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对话更精彩

2024-10-20

让课堂对话更精彩(精选8篇)

1.让课堂对话更精彩 篇一

【论文摘要】对于教学,教师的预设是重要的,然而预设并不等于封闭。动态生成是课堂预设的补充和提升。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当课堂上出现动态教学资源信息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辩识其价值,去伪存真,并作出教学决策。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精心的预设,哪来精彩的生成?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关注“生成性”,让生成打破自己的教学预设,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绽放异样的光彩。

《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一体。”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经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可能近乎完美,滴水不漏。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教师事先难以精确预料的问题情景与偶发事件,和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于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面对这种尴尬场面,我们做教师的就要静下心来,抓住这样的契机带来的生气,将这“意外”转化为不曾预约的精彩,那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将会变得更加精彩。

一、巧妙预设激发生成

我国伟大文学家韩愈曾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度。”同样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离不开课前教师的精心预设,因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悉心地钻研教材,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与文本交流,有自由思考的空间,然后再要求学生自由表达,给学生说话的权利,那么就能引发出一些大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奇思妙想”。教师再及时地给予鼓励,那么在课堂上他们就会浮想联翩,让老师“措手不及”。其实,那正是身为老师所希望看到的的场景,因为在这样的场景中,带来的是妙语连连,笑声连连,掌声阵阵。那么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从中获提知识,锻炼能力,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于永正老师上的作文指导课《把文章写具体》,于老师在教学伊始,就给别人制造了一个悬念,看老师写这样“于”字,再过渡到习作指导,巧妙的设计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说出“天气真热”时的各种事物的表现和人们的反应。而在于老师请学生到黑板上把要说的写下来时,于老师仍没有放弃与下面同学交流的机会,巧妙地运用“刮鼻子”的游戏来激励学生说一些特别的句子,让学生放飞思维,再次将课堂激活。就这样在老师的预设中,慢慢地将学生的生成激发起来,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是于老师过人之处,他能在深入研究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起点和思维类型等实际情况做充分预见。对预见的种种可能性,选择的引导策略成竹在胸,使生成更加精彩,让课堂更鲜活。

二、学会倾听发现生成

课堂教学的现场生成,要求老师必须机敏地去把握学生即时学习情绪和认知需要,去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去获取来自孩子们的一切信息,这样才会发现学生制造出来的一个个“意外”,再将这些“意外”转化成课堂的活的因素,那么就能点燃起学生即将熄灭的思维火花,让学生扬起或许尘封已久的信念追求,他们就会主动地去读、去思,再去交流此时的发现,因为这一个个的“意外”会让许多精彩不期而至,课堂也会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精彩,而这精彩让师生共同享受到了课堂所带来的快乐。例如教学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一文,当老师要求学生交流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时,有个学生说喜欢“高楼大厦的霓虹灯光彩夺目,热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原因是它运用了比喻的写法。可这位学生的话刚落,马上就有学生说:“这句话不是比喻句,因为句中没有把什么比作什么。其实我也喜欢这句,可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句。”顿时,教室里像是炸开了的锅闹哄哄的,只听见“我也喜欢这句话,可是就是觉得它不是比喻句,所以才不敢站起来说。”听到这些,我没有急着往下讲,而是引导学生从喜欢入手,让学生说说你喜欢这句话的理由,或喜欢其中的哪个词语,有的说喜欢“光彩夺目”,也有的说喜欢“热情好客”,于是我就让学生讨论这两个词,在学生的争论中他们慢慢了解到“热情好客”是用来形容人的,作者在这里是把香港当作一个人来写,这样就显得特别亲切,想去香港游玩的心情也就特别强烈。这就是课堂的精彩,学生在互动交流活中,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体会到了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三、利用错误美化生成

语文学习要打开学生的思维,让思想的骏马奔驰于时空中,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智慧。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差,他们在对文本理解时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偏差。“课堂上应该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会出现错误并不是坏事,关键是老师如何去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其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其实,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对问题的重新认识,这样能激发学生提问、表达、交流的兴趣,让课堂生成许多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体现良好的动态生成的教学。例如教学《搭石》一文,教师在学生对课文有所感悟时,出示语句让学生运用“假如……假如……”拓展说话,有个学生:“假如碰到盲人走搭石,人们会扶着他过搭石。”这句话没有什么语病,但仔细一想,走在搭石上能用这样“扶”字吗?于是我在表扬这位同学时,也让同学们说说句中的“扶”字是否用得恰当,学生根据上下文展开讨论:

生:搭石是石头摆成的,这个“扶”好像用得不好。

生:石头就这么大(用手比划),不好“扶”,看来不能用“扶”字。

生:是呀!一行人走搭石还要协调有序,那只能“背”这盲人过搭石了。

……

通过比较,不但这位学生认识到话语中用词的不当,同时又让孩子们在交流中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可见关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更好地去追求语文课堂的生成精彩,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应该努力去做的。

“映阶碧草自春色”--台阶上的小草虽然不起眼,但诗人用心灵发现了它的生命价值,发现了每一个生命独特的春情、春意。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像这位诗人一样,用自己的慧眼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朵浪花,每一抹亮色,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将地释放生命的旋律,课堂将会萌发个性的气息,只有听到学生灵动的表达,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变得快乐,那孩子们的学习也将成为一种享受。这是语文教学恒久的理想和期盼,是语文教学的真谛和归宿,理智地对待每一个课堂动态生成,那么课堂会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课程与课堂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周一贯.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M]宁波:宁波出版社

[生成,让课堂更精彩]

2.让课堂对话更精彩 篇二

一、对话,让生成预设目标“弹性”十足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预设的,但预设的目标并不是唯一的行为方向,也不是行为检测的唯一标准。这些生成的目标实际上是一个指向不同个体、不同时期的目标群,教师应及时捕捉这些生成性目标,并将这些作为教学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如教学《诚信和我们在一起》时,我用“三鹿奶粉”事件引入,然后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这时,从教室的某处传来一个学生的声音:“我爸爸妈妈也不诚实。”我问这个学生:“你的话刚才老师听见了,那现在你是怎么想的,告诉我行吗?”学生站起来犹豫了会儿说:“因为爸爸妈妈答应带我去旅游却没有去。”我又问:“那你爸爸妈妈爱你吗?”该生点点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并没有马上告诉他该怎么做,而是对全班同学说:“其实他是个诚实的孩子,他认为既然答应别人了就应该做到,你们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于是,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想出了很多的办法。这样一来,全班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自我教育。虽然“怎样让爸妈在孩子面前随时守信用”并不是我开始预设的目标,但由于是学生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目标,于是笔者及时地调整了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及时抓住学生获得的真实感受,就能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

二、对话,让生成教学流程的“变奏”巧妙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已习惯地把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作为一件正常的事。特别是公开课上,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学目标,把整堂课预设得满满的,生怕一不小心出现的“节外生枝”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且不知,学生课堂的“节外生枝”正是他们真实情感地流露,内心世界最迫切的需要。作为教师,要凭借教育智慧解决教学中生成的新问题,教学的流程可以在生成中即时变奏。如教《可爱的家乡》时,课前让学生去收集关于家乡的资料,在课中交流时,学生把不是家乡的资料也说出来了,对此,这位老师并未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新问题置之不理或轻描淡写地议一议,而是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生活,没料到,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丝毫没有觉得这是教材以外的的“附加题”,他们从中获得了更多的体验和收获。课堂教学是开放的更是生成的,所以我们的预设要凸显开放性,留有发展的空间。这样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促成生成,也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试想,假如我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三、对话,让生成教学内容的“扩充”丰富

富有“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和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品德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只关注教案得以实现的片面观念,树立课堂教学应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扩充教学内容的新观念。这样的课堂需要品德教师及时“抓彩”,根据学生思维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如教《我们和诚信在一起》时,听了《许衡不吃无主梨》的故事,学生都互相交流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及诚实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这时,一个男生的声音引起了我们大家的注意:“太诚实也不好的。”于是老师问这位学生:“你为什么会这么想,能告诉我们吗?”学生说:“有一次,我和表弟一起拿了妈妈五元钱,后来我老实地交代了,被妈妈骂了一顿,表弟不敢说,逃过了这一劫。”这时,马上有几个学生与他产生了共鸣。老师趁机说:“不如我们来个辩论会,分正方和反方,如果中途改变了想法,可以随时调换位置。”在激烈的争论中,大家最终都认可了“诚实是金”。正是教师这种审时度势,以足够的教学机智,才将这个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焕发课堂的活力,使学生在辩论中得到感悟、体验,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

四、对话,让生成学习方式的“更新”及时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探究的方法,给予学生合作的机会,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那么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就应该融入这些新理念,适时“更新”学习方式。在教学《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时,教师先通过课件给学生演示了学校和学校周边标志性建筑的图片,图片播放完后说:“你们天天来上学,可熟悉路了,现在你们再回忆一下学校在什么位置,几个人先讨论一下,试画出路线图来。”于是学生分成了几组热烈地讨论着,但画的时候,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要是再到学校外面走走,仔细看看,就好了。”一个学生提出来,其他学生也一起附和,教师同意了,交代了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于是全班同学都走出了教室,站在了校门口,老师让学生以校大门为中心确定方向,分别找出学校大门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后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东南西北四个小组,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出发,进行实地探路。探路回来后,又叫同学们继续完成画路线图,这下,同学们很快就画了出来。在这里,教师顺应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在需求,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体会到实践的益处,又掌握了一些合作的方法。在后来安排的组内交流中,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方法转化为共有的成果,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发展。

3.对话教学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篇三

一、创设情境,激发对话愿望

实践表明,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对话愿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可以让师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引起精神上的兴奋,从而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巧妙设疑是创设情境的重要方法。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合作、探究、交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对话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离骚》时,教师先组织学生欣赏了关于屈原的视频材料,然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屈原的忧虑是什么?为什么在文中提到了香草美人?他为什么做出沉江的举动?几个问题就让学生明确这节课主要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学生们带着问题将视频材料和文本进行对比,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获得自己的答案。如此,师生的对话就此精彩展开。再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有的学生对佚之狐这个人物产生了兴趣:“烛之武临危受命,是因为佚之狐的推荐,这说明佚之狐很早就了解烛之武的才能。既然精明果断的佚之狐早就知道烛之武的才能,那么为什么不早推荐而让烛之武一直不得重用?这个时候是不是在借对方之力除掉烛之武呢?”这个问题视角独特,激发了大家强烈的探究渴望。

有了疑问,学生的注意力才能高度集中,从而引起学习的兴趣,所以可以说疑问是进行教学的推动力。难度适中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同时使课堂教学收到显著的效果。

二、有效互动,注重对话平等

师生互动,对话交流的前提条件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地位。在以前的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师生之间几乎没有对话的过程,学生也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而对话式教学就不是这样,它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己发现,学生是探险者,在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达到积累知识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老王》一文时,这是一篇传统的课文,在阅读方面对于高中生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如果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要关爱底层人物的思想,教师还要做适当的引导。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抓住文末“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组织一次集体讨论。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和文本直接对话,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最后认识到“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需要爱和善良”这一主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干预学生的思路,而是和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倾听,适时表明自己的看法,整个课堂既激烈,又和谐,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充分的表达出来,真正做到了有效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强调师生的对话平等,但是教师仍然是对话教学的引领者,要把握好对话过程的方向,及时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会出现知识性的错误,也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阅读,真正做到学有实效。师生之间分享自己的个性化体验,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开放课堂,闪耀对话智慧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作为教师不能过多的干预,强硬的指挥,而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开放性课堂带来的成功体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创意表达,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思维,升华思想。开放课堂,让对话不只是在师生之间进行,网络、媒体等都可纳入对话,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智慧的生成。

例如在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文时,教师在指导阅读时,应该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作者因祖国屈辱的历史而感受到的深深哀痛,体会出作者想要献身祖国建设的豪情壮志。然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大家分享,甚至可以将班级同学们的感悟综合在一起办成手抄报,让大家共享,这样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还比如在教学《品质》一文时,教师在课下和课上都给学生足够的查阅资料、阅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之后整理归纳每位学生的探究的内容,鼓励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探究的思路,自主分析形象,验证自己的设想,从而突破文本的重点难点。

总之,对话教学的过程具有多向性特征,对话的师生双方应该是自由平等的,而学生自身又要具备独立的意识,要进行独立的思考,获得独特的体验。对话的过程就是思想碰撞交流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对话教学成为高中语文课堂中最为精彩的篇章。

4.论文《质疑让课堂更精彩》 篇四

王 军 政

2010年12月22日

一、质疑,让课堂更精彩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过程。在循环往复、步步推进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能力。”好奇好胜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创设情景,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使学生具有“海阔凭鱼跃”那样良好的“竞技状态。”

新课标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生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会“疑”、爱“疑”,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通过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引入到教学中来,并积极启发、诱导学生质疑,引导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想问,从不想问到多问,从不会问到善问,以此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初读课文,表层质疑

在预习或初读课文时,学生会提出许多问题,如对课文的故事情节、时代背景及字、词、句等表层的质疑。因为是初读,所以这些问题一般还较为肤浅,通过仔细读文或运用工具书就能解决。随着疑问的解决,学生所获得的主要是以感知为基础的知识和感受。但有些问题比较散乱,有些问题也不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能解决这时,教师的梳理工作就显得特别的重要,教师要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以肯定的态度进行分类、梳理,从而让学生发现学习的重点、难点,进而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解决问题。同时学生的心里特别希望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大家的重视,并得以解决。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尤其要注意激发的学生的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二、研读课文,深层质疑

质疑的深度与读者的能力和对文章的感悟程度密切相关。研读课文时,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感知程度的逐步加深,他们往往会对文章的结构层次、写作风格、精妙语句等进行深层的质疑,此时收获的主要是以理性为核心的思维和能力。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筛选,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应让其自行解决。而教师应把课文中的重点问题及学生个人自学感到困难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学生讨论。在生疑、释疑的矛盾中,学生的质疑能力不断加强。学生的质疑能力强了,必然会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提高,又会带动质疑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深层质疑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学《桂林山水》时,在熟读课文的前提下,学生深刻感悟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总——分”的结构特点,知道分述部分又紧紧围绕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展开描述。学生在读中自然感悟到两段文章结构上的相似之处,但有学生提出“课题是‘桂林山水’,理应先写山,再写水,而文中恰恰相反。是不是像这种‘分述’部分的前后顺序可以调换?这时,我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得出结论:《桂林山水》开头写到:“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所以“分述”自然先写水,再写山。

三、深读课文,联想质疑

学生在深读课文时,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区别、迁移产生的是联想质疑,从而生成的主要是以运用为主旨的新情境和新方法。此时,学生对课文的质疑是高层次的质疑,如果学生能不唯书、不唯师,就必然会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凭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当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已进入深层次探索阶段时,教师要适时启发,提供更多的机遇,让学生进行探究质疑、联想质疑。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能够随着质疑问难而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能够从不成熟、肤浅的阅读质疑,逐步走向深刻成熟的联想质疑,同时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进行高层次的阅读鉴赏。记得在教学

《称象》一课时,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共识,曹聪很聪明!这时,一个学生出人意料地提出:“我就觉得曹聪并不聪明!曹聪的办法虽然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可是得搬很多石头,石头笨重不好搬动,既费事又耗时。我想用人代替石头,人听指挥,喊上就上,喊下就下,只要大家一个个走上船,等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然后把每个人的体重加起来,这样称象多省力啊!”这时,我立刻鼓掌说:“多好的办法!你比曹聪还聪明!”然后马上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研究。这下,同学们大受启发,不再拘泥于课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有的说,我不用石头,也不用泥土,因为泥土就在岸边,取泥方便;有的说我既不用石头,也不用泥土,因为河里有的是水,把水装入船中不就行了吗?有的说„„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不由自主地议论开了。总之,质疑大有学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好教材,抓住时机,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适时质疑,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既学到新知,又发散思维。

二、质疑答疑的训练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是培养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质疑问难,为学生质疑创造机会,每节课都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提问题。刚开始提问时,学生往往问得肤浅,但我热情地给以鼓励,逐渐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现问题。如他们可以从词语搭配、思想内容,布局谋篇等方面提出问题。使思维得到发展。

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我注意教给他们如何思考的路子,让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律,探求文章的脉络,有顺序地把思维引向深入。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启发学习较差的学生多提问题,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解决问题。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表扬,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

实践证明,质疑答疑的训练,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特别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面介绍几种“质疑解难”的做法:

一、预习质疑,主动求解《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但并不难懂。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在自息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然后经过整理去易存难,把与中心有关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1.本课为什么要用《草船借箭》做课题,而不用“诸葛亮借箭”或“草船受箭”做课题?2.诸葛亮为什么请鲁肃帮助借船并且不让周瑜知道?3.为什么诸葛亮敢说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4.为什么诸葛亮要在第三天的四更时候才去取箭?5.为什么诸葛亮叫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他和鲁肃“只管饮酒取乐”?6.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头掉过来?7.诸葛亮为什么吩咐军士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讲读课文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边议,把上述问题的解答进行归类,从而看出诸葛亮知人心,通天文,晓地理,在草船借箭的全过程中神机妙算,才智出众,不愧是我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中心,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围绕课题,引疑解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捕捉文章的中心,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如《草船借箭》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开讲时我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借箭”为线索提出:谁向谁借?

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这样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又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问学生:“从课题上看文章重点应写什么?读了课文后再看课题,你会想到或提出些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索后提出: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2.为什么在“鱼钩”前面加上“金色”一词?3.课文是怎样把老班长和鱼钩联系在一起?学生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他的本质和核心问题,虽然初读课文,因对课文不甚了解,一时还不能解答这些问题,但已设下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三、扣住难点,质疑释难阅读课文时要抓住重点、难点部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要一步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在思维的渐次深入中把握课文的内容。同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文字分析事物,了

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认识能力。《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着重写了大榕树的长势,讲这部分时我告诉学生,课文中对榕树的位置、大小、形状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这是静态的描写,并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注意作者是怎样写事物的静态。阅读课文后学生还不太明白,提出几个问题:1.写榕树的这部分是静态描写,为什么用了“生根”、“垂到”、“伸进”、“卧”等动词?2.课文中描写榕树静态的顺序是由远及从近,为什么写到:“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时又写:“„„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一般。”把远景写在近景中?这些问题的难度较大,我没有急于让他们回答,而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中具体描写榕树长势的句子,先总结出榕树大而美的特点,再品味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榕树的千姿百态。

四、抓重点句,设疑推导读一篇文章只有抓住重点句、关键句子,一边读一边想,才能读懂课文。如每篇文章的中心句,能概括全文中心内容,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与课文的各部分关系十分密切。抓住中心句的学习,往往能串联全篇课文,使教学浑然一体,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善问”

让学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习惯。

引导学生质疑,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进行。

第一步,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形式,为了让一年级的学生掌握这几种形式,我在教《小猫种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程序:先让学生掌握“种”的音和义,然后在“种”后板书“鱼”,再在“种鱼”前板书“小猫”。让学生读后问:“你读了这个课题,有些什么疑问?”学生纷纷发言:“鱼怎么能种呢?”“小猫为什么要种鱼?”“它是怎么种鱼的?”我把几个主要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理清每个问句的疑问词,然后告诉学生:“读书就是要像今天这样多动脑筋,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指板书)请看第8课。”这个新课导入,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了提问的形式。

第二步,加强学生质疑过程的引导和训练教材中常有“画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对每一个学生来说,“不理解”的地方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疑惑点呢?我在引导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时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读读生字新词,想想有无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自己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想想是否正确,有不明白的就画出来。再读读课后要求掌握的词语,找出不理解的,再听听同学提出什么不理解的,想想自己是否明白,从而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看看自己哪些答不出,以问题的形式向老师提出来。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问题。

第三步,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质疑的途径很多,文题、文章内容、关键词句及设问、反复、过渡、照应甚至插图、关键标点等,都可以用来质疑。如果文章的题目提供了课文内容的指向和要点,我们就可以从审题入手,引导质疑。如《我爱故乡的杨柳》、《诚实的孩子》等,如果文章的脉络清晰,段落结构相同,我们就可抓住例段引路,揭示学法,让学生抓住要害,自读质疑。如《黄鹂和山雀》一文,写黄鹂和写山雀的两个段落,设计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卷叶虫真狡猾?(2)黄鹂捉卷叶虫的本领怎样?从哪看出来?再引导学生讨论,理清卷叶虫、黄鹂、梨树三者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回忆老师在教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提了几个问题,先提什么,再提什么。然后

让学生根据上述方法自学第二部分(写山雀段),思考应先清楚两个什么样问题,并用幻灯片提示:(1)为什么说____________?(2)________捉________的本领怎么样?从哪看出?结果表明,这样引导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提问迁移,效果很好。

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小学生提问往往出现多而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归纳出主要问题,要求提问围绕中心,抓住要点,有思考价值。

到中高年级,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各种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找出它们各自的质疑途径,以便学生在课外阅读思考时有章可循,从而提高阅读效益。几种常见的文体,其阅读步骤和质疑途径大致如下:记叙文,初读时了解大意,理清六要素,细读时理清层次和记叙顺序;精读时赏析好词好句,体会中心。写景的文章,要明确写的是什么景,此景有什么特点。说明文,要理清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有什么特点,文章按什么顺序,运用了什么样方法进行说明。借物喻人的文章,要明确借何物喻何人,再抓重点,找特点,理清写作的目的,最后理清思路,了解方法。

二、抓住质疑时机,让学生“好问”

方法的传授固然很重要,但能力的培养更离不开扎实有效的训练。因为任何本领都是“练”出来的,而不是训出来的,质疑能力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使质疑训练落到实处。

学生质疑,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一般地,课前的引发型质疑,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求知 欲望;疏导型质疑,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课中的深究型质疑,便于学生对课文重点进行深究探索,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中心;而课后质疑,可以是总结型的,也可以是辨别鉴赏型的;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也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心,领悟写作方法。

质疑训练,还可采用以下方法:1.“每日一问”

要求学生在课外学习时,坚持每天提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写在自己的“每日一问”笔记本上,教师要及时检查讲评。

2.及时解疑,分类作答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步。教会学生提问,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才是教学的目的所在。帮助学生质疑解疑,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伺机诱导,授之以法,使学生自解其难,变“有疑”为“无疑”,从而提高质疑兴趣和质疑技巧。

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应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等资料自己解答;有争议的问题,大家讨论回答;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讲解说明。在指导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允许前后左右互相交流,大声争辩,允许师生互相提问,大家各抒己见。鼓励互相倾听,提倡求异思维。

5.让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更精彩 篇五

姜莉

实例一:这是一节观摩课。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好!表扬他!”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实例二:课堂上教师在黑板上设计了小组得奖的统计表,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其所在的小组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一节课中,教师忙碌于粘贴小红花,忙碌于说“你真棒!大家鼓励他!” 学习好的学生忙于回答问题,忙于得到老师给的粘贴;而另一部分学习较差的学生抢不到回答问题的机会,只能观看。而在这种貌似激烈的状态下,教师却常常忙中出错,一会儿贴错了小组,一会儿又忘记了贴标志。课堂一片混乱„„

这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常见的评价。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着过度关注学习结果,评价形式过于单调、机械、而且同一形式的评价频率过高,脱离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激励,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等不足。

课堂评价是目前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好的课堂评价可以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可以使孩子重拾自信,也可以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高潮迭起。总之,好的课堂评价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课堂评价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三点:

一、采用丰富的评价语言

1、评价语言准确,有针对性

语言评价直接、快捷,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评价方式。在课堂上,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一节数学课中,对知识丰富的学生,教师可评价:“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小博士!”“你知道的真多!知识真丰富!我们大家要向你学习!”对积极思考,探索的学生,教师可评价:“你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妙的方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特别爱动脑筋,常常一鸣惊人,让大家禁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对成绩

差、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针对他的学习情况,教师可评价说:“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这样的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2、诙谐的语言,营造和谐氛围

传统的数学课堂语言片面地强调要规范、简洁、科学、准确,于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就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变得枯燥乏味。要改变这个现状,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我认为可适当采用幽默、诙谐的评价语言,使整个数学课堂充盈着个性和生命力,营造和谐积极的氛围。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挂在钉子上的小黑板一下子掉了下来,随着小黑板掉地的声音,一些学生惊叫起来。这位教师立刻反应过来,及时的对他们说:“孩子们学得太认真了,小黑板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同学们马上停止了尖叫,都笑了,并迅速回到了学习状态中,并且学得更认真。通过幽默化的评价语,不仅能使原来濒临“崩溃”的课堂“起死回生”,而且有时可能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3、巧用体态语言

课堂评价语言不止局限于有声语言,适当的无声语言更

具魅力。也许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可以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也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二、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评价不是教师的绝对权力,而应该是师生、生生互评的过程。例如在新课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这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既对整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小组或全班交流时,是开展生生互评的最好时机。让学生在倾听他人回答的基础上,说一说他人的想法好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教师采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评价教师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评价时,应结合评价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实现课堂评价的多样化。

三、把握恰当评价时机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经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教师假如能及时捕捉这些片断,并进行巧妙的评价,会有较好的效果。如课堂教学中,一位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可对他说:“你做得真好!通过你的努力,你也可以做得很好,不是吗?”当学生的回答很有创意时,教师会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为你感到骄傲!”“你的回答太棒了!”通过这样的评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会更加积极认真的思考。总之,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艺术。”小学生数学课堂评价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每位教师以艺术化的态度去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营造课堂教学评价的美学韵味,让课堂评价更精彩。

6.信息技术让政治课堂更精彩 篇六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4版)能力目标指出: 要培养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达到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目标,使课堂教学更直观形象、更生动有趣,信息技术在我们政治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课标在建议中指出,在合理使用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应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让我们的政治课堂更有效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

一、利用多媒体的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态逼真等特点,让政治课更生动有趣。

形象导入,激发兴趣。七年级思想品德《珍爱生命——让生命之花绽放》一课主要讲述生命的美好,让学生珍爱生命,让生命更精彩,要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单靠说教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就利用多媒体设置情景,伴随优美的音乐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对精彩生命的好奇与向往,导入新课水到渠成。政治课堂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时时有亮点,处处有乐趣。如在教学《青春自画像——青春故事——不为追星》这一课的时候,以前全靠老师一张嘴的讲述,学生听得枯燥乏味,可有了多媒体后,教师做好教学课件,动漫短片一放,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知识点穿插其中,学习深入其心。政治课有了班班通的电子互动白板还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如在学习《感受祖国心跳》一单元时,利用白板功能,让学生上台借助白板边展示边介绍祖国地理位置与地域特色,在动手中掌握了知识,记忆深刻。

二、重现生动场景背景,上政治课充满感情。

思想品德课虽不比语文课那么充满感情,但是,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是有感情的人,任何学习只要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触动了他们的心弦,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思想品德课强调情境和氛围,教学情境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再现许多生动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对所学内容生发情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学时代》这一单元《享受学习》这一框,就可以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场景,激发学生情感。在讲到学习中的苦与乐这一问题时,先让同学们观看贫困地区学生读书的照片和汶川地震中学生的照片。通过欣赏照片资料,把自己的周围环境与照片中生活环境、学习环境进行对照,体会到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多么的优越,意识到拥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也是一种幸运和快乐,进而分析学习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要珍惜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排除政治课堂理解难点。

政治课堂中也有难点,对于难点问题就要把枯燥的抽象的问题形象化,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才会降低难度,易于理解。如九年级的“财产继承方式、原则、顺序”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困难,为了化解这个难点,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把这个知识点做成动态flash,再配上声音介绍,让学生子先看先听,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接下来再来读课本,所讲知识点就更好理解了。

四、巧用网络资源,迁移训练,让政治课空间更广阔,让课程学习更有效果。

在学习“科技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一个板块中,可以提前让学生分小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有关资料,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科技知识以及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扩展了学生学习空间,拓宽了学生视野。不仅让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还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搜集运用信息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训练他们展示交流能力。

7.对话,让阅读教学更精彩 篇七

关键词:阅读教学,对话策略,对话情景,二次对话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育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是学生走进文本,积累语言和学习能力的重要过程,在阅读课堂构建 “对话”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抓住对话教学特点,有效搭建平台,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探究。

一、细读文本,为有效对话埋下伏笔

在阅读课堂有效实施对话教学,需要学生细读文本,通过细读文本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对话、思想沟通。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会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对文本产生认知和情感,会对文章中的观点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对话教学才能走向理性和深刻。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 如何让学生通过细读文本,为阅读教学的对话打下坚实基础?我先搭建平台让学生充分朗读、感悟,当学生通过文本细读有了一定理解之后,我再让学生进行对话。 如,当刚满11岁的“我”钓到一条以凶猛著称的大鲈鱼时,“我”的内心不再平静了,但“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父亲为什么会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这就是课堂对话的契机点,学生在细读文本时要先考虑父亲的思想斗争,父亲此时会想些什么。当“我”听到父亲的决定后,“我急切地问道……”“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学生想要有效对话就要深入文本去找到答案,于是,学生可能会通过“急切”、“争辩”、“哭出了声”等词语感悟“我” 的心理。当“我”再次抬头望着静悄悄的四周时,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这是“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个过程是痛苦而深刻的,学生在文本细读时一定会有很多感触,只有让学生充分浸润其中,课堂对话才能走向理性和深刻。

二、借助阅读期待,创设问题对话情景

对话,是学生走进文本的重要通道, 也是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方式。纵观人教版小语教材,收录的文章都是经典作品,反应了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怀,容易引发学生共鸣。教师要结合不同文本,在学生细读文本的基础之上,抓住文章的精彩之处创设问题对话情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并借问题激发学生进行对话,从而在对话中感受文本的意蕴。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半截蜡烛》,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容易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文章以“半截蜡烛”为线索,随着情节的发展,惊心动魄的事情随时会发生,因此,教师可以抓住本文的描写特点,结合情节的发生,有效创设“危机”对话情景,通过对话让学生对文本产生阅读期待。如课文第三自然段,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但紧接着德军重新点燃蜡烛,大儿子想取走半截蜡烛没有成功, 空气似乎要窒息了,在这危机时刻学生肯定会有语言想要表达,如何帮助他们化解危机,如何感受在危机时刻中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智慧和坚强的心理品质。教师巧妙设置对话情境,使学生在对话中体会作者在刻画人物方面的精妙之处。对话让学生对文本产生阅读期待,教师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的机智和勇敢。

三、结合学生发言,寻找二次对话契机点

在阅读教学中,对话过程是不确定的、动态的,但有些教师在课堂引导时,怕学生的对话会打乱自己原先的计划,面对学生的“异样”对话时,“巧妙”引导,使学生走入看似合理的轨道中。其实,每个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不同,他们发自内心的对话正是课堂宝贵的资源,教师要结合学生发言,将“不和谐”的声音变成课堂智慧的生成资源。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精彩极了” 和“糟糕透了”》,本文以两个极端的词语组成课题,对于生活阅历尚有限的五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教学时,教师以文本对话为突破口,如本文开头,当母亲念完“我”的诗之后,她有怎样的表现, 她用了什么词形容?学生容易引发生活体验,并结合文本语言进行对话,通过对话感受母亲对我评价所产生的影响;而当父亲看到“我”的小诗之后,截然不同的评价出现了,父亲为什么会这样评价? 学生的对话欲望再次被点燃,但面对两种不同评价,学生的对话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声音,这和学生的生活阅历有关,因此,当学生的对话出现分歧时,教师要找到学生出现分歧的原因,并认真分析,从而为学生的理性思考提供二次对话的机会,使学生在二次对话中深刻感受本文的意蕴。

8.用有效对话让阅读更精彩 篇八

一、生本对话,君心似我心

语文阅读就是与语言文字邂逅和对话。孩子们学习语言的媒介则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本。那么,在阅读课上如何实现与文本乃至与作者对话呢?真正的对话应该是学生与文本交互交往、和谐共生的过程。如一位教师的阅读课:

《大江保卫战》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师: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对战士们说的?

生:解放军叔叔拯救了千万人民群众,我们感谢您们!

生:解放军叔叔们,我觉得你们真傻!(全场愕然)

师: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我觉得解放军叔叔们应该为他的父母妻儿想一想啊!万一不小心,“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父母妻儿岂不是很伤心啊?

师:是的,战士们是没有考虑到远方的亲人,此时,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生(齐):“大堤,保住大堤!”

师:他们心中只想着保住大堤之后的——

生:人民和国家财产。

师:这种“舍小家保大家”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钦佩!让我们怀着对战士们无限崇敬的心情读读这段文字。

新课程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当学生对文意出现偏差的理解时,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让文本之“心”与学生之“心”心心相印,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生生对话,相荡成涟漪

而今阅读课上普遍的“小组式”强化了学生的发言行为,但在仔细观察下发现,学生在不同的观点上,经常会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这种现象,这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话。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草和大树》时就对夏洛蒂·勃朗特姐妹成功秘诀产生了争论。

师:同学们,请回顾全文,找一找勃朗特三姐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生:“逆境造英雄”,我认为她们成功的秘诀是不屈的意志。

生2:我觉得她们三姐妹面对打击,坚持到底,是她们成功的关键。

生3: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因为她们是从写诗改为写小说才成功的。我认为改变策略才是获得成功的秘诀。

……

师:同学们暂时停一下,我想请你们静下心来思考,对方讲得有没有道理?

生2:我觉得生3说得有道理,有时候一根筋不好。比如我在做数学题时换了一种方法就解答了原有方法解决不出来的问题。

生3:我觉得生2也有道理,我们学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司马迁就是含冤入狱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靠着坚持,完成了52万字的辉煌巨著。所以我综合我们两人的观点: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一要找准方向,二要付出努力。

师:是啊,要想成功,埋头拉车很重要,但是也别忘了抬头看看路哟!

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新的理解和共识”的“萌生”,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相互倾听的习惯,继而加深理解和认识,如此,课堂才能相荡成涟漪,水之华才能悄然绽放。

三、师生对话,向深处漫溯

学生主体性的提高弱化了教师的课堂定位。在很多课堂上,很多学生都在滔滔不绝地言说,但学生的见解往往过于片面。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与学生开展深入有效的对话,使阅读课堂向更深处漫溯。

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生命的壮歌》一堂课。

师:同学们,老羚羊用生命为小羚羊搭起了通往悬崖对面的桥梁,你们读到这里,有什么感想呢?

生1:老羚羊们为了下一代,舍己为人,我很感动。

生2:老羚羊这座以生命搭成的桥梁,在我心中非常高大。

生3:老师,《生命桥》这篇文章是假的,我在报刊上看过。作者沈石溪也说,猎人们打死了好多羚羊,还活抓了好多羚羊,羚羊们一只都没有逃得掉。

(课堂一片哗然)

师:(沉默片刻,走近孩子,摸着孩子的头)首先,老师要表扬你,懂得真多。不过,你还知道沈石溪有一个美称叫什么?

生3:我知道,他有“动物小说大王”的美称。

师:对啦!沈石溪就是根据打猎这个现实素材,虚构成《生命桥》这篇小说,但是却寄托着他对真善美的向往,对假丑恶的鞭挞。现在,你读懂了作者的内心了吗?

生3:我知道了,沈石溪是想赞美老羚羊为了种族的延续而舍身取义,我非常佩服小说里的老羚羊。

教师与学生相比,阅读视野更加开阔,阅读能力更为深厚。因此,阅读课堂更加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学生与一位阅读成熟者对话,其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必然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对话教学,发轫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和苏格拉底。而今,对话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在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相互倾听,在课堂的“节点”有效介入,促使课堂多维对话,定能成就阅读课堂的别样的精彩。

上一篇:(2003申报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学校申报材料)下一篇:感恩生命主题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