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2024-09-29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精选7篇)

1.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篇一

狠抓落实增效益,稳中求变促发展

——写在执行力培训之后

美国ABB公司董事长巴尼维克曾说过:“一位经理人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此番论断,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发人深省。

当前,总裁号召集团员工要狠抓落实,提高执行力水平。我们惊喜的发现,企业的执行力较之前有很大的改观。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即注重细节少,重视执行的完美不够;执行中查找问题少,理性思考不够;有效沟通少,交流不够;横向、上下之间协调少,确认不够;缺乏锐意创新、办法少,方法不够;监督、指导少,问责追究责任不够;重视互动少,参与不够;主动性少,机械执行,主体意识不够等等。长此以往,团队就没有斗志,政令就不能畅通,工作就不能做好,企业就不能做强。

回想过去的2007,立白走过了又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展望即将迎来的2008,我们又将如何改善集团公司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日益激烈的日化行业中突围呢?

第一,大力提高企业员工职业素养,着力培养企业执行力文化

企业文化是基于共同价值观之上,企业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目标和行为规范,是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外在表现,是企业的灵魂。构建企业执行力文化,使之成为企业每个员工的一种守则、一种信念和一种精神力量,就是要提高企业员工职业素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对待并做好每一项工作;就是要提升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创造力,建设一支具有完美执行力的杰出团队;就是要构建“不讲任何借口”的行为准则,营造“不讲任何借口”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氛围,使其融合在企业文化里,印刻在员工心目中。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够市场反应快速、决策正确果断、指挥畅通无阻、措施坚决有力、目标执行

完美。

第二,塑造坚强有力的领导,培养执行高效的团队

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提高执行力的前提,素质优良的团队是提高执行力的基础。没有不会打仗的士兵,只有不会领导的将军。因此,领导者的执行力决定团队的执行力。对领导者而言,执行力不是某项单一素质的凸显,而是多种素质的结合与表现。它体现为一种总揽全局、深谋远虑的业务洞察力;一种不拘一格的突破性思维方式;一种“设定目标,坚定不移”的态度;一种雷厉风行,快速行动的管理风格;一种勇挑重担、敢于承担风险的工作作风。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尊敬的陈总裁在很早就意识到执行力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无论是在公司中高层的会议上,还是在公司发布的规章制度中,都一再要求广大立白人狠抓落实,提高自身执行力。这样的领导就是坚强有力的领导,这样的领导就是执行力能否得到提高的保证。作为下属,我们都感到惭愧,也更加意识到我们在各自部门中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

第三,夯实完美执行力的思想基础,树立完美执行力的典型事迹

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个著名的“X”和“Y”理论,也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说到的“性善论”和“性恶论”。在此,我们不能简单的将企业的员工视为“善”或者“恶”,我更倾向于用1/2(X+Y)来定性他们。因此,要夯实完美执行力的思想基础,必须大力加强企业在这方面的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执行力教育,做到教者有其乐,听者有其感,用者有其效;开展内容丰富职业道德教育,做到自警自律,自查自究,自省自变;开展意义深远的企业目标教育,灌输居安思危、不断进取的思想,让员工把自身价值与实现企业目标融为一体。与此同时,绝不可忽视模范的力量。要善于深入实际发现典型,要注意搞好对典型的培养,要积极开展对典型的经验总结与交流。只有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完善和发

展企业的执行力内容、形式,执行力才能在企业的沃土中得以生根发芽。

第四,业务流程标准化,绩效考核合理化,监督机制常态化

一流的企业卖标准,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三流的企业卖产品。同样,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能够保证企业的各项政策、目标得以落实。业务流程标准化,使得我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事前有计划,事中有监督,偏差有良策。当前,我们企业在业务流程方面,正在不断改善。正是由于这种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管理问题,才使得我们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我们的职能部门应该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从最根本的流程入手,未雨绸缪,将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初。

合理的绩效考核是提升执行力的动力。管理大师肯·布兰查德在其著作《一分钟经理》中指出,“在相当多的企业里,员工其实并不知道企业对自己的期望,所以在工作时常出现‘职业偏好病’——即做了过多领导没有期望他们做的事,而在上级期望他们有成绩的领域里却没有建树。”由此可见,有了好的激励制度,马不扬鞭自奋蹄。绩效考核合理化,使得我们在评价一个团队、一个员工的时候,有据可查,有章可依,不偏不倚。当前,总裁提出的一切以结果为导向、一切以结果论英雄不就是为我们的绩效考核制定了一个合理的方向了吗?只要我们按照总裁的要求认真落实,我们的企业就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

没有过程控制的管理不能称其为管理。因此,狠抓落实、大力提高执行力能否得以实现,还有赖于监督机制的常态化。我认为,我们的企业要成立专门的部门(以人力资源部、总裁办、经营管理部为主,其他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设计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构建广泛畅通的监督渠道,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无误。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见到。

最后,以求变找出路,以创新促发展

2007年,我们立白已经成长为本土日化行业的领军企业,企业的既定目标圆满实现,企业的品牌形象大幅提升,企业的各项实力得以提高,我们确实应该为之高兴。然而,总裁在12月7日的部长会议上所提到的种种危机、当前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确实发人深省。企业要发展,要壮大,就必须稳中求变,在创新上下功夫。也许有人会认为,我们的企业现在的发展已经很好了,何必去冒巨大的风险搞各种创新呢?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曾经说过,科学的基本态度是怀疑,科学家的基本精神是批评。殊不知,创新的本质就在于就是挑战风险,风险越大,企业的机会也就越大。回顾我们企业的成长历程,每一次的壮大不都是由于我们的各项创新吗?综观中外的知名企业,大浪淘沙仍屹立百年的不就是那些求变的企业吗?

进入2008年,我满怀期待又深感任重而道远。过去的一年里,公司的对外宣传力度加大,企业形象大幅提高,品牌美誉度、忠诚度有所增强;过去的一年里,天津蓝天的事业在集团公司的统一指挥下,在广大企业员工的辛勤努力下,进入了新的发展契机,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然而,在狠抓落实、创新求变上自我感觉做得还是不够。因此,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我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以2008年奥运会与立白携手为契机,大力提高公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努力开拓空白市场和潜在消费者,同时进一步加强公司与政府各部门、行业内各企业和社会各团体的联系,进一步提升立白的企业形象。为此,我们可以尝试开展“三进”工作——即关爱活动进社区、人才储备进校园(实习生计划)、体验计划进农村;

二、以立白强大的分销网络为基础,以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制度创新为核心,大力提高蓝天六必治品牌牙膏在市场上的分销率、销售额,为集团早日实现100亿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依托《立白世界》、党组织这两个平台,加大对员工的关怀力度,努力挖掘身边典型的人和事,宣扬正确的企业价值观,摈弃错误的思想意识,为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服务;

四、始终不渝的在工作岗位中狠抓落实,提高自身执行力。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快乐做。只要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相信一定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去带动周围的每一个团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对于每一个立白人来说,企业的既定目标一天没有实现,民族日化的振兴大业一天没有完成,就亟待我们每一个人在工作中狠抓落实,在岗位上积极创新。因为,立白是就我们的家!

2.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篇二

2016年上半年,全区坚定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攻坚克难,多措并举,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呈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高于全国及周边省市的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主要体现在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要素供给平稳有序、多数工业行业保持稳定增长。一是工业生产保持平稳。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长8.1%,高于一季度0.2个百分点。从月度走势看,从2月份开始逐月向上,平稳增加0.1个百分点,居全国位次延续去年底一直保持第七位、居周边省市第一位。二是要素供给平稳有序。上半年,全区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1%,高于一季度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5%)及周边省市(除陕西增长7.3%);成品油销售量逐月回升态势明显,同比增长6.9%,高于一季度5.2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7.5个百分点;全区完成铁路货物发送量同比下降2.6%,降幅较一季度收窄3.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收窄8.8个百分点;公路运输同比增长7.3%,较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3.9个百分点。三是多数产品、行业保持增长。上半年,全区重点监测的30种主要产品中,19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比上月增加3种,增长超过10%的有11种。其中,乳制品同比增长14.2%、电石增长12.3%、PVC增长16.0%、铁合金增长19.9%、铝材增长70.3%、多晶硅增长29.9%、单晶硅增长31.3%、轿车增长72.1%。乳制品全国占有率由去年同期10.2%提高到10.6%,电石占有率由33.5%提高到37.6%,铁合金占有率由17.1%提高到20.7%;全区41个规模以上大类行业增加值增速实现增长的有37个行业,其中超过全区平均增速的有22个。冶金、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4个行业实现较快增长,分别同比增长12.2%、8.5%、12.2%和20.0%。

(二)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主要工业品价格回升、经济效益稳步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一是高技术行业发展较快。全区高技术行业同比增长20.0%,增速高于全区11.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5%,较去年提高0.2个百分点。二是高耗能行业发展放缓。能源、化工行业同比分别增长6.3%和0.03%,增速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8和8.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2.6%,较去年下降1.6个百分点。三是中小企业较快发展。全区新登记市场主体同比增长8.8%,规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高于全区增速2.9个百分点。四是区域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占全区工业53%的呼、包、鄂3市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4%、8.8%和8.6%,全部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主要产品价格回升。7月中旬,自治区经信委监测的30种主要工业品价格中,与年初比有24种上涨、1种持平,价格回升产品占80%。其中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比年初上涨45元/吨、螺纹钢上涨590元/吨、热轧卷上涨610元/吨、电解铝上涨2000元/吨、锌上涨3640元/吨、PVC上涨700元/吨、甲醇上涨250元/吨、焦炭上涨180元/吨。经济效益稳步提升。1-5月,利润总额盈亏相抵同比增长1.1%,由负转正较去年同期提高29.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增长7.6%,较去年同期减少17.0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稳中有“忧”

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总体不旺、企业困难仍然较大、增长后劲尚显不足。市场需求总体不旺。6月份全区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6%,已经连续49个月同比回落。经信委监测的30种主要工业品中,虽然环比大部分上升,但同比下降15种,占50%。企业困难仍然较大。企业亏损面仍然较大,企业利润虽有增长但增速仍低于增加值增速,销售利润率仍然很低,贷款难、贷款贵、债务高仍未有较大缓解。前5月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收入成本额84.5元、每百元主营收入利润额4.8元。6月末,全区制造业贷款余额占全区贷款余额11.6%,较去年同期占比减少0.5个百分点。增长后劲尚显不足。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6%,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9.1个百分点。主要是企业投资能力减弱,投资方面不明,投资意愿不强,能源、化工、冶金投资分别回落20.6、47.4和5.5个百分点。新型产业领域少、成长不快,动能转化艰难,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回落147个百分点。

二、实现增长的机理分析

(一)电力综合政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以来我区加大电力多边交易、大用户直供、风电消纳、电价补贴、价格联动等一系列电力综合改革措施,特别是进一步放开多边交易价格范围和部分新兴产业无限价竞价的措施效果明显。多边交易每度电平均降价7.1分,蒙东直供每度电平均降价达到12分,总体每度电价平均降低8.97分,蒙西大工业用户到户平均电价0.32元/度左右,新兴产业到户电价不到0.26元/度,为全国最低价格,极大提升了我区优势特色产业的竞争能力,调动了生产积极性,使得主要产品产量大幅提升。特别是自发自用电量同比增长6.4%,支撑作用明显。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和推进作用逐步显现

积极落实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做好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加大产业升级改造、延伸产业链,积极推进企业整合重组,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增加有效供给,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市场对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预期发生了积极变化,与我区优势产业相关的大宗产品市场出现回暖,80%的产品价格与年初比都有不同程度回升。

(三)促进企业复产和降费减税稳定了存量

年初对814户停产半停产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和调度,逐户分析原因,采取“一企一策”措施,推动停产企业复工生产370户,产值超过200亿元。通过推动“营改增”,取消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铁路运价和杂费,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上半年累计减轻企业税费负担100亿元。

(四)企业兼并重组发挥了积极作用

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快速推进,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形成了规模和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去年以来涉煤重组案共完成29宗、涉及企业51户,其中煤炭企业横向兼并重组完成16宗、涉及企业26户,煤炭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完成13宗、涉及企业25户,重组后企业综合成本费用大幅下降,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对工业的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强化措施落实,巩固发展态势

下半年,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运行、促投资,培育新兴产业,强化新的发展动能,巩固全区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稳定工业增长

全面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关事宜的通知》,调整部分行业生产用电临时性政策,战略性新兴特色优势产业用电充分竞价,新建电解铝项目实施价格联动机制,开展特色工业园区用电试点,支持公用火电企业与用电企业重组;加快推进“降成本”的政策落实,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制度环境,继续采取“一企一策”等措施解决停产企业现实问题,促进企业复产达效,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二)高度重视工业项目建设,全力促进投资增长

贯彻落实好自治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大会精神,重点抓好今年计划新开工的和拟竣工投产的工业项目,重点跟踪调度亿元以上项目,尤其是国家给路条的68个重大电力、化工项目,抓住当前施工旺季,保开工、保进度、保投产,跟踪解决施工的关键制约因素,全力跟进27个未核准项目,抓紧推动41个已核准项目建设进度,督促续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早日竣工、新建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大开展不同形式的招商力度,利用富余装机能力和电价优势,通过重组、联合、直供电等多种方式吸引附加值高的配套产业向我区转移。

(三)坚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

尽快落实我区煤炭、钢铁化解过剩产能方案,完成全年化解过剩产能任务,退出煤炭330万吨、钢铁76万吨,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大重组兼并力度,重点是全力推动国家给我区路条的47个电力、煤化工重点项目与现有生产的、在建的煤矿联合重组,这些项目全部达产后,就地新增消化煤炭4.4亿吨,实现煤炭就地平衡。同时,在供需两端持续发力,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需对接,支持企业加快建立整合“互联网+”大宗产品新型营销体系,推动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走出去”。

(四)全力营造企业发展环境,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开展优化中小微企业政策环境、优化服务环境“双优”活动,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中小企业政策到位;加强中小微企业园区创业基地配套,提高中小企业平台服务能力,推动各部门服务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力争全年服务中小微企业50万户(人次),服务满意率达到95%以上。进一步加快“助保贷”、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研究政府与银行合作,选择部分盟市扩大“助保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放贷规模,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力争全年新增助保金贷款18亿元,累计放贷达到50亿元。

(五)下发“十三五”工业规划,全力组织实施

尽快印发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研究实施规划的专项行动和配套政策,特别研究鼓励投资、技改、创新的政策和有效的政府促进措施。

(六)贯彻落实“互联网+”,实现两化深度整合

3.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篇三

扩权强县改革进程

扩权县范围不断扩大

2007年,按照“近期内经济能够腾飞、经济实力较强、在不同类区县有明显的带动辐射作用”的基本原则,省委、省政府确定了首批27个扩权试点的县。2009年根据中央扩大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要求,四川省扩权县范围扩大到59个,新增的32个县主要是粮、油生产和生猪调出大县以及县级经济发展考核先进县。2014年7月份,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扩权强县试点改革,新增19个扩权县,扩权县总数达到78个,涵盖了除阿坝、甘孜、凉山民族自治州和成都市所辖县(市)外的所有县(市)。

三批次扩权县中类区各有侧重

从全省平原、丘陵、山区、民族地区的类区划分看,平原县(不含市辖区及成都市所辖县市)地域优势突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领先,但数量相对较少,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扩权已经全部涵盖,其中首批扩权县中有5个平原县,第二批2个。丘陵县中多农业大县、人口大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扩权强县改革的步伐也启动较早,在扩权县中占比大,第一批和第二批扩权县中各有20个,分别占当批扩权县总数的74.1%和62.5%,而第三批扩权的县中仅两个是丘陵县。2014年新增的19个扩权县则以山区县为主,达14个。

多数扩权县在全省的经济排位提升

从近年来全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看,与扩权前的2006年相比,目前已经开展监测的59个扩权县中,有36个县实现了位次提升,其中提升幅度最大的安岳县从2006年的89位升至2013年的45位,位次在100位之后的县从2006年的18个减少至13个。23个位次回落的县中,除什邡市、绵竹市、安县等受汶川特大地震影响、盐边县受煤炭行业停产整顿及钢铁行业不景气等影响综合排位回落幅度较大外,多数县位次回落都在10位之内,波动幅度不大。

上半年扩权县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2014年以来,在全国、全省经济缓中趋稳的宏观环境影响下,扩权县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快于全省、好于一季度、优于县域。上半年,59个扩权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426.3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3.5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2556.0亿元,增长10.4%;第三产业增加值1156.8亿元,增长9.6%。

经济增长快于全省

上半年,扩权县GDP增长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7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速均比全省快1.1个百分点。59个扩权县中,有42个县GDP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20个县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广汉市(12.7%)、苍溪县(11.6%)、宜宾县(11.5%)(见上图)。

经济发展好于一季度

上半年,在全省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扩权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比一季度有所回升,“稳中有进”的势头良好。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全部工业增加值、民营经济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分别比一季度回升0.3、0.4、0.1、0.2个百分点(见下表)。

经济实力领先县域

扩权县作为全省县域经济中政策优势突出、优先发展势头较好的县,总体发展水平领先县域。扩权县数量在全省135个县市(不含市辖区)仅占43.7%,但常住人口占县域的70.3%,上半年经济总量占县域的70.6%,其中GDP超过百亿元的县13个,占了县域(共17个GDP百亿县)的76.5%;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县域比重为72.5%;初步测算,扩权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县域平均水平高452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比县域平均水平高484元。

上半年扩权县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特征

工业生产平稳较快

上半年,59个扩权县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200.2亿元,同比增长10.0%,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高0.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9.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7个百分点;初步测算,工业对扩权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6%,拉动扩权县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工业增长速度总体较快,有43个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列前三位的分别是苍溪县(33.0%)、兴文县(22.9%)、宜宾县(17.5%)。工业企业盈利情况较好,5043户规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383.2亿元,增长8.6%,增速比全省高1.1个百分点。

投资、消费需求稳步扩大

上半年,扩权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69.5亿元,增长19.7%,增速比全省高6.7个百分点。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的县从去年同期的2个增加到6个,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简阳市(147.0亿元)、仁寿县(126.5亿元)、大竹县(110.6亿元)。扩权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1.6亿元,增长13.1%,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高0.2个百分点。7个县零售总额超过50亿元,列前三位的分别是江油市(63.4亿元)、中江县(58.4亿元)、简阳市(57.8亿元)。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财政扩权是四川实施扩权强县试点改革的重要方面,近几年扩权县财政收入保持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较快增长态势,占全省比重稳步提高。上半年,扩权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48.8亿元,增长11.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9.4%,增速比全省高1.3个百分点。扩权县财政收入占全省财政收入比重15.2%,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占全省比重为13%,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增收势头较好

上半年,扩权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04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7个县(市)收入超过全省水平,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简阳市(14275元)、什邡市(13576元)、绵竹市(13413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97元,增长12.7%,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4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有17个县(市)农民收入超过全省水平,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峨眉山市(8184元)、什邡市(7437元)和绵竹市(7369元)。

加大县域经济转型调整力度

近年来,扩权县始终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较快增长态势,但是随着全省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扩权县经济增速逐步放缓。2014年上半年,扩权县GDP、全部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1.6、2.5、5.2、0.9、9.8和0.2个百分点;工业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有5个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有14个县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减少;扩权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从上年同期的1121元扩大到1338元。要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经济转型调整力度,加快产业发展进程。

4.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篇四

学校老师给我们上了堂《形势与政策》课后,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认识了什么是《形势与政策》,弄清楚了他们关系,我想这形势就是我们面临无形的推人前进的压迫感吧!而政策就是我们的按照客观事实制订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吧!它们的关系就是互补互促进的关系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丰富“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效果,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学期的形势政治课,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第一节课关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

据分析若以现在的发展模式,我国还能保持30年快速发展,30年之后,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后劲将全部枯竭。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年均保持9-10%的快速增长,先后解决温饱、小康问题,实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但是为了经济的平稳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了顺利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我们必须对三十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反思。我们取得温饱、小康这个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到底依靠什么?归纳起来是依靠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这三个要素。在社会稳定和劳动者愿意条件下,唯有劳动是可再生的,因此“牺牲”是一种不计得失而不可再得的失去。

其中对资源的牺牲是最为致命的。一种依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来促成的经济发展,能维持多久,资源用完了怎么办?我们现在万元GDP的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3至11倍,单位GDP的环境成本居世界前列,虽然生产效率有一定提高,但是没有抵消资源投入和污染产出总量的增加。中国的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三,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是世界第53位,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从这个数据来看我们已经不是资源大国。为什么计划生育工作要实行严厉的“一票否决”制,就是因为人口太多、资源太少,政府的好多中心工作都是从资源太少这个中心出发的。资源太少还要糟蹋、浪费,那不完蛋吗?

其次便是对环境的牺牲,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直伴随着生态环境的巨大牺牲和破坏。为什么牺牲环境也给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因为发展污染、破坏了环境,而在利润里边,在增长数据里边,应该把污染、破坏环境的补偿算入成本,可是没有算、没有扣除,让负值变成了正值。我们要认识到一个严重问题,就是环境的污染、破坏往往是永久性的,所以叫牺牲。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未来的环境形势将会雪上加霜,不堪重负。

我们反思三十年发展模式的结果是,过去的经济增长方式严重违背科学发展观,必须要加以转变。

因此2012的经济工作要求中便提出了“稳中求进”四个字。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不断优化投资结构。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和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断优化投资结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加强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有序推进国家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把好土地、信贷、节能、环保、安全、质量等准入和审核关,加强对重大项目特别是政府和国有投资项目的监管、督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另外还有一点便是拉动民间投资。首先,项目的审批要优先考虑拉动民间投资大、有利于民间投资的项目。为了拉动新增投资,政府在项目投资的方式上可以采取向民间资本外包和合作的方式,或者采取“BOT”的方式,比如公路、污水处理和农村饮用水系统改造等项目,让民间资本参与,制定将来相应的收费标准和制度,民间资本在将来若干年内能够收回成本并有利可图之后,把项目交回政府管理。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动机和意愿。其次,可以对民间资本开放一些投资领域,比如开放金融、电信、石油和能源、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这样可能激励民间资本的投入。

具体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从以下入手:

第一,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六,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5.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篇五

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应把握稳中求进的发展步伐

201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的“三农”工作要实现稳中求进、好上加好的局面。笔者认为,做为现代农业中的一个代表,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发展也要遵循稳中求进的发展基调。稳中求进,是既要稳,也要进;稳是进的基础,进是稳的拓展;稳不是停止不前、故步自封,进也不是盲目躁进、单边突进。

近几年来,我国的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迅猛。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和食用菌市场编辑部发布的“2011年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调研报告”中指出,2011年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数量达到了652家,较2010年数量上升了47%,年总产量达到99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52%。专家认为促成工厂化快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符合国家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方向,地方政府比较重视;二是利润增长空间较大,引来业外资金和融资机构的转投和关注;三是消费者对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工厂化产品的需求增大,市场前景广阔。

不可否认,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加快了产业实现现代化的步伐,拉近了与日韩、欧美等食用菌发达国家的产业差距。但同时也带来了技术不匹配、管理不到位、市场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值得深思。

首先,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发展起步较晚,人才、管理、技术等基础环节相对还比较薄弱,实现科学快速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前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已经表现出发展动力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研发能力的薄弱,如高质量的菌种还需从国外高价购买,先进的设备还需从国外引进,甚至适合工厂化的技术人才也严重缺乏。中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靠的是科技创新,创新是食用菌工厂化进步的灵魂,是食用菌工厂化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我国食用菌工厂化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来不得急躁冒进,需要的是平稳、理性。

其次,我国食用菌工厂化的快速发展,已经使产品市场出现了供需失衡的现象。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统计,2011年工厂化金针菇产能由2003年日产量40吨攀升至1347.9吨,8年翻了30多倍,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今年4-8月份,国内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杏鲍菇等价格普遍下跌,有的到了成本线的临界点,部分地区的价格甚至跌破了成本。江苏某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企业生产的金针菇最低批发价曾低于2元每斤,企业每生产运营一天,就面临亏损6万元左右的困局,不得不暂时关停。中国食用菌商务网和食用菌市场编辑部针对该现象曾对部分主产地和生产、经销企业做了专项调查,结论是除了季节性影响外,部分地区产品的供需失衡,是造成这轮价格低潮的因素之一。而供需失衡的原因,主要是区域食用菌工厂化企业聚集,产品大量集中上市,进而引发市场无序竞争所造成的。

6.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篇六

1、3月份PMI反映当前经济运行态势

(1) 社会需求上升。3月份, 新订单指数为58.1%, 比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有16个行业高于50%。并且本月反映新订单较上月上升的企业比重达到50.7%, 为近年来的最高值。统计数据也反映出社会需求呈稳定增长势头。

首先,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2月份,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6%, 比去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从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看, 1—2月份, 累计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9.9%;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42.7%。此外, 投资结构也有所优化, 民间投资趋向活跃。今年1—2月份, 国家预算、银行贷款、利用外资以及建设单位自筹以外的其他资金增速高达85.6%, 所占比重上升到20.6%, 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5.1和3.4个百分点。3月24日, 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 有关政策措施将带动民间投资加快增长, 为我国总体投资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加注新动力。

其次, 居民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基本态势。1—2月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25052亿元, 同比增长17.9%, 比上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 比2009年加快2.4个百分点。

(2) 工业生产提速。3月份, 工业生产指数为58.4%, 比上月上升4.1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 有17个行业高于50%, 比上月增加6个行业。从调查来看, 反映生产较上月加快的企业比重跃升到54.6%。从企业类型来看, 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生产指数最高, 逼近70%, 说明当前重工业生产增势较为强劲。

从统计数据来看, 当前工业生产增速也明显提高。1—2月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7%, 比上年同期加快16.9个百分点, 比去年12月份加快2.2个百分点。

(3) 进口呈明显上升趋势。3月份, 进口订单指数为53.7%, 比上月上升4.6个百分点。除今年2月份以外, 该指数从去年8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分行业来看, 20个行业中, 有14个行业高于50%。从调查来看, 在受调查的企业中, 反映进口较上月上升的企业比重达到28.5%, 为近年来的最高值。从统计数据来看, 2月份我国进口总值869.1亿美元, 同比增加44.7%。

从目前看, 今年我国进口将呈上升趋势。一是因为国内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继续巩固, 国内需求稳定回升;二是为调整贸易结构、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客观上也需要适当增加进口。

(4) 就业显示回升迹象。3月份, 从业人员指数为52.9%, 比上月上升3.0个百分点。20个行业中有15个行业高于50%。在受调查的企业中, 反映从业人员较上月增加的企业比重上升到14.5%, 之前数月大多保持在7%~8%。

2、3月份PMI反映出当前经济发展中潜在的风险

(1) 从物价走势来看, 既有上涨的压力, 也有异常波动的风险。购进价格指数自去年11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保持在60%以上高位, 最近又见明显攀升。20个行业中19个行业全高于50%, 其中有15个行业高于60%。从统计数据来看, 最近CPI、PPI双双上升。2月份, CPI (居民消费价格) 环比上涨1.2%, 同比上涨2.7%;PPI (工业品出厂价格) 环比上涨0.4%, 同比上涨5.4%。

当前物价走势有继续上涨的压力。一是原材料、能源类价格上涨压力较大。2月份,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3%, 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二是由于西南五省区旱情, 目前上海、重庆等已出现局部的粮价上涨现象, 粮价不稳会带来新的物价上涨压力;三是国际原油、金属、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开始从低位反弹, 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也呈上升趋势。

但也必须看到, 在全球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但复苏基础尚不稳固的情况下, 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风险也在增加。下述两方面的风险不容忽视。其一是国际“热钱”流入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在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升温的背景下, “后危机时代”流动性膨胀产生的国际“热钱”向我国市场的流动呈现出加速趋势。其二是由汇率变化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国际市场上商品以美元定价, 但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 美元汇率变动趋向频繁, 从而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 并将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国内。

(2) 出口不确定性较大, 回升势头不稳。虽然3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上升到54.5%, 但并稳定。一是该指数走势并不稳定, 当月上升可能是即期偶发因素影响。二是今年国际环境更为复杂,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发达国家急于寻找经济增长动力, 有关国家将会加大力度对保持贸易顺差的我国进行打压。目前有关国家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 对此要引起足够警惕。

7.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篇七

“稳中有进”是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的典型特征

“稳中有进”,即中国经济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和深化改革,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1.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一是产出稳。上半年,我国GDP规模达到340637亿元,尽管增速较2015年同期回落了0.3个百分点,但所创造的GDP增量(按年不变价计算),却较2015年同期多增了230亿元,经济实际产出保持稳定增加。二是就业稳。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5%,而国家统计局的全国大城市的调查失业率基本上稳定在5.2%左右,总体保持稳定。三是物价稳。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1%,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3.9%,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4.8%,成本推进型和需求拉动型物价上涨的风险都保持在低位。

2.总体坚持平衡发展。这主要包括三层含义,风险平衡是第一层含义。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尽管上半年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达到了27.9%,销售额增速达到,房地产市场呈现出需求火爆的局面,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仅保持在6.1%,房屋新开工面积仅增长了14.9%,实现了市场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双重目标。体系平衡是第二层含义。体系平衡即从发展指标上看,相关指标的协调性好、统一性强、对情况的反应较为准确。以上半年的服务业发展为例,在增加值增速上达到7.5%,超过GDP增速0.8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5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7%。而从相关的支撑性指标来看,指标的协调性、一致性表现突出:上半年服务业的用电量增长9.2%,比全社会的平均用电量提高了6.5个百分点;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到11.7%,占全部投资比重57.7%;外商直接投资(FDI)的70.4%也在服务业,增速达到8%,比整体外商直接投资增速高出60%左右;而从税收来看,服务税收增长速度是10.9%,比税收整体增速高4个百分点左右,占整个税收比重达到了58.2%。流量与存量平衡是第三层含义。这突出表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即“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从去产能看,上半年煤炭产量下降了9.7%,粗钢下降了1.1%;从去库存看,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3月末减少了2100万平方米;从去杠杆看,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从降成本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的主营成本为85.73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22元。

3.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在居民收入上,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188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0505元,同比实际增长6.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57元,实际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50元,实际增长6.7%。在企业收入上,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816亿元,同比增长6.4%,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在政府收入上,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514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税收收入72236亿元,同比增长8.6%。政府收入总体上保持稳定,对社会公共服务和产品的提供能力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如医疗卫生支出增速达到2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达到15%,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支出达到21.8%等等。

4.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一,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优化。“三驾马车”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73.4%,同比提高了13.2个百分点;资本形成贡献率是37%;服务和货物贸易净出口对GDP增长贡献率是-10.4%。内需继续强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消费居于主导地位。第二,产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占GDP的比重达到54.1%;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2%和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1%和32.6%。第三,区域差距缩小。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还在继续发挥,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3%和7.2%,快于东部地区0.9个和0.8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分别增长12.8%和13.5%,快于东部地区1.8个和2.5个百分点。

“错综复杂”是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重要隐忧

错综复杂既是我国经济运行环境的高度概括,也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形势稳定的重要隐忧。

1.金融资源存在错配,“流动性陷阱”风险隐现。

上半年,我国M1(现金+活期存款)的增速达到24.6%,而M2(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的增速只有11.8%,两者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市场资金进一步趋向短期化配置,流动性过强,企业持币现象突出,货币在金融市场空转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而从贷款的投向结构来看,则进一步佐证了上述结论。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7.53万亿元,规模达到历史新高,其中:住户贷款2.95万亿元(含个人按揭贷款11245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约3.32万亿元,增速下降个1.3百分点;则预计贷款转金融类投资的规模约达1.3万亿元。更进一步将央行资产负债表纳入考察,6月份央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债权达到57566亿元,较5月末增加8981亿元,而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规模则达到亿元,较5月末增加9866亿元,央行资金投放在金融市场沉淀明显。

2.居民收入受到综合因素影响,增长潜力有所下降。

上半年,GDP的增速达到6.7%,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只有6.5%,略低于GDP增速,在潜力上仿佛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但实际上,用于收入分配的增加值不是国内生产总值(GDP),而是国内生产净值(NDP)。NDP等于减去间接税收入,再减去折旧。上半年,我国间接税收入约在3.4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0%,远高于的增速;而当前又处于加速折旧的时期,工业企业的平均折旧率水平比去年同期增加约40%。这样,NDP的增速将不仅低于GDP的水平,甚至还将明显低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水平,这样就导致了下半年居民收入增长的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增长缓慢。

上半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只有4.2%,而民间投资的增速则只有2.8%,作为自主性投资的两个代表性指标的增长水平均明显落后于平均增速水平。尽管政府投资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但在拉动经济增长的空间上明显不足,并在部分领域受到了产能结构的困扰。如上半年在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上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108亿元,增长22.5%,而相应的增加值产出水平只增长了2.6%。应加强市场自主性投资的意愿和活力的培养,提高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提升民间投资,将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子的作用进行“复位”。

4.对外贸易形势复杂,风险和机遇并存。

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111335亿元,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64027亿元,下降2.1%;进口47307亿元,下降4.7%,贸易顺差16720亿元。尽管人民币计价的贸易数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换算到美元值,总体运行情况仍不够理想。此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结构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商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速超过了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的增速水平,占比小幅提高;地理结构中,尽管新兴贸易伙伴的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但对于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形势十分复杂,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调查与诉讼再起。我们应保持定力,加大结构性调整的力度,尊重知识产权和加强保护,坚持优进优出,重视服务贸易,以效率和收益重构我国对外贸易体系。

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优势,形成“三大支柱”,集中力量突破增长“瓶颈”

从上半年的经济运行形势看,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结构性的,而主要的结构性矛盾又相互交织凝聚在部分“节点”之中。因此,积极财政政策应积极发挥结构性调控的效力,集中资源和政策手段,形成债务、减税和引导三大政策支柱,集中力量突破影响经济增长的“瓶颈”因素。

1.适当增加政府杠杆,支持企业去杠杆,并着力形成双向可逆的政府债务产品体系。

上半年,我国企业债务规模占GDP的比例已经高达150%,甚至出现了部分企业债务违约的风险和压力,银行不良债权规模突破了2万亿元,不良贷款的比率达到了2.1%。在此情况下,可考虑采取适当增加政府负债规模和提高政府资产杠杆率的方法为企业去杠杆,并争取良好的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在增加政府杠杆的时候,要重视加强债权类产品的自身功能,重视形成“双向可逆”的交易机制,而不是形成政府债务收入以后再运用的政策性功能。如通过政府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设计和使用,向社会注入低风险的资产,以满足风险承受力较差的市场主体的需求;而相应的置换(购入)社会主体的高收益、高风险资产,发挥政府风险承担能力较强、信誉较好的特性。

2.推进税制改革,发挥减税效应,进一步完善“营改增”,着手启动个税改革进程。

上半年,受到“营改增”试点扩围加速和相关财政体系调整的影响,“营改增”的减税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下半年的财政体系影响因素逐渐消失,应着力加强“营改增”改革的整体效应,以支撑企业税负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创新。此外,考虑到下半年居民收入的增长压力,可考虑加速个税改革的进度,在顶层规划确定后,即着手分阶段、有步骤地启动个税改革,正视改革难点,突破执行难点,成熟一步就推进一步,促进其他后进环节的主动积极转型。

3.加强政府引导,完善PPP机制,创新政府性基金体系,形成政府与市场的合力。

上一篇:公司兼并协议书范本下一篇:最有效的口语提高方法(英汉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