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镜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共18篇)
1.哈哈镜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 篇一
一、设计意图
散文以其独特、巧妙的思维想象富于了日常生活中人、事、物一种鲜活、动感的形象,并用艺术性的语言表现出来,《哈哈镜》就是这样一篇散文。她从另一个角度来展示出哈哈镜的有趣,以及周围事物中一个个可爱、生动的形象存在。让幼儿欣赏这样的散文,使幼儿早理解、感受作品的过程中,培养了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及对文学作品意境美、语言美欣赏能力。通过理解、体验、迁移经验、扩展和表达自己的想象来学习语言,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想象散文所表现的画面,培养幼儿欣赏散文的兴趣。学习朗诵散文。
2、发展幼儿想象力,提高幼儿运用文学语言的能力。
3、让幼儿学习按照散文的结构形式,应用个人经验仿编新的散文。
三、重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并学习仿编散文。
四、准备:
小镜子一面、课件、录音磁带、彩色笔、画纸
五、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镜子引出话题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还有什么能照出自己的样子来?
有一种镜子能帮助东西变样非常有趣,知道是什么吗?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散文也叫《哈哈镜》可它是一面奇特的哈哈镜。我们来听一听。
二、欣赏散文《哈哈镜》教师朗诵。
提问:散文里的哈哈镜是什么?池塘怎么变成哈哈镜?
这是一篇很优美、很有趣的散文,我们在来欣赏一遍,小朋友把你喜欢的优美的句子和有趣的地方找出来
三、感受并理解散文
看幻灯并欣赏录音
说说哪些是优美的句子,哪些是有趣的句子
四、学习仿编散文
引导幼儿模仿“小草照照”仿编“xx照照”句式
再想想风娃娃照照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发生
仿编结束,集体朗诵新编散文。
五、幼儿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散文的理解和喜爱
小朋友很喜欢这篇优美、有趣的散文,你用什么方法告诉大家?是用好听的声音还是漂亮的画面,或者用别的方法?让个别幼儿尝试朗诵表演或是别的方法。最后让幼儿在欣赏中绘画。结束。
活动反思:
在欣赏中,还是整体配合散文内容进行朗诵的课件比较合适,更容易让幼儿理解。在以后的语言组织活动中,还是要更多的考虑,多思、多想,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幼儿。
2.哈哈镜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 篇二
如果你也曾翻开过那本名叫《黄雨伞》的书, 我相信你一定也会和我一样不由自主地爱上她, 那些美得让人惊讶的画面, 听了还想听的音乐。虽然从头至尾没有一个文字, 可是在画面的转承启合间, 却让你真的能读懂画家的心思。这样的作品对于孩子一定会更加亲切, 因为, 书中那一把把的雨伞, 分明就是孩子们在雨中的舞蹈;一幅幅变换的背景, 就像流动的音乐, 记载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一路走去, 伞越聚越多, 快乐也逐渐膨胀。这样美轮美奂的作品, 我们怎样传递给孩子们呢?是否就从音乐开始呢?带着这样的思考, 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了“黄雨伞”这个分享阅读活动, 让美传递, 因为我们相信:传递美就会在孩子心中种下爱。
活动目标
1.积极阅读、仔细观察, 感受画面和音乐所呈现的优美意境。
2.能从画面前后的关联、变化中合理想象画面内容, 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
PPT课件, 幼儿人手一册绘本, 音乐《黄雨伞和雨滴》《朋友》, 小黄伞、小蓝伞各一。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绘本, 请小朋友一起看封面, 说说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感觉这本书会讲关于谁的故事。
2.介绍绘本——《黄雨伞》。
(绘本的封面给阅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背景, 在灰色的背景中有一把鲜艳的黄雨伞显得十分醒目, 简洁的封面奠定了整本书画面的风格和基调。画面中间淡淡的灰色,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是一条雨中的小路。一幅简简单单的画面, 足以让孩子驰骋想象, 感受绘本的风格与特色。)
二、集体阅读扉页及前两页
1.阅读扉页:说说看到了什么?猜一猜这个打黄雨伞的是谁?
2.播放音乐《黄雨伞和雨滴》, 阅读第一页:听着音乐, 你在画面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3.播放音乐《朋友》, 阅读第二页:画面有什么变化?提供小伞道具, 请小朋友想象并尝试表演两个朋友见面的情景。
(对这两个画面的阅读, 我采用的是让幼儿静静聆听与画面极其相配的音乐, 在音乐中想象画面, 让音乐帮助延展画面的内容。这样, 相对于整本书来说最为简单的两幅画面, 没有让幼儿在阅读时匆匆而过。我觉得, 这种停留对于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舒缓的音乐放慢了阅读的节奏, 也让孩子的心灵随着音乐安静下来, 进入了边看边想的境界, 进入了与《黄雨伞》契合的阅读状态, 更为幼儿阅读后续画面做好了心理上和阅读技巧上的铺垫。)
三、幼儿自由阅读图书
1.幼儿自由翻看书本, 鼓励幼儿如果看懂了, 可以小声地说一说看到的内容。
2.分享交流:发现小朋友撑着小雨伞经过了哪些地方, 有什么发现。
3.提问:那你最喜欢小雨伞经过什么地方呢? (帮助孩子大胆表达自己对画面的感觉, 尝试用艺术的语言表达阅读到的感受。)
(行走是有节奏的, 阅读也是有节律的。孩子们阅读了前两幅画面后, 急切地想要了解后面的内容, 我及时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让他们自由地翻阅图书, 有效地运用前阅读的经验, 去捕捉前后画面之间的关系, 尝试完整欣赏图书。以“你发现小朋友撑着小雨伞经过了哪些地方”, 帮助幼儿融会贯通所有的画面, 并把在自由阅读中获得的零散的、片段的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 融合成孩子们自己的故事。在基本熟悉整本书画面的基础上, 借助“那你最喜欢小雨伞经过什么地方呢”, 引导孩子们交流、分享对画面细节的把握、对美的感受……)
四、感受绘本《黄雨伞》的特别之处
1.提问:你觉得这本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小结:这本书只有画面没有文字, 这样的书叫无字书。画家把所有的故事都藏在画里面, 让每个看书的人自己来编故事, 有的地方和别人差不多, 有的地方可以有自己特别的理解。
(在孩子们阅读了《黄雨伞》后, 我想他们所得到的应该是心灵的自由。一本可以由自己来编故事的书, 一本可以按自己的方式来连接的书, 构成了孩子心中自己的书。面对这样的书, 孩子会有很多快乐的表达。)
五、整体阅读图书
1.播放课件, 整体阅读。
2.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这本书的理由。
3.给幼儿介绍书的作者和音乐家, 鼓励幼儿以后再来欣赏这本书和书中的音乐。
(我们把图书制作成了自动播放的图画书, 在阅读的最后呈现给孩子。伴随着轻快的主题曲, 孩子们再次完整地欣赏画面、自由地串接一幅幅场景, 合成美丽的故事。对孩子来说, 这样的阅读是来自心灵需求的阅读, 是有利于其身心成长的快乐阅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挖掘了绘本《黄雨伞》的审美元素, 将画面与音乐整合的美感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传达给幼儿, 激起了幼儿积极阅读理解、审美感知与创造性表达, 可以说这个阅读的过程是带领幼儿享受艺术的过程, 更是引发幼儿审美情趣多元迸发的过程。主要特色体现在:
1.将故事情节与音乐有机整合, 让幼儿感受优美的意境。本次活动打破了以往绘本教学的模式, 将故事情节与音乐有机整合, 通过提问“听着音乐, 你在画面中仿佛看到什么”, 请小朋友想象并尝试表演两个朋友见面的情景, 引导幼儿在音乐中展开想象, 感受喷泉池边嬉戏的快乐、游乐园里游戏的自由、十字路口过马路的匆忙……借助音乐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
2.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给幼儿更多的阅读空间。活动努力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特别是选择了只有画面没有文字的无字绘本, 告诉幼儿画家将所有的故事都藏在画里面, 鼓励幼儿自己来编故事。教师把重点指向帮助孩子自由联想, 通过联想串接、融会贯通所有的画面,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注意为幼儿创设平等、宽松的交流环境, 给幼儿充足的自由阅读的时间, 既鼓励幼儿小声地进行交流, 有机会与同伴相互学习, 也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表达表现, 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将幼儿真正看成是主动获得知识经验的主体。
3.运用多元的阅读教学方法, 使幼儿能多角度地进行思考表达。在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采用了多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幼儿集体阅读扉页及前两页、幼儿自由阅读、重点感受绘本的特别之处、整体阅读等。在为幼儿提供多元阅读的环境和方式时, 注意一方面向幼儿提出开放性问题, 激发幼儿多角度地进行思考, 寻找各种不同的答案;另一方面鼓励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都有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3.大班语言活动:听 篇三
我发现班级不少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乐意发言,但不能安静地倾听同伴或老师说的话;看电视,听故事的时候不能安静地看或听,常常会说一些与当前无关的话题,他们往往只重视说,而忽略了倾听别人的发言,缺乏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是人类接触世界、表达自身的第一步;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好习惯。《听》是一个很好的散文诗读本,读本把大自然存在的各种声音以诗化的语言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引人遐思的氛围。孩子在课前欣赏过海螺声和大自然各种好听的声音,再通过老师启发式提问,知道声音不仅是美妙的,而且是一种倾诉、交流的方式,提醒幼儿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及老师的提问,帮助孩子逐步养成礼貌倾听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能完整阅读读本,理解故事内容。
2.感知散文诗的文体特点,能用恰当的心态和语气朗读、欣赏散文诗。
3.倾听、欣赏自然界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养成倾听好习惯。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听海螺和大自然(风、雨、鸟、虫等)自然界的音乐。
材料准备:
1.欣赏音乐《聆听》
2.《听……》大书、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聆听》,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引入活动
1.你在刚刚放的音乐里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2.我们出去郊游,在公园里散步的时候,有没有听到过这些声音呀?
3.今天有个小姐姐骑着自行车带我们去听一听大自然好听的声音,让我们来看看,她会带我们去哪里,又会听到哪些声音?
(评析:通过课前的海螺声和大自然各种好听的声音的欣赏,幼儿在老师创设的轻柔、安静的氛围下,耐心地竖起耳朵,好奇地等待着会到哪儿去?会听到什么声音?)
二、打开PPT课件,逐页阅读读本
第一页:
1.(引导幼儿观察鸟儿、森林)小姐姐到了哪里?听到了什么声音?
2.小结: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小姐姐骑着自行车高高兴兴来到森林里,她听到鸟儿快乐与森林爷爷聊天、交谈。
(评析:这一页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鸟儿、森林图片,小姐姐可能会听到他们之间聊天。)
第二页:
1.小姐姐听得认真,接下来会干什么呢?(她来到长长的小河边)
2.你觉得她会听到什么声音?(让孩子先模仿小姐姐蹲在河边,用手摸摸河水,可能会听到鱼儿和小河悄悄对话)
(评析:这一页引导幼儿模仿小姐姐动作,给幼儿很大的想象空间)
第三页:
1.小姐姐骑着车又来到哪里?(马路边)你看见了什么?(学一学风是怎么吹的?树叶是怎么动的?)
2.提问:谁听到风在对树叶说什么?
第四页:
1.大风过后,小姐姐到哪儿?(下雨了,在家)(模仿雨点)
2.猜一猜,雨点会对屋檐说些什么?
(评析: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如果只是教师问,幼儿答,幼儿就会感到枯燥,兴趣点很容易会转移。为了能让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在课中,我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让孩子认真听后动起来,以吸引他们的注意。比如:学一学风是怎么吹的?树叶是怎么动的?雨点滴在屋檐上会发出什么声音?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幼儿十分活跃。)
第五、六、七页:
小组讨论、交流,让孩子自由表达,将自己看到画面用“听,谁和谁在说话”句式表达出来。
(评析: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后的集体的阅读又可以帮助孩子进一步掌握画面的信息,大胆表达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三、揭示文字,欣赏散文诗
1.小姐姐带我们去了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小姐姐还有话要对我们说,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用轻柔、抒情、好奇的语气朗读。
3.这本书读起来和别的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4.一起给这本好听的书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评析:本节活动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倾听老师配乐朗诵,加强对读本完整的认识。)
四、朗读散文诗《听》
1.师生共同朗读。
2.同伴分节朗读。
五、结束语
4.大班美术活动:哈哈镜自画像 篇四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体验绘画的乐趣。
2、了解在哈哈镜中人不同的面部状态,学习用恰当的颜色表现。
3、能通过观察哈哈镜中的自己,用夸张的形式大胆作画。
活动准备:
1、哈哈镜一面;勺子若干。
2、相关范画;水彩笔、油画棒、图画本。
活动过程:
1、范画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比较范画与平时的自画像的区别。
教师:老师给自己画了一幅自画像,请你们看看和平时的画有什么不同。
(2)幼儿相互讨论,并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
(3)师幼共同总结。
2、出示勺子,引导幼儿观察、欣赏自己夸张的样子。
(1)引导幼儿观察勺子(凸面)中的自己,鼓励幼儿对着勺子做出不同的表情,并适当的移动勺子。
(2)幼儿互相讨论,并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看到的。
(3)讨论:镜中的自己和平时的自己有什么不同。
(4)师幼共同小结。(脸变长;脸的某一个部分变大,如眼睛、嘴巴;适当的移动会有不同的样子出现)
3、出示哈哈镜,师幼共同观察,鼓励幼儿大胆作画。
(1)出示一面大的哈哈镜,请个别幼儿上台照一照。
(2)幼儿互相讨论,并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说说会怎样画哈哈镜中的自画像。
(3)教师小结。引导幼儿将哈哈镜中夸张的部分描绘出来。作画时,可一边拿着勺子观察镜中的自己,一边作画;也可仔细观察哈哈镜中的自己后,再作画。
4、幼儿分组作画。
(1)教师讲述作画要求,引导幼儿对画面进行合理布局;用恰当的颜色表现。
(2)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可适当引导其添加简单的背景。
(3)幼儿分组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5、幼儿作品展示,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交流。
(1)给自己的哈哈镜自画像取个名字,并请个别幼儿上台说说自己的作品。
(2)同伴之间互相交流、讲述自己喜欢的作品。
活动延伸:
5.哈哈镜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 篇五
活动目的:
1、通过欣赏活动,感受画家夸张的表现手法。
2、大胆作画,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情感。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纸张。
2、哈哈镜,教育挂图。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到哈哈镜前欣赏自己夸张的样子。
2、幼儿欣赏毕加索名画《镜前的女孩》,感受画家夸张的绘画手法。
3、教师重点讲解示范镜里、镜外的基本表现形式,使幼儿掌握一定的方法,有信心地去表现自己在哈哈镜中的形象。
4、幼儿自画哈哈镜中的像。
5、幼儿互相欣赏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制定的主题计划是《我快乐、我学习》,幼儿的乐学与他们的兴趣、需要有很大关系,学习内容富有动感、贴近幼儿生活和兴趣点是幼儿乐学的基本条件。哈哈镜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从哈哈镜里能看见自己有趣的变形形象,获得快乐的情绪。每次带孩子们照哈哈镜,他们都哈哈镜非常感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地照着、笑着、逗乐着……幼儿照哈哈镜的游戏经验赋予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因此我们设计了主题活动“神奇的哈哈镜”。歌曲《哈哈镜》就是其中一个活动,它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的说唱歌曲,它体现的是人的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哈哈镜是一首比较活泼的双声部歌曲,和声的歌曲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有些困难,因此我把歌曲分成了两个课时来开展,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并为歌曲配上相应的动作。在活动中我借助幼儿间的思维互动,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如在思考用什么滑稽动作表现照哈哈镜时,幼儿开始只是用诸如踮脚尖、半蹲等动作来表现形态上的变化,但是随着活动的深入,幼儿的创意越来越多,从身体动作到面部表情都表演得妙趣横生。同时,在为歌曲配动作时,有些幼儿一个接一个地做滑稽动作,结果出现了混乱,但我并没有加以制止,而是及时找到了原因——幼儿过于热衷滑稽动作而忽略了音乐。于是,我肯定了幼儿在动作上的创意,同时引导他们关注、倾听乐曲,并根据音乐的变化逐步控制自己的动作,使动作与音乐相协调。这也是为我们第二课时的双簧表演做铺垫。第二课时主要是进行双声部合作演唱歌曲,运用小组合作演唱的形式,一组用歌词伴唱,另一组有节奏地说歌词,两声部同时合作说唱歌曲。通过把难点前置,孩子们在后面学习双声部的配合演唱就轻松地多了,掌握的效果也非常的好。活动后面我设计了双簧表演,这一部分孩子们非常的感兴趣,个个表演都很积极投入。活动也达成了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活动中也感受到了快乐。
进行音乐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实践、思考、审视、反省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深刻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蕴涵的“以幼儿发展为本”思想,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真正做到:尊重幼儿、发展幼儿的个性、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最终实现“审美与快乐”的音乐教育理念。
6.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 篇六
活动内容:欣赏散文----------梦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理解散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其语言和意境的美。
2、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喜爱。
3、丰富词:披、逗。
活动准备:
1、立体教具一座。
2、布娃娃一个。
3、配乐磁带、录音机各一。
活动指导: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做过的梦以及心里的感受。
2、出示娃娃“小妮妮”,引出散文名称,让幼儿完整欣赏配乐散文。
欣赏后提问:(1)散文的名称叫什么?
(2)听了这篇散文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3、教师边操作立体教具,边引导幼儿再次完整欣赏配乐散文。
欣赏后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小妮妮梦见些什么?
4、让幼儿分段欣赏散文,并借助立体教具和提问引导幼儿感受语言和意境的.美,丰富有关词汇。
(1)欣赏第1段后提问:小妮妮在梦中变成什么?她在散文中是用哪些优美的句子来说的?
(2)欣赏第2段后提问:a、小妮妮梦见什么真美丽?(丰富词:披)
b、小妮妮梦见什么真有趣?她为什么这样说?(启发幼儿想象小妮妮跳舞的形象,并做一做、说一说)
c、小妮妮为什么咯咯地笑?(丰富词:逗)
d、谁把小妮妮抱在怀里?让小妮妮听谁唱歌?
(3)欣赏第3段后提问:小妮妮梦醒了,镜子对她说什么?小妮妮怎么说?(结合幼儿回答,渗透热爱和珍惜生活的教育。)
5、让幼儿第三次完整欣赏配乐散文,欣赏后启发幼儿想想,说说自己做过什么甜美的梦。
6、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诵散文,启发幼儿用适当的动作表现作品的内容。
7.大班语言活动:小猴的出租车 篇七
1.理解故事内容, 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能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 会根据动物不同特征, 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3.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小猴头饰等。
2.经验准备:乘坐过出租车, 认识多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做开车动作进活动室
师:今天, 老师要带小朋友坐上出租车去森林里玩, 现在, 就请上我的车吧!
反思:情境的设置, 自由、活跃方式的导入, 使幼儿很快进入状态, 激发了活动兴趣。
二、看课件, 听故事, 理解故事内容
师:森林里的一只小猴也有一辆自己设计的出租车, 今天, 小猴开着出租车上路了。 (分别出示小猴遇到熊和蛋宝宝的画面)
1. 引导幼儿学说小猴邀请小熊和蛋宝宝的话。
师:听, 小猴是怎样邀请小熊的? (放课件, 幼儿学习邀请的话。同样方法学说邀请蛋宝宝的话。)
2. 理解小熊和蛋宝宝坐车的不方便。
师:猜猜看, 他们会上小猴的车吗?为什么呢? (引起幼儿继续听故事的兴趣。)
反思:小熊和蛋宝宝都是幼儿比较熟悉的卡通形象, 再加上多媒体动画的效果, 孩子们立刻被吸引了, 学说邀请的话是为幼儿后面的创编活动做准备, 同时, 又以“猜测”贯穿其中, 让幼儿在猜一猜、说一说的基础上理解了小熊和蛋宝宝坐车的不方便。许多幼儿都纷纷发言, 气氛活跃而热烈。
3. 带着问题完整听故事, 听完故事后回答问题。
问题一:小熊担心自己胖时, 小猴会怎样回答呢?他是怎样让小熊满意的?问题二:蛋宝宝害怕自己滚下来时, 小猴又会怎样回答?他是怎么让蛋宝宝也满意的? (可以让幼儿先猜, 然后播放课件, 完整听故事, 再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采用体态语言启发幼儿回答问题。)
反思:这是一个老师和幼儿一起学的过程, 在幼儿视听结合的基础上, 教师设置开放性提问, 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的经验, 从小熊和蛋宝宝形象特征的角度思考问题, 利于幼儿大胆想象和积极表述。
4. 教师小结, 引出续编故事。
师:小猴自己设计的这辆出租车本领真大, 它能够根据乘客的不同需要来改变。所以, 原来不方便乘车的胖小熊和容易滚的蛋宝宝都满意地坐上了小猴的出租车。这件事被一只长颈鹿知道了, 他可有些不相信, 于是…… (点击画面, 出现长颈鹿图片。)
三、续编故事
1. 教师与幼儿共同分析长颈鹿的特征, 想象车的变化 (可以用手势、手臂等体态语言加以启发, 引导幼儿说出长颈鹿的外形特征, 想出车的变化) , 师生共同编讲故事。
反思:由于有前面看、听、说作为铺垫, 再加上教师的体态语言, 所以幼儿在与教师共同续编故事时是水到渠成, 有话可说。
2. 出现画面, 上有企鹅、小鱼、刺猬等动物。师:小猴的名气越来越大了, 许多小动物都想来坐他的出租车。瞧:谁来了?
3. 幼儿分组, 自选一种动物讨论。师:小猴该怎样变化他的车, 才能让各种平时不方便乘车的动物满意地坐上他的车呢?
4. 根据幼儿讨论结果续编故事。 (个别讲述、分角色讲述、集体讲述相结合。)
反思:自由组合、自选动物讨论, 突出了以幼儿为主体的自主学习, 便于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并表述见解,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 幼儿的扩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四、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师:这么多平时不方便乘车的动物朋友得到了小猴的帮助, 他们的心情怎么样?小猴又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师:原来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都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快乐的事、高兴的事。)
五、坐上“出租车”, 在集体续编故事中自然结束活动
(一教师扮演小猴开车进来)
8.大班语言活动:假如我会飞 篇八
谈话活动是通过一定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启发幼儿对话题有关经验的联想,打开言语表达的思路。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激发幼儿谈话兴趣:第一,向幼儿提供与谈话主题相关的图片,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第二,通过提问的方式唤起幼儿的记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以便帮助幼儿充分打开思路,进入谈话内容;第三,通过三折画的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按照“假如我会飞,我要飞到……,去……”的模式进行想象并完整讲述。
活动目标:
1.学习组织语言,尝试用“假如我会飞,我要飞到……,去……”的句式谈论话题。
2.敢于在集体面前用比较连贯的语言准确讲述自己的想法。
3.大胆想象,表达自己对他人及大自然的关爱之情。
准备:
1.会飞动物的ppt(啄木鸟、猫头鹰、信鸽)。
2.音乐《虫儿飞》。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着老师随着音乐一起做飞的动作入场(播放音乐《虫儿飞》)
师:我们跟着音乐一起,轻轻地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刚刚我们小朋友尝试了那么多种飞的动作,你们有什么感觉?
(评析:教师带领幼儿以舞蹈“飞”的动作作为导入,主要是让幼儿很快地进入情景,体会飞的感觉,为之后让幼儿谈话想象“假如你会飞……”做铺垫。)
二、出示各种会飞的动物图片,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师:你们知道有哪些小动物会飞吗?
师:今天李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会飞的动物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都认识它们吗?
教师播放ppt《会飞的动物》——啄木鸟、猫头鹰、信鸽。
(评析:我选择以上这三种会飞的小动物为代表,主要是因为这三种小动物不仅会飞,同时还能做一些保护环境、帮助人类有益的事情。这样能激发幼儿对小动物对大自然的关爱之情。)
师:这是什么动物?
师:你们猜猜看它要飞去哪?去做什么?
教师小结:“这是啄木鸟,飞到大树上,帮助大树治病,吃掉坏虫子。”
教师小结:“这是猫头鹰,飞到田野中,帮助农民伯伯,吃掉残害庄稼的田鼠。”
教师小结:“这是信鸽,飞到信封上写的地址,帮助人们送信。”
小结:原来这些小动物们不仅会飞,还可以帮助人们……
(评析:教师带领幼儿看会飞的动物图片时,先逐步引导幼儿按照“这是什么动物?它要飞去哪?去做什么?”的句式来说。然后要求幼儿每说出一幅图以后,将刚才说的话再完整地表达一遍。)
师:除了小动物会飞还有什么也可以飞?
师:猜猜它会飞去哪?去做什么?
教师小结:“飞机可以送人们飞去遥远的地方,去旅游”。
教师小结:“宇宙飞船可以飞到太空中,让科学家去探索空中的秘密”。
教师小结:“热气球可以载人飞到天空中,参观祖国的美景”等。
(评析:通过拓展谈话内容激发幼儿谈话兴趣,帮助幼儿拓展思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讲述还有哪些可以飞的物体?要飞去哪?去做什么?巩固之前谈话句式,加深印象,便于之后讲述表达的更完整。)
师:假如你会飞,你要飞去哪里?去做什么呢?请你们相互讨论一下。
三、幼儿用画笔记录自己的想象内容,并在集体面前大胆交流
1.师:教师出示三折纸简笔画,这是一张长方形的纸,上面折了三块。你们知道李老师想飞去哪?做什么吗?
师:假如我会飞,我想飞去山区贫困的地方,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小朋友送去好看的图书,让他们也能学到知识。(教师边说边画:第一块里画了一个小翅膀,代表“假如我会飞”。第二块了画了一座山,代表“我要飞去遥远的山区”。第三块了我画了一本书,代表“我要给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送去好看的书本”。)
(评析:教师说出自己的想法,首先是作为榜样鼓励胆小不爱说话的幼儿,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其次,是引导幼儿发散思维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局限在某一个地方。)
师:今天我也给你们准备了纸和画笔,请你们发挥想象,把你想到的用画笔画下来,一会我们一起分享。
教师要求:为了你们之后有充分的时间能相互交流,请小朋友用简笔画的方式记录,第一块画“假如我会飞”第二块画“我要飞到……”第三块画“去……”
(评析:幼儿是一个发展的整体,通过三折画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每一块画的内容就是谈话的句式,帮助幼儿梳理思路并巩固了幼儿语言表达内容的完整性。)
2.请幼儿带着自己的画上前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说说“假如我会飞,我要飞到……,去……”
9.大班语言活动教学方案 篇九
大班语言活动1
活动目的:
1.使幼儿知道月亮时圆时缺,引起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
2.学习词:量、衣裳、可惜。
活动准备:
月亮不同时期的图片 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提问引起幼儿兴趣:在晴朗的晚上,天上回看见什么呢?(月亮、星星)月亮是什么形状的?
2.教:月亮姑娘她很爱美,一直都想穿上美丽的衣裳,可是怎么也没办法,小朋友想不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呢?
3.教师讲述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边讲边出示图片。
4.在讲完以后,请小朋友想一想,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一直都穿不上呢?(因为月亮每天都在变化,所以穿不上)
5.复述故事,听完以后讨论:小朋友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月亮姑娘穿上美丽的衣裳呢?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办法。
6.活动延伸:可以给小朋友讲一讲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关系又是什么样子的。(月亮其实是地球的一颗卫星,它围绕地球旋转,白天看不见它,因为太阳太亮了,晚上看不到太阳的时候才会看见它,它反射的是太阳光,有的时候地球的影子遮住了太阳光,所以我们看到的月亮时圆时缺。)
大班语言活动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水娃娃漫游记》,知道水的不同存在状态。
2、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水娃娃漫游时变化的顺序。
活动准备:
1、冰块、纸杯、笔、纸。
2、材料操作包《水娃娃漫游记》人手一份。
3、童易软件--天气与自然想象一--小水滴旅行记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水娃娃漫游记》
1、教师介绍故事名称(见P.60)。谈论:什么是漫游?
2、安静地听教师朗诵故事(见操作材料包“水娃娃漫游”),边听边想:水娃娃去哪里漫游了,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3、教师轻声重复故事以提示幼儿,注意不打扰已有想法的幼儿。
二、介绍、谈论
1、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水娃娃去哪里漫游了。
2、比较各自采用的不同的记录方式。
3、将一些片段的记录按照水娃娃漫游的顺序加以排列。
4、谈论:水娃娃的漫游经过哪些地方?水娃娃把自己变成哪几种模样?水娃娃为什么会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模样?
三、水的小游戏
1、瀑布(几个纸杯倒放摞高,把水从顶部倒下,形成“瀑布”)。
2、喷泉(在盛满水的纸杯的不同高度戳洞,水从洞里溢出,形成“喷泉”)。
3、玩冰块。
4、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的有趣发现。
活动延伸:
将以上游戏内容放在区域活动中,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玩,让他们在玩中不断获得新的发现。
大班语言活动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中对大自然四季景色的描绘,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
2.通过多通道感受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作品选择与活动准备
文学作品:散文《春天来了》、《秋天的雨》、《第一场雪》,古诗《小池》等。
音乐作品:选择描绘四季景象的轻音乐曲《春》、《夏》、《秋》、《冬》和《四季》。
美术作品:选择希斯金的油画《林边的花》(表现春天的景色)和《橡树·傍晚》(表现夏季的景色),列维坦的油画《秋》(表现秋日的景色)和《三月》(表现冬日的景色)。
设计思路与活动建议
在“我爱大自然”这一单元的前几次活动中,孩子们欣赏了二幅幅描绘大自然美好风光的世界名画。孩子们的感受是细腻的、真切的,但他们往往无法将内心的感受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时会出现“太美了”或“我感到很高兴”等比较笼统的泛泛之词。于是课题组通过讨论认为:有必要向孩子们介绍一些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散文佳作,帮助其欣赏内化。大家分头找来一些散文、图片、音响资料,并根据这些资料整理、设计了四季散文欣赏活动。本活动意在从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切入,配合音乐、美术作品来丰富孩子们的语言积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挖掘其内在潜能,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活动是一个由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共同切入的生态式艺术教育活动,建议本活动可包括以下一些环节:
一、欣赏散文《春天来了》,聆听音乐,欣赏画面,感受并描述春的美好
1.聆听音乐《春》。
提示:教师引导幼儿: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感受春天的美好。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散文《春天来了》。提示:音乐《春》播放片刻后,教师开始有感情地朗读散文《春天来了》,《春》作为背景音乐不间断播放。
3.引导幼儿用散文里的语言描述春天。
提示:教师引导:春天美吗?你从哪里感觉到的?春天有哪些颜色?春雨是什么样的?你眼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二、欣赏古诗《小池》,聆听音乐,欣赏画面,感受并描述夏日的景色
1.欣赏美术作品《橡树·傍晚》,幼儿感受夏日景色。
提示:欣赏《橡树·傍晚》时《夏》的音乐作为背景不间断播放。教师提问:夏日的景色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受夏日阳光的明媚、树木的光影斑驳、枝繁叶茂和充满生机。
2.吟诵古诗《小池》,引导幼儿继续体验夏日美景。
3.鼓励幼儿用诗句来描述夏日景色。
三、欣赏散文《秋天的雨》,聆听音乐,欣赏画面,感受并描述秋天的景色
1.《秋》的音乐响起,教师朗读散文《秋天的雨》。
提示:教师朗读时,《秋》作为背景音乐不问断播放。
2.引导幼儿用散文里的句子描述秋天。
提示:教师提问:秋天美吗?美在哪里?秋天的颜色是怎样的呢?又有什么样的气味?
四、欣赏散文《第一场雪》部分段落,聆听音乐,欣赏画面,感受并描述冬日美景
1.《冬》的音乐响起,教师朗读散文《第一场雪》。
提示:教师朗读时,《冬》作为背景音乐不间断播放。
2.引导幼儿用散文里的句子描述冬天。
提示:教师提问:冬日的景色怎么样?为什么说冬天里有白色的世界?你还见过哪些冬日景色?
五、总结四季的景色,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音乐《四季》响起,分别回顾表现春、夏、秋、冬景色的美术作品。
大班语言活动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中的内容,帮助幼儿理解同行的意义,知道故事的主要角色和他们同行的时候经过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故事中小火车和太阳的简单对话。
3、体验与同伴同行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同行》。
2、电脑、PPT。
【活动过程】
一、听火车的声音,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同行的意义,知道故事主要角色。
师:听,是什么来了?(火车来了)。
师:真的是火车。这辆小火车停在哪了?(草原边上)现在是什么时候?(清晨)
师:他遇见了他的好朋友,(黄黄的、圆圆的,只探出了半个脑袋,是谁?)
幼:太阳。
师:太阳见到小火车会说什么?“嗨,你好”
师:看!小火车正在邀请谁一起去呀?那邀请的时候会对太阳说什么呢?(鼓励幼儿个别讲述“要不要一起去呀?”)
教师小结:原来两个好朋友一起去旅行、一起去玩有个好听名字,叫“同行”。
师:你有没有和哪个好朋友一起去同行呢?(个别幼儿讲述,帮助幼儿理解同行的意义。)
师:呜呜,停在草原边的小火车,开始准备上路罗。
二、结合PPT帮助幼儿观察,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故事中小火车和太阳的简单对话。
1、展示来到半山腰一段的情境图PPT,这一段主要是对花朵的描述。
师:呜呜,出发啦,太阳说“去哪?”小火车说“去山顶玩耍”。谁在欢迎他们呀。
幼:沿路的花儿正在热情的欢迎他们。
教师小结:高高的山,长满了绿绿的树。在太阳的陪伴下,小火车驶过大山,沿路的花儿都热情的欢迎着他们。
2、展示来到穿山洞和树林一段,这一段主要学习运用有__有__还有__的句子对树上果子的描述。
师:原来他们是要去山顶玩耍,穿过山洞,小火车和太阳遇见了什么?(各种颜色的果子),果子长得怎么样呢?像什么?(果子像小灯笼一样,挂在树上)这些果子都有些什么颜色呢?(引导幼儿用有__有__还有__的句子讲述。)
听见小太阳在悄悄的说“我是黄色”小火车会怎么说呢?(悄悄的说“我是红色”)
3、感受时间的变化,鼓励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的讲述小火车和太阳的对话。
师:小火车和太阳一起快乐的同行着,什么时间到了?(中午),你瞧!小火车来到了哪?太阳也来到了哪里?(山顶)
师:原来她们一起同行到了山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小火车和和太阳会说些什么?(和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
教师小结:告别了山顶的白云,小火车和太阳有、又驶过了一颗颗长得像巨人的树,快速地像山下前进。
师:小火车发现这里的树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火车说“这里的树好高呀”太阳说“像穿过一条隧道似的”
帮助幼儿体验火车穿过树林像穿过了隧道。(与幼儿一起用肢体动作表达)
4、师:小火车下山的速度怎么样?
幼:很快。
师:像我们平时在幼儿园里玩的什么呀?(滑滑梯)(与幼儿一起用肢体动作表达)
师:太阳会说什么?(等等我呀)你看,快要到山脚下了。
5、师:呼。小火车喘了口气,慢慢的停下来,这时候,太阳也下山休息了,天渐渐的变黑了,小火车和太阳他们会说什么?(引导幼儿自己讲述)哇,走了一天,真累!晚安,明天我们还要同行。
三、与幼儿一起完整讲述故事,体验与同伴在一起同行的快乐情感。
1、完整欣赏,教师适时的放慢语速,鼓励幼儿运用刚才学过的句子来讲述故事内容。
2、听后提问:
师:故事中谁和谁一起同行了?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在休息的时候你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一看、想一想,太阳在早上、中午、傍晚的位置的变化是怎么样的?
大班语言活动5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情节,大胆推测、讲述母鸡和狐狸之间可能发生的事情。
2、学习故事中的动词短句:走过……、绕过……、越过……、经过……、穿过……、钻过……。
3、幼儿创设场景,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诙谐、幽默。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课件、背景音乐《稻草里的火鸡》、《母鸡萝丝去散步》的视频、动词短句卡片等。
2、准备椅子、地垫、一个大袋子(障碍物)、大圆筒、拱门、跨栏、呼啦圈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今天刘老师要带你去一个农场,请你仔细看看,你认识农场里的设施吗?
2、观看课件P2。
教师:这个农场真大,你看见了什么建筑物?请你大胆的说出来。(鼓励幼儿说出:院子、池塘、草堆、磨坊、蜜蜂房、篱笆等)
二、幼儿观看课件(一),并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基本情节。
1、观看PPT第2—4页。教师:在农场里,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这是一只什么鸡?鸡在干什么?
狐狸的眼睛在看着谁?你猜它在想什么?那母鸡到底会不会给狐狸吃掉呢?接下来请看——(让幼儿猜想)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狐狸这么样?(跳起来想吃母鸡)
母鸡知道吗?为什么?你猜,母鸡会被吃掉吗?
教师:发生了什么事情?狐狸吃到母鸡了吗?狐狸的表情是怎样的?这时,狐狸会想什么?那么母鸡知道后面跟着狐狸吗?那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母鸡又会去到哪里呢?请你们仔细地观看——
2、请幼儿连续观看PPT第5—16页。(每张课件设置15秒)并回答问题。
教师:看完了课件,请你告诉我们,你看到了什么?故事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邀请2~3人讲述)
3、请幼儿再观看课件(二),深入地观察画面,并进一步了解故事的情节。
重点:观察狐狸和母鸡的表情,还有其它动物的表情与动作。
4、教师播放视频,请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视频4分钟)
三、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并认识动词短句。
1、教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母鸡萝丝去散步》)(请个别幼儿出来表演什么叫“散步”。)
教师:母鸡去散步,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幼儿与教师一起回忆故事情节,教师边出示动词短语,并张贴在黑板上。)
(走过院子——绕过池塘——越过干草堆——经过磨坊——穿过篱笆——钻过蜜蜂房)
★重点:邀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动词短句”。
2、教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你最喜欢里面的谁?为什么?喜欢狐狸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狐狸的眼里只有母鸡,一心想着吃鸡,其它什么都没看见,所以发生了那么多滑稽、好笑的事情。真是一只贪心、倒霉的狐狸。
◆母鸡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表现的非常的镇定和勇敢,而且想出了许多办法来对付狐狸,这真是一只了不起的母鸡呀!
四、幼儿自己商讨,创设故事情景并进行游戏。
1、幼儿分成两组,每组负责摆设3个情景。
2、教师带领幼儿整理情景。
3、跟着背景音乐,一起述故事和游戏表演。
4、活动结束。
10.大班语言活动教学方案 篇十
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喜欢看书。
2.引导幼儿知道看书能增长知识,提高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看图书
2.图书区域
活动指导:
一、通过课件进行引导
他们为什么要看书呢?你喜欢看书吗?为什么?
二、寻找书中的秘密
1.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在书里面看到了什么?
2.组织幼儿看书
(1)引导幼儿观察图书的摆放:整整齐齐。
要求幼儿看书时,一定要记住从哪里拿的,看完后再放回到原处,也要整整齐齐的摆放好。
(2)教师选一本故事书,注意用感情和语气给幼儿讲其中精彩的部分,激发幼儿看书的欲望。
(3)幼儿看书要求
3.告诉老师,谁想看书?说一说你想怎么看书呀?
提醒幼儿:拿书的时候记住位置,看完后,再放回原处。看书时,要一页一页的看,不要大声讲话,保持安静。
4、幼儿看书,教师指导。
三、小结幼儿看书情况
11.大班语言活动:小猴的出租车 篇十一
1.积极创编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呲——地一按按钮,车子变得……” 经典句式,大胆想象、创编新的故事情节。
3.体验帮助他人与接受他人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一幅,卡纸做的折叠式出租车一辆,小熊、蛋宝宝图片各一张。
2.幼儿游戏用的动物胸卡(刺猬、长颈鹿、鱼、小熊、蛋宝宝各2个)。
3.开汽车的背景音乐,塑料圈10个。
活动过程
一、猜想导入
1.师:小猴新买了一辆出租车,可是它在送小动物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于是它将这辆出租车进行了一番改造,这样就解决了许多问题。你们来猜一猜,它会对汽车进行哪些改造?为什么?
2.师:小猴的车到底是怎么改造的,我们一起跟着小猴的出租车出发,去看一看吧!
二、创编故事(第1段)
(一)创编人物对话。
1.师:咦,前面是谁呀?(出示小熊卡片)小猴会怎么邀请小熊上车呢?幼儿模仿司机招呼顾客的语言。
2.师:还能更热情点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猴。(师幼共同表演)
3.师:小熊说“好好好”。(用图片演示小熊上车)哎呦!小熊怎么了?(车太小,小熊太胖了。)
4.师:小熊还愿意坐车吗?小熊会怎么说?(你的车太小了,我要等大一点的车。)
5.师:小猴却说“别急,包你满意”,小猴会怎样改造让小熊满意呢?
(二)欣赏精彩句式。
1.师:小猴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它在车上装了一个神奇的按钮,只要一按按钮,“呲”的一下,车子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我们来试一试,一、二、三,呲——(教师打开教具车折叠部分,把车变大。)
2.师:咦,车子怎么了?这样,小熊愿意上车吗?小熊坐在车上感觉怎么样?
3.师: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在座位上伸展四肢,放松一下。)哎呀,真舒服!
4.师:现在,谁来说说刚才小猴的办法?(引导孩子讲出经典句式:呲——地一按按钮,车子变得……)
三、创编故事(第2段)
(一)创编人物对话。
1.师:小猴厉害吧?我们继续跟着小猴出发吧!嘀嘀嘀,又遇到谁了?(出示蛋宝宝图)瞧一瞧,蛋宝宝怎么了?
2.师:看到蛋宝宝这么伤心,小猴会怎么问?蛋宝宝会怎么说?我来当小猴,你们当蛋宝宝,我们来表演一下。
3.师:小猴听了蛋宝宝的话又会怎么说?
4.师:蛋宝宝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坐车有什么困难?
5.师:蛋宝宝会怎么说?小猴会怎么帮蛋宝宝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点评时语言要丰富,如:这个办法很安全,这个主意不错,这样一定很舒服,你真是个聪明的小司机,等等。)
(二)套用经典句式。
1.师:小朋友想到了这么多好办法,那小猴是怎么办的呢?小猴要按车上的神奇按钮了,我们帮它一起按。一、二、三,呲——看一看,真的会变吗?(打开教具汽车的车门)哇,跳出了一个圆垫子,瞧,蛋宝宝现在怎么样了?
2.师:现在谁能说说小猴的好办法?幼儿讲述第二段故事内容。
四、完整欣赏
师:小猴动脑筋改造出租车,为小动物们坐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让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有趣的故事吧!(教师配乐完整讲述师幼共同编出的故事)
五、语言游戏
1.师:你觉得小猴怎么样?老师觉得你们比小猴更聪明!小猴帮助了小熊和蛋宝宝,名气更大了,很多动物都来坐它的车了,瞧瞧,谁来了?(出示游戏用的5种动物胸卡)
2.师:它们坐车会遇到什么困难?小猴会怎么解决?(幼儿相互讨论后个别发言)
3.师:这么多动物要坐车,小猴一个人忙不过来,它就开了一家出租车公司,想请小朋友来当司机,你们愿意帮忙吗?请大家两个人一组,一个当司机,一个当乘客。乘客要说出自己会遇到的困难,司机要说出用什么办法帮助乘客,乘客要等司机想办法解决了困难才上它的车。
4.先请扮演乘客的小朋友来拿胸卡戴好,再请小司机握好方向盘,汽车要出发了。(音乐响起,幼儿两两合作进行游戏。)
5.交流游戏中的创编。师:谁愿意给大家表演一下你们是怎么玩的?
六、结束活动
12.中班科学活动:勺子里的哈哈镜 篇十二
1.感知不锈钢勺子凹凸面成像的不同及有趣, 初步了解哈哈镜影像变化的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用集体记录、个体表述等方式交流操作的过程及结果, 体验动手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不锈钢的勺子;师幼玩过“照镜子”的游戏 (师:镜子、镜子在哪里?幼:镜子、镜子在这里。) ;PPT课件 (汉字凹和凸、集体记录表、交通安全转角镜等图片) 。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回忆已有经验
1. 师幼玩“照镜子”的游戏
师:我们来玩照镜子的游戏, 我来照镜子, 你们就是我的小镜子。 (教师做出各种简单肢体动作, 幼儿镜面模仿。)
2. 启发幼儿思考, 表述已有经验
师:你们玩得很好, 照镜子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那你平时照镜子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3. 根据幼儿回答, 及时启发和小结
师:镜子里也有个你, 你们俩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照镜子的时候, 离镜子远一些、近一些, 照出的人像一样吗?
二、动手操作, 探究哈哈镜的秘密
1. 幼儿初次探究, 感受勺子哈哈镜的有趣
师:今天老师没有准备镜子, 而是准备了不锈钢勺子。它们能当镜子照吗?请你们试一试, 用这些勺子玩玩、照照, 看看能发现什么。
2. 集体交流操作中的发现, 鼓励幼儿清楚、大胆地表达
师:你发现了什么?请你用尽可能清楚的话说给大家听。
3. 结合PPT, 介绍凹凸面的名称
师:勺子的两面一样吗?你们觉得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呢?老师这里有两个汉字朋友, 看看它们能不能帮助我们。
师:这两个字长得什么样?这个字 (凹) 读“āo”, 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这个字 (凸) 读“tū”, 它可以用来形容勺子的哪一面? (教师手指勺子的两个面, 幼儿说出名称。)
4. 集体猜想并记录
师:知道了凸面和凹面, 你们介绍自己的发现就能说得更清楚。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 在集体记录表中贴上相应形态的人像 (正立、变长等) 。
5. 幼儿再次操作探究, 感知凹凸面成像的不同
师:凹面和凸面照出的人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再去试一试, 这次要仔细观察, 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6. 集体交流操作结果, 教师随机记录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凹凸面照出的人像一样吗?有不同的意见吗?
7. 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
师:勺子凹面照出的人像是倒立的, 凸面照出的人像是正立的, 凹凸两面照出的人像都有些变形。为什么平时我们照普通的镜子时, 没有这样的现象呢?
师:普通的镜子表面是平的, 镜子里的你没有变样子, 可勺子的表面有凹有凸, 照出的你就发生了有趣的变形。人们还特意制作了表面凹凸不平的镜子, 我们把它们叫做哈哈镜。
三、观察图片, 了解凹凸镜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道路安全转角镜, 讨论其用处。师:生活中, 你见过这样凸出来或者凹进去的镜子吗?在哪里见过?
师:老师有一双爱发现的眼睛, 看看我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人们要在地下车库、马路拐角、小区门口放上这个镜子呢?看看它是什么样的?猜猜有什么用?
2.小结。师:今天我们发现了勺子里藏着的哈哈镜, 还认识了道路安全转角镜。其实, 生活中还有很多有用的凸面镜、凹面镜, 你想知道它们藏在哪儿, 有什么用吗?老师相信你们和我一样, 也有一双爱观察、爱发现的眼睛, 所以, 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 相信你们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活动点评
方景融老师每一次展示的活动都会给我惊喜, 这一次也不例外, 整个教学给我的感觉是“轻松”和“高效”。
一、“轻松”——以幼儿为主体的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1.生活化。利用幼儿平时生活中已有的照镜子经验, 让幼儿对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勺子进行观察探究, 发现哈哈镜的秘密, 由此切身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2.活动性。教学中所揭示的勺子凹凸面显像的变形特点, 都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操作观察发现的。同时, 幼儿通过对记录表中猜想与动手结果的比较, 自己不断获得科学的结论。
3.游戏性。教师引导幼儿用“玩”的心态对待科学学习, 如“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游戏”, “玩玩勺子, 你们会有什么发现”, 始终引导幼儿以积极的心态进行观察、发现。
二、“高效”——以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得到了恰当落实
1.提升性。本次教学在层层递进的基础上, 不断挑战幼儿的思维高度, 如每个环节都设置了高出幼儿原有发展水平的提问;教师介绍“道路安全转角镜”, 让幼儿了解还未接触的知识;引导幼儿感受“凹凸”, 给幼儿更加确切的概念支撑后面的探究表达等。这样的教学能真正帮助幼儿提升认知经验。
2.拓展性。当幼儿发现勺子里的本人变形后, 教师有意识地用“如果你把勺子放得远一些和近一些, 又会有什么发现呢?”以此引导幼儿通过主动变化探究条件, 发现不同的变形特点, 拓展幼儿原本不会关注到的认知经验。
13.大班语言活动设计方案 篇十三
科目:语言科学
执教人:李秋花
一、活动名称:《送给小动物的礼物》
二、活动目标:
l 调动幼儿快乐与活动的积极性。
l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l 学会8的形成,知道7添上1是8,8里面有8个1。
三、活动准备:
l 各种小动物的卡片各8个,动物食物卡片各8个。
l 8种不同颜色的小旗子,插塑片、各种珠子若干,幼儿操作用卡片若干。
l 在活动室布置数量是8的物品。
四、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出示各种卡片,引起幼儿兴趣。
基本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各种动物是多少。让幼儿数一数来了几只小猴?几只小熊?让幼儿比比谁多谁少?知道8比7多1,7比8少1。
请幼儿玩游戏“为小猴和小熊送礼物”,让幼儿操作食物卡片并对应比较,送给两只小动物的礼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让它们一样多?引导幼儿用添上一个或去掉一个的办法变成一样多,并说出7添上1是8。
教师出示7种不同颜色的小旗子,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然后添上另一种颜色的旗子,请幼儿回答现在是几面旗子?观察一下,这8面旗子的颜色一样吗?引导幼儿理解8里面有8个1。
游戏“听口令”,请幼儿从许多插塑片和珠子中取出比7多1的珠子,然后数一数一共是多少,送给小动物。
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讲评幼儿表现。
五、活动延伸:日常活动中,让幼儿找一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数量是8个,互相说一说观察结果,幼儿可以相互评判,比比谁找的多又对。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DD动物聚会
目标
1.能按一定的方位顺序较连贯地讲述。
2.感受动物聚会其乐融融的热闹氛围。
准备
挂图,分别用三张纸遮着。
过程
1.池塘里的动物。
DD森林里真热闹,许多动物在聚会,让我们去看看吧!
DD打开中间画面的遮盖,说说池塘里有些谁,他们在干什么。
DD根据幼儿讲述,教师小结。
2.大树周围的动物。
DD池塘一边的大树上有些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DD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引导他们对动物的特征、动态、神态进行仔细观察。
3.玩跷跷板的动物。
DD猩猩和小猫在河边干什么,他们看上去怎么样?
DD乌龟和谁在玩跷跷板,乌龟好像要掉下水去,这是怎么回事?哪两个动物正在看他们玩跷跷板?
DD请个别幼儿试着讲述这个场景,教师作适当补充。
4.木桌附近的动物。
DD谁坐在木桌旁边,他们在干什么?
DD小猴看见鳄鱼向他们游过来,想了个什么主意?
5.洗澡的动物。
DD大象妈妈和小象在干什么?小象看上去怎么样?
DD教师和幼儿一起对这个场景作一描述。
6.动物聚会。
DD教师有感情地讲述图片。
DD幼儿看着幼儿活动材料自己讲述,教师注意幼儿的讲述顺序。
DD请个别幼儿来讲述。
建议
1.根据图意讲述,教师应该引导幼儿鲜明表达动物的本身特点以及人格化的动态和神态特点,如小猴攀枝时表现出的顽皮,大象妈妈和小象之间流露出的亲情,乌龟玩跷跷板时又憨又惊的神态,小野猪流露出的顽皮而又幸灾乐祸的神色,等等。
2.“讲述参考”仅仅是参考,不能要求每一名幼儿都达到这样的讲述水平。
附讲述参考:
森林里有一个大池塘,天气真好,森林里的动物们都出来玩了。
池塘里,一只河马悠闲地躺在气垫上,气垫上还插了一顶遮阳伞,另一只河马“哎呦,哎呦”地推着气垫。大河马张着嘴巴,呵呵地笑个不停,岸边的两只仙鹤朝池塘里看去。啊,大鳄鱼朝小猴子游过去了。
池塘的一边,有棵茂密的大树,大树上的松鼠一个劲儿地叫好,原来是三只顽皮的小猴正攀着树枝,树枝被压得一颤一颤地,可他们还不停地“忽悠忽悠”,啄木鸟医生顾不上给大树看病,正瞧得入神。嘿嘿!一条大蟒蛇在树的背后偷偷地张望呢!
大树的旁边,野猪和猩猩正在钓鱼,他们笑眯眯的,肯定钓了不少的鱼。正在这时,听到“啊DD”的一声,正在玩跷跷板的乌龟好像要掉到水里去了,小野猪在跷跷板的那一头暗暗地笑,原来这是小野猪在捉弄乌龟。长颈鹿和老虎在旁边看着,真为乌龟捏把汗。
14.哈哈镜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 篇十四
一、分析
此活动设计分为基本二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理解故事内容,第二部分是一个自由的游戏活动,大班语言活动《魔力喷嚏》反思。
活动设计的可取之处是:1、运用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多媒体课件这种声形并茂的教育辅助手段,它形象生动、声形并茂的特点很易引起幼儿的兴趣;2、是运用了游戏这种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
但从总的活动设计来看,却在不少实际问题:
1、目标定位不明确
整个活动过程停留在孩子理解故事情节上,不能体现新纲要“以人为本”的精神,让幼儿“乐于说”、“体验交流的乐趣”,或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构建语言,自发地发表自己的想象等。活动目标不明确,与新纲要的精神相违背。
2、教学模式陈旧,依然是“牵着孩子鼻子走”。
活动中没能体现新理念下“尊重幼儿个体”、“尊重幼儿体发展”的精神,没有给孩子思维、想象的空间,而是在“教师一问,幼儿一答”的模式中让孩子明显处于被动地位。
3、没有充分发挥游戏的多种功能。
活动中虽然运用了游戏这种魅力经久不衰的手段,但是从案例中可见,此游戏纯粹停留在“娱乐”功能上,对于游戏的“教育功能”,“发展孩子多方面功能”的作用无从体现,从而不能很好的为目标服务。
4、教材分析力度不够,把握教材不够深入。
从活动设计的内容来看,《魔力喷嚏》的故事具有“奇思异想”的特点,可以借此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幼教之友《大班语言活动《魔力喷嚏》反思》。而活动中却根本无体现,没有让孩子自己去思考“魔力喷嚏”还可以让世界发生什么变化?“而展开想象的翅膀。
5、教学形式不能很好的体现新理念。
新《纲要》明确指出:“发展孩子语言应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支持、吸引、鼓励孩子与他人进行交流,体验交流的乐趣”,而此活动形式除了让孩子“回答问题”,让孩子去体验作品、体验交流的乐趣的根本无从谈起。
二、反思
1、语言活动应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以新《纲要》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的`新、理念。
新《纲要》的语言领域目标,明显地多以“体验、乐意、大胆说”为基准,从孩子本位出发,如目标第一条就是“乐意与人交流”,并且纲要强调了“语言能力是在运用中发展起来的”,纯粹淡化了以前得视语言形式学习的特点,而是强调了语言的“人本”精神与交际作用。因此,对于每个语言活动,我样首先应以新《纲要》为指导,在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以幼儿为本”的目标,而不是停留在象《魔力喷嚏》这样理解表面情节的层面上。
2、活动设计应围绕活动目标而进才,为目标服务。
活动过程若不为目标服务,就似“散沙”一堆,“形散而神不散”才是活动必需过到的境界。如《魔力喷嚏》的游戏中,我样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人体动作”。并用语言来表达一下自己的“创意”,这样语言发展又有一个提升。
3、语言活动过程应重视环境创设与互动交流。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为孩子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敢说、乐于说的环境”,这样才是充分尊重孩子的体现,让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与老师的互动、与幼儿的互动中自在的、自主的发展。
4、对活动内容必须透彻分析,把握准确,充分挖掘其功能。
对教材内容全面、透彻的分析,从文学性、知识性、科学性等多方面分析,抓重、难点,才能充分发挥作品的功能,达到活动目标,避免流于形式。
5、整个活动还要注意动静交替、难易适度、层层递进等原则,注重孩子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原则等。
只有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特点出发,注意动静交替、难易适度等才能避免孩子过于疲劳。
15.哈哈镜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 篇十五
1.通过故事和各种体验,克服幼儿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鼓励幼儿讲述独立睡觉的勇敢经历,大胆讲出不敢一个人睡觉的原因。
3.激励幼儿愿意尝试独立睡觉。
【活动重点】
激励幼儿愿意尝试独立睡觉。
【活动准备】
1.课件PPT、心情卡、图片若干。
2.调查表、床、夜灯、遥控门铃的介绍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场地,依次入座。
2.这是什么时候的情景?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睡觉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帮助我们大脑和身体充分休息。
4.教师有感情地的讲述故事《小老鼠漫长的一夜》。
教师提问:小老鼠为什么一开始总是睡不着?最后为什么又睡着了呢?
5.教师小结。
原来那些可怕的声音是小老鼠的心理作怪,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并不可怕。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关紧门窗、拧紧水龙头,家里还是很安全的。
二、调查统计,心理疏导
1.教师出示调查表,请自己睡觉的小朋友将自己的笑脸卡贴在黄色的一边,请不是自己一个人睡觉的小朋友将笑脸卡贴在蓝色的一边。请幼儿作比较。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为什么不愿意在家一个人睡觉,请自己一个人睡觉的小朋友讲一讲一个人勇敢睡觉的经历。
小结:你们看他们的经历各不相同,但最后都是一个人睡了,你们知道吗,一个人睡觉是有好处的,对我们的身体很有帮助,而且是我们长大的重要标志呢,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你们都能学会一个人睡,对吗?
3.教师鼓励不是一个人睡的小朋友说出自己不肯一个人睡的原因。
师:那你现在愿意把你害怕的事情说出来吗?
4.今天我们集中大家的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讨论: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自己感到不害怕?(分组讨论)
小结:每个人心里都会想象出一些奇奇怪怪可怕的东西,当我们处在黑暗中就会想起它,越想越害怕。
三、大人们的关心
1.师:大人们也很关心你们,看他们为了让你们睡得更好,制作了好看的,不会滚下来的床(用课件介绍几种儿童床)。
师:这些床和你们家里的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2.知道你们怕黑,设计了温馨的灯,陪伴你们(介绍几种夜灯的款式)。
3.当深夜有事需大人帮忙时,还为你们设计了遥控门铃,多方便。
4.教师:现在你愿意一个人睡觉了吗?
四、创设情境,体验优美夜景
教师请幼儿看课件,欣赏夜晚的美丽景色,共同体验夜晚的美好。
师:那让我们从今天晚上开始就尝试着一个人睡觉好吗?
16.创设玩味十足的大班语言区域活动 篇十六
【关键词】语言区 游戏 环境
进入大班的孩子具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和观察能力,在电子化设备和信息开放的时代,孩子们学到的语言形式也变得多样,在模仿或创造性地使用所听到的语言时,好奇心也在不断增大,那么,如果让班级的语言区材料一成不变或比较单一,是不能够满足大班幼儿学习的需求,和达到自我表现的欲望。怎样创设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又更加情景化、内容丰富有趣的语言区呢?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他人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得到积极的回应。而且区域活动是具有个别化教育的特征,是能够捕捉其最近发展区并创造条件使其进步的教育形式。所以,创设大班语言区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形式多样,自主选择
提到创设语言区,大多数老师首先会想到投放各种图书,这确实给爱看书的孩子们提供了阅读的好去处,但是时间一长,细心的老师就会发现,孩子们阅读的兴趣越来越低,甚至语言区变得无人光顾。这时候,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要让语言区的形式丰富起来。
1.可变的阅读墙。一个主题活动下来,我们往往都会把相关的阅读材料投放进语言区,挂图、绘本、小报等等,如果设置一个小小的墙面,留白幼儿自主布置,那么他们的积极性会极大的提升。比如大班上学期主题一的活动中,有一则故事《小鼹鼠过生日》,单单粘贴故事图片还不够,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或创编,画画、剪剪、贴贴一些交通标志等,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量反映在阅读墙上,在与同伴的分享交流、说说演演中,丰富生活经验和提高语言及操作能力。
2.神奇的故事屋。《指南》目标指出:能根据连续的画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说出故事的情节。首先制作一个带滚动轴的“电视机”,将孩子们平时的绘画作品布置在滚动轴上,在游戏时,幼儿一边滚动画面,一边把看到的内容用语言表述出来,就像电视机在播放一样,随着能力的提升,词汇量的增加,画面也可替换成更为丰富的、幼儿想呈现的绘画作品。其次,用地垫拼搭几个骰子,“骰子”每面也可粘贴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一个“骰子”是与地点有关,一个“骰子”是与人物或动物有关,然后掷“骰子”根据画面进行故事创编,既满足了玩的欲望,又达到了说的目标。另外:故事地图(制作一张面积稍大、带有简单图案的图片,作为固定的故事背景,然后幼儿制作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主人公、场景,一边摆在背景里一边和同伴讲述故事)、点读笔、录音机都可以投放在故事屋。
3.绚丽的小舞台。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有时孩子们也非常希望自己成为故事里的某个角色,那如何给这类孩子充分的表现机会呢?我们在班级围了一个小小的表演台,提供了动物头饰、比较夸张的发饰、斗篷、帽子等,结合生活中学到的故事进行自主创新表演,结合园本乡土游戏特色,还提供了自制的手偶,可以表演脍炙人口的《龟兔赛跑》《老鼠嫁女》《唐僧骑马咚那个咚》等等。
二、操作性强,体现层次
皮亚杰曾说:“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必须通过在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识,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获得最大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区域活动看似简单,却也最能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水平。
1.猜猜看。比如大班上学期第二主题中有一首比较长的诗歌《我最爱祖国》,在初步学习时,幼儿很难完整朗诵诗歌,怎样帮助幼儿快速记忆呢?我们在语言区制作了几个立体的卡通小屋,卡通小屋是固定不动,里面的图片可随时更换,门也是可灵活开关的。结合主题,在卡通小屋里粘贴了诗歌三段的标示图片,孩子们在游戏时,打开一扇门,就看懂了这是《我最爱祖国》的诗歌内容,然后根据标示图正确说出了诗歌内容。在制造一种神秘感的同时,孩子们为了寻求答案一个接着一个打开卡通小屋的门,掌握了诗歌内容。
2.补补吧。区域活动时间久了,许多物品也随之变得陈旧或破损,这也是培养大班幼儿爱心和动手能力的好机会。怎么补呢?利用有效易懂的图谱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根据不同孩子的能力发展,修补工具也可以体现层次性,比如比较容易使用的双面胶、透明胶、剪刀,能力较强的孩子会使用打孔机、麻绳打结等,在修补的过程中体会爱护图书和用具的重要性。
3.传传乐。大多数大班孩子知道写信的格式和寄收信件的方式,在区域活动中也可以巩固加深对这一传统交流形式的认识。比如设置一个“小邮箱”,提供信封和美工工具,相关经验薄弱的孩子在游戏时,可以把想对老师或同伴说的话用自己的方式制作好,然后与他人交流分享,知识丰富的孩子可以完成信封,送到相应的邮箱里,每天收取信件做成流动的聊天区,同时帮带同伴,这样也不断增进了同伴之间的友谊,也体会到和朋友在一起谈话的乐趣。
让语言区变成孩子们乐玩爱玩的区域活动,还有许许多多的方式,比如在自主游戏时,幼儿可以选择桌椅式、盘坐的地垫式、有毛绒靠垫或玩具的休闲式……有效融合,充分利用材料,让幼儿在不同的活动中增强自己的自信,获得愉悦的体验。教师随时关注不同孩子的活动情况,适时介入,调整和更新区域材料。“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希望语言区能成为孩子们自主学习、快乐游戏的场所。
【参考文献】
【1】周兢.关注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03)
17.哈哈镜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 篇十七
今天(12月28日),我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语言活动《吹牛大王》。吹牛的目的是娱乐,骗人的目的是损人利己。前者充满童稚的幻想,后者充斥功利的动机。幼儿爱空想,时常区分不出真假,辨别不了吹牛空想与撒谎骗人的不同。本次教育活动让幼儿明白:不回避客观事实,既积极引导幼儿童真的大胆幻想,又让幼儿初步了解吹牛与撒谎的区别。
在活动的导入环节我以“贪吃的我”来引起幼儿的兴趣,通过运用诙谐逗笑的语句来赢得幼儿的捧腹大笑,孩子们都在那边说“假的”、“不可能”、“乱讲”等等。顺势我引出故事中两个喜欢吹牛的小男孩小米沙和斯大西克,听听他们是怎么吹的.。
我先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从开始至汽车被我踩扁了)在讲述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时,我的语气和体态动作都尽量做到非常夸张,以达到让幼儿忍不住笑的效果。听完后幼儿几乎都能说出自己觉得编的最好玩的部分,由于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很平凡,所以幼儿不能很好地分清究竟哪句话是小米沙说的哪句话是斯大西克说的。之后我讲述了故事的第二部分(从汽车被我踩扁了至不是去骗人的),我先让幼儿说说依果尔的话,然后就着问幼儿他这是在吹牛吗?通过吹牛与撒谎的比较,让幼儿明白吹牛与撒谎之间的区别。在故事最后“从前我会飞,有一天,我飞到……”的环节,我让孩子大胆想象,来比一比谁的牛吹的最有趣,来评一个吹牛大王。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孩子说的五花八门有趣极了。俊豪说:“从前我会飞,有一天,我飞到太空去,和外星人一起玩。”晶晶说:“从前我会飞,有一天,我会飞到海上遇见大鲸鱼,被它的喷水喷到了天空上,又飞到了岸上。”等等。教室了响起了孩子们阵阵的笑声。孩子语言能力就在孩子们阵阵的笑声中得到了提高,就连以前不爱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都高高的举起了手。
18.大班语言活动教学反思 篇十八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活动教学反思范文1大班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已初步发展,具备了学习《摇篮》这首诗歌所要求的类比、迁移能力。在活动中我运用了鼓舞性激励和引导性启发,充分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借助音乐、动作、语言、图片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美好的意境,发挥孩子的想象,充分体现了孩子自己的价值,从而使幼儿获得真正的满足。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主动性较高,学习效果较好,能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我做了如下反思:
本次活动比较成功之处:
1、创设情景,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纲要》指出: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的快乐。在活动中,我借助语言、音乐、图片、肢体语言等帮助幼儿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我根据诗歌的内容,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内容,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诗歌的内容,帮助幼儿从直观的视觉上感知诗歌的美。诗和歌本是一家,通过音乐与诗歌的有机整合,深深地感染了幼儿,引起“我”、“诗歌”、“音乐”的共鸣,使幼儿准确的把握了诗歌的意境,使整首诗歌的学习起到了“未有曲调先有情”的作用。如老师在引导小朋友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时,我配上了背景音乐《摇篮曲》,让孩子自始至终都沉浸在那种宁静温馨的意境中。
2、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幼儿有效学习。
(1)运用启发性语言。
运用启发性指导语能拓展幼儿的思维,活动中我注重运用启发性语言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如在学习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孩子想象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摇篮?摇着谁?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我再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既适合大班孩子的现有水平,又对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
(2)充分运用课件图片。
《纲要》提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在学习诗歌时,我针对幼儿的能力差异为幼儿展示了不同色彩漂亮、内容贴切的图片,幼儿能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诗歌,边看边想,边想边学,当他们的学习出现需要个别指导时,我能根据幼儿的困难需要“审时度势”的为他们提供帮助及适时的引导,让他们体验参与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活动存在的比较不足之处:
1、由于是借班上课,对该班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活动习惯不是很了解,因此不能很好地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
2、幼儿在学习诗歌时,我发现有的幼儿学习诗歌的第三句较难,有的忘了念,分析原因,诗歌的第三句是难点,这和孩子本身的经验不足有关,提醒幼儿一边看老师黑板上的句式一边仿编。
3、幼儿表演诗歌时由于时间关系,大部分孩子都只能重复教学中的内容,表现力方面的潜能还没有充分挖掘出来。
总之,教学课中有得有失,但通过这次活动,我有信心,继续加强学习,学习更多的教学、教育理念,更好地借鉴别人的优秀方案,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在教学活动中寻找到自己的一片广阔天空。
大班语言活动教学反思范文2《蚂蚁飞上天》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很简短,却很有意义。这个活动的难点是让幼儿能够大胆想象让蚂蚁飞上天的各种办法并表达出来。
首先在出示图片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提问幼儿答的模式,而是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开放式的提问,既关注了故事的`本身,又为幼儿创设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幼儿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语言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再是单一的老师灌输知识,而是幼儿在自主活动中获取知识,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潜能。
在活动中,我一直引导幼儿围绕“蚂蚁是怎么飞到天上去的?是谁帮助它?”这个问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讲述,孩子思维活跃,表现非常出色,他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如有些幼儿说地方时,一些说在草地上,一些说在草原上,一些说在森林里,一些说在花丛里;在说情节时,一些幼儿说是蜻蜓帮助小蚂蚁想出让蒲公英带小蚂蚁飞上天的办法;一些说是蜻蜓要带小蚂蚁飞上天,可是蜻蜓没有力气背小蚂蚁,就请蒲公英帮忙;一些说小蚂蚁请蜻蜓带它上天,蜻蜓不乐意,小蚂蚁就请蒲公英帮忙等等。当幼儿讲述时思维枯竭,快要没辙的时候,我能及时予以点拨,并适时、适度地引导,于是幼儿也想出了降落伞,热气球,飞机,小鸟等会飞的物体。但在天空中,会看到什么景色,孩子们的回答大同小异,这可能与幼儿缺乏从高处往下看的经验有关。其实,我可以根据季节,适当的给孩子们提示:春天来了,小草、小花怎样了?太阳公公怎样?风儿怎样?夏天来了,又是什么样的?相信孩子们的思路会打开得更广一些。
由于一个课时的时间毕竟短暂,个别幼儿单独讲述的机会不算多,不能面对全体幼儿,使每一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获得提高。这就需要课后加以延伸,让更多的能够单独讲述。
大班语言《你很特别》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特长,学习悦纳自己、尊重别人。我为了帮孩子更能理解故事的内容,我用了动作、启发提问、追问等多种方式进行引导,让孩子有目的的看、猜、说,发现画面中隐含的内容,如:在欣赏挂图这一环节,引导幼儿观察卡勒的表情和神态,再给他们语言上的暗示:“卡勒高兴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孩子们一经提醒,马上都能从眼睛、嘴巴等方面看出卡勒很不高兴。因为个子太高遇没有合适的衣服穿的画面时,通过追问:“你从哪里看出卡勒的衣服不合适?”
(一)优点是引导发现,互动表达
在活动中我有创造了很多互动的机会,包括幼儿之间,材料和幼儿之间的互动,在多种互动交替中,幼儿自然会进行语言和情感的表达。而在最后环节,通过游戏高个子和矮个子的游戏延续孩子们的快乐情绪,在变高变矮的交替中不仅心情愉悦,又能进一步体验主题:个子的高矮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内心快乐和长大。
(二)不足的地方
1.在时间控制上不够严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环节的时间掌握不够,超出了预期的教学时间。在完整欣赏故事环节花了较长的时间,应适当将故事改编地较短一点。
2.在讨论长高的办法时,幼儿记录无价值,只要教师简单记录,幼儿能围绕话题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可以。
大班语言活动教学反思范文3《我们的祖国真大》是一首简短的诗歌,诗歌内容讲述了中国的地大物博,从而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也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南方于北方的气候差异。
首先通过PPT中的中国的地图进入活动中,其次通过地图中南方和北方的人们的比较,让孩子知道中国的广阔,从而激发孩子的自豪感。为了使幼儿能更有效的记住诗歌,我利用了东西南北的手势方向,将歌词中的事物放入相应的位置,帮助孩子记忆。诗歌中的“十月就飘大雪花”“围着火炉吃西瓜”通过讲解以及与我们自身的比较,还有游戏“找一找,说一说”,幼儿都能够在游戏中了解了北方的气候特点,知道南北方有着明显的气候差异。
诗歌中心句:伟大的祖国——妈妈,幼儿对于妈妈的概念只局限在自己的妈妈上,对于祖国妈妈还不能理解,一直有小朋友问:“为什么要叫祖国妈妈?”在念诗歌时也经常落下这句,在此老师还需要做更多的讲解,让幼儿真正理解句意基础上,更有效的学习诗歌,不仅知道中国的地大物博,也增进幼儿对祖国的了解与热爱。
【哈哈镜大班语言活动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大班美术《哈哈小人》10-04
照哈哈镜的作文10-18
小小班健康《哇哈哈哈》教案09-11
小黄狗看哈哈镜的范文06-29
哇哈哈集团参观总结07-24
娃哈哈舞蹈教案10-25
娃哈哈经营前景分析08-02
娃哈哈实习总结报告11-05
娃哈哈分销渠道分析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