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读后感

2024-11-07

《反思性教学》读后感(共12篇)

1.《反思性教学》读后感 篇一

寒假期间读了《语文反思性教学策略》这本书,下面来谈谈自己的一点收获。

这本书共有五章,下面我就围绕第三章:语文反思性教学中反思课堂讨论来谈谈。

我们都知道,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读书思考、讨论答问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活动的最主要环节。这其中,读书思考环节是学生个体与文本之间的单向对话过程,讨论答问则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对话过程。讨论答问融学生的听、说、读、思和教师的点拨、示范、评价于一体,是一个开放式、综合性的教学环节。一节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真正得到尊重,看一看学生在讨论答问这一环节中的表现,便可以知道。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讨论答问这一多向对话环节普遍得到了师生的重视,成为当今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

一、所有的问题都这样一次讨论完毕合适吗?

我们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第一次讨论答问时,学生思考的时间短,思考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很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局限,通常比较肤浅。还有有些老师或因教学内容安排太密,受教学时间所限,或因自己对该问题没有作深入思索,往往在讨论时留给学生的时间很短。这样,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1、对问题的讨论不深不透,学生的理解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2、可能错失了对学生进行一次语言文字和思维训练的好时机,不利于学生形成能力。

3、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的读书思考的坏习惯,学习变得浮躁,不利于班级养成踏实的学风。

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二次讨论答问。

当学生第一次讨论答问还没有理解清楚时,我们可以尝试第二次讨论。这样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1、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长此以往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必能得到较好的培养,易使学生养成凡是爱思考的好习惯。

2、可以将学生拉出思维定势的圈圈,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广阔性,教会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地思考回答问题,由“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3、可以避免思考问题时钻牛角尖,只重局部,忽略整体。

4、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相同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思考角度,不同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不同的心境,对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教学中的二次讨论答问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全新理念的阅读教学平台。二次讨论答问是在第一次讨论答问的基础之上,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在给不同学生提供了足够的再读再悟的时间后,必将产生智慧的碰撞,那些富有个性的独特见解也常在此刻应运而生。往往这时,课堂中最容易出现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的讨论高潮。

三、在二次讨论时,要精选问题,还要注意教师的点评。

a)精选问题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进行二次讨论的。一些简单的问题,采用此法,浪费时间;一些太难、太深的问题,大大超出学生的认识理解水平,也完全没有进行二次讨论答问的饿意义。一般情况下,那些语言、思维容量较大,又处在学生语言、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问题答案不惟一,具有较强思辨性一类的问题,才具有进行二次讨论答问的价值。也只有这一类问题,在二次讨论答问中才能掀起思维的高潮。

b)教师点评

在二次讨论答问之时,教师一定要营造出一个益于学生发表各自独立见解的民主氛围,要善于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讨论交流的积极性,让整个讨论答问过程在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心境中进行,学生没有任何心理压力。教师的点评要适时、适度、点评要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或深入持续,或全面综述。教师的点评要做到言不烦,有时甚至只是露出的微笑、竖起的大拇指这样的体态语言点评,就足以将讨论答问推向高潮。

这本书还向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反思性教学的知识,相信这对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一定的帮助。

2.《反思性教学》读后感 篇二

一、反思成功的教学经验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设计, 应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的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和探究性;先进的教学手段, 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深入地思考, 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的运用等。教师如果能在获得一些成功的教学经验后及时进行反思, 就能从盲目的行为上升到自觉的行为, 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感悟, 从偶然的收获走向必然的成功。

二、反思教学中的遗憾

课堂教学总是遗憾的教学, 课前精心的设计, 周密的考虑, 而在实际的教学中, 往往由于学生认知、性格个性的差异, 社会经历的不同, 总会留下许许多多的遗憾。如在教学中, 一些同学抢着发言, 意犹未尽, 而另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表达的机会, 而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这种矛盾使得我课后经常遗憾。因此, 反思这种遗憾, 怎样给内向的同学多一些机会, 给胆怯的学生多一点心理准备的空间。

三、反思教学中突发的灵感

课堂教学凝聚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在课堂教学中, 由于教师进入“角色”, 往往“灵感”顿生, 创造出成功的精彩的案例。而这些“灵感”常常“突然而至, 悄然而去”, 若不及时给予记录, 便会遗忘, 令人遗憾。因此, 我们就必须在课后反思产生这些成功和精彩场面的主观原因以及如何在今后课堂教学中再创成功和精彩场面等。

四、反思学生的智慧火花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同样, 在课堂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总会有“智慧的火花”在闪烁,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充分肯定和表扬学生这些独特的见解, 激励学生的这种求异思维。同时在课后反思学生的这些“智慧的火花”, 就能够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起到互补的作用。

五、反思教学上失败的事例

撰写教学案例, 并以教学病历为主, 这是教师超越自我, 取得进步的关键所在。出现失误后教师如果不进行反思, 不仅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而且贻误学生, 给学生以思想上、思维上的误导。因而, 教师在课后一定要反思自己的失误所在以及产生失误的原因, 反思应该对失误采取的补救措施。记得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前言课上, 为了使学生感知良好心理品质的作用, 我设计了一则绕口令游戏“蛤蟆歌”, 在游戏结束后, 请学生说说怎样才能玩好这个游戏, 学生踊跃发言, 可我始终觉得没有答到“点子上”, 焦虑地等待“正确答案”, 在没有教师鼓励性的反馈下, 课堂气氛由热转冷, 最后只好由我索然寡味地说出所谓的“正确答案”。课后反思, 才惊觉原来是没有“正确答案”的, 学生所说的, 不就是他们由实践得来的, 并且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切身感受吗?在教师的潜意识里, 尊重和赞赏的不是学生, 而是知识本身, 不是对学生引导、帮助, 而是替代他们的头脑来思考, 这样谈何培养充分发展的人?失败, 使我重新反思, 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观, 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六、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行为的反思

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主要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三部分。教学反思的关键是课后反思, 主要反思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否得到了落实, 有哪些困惑的问题需要解决等。简单说来, 就是“三找三写”:找亮点之处, 找失败原因, 找补救改进方法;写教学反思, 写教学案例, 写教育教学论文。“课后反思”需要重点反思以下三方面内容: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它不仅仅是设计教学的内容, 还包括问题设计。问题解决的预案以及课堂活动中意想不到问题的处理等。一堂课下来, 教师应反思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情况, 课堂上的问题处理是否恰当、合理。

2.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反思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必须改变传统的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 创设情景, 巧妙地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处于一种“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同时, 教师要放权给学生, 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 让他们充分地进行思考、讨论、质疑、交流, 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让学生放开说, 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教师与学生同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 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对话、合作与交流。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和交流, 真正充当着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的“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3.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每一节教学内容都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这个目标是否达到, 从学生的作业中就可以反映出来, 课后作业是检验教学成败的试金石。因此, 教师在课后应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反思原因及改进方法。不断进行教学效果的反思, 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七、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1.反思性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反思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使教师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 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融为一体, 从而使教师拥有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富有个性特色的知识体系, 这个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就是教师素质提高的过程。可归纳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实践+反思=教师素质的提高。如果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经常反思, 那么, 同是执教10年的教师, “经验型教师”大多是将一年的教学程序重复了10遍, 而“反思型教师”总是在批判前一年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走完不断进步的10年。

2.反思性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在反思性教学中, 学会教学是直接目的, 学会学习是终极目的。反思性教学工作者认为, 只有不断学会教学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不断学会学习的学生。为了学会教学, 教师不得不从学生的学会学习的角度去思考, 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

3.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学实践更加合理

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永无止境的追求, 是反思性教学的使命。反思性教学不仅“完成”教学任务, 而且总是千方百计地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仅求“完成”教学任务的经验型教师, 通常只想了解自己教学的结果, 喜欢问“怎么样”。反思型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己的教学结果, 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进行思考, 总是问“为什么”。这种“追问”帮助教师增强问题意识, 永不停歇地追求教学的更高层次的合理性。

在教学中深入反思, 在反思中完善教学。当教学反思成为一种职业习惯的时候, 便是教师专业成长不断走向纵深的时候。

摘要:高中政治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思考与研究, 运用教学标准中的要求不断地检验自己, 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针对中学教师反思性教学意识不强, 效果不明显的现状, 阐述了政治教学反思及其必要性, 探讨教师对自身课堂教学行为和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反思, 提高政治教学实效性的问题。

3.《反思性教学》读后感 篇三

【关键词】读后感;教学设计;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材分析

《学写“读后感”》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的习作训练。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让学生懂得读后感就是把读文章、书籍的体会、感受写下来。写一篇文章的读后感,首先要读懂这篇文章,知道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想告诉我们什么。写读后感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比如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写体会。学生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不管是阅读种类还是阅读量,都可以感觉到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比较爱看书,但大部分学生都不爱动笔写感受。从三年级起我们班已经练习写过读后感,很多学生都有写读后感的经验,但是,学生写读后感很多写得不够深刻,往往就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的感受。

三、设计思路

学写“读后感”是从读到写的升华,要有感首先要先读,只有在读的基础上,才能有感而发。为了唤起学生写的欲望,激发兴趣,先以聊天的形式谈谈自己对印象最深的文章或书籍的感受,又借鉴例文铺路搭桥,让学生轻轻松松用我笔写我感。通过讲评习作,让学生懂得好文章是不断修改出来的。

四、教学目标

1.学写读后感,能文通字顺地表达阅读文章、书籍后真实的体会与感受。2.通过读写结合,积累情感体验,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3.让学生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应该努力学会修改作文。

五、教学重难点

学会写读后感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即怎样写好读后感)

六、教学过程

(一)写前交流,打开思维

1.交流:同学们喜欢读课外书吗?最近你们读了哪些书?书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谈谈你的收获或感受。评价: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及时引导和点评。

2.引出课题:多读书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像我们刚才谈话这样,如果我们把读书时的感受和体会及收获写下来,这就是读后感。(相机板书课题:读后感)

引导学生观察:从老师板书的课题中,你发现了什么?继续引导:猜猜,老师为什么要把“感”字写这么大?特别要强调什么?

(二)阅读资料,感悟写法

1.阅读教材第130页上有关读后感的一段资料,看看你能从中获得哪些重要的信息。学生默读资料,用笔勾画重要信息,接着全班交流:从这段话中你获得哪些重要的信息。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取重要信息进行板书。

2.交流:怎样写好读后感?

3.范文引路。范文一:成功的例子。(1)阅读教材第130页上的一篇读后感。读后交流评价:这篇读后感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你学习,先与同桌之间互相说说,然后全班交流。(2)如果是你写,你还有哪些感受?范文二:需要修改的例子。列举自己上三年级的儿子学了《鹿和狮子》,也写了一篇读后感,只有一句话:听了之后你有什么建议吗?

(三)提出要求,自主习作

1.提出要求:选自己最感兴趣、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是课外书上的,也可以是语文书上学过的一篇文章。

2.指导拟题:取个怎样新颖的题目呢?最常见的有:读《 》有感、《  》的读后感、由《  》所想到的、读《  》后的感想;较新颖的题目有: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有感,珍惜生命——读《生命  生命》有感。题目中的第一行是正标题,体现了文章的中心,第二行是副标题,大家在写读后感不要忘了副标题中的破折号和书名号。

(四)学生自主写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板书设计:

写读后感

读:读懂文章

感:1.写自己感受最深刻的部分。(句、段、情节、内容,评价人物、写作方法、获得的启示、道理等)2.联系生活实际。3.感受要真实、深刻、具体适当引用相关资料写心情、简介主要内容

七、教学反思

语文组内的一节研究课,看似平常,但甚感机会珍贵,便精心准备,并在五一班试讲之后,认真听取了两位老师的宝贵的建议。然后在本班正式开讲,上完之后感觉比试讲时圆满、理想,自认为令自己满意的有以下两方面:

一是课题新颖,把“感”字放大,引起质疑思考,巧妙突破重点。

二是以自己的儿子写的读后感为例,引导学生提出建议,帮助学生习得写法,获得怎样写好读后感的经验。课堂上学生发言比较积极,思维比较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浓厚。

当然也有遗憾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些细节上:

一是开课时学生交流读课外书的读后感受与收获时谈得精彩的偏少,老师当时的点评与引导不是很得力,(学生与老师的思维没有极好地引起共鸣)错失精彩细节的生成。

二是在谈到适当引用资料时,学生只说出了名言、诗句,当时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三是本人有些紧张,表达、措辞也有出入,临场发挥欠佳。最后很遗憾的是没有听到很多老师对我的课的点评。

通过这样的磨课,对自己是一次锻炼,也是人生当中一次宝贵的经历,希望自己平时教学也这样不断磨砺自己,用实际行动去践行:梅花香自苦寒来,保剑峰从磨砺出!

4.《反思性教学》读后感 篇四

第七单元作文教学《学写读后感》教学反思

一.定向观察,搜集素材

(1)同学们,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或你自己读过的文章,一定有一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有哪些感受?

(2)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感想、体会写下了,就是读后感。“读”是基础,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读后感。

(3)自由阅读例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找出哪些是课文中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的感受。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文章给自己的感受,并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阅读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文章给自己的感受,为习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生在读《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这篇例文中学习写作的方法。

二、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1读懂原文抓中心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中产生的。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

2选择重点作感点

一本好书或一篇好文章的读后感,可“感”的点很多,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什么叫“感点”呢?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

3读感结合有侧重

写读后感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读后感中少不了对原文的“叙”述,但“叙”要做到简明。还可以边叙边谈体会,“读”和“感”交叉写,不抄录课文:要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不离开文章的内容,要真切联系自己的实际抒发感想。

4联系实际谈感受

要把自己的经验教训与作者的切身体会结合起来写,这样读后感才更真切,更有感染力。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 再写上副标题。如: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三、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同学们肯定想好了自己所要写的内容。那就请拿起你的笔写出你的感受吧。文章不厌百回改,写完之后自己修改一下哟。巡视,知道学生写作,修改

(1)小组交流读后感应怎样写。

5.《反思性教学》读后感 篇五

小灰兔发现自己的颜色跟别的兔子不一样,他们是白的,而自己是灰的。他不愿和大家一起玩。没有朋友,他觉得很孤独,出远门去寻找。他找到大灰熊做朋友,大灰熊要冬眠整整一个冬天,只好再去找新朋友。后来,他一不小心找到了狐狸做朋友。狐狸当然不能做朋友,狐狸要吃他。幸亏有小白兔的救助才脱了险。小灰兔回到了兔子们中间,找到了真正的友谊—原来小白兔们都是那么喜欢他!

读这本书让我懂得:

要珍惜身边的友谊,珍惜身边的朋友。

朋友之间,应该经常为对方着想,在他(她)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像小白兔救小灰兔一样。

交朋友要慎重,要交小白兔那样的朋友,不能和狐狸那样的人交朋友。

读这本书我还明白了:交朋友一定要交好朋友。小白兔们欢迎小灰兔的归来,大灰熊冬眠了一个冬天,也来找小灰兔,他们都牵挂着他。他们都是小灰兔的好朋友。小灰兔有那么多好朋友,真幸福啊!

6.《反思性教学》读后感 篇六

瑞安市四中 黄剑茹

10月18日下午,稽山中学的念慈楼一楼会议室热闹非凡,浙江省高中英语阅读教研现场会平行论坛之一“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在这里举行。论坛主要发言人有舟山中学刘茂林、杭州淳安中学方明、绍兴市稽山中学吴璇三位老师。

刘茂林老师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读后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读后活动的目的、设计原则和类型,理论结合实际介绍了如何进行读后活动的设计。活动的类型有文本理解型(词汇练习、完成段落填空和表格填写、排列顺序)、应用拓展型(小组讨论、辩论、复数、动手制作)、偏重表演型(角色扮演、采访)、写作型、补充阅读等。

方明老师作了题为《读后活动设计的三维视角》的发言。他从阅读策略视角、文本语言和内容视角和文本的主题思想、文化价值视角出发,讲述了读后活动的有效设计。他认为,根据文本特征(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指导学生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归纳文章结构,并在读后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和巩固。从文本的语言和内容的角度出发,设计一些巩固文本内容,运用所学的文本语言的活动,如复数和各类词汇练习。从文本的主题思想、文化价值等视角出发,培养学生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和项目型活动等读后活动。

吴璇老师介绍了省子课题“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即如何设计和实施读后活动,以保证读后输出活动的有效性?然后讲述了研究方式、流程、研究载体,研究中发现六方面共性问题和八个影响阅读读后活动有效性的因素。课题组进行了三个层面的研究:读后活动的设计原则、设计类型、有效实施,实施了六个行动对策:1、重视吸收环节:用学过的语言做事;2、 丰富活动类型:创设多样的输出活动如文本理解性语言输出、、文本重构性语言输出、文本拓展性语言输出、文本借鉴性语言输出、话题讨论性语言输出、题型巩固性语言输出;3、强化主题意识:实施基于主题的教学;4、搭建语言支架:为高效输出提供支持;5、增强监控意识:加强输出监控与评价;6、学会评价自己:自觉评价活动的有效性。行动过程的三个阶段:如何设计读后活动、如何实施读后活动和如何评价读后活动。

因为会上没有提问环节,会后我向刘茂林和戴军熔老师进行了提问。

问题一:刘老师,您在设计应用拓展型的小组讨论中讲到,在教了M2U3 Reading:Who am I? 之后,让学生讨论:Think ab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omputers. 我也曾经听过这节课,那位老师也是这样设计的,结果学生谈到了chat on QQ、listen to music、play computer games等,输出和没有学习本文之前是差不多的。请问这个读后问题的设计有效吗?

刘老师:我觉得学生可以输出文章最后一段有关电脑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可能输出的核心语言少了点。这个讨论问题是应用拓展性的活动,是围绕文本主题进行的讨论,是有效的`。

问题二:戴老师,你们的课题讲到“读后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知识水平”,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如何进行阶段性的分层设计?

戴老师:其实读后活动的设计没有必要分高一、高二、高三,只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水平来进行就行了。比如方明老师讲到“根据文本特征(记叙文和议论文)在读后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和巩固”,结合高考题目进行读后活动的设计。我们可以就学生的水平来适当选择高考题,不论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

反思:对于M2U3 Reading:Who am I?的读后设计,我觉得从主题内容和巩固核心语言知识的角度来讲,没有遵循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间的一致性的原则。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介绍电脑的发展史,读后活动应紧扣主题,使学生进一步练习和运用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而该任务的话题显然没能抓住这一主线,导致学生在讨论交流时都只是讲述电脑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坏处,显然混淆两个完全不同的话题,偏离了该课的教学主题和教学重点。《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设计与实施》一书中提到“讨论内容偏离了文本主题,偏离了本节课的输入内容,导致阅读后学生所输出的语言、内容与阅读课前没有明显差异,语言输入与输出不一致,违背了读后语言输出环节应侧重深化主题内容、巩固所学语言的设计原则,从而导致核心语言知识的教学不落实,讨论缺乏语言学习的意义。”

阅读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关词汇教学的活动或练习,可以在词、词组以及句子层次上的操练,还可以在篇章层次上进行运作。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关键词对课文中材料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进行改写或复述,在说、写中运用词汇,使他们进一步内化与吸收核心词汇,加深对文章篇章结构的认识。

如本课的读后活动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参观Computer Museum,然后4人一组进行角色表演。

The museum has two sections:

1. Ancient Computers 2. Modern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Role play: 4 students form a group.

Roles:

Guide―introduce your computers; answer the questions from visitors

two visitors―visit the museum; ask questions about the computers

Demonstrators ―act out how people use the computers /the Internet

然后让学生讨论:Which section do you like to visit? Why?

针对某一堂阅读课,读后活动任务的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近到远,使读后的拓展教学呈阶梯式,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整个读后活动围绕同一个话题展开多种形式的活动,环环相扣,学生有机会把所学内容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内化,在此过程中完成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7.反思性数学教学的反思 篇七

一、数学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

首先要求教师对数学教学有自觉的反思意识, 这需要较高的伦理水平和道德感。只有重视真诚、公平, 坚持较高道德原则, 有责任感, 并真正的思想开放, 能包容任何可能性的老师, 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要有作为反思的参照系的知识, 如对内容、教材教法、学生情况等的掌握程度。还应具备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 如分析技能、评价技能、实践技能及对学生的敏感性, 这才能对教学过程中各种问题应对自如。

问卷调查中的问题1, 4, 9及15这些都牵涉到教师本身素质的问题。问题1中有36%的老师对反思性数学教学不太了解, 那么这部分教师在他的教学中主动运用反思性教学的可能性就不太大。问题9中学生抄作业的情况是笔者从普班到快班都发生过的事情, 但有2.8%的教师熟视无睹、随他们去, 还有5.6%的老师从没碰到过这种事。问题15的第1问2.8%的老师认为必要, 8.3%的老师选没有。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老师适当的时候可听取学生的意见, 这对师生关系以及对自己的教育教学都有一定的帮助。

二、反思程度的把握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思维品质与能力。教学中的反思只是手段、过程, 它的实质在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所以反思不是越多越好, 而要恰到好处。认知过程是元认知发展的基础, 过多的元认知提问可能使学生纠缠于元认知之中, 妨碍认知活动的正常开展, 所以要适可而止。

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之一, 但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 缺乏针对性, 过分强调面面俱到, 致使教学反思的成效大打折扣。又有很多教师的反思日记就是记流水帐, 反思仅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回顾, 难以与教学理论联系, 不会提炼自己的经验, 只在最后加上几句自己的主观论断, 这样的反思日记不在少数, 记这样的日记不但浪费时间, 而且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没有什么益处, 自己的教学仍然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所以, 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应实用, 应确保反思的成效, 有话则长, 无话则短, 不应泛泛而谈。

三、反思过程与方法要注意灵活性

在传统的教师专业成长中, 最为缺失的是对自身教学的反思。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长期以来教师已习惯于听从某种理论和政策的声音, 而不敢正视和追问实践中的真问题。正因为如此, 以往教师的专业成长要么依靠理论驯化, 要么跟着感觉和经验走。但现在似乎又陷入另一个误区:教师动辄就是所谓的“教学反思”, 而不关注对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等直观对象的观察、感知和比较, 不关注对自我的内视和对情境的体验。我们知道, 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完善自我, 提高教学质量。如果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都没有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 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到底怎样都不甚了了, 或是对教学中发生了哪些事件都迷糊茫然, 那么这时所谓的教学反思只能是海市海市蜃楼, 最终不可避免地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 对于改进教学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所以我们在在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活动, “放”而有“度”, “活”而不“乱”最终实现“两个学会”的统一。一旦数学教师完成了由常规操作型向反思型的转变, 他们将成为教学领域里清醒理智的决策者。相信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

四、结语

对于反思性数学教学, 我们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初步了解的过程。当然, 反思性教学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远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在实践与探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困惑甚至盲点。关于反思性数学教学的研究, 目前仍是一个新课题, 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地探索。

不过, 可以肯定的是, 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学者型”教师。形成“学会教学”的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对数学教师而言, 反思性教学尤为重要, 教师应加强自身反思性教学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仲英.反思性数学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20)

[2]李玲.反思性教学与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培养刍议[J].东岳论丛, 2002, (03)

[3]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 2001, (12)

8.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性教学模式研究 篇八

关键字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教学目标

自从高中生物学科课改完成后,许多教师与学生都反映新教材中出现了过多的内容变动,从而导致生物学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生物学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学生学习效果不如从前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许多年青教师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归结于生物学科在高考中占分数比例较少等,而另外一些经验丰富且肯上进钻研的教师则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反思性教学模式

1.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针对反思性教学模式,许多学者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中以熊川武与卢真金等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反思性教学模式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反思性教学更为重视对教师思维能力的培养;(2)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课堂教育中,自身必须完全融入反思教学当中;(3)反思性教学模式不仅是一个需要更多社会人士支持的教学模式,更是一个侧重于合作与交流的教学模式。

2.反思性教学模式的根本立足点

通常在教学活动当中,所有的教学模式都需要以以下3个方面作为其根本的立足点:(1)必须符合基本教学活动客观规律。课堂教学不同于一对一的教学活动,它更侧重于对不同学生对象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就需要教师选择更为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水平、性格、心理素质的学生的培养。(2)需要积极发现一般教学活动中的规律。教学活动并不是伴随课堂教学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例如:课程改革),因此就需要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认真分析,积极去总结该门课程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3)必须统一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由于这些规律是教学活动中各种因素与关系的本质表现,它们从客观表述上更侧重于各自个性特点的体现,以此需要教师对这些规律进行统一。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反思性教学实践分析

1.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在一般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努力将教学的目标和一般规律性结合起来,以教学目标来促进教学活动的逐步开展,以一般规律性来约束、规范教学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反思性教学模式所体现的合理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主体的合理性。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根本内容上看,教师和学生的教和学是生物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在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注重他们的合理性。(2)目的的合理性。高中生物学教学不应该只是生物基础知识的灌输,更应该是学生个性培养、价值观形成的良好锻炼。因此需要注重高中生物学反思性教学目的的合理性,使学生不仅在学习方法和知识积累上获得显著的提高,更增强了教学实践活动目的合理性。(3)工具的合理性。生物教学的主体性与目的性的合理性主要通过高中生物教学工具的合理性来实现。教学工具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和更好开展的媒介,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要注重教学工具的合理性。

2.高中生物教学中反思性教学的设计

反思性教学的正常开展,是从教学设计这个环节开始的,因此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这个阶段就要开始注重反思,下面就重点分析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性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模式见图1):

首先,确定高中生物教学的具体目标。高中生物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和生物构成要素为目的的有计划教学实践活动,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首先确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为以后生物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指明方向。其次,选择高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策略。根据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学所设计的目标,教师需要对其所应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做更深一层次的评估,从中筛选出更为适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其中筛选教学策略有以下基本步骤:第一步,确定生物教学的具体目标,在这个大目标的指引下选择所需要的教学策略;第二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人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实践活动共性的前提下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再次,整个反思性教学实践活动设计中的反思。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反思性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和学生这两大教学主题需要针对以下实际问题进行不时的反思,以使高中生物教学活动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促使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反思的主要方面包括: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目标的反思;针对生物教学具体策略的反思;针对高中生物教学结果的反思。

四、总结

高中生物教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怎样在有限的课时时間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是当前高中生物教师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反思性教学正是一种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新型教学模式,因此研究怎样更好的开展反思性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加霞,申继亮. 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 比较教育研究, 2005(11).

9.《教师反思的方法》读后感 篇九

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用学生的眼光和心理去观察和理解问题,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困惑。我们不妨做些换位思考,回忆一下自己当学生时的苦恼。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可以得到对教师授课情况更近乎客观的评价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认为,良好的教学总是以受到学生一致的好评为标志。事实却不是这样,学生的个性、文化背景、能力、学习方式、理想以及个人经历不同,再加上学生缺少专业的“慧眼”,难免带有主观的好恶。对于他们的意见或建议,我们应有所甄别、遴选,要正确看待学生这面镜子。

吕老师这本书阐述的观点让我受益匪浅:

1、教师反思含义的认识

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对自己体验过的东西理解或描述。反思是一种思维的形式,是个体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反复、严肃、执著的沉思,可以被进一步理解为“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推导出的结论所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是问题解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对教师而言,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教师反思的内容

总的来讲,教师反思的内容包括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所有内容,但对一线教师来讲,反思更主要的是与教育教学实践相关的一些内容。因此,教师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教师角色地位的反思,教育教学知识内容方面的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过程的反思.吕洪波老师在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五种反思的途径;

一是要撰写教育日志,把自己在教学中随时出现的、记忆最深刻的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二是撰写教育案例,把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学生展示典型思想、行为、感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是撰写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把自己从事教学中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记录心灵成长的轨迹,道出在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情感,既利于理解,又能给学生带来想象的空间;四是通过教后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误,扬长避短,不断改进,就使教师有了很多收获教师反思的方法之五:网络教研

让我们大家努力的从身边做起,从平日教学的点滴做起,随时观察,认真记录,勤于反思,从中找出差距,总结经验,让反思体现在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反思能够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在孩子们个性飞扬的同时,也让每一位教师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让我们大家都来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让自己能够真正的做到享受工作的快乐。

王英坡

10.在反思中成长读后感 篇十

《不愿认错的东东》中写道,东东异常调皮捣蛋,经常恶作剧吓唬别的小朋友,对老师的批评和要求从来都是满不在乎的,可以说这是一个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但是案例中的老师非常细心,她能够查找到孩子异常行为背后的原因,深信每一个伤害别人的孩子都隐藏了一颗受过伤的心。于是,老师对东东伸出了爱心之手,通过家访了解到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家庭教养方式不一致。通过不断地与家长沟通,以及在幼儿园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园所和家庭的教育形成了合力,双管齐下,这个孩子慢慢发生了改变。

教育实践中,有些孩子身上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行为,老师要做好家长工作,一起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家长工作做得细致了,家长就能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孩子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了。

这本书启示我们要善于从小事情中总结和思考,感受和体会。这里,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善于把握事件的意义,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教师将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小事记录下来,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事件进行梳理,引发思考,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把行动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持之以恒,就能够从简单的事情中看出端倪,使自己的思想和认识更加深入,增强自身的职业敏感度。只有让思考伴随平凡的日常教育工作,伴随教育行为的记录,教师才能在反思中获得专业的成长。

11.反思性教学实践 篇十一

何为素质?理论上说,其内涵有三:一是指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二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指完成某类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基于“素质”一词三方面含义的诠释,拙文所提及的教师素质重点是指教师完成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即:教师管理班级的能力,教育学生的艺术,相对稳定的文化知识功底,理解把握处理学科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和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等等。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形势下,针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无数实践,结合教师培训的实际,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素质在体现课改理念要求,执行课程标准上,仍有很大的差距,需加以着力提高。

教师培训工作的实践证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赖于各种形式。就其基本途径而言,根据自己的体会和认识,笔者认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对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和载体。

所谓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指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馈,同时,又是作出新的计划和行动的依据。

为什么说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反思性教学实践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教育

实施新课改以来,为使教师尽快适应课改的需要,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业务培训部门应该说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了大量的培训和辅导。而培训后的实践表明,这些培训往往过分强调外在影响,通常觉得把所谓的先进性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灌输给教师,就以为教师熟记了这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技巧,教师的素质就会明显提高,就能在日常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把这些理论性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其实不然,大量的实践证明,任何形式的培训,如果忽视教师主体能动作用的自我教育,就很难培养出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高素质的教师。

所谓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指作为教师主体的个人,自己对自己实施的教育。这个教育过程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改造的过程,是把实践内化为意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自我教育伴随着教师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可以使教师由不自觉到自觉,由他律到自律,由他教到自教的转化,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自觉提高。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刻地反思,那么,不管其教令多长,经验多丰富,他的素质只会永远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尤其是那些年龄偏大,接受新事物能力差的教师更是如此。

所以说,要想提高教师的素质,就应该提倡如何搞好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实践活动,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促进自我教育。换言之,只有教师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二、反思性教学实践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一般说来,教师素质是指完成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如知识功底,理论水平,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备课、讲课、辅导能力,教学技能,等等。而在这些素质中,教学理论水平是构成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

如前所述,在以往的教师素质提高培训中,培训者误认为对教师通过教学理论的专题培训,就会导致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或改善。倘若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在培训上不走出这个误区,培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走出这个培训误区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就是反思性教学实践。这是因为: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加以审视和分析,从而再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改进,并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实效性,而这个过程就是教学理论的转化过程。例如:新课改理念提倡的教学中“要张扬个性化行为”这一要求。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管理,学生在课堂上怎敢提出自己的学习建议。有的只能是服从或听从教师的说教,否则,轻者被视为破坏课堂纪律,重者扰乱教学秩序,肯定会受到批评。而新的课改理念对此提出的要求,就是希望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尤其是阅读教学,更为张扬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平台。

不能否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新的课改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意识已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受传统的教学理论的影响,教学中对新理念意义的体现和发现还存在着不足,表现突出的是,一些教师现代教学理论讲得头头是道,烂熟于心,但观察其具体教学实践,发现其教学行为与所讲的教学理论却相去甚远。因而,也就有了“穿新鞋走老路”,“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等一些个人认为较正确而普遍的评价与说法。所以说,利用反思性教学实践迫使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并通过教师相互之间的观摩讨论,使教师看到或感到“说”与“做”之间的不一致,使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理论认识,增强内化效果,并在转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三、反思性教学实践有利于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的转变

大量的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在学术上有一定研究成就的学者型教师可谓凤毛麟角,而以经验型居多。就教师素质而言,绝大多数教师具有的只是从事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以及一般的教学技能或教学经验,缺乏发现教育问题,探究教育问题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于是乎,教师的素质就显然不能适应课改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更不可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因此,从理性的角度考虑,反思性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全可以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的转化。

四、反思性教学实践有利于教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过程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更是教师综合能力提高的过程。

新的历史时期,课程改革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那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样教”;“知道教什么,知道应该怎样教,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师”根本不可能把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因此,循环往复的反思性教学实践,能够促进教师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础上,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境界,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堪称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成功典范,他的代表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实际上就是一部教学实践的反思性总结。

(作者单位:吉林省桦甸市教师进修学校)

12.《反思性教学》读后感 篇十二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新课标”) 是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新课标的许多理念是全新的, 如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块教学, 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开放式的任务教学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新课标指明了英语素质教育前进的方向, 同时也对习惯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英语教师要顺应新课标的理念, 与时俱进地推进素质教育, 就需要多反思的课堂教学中的弊端, 寻求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反思性教学 (Reflective Teaching) 是一种上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盛行的教学理论, 是“教学主体借助各种研究客体, 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 做到‘学会教学’ (Learning how to teach) 与‘学会学习’ (Learning how to learn) 的统一” (熊川武, 1999) 。反思性语言教学是语言教学进程中的反思, 是“教师对每一节课中发生的事情予以注意, 通过写教学日记 (Journals) , 进行问卷调查 (Surveys&Questionnaires) , 做课堂教学录音录像 (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of lessons) , 听课 (Observation) 等教学行为研究的方式, 不断提高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 (Richards, 2000) 。从反思的内容而言, 我们要贯彻实施新课标, 就要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材、教师角色、学习者、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我主要结合如何改变填鸭式的课堂, 由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 向以学生为中心, 既传授一般的知识技能, 更加重视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的问题, 从课堂教学三角 (教师、教材和学生) 来阐述我对反思性语言课堂教学的理解。

二、反思性语言教学的内涵和课堂案例

1. 对教材的反思

教材是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体现和教学的重要载体。在传媒和信息不发达时期, 它几乎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吃透教材, 教好教材”成了对教师评价的重要标准。不少教师对教材熟稔在心, 甚至能倒背如流。但另一方面, 教学资源的单一也扼杀了师生的自由和创新的能力,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新课标要求教师参与课程设置, 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搞好校本课程。图书 (如外研社和牛津联合推出的“书虫”系列) 、音像资源 (教学录音带, 挂图) 、多媒体光盘资料 (教学课件) 、网络资源 (China Daily, VOA慢速英语) 等都可以是课本教材的有益补充。

反思案例:Module 4 Unit 3有一篇关于世界喜剧大师卓别林的阅读文章, 其中第三段描述了他的一部电影The Gold Rush中的“煮食皮靴”的滑稽镜头, 学生对这部片子很好奇, 都想一睹为快。于是有同学从网络下载好电影, 大家在闭路电视前一同欣赏幽默大师的风采。大家在欢笑中对阿拉斯加的冰天雪地和小流浪汉查理穷困潦倒、滑稽可笑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对教师角色的反思

中西方对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角色有着较大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中, 教材和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性, 学生被期待着能够消化和复制书本的内容, 重复教师传道解惑的角色。而西方现代教育更强调学习者的创造性, 教师则扮演着学生学习推进者的角色。Jack Richards认为在第二语言课堂的反思性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是多重的:他不仅要管理教学, 而且应是学习督促者、需求分析者、课程制定者、顾问和教学科研人员。新课标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中也有类似的论述, 强调现代课堂中的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 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性教师。

反思案例:Module 4 Unit 4的主题是Body Language。肢体语言同言语一样, 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Warming Up中安排了一个用身体语言表达不同情感的活动。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This class we will have an interesting play.Do you like to take part in it? (“Yeah!”) Well, we need one volunteer to act out one feeling from every group.Would you like to elect a volunteer from your group. (Five volunteers on the stage.)

·The teacher has lots about different feelings.

·Volunteers draw lots and act out in sequence.

·If his/her fans (group members) can guess the performance, the group get 30 points.

·Every performer has 3 chances.

·The performance adds up to the total scores of the group.Group members cooperate in the play and congratulate their success in the interactive play about BODY LANGUAGE.

在这个表演肢体语的游戏中, 我变成了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 互演互猜的台上和台下的同学则成了课堂的主角。

3. 对学习者的反思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在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中,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使他们能够从“要我学”到“我会学”, 对于广大外语教师而言, 是全新的挑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摈弃传统的以“教案为本, 教材为本, 统一评价标准为本”的传统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 学生的思维方式呈复杂性和多元化。教师要下大力气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方法、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等, 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和研究, 在教学中真正营造民主、宽容、和谐、合作的氛围, 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案例1:Morning Report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Moring Report是一种小型的演讲或报告。我在每周安排一位或若干位同学收集他们感兴趣的英文材料, 或就某个话题自己撰写文章, 要求能在下周的课堂预备时间脱稿演讲。我也会在课余时间给予一定的指导。演讲的内容包括News Report, Poem Reciting, Mini-play, Songs等。学生的报告内容在报告之前都会贴在教室的宣传栏, 使同学们预先对主题有所了解。这一活动在学生中很受欢迎, 有些很矜持的学生也主动要求安排他们的演讲。实践证明, 参与Morning Report的同学的写作、演讲、合作学习和搜集信息能力都大有提高。

案例2: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创造性才能的发展。在端午节前的下午, 我来到教室上课。我从后门走进时, 就听见有同学在议论明天赛龙舟的事, 想到昨天在China Daily上看到的有关端午节的图片报道, 于是我就组织了有关端午节的一个即时生成性教学资源的互动活动。

T:Good afternoon, class.Do you know tomorrow is...?

Ss: (in choru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Quite right!Do you know the festival is in remembrance of...

Ss:Qu Yuan!

T:Yeah, who is Qu Yuan?

S:He was a famous poet in Chinese ancient times who drowned himself in the Miluo River.

T:How do we Chinese commemorate him today?

S:By eating rice dumplings and having dragon boat racing.

T:Excellent!Eating rice dumpling and having dragon boat racing are symbols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But maybe most foreigners are unfamiliar with zongzi.So we can introduce it as a pyramid-shaped snack made of rice ball and wrapped in bamboo leaves.The festival date, celebrated on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drifts from year to year and falls on tomorrow this year.So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 I hope you enjoy your festival in advance. (Applaud) Ok, boys and girls, imagine you are studying abroad and are asked to introduce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o your foreign friends, are you sure that you can have a clear explanation to them?

同桌间就端午节这一文化主题进行了几分钟的同伴讨论 (peer-discussion) , 我邀请两位同学上台做presentation。由于有前面的介绍和讨论作支架 (Scaffold) , 学生思维和表达的效果非常好。正是有这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 师生才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即兴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 教师只是主题的制定者和引导者, 学生真正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他们以主角的身份投入活动的策划、编排、展示和表演的各环节之中, 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潜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和展示。

三、优化反思性教学的方法

1. 以行动反思性教学为载体

反思活动可以发生在教学过程之前或之后, 即对“行动的反思”。在教学中, 对行动的反思发生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和计划上 (Lesson plan) , 或者发生在课后对课堂教学的评估上 (Lesson evaluation) 。同样, 反思也可能发生在教学活动进程中。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会碰到出乎教学计划的事件和反应, 这就要求他能作出难度较高的瞬时反思, 调整教学方案和策略。这样, 教师的教学活动就呈现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教师课前计划—课堂实施 (行动中反思和调整) —行动后反思 (评估) —调整计划—课堂再实施” (郑允贤, 2008) 。

2. 以经验总结为落脚点

在教学反思中, 教师应总结自己和同行的课堂教学经验, 使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逐步能从理论的高度反思自己的教学。以前文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Morning Report为例, 这项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活动在高校英语课堂上广泛应用, 但它如何能成功用在中学课堂教学中, 却无现实经验可循。我在不断反思和总结学生的活动效果时, 认为同学间的互动、教师适当地导入、演讲或表演材料的提前展示、对上台同学的评价等途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Moring Report的效果。

3. 以与自己“对话”为主要途径

教师与自己“对话”即通过自己的记录和教学体验来分析自身的教学状况。“对话”的途径包括教学日志、随笔, 听同行上课, 远程教师培训、学生问卷调查获取教学反馈等。通过这些途径教师可以深入、细致地反思自己的教学细节, 反思那些成功和失败的教学案例, 从而有效地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四、结语

中国有句俗语叫“教无定法”, 反思性教学不像诸如直接教学法 (Direct Teaching) 、听说法 (Audiolingualism) 等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严格的训练方法, 它更是一种教学策略或理念。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教者会教和学者善学。“学会教学是直接目的, 学会学习是终极目的” (熊川武, 1999) 。教师应运用各种媒介, 对教学各个过程的活动和反馈信息予以重视、评价和修正,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对于学生而言, 通过反思性的课堂教学, 不断从教师那里获得能够自主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学习的潜力会得到充分发挥, 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坚实良好的基础。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新课标理念的一种新思路——反思性教学。本文厘定了反思性语言教学的概念, 分析了它的内涵, 结合课堂案例从教材、教师和学习者三方面探讨了反思性教学的应用, 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反思性语言教学,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9.

[3]郑允贤等.中学英语教师反思性教学例谈[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8, (4) :26-29.

上一篇:我相信友谊的力量作文下一篇:文艺汇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