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业经营管理概述

2024-10-15

第一章 物业经营管理概述(共10篇)

1.第一章 物业经营管理概述 篇一

第一章管理概述习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要分析管理学的主要特征

答:(1)综合性。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管理学内容的综合性,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2)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学具备科学的特点,是一门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综合的知识体系。有效管理活动需要灵活的运用管理技能,具备艺术性的特点,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3)不精确性。由于管理对象人的不确定性和环境的不确定性,管理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

2.简述管理的必要性

答:1.通过管理实现组织目标;2.通过管理发挥组织功能;3.通过管理提高组织工作效率;

4.现代化大工业生产需要管理;5.没有管理组织无法进行有效活动;6.没有管理人类就无法征服自然;7.没有管理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发展。

3.简要分析经营与管理的区别

答:经营与管理既有一致性,又有所区别。从产生过程来看,管理是劳动社会化的产物,而经营则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从应用范围来看,管理适用于一切组织,而经营则只适用于企业;从要达到的目的来看,管理旨在提高组织效率,而经营则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从两者的内容构成看,企业经营包括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活动。从企业的角度看,管理不包括经营,而经营包括管理。企业经营比企业管理范围更广、内容更复杂,层次也更高。

二、填空

1.任何一种管理活动都必须由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即(主体)、(客体)、(目的)、(载体)。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客体是(所有资源)、载体是(组织)、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

3.管理学的特点(综合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不精确性)。

4.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5.管理学首先是一门科学,这是因为它确实具有科学的特点(客观性)、(实践性)、(理论系统性)、(真理性)、(发展性)。

三、选择

1.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订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ABCD)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创新

2.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根本区别在于(ABCD)。

A.需要与他人配合完成组织目标 B.需要从事具体的文件签发审阅工作

C.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成果负责 D.需要协调他人的努力以实现组织目标

第二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习题及答案

一、概念题

1.管理的基本原理

答: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理论,它是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因而对一切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系统原理

答:系统原理是指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为了达到管理目标,就必须对系统各要素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

3.责任原理

答:责任原理是要明确规定部门和个人相应的权责,职责到位,权责对等,权责明确。

4.行政方法

答:管理的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5.经济方法

答: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6.法律方法

答: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

二、简答题

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

答: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封闭原理

答:任何一个系统内的管理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3.管理的人本原理

答:管理活动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和潜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4.管理的权变原理

答:经营管理没有固定模式,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在不断变化,应根据组织具体情况和环境特点及时调整管理方法。

5.管理的基本原则

答:依据管理的基本原理,从管理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用以指导管理活动的规律性原则,是处理各种管理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

6.管理的基本方法

答: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工作方式,是管理理论、原理的自然延伸和具体化、实际化,是管理原理指导管理活动的必要中介和桥梁,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三、思考题

1.什么是“以人为本原理”?掌握这一原理应坚持什么原则?

答:管理活动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和潜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管理活动中人是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要素,以人为本原理应坚持的原则是:在管理活动中,人处于管理的主导地位,促进人性的完善与人性的升华,员工与参与管理过程,以激励为主要管理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什么是系统原理?系统原理有哪些基本特征?管理者可从系统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系统原理是指系统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为了达到管理目标,就必须对系统各要素进行全面的系统分析。系统原理的基本特征是:集合性、结构性、目的性、全局性、层次性。

系统原理的启示是:系统是一个整体,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佳;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系统是开放性的,是不断与外界发生联系的,要充分利用外部环境与本系统的联系,从外界吸收能量和信息;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3.为什么说在管理中要保持足够的弹性?

答:管理面临的是复杂问题,随机性大,变化莫测,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众多因素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蛛网交织。要掌握全部因素是不可能的,百分之百的正确的管理是不存在的。从来没有完全正确、绝对正确、永远正确的管理决策。事物复杂,存在部分不可控因素,再加上领导工作经验有限。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过程中,有许多因素是难以控制的,国际风云突变的环境中,更是难以控制。所以管理必须留有余地,把握其伸缩性,注重随时调节。

4.如何理解责任原理?责任原理的本质是什么?管理者可从责任原理中得到哪些启示?

答:责任原理是要明确规定部门和个人相应的权责,职责到位,权责对等,权责明确,其本质是权责对等。

责任原理的启示是:每个人的职责要明确,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要明确工作绩效的考核标准,使奖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5.管理的法律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和作用? 如何正确运用?

答:管理的法律方法是指国家根据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法律方法的实质是实现全体人民的意志,并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实行强制性的、统一管理。

管理法律方法的特点: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其作用是其它管理方法的补充和完善,法律方法和管理的其他方法综合使用,才能达到最有效的管理目标。

法律方法的运用:法律方法不仅要求企业掌握和运用企业法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经济法律,而且也要掌握和运用民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应根据国家、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制订自己的管理规范,避免与法律、法规有悖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6.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有何特点?如何正确运用?

答:管理的经济方法是根据客观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实质是激励和竞争。

管理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润、工资、奖金、罚款等。

经济方法的特点是利益性、关联性、灵活性、平等性。

经济方法的应用要和其它管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经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不断完善,既要发挥各种经济杠杆各自的作用,更要重视整体上的协调配合。

四、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对(A)。

A.人的管理B.物的管理C.目标的管理D.系统的管理

2.从根本上看,管理效益是由(A)决定的。

A.管理者B.管理对象C.管理环境D.生产方式

3.建立在权威与服从关系基础上,表现为一种权力支配关系的是(C)。

A.法律方法 B.经济方法 C.行政方法 D.心理方法

4.法律手段的最主要特征是(A)。

A.强制性 B.可预测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5.“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体现了管理的(A)。

A.系统原理 B.人本原理 C.弹性原理 D.能级原理

五、论述题

1.简述整分合原理。

答:整分合原理是指任何一个系统,都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者把握整体,科学分解,组织综合。作为系统的整体,必须有整体的活动目标、运动规律和要求,才能保证系统内各部门、各层次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系统内各部门、各

层次新形成的配合功能和效率,使系统功能获得最佳的活动效果。

在分工过程中,将整体分解成一个个基本要素,进行明确的分工,明确其职责范围,建立责任制,使之规范化,是系统内各部门各层次活动特殊性的要求。必须从系统的目的出发,进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使各个层次和环节同步协调,平衡发展。系统内的各项分工,要形成合理的结构,保持各部门、层次间最有效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使系统具有更大的功能,形成新的更大的结合生产力。整分合原理中的整体观点是大前提,要充分了解整体及其运行规律,才能合理分工;但分工又是关键,没有分工的整体就谈不上合作,就构成不了职责清晰的现代有序的系统。在整体规划下合理分工,又在分工基础上进行强有力的组织综合。

2.简述效益原理的基本思想。

答:组织的管理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于利用最小的投入或消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效益,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对社会作出贡献。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追求局部效益与追求全局效益必须协调一致,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确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3.怎样理解人本管理的基本思想?

答:人本管理的基本思想是管理活动以人为核心。

管理活动中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人,人是管理系统中最活跃、最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要素,是其他所有构成要素的主宰。做好人的工作是管理的根本,注重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做到人尽其才,注重开发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水平。“人本管理”思想强调以人为中心,人本管理的基本的思想表现在,企业是由人组成的,要靠人来管理,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

4.试述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

答: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有科学管理学派的“经济人”假设,行为科学学派的“社会人”假设,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人”假设,权变理论学派 “复杂人”假设等。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1.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2.人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它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择是指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3.人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4.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要的因素。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有:1.交往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社会人交往是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2.非正式组织通过人际关系的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管理措施和奖励对具有更大的影响;3.组织领导者应当满足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交往和友谊的需要,工作效率会随着职工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而提高。

决策人假设是把人的行为放在特定的组织背景下并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进行分析。它不对人的活动目的及相应手段作永恒不变的先验设定,而把目的和手段看成可在一定范围内加以调节的变量。它的着眼点不是单个人的效率因果链追溯,而是群体合理决策中的行为协调。

决策人假设主要观点有:1.人具有有限理性。组织成员执行任务的能力有限,正确决策的能力有限。2.寻求满意解。个人的欲望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随着体验的变化而升降。在良性环境下,欲望提高;在恶劣环境下,欲望下降。3.组织是一个“诱因和贡献”平衡系统。组织成员的协作意愿取决于由协作而得到的诱因和为协作而做的贡献之间的比较结果。只有当贡献小于或等于诱因时,组织成员才愿意协作,组织才能得以存续和发展。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的需要和潜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地位的改变,环境的改

变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改变而各不相同。复杂人基本观点有:1.人怀着各种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但最主要的需要乃是实现其胜任感。2.胜任感人人都有,它可能被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去满足。3.当工作性质和组织形态适当配合时,胜任感是能被满足的。4.当一个目标达到时,胜任感可以继续被激励起来,目标已达到,新的更高的目标就又产生。

5.试述系统原理有何实际指导意义?

答:理解系统原理的主要观点,指导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系统原理:1.管理同世界上一切事物一样都呈现着系统形态,又都是由相关的众多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集合体。没有要素或单个要素无从复合,则不能构成系统。2.凡系统都有属性和功能,但系统要素不能直接形成系统属性和功能,必须通过结构来实现。结构说明系统的存在及系统、要素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内在方式。而要素间的相互关联,要素与系统的相互依存,是系统结构性的基础。3.凡系统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即目标,它在系统中发挥启动、导向、激励、聚合和衡量作用。没有目的,各要素是一盘散沙,系统就不能存在和运转。系统内的各子系统都要围绕总目标统筹运动,确定或调整子系统的具体目标必须服从总目标。4.每个系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它要求立足全局,对诸要素进行科学组合,形成合理的结构,使各局部性能融合为全局性能,从而发挥系统的最佳整体效应。5.它表现在本系统内或本系统与更大系统的关系都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在组织系统内,上层管理下层、下级对上级负责,从总体目标考虑局部目标、局部服从整体。

2.第一章 物业经营管理概述 篇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承担有限债务责任的企业组织形式是()。

A.个人独资企业B.合伙企业

C.个体工商户D.公司制企业

2.长期投资的目的是()。

A.获取经营活动所需的长期资产

B.获取经营活动所需的流动资产

C.获取固定资产的再出售收益

D.满足公司长期资金的需要

3.在股东投资资本不变的前提下,最能够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程度的是()。

A.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B.每股净资产

C.每股市价D.每股股利

4.债权人为了防止其利益被伤害,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寻求立法保护B.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

C.提前收回借款D.监督

5.下列关于“有价值创意原则”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任何一项创新的优势都是暂时的B.新的创意可能会减少现有项目的价值或者使它变得毫无意义

C.金融资产投资活动是“有价值创意原则”的主要应用领域

D.成功的筹资很少能使企业取得非凡的获利能力

6.根据财务管理的信号传递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少发或不发股利的公司,很可能意味着自身产生现金的能力较差

B.决策必须考虑机会成本

C.如果追求答案的成本过高,则应该直接模仿成功榜样或者大多数人的做法

D.理解财务交易时,要关注税收的影响

7.下列关于金融资产特点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般说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比实物资产弱

B.金融资产的单位由其物理特征决定,不可以人为划分

C.债务工具的期限是有限的,权益工具没有到期期限

D.在通货膨胀时,金融资产的名义价值上升,而按购买力衡量的价值不变

8.按照证券索偿权的不同可以将金融市场划分为()。

A.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B.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

C.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D.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

9.下列关于金融市场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融通资金

B.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指的是价格发现功能和资金融通功能

C.节约信息成本是金融市场的辅助功能

D.市场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而不受其他力量干预是理想的金融市场需要具备的条件之一

二、多项选择题

1.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包括()。

A.有效的运用流动资产,力求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B.选择最合理的筹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流动资金的资本成本 C.加速流动资金周转,以尽可能少的流动资金支持同样的营业收入并保持公司支付债务的能力

D.获取经营活动所需的长期资产

2.下列关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有()。A.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是企业为股东创造的价值

B.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有同等意义 C.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教材的观点

D.假设股东投资资本和债务价值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相同的意义 3.下列各项中,可用来协调经营者与所有者矛盾的方法有()。A.监督B.规定借款的信用条件

C.要求提供借款担保D.给经营者以现金、股票期权的奖励 4.下列各项中属于广义的利益相关者的有()。A.经营者B.顾客 C.供应商D.工会组织

5.下列各项中,属于公司对于合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的有()。A.劳动合同之外员工的福利

B.改善工作条件,尊重员工的利益、人格和习俗 C.优惠少数民族、不轻易裁减员工

D.赞助当地活动、支持公益活动、参与救助灾害

6.假设市场是完全有效的,基于市场有效原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有()。A.在证券市场上,购买和出售金融工具的交易的净现值等于零 B.股票的市价等于股票的内在价值 C.账面利润始终决定着公司股票价格

D.在有效资本市场上只能获得与资本成本相同的报酬 7.下列有关信号传递原则正确的有()。A.信号传递原则是自利原则的延伸

B.信号传递原则要求公司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行动方案本身,还要考虑该项行动可能给人们传达的信息

C.信号传递原则要求根据公司的行为判断它未来的收益状况 D.引导原则是行动传递信号原则的一种运用

8.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相比,所具有的特点包括()。A.流动性B.人为的可分性 C.人为的期限性D.名义价值不变性 9.下列关于衍生证券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衍生品的价值依赖于其他证券

B.衍生证券是指能够提供固定或根据固定公式计算出来的现金流的证券 C.衍生证券是公司进行套期保值或者转移风险的工具 D.根据公司理财的原则,企业不应依靠衍生证券投机获利

10.以下资金提供者和需求者,不属于以金融交易为主业的主体有()。A.居民B.企业 C.金融机构D.政府 11.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市场工具的有()。

A.股票B.公司债券 C.国库券D.商业票据 12.下列各项中属于金融市场的功能的有()。

A.资金融通功能B.风险分配功能 C.价格发现功能D.调解经济功能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公司制企业的优点之一是承担有限的债务责任。2.【答案】A

【解析】长期投资的目的不是获取长期资产的再出售收益,而是要使用这些资产,属于经营性投资。3.【答案】C

【解析】在股东投资资本不变的前提下,股价最大化和增加股东财富具有同等意义,这时财务管理目标可以被表述为股价最大化。4.【答案】D

【解析】债权人为了防止其利益被伤害,除了寻求立法保护,如破产时优先接管、优先于股东分配剩余财产等外,通常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如规定资金的用途、规定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的数额等。第二,发现公司有损害其债权意图时,拒绝进一步合作,不再提供新的借款或提前收回借款。5.【答案】C

【解析】直接投资项目或经营和销售活动是“有价值创意原则”的主要应用领域。6.【答案】A

【解析】选项B是自利行为原则的运用,选项C是引导原则的应用,选项D是双方交易原则的运用。7.【答案】C

【解析】一般说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比实物资产强,因此选项A不正确;金融资产可以人为设定最小的交换单位,而实物资产的单位由其物理特征决定,不可以人为划分,因此选项B不正确;债务工具的期限是有限的,权益工具没有到期期限,或者说事先规定其期限为无限长,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在通货膨胀时期,金融资产的名义价值不变,而按购买力衡量的价值下降。8.【答案】B

【解析】金融市场按照证券的索偿权不同可以分为债务市场和股权市场。9.【答案】B

【解析】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指的是资金融通功能和风险分配功能,因此选项B不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

【解析】营运资本管理的目标有以下三个:(1)有效地运用流动资产,力求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2)选择最合理的筹资方式,最大限度的降低流动资金的资本成本;(3)加速流动资金周转,以尽可能少的流动资金支持同样的营业收入并保持公司支付债务的能力。2.【答案】AC

【解析】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有同等意义。假设股东投资资本和债务价值不变,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相同的意义。因此选项B、D是不正确的。3.【答案】AD

【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通常,股东同时采取监督和激励两种方式来协调自己和经营者的目标。选项D属于激励的方式。4.【答案】ABCD 【解析】广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一切与企业决策有利益关系的人,包括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股东和债权人)、产品市场利益相关者(主要顾客、供应商、所在社区和工会组织)和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经营者和其他员工)。5.【答案】ABC

【解析】公司对于合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有:(1)劳动合同之外员工的福利;(2)改善工作条件;(3)尊重员工的利益、人格和习俗;(4)友善对待供应商;(5)就业政策(例如优惠少数民族、不轻易裁减员工等)。6.【答案】ABD

【解析】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资本市场有效原则”的有关表述。资本市场有效原则,是指在资本市场上频繁交易的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而且面对新信息完全能迅速地做出调整。

资本市场有效原则要求理财时重视市场对企业的估价,股价的高低可以综合反映公司的业绩,所以,账面利润不能始终决定公司的股票价格。如果资本市场是有效的,购买或出售金融工具的交易净现值就为零,股票市价也能真实地反映它的内在价值。在资本市场上,只获得与投资风险相称的报酬,也就是与资本成本相同的报酬,很难增加股东财富。7.【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信号传递原则的概念及应用,以上选项均正确。8.【答案】ABCD

【解析】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流动性;(2)人为的可分性;(3)人为的期限性;(4)名义价值不变性。9.【答案】ACD

【解析】衍生证券的特点有:(1)衍生品的价值依赖于其他证券;(2)衍生证券是公司进行套期保值或者转移风险的工具;(3)根据公司理财的原则,企业不应依靠衍生证券投机获利。10.【答案】ABD

【解析】居民、企业和政府是不以金融交易为主业的主体,参与交易的目的是调节自身的资金余缺。11.【答案】AB

【解析】资本市场的工具包括股票、公司债券、长期政府债券和银行长期贷款。因此选项A、B是正确的。12.【答案】ABCD

3.第一章 公文概述 篇三

余春柯

章节名称:第一章

现行行政公文写作基本知识

第一节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明晰、理解基本概念; 2.掌握现行行政公文种类; 3认识行政公文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的1与2。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2。

教学方法:讲授、练习

作业安排:课后习题,见下。教学过程: 第一小节

一、现行行政公文的含义

1.文书、公文、文件、行政公文的含义

文书,是以文字为主要方式记录信息的书面材料。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各级各类机关、部门、单位、组织处理公务的书面材料;它包括法定的和非法定的两类。

文件,通常是指党政军等机关制发的法定公文。

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件

2.上述四个概念的关系

文书包括私务文书和公务文书(简称“公文”),公文又包括法定公文(常称“文件”)和非法定公文(也称“事务公文”),法定公文包括党务公文、行政 公文、军事公文、司法公文、人大公文等所有用法律法规规范的公文,它们一般都习惯上被称作“文件”。

3.现行行政公文的含义

现行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现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使用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定义 的4个视角内涵:(1)时指性——现行(1999年以后当前)。(2)域指性——行政(各级政府机关及职能部门等)。(3)效用性——行政管理。(4)文本特性——规范(法定)。4.行政机关及部门

行政机关,即各级政府机关,是行政管理的决策单位;行政部门是各级政府的职能单位,负责政府决策、任务、工作的落实、贯彻、执行与完成。(举例国务院及所设部门加以说明)二、行政公文的特点

1.政治性

体现行政机关意志 ;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处理机关公务的工具;为政治服务。

2.权威性

在法定时空对受文者产生强制影响和行政约束力。3.现实性

为解决现实问题和矛盾而制发,为现实服务。

4.规范性

有法定的种类、格式、行文规则和处理程序等,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小节

三、现行行政公文的种类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现行行政公文为13种:

⑴命令(令)

⑵决定

⑶公告

⑷通告

⑸通报

⑹通知

⑺议案

⑻报告 ⑼请示

⑽批复

⑾意见

⑿函

⒀会议纪要

上述13种现行行政公文根据行文关系或行文方向,又可划分为3类。(1)上行文

(2)下行文

(3)平行文(注意说明:有的文种可多行。)

四、行政公文的作用

1.法规和准则作用 ; 2.领导和指导作用 ; 3.宣传教育作用 ; 4.信息沟通作用 ; 5.依据与凭证作用。

又有泛行文的提法。

第三小节

一、怎样学习公文写作

1、多读书、勤思考,是学好写作的基础。要加强我们语言修养和理论水平、学识素养,不读书无以达成。多读范文,以范文为模板,可以让我们向规范和标准走得更近,更正宗。

2、写作---材料---主旨---语言---结构,加强练习是学好写作的捷径。每个文种我们都要动手练习,直到学会。不练习,人类永远不能直立行走。

3、多修改。既能认识别人公文中的错误(我们哈哈一笑,以大方之家暂居),又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关注现实,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理论,开阔我们的视野。

二、应具备的素养:(1)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2)较高的法制知识

(3)一定的历史、经济、文学知识(4)丰富的行政管理、读写经验(5)较高的语言水平。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

公文

行政公文

现行行政公文

2.怎样理解行政公文的四个特点? 3.现行行政公文具有哪些文种?它们按行文运行方向能分哪几种类别? 4.行政公文具有哪些作用?

章节名称:第一章·第二节

现行行政公文的格式

教学目的

1、.了解格式的种类、格式要素及其规范要求;

2、.掌握格式与文种的匹配使用。

3、格式要素及其规范要求和格式与文种的匹配使用。

4、格式要素及其规范要求

教学重点:

1、格式要素、规范及要求

2、格式与文种的匹配 教学难点:同上教学重点1、2。教学方法:讲授与练习

作业安排:用电脑依照所学公文的标准格式各制作一份。要求:各要素具备。分:上行文、下行文、联合行文格式;信函格式、命令格式、会议纪要格式。每人各6份。教学过程:

第一小节

一、行政公文格式的种类

1.稿纸格式(见教材P5;作制发单位存档)要求:自己依样制作一份。2.成文格式(作向外发文)要求:自己依样各制作一份。

(1)一般(通用)格式 :①下行文格式;②上行文格式;③联合行文格

式。

(2)特定(专用)格式:①函的格式(平行文专用);②命令格(发布令和任命令专用);③会议纪要格式(行政办公会议专用)。

二、行政公文格式要素及规范要求 新《办法》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则将各要素划分为:1.眉首部分;2.主体部分;3.版记部分。

图1-下行文格式首页

图2-上行文格式首页

(一)眉首

1.公文份数序号:同一文稿;机密、绝密用;编虚号,如“0001”。应用阿拉伯数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密级(密件标注),分“秘密”、“机密”、“绝密”三级;保密期限:需保密的时间。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密级与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3.紧急程度(急件标注):特急或急件。用3号黑体字标识在版心右上角,若有密级,则在其下标识。

4.发文机关标识:俗称“红头”,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组成。小标宋体字,红色,字号≤22mm×15mm。联合行文时,应把主办机关置首,同级的则按党政军群是前后顺序排列。必须公文显示正文。

标识位置与上行、下行、平行有关。

5.发文字号:机关代字(要习惯、规范)---年份(不简写、不加年,外用六 角括号〔〕)---序号,(不编虚位号、不加第),如“国发〔2004〕5号”。年份,只能标注一个机关的发文字号。字号位置居“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外,用3号黑色仿宋字,居中标注。若是上行文,有签发人署名,则与其左右并列分居在发文机关标识下面。其下4mm处印一条红色与版心同宽的反线。武文线----文武线。

6.签发人: 批准文件发出领导签名。上行文用。发文机关标识的右下方、红色反线右上方印出签发人和会签人的名字。

签发人平行排列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居右空一字。签发人三字用3号宋体字,后用全角冒号,冒号用3号楷体字标识签发人姓名。

第二小节

(二)主体

1.标题: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事由:关于……的;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武文线下空2行,用2号小标宋体字。

2.主送:公文主要受理单位。(上行文、下行文、普发性)标题下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字体标识,回行时仍顶格。

多,可移到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首页要保证出现正文。3.正文:开头→主体→结尾。注意主体的层次序号的使用。4.附件说明:公文附属材料(“附件”)的顺序和名称标注。

正文下一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字标识“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5.成文日期:公文生效时间。用汉字小写数字标写。如“二○○六年十月五日”。

6.印章:公文合法、生效标志。

7.附注:公文使用方法、传达范围等的有关说明。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的下一行。

(三)版记1.主题词:规范的标引公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由15类1049个主题词组成,分主表和附表两部分,主表13类751个主题词,附表2类298个主题词。

给公文标引主题词是便于计算机检索文件。

类别词

主题词

{

内容词

类属词

{

形式词(即“文种”)

主题词标引方法 :

(1)一份公文,除类别词外,类属词不超过5个。

(2)先类别词→再内容词→最后文种词。例如:《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的主题词:农业

水土保持

通知 ;《关于表彰奖励我院优秀学生的决定》的主题词:学生管理

表彰

奖励

优秀

决定。

(3)如一份公文有两个相关主题,应先集中标引第一个主题的主题词,然后再标引第二个主题的主题词,最后标引文种词。如:《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通知》的主题词:经济管理

企业

兼并

破产

劳动

就业

通知。

2.抄送:主送以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内容的其他机关与个人。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印发机关指负责印制、发送公文的机关 ;印发日期指文件印制完成的时间。二者同行,分居左右。

××××××××〔2004〕×号 关于×××××××××××的意见×××××:×××××××××××××××××××××××××××××××××××××××××××××××××××××××××××××××××××××××××××××××××××××××××××××××××××××××××××× 二○○四年×月×日主题词:×× ×××× ×× ×××× ××××  抄送:××××,×××××,××××,××××,××××,×××××××。×××××办公室(厅)2004年×月××日

图4-信函格式

图3-上、下文格式尾页

四、其他规定

1.公文用纸

采用国际标准A4型纸(210mm×297mm)。2.排印

从左而右横排、横写。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字。3.字号 发文机关标识≤22 mm×15 mm;标题用2号小标宋体字;密级、紧急程度、主题词用3号黑体字;发文字号、签发人、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附注均用3号仿宋字。签发人姓名用3号楷体字。

4.页码

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5.表格

公文如需附表,对横排A4纸型表格,应将页码放在横表的左侧,单页码置于表的左下角,双页码置于表的左上角,单页码表头在订口一边,双页码表头在切口一边。如需附A3纸型表格,且当最后一页为A3纸型表格时,封

三、封四(可放分送,不放页码)应为空白,将A3纸型表格贴在封三前,不应贴在文件最后一页(封四)上。

第三小节

五、公文格式与文种的匹配使用

1.命令: 发布令、任命令——特定命令格式

行政令——(下行文)文件格式 嘉奖令——信函格式 2.决定——(下行文)文件格式

3.公告、通告——登报、张贴、播放播发,不用行文格式

4.通知:批转、转发、印发、部署通知——

下行文格式

知照通知——信函格式

5.通报——下行文格式 6.议案——信函格式 7.报告、请示——上行文格式 8.批复——信函格式

9.意见:指示性意见——下行文格式

建议性意见——上行文格式

平行意见、评估意见——信函格式 10.函——信函格式

11.会议纪要:行政会议纪要——会议纪要格式

其他会议纪要——随转发公文 思考练习

1.稿纸格式与成文格式各起什么作用? 2.成文格式又包括哪些具体行文格式?

3.一份文件由哪三部分构成?它们又各包括哪些要素?

4.为什么有的文件有公文份数序号、密级、紧急程度标注,有的又没有? 5.什么行文应标注签发人姓名?什么文件不仅要标注签发人姓名,同时还要标注联系人姓名和联系电话?它们分别是在何处标注?

6.“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有何不同?通常情况下,它们在公文格式中所处的位置有何不同?

7.应该怎样标引主题词?

8.公文文种与格式是如何匹配使用的?

4.第一章 税收概述习题 篇四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A、财产权力

B、政治权力

C、行政权力

D、所有权 2.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国债

B、国有企业上交利润

C、税收

D、罚没收入 3.税收“三性”的核心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税率 4.税目体现征税的()

A、深度

B、目的 C、范围

D、广度 5.()直接缩小计税依据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

A、减半征收

B、税基式减免

C、税率式减免

D、税额式减免

6.按()分类,我国税种可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A、征税对象的性质

B、管理和使用权限

C、税收和价格的关系

D、预算收入构成和征税主管机关的不同

7.()是指按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不同的等级,随着课税数量增大而随之提高的税率。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优惠税率

二、多选题

1.税收的特征有()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法制性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期限 3.税率的基本形式()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E.名义税率 4.税收制度的要素有()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税率

D.纳税环节

E.纳税地点

F.纳税期限

G.减税免税

H.税务违法行为的处理 5.减税免税可以分为()

A.税基式减免

B.税率式减免

C.税额式减免

D.起征点

E.免征额 6.纳税主体,又称纳税人或纳税义务人。这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

A.自然人

B.法人

C.其他组织

D.负税人

7.下列采用比例税率的税种有()。

A.增值税

B.营业税

C.企业所得税

D.资源税

三、判断题

1.征税对象是是一个税种区别于另一个税种的主要标志,征税对象亦称课税对象。()2.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数量化,体现所征对象量的规定性。()3.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或同一税目,不论数额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税额与征税对象成正比关系。()4.减税是从应征税额中减征部分税款;免税是免征全部税额。()5.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四、简答题

1.税收的概念与特征?

5.第一章 金融体系概述答案 篇五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D

2、D

3、C

4、D

5、A

6、D

三、复合选择题(每题2分)

1、B

2、A

3、B

4、C

5、D

6、A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

1、金融体系或金融系统: 由各种金融工具、机构、市场和制度等一系列金融要素的集合,是这些金融要素为实现资金融通功能而组成的有机系统。

2、直接融资:资金短缺单位通过向资金盈余单位出售行股票、债券等索取权凭证而直接获得所需资金;资金盈余单位通过购买并持有这些索取权凭证而获得未来的本息收入(债券)或股息分红(股票)。

3、间接融资:资金短缺单位与盈余单位并不发生直接的融资关系,而是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发生间接的融资关系。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发行自己的次级证券(包括存单、支票、储蓄帐户、保险单等)从资金盈余者那里获得资金,再通过购买资金短缺者的初级证券(贷款合同、债券、股票等)向其提供资金。

4、金融资产:是一种未来收益的索取权,通常以凭证、收据、或其它法律文件表示,由货币的贷放而产生。发行或出售金融资产可使发行人或转让者获得资金,购买并持有金融资产可能给购买者和持有人带来未来收益,金融资产是实现资金融通的工具,所以金融资产又是金融工具。

5、金融制度:有关金融活动、组织安排、监督管理及其创新的一系列在社会上通行或被社会采纳的习惯、道德、戒律和法规等构成的规则集合。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相关的各种规则的总和。

6、金融创新:就是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获取潜在的金融利润,对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金融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则包括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制度在内的整个金融体系的创新。

五、简答题(每题5分)

1、简述“约束引致创新假说” 的主要观点:(5分)

答:美国经济学家西尔伯1983年提出。金融约束主要有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前者导致金融企业的效率降低,金融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提高效率来弥补这部分损失。对于后者,为了保障资产的流动性、必要的偿债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金融企业采取一系列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从而逼迫其不断创新。

2、简述“规避创新假说:” 的主要观点:(5分)

答:美国经济学家凯恩认为,金融企业为了规避政府的一些限制性措施或制度而采取的创新交易。政府对金融的控制和由此产生的规避行为是政府与金融企业之间为管制和自由而进行的一种博弈行为。这种博弈的结果就是管制—创新—新的管制—新的创新,从而推动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

3、简述“交易费用创新假说:” 的主要观点:(5分)

答:由希克斯和尼汉斯提出。该假说认为: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货币需求(层次与种类)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高低使经济个体对货币需求预期发生变化,交易成本降低的发展趋势使货币向更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加快产生新的交换媒介和新的金融工具。不断降低交易成本的需求推动金融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4、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5分)

答:构成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资产或金融工具、作为金融中介和交易主体的金融机构、作为交易场所的金融市场和作为交易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制度保障的金融体制和制度。

六、论述题(每题10分)

1、金融制度创新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作用有哪些?(10分)答:(1)积极作用:(5分)

首先,金融创新扩大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渠道,扩大了金融服务业务领域,从而更好的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金融创新加强了利率杠杆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利率杠杆在调节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再次,金融创新为投资者提供了许多新的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有利于投资者根据需要选用,更好的进行风险管理。

最后,金融创新有利地推进了金融自由化、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有利于世界金融和经济的深化发展。

(2)消极作用:(5分)

首先,表现在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上。各种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涌现,使传统的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传递机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中央银行难于通过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来调节宏观经济。

其次,使金融业的经营风险加大。尽管金融创新提供的新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转移和降低个体的风险,但却不能降低金融系统的风险。巨额游资的自由流动将对一国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金融衍生工具巨大的杠杆作用,更为投机资金的兴风作浪提供了巨大的放大效应。

2、直接融资有哪些优、缺点?(10分)答:优点:可以节约交易成本。(2分)

缺点: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技能; 投资者要承担较大的投资风险; 投资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间和成本;数量、期限难以匹配;融资的门槛比较高等。(8分)

3、金融体系有哪些基本功能?(10分)

答: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储蓄和金融投资功能:(2分)(2)融资功能:(1分)(3)提供流动性功能:(1分)(4)配置金融资源功能:(1分)(5)提供信息功能:(1分)

(6)管理风险功能:转移风险、控制风险、管理风险的功能:(1分)

(7)清算和支付结算功能:银行清算体系提供的快速、准确、安全、方便的清算和支付结算服务,是现代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2分)(8)传递金融政策效应功能:金融政策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通过金融体系的传递来实现的:(1分)

4、试述金融创新的种类:(10分)

答:(1)金融工具的创新具体包括:时间衍生、功能衍生、种类衍生、复合衍生。(2分)(2)金融机构的创新:从业务创新方面看,大体沿着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几种形式创新。具体种类包括住宅金融机构、信用合作社、各种保险机构、养老与退休基金组织、共同基金、金融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等;从经营主体方面看,一般趋势为国有商业金融、国有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民间金融等主体形式。(4分)

(3)金融市场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包括市场种类的创新、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制度的创新。(2分)

(4)金融制度创新: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利率制度和金融监管制度创新。(2分)

6.财务会计 第一章 概述习题 篇六

1、企业会计是服务于企业这一经济部门的()

A.专业会计 B.事业单位会计 C.政府会计 D.管理会计

2、财务会计的主要特征是()

A.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提供定期财务会计报告

B.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内部业绩分析和考核等信息 C.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提供定期财务会计报告 D.为股东提供定期财务会计报告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资产特征的有()A.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B.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 C.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D.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负债特征的有()A.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 B.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C.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D.企业的一种现时义务

5、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通常称为()

A.股东权益 B.权益 C.少数股东权益 D.债权人权益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收入特征的有()A.在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 B.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C.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D.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费用特征的有()A.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 B.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C.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D.与向所有者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利润特征的有()A.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B.主要由企业收入减去相关费用后的净额组成

C.取决于收入与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D.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有关

9、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账户属于()类 A.资产类 B.负债类 C.成本类 D.损益类

10、《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属于()类

A.国家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内部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按其受托主体或服务的经济实体的不同一般分为()A.企业会计 B.事业单位会计 C.政府会计 D.管理会计

2、会计是()的经济组织。A.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B.自我发展、自我约束 C.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D.以公益活动为主要目的

3、公司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包括()等 A.有限责任公司 B.事业单位 C、股份有限公司 D、政府机关

4、上市公司的主要特征有()A.募集方式(公开发行股票)设立 B.其股票在证劵交易所上市交易 C.属于有限责任公司 D.属于股份有限公司

5.企业会计按其报告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等会计分支 A.财务会计 B.管理会计 C.政府会计 D.单位会计

6、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主要有()等

A.投资者 B.债权人 C.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D.社会公众

7、企业资产按照其流动性,可以分为()

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非流动资产 D.货币资金 8.公司、企业进行会计核算不得有()等行为 A.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B.虚列或者隐瞒收入、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

C、随意改变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者计量方法,虚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费用、成本

D.随意调整利润的计算、分配方法,编造虚假利润或者隐瞒利 9.企业利润主要包括()等

A.营业利润 B.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C.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 D.营业收入

10.企业会计科目一般分为()等类别

A.资产类和负债类 B.所有者权益类 C.成本类 D.损益类

三、判断题

1、企业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并参与企业经济预、决策和控制(监督)的一项管理工作()2.公司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

3.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4.管理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5.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是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6.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7.负债是指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现时义务。()

8.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9.企业利润包括营业利润、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10.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四、简答题

1.怎样理解企业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的涵义? 2.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包括哪些? 3.企业的资产按什么原则分类、一般分成哪几类? 4.企业的负债如何分类? 5.企业的收入如何分类?

6.企业的利润总额由哪几部分组成?

7.第一章临床心理学概述 篇七

第一节临床心理学的一般概念

1、为了实现自己服务于社会的理想,1896年,witmer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间心理诊所,并首先应用“”临床

心理学“”这个术语,标志着临床心理学学科的正式诞生。

2、临床心理学的学科定义:临床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原理和方法来理解、预测和改善人们的适应不良、能力缺陷、情绪不适,并

促进人们的适应应对和个人发展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3、临床心理学的定义或范围决定了临床心理师的工作任务,4、目前中国临床工作者大多数人在大学和医院工作。

5、临床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主要有三大类:①基础心理学科,包括普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学习心理学,认知心

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情绪心理学,以及心理测量学等。②生物学科,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等。③社会科学,例如社会学,人类学等。

6、临床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指同是。关注心理健康和疾病问题、并因此在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等方面同临床心理学密切联系、形成交叉的学科

可以分成两大类:①主要关注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应用心理学科。②医学学科,包括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心理卫生学,心身医

学和行为医学等。

7、同临床心理学最为密切、有时甚至难以区分的学科是咨询心理学,他们之间的区别:①传统上,咨询心理学更加关注正常人的成长与发展,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以增进个体良好适应和应对为目的;而临床心理学则更关注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②

在美国,咨询心理学的训练大多在教育学院和教育系进行,而临床心理学的训练则在大学的心理系进行③尽管这两个专业的训

练的主要内容都包括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但临床心理学家的训练更强调研究方法和人格理论等内容。④喜讯心理寻更多地受

到职业指导运动和人本心理学的影响,而临床心理学主要是基于遗传学、心理动力学、心理生物学、和心理社会学原理而发展

起来的一门学科。

8、心身学和行为医学都是特别关注人类身体健康和疾病中心心理因素的作用的医学分支学科。

9、1977年,美国科学院的一组资深生物医学家和行为科学家举办了一个讨论会,标志着心身医学的正式诞生。

10、行为医学是设计行为科学同生物医学知识和技术的开发与整合,以及将这些被整合了的知识和技术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多学科交叉领域。

第二节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1、witmer被称为临床心理学的主要创立者,提出心理障碍的“器官理论”。

2、n.prince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变态心理学杂志。

3、现代的心理测验是从19世纪开始的。

4临床心理学科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专业队伍的扩大

第三节临床心理工作的职业化

1、心理师是指系统学习过临床或咨询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接受过系统的心理治疗与咨询专业技能培训和实践督导,正在从事心

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且达到本标准关于心理师的有关注册条件要求,并在中国心理学会有效注册的专业人士。

2、美国临床心理师的培养采用两种模式,哲学博士学位模式和心理学博士学位。

△作为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临床心理学开端于19世纪末。

中国临床和咨询心理师的培养分为两种水平,硕士和博士。

心理治疗的近代史起源于s.freud的心理分析。

精神病学使用来探讨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以及精神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分支学科。

■临床心理学的工作任务:①运用心理测量、会谈、行为观察和实验室检查等技术,评估和诊断心理健康问题。②通过各种心

理治疗形式来处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③参与同心理因素有关的躯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④制订心理健康问题核心身问题的预防方案,努力帮助人们增进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提高社会功能。⑤开展研究工作,以便更好地理解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问

8.第一章 物业经营管理概述 篇八

①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②掌握电子商务的概念; ③掌握电子商务的特点; ④掌握电子商务的分类。【教学重点与难点】

①电子商务概念广义与狭义的理解; ②电子商务的分类。【教学授课学时数】 4学时 【教学过程】 引言

一、扩大知识面,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推荐书、刊、报、网站

三、电子商务的课程体系(框架)

1、两个环境:技术环境和法规环境

2、四个运用:网上贸易、网络营销、电子支付、企业信息化建设 第一章 绪论

一、什么是电子商务

1、概念:用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

2、构成要素:

(1)电子工具:工具,手段;-广义与狭义(2)商务活动:目的,任务;-广义与狭义

3、本质

4、特点:(1)高效率(2)低成本(3)个性化(4)交互性

二、电子商务的分类

1、按交易主体:B2B;B2C;C2C;

2、按交易对象:直接和间接电子商务;完全和不完全电子商务

3、使用网络的类型:EDI;INTERNET;INTRANET

三、现状与前景

1、发展

(1)基于EDI的电子商务(20世纪60年代—90年代);

(2)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的勃兴在这一时期。

2、现状

3、前景

四、学科性质

1、学科性质: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边缘学科。

2、涉及到的学科: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金融等经济学

五、电子商务与经济全球化*

1、势不可挡的经济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与电子商务

3、我国的对策

六、关于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1、引言

2、电子商务在我市的发展现状 3、我市发展电子商务必须解决的问题

【思考题】

1、什么是电子商务?

2、电子商务按照不同的依据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3、谈一下你对电子商务发展前景的看法。

9.第一章 社区护理学概述 教案 篇九

科 目:社区护理 任课教师:唐四元

授课对象:四年制护理专业 授课地点:湘雅医学院L115教室 授课章节:第一章 授课时数: 2 学时 授课内容:社区护理学概述 授课时间:2013年度 【教学目的】

1. 掌握社区护理、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健康的概念。2. 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3. 理解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

4. 熟悉社区卫生服务概念及社区卫生服务在卫生体系中的位置。5. 掌握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6. 了解国内外社区护理发展历程现状。

【教学重点】

1. 社区护理的相关概念(社区,社区护理,社区健康)。2. 社区护理的功能。3. 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4. 社区护里主要工作方法和技术。

【难点】

1.社区护理与医院护理的不同点。2.护理工作思维理念的转变。

【课程类型】

新知识理论课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结合提问、社区案例等进行启发式教学等)、讨论教学

【教 具】

多媒体电脑、多媒体投影仪、投影屏幕、多媒体课件、激光笔等

【教学内容及授课时间分配】

1.导课(5分钟)

2.社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25分钟)3.社区护理的功能。(5分钟)

4.社区护理特点和工作内容。(10分钟)5.社区护理学的基本理念。(20分钟)6.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15分钟)7.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与技术。(20分钟)

【思考题】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实意义?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3年 9 月 6 日

第一章 社区护理概论

【导课】

◆学习社区护理的必要性

1、人口增长及老龄化

2、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3、疾病谱的改变

4、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 ◆社区护理学的学科位置

第一节 社区健康与社区卫生服务

一、社区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社区

1.社区(community)的概念社区社会学家费孝通:“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族、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个地域里所形成的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的五个特点:①地域性。②人口要素。③同质性。④生活服务设施。⑤管理机构和制度。3.社区的功能

(二)健康、社区健康的概念 1.健康的概念

健康观念的变化

1948年 健康的定义 WHO 1978年 初级卫生保健 《阿拉木图宣言》 1986年 健康促进 《渥太华宪章》 1948年WHO:“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和”。1990年又对其加以补充,将健康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提问] 你对健康的理解? 2.社区健康的概念

社区健康是在限定的地域内,以需求为导向,维持和促进群体和社区的健康,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注重作为服务对象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的健康。

(三)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based health care)

社区卫生服务又称社区健康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内涵包括:

(1)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上级卫生机构的指导支持与参与。(2)以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

(3)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和弱势人群为重点,以满足社区基本需求为目的。(4)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

(四)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与机构

第二节

社区护理

一、社区护理(community nursing)的概念

1.社区护理:综合应用了护理学和公共卫生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以社区群体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家庭及社区提供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维持健康等服务,提高社区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区护理的功能

二、社区护理服务与管理

(一)社区护士

社区护士是指在社区卫生机构及其他有关医疗机构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

(二)社区护士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①具有国家护士执业资格并经注册

②经过地(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

③独立从事家庭访视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具有在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五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三)社区护士的核心能力

社区护士不仅仅要具备一般护士所应具备的护理基本能力,而且还要必备以下七种能力: 1.人际交往、沟通能力:社区护士必须具有社会学、心理学及人际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 2.综合护理能力:主要包括各专科护理技能及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技能;

3.独立判断、解决问题能力:社区护士不同于医院护士,常常处于独立工作状态;

4.预见能力:预见能力主要应用于预防性的服务,而预防性服务是社区护士的主要职责之一;

5.组织、管理能力:调动社区的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

6.调研、科研能力 :在社区护理实践中,善于总结经验提出新的观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推动我国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

7.自我防护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法律的自我防护及人身的自我防护。

第三节 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和技术

(一)社区护理主要工作方法

1.家庭访视

2.居家护理 3.健康教育

4.健康普查和保健指导 5.社区组织活动 6.社区流行病学调查(二)常用的护理技术

1.一般护理技术:包括四大生命体征(呼吸、体温、脉搏和血压)的观察、测量和记录、静脉输液、各种注射法、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物理降温、饮食指导、雾化吸入、导尿、鼻饲、灌肠等基础护理操作。2.专科护理技术:包括各种慢性病患者的居家护理、各系统疾病患者的居家护理、围产期妇女、儿科疾病患者的居家护理、长期卧床患者和临终关怀的护理等。3.社区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技术

思考题:

如何看待中国医疗改革?

【板书设计】

多媒体课件、黑板板书 【课后总结】

1、简述社区护理的概念及特点。

2、简述社区护理的功能。

10.课题第一章 公司概述 篇十

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公司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2、了解公司的分类;

3、理解公司与普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的公司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公司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2、公司与合伙企业的区别。难点:

1、公司与合伙企业的区别

2、公司类型中的分公司与子公司的区别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训练法

第一章 公司法概述

前言:

提起公司,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因为公司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企业形式,也是迄今为止最高效、最广泛的经济组织形式,他被认为是有史以来,人类最重要的商业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就是一台发动机,强力的推进了人类现代文明进程。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改写了国与国竞争的规则。在当今世界,人类所取得的所有的成就,大到原子弹的研制,小到人类出行的方式,都受到了公司的巨大影响。现在,公司已无处不在,公司已化身为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生活方式。公司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我们可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

2009年,公司为全球81%的人口提供了工作机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创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全球100大经济体中,51个是公司,49个是国家。

世界上有16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比不上沃尔玛公司的收入。全球最大的10个公司的销售总额,超过了世界上最小的100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美国《福布斯》评选出的“2009年最有权力的人物排行榜”中,前十名中有5名是出自公司。

既然公司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较色,那么,究竟什么是公司,如何理解公司,公司有哪些特征,分为那些类型,他与其他的经济组织比如合伙企业有哪些区别,它是如何发展演化的?那么在这一节,我将向大家解开这些疑问。

一、公司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在我国,对公司概念的通说为:公司是指由股东出资成立,股东以其出资额或者其所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财产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并依《公司法》规定设立的企业法人。

这一概念的确立,跟我过公司法的规定与很大的联系,在我国的《公司法》第三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当然各国出于立法传统、法律体系的差异等原因,对公司的概念使用并不相同。比如在日本:日本《商法》52条规定:本法所谓公司,指以经营商行为为目的而设立的社团。日本《有限公司法》第一条规定:本法所谓有限责任公司,指以本法设立的,以商行为或者其他营利行为为业的社团。再比如在我国台湾,我国台湾现行《公司法》第一条规定: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依照公司法组织登记成立的社团法人。还有,在英美法系,公司有不同于大陆法系的解释。

我们知道:公司的英文是corporation.Corporation作为一个广义的词汇,大致有四个意义:

1、指市政当局。(根据国家授权设立,由当地居民和市政官员组成,具有公法主体和私法主题的双重身份)

2、独体法人。(corporation sole)为取得法律行为能力,根据法律创设,由一人或他的继承人组成的法律实体。如君主,红衣主教等。3具有法人资格的非盈利性公司。(non—profit corporation)如慈善机构,宗教机构等。4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业性公司(business corporation)是指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标,其收益在公司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法人团体。

显而易见,corporation和大陆法系“公司”概念相对应的部分,仅仅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商业公司。

法国在公司概念上采取了一种折中的方式,法国的《民法典》第1832条规定:公司是由两人或者是数人,通过契约约定,将其财产或者是技艺,集中于一共同企业,分享由此产生的利润或者自营所得的利益而设立,股东分担损失义务。

公司的特征主要有四个:

1、公司是法人。

公司的法人属性(即法人的三大特征:独立人格,独立财产,独立责任。)使得公司的财产与公司成员的个人财产完全区别开来。在我国,不存在非法人的公司,所有的公司都要以自己的财产对外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点与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不同。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他们是先以企业名下的财产对外承担责任,当企业名下的财产不够清偿时,就由企业的投资人,普通的合伙人对债权人进行清偿,指导债权人的债务得以实现。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现行的公司法建立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就是不允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的独立地位和股东的有限责任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如果发生滥用权力,股东也应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如:我国《公司法》第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2、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

公司的营利性是公司与生俱来的本性。公司的营利性不仅指公司自身简单的盈利,而且还包括象其成员,即股东分配利润。营利性是公司区别于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

3、公司是社团法人

社团是以人的集合为成立基础,我国公司法在公司组织上的社团体现在:有限公司的股东由50人一下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200个发起人,募集设立的,股东人数没有限制。现行的公司法主题上坚持公司的社团性原则,但是允许有例外,比如说我国允许有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的存在。

4、公司是依法设立的

公司的设立,在条件和程序上均有规定。公司通常直接依公司法设立,但是有些公司还需要依照特别法,比如商业银行法,保险公司等。再比如;我国立法只承认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不承认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那么,在我国,不得设立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再比如在我国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

(二)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三)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四)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五)有公司住所。

二、公司的分类(做一般的了解即可)(引申:独资企业是历史上最原始的企业形态,他具有个人出资,个人经营,个人管理,个人收益,个人承担风险的特点,但是这种特点也决定了企业的规模不可能大,而且经营范围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于是,这些企业的老板开始想办法,客观上产生了个人之间的合作和联合,于是出现了合伙。随着合伙企业的发展,为了适应更大规模的企业运作,合伙企业的法人地位得以确立,慢慢的,就产生了无限公司,两合公司,特设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总公司,分公司,母公司,子公司。当然这些公司并没有非常明确的产生的先后顺序,都是人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种组织方式。而且这些公司的组织方式,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推动商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一)按照出资人的责任:分为无限公司、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无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股东组成,全体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公司。也就是说无限公司对公司的债务先以公司的债务偿还,当公司的财产不足时,股东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无限公司是最古老的公司形式,它组织简便,股东能通力合作,凝聚力强,但是,股东的责任过重,公司的规模受到很大的限制。它实际上是采取了公司的形式,保留和合伙企业的本质。

有同学会问,无限公司有法人资格吗。(法国,意大利,日本立法承认无限公司的法人,而德国,瑞士,瑞典等国家仅仅承认它是公司的一种形式,否认他的法人地位。)有限公司:是以股东缴纳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则以其全部法人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公司具有法律人格。公司有自己的财产,享有法人的财产权。这种公司结合了合伙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优点,是最适合与中小企业的一种企业形式。

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人数以上的股东组成,公司的全部财产分为等额股份,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在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又有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分,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在证券交易场所挂牌交易,而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在不能上市交易。

两合公司:主要有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共同组成,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责任股东对公司的债务仅以期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这个就不在多讲了。

(二)、按照管辖与别管辖的关系,可将公司分为:本公司与分公司。

1、本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直接从事各种业务活动。如果本公司开设三个以上的分公司,本公司就可以称之为总公司。

2、分公司。是本公司根据业务的开设需要开设的。分公司没有法人资格,没有自己独立的财产,不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其经营所得归本公司,其债务和其他责任也归属本公司。分公司可以再本公司授权的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进行业务活动,有些分公司还可以进行诉讼活动,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但是,本公司行为诉讼效力当然归属于本公司。

(三)按照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可将公司分为母公司与子公司。

母公司。母公司是拥有另一个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或者通过协议等方式,能够对另一公司的经营实际控制的公司。

子公司。是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被另一个公司拥有,或者通过协议受到另一个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1 母公司与子公司是相对而言的,比如A是B的子公司,但是A还可能是C的母公司。

2、注意两点:

母公司与子公司各位独立的法人,各自以自己所有的财产对各自的债务承担责任,互补连带。二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控制关系是基于股权占有,鼓母公司只能通过股东会实现自己的意愿,而不能直接插手子公司的具体事宜,如不能要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变更登记,更换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小知识:

当一个公司持有另一个公司的股份时,前者即为母公司,后者为子公司。子公司中母公司持股达到100%时称为全资子公司,持股在50%以上时为控股子公司,低于50%但股份在各个股东中最大时(如40:30:30)时称相对控股子公司。

母公司与子公司相对应,本公司于分公司相对应。

本公司和分公司的重要区别是,前者具有法人资格,后者只是本公司的一个分支机构,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分公司不是公司法上的公司。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承担独立责任,而分公司只是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无独立责任能力,其责任由设立分公司的本公司承担。

(四)、按照国籍可以将公司分为:本国公司和外国公司。

1、本国公司。凡是依照我国的法律在我国的境内登记设立的公司为本国公司。各种形式的外商投资公司,都是中国公司,即本国公司。

2、外国公司。依照某个外国法律在中国境外登记设立的公司为外国公司。外国公司到我国境内开展经营活动,所设立的是外国公司的分公司。

跨国公司属于上述哪一类公司? 跨国公司并非公司法上的概念,而是经济学的一种提法。跨国公司是指以本国为基地,在其他国家或者地区设立分公司、子公司、或者其他参股性投资企业,从事国际性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大型经济组织。在各国的公司法中,没有专门调整跨国公司关系的规定,跨国公司的内部关系实际上是母公司与子公司,总公司与分公司,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本国公司、外国公司 小知识:

本国公司是依照我国公司法、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香港、澳门等特别行政区公司法等设立的在中国国内有住所的公司。

公司法第192条规定,外国公司是指依照外国法律在中国境外设立的公司。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必须向中国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其公司章程、所属国的公司登记证书等有关文件,经批准后,向公司登记机关依法办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外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必须在中国境内指定负责该分支机构的代表人或者代理人,并向该分支机构拨付与其所从事的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资金。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应当在其名称中标明该外国公司的国籍及责任形式。外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应当在本机构中置备该外国公司章程。

外国公司属于外国法人,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不具有中国法人资格。外国公司对其分支机构在中国境内进行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三、公司与普通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中公司的比较。

(一)、公司与普通合伙企业

1、成立的基础不同。一个是基于公司章程,一个是基于合伙企业。

法律性质上:公司章程是调整公司内部组织关系与经营行为的自治规则,他是由全体股东共同制定,创立大会通过。公司章程的通过与修改只需要多数通过,不要求全体一致同意。合伙企业是一种合同,它的订立与变更必须由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内容上:公司章程收到法律强制性约束比较多,只能在法律范围内制定。合伙协议的任意性更强,合伙人基本可以自由约定。

效力上:公司章程的效力可以及于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而这些人并非都参与了章程的制定与修改。而合伙协议的效力仅及于当事人。

2、法律地位不同。

公司具有法律人格,是法人企业。合伙企业没有独立法人人格,是非法人企业。

3、财产关系不同。

公司的财产虽然由股东出资形成,但是由于公司的独立的法人地位,其财产不归股东所有,而是归公司所有,公司是财产的所有者。合伙企业的财产来源于合伙人的出资,但是合伙企业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合伙企业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4人身关系不同:

合伙企业是人和企业,成立基础是基于合伙人之间的信任。他的对外的信用基础是合伙人的构成与合伙人的信用。公司是资格企业,公司股东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对外的信用基础主要是公司的财产与经营状况,与股东的构成及股东的信用无关。

5、管理权不同。

公司实行“公司所有与公司经营相分离”的原则,公司的管理权时依照公司法的规定,由法定的公司组织机构统一行使,每个股东并不享有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只是通过形式股东会上表决权,知情权、诉权、质询权。合伙企业通常推举一名或者是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其他的合伙人则享有监督权,异议权等。在法律上,每一名合伙人均享有直接管理合伙企业事务的权利。

6、盈亏分配不同。

公司的盈亏是按照出资比例或者是持有的股份数量分配。合伙企业是按照合伙协议分配,与合伙人的出资比例没有必然的联系。合伙企业若没有约定或者是约定不明,可协商,协商不成,可按照出资比例分配,若无法确定出资比例,则平均分配。

7、出资人责任不同。

公司的股东对公司承担责任,对公司的债权人吴责任可言。而普通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权人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二)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

1、设立的主体不同。

公司的设立人时股东,可以使自然人也可以使法人。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人只能是中国国籍的自然人。(外国国籍的自然人设立的企业是不是个人独资企业?答案是,外国国籍包括港澳台同胞设立的企业不是个人独资企业,不适用于个人独资企业法,这种企业属于外商独资企业,适用于外资企业法。)

2、成员人数不同。

公司中除了一人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外都是有多数人共同出资的,风险实际上也是多数人承担的。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的,一切利益与风险盖有该投资人承担

3、法人地位不同。

公司是法人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是非法人企业。

4、财产关系不同。

公司是公司财产的所有者。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的所有人是是投资人。

5、经营管理不同。

公司实行的是所有人与管理人分离。股东可能承担经营管理职务而享有经营管理权,当然也可不参加经营管理或活动。个人独资企业实行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

6、责任的承担不同。在公司,除了股东滥用公司的法人地位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而需要承担责任外,股东只在出资范围内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而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三)公司与外商投资企业中公司的区别 其他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

一、法律上的限制

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等行业的商业组织,必须选择公司的组织形式。

还有一些国家对律师、会计师等专业性行业,规定必须采取合伙形式,主要考虑其职业道德风险与其个人之无限责任的关系。

二、有限责任的因素。

个人独资、合伙体的责任方式,与公司有很大的不同。投资者必须承担的风险不仅止于其出资额,尚包括其个人财产。

三、税赋因素。

很多国家对公司实行双重税负,公司缴纳公司所得税,股东承担红利所得税;我国也不例外。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应交纳个人所得税。

四、设立、营运成本因素。

独资、合伙等业主企业(proprietorship),设立无须经过特别批准、无注册资本限定,营运无需聘请专业经理人,管理具有简单化、弹性化、非正式化,因此成本较低。公司设立过程较为复杂,有些国家的公司设立;公司经营成本也较昂贵;公司向投资者解释公司运作的成本也很高;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复杂、营运方式繁琐。

五、永续经营的因素。

公司具有永续经营的特点,公司之存续不因其股东的变更、死亡而终止。独资、合伙等,因投资人、合伙人的自然人属性、无限连带责任等,其生命也受到限制,按照合伙企业法规定,因合伙人死亡、破产、甚至退伙等因素,均可以导致合伙体的终止。

六、集中管理的因素

公司一般需要设立董事会,实行集中管理。独资、合伙企业,无法排斥任何一个业主的管理权,合伙人在管理上实行均权制,其专业化水平较低。

七、权益转移自由性的因素

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在公开的证券交易所自由转让。其他公司的股份具备一定条件也可以转让。合伙体的权益转让一般需经过全体合伙人的一致同意。

八、参与者权益位次的因素

公司制中,所有人(股东)享有剩余财产分配权,必须在公司财产清偿所有债务后始能得实现,不得抽逃资本。在独资、合伙组织中,并无资本维持的要求,相对于公司来说,所有人的权利位次有比较大的灵活性。总结:

1.公司的优缺点

优点有:有限责任、集中管理、权益转让自由、永续经营等。缺点有:税负重、成本高等。2.合伙的优缺点

优点有:成本低、税负低。

缺点有:适用面小、无限责任、非集中管理、非永续经营、权益转让受限较多等。思考题:公司与合伙的优缺点。

第五节

公司的权利能力

一、公司权利能力在法律上的限制

(一)公司经营范围的限制

《民法通则》第42条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公司法》第12条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可以修改公司章程,改变经营范围,但是应当办理变更登记。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批准的项目,应当依法经过批准。

从经营范围上限制公司的权利能力,立法上有放松的趋势。

(二)公司转投资的限制

公司法第15条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

该限制与《合伙企业法》第8条第一项的规定(“有二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相吻合。

相对于修订之前的公司法,转投资限制明显放宽。原公司法第12条规定,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并以该出资额为限对所投资公司承担责任。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在投资后,接受被投资公司以利润转增的资本,其增加额不包括在内。

(三)公司对外担保的限制

公司法第16条规定,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四)公司合并、分立的限制

公司合并与分立作为公司重大变更,该项权利的行使,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

(五)公司分配税后利润的限制。具体见后文股利分配一章。

(六)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限制。

(七)公司股份转让的限制。

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都有一定形式的限制,但是相对于原公司法来说,限制有逐步减小的趋势。

二、英美法上的越权无效原则及其发展

(一)越权无效原则

英美法上的越权原则,是指公司的活动不能超越其章程中目的条款规定的范围,否则即使该行为是合法的,也因为其超越了目的条款的授权,传统上认为其无效,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执行力。公司也不得经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追认该行为的效力,交易对方不得请求履行有关合同、也不得请求该公司赔偿损失,而只能追索已交付的款物。

这种传统上的做法,对公司及其股东较为有利。因为公司的越权行为是公司一方主动进行的,股东因越权行为遭受损失时,可以要求公司或行为人承担责任,公司在对其不利时则可以越权行为作为借口,逃避应负的法律责任。对公司的交易对方来说,则要求其每进行一项交易都必须去了解对方公司的章程及目的条款,实属不便,而对方公司的某种行为是否在其目的范围之内,也不易判断,一旦对方发生越权情形,致其遭受损失时,又不能获得法律上的救济,因而是不公平的。所以,法律上对越权原则的解释和适用不得不逐渐放宽,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1.对公司的目的条款作放宽的解释,只要公司董事认为某项业务有利于公司,且法律上并无明文禁止,从事该业务即不导致公司越权。

2.对善意第三人进行保护,放弃推定与公司从事交易的人已注意到公司目的条款的理论。

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就废除了“越权规则”,英国于1989年也正式废除“越权规则”。因此可以说,在当今发达国家“越权规则”已经成为历史了。

(二)越权无效原则在我国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我国对公司越权无效规定的相当死,超越经营范围的合同通常被界定为无效合同。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10条也已作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规定,即“当事人超越经营范围订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认定合同无效。但违反国家限制经营、特许经营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规定的除外。” 思考题:越权无效原则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第二章:公司制度的历史,现代公司制度的发展

(一)现代企业、公司的起源

通常认为,现代公司起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地中海沿岸。出于资本、人员联合和减少风险的实际需要,出现了现代公司的三种雏形: 1. 船舶共有。

从事海上贸易,需要巨资,风险很大,人们便共筹资金、共担风险,共同拥有船舶及合伙从事海上贸易,形成了船舶共有的企业形式。2. 康枚达契约。

Commenda是拉丁语,不愿意或无法直接从事海上冒险的人,将资金或货物委托给船舶所有人或其他人,由受托人进行航海和交易活动,所获利润双方按约定分配,委托人仅以投入的财物为限承担经营风险。形成了一种原始的企业形态,经营者以其信用从他人处获得资本,出资者将资金委托给他人经营而分享利润。对风险经营体来说,委托人只承担有限责任,这是后来两合公司的雏形。3. 家族经营体或家族企业(family business undertaking)。封建社会,身份、血缘关系在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家组成员间的合伙,优先于异姓间的合伙,中外概莫能外。逐渐形成家族经营体。

(二)现代企业、公司制度的确立

现代企业的主要形式是公司。在大陆法系国家,商事合伙主要也是以无限公司、合两合公司的形式存在,所以,现代典型的企业制度,就是公司制度。公司制的发展过程是: 代表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商人阶层,与封建国家相互利用,现代公司制度得到了确立。1563年法国创建商事法庭,1673年路易十四颁布商事条例,首次确定了无限公司和两合公司,17世纪初,西欧和北欧国家纷纷设立殖民性质的公司,这是现代股份公司的前身。所谓殖民公司,是政府或国家特许设立,取得在海外特定地区从事贸易的独占权,并代行某些本国政府的权力,从事贸易的公司。比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在东印度拥有统治权。殖民公司分两类,一类是行会形式的合组公司(regulated company),另一类是合股公司(joint stock company)。合组公司本身没有资本,参加公司的人交纳一定的入伙费,但仍以自己的名义经营自己的资本,经营风险亦由合组人自行承担,加入公司的合组人都必须遵守公司的合约。合股公司则是雷同于现代的股份公司,入股者的共同资本委托董事会共同经营,股东可以转让其出资,合股公司逐渐取代了合组公司。

合股公司是行会或者合组公司发展来的,最初是临时性的公司,每次航海前,合股公司都要进行集资,发行可以自由转让的入股凭证,航海结束时,自由出资者按入股份额分配利润,合股人对公司承担连带责任。1807年,法国商法典首次在法律上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明确了股东的有限责任。1855年英国制定有限责任法,允许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1892年德国制定有限责任公司法,后来主要西方国家按照德国的模式制定了有限责任公司法,1907年,英国颁布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将私人公司(private company)分为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两种。到十九世纪初,现代企业制度在主要西方国家确立。

(三)东印度公司的历史意义

1602年,荷兰六个省市组成一家贸易公司——联合东印度公司,设立管理委员会以及17人董事会,采取评议和协商方式决定公司方针。荷兰东印度公司犹如现代大型企业一般,董事会有人事任免权与重大政策决定权,董事会也制定各种规章命成员遵守。但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与组织上虽然类似今日之公司,但在成立之初,仍有诸多不同之处。

1.首先,受时局影响,欧洲各国竞争白热化,贸易经商和外交、战争紧密相连,荷兰议会乃特许东印度公司代表国家,拥有缔约、宣战、媾和征税与行使司法审判权等权力,政商合一,是荷兰在东方的贸易总代表机构,也是政府的化身。

2.其次,荷兰东印度公司是特许公司,一开始仍是以类似合伙的形态经营事业,成员各自为政,负担无限责任。嗣后,特许公司禁止成员以个人名义进行交易,因而创设了特许合股公司。

17世纪末,东印度公司摆脱无限清偿责任,负担有限责任的想法浮出台面。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世界经济史上所以占有重要席位,乃因其为股份有限公司之滥觞(因“裳”)。在此之前,所谓“公司”,仅仅是合伙的衍生,称不上是法人组织,也没有有限责任的制度设计;只有荷兰东印度公司是永续性的股东投资,股东可分配每次股利。荷兰东印度公司为现代公司法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王文宇书,4-6。)

(四)国有企业的发展。

十九世纪中期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国有企业,其主要原因,是在经济日益社会化的情况下,需要由国家来投资经营私人缺乏兴趣或难以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一些重要的经济活动。鉴于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弊端,如人浮于事、办事拖沓、低效浪费,官商作风等,加上意识形态等原因,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私有化(股份制)的趋势。但是,因为国有企业存在的客观情况,私有化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或公司化,即把国有企业的股份部分出售给个人,或者完全不出售股份,但是由国有企业按私营企业的方式从事生产经营,参与市场竞争,使之称为私法上的主体。

所以,时至今日,国有企业和一般公司之间也没有太多的区分,按照国际惯例,国家和私人共同合股经营的公司,称谓国家参股的公司、公私合营公司、混合公司等,国家控股的公司,称为国有公司或国有企业。

公司法教案

上一篇:难点经验之谈下一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2018年项目申报-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