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024-07-11

mooc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共9篇)

1.mooc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篇一

论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意义

党的历史经验是宝贵的财富。重视并善于成功地总结历史经验 ,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围绕着 “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如何推动发展” 这一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无疑对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当数可持续发展,既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抗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还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反之则应予摈弃。

一、什么是发展:发展应当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1、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发展

党的十三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这样 ,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就由四个现代化发展到了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全面的现代化 ,它已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和物质技术的进步 ,而且包含了政治和文化层面的内容。这表明 ,我国已经把民主、文明与富强一起提升到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层次。党的十六大报告 ,第一次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一任务的提出 ,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进一步发展为四位一体。胡锦涛指出:“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全面发展。这表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按照四位一体的布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2、发展应当是协调的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 ,过分强调经济发展 ,忽视其他领域发展、违背协调发展的做法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并不鲜见 ,造成了近年来社会发展失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在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突出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3、发展应当是可持续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保持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相和谐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2010 年中长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明确提出中国在第三步发展战略中要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江泽民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性循环。” 他还说:必须切实保护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 ,还要为子不能吃祖宗饭 ,断子孙路 ,走浪费后治理的路子。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央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持续发展问题。胡锦涛指出:经济的增长 ,但不能把经济发展简单地增长。要充分运用我国的体制资源然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国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 ,推动经济阶。同时 ,发展又必须是可持续的保证实现我国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并不能等同于发展 ,必须彻底转变长方式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坚持走生产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为什么要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对发展的价值定位:发展才是硬道理对中国这样 “人口多 ,底子薄” 的发展中大国 ,显得更为重要。邓小平指出: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 ,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 他还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阐述了加快发展的重要价值 ,指出: “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 ,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 ,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 ,又再三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要抓住有利时机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 ,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

2、从执政党兴亡的高度对发展的价值定位: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个政权也好 ,一个政党也好 ,其前途命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不能赢得最广大人民的持 ,就必然垮台。” 因此 ,中国共产党 “要承担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 ,必须始终紧紧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把坚持党的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落实到发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群的根本利益上来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人的面发展”。紧紧把握住这一点 ,就从根本上把了人民的愿望 ,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质 ,就能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 ,使民富国强要求不断得到实现。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展 , “离开发展 ,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

三、如何推动发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必须大力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为推动发展提供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是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根本不可能的。胡锦涛指出: “我们党执政 ,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 ,如何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是党执政以后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 30 年来 ,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向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未来 ,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复杂的困难和矛盾 ,遇到的困难也一定会比预料的多。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 ,首先必须确立宏观性的战略思维 ,提高我们党指导和驾驭全局的执政能力。其次必须确立协调性的辩证思维 ,提高我们党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再次必须确立可持续性的前瞻思维 ,不断提高我们党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2、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推动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这种社会变革的牵引 ,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不断产生飞跃。30多年的国门开放 ,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进程的自觉流动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具有时代性、国际性和先进性。事实证明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 ,这一巨大成就凝结着自主创新的贡献 ,但总的来说我们在关键技术方面的自给率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特别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 ,但这一高速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能源以及其他资源等要素驱动。如果长此以往 ,发展的优势将减少 ,发展的活力将下降。因此 ,要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就应当把自主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未来的重大战略 ,使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素质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

3、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为推动发展提供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是我们党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 ,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结合 ,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这条道路有两个最鲜明的特点:其一 ,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它始终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强调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其二 ,它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 ,即它是切合中国实际、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历史的经验和发展的趋势都表明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就是要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发展的规律性和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走城乡及地区差距趋于缩小、经济社会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互促的发展之路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 ,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努力保持人的发展与自然演进的永久和谐;就是要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友好相处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为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从而不断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和发展。

2.mooc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篇二

热泵热水器, 简称HPWHs (Heat Pump Water Heaters) , 是采用热泵方式 (逆卡诺循环) , 从外界环境中吸取热量来加热水的一种装置。根据热源的不同, 热泵热水器大体分为3类, 从空气中吸取热量的称作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从水中吸取热量的称作水源热泵热水器, 从土壤中吸取热量的称作地源热泵热水器。由于水源热泵热水器需要有充足的水资源, 地源热泵热水器则需要复杂的地埋管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 而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只要有空气和电源就能制热水, 安装方便, 且要求较低, 因此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商用和家用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 热泵热水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在世界范围内来说, 热泵热水器其实算不上是一个新名词。早在上世纪70年代, 欧美和澳洲已经开始了热泵热水器的使用。但是在中国,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 热泵热水器才以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从那以后, 热泵热水器开始了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在21世纪初, 直到2004年之前, 热泵热水机在中国主要处于推广阶段。当时, 热泵热水机对于国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的事物, 而当时热泵热水器的制造商还处于起步阶段, 实力比较弱, 因此, 热泵热水器推广步履维艰。

2004年, 行业巨头美的率先加入了热泵热水器的行列。美的的加入, 为热泵热水器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活力。美的凭借知名的品牌和强大的销售网络, 迅速将热泵热水器的发展推入了一个小高潮, 并奠定了美的在热泵热水器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

2006年以后, 行业内更多实力强大的企业相继进入热泵热水器行业, 热泵热水器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 一批专业热泵热水器生产企业也开始崭露头角, 这些企业不象美的等空调企业一样把热泵热水器作为空调产业的一个附属产品, 而是专注于热泵热水器的制造,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热泵热水器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

2008年, 商用热泵热水器国家标准《GB/T 21362-2008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及家用热泵热水器国家标准《GB/T 23137-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热泵热水器》相继出台, 热泵热水器的设计、生产、销售等都已经有法可依, 标志着热泵热水器产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

2010年, 美的热泵热水器销售进入亿元级别, 这大大刺激了行业内的其它巨头, 这其中, 有传统的热水器品牌, 如A.O.史密斯等, 也有国内的行业巨头, 如格力、海尔等, 这些企业纷纷在热泵热水器行业投下了巨资, 大力研发, 这在客观上刺激了热泵热水器技术的发展, 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产品。

2011年, 经济危机的影响开始在空调行业显现, 尽管有政府的接二连三的政策扶持, 但是之前的高速发展已经后劲不足, 传统的空调行业已经略显疲态。但是热泵热水器这个新兴产业虽然也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但是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成为热泵空调产业内的一朵奇葩。

到了2013年的今天, 热泵热水器行业的发展仍旧非常迅猛, 整个行业也在朝着一个健康向上的方向前进。最新的热泵热水器能效标准的实施, 这也表明, 市场对热泵热水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3 热泵热水器的行业现状

热泵热水器在短短的十年,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根据产业在线的统计数据, 热泵热水器的销售额呈现出跳跃式的增长, 如图1所示。

在热水器市场中的占有率方面来看, 热泵热水器的市场占有率依然比较小, 传统的热水器仍然处于强势地位。

但是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持续消耗, 资源价格的不断上涨, 有着环保、节能、安全、舒适等特性且受政策扶持的热泵热水器的占有率必将持续上升。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 欧盟已经通过决议, 2013年起, 不再允许出售、新增使用电热水器, 澳洲也出台新规, 从2013年起, 热水器只能在太阳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和天然气热水器中选择, 不能使用电热水器, 这些新规或迟或早回影响到中国。

目前来说, 国内的虽然没有禁止电热水器, 但是都出台了很多政策, 扶持新兴的空气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热水器, 对使用节能热水器的用户给予相当可观的补贴, 这些新规新政都表明, 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有着光明的前途。

4 空气能热水器的发展展望

目前的空气能热水器主要分商用和民用两种, 作为热水器市场的新兵, 热泵热水器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也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缺点, 也有很多劣势, 比如空气能热水器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目前产品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等等, 这些缺点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到鸿沟, 但同时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是指引热泵热水器行业发展的方向标。

在可预见的未来, 热泵热水器的技术发展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历数这些新技术, 我们会对热泵热水器的明天更加期待。

自然冷媒的应用, 解决了环保问题, GWPH和ODP都非常低的冷媒技术正在飞速发展, 如R744、R290等等;变频技术的应用, 保证变负荷情况下的稳定运行;喷气增焓技术的应用, 解决了超低环境温度下空气能热泵热水器能力衰减的问题。当然, 还有很多技术细节, 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去努力完善。

5 总结

热泵热水器尤其是空气能热泵热水器在十数年时间内在热水器市场站稳了一席之地, 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旧在迅猛的发展, 相信随着公众对热泵热水器的认可度越来越高, 热泵热水器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为中国的节能减排事业作出贡献。

摘要:热泵热水器从上世纪末开始, 在中国开始了蓬勃的发展, 在十数年的时间里, 发展到了数十亿的市场规模, 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广泛接受。本文主要回顾了热泵热水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对热泵热水器在过去的发展历程中的得与失进行了总结, 并对热泵热水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3.中国平安的发展历程 篇三

2006年

2006年8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收购深圳商业银行89.24%股权,取得一张全国性的中资银行牌照。尽管此前平安集团已控股平安银行(原福建亚洲银行),但由于种种政策原因,平安银行终究改变不了“外资银行”的身份。由于深商行拥有银监会授予信用卡业务许可,故收购深圳商业银行将为平安集团提供涉足信用卡业务的理想机会。

2005年

平安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平安健康险公司成立

2004年

2004年6月24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交易。公司股份名称“中国平安”,股份代号2318,目前市值已逾100亿美元。随后,中国平安相继入选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成份股,及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份股。11月,公司又因上市运作的上佳表现,荣获全球著名的《投资者关系》杂志(Investor Relations Magazine)颁发的2004年亚洲区“新上市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奖。

2004年2月19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平安与汇丰联合收购的福建亚洲银行正式更名为平安银行。同年,平安银行获准将总行迁至上海,并设立福州分行。

2004年12月1日,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通过中国保监会的验收,核准开业。同年9月,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准筹备。

2004年9月17日,中国平安全国客户服务及后援技术中心项目工程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银行卡产业园区开工奠基。

2004年11月10日,平安人寿行销支援管理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结合公司业务流程和IT业务系统,通过事件提醒、新闻公告、查询中心、行销支持、早会经营、互动园地六大模块,建立与实际业务运作紧密结合的网上专业服务平台,为营销队伍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援。

2004年12月11日—12日,在两年多建设和准备的基础上,平安IT系统成功完成了国内首次保险企业“IT灾难快速恢复”演习,此次演习共投入专业技术人员100多人,历时28小时,经过30多个机构用户验证显示,所有恢复工作顺利达标,标志着平安IT已经初步具备了应对重灾的紧急处理能力。

2003年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2月14日,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分业重组,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集团公司控股设立平安产险、平安寿险、平安信托和平安海外投资,平安信托依法持有平安证券股份。

服务迈向全球化。8月,中国平安将全球急难援助服务、急难援助特服电话95511全面升级,平安客户海外遇险时直拨平安95511,即可享受到专业、便捷的全球急难援助服务。这是国内首次实现特服号码海外直拨。

独家承保国内投资额最大的合资项目。2月,平安产险独家承保国内目前投资额最大的合资项目——中海壳牌石化项目一揽子保险,总保险金额超过31亿美元,保费超过1900万美元。

2002年

2002年10月8日,汇丰集团(HSBC)与平安正式签署《认购协议》,以美元6亿元(约人民币50亿元)认购平安10%的股份,公司资本实力进一步壮大。这是国内金融业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引进外资项目。作为战略投资者,汇丰集团还将在管理和技术方面与平安进一步合作。

2002年6月27日,继平安大学成立(工程奠基)之后,平安—LOMA学院正式成立,这是LOMA与其会员公司国际化合作创办的第一个学院。同月,平安与LIMRA合作,引进礼贤业务员甄选系统(LASS系统)。

2002年10月19日,平安信托投资公司新产品“卓越汽车消费贷款集合资金信托”面市,迅速销售一空。标志着平安信托成功迈出了通向高价值客户金融服务市场的第一步。

2001年

平安的集团改革方案正式获批,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月28日,平安金融大学正式奠基并获博士后工作站资格。平安首届中级管理干部培训也于8月31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圆满结束,此次培训人数达800多人,新时期公司的干部成长机制正式启动。

3月13日,平安首家推出团体退休金投资连结保险,填补了国内团体保险市场的空白。

2000年

平安3A客户服务体系初步建成。7月18日,平安全国电话中心95511在苏州开通,并力争三年内建成亚洲最大的企业电话中心;8月18日,一站式综合理财网站PA18正式启用,平安大步进入电子商务。

平安证券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增资扩股至10亿元人民币。

1999年

9月20日,原美国林肯国民集团副总裁斯蒂芬•迈尔正式加盟平安,出任总精算师及董事长高级顾问。

10月中旬,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电话咨询中心——平安 Call Center 项目将全面提升平安服务、销售和信息管理的手段和水平。同时电子商务项目也开始起步。

平安世纪理财在沪试销10月23日,中国大陆第一代投资连结保险——“平安世纪理财”在上海面世,该险种是中国保监会首次“会”的名义批准的新商品。

11月15日,平安被正式确认为江苏田湾核电站首席承保人。江苏田湾核电站是我国目前在建的最大的核电项目,平安获得39%的份额。

1998年

麦肯锡改革方案全面推出,平安在产、寿、证、投、内控、人力资源六大领域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改革,各项方案都已通过并进入实施阶段,经营管理各方面全面推选KPI指标体系。产、寿险小型机系统、证券公司SYBASE证券交易系统全面上线,使平安信息技术在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为平安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援。全系统精简机构和人员。1998年6月22日,“总公司组织和岗位设计方案公布会”召开,打响了全系统“消肿减肥”的揭幕战。总公司部门数从12个减为8 个,室建制数从51个减肥为26个,人员数量从327名减为238名。各专业公司和分支机构“消肿”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1997年

公司收购深圳足球俱乐部,开创了国内金融企业独家经营足球俱乐部之先河。经过一年的努力,平安足球队于11下旬提前一轮晋升甲A,展现了平安拼搏进取的精神。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初步构架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体系。全面实行稽核、审计双轨制;建立区域稽核中心;推行财务委派制;完善区域总督导制。

1996年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同意公司增资扩股,股本从15亿扩至25亿,公司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平安证券公司正式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平安信托投资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公司成立,使公司形成以产险为基础,寿险为重点,证券和信托为两翼,海外业务为补充的集团化架构。

1995年

公司募集定向法人股工作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公司资本金扩大到15亿元。全国推选产险、寿险、证券业务的营销体制改革,其中寿险营销业务成果显著。按《保险法》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实行了产险、寿险、证券、投资四大业务的统一管理、分业经营。完成了资产一体化改造工作,实现二级法人向一级法人的平稳过渡。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总公司成立财务工作委员会和电脑工作委员会,加上已有的保险业务审定委员会和投资贷款审查委员会,四大专业委员会已全部形成。

1994年

整个平安系统实施人寿业务与产物险业务分业经营、管理和核算的举措,推动了平安人寿险乃至整个平安保险的大发展。证券业务实施经营机制改革,大大增强了平安证券业务的竞争实力。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世界两大财团摩根财团和高盛财团参股平安,进一步增强了平安的经济实力,平安的管理水平上升到国际化水准。

1988-1993年

1988年3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文(银复〈1998〉113)批准成立平安保险公司,同时颁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这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地方性的保险企业。

1988年4月15日平安保险公司批准成立后,承保了第一笔业务,保户是深圳特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房地产公司,保额为3072.1万元人民币,收入保费43998元人民币。

1988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深圳人行(88)深人融管字75号文《关于对平安保险公司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的意见的函》,同意设立分公司,这是平安保险公司在特区外设立的第一家分公司。

1992年9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文(国办函[1992]93号)批准平安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并同意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办理法定保险和国营企业、三资企业的保险业务以及各种外币保险和国际再保险业务。

今天的平安:

中国三大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之一,以保险为核心的,涵盖证券、信托、银行的高度紧密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中国第二大保险集团,3000万优质个人客户,300万企业客户,2005年保险业务收入707亿人民币,2005税后利润42亿人民币,2005公司总资产3100亿人民币,2005公司股东权益380亿人民币;

平安业务:综合金融业务体系。

拥有中国金融企业中真正整合的、独一无二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集团实现品牌、IT、HR、计划和风险管理的集中统一;

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保险、信托投资、证券、银行)创造更多的便利和更高的效率。

其中:

平安信托投资公司

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7月2日,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2年2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重新注册登记,成为全国第一批获准重新登记的信托投资公司之一;2005年10月,平安信托进行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加到42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注册资本最大的信托公司;为客户提供基于下列本外币信托业务的产品:资金信托业务;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的信托业务;投资基金业务;公益信托业务;租赁信托业务;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中介业务;目前,平安信托代管理资产超过90亿元。

平安证券公司

1995年10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深圳,注册资本金为18亿元人民币,获得国家创新级券商资格;2005年,在中国股市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平安证券积极开发新产品,改善服务手段,降低经营风险,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高,正向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券商方向迈进;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客户对金融服务全方位需求愈加迫切,客户已不满足于单纯或者品种单一的投资渠道,因此对券商提出了更高的专业服务要求;平安证券将充分发挥中国平安的集团品牌优势,进一步打造先进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不断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完善服务手段,以专业的体系、专业的产品、专业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最大的价值。

平安银行

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平安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2月19日正式成立。平安银行将采用国际先进的商业银行管理、运作模式,引进国际先进的银行电脑操作程序,努力建设成为一家具有独特竞争能力、规范、稳健发展的商业银行。由中国平安与汇丰银行携手合作的平安银行,中国平安持有73%股份,汇丰银行持有27%股份。十年规划将成为中国第五大行。目前平安银行开办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驻华机构、香港、澳门、台湾在内地代表机构,外国人及香港、澳门、台湾同胞的人民币业务;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股票以外的其它外币有价证券;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办理国内外结算;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外币兑换;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提供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它业务。

中国平安荣获福布斯顶尖非国有企业第一

近日,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中文版发布针对中国大型非国有企业的2008 “中国顶尖企业榜”,中国平安首次入榜即荣列第一,这也是平安继入选《财富》“世界500强”并成为入选的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名之后,在非国有企业领域获得的又一个骄人荣誉。

2008年“中国顶尖企业榜”是福布斯连续第三年针对中国大型非国有企业进行的调查,并向读者推出了兼顾规模与效率的100家大型企业典范。其调研范围包括2007年销售额超过30亿元、主营业务在中国大陆的非国有企业。

“中国顶尖企业榜”排名根据候选企业在2005-2007三年间的回报率指标(总资产回报率、净资产回报率)、增长性指标(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和赢利性指标(销售利润率)进行加权计算,并根据企业过去3年的销售规模进行调整。此番入选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榜”是对中国平安三年来稳健经营和快速成长的充分肯定,也是继连续两年上榜《福布斯》上市公司前500强并蝉联该奖项中国非国有企业第一之后,中国平安获得的又一殊荣。

榜单方面有关负责人在总结今年的调研时指出,许多大型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都开始走多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而中国平安国际化的综合金融战略正是走在众多企业前端的典范。目前,中国平安正积极推进全球化的资产配置战略,并将继续加大海外资产管理业务的拓展力度,力求打造“以保险、银行、投资为三大业务支柱的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

另外,联想控股和日照钢铁也分别位列榜单第二、三位。

4.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 篇四

摘要:公关是什么?为什么中国要引进公关关系?公关关系在中国的发展?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将揭开公共关系在中国的神秘面纱,以飨读者。

关键词:公关关系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一.公关到底是什么

公关到底是什么?众说风云,不同的学说不同的著作有着不同的定义,对此,作者结合了主流学说(管理学、传播学、关系学)的介绍下了一个简洁的定义:“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运用有效的传播手段,使自身适应公众的需求,并使公众适应组织发展需要的一种思想、政策和管理职能。”[1]

二.我国引进引进公共关系

(一)公共关系的重要性

(1)公共关系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涉及政治、经济、金融、旅游、文化、传播等领域,服务于各行各业,包括:一般公共关系咨询、调查研究、为企业决策做参谋,协助客户与有关的公众联络及建立业务关系;为客户撰写新闻稿件,为企业搜集和汇编有关新闻报道、市场信息及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情报;为客户设计公共关系广告,协助客户推广产品;为客户制定销售计划,组织大型会议;为客户设计、编制和印刷企业公共关系内部刊物和外部刊物,为客户制作影片、录像及其他试听材料;培训公共关系人员和传播媒介人员;等等。

(2)市场经济渗透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政治上的、经济上的、文化上的、科技上的等领域,加上信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使得国际化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此,全球化经营业的企业十分重视树立国际信誉的形象,一些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关公司更是把公关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来抓,通过一系列成功公关案例策划和危机处理,树立了公司高效、公正、专业化和优质服务的全球形象,吸引了公众的眼球、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使得公共关系成为全球焦点。

(二)中国与公共关系的接触

早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时期,现代公共关系便已经传入台湾和香港并得到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香港地区,一些跨国公司在其分公司内部设立公共关系机构,聘用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公共关系工作,他们开展的公共关系活动一般具有比较高的水平。此后,企业、酒店和宾馆纷纷设立了自己的公共关系部门,社会上涌现出一批公共关系专业公司,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公共关系以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在香港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公共关系在港台地区的健康发展,为其传入中国大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公共关系这种新兴的职业开始被中国的企业所接受。

三.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一)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布局:公共关系传入大陆后,呈现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由城市向村镇、由企业组织向事业单位、由服务行业向工业企业、有外资企业向国有企业、由企事业组织向政府各部门逐步发展的格局。

(二)公共关系在内地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

(1)1981-1991:萌芽和普及阶段 国门的打开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使得现代公共关系这一新生事物得到迅速传播。在此期间,出现了第一个企业公关部、第一家专业公关公司、第一个地方公关组织以及第一份公关刊物。

(2)1991-2001:专业和职业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体制的逐步完善,促使公共关系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1991年4月CIPRA成立以后,遵循“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的八字方针,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积极推进中国公关业的职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设

立了两年一届的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举办两年一次的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进行行业调查和行业工作研讨会,在全国范围开展公关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这些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本地公关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加入我们这一行业。随着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认知的提高,中国公关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一些重大的公关事件的发生为里程:

1984年4月28日,北京长城饭店在其美籍公关部经理的策划下,把美国总统访华的答谢宴从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搬到了刚刚开业的北京长城饭店。来自全世界各地的500余名记者把里根连同长城饭店一起推销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984年,广州的白云山制药厂率先挂出了国内第一块国有企业公共关系部的招牌。白云制药厂的声明也随着其赞助的足球赛事和收购的歌舞团的南征北战而威名四播。

1984年,全球最早成立(1927年)的世界第二大公关公司伟达公关(Hill & Knowlton)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该公司亚洲地区经理认为在中国首都没有公共关系机构是不可想象的。1985年1月,深圳总工会举办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家公关培训班。公关的左右开始为企业所重视,成为了企业战略的组成部分。

1985年8月,世界上最大的公关公司博雅合资新华社下属的中国新闻发展公司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共关系公司。

1985年9月,深圳大学首先设立了公共关系专业,开设公关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从此公关进入高等学府的讲堂。到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把公共关系列入行政管理、工业经济、新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

1986年11月,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公关课题组编著的我国大陆第一部公共关系专著“公共关系学概论”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

1991年4月26日,中国国际公关协会在北京成立,前任美国大使钱泽民任会长,并提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宗旨和“知道、协调、服务、监督”的工作方针。1991年,伟达公关受中国政府所聘,负责在美国国会游说,争取美国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成为第一家服务中国政府的外国公关公司。

1993年起,有中国国际公关协会主办了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每两年举行一届,至今已举办了五届。

1994年9月6日,“中国公共关系市场高级研讨班”在北京举办。同年“中国经营报”刊登“中国公共关系市场探索”专版,引起中国公关市场讨论热潮。

2000年12月3日,首届全国公关员职业资格统一考试进行,24个省市自治区的近7000人参加了初、中、高三个等级的公关员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公关作为一个专门职业被社会认可,公共关系也成为一个求职热点。

2002年,中国申奥成功、国足出线、入世成功使该成为了世界的中国公关年。2003年的公关最高奖项“环球杯”授给了北京2008奥运会申办委员会。

2003年,嘉利公关收购本土品牌博能公关,中国本土公关第一并购案诞生。中国公关业进入一个新的整合时代。[2]

(四)中国公关面临的新的发展

5.新中国的法治发展历程. 篇五

新中国成立62年,弹指一挥间,但缔造了一段辉煌的法治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该纲领提出:“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正式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国民党旧法统的灭亡。国民党旧法统的废除,宣告了国民政府政权的彻底终结,为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排除了障碍、奠定了基础。为了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治,我国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法律、法规。1954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诞生,奠定了新中国立国、治国的最根本的法律基础,也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新中国的法治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历经曲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确立法律的地位和权威。1982年宪法作出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律的地位和权威通过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与保障,并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指导下,我国现行基本法律相继出台。同时,为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还制定颁布了涉外经济法律法规。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又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使其具有了法律效力。一批民商、经济、行政、社会领域的法律法规相继制定。这一时期,我国共制定、修改法律190条,行政法规353条,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各个法律部门已经齐全,以宪法为统帅,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从此,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奋斗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所取得的一项极其重大的成就。一个以宪法为统帅和根本依据,部门齐全、数量适度、体例科学、质量较高、内在统一、外在协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与此同时,我国公民法律素质明显提高。

6.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历程 篇六

(一) 50年代后期——水墨动画的曙光期

50年代后期, 我国美术片处于发展初期, 美影厂对于动画制作从很多方面都进行了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剪纸动画、民间画动画、彩绘壁画动画都是当时的成果。这些动画方式通过“单线平涂”工艺都比较容易的实现了动画话, 而水墨画由于自身具有晕染、虚实变化的特点而难以实现动画化。1959年, 经过多年的研究的技术创新, 徐景达 (背景设计师) 和段孝萱 (摄影师) 取得了“青蛙跳水”黑白片段试验的成功。对于这一结果十分兴奋的美影厂决定根据此原理对一个整体故事进行分段实验, 并最终完成了一部时长10分钟左右的《水墨动画片断》, 此片一经推出并立刻受到了动画行业的肯定, 大家对其良好的视觉效果与流畅的表现形式赞不绝口。

(二) 60年代——水墨动画的成长期

1960年, 取自于齐白石笔下动画形象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问世, 此动画片一经问世并取得的世界瞩目的成绩。此动画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水墨动画, 开创了我国水墨动画的先河。

渲染是水墨画的关键环节, 渲染需要虚实既要分开又要紧密结合, 这样才能将动画表现的更有质感。比如:人脸的绘画应该是虚的, 这时就应当用淡墨;眉毛的绘画应该是实的, 应该用重点的墨。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动画工艺创新中, 经过反复实验, 钱家骏、段孝萱等人总结出了“大虚、中虚、小虚”的标准。按此标准绘画、拍摄出的画面能更逼真地表现出水墨画的质感。例如画蝌蚪, 黑蝌蚪就用小虚, 灰蝌蚪就用中虚, 尾巴都用大虚, 再运用多次曝光的方法拍摄。这一系列的水墨动画制作工艺后来被评为国家发明奖, 并被列为“国家机密”。

以李可染先生的名画《牧童与牛》为原型基础的《牧笛》与1963年诞生, 此片与《小蝌蚪找妈妈》相比, 无论在艺术还是在技术上都更上一层。整部作品借鉴了《牧笛》原作中生动的牧童和水牛的形象, 并以中国绘画的传统色彩展示高山峻岭和千尺飞瀑的宏大气象, 打造了情景交融的至高境界。全片以音乐代替了对白, 使得即使没有对白动画也不显空洞, 充满田园特色的南方民乐笛子曲调更衬托了故事的背景与人物形象, 推动故事的发展。

(三)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80年代——水墨动画的璀璨期

上世纪80年代, 国画大师吴山明、卓鹤君, 曾应邀参与水墨动画片《山水情》创作。《山水情》堪称90年代商业化之前艺术动画的巅峰之作, 其之作精良程度, 从当时所作人物、山水设计便可见一斑。历经几部作品的进化演变, 《山水情》在山水、人物造型上, 可以说集之大成, 也更趋写意, 体现出尊者姿态。整部动画就像是一部慢慢展开的山水画卷, 从单帧画面或者背景看, 无疑都保持了传统水墨山水的艺术手法。从布局、透视, 到明暗、色彩、冷暖, “三远”的层次, 结合到现代电影语言镜头的摇移, 散点透视, 则保留在景深关系里, 绵延流传着山水长卷的观画习惯。从人物形象看, 线描逡染的效果, 不仅让人物天然具有脱离尘世的仙风道骨, 纤细漂亮的动作, 也显得极其柔和高雅, 体现出别样风范。景随人移打破固定地点视域的局限, 具有时空跨越性。种种充满了中国式的优美韵味, 出自传统水墨和影视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 在美学理念和表现手法的融合和碰撞。老一辈动画人满怀民族自豪感, 热情催生的中国动画学派, 显示了这个古老国家顽强的文明惯性, 在80年代后的商业大潮来临之后, 中国动画发展在美学与市场定位上都面临新的挑战。在当今的电影大工业时代, 回头看这一部分水岭意义的作品, 影片在琴声切切中, 抒发着传统文人的风气传承, 可以说从主题到制作过程, 《山水情》都是一个极具符号性的代表之作。

(四) 新世纪后水墨动画时期——三维水墨动画

三维水墨动画结合了传统水墨动画的意境和当前高新的三维动画技术, 是未来水墨动画的发展方向。当前三维水墨动画出现了一批制作精良的优秀的作品, 让人们对于三维水墨动画的制作充满期待。《气韵生动》《夏》就是三维水墨动画的成功代表作, 这两部作品都是都通过继承水墨动画特色, 并采用贴图材质及渲染方式制作而成。其中, 《气韵生动》的设计思路表现出了一种写意水墨画的大气蓬勃, 流动的线条、轻快的旋律与笔意苍劲而有力, 同时在画面留白之处, 运用书法、诗词和印章等来补白, 体现出了水墨画独特的审美风格, 再加上对摄像机的充分应用, 使得整体的构图效果准确到位, 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效果。而《夏》, 另一部应用三维软件———MAYA建模并渲染出中国最古老艺术的三维水墨动画, 凭借其古典高雅的中国元素、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以及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最终入选计算机图象技术的世界顶级盛会SIGGRAPH, 在世界动画界再次散发出令人惊叹的巨大魅力。

二、中国水墨动画的继承与创新

2008年前后, 中央电视台一部以水墨动画为承载形式的工艺公告片一经播出, 引发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反响, 勾起了人们对于七八十年代水墨动画的温暖回忆。同时人们也唏嘘不已, 当今水墨画也仅仅是以此种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 原汁原味的水墨动画在当先已经几乎绝迹。水墨动画的绝迹不仅是动画制作者的损失, 更是广大观众的损失, 让人不能不为之感概。在这里, 本人就对于水墨动画的继承与发展发表一些浅薄的看法。

(一) 水墨动画创作必须坚持以中国画为出发点, 传承水墨艺术精髓

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基础与起源, 水墨画在中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水墨动画继承水墨画的特色就继承了中国传统画的精髓, 具有其它动画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 遵循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原则, 中国动画制作者, 必须承担起延续中华文化的责任, 将水墨动画发扬光大。中国水墨动画前几十年的成功经验表明:水墨动画的成功不仅要重绘画技术, 更要重视中国文化;不仅要重笔墨绘画功力, 更要重视墨色材质变幻表现。当前, 水墨动画传承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缺乏优秀的水墨动画人才, 这种所谓的人才是指既具备专业美术技能, 又对中国千年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当前的动画制作者更多的学习的是计算机绘画技术, 而对于水墨绘画技巧则没有掌握, 更有甚者对此毫不了解, 这对于我国水墨画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水墨动画制作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与内涵, 坚持以中国文化为基础, 传承中国水墨文化精髓。

(二) 利用计算机制作技术创新技术

如今的数字时代, 计算机技术大行其道, 传统的胶片动画制作方法逐渐被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所取代, 中国的水墨动画片也应该利用计算机制作技术以全新的姿态展现给世界观众。数字水墨动画片的发展关键是要把水墨的意境、韵味跟计算机制作技术相结合。在数字水墨动画片中, 通过对水墨艺术中笔法的模仿、墨韵的渲染制作和意境的突出表现, 表达前所未有的虚拟水墨世界。数字水墨动画片还可以表达出传统水墨画无法表现的运动空间, 可以融合更多的元素、形式、手法进行创新, 这为数字水墨动画的发展创造了广大的空间。

此外, 水墨动画片作为视听艺术, 就要以影视创作规律为主导, 研究并运用水墨时空观念、画与音的协调、蒙太奇语言等电影制作要素.以演绎一出寓含中国艺术精神的水墨动画片。“计算机技术不仅是辅助动画制作的手段, 也使得动画的传播更为便利, 最重要的是.计算机技术还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动画形式”。运用数字技术制作水墨动画片, 不仅拓展了水墨艺术的表现语言, 还缩短了动画制作的周期、简化了动画制作工序, 这样水墨动画制作的成本大幅下降。这将有效的解决传统水墨动画片制作工序繁复的难题.有利于我国水墨动画的发展。

三、结束语

水墨动画凭借深邃的历史, 先进的科技, 必然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前景。当水墨动画兴旺之时, 一系列视觉经济都将因水墨数字化形式的成熟而为之一振。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绘画美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2.

[2]赵可恒.动画发展史[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7.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感悟 篇七

听完何熠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三次党课,我觉得只要是虚怀若谷而又奋发图强的人们,已经清晰知道。向中国共产党学习是一条成功之道。是一条务实之道,是一条富强之道。那么。到底向中国共产党学习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中共的“王道”。什么叫做王道?为人民服务就是王道!改革开放振兴中华就是王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王道!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清醒,对“文革”进行了拨乱反正,及时改革开放,充分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分,取长补短,使得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从党指挥枪起篇,以将革命进行到底结束,对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路线、纪律,以及不同时期的大事活动何老师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就像重温了一遍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对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流血牺牲换来新中国的胜利充满了感情,摆事实,讲道理,老师有理有据娓娓道来令人心潮澎湃和信服。

聆听此课,觉得,当今国家发展,第一,要牢牢掌握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国家未来要培养优秀的人才,国家的发展要依赖科技的发展,要坚决不移地走人才强国战略。党的执行力决定胜败,党制定的方针路线,一定要明确,这样的话,才让这个执行力有所保障,现在的党是一个成熟的党,不要再犯历史上的错误,这样的话,执行力出来,成功近了。共产党为什么走过90年历史了,都还充满着生机呢?因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共产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跟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而是为民某福,党是得民心的。所以,因为得民心,党得到了中国人民的信任,中国军队服从于党,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是执行力的核心。顾客就是上帝,这里的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要做出令人民满意的事情,要走另人民满意的道路,共产党永远是根植于人民的党,党所做的一切事情,有很多细节值得称道,细节决定完美,在党的领导下,党工作人员的严谨,一丝不苟。现在,我们国家发展了,经济上去了,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是,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我们的国家还有很多的矛盾,如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就业难等等,每个问题都可以领到社会动荡,所以,我们的党,应该继续保持谦虚,在成功的面前,看到问题,继续前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克服一切困难,在今年国家所遭遇的灾难中,国家政府合理地高效的救灾,归根到底就是团结。改革开放除了带来了经济的腾飞外,还带给了我们一个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所学的知识,以后要用于现实,因此,大胆的实践,是正确,成功与否的必经之路。

8.中国小品发展历程 篇八

10092603 夏鹏飞 671926 小品最初原本是戏剧学院的学生进行表演训练的戏剧小段,经过演变和改进逐步成为一门集表演、相声、音乐、舞蹈等诸多艺术交织的艺术形式,多以喜剧为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文艺事业的全面复兴,以及电视行业的飞速发展,小品逐渐成为了各种晚会的常客和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样式。更有甚者这样认为“一台好的综艺晚会的成功与否关键看语言类节目的质量,尤其是小品……”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小品已逐渐经历了由最初的摸索到后来的不断发展,再到今天的成熟的过程。期间更是涌现出一批大家熟悉并喜爱的小品演员,如陈佩斯、朱时茂、赵丽蓉、赵本山、黄宏等。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小品的内容以及表演方式也可以折射出当时的社会情况。下面给介绍一下各个时期小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些时代背景和代表人物。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这个阶段在1984年以前,之所以说这个阶段是萌芽时期、史前阶段,是因为在这个时期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文艺样式。同时,由于在起步阶段,不管是演员的表演还是作品的结构,都是十分不规范的、不成熟的,给人一种非常青涩的感觉。但是,当下面提到的几部作品出现时,小品就已经注定了它将在未来的中国文艺舞台上所占据的显赫地位。这一时期代表作有:《卖生豆浆的小姑娘》(1983年,表演者:岳红 从测等),《虎妞、阿Q逛长甸》(1983年,表演者:斯琴高娃 严顺开)、《吃鸡》(198

4年,表演者:王景惠)。

第二阶段:诞生时期。一般认为这个阶段从1984年至1990年,领军人物:陈佩斯,朱时茂。1984年央视春晚由陈佩斯、朱时茂合作的《吃面条》正式宣布了小品的诞生。陈佩斯作为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的儿子在电影方面已崭露头角,而朱时茂更是凭借谢晋导演的《牧马人》得到了许多的电影奖项,也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两位在电影界都小有成就的演员开始涉足小品,并且取得了不逊于在电影界的成就。尽管这一时期人才辈出,但是由于其里程碑式的作用,使得二位的领军地位始终无法撼动。

这一时期的小品创作虽比萌芽时期有所进步,但是依然不够成熟,剧本创作还有很多问题。这一时期的小品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戏中戏的形式较为多见,《吃面条》、《拍电影》、《主角与配角》都是如此,这也是剧本结构还不够成熟,还需要借力电影、话剧等其他文艺形式的表现之一。代表作主要有:《吃面条》(1984年)、《拍电影》(1985年)、《羊肉串》(1986年)、《胡椒面》(1989年)、《主角与配角》(1990年 表演者:陈佩斯、朱时茂)。

另外,这一阶段以及之前的萌芽阶段,由于小品刚刚起步,所以人们没有苛求作品的社会意义,更多的只是为了逗乐。但是有些多品也开始关注现实,如:《产房门前》(1987年

表演者:郭达、杨蕾、高兰村等);《芙蓉树下》(1987年

表演者:刘劲、壮丽);戏曲小品《狗娃与黑妞》(1988年

表演者:陈佩斯、小香玉);《懒汉相亲》(1989年

表演者:宋丹丹、雷恪生、赵连甲);《英雄母亲的一天》(1989年 表演者:赵丽蓉、侯耀文);《招聘》(1989年

表演者:笑林、师胜杰、方青卓、黄宏。)

第三阶段:发展时期,从1990年至1998年,领军人物:黄宏、赵丽蓉。1990年由黄宏等出演的《超生游击队》引起巨大反响,在同一时期,陈佩斯、朱时茂仍在奉献高水平的作品,赵本山开始在小品届攻城略地,赵丽蓉也已经显示了她的超凡魅力,郭达、蔡明也成为了不可小视的力量……但是,有了《超生游击队》,我们就完全可以不假思索地将这个领军人物的头衔给黄宏。这个小品的成功不仅得力于其本身独特的幽默性,其对社会热点话题的关注,对社会特定阶段的特定人群的自嘲式的黑色幽默的讽刺,使它成为了一个符号,不仅是小品史上的符号,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符号。这也说明,从这一时期开始,小品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现实,它的教育意义和宣讲意义也开始越来越被重视。所以,小品在经历了长时期的自由时期后,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瓶颈的限制。其代表作主要有:《超生游击队》(1990年)、《手拉手》(1991年)、《秧歌情》(1992年 表演者:黄宏、宋丹丹);《难兄难弟》(1990年)

表演者:黄宏、严顺开; 《擦皮鞋》(1993年

表演者:黄宏、魏积安);《打扑克》(1994年获当年“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小品类一等奖。

表演者:黄宏、侯耀文)。

恐怕只有赵丽蓉老师的作品才会如此频繁地要在表演者之后加上“等”,因为这一时期赵丽蓉的所有作品可以称作是小品中的大片,每个作品都要有十几人甚至几十人来共同表演,足见其在当时小品届的显赫地位。把赵丽蓉当作这一阶段的领军人物,绝不仅仅是因为其作品的丰硕,恰恰相反,其作品数量并不占优势,而在这个阶段能称得上精品的也只有《如此包装》、《打工奇遇记》两个。但是,仅仅凭借这两个作品,加上之前的《英雄母亲的一天》、《妈妈的今天》等众多作品对其实力的展现,再加上其年高德劭的独特地位,足以让赵丽蓉成为中国小品届的灵魂人物,其影响力甚至可以波及到今天。由于年龄的原因,我们在看到赵丽蓉精彩的表演的同时,也看到了她在表演上付出的比他人更多地辛苦。在《如此包装》中练跳舞、在《打工奇遇记》中练书法、在《功夫令》中练功夫,而到了1999年她生命中的最后一个作品《老将出马》中,又练起了英语,甚至是英文歌。我们看到了老人在艺术上的不懈追求和认真态度,看到了她对于观众和舞台的无限热爱。仅凭这一点,她就可以当仁不让的成为中国小品届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她的这个地位直至今天也无人可以取代。其代表做主要有:《如此包装》(1995年

表演者:赵丽蓉、巩汉林等);《打工奇遇记》(1996年

表演者:赵丽蓉、巩汉林、金珠等);《功夫令》(1998年

表演者:赵丽蓉、巩汉林等)。

同时期其他优秀作品有:《相亲》(1990年

表演者:赵本山、黄晓娟);《大米"红高粱》(1990年

表演者:郭达、杨蕾、吴刚);《警察与小偷》(1991年

表演者:陈佩斯、朱时茂、魏积安、蔡明、巩汉林);《小九老乐》(1991年

表演者:赵本山、杨蕾);《我想有个家》(1992年

表演者:赵本山、黄晓娟); 《妈妈的今天》(1992年)

表演者:赵丽蓉、李文启、巩汉林;《姐夫与小舅子》(1992年)

表演者:陈佩斯、朱时茂;《张三其人》(1993年)

表演者:严顺开等;《桥》(1993年)

表演者:潘长江、黄晓娟;《哈罗!黄土坡》(1993年

表演者:郭达、蔡明)。第五阶段:成熟阶段,从1998年至今,领军人物:赵本山。这一时期可以被命名为“赵本山时代”。赵本山成为了赵丽蓉后中国小品届的又一个符号式人物。曾有人试图比较赵本山与黄宏谁是中国的小品王,但这显然是不用比较的,赵本山已成为了小品的代名词。许多人每年坚持看春晚就是为了看赵本山的小品。平心而论,在这些年赵本山的作品中,经常有不尽如人意的作品出现,他甚至在舞台上笑场,而且有时黄宏等人的作品的质量要超过他,但是赵本山却从未让历届春晚小品的一等奖旁落,这体现出了观众对于他的近乎溺爱的喜爱。但不管怎么说,赵本山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其从头到脚、甚至到标志性的帽子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令观众欲罢不能。赵本山有着天生的小品天赋,只要他往台上一站,不用说话,观众立即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与笑声。而他特有的良好的与观众互动的能力也是他的一大优势,这也让他受观众的溺爱具有了合理性。在这一时期,小品的创作模式、表演模式都已经成熟,但是却陷入了萧条的境地。小品最重要的舞台是春晚。但随着影响力的扩大,春晚越来越多地受到官方的关注。每届春晚的筹备也成为了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所以,这个舞台上的小品越来越注重宣传功能,讽刺功能则越来越淡化,娱乐功能也相对弱化。许多出于宣传目的的应景作品开始出现,春晚小品受到的抨击也越来越多。此外,多年来对于笑料、包袱的挖掘使得笑料资源出现匮乏,因此创作乏力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九十年代初期,小品在全国各地的各种晚会上遍地开花,而在这一阶段小品则几乎成春晚的专利,其他场合很难再看到高质量的小品作品。其代表作主要有《拜年》(1998年)、《卖拐》(2001年)、《卖车》(2002年)、《心病》(2003年)、《送水工》(2004年

表演者:赵本山、高秀敏、范伟); 《昨天、今天、明天》(1999年)、《说事儿》(2006年

表演者: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钟点工》(2000年

表演者:赵本山、宋丹丹);《功夫》(2005年

表演者:赵本山、范伟等);《同学会》(1999年

表演者:赵本山、范伟等)。

同时期其它优秀作品:《王爷与邮差》(1998年 表演者:陈佩斯、朱时茂);《回家》(1998年)

表演者:黄宏、宋丹丹; 《老将出马》(1999年)

表演者:赵丽蓉、巩汉林、金珠等; 《爱父如爱子》(1999年)

表演者:严顺开、凯丽、王景、李丁花盆》(2002年)

表演者:黄宏、凯丽;《足疗》(2003年)

表演者:黄宏、牛莉、沈畅;《都是亲人》(2003年)

表演者:蔡明、郭达、李文启、刘小梅;《兄弟》(2004年)

表演者:黄宏、程煜;《装修》(2005年)

表演者:黄宏、巩汉林、林永健; 《打工幼儿园》(2006年)

表演者:牛群、阎学晶、刘小梅等。

中国小品未来命运将如何

赵本山——“我有点害怕了,怕砸自己的牌子。1990年,从我第一次上春节晚会开始,14年没有间断过,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冲力,没有压力,现在完了,一想到春节晚会就哆嗦。” “春晚早晚会把小品逼死。”

范伟——“现在表演小品压力特大,怕失去观众,站在台上的感觉越来越不自信,有几十秒大家不乐心里就急。很浮躁,很功利。”

宋丹丹——“小品必然会走下坡路,是不是会灭亡我不知道,小品实在太难了,反正我是提前不演了。” 黄宏——“小品马上要完蛋

说起小品的生命力,全国政协委员黄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无忧虑,他说,小品的创作队伍、表演队伍、理论队伍都没有形成,现在已经没有人愿意来写、来演小品,“小品马上要完蛋!”

9.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篇九

(一) 高速铁路的定义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 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 公里以上, 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 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 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1]。

(二) 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背景资料

1964 年10 月1 日, 最高时速达210 公里的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开通, 标志着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诞生。此后, 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相继开工建设高速铁路, 促成了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到20 世纪90 年代初, 建成了3 216 公里高速铁路。高速铁路运营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促使欧洲在20世纪90年代再次形成了高速铁路的建设热潮。欧洲议会还批准了泛欧高速铁路网的规划, 规划新建线路12 500公里, 改造既有线14 000 公里, 形成连接欧洲所有主要城市的高速铁路网。到90 年代中期, 高速铁路在经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各国政府的认可, 开始大力发展。

(三) 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背景

我国自1876 年出现第一条铁路以来已经120 多年了。遗憾的是百余年来, 我国的铁路事业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来讲, 都是远远落后的。同其他国家比较, 我国的铁路在运营里程、运输效率、技术水准、装备质量等方面相差极远, 令人堪忧。改革开放20 多年来, 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对于交通运输的巨大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 铁路沦落成为了“瓶颈”产业。发展高速铁路不仅适合我国国情, 而且是我国铁路走向复兴的需要与选择。

二、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

1994 年, 我国第一条广州—深圳准高速铁路建设成功并投入运营, 其旅客列车速度为160 公里/小时~200 公里/小时, 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更主要的是通过科研与试验、引进和开发, 为建设我国高速铁路做好了前期的准备, 被称为我国高速铁路化的起点。

2012 年10 月8 日, 世界上首条穿越高寒地区的高铁, 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条高速铁路———哈大高铁开始全线试运营, 并于2012 年底正式开通。哈大高铁北起哈尔滨, 南至大连, 纵贯东北三省, 线路全长921 千米, 从哈尔滨到大连全程仅需4小时左右。2012年, 我国有1.3万千米时速达250—350千米的客运专线建成投产, 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 标志着中国铁路全面进入高速铁路时代[2]。

目前, 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达到11 028 千米, 居世界第一位, 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现在, 中国每天开行的动车组就有1 000 多列, 运送旅客约百万人次。中国用6 年左右的时间跨越了世界铁路发达国家一般需时30 年的历程, 形成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

三、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创新

(一) 工程建造技术

路基———突破了地基处理、路基填筑、线下构筑物刚度均匀化技术难题, 实现路基沉降变形收敛可控。

无碎轨道———突破了与信号轨道电路适应性、大跨桥上变形控制等技术难题, 掌握了无碎轨道大规模应用设计、制造、施工、精调成套技术。

桥梁———突破了900t双线整孔箱梁制、运、架, 大跨高墩等一批新结构特殊桥梁技术难题, 实现了工厂化、机械化快速施工。

隧道———突破艰险山区、复杂地质、江河水下修建隧道技术难题, 实现高速列车隧道内时速350km安全运行和交会。

客运枢纽———突破了过去交通方式分治、换乘不便难题, 实现了空间换平面, 城市轨道、公交、出租车乃至空港多种交通方式融合、立体现代客运综合交通枢纽。

牵引供电———研发应用抗拉强度高、导电性能好的接触线与承力索, 建立接触网—受电弓藕合仿真系统平台, 掌握了36—40kN大张力接触网设计、施工技术, 实现时速350km动车组重联双弓安全运行。

精密控制测量———突破轨道空间几何毫米级精度控制难题, 构建了勘测、施工、线形维护“三网合一”精密测量控制网, 实现了轨道的精确定位和构筑物变形量控[3]。

(二) 动车组技术

中国铁路建立了时速250km、350km和350km以上动车组技术体系, 研制了座、卧、16 辆长编组动车组系列产品, 适应不同运营条件, 掌握了动车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

“和谐号”CRH380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低阻力流线型头型、高气密强度和气密性车体、振动模态系统匹配、安全可靠的高速转向架、先进的噪声控制、高性能的牵引系统、高速双弓受流性能、安全环保的制动系统和人性化的旅客界面等方而取得新突破。

(三) 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研发装备了适用于既有线提速和新建时速250km高速铁路的CTCS-2 级、适用于新建时速大于250km高速铁路的CTCS-3 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3 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可实现最小追踪间隔3min, 兼容CTCS-2 级列控系统, 实现了时速250km、350km两个速度等级高速列车的跨线运行。

(四) 系统集成与运营管理技术

中国铁路建立了集成技术标准和管理体系, 把联调联试及试运行等技术要素与建设及运营有机衔接起来, 实现了高速铁路各子系统的集成与优化。

中国铁路研制应用了高速综合检测列车, 对线路轨道、接触网、通信信号等固定设施进行动态综合检测, 建设了北京、上海等6 个动车组检修基地和一批运用所, 运用先进的检修工艺、设备对动车组进行检修。

四、对中国高速铁路的展望

未来几年, 中国高铁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期, 当我国高速铁路系统初具规模时, 相邻的省会城市或者大城市将形成1—2 小时交通圈, 而省会城市与地级市之间将形成1 小时甚至半小时交通圈, 届时, “人便其行, 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 高铁的发展也不能太过激进, 我国高铁的发展应该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 如果超前发展, 不仅自身会受到制约, 还可能牵涉到其他一系列系统的紊乱, 抑或是过度投资造成的巨额亏损, 可能引发铁路部门的巨大债务危机。另一方面, 还要考虑到民众的承受能力, 不能一味追求收回投资成本而使之变成“高价高铁”, 使大多数人失去享受高铁发展的机会。

摘要:铁路运输历来都与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所谓高速铁路, 通常是指最高运行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铁路。历经百十年的技术改革, 高速铁路作为一个新型经济产业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 特别是对于地域广袤的中国。短短十几年, 中国实现了从步入高铁时代到引领世界高铁发展的一个大飞跃。高铁对于城市交通的改善作用明显,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调整了城市民众的出行次数及城市空间结构。

关键词:高速铁路,发展,技术创新,展望

参考文献

[1]崔瑞超.浅谈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J].新课程学习, 2010, (10) :30-31.

[2]梁东成.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规划[J].地理教育, 2013, (11) :62.

上一篇:话经典个性签名下一篇:大学周年校庆典礼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