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复习资料(精选8篇)
1.中国史复习资料 篇一
国史纲要
一、名词解释:
1、井田制:我国奴隶社会实行的一种土地使用的管理制度。商朝兴起,西周盛行,春秋瓦解。所谓“井田”是指将方里九百亩土地,划为九块,每块一百亩,八家共耕中间的一百亩公田,每家都有一百亩私田, 这种土地的划分使用方式,其形犹如“井”字。是一种农业、行政与军事组织形式合一的重要制度。
2、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3赤壁之战:是指三国形成时期,刘备、孙权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赤壁之战后,曹、孙、刘三大集团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4、春秋五霸:春秋时代,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此说见之于《史记》。
5、战国七雄:指历史上东周(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的合称)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476年)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燕、齐、楚、秦、赵、魏和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6.贞观之治: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
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7、岳飞:岳飞(1103~1142)字鹏举,汉族。北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战略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则被誉为宋、辽、金、西夏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统帅、连结河朔之谋的缔造者。同时又是两宋以来最年轻的建节封侯者。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首。
8、推恩令:推恩令,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在《治安策》中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其具体办法是,令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以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者,则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
二、问答题:
1、列举由少数民族建立的五个王朝,并评析一个。
蒙古族建元朝。女真族建金和清朝。契丹族建辽,西夏
评述清朝:政治上收复台湾,设立台湾府,在西藏设立经平之前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经济上实行同永不加赋,一定程度上使国家人民富裕。
文化上实习八股取士科举制,闭关锁国对外贸易减少,拒绝外来文化的流入这导致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平定了准格尔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
清朝是由中国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大王朝之一。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清朝开疆拓土,鼎盛时领土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这不仅一举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而具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在文化上,康乾时期编纂了几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对清理和总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清朝也有很多弊病。明代后期的君权有一定的松懈,而清朝又把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清朝初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恶政,极大破坏了中原地区的经济;重农抑商,制约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制造了多起文字狱,加强对文人思想控制,导致思想上“万马齐喑”;在编撰古籍时又大肆销毁古籍。剃发易服,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汉族的文化传统;给旗人寄养的特权,使其迅速腐化。统治者轻视科技和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科技极大落后西方。1840年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大量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2、春秋到战国到秦汉,儒家学说的演变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国社会在怎么变?“独尊儒术”,并不是体现在字面意义上,独尊儒术,也是以儒家思想为名,多种思想为实的相互融合的过程。但是,儒家思想始终是过程的“根”,而像道家,法家,佛家等学派不过是“肥料,水分,空气”。当这棵“传统文化之树” 长大以后,站在这棵树前的我们的感觉是,“根” 还是那“根”,或许这根壮大过,现在可能老了,而“肥料,水分,空气”确是常新的。
从“独尊儒术”到“五四运动”跨度这么长的历史时期,儒家文化作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手段,产生了的影响,可以说融入每个中国人骨子里了,这是侧重说它影响力的深度。而儒家思想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了,侧重说它影响力的广度了。总之,它使中华文明五千年得以源远流长,也是我们国家在新千年伟大复兴的推动器。
但是我们在弘扬儒家思想文化的同时,必须清楚,时代不同了,培养这种文化的“土壤、肥料,水分,空气”也不同了。我们要以传统文化的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去接纳不同民族的文化。这关系到现在的中国向世界人民所展现的形象,这关系到中国以后的何去何从。这甚至成为我们这个屹立世界的真正标志。
3、比较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宋辽金夏元民族矛盾激化比较这两个时代,观察中国历史进程中华世纪一次次的扩大
在中国历史上,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总体历史特征是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具体地分析本阶段的历史事实,我们发现本阶段在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与中国历史的其它时期各不相同的时代特征。
1、政治上: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从总体上讲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战国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之后,又一次出现的国家大分裂时期,所以其政治特点始终是与国家的分裂与统一问题
密切相关的。而且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也都是由国家的分裂,各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征所决定和影响的。具体地讲,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表现为:
第一,多民族政权并立,国家长期不统一,又由各民族政权的并存逐步走向统一。第二,中央集权逐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三,中原汉族先进的封建政治制度向边疆地区拓展,纷纷为各少数民族所吸取,加速了边疆各族的进步步伐。
第四,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第五,实行了较为开明的对外开放政策。
第六,尽管两宋时经济较繁荣,特别是商品经济繁,但两宋政权并未因此而富强起来,相反却呈现出积贫积弱的状况。
第七,选官制度进一步完善。
第八,出现了一国两制的范例。
第九,是一个改革盛行的历史时期
4、比较宋朝和明朝两者政权特点
宋代对文官集团极尽优待笼络,文官犯罪,也往往从轻发落,甚至有所谓“不杀士大夫”的传统,只要不是造反,无论犯的什么罪,严重的贪乌腐拜也好,严重的渎职也好,甚至犒劳过境的农民起义军也好,都能够免死,甚至稍微严厉的惩罚(比如刺配流放)都很困难。而明代则是另一番景象,对文官集团相当严厉,俸禄低的多半只能维持官员的基本生活开支,官员如果犯罪,无论是贪污还是渎职,往往严格按照法律来执行,很少宽贷。
在宋代,皇帝有可能通过对文官的优厚待遇,而和文官集团中的那些“假士”,达成默契,结成联盟,并通过他们来实现对社会的管理和控制。而在明代,一个人即便当官,当官的那点利益本身实在微不足道,他实际上还是脱离不开其原有的阶级,原本附属的利益集团的支持赞助,这样官才能当得长远,当得稳妥,所以明代的官员本身势必就是其原先所属地方或者行业集团在郑府内的利益代言人,而并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官僚阶级。
所以,宋代的文官集团内有真士和假士,明代的文官集团内也有真士和假士。但在这两个朝代,真士与假士力量的消长,以及对政局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假如说宋代是败于假士,明代则是败于真士。
思考题:
中国对东亚文化有贡献为什么现在不被周边所吸引,反而敌对。
你认为现在这个时代传统的文化还有没有必要?
在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对文化的伤害只是一段,并不是全部,前后都有:第一次伤害是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伤害就是辛亥革命,第三次伤害,也是终点,是文化大革命,前后长达110年。这一个多世纪,是长时期的,有强度地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一种绞杀式的破坏。但是绞杀不掉,怎么弄也没把这文化弄死。反而是引进的东西到中国一定是不伦不类。,文化是第一创造力,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沟通的所有的系统都是文化造成的。中国人是用中国话沟通的,因此我国的发展与促进最终依靠的还是自己的文化。所以我觉得如果中国有一天重新成为世界最强国,我们依赖的一定是我们自己的文化,不是其他的东西。
对于传统的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极方面,我们要予以继承和发展,加强思想教育,开展专题活动,回顾历史,让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曾经的辉煌
二、你认为现在西方文化哪些是中国以前没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方面可以继承?
中国的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专制的文化,而西方通过文艺复兴已经建立了一种平等的文化。这种专制文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这种文化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是钳制言论,绝不允许任何威胁到专制体系的言论出现,中国历代都十分注重言论的控制,清代甚至大兴文字狱株连杀戮,人们不能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二就是御用哲学,中国古代皇帝都将儒家思想作为御用哲学,因为其主张忠君忠父等,任何人有异端的思想都被视为大逆不道,拿这个哲学压过去。其实哲学既然是一种学问就应该让人辩论和探讨,这样才会越辨越明,可是御用哲学已经变成了皇帝专制的工具,任何人都不得挑战。第三个特点就是用人制度,专制文化永远喜欢选拔官员,这样官员就要唯上是从,对上唯唯诺诺,对下掌握生杀大权,不知执政为民,只知趋利避害。这样必然导致贪官污吏丛生,前仆后继,杀之不尽,解决办法是用选举制度替代选拔制度,这样才可以杜绝官员贪污腐化和庸碌无为。第四个特点是特殊利益,统治者利用专制文化理所当然地榨取大众利益,因此古代君王都拿荣华富贵笼络可用之人。对普通百姓而言,只能按照义务纳税奉养官员,却无权审核这些税收的用途。中国文化本来并不是专制文化,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那时中国没有统一专制的体系,因此百家争鸣为中国创建了丰富
多彩的文化,成为中国始终能够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中国的专制文化起始于秦始皇的唯我独尊,经过汉武帝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明代朱元璋和朱棣的大屠杀,清朝的文字狱达倒顶峰。”现在社会越来越开放,专制文化正在慢慢退去,对待文化不能用革命的方法,只能潜移默化。我相信当中国文化摆脱二千年的专制文化的时候,中国才会有真正和谐的社会,成为强大、和平和每个人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国家。”
2.中国史复习资料 篇二
自2002年开始,中国物流资料研究中心(原名中国物流资料中心)已经陆续推出了系列研究报告,在行业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并由此为生产企业以及物流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交流平台。2016年,在《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即将迎来20周年的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物流行业内外的客户朋友,中国物流资料研究中心决定以下研究报告开展八折大幅优惠的征订活动。以下研究报告详细目录函索即寄。
订阅热线:010-62321113/82387518传真:010-82387520 联系人:于晓平
E-mail:sales@edit56.com.cn 读者群QQ号:119619523
3.中国地理复习策略 篇三
在高考中,中国地理知识包括初中和高中两部分。初中地理侧重基础知识,如中国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中国的人口与民族,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人文知识中的农业,工业,交通与运输,商业旅游,人口与城市,中国分区等。高中地理则侧重对这些基础知识的应用,即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因此对中国地理进行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突出地图,建立地图网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灵魂,高考中对地理知识的考查往往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因此记忆不同地区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在头脑中建立中国地图网是非常必要的。
1.用《中国政区图》掌握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分布,特殊经线或纬线穿过的行政区(如回归线穿过的省份),中国的边界、邻国、领海,中国的民族分布与民族政策。
2.记忆相关地形图中的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山脉的地理特征,个别山脉的经纬度。如:东西走向的天山,是我国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森林与草原、种植业与牧业的分界线。我们还可以记忆昆仑山—秦岭(34°N)、南岭(26°N)、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贺兰山、祁连山、武夷山、横断山(100°E)、喜马拉雅山等主要山脉的地理特征与经纬度。
3.记忆重要经纬度上突出的地理事物。如110°E与34°N交点为华山,与30°N交点接近巫山,与20°N交点为海口市;30°N与120°E交点为杭州市,与105°E交点为四川盆地,与90°E交点为拉萨。
4.记忆主要地形区的分界线或经纬度。如青藏高原(80°E~100°E,30°N~40°N)、云贵高原(100°E~110°E,23°N ~28°N)、塔里木盆地(85°E,40°N)、准噶尔盆地(85°E,45°N)、四川盆地(105°E,30°N)、柴达木盆地(95°E,38°N)。又如内蒙古高原东部以大兴安岭为界与东北平原相邻,西部连接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南部以长城为界与黄土高原相邻;黄土高原南到秦岭(34°N),北到长城,东到太行山,西到乌鞘岭;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以东,燕山以北;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淮河以北;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长江南北两侧。
二、重视知识重组,简化复习环节
初、高中知识中有很多知识重复点,或对某一地区知识在初高中均有分布。为简化复习环节,节省时间,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有必要对知识进行重组。
1.地形区的知识重组:在历年高考中,对区域地理知识的考查,往往以区域图的形式出现。我们可以把初中、高中地形区知识进行总结与整合,以地形区为单元,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与土壤、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与民族、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为切入点,综合复习某一地形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知识。例如:青藏高原:①地形特征: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高原起伏和缓,远看是山,近看是川;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南是呈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②气候:地势高,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气候冬寒夏凉,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气温的日较差大,年温差小;气温低,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风力强大;4~9月有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带来降水,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旱。③植被与河流:从东南向西北植被为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多河流源头,多咸水湖,冻土广布。④资源:青藏高原资源丰富,多地热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资源;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多钾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已建成羊八井地热电站,察尔汗盐湖附近有我国最大钾肥厂。⑤经济:是我国高寒牧区,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是高原上的重要河谷农业区;牦牛是藏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交通不便,以公路为主,现青藏铁路已通车;拉萨和西宁是高原上的重要城市,拉萨被称为“日光城”、“宗教城”、“旅游城”、“高原城”。⑥环境:高寒、冻土、缺氧;脆弱的生态环境及严重的荒漠化是青藏高原经济发展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其他地形区仍可进行知识重组。如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可结合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区的东西差异进行复习,东北平原可结合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华北平原可结合农业低产区的治理,黄土高原可结合水土流失的治理等。
2.中国气候的复习与中国的三大自然区相结合,综合复习中国的气候总体特征及内部差异。
3.中国的河流湖泊与河流治理相结合;中国的自然资源与资源跨区域调配相结合。
三、区域地理系统化,重现区域问题及解决措施
学生要以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为切入点,以区域为基础,以地形区为主体,自主复习各区域的相关知识,加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知识复习。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结合复习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农业低产区的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东南丘陵,结合复习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交通运输的建设,海岛和海域的开发,城市新区的发展。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结合复习荒漠化的防治。青藏高原区主要复习青藏高原知识点。
四、做最后总结,画圆满句号
最后,由学生总结我国三大自然区内部差异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综观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复习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
4.中国历史知识复习资料 篇四
《中国通史简编》历史溯源
“历史”一词的由来
在古代,历史只称“史”。记载史的人称史官,当时的史官,除记录统治者办的事外,对于大文、地理、人事、灾祸也加以记录。可见,古代的“史”的范因比现在更为广泛。“历史”这一名称出现于近代。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在学堂里最初开设“史学”课,第二年即改名为“历史”。有人考证说“历史”是外来词,来自日文,因为日本人早称“史”为“历史”了。
古代、近代、现代
古代:世界古代史,一般认为是从地球上出现“完全形成的人”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中国古代史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
近代:世界近代史,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终于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
现代:世界现代史,始于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史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是在《诗经》中。如《大雅·民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之例,毕竟还算不得是真正指称国家的“中国”的出现。作为指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楚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之所谓“中国”者,即指后世之“中原”也。但又有不同于“中原”的地方,即地域不及后世中原之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为什么我们的古人把这一带地区称作“中国”呢?
这一带地区的四周分布着夷、翟、戎、蛮诸族及其所建国,而将这一带包围在中间,故称这一带地区及所建国家为“中国”。
“中华”小考
古代的中国亦称华夏,又称中原。华夏,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祖国的美称。是说我国疆土广大、中华民族是有文化、讲文明的礼仪之邦。据《左传》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装之美谓之华‟。“中”是指中土、中心。西周初年周公营建洛邑,以它为天下中心,故称为“中土”,“夏”。是大的意想,由“华夏”、“中夏”二辞又衍出生“中华”一辞。这个辞开始见于《三国志·蜀志》中“游步中华”一语。
“支那”的原意是什么?
“支那”本来是外国人对中国人的称呼,中国人一般不用。由于近代日本称中国为支那,人们便感到是一种蔑称。其实它的本源是英文china的音译。china又一译意为瓷器,有人便以为是以瓷器(china)作为中国的代称。据英文《韦氏大辞典》诠释,瓷器(china)一词来源于支那(chi—na)。由此可见,在西方先有中国之名,后有瓷器之称。
“文那”
“文那”一词,最早见于印度古诗《摩河婆罗》中,是古代印度人加给中国的一种尊称,包含着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一种友好感情。
为什么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炎黄”分别指中国原始社会中两位不同民族的首领。炎帝姓姜,是炎帝族的首领。他们自西方游牧进人中原,与以虽尤为首领的九黎族发生长期的部落间冲突,最后被迫逃避到涿鹿,得黄帝族援助,攻杀虽尤。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后来炎黄两族在阪泉(据说,阪泉在河北怀来县),发生了三次大冲突。黄帝族打败炎帝族,由西北进人了中原地区。
黄帝族与炎帝族,又与居住在东方的夷族,南方的黎族、苗族的一部分逐渐融合,形成了春秋时期的华族,汉以后称为汉族。炎黄二帝被人们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
“王位世袭”始于何时?
在中国历史上,王位世袭相传最早发生在古代的夏启,商周因之,日益使之完善。周文王的祖父古公宜父是周族的第一个首领,他有三个儿子,在率领族人迁居山下的周(今陕西岐山北)时,大儿子泰伯和二儿子虞仲没跟随迁徒,古公檀父临死时,把其首领地位传给了他的幼子季历,即周文王的父亲。
季历是个很能干的首领,使周族的社会地位起了很大变化,从过去受压迫的地位一下跃入显赫的奴隶主贵族大家庭的行列。伐戎的胜利,对当时商朝的安全是有利的,因此季历被封为商朝的“牧师”(一种职司畜牧的官)。但是,随着周族统治者力量日益强大,加剧了周族和商朝的矛盾,商王文丁便把季历杀掉了。
季历被杀后,其子昌世袭了王位,即历史上有名的周文王。文王在位五十年,由其子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率诸侯东征灭掉商,建立了西周王朝。王位的世袭制度,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春秋”、“战国”
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这三百多年间诸侯的力量逐渐强大,周天子已经徒有虚名,无力控制各诸侯了。这一完整的历史时期恰好与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公元前722年一前481年)所记载的历史大致吻合,所以,历史上就把这段历史时期称之为“春秋”时期”。
春秋后期,各诸侯兼并吞食的结果,只剩下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诸侯国。此后,七国间的兼并征伐更加剧烈、频繁,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而最后统一,战争才逐渐停止。因此,后人就把这段历史时期称为“战国”时期。
《史记》并非司马迁定名
在先秦两汉时代,许多书是没有书名的,《史记》也是这样。司马迁在这部巨著完成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看后非常钦佩司马迁所取得的成就,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这也仅仅表明是谁的著作而已。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东汉班固写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也只写《太史公百三十篇》,这就是此书在两汉时期正式流行的名称。一些学者在引用这部著作时常嫌《太史公百三十篇》这个书名过于繁复,经常省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这样的字样。“史记”二字是从“太史公记”这四个字里省略出来的,汉末以后才称为《史记》。
百家姓、千家姓、万家姓
《百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的总集,相传是宋初钱塘一位老儒所编,共取姓氏四百六十八个,远没有包括中国人的全部姓氏。据宋人郑樵统计,宋代姓氏一千七百四十三个,比《百家姓》多三倍。到了明初,有个叫吴沈的人,编了一部《千家姓》,共收姓氏一千九百六十八个。但这部《千家姓》仍然没把中国人的姓氏都包括进去。于是万历年间又有人编了一本《万家姓》——《古今万姓统谱》。然而,中国人的姓氏毕竟不到一万,所谓“万姓”,无非是言其多而已。
那么,中国人到底有多少姓氏呢?据统计,见于文献的姓氏(包括少数民族和元清时代蒙满两族译改的姓氏)就有六千三百六十二个,其中单姓三千七百三十个,双字姓二千四百九十八个,三字姓一百二十七个,四字姓二个,五字姓五个。
《百家姓》为何以“赵钱孙李”开头?
《百家姓》是我国汉族姓氏总集,载有四百多个姓氏。四百多个姓,为什么偏要把“赵钱孙李”放在前面呢?原来,《百家姓是宋朝初年钱塘一个老儒编的。宋朝的皇帝姓赵,赵便为国姓。钱塘属浙江,当时占据江浙一带的是口吴王钱似,孙是他正纪的姓。李是南唐李后主的姓。于是“赵钱孙李”便为头一句。
“皇帝”一词的由来
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微,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王、齐王等。
秦王赢政一统天下后,自认为这是自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议改称号。李斯等人和众博士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秦皇,秦皇最贵,可改“王”为“秦皇”。秦王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并自号始皇帝。从此,“皇帝”的称号为历代君主所袭用。
“太上皇”的由来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登上金龙宝座后。万事皆吉祥如意。却有一事,使得他犯了愁肠,这就是怎样对待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事情的由来是:有一天,他和前几次一样,又去参拜太公,寻思太公此时当端坐堂前,等待着儿子。谁知刚到门前,只见太公着旧袄,执行帚,毕恭毕敬地迎接他。这突然之举,使他大吃i惊,急问因何事竞至如此。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是您父亲,也不过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刘邦好说歹说,太公只是不听。
事后,有人讲到秦始皇曾尊死父为太上皇,建议封太公为“太上皇”。刘邦听了求之不得,马上举行大典,将太公扶上太上皇位。
皇帝拾趣 中国历史上最早称皇帝的是秦始皇,他姓赢名政,在位时间是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10年。
最后的一个皇帝是清朝的宣统,即爱新觉罗·博仪,他在位的时间是1909年至1911年。
在位时间最长的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名玄烨,从公元1662年至1722年,共做了六十一年皇帝。
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是汉朝的刘贺,他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废除了。
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是唐朝的武则天,她即位时已六十一岁,她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终年八十一岁,她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即位年龄最小的皇帝是汉朝的殇帝,名刘隆,生下来一百多天就当了皇帝。他又是寿命最短的皇帝,死时不足一周岁。
十岁以下的小娃娃就当了皇帝的,在中国历史上共有二十九个。
慈僖太后虽然没有称帝,但权力比皇帝还大。她当政四十八年,为所欲为,皇帝成了傀儡。
古代君主的称谓
古代的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称“孤”、“寡人”、“不谷‟。“孤”,谓自己不能得众;“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谷”:谷,可以养人,为善物,不谷即不善。这些都是君主的谦称。《老子》中说:“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显然在“自谦”的背后,隐藏着笼络人心,以求巩固一己统治的目的。
“朕”,在古代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我”。如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首句中云:“帝高阳之苗裔今,朕皇考日伯庸”。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遂成为帝王自称的专用词,别人是不准再用的。
古代人们对帝王的称呼更显示出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的淫威。
或呼帝王为“天子”,“天子”即“天之骄子”,他拥有的权力是上天所赋予的,因此,“天子”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称国君为“万岁”,约始于秦汉。“万岁”一词本是人们于喜庆时的欢呼语。如《战国策·齐策》记冯援替孟尝君烧掉债卷,“民称万岁”。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拜恩庆贺,以呼“万岁”为常,遂成为帝王之代称。
或对“陛下”称呼国君。“陛下”本指待卫在宫殿台阶下的国君近臣或侍卫人员。群臣与天子言,不敢直呼天子,恐有渎圣颜,故呼其身旁侍卫之人以转达。“陛下”遂成为国君的尊称。至今人们仍用这些词汇来尊称外国国家首脑,但只限于外
古代县官为何称“知县”?
知,就是管理、主持的意思。知县就是管县,管理、主持一县的政事。
知,解为管理、主持,古诗文中常常遇到。《左传》“子产其将知政矣”,就是说子产将要主持政事了。宋朝魏了翁《读书杂钞》指出:后世官职上加“知”字,就是从这里开始。韩愈《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就是说,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何必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宋史·苏拭传》说苏拭“知徐州”、“知湖州”、“知杭州”,就是说派苏拭去主持徐州,湖州,杭州的政事,即任这些州的知州。唐宋以后的知府、知州、知县、知事(知县又称县知事),都是这种意思。古诗词中,知也解为管。杜甫“翠襟浑短尽,红嘴漫多知”。多知即多管,意谓鹦鹉能学人语,多管闲事。王维“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不知即不管,是说为看红树而不管路远。
“唐人衔”的由来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代。国外的华侨往往被人称为“唐人”,华侨聚居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唐人街”,按英文的字义是“中国城”的意思。
美国“唐人街”是当年开发美国西海岸的一些城市的中国人——华工和华商创立和建设起来的。开始,他们在旧金山、纽约市等地的某些街道,开设中国式的小茶馆、小饭铺、豆腐坊等,逐渐形成了华人生活区(也称中国镇)。后来,商店目益增多,除饮食业外,刺绣、中国古玩等,也都在那里享有。
如今,“唐人街”成了繁华的街道。那里有华侨学校、同乡会、俱乐部、影剧院等。每逢新春佳节,在唐人街上耍龙灯、舞狮子、放爆竹……保留着中国传统的辞旧迎新的风俗。
何谓“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或称“尚方剑”),就是“尚方”铸的宝剑,“尚方”是掌管供应制造帝王所用刀剑等器物的一个部门。秦朝始设置。
“尚方宝剑”是指皇帝所用的剑,是一种最高权利的象征。它究竟有没有“先斩后奏”之权呢?从历史的记载来看,皇帝是不大把这样大的权交给别人的。
“使节”释源
在古代,使节并不是对人的称谓,而是一种官职凭证。卿大夫聘于诸侯时,国君要授给任职凭证,这种凭证就叫使节,又叫符信;使臣受命出国时。国君也要给予他出使凭证,这种凭证也叫使节、符节。那种叫做符信的使节大多用铜铸成,并根据任职地区的不同,分别铸成不同的动物图像。在山区任职的,授给他虎节;在平原任职的,授给他人节;在湖泽地任职的,授给他龙节。出使凭证一般都是用竹子为柄,上面缀些耗牛尾等装饰品,亦称旄节。张骞、苏武等出使匈奴时,持的就是这种使节。
现在,“使节”的含义有了变化,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驻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
古代皇帝用的“金牌”
抗金英雄岳飞在宋高宗绍兴十年,准备“直捣黄龙府”之时,被秦桧在一日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回,并秘密处死。这一故事已家喻户晓,但“金牌”究竟是何物,却众说纷坛。许多人都说是黄金铸成,其源皆出于清朝俞正燮所著的《癸已存稿》中所说“截金为牌”
《梦溪笔谈》谈到古时邮递是这样说的:“驿传旧有三等。日步递、马递、急脚递。”“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以木牌朱漆黄金字,光明眩目,如过飞电,望之者无不避路,日至五百余里”。可见金牌是皇帝处理紧急、机密军事事务时所用的一种朱漆黄金字木牌,并非如上所说的黄金所铸。
“娘子军”的由来
隋朝末年,李世民推动他的父亲李渊起兵反隋。李渊的三女儿李氏回到陕西雩县故乡,散发家产,招募了大批士l兵,又联络了当地农民武装,合并了几支零散的起义军,兵力扩充到七万。公元617年,李氏率领着这支队伍和李世民在渭北会师,宣布了隋王朝的末日。李渊称帝后,李氏被封为平阳公主。这以后,李氏统领的军队号称“娘子军”。
至于女子为基本成员,又有严密组织的娘子军,则是从太平天国的女军开始的。太平天国的女军是在男女平等的政治纲领指导下成立的,以前、后、左、中、右和数字一至八来编排番号,共四十军,每军二干五百人,总计十万之众。
何谓“哨棒”?
《水浒全传》第二十三回写武松打虎:“武松双手抡起哨棒,一棒劈不着大虫(老虎),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捧折做两截。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哨棒这样不济事呢?原来,哨捧不是打虎用的,是为了驱狼的。过去,山东道上狼群极多,过往客商习惯带一根哨棒。哨棒的一头是空心的,可以吹,吹起来真有点龙吟虎啸的劲头,狼群听了,以为是什么猛兽来了,惊慌逃窜,附近的百姓听到哨声也会出来帮助追赶。
武松从沧州回家探望哥哥,想不到有虎,也没有想到要打虎,所以他随便带了一根哨棒。另外,哨捧也可用作登山的拄杖,也可用来挑起小件行李,是有多种用途的。
单于、可汗、天可汗
在古代,我国境内的许多少数民族,对他们的首领有不同的专用称呼。如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匈奴族,称首领为“单于”;北朝时期的柔然族,唐朝时期的回汔族、突厥族和宋元时期的蒙古族,称首领为“可汗”。回汔、突厥族为了表示服从唐朝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还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这些称呼都有特殊含义。像“单于”一词,本是“撑梨孤涂单于”的简称。在匈奴语中,“撑梨”是“天”,“孤涂”是“子”,“单于”含有“广大”的意思。
我国古代的博士、硕士、学士
“博士”、“硕士”、“学士”这些名称,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不过和现在的含义不完全相同。
博士,源于战国时代。《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博士,秦官,掌通古今”。就说明,博士在那时是一种官职,又是一些博古通今、知识渊博的人。
硕土,我国五代时期就有。《五代史》记载:“前后左右者日益亲,则忠臣硕士日益疏。”宋代著名散文家曾巩在《与杜相公书》中说:“当今内自京师,外至岩野,宿师硕土,杰立相望。”可见,硕士在古代通常指那些品节高尚、博学多识的人。
学士,最早出于周代。《周礼·春官》:“诏及彻,帅学士而歌彻。”《史记·儒林传序》:“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这说明,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人,后来逐渐变成文入学者。
“庙号”与“谥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里立室祭祀时由大臣们商议定的名号。一般地说,都是把当朝的第一个皇帝称为高祖、世祖或太祖;把第二个皇帝称为某宗。唐朝之前的皇帝,不全都有庙号。唐朝至清朝的皇帝多数都有庙号。
溢号是皇帝、王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了后,朝廷或后人按其生前的功绩,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谥号起于周朝末年东汉、宋朝较为盛行,惟有秦朝不许后人用褒贬的字眼来议论先皇的善恶。所以,秦始皇、秦二世这样的称呼在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明清两代六部的职能
古代的六部是国家管理各方面事物的机构。六部初建于隋朝,正式定制于唐初。下面是明清两代六部的职能: 吏部:主管全国文职官吏的挑选、考查、任免、升降、调动、封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组织部的职能。
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农业部、财政部。
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类似于现代的教育部和外交部礼宾司。
兵部: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弹站,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
刑部:主管国家司法、行政,大体相当于现代的司法部。
工部:主管兴修水利、主要的土木建筑工程,大体相当于现代的水利部和建设部。
各部的最高长官是“尚书”,相当于现代的部长;副长官称“侍郎”,相当于副部长。
“垂帘听政”始于何时?
在封建社会里,皇帝亲临宝座,处理政务大事。但是,由于特殊的情况,皇帝不能上朝亲政了。这时,由皇后或太后临朝听政,此类事在东汉便不乏其例,至于太后在大殿皇帝御座后面,用帘子遮挡的方式听政,则是从唐代武则天开始的。
《旧唐书·高宗纪下》记载:“时帝(唐高宗)风疹,不能听朝,政事皆决于天后(武则天)……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
巡抚、总督
总督、巡抚是明清时期地方军政首长。总督的地位声望约高于巡抚。但就其设置而言,却是先有巡抚,后有总督。
巡抚之名,始于明太祖令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后来每年都要派中央官员巡抚地方。这一时期,巡抚性质问于“钦差”,本身不是官号,没有品级,可兼中央监察、组织部门的都御史和吏部尚书、传郎等官衔,以便主掌地方官吏考察和军民安抚。因为属中央官,所以有事派出,事毕返京。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以后,由于地方**,开始常设巡抚,并开始了以省为管辖单位的巡抚制。巡抚职权不断扩大,不仅掌政,而且掌军,实际上已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中央官性质未变,还必须经常上京汇报地方军政事务。清代康熙(1662—1722年)以后,全国除直隶、四川外,每省都设一员巡抚,规定了巡抚品级。至此,巡抚才正式成为地方官。但仍遵行旧的兼衔制。
战乱时期,各地巡抚互不统属,往往贻误军机。为统一调度,就设立了专管军事的总督。总督性质同于前期的巡抚,兼衔一样,也不常置。自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常设两广总督以后,才开始了正规的跨省总督制。从此,总督职权日益扩大,兼掌民政,实际上也成为地方军政首长。但其获得品级,正式成为地方官,也是清康熙以后的事。其时全国共设直隶、四川、两江、湖广、闽浙、两广、云贵、陕甘八员总督。
我国封建官制的发展有一个特点,即中央监察官容易演变为地方军政首长。这是因为,历代封建王朝为强化中央集权,经常派出中央监察官巡视地方,这些官代表皇帝,挟制地方,逐渐夺取地方军政大权。如汉刺史、魏晋都督、唐节度假都是由中央监察官演变为地方军政首长的。巡抚、总督由中央监察官演变为地方军政首长,则是这一特点在明清官制中的反映。
何谓“凌迟”?
凌迟,又叫“陵迟”,是封建社会一种最残酷的死刑,始于五代。行刑时执刑人把犯人身上的肉用刀一块一块地割光,十分野蛮。在封建社会里,有两种人常处以凌迟,一种是反对朝廷的所谓谋反大逆的人;另一种是“罪在十恶”的人。
“凌迟”在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正式被废除。
何谓“刺配”?
“刺配”这种刑罚,始于五代的后晋,后晋以前的流配,限于远徒,而不刺面。据有关史料记载:“(后)晋天福(高祖石敬瑭年号)中始创刺面之法”,到了宋代,还把刺面与脊杖、流配等刑罚并施于“罪犯”一身,并美其名曰“打金印”。《水济传》第八回即有“犯人徒流迁徒的,都脸上刺字”的描写。
刺在犯人脸上的字,有大小之别,当时负责审判的官员认为罪情严重或“性情凶恶”者,则刺上大体字;次之,则刺上小体字。所刺的字,除了“迭配某州(府)牢城”外,有些也把犯罪情由、服役种类刺在脸上。如“配某州(府)屯驻军重役”等,南宋时规定犯强盗罪免死流配者,“额上刺强盗二字,余字分刺两脸”。对罪犯人身污辱更加残酷。
受刺配刑罚的人被押送边疆从事名目繁多的劳役或充l军,重者终身不释。
“签字画押”的由来
在文书、字画、契约上署名或作私记,占时谓之作“押”,今则称“签名”、“签字”,这在王国时就有了。
唐初,由于唐太宗曾下令不许群臣在奏折上以草书署名,而其他文书上多有草书的。草书形体花哨,谓之“花押”。到了宋代,人们在进呈公文或与人书牍时,文末多不署名,仅书本人的字,谓之“押字”或曰“草字”。
签名或押字对目不识丁的人,是个难题,于是人们便以画圆圈代之,这就是“画押”,或曰“画花押”。画押的创始人,应推宋代的王安石。王安石署名的习惯只书“石”字,而且写了一横一撇之后,于撇中腰画一圆圈,由于他性急,“作圈多不圆,往往窝扁,又多带过”,因而听到有入私下议论,说他所署实力“反”字,他于是便“加意作圈”,后人效以为式而废去横撇,这就是画押的由来。
清代七大藏书阁
北京的文渊阁和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的文溯阁、镇汇金山寺内的文宗阁、扬州的文汇阁和杭州的文测司为清代七大藏书阎,是珍藏《四库全书》的书库。
七大藏书阁,皆以文为首,第二个字多从水旁,象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二百多年来,七大藏书阁在帝国主义的躁躏下,有的已遭厄运。文源阁于1900年随着中外罕见的园林杰作——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抢掠一空之后,被付之一炬。文宗阁和文汇阁在19世纪中叶毁于火。
“考勤”始于何时?
我国的考勤制度起源甚早,但当时所谓考勤,主要是对国家官吏而言。至于考勤表的使用,根据文献记载,当不早于清代。清初,国家官吏实行坐班制,每日办公皆在衙署。至乾隆中,此制渐弛。清人昭涟《啸亭杂录·卷十》记载,军机大臣和砷擅权时,曾经自立私寓,“不与诸大臣同堂办事,而命诸司员传语其间”。后来,有许多官吏也呆在家里办公,不坐班。清人震钧在《天咫偶闻·卷七》中写道:“自乾隆以后,重臣兼职者多,遂不恒入署。而阅折判牍,移于私宅”。为此,清政府在国家机构中设置“画到簿”专司考勤。画到簿为官吏考勤的重要凭据之一,与红本一起存入内阁大库,以备查验。但由于它反映不出迟到、早退等情况,所以没有多大约束力。
咸丰年间,成立了总理衙门,为了防止画到溜号的弊端,提高办事效率,就规定对其官吏“核其勤惰”,分别给予“请奖”或者“参劫”,这便是历史上考勤与奖惩相结合的开始。
古代的假日
我国的假日制度始于距今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当时官员休息那天,都要沐浴更衣,所以称假日为“休沐”。汉代规”定了朝官每五日返家休沐,故称之为“五日休”。唐朝改为“旬休”,官员每十日可休息一天。
古代除定期的休息日外,还有节假日,唐代中秋节给假三日,寒食清明四日。明代冬至放假三日,元宵十日。为鼓励臣下尽心国事,晋代定有“急假”,官吏用以处置紧急家事一年以六十日为限。后晋时,家居外地的官吏探亲时还给路程假。清政府对有功的文武大臣?
110年前——1894年,中日两国进行了一场为期8个多月的战争。那一年是旧历的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
那是一场结局出乎世人意料的战争。无论从版图、人口、兵员,还是从近代化的海军上看,大清国绝不逊于日本。大清国的大多数臣民们都这样认为,他们相当一部分人觉得教训“蕞尔小国”日本,那该是小菜一碟;相当一部分外国人也这样认为,他们乐观的预测,战争的前三个月日本可能锋芒锐利,但时间稍长,胜利必定属于大清国;当时的不少日本人也这样认为,害怕与大清国作战是一场冒险,天皇对开战没有信心,他曾经不满的表示过:“这次战争是大臣的战争而不是我的战争”(深谷博治:《近代日本天皇制的特征》)。
然而,战争开始后日军势如破竹,而清军却一败再败。先是在朝鲜丰岛海面,北洋护航舰队势单力薄,护航舰济远败走,运兵船被击沉,800多名士兵殉身大海,运饷船被追得无处可逃,20余万两军饷被迫投进大海;接着在朝鲜牙山的清军受到攻击,被迫放弃牙山,沿朝鲜东海岸逃向平壤;而数万大军云集、城高墙厚的平壤城,连一天也没坚持上,在日军即将断粮陷于绝地的情况下,守城清军却在总统(当然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家总统,是战场上的总指挥)叶志超的率领下弃城逃跑,中了日军埋伏,2000余人被枪击炮轰而殉身;而后,日军兵分两路,一路从朝鲜跨过鸭绿江,清军经营半个多月的防线不到两天全部崩溃,另一路由海上登陆辽东半岛,金州、大连相继陷落,号称东方“君士坦丁堡”(即现在的伊斯坦布尔)的军港旅顺,竟然一天也没有坚持下来;入冬后日军组成山东作战军,海上运兵登陆胶东半岛,北洋舰队被堵在威海港内,结果全军覆没;而在奉天省的日军又连克营口、鞍山、田庄台,直逼山海关;大清国东南海疆,澎湖列岛又被日军攻占。历时8个多月的战争,日军以损失2000余人的代价,占领了大清大片领土,1895年4月17日,清廷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在马关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台湾、辽东(后在俄德法三国干涉下清廷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以及开放7个通商口岸。
大清的国防力量仿佛是为了有意向世人展示他的不堪一击,让所有的借口都站不住脚。如果说在一些具体战斗中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清军寡不敌众,可是宋庆率7000人反攻1000日军防守的金州,竟然以失败告终;如果说大清军队弹药不足、武器不如人,可是大连湾配备可旋转360度的先进火炮,弹药堆积如山,有些大炮还没有启封,日本人认为有一个连的士兵足可以抵挡一个师团,可是清军只是象征性的放了两炮后,大连湾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易落敌手;如果说后勤保障跟不上,那么日军异国作战,后勤供应难倒会比熟门熟路、门口拒敌的大清国军队更容易?许多时候,日军是在即将断粮的情况下取得不可思议的胜利!
大清朝败给了“蕞尔小国”日本,在中国及世界上引起了巨大震动。日本一跃成为与英美并肩的强国,从此走上了不断扩张的路子;而大清国却陷入了世纪末的恐慌,而且背上了2亿两白银的沉重包袱;列强则更看到了中国的软弱可欺,趁火打劫,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5.中国史学史复习资料 篇五
2.纪传体:是以记载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史体。创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该书以本纪记载历代帝王的事迹和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以表的形式谱列年爵;以书的形式记历代典章制度;以世家的形式记载诸侯公卿的事迹;以列传的形式记社会各阶层人氏的事迹。以后历代正史均沿用这种史体!
3.《通典》: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所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该书所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也涉及到历代的典章制度。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等九门,对每一种制度,都能综惯古今,溯源明流。该书为编写制度通史开创了先例
4.《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包含 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记述了上起黄帝、下讫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诸多方面的历史,其内容丰富,堪称为一部体大思精的百科全书。《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让历代学习。其记录的时间、范围广泛,事迹全面,人物丰富,涉及典籍面广,在史料搜集取舍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司马迁编写《史记》时,尊重史实,秉笔直书,重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重视用社会经济生活来探索历史发展的原因,这些进步思想对史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5.《史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作者刘知几,是我国古代社会杰出的史学家。《史通》共20卷,对唐代以前的史学著作和史学家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提出了刘知几个人的修史主张。著名的“三长论” 和“直笔论”。认为一个优秀的史学家必须具有才、学、识三长,而以识最重要,对于写史,刘知几主张“直笔”,要做到“不掩恶,不应美”,“不避强御”,“无所阿容”,反对迎合权势或从个人恩怨出发歪曲史实。这些卓越的见解,对后世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刘知几强调人事在历史上的作用,认为历史是变化和发展的,评价人物和事件应从当时的客观形势出发。他还反对是古非今,认为不应“以先王之道持今世之人。
6.《文史通义》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的代表作,与刘知几的《史通》一直被视作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文史通义》共8卷,包括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内篇5卷,外篇3卷。但是,由于该书版本很多,内容不尽一致。1921年,吴兴刘承干所刻《章氏遗书》本,《文史通义》内篇增1卷,《文史通义》“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史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其一,“六经皆史”论。关于我国史学的源流,《文史通义》开卷便宣称“《六经》皆史也”。其二,有关历史编纂学问题。这是该书的主要内容之一:章氏发展刘知几的史学理论,于“才、学、识”之外,提出“史德”问题。他说:“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史德》)具备“义、事、文”方可称为“史学”。“义”指历史观点,“事”指历史事实,“文”则是表达的文笔。在章氏看来,三者以“义”为主,而“事”与“文”不过是求“义”的根据和技巧而已。其三,把方志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由于章学诚是封建社会末期史家,在《文史通义》中,有其高于前人的评论,但也摆脱不了宣扬纲常礼教之例,如他把谤君和怨悱的人说成“乱臣贼子”、“、”名教罪人"
7.二重证据法1925年由王国维提倡,把发现的史料与古籍记载结合起来以考证古史的方法,对20世纪中国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治史观念和方法,是20世纪初年中西学术交融和新史料大量发现刺激之下的产物,此为其所具有的强烈的时代性。在利用殷墟甲骨、西域简牍、敦煌文书等新出地下资料进行多方向多层次的大量研究的情况下,王国维最终总结出了综合利用“纸上材料”和“地下新材料”的著名的“二重证据法”,这是王国维昭示后人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影响深远。
8。《海国图志》:魏源著,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介绍和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战舰和火器生产技术;系统的的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和辩证关系。是一部研究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探寻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之路的维新思想的启蒙书!
中国古代史学产生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条件?(1)文字的发明。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史书,对于某件事情,如果没有文字记载,单凭记忆,不可能长久。有了历史记载的材料,才能编纂成史书和产生史学。(2)历法的产生。因为史学史以时间为基础的,有了历法才能推算时间,确定岁时年月。一部史书如果没有确定的时间,即使史料载丰富也是毫无简直的。(3)历史意识的产生。统治阶级的需要以史为鉴,作为施政的依据;同时作为教育后代的教科书等
9.《 史记》与《汉书》在体例在体例在体例在体例、、、、内容等方面有哪些差异?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西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汉书》是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仅记载西汉一代历史。在体例上,《汉书》对《史记》体例进行了改造,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同时创设了《惠帝纪》、《地理志》、《食货志》、《艺文志》等。在一些人物的传记中,增入大量有用的文献,如《董仲舒传》全文收入了他的“天人三策”,《食货志》中收入董仲舒的“限民名田说”等。《汉书》还详细记载了昭、宣、元、成、哀、平及新莽历朝的历史)《)《)《)
10.刘知几的史学贡献
1、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唐以前史学发展状况,使史学评论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2、揭露了古史记载的虚伪,批判了盲目崇拜古代,迷信圣人的观念。对古人和经典进行了批判,体现了一种不盲目崇拜古代、不迷信圣人和经典的批判精神。
3、提出整套修史方法,规范史书修撰环节。对史料:主张“采摭群言”,对“阙之不足为少,书之唯
益其累” 的材料,必须坚决舍弃;论史事:主张荀悦、干宝提倡的“五志”,再广以“三科”,反对“四烦”; 论人物:选择恶可戒世、善可劝后者,反对“愚智毕载,妍媸靡择”。
4、论述了各类史体的长短得失,提出了史体特别是纪传体的发展方向。
(1)论古今史体,归为“六家”。认为古代史学是发展变化的,史书体裁是不断演进的,他把古代史籍分为记言体、记事体、编年体、国别体、通代纪传体、断代纪传体六家,并一一考镜其源流发展、宗旨意趣和利弊得失。(2)对编年、纪传二体短长进行剖析。编年体按年记事,但人物或有或无,或详或略。纪传体内容丰富充实,但纪传体多重复,时间概念不清。“二体”各具短长,尤其对纪传体的体例和结构作了理论总结。
5、爬梳了史官制度的发展,揭露了史馆修史的弊病(1)史官制度的发展:在《史官建置》篇,刘知几对唐初以前的史官发展脉络加以条梳。(2)唐代设馆修史的五大弊病:人浮于事,各不相下;史料保存制度不健全;难以直书;监修者众,史官无所适从;监修不当,铨配无 法。
6、提出“史才”标准,奠定后代史学人才标准 史官素质:彰善贬恶,不避强御;编次勒成,郁为不朽;高才博学。史学人才标准: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才”:组织史料和表达的能力;“学”,有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识”:是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的能力。
郭沫若的史学贡献
6.中国建筑史复习资料 篇六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一、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
(一)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
(二)基本分类:
•干阑----炎热潮湿地区架空的木、竹建筑(南方); •毡包----轻木骨架覆毛毡(北方游牧);
•窑洞----黄河中上游(陕西、甘肃、河南与山西的部分地区); •井干----原木垒成(东北、西南林区)。
(三)主流:木构架建筑
木构架承重建筑:在我国分布广泛、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
二、木架建筑的优势:(一)取材方便:
(二)适应性强:
(三)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四)施工速度快:
(五)便于修缮、搬迁
三、木架建筑的不足:
(一)原料短缺:
(二)易遭火灾:
(三)简支梁体系:
四、建筑与环境:
中国古代两大主流哲学派别----儒家与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建筑也在这种思想的作用下产生了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与融合。
(一)善择基址:各类建筑都通过“卜宅”、“相地”来对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小气候等方面进行勘查,究其利弊后作出选择;
(二)因地制宜:随地势高下、基址广狭以及河流、山丘、道路的形势,适宜地布置建筑与村落。
1、我国山地多错落有致的村落佳作,水乡多面水临流的民居妙品,而佛道名山则有无数依山就势建筑群的神来之笔。
2、唐柳宗元提出“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即提倡“因地制宜、节省人力、保存天然”。因其地则为关键。
(三)整治环境:即对建筑环境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调整。如开池引流、修堤筑堰、植林造桥。即建筑对环境的反作用。
(四)心理补偿:
1、文学:
许多村镇、城市都有“八景”、“十二景”等等,每景都冠有诗情画意的名称,并用各种匾联、题刻和诗文加以颂扬。
2、风水:
(1)风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建筑文化现象,从两汉到明清曾长期流行于南北各地。它以阴阳、五行、八卦等中国古代自然观为理论依据,以罗盘为操作工具,掺以大量禁忌、命卦、星象等内容,对建筑进行选址、布局。
(2)它有符合客观规律的经验性知识。如:基址应选具背山面水向阳、气势环抱、卉物丰茂的优势地点等。(洛阳、淮阴;衡阳、华阴)
(3)大量的迷信内容:避凶趋吉、化祸为福等。使之最终成为一种芜杂的江湖术。
五、建筑类型:
1、居住建筑:城市乡村各类住宅;
2、政权建筑:宫殿、衙署、驿站、军营;
3、礼制建筑:祭祀建筑、天坛、地坛、社稷坛、先农坛、太庙、孔庙;
4、宗教建筑:寺庙、道观、教堂;
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商铺、会馆、酒楼、作坊;
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国子监、天象台、藏书阁、戏台;
7、园林、风景建筑:皇家园林、寺庙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区;
8、市政建筑:鼓楼、钟楼、桥梁;
9、标志建筑:风水塔、华表、牌坊、门楼;
10、防御建筑:城垣、城楼、墩台。
六、工官制度
(一)、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与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二)、国家最高工官:
1、周—秦(司空):主司空土以居民;
2、秦--汉(将作):将作少府,将作大将;
3、唐、宋(将作监):少将,少监;
4、隋设工部,掌管全国土木建筑、屯田水利,仍设作监或少府;
5、明、清(工部):营缮司(所),营造司。
(三)、历史上作为突出的工官:
1、隋:宇文恺,曾任宗庙副监、将作少府、将作大将、工部尚书;主持修建隋都大兴城(即为后唐长安城)、仁寿宫(即为后唐九成宫)、东都洛阳城的规划、营造;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成功范例之一。
2、宋:李诫,曾任主簿、丞、少监、监;主持多项大型工程建设:太庙、朱雀门、开封府署;他突出的贡献在于编修了《营造法式》一书,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共3272条,并附有大量精致的图样。
3、明:蒯(Kuai)祥(江苏苏州府吴县香山人),曾任工部营缮所丞、工部左侍郎、工部尚书;主持长陵、献陵、裕陵、宫中三大殿、承天门(天安门)等建筑工程。
CH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1-1 原始社会建筑
一、概述:
1、穴居与巢居: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住所是天然岩洞。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现。可见,这种大自然所天然赐予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曾记载有巢居的传说,如《韩非子五蠹》:“上古之世, 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因此推测,巢居是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2、真正建筑的诞生:
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进入了氏族社会,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千计。房屋遗址也大量出现。由于各地气候、地理、材料等条件的不同,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的阑干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房屋。
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木构架承重建筑,这种建筑广泛分布于各民族地区,是中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具有普遍意义。它的产生、发展、变化贯穿整个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成就的主要代表。
二、主要遗址介绍:
(一)浙江余姚河姆渡: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可称之为华夏建筑文化之源—河姆渡的干阑木构,它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体现了木构建筑之初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代表意义。
(二)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按照氏族血缘关系,以氏族为单位,组织聚居形成一个“聚”,集合着若干近亲氏族组成的一个部落。黄河流城仰韶文化母系氏族遗迹分布于北方的广大区域,而西安半坡聚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因最早分别于河南渑池仰韶村及山东历城龙山镇发现此二种文化,故以之命名。至今考古界仍采用此法命名新发现的史前文体遗存。仰韶文化一般代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龙山文化一般代表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三)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主要代表有: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首例内外双重城墙结构的史前城址,是江苏省发现的第一座龙山文化时期城址,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50余座龙山文化城址中保存最完整的、最适宜作聚落形态考古的大型遗址,对研究文明的起源有重大价值。
三、其它知识点:
1、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省建平县,庙内设有成组的女神像。
2、到龙山文化时期,在聚落外围构筑土城墙的现象已较普遍,把壕沟和筑城墙结合起来,形成双重防御结构。
§1-2 奴隶社会建筑
一、夏:(公元前2070—前160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文字记载,中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始于夏启时期,当时已有“筑城以卫生君,造廓已守民”之说。河南偃师县二里头村是夏代都城—斟寻遗址。1959年这里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等,其中小件铜器如刀、爵、铃等,是我国迄今所见最早的青铜器。南面有门的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的面貌。
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
二、商:(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一)、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
1983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五六公里处的尸沟乡发现了一座早商城址,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城内有规模较大的宫殿基址,可能是汤都西亳。它的发现,为追溯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和资料。宫城位于内城南北轴线上,外城则是后来扩建的。宫城中已发掘的宫殿遗址上下叠压三层,都是庭院式建筑,其中主殿长达90米,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二)安阳洹北遗址: 1999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又在安阳发现第四座商朝都城----洹北商城。洹北商城宫殿基址群由25个单体夯土基址组成。其中编为1号的基址,东西长170多米,南北宽90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基址、柱洞、台阶、门道保存完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商代单体建筑基址。
三、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合院鼻祖——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陕西歧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它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堂之间有廊联结。屋顶采用瓦(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这组建筑的规模并不大,却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四、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谈到帝王之都的设计时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认为国都应是一个正方形的大城,四面各有3个城门,门内有九条宽阔的大道纵横交错;在大城之内,中央部位的南面是朝廷,北方是市场,在朝廷的东面是太庙,西面是社稷坛。考古发现表明,这对中国历代帝王都城建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宫殿建筑面北朝南,成为我国中原王朝历代都城规划建设上的一大特色。
§1-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上)
(战国至南北朝 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
一、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一)齐都临淄城(山东淄博临淄区): 那时手工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一个城市建设高潮,如齐的临淄、赵的邯郸,魏的大梁,都是当时工商业发达的大城市,又是诸侯统治的据点。据记载,当时临淄居民达到七万户,街道上车轴相击,人肩相摩,热闹非凡(《史记苏秦传》)。
(二)秦都咸阳宫殿:
在咸阳市东郊发掘的一座高台建筑遗址,是战国时秦咸阳宫殿之一。遗址中还发现了具有陶漏斗和管道的排水系统。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开成一组建筑群,这大概是在木架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筑造大体量建筑的一种解决办法。
(三)河北平山中山王陵遗址:《兆域图》:
值得一提的是,墓中出土的《兆域图》是已知我国最早的一幅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工程图。图上所标方位与现代地图相反,为上南下北,比例尺约为1比500。此图不仅表明当时的制图水平,还告诉人们当时的建筑是先绘制出平面才施工的。
二、秦:(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商周是中国建筑的一个大发展时期,已初步形成了中国建筑的某些重要的艺术特征,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轴对称的布局,木梁架的结构体系,由屋顶、屋身、基座组成的单体造型,屋顶在立面占的比重很大。春秋战国时期诸候割据,各国文化不同,建筑风格也不统一。大体可归为以齐、晋为主的中原风格和以楚、吴为主的江淮风格,秦统一全国后建筑风格才趋于统一。
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西周已出现板瓦,筒瓦,开始是屋顶局部用瓦,后来便全覆以瓦。
§1-3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下)(战国至南北朝 公元前475年—589年)
一、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整个汉代(前206—公元220年)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期。它的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而砖石建筑利于保存的特点,使许多遗址存在至今。
(一)概述
两汉时期可谓中国建筑青年时期,建筑事业极为活跃,史籍中关于建筑之记载颇丰,建筑组合和结构处理上日臻完善,并直接影响了中国两千年来民族建筑的发展。木架结构虽无遗物,但根据当时的画像石、画像砖、明器陶屋等间接资料来看,后世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结构已经形成。
(二)汉阙: 阙,是我国古代在城门、宫殿、祠庙、陵墓前用以表记官爵、功绩的建筑物,用木或石雕砌而成。一般是两旁各一,称“双阙”;也有在一大阙旁再建一小阙的,称“子母阙”。古时“缺”字和“阙”字通用,两阙之间空缺作为道路。阙的用途表示大门,城阙还可以登临瞭望,因此也有把“阙”称为“观”的。
现存的汉阙都为墓阙。高颐阙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城东汉碑村,是我国现存30座汉代石阙中较为完整的一座。冯焕阙位于四川渠县赵家坪,建于东汉,是四川现存诸阙中时代最早者。
(三)汉明堂辟雍:
“明堂辟雍”是一座建筑两种含义的名称,它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皇家礼制建筑之一。明堂是古代帝王颁布政令,接受朝觐和祭祀天地诸神以及祖先的场所。辟雍即明堂外面环绕的圆形水沟,环水为雍(意为圆满无缺),圆形像辟(辟即璧,皇帝专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王道教化圆满不绝。
(四)汉建筑技艺:
汉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并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法、礼制等制度密切结合,足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建筑体系已大致形成。
1、屋顶:
此时的建筑已具有庑殿、歇山、悬山和攒尖4种屋顶形式。庑殿正脊短,屋面、屋脊和檐口平直,屋顶正脊中央常饰有凤凰。
2、承重结构:
通过大量东汉壁画、画像石、陶屋、石祠等可知,当时北方及四川等地建筑多用抬梁式构架,间或用承重的土墙;南方则用穿斗架,斗拱已成为大型建筑挑檐常用的构件。
3、砖的发明是建筑史上的重要成就之一。至迟在秦代已有承重用砖,秦始皇陵东侧的俑坑中有砖墙,砖质坚硬。
4、著名的汉代四象
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二、三国、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从东汉末年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治不稳定、战争破坏严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的一个阶段。由于晋室南迁,中原人口大量涌入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加之江南战争较少,说明东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北方地区则由于连续不断的战争,经济遭到严破坏,人口大减,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取得较为稳定的政治局面,使社会经济有了恢复。此时期为我国大分裂的时代,也使我国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此时专制王权衰退,各族的统治者们今天可能是一个皇帝,明天也许就会沦为一名俘虏,一个异族的奴隶。他们在佛教中求得寄托,同时也看到了佛教的传播对于安定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正如古诗中写到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佛道大盛,统治阶级大量兴建寺、塔、石窟等,丰富了我中华建筑的形象。我国现存最早的塔:
我国现存最古的塔是公元520年建的河南嵩山嵩岳寺十二角十五层密檐式砖塔。此塔造型特殊,砖建密檐式,平面正十二角形,佛塔中仅见此一座,塔身有用莲瓣作柱头(希腊风格)和柱基的八角柱,有用狮子作主题的佛龛(波斯风格),有火焰形的券间(印度风格),形式十分优美。它的艺术处理虽十分成功,但却不是南北朝时期的代表塔型。
§1-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上)(隋至宋 581年—1279年)
一、隋:(581年—618年)
隋代完成了南北统一,使我国迎来了又一次复兴;基本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它建立了科举制,削弱了门阀大族世袭的特权,开创了任人唯贤的先例并将其制度化。隋文帝后期与隋炀帝前期,国家富足强盛,社会空前繁荣。隋代开挖的大运河南起杭州,北迄北平,跨长江黄河,长约2500公里,自隋以来,路线虽有修改,但已成为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地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南北交流。唐代的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条隋代开挖的大运河。
隋代时,为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但由于隋炀帝的骄奢淫逸,穷兵黩武,隋朝很快就覆灭了。建筑上主要是兴建都城----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其中大兴城又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有城市。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一)赵州安济桥:
赵州桥位于赵县城南5里的洨河上,是公元605-616年间由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比欧洲兴建同类的桥早了700多年。千百年来,安济桥虽饱经风霜,但至今仍十分坚固,比较完整地保持着原来的结构,在我国桥梁建筑史和桥梁建筑学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唐:(618年—907年)
唐代的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第一、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面积83平方公里,是今西安市区(明西安城)的8倍。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另详城市建设篇),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唐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清明故宫紫禁城总面积3倍多。其他府城、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宽广,也为任何封建朝代所不及。第二、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唐代帝陵多利用自然地形,因山为坟,因此比秦汉时的人造巨冢更有气势;陵墓的神道极长,石雕刚健雄伟,数量也较前加多,墓内壁画尤为生动。
第三、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到了隋唐,大体量的建筑已不再象汉代那样依赖夯土高台外包小空间木建筑的办法来解决。各构件,特别是斗拱的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设计也有促进作用。第四、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一般房屋都在墙上画图后按图施工。房屋建成后还要在梁上记下他的名字(见柳宗元《梓人传》)。“都料”的名称直到元朝仍在沿用。第五、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者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均为砖石塔。唐时砖石塔有楼阁式、密檐式与单层塔三种。
第六、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现存木建筑物质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构件本身受力状态与形象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庄重,大方的印象,这是在宋、元、明、清建筑上不易找到的特色。
§1-4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下)(隋至宋 581年—1279年)
三、宋:(960年—1279年)
经过了五代短暂的纷争,宋朝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城市经济发达,手工业分工细化,科技生产工具更进步,商业的繁荣推动了整个社会前进。受精神领域的影响,宋代建筑没有了唐代建筑雄浑的气势,体量较小,绚烂而富于变化,呈现出细致柔丽的风格,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台、楼、阁。
宋建筑构件、建筑方法和工料估算在唐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并且出现了总结这些经验的书籍——《营造法式》和《木经》。其中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科学的建筑学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相当于宋代建筑业的“国标”。由于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高度,具体反映在以下方面。
一、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唐以前封建都城实行夜禁和里坊制度,但日益发展的手工业和商业必然要求突破这种封建统治的桎梏。到了宋期,都城汴梁已完全是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了。城市消防、交通运输、商店、桥梁等有了新发展。
二、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三、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衬托出主体建筑:
四、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
五、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六、园林兴盛。
代表建筑:
一、晋祠:
圣母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大殿副阶周匝,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宽敞,为唐、宋建筑中所独有。蟠龙柱形制曾见于隋、唐之石雕塔门和神龛之上。在中国古代建筑已知木构实物中,此属先驱。
二、摩尼殿: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是我国现存唯一一座平面呈十字形的大型佛殿,亦为现存木建筑中四面施抱厦最古之例。正中殿身五间,进深五间,殿基近方形,平面呈十字形,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至今已历940多年,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辽代木塔。此塔在中国的无数宝塔中,无论建筑技术、内部装饰和造像技艺,都是出类拔萃的。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重建于辽统和二年(1052年),现存的山门和观音阁均是辽代的原物。山门正脊两端的鸱吻,龙头有形,尾向内卷,犹如雉鸟飞翔,十分生动,这正是唐代鸱尾向明清龙吻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实例。
§1-5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元、明、清 1271年—1911年)
一、元:(1271年—1368年)
一、城市建设:
1272年,元朝定都北京。至此,北京终于从中国数以千计的城市中脱颖而出,第一次成为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在一片荒野上营建的大都城,由汉人刘秉忠,阿拉伯人也黑迭儿及科学家郭守敬共同规划,是我国第一个按照《考工记》理想所设计的城市,具有方整的格局,良好的水利系统,纵横交错的街道,和繁荣的市街景观。城墙四周有11个城门。元代城墙仍以土筑成。
元代起,从尼泊尔等地传入西藏的覆钵式瓶形喇嘛塔又流行于中原。现存单体塔的代表作品为北京妙应寺白塔。
二、明:(1368年—1644年)
一、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元之前,虽有砖塔、砖墓等,但木架建筑均以土墙为主,砖仅用于铺地、砌筑台基与墙基等。明以后才普遍采用砖墙。砖墙的普及又为硬山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出现了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北京故宫皇史楼等。
二、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色彩更丰富应用面更加广泛:
琉璃面砖广泛用于塔、门、照壁等建筑物。如明成祖时建造的南京报恩寺塔,高达80米,是一座9层的楼阁式砖塔,外表面全部用琉璃砖镶面,使用了多种釉色。
三、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减化。
四、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来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
五、官僚地主私园发达:
尤其江南一带为盛,南京、杭州、苏州及太湖周围许多城镇都有不少私家园林。
六、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明代的家具也闻名世界。另外,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期,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明代代表建筑:
一、西安钟楼:
二、飞云楼:
CH城市建设 §2-1 概述
一、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
1、统治机构(宫廷、官署);
2、手工业和商业区;
3、居民区。
二、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初期:
相当于原始社会和夏、商、周三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群居的居民点。具有了城市的某些要素。约公元前第三千世纪中叶,出现了城堡式聚落,可视为“城”之原始雏型。约公元前21世纪左右,诞生了正式的“城”。约公至前5世纪左右,形成了“城市”。
这一时期的代表城市有:夏都---斟鄩;商代城市:郑州商城、湖北盘龙城、安阳殷墟。第二阶段:里坊制确立期:
相当于春秋至汉。铁器时代的到来、封建制的建立、地方势力的崛起,促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的高潮,新兴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
“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史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这一时期的城市总体而已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有的是大城(廓)包小城(宫城),如春秋淹城、曲阜鲁故都及苏州吴王故城;有的是东西二城并列,如易县燕下都故城。代表城市有:春秋淹城、曲阜鲁故都、燕下都故城、西汉长安、东汉洛阳。
一、春秋淹城遗址:
淹城坐落在江苏武进市城区,距常州市区4公里,系春秋早期城池遗址,距今已有2800余年。春秋淹城遗址东西长850米,南北宽750米,占地约0.65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建筑,其三城三河的形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独一无二,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淹城三城三河的形制似一神秘莫测的水城迷宫。第三阶段:里坊制极盛期:
相当于三国至唐。三国时的曹魏都城---邺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里”在北魏以后又称“坊”)。这样,不仅各种功能要素划分明确,城内交通方便,而且城市面貌也更为壮观,唐长安城堪称是这类城市的典范。这一时期的代表城市有:曹魏邺城、隋洛阳、唐长安。第四阶段:开放式街市期: 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北宋都城汴梁取消了夜禁和里坊制。汴梁原是一个经济繁荣的水陆交通要冲,五代后周及宋朝建都在此,加以扩建。发达的交通运输和荟萃四方的商业,使京城也不得不取消阻碍城市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里坊制,代之而起的是开放式的城市布局。这一时期的代表城市有:宋都汴梁、明南京城。
三、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丰富经验:
(一)选址:
对于都城的选址历朝都十分重视,往往派遣亲信大臣,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主持营建。在选址时,历代都重视水源问题,一是保证饮用水,二是保证漕运为京城供应粮食和物资。汉长安开郑渠,隋唐修运渠,元疏通惠河与南北大运河,明通大运河等,都是为了解决饮水与漕运。
(二)防御:
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廓的设置。连春秋时一个小小的淹君,也有三重城墙,三道城濠。所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二者的职能很明确:城,是保护国君的;廓,是看管人民的。齐临淄、赵邯郸的郭,是附于城的一边,而吴阖闾城和曲阜鲁城的郭包于城之外。所谓“内之为城,城外为之郭。
各朝代对城、郭的名称不一:或称子城、罗城;或称内城、外城;或称阙城、国城。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而明代南京与北京均有四道城墙。为了增强防御,许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的城门,形成“瓮城”。城墙每隔一定间距,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射击攻城的敌人,称为敌台或“马面”。此外还有军士值宿的窝铺、指挥战争用的城楼等防御设施。
(三)规划:
城市道路系统绝大多数采取南北向为主的方格网布置,这是由建筑物的南向布置延伸出来的。为了适应各地不同的条件,在处理方格网道路系统时也是因地制宜的。如明南京城中有较多的水面和山丘,又包罗了南唐时沿用下来的旧城,所以布局更为自由。历史上城市道路的宽度最大达150米,但在宋以前都是土路,没有路面,宋以后砖石路面在南方城市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绿化:
我国古代对都城绿化很重视,西汉长安、晋洛阳、南朝建康、北魏平城、洛阳、隋唐长安等历代都城道路两侧都种植树木。北方以槐、榆为多,南方则柳、槐并用,由京兆尹(府)负责种植管理。隋东都洛阳中央御道两旁植樱花、石榴,人行其下,长达9里。宋东京在御沟中植荷花,近岸植李梨杏,杂花相间,望之如绣。
(五)防火、防洪与排水:
随着城市建筑密度的提高,城市防火问题也突出起来。宋汴梁房屋密集,接栋连檐,常有火烛之患,所以城内每隔1里许设负责夜间巡逻的军巡铺。南宋临安地狭人多,防火措施比东京更严。从元朝大都开始,在城市居中地区建造高大的钟楼与鼓楼,以供报时和报警之用。
§2-2 汉至明清的都城建设
中国古代都城的地域选择有一个由西向东推移的趋向,其原因是经济重心的东移。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和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理位置适中,便于统治全国,历来被视为建都的理想地区。但是,正由于政治中心长期落在这两个地区,而使它们频遭战争破坏和森林砍伐所带来的严重生态恶化,水土失持,农业衰退,京城不得不依靠江淮地区的供应来维持其政权的运作,这种形势到北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定局。元、明两朝则是最后完成了整个东移的过程。一、一、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模式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是新建城市:基本上是平地起城。这种情况主要在早期,如先秦时期许多诸侯城和王城。后期的明中都凤阳则是一个不成功的例子。
(二)是依靠旧城建设新城:
汉以后的都城较多采用这种方法,如西汉初年倚秦咸阳旧城,建造长安新城;以及隋大兴城、元大都等。
(三)是在旧城基础上扩建:
如明初南京和北京,都属这一类型。其优点是能充分利用旧城的基础,为新都服务,投入少而收效快。
二、汉长安的建设:
汉长安是在秦咸阳原有离宫——兴乐宫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于长安城是利用原有基础逐步扩建的,而且北面靠近渭水,所以城市布局并不规则,未央宫偏于西南侧,正门向北,直对横门、横桥,形成一条轴线。长安城每面都有三座门,其中东面靠北的宣平门是通往东都洛阳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一带居民稠密。向北经横桥去渭北的横门,正对未央宫正门,又是去渭北各地的咽喉,所以街市特别热闹。
汉长安的另一特点是在东南与北面郊区设置了7座城市——陵邑,所谓“七星伴月”,这些陵邑都是从各地强制迁移富豪之家来此居住。
三、北魏洛阳的建设:
洛阳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五大古都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近年增加杭州、安阳,合称七大古都)。由于地理位置适中,在经济上,军事上都有重要地位,因此从东周起,东汉、魏、西晋、北魏等朝均都都于此。秦和西汉仍以洛阳为陪都。东汉时定都于此,长安降为陪都,此后洛阳成为全国或北方的政治中心达300余年之久。
四、南朝建康的建设:
从东吴孙权迁都于建业起,历东晋、宋、齐、梁、陈,300余年间,共有六朝建都于此。西晋末年,改为建康。
建康位于秦淮河入江口地带,西临长江,北枕后湖(玄武湖),东枕钟山,形势险要,风物秀丽,向有“龙蟠虎踞”之称。地形属于丘陵区,多起伏。城周围20里,有12座城门;宫城位于都城北侧,周围8里,官署多位宫城前中间御道向南延伸;居民多集中于城以南秦淮河两岸。
五、北宋东京的建设: 地处江南和洛阳之间水陆要冲的汴州,唐时逐渐成为繁华的商业都会,又是汴州治所和宣武军节度使驻地。五代时,后梁、后汉、后晋、后周都建都于此,商业更加繁荣。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在原汴州城四周向外扩大数里,征发开封府和附近数州民工10余万人,加筑外城。并将旧城街道拓宽。赵匡胤以兵变估得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后,仍利用后周的汴梁建都。宋神宗间重修外城,加筑瓮城和敌楼。
城内有五丈河、金水河、汴河、蔡河穿城而过,其中汴河是远通江南的漕运渠道,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汴河中运输繁忙的景象。传统的里坊制在这里已被彻底废除,代之而起的是到处布满繁华街市的不夜城,这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七、元大都与明清北京的建设: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处于通向东北平原的要冲地带,战国时,这里已形成城市,辽代在此建陪都。金时依辽城向东、向南扩大,建为都城,称为中都。元灭金,利用中都东北郊琼华岛一带水面(今北海)为核心,建造新的宫殿,随后又建成了大都城。
元大都是以宫城、皇城为中心布置的。因为地势平坦,又是新建,所以道路系统规整砥直,成方格网,城的轮廓近于方形。城市的中轴线就是宫城的中轴线,平面的几何中心在中心台。在全城的中心地带设立钟楼和鼓楼。皇城偏于城南,包括宫城、太液池西岸的隆福宫、兴圣宫和御苑,环绕一片广阔的水面而展开,和传统的宫殿布置方式手法迥异,是元代的一种创新,可能和蒙古人逐水草而居的传统观念有关。皇城前东面设太庙,西面设社稷;城墙有宫城、皇城、都城三重;都城城门共11座;元末为了抵御农民军,门外又加瓮城。
北京城的布局以皇城为中心。皇城平面成不规则的方形,位于全城南北中轴线上,四向开门,南面的正门就是天安门。天安门之南还有一座皇城的前门,明称大明门(清改为大清门)。
作为皇城核心部分的宫城(紫禁城)位居全城中心部位,四面都有高大的城门,城的四角建有华丽的角楼,城外围以护城河。从大明门起,经紫禁城直达地安门,这一轴线完全被帝王宫廷建筑所占据。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又于宫城前的左侧(东)建太庙,右侧(西)
建社稷(祭土、谷神);并在内城外四面建造天坛(南)、地坛(北)、日坛(东)、月坛(西)。天安门前左右两翼为五府六部等衙署。
北京全城有一条全长约7.5公里的中轴线贯穿南北,轴线以外城的南门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内城的南门正阳门、皇城的天安门、端门以及紫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3座门7座殿,出神武门越过景山中峰和地安门而止于北端的鼓楼和钟楼。轴线两侧布置了天坛、先农坛、太庙和社稷坛等建筑群,体量宏伟,与一般市民的青灰瓦顶住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上强调封建帝王的权威和至尊无上的地位。
八、明南京的建设: 南京是明初洪武至永乐53年间全国政治中心所在地,它以独特的不规划城市布局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史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南京地处江湖山丘交汇之处,地形复杂。旧城居民稠密,商业繁荣,交通方便。南京城区域的功能划分:城东是皇城区;城南是居民和商业区;城西北是军事区。城墙也就沿着三大区的周边曲折环绕,围合成极其自然的形态。可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对旧城的利用和对地形的顺应,是南京城市布局的指导原则,也是形成其特色的根本原因。
南京城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城的周长33.68公里,城墙高达14-21米,项宽4-10米,全部用条石与大块城砖砌成。城门共13座,都设有瓮城,其中聚宝、三山、通济三门有三重瓮城(即四道城门),设防之坚,为历代仅见。在这座砖城的外围,还筑有一道土城,即外郭,长约60公里,郭门16座,从而使南京宫殿围有四重城墙--宫城、皇城、都城、外郭。
§2-3 地方城市建设
地方城市都有一套相关的机构与设施。以明代为例,这些设施包括:府县衙署(行政首脑机构)、察院(检察机构)、税课司(税收机构)、巡检司(警察机构)、仓贮(官粮贮备处)、儒学(官办学校)、惠民药局(掌管医药施舍)、养济院(收养鳏寡孤老)、漏泽园(掩埋无主尸殍)、山川坛、社稷坛、城隍庙、先贤庙等。
一、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
(一)防御工程:即城濠、城墙及其附属设施。为了保护城门口外发展起来的居民商业区,许多城市都陆续建造了“关城”,由1到4座不等。
(二)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对城市的交通运输、供水、排涝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在城外筑堤堵水,形成水库湖泊,既可保证城市生活用水,又可增加城郊风景游览。城墙即是防御工程,又是防洪工程,关键时刻紧闭城门,可以抵挡洪水于城外。
(三)道路与下水道:北方少雨,城中只作土路;南方则大都铺以砖石。城市桥梁在唐以前多用木构,宋以后渐被石桥代替。下水道是在街旁或街中设阴沟,一些城市具备了完整的下水道体系。
(四)邮驿设施:我国自秦汉时代就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邮驿制度,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沟通和政令传递起着重要作用。
二、地方城市的代表
(一):苏州
江南水网地区以水运为主,街道房屋沿两岸布置,故小市镇常沿河展开成带状,大市镇因十字形、井字形交叉河道而成块状。著名的古城苏州,城内河道纵横,可称是水乡地区城市布局的典型。该城始建于春秋末年吴王阖闾时(公元前514年),秦汉以后,城址基本上保持沿用下来。根据考古发掘及文献记载,可知城墙位置与河道系统是唐以前就形成的。苏州现在还保存着绍定二年平江图碑,这是我国最早的城市地图,相当准确地表现了南宋时苏州城的平面布置:城内有主要河道组成通向城门的干河,由此分出许多支河,通向各居住巷,傍河两岸是街道市肆与住房,环绕城墙内外各有一道城濠,既是交通环道,又是双层护城河。
二、地方城市的代表:扬州
扬州是典型的因运河而发展起来的商业中心城市。
扬州早在唐代就是国内最大的商业中心城之一,规模很大。可以说开凿大运河是扬州发展的主要原因。历经后周、南宋、元等朝代的改造修筑,形成了明代扬州城(今之旧城)。
CH
3住宅与聚落 §3-1 概说
住宅是人类最早的一种建筑类型。旧石器时代的天然洞穴、构木为巢均是远古人的住宅方式。著名的有旧石器早期的辽宁营口金牛山岩洞、湖北大冶石龙山岩洞、贵州黔(Qian)西观音洞,中期有辽宁喀左旗鸽子洞、贵州桐梓岩灰洞,晚期的有北京周口店岩洞、河南安阳小南海岩洞、浙江建德岩洞等。但当时居无定所,天然洞穴并非随处可遇,在没有天然洞穴的地方,发展为“构木为巢”的巢居或粗糙棚屋或茅草封盖的地穴。这个时代约在10000---6000年以前。
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即农业的出现而形成固定的居民点----聚落;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即商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聚落分化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非农业为主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这是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产生的。随之,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不同,以城市达官贵人的住宅和乡村中乡绅庶民的住宅为代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自成轨迹。总的来说,城市中的住宅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较明显的形制变化,而乡村中的住宅则更多的在适宜技术上不断演进。另一方面,由于人口迁徙、文化传播等,两者亦互有影响和交流。聚落则有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分野而面貌各异,城市自成体系,乡村却由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一直存有早期聚落的两大特征:第一,以适应地缘(如当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展开生活方式,汉族以农业活动为主;第二,以家族(原始社会为氏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一、住宅形制的演进:
根据《仪礼》记载,春秋时期士大夫住宅由庭院组成,入口有屋3间,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既为生活起居之用,又是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堂左右为厢;堂后为寝。
二、住宅构筑类型:
(一)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
主要分布地区: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湖北、云南、四川等地。
(二)竹木构干栏式:
主要分布地区: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三)木构井干式: 主要分布地区:东北、云南等林区。
(四)砖墙承重式: 主要分布地区: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五)碉楼:主要分布地区: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六)土楼: 主要分布地区:福建、广东、赣南。
(七)窑洞:主要分布地区:豫中、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
(八)阿以旺:主要分布地区:新疆南部。
(九)毡包:主要分布地区:内蒙古、新疆。
§3-2 民居与聚落实例
一、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根据主人的地位及地基情况,有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几种,大宅则除纵向院落之外,横向还增加平行和跨院,并设有后花园。
以最常见的三进院的北京四合院为例。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主要用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座以东、宅之巽(xùn)位(东南隅),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于作门房或男仆居室;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倒座西部小院内设厕所。前院属对外接待区,非请不得入内。
内院是家庭和主要活动场所。外院和内院之间以中轴线上的垂花门相隔,界分内外;内院正北是正房,也称上房、北房或主房,是全院地位和规模最大者,为长辈起居处;内院两侧为东、西厢房,为晚辈起居处;正房两侧较为低矮的房屋叫耳房,由耳房、厢房山墙所组成的窄小空间称为“露地”,常被作为杂物院使用,也有于此布置假山、花木的;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和正房的为抄手游廊,雨、雪天可方便行走。内庭院面积大,院内栽植花木,陈设鱼缸盆景,家人纳凉或劳作,为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
后院的后罩房居宅院的最北部,布置厨、厕、贮藏、仆役住房等;如住宅有后门,后门的位置在后罩房西北角的一间;院内有井。后院是家庭服务用区。
二、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一)客家的先民是黄河流域的汉人。东晋时,因避战乱始迁至赣水中部,唐末至北宋再迁到广东路的韶、梅、惠诸州。南宋以后,客家人主要集居于岭南山区,也有部分客家人再后迁移到它处。客家人的住宅,由于移民之故,以群聚一楼为主要方式,楼高耸而墙厚实,用土夯筑而成,称为土楼。至今保存较好的最古者为明代土楼。
土楼虽分布于不同地区,形式和做法上也略有区别,但由于客家土楼是在迁居后图存稳定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在形制上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
一、土楼以祀堂为中心,是客家聚族而居的必需内容,供奉祖先的中堂位于建筑正中央;
二、无论是圆楼、方楼、弧形楼,均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
三、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
(三)永定客家土楼,堪称客家住宅的典型。永定土楼分为圆楼和方楼两种。圆楼以承启楼为例,(四)方楼的杰出建筑为遗经楼:
三、河南巩县窑洞:
黄土高原是黄土窑洞的故乡,河南巩县处于黄土高原南缘,境内风成性黄土覆盖层面积大,厚度由十米至百余米,又由于气候干燥,故适宜挖窑洞居住。窑洞主要有三种:(1)开敞式靠崖窑;(2)下沉式窑;(3)砖砌的锢窑。
四、安徽歙县棠樾村:
村是聚落的一种形态。村的形成和发展,有两个因素至为关键,一是地缘,二是血缘。前者决定生存条件和环境,后者关系村之凝聚力及子孙后代的发展,即古人注重追求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的本身和谐。安徽歙县棠樾村为一典型实例。
棠樾村是鲍氏家族发展进来的村落。这可追溯到南宋建炎年间(约1130年),其时徽州府邑西门一位以文著名的鲍荣,相中今棠樾之地,营建别墅,当为棠樾之始。棠樾选址,符合风水所谓“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它位于歙县城西南15华里,背枕龙山,再远处以富亭山为屏,南临沃野,源自黄山的丰乐河由西而东穿流而过,周围树木茂盛。费孝通先生说过,村不仅仅是聚落,同时在祭祠、共有水面管理方面等,具有很明确的村落共同体的性质,这确实也是棠樾村落的特征。
CH
4宫殿、坛庙、陵墓
§3-1 宫殿
一、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
(一)“茅茨土阶”的原始阶段:在瓦没有发明之前,即使最隆重的宗庙、宫室,也用茅草盖顶,夯土筑基。如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宫殿遗址、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中期宫殿遗址、安阳殷墟商代晚期宗庙遗址等,都只发现夯土台基却无瓦的遗存。二里头沿轴线作庭院布置,是中国三千余年院落式宫室布局的先驱。
(二)盛行高台宫室的阶段:西周早期宫殿遗址出土了瓦,但可能还只用于檐部和脊部,春秋战国时瓦才广泛用于宫殿。各诸候国竞相建造高台宫室,如春秋时晋故都新田(山西侯马)、战国时齐故都临淄(山东临淄)、赵故都邯鄣、燕下都(河北易县)、秦咸阳(陕西咸阳)等,都留有高四五至十多米不等的高台宫室遗址。高台系夯土筑成,台上木架建筑是一种体型复杂的组合体,而不是庭院建筑。当时的建筑色彩已很富丽,使宫殿建筑彻底摆脱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
(三)宏伟的前殿和宫苑相结合的阶段:秦统一中国后,在咸阳建造了规模空前的宫殿,分布在关中平原,较为分散:渭水之北有旧咸阳宫、新咸阳宫和仿照六国式样的宫殿,渭水之南有信宫、兴乐宫和后期建造的朝宫---宏伟的阿房宫前殿,此外还有许多离宫散布在渭南上林苑中。西汉有长乐宫、未央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各宫都围以宫墙,形成宫城,宫城中各宫殿之间布置有池沼、台殿、树木等,格局较自由,富有园林气息。未央宫现存前殿台基残高达14米。
(四)纵向布置“三朝”的阶段:自汉以来,天子宫室都有处理政务的前朝和生活居住的后寝两大部分。后又在正殿两侧设东西厢或东西堂,三者横列。至隋文帝营建新都大兴宫,纵向布置“三朝”:广阳门为大朝,元旦、冬至、万国朝贡在此行大朝仪;大兴殿则朔望视朝于此(中朝);中华殿是每日听政之所(常朝、小朝)。唐高宗迁大明宫,仍沿轴线布置含元、宣政、紫宸三殿为“三朝”。北宋汴京宫殿以大庆、垂拱、紫宸三殿为“三朝”。明南京仿照“三朝”作三殿(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并在殿前作门五重(奉天门、午门、端门、承天门、洪武门)。永乐迁都北京,宫殿布置一如南京。只是各宫殿的使用已大有变通。
二、历代各朝宫殿发展趋势:
(一)规模渐小:汉长安长乐、未央两宫占地分别为6.6及4.6平方公里;唐长安大明宫0 3.3平方公里;明北京紫禁城(宫城)仅0.73平方公里。
(二)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门、殿增多。
(三)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汉未央宫、唐大明宫台殿池沼错综布列,富有园林气氛,不似明清故宫森严、刻板。
三、历代宫殿代表建筑(1):唐大明宫
唐大明宫基址尚存。宫建于634年,位于长安城东北龙首原高地,形势爽皑,俯临全城。主要有下列成就和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大明宫的规模很大,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全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署)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其北属于“禁中”,为帝王生活区域,其布局以太液池为中心而环列,依地形而灵活自由。宫城之北,为禁苑区。如不计太液池以北的内苑地带,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三倍多。大明宫中的麟德殿面积约故宫太和殿的三倍。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全宫自南端丹凤门起,北达宫内太液池蓬莱山,为长达约1600余米的中轴线,轴线上排列全宫的主要建筑: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轴线两侧采取大体对称的布局。如不计入内苑部分,从丹凤门到紫宸殿也约1200米,这个长度略大于从北京故宫天安门到保和殿的距离。含元殿利用的突起的高地(龙首原)作为殿基,加上两侧双阁的陪衬和轴线上空间的变化,造成朝廷所需的威严气氛。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如麟德殿,由前、中、后三座殿组成,面积约5000平方米,约为太和殿的三倍。采用了面阔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置。殿东西两侧又有亭台楼阁衬托,造型相当丰富多样。主殿含元殿则用减去中间一列柱子的办法,加大空间,使跨度达到10米,可证唐初宫殿中木架结构已具有与故宫太和殿约略相同的梁架跨度。
4.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
5.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唐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现存的木建筑遗物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加工和结构的统一,在建筑物上没有纯粹为了装饰而加上去的构件,也没有歪曲建筑材料性能使之屈从于装饰要求的现象。这固然是我国古典建筑的传统特点,但在唐代建筑上表现得更为彻底。含元殿踞龙首原高处,高出平地十余米,殿十一间,前有长达75米的龙尾道。殿阶局部用永定柱平坐,这种较古的方法,唐以后逐渐淘汰。整组建筑气魄雄伟,足可代表当时高度发展的文化技术。含元殿和麟德殿的开间尺寸,不过5米稍多,最大梁袱跨距,不过四椽,尺度不及后世,用料也相对较小。用较小的料而构成宏伟的宫殿,应该说技艺已相当纯熟。
三、历代宫殿代表建筑(3):明清北京故宫
故宫在明朝初建时,是参照南京宫殿的规制,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周礼·考工记》所载“左祖后社、前朝后市”的布局原则建造的。紫禁城前部东侧(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西侧(右面)是祭祀土神、谷神的社稷坛(现为中山公园);前面有朝臣办事的处所;后面有交易市场。景山矗立在紫禁城北,犹如天然屏障。紫禁城西部为皇家园林,东部是南内和诸多为宫廷服务的衙署。
紫禁城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周长3420米,墙高10米,外层用澄浆砖包砌,里面夯土。它共有四门:正南是午门;向东的名东华门;向西的名西华门;向北的,明朝叫玄武门,清康熙年间因避康熙帝名字玄烨之讳,改称神武门,沿用至今。紫禁城周围环有52米宽的护城河,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结构精巧,造型秀丽。
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8千多间,多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并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沿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严格对称布置。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体现了帝王权力的设计思想。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简称前三殿,后三宫: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乾清门内中轴线上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简称后三宫。
§3-2 坛庙
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有三项:天地、社稷、宗庙。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天坛、社稷坛、太庙;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它们都各有自己的形制演变;今天所见,为明代制定。
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皇帝于每年冬至祭天;皇帝登位也须祭告天地,表示“受命于天”。祭天起源很早,《周礼.大司乐》云:“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但是采取周制祭天,其实是很晚以后魏晋时的事。明清北京,宫殿前左祖右社,郊外祭天于南,祭地于北,祭日于东,祭月于西。
一、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类型:
(一)祭祀自然神:
其建筑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四海等等。其中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等由皇帝亲祭,其余遣官致祭。祭天之礼,冬至郊祀、孟春祈谷、孟夏祈雨都在京城南郊圜丘。
历代皇帝把祭天之礼列为朝廷大事,祀典极为隆重。祭地之礼,夏至在北郊方丘举行。中国古代认为天圆地方,故分别筑圆坛、方坛举行祀典。
社稷坛祭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代以农立国,社稷象征国土和政权。所以不仅京师有社稷坛,诸侯王国和府县也有,只是规制低于京师的太社和太稷。
先农坛是皇帝祭神农和行藉田礼之处。为了表示鼓励耕作,天子有藉田千亩,仲春举行耕藉田礼并祭神农于此。
五岳、五镇是山神;四海、四渎是水神。五岳以东岳泰山为首,自汉武帝以后,历代皇帝都以泰山封禅为盛典。“封禅”是宣告帝业成功于天地,所以泰山之庙(岱庙)规模宏大,仿帝王宫城制度。其中中岳嵩山之庙,规制和岱庙相近。(泰山、嵩山、恒山、衡山、华山)
(二)祭祀祖先:
帝王祖庙称太庙,臣下祖庙称家庙或祠堂。帝王宗庙仿宫殿前朝后寝之制:前设庙(前殿),供神主,四时致祭;后有寝(后殿)。庙有两种形制:一种是分别建立7所或9所建筑,每一所奉一祖先;另一种是在一座建筑中设7室或9室,每一室奉一神主。当神主超过7或9数时,则按功德大小和与在位皇帝的亲疏关系决定去留,殿内只留7或9个神主,其余的迁至殿东西夹室供奉,所以历代太庙殿宇以7间或9间加两夹室为基本形式。
(三)先贤祠庙:
如孔子庙、诸葛武侯祠、关帝庙等。其中孔子庙数量最多,规模也大,分布遍及全国府、州、县。自汉武帝尊儒之后,历代帝王多以儒家之说为指导思想,孔子地位日崇。至唐,封为文宣王,曲阜孔庙也日益宏大状丽,到明代,达到了目前所见的规模。府县孔庙,规模常超过一般祠庙,庙前设泮(pàn)池、棂星门,庙内有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等建筑。
二、我国古代坛庙建筑代表(1):天坛 北京天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与故宫同时修建,位于北京城的南端。明初都南京,实行天地合祭,建大祀殿,而不是露祭,这是不合于古制的。明迁都北京,仍建合祭大祀殿;但南京大祀殿为矩形平面,北京则为圆形。天坛分为内坛和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物都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座高2米半、宽28米、长360米的甬道,把这两组建筑连接起来。祈年殿
大祀殿初为三重檐,上檐青色表示天,中檐黄色表示地,下檐绿色表示万物。嘉靖时,改大祀殿称祈谷坛,降为雩(yú)祭(求雨、求丰年)之所,另设圜丘为祭天之坛,形成今天所见的平面布置。在城北增设地坛,实行天地分祭。嘉靖时,建朝日坛及夕月坛分别位于北京东郊和西郊。清乾隆时,改建天坛,加大圜丘尺寸,重新雕琢全部地面、台基、栏干石作;祈谷坛易名祈年殿,三重檐不同色改为一律青色。这一改使祈年殿获得纯净统一的色调,更为庄重鲜明。现存祈年殿是雷火焚毁后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殿高38米,是一座有鎏金宝顶的三重檐的圆形大殿。全部重量都依靠28根巨大的楠木柱支撑着。殿内地面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上面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中央的盘龙藻井遥遥相对。
二、我国古代坛庙建筑代表(2):社稷坛
北京社稷坛制度也是仿自南京旧坛。其主体建筑是一座方形的坛和两座5间的殿。坛2层,上铺五色土,象征东西南北中天下五方之土都归皇帝所有,五色土按方位铺成方回形平面,东方青龙位用青土,西方白虎位用白土,南方朱雀位用赤土,北方玄武位用黑土,中心部分用黄土。坛外设坛墙一周,墙上颜色也按方位分成四色。
二、我国古代坛庙建筑代表(4):太原晋祠
晋祠是为奉晋侯始祖叔虞而立的祠庙,位于山西太原西南郊悬瓮山麓,全祠依山傍泉,风景优美,具有园林风味,不同于一般庙宇。中轴线上布置有戏台、金人台、献殿、鱼沼、圣母殿。其中金人台上3 尊铁铸力神系北宋遗物,神态威武,是铸像妙品。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是祭祀用的大殿。主殿供叔虞之母,称圣母殿,建于北宋年间,殿内所供圣母、宫女、太监等41尊宋塑,神态自然,形象优美,是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名作。圣母殿为宋代所留庙宇中最大的一座,殿身5间,副阶周匝,所以立面成为7间重檐。角柱升起特别高,檐口及正脊弯曲明显,外貌显得轻盈富丽。殿前汇泉成方形鱼沼,上架十字形平面的桥梁可起展前平台作用,构思甚是别致。
CH
4宫殿、坛庙、陵墓
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制度和陵园布局的先例。汉制,皇帝登位第二年开始营造皇陵。汉武帝在位年久,陵墓特别宏伟,殉葬品也最多。其后如唐太宗、明成祖等,都亲选茔地,拟就终制。
§3-3 陵墓
一、我国古代地下埋葬制与墓室: 商周时期,作为奴隶主阶级高规格的墓葬形式,已出现了墓道、墓室、椁室以及祭祀杀殉等。在商都安阳殷墟发掘的近2000座商代墓葬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武官村大墓”和“妇好墓”。前者是一座“中”字形的地下墓坑,木椁室四壁用原木交叉成“井”字形向上垒筑,椁底和椁顶也都用原木铺盖。
概括说来,西汉以前,帝王、贵族用木椁作墓室,其构造有二种:一为用木枋构成箱形椁室1至数层,内置棺;另一种是用方木垒成墓的“黄肠题凑”,内置棺及葬品。以后由于木材逐渐稀少,且木椁不利于长期保存,所以逐渐发展了石墓室和砖墓室。石墓室又分有崖墓、石拱墓和石板墓数种。河北满城发现的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墓,就是2座巨大的崖墓,估计两墓所挖石方约5700立方米。
二、地上陵台、因山为陵与宝城宝顶:
墓葬制中,地面出现高耸的封土,时值春秋战国时期已相当普遍,其高度和规制,文献记载不乏所见。并且,由于存在高崇的封土,墓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由“墓”发展为“丘”、“陵”。比较的代表性的是燕下都和山东临淄故城的一批墓葬。临淄故城残存的战国时代高大的土冢就数以百计,郎家庄一号墓封土高达10米以上;燕下都规模最大的是战国早期早期的16号墓,地面残存覆斗形,高达7米,长宽30余米。
汉文帝灞陵,依山为陵,目的为防日后被盗,是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曹魏有鉴于此,曾主张薄葬,因山为陵,不起坟,以免后世发掘。唐太宗吸取历史上因山为陵的经验,以九峻山为坟,茔地高踞山际。但五代时,唐诸陵仍普遍被盗,只剩乾陵一座。明代陵墓则有创新,地下宫殿上起圆形坟称宝顶,以适应南方多雨的地理气候,便于雨水下流不致浸润墓穴,且用墙垣包绕,称为宝城。南侧建方城明楼。至此,地面陵体完成由方形土台、土山向圆形人工构筑物之技术和形象上的转变。唐宋时期,风水之说盛行“五音姓利”说。国姓赵所属为“角”音,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按照这种说法,要求赵姓墓区南高北低。于是宋陵一反中国古代建筑常例——置主体建筑于较高位置——使陵区地面由入口至陵台逐段下降,陵台处于最低位置。诸陵的朝向都向南而微有偏度,以嵩山少室山为屏障,其前的两个次峰为门阕。
南宋陵墓在浙江绍兴,属浮厝性质,极为简陋。
三、陵墓建筑实例(6)--明十三陵:
明初,营建南京孝陵、泗州祖陵、凤阳皇陵,已形成定制
.明代迁都北京后,在昌平天寿山形成集中陵区,称“十三陵”,其制度基本遵循孝陵形制。十三陵距北京约45公里,陵区的北、东、西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沿山麓散布,各据岗峦,面向中心——长陵。长陵(明成祖)据天寿山主峰前,其南6公里处,有崛起对峙的小山两座,成为整个陵区的入口。环抱的地形造成内敛的完整环境;整个陵区,南北约9公里,东西约6公里,结合自然地形,各陵彼此呼应,成为气象宏廓而肃穆的整体。
长陵营建之初,可能有一个总体布局设想,但是十三陵的形成现状,主要是其后约一百年后嘉靖年间的经营。整个陵区的入口起点,是山口外一座五间石牌坊,正遥对天寿主峰;这是石牌坊中的上乘作品,建于嘉靖年间。自此往北,神道经大红门、碑亭、石象生(共十八对,有马、骆驼、象、武将、文臣等)至龙凤门(相当棂星门),均为嘉靖年间陆续补充完备。神道自牌坊至龙风门约2.6公里;自龙风门至长陵约4公里,途经山洪河滩地段,无所布置。神道是以长陵为目的而设,但随即成为十三陵共同神道,各陵不再单独设置石象生、碑亭之类,这是唐宋陵制全然不同处。而为清代仿效。神道微有弯折,因为道路在山峦间前进,须使左右远山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因此,神道略偏向体量小的山峦而距大者稍远。这是结合地形的细腻处理。
长陵为十三陵中最宏伟一处,规模且超过孝陵,是可作为明清各陵代表。陵建于1424年前。陵园由墙垣包绕,其前,南方的方门三孔,入门庭院内设神帛炉;北为棱恩门,五间歇山殿,入门为棱恩殿,为最高等级殿宇——九间重檐庑殿。殿面阔九间,计66.75米,进深五间,计29.31米;其面积稍逊于故宫太和殿而正面面阔超过之,故体量感觉则大于太和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之一。长陵棱恩殿的用料和工程质量则为太和殿不能企及;殿内十二根金丝楠木柱,最大四柱直径达1.17米,高约23米,质量之高形体硕大,为历史仅见。此殿经雷击焚烧、地震,迄今无闪失倾斜,工程质量很高。殿的造型庄重舒展,也属上乘。
CH
5宗教建筑(1)
§5-
1概说
在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其他还有摩尼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等。延续时间较长和传播地域最广的,应属自印度经西域辗转传来的佛教。它不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建筑和艺术遗产,并且对我国古代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发展,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1、佛教: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即已正式传入我国。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明帝(东汉刘庄帝)建于洛阳的白马寺。据记载寺院是按印度及西域式样,即以佛塔为中心之方形庭院布置。三国东吴时,康居国僧人康僧会于赤乌(孙权年号)十年来建业传法,建有阿育王塔及建初寺,是为江南佛教建筑之始。
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曾得到很大发展,并建造了大量的寺院、石窟和佛塔。据文献记载,仅北魏洛阳城内外,就曾建寺1200余所;南朝建康一地,亦有庙宇500余之多。现存我国著名石窟,如云岗、龙门、天龙山、敦煌等,都肇始于这一时期,其建筑与艺术的造诣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北魏洛阳的永宁寺,是由皇室兴建极负盛名的大刹。其主体部分是由塔、殿和廊院组成,并采取了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其核心是一座位于3层台基上的9层方塔,塔北建佛殿,四面绕以围墙,形成一区宽阔的矩形院落。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但在建筑的细部上,已经很大程度上中国化了。唐代晚期密宗盛行,佛寺中因而出现了十一面观音和千手千眼观音的形象。此外,钟楼的设置,至少在晚唐的庙宇中已成为定制,一般位于寺院南北轴线的东侧。一直到明代中叶,才在其西侧建立鼓楼,并将二者移至寺前的山门附近。
流行于以汉族为主的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佛教,通称汉传佛教。其建筑小的称庵、堂、院,大的称寺。明、清时期以四大名山为其圣地,这就是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四川峨嵋山(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
2、道教:中国的道家思想,一般认为始于老子的《道德经》,后来发展到战国及秦、汉的方士,直到东汉时正式成为宗教。道教在我国宗教中,居第二位。道家所倡导的阴阳五行、冶炼丹药和东海三神山等思想,对我国古代社会及文化曾起过相当大的影响。但就道教建筑而言,却未形成独立的系统和风格。道教建筑一般称宫、观、院,其布局和形式,大体仍遵循我国传统的宫殿、祠庙体制。即建筑以殿堂、楼阁为中心,依中轴线作对称式布置。与佛寺相比较,规模一般偏小。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早期道观,可以建于元代中期的山西黄城县永乐宫为代表。道教的圣地,最著名的有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湖北武当山和山东崂山。其他如四川青城山,陕西华山也是道教的中心。
3、伊斯兰教:创建于7世纪的伊斯兰教,约在唐代就已自西亚传入中国。由于伊斯兰教的教义和仪典的要求,礼科拜寺(或称清真寺)的布置与我国历史悠久的佛寺、道观有所区别。
§5-
2佛教建筑
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以佛塔为主和以佛殿为主的两大类型。
1、以佛塔为主的佛寺:
在我国出现最早,是随“天竺”制式。这类寺院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如东汉洛阳白马寺、汉末徐州的浮屠祠以及北魏时洛阳的永宁寺。这种佛寺形制的产生与形成,乃出于古印度佛教徒绕塔膜拜的仪礼需要。但由于我国的冬季相当寒冷,特别是地处北方的室外,举行礼佛仪式有诸多不便,因此在佛寺中出现了可容多人的金堂、佛殿等,并且逐渐发展成为寺中取代的主体建筑。
2、以佛殿为主的佛寺:
基本上采用了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布局。它的出现最早可能源于南北朝时王公们的“舍宅为寺”。为了利用原有房屋,多采取“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堂”的形式。自隋唐以来成为我国最通行的佛寺制度。
佛寺建筑的突出代表(1)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殿内的砖砌佛座和塑造佛像,都是唐代遗物。佛光寺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佛寺建筑的突出代表(2):河北正定北宋隆兴寺佛香阁又称大悲阁,是寺中最高大的建筑,共三层高33米,有栏干平座,屋顶歇山式,此殿大部为近代重修。阁内有高24米的千手千眼铜观音,是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创建此阁时所铸,也是我国古代铜制工艺品中最大的一件遗物。摩尼殿独特的建筑为海内孤例:摩尼殿面阔七间,进深七间,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大殿布局奇特,平面呈十字形,重檐歇山顶,四面正中均出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立体结构重叠雄伟,富于变化,在我国现在古代早期建筑中实属罕见。檐下斗拱宏大,分布疏朗,配置复杂;柱子用材粗大,有明显的卷刹、侧脚和升起。明、清两代虽进行过修葺,但主要结构仍与宋《营造法式》相近。尤其是1977年至1980年落架复原性重修后,古老的殿阁越发显得朴拙雄劲。
佛寺建筑的突出代表(3): 天津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
独乐寺在河北蓟县县城内,相传始建于唐,后经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现存辽代建筑尚有山门及观音阁二处。山门面阔三间(16.63米),进深两间(8.76米),单檐四阿顶。建在石砌台基上。平面有中柱一列。此门屋檐伸出深远,斗拱雄大,台基较矮,形成庄严稳固的气氛,在比例和造型上是成功的。
佛寺建筑的突出代表(4):布达拉宫
在拉萨市西约2.5公里的布达拉(普陀)山上,是**喇嘛行政和居住的宫殿,也是一组最大的藏式喇嘛教寺院建筑群,可容僧众两万余人。相传始建于公元八世纪松赞干布王时期,后毁于兵乱。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起,由五世**重建,主要工程历时约五十年,以后陆续又有增建,前后达三百年之久。
此宫依山而建,经过漫长的石磴道行至山腰,才到达宫的入口。此处带箭窗的碉楼大部由白石砌成,仅在檐边及石栏墙用白玛草涂红装饰,外观简洁明快。上部中央的红宫是整个建筑群的主体,也是**喇嘛接受参拜及其行政机构所在,有经堂、佛殿、政厅、图书馆、仓库、历代**喇嘛的灵堂灵塔以及平台、庭院等,最大的经堂可容纳五百喇嘛诵经。红宫以东是**喇嘛的住所,位置较红宫稍低,装饰十分华丽。红宫附近又设有佛像及佛具制造所、印经院、马厩、守卫室、监狱和喇嘛住宅等。
CH
5宗教建筑(2):佛寺
一、蒙藏汉民族形式的混容-河北承德外八庙(清)
承德位于北京通往内蒙的要道上,又是清代帝王避暑的地方,自十八世纪初,就在这里修建离宫,称为“避暑山庄”。
在离宫东面和北面的丘陵地带,先后建造了十一座喇嘛庙,因有八座隶属清廷理藩院管理,而其地处塞外,故俗称“外八庙”。它们是溥仁寺(公元1713年建)、普宁寺(公元1755年建)、溥佑寺(1760年)、安远庙(1764年)、普乐寺(1766年)、普陀宗乘庙(1771年)、殊像寺(1774年)、须弥福寿庙(1780年)。
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位于避暑山庄北方狮子沟北山岗上,占地面积为22万平方米,是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
该庙仿西藏布达拉宫兴建,整个建筑分布在山坡之上,大致为三部。前部有山门,门前有石狮一对,其后为碑亭,碑亭有石碑三座。碑亭后为五塔门,门前有石象一对。五塔门上的五塔统称喇嘛塔,每塔均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刹由相轮、承露盘、月、日、火焰组成。相轮十三层代表佛教十三天,亦寓意吉祥,月日表示阴阳交替,产生甘露到承露盘入宝瓶中,火焰象征佛教兴旺。据藏传佛教密宗理论,每座塔的颜色和装饰分别代表五行、五智及五方尊佛,从右至左依次为黑色塔代表“风”。白色塔代表“水”,黄色塔代表“土”,绿色塔代表“空”,红色塔代表“火”,其前部建筑基本对称,过琉璃牌坊至大红台为中部,琉璃牌坊摹北海小西天“须弥春”所建,这里以白台为主。
二、藏传佛教博物馆-雍和宫 雍和宫是北京市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喇嘛教黄教寺院,它位于北京内城的东北角上。南起戏楼胡同,北至内城城垣,总长近400米,占地约66000多平方米。殿宇宏伟,气势巍峨。
雍和宫明代是太监的宫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建成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升为行宫,改名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改为喇嘛教黄教的上院,成了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务的中心。
万福阁为宫内最大建筑,黄瓦歇山顶3层楼阁。阁左右并列永康阁和延绥阁,以悬空阁道相通,将三阁连为一体,成为一组宏丽轩昂的建筑群。阁中弥勒佛站像,地面上的垂直高度有18米,埋在地下的又有8米,由完整的白檀香树雕成,是世界最大木雕佛。
四、西藏后藏萨迦南寺
南寺是现存西藏元代建筑重要实例之一。萨迦南寺主体建筑是平面方形的大经堂,中央为一院落,四周围绕殿堂。面积达5775平方米,四周版筑土墙高16米,厚3.5米。正殿由40根巨大的木柱支撑。前排中间的 4根柱子被认作四大名柱:忽必烈皇帝柱、猛虎柱、野牛柱、墨血柱。其中忽必烈柱传为忽必烈所赐。
沿墙叠放为法墙的大批经书,南寺大殿存 2万余函。还有珍贵的贝叶经等。另外,寺内有 2 万多尊铜佛像(“文化大革命”中损毁一部分),其中包括铸有“大明永乐年施”款识的佛像数十尊。还有大量瓷器和琳琅满目的唐卡(卷轴画)、印章法器、供器、元朝纸币和中央政府给萨迦法王的封诰、诏书等。各类文物典籍中,宋、元、明时期的作品均占很大部分,是研究宋、元以来祖国统一和西藏发展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由于所存图书、壁画堪与敦煌文献艺术相媲美,萨迦寺被誉为第二个敦煌。
五、内蒙古呼和浩特席力图召:
“席力图召”汉名译为“延寿寺”,它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头巷北端。始建于明朝万历年十三年(公元1585年),因四世**的老师席力长期主持此庙而得名。席力图召是藏汉结合的建筑群体。其中大经堂尤为典型,造型优美,独具特色。广场东侧塔院内,耸立一座高15米的汉白玉佛塔,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一座覆钵式喇嘛塔。席力图召是呼和浩特现存最精美的一座寺庙。
席力图召的平面布局,沿用汉族佛寺格式,建筑物除大殿外,均为汉式。召门前有牌楼。主要建筑的经堂位于第二进院落。庭院中间筑有两座六角形碑亭,东西两院是喇嘛的起居处和佛殿。东院的西南隅有一座喇嘛塔,因为在相轮部分从宝盖下悬有两个镀金铜饰,所以叫「双耳喇嘛塔」,造型独特。
六、江孜白居寺 :
位于江孜县西北宗山脚下。藏语称为“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其建筑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纪末至十五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其中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且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白居寺由大殿、吉祥多门塔、扎仓和围墙四大建筑单元组成。
白居寺主要有两大特色,其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它原来属于萨迦教派,后来噶当派和格鲁派的势力相继进入,各派一度互相排斥,分庭抗礼。最后,还是互谅互让。于是,白居寺便兼容萨迦、噶当、格鲁3个教派,因而寺内供奉及建筑风格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此寺的另一特色是菩提塔,它是白居寺的标志。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是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塔内佛堂、佛龛以及壁画上的佛像总计有十万个,因而得名十万佛塔。它的正名菩提塔人们倒不大提起。藏语称这座塔为“班廓曲颠”,意为“流水漩涡处的塔”,这流水便是年楚河。
CH
5宗教建筑(3)
§5-
3道教与清真教建筑
一、湖北均县武当山道教宫观: 武当山方圆400公里,为道教胜地。武当山上有宏伟的古建筑。据说,在建筑的规模上,超过了五岳。早在1300年前的唐代贞观年间,武当山即兴建五龙祠,宣扬道教。以后道教逐渐增多,武当山便成了道教名山。武当山的道教,敬奉“玄天真武上帝”,据说,武当山就是由“非真武不足以当之”而名。元朝末年,武当山上的古建筑大部分毁于兵乱。目前山上的宫观多为明代所建。
玄岳门是一座宏伟的石雕牌坊,古代为步入武当山神道的第一道“仙门”。建于明代中期,高20米,宽12.81米,石凿榫卯而成。正中坊额刻有嘉靖皇帝所书“治世玄岳”四个大字,意即用武当山道教及祀奉的真武神来治理天下。牌坊三间四柱五楼,结构壮美,做工精细,堪称明代石雕艺术精品。
也叫太子坡。位于天柱峰东北,是登临金顶的必由之路,该观始建于明代前期,后多次重修,而其建筑基本上保存了原貌。现存殿宇2000多平方米。殿堂依山势而建,层层向上,最高处为太子殿。观中有一栋依岩层叠而建的五层楼阁,以一根立柱支撑着交叉叠搁的十二根梁枋,称为“一柱十二梁”。此楼建筑结构独特,建筑技术精湛,虽经历几百年风雨,依然巍峨耸立山间。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紫金城南天门外,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有赐匾额“太岳太和宫”,殿内有真武塑像及神像6尊,殿前有明代铜碑两块。正殿前是朝圣殿,右为鼓楼,左为钟楼。钟楼内有武当山上最大的铜钟,高1.5米,底径1.4米,铸于明代嘉靖年间。太和宫对面有转展殿,殿内存有元代大德年间所铸造的铜殿,高2.9米,宽2.7米,深2.6米。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铜殿。朝圣殿下是皇经堂,于清代改建。太和宫附近有天云楼、天地楼、天乙楼、太和高楼等遗址。
金殿位于武当山天柱峰顶,殿高5.59米,宽5.8米,深4.2米。殿基用花岗石铺垫,瓦、椽、柱、梁、门等,全以铜铸部件卯合而成,毫无铸凿痕,外鎏赤金,全殿重达80多吨,脊饰珍禽异兽,是武当山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筑之一,建于明代前期。殿内有真武大帝披发跣(xian)足、丰姿魁伟的铜像,重达10吨,左右侍立金童、玉女及水火二将,栩栩如生。神案下置“龟蛇二将”,生动传神。金殿铜柱镶嵌寸金一块。虽经500多年风雨雷电的侵蚀,金殿仍熠熠生浑。
三、福建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又称“艾苏哈卜清真寺”,创建于伊斯兰历400年,也就是公元1009年,是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的,占地面积约二千五佰平方米,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主要建筑分为门楼、奉天坛、明善堂等部分。
清净寺门楼是一个三层穹形顶的尖拱门,高20米,宽4.5米,全系青、白花岗石砌叠而成的,分外中、内三层,在外中两层的上部都有青石作圆形穹顶,有着和我国古建筑的“藻井”相类似的石构图案,顶盖采用中国传统的莲花图案,门楼正额横嵌阿拉伯文浮雕石刻。门楼后墙两行阿拉伯文石刻记载了清净寺的创建年代重修时间以及最早的名称。
CH
5宗教建筑
§5-
4佛塔与经幢(1)
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后来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又有经塔、墓塔等的区别。
我国的佛塔,早期受印度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形式,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大乘佛教的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和金刚宝座塔以及小乘佛教的佛塔几类。楼阁式塔是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的,它出现较早,历代沿用之数量最多,是我国佛塔的主流。南北朝至唐、宋,是我国楼阁式塔的盛期。几乎遍布全国,还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元代以后渐少。
楼阁式塔的平面,唐以前都是方形,五代起八角为多,六角形为数较少。早期楼阁式木塔和仿木的砖塔只用一层塔壁结构,刚度欠强,后来改用双层塔壁(如应县木塔、苏州虎丘塔)。材料的使用也由全部木材,逐渐过渡到砖木混合和全部用砖石,完全用木的楼阁式塔在宋代以后已经绝迹。
密檐式塔底层较高,上施密檐5-15层(一般7-13层,用单数),大多不供登临眺览。建塔材料一般用砖、石。其最早实例为北魏的河南嵩岳寺塔。辽、金是其发展的盛期。平面除嵩岳寺塔为12边形,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角形。
单层塔大多用作墓塔,或在其中供奉佛像。前者已知最早遗例建于北齐,后者则为隋代。塔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形多种。
喇嘛塔分布地区以西藏,内蒙一带为多。多作为寺的主塔或僧人墓,也有以塔门(或称过街塔)形式出现的。内地喇嘛塔始见于元代,明代起塔身变高瘦。
金刚宝座塔是在高台上建塔5座(中央一座较大,四隅各一较低小),仅见于明、清二代,为数很少,台上塔多为密檐或喇嘛塔。
小乘佛教佛塔见于云南傣族地区,外观较细高而秀逸,极富当地民族风格,塔多单建,亦有群建。现存实例均为明代以后。
楼阁式塔代表建筑:
(一)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在应县城内,又称应州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我国现存唯一最古与最完整之木塔。塔建在方形及八角形的2层砖台基上,塔身平面也是八角形,底径30米;高9层(外观5层,暗层4层),67.31米,体形庞大。
(二)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塔身平面由外壁、回廊、内壁、塔心室组成,通体以粘性黄泥砌筑。各层回廊顶均以叠涩砖构楼面将内外壁连结成整体,形成套筒式结构。
(三)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 917年)建塔,初名“无量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
(四)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山,故又名慈恩寺塔,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
五)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南京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5-
4佛塔与经幢(2)密檐式塔代表建筑:
(一)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在登封嵩山南麓,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塔顶重修于唐。其形式结构独特,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密檐式塔代表建筑:
(二)陕西西安小雁塔: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荐福寺的佛塔。荐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李治死后百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15级,是密檐式砖构建筑,塔形秀丽,是我国唐代精美的建筑艺术遗产。
密檐式塔代表建筑:
(三)山西灵丘觉山寺塔:
密檐式塔代表建筑:
(四)云南大理三塔:
大理三塔,又称崇圣寺三塔,是我国著名的佛塔之一,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似三支巨笔,把古城点缀得更加壮丽,使苍山洱海风光增添了不少光彩。三塔历来都是大理的象征。
单层塔代表建筑:
(一)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四门塔在历城柳阜神通寺内,全由石建,根据内部题记,最迟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是目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也是最早的亭阁式佛塔。单层塔代表建筑:
(二)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
该塔位于登封西北10公里会善寺山门以西,建于唐天宝五年(公元746年),全由砖砌。平面为八角形,单层重檐,全高10.34米。
此塔是国内已知最早的八角形塔,所以很是珍贵。
喇嘛塔代表建筑:
(一)北京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即白塔寺,位于北京阜城门内。辽道宗寿昌二年(1096年),曾在此修建过一座佛舍利塔。后来此塔毁于兵火。元世祖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上修建一座喇嘛塔。这一工程由尼泊尔人阿尼哥主持,经过8年精心设计修建,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竣工。
§5-
5经幢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始见于唐,至宋、辽时颇为发展,元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
幢是一种带有宣传性和纪念性的艺术建筑。印度幢的形式是在纪念佛的玉垣上刻各种浮雕,也有的在塔前方左右各树一石,宛如中国长方形的碑。唐宋以来,建幢之风盛行,有为建立功德而镌造的陀罗尼经幢,也有为纪念高僧而建的墓幢。
我国经幢多为石质,铁铸较少。一般有圆柱形、六角形和八角形。由基座、幢身和幢顶三部分组成,幢身刻陀罗尼经文,基座和幢顶则雕饰花卉、云纹以及佛、菩萨像。五台山佛光寺有两座唐代经幢,一座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立于佛殿阶前的中线上,高3.24米。另一座建于唐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在山门和文殊殿之前,高4.9米。均为八角形须弥座,上刻陀罗尼经及立幢人姓名。幢身之上有狼角形宝盖,表面携流苏,八角出狮头。山蕉叶之内是覆钵,其上有仰莲覆宝珠,刻工极为精好。经幢的代表建筑:
(一)上海松江唐代陀罗尼经幢 : 经幢的代表建筑:
(二)河北赵州陀罗尼经幢 :
一、石窟 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后者是在石窟的后部设一不到顶的石塔,作为信徒膜拜对象,窟侧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
石窟约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我国,由于统治阶级倡佛,西起新疆、东至山东、南抵浙江、北及辽宁,各地兴建了不少石窟。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山麦积山、太原天龙寺、南京栖霞山等。它们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的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另道教亦建有若干石窟,但规模甚小,如四川绵阳西山、剑阁鹤鸣山等,均建于隋至宋间。
中国佛教石窟和一般的寺庙不但在形制上与功能上都有所不同,而且还在浮雕、塑像、彩画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资料,在历史上和艺术上都是非常宝贵的。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为:
1)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托;
3)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4)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长;
5)除石窟本身以外,其在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石窟的代表建筑:
(一)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云岗石窟处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著名的大型石窟群之一。艺术家们把它比喻成东方的罗马石雕。有人发现这些石雕作品,融合了中西的艺术,因而具有特殊的魅力。
石窟的代表建筑:
(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
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这里有一条伊水,河两岸是香山和龙门山。自北魏至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师在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艺术的宝库。龙门石窟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题记和碑刻3600余件。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长宽各30米。石窟的代表建筑:
(三)甘肃敦煌鸣沙山石窟 :
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大泉沟河床西岸,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现存491个洞窟,有2400多尊雕塑,4500平方米壁画。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二、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的主要内容为佛教造像,少数为道教造像。其特点是造像或置于露天(有的上覆木架构建筑)或位于浅龛中。多数情况下均以群组形式出现,有时亦与石窟并存。表现手法多为圆雕,或高浮雕。其代表有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大佛。
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
(一)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 :
位于孔望山南麓西端。相传孔子曾登临此山以望东海,故名孔望山。依山岩的自然形势,雕刻出各种形态的造像。分成13个组体,刻在东西长17米、高8米的峭崖上。最大的图像高1.54米,最小的头像仅10厘米。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
(二)四川乐山凌云寺弥勒大佛 :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北距成都160余公里,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通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 A 穿斗 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造D 草栿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A 小木作 B 大木作 C 铺作 D 檐下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 A 宋 B 宋以前 C 明清 D元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
A 隆兴寺摩尼殿 B 晋祠圣母殿 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D 少林寺初祖庵 5.宋代的“材”为
A 斗口高 B 斗口宽 C 单拱宽 B 单栱断面 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A、宇文恺 B、李诫 C、蒯祥 D、也黑迭尔
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 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A 东周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
A 宗法制度 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 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 A 南怀仁B W·钱伯斯C J·朗世宁 D 汤若望 13.以下哪条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 全面保护 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
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 A 历史主义B 民族形式C 中国固有形式D 民粹主义 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 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D、安阳洹北遗址 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A、兆域图
B、西京长安图 C、平江府图
D、清明上河图 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青龙 B、白虎 C、朱雀 D、玄武 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城的风貌。A、西汉长安
B、唐长安
C、北宋汴梁
D、明南京 19.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A、《营造法式》 B、《木经》 C、《冶园》 D、《工程做法》 20.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
A、小雁塔 B、摩尼殿 C、飞云楼 D、西安钟楼
21.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A、春秋淹城 B、曲阜鲁故都 C、燕下都故城 D、东汉洛阳。22.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年开始营造皇陵。A、第一年 B、第二年 C、第三年 D、第四年 23.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
A、唐乾陵 B、汉文帝灞陵 C、汉武帝茂陵 D、宋裕陵 24.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
A、洛阳白马寺
B、武当山建筑群 C、天龙山石窟 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 25.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 C、地藏菩萨 D、观音菩萨 26.()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 B、山西应县木塔 C、蓟县独乐寺山门 D、河北正定隆兴寺 27.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
A、布达拉宫 B、普陀宗乘庙 C、雍和宫 D、席力图召 28.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A、河南嵩岳寺塔 B、小雁塔 C、苏州虎丘塔 D、云南大理三塔 29.天安门的屋项形式是()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复合式 30.天坛的屋项形式是()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攒尖式 D、复合式
二·简释(10分,可随机抽取5道题)1.一池三山 2.黄肠题凑 3.抱厦 4.叉柱造、5.缠柱造、6.永定造 7.副阶周匝 8.收山 9.推山 10.阑额 11.普拍枋 12.和玺彩画 13.旋子彩画 14.苏式彩画
三、图释(10分,随机抽取5道题)1.两出羡道 2.鸱尾 3.悬鱼 4.吻 5.驼峰
6.单槽地盘分槽图 7.双槽
8.分心斗底槽 9.金箱斗底槽 10.覆盆式柱础 11.覆莲式柱础 12.藻井 13.重檐庑殿 14.重檐歇山 15.斗尖 16.嫩戗发戗 17.水戗发戗 18.菊花头 19.霸王拳
四、填空(共20分,随机抽取10道题)
1.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____”,清代用“_____”作标准。
2.____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有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3.《清式营造则例》是_____(人名)根据_____《》编著的。4.计成在《园冶》认为,第园筑之主,犹须什(),而用匠什()。5.“择中”思想见于《》一书,其中的“国”指()。
6.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柱网由内外两圈柱组成,这种形式在宋《营造法式》中称为“_____”。
7.中国营造学社诞生于()年,创始人是()。8.清式七檩举架的飞檐为()举,檐步为()举。
9.我国近代建筑的主体结构,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___、___、___。10.宋代用材的材等折变率为();清代斗口的等级折变率为()(数值)。
11.唐宋木构殿堂有()个水平结构层,其中最复杂的一个实际上属于()结构。12.江南园林边界模糊的空间效果,主要是以()和()手法取得的。
13.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结构不发达的一个原因。14.上海大厦(百老汇)属于()风格,是()的端景。
15.历史上外来建筑文化移入中国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其英文表达可用()一词,而当代建筑的一大倾向是“趋同”,英文表达为()。
16.在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房屋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 _______、_______。17.我国现存最早的塔是 _______。
18.我国的古代佛塔一般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基本类型。19.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国的五大古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一般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试举出我国民居的四种具体实际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故宫中的前三殿和后三宫分别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基本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五岳、五镇是山神,其中五岳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我国古代的宗教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28.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 _______菩萨道场。
29.我国的佛寺的组合形式,大体上可分为 _______和 _______的两大类型。30.我国现存最大的经幢是 _______。
31.我国的佛教石窟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我国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有: _______、_______。
33.大约六、七千年前,我国广大地区都已进入氏族社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有主要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的___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的___房屋。
34.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建于()朝的()寺,现存元朝以前最大的佛殿是()朝的()大殿。
35.古代木构建筑用材的模数制,大约开始于()朝,成熟于()朝,在清代称为(),是()式建筑用材的标准。
36.古代屋顶色彩等级最高的是()色,最低的是()色,清代皇家建筑彩画主要为()彩画和()彩画。
37.梭柱大约出现于()朝,琉璃瓦大量用于屋顶始自()朝。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基座称(),是从()传入的。
38.“民族固有形式”的口号盛行于本世纪()年代,但当时上海盛行的摩登建筑却是()风格,代表作是外滩的()和()。39.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在唐朝称()。40.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是(),属于()门形制。41.秦始皇陵的陵台底边长达()米,这种陵台在汉代称()。
42.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门形制式。43.苏州传统住宅侧路上的主要建筑是(),为建筑中最精彩的部分。厅堂内的轩,以()椽构成。
44.“阿以旺”是()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45.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和()。46.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是()。47.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清代的斗口分为()个等级。48.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塔。
49.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50.上海沙逊大厦(和平饭店)是由()设计的,属于()风格。51.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是(),属于()风格。
52.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师多毕业于美国的()大学,那里曾是()派的大本营。53.《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主编是()。54.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___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___的出现。55.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___的开始兴起,到___有了较大的发展。56.河南开封国寺塔,在我国现存最早的___塔;福建___寺两座石塔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
57.清式大木作中普通台基高等于檐柱高的___;柱础高为柱径之___。
五 作图(20分,抽取4道题)
1.河南偃师二里头1号宫殿遗址(平面)2.四川雅安高颐墓阙(立面)3.汉长安礼制建筑群(鸟瞰)
4.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面和立面)
5.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面、立面和剖面)6.西安荐福寺小雁塔(透视)
7.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平面和立面)8.大明宫含元殿(平面和透视)9.独乐寺观音阁(透视、*剖面)
10.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立面)11.晋祠圣母殿(平﹑立﹑剖面图)
12.绘出四铺作斗拱正、侧面图,并绘出华拱和令拱断面 13.楼阁式塔与密檐塔
14.绘出清式歇山顶纵剖面图,并注明主要构件名称。
15.试以不少于3幅的系列简图概括出江南民居的主要特征。16.宋式须弥座立面图
17.清式7檩重檐殿堂剖面。18.北京天坛平面。
19.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正立面 20.北京四合院平面 21清式栏杆立面图 22.五踩斗拱
23.北京天坛祈年殿正立面图 24.南禅寺大殿正立面图 25.元大都--总平面图 26.北京故宫--总平面图 25.抬梁式木构架剖面图 26.穿斗式木构架剖面图
27.清式五踩斗拱侧立面与正立面 28.云南一颗印 29.傣族干阑
六简答题(10分,抽取2题)
1.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2.试简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谈到帝王之都的设计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一段话的基本含义。3.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哪四个阶段? 4.我国历代各朝宫殿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5.概述唐宋与明清斗拱的不同特点。6.中国佛教石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7.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
8.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9.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10.概述宋代材份制与清代斗口制的异同。
11.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12.魏晋山水诗对园林有何影响? 13.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14.概述颐和园的总体布局和组景特点。15.简述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形式。
16.试述明清北京城建筑设计的特点及其在建筑史上的意义.价值。17.联系中国古代建筑实例,分析古代人的建筑观。18.试分析紫禁城规划及建筑特点。
19.中国古建筑大木结构的基本构成方式及构件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20.谈我国古代建筑屋面曲线构造上的成因与演变过程。21.试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手法。
22.概述佛光寺大殿的建筑特点,并比较它与明清建筑在构架形式和外观造型上有何不同? 23.试述传统私家园林的造园特点(比较北京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异同)。24.中国古建筑庭院布局的特点。
25.写出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构件名称。26.中国建筑开间的特点。
27.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有哪些,请画出简图表示可加文字说明。
28.斗拱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起什么作用,请用简图表示出“斗”、”拱”。29.元大都的规划特点。
30.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期积累,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31.嵩岳寺塔的建筑特点 32.北宋东京城的特点 33.《营造法式》及其成就 34.宋式建筑的风格特征 35.唐长安城的特点是什么?
36.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特点是什么?
七、论述题(15分,抽取1道题)
1.谈谈 《考工记》 “营国制度”及对后世的影响。2.试述中国古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3.佛寺中国化的过程 4.中国皇家园林的特征
5.试述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6.唐大明宫的主要有成就和特点有哪些? 7.试述宋代建筑的发展与革新 8.试述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发展。9.试述明代建筑的发展特点。10.五门制度及清代皇城五门
11.儒家礼制对中国皇家园林的影响
12.论述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艺术成就。13.论述明清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14.结合实例分析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造园手法上的异同。15.我国民居住宅构筑类型与主要分布地是怎样的? 16.试论述中国宫殿建筑的礼制内涵。
17.简述中国近代建筑中传统复兴的三个阶段、特征、代表建筑。18.从唐代到清代中国建筑造型的演变规律是怎么样的?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半坡村是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址。
2、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四合院遗址是西周时代的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
3、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4、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是河南偃师二里头西亳宫殿遗址
5、我国建筑屋面上使用的瓦始于西周,琉璃使用于屋面始于南北朝。
6、长城始建于战国时期。
7、鲁班是我国春秋时代有名的建筑师,被后代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
8、中国塔的主要类型有密檐式、楼阁式、金刚宝座塔、单层塔、喇嘛塔等五种。
9、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北魏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塔的平面为 十二 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
10、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塔是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八边形;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是宋代的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现存最高的石塔是宋代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
11、最早见于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洛阳白马寺。
12、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基本形式有庑殿、歇山、攒尖、硬山、悬山等五种。
13、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中,我国很早就实行了类似于近代建筑的模数制,宋代用“材”,清代用“斗口”作标准。
14、河北赵县安济桥建造于隋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桥,其设计者为李春。
15、石窟寺有塔院式、佛殿式、僧院式三种基本类型。
16、北京妙应寺白塔是元代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的。
17、中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是唐代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大殿山门。
18、唐代佛光寺大殿平面形式采用金厢斗底槽,晋祠圣母殿平面采用副阶周匝,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平面采用分心槽。
19、《考工记》是我国战国时期的专著,《园冶》是关于造园的明代著作,作者计成,《营造法式》是我国宋代建筑方面的重要术书,作者李诫。
20、隋代大兴城是由文宇恺设计建造的;元大都的规划者为刘秉忠和阿拉伯人也黑迭尔,大都水系由杰出的科学家郭守敬规划。
21、我国历代都城规模由大到小为隋大兴城、北魏洛阳城、明清北京城、元大都、隋唐洛阳、明南京城、汉长安城。
22、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为我国五大古都。
23、明清北京城中轴线长7.5里,起于永定门,止于正阳门。
24、宋代彩画主要有五彩遍装、青绿彩画和土朱刷饰三种形式,清代彩画的等级次序由尊到卑是和玺、旋子、苏式。
25、中国古典木构建筑主要有 抬梁式、穿斗斗式、井干式三种主要结构形式
26、中国营造学社创立于1929年,创始人是朱启钤。
27、窑洞主要的三种形式:靠崖式、地坑窑、锢窑。
28、我国的四大石窟为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
二、名词解释
平棊:大的方木格网上置板并遍施彩画的天花。平闇:平棊天花中格小而不施彩画者。
和玺彩画:清代彩画的最高等级,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等部位。
闾里:中国古代居民聚居地单位,春秋战国已形成,两汉至唐是它的鼎盛时期,唐代称里坊。陵邑:汉代为了削弱地方豪强势力,加强中央政权的控制,在长安城的东南与北面设置了七座城市,称为陵邑,供从各地强制迁移来此的富豪之家居住。间:古代木构建筑由两榀屋架所围合的范围。方上:汉代对陵体之地上部分,即坟冢的称谓。金厢斗底槽: 宋式建筑平面,内外两圈柱子。副阶周匝:建筑主体外部另加一圈回廊。
槫: 宋式构件,位于梁架顶端平行于屋脊的构件,承托着屋面。
偷心造: 宋式斗拱,挑出华拱的挑头上没有与之垂直的斗拱与枋为偷心造。扶脊木: 清式构件,六角形截面,位于脊桁上且与脊桁平行。举架:清式屋架折举的方式。
普拍枋: 宋式建筑位于柱顶和额枋上的水平构件,上置斗拱。
侧脚: 为使建筑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外檐柱在前后向内倾柱高10/1000,两山向内倾8/1000,角柱双向倾,此做法称之为侧脚。台明: 房屋的最下部分台基的高度 庑殿顶: 即五脊顶或四坡顶,正脊两端各有两条直抵屋角的戗脊。升起:宋辽建筑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逐步升高,使檐口呈现一缓和曲线。硬山顶: 双坡屋顶中两端屋面不伸出山墙外 斗口:①斗或升上放构件的槽口②清代模数单位。
材:宋式建筑的基本尺度单位,材分八等,根据不同建筑等级采用不同等级的材。推山:庑殿屋顶的一种处理手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使四条垂脊呈柔和曲线。
收山: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样式雷:清代负责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氏建筑世家。
平座:楼阁及楼阁式塔等楼层之间以短柱、铺作、草栿、地面板、枋等组成的结构层,以承上荷载,通常外檐挑出平台,供人凭栏远眺。
抱厦:中国古代建筑中主要殿宇在外突出的一间小屋(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须弥座:多层叠涩组成的台基,源自佛像基座。雀替:梁或阑额与柱交接处的承托梁枋的构件。
营造法原:一部记述我国江南地区传统建筑做法的清代专著,姚承祖原著,张至刚增编整理而成。
计成:明代的造园家,著有《园冶》一书,我国造园学的重要著作。罩:用于需要有一定分隔,又不完全隔死的室内空间的木装修隔断。
博风板:悬山和歇山顶为保护挑出山墙的桁头而沿屋面坡度钉在桁头上的板件。昂:斗栱的斜置构件,起杠杆作用。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礼制建筑。耍头:顶层华栱或昂上与令栱垂直相交的构件。
插柱造:楼阁式建筑,上层檐柱底部开十字口,插在平作斗栱内的做法
嫩戗发戗:屋檐在屋角处显著升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嫩戗斜插在老戗背上,并形成50-60度夹角。
三、识图题(绘图题)
写出下图所示对象的名称、朝代、地点
临潼姜寨原始社会氏族村落遗址平面
陕西长安县客省庄原始社会半地穴住宅遗址平面
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平面
岐山凤雏西周建筑遗址平面
隋唐洛阳总平面
唐长安总平面 唐大明宫总平面
唐大明宫麟德殿平面
明清北京城总平面 四川雅安高颐墓阙,汉
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石刻所示唐代佛殿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平面,唐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剖面,唐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立面,唐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立面,唐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平面,唐
山西五台县佛光寺大殿剖面,唐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立面,宋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平面,宋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剖面,宋
山西太原晋祠飞梁,宋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宋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辽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剖面,辽
山西永乐宫三清殿,元
山西永乐宫三清殿立面,元
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墓塔,唐
陕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唐
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唐
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
北京妙应寺白塔,元
江苏南京栖霞寺舍利塔立面,五代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平面,辽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剖面,辽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五代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平面,五代
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剖面,五代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外观,唐/宋
福建泉州开元寺塔,宋
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明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唐
河北赵县赵州桥(安济桥),隋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
陕西乾县唐乾陵总平面
北京昌平明十三陵总平面
明清北京故宫鸟瞰
明清北京故宫午门
明清北京故宫中和殿 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立面
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平面
明清北京故宫太和殿剖面
北京天坛总平面,明清
北京天坛祈年殿立面,清
北京天坛祈年殿藻井,清
北京天坛皇穹宇,清
北京天坛皇穹宇平面,清
北京天坛圜丘,清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清
写出下图所示的建筑类型名称、主要分布区域
北京四合院
黄土高原窑洞
吊脚楼(四川、贵州)云南傣族民居
藏族民居
云南“一颗印” 写出下图所示园林的名称、地点
北京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
北京北海 苏州拙政园
苏州网师园
承德避暑山庄 给下图填空
第一排:重檐庑殿、庑殿、歇山 第二排:卷棚、悬山、圆攒尖、四角攒尖 第三排:硬山
从中轴线往右: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写出下图所示的结构形式
叠梁式
井干式
穿斗式 写出下图所示构件的名称 答案:
四、简答题
1、简述汉长安城的布局特点
城市布局不规则,主宫未央宫位于西南,长乐宫位于东南;城市每面三门;设有外郭;城内设有160个闾里;在东南与北郊设有七座陵邑,加强中央集权;城内分为八街九陌,主干道分三股;路面为土路,用陶质排水管和砖砌排水阴沟排泄雨水;郑渠用以漕运。
2、简述唐长安城的规划布局特征
布局仿北魏洛阳城,方整对称,沿南北轴线将宫城、皇城置于全城最主要位置;交通呈棋盘式布局,将城市划分为108个里坊,分区明确整齐,实行夜禁制度;长安的市集中于东西两市;道路两旁种有成行槐柳,又称为“槐衙”;路面土路,两边设明沟排水。
3、简述山西应县释迦塔的造型特征及结构技术成就
造型特征:释迦塔内部高九层,其中四个暗层,所以外部看来只有五层,再加重檐共六层。第一层柱高和第二、三、四层包括柱、斗拱、屋檐、和上层平座四个部分的总高都相等,在立面上形成有规则的韵律。各层屋檐按照总体轮廓所需以华栱和下昂进行调整,形成优美的总体轮廓并丰富了檐下造型。最下一层绕以副阶周匝,加强塔的稳定感。塔的总高恰等于中间层外围柱头内接圆的周长,也是塔设计时的重要比例数字。
结构技术成就:柱网和构件组合采用内外槽制度,内槽供佛,外槽供人活动;结构上,外槽和屋顶使用明栿和草栿两套构架;这种双层套筒室平面和结构,不仅扩大了空间,而且大大增强了塔的刚度。塔内部有暗层,作为容纳平作和屋檐的空间;各层上下柱不贯通,采用“插柱造”,每层外柱与其平座层柱都比下层外柱推入约半个柱径,并向中心略有倾斜,不仅形成各层向内递收的轮廓,也符合力学特性。
4、简述晋祠圣母殿的造型特征
晋祠圣母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四周施围廊,前檐廊深两间,空间开阔,前檐廊柱采用盘龙柱,盘龙造型栩栩如生。圣母殿斗拱用材较大,柱间仅施一补间铺作,角柱升起颇为显著,而上柱尤甚,使整作建筑具有柔和的外形。
5、简述唐宋建筑风格的区别
唐代建筑柱础矮平,柱身矮,举折平缓,斗拱尺度宏大,建筑出檐深远,整体造型舒展大气;宋代柱身加高,举折变陡,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屋顶组合多样化,装饰丰富多彩,雕刻也很精美,建筑呈现秀丽、精巧的特点。
6、写出五种中国古建筑屋顶名称,并绘制立面简图 庑殿、歇山、硬山、悬山、攒尖,图略。
7、写出三种不同地区的民居并简述其特点
北京四合院:建筑按南北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布局严整,等级严明。入口多在东南角,门内迎面设影壁,入口院落南侧多为倒座。一般房屋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屋顶样式多以硬山居多,次要建筑多用平顶或单坡顶。一般住宅以大面积灰青色墙面和屋顶为主,在主要住房处施色彩,大门、影壁、墀头、屋脊等部位加砖雕。
四川民居:充分利用地形灵活布置建筑,朝向往往取决于地形。布局上,主要房间仍有轴线,但左右房屋不一定对称,院落的形状也不拘一格。房屋结构通常采用穿斗式木构架,墙面材料因地制宜,有砖、石、夯土、主板、竹笆等;建筑外墙多用白色,木构部分多为本色或黑色或枣红色,与高低起伏的灰色屋顶相配,形成朴素而多变的外观。
福建土楼:由于聚居而形成的形体巨大的群体住宅。平面多为方形、矩形或圆形,最大的土楼直径达七十米,用三层环形房屋相套,房间达三百余间。底层通常为厨房及杂物间,二层贮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中间建堂,共族人进行公共活动。建筑外墙夯土承重墙厚达1米,下部不开窗,外观封闭,坚实雄伟。
8、试举出建筑近代建筑师3位及其代表作品 吕彦直
南京中山陵
广州中山纪念堂 杨廷宝
北京和平宾馆
王府井百货大楼 童寯
南京中山文华教育馆 董大酉
上海市政府大厦
9、唐乾陵的布局特色是什么?
利用地形,因山为坟,以墓前双峰为阙;平面布局是在山陵四周筑方形“神墙”,四边设门,门外建角楼,陵前主神道向南延伸;遍植松柏,精神表意。
10、写出中国塔五种主要类型,并各举一实例(说明建造年代和地点)楼阁式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代 密檐式塔:河北登封嵩岳寺塔,北魏 单层塔: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隋代 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元代 金刚宝座塔:北京大正觉寺塔,明代
11、试举唐宋元明清各时代塔一座,简要描述其特征 唐
西安兴教寺玄奘塔玄奘塔,楼阁式塔,平面方形,五层。
宋
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砖石仿木,平面八边形,十一层,使我国现存最高的古塔。元
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喇嘛塔,塔建于凸字形台基上,台上设亚字形须弥座二层,座上置覆莲与水平线脚数条,承以断肥的塔身、塔脖子、十三天与金属宝盖。
明
北京大正觉寺塔,金刚宝座塔,它是在由须弥座和五层佛龛组成的矩形平面高台上,再建五座密檐方塔。
清
北京西黄寺清净化城塔,金刚宝座塔,基座较矮,仅二层,台上建一大四小喇嘛塔艺王座。
12、简述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的造型特征及其结构技术成就
造型特征:观音阁台基较低矮,各层柱子略向内倾斜,下檐上面四周建平座,上层复以坡度缓和的歇山式屋顶,造型上兼有唐代建筑的雄健和宋朝建筑的柔和,是辽代建筑的一个重要时代。结构技术成就:
①
高三层,外观为两层,中间设暗层。
②
结构上使用内外两槽的构架和明栿、草栿两套屋架,内外槽和两套屋架紧密联系。
③
上下柱子不贯通,采用“叉柱造”。
④
上下两层空井采用不同形状,有利于防止空井的构架变形,加强阁的刚度。⑤
底层斗拱以上和平座楼板以下的夹层,柱间施以斜撑,加强了结构刚度。⑥
利用下昂和华栱出跳相等而高度不同的特点调整屋面坡度,使外观更雄壮有力。
13、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属框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适应于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抗震性强;而且取材方便, 加工容易;其缺点是不耐久、不耐潮、不耐火、不耐虫蛀、不耐腐蚀。
14、结合佛光寺大殿谈唐代木构建筑的造型特点 唐代建筑总体风格:规模宏大、气魄雄浑 ①
柱础矮平
②
柱高约等于明间面阔,柱身较矮 ③
斗栱尺度大,补间铺作数量少 ④
屋面坡度平缓,出檐深远 ⑤
建筑装饰简洁有力
15、结合北京故宫太和殿谈清代木构架建筑的造型特点 ①
斗拱的结构机能大大减弱,成为纯装饰构件。②
斗拱的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的数量增加 ③
柱的比例细长了(唐宋1:8-1:9,清1:10)④
屋面举折加大,坡度变陡,出檐深度减小
⑤
柱的升起、侧脚、卷杀不再采用,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了
16、清式彩画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清式彩画主要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三种
和玺彩画:清代彩画制度中等级最高的形式,仅用于宫殿、皇家坛庙的主殿、堂、门等主体建筑上。该彩画用金量较大,各主要线条均沥金粉,金线一侧衬白粉线或加晕。旋子彩画:明清时期常用的一种彩画类型,以旋花为主体进行构图。旋花纹饰为旋纹。苏式彩画:起源于清代早期,因苏州始用而得名。常以人物故事、山水、花鸟、虫鱼、异兽、流云、博古等绘画及各种万字、回纹、夔纹、锦纹等为图案为画题。
17、概述颐和园的总体布局和组景特点
颐和园布局根据使用性质和所在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
二、万寿山前山部分;
三、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
四、昆明湖、南湖和西湖部分,全园总面积四千余亩,水面占四分之三。
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布置了一片密集的宫殿,主要是召见群臣、处理朝政之所及寝宫。建筑群平面布局严谨,采用对称和封闭的院落组合,属于宫廷格局而无园林气息。
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廷宫室部分:转入前山,顿时豁然开朗。前山中心地段布置排云阁和佛香阁,为全园主体建筑。两侧有若干组院落,临湖傍山一带散置各种游赏用的亭台楼阁,都依山自由布置。
万寿山后山和后湖部分,水面狭长而曲折,林木茂密,环境幽邃,和前山旷朗开阔形成鲜明对比,后湖东去尽端深藏一幽静水院,富于江南园林意趣。
18、元大都的规划特点 ①
方形平面,依《考工记》而建 ②
宫城位于中轴线南侧
③
道路布局呈棋盘方格网布局,主次干道、胡同分区明确 ④
水系规划合理 ⑤
居住单元为分散的坊
19、简述嵩岳寺塔的建筑特点
嵩岳寺塔是密檐式塔,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也是唯一的十二边形平面的塔。十五层,高40米。底层转角用八边形倚柱,门楣及佛龛上已用圆拱券。密檐出挑都用叠涩、未用斗拱。塔心室为八角形直井式,以木楼板分为十层。塔身外轮廓有柔和收分,呈一略突曲线,密檐间距逐层往上缩短,与外轮廓的收分良好配合,使庞大塔身显得稳重而秀丽。20、北宋东京城的特点
①
有三重城,每重城墙之外都有城壕,城门之外有瓮城,上建敌楼和城楼,设防御用马面
②
布局开放,取消包围里坊和市场的围墙,取消宵禁 ③
临街设店,聚行成街
④
更新建筑类型,城市生活多样化,出现瓦肆。⑤
设置了专门的消防队和瞭望台用以防火 ⑥
四水贯都,对城市用水、漕运、排水有益。
21、《营造法式》及其成就
《营造法式》是北宋后期主管工程的将作监李诫在继承和总结了古代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熟练工匠的经验编订的。书中分为释名、各作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个部分,共34卷,记载了北宋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的建造中,模数的制定和运用,设计、技术、装饰、管理等方方面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原地区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水平。这本书对于研究宋朝建筑乃至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是人类建筑遗产中珍贵的文献。
五、问答题(答案为要点,仅供参考)
1、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建筑发展经历了几次**,在何时? ①汉代是中国建筑发展的第一次**。
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个独特体系,到汉朝已经基本形成,确定了台基¬——屋身——屋顶的三段式木架结构。在建筑群体组合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艺术手法:多用对称形式,加强纵向中轴线;以低矮的次要建筑烘托中央主体;多层楼阁式建筑以斗拱承托腰檐;在宫殿、陵墓外部使用阙,加强建筑群的隆重感。斗拱已普遍使用,未定型化。屋顶形式以悬山、庑殿顶最为普遍。制砖技术和拱券结构都有了巨大进步。②唐宋是中国封建前期建筑的高峰。
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木建筑采用古典模数制,开始定型化,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也都有了长足进步。砖石建筑有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佛塔的建造。园林兴盛 ③明清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
制砖技术有了较大发展,砖被广泛应用。官式建筑已完全定型化,建筑装饰琐碎繁缛。在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出现了故宫、天坛等经典建筑。民间建筑的类型和数量较前加多,质量有所提高,民族建筑也有了发展。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传统基础上创造了新手法,留下若干优秀作品。2.结合实例论述中国民居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中国民居类型丰富,从北到南,变化很大,其中自然环境是民居建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而巧妙结合地形,充分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因地制宜、因材致用也是民居最大的特点。气候:一般说来,北方墙厚,屋顶厚、重视南向、争取日照,院落宽敞;南方屋檐深挑,天井狭小,室内空间高敞,以利通风而屏蔽强烈日光辐射,往往强调风向而不强调日照。(举例说明)
地形条件:民居与地形的结合也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平原地区对民居空间的制约小,布局较为宽松;山地则对民居的布局产生较大影响,山地民居往往顺应自然地形的变化,采用挑、吊、台、梭、拖等处理手法将建筑与地形完美结合,智取空间。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利用自然的地形地貌条件还形成了独特的窑洞民居。
3.中国清代皇家园林的特征
①规模很大,是包含有起居、宴集、骑射、观剧、祀祖、召见大臣、处理政务、举行朝会的多种用途的综合体。清代帝苑的布置一般都有两大部分;一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
②清代苑囿造景通常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为若干景区,每区再布置各种不同趣味的景点。
③帝王苑囿的建筑布局与形式除宫室部分较规整严谨外,其它多较活泼,随意布局,建筑式样多变,与地形结合紧密,建筑体量比较小巧素雅,常不用斗拱,但同私家园林相比,又显得堂皇壮丽。苑中的中心建筑,为了与空间相称,体量尺度都很高大。
④帝王苑囿主要依靠堆土来形成山丘涧壑的地形起伏,再适当点缀山石,形成真山与假山相结合的方式。
⑤花木配置多做群植或成林布置,不似私家以单株欣赏为主。论述时应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试述宋代建筑的发展与革新
①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性变化:打破了汉唐以来的里坊制,取消了夜禁制度。出现了夜市和自由形成的草市,都城内临街设店,一些娱乐性建筑也大量沿街兴建,某些大寺观还附有园林、集市,成为市民活动场所之一。
②建筑艺术:总体布局上加深了院落纵深发展的程度,建筑群体组合高低错落富于变化。建筑风格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台;在装修及装饰及色彩上,灿烂的琉璃瓦和精美的雕刻、彩画都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效果。
③建筑结构:木构建筑结构开始简化,斗拱机能开始减弱;建筑的标准化、定型化已达到一定水平,便于估工备料、提高设计施工速度;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一个新高度。
④建筑材料:大量用砖(城墙、路面、砖塔、墓葬);琉璃砖瓦的生产、标准化和镶嵌方法都得到提高。
⑤书著:出现了总结建筑建造经验的《木经》和《营造法式》两部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文献。⑥园林兴盛。
5.试述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发展
①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在城南加筑外城,主要为手工业、商业区及天坛、先农坛。②内城城门都有瓮城,上建城楼和箭楼。
③皇城位于内城中心偏南,呈不规则呈方形。宫城四角建有华丽角楼,西面辟们,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听政之所,城外有护城河。
④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所有城内宫殿及其它重要建筑都沿此轴结合起来。
⑤内城街道沿用元大都的,城内干道以平行于主轴的两条为主,胡同与胡同之间配次干道,形成相互垂直的方格网。
⑥饮水主要靠人工凿井。护城河只起防卫、排泄雨水之用,城中什刹海、太液池起空气调节作用。
⑦北京市肆相对集中在皇城四侧,形成四个商业区,各行业有“行”的组织。⑧大小干道下用砖修排雨和污水的暗沟。
6.论述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建筑成就
总体布局:宫殿所在地区称皇城,位于北京内城中心偏南,呈不规则形状。宫城之内,大致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区,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殿为主;内廷以乾清门为界,其北属帝王生活区。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位中轴线上。其东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嫔妃居住处。
建筑成就:①强调中轴线和对称布局;②院的运用与空间变化;③建筑形体尺度的对比;④富丽的色彩和装饰;⑤技术设施
7.论述天坛的总体布局,建筑特点和设计方法 总体布局
①
天坛的规制仍存明初天地合祭的痕迹,北面两角墙呈圆形,南为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②
整个建筑组群有内外两重围墙环绕,总面积280公顷。③
由于传统礼制关系,天坛位于大街东侧,主要入口设在西面。
④
按使用性质分为四组,南部有祭天圜丘及附属建筑;北部以祈祷丰年的祈年殿为主体;内围墙西门内南侧为斋宫;外围墙西门内建有饲养祭祀用牲畜的牺牲所和舞乐人员居住的神乐署。建筑特点: ①建筑设计遵循严格的思想要求,在艺术上表现天的崇高、神圣和皇帝与天之间的密切关系。(圆形平面、附会天为“阳”使用奇数,屋面使用蓝色琉璃瓦)
②在空间组织上,通过轴线及空间对比手法的运用,明确突出主体。(举例分析)③大片的松柏在创造肃穆、静谧的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8.结合实例分析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和造园手法
私家园林是为了满足地主官僚、富商的生活享乐而建造的,常常为宅地的扩大与延伸,是可居、可游、可观的城市山林,一般都不大。其造园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有自己的特点,但又相互贯通,联为整体。
②水处理方面:池有大小主次之别,水面处理也有聚分的不同;池岸不宜僵直,也不能太高;吃面桥梁常以梁式桥为主,平面曲折。
③假山是园景中的重要因素,通常有土山、土多石少、石多土少、石山四种,明代以后私家园林多用后两种。
④建筑处理方面:建筑布局常因地制宜,灵活随机;建筑类型丰富(厅堂、轩、馆、楼、台、阁、榭、廊、舫等);建筑造型一般都轻巧淡雅、玲珑活泼;细部装饰精致灵巧,色彩调和;建筑空间常开敞流通。
⑤花木在私家园林中以单株欣赏为主,较大的空间也成林栽种。9.试论唐代到清代木构建筑单体造型的演变
唐:柱础形制简洁,多用覆盆或莲瓣,形体较平矮。柱高等于明间面阔,明间通常5米,柱比例粗矮。斗拱用材雄大,屋面坡度平缓且出檐深远。立面多采用直棂窗,鸱吻造型简洁秀拔。整体风格简洁雄浑。
宋:房屋面阔一般从明间向左右两侧逐渐减小,形成主次分明的外观。柱身比例增高,开间成为长方形,斗拱相对减小,补间铺作加多。门窗的样式逐步丰富,柱础的形式与雕刻也趋于多样化。屋顶坡度随建筑规模越大坡度越陡。彩画和装饰都给人以柔和灿烂的印象。整体风格呈现柔和绚丽的倾向。辽代建筑基本继承了唐代的简朴、浑厚,金则揉合了宋辽建筑的特点。
明清:斗拱结构机能退化,比例大大缩小,补间铺作数量增加;出檐深度减小,柱的比例细长,升起、侧角和卷杀不再使用,屋顶柔和的曲线消失,屋顶举折加大,整体风格沉重、拘禁但稳重、严谨。
一、填空题
1. 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在唐朝称()2. 明清北京紫禁城的正门()。
3.()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4. 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和()。
5.()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6.()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从而使西周建筑脱离了“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而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
7.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强国,经过十年战争,终于攻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8. 汉代建筑发展的突出表现就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和()有了发展。
9. 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传入,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石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即以塔为窟的中心,这种窟在大同云岗石窟中较多;二是(),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较普遍;三是(),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其布置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小窟供一僧打坐,此外还有一种小窟,分布在一、三两类窟的周围,也属打坐用的禅窟。
10.()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或称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米。11.(《》)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宋代将作监()。12. 元代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在内地出现了喇嘛教寺院。如北京西四的()。13. 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和()。14. 我国的五大古都是:()()()()()。15. 窑洞分为三种型式即:()、()、()。
16. “阿以旺”是()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17. 坛庙主要有三类,即:()、()、()。18.(),东西345米,南北350米,高47米,周围有夯土堵垣两重,内垣周长3.0公里,外垣6.0公里,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陵墓。
19. 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著名和具有影响的是()、()和()。20. 佛教大约在()就已自印度经西域传来中国。最早见于我国史籍的佛教建筑是东汉明帝时的()。
21. 中国的道家思想,一般认为始于()的《道德经》。它在我国宗教中的历史地位,居佛教后的第二位。
22. 佛寺有两大类型:即:以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方形广庭和回廊门殿和以佛殿为主体,采用我国传统宅邸的多进庭院式布局
23.()大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24. 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后来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又有()、()等两种类型。25.()是 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平面为十二边形,是我国塔中的孤例。26. 我国的建筑屋顶主要有()、()、()、()、()、()、()等几种,其中()是建筑中最高级的屋顶。
27. 西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当属()的早周遗址。是我国以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28. 我国第一部有关建筑设计及技术经验总结的完整巨著是()时期()编写的(),主要记录官家大式、大木等做法、系统反映出官式建筑的发展水平。
29. 河北赵县安济桥(又称赵州桥)是()代留下的著名的建筑物,它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负责建造此桥的匠人是()。
30. 北京妙应寺白塔,是()朝都城内一座喇嘛塔,系由尼泊尔工匠()设计建造的。31. 明清故宫前三殿是()()(),是外朝的中心区域。32. 所谓坛庙,主要指的就是()、()、();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33. 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称(),按周制,位于宫门前()侧。34. 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
35. 承德位于北京通往内蒙的要道上,又是清代帝王避暑的地方,自十八世纪初,就在这里修建离宫,称为()。
36.()是北京著名的喇嘛教寺院,规模宏大,佛像众多,有藏教博物馆之称。37. 山西应县()是现存唯一的木塔,该塔建于()代。
38. 河南登封()在登封嵩山南麓,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39. 在我国古代氏族社会时期,房屋营建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
40. 地方城市的基础设施一般有:()、()、()、()。41. 试举出我国民居的四种具体实际类型()、()、()、()。42. 故宫中的前三殿和后三宫分别是指:()、()、()、()、()、()。43. 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三种基本类型是:()、()、()44. 五岳、五镇是山神,其中五岳以()岳()山为首。
45. 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是()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是()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是()菩萨道场。46. 我国的佛教石窟主要有:()、()、()、()。47. 我国摩崖造像的代表建筑有:()、()。
1.唐代建筑的成就和特点主要有哪些?
2.两宋手工业与商业的发达,使建筑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3.明朝建筑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明朝的建筑成就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5.我国住宅建筑的类型有哪些?
6.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有几种类型?有哪些特点? 7.元大都的布局与建设有哪些特点?
8. 北京四合院建筑的平面布局特点是什么? 9. 唐朝宫殿建筑有什么特点? 10.佛塔的类型及特点是什么?
11.举例说明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
12、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13、试简述春秋时期编写成书的《周礼·考工记》谈到帝王之都的设计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一段话的基本含义。
14、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发展大致有哪四个阶段?
15、中国佛教石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二、选择题
1、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A、宇文恺 B、李诫 C、蒯祥 D、也黑迭尔
2、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 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3、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 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D、安阳洹北遗址 4、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A、兆域图
B、西京长安图 C、平江府图
D、清明上河图 5、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青龙 B、白虎 C、朱雀 D、玄武
6、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城的风貌。
A、西汉长安
B、唐长安
C、北宋汴梁
D、明南京
7、我国宋代建筑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是指:()A、《营造法式》 B、《木经》 C、《冶园》 D、《工程做法》
8、下列建筑属于宋代建筑的是:()
A、小雁塔 B、摩尼殿 C、飞云楼 D、西安钟楼
9、目前我国保存有三城三河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地面城池的城市是()A、春秋淹城 B、曲阜鲁故都 C、燕下都故城 D、东汉洛阳
10、在汉朝,规定在皇帝登位()年开始营造皇陵。A、第一年 B、第二年 C、第三年 D、第四年
11、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是()
A、唐乾陵 B、汉文帝灞陵 C、汉武帝茂陵 D、宋裕陵
12、下列属于道教建筑的是:()
A、洛阳白马寺
B、武当山建筑群 C、天龙山石窟 D、安徽九华山建筑群
13、浙江普陀山供奉的是()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 C、地藏菩萨 D、观音菩萨
14、山西五台山是()菩萨的道场。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 C、地藏菩萨 D、观音菩萨
18、四川峨眉山是()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 C、地藏菩萨 D、观音菩萨
19、安徽九华山是()菩萨道场。
A、文殊菩萨 B、普贤菩萨 C、地藏菩萨 D、观音菩萨 20、()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
A、山西佛光寺大殿 B、山西应县木塔 C、蓟县独乐寺山门 D、河北正定隆兴寺
21、有藏传佛教博物馆之称的是()
A、布达拉宫 B、普陀宗乘庙 C、雍和宫 D、席力图召
22、下列属于楼阁式塔的是()
A、河南嵩岳寺塔 B、小雁塔 C、苏州虎丘塔 D、云南大理三塔
23、天安门的屋项形式是()
A、庑殿式 B、歇山式 C、悬山式 D、复合式
四、论述题
1、试述中国古代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试述唐代建筑的主要特点。3、试述明代建筑的发展特点。
4、试述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5、试述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发展。6、我国民居住宅构筑类型与主要分布地是怎样的? 7、唐大明宫的主要有成就和特点有哪些? 8、试述宋代建筑的发展与革新。
中国建筑史练习题
1、什么是干阑建筑?P1 干阑建筑下层用柱子架空,上层作居住用,西南山区少数民族乃多采用这种建筑。有人认为这种建筑由原始社会的巢居发展而来。
2、什么是木架建筑?P1 木架建筑是有柱、梁、檀、枋等构件形成框架来承受屋面、楼面的荷载以及风力,地震力,墙并不承重,只起围蔽、分隔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民间有“墙倒屋不塌”之谚。
3、什么叫庭院?P7 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庭院是有屋宇、围墙、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
4、如何理解工官制度?P13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工官集制订法令法规、规划设计、征集工匠、采办材料、组织施工于一身,实行一揽子领导与管理。
5、《营造法式》的内容以及影响?P39 北宋时,在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质量。当时朝廷曾下令制定各种财政、经济条例,《营造法式》是其中之一。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
6、什么是土楼?P88 主要分布地:福建、广东、赣南等。是客家自三国两晋以来以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期为主,为逃避北方战乱而迁移南方的中原移民的住宅。土楼的种类、分布与客家民系的分布形态是一致的。客家由原来的麦作文化改为稻作文化,从而糯米、红塘是就地取材的最好凝固剂,这三种建筑材料和砂石、石灰一起,构筑成丰富多彩的各式土楼。
7、什么叫阿以旺?P90 主要分布地:新疆南部。
“阿以旺”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常见之一种,有三四百年历史,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所谓“阿以旺”,即是一种带有天窗的夏室(大厅),中留井孔采光,天窗高出屋面约40~80厘米,供起居、会客之用,后部做卧室,亦称冬室,各室也用井孔采光。
8、什么是楼阁式塔?P165 楼阁式塔是仿我国传统的多层木构架建筑的,它出现较早,历代沿用之数量最多,是我国佛塔中的主流。它使用了木建筑的柱、枋和斗栱,并且逐层向内收进。从结构上和外观上看,都已经是中国化了。南北朝至唐、宋是我国楼阁式塔的盛期。
9、什么是密檐式塔?P165 密檐塔底层较高,上施密檐5-15层,大多不供登临眺览,意义与楼阁式塔不同。有的虽可登临,但因檐密窗小,又不能外出,故观览效果远不如楼阁式塔。建塔材料一般用砖、石。
10、什么是经幢?P176 经幢是在八角形石柱上镌刻经文,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唐、宋开始。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组成。
11、什么是须弥座?P247 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如宫殿,坛庙的主殿等
12、什么叫支摘窗?P271 支窗是可以支撑的窗,摘窗是可取下的窗,后来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叫支摘窗。
13、什么是藻井?P272 藻井是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
14、中国木架建筑主流建筑类型,其内在优势有哪些?P1~2(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4)施工速度快;(5)便于修缮、搬迁;
15、穿斗式木构架、抬梁式木构架有什么区别?P3 相比之下, 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了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16、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什么?P5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简明”是指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而“间”则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人们只需观察柱网布置,就可大体知道建筑室内空间及其上部结构的基本情况。单体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
17、庭院的围合方式主要有哪三种?P8 一是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二是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三是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
18、中国古代建筑从哪些方面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P10(1)善择基址;(2)因地制宜;(3)整治环境;(4)心理补偿;
19、石窟从建筑功能布局可以分哪几种?P33 石窟建筑从功能布局上可以分为三种。
(1)塔院型:在印度称为支提窟,即以塔为窟的中心,将窟中支撑窟顶的中心柱刻成佛塔形象,这种在大同云冈石窟中较多;
(2)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较普遍;(3)僧院型: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其布置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小窟供一僧打坐,这种石窟数量较少。
20、宋代建筑有什么新的发展?P39~41 具体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
(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2)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3)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的发展;(5)砖石建筑的水平达到新的高度。
21、明代建筑的进步体现在哪些方面?P45~46(1)砖已经普遍用于民居砌墙;(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3)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斗栱的结构作用减少,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4)建筑群的布局更为成熟;(5)官僚地主私园发达;(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22、清代建筑有什么新的发展?P46~47 清朝是少数满洲贵族对各族广大人民的统治,封建专制比明朝更严厉,政治上、经济上的控制与压迫极为残酷。清朝同志的另一个特点是采取思想上、文化上的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1)园林达到了极盛期。(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西藏拉萨布大拉宫,既**喇嘛的宫殿。(3)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各地区各民族由于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建筑材料、构造方式、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形成居住建筑的千变万化。
(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5)建筑技艺仍有所创新。
一、简答题
1、什么是巴洛克,有什么特征?P173
答:“巴洛克”愿意是畸形的珍珠,衍义为拙劣、虚伪、矫揉造作或风格卑下、文理不同。18世纪中叶,古典主义理论家带着轻蔑的意思称呼17世纪的意大利建筑为巴洛克。特征:(1)炫耀财富;(2)追求新奇;(3)趋向自然;(4)城市和建筑,常有一种庄严隆重、刚劲有力,然而又充满欢乐的兴致勃勃的气氛。
2、巴洛克教堂形式新异不同体现在什么地方?P173 答:(1)节奏不规则地跳跃;
(2)突出垂直分划,用的是叠柱式,却把基座、檐部甚至山花都做成断折式,加强上下的联系,而破坏柱式固有的水平联系;
(3)追求强烈的体积和光影变化,墙面上作深深的壁龛;(4)有意制造反常出奇的新形式。
3、古典主义建筑理论它的进步意义是什么?P192
答:(1)相信存在着客观的、可以认识的美的规律,并对它的某些方面,特别是比例,作了深入探讨,促进了对建筑的形式美的研究;
(2)提出了真实性、逻辑性、易明性等一些理性原则,用简洁、和谐、合理等对抗当时声势很大的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任意和堆砌。
4、凡尔塞宫花园的艺术特点是什么?P195
答:花园是几何形的,中轴长达1km,笔直而宽阔。沿轴线有几个水池,设置着喷泉和飞瀑,点缀着雕像、台阶和假山洞,还有草坪和花畦。用一道横向的水渠来丰富构图。轴线两侧是茂密的树林,林间小径也是笔直的,组成几何图案。大道和小径都有雕像、柱廊、喷泉之类作对景。草地、花畦、水池等等都是对称的几何形,各色花草排成大幅的图案,连树木都修剪成几何形的。无论从规模上看,还是艺术特点上看,这类花园都被恰当地称为“骑马者的花园”。
5、洛可可的主要装饰特征是什么?P203 答:(1)在室内排斥一切建筑母题;(2)装饰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3)爱用娇艳的颜色;(4)喜爱闪烁的光泽;
(5)门窗的上槛,镜子和框边线脚等等的上下沿尽量避免用水平的直线,而用多变的曲线,并且常常被装饰打断。也尽量避免方角,在各种转角上总是用涡卷、花草或者缨络等来软化和掩盖。
6、十五世纪以后,西班牙建筑发展的特点是什么?P210 答:(1)宫廷建筑的规模很大;(2)继续建造天主教堂,并采用哥特式;(3)“银匠式”建筑装饰风格。
7、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的构造艺术特点是什么?P226
答:借助于中央帐篷顶的轴心作用、平台的衬托、总轮廓的紧凑和部分间的契合、风格一致。
8、欧洲园林又哪两大类?P178
答:分为多层台地式和意大利的巴洛克式园林。
9、巴洛克式教堂在壁画、雕刻的建筑性又什么特点?P175 答:壁画:(1)喜欢玩弄透视法,制造空间幻觉;
(2)色彩鲜艳明亮,好用大面积的红色、金色、蓝色等,对比强烈;(3)构图动态剧烈;
(4)绘画经常突破建筑的面和体的界限。雕刻:(1)渗透到建筑中去;
(2)有些雕刻的安置同建筑没有确定的构图联系;(3)雕刻的动态很大;(4)雕刻常常是自然主义的;(5)雕刻渗透到绘画中去。
10、法国古典主义建筑主要成就影响是什么?P200
11、欧亚封建社会在建筑发展中有何差异?P281
答:(1)欧洲在中世纪完全处于封建分裂状态,而在亚洲,虽然也普遍存在封建分裂的现象,但在各地,先后都建立过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大帝国;
(2)欧洲在中世纪有集中统一的天主教和正教的教会统治,而在亚洲,除了7~8世纪的阿拉伯哈里发国家实行政教合一体制之外,没有这种教会统治;
(3)西欧许多城市利用封建分裂状态所产生的空隙,发展了独立的政权,市民文化高涨,并且孕育了资本主义关系,而在亚洲,城市从来是中央集权政府下官僚统治的据点,没有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因此,市民文化的思想水平就很低。
12、中国明清园林和日本回游式园林在手法上有什么差异?P355
答:主要差别是日本园林中建筑物的比重弱。中国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有金壁辉煌的建筑群形成轴线;小型私家园林,廊庑馆阁同园林相穿插,彼此衬托,融合在一起。日本则不然,除了点景的茶亭之类,很少有建筑物。
其次是用石的不同。比起中国的假山,日本的更少斧凿痕迹,更富有想象力,更多真实的野趣。
13、十九世纪中后期,欧美建筑发展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280
答:主要矛盾表现为:需要大跨度的室内空间,需要很快的施工方法,需要经济实惠。
14、印度婆罗门教的庙宇的造型观念是什么?P304
7.中国史复习资料 篇七
一、考情分析
二、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1】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播放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女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演讲的视频。
教学过程:屠呦呦演讲的主题是什么?(答案: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一改平常复习课的单调乏味,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提问屠呦呦演讲的主题指出,中医药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典范,承载着华夏几千年历史的厚重。但是学生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可能只有四大发明印象,而教师想从多个角度向大家呈现这段历史。
【步骤2】教科书中的历史:游戏抢答
教学过程:询问学生学案复习情况如何,并通过“大家来找茬”游戏检测基础夯实情况,并提问北宋时期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的原因,强调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
【步骤3】教科书中的历史:归纳特点
教学过程:指导学生看四大发明外传的线路,总结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大特点即长期领先于世界。其实四大发明只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冰山一角,指导学生浏览人教版古代科技成就摘录,并总结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其他特点。
过渡:中国古代科技的璀璨成就,确实让华夏子孙倍感骄傲。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一直长期领先呢?我们说了不算,看看名家如何看?
【步骤4】名家眼中的历史:探究四大发明对中国、欧洲的影响差别
教学过程:小组合作探究古代中国科技是否真的一直领先于世界和四大发明对中国、欧洲的影响差别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三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药吃。
———鲁迅《电的利弊》
思考:四大发明对中国与欧洲的影响有什么差别?
误区点拨:切不可认为四大发明没有对中国产生任何积极影响。教师举例说明活字印刷术对中国宋代书院发展、宋明理学世俗化的贡献。
【步骤5】名家眼中的历史:对比古代科技前后发展的差距
教学过程:为什么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没有给中国带来像欧洲一样的社会变革呢?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通过表格数据分析拓展思维。
材料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问题:对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前后差距?
分析思路:通过材料横向、纵向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在1500年之后中国科技发明明显丧失数量优势,1500年前后中国处于明朝,西方正在进行新航路开辟、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兴起。中国明朝科技成就的落后是明清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一个缩影,进而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探究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步骤6】讲练结合提升能力:2014年全国Ⅰ卷40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6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其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分析思路:1.指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得出宋应星和牛顿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和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通过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来引导学生答题: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是取得不同成果的有利条件,科技不同命运要考虑各自的时代背景。2.指导学生按照“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组织答案。
过渡: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日益落后于西方,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为此我们感到十分痛心。但是学习历史的目的并非苛求或埋怨古人,更应该是以史为鉴,那当下的中国是什么情况呢?
【步骤7】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解读新颖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专利制度的建立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有显著影响。研究统计,《专利法》出台后的200年里,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1630年,英国最先获得蒸汽机的专利;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680~1689年,登记了53项发明专利;1690~1699年,登记了102项发明专利;1700~1759年,登记了379项发明专利。
由于有专利制度作保障,很多富人投资各种发明创造,这为新发明的市场化提供制度保证。韦伯说,若无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
———摘自《中国周刊》
问题:新解“李约瑟之谜“,即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步骤8】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解读新颖材料
未来的历史:复习小结———升华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要点式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课内容,即古代中国科技基本概况,古代科技的特点对比,古代中国科技对中国和欧洲的影响(难点一)。讲练结合突破本课难点之二明清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和明清时期东西方科技区别的比较,新解“李约瑟之谜”。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对中国古代中医药的肯定。正如毛泽东所强调的“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而以古代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国科技成就能否在未来推动中国崛起,就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奋发有为。最后我们一起诵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去感受那份责任与担当。
上述教学设计主要从四个板块构建复习框架,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联系屠呦呦获奖,进行情感升华;最后通过屠呦呦错失青蒿素专利和“李约瑟之谜”启发学生思考:中国当下正在迅速崛起,中国又该如何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呢?我们历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反思,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与考查日益凸显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论从史出的能力,这对一线教师和学生是巨大的挑战。文章以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一轮复习在坚持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强化教材的整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注重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8.《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漫议 篇八
杨先生是史学史界前辈,是我导师仓修良先生最为尊敬的先生,自然也是我最尊敬的先生。乔治忠先生是杨先生的嫡系传人,也是我尊重的先生。朱洪斌博士则是近年认识的新朋友。从1987年出版第1册,至2013年出版包括第4册在内的《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此项工程前后长达26年之久。2005年,我曾写过《史学的时间定位法》,对中国史学编年的产生、结构、影响及不足、前瞻有一个初步的思考。又考虑到关于杨先生的编年之书,已经有多篇书评。所以,这次重新读《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想用问题意识写一篇书评,而不是传统的优缺点归纳式书评。
替中国史学作编年,始于杨翼骧先生。此前中国,只有“历史编年”,没有“史学编年”。在几位史学史研究“大家”中,也只有杨翼骧先生一人敢用编年之法,从头到尾梳理中国史学史。这样的定位,想来不会有人怀疑。杨先生为什么要作中国史学编年,他何时想到作编年的,这些问题,《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没有点明。此书只有一个凡例,没有详细交待编纂过程及心得。直到后来的回忆录中,才明确说是1942年当北京大学姚从吾教授中国史学史课助教时。姚从吾要求杨翼骧帮助他抄录中国史学史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杨翼骧萌发了编《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的念头。40年代,正是中国史学史学科基础建设初期。史学资料编年这个选题,在那个时代,绝对是前沿性课题。杨先生真正付诸实践,是50-60年代之事。70年代,整个中国学术界都若存若亡,专书的编纂自然不可能。到了80年代初,中国史学史编纂大盛。作为中国史学史一大家,杨翼骧自然也想留下一部中国史学史著作,但从影印的《杨翼骧先生中国史学史手稿存真》(2013)来看,这项著述工作远未完成,他的兴趣重点在于中国史学史编年。1982年编纂完《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之后,杨先生即开始了《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的编纂工作。
杨先生早年发表的论文《三国两晋史学编年》(1957)、《南北朝史学编年》(1964),此中称“史学编年”,但到成书时,却称《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多了“资料”两字。何以如此?杨先生曾口头解释说,他推崇李焘的《续通鉴长编》,注重于资料的考辨,而非一般的编年记事,故加上“资料”二字。
杨先生的史学编年,是从三国魏晋南北朝史学开始的。何以如此?这与受梁启超影响是分不开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过去之中国史学界》有“两晋六朝百学芜秽,而治史者独盛,在晋尤著。……而我国史学界亦以晋为全盛时代”一语。梁氏先知先觉式的这一判断,就成了杨氏实证研究的直接动因。1939年9月,杨翼骧到西南联大历史系复学,开始大量阅读有关中国史学史的书籍资料,写出了《晋代的史学》。此后他教授中国通史,也以治中古史前期为主。1956年,出版《秦汉史纲要》。由于对六朝史及其史学有深入的研究,所以1987年出版的第一册,学术研究分量特别重。且先秦至五代时期,中国文献尚处手抄本时代,史学作品多失传,后人于失传作品的研究不足,故其考订与梳理工作尤有价值。
两宋时期,中国进入文献刊刻时代,流传下来的史学作品比较丰富,即使失传的作品,也多有书目、序跋资料存世,所以,两宋史学资料编年的工作难度不算太大。惟此时杨先生大病数年,故第2册直至1994年才出版。这一年也出版了林平的《宋代史学编年》。这是一部大事记式的编年,学术价值自然难与杨先生之书相比,杨先生的第二册,史料价值、学术价值更高。
一个人要想做遍整个中国史学史,是相当困难的。道理很简单,一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可能样样通,必然会有相当多的知识盲点。唐以前,是杨先生的长处,越到后来,盲点会越多。其二,年轻时可以做这种工作,轻车熟路;年老时一人做通代编年,则会力不从心。其三,唐宋以前中国史学与唐宋以后中国史学情况也不同,前期作品数量少,传世更少,故只需借助目录、正史就可以做全了。后期则相反,作品多,传世多,文集多,必须阅读原著,仅目录、正史这种第二手资料,显然不够。我们可以看到,到第3册时,杨先生的身体状况、知识结构、编纂模式,均面临了挑战。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清代卷的出版虽晚了些,但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学术意义。它的出版,圆了史学史界一个多年的中国梦。2013年10月底参加南开大学以“中国史学史的基础建设与学科前沿探索”为主题的纪念杨先生的学术会议,读到此书,大家倍感高兴。乔先生师生的精心编纂,豪华的大开精装本,商务印书馆在出版界的位置,这些大大提升了其书的学术品位。
至于此书内容选择上的得失,须由各断代史学的专家来评判。区分官修与私修,尤其侧重官修,这是《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的一大特色。自从学术史学兴起,学界往往侧重私修独断作品,而忽视官修集体作品。《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于前三册有较多的增加、调整、订正,尤其是明代部分,确实增加了许多新知识、新材料。为先师续书、改书、出书,极易招致非议,乔先生师生目前的做法算是成功的。清代部分,是乔先生研究的强项,相关的成果也有一些,自然不在话下。至于晚清部分,据相关专家的初步翻阅,认为仍有一些遗漏。这样的意见是难免的,因为每人的知识结构、选择旨趣不同,选择永远会受人批评。不过,在中国史学各断代专题研究已经十分深入的今天,如何借鉴前人的成果,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史学编年工作,如果从50年代算起,已经有了近60历史。如何进一步提升其编纂水平,这是一个值得学界思考的话题。我以为,可以考虑加上更多的图像资料。虽然有图以后,篇幅会增大。但这样的工作有意义的。可以有检索,补上人名与书名索引。这是西方学界的惯例,作为学术性工具书,这样的工作不可少。大陆的图书出版,最大的问题是节约纸张,不想扩大篇幅。图一时的节省,麻烦了几辈子的读者。这显然是缺乏服务意识的中国人所特有的现象。按照市场经济,图书的编纂,应该遵循麻烦作者一人,增加出版成本,方便读者众人。出版是短时的,使用是长期的,是几辈子的事。不能图一时的省力,做影响读者几辈子的事。要注明版本出处。一部书,不同时期的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卷帙及不同的序跋资料。新进的研究生读编年之书会遇到一些困惑,不知道这些作品是否还存世。在内容的排版上,也应有所讲究,使用大小不同的字体,让读者更加醒目。当然,这样的想法见仁见智,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考虑。暂且提出来,供学界思考。
【中国史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中国旅游地理复习资料06-30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07-15
中国电影史复习资料09-01
中国新闻史复习复习资料07-28
我的梦·中国梦资料09-09
中国革命烈士的资料10-09
中国古代文学复习范围10-16
中国教育史复习重点06-30
中考中国近代史复习08-10
中国美术史复习材料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