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志》有感

2024-07-17

读《三国志》有感(共12篇)

1.读《三国志》有感 篇一

假期生活真是丰富多彩,除了可口的美食和愉快的游戏,最有趣的当属读书啦,假期漫长的时间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书名是《三国志》,这本书有别于《三国演义》,它真实地记录了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其中对于诸葛亮的描写更具特色。

诸葛亮是我国智慧的化身,一生充满了神奇,他躬耕于南阳,长啸《梁父吟》,隐居于隆中,自号卧龙先生。他的故事广为流传,是我们民间文化的主题,他一生鞠躬尽瘁,一个忠字贯穿他的一生,从三顾茅庐到白帝托孤,从隆中对策到六出祁山,从火烧新野到赤壁鏖战,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都为他传奇的一生增添了无限的色彩。

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被人记住,并加以传扬,我认为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其一就是,忠君之事,可以说刘备是为伟大的帝王,他慧眼识英雄,以诚意打动诸葛亮,于是就有了:“受命于败军之际,奔走于驱驰之间。”他诸葛亮一生都奉献给了蜀汉王朝,为了刘备的霸业,他兢兢业业事必亲躬。辅佐弱不禁风的阿斗,成就了三十年蜀汉中的兴旺,以至于54岁卒于五丈原,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二就是,聪明才智。诸葛亮可谓是千年不遇的一位奇才,他洞悉实事,未出山之前便已预见了三分天下之格局,联吴抗曹更是英雄大略。他虽无张飞之猛,关羽之忠,可是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四把大火在历史上熊熊而立,七擒孟获更是脍炙人口,他灵活运用了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道理,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空城计,三气周瑜,舌战群儒,骂死王朗,。。。。。。都成了后世之人顶礼膜拜的典例。

其三,就是治军严明。失街亭,就是他一生抹不去的的痛,但是他果断斩马谡,并上表后主加以自责,这与曹操挥剑割须许有一拼,他所率大军尽管连年征战,但却秋毫不犯,为减轻运输的困难,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为了不用活人祭祀,他还发明了馒头,他精炼武器,注意耕织,据说当时蜀锦是当时万人抢购的俏物。

但是他也有人不可逾越的错误,计杀李严,就造成了他内部的极大的不稳定,所以他一死魏然就反了,后继者姜维只能算是一良将,难成大任,已至于蜀灭晋兴。

掩卷而思,心潮起伏,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白发渔樵江渚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感谢诸葛亮,感谢历史,让我们空白的内心有了蔚蓝的风。

2.读《三国志》有感 篇二

实际上,此书不过是作者所作电视讲座的讲稿而已,全书以人物为纲,在综论三国大势的基础上,作者精心择取了三国故事中流传深远的十三个历史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构成相对独立的主题单元,每个单元又包含着几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这些问题竟然是稀松平常的,是戏曲文艺中屡见不鲜的,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即便是识不了几个字的老农,也能说出个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它们早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渗入到整个民族的意识当中去了,以至于让人觉得,关于三国故事中的一切,原本就是如此,根本无需去作讨究的。大仁大义的刘皇叔,巨奸而雄的曹阿瞒,神机妙算的孔明,多才善妒的周郎,神勇的关老爷,俊武的赵子龙,老黄忠,莽张飞,全部的人物,都像京剧中刻画好了的红红白白的脸谱那样,定格在了人们的头脑中,也定格在了一个民族的宏大记忆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性格,是非黑白,绝不混淆,崇德尚义,嫉恶如仇。它的背后,是无数老百姓的心声,他们的性情好恶,他们的动人之处,他们的生机和活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在进步,千百万人的努力,造就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和飞跃,而文化消费的市场,也已一步步转向这千百万人。近几年兴起的国学热,其中当然也包括三国热,我们不应仅仅将它看作是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所带来的结果,也不应仅仅看作是民族感情爆发、传统文化复兴的象征,而应将它视为价值观念的变化,真正的文化创新的开始。

或许,你并不认同我的看法,甚至还会反问,这跟本书又有何关系呢?一本书,它的内容必须充实、吸引人,然而这固然重要,可是其真正的意义,我认为还当在于它能否带给我们启示,带给我们价值观念上的改变,不是吗?就三国故事而言,千年流传下来的模式和范型依然存在和活跃,这必有其合理的原因。对此一概否定的人,是典型的文化上的自卑者。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早已不合时宜了,各种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适合不同的口味,都应该予以同等的尊重。在诸多不同的口味之中,有一种叫大众情趣,无论就文化传承而言,还是在文化消费市场上,谁又能不认为它们是最重要的呢?一台戏,一部电影,一本书,如果没有人去看,它还会有生命延续的可能吗?这也许正为自命清高的学者们所不屑,然而有价值的作品,不是为了甫一诞生即就陈列入馆,聪敏的人们知道,真正宏伟的事业,不是躲在书斋里独自完成的,它必然要与大众共同呼吸,它能够濡染千百万人,也有足够的襟怀和志趣膺受千百万人的濡染。国学热兴起之后,有很多人讥讽这一类著作是肤浅的,然而老百姓才不管这些呢,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无数前贤先哲的努力,于此发扬光大,何乐而不为呢?当然,站立的姿态不同,说的话也自然不同,我只是想,如果能求同存异,协调立场,尽可能地将不同的方面联系、融合起来,效果也许会更好一点。这实在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周思源先生的这本书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我想说的是,这本书代表了以上我所要表达的看法。首先,它是国学热潮的成果之一,在现代化电子传媒中赢得了良好反响之后,又以纸质的形式出版。这一类文化产品,受到了大众的喜欢和追捧,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它们代表着新的文化发展、创新的潮流及方向。说起三国故事,其实原本就有两个相互重叠但又实有所异的系统:《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尽管《三国志》叙事出色,被目为“良史”,而《三国演义》也号称“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但这两个系统仍旧有着绝对的不同。简言之,它们一个是历史,一个则是历史小说。前者要求必须是实录,它企图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并努力再现当时社会的客观情状,而后者则允许虚构,它注重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思想情感,其思维形式是文学的、艺术的。二者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可谓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不是专治三国史的,大概是很难想到自己平素所接触的、所谈论的、所认识的三国历史及人物,这一个个棱角分明无法磨灭的印象,原来离真正的历史如此之远!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关于三国历史的认知,几乎绝大部分来自于小说而非历史。无论是小孩子们无比珍爱的小人书,还是宏大制作的影视作品,抑或令老年人如痴如醉的评书说唱,小说的影响几乎充满我们的生活,甚至伴随着我们一生的岁月。与《三国演义》的这种热闹非凡相比,《三国志》可以说是门庭冷落的,唯有专攻的学者们,大概才可以体味到个中的苦衷与无奈吧。原因也许是简单的,《三国志》是典正的史官的作品,研究它,也似乎只是史学家们的工作。而《三国演义》则显然不是这样,它原本就是普通老百姓智慧的结晶,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产品,它注定是要长盛不息千古流传的。我们这样讲,并不是厚此薄彼,二者所处的范畴不同,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也只是道出一个现实的境况而已。当然,历史小说毕竟还是由历史作品演化而来的,任何一个喜爱和关注三国故事的人,任何一个想切实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绝不可能无视和绕过历史而直接代之以小说,这就需要具备全面而合适的视角。拿两个三国系统来对读,应当是一件极其有效而有趣的办法。这其实是读书的好方法,是标准的学术研究的方法,也是周先生此书一以贯之的手法,作者运用得出神入化,令人丝毫不觉有凝重滞涩之处。在对读中,问题出来了,意思也出来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历史图画,便活灵活现地展现于读者面前。它们果然是历史的真相吗?理应是,然而在我看来,作者并没有存心要去“纠正”什么,对读的双方完全是平等的,两个系统,各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乐趣就在于这个对读的过程中间,而这个过程,正需要更多的人与之相伴,发现之,领略之,甚至仅仅去体味之,亦已足矣!

其次,此书是兼顾了好多的方面的,甚至还可以说兼顾得天衣无缝。显然,它并不是一本学术著作,作者的定位很清楚,它是一本雅俗共赏大众皆宜的读物。当然,这丝毫无碍其论述的严密与周到,也丝毫无碍于其求真求新、释疑解惑的独特旨趣。正如该书封面所标示的:“百姓视点,学者眼光,作家文笔。”这个概括是相当精准的,而这三个方面,也是缺一不可的。总体而言,此书是面向大众的,作者从大家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故事中,推陈出新,溯本求真,在脍炙人口的同时,也使人获益匪浅。文字是平实的、流畅的,完全是谈话和做讲座的风格。在不同的人物之间,一环接着一环,娓娓叙来,令人感到亲切自在。然而绝没有人在读了这本书后,会认为它是简单和浅显的,也没有人会认为它过于严肃和沉重,恰恰相反的是,作者善于将这些不同的方面结合起来,雅与俗,趣与真,故事、知识、思想,都能很好地融化于叙述当中,甚至于普通的人之常情,都能在其间得到细微的照应,真不得不令人佩服其心思的缜密、逻辑的严明。在这种绝佳的融合之中,作者又以其创作经验,对《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作出了精当的剖析,皆可谓鞭辟入里独具慧眼,令人印象深刻。惟其如此,才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使得人们对三国历史、人物及故事,直至对写作艺术的体会,更多了一层感知的角度和深度。

3.读《三国演义》有感 篇三

该书的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下笔句句精彩。且看:

“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寥寥数笔,就把关羽威风、正直的形象生动地勾勒出来,仿佛一抬头,关羽就在眼前。又如:

“黄盖用刀一招,前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 又被环铁锁住,无处逃避。隔江炮响,四下火船齐到,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

以上便是“三江口周瑜纵火”。作者下笔甚是绝妙,让人读了好似乘坐小舟亲临长江之上,目睹吴魏的混战。

除了作者绝妙的笔法之外,小说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便是抓住了线索,即刘、曹两大集团的矛盾与斗争。正是有了这一主导线索,才使整篇小说所叙述的九十多年的故事自始至终贯穿在一起。除了刘、曹两大集团,还有不少诸侯与某些集团内部的各派,为了自身的权势,相互之间勾心斗角,今日结为同盟,明天又成了死仇。比如吕布,原是丁原的部下,得了好处之后便投到董卓处;另有刘备,投过曹操,靠过公孙瓒,还依过袁绍、刘表等人,其目的莫过于利用他们扩充自己的实力,一旦发觉他们对自己的利益有了威胁,便立即转投他处。即使是对把他一步步引向权势顶峰的诸葛亮也存在戒备心理,且看他临终前对诸葛亮所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这不是欲擒故纵吗?难怪诸葛亮听了,会“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

该书宣扬了做人应有的忠、孝、义、悌等美德,并且处处体现:赵云于百万敌军中救主,为忠;徐庶为救老母而弃刘投曹,为孝;关羽记着曹操昔日的恩情,在要命的关口放掉了曹操,是义;刘备不与同族的刘表争地盘,是悌。这些都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素质。可以说,《三国演义》是一面镜子,让读者和书中的人或事进行自我对照,让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

小说刻画了4个善于用计的主要人物:曹操、周瑜、诸葛亮、司马懿。诸葛亮在与另外3人斗智的过程中,计谋总是高人一等。但这4人各有致命的性格弱点:曹操多疑,周瑜心胸狭窄,诸葛亮过于依赖天相占卜,司马懿野心太大,且为人阴险、狠毒。自然,这4人最终被自己的弱点击败:曹操拒绝神医的治疗,染病身亡;周瑜被气死;诸葛亮想以点灯占卜延寿,不幸主灯意外被扑灭,人也绝望而终;司马懿则随时随地遭人猜忌、打击。

尽管《三国演义》有诸多的优点,使它成为中外闻名的著作,但它并非完美无瑕,无半点不是。

首先是对农民起义的贬损。且看:

“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贼势浩大,官军望风而靡。”东汉末年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百姓揭竿而起,造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作者却称农民军为“贼”,可见作者对农民的鄙视。

再就是作者对人物的评价有很大的片面性:把曹操描写成一个奸诈的小人,把刘备刻画成一个仁慈的人。实际上,刘备当初不过是个编草席的普通人,只因为刘备身上有汉室王朝的血缘,就把刘备视为标准人物,以至多年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都缺乏理性。

第三,小说处处渲染封建迷信。且看:

“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卓问肃曰:‘此何祥也?’肃曰:‘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霞,以壮天威耳。’卓喜而不疑。”

类似的情况,如:往往一阵风吹,一场恶梦,总能引起人们的无端猜测,在小说中随处可见。对于这些迷信的说法,我们应当进行批判。

在小说众多人物中,我最佩服的便是赵云。赵云勇猛无比,在百万敌军中如入无人之地;有智谋,多次巧夺城池,以少胜多;更有一颗自始至终不动摇的忠君之心,年少时就跟着刘备打天下,直到老去。然而,这样一个可歌可敬的人物,他不曾在任何强敌面前被打倒,不曾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击退,但他终究敌不过时间。七十多年的时间转眼即逝,昔日威风凛凛、雄姿英发的少年将军眨眼间成了白头翁。尽管他人老志不老,可以一战连斩5将,胜过昔日的关羽,却最终病重而去,谁都无能为力。回顾这汉末晋初九十多年争斗,有多少英雄豪杰命终,又有多少猛将志士涌现。世事变幻无常,谁能肯定自己能笑到最后呢?

4.读三国有感 篇四

暑假中,我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三国演义》,读完此书,我从中受益非浅――世纪少年应有“胆”有“识”。

三国演义乃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里面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通过设置大量巧合,化不可能为可能,把人物的个性特点描述得淋漓尽致,把一个个场面描绘得更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使我过目不忘,即使抛开了书,它们也充塞天地,深入我心。什么“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以及“粗中有

5.读《水煮三国》有感 篇五

《水煮三国》讲的是三国的故事,说的是管理的学问。作者成君忆用“大话三国”的文笔娓娓道来,看似荒诞不经,其实大有深意。他以古寓今,庄谐皆备,妙语迭出。一口气看完了第一章,感觉仿佛真是象川菜“水煮鱼”、“水煮肉片”、“水煮白菜”一样,看似简单,实则令人回味无穷。我这个从来不看管理书籍的人,如今也皇褪帧?br>

“管理的全部作用在于,它能帮助你建立起一种让顾客满意的企业机制”,“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过程管理”,类似这种睿智不俗的观点、表达在书中层出不穷,不时让我困惑、感悟、惊喜、佩服。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箍木桶的学问”。

如今的社会是飞速发展的,如今的企业也要迅速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尤其是那些小公司,有一只稳定而高效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从实际来看,对于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前途在公司工作,因此,公司是一个公众的组织。

书中将公司比喻成一只木桶,木桶能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引申一下:可以说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每块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之间的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位成员的能力,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均衡,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漏水桶是行不通的。

面对如今日新月异变化的市场,如何箍好一只木桶呢?也就是说如何科学地创建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呢?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书中所说的创建高效团队的五大要决,我认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企业,有着非常现实的参考、借鉴的价值。

第一,营造一种支持性的人力资源环境。

管理层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支持性的人力资源环境,包括:倡导成员多为集体考虑问题,留下足够多的时间供大家交流,以及对成员取得成绩的能力表示信心。这些支持性的做法帮助组织向团队合作迈出了必要的一步,因为这些步骤促进了更深一步的协调、信任和彼此之间的欣赏。管理层需要为此架构一种良好的沟通平台。

这一点我看的似懂非懂,但我可以感觉到,他是在说创建一个沟通顺畅、协调一致、彼此信任、相互欣赏的工作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的团队还不错,但还需要磨合。

第二,团队成员的自豪感。

公司的每位成员都希望拥有一只光荣的团队,而一只光荣的团队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标志,成员的自豪感,正是成员们愿意为团队奉现的精神动力。因此,鼓励各部门、各项目小组营造一种英雄主义的公司亚文化,将会对公司各个团队的创造力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我们的团队就能真正形成比、学、感、帮、超的氛围。

第三,让每一位成员的才能与角色相匹配。

这个很直白,人尽其才嘛。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让他去做最适合的工作,这样各项工作就会都出色。当然,我更关心的是我的各项才艺课所请的老师水平怎么样,够不够格,优不优秀。

第四,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6.读《水煮三国》有感 篇六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水煮三国》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水煮三国》有感1

寒假里我无意中读了一本十分有趣的书-----《水煮三国》,这本书是以《三国演义》的人物为背景,来介绍创业的知识,并把创业的知识和哲理故事合二为一,里面还有许多非常好玩的笑话。

书里面的人物挺好玩的。刘表,是一个平型的人物,他十分胆小怕事,对事情不敢做决定。

袁绍是一个完美型的人,非常有才还很大胆,有钱。但他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他非常色,是个色鬼;二是他从不听别人的劝告。

曹操也是一个十分完美的人,优点很多,但就是太自大了。

诸葛亮的名言是在战场上的英雄不怕没有兵士,在商场上的英雄不怕多花钱。

文中还说了很多哲理故事,有向和尚卖梳子的故事,菜市场理论,长在鸡窝里的鹰,还有很多很多关于经济学的故事。这样的三国好玩吧,能看见三国的人物,又能看见一些哲理故事,还能学到一些创业理论。

读《水煮三国》有感2

《水煮三国》讲的是三国的故事,说的是管理的学问。作者成君忆用“大话三国”的文笔娓娓道来,看似荒诞不经,其实大有深意。他以古寓今,庄谐皆备,妙语迭出。一口气看完了第一章,感觉仿佛真是象川菜“水煮鱼”、“水煮肉片”、“水煮白菜”一样,看似简单,实则令人回味无穷。我这个从来不看管理书籍的人,如今也不释手。

“管理的`全部作用在于,它能帮助你建立起一种让顾客满意的企业机制”,“企业文化其实是一种过程管理”,类似这种睿智不俗的观点、表达在书中层出不穷,不时让我困惑、感悟、惊喜、佩服。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箍木桶的学问”。

如今的社会是飞速发展的,如今的企业也要迅速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尤其是那些小公司,有一只稳定而高效的团队是非常重要的。从实际来看,对于公司的每一位员工,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和前途在公司工作,因此,公司是一个公众的组织。

书中将公司比喻成一只木桶,木桶能装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引申一下:可以说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每块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之间的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一个团队的战斗力,不仅取决于每一位成员的能力,也取决于成员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均衡,才能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漏水桶是行不通的。

面对如今日新月异变化的市场,如何箍好一只木桶呢?也就是说如何科学地创建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呢?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书中所说的创建高效团队的五大要决,我认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企业,有着非常现实的参考、借鉴的价值。

第一,营造一种支持性的人力资源环境。

管理层应该努力营造一种支持性的人力资源环境,包括:倡导成员多为集体考虑问题,留下足够多的时间供大家交流,以及对成员取得成绩的能力表示信心。这些支持性的做法帮助组织向团队合作迈出了必要的一步,因为这些步骤促进了更深一步的协调、信任和彼此之间的欣赏。管理层需要为此架构一种良好的沟通平台。

这一点我看的似懂非懂,但我可以感觉到,他是在说创建一个沟通顺畅、协调一致、彼此信任、相互欣赏的工作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的团队还不错,但还需要磨合。

第二,团队成员的自豪感。

公司的每位成员都希望拥有一只光荣的团队,而一只光荣的团队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标志,成员的自豪感,正是成员们愿意为团队奉现的精神动力。因此,鼓励各部门、各项目小组营造一种英雄主义的公司亚文化,将会对公司各个团队的创造力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我们的团队就能真正形成比、学、感、帮、超的氛围。

第三,让每一位成员的才能与角色相匹配。

这个很直白,人尽其才嘛。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让他去做最适合的工作,这样各项工作就会都出色。当然,我更关心的是我的各项才艺课所请的老师水平怎么样,够不够格,优不优秀。

第四,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

管理层的职责是激励整个团队向总体目标努力,而不是强调个人的工作量。如果做的好,一个劳动模范也许会起到领头羊的作用,然而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打击团队的合作。正确的做法是,为团队设定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鼓励团队的每一位成员的团队协作精神。

读《水煮三国》有感3

大家一定听说过《水浒传》,《三国演义》吧?,但不一定听说过《水煮三国》吧,那我就给大家介绍介绍!

这本书以三国为底料,麻辣风味的快意管理学。里面说了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在工作上遇到怎样的困难,又怎样想办法,怎样去面对,在他们工作上,他们用尽脑袋去思考,想想怎样才能赚到跟多人的钱,怎样能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到国际上去……,就这样一个又一个有关智慧的故事组成了这本《水煮三国》!

一部《三国》,智者从中取功利,仁者从中看因果。何谓因果呢?在作者看来,就是管理和管理的绩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个人的组织企业的兴衰,无一不是管理的对象。大家不妨将三国看做竞争市场的三个公司,一类是实力雄厚,产品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公司,一类是依据特色,固守一场时常,伺机扩张的小公司,还有一类是白手起家的,迅速崛起的新兴公司。那么,三国鼎立就是三种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者,运用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策略,搏击商海的故事。

这本书,它有它的独特风味。既合商人看,又适合小孩看,给商人开辟了致富之路,又告诉孩子们,做什么事都要经过大脑思考,“少付出,多回报”的理念,要有事半功倍的思想,最好不要事倍功半。

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应该有面对挫折的勇气和对付困难的智慧。如书中有一故事:一公司经理说:“只要将梳子能买给和尚,但要高达500把才能算过关,将会被录取,月薪高达30000元以上。有些人能卖出999把,而有些人却一把也卖不出。这就是二种人。在生活中有所困难,不一定只有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或许还有一条路,可能它还离成功之路更加近些。我们棉队困难不要畏缩,要勇往直前。就在生活中,推销自己的产品,一些傻傻的人只会说好话,说自己的产品这里好,那里好,真真正正的推销员他会更加聪明。他会与客户交换位置,他会想想客人哪方面会动心,就专讲那方面。这就是一个成功者的秘诀。

通往成功的道路坎坎坷坷,你可以选择另外一条平整大道。

7.读《曹操》有感 篇七

在我们的学习中,许多课文令我们感动。读了《珍珠鸟》,我们为人与鸟之间相互信赖的真情感动;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为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而流泪……请从自己受感动的文章中选一篇,把感动写下来。

(西师五下“积累与运用七”)

今天,读了《曹操》这本书后,我对曹操有了新的认识。

以往听到别人提起曹操,我就会联想到戏台上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白脸奸臣。其实,人们只是看到了曹操阴险、狡诈的一面,未看到他治国有方的另一面,曹操其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试看,经过多年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受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曹操积极推广“屯田”方针。“屯田”方针分为“民屯”与“军屯”两种。“民屯”就是召集百姓,编成组来开荒种地,收获时只交给国家四至五成的粮食;“军屯”就是边防战士守边种地,收获的粮食全部上缴给国家。曹操推行的政策,使中原农业很快得到了恢复。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一个很突出的优点。他打破了汉末以来官位世袭的传统,重用那些出身低贱却有专长的人。曹操手下的张辽、徐晃虽都出身于寒门,但因都有一技之长,均被提拔为大将,所以当时自愿投奔曹操门下的有很多人,于是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良好局面,为曹操日后打天下铺下了坚实的基石。

曹操的军事才能更是突出。在战争中他常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变被动为主动,化劣势为优势,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役。

通过读《曹操》这本书,不仅让我全面了解了曹操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而且增加了我的历史知识,实在是“不虚此读”呀,希望同学们都来读读。

(指导教师文国锋)

教师一点

8.三国人物读《春秋》 篇八

魏国有个叫李典的武将,武功和智谋都很平庸。虽然李典没打过像模像样的胜仗,也没立过大的战功,但这一点丝毫不影响李典成为三国名将。李典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学,“因李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曹操称其善。”好学的李典比较大度,又不与人争功,人缘极好,被尊为“军中长者”,久而久之,便被冠以了“儒将”之名。

研究《春秋》最深的应该是司马炎手下的杜预。杜预本人,几乎没有什么武艺,甚至不会骑马,射箭的技术也很糟糕。当年,统帅西晋兵马灭掉孙吴政权的就是这位不会骑马射箭,不看兵书,只读《春秋》的杜预。《三国志》载:“杜预为人,老成练达,好学不倦,最喜读左丘明《春秋传》,坐卧常自携,每出入必使人持《左传》于马前,时人谓之左传癖”。杜预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是《左传》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版本。

《春秋》书,赤兔马,青龙刀,这三样东西可以说是关羽的三件宝。人们最熟悉的莫過于关羽夜读《春秋》的形象,关帝庙里关羽手持《春秋左氏传》的塑像已矗立了千年。

曹操兵败华容道,求关羽放他一马:“古之人,大丈夫处世必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者乎?”郑国大夫子濯攻打卫国时,兵败,遭卫国大将庾公的追击。危急时刻,子濯旧伤复发,手无举弓之力,只好坐以待毙。子濯得知追来的是庾公,才松了一口气。原来庾公的箭术是子濯传授的,俩人是师徒关系。果然,庾公念及师恩,把箭头拔掉,向子濯射了四支没有箭头的箭。结果,关羽步了庾公的后尘,念及当年与曹操的旧情,放了曹操。而可怜的关羽,回去之后,差点儿被诸葛亮军法从事。

曹操用《春秋》救自己的命的事不止一次——还有那个“割发代首”的典故。曹操发兵宛城时规定:“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骑马的士卒都下了马,扶麦而过。曹操的马却因受惊践踏了麦田,曹操让执法官为自己定罪;执法官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认为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曹操就坡下驴:“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言罢,起剑割发,传示三军:“丞相踏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李典凭借《春秋》成就儒将之名;杜预注解《春秋》流芳百世;曹操则拿《春秋》说事,救了自己两次命;关羽却因为《春秋》误了大事,差点儿丢了脑袋。可见,同样的一本书,就看你怎么活学活用了。

9.读《品三国》有感 篇九

话刘备,让我有感动。

世人的评价中,刘备一直是仁义爱人的代表。说起他的三顾茅庐,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第一次抱憾而归,刘备并不甘心;第二次是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没能见到诸葛亮他也没有放弃;第三次终于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盼到了诸葛先生。诸葛亮也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打动,同意出山相助。在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过程中,刘备也受到关羽和张飞的多次劝阻,但他的决心并没有动摇,而是义无返顾,不等到诸葛亮就不甘心。倘若是我,前两次失败定会让我知难而退,而刘备却让我明白:不到最后关头就不要放弃,有时候不可能也会变为有可能,最关键的是心够不够真诚。诚意到了,付出足了,定会有所获。刘备是一个知人善用,谦虚和善的人,他有难能可贵的品质,这让我感动。

谈关羽,让我很敬佩。

说起关羽,“义重如山”用来形容他最合适不过了。战乱之时,他为了保护刘备的甘、糜两位夫人,只得暂时投降曹操。在曹操手下,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让曹操钦佩不已。关羽接到刘备的信要走,曹操一心想留住他,可钱财摇不动他的真心,官爵改不了他的志向,他与刘备是结拜兄弟,那么就要誓死为刘备效劳。这样的忠心有谁不会钦佩?可在如今的社会,有些人为了自己能够赚更多的钱、谋取更大的利益或是想处在清闲的岗位,不惜离开自己工作已久的地方,想方设法地“跳槽”。或许这本是没错的,但在我看来,这是对自己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做一份工作,应该满怀热枕的对待,而不是朝三暮四,人应忠于自己的职业,就像军民忠于自己的首领一样。关羽让我领悟到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义气,他因义重如山而在人们心中有伟大的形象,这让我由衷的敬佩。

论曹操,让我心沉重。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曹操是一个被塑造的反面人物,提起他,不难想起“奸诈阴险”这样的词语,可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是一个有头脑、有本领的英雄。在官渡一战中,曹操仅有三万左右的兵力,而袁绍却率精兵十万,战马万匹,最终曹操以少胜多,打败了北方最强大的敌人袁绍。这正是他参考荀攸的意见,采用混战计中“分人之势”的结果。以及在后来,曹操使离间计让韩遂和马超故意不和,最终让马超兵败走西凉,这个故事也是很有名的。曹操自己有谋略,而且善于发掘有能力的“千里马”,毫无疑问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家。我们评价一个人不能单从好或单从坏的一方面来考虑。而且要从多角度综合考虑,就连诸葛亮在荆州驻守人选上,他错选关羽,结果荆州失守,关羽被杀。而刘备也因要给张飞报仇,不听赵云等人劝阻,执意要破东吴,却被东吴军把自己的七十五万大军一夜之间烧得所剩无几。再料事如神的军师也会出错,再令人尊敬的统治者也会因小失大。所以,人还是应该更理性的判断。论曹操,他有功有过,但不能因为他的过失而看不见他的功劳,而在后人的评论中,总有人把他说得一无是处,这让我的心沉重。

读完《三国演义》,再回味一番,作家罗贯中真是下了一番功夫也费了极大的心血。想想这些英雄们个个有胆有谋,令人好生敬仰。看到结局他们个个接连去世,我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但小说依旧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正是应了那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0.读《三国》有感 篇十

《三国》里我记得最清楚的人物便非诸葛亮莫属了,我想大概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应该对他有深刻的映像,不需要深刻了解他的忠义,也不需要读懂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只需要感受到他的经天纬地之才便能将他记在心中。

近日,重拾《三国》,打开书本,闻着那时间的清香,在微微泛黄的纸上阅读时,我又有了许多小时候不曾有的感悟。

在读到刘备三人破黄巾有功,却因不愿只能担任平原令,而黄巾贼的手下败将董卓担任大官时,我在叹息之余更是感到了当时朝廷的。

看三国前面一段的时候我还不觉得曹操有多坏,我看到了他率兵马与黄巾贼交战,在董卓得势其他人无计可施的时候他单刀刺杀董卓虽然事情败露但仍让我觉得勇气可嘉,直到他在逃亡途中被陈宫所救,而他却在误杀陈宫朋友吕伯奢的家人之后更是为永诀后患而杀了吕伯奢,我开始觉得他十恶不赦,罪该万死。

董卓虽然未被曹操杀死却死在吕布手里,杀死这样一个奸臣应该是让人大快人心的,只是杀他的目的却让人不敢恭维,吕布也反复无常地弑“父”我不禁为丁原的失败感到惋惜。

最让我敬佩的武将就是关羽了,我不知赞叹与他温酒斩华雄是所显出的高超武艺,更赞于他不被曹操给的好处所诱惑,一路寻求忠义,过五关斩六将,去追寻刘备。

细读《三国》时我仍对诸葛亮独爱有加,他信奉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却因刘备三顾茅庐,欲救天下儿感动,便随刘备进入凡世,匡扶汉室,在刘备死后,他明知刘禅难扶,却依旧扶之,致最后心血东流去,就连我都为他感到不平,并且随着他的死亡也让我对之后的内容失去了兴趣。

我只知最后三家归了晋,诸葛亮无力回天,奸邪压倒了正义,汉朝难以抵挡历史的潮流,走向了灭亡。

11.读《三国》,才知道自己不识字 篇十一

《三国演义》中多次出现的难认、易渎错的地名有:沔口(今湖北汉口)、涪关(在今四川境内)、京畿(指京城附近的地方)、角讧直(在今浙江境内)、渑池(在今河南境内,历史上的“渑池之会”即在此地)、毫州(在今安徽境内,曹操的出生地)、浚县(在今河南境内)、蔚县(在今河北境内)、歙县(在今安徽境内)、隰县(在今山西境内)、郧县(在今湖北境内)、武陟(在今河南境内)、柘城(在今河南境内)、盱眙(在今江苏境内)、邳州(在今江苏境内)

《三国演义》中多次出现的难认、易读错的词语有:髡(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如“髡首”)、戢(收藏、收敛)、爨(指烧火做饭)、殄(尽、绝,如有个成语“暴殄天物”,就是任意糟蹋粮食之意)、殛(诛、杀死)、阃(门槛)、醢(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擐(穿,如擐甲执兵)、麈(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蹙(跛足或行动缓慢)、觳觫(恐惧得发抖)、蹶(跌倒)……

《三国演义》中人物众多,一千多个人物,绝大多数均为单名,这些人的名字你是否认得呢?如:

韩暹。东汉末官吏,后为杼讧秋屯帅张宣所邀杀。

李催,字稚然,凉州北地郡(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汉末群雄之一,后被曹操所杀,并株连三族。

荀彧,字文若,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

董曼,字叔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的武将,权臣董卓之弟,官至左将军、雩侯。“曼”,即秋天也。

傅嘏舶,魏将,字兰石,北地泥阳人,弱冠(20岁)已知名于世。为人才干练达,有军政识见,好论人物国计,初为尚书郎,后迁黄门侍郎。死时年四十七,追赠太常,谥(死后所给的称呼)日“元侯”。

傅肜,蜀将,义阳(今河南桐柏)人,字号及生年不详。刘备伐吴,肜为别督,刘备退军,断后拒战,兵人死尽,吴将语肜令降,肜骂日:“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最后战死。

泠苞,益州牧刘璋部将。

桥蕤,袁术麾下大将。蕤,即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全怿订,东吴大将全琮之子,其母为孙鲁班(孙权之女)。“怿”乃悦也、乐也。

张嶷,字伯岐,三国时期蜀将,刘备定蜀时山贼进攻郡县,县令弃家而逃,张嶷背负夫人,冒着白刃冲开贼围,因此扬名,后立功无数。

彭羕,字永年,广汉(今四川广汉北)人,先后仕于刘璋、刘备。“羕”即“漾”也。

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人,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曾担任丞相、临湘侯、骠骑将军等职。

刘璜,东汉末益州牧刘璋部降,后为刘备部将。“璜”字古同“瑰”字。

蒯良,字子柔,南郡延中廬人,刘表的部将,后为刘备的部将。

傅巽,字公悌,原为刘表之臣,后被曹操任用,容貌端正,博学,他评庞统为“不完全的英雄”,评裴潜为“品行清风亮节名扬四方”,评魏讽为“谋反为早晚之事”,皆一言中的,曹丕即位后成为待中尚书。

此外,还有如:

秦宓、眭固、王昶、辛毗、许褚、荀顗、羊祜、杨祚、杨阜、笮融、蔡邕、蔡琰、张闽、马谡、阚泽、韩胤、张绂、陈珪、郭汜、士燮、师纂、麴义、毋丘俭、夏侯悖、车胄、管辂、贾诩、全琮、刘晔、费祎、钟毓、沮授、张熟(古同“勋”)、朱傍(通“俊”)、邵正(通“隙)、袁耀(同“耀”)、孔伷(通“胄”)等等等等。

如此之多的难认难读字。你都能一一读对吗?如若能,文言文水平必不低也!

12.读《昆虫记》有感 篇十二

一、法布尔与《昆虫记》

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 (Jean-HenriCasimirFabre, 1823-1915) 出生在法国南部圣莱昂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 法布尔四岁时被父母寄养在邻近的祖父母家中。乡间的牛羊、禽类, 以及花鸟虫草成为了法布尔童年时期最好的玩伴, 使他对大自然的一切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渴望探索自然界所蕴含的真理。

七岁时, 法布尔重新回到父母身边, 开始接受教育。通过自己的努力, 他考上了沃克吕兹师范学校的公费生, 毕业后, 在一所小学里当教员。任教之余, 他潜心研究昆虫, 根据自己的直接观察, 撰写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由于教师的薪资待遇很低, 法布尔一生都未摆脱经济拮据的困境, 直到五十多岁时, 他才依靠辛苦攒下的稿费, 在普罗旺斯买下一处坐落在荒地上的旧宅。法布尔将这片荒地命名为“阿尔玛斯” (“阿尔玛斯”是音译, 中文又译作“荒石园”, 取其荒芜与一毛不拔之意) , 至此他终于实现了“拥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观察昆虫”的愿望。法布尔把“阿尔玛斯”当成自己的家和昆虫实验场, 在那里专心致志地思考、观察、实验和写作。1910年, 当《昆虫记》的第十卷问世时, 他已经是一位耄耋老人。

《昆虫记》的法文题目是《Souvenirsentomologiques》, 直译的话, 可以译为《昆虫学回忆录》。周作人最早把这本书译作《昆虫记》, 而后一直被译界沿用至今。法布尔之前的昆虫学家只做昆虫的搜集与分类工作, 他们手持放大镜, 解剖昆虫尸体, 仔细地查看昆虫的触角、大颚、翅膀和足, 却不思考这些器官在昆虫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他们对昆虫的判断力、本能和生活习性甚少研究。专家们根据昆虫的外形给其命名, 把身体构造相同的昆虫归入同一种类。法布尔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 发现这种做法并不合理, 因此, 他给《昆虫记》取了一个副标题《Etude surl’instinctetlesmoeurs des insectes》 (《对昆虫本能及习性的研究》) , 并提出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活生生的昆虫, “研究它们在活着时的活动, 它们的本能和习性, 它们的才能和感情”, 根据昆虫“工人”所从事的职业来给其命名。法布尔的研究以直接观察为依据, 就像他自己说的:“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 我要观察、触摸, 而且不是一次, 是两三次, 甚至没完没了, 直到我的疑心在如山的铁证下归顺听从为止”。他本着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来观察昆虫的劳作, 以富有情感的笔调来描写昆虫的生活, 使得《昆虫记》自问世以来就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二、《昆虫记》中的趣事儿

虽然法布尔开始动笔写作《昆虫记》时, 已经年过百半, 但他仍像一个好奇心满溢的孩童一样, 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 根据问题进行观察和实验。“我习惯在每个答案后跟着提一个新问题, 直到碰到不可知之墙为止”。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正是凭着对昆虫所怀有的浓厚兴趣, 法布尔才把大半辈子的时间与精力都放在了研究昆虫上, 就像他自己所说:“在昆虫学大量的领域内需要天真。没有大量这种资质———在讲求实际者眼中的奇思怪想, 谁还会去关心小小的虫子呢?”。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手持放大镜, 观察昆虫的出生、蜕变、筑巢、觅食、求偶、繁殖, 以孩童般的视角, 真实而质朴的笔调记录下昆虫的本能和习性, 展现给读者一幅幅栩栩如生, 生趣盎然的画面。在他的笔下, 小小的昆虫们无一不是身怀技艺的行家里手:长腹蜂是挥舞瓦刀的“泥瓦工”, 黑蛛蜂是技艺高超的“制陶工”, 土蜂是下针精确无误的“麻醉师”, 切叶蜂是名副其实的“裁剪工”, 黄斑蜂是技艺惊人的“鞣毡大师”, 而蜾蠃则是“挖掘工”、“采脂工”和“粉刷工”。下面请看“演唱者”蟋蟀放声高歌的场景:

“园子里夜间歌唱的蟋蟀非常多。每一簇开着红花的岩蔷薇都有自己的合唱队员;每一束薰衣草上都有自己的演唱者。那些枝繁叶茂的野草莓树, 那些笃蓐香都变成了一个个合唱团。所有这些小生物在灌木丛间用它们清脆动人的声音互问互答;或者不如说, 每个歌手不管别人唱什么坎蒂列那 (译者注:中世纪时的一种叙事抒情歌曲) , 独自在庆祝自己的欢乐。

在天上, 就在我头顶上, 天鹅星座在银河中划上它那大大的十字架;在下面, 就在我的四周, 蟋蟀的交响乐在抑扬起伏。这歌唱自己欢乐的小不点儿令我忘记了群星璀璨的场面。这些天上的眼睛平静而冷漠地瞧着我们, 我们对于这些星星是一无所知的。”

从上面这段文字可以看出, 《昆虫记》除了是一部严谨的昆虫学作品, 还是一部优美的散文巨著, 它实现了科学与文学的完美结合, 理性思考和感性表述的合二为一。它不像其他科学类作品那般内容晦涩难懂, 用词枯燥无味, 读来反而给人一种妙趣横生, 仿佛与虫儿面对面交流的感觉。纵观洋洋洒洒的十卷本《昆虫记》, 其语言朴素而纯真, 文风流畅优美, 隽永风趣, 深入浅出, 使得这部著作不愧有“昆虫的史诗”之称。

除了将昆虫纤毫毕现的形态特征展现在读者面前, 法布尔对虫儿心理、情感的揣摩与刻画也可谓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他本人也被国际学术界誉为“动物心理学的创导人”。譬如, 毛刺泥蜂在攻击毛虫得手之后, 用跗节跺脚, 梳理翅膀, 不时地把大颚和前额贴在地面上, 用后足将身体撑得高高地, 仿佛要翻筋斗似的。法布尔认为这些动作是毛刺泥蜂表达心中喜悦的一种方式, 就好比当人类沉浸在成功所带来的欢乐中时, 会做出搓手的动作一样。有时候, 法布尔也会从人类的伦理道德视角来解读昆虫的行为, 正是虫儿身上所带有的这种人性化特征才使得该书与众不同, 引人入胜。下面, 我们来看一段关于天牛成虫与幼虫的描写。

“成虫和幼虫的职责完全悖离了常规:幼虫正值身强体壮, 拥有强健的挖掘工具, 承担起繁重的工作;而成虫却享受幸福的时光, 不懂技艺, 不工作, 只是游手好闲。孩子本应躺在他的保护人———母亲怀抱中过天堂般的生活;而这儿的孩子———幼虫, 却成了母亲的保护人。

被法布尔喻为“爬行的小肠”的天牛幼虫只有味觉和触觉这两种非常迟钝的感觉, 但它竟然可以清楚地预知未来。它为成虫挖出一条通往树皮层的通道, 后者只要钻透薄薄的木质层或树皮层就可以获得自由。法布尔用略带人性的笔触来描绘昆虫世界的日常生活, 使得整套丛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 读来令人深受感动。

在《昆虫记》中, 法布尔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昆虫的捕食过程, 在他看来, “捕猎性昆虫传记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介绍昆虫的捕猎方法”。为了弄清楚某种昆虫的捕猎技巧, 他有时会跑到野外环境中去观察, 有时会想尽一切办法捉住需要的昆虫, 再把昆虫放到人为布置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他不但亲自出马捕捉昆虫, 而且还从自己微薄的薪水中抽出一部分来召集孩子们帮忙, 有时甚至要向家人求助。当我们读到书中有关捕食性昆虫与猎物搏斗的场景描写时, 就会觉得法布尔的所有努力与付出都是值得的。昆虫仿佛被置于聚光灯下, 交战双方的动作之传神, 场面之生动, 交锋之激烈, 一切都展现得那么淋漓尽致, 且看:

“当敌人靠近时, 它便立起身体, 模仿舞蛛的样子做出防御姿势。滑稽蛛蜂对它的威吓不屑一顾, 在滑稽的外表的掩护下, 它猛地冲向彩带圆网蛛, 动作非常敏捷。它们闪电般交战了一回合, 彩带圆网蛛被打翻仰躺在地。蛛蜂在上, 它与圆网蛛腹贴着腹、头顶着头;它用足控制住彩带圆网蛛的足;用上颚咬住对方的头胸部;它用力蜷起腹部, 向下方伸过去;它拔出螫针;接下来便……”

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 当我们读到此处, 不禁要为法布尔传神的描写而大声喝彩, 透过文字仿佛能看到捕食性昆虫与猎物正在上演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战。然而, 这种战斗场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凶残与血腥, 相反, 更多地显示出生命力的蓬勃。

如果不是法布尔对渺小生命所怀有的尊重与热爱, 不是他的悉心观察和详细描述, 也许虫儿的这些故事还不为人所知呢。法布尔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 让我们领略到昆虫那妙不可言的灵性。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捧着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每一种昆虫, 他就像是一个为儿孙讲述故事的老人, 把昆虫世界的趣事儿向读者娓娓道来, 令人回味无穷。

摘要:《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撰写的一部关于昆虫本能与习性的著作, 全书充满了各种妙趣横生的昆虫故事。作者以其敏锐的目光来观察昆虫, 以朴实而略带人性的笔触来描写昆虫, 把读者们带进了一个趣味无穷, 五彩缤纷的昆虫世界。

关键词:《昆虫记》,法布尔,昆虫,故事

参考文献

[1]石蔷.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法布尔[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8:43.

[2]法布尔.昆虫记 (卷七) [M].姜洁等译.花城出版社, 2001:165.

[3]法布尔.昆虫记 (卷四) [M].姜洁等译.花城出版社, 2001.

上一篇:防火工作责任状下一篇:信息工程专业的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