可看不得人闲着。母亲刚嫁来第三天,就被呵斥着去大队“上工”,父亲拗不过,只好带着母亲来到公社,领了半年的“集体活”。那时做活按“工分”算,劳力每天10分,不带孩子的妇女每天5分,带孩子的妇女每天3分,活计的内容大致都是费体力的修路、刨地、垒田,每天工作11个小时,每3个小时能休息20分钟。休息时间,男人们多扎在一起抽袋旱烟,女人们就排着队列做“工间操”。

听母亲说,那时每天有两顿大锅饭,时间分别是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吃食都是包谷糊汤(玉米榛子和水煮成的粥),因为榛子很少,煮出来后的水基本还是清的,用当时话说是“能照镜子的汤”。“下饭菜”只有盖菜(白菜的一种)做的酸菜,幸运的能在菜里拾到几粒夹生黄豆,那香味儿就够回味一天了。

晚上“放工”,做了一天活儿的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家里有3间石板房,那是爷爷年轻时候建的。用“洋火”点上煤油灯,依稀能看见一张条桌、两口箱子和一对板柜,那是母亲的“陪嫁”。普通家里是很少有“现粮”的,不然会被队上说成是“走资派”;就算有点粮食,也会被家中“管事的”(爷爷)藏起来,留着过年吃。所以母亲只能在锅灶煮几颗白天工地里捡来的苦麻菜(蒲公英)或者冻土豆,那便算是“宵夜”了。

为了省灯油,吃完后就赶忙灭灯睡下,在饥肠辘辘的睡梦中迎接第二天的到来。

分家

1989年,母亲27岁。

“包产到户”时,家里分到了3亩地,父亲请人在老房子顶头接了一间石板房,搭了一间“灶屋”,便算是和爷爷分了家。

父母亲虽然独立了出来,但要负责种全部的地。那些地土壤很薄,用老家话说叫“板地”。每年能收点玉米、小麦、土豆、包菜,产量虽然有限,不过吃食总算是丰富了不少。包谷糊汤变得浓稠了一些,和土豆一煮,便成为家家户户的主食。小麦还是珍贵的,拿石磨一磨,做出来的“黑面”馒头和手擀面,便是招待“贵客”稀罕物。“油水”大致没有,多是用漆树籽榨出来的“漆油”,凝固成型后和黄蜡酷似,在热锅上抹一抹,便是炒菜煮饭的食用油了,不过全得趁热吃,要不然一凉,“漆油”就会重新凝固,吃起来“腻嘴”。

“苦还是苦,但比起以前,是好了太多”,母亲说。这时乡亲们嘴边常挂着一句话,就是“三中全会好啊”。

母亲养了几只鸡,在那时的村里,算是比较“流行”的法子,因为当时的鸡蛋是可以当钱用的,毕竟粮食要用来“糊口”,最有交易价值的,就是鸡蛋了。像母亲这样的家庭主妇,对鸡仔们更是望眼欲穿,每天早上都要把前天洗碗剩下的“饭渣”洒在鸡圈前,来“讨好讨好”这些土鸡们。鸡圈门一开,母亲就堵在门口,挨个把每个鸡屁股都摸一边,看看哪只会下蛋,以此来估计当天的“收成”。就这样,土鸡成了农村家家户户物质和精神的“寄托”,我们当地形象地称之为“鸡屁股银行”。

那时的物价很低,鸡蛋大致5分钱一个,一个鸡蛋可以换一大堆“水果糖”,存上几个鸡蛋,就可以拿去换些盐、针线、棉布等日用品,以及蜡笔、铅笔、毛头纸等学习用具。40多个鸡蛋,就可以换一匹够做一件衣服的花布。做完衣服剩下的“边角料”,手巧的母亲就拿“刃片子”(用废的菜刀)裁好,给姐姐缝成一个文具袋;再剩的小块儿,可以拿来做补丁,往破衣服上一缝,显得格外“耀眼”;实在用不了的花布“绺子”,母亲也不会放过,往一起一拼接,就成了姐姐的“头绳儿”,系在头上可漂亮了。

村里通了电,灯泡一亮,满屋子都亮通通的。母亲可开心了,她说“再也不怕踩缝纫机扎着手了”。邻家的堂哥老早就出门打拼,年底回来带了两个“洋玩意儿”——电视机和“大哥大”。这把全村都震动了,每天干完活儿,大家就早早来堂哥家等着看电视,挤了满满一屋子。《封神榜》《新白娘子传奇》《白眉大侠》等片子,是大家津津乐道必“追”的剧目,母亲也是乐在其中。

堂哥当然是最神气的,把他的“大哥大”天线拉的老长老长的,还故作神态对着喊“嗯,啊,好的,明儿联系”,引得大家脖子抻得老长老长。毕竟大家都不懂,那会儿村里还没信号。

姐姐已经9岁,马上要念三年级。每学期18块钱的学费,让家里左右为难。“姑娘家的念那么多书干啥,家里那么多活儿要干,别念了!”“我一天学没上过,不照样活得好好的?”在母亲的执拗下,姐姐抹着泪儿辍了学,每天背着背篓,跟着母亲沿着泥泞的小路“打猪草”。这一打就是十几年。

盖房

1999年,母亲37岁。

大队组织村民把路修了修,虽然坑坑洼洼,但走起来方便得多。路宽了,四个“轱辘”的车可以过来了,村里的商品也就跟着多了些,有了“散酒”、花生米、“头油”、塑料袋装的“汽水”等“奢侈品”。姐姐说她最喜欢缠着母亲给她买“汽水”喝,有时趁母亲不在家偷个鸡蛋出去换,有绿色的,有橙色的,有红色的,喝起来可甜可甜了。

父亲攒了几年的钱,买了一辆“时风”三轮车,整天开着去30里外的镇上运瓦、运石灰、拉木材,经过半年努力,盖了三间瓦房。以前的纸窗户换上了玻璃窗,墙搪得雪白雪白,玻璃擦得透亮透亮,母亲乐呵呵地给父亲送来白面馒头和大米粥,蹭蹭玻璃说:“这房子住起来准舒坦!”

村里“扫盲”工作开展得火热。乡政府下命令,让每个村校开“夜校”,为村民教文化。每天晚饭过后,母亲就带着纳鞋底的篮子,早早地抢在大家前头坐着,边纳鞋底边听“先生”(那时对教师的敬称)讲课。内容大概是算数、拼音,后来发了农技的课本,都是些养殖、嫁接、耕种类的知识。一段时间下来,母亲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能背诵九九乘法口诀,还学会了嫁接果树。

母亲得了膝关节炎,当地话叫“劳伤”,一到阴雨天气就发作。我们劝她去药铺开方子抓点药,她总是用烧红(烧烫)的木板烤着腿说:“抓啥药啊,糟蹋钱,还没我这土法子管用!”

村里开了商店,父亲成天跑去买烟抽,他的烟瘾很大,有时一天两包都不够。烟自然是不便宜的,由最开始几毛钱一包,涨到后来的一块、两块。手头钱紧,父亲就跑去商店“拉账”(赊账),店主碍于邻居情面,每次都赊给父亲,一到年底,就攒了好几百的“烟债”,要知道这在当时,可是笔不小的开销。母亲可没少骂他。

我9岁了,读三年级。小时候总那么馋,每天放学就喜欢去村里的商店“望嘴”(馋嘴)。母亲为此没少收拾我,有时大发慈悲给我5毛甚至1块零花钱。我很舍不得花,有时拿出1毛,就跑去商店买5颗“大白兔”糖果,然后在家里16英寸的背投小电视前度过一个周末;有时买到3颗“大大”泡泡糖,嚼一上午都舍不得吐。

当家

2009年,母亲47岁。

这几年,村里的小矿场办的不错,父亲也在那里做工,起早贪黑的,说是多劳多得。小矿场开的是金矿,开山打洞的活儿,自然免不了有风险。隧道很窄,矿砂的运输只能靠工人推两轮的“架子车”来完成。在一次拉车中,有节隧道顶部的“枕木”断裂了,隧道半段塌了方,父亲和几个工友整个被埋了进去。

这可把“工头”急坏了,赶忙喊来其他工人,挖了半天才把父亲他们挖出来,虽然生命无碍,但父亲的右胳膊粉碎性骨折,腿上也伤得不轻,只能回家疗养,以后也干不了重活了。

父亲这一出事,家里也就没了经济来源。姐姐吓得直哭,母亲却很刚强,撂下一句“这不还有我吗?”于是便挑起了整个家。

“工头”是个憨厚人,他准许母亲到矿上做点轻省活儿——给矿工们做饭,每月有小两千的收入,这也算是对我们家的补偿,母亲也很乐意地应承了。

母亲很节省,挣到的“工钱”基本全部拿回家,几年下来,也有了一些积蓄。虽然节俭,在改善家中条件上,她可从不吝啬。看到别人家盖了平房和小楼房,母亲按耐不住了,她和父亲一商量,咬咬牙把老房子推平了,盖了4间平房。

“家电下乡”来到了我们村。对国家补贴这种好事,乡亲们自然高兴得不得了,纷纷跑去购置家电,母亲也没少忙活。村里“大电改网”了,母亲也不担心用电贵的问题,于是把彩电、电磁炉、电冰箱、洗衣机买了个遍。

我已经读了高中,学校在县城,离家70多公里,所以得住宿,一个月才回一次家。母亲有时抽空,坐三个多小时的班车来学校看我,回到村里还跟乡亲们“显摆”,说她这也算是进过城了。

村里的超市开了张,母亲跑去给我买了个“点读机”,说要跟别的孩子一样学英语。我所住的宿舍里有一部电话机,一到周末就赶忙给母亲打电话。母亲舍不得买别的手机,一直用着她那个小黑诺基亚,经常对我说:“娃呀,你可要好好念书,现在没文化可不行哟!以前没让你姐上学,现在后悔也晚了”“国家政策好啊,听队上说,农村娃上大学有助学贷款呢!家里你不用操心,也别担心用钱的事,只管好好念”。

盼头

2019年,母亲57岁。

村里的矿场被国家关闭了,说是要保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乡村”。乡亲们也都支持,纷纷改了行,出门务工的、在家开农家乐的、合资开店做生意的,各有各的奔头,好不热闹。家里以前的那几亩地承包给了别人,说是用来种植中草药,每年还能根据项目效益分红。

“失业”了的母亲可是闲不住,整天想着找个活儿干、挣点钱用,我和姐姐劝了很多次才说服她。村里的路加宽了、硬化了,平平整整的,两边还载上了杨树柳树,而且“村村通”修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每个清晨傍晚,母亲都会去路边遛遛狗,和乡亲们唠唠家常。听她说还学了几套广场舞,说是能锻炼身体。

村大队成立了很多“政策宣讲”“普法宣传”“健康教育”等志愿者队伍,母亲也没闲着,有事没事去大队听听宣讲、看看节目,还主动加入了“健康教育”队伍,成为大队年纪最大的宣传员,这也为她闲暇的时间增添了几分乐趣。

村里张贴了很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等画报和横幅,还经常有人解读,村民们都兴致勃勃,每次都把解说员围得满满的。母亲也乐此不疲,还经常跟我说道:“共产党真是好啊!过年之前大队还给你爷爷送米面油和慰问金了,说是啥高龄慰问!”“你看我能入党不?”

毕竟是上了年纪,母亲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定期要上卫生院去检查,这也是我最挂心的事。每次问起,母亲都会兴冲冲地说:“家里好着呢!现在医保政策很好,我们有合作医疗,看病吃药都花不了多少钱,你就甭担心了”“你快给我领个儿媳妇儿回来啊,快生个胖孙子!趁我还能动,我给你们带着,家里附近幼儿园条件都蛮好的,又不用操啥心。”

我在北京参加了工作,离家远,一年到头也回不去几次。前段时间接母亲过来住了几天,带她逛了天安门、故宫和长城。母亲站在天安门城楼前,乐得合不拢嘴,“这是毛主席啊!”“做梦也没想到还能来天安门逛逛!”……

结语

母亲这一辈子,是勤劳的一辈子、辛苦的一辈子,也是充实的一辈子、乐活的一辈子。

几十年时光,弹指一挥,转瞬而逝。岁月带给母亲的,是匆忙、是青丝换白发,但更是盼头、是希望、是实惠、是“好日子”。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关山飞度,70年惊鸿一瞥。今天,当我们站立在共和国温热的土地上,阔步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沐浴在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春风里,回顾母亲这一辈子,回望祖国这70年,我们都应该铭记峥嵘岁月,珍惜幸福生活,感恩国家富强,感恩党的领导。因为,时代在变好、政策在变好、生活在变好、一切都在变好,不是吗?

【篇二】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小桥、流水、人家,青瓦、白墙、鸡鸭”,这是我幼时对村子的印象。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村里没有水泥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延伸到尽头,下雨天一脚下去泥可以溅出老高,弄得裤子上全是泥点,裤筒也湿了大半。大冬天更是可怕,寒风刺骨,骑着自行车往返10里外的学校,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像是故意与人作对,恨不得把你的五脏六腑都抖落出来,你必须伸出手死死抓住冷得透骨的车架,任由寒风的肆意吹打和疯狂的颠簸。那个时候,我做梦都期盼能够早点修通水泥路。

2010年,从大学刚刚毕业的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初入服务的江西省蒲亭镇附城村时,一户户白墙红顶的农家小洋房映入眼帘,有比较富裕的家庭甚至在院子里建起小花园,种着蔬菜,像黄瓜、冬瓜、豆角一类的,几个大爷大妈拿着小马扎坐在自家的院子门口嗑着瓜子有说有笑拉着家常,好不惬意;一条环村道路铺着柏油、平坦而干净,墙体粉刷一新,道路两边整齐地排列着绿化树,一派美丽新农村的形象。回望走过的路,在基层工作了10年的我愈发感受到新中国70年来的风雨征程和昌盛之路。

一路走来,对“吃”的变化的感触是最深的。“我们小时候在乡下,家里七八个小孩,别说沾点荤腥,能吃饱就满足了。”每到饭点看到小外甥们这不吃那不吃的挑食,父亲总会感慨他的童年。

80后的我虽然不能跟3岁的女儿相比,牛奶、猪肉、鸡蛋、水果和绿色有机蔬菜等等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吃食应有尽有,却也没有父辈们口中的咸菜疙瘩、盐粒子和看见就头大、吃也吃不完的地瓜,农家的菜肴、米饭温饱半点不成一问题。

童年记忆中,觉得最美味的食物大概是鸡蛋。放学回家的我肚子早已“敲锣打鼓”,顾不上还在田里忙活的父母,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鸡窝里摸鸡蛋.两个鸡蛋,一手一个,轻轻一碰就破了,倒在碗里搅拌,把锅放在煤炉上烧热,放入菜油,加热后,倒入鸡蛋,熟了一面再翻一面,加一点点水,放入生姜和大蒜,加盐加味精,扔一点韭菜或者其他的菜叶子,一碗简单又好吃的人间美味就成了,这应该是我最早学做的一道菜。在当时鸡蛋的魅力无所不在,比如谁家有结婚、过生日、乔迁之喜,都喜欢拿鸡蛋在邻里之间礼尚往来,是一样无可替代的送礼佳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鸡蛋在那个物质上涨,生活高质量的年代里显得微不足道。

今年4月,我让在村里扶贫的老公在村民那买点土鸡蛋,结果却空手而归,原因是现在的“土鸡蛋”是香饽饽,大有“一抢而空”的架势。逢年过节回家时,家里的老人家一定会在你走的前一晚给你一摞攒了小半年的土鸡蛋,用超市买的调和油的空瓶子装着带回城里,特别是家里有孕妇和孩子的,找朋友找亲戚,都得吃上乡下买的土鸡蛋,才觉得是绿色健康的食物,对身体是大大的有好处,这样才觉踏实。

“现在乡亲们脱贫的劲头可足了,政策这么好,谁都不想错过好机会……”6月份,组工干部联系点——德安县聂桥镇梓坊村调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时,第一书记蔡龙龙在和笔者聊天时感慨。2014年,从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他作为大学生村官回到家乡,在党建+脱贫攻坚政策引领下,采取“一领办三参与”模式,通过“党建+扶贫+旅游+农业”的发展思路,发展起“葡萄产业+休闲采摘+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壮大村级集体收入。梓坊村从2001年开始种植葡萄,经过18年的发展,现在已经达到1200亩,销售额达1260万元,41名贫困户每年获得产业直补和光伏发电分红6万多元。

现在德安每个乡村土地承包、产业化种植、产业化养殖、特殊农作物产业园、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已经屡见不鲜,大家将土地流转经营,一边可以分红一边还可以打些零工,收入逐渐增多。这在几年之前还是不怎么敢想的事情。

村民几年前不敢想的还有“携着父母老婆孩子出门旅游”。前两日,在海南旅游的大姨拿着那新入手的华为4G手机发视频给妈妈,“炫耀着”旅途的遇到的形形色色的新鲜事。60岁的大姨现在是个潮人,没事刷刷微博、翻翻抖音,听到谁谁介绍哪里好玩,就在镇旅行社报个团,在网上买点旅行必备物,出发了。自从5年前表哥自驾了带她周边游了一圈后,大姨就爱上了旅游。“北到内蒙古、南到香港、西到云南、东到上海,甚至是新马泰要游个遍.”用她的话说,“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动车、飞机咻的一下,眯一眼就到了目的地,不出来走走可惜了。”过去村里人挤着头往城里奔,如今倒是人人有着个农民梦,年轻人奔于生计的闲暇渴望着田园的诗情画意;老人退休后渴望回归故里种上两三亩地过闲云野鹤生活;村里的老人也走向城市,旅游购物。我想,这应该才是新时代下的城镇化融合。

每当我看见飘扬在蔚蓝天空上的五星红旗,心里就会泛起一丝骄傲,嘴角就会浮起一丝笑容。七十年的风风雨雨,七十年的艰辛历程,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祖国强大了,人民富裕了,生活方便了,正如古诗中写到的那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的生活真正实现了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转变。

【篇三】

时光飞逝,年华更迭。从一名工程设计人员到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干部再到县委主题教育办的材料组干事,忽然回首,发现自己工作已经有三年了。回望三年,一幕幕的“精彩瞬间”依旧历历在目。从初出校园的稚嫩,到步入社会的独立,从面对岗位的困惑,到忠诚履职的担当。它们就像风味不同的调味包一样,有酸,有辣,有甜,有苦……更像一个个灵动的小音符,有的高,有的低,一个接着一个,一串又一串,组成了一支悦耳动听的交响曲,把我对“初心的感悟”点缀得多姿多彩!

2016年:带着“担当”去工作,点燃“初心”之火。三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有着火一样的热情,也有着少不更事的冲动和直率,我满怀对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期待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来到了上海从事一名工程设计人员。2016年9月4日,告别了十几年的课本和书桌,作为一名企业校招人员,我满怀激动来到了上海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报道,正式从懵懂学生变成懵懂“社会人”,有了工作岗位上的第一个头衔——工程设计师,负责对前期施工的图纸进行设计。这一年,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让我明白工程设计人员是团结互助的有爱集体,是敢闯敢拼、担当有为的忠诚战士,是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责任先锋。这一年让我明白,这种浑然天成般自心底喷薄而出的激情与干劲是我对“初心的感悟”。

2018年:带着“使命”去工作,照亮“初心”之路。2018年我参加江西公务员省考,顺利经过笔试、面试的选拔,来到了安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报道。我始终记得参加新入职公务员培训时,培训老师告诉我们,党员干部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直照亮着我前进的方向。那一年,我负责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的日常监督管理,以及日常市场交易经营秩序的维护。我发现市场监管干部根本不是想象中“朝九晚五、喝茶看报”的状态,而是“万金油”般的存在。在市场监管的岗位上,我学会了统计企业年报、打印营业执照和执法办案的方法等等。那一年忙碌而又充实,那时的我终于体会到了别人说的工作的乐趣,因为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每一天都能学到新东西。

2019年:带着“感恩”去工作,擦亮“初心”底色。2019年,我被借调到县委主题教育办公室的材料组。在那段时间,我一直羡慕材料组的“笔杆子”们,总是妙笔生花,随手一提就是一篇好文章,直到我每天晚上到主题教育办加班的时候才发现,“笔杆子”们每天都在加班。原来这世上从来没有空谈的“诗和远方”,只有“一勤天下无难事,百尺竿头立不难”。"别小看材料工作,材料工作就是建立在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严谨中的。”部长的话让我了解了材料工作的“见微知著”。也是从那时起,我从常常犯错的“马大哈”到一眼就能看出错别字的“计较人”。当然,我现在还是会经常放错,但我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经手的每一项工作都严谨细致、规范有序。我要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常怀一颗感恩和知足的心,保持对工作的热爱,就能在工作中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份抱怨、多一份责任,少一点懒惰、多一点进取。

【篇四】

近些天同爸爸聊天,刚好聊到了爷爷他们那个时代的穷苦日子,和我们现在的日子相比,天壤之别啊!

解放后几年,爷爷的一场重病让爷爷下定决心回到自己的家乡。当年为了逃避国民党抓壮丁爷爷带着一家老小被迫离开家乡,这一走颠沛流离整整十年啊!回来后,物是人非,自己曾经的房屋被人无情的占有了,爷爷连夜砍草和泥,盖房子。那个房子我也是听爸爸说的,没有见过,就是拿草编织好墙体,外面和上一层稀泥,房顶就是用稻草之类的铺盖上。一家几口人就这么挤在两间简陋的茅棚里过日子。那时的日子那个苦啊,天天见不着米粒的,一大家子老的小的七八个人开饭,一大盆红薯,一两个青菜。爸爸跟我说,小时候有一次他一脑袋头发脱得一根不剩,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严重的营养不良,后来还是大姑姑家条件稍微好点,每天给爸爸吃上二两白米饭,爸爸的头发才慢慢长出来!

后来到爸爸成家了,从爷爷的茅草屋里搬出来了,自己盖起了用泥巴建筑起来的房子,比以前爷爷那个风雨飘摇中的茅草房进步多了。没几年结束了大集体生活,分产到户,但是苦日子并没有因此结束。刚开始啊,一切都得摸索,没有现成的致富模式套用,也没有任何的信息网络,很闭塞的,就守着自己家的几亩田地,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小时候我家有六七个菜园子,我们一放学第一个不是写作业,而是去地里除草,小小的我们扛着比我们高出好多的锄头,到地里锄草;菜地里种的最多的是红薯,干嘛用啊?喂猪啊。每年养头猪,宰年猪是我们孩童时候最大的盼望,那时可以吃上一顿饱肉!父母也可以炼出一榻油吃上大半年。平时的饭桌上,都是自家种的蔬菜,平时是看不到肉的,一个月左右爸妈会去肉铺买一次肉,妈妈现在经常回忆说,那时候,见着肉,我和哥哥的眼珠子都掉肉碗里了!

再后来,哥哥成家了,那时候农村里流传一句话,要娶媳妇先盖房子。所以农村九几年的时候,楼房陆陆续续成为了农村的一道道风景,遍及乡村的角角落落。爸爸为了给哥哥成家,拿出了积攒半辈子的积蓄,不到一万元,再从亲戚家东拼西凑把楼房建起来了。所以到我们这代开始都告别了泥土房子,住进了楼房。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乡村引进了技术,都根据当地条件发展了加工业,我们那盛产楠竹,很快,乡亲们加工的凉席,竹筷销售遍及全国,很多还被销往国外。爸爸和哥哥合作也办起了凉席加工,小日子开始红火了,小车也替代了摩托车!生活越来越便利了!

现在我的孩子也上中学了,从小在衣食无忧中长大,天天鱼肉不断,我有意识地跟她聊起以前爷爷爸爸辈的苦日子,让她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她幽幽的来一句,他们那会为什么不多挣钱,为什么不买肉吃?没有过那样的经历,她们似乎很难理解那段艰苦日子了!

70年,四代人,经历着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常去回忆那些曾经的艰苦岁月,多跟孩子们讲讲,让她们知道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这样才会懂得珍惜!

【篇五】

记得刚上班时,偶尔和同事们聊天,听着大家的口音不尽相同,总会好奇地问:唉,你老家是哪里的呀?而大家的回答也不尽相同,比如我的老家就是涪陵。虽说在重庆城里生活了20余年,但那一口不改的乡音还是隐约能让你认出我是一个涪陵人。而说到我们一家人的进城之路,还要从我爷爷那时说起。

1965年,幺姑婆从涪陵石沱镇老家经人介绍嫁到了重庆,从此一家人便分隔两地。由于是家里最小的妹妹,又一个人嫁到了城里的农村,虽说替她高兴,但爷爷也会担心,时常写信问候。偶尔还会从石沱老家经麻柳、木洞等地赶上一天的路到重庆城里看一下妹妹过得好不好。爷爷的进城路,系着远方亲人,连着骨肉亲情。

1982年,父亲作为家中老大,被爷爷奶奶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通过读书“跳出农门”,18岁的父亲缴了近20元的捐资助学费踏入了高中校门。或许是真的不喜欢读书,读了差不多一学期,第二学期开学没多久,父亲便自己去找校长要回了学费,偷偷拿着钱买了一箩筐鸡蛋,还有一张到重庆的船票,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那时上重庆的客船从石沱码头出发,得开整整一夜。但没多久父亲便被爷爷“逮捕”,回老家参军入伍。他的进城路就此被终结,但我觉得父亲的进城路,系着理想,饱含勇气。

1988年,父亲带着一个三等功,从部队光荣退伍回到老家,干起了放电影的工作。或许那个被无情“终结”的进城梦,无时无刻在召唤着他。1991年便带着母亲、一岁多的姐姐和出生没多久的我一起来到了重庆。一家四口住过20平米不到牛毛毡和石棉瓦拼搭屋顶的小屋,住过公用公厕的民房……但无论条件如何,父母从未想过回老家,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可以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以后可以真正“踏出农门”。父母的进城路满含寄托,饱含希望!

2002年,父母用近10年的存款缴了首付,贷款买房,将一家人的户口迁到重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成了“城里人”。趁着假期,我和姐姐偶尔也会乘坐班车回老家探亲,一开始需要坐3个小时的班车,2010年重庆到老家的二级路通车了,重庆到石沱只需要1个小时车程,再后来火车也通了!我惊喜地发现,我们脚下的路由最初的进城路,不知不觉中竟变成了返乡路!

2016年随着自己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每天看着拥挤的公交车,奔忙的轻轨线;再看看父母焗油之后依然掩不住的白发,我恍然大悟,他们送我到这儿,要想在这座城市里扎根,我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篇六】

在我的书房里,有一个书柜是专门用来摆放父亲读过的书和一些生活用具,也有曾经伴随我成长的小物件,收录机、耳机、我小时候读过的《儿童文学》等,其中相机要多一点,有不同时代不同型号的。

我买第一部相机是1992年,花300元买的Kodak傻瓜相机,上电池胶卷的。九十年代初,Kodak是胶片相机时代的网红。当时买它很纯粹的一个概念就是为了赚钱,在学校填表报一些个人资料都需要贴一寸照,我想:照相馆照一版需一元钱,我收八毛就行。都是穷学生,二毛钱都很算计,女生吃饭时都舍不得买六毛一份的肉菜,买三毛钱的炒白菜,省下钱买衣服,那时十元钱能买一件。现实和想象是有差距的,和同学们逐渐都熟了,拍照也不好意思收钱,相机只为大伙方便和周末出去玩用,但也不能随便乱拍,整个胶卷冲洗出来满意的照片没几张,而洗相的费用却觉得很心疼。为不浪费胶卷,每拍一张照从画面构图到光线和所拍摄角度都要反复比划好长时间,按快门慎之又慎,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面部发酸。我的摄影爱好估计就是那时逼出来的。

到了2000年,我听说有数码相机,拍照之后能立即看到图片,对不满意的或不需要的照片可以立即删除,这样冲洗照片时不再花冤枉钱。我便托人从北京花1000多元买了一个科兴牌数码相机,内存卡片和现在的不一样,有三公分见方那么大,内存只有5兆,我整天拿着乱拍,随意拍,然后用数据线连到我的586电脑上。为了能打印照片,我投资600多元把点阵式打印机换成了Epson喷墨式彩色打印机,听说墨水很贵,一般舍不得打。有一次,在打一张图时,发现打出来的图片和电脑屏上显示的颜色不一样,问部队的技术处长,他看了看说,是墨水风干了,我听了好心疼。这款相机已经找不到了,连续搬家都不知道放哪了。

在以后,眨眼的功夫,数码相机铺天盖地,我陆续买了SONY、CanonG10、Ganon

60D几款相机。

相机,陪我跑遍晋西北的黄土高原,触景生情随手拍,记录了生活中的一些瞬间。翻开电子相册,每张照片都能勾起我那时生活中的美好回忆,让记忆成为永恒。

2017年航拍机的盛行,我买了大疆MAVICPRO型航拍机,三轴云台相机可稳定拍摄4K超高清视频与1200万像素照片,飞行器配备先进的五目视觉系统,能实现指点飞行、智能跟随等功能,并可自动返航以及在室内外稳定悬停、飞行,摇控器配合完备的功能按键可在最大7千米通信距离内定成飞行器与相机的各种操作与设置,并可通过App在移动设备实时显示高清画面。

这些天,媒体都在报道70周年大庆热点,有关相机的发展史,得知在新中国成立到1956共生产12部,冲洗底片要用显影液和定影液,把胶卷放在专用的显影罐里冲洗,然后挂起来晾干。让我想起1986年我小学毕业时学校去了一名照相师,拍完后要到地窑里冲洗,洗出来的照片一块灰一块白一块黑,说是药水没搅匀。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我国的照相机生产企业开始技术引进,傻瓜相机开始盛行。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照相机生产企业的目标已不是传统光学相机,而是更时尚化的数码相机。

如今,电子商场的相机琳琅满目,手机的拍摄更加生活化,使用率已超过了相机,现在人人都是摄影家。有一次,我把随手拍摄的一张《春耕》图发在微博,一位网友留言:“点赞太多你别烦。”

上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金子》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下一篇:并购合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