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丽的乡村作文

2024-06-24

关于美丽的乡村作文(共8篇)

1.关于美丽的乡村作文 篇一

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门前搭一瓜架,种一些瓜让我们看看这幅画,体会一下乡村生活。

有一户乡下人家住在高山底下,里面住着几个人。他们勤劳有力,不怕困难。春天他们耕地播种,夏天他们对花打药,秋天他们摘果,冬天他们给树围上一层棉花。这幅画是讲他们快到秋天的情景,他们给果树打药,给豆角打药,给禾苗打药……,生怕他们结不出果实。

快到秋天了他们更忙,每人背着一个打药桶,手里拿着打药棒,一会喷一会停,非常忙。有的拿着镰刀在稻田里割草,稍不留心一大株稻就没了。

有的在玉米地里摘玉米;有的在摘桃等等。我们小孩子虽然帮不了大忙,但可以帮小忙。我们每人拿着根铁棒,按照我们那里的风俗习惯,超过10岁的小孩拿2米长的铁棒,7岁到10岁的拿一米长的。我们小孩每人占一百亩地,把铁棒拿起,看到一根玉米杆就把那根打断放到车上,运到柴库里。我们按照比赛规则很快打完了一地的玉米杆,满载而归。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乡下人家又恢复了昨天的情景。大家还在干活,小孩还在玩耍,他们这种快乐的生活永远不会停止。

2.关于美丽的乡村作文 篇二

目前, 随着建设生态和谐美丽乡村理念的提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迈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而乡村绿化美化更是这个阶段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迁市位于江苏省北部, 是1996年设立的地级市, 其区位独特, 交通便捷, 生态优越, 林木覆盖率达29.33%。为了实现十二五末全面达小康目标, 该市凝心聚力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 十分重视“三农”工作, 尤其在乡村绿化方面加大资金投入, 着力打造生态乡村、魅力乡村, 努力推进美丽和谐的新农村建设。因此, 科学合理选择配置好绿化树种, 才能取得预期的绿化、美化效果, 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2 乡村绿化树种配置原则

2.1 注重“三大效益”兼顾原则

乡村绿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在绿化工作中, 必须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绿化有改善、环境有改变、生活质量在提高。让农村居民成为绿化的主导力量, 主动去植绿护绿, 才能促进乡村绿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2.2 坚持科学规划、适地适树原则

根据每个村庄所处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选择性引进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树种, 优先使用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对本地气候、土壤条件适应性强, 并且能够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更具有亲和力。便得绿化规划要与整个村庄建设规划相协调, 绿化配合建设布局, 达到生态和谐统一。

2.3 严格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

乡村绿化切忌树种单一、色彩单调, 搭配不合理, 既不美观又不利于生态平衡。应该做到乔灌木结合、花卉花期交替、落叶树与常绿树并存、观赏效果与经济效益双赢。

3 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方式

根据苏北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 在乡村绿化树种选择上, 应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 适宜当地生长的外来树种加以补充, 营造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以发挥绿化植物最大生态效益为目的, 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突出地方特色, 着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经济, 提高村庄绿化的综合效益。

3.1 树种选择

乔木树种:乡土树种有银杏、枫杨、楝树、榆树、香椿、泡桐、乌桕、柳树、水杉等, 引进树种有女贞、广玉兰、雪松、榉树、落羽杉、栾树、马褂木、合欢、朴树、枫香、白蜡等。适用于围村林、农田林网、乡村街道绿化等。

灌木树种:紫薇、桂花、红叶石楠、金森女贞、无刺构骨、洒金柏、樱花、美国红枫、紫叶李、月季、大叶黄杨、洒金珊瑚、迎春、南天竹、海桐等。适用于广场、集中居住小区及农户庭院绿化。

藤本植物:紫藤、凌霄、蔷薇、牵牛花、爬山虎等。

地被:麦冬、黑麦草、白三叶等。

经济树种:梨、桃、杏、李、葡萄、枣、柿子、枇杷、石榴、薄壳山核桃、花椒等。

3.2 配置模式

3.2.1 主要道路绿化

进出村庄主干道绿化以乔木树种为主, 可以从法桐、银杏、马褂木、女贞、楝树、榉树等抗性强、树姿美、生长快的树种任选一种列植并配以地被植物。或乔灌结合, 高大乔木搭配红叶石楠、金森女贞、大叶黄杨等球灌类植物, 形成层次感, 彰显村庄道路整齐干净、绿色怡人。

3.2.2 次要道路、村庄街道绿化

以乔木或小乔木为主, 可选择栾树、枫香、乌桕、榆树、落羽杉、白蜡等树种搭配紫薇、月季、洒金珊瑚等灌木, 下栽麦冬或三叶草地被, 街道连接处配以花镜, 给人一种恬静、舒适的感觉。

3.2.3 休憩广场绿化

选择雪松、枫杨、柳树、泡桐等冠大、生长较快的遮阴树种作为主体, 搭配栽植红枫、紫叶李等亚乔木树种及花卉和草坪;组团栽植小叶黄杨、红叶小檗、金森女贞等色叶灌木, 小片栽植观赏性好的果树, 让人们在休息娱乐的同时可以赏花、观果, 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

3.2.4 农户庭院及空地绿化

单独居住的农户庭院内可栽植枣、柿子、石榴、葡萄等果树, 或配以花灌木, 房屋四周栽植梨、薄壳山核桃、花椒等经济树种, 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提高农民收入;在村庄其它空地可栽植枇杷、桂花、竹子等常绿植物配以小灌木, 实现村庄绿化、美化、香化。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 乡村绿化缺乏科学规划, 盲目攀贵求大, 急功近利。一些村庄盲目追求城市绿化模式, 搞大树移栽, 引种高档花木和草坪, 短期内绿化效果好, 但是大树移栽成活率很低, 价格高、风险大, 高档花灌木及草坪管养成本高, 无形中增加了绿化投入, 造成资金浪费。建议一定要因村而异, 立足实际, 一村一个规划, 形成自己的特色。譬如宿豫区林苗圃村有着百年传统栽培酥梨的历史, 近年来, 该村充分利用梨园特色景观, 因势利导, 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生态观光园, 建起了梨文化园、古银杏园、有机葡萄园等, 村庄绿化率达到80%以上, 2013年被评为首届“江苏最美乡村”之一。

(2) 乡村绿化投资大, 扶持政策少, 绿化资金严重不足。搞好一个有特色的村庄绿化, 至少需要上百万元投资, 各级财政投资有限, 苏北村级集体收入大多入不敷出, 捉襟见肘, 资金筹措十分困难。建议省市加大扶持力度, 在村庄环境整治、乡村绿化等方面增加专项资金, 实行项目“以奖代补”,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 对创建美丽乡村给予更多倾斜, 确保乡村绿化工作顺利推进。

(3) 乡村绿化机制不健全, 栽管脱节, 管护不到位, 影响绿化效果。通过调研, 大多数村庄绿化缺乏相应管护机制, 往往只重栽不重管, 人畜破坏及病虫危害严重, 植树成活率、保存率低, 绿化效果差。建议林业部门加强技术指导, 推广良种良法;村里成立绿化管护专业队伍, 定期浇水、施肥、除草、治虫, 做到栽一棵、活一棵, 造一片、成一片, 努力建设好、维护好天蓝、地绿、水清、路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家园。

摘要:指出了乡村绿化美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结合调查与实践, 就苏北新农村建设中绿化树种配置原则进行了阐述, 探讨了适合苏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绿化模式, 针对乡村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乡村,绿化,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1]马井新, 何金山, 李福强.乡村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J].吉林农业, 2011 (4) .

3.关于美丽的乡村作文 篇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2013年全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现场会要求,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从今年起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目标和基本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目标是,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形势和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注重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和以县为主统筹使用的制度优势,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领撬动作用,通过局部试点,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和有效模式,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积累经验,完善政策。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要始终坚持议字当先,严守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程序,尊重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让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二是坚持规划引导,突出地域特色。立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依托自然地理条件,适应资源禀赋和民俗文化差异,突出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三是坚持试点先行,重点突破。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先行先试,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在局部地区取得重点突破和经验模式后再逐步推开。四是坚持多元投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一事一议民办公助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五是坚持以县为主,统筹推进。继续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县为主”的工作机制,发挥县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和管理监督等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六是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机制。深化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供给保障机制等改革,创新适应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

三、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主要内容

(一)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逐步实现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等目标,改善村容村貌和农民人居环境,为乡村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等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农村产业形态优化升级。

(二)加强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推动有条件的行政村、自然村落归并整合,优化村庄布局,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中居住,节约集约土地。

(三)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的长效管护机制。

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有关要求

(一)抓紧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方案。各地要尽快明确试点范围、支持重点、扶持政策、资金项目管理要求、绩效评价等内容,制定试点方案。以省为单位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省份要抓紧研究制定全省试点方案,并报工作小组审批后组织实施。局部试点省份可在中央财政重点支持2—3个县市的基础上,适当扩大试点范围,选择自然条件较好、领导重视、工作基础扎实、有资金整合意愿和能力的县市进行试点。试点方案于7月底前报送工作小组办公室同意备案后抓紧组织实施。

(二)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根据本地区域差异特征,综合考虑地理、文化、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实行差别化美丽乡村建设路径。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加快供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处理等专项规划向周边农村延伸,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要求,区分不同村庄类型,因地制宜探索相应的建设标准和模式。

(三)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要调整支出结构,增加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农民、村集体和社会各方面资金共同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要适应公共资源加速向农村倾斜、延伸的新形势,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平台作用,切实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推进进村建设性资金的统筹使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合力。

(四)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和资金监管,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在试点村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村庄规模、受益人口、自然经济条件等因素,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合理确定,严禁大拆大建和搞锦上添花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样板工程;在立项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程序,健全自下而上民主决策机制,严禁加重农民负担或违背农民意愿搞行政命令和“运动式”创建活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综改、财政等部门牵头组织作用,注意发挥交通、水利、住建、文化等专业技术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加强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强化约束机制,试点地区实行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专户管理和报账制,切实防止借整合之名改变资金性质及用途,或截留挪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资金。加强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严格问责制度,对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违规违纪行为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五)加强调查研究和跟踪指导。要充分估计美丽乡村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和督导,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一步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建设重点,完善支持政策,健全工作机制,探索总结规律性经验和成熟模式,为扩大试点奠定基础。

(六)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发挥现有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指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资金和政策整合,形成工作合力和政策的积聚效应。各级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农业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调,精心组织实施,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财 政 部

2013年7月1日

4.关于美丽的乡村作文600字 篇四

他打开窗户,向外望去。只见远处几座青山连绵起伏,山前面依偎着一个白墙黑瓦的小村落。村子里的人家正在做饭,家家冒起的缕缕炊烟伴随着清风飘向远方。村落前面有几片大小不一的田地,田里的庄稼绿油油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这是春姑娘给农民伯伯最好的礼物。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树上的花儿已经凋谢了,嫩绿的新叶才刚刚探出头来,还没有形成树荫。

树下有一片开得正欢的油菜花,阵阵香气迎面扑来,一只只黄蝴蝶在菜花丛中翩翩起舞。三个孩子看见了,想抓几只黄蝴蝶,带回家好好地欣赏这美丽的黄蝴蝶。他们一人追着一只,东扑一下,西扑一下,可最终没有捉到黄蝴蝶。有一个男孩子追的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就再也找不到了。另外两个女孩子静悄悄地靠近两只黄蝴蝶,她们一手提着裙子,一手准备抓蝴蝶。她们死死地盯住蝴蝶,伸出拇指和食指,停留在蝴蝶旁大气都不敢出。突然,她们找准时机猛的伸手一夹,本应该在手中的蝴蝶却一个转身飞入了菜花从中。但她们不放弃,守在菜花旁,想等待黄蝴蝶出来。

太阳快下山了,孩子们脸上写满了失望,无奈地回家了。黄蝴蝶又从菜花丛中飞出来,似乎在寻找刚才的孩子,还想和他们玩捉迷藏呢。他们越飞越高,仰头望去,它们美妙的舞姿后面是那被太阳照得通红的火烧云。这真是一幅大自然创作的最美的风景图。

5.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演讲稿 篇五

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演讲稿篇1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建设美丽乡村,有你,有我,有大家》。

常言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在座的,谁不说咱家乡美,谁不愿咱家乡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村民富了、村庄美了、村风好了,小康社会就基本实现了。市委、市政府科学研判国情市情,顺应人民心声,做出了全力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决策,体现了市领导的信心和决心;全市3年建成XX个美丽乡村,到20XX年建成XX个美丽乡村的宣言振聋发聩,激动着成千上万人的胸怀。大家都感觉到,小康生活指日可待,美丽乡村就在眼前。但建设美丽乡村,大家准备好了么?也许你会说,我只是个普通工人、只是个平凡农民、只是个一般干部,我们能做什么?那些都是领导的事情。在这里,我要大声地说:你错了!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你我的幸福家园,是办我们自己的事。国际歌里唱得好,“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天上掉不下来美丽乡村,等靠要更建不成美丽乡村。这是村里的千秋伟业,是自己的功勋荣誉,美丽乡村需要你我他,需要千万家。虽然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但你我受家乡大地生养之恩,受山水哺育之情,家乡的兴旺发展、家乡的和美安乐,需要我们共同去建设、去创造、去发展。这是你我的责任。古人云: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因此,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蓝图已经绘就,缤纷的世界就在明天。在新的征途上,你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还是自我反省,厚积薄发?是喜欢拿着放大镜百般挑剔找外因,还是常常拿着显微镜自我剖析找内因?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答案:

有这样一个村,支书开建设美丽乡村大会,先放1万块在桌子上,说一句,领导干部跟我学!到年底,他们村自筹了300多万元用于本村建设,过上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他是XX村;有这样一个村,不沿路缺资源没办点,但干群自己动手,建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还登上了光明日报,成为全国楷模,他是XX村;有这样一个村,连续3任支书被老百姓赶下台,在外创业成功的好村民毅然回乡勇挑重担,带领群众自谋发展,自此村庄变换了新旧社会两重天,他是XX村。等等,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当思“当官为什么,在职干什么,身后留什么”,率先垂范、实干巧干;成功人士常想家乡山水养育之恩,故人提携之情,乌鹊反哺、出钱出资;人民群众信念“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父母,不是好汉”,不等不靠、筹工筹劳,以此推动全社会一起参与,群策群力谋发展,同心同德建家园!

保尔柯察金说: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回眸过去,我们走过的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展望未来,我们将踏入人生的伟大征途!同志们!朋友们!目标已然明确,号角已经吹响,此刻的你是否已感到心中的热血正在沸腾澎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自己的美丽乡村,实现伟大梦想贡献出我们的辛劳,我们的汗水,我们的热血,我们无悔的青春!

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演讲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乡亲们:

大家上午好!

美丽乡村写新篇,和谐社区添亮色。今天,前来参加xxx村美丽乡村四项工程竣工仪式,看到xxx村的新变化、新面貌,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在这里,请让我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对xxx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新成绩表示热烈祝贺!向前来参加今天仪式的上级领导以及各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直以来对花山镇和xxx村的各项工作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各级领导、各有关单位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以来,我镇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按照典型先行、示范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彰显特色的思路,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迅速掀起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高-潮,并且初步打造出“和谐xxx”、“文化洛场”、“绿色东方”、“山水狮民”等一批成效明显、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先进村。

我们今天来到xxx村,可以明显地看到整个村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xxx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美丽乡村建设的各项工程作为便民、惠民、利民、富民的“民心工程”来抓,以推进村庄整治进一步打牢美丽乡村的坚实基础,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美丽乡村的整体环境,以加强文化建设来进一步丰富美丽乡村的精神内涵,使美丽乡村建设转化为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党的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建设的重点在农村,主战场在农村。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对我们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说明我们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任重而道远。因此,希望xxx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今天四项工程竣工作为一个新的起点,继续发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打造更多的惠民工程、精品工程和亮点工程,为推进我镇及至全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借今天这个机会,祝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和各位乡亲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多谢大家!

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演讲稿篇3

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美丽乡村,梦在前方》。

朋友,一提到乡村,您想到的是什么?是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还是《桃花源记》中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文人的笔下,乡村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地方,如梦,如歌,令人如痴,如醉。然而,美好大多只存在于诗卷中,现实却是残酷的。

看看我们的乡村吧,在很多村庄里,池塘、水沟、河流到处飘着塑料袋,路上牛粪、果皮、纸屑到处可见,田间地头,农药瓶子到处扔;村里村外,滥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灰尘越来越多!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水源、田园、家园正受到污染、侵蚀和威胁。每每看到这些,我们都不禁要问:美丽乡村梦,梦在何方?终于,我们盼来了希望。“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号召犹如一股清风吹遍了大地,处处掀起了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家园的活动。我们为之感慨,为之激动,为之兴奋、为之自豪。这股清风使我们坚信:美丽乡村梦,就在前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这一声春雷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走进了乡村,走进了农家,为乡村带来了一派崭新的气象。看,家园内,清扫垃圾。瞧,河道中,清洁水源。望,田野外,清除田间残渣。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老百姓从好奇到观望,从观望到理解,从理解到参与,从参与到感激。清洁乡村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经蔚然成风。

乡村改变了,变整洁了,变美了。没有了乱七八糟的广告,没有了四处飘飞的尘土,没有了恶臭满天的垃圾……早晨,我们迎着晨风尽情地呼吸清新的`空气;傍晚,我们踏着夕阳悠闲地在散步于迷人的乡间小路。闻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美丽的!“美丽广西,清洁乡村”需要你的参与,我的参与,我们大家的参与。美丽乡村——我们的梦,就在前方!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演讲稿篇4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感谢领导提供这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XX年10月以来,白泉乡党委、政府积极探索推进以“生态白泉〃养生休闲”为主题的“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下面我就白泉乡xx村“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开展情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二、主要做法

乡党委政府坚持统一建设方向,统编建设规划,统排建设项目,统筹建设要素,统抓建设管理,从基础抓起、整体推进,着力塑造规划科学、村容整洁、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新形象。

(一)、围绕一个规划,全面落实“五好标准”

在试点建设中,白泉乡紧紧围绕“生态白泉〃养生休闲”定位,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制定“美丽乡村”建设两年计划和五年规划,坚持好住、好吃、好看、好玩、好购“五好建设标准”,统筹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乡建设和生态环保四大要素,依托本地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突出“山”的特色和灵魂,坚持以“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化”为中心,以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为抓手,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规模经营带动要素聚集,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力争用两年的时间,将xx村打造成集旅游休闲、度假观光、避暑养生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村落。

(二)突出两大重点,全面整治农村环境

1、农村生活垃圾长效保洁全面覆盖

一是明确责任。与居民签定门前“三包”责任书,落实环境卫生长期维护责任。该村乡财政出资添设活动密闭垃圾桶80个。采取“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模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全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该村达96%。

二是保障有力。乡财政从有限的财力中每年切出2万3元用于农村生活垃圾长效保洁,其中5000元用于xx村。乡政府投入20余万元新购置1台垃圾清运车,1台洒水车,提高卫生清扫保洁质量。

三是强化管理。一方面:采取低保户轮流出义工定期对三不管地带进行清扫保洁,邀请离退休村干部及优秀共产党员充当环境卫生义务监督员,定期巡查督促,加强保洁及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建立季度巡查评比制度,提升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坚持狠抓管理不放松,确保卫生状况不反弹,保持了干净、整洁的常态。

2、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

一是大力推行“一池三改”,新修化粪池250余口,彻底根除污水及粪水直排现象;二是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新建沼气池150余口。

(三)推进三大建设,全面打造美丽乡村

1、村庄环境建设

一是重抓基础,整体提升。既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愿望最强烈的方面入手,切实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又注重整体形象和内涵提升,使自然生态与人文建筑相映成趣,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

二是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以好住为目标对农房改造升级,紧紧围绕“以旧村改造为实质,以生产相对集中和土地相对集中为关键,以土地合作、就地置换为保证”为要领,大力实施风貌改造工程,加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农户为主体,通过政府引导、优化配置、高端设计,采取农户自筹资金与政府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加快建筑风貌打造。政府出资金约200万元,完成公路沿线82户农房的美化改造;对边远吊散户、无房户、危旧房统一规划建设进行集中安置、新建点子坪、大屋基、火焰坪四处居民点,预计安置160户800余人。

2、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持续改善农村面貌,按照“净化、绿化、美化、硬化、优化的标准,从整体上改善农村形象。二是基础设施工程。充分利用县级相关“三农”项目的实施,按照总体规划,打捆使用有限资金,着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群众参与的运作方式,以项目的建设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3、主导产业建设

围绕打造旅游观光、经济高效型农业,着力抓好主导产业培育。目前,依靠业主已发展板角山羊、宝山绿源土鸡、雪宝山中蜂特色养殖基地各500亩。同时,以7户养生庄园为载体,突出产业亮点。

三、工作实效

(一)环境品位明显提升

xx村自打造“美丽乡村”以来,取得了重要成果,路更净、水更清、天更蓝了。

(二)经济空间有效拓展

一是进步优化了产业结构,使原来种粮食发展到现在成规模的种植各类经济作物、现有“三木”药材5000亩,茶叶2586亩,魔芋4500亩,直接经济收入与XX年相比翻了一番。二是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旅游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我乡养生庄园及乡村旅游农家接待点的从业人员已达到200余人。通过发展旅游业,农民不再开荒种药材,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收入也明显提高。

(三)生态旅游业发展喜人

一是7户养生庄园自5月试营业以来,共计接待5000余人,增收约20万元,二是28户小规模零散农家接待点自7月竣工以来,每户均接待50人左右。增收约10万余元。

四、下步打算

(一)、培植观光农业带。在火焰坪处流转土地50亩,成片规模种植野生猕猴桃,供游客观赏有偿采摘;在电子坪处流转土地80亩化块种植无公害蔬菜、野菜和中药材供游客辨认和有偿采摘。

(二)在大梁处划定100亩山林放养野鸡、野兔等野生动物,供游客猎取。

(三)在拟建接待中心外围的灌木林中修建40间可容纳1—3人/间的小木屋,以增加吸引力。

(四)将xx村办公室改造升级为乡村旅游接待点。

(五)借助白泉乡平安希望小学收集归类的民间文物在xx村田湾处修建白泉乡文物馆。

白泉乡xx村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旅游发展,在各级领导、各大部门、各位同仁的关心和帮助下,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上级的要求及群众的意愿仍有不小差距,白泉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将继续努力,争取把白泉乡打造的更加美丽、更宜居、宜业、宜游。

谢谢大家。

【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演讲稿4篇】相关文章:

1.建设美丽乡村演讲稿

2.建设美丽乡村演讲稿

3.美丽乡村建设演讲稿

4.建设美丽乡村演讲稿「优秀篇」

5.建设美丽乡村口号

6.建设美丽乡村作文600字

7.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议书

8.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

6.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范文 篇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短板”在乡村,美丽中国的“希望”也在乡村。

他山之石:野百合也有春天

美丽乡村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纵观浙江安吉、桐庐、龙游,江西婺源和陕西平利等市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先试先行,成效显著。这些地方给人最直观的印象莫过于环境优美、村落整齐、绿树成荫、小河潺潺、街道整洁,房屋建设统一有序而又不失特色。从整体来看,经过改造,乡村人居环境并不弱于城市,与城市的热闹喧嚣相比,在满足人们日常居住需求外更多了几份恬静。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部门联动,合力推进。从考察的三省五县来看,各地均把美丽乡村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采取部门联动、全员上手的路子。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相关镇办发挥集聚协调职能,通过统一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如在安吉县,各单位、各部门都积极投身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并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并依照规划落实相关工作任务。

(二)立足特色,经营品牌。抓“三农”工作,一定要有经营品牌的思维和理念,让特色铸就品牌,让品牌形成生产力。安吉利用长三角后花园的区位优势,提出要打造长三角地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利用高效生态农业开发了笋、茶、桑、畜、禽等多个系列产品,利用“安吉白茶”中国名牌农产品的牌子来推广其他农产品。婺源则依靠集中种植油菜花,形成规模效应来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

(三)强化党建,能人引领。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江苏华西村成为“中华第一村”,关键是有吴仁宝。小岗村后来居上,关键在于沈浩。在考察中发现,各地通过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村干部。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基层群众中是主心骨,在发家致富中是带头人。

(四)调动主体,共建共富。农民主体作用强不强,事关农村发展得好不好。各地均采取了政府主导、村级主抓、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激发自主创业活力,引导农民由单个领域创业转为广阔空间创业、由一部分人率先创业转为全体全面创业。而政府主要为农民创业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做好引导、支持、帮扶服务和民生建设工作,为农民排忧解难,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投石问路:藏在深闺人未识

从历史上看,神木曾经是山清水秀的人间仙境,历经沧海桑田,昔日的花草树木化作今天造福百姓的侏罗纪煤炭。如今我们凭借资源禀赋持续发展,2012年GDP已突破千亿元大关,排名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却显得不堪重负,经济地位与生态保护不平衡进一步加剧。此时提出生态农庄建设,可谓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我们的机遇:从国家大环境来看,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了“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从神木小气候来看,我县人均GDP已超过三万美元,属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已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时期,有条件进行生态农庄的建设;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自然环境脆弱,加之工业开发不可避免的破坏,给生态环境的补偿性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农庄的建设将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挑战:自然条件之挑战,我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年降水量仅440毫米,植被覆盖差,尽管进行了多年的植树造林、封山禁牧,但与所考察的县市相比,自然条件恶劣;人口质量之挑战,我县地广人稀,人口密度约为考察县市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尤其是我县南部乡村,很多已经成为空壳村,人口构成以“3860部队”(妇女、60岁以上的老人)为主,青壮年劳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的发展;区位条件之挑战,所考察的县市距中心大城市较近,交通便利,基本属于一小时经济圈,便于发展家庭旅游和周末休闲游。而我县周围缺乏大城市的支撑,故不宜一刀切、大规模的开展建设,应以工业反哺农业为主,通过产业化建设发展村落经济。

如果说美丽乡村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打开了思想解放之窗,生态农庄则是通过结合神木实际、综合考虑生态、经济、人口等诸方面因素而摸索出的一条前进之路,也是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的生态农庄建设,不求南方美丽乡村的小桥流水、亭榭楼阁,但求宜居、宜业、宜游。

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

(一)环境为基,打造绿色生态农庄。环境美是生态农庄的直观表现。但是,就像习总书记强调的,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涂脂抹粉,也不能大拆大建。而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村整治建设方式,推动农村环境发生质的变化。一要突出地域“品位”。通过狠抓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状况,变“污点”为“绿点”,配套建设公园、健身场所、图书室、医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提升绿化美化水平、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提升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提升村庄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和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二要注重地域特质。要立足现有的资源禀赋、生态条件和地形地貌,注重原生态保护,突出实用功能,加强环境整治,以低碳、节能为目标,以改变农村居民生活习惯为着力点,尊重自然,融入自然,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浓妆山水,淡抹村庄,尊重自然,浑然一体。三要健全管理机制。环境整治三分建、七分管。对于有条件的生态乡村,要提前规划,强化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机制,采取部门指导和村庄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明确职责,加强考评和绩效考核,发挥群众评议监督作用,提高长效管理水平。

(二)产业为本,鼓励农民创业增收。有产业是生态农庄核心要素,也是推进生态农庄建设的根本目标。把生态农庄建设与促进农民创业就业结合起来,使生态农庄成为农民创业的重要平台。一是要拓展农民创业领域。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特色优势农产品为重点,结合“金桥工程”,推进农业规模化、生态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种养加相结合等新型农作制度,使现代农业成为农民就业创业的重要领域。进一步提升农家乐发展水平,培育一批有眼光、懂经营、会管理的农家乐经营业主,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设施,增加文化元素,引导集群发展。开发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发展社会养老、连锁配送、网上开店等商贸服务业,帮助农民在社区内就业创业。二是要完善创业服务体系。结合村庄整治建设,规划建设村庄养殖小区、家庭工业小区和商业服务区,通过租金减免等办法引导农民到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创业。加强对农民的创业培训,结合“阳光工程”,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考察和实训操作,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农村小额贷款和创业贷款发展,健全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推进土地经营权、房屋所有权、农机具使用权等抵质押贷款,拓宽融资渠道。三是要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健全集体经济发展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增值保值。利用村级留用地政策和村庄整理节余土地,建设家庭工业小区、农民工公寓、商贸物业村,使物业经济成为集体经济收入重要来源。

7.关于美丽的乡村作文 篇七

“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热潮为乡村地理学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政策辅助, 浙江所出台的《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在提出浙江需要不断强化水、农、牧、林、渔等产业与旅游之间的融合性的同时, 要求本地各级政府立足本区域红色旅游优势, 因地制宜尝试推进多形态的乡村生态旅游建设, 并实施美丽乡村规划战略。此要求提出之后, 依托中心城市的浙江环城乡村旅游带建设项目逐步开展起来, 而乡村地理学理论在融入此项活动的过程中, 一些重要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

1 乡村地理学运用基础上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定位

1) 乡村建设基本要求。

乡村治理和城乡规划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所需要遵循的乡村地理学理论实际是需要以区域发展为切入点, 着力就乡村区域的景观、资源、人文、社会、经济所形成的条件、地域结构、基本特征、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展开分析。乡村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自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 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着眼点从单一的农业向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工业等领域的多项、系统化发展后, 乡村地理学理论和视角在乡村现阶段建设中的应用也日渐深入, 其应用切入点主要表现在乡村聚落、乡村经济、乡村土地使用、乡村城市化、乡村文化、乡村景观、乡村空间、乡村规划的基础理论应用几个方面。

2)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基本原则。

现阶段乡村地理理论运用下, 浙江乡村的治理过程已经反映出浙江农村的治理和改革, 必须遵从立足当前发展现状, 实施逐步有序战略推进原则。民众的意愿和农民的支持与认同感, 需要融入到浙江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中, 并以其实际变动性作为整体规划的基本数据。只有充分尊重本区域农民自主性, 并适时引导和发挥本区域民间的创造力, 才有可能做到农民、政府、规划局等各方力量的聚合, 实现浙江美丽农村的超前建设。

首先,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需要保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而农田作为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运行的基本保障, 需要在美丽农村区域规划中, 以农业现阶段生产的高效益性和高效率性的融合要求为前提, 在保证现阶段土地承包权力的稳固性的基础上, 进行浙江农村土地使用权适度流转的规划和土地利用、开发等的筹划。

其次, 实施农村各项的综合改革, 并建立起县镇合作机制可作为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实践性操作保障。

政策协调机制的构建和强化、中心镇培育工程的建立和落实可作为政策资源优化整合, 强化政策协调配套指令运作的基础, 而依托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要求, 来筹划强镇、强县对应体制的创新, 则可辅助理顺两级政府之间的行政运作关系, 规避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中的行政拖延、工作重合、落实效率低等问题。这同样也是乡村地理学视角下,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所需要关注的乡村空间建设、乡村规划、乡村聚落等良好运作的预备工作。

第三, 农村公共产品的大力供应是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及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

以乡村地理学的区域性统筹要求为先导,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地理结构调查、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开展、基础设施的配套、乡村文化发展中的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城乡反射型运用等, 都需要充沛的农村公共产品及对应的便捷现代物流体系、快捷便利的交通体系等来给予推动。从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本质而言, 乡村建设同样需要立足在城乡交通一体化需要下, 因此对应的作为乡村财政收入提升所需硬件设施, 也应该同期、同步建立并按照浙江美丽农村建设战略推进时, 各个环节的动态变化加以调整。

2 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则优化

针对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 在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 应该从战略设计者的思维优化方面入手, 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优化布局, 实施城乡统筹。

按照乡村地理学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安排需要覆盖到公共设施、人口、城乡产业等多项领域, 深入调查和挖掘乡村现有的田园风光、自然资源、民族风情、传统文化、产业经济、乡土建筑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点, 将历史文化村落和农业社区统一建设成居民就业充分、环境优美整洁、社会文明和谐的节点。

2) 坚持生态绿色发展, 分类指导层层渐进。

绿色生态管理理念应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全程理念。正如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所存在的矛盾, 大力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 美丽乡村建设应该以生态家园建设、生态经济建设为抓手, 立足各村特有的资源和文化优势, 建立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发展战略, 并坚持以宜游、宜业、宜居为建设目标。战略计划的层层推进可有效应对当前建设中过度开发、建设面子工程、急功近利等做法, 以基层组织和村民为主, 邀请村民共同进行战略筹划, 鼓励村民献计献策, 以精品村建设和具有本村特征的特色村居为目标, 科学定位节点村、精品村、景观带的规模和功能, 提升战略规划的品位和品质, 突出村建特色, 串点成线并连线成片, 分类指导、层层渐进、全面推广, 努力建设整体风貌协调、乡土气息浓郁、区域建设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3) 坚持分统结合, 发掘资源创新机制。

当前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即缺乏人本为思想, 政府投入过大, 社会资源被忽视。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的执行在于民众, 引导村民自觉建设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有助于辅助政府改善单一化资金筹划渠道的现状。将农业两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文化礼堂建设、“四边三化”、旅游开发、扶贫开发等工作密切结合起来, 整合企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企业的各界力量, 增强合力、创新机制、强化协调, 汇聚力量, 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3 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优化

1) 重新筹划战略布局, 因地制宜发挥示范效应。

坚持“富设计、富规划、穷建设”的筹划理念, 从村庄整体风貌和建筑布局入手优化, 突破原有规划设计思维和模式, 提升村庄的规划水平。一方面需要调整现有规划设计思维, 以自然环境现状为基础, 以新农村特色建设为目标, 尊重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空间生长机理, 努力营造新旧自然、和谐统一的农村风貌。

因地制宜的进行乡村设计并发挥其示范效应, 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工作也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此外, 在战略布局的重新规划时, 还需要考虑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外延和内涵, 督促各村严格按照建设要求和标准执行, 建设团队方面则使用筛选和验收淘汰机制。

2) 挖掘农村特色文化, 深挖内涵拓展建设思路。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文底蕴深厚、农耕文化多样、山水风光秀奇的优势, 就需要从农村人居环境、农林特色产业处入手, 大力开展村乡整洁活动, 结合村民意愿和财政实际, 在彰显特色因地制宜的理念下, 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可尝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 推动农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并实现旅游跨越发展策略, 这就需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不断挖掘和体现农村特色文化。重视农村传统孝德文化、耕读文化的重建和整理, 丰富乡村建设的传统文化之魂, 深谙乡村建设内涵, 使之成为市民和农民共同的精神宝库。

建设思路的拓展, 并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规划, 由于村庄的整体规划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 因此规划方案编制时, 需要以村庄发展规律和自然环境生态发展规律为基础, 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和利益, 广泛听取相关利益者的意见和建议, 兼顾到村庄近期和远期利益, 突出地方传统特色, 借助环境整治和规划引导使得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生产等共同和谐统一发展。

3) 强化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 建设管理和创新机制并举。

整合资源注重财政支持是美丽乡村建设得以稳步进行的动力。这就需要财政方面优先足额地进行专项建设资金的安排, 实施融资模式来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的注入。努力整合联合公路、农业两区、乡村旅游等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关的资源和资金, 侧重向乡村建设项目方向倾斜, 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注入。相关政策完善方面可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 在基础建设设施方面, 需要考虑农村污水治理、农村住房改造、配套设施完善、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和对应的政策性支持。

此外, 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需要注重村容村貌的规划和治理, 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生活和生产环境, 强化对环境的维护和管理, 另一方面要强化广大干部, 建设责任意识, 重视将当地重点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结合, 利用“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千百工程”等项目, 多方借力, 建立领导小组定期统筹协调, 已形成各方资源及力量的整合合力。为保障管理效果, 可实施村、街道、镇、市多级联动的考核制度, 使用月通报、月考核、月督查、年终考核的方式, 丰富奖惩措施, 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效率。

摘要:根据乡村地理学理论, 介绍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调整设计思维、挖掘特色文化、注重财政支持等策略, 以提升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乡村地理学,乡村建设,城乡规划

参考文献

[1]郭焕成, 郑健雄, 吕伟明.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 2012 (8) :77-79.

8.美丽乡村的五大效应 篇八

产业融合效应:新型产业链提升了产出效率

产业是村庄建设的基础。具有较高产出效率的产业,才能真正成为农村发展的支撑。从产业支撑的角度分析,八个金花村的一个共同重要特征,就是初步形成了基于产业关联基础上的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八个金花村在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方面,主要有三种模式:以黄龙岘为代表的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以世凹桃源为代表的农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以大塘金为代表的金花村产业与周边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美丽乡村建设导致不同产业的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深度加工、市场营销等成为新型产业链条上有机联系的产业环节;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新型产业链的初步形成,导致在相互需求基础上的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提升了农村产业的产出效率。[ 八个金花村起步于2011年底或2012年初。本文用2011年和2013年的数字,对金花村建设前和建设以来的情况作比较分析。]统计数据表明:

新型产业链扩大了金花村的产业产出。2011年,八个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值分别为3120万元、141.5万元、404.1万元,总产值为3665.6万元,销售总额为3109.7万元。2013年,八个金花村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为6855万元、534万元、19092万元,总产值为26481万元,销售总额为24223.5万元,分别是2011年的2.2倍、3.8倍、47.2倍、7.2倍和7.8倍。

新型产业链提高了金花村的产出效益。2011年,八个村的总利润为479.4万元;用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来衡量,其产值利润率为13.1%。2013年,八个金花村的总利润为6925.4万元,是建设前的14倍;产值利润率为26.1%,比建设前提高了13个百分点。

新型产业链促进了金花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分析八个村的产出结构可以看到,2011年八个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总产值的85%、4%、11%。2013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占总产值的26%、2%、72%,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是美丽乡村建设前的6.5倍。分析利润结构还可以看到,2011年,八个村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利润分别为337万元、14万元、128.4万元,分别占总利润的70%、3%、27%。2013年,第一、第二、产业利润分别为309.6万元、42.8万元、6573万元,分别占总利润的4%、1%、95%,其中第三产业利润占比是美丽乡村建设前的3.4倍。

农民致富效应:人均收入翻了一番

建设美丽乡村,农民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关键要看其能否真正给农民带来了实惠。美丽乡村建设顺应了农民的期盼、承载着农民的希望,这是美丽乡村受到农民欢迎并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村民收入的大幅增加。2011年八个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为14447元,2013年人均年收入直线上升为36472元,是2011年的2.5倍。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村民收入结构的调整优化。2011年,村民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到村民人均年收入的71%,而经营性收入仅占16%、财产性收入占6%。2013年,村民的经营性收入占比上升到48%,财产性收入占比上升到9%,工资性收入占比尽管下降到39%,但其绝对量仍保持了较快增长。

从村民经营性收入的变化看,2011年村民人均年经营性收入为2361元,2013年为17616元,增长了6.5倍。例如,汤家家28个从事农家乐餐饮、民宿、土特产及旅游纪念品销售的经营户,开业以来共接待游客近19万人次,营业收入约1500万元,户均营业额达53万元。

从村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看,2011年村民人均年财产性收入为838元,2013年为3251元,增长了2.9倍。乡村环境的改善、旅游业的发展,使村民的房产实现了大幅增值,房屋出租也成为村民财产性收入的一个来源。例如,大塘金原先价值10万元左右的房产如今价值过百万。再如,由于民房租赁供不应求,黄龙岘等地的普通住宅年租金就可达4万元。

从村民工资性收入的变化看,2011年村民人均年工资性收入为10312元,2013年为14119元,增长了37%。例如,在世凹桃源游客中心工作的就业人员,人均年工资性收入就达6万元左右。黄龙岘聘用村民从事景区管理、服务、保洁工作,仅此一项,村民就可每月增加1500-2000元的收入。

就地就业效应:农民就在家门口就业

就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础。建设美丽乡村之前,村民的就业渠道单一,收入不高,导致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发展机会。美丽乡村建设,开辟了农民就业创业的新渠道,带来了乡村就业结构和就业状况的巨大变化。

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农民充分就业。美丽乡村建设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流,2011年八个村外出务工人员为1298人, 2013年为277人,返乡的劳动力占了全部外出务工人员的79%。美丽乡村建设前, 八个村共有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岗位383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增加到1603个,增加了3.2倍。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业创业,充实了新农村的建设主体,有效地解决了“空心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压力。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农民就业。2011年八个村的外来就业人员为85人,2013年外来就业人员为1007人,增长了11倍。以横溪街道石塘村为例。2011年,该村有665人外出务工,外来就业人口仅40人;2013年,外出务工人员骤降到72人,外来就业人口猛增到610人。

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乡村就业结构的显著变化。2011年,八个村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53%,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占24%,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占23%。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务农及返乡人员大量转入第三产业就业创业,2013年八个金花村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占比高达81%。

生态环境效应:碧水青山赢来了金山银山

徜徉在金花村,白墙黛瓦、碧水荡漾、绿树浓荫、鸟语花香,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令人心怡神旷。金花村是美的。这种美不仅是一种外在的美,更是一种内在的美。

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金花村建设明显改善了乡村的生态环境,2013年八个金花村的林木覆盖率、公共绿地覆盖率分别比2011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涉农休闲体验项目数由4个增加到58个。金花村建设还有效改善了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以石塘村为例,美丽乡村建设前,石塘村没有公共交通线路,村里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电力供应不足。美丽乡村建设以来,不仅每天都有公交车,节假日更有旅游专线进村;两个中心自然村分别建起了污水处理站,并实现了雨污分流;全村新增了两台400千伏安变压器,保障了村里的生产生活用电。

美丽乡村建设彰显了乡村的文化传承。北宋名将岳飞、明代航海家郑和是世凹桃源的人文亮点;传说中的七仙女是大福村打造美丽乡村的一大品牌;朱门农家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在苏皖交通要津建起的都城卫城;七坊村用“舌尖上的历史”传承着豆腐、粉丝、酱、茶、糕、油、炒米等传统的民间制作工艺;黄龙岘自古以茶闻名,以至于茶圣陆羽在《茶经》中都提到“润州江宁县生傲山” ;大塘金的薰衣草花卉使“芳香谷里”的美誉闻名遐迩;汤家家的温泉古井、流泉廊、文化长廊等让人体会到汤山温泉悠久的历史;石塘人家“狮背伞”、“星塘满”、“九龙潭”的故事为美丽乡村增添了人文色彩。金花村特色文化的打造,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又赋予了美丽乡村更多的人文内涵。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的蓬勃兴起。美丽乡村建设使画里乡村成为现实,优美的环境使金花村成了旅游热点,这直接带动了金花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闲暇之余旅游休闲的目的地。数据统计表明,八个金花村的旅游总人数从2011年的3.4万人次增加到2013年的396.9万人次,增长了115倍;旅游业营业额从250万元增加到34831万元,增长了138倍。

村级造血效应: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有了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特别是强化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是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拓宽了村庄建设的投资渠道。八个金花村的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五个方面:(1)财政资金投入。主要是村庄环境整治、农村道路改造等财政专项配套资金,街道支持金花村建设水、电、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资金。(2)国有企业投入。最典型的例子是江宁区交通建设集团与江宁街道携手成立了黄龙岘建设开发公司,交建集团投资占比高达92.2%。(3)民营企业投入。大福村的前期建设全部由民营企业出资。石塘村也有不少民资参股的项目。(4)村级集体经济投入。(5)村民投入。例如,汤家家23个村民自营的食宿项目,村民共计投资1013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2011年八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总资产为3902万元,2013年达24867万元,增长了5.4倍。八个金花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1)与金花村建设相伴发展起来的农村经济合作社形成的集体经济收入。例如,石塘村的夜合山茶叶合作社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每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2)村级集体经济参股形成的股份收入。(3)金花村集体资产的经营性收入。例如,石塘村用集体资产建设的体育训练中心,年纯收入就达500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为村级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了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村级基本公共服务的资金来源渠道、丰富了村级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容。以石塘村为例,村级集体经济每年用于村民养老补助资金60万元、村民合作医疗费用补助20万元、村民饮用水补助8万元、教育奖补15万元,加上村庄景观维护、水电支出等公共费用100万元,总计达200多万元。现在,金花村的农民在农村也能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由于不同地区发展基础、发展阶段、发展的要素条件不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也不尽相同。江宁区八个金花村的成功创新实践,归结到一点,就是探索了一条村庄环境整治、产业融合发展、就地就业创业、农民勤劳致富、集体经济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这也是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最值得借鉴的地方。

( 刘惟蓝: 研究员、江苏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江苏省乡村建设规划研究会副会长;章燕璐:江苏省政府研究室)

上一篇:2011城管组工作岗位责任制下一篇:植树节手抄报资料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