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24-09-14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共11篇)

1.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一

对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音乐学科专题总结

黄堡小学

唐媛媛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一切学习方式都应该用符合儿童情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和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那么,小学音乐的有效教学从哪里来呢?

一、从学生日常的游戏中来

作为一名有心的教师,笔者常常仔细观察学生们做游戏,发现他们在课间常常喜欢做一种拍手游戏。游戏时,他们边拍手边念口诀,如:“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两个穿新衣„„”这是小学生在课间常念的一种游戏口诀。这些口诀朗朗上口,短小精悍,富有节奏,具有统一行动、便于记忆、提示动作等功能。于是,笔者想到将它们运用到音乐教学中来。如教学生记常见的八分音符以及附点四分音符时,把这些口诀和音乐中的节奏联系起来,有效地化解了枯燥的节奏训练和学习,学生一会儿就记住了,而且不容易遗忘。

二、从课堂的表演中来

学生天生爱表演,也善于表演,尤其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当引导学生理解和熟悉一首新歌时,笔者总试着让学生在自由放松的气氛中,用身体动作、手势、表情、眼神自我表演,边唱边舞。或者,在教完一首歌曲时,让学生担当相应的角色,可以是童话角色,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这种即兴表演不但能使学生更快、更独立地记住歌词,而且对音乐的情绪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总之,只要有助于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只要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表演形式,都可引入到课堂中来。

三、从学生的“已知”中来

教育小学生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从他们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后知”中来。让学生从已经掌握的知识本领中去进一步探索将要学习的新知识。

比如,在三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新增加了一种乐器——排笛。在这之前的音乐课中学生从没有接触过,都感到很开心,拿到手就用自己想的方法,“演奏”着谁也听不懂的旋律。在刚开始的两周,笔者没有让孩子带乐器进课堂,而是引导他们认真复习了以前课堂中熟悉音符的位置和时值。与此同时,笔者还准备了一些简单的节奏,给音符找家,这样,简单的旋律就产生了。孩子们把自己已经学过的知识整和起来,学习吹奏自己创编的旋律,学得可带劲了,个个都争当班级的“排笛之星”。

四、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中来

“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这是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的名言。因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比如,教学一年级《有趣的声音世界》这一单元,在教会孩子们演唱一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关于声音的歌曲后,笔者神秘地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用耳朵倾听老师是在模仿什么声音,是用哪种打击乐器模仿的,比比谁的小耳朵最好!笔者在钢琴的一角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打击乐器,分别模仿雨声(沙球)、马蹄声(双响筒)等。孩子们为自己能够听出乐器声音而雀跃不已。笔者又趁热打铁,让孩子们想想这种打击乐器还可以怎样去演奏,如铃鼓除了敲击它的鼓面还可以摇一摇,等等。笔者把多种打击乐器都摆在桌子上,让孩子们选出最合适的打击乐器为学过的歌曲伴奏。小小的打击乐器被笔者和孩子拿来在课堂上大做文章,发挥了它的最大教学力量。孩子们越学越开心,越玩越热闹。这些刚入小学的孩子们通过这堂音乐课的学习,通过这些叮叮当当的打击乐器,一下子爱上了小学的音乐课。

五、从教学后的及时评价中来

教学评价是指挥棒、是导向。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因此,对学生音乐学科成绩的评价应注重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及学习态度的评价,要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及时有效的评价与表扬,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非常注意对学生平时课堂学习情况的分层评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喜悦。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不仅涵盖课堂上的音乐基础知识(学生对音乐情感、速度、力度、节奏等的把握情况),更多地关注学生对音乐以及音乐课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的态度和程度(如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参与过程中配合程度等)。对个人或集体(小组)评价奖励的形式有小红花、红五星、小红旗、小印章等,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等评价形式相结合进行定性评价或定量评价。在乐器教学中,笔者选出每月的排笛之星来担任本组的小组长,负责组里成员的排笛课后学习、指导的考核等,再由教师在课堂上抽测。在评价中,充分考虑用不同层次的标准来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体现出差异性、及时性和激励性。

六、从及时反思中来

一堂音乐课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教师的教后反思。教师对反思结果若能及时处理,对教学效益的提高将十分有益。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思,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训练,教学效果就一定能得到提高。教师通过对教学中各个环节的反思,有助于及时发现自己在语言组织水平或音乐素质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若能进行自主训练,就一定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有更好的提升。

在未实施“反思性教学”前,我们总以为每节课的效果都很好,而实施了“反思性教学”后,才发现教学中漏洞百出。“反思性教学”改变了原来从教师的主观感受出发进行教学的弊端,使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反思自身的缺点,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实施“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反思性教学”的效果。“反思性教学”最大的好处是让不同起点的学生和教师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它呈现了一个“实施一反思一实践”的过程,它所发挥的效果是螺旋式上升的。相反,对于一个从不反思的学生和教师来说,他的发展一定是缓慢的。

总之,“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我们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互动、合作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二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课堂反思与评价体系

在新课改下诞生的有效教学理念, 它的主旨是强调课堂行为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主导教, 学生被动听的过程, 而是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 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促进学生的发展, 进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有效教学行为系统包括以下几方面:有效的课前准备、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反思和评价体系。其中高效的教学反思与评价系统是衡量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否提高、学生是否真正得到发展与进步的一个最主要的指标, 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现在已有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越来越不能全面地评价和指导教学行为, 弊端开始暴露出来。因此, 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发展需要的课堂教学反思与评价指标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目的, 自2011年1月开始我校5名课题组成员以地理学科为例开始研究探讨更好的高效课堂教学反思与评价体系, 通过两年的实践与反复探讨, 笔者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好的完善的课堂教学反思与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现就个人在这两年参与研究中的感悟陈述如下:

通过两年来的课堂实践, 学生的信息反馈、教师之间的互相研究讨论, 笔者逐渐感受到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它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 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 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使教师多渠道获得信息,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也就是要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促进学生发展的反思评价体系。

一高中地理有效课堂反思与评价体系的方向导向

在传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了教育目标的最低层次——知识, 并且把90%的教学时间用于这一层次, 而很少把时间花在更高层次的学生智力提升活动上。现在研究的地理有效课堂教学反思与评价体系从评价指导思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等方面, 围绕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着眼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同时关注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进步与发展, 以及学生在课堂表现中的个体差异。

如在我们研究的课堂教学反思与评价体系当中, 关注课堂气氛是否热烈、学生兴趣是否浓厚、求知欲是否旺盛、绝大部分的学生是否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等方面评价参与状态;从师生关系是否民主平等和谐、学生是否畅所欲言、每一个问题是否都得到尊重与回应等方面评价交往状态;从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激发、是否能不断地提出问题、是否能积极地思考问题或分析问题、学生提问和解决问题是否有一定的深度或具有创造性等方面评价思维状态;从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成、学生的课堂口头答问和书面练习正确率是否高、好中差各层次学生自己所制定的目标或期待的成果是否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提高、通过课堂教学, 学生知识的掌握是否能前后融会贯通、每一次的课堂教学是否都达到了高效和现有条件下的最优化等方面评价达成状态。

通过这些方面的考虑与认知, 全方位地评价有效课堂教学使新的课堂教学反思与评价的目的, 不仅仅是给一堂课下一个简单的结论, 更重要的是要发挥其反馈、改进和提高的功能, 使教师能依据反思与评价表进行有效的反思, 从而清楚地知道自己所上的每一堂课, 得在哪里, 失又在何处, 进而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 不断改革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有效课堂的反思与评价体系, 更使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 促进学生综合地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有效课堂教学反思与评价体系的基本作用

1. 反馈信息作用

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与评价, 提供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 以便师生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使教与学有机结合。课堂教学评价的信息反馈功能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指导教学活动。通过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 用来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和课堂教学的实施, 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反思与评价体系以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变“学会”为“会学”。

2. 评价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反思与评价体系深入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 对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考查, 更好、更公正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成绩做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和判断。

3. 指导作用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与评价体系中的指标体系是根据素质教育的原则和要求以及确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的, 它规范了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行为, 促进教师由主向导的转变过程,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因此高效的课堂教学反思与评价系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4. 激励作用

全面、科学、公正的教学反思与评价体系, 可以检查教师之长补其之短, 激励教师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 积极学习课外知识, 提升自身修养与素质, 扎实教学基本功,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应用多种教学手段, 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高效的教学反思与评价体系在挖掘教师潜能的同时, 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因,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学会活学活用, 举一反三。

三课题研究过程中获得的启示

1. 深刻体会到新课改的平等教学理念, 并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不仅体现在创新上, 更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平等上, 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种平等观念, 不仅体现在课堂上, 也体现在课前和课后。教师如果具备这样的观念和态度, 才能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中为学生量身设计, 使得师生在教与学上和谐共处, 共同进步。如在地理课堂上曹老师在讲授大气的热力状况时, 课前教师准备了学案, 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在发言的时候学生不是很积极主动, 甚至有些学生趁机偷懒, 这时他并不是声色俱厉, 而是微笑着对学生说, “有些同学很活跃, 但是要把你的想法表达出来、说出来, 也许你的观点就是对的”, 做到平等对话, 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2. 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拓宽教学思路

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曾提出了优秀教师成长的公式: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不仅仅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反思也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评价体系将反思放在了首位, 使得教学工作不再是一个人的事, 而是整个团队的事情。如进行地理教学工作, 集体备课是必不可少的, 这是集全体地理教师的智慧结晶, 主要的流程是:主备人精心准备, 初显个性→全组教师共同交流, 提出修改和补充意见→全组形成共同方案→个人面向班级, 再现个案→深化研究, 课堂展示→教后反思, 查漏补缺, 完善。这样循环集众人的智慧完善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

3. 通过听评课进行教学反思

在听课和评课的同时, 换位思考——如果我讲授这些东西, 会如何处理这个内容?处理的程度会如何?别人在评价的过程中我是否想到了这些, 找到问题的所在?这样的反思与评价拓宽了自己的思考范围, 活跃了自己的思路。

3.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三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以往的高中地理课程讲解都是由教师作为主体,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学生在讲台下机械性地背诵教材内容,这样不仅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违背,同时也造成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很容易对地理学习产生厌烦。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深入研究教学方法,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简要探讨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

一、巧妙进行课程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课程的教学质量与老师的课程导入存在密切的关联,高效的课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

围,从而促使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作为高中地理老师,就需要在课程导入上下功夫,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在讲解湘教版高中地理“大气环流”知识点时,就可以这样导入课程: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的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态就是热力环流,其是因为部分地区冷热不均匀而产生的。那么,大家认为地球上各个维度之间是不是也存在冷热差异?会不会产生环流现象呢?下面通过学习使大家找寻到答案。利用课程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巧妙设定疑问,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期间,应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设定疑问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程时,就可以为学生设定如下提问:假如没有太阳,我们的地球会变成怎样?然后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其进行讨论,选出小组代表进行发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为学生设定的疑问需要同教材内容密切关联,当学生出现一些新奇的观念时,不应给予否定,需要同学生一起通过探索、分析等方法验证观念,从而让学生深入记忆相关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对于高中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地域文化与人口”课程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一些地域文化的图片或短片,教师再针对图片进行讲解,从而吸引学生的目光。又如,教师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课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制作一些动态的小课件,让学生更为清晰地观看到地球的运动情况,从而更加深入地记忆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为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高中地理老师应以新课标为基础,不断转变自身教学思想,细致研究教学模式,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并且结合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获取优异的成绩,为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多吉次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分析[J].考试周刊,2013(36).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第三中学)

4.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四

优化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方式的实践与反思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可以说,离开了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学的发展。

一、中学物理实验的重要性(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实验具有真实、形象、生动的特点,极易唤起学生的直觉兴趣。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出乎意外的实验现象可以使他们疑惑和好奇;科学合理的解释可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另一方面,课堂实验虽然操作简单,但仍然是一种人为控制条件的有目的的操作行为,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很自然地会产生自己试做甚至是自己设计实验的愿望,这必将使学生形成更为持久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并由此转化为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2)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物理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实验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理课堂实验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它能够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物理课堂实验中,学生经常可以发现预料之外的现象。这些预料之外的现象都是有科学原因的,追索这些原因能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使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得到深化。更重要的还在于打破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体验到物理学研究中的多种方法,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3)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学生对于物理问题感觉到抽象难懂,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头脑中缺乏表象的支持。课堂实验往往是针对学习中的难点,精心设计,环环相扣,逐步突破。学生在参与课堂实验的同时,不仅可以调动各种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操作器官等接受信息、传输信息、控制动作,达到培养观察、操作等实验技能的目的,还可以将所接收的新信息与大脑中已有的信息相结合,进行更深入的信息加工,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另外,通过把思维的结果表达出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与其他同学配合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等等。

5.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五

一、反思当前的教育形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凸显了学科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真正让学生从书本堆中解放出来,切实为学生减负,真正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课外时光。课堂有效教学成为新课改形势下教育工作者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反思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细节

1.把课堂还给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教师要摆正自我的位置,控制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方向,合理安排学习时光,创设愉悦、自主的学习氛围,带给进行探究活动的基本工具,多用激励性语言,鼓足学生干劲,树立学习信心。

2.紧密联系生活实例。初中地理的教学资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教学资料的设置上最大限度的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努力建立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多引用学生易理解的、以感性材料为主的、富于情感色彩的地理资料,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教学中要注意以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例子为连接点,丰富和引导学生的主动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和综合分析潜力,使感性认识自然的上升为理性认识。

3.教学资料展开时力求问题化。结合教学资料充分挖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贯穿课堂,使教学的各个环节构成内在的有机联系,并水到渠成的构成对课堂知识的认知。

4.构建开放性的地理教学形式。从课时的安排、资料的取舍到课程资料顺序都不要拘于课本和教参。学生很感兴趣的,对学生很有用的,要多安排课时;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资料,次序混乱的要合理的调整;结合学生实际和学校状况,遇到课程资料安排不合理时,对资料能够进行适当的取舍。

三、反思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手段

1.紧密结合初中地理学习资料,适时切入乡土地理的资料。新课程标准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我们课时有限,一般不再专门用独立时光学习乡土地理,这就要求教师要抓住契机,把乡土地理教学资料补充其中。

2.用“活动”把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新课程中“活动”的种类很多,包括“透过各种途径感知周边事物,收集地理信息,表达自我的体会,与别人交流成果等”,往往这些“活动”就是那些章节的重点。注意教学过程中活动板块的合理设置。新教材中每个章节都有难易不一样的活动题目,利用它们开展自主学习不仅仅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创新精神,开发潜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潜力提高。处理好活动板块,是实施新课改的重要资料。教师在实施活动板块的教学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调整。有些能够穿插在正文的学习中,增强所学问题的说服力;有的能够放在新知识学习之前作为引入;还有的能够作为课后探究的题目。经过教师适当的调整,活动板块才能成为激活课堂的催化剂。

3.重视地理图象在教学中的应用。地理图象最能体现地理教学的直观性特点,充分利用它们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能够采用不一样形式进行地图教学。灵活的地图应用能给课堂教学增色添彩。

6.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篇六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地理老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材特点,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合适的教育;学习兴趣;教学的有效性

在新的高中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才能提高45分钟教学的有效性。当前,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还有很大的差距,针对这种差距,结合近几年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从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

一、针对性的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备课方式,备适合自己学生的课。只有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和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三维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将三维目标校本化,让你的课适合学生。同时,教师独立备课的过程也是一个换位思考的过程,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去考虑问题,教师应该明确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我这节课要让学生达到怎样的能力,形成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其次,要精选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设计。新课程教改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管用有效”。学校课改要着眼于学生发展,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当前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如课堂问题讨论、社会实践、创设情境、启发式教学、模拟实践、实地考查、老师讲授等等。老师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现有教学条件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教学,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更多的考虑学法的指导,正面诱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对学生的参与进行保护和鼓励。其中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让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方式,也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所以教学环节要特别是课堂提问要向全体学生,要有层次性、启发性,通过解疑、提问的思维过程,达到诱导教育。

再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探讨者。新课程标准向各学科提出了明确要求:“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树立全新观点,探究新方法、新模式,大胆改革、优化课堂,形成开放性的课堂,突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我们的教学设计是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地理有效教学活动的情境和途径,为学生的积极探究指明方向的作用。

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稳定持久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更加丰富,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思考,深入探究。一堂生动有趣的地理课,能让学生心潮迭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快乐。那如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人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理论与生活相结合,关注热点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考、高考试题考查学生的角度也发生的重大变化,已经从原来单纯的理论知识的考查转变为对热点问题的材料分析,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埋?^死读书,而是要关注社会,了解实事。比如,当今人类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口、资源和环境,高考也十分关注这部分知识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媒体资源,上课的时候将新闻中和身边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实事有选择的纳入到地理教学中去。同时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得用好当地的有利资源,使教学生动化、生活化。比如,我校坐落在市区边缘的湿地腹地,湿地环境面临破坏的问题。我们在讲《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时可以通过实地考查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湿地的功能、面临的问题,让学生探讨提出解决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将课本知识本地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再比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高中地理的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这一节的教学中,老师除了要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实地考查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学生通过对当地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地形等自然环境的实地考查,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增强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际性,这种教学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的环境出发,提高了学生认识身边事物的能力。

(二)要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将地理知识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来。比如,我们在讲南北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时候,可以从南北方主食差异入手,从中了解南北方农作物与气候的关系,再延伸到其它地理环境的差异。再比如讲到大气对太阳辐射散射作用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交通信号灯规定“红灯停,绿灯行”,为什么机动车尾灯都是红色的。讲到天气系统时,可以结合天气预报,让学生学习有关冷锋、暖锋和台风等相关知识,结合天气预报报导的天气变化,让学生对这些天气系统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有更加直观的了解。这样在课堂上老师讲解就不会空洞了,学生也更容易理解。通过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把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既形象又提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借助其它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是一门亦文亦理的综合学科,涉猎知识面相当广。再加上新课改后地理考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其多文理综合的特点更加突出。因此,培养学生将各学科知识梳理整合,综合运用,形成学生内在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用其它学科知识,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更形象、更生动学习有关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地理知识学习起来比较枯燥难懂,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其它科目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形象化。比如,一些古诗词中包含大量的地理事物、现象、成因,内容丰富,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真实有趣的背景材料,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例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记述和描写,暗含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带分异规律。再比如,老师在讲锋面雨时可以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让学生理解锋面雨的特征。通过利用古诗词来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既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又提高了课堂情趣。

老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导入历史故事,把地理和历史知识联系起来,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课堂知识。比如,我们在讲洋流的时候可以引用哥伦布两次美洲航行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洋流在般海中的作用。老师通过引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只有提高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才能保证地理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通过教师改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让自己的课堂丰富起来。

参考文献:

7.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七

一、“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试点项目的基本情况

2013年10月,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 “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温教研〔2013〕97号),我市高中教研室及高中10个学科出台实施方案,积极开展课堂变革实验,积极推进“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实验项目”,并与精品课例研磨、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市直双周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促进教师进一步树立课程意识,更新教学思想,改变教学方式,强调以学定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确学习目标,以期化解疑难,突破瓶颈,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013年,全市高中共有15所学校(学段)、15个学科和1个区域作为第一批试点项目。项目主要是积极、稳妥、逐步地深入推行“导学纲要”,实施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核心,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改理念;以“导学纲要”为载体,通过“导”,突显学生自主地“学”,提高课堂学与教的有效性,提升全市高中教育教学质量。

同年10月,根据《温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温教研 〔2013〕97号),高中教研室及高中10个学科出台了实施方案。2013年12月17日,全市课堂变革第一批试点项目交流研讨会召开,有4所高中分别进行了交流;2014年5月21日,温州市普通高中课堂变革首批试点项目交流研讨会在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举行;2014年5月21日,在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成立了温州市普通高中课堂变革第一批联盟协作体,其分三个类别,分别由永嘉中学、温州市第十四高级中学和瑞安市第六中学牵头,开展分类别学校的课堂变革项目实验工作。具体的项目实验形式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以导学纲要为载体。瑞安中学、平阳二中、 泰顺中学、永嘉上塘中学、苍南巨人中学、瑞安塘下中学、温州二十一中、温州二外、温州二十二中等学校采用导学纲要或导学案进行课堂变革。

(二)以合作小组为形式。苍南巨人中学、温州第八高级中学、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永嘉县上塘中学、温州市翔宇中学等,采用团团坐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

(三)以课例评比为手段。我们举行了全市高中 “促进有效学习”优秀课例评选活动,这次活动共收到参评优秀课例594篇。经组织评审,共评出一等奖57篇,二等奖115篇,三等奖175篇,以评比作为手段,推进了项目的实施。

(四)与深化课改相结合。我省于2012年实施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主要内容之一为“优方法”,强调改革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轻负高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因此,我市高中的课堂变革实验项目,与深化课程改革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对“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试点项目的实践与反思

项目实验的两年来,我们做法很多,体会颇深, 思考也良多。总结起来,主要是对“课堂变革变什么”与“课堂变革怎么变”两个问题的深入反思。

(一)课堂变革变什么

1.变“学”为中心

课堂变革需要立足学段特点、学科本质和课堂学习现状,以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学习共同体、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要素为切入口,以学生为本,让“学的基础”定“教的起点”,让“学的目标”定“教的目标”,让 “学的规律”定“教的过程”,让“学的需要”定“教的策略”,使“教”真正地服务于“学”。

2.变教师教学行为

针对在课堂变革中起主导的教师,需要我们立足普通教师专业成长的“最近发展区”,积极发挥每位普通教师的教学智慧,并通过课堂教学变革实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促使广大教师从“应知应会”走向“能知能会”。

3.变教育技术手段

再有,课堂变革还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了解学情,为改变并丰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把现场与网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转型的重要推手和中小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新形态。

4.变教学学习环节

针对学生学习环节,我们将学习内容的设计、 学习过程的设计、学习共同体的设计、学习评价的设计纳入到课堂教学系统中。

这些变革内容具体到各学科分别是:

高中语文以温州市教育局《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实验项目指导意见》为指导,以常态课堂为抓手,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核心,践行“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改理念,进行构建高中语文“学本”课堂的实验,力求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由于学习起点缺失、学习结构零散以及违背语文学习规律而导致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从学习起点的研判、学习状态的优化和学习结果的评估三个方面,探索高效低负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把讲堂变为学堂,大面积提升全市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开展高中数学“学力提升”课堂变革实验。针对高中数学学科特点,基于学情诊断分析, 以顺学而导的方式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的思维互动来提升学生学习转化力;创立基于手持技术的数学实验室,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理性思维;借助课题引导学校积极开展基于提升学力的课堂教学诊断活动,对课堂进行“诊断”(教学现场分析),并开出“处方”(教学建议),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真正达到提升学生学力的课堂变革目的。

高中英语基于阅读教材文本解读,把握学段学习特点及具体学情,开展高中英语阅读课型课堂有效导学方式研究。结合阅读课型课堂有效学习目标预设,课堂观察、课堂学习活动参与有效性的课例研究,探讨阅读课型课堂导学的有效性及评价方式。通过教师有效的“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从而提升阅读课堂学习效率。

高中政治推行“导学纲要”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特点,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核心,践行“学生本体,学习本位,学为中心,以学定教”的教改理念;以“导学纲要”为载体, 通过“导”,突显学生自主的“学”;以“学生学习共同体”为支撑,追求生本课堂;以形成“主题式”课堂教学为基本范式,开发“四维一体”的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目标,提高课堂学与教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全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质量。

高中历史 “基于学情的教学过程的改进”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根据实验学校的实际情况,由经验型的学情了解转向研究型的学情分析;以学情诊断来把握学习起点与最近发展区,可以优化学习内容及学习过程的设计,以学定教,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高一常态课的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 “基于学情,以学定教”的学案导学教学实践与研究项目。高中地理学科计划在5年的时间里,以“学案导学”教学实践与研究项目为抓手,积极构建“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让学”课堂。项目以学案为载体,通过“导”,突显学生的自主“学”,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追求生本课堂。 “学案导学”的基本原则为:情境生活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活动动态化。

高中物理以课堂为抓手、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以变式为手段、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重点。统一教学进度,以保证新授课教学时间,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学定教。以实验教学为突破口,建议学校按要求配足物理实验仪器及实验员,开放实验室, 有条件的学校可创建物理创新实验展示厅,重视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指导意见要求的所有物理实验全都可以认真完成。充分发挥物理教研基地示范性,努力开发学案导学、精品课例、作业优化、网络课程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面积地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基于学情诊断的高中化学课堂“有效学习”实验,以什么样的课堂“有效学习”最受学生欢迎与喜爱为实验宗旨,以学情分析来确定教学目标和编制学习问(例)题为实验核心。因为每一个学生能真正掌握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基础是不同的,如何以学生不同的学情基础来分析教学指导意见(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和高考考点)要求,来设计课时核心知识的学习,来编制与课时核心知识相对应的学习问题和例(习)题,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前提,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实验以打造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精品课例、精品命题和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教学为项目和抓手,针对课堂 “有效学习”,进一步的开展与高考备考、学业水平考试和深化课改相对应的优秀课例、命题和选修课程开发的实验教学进行研讨。

高中生物基于有效学习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变革实验内容为:1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2初中科学与高中生物衔接研究;3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汇编教学设计集;4教学过程实践研究,探索教学模式,获取典型课例,汇编精品课例集,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库;5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编写课时练习,构建题库系统;6选修课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开发网络课程,获取典型课例, 汇编生物精品选修课程集;7学生学习方式研究,编写高中生物学习指南;8高中生物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高中通用技术开展有效学习的教与学课堂变革实践与研究。树立“生本课堂”理念,以常态课堂为抓手,学科特点与学情分析为基础,研究“学导” 方案,形成以学为主导、以教为辅的教与学关系,构建“学导”课堂。探索“项目教学”的课堂,以项目设计制作为载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并在解决问题时物化到项目中;同时,让学生 “学中做”,学以致用,优化或改进“项目”中的方案, 构建“做中学,学中做”的课堂。以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焦点,结合学校的科技节活动,开展自主创新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推动课堂教与学的变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堂变革怎么变

随着项目实践的不断深入,各校的课堂变革也有了一些成效。两年来,我们通过进一步梳理,总结了一些有关课堂变革实践的规律。

1.建立“促进有效学习”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 基本标准

紧扣“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教学质量主要变量, 重点可以从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和教师助学设计、学法指导等角度,建构“促进有效学习”常态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标准,发挥其应有的导向作用,树立常态“合格课”的概念。

2.形成“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教学的基本范式 和操作要素

探索形成以学情分析为基础、学习目标为导向、学习任务为载体、导学设计为关键、学习评价为保障的“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教学基本范式和操作要素,给一线教师提供可参照借鉴的常态课教学基本架构和基本教学流程。

3.培育各学科、各学段“促进有效学习”的系列 课型样本

基于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研究实践,建立形成各学段各学科“促进有效学习”课堂的典型课例 (案例)、学案、教学视频等资源库(包),作为帮助教师分析、培训、研讨的学习资源。

4.建立并完善“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新 常规

根据“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需求,逐步建立较为系统、简明易懂、便于操作、“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新常规。如关于课前预学、课堂学习、课后学习等环节的基本规范与要求,并在实践中予以不断修订和完善。

5.研制与“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相匹配的 评价技术和方法

8.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八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对整个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地理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课堂中懒洋洋的,没有精气神,原因之一就是在上课之处对地理没有兴趣。在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专注于探究活动的设计,对导入环节的关注力度不足。其实,导入也是整个地理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设计好导入活动,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这样才利于有效地理课堂教学的构建。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原则

导入是课的最基础的部分。一堂课如果导入合适,就能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导入时重视如下一些方面:导入是课的最基础的部分。一堂课如果导入合适,就能积极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导入时重视如下一些方面:

其次,针对性。在地理实践中,导入一定要针对目标和内容展开,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增强教学导入的针对性,根据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和不一样的教学对象,选择不一样的导入。教师要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拟定好的教学内容,满足教学的需求,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以人口迁移为例,导入中要引出“人口迁移”并和“人口流动”这一概念对比,故而教学中选择了“走西口”的是和某城市融入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话题,此时问“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有什么不同。如此,在案例中引出概念,在对比中展开探究活动。其次,针对性。在地理实践中,导入一定要针对目标和内容展开,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教师要增强教学导入的针对性,根据不一样的教学内容和不一样的教学对象,选择不一样的导入。教师要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导入吸引学生的眼球,拟定好的教学内容,满足教学的需求,为学生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以人口迁移为例,导入中要引出“人口迁移”并和“人口流动”这一概念对比,故而教学中选择了“走西口”的是和某城市融入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话题,此时问“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有什么不同。如此,在案例中引出概念,在对比中展开探究活动。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和实践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采用复习导入目的是以旧引新;借助问题导入则是要启发学生思考;在预习的基础上导入,则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教学中也可应用情境来导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首先,复习导入,明确目标,多提问。温故而知新。教师要运用复习旧知识的方法导入新课的学习非常常见,这样能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教师提问和复习的内容也能引起学生巩固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吸引学生逐渐过渡到新的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中来。教师可以在课的开始阶段,运用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的方法导入新课,实现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产生教师逐渐深入地进行教学。这样能复习旧的知识,也能引入新课。如在教学海水的运动后,要学习海水的运动队地理环境的深远影响,教师可以提问学生:(1)洋流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哪些?按照性质又可以分为哪些?(2)洋流对地理环境有怎样的影响?会影响气温和降水吗?教师带领学生对旧知识的温习和重新学习中,实现引领走进新知识的学习。

其次,设问导入,针对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教师可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思考。教师可以启发和帮助学生将新知识融入到旧的知识结构中,重新建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保证学生时刻处在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天气的系统的时候,可以提问学生:(1)今天天气好吗?明天天气又会怎样?(2)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时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当地的“梅雨”和“伏旱”又怎么解释?从这里导入,效果就很好。导入环节中的问题不宜太难,要利于学生参与,否则,若学生遭遇打击,兴趣很难提升。

其三,预习导入,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教师布置学生预习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针对学生进行提问,要保证学生时刻处在学习的最佳状态中,这些教学策略的使用能让学生时刻拥有最佳的学习热情,塑造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品质,形成学生优秀的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一定要具体,不能太难,不能太多,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在教学中,也可插入时事,结合时事和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如在学习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方式的时候,教师可以穿插引进一些青藏铁路的知识,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学习,带领学生体验新的知识,掌握新的地理素材,领会新的内容。最后,创造情境,运用关联情境导入。教师要创造性地多使用教学情境,深深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优秀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更加投入地学习。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展开和学生的互动,充分运用好的多媒体的辅助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如教师教学人类面临的主要的环境的问题的时候,可以自己制作幻灯片《地球,你还好吗?》,选择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森林遭到破坏,沙漠化严重,海洋污染等图片,来配合相关文字和环境保护的音乐,让学生欣赏《地球,你还好吗?》的PPT。教师可以在导入课文的时候,关注学生反应,有的学生愁眉紧蹙,有的学生还留下了珍贵的泪水,这样进行教学导入,能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洗涤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灵魂,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的多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在地理课堂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同时,导入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不能单纯地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来设计导入。但从地理课堂实践来看,导入中依然存在占用大量课堂时间、方法单一、把导入和其它环节孤立的现象。为此。导入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课堂导入的时间不适合太久,几分钟足够,不然会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导入的目的是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欢乐的祥和的学习环境中,投入到高质量的学习活动中。如在“认识区域”中,以旅游话题而引出一些省份、看到的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的,由此引出区域概念,问“什么是区域”,用2至3分钟时间完成,进入转入到新课中。

9.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九

堡镇中学 汤威

随着本市“二期课改”进一步深入,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方面研究显得愈加重要,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的具体的探索目标。笔者身处农村高中数学教学第一线,综观目前农村高中学生现状:一是长期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单一,以机械的操作为主,会的题目反复演练,中等难度偏上的题总是放弃,害怕思考;二是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我们的许多教师只知道面面就到,只怕漏了知识点而耽误了学生,另外,老师又在僵化套用现时所谓先进的教学模式,教与学脱节严重;三是目前农村高中的生源质量在不断下降(原因之一是最近几年来区县级重点高中逐年在扩招),农村学校的生源远不如城市的好,大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学生进入了高中(2009年9月有80人)。凡此种种,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每况愈下,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全,学生自我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如何提高农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笔者从本校多年来教师们成功的范例出发,结合目前国内已有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成功经验,大胆设想,反复实践,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理念的实质,把握其要领,从学生的价值取向、学生学习进取心以及师生感情交流等方面出发,改变那些不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传统的学习方式。从生源的实际出发征询教学要求和降低难度,研究出一条能适合于农村郊区高中学生教与学的新路,加强教学五个基本环节的研究,加强备课、上课的实践研究,学生作业的批改与指导,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老师的劳动变成有效劳动,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主动有效。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初步形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

2、通过研究,切实把握高中数学课程的学科特点,深刻理解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寻求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建立一支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理念所要求的新型高中数学教师队伍。

4、生成一批实施有效教学的典型课例,发表一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科研论文。

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界定

指通过教师在一堂课的教学之后,极大部分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着眼于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为主要途径,从如何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执行课程标准、组织好探究性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来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通过探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从而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形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

三、研究内容

(一)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目标研究

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1)通过探讨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从而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阵地,也是课程改革主阵地,因而也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中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要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是要“聚焦课堂”、“决战课堂”,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对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发挥重要作用。

(2)通过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为重新建构新的教学策略,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

通过课题研究,探讨通过教与学活动,个体与群体的交往活动,学生是如何学会学习、学会发展的。在强调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文化性及主体性等特质基础上,将实践活动、交往、主体性作为理论基石,为重新建构现代教学的教学策略理论框架,提供一个新的解释系统,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辨的提升,理性的思考。

(3)通过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揭示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研究,帮助高中数学教师反思和克服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不合理的传统教育观念,摈弃片面追求分数而压抑学生发展,以及目前在急功近利价值取向影响下所造成学生虚假发展的严重弊端,增强高中数学思维活动的意识,增强教育改革的意识,明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的方向和主题。

(二)构建有效课堂教学的范式及操作策略研究。

(1)本课题将分三个层面展开研究:教学准备策略、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和课堂教学评价 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教案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后续教学实施行为即40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益如何。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的一系列行为,它可以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

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指标围绕本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着眼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课堂评价可通过两条途径来实施:专家、同行的评价评价和学生、家长的评价。

(2)由骨干教师来承担子课题的研究,实施行动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研究操作中,探索出符合本校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三)课堂有效教学的课例、案例分析

本课题旨在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石,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与反思,摸索出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一般策略与方法,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专业素养。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的基础。探究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可让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得以培养和健全,可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

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是学生熟悉的。利用这些题来改编成可探究性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收效颇丰。学生往往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构起一种不协调,这样不协调很容易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尝试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求问题结果的热情。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究,达到开发智力、增强能力的目的。

例如:高二《解析几何》的“抛物线”一节中,利用抛物线的焦点、准线、焦点弦的有关知识,可设计如下的探究型问题:

1、已知抛物线y=2px(p>0),过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x1,y1)、B(x2,y2)两点,P(x0,y0)是线AB的中点(图1)。试尽可能多地找出点A、B、P的六个坐标所满足的等量关系。2 3 对于本题,学生一般都能或多或少地给出一些答案,如(1)点在曲线上:y1=2px1,y2=2px2 ;

(2)中点坐标公式:x0=(x1 + x2)/2,y0=(y1 + y2)/2 ;(3)A、B、P、F共线:(x1-y1)y0=(x2-y2)(x0-P/2);

(4)焦点弦的斜率: = = P/y0 ;

(5)中点P的轨迹:y2=P(x0-P/2);(6)焦点弦性质:y1y2=-p,x1x2=p/4。通过探索,进一步还可以将“数”的探究转向“形”的探究,提出下列问题:

2、在上题中,该抛物线的准线为L,分别过点A、B、P,作X轴的平行线,依次交L于M、N、Q,连结FM、FN、FQ、AQ和BQ(图2),试尽可能多地找出图中各线段的垂直关系。

学生除了很快回答图中一些显而易见的线段垂直关系外,至少还可通过观察、猜想,推出线段间的以下垂直关系:

(1)FM⊥FN;(2)AQ⊥BQ;(3)AQ⊥FM;(4)BQ⊥FN;(5)FQ⊥AB 为了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探究热情,把思维活动引入纵深,还可以将上述内容设计成下面的探究题:

3、在上述两题中,如果允许引辅助线,你还能发现哪些情况?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至少还能发现以下情况(图3),(1)以P为圆心,AB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切点为Q;

(2)以Q为圆心,MN为直径的圆切AB于F点;

(3)AQ与FM的交点,BQ与FN的交点均在y轴上;

(4)AN与BM相交于坐标原点; 等等„„

222

2尽管例题的赘述过程长一些,但能使我们发现,学生的探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探究热情逐渐高涨的过程。通常的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告诉学生的往往是最佳的思维途径,最便捷的解题方法,“授之以鱼”,缺省了必要的思维再现或全现过程,使学生不能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抹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种失败的教学。我们提倡教学应“授之以渔”,教师必须对学生探究过程中新问题、学生的思维理解进行有效调节,及时释疑解惑,点拨诱导,类比启发,激发联想,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完善,使学生收获,真正体现了教学的主动有效。

四、问题研究

通过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上的诸多问题和环节存在的困惑和办法,可以寻求到或构筑起具有可操作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带有学校特色的、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办法。为如何通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提供可行性强和有推广价值的策略。

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而且通过课题的积极探索会形成丰富多彩的、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有较高实效性的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这种新策略可能会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改变目前的一些不合事宜的教学模式。

10.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十

王琪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157000 摘要:由于地理事物的规律相对复杂、晦涩,因此成为高中学生最头疼的一门学科。通过微课教学,能够有效协助教师通过视频和动态图画进行地理知识教学,能够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充分帮助学生理解地理规律和零散的知识点,有效提高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针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和意见,希望能够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进步。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实践应用 引言

地理是综合多种领域知识的学科。作为新兴的教学形式,微课开始走进高中地理课堂。将数宇化的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地理课堂,不仅增加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得抽象的地理知识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而且也使得高中地理课堂具有了吸引力,摒弃了传统地理课堂的弊端,使得课堂气氛可以被调动,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微课概述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践应用的意义

第一,满足学生不同方面的心理诉求。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不重视学生的需求,只是根据不同的学习进度将内容分成几个模块,它们分别是宇宙与地球、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以及环境保护的具体应用手段。在这一平台下建立的知识版块,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只是具有针对性的以实用手段为标准,对知识进行单方面的讲授。而微课打破了这一弊端,它将知识的各学习版块分成了更多的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达到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第二,资源丰富,增强效果。地理学中区域性特点显著,阅历丰富有利于对地理现象的理解,但学生通常不具备丰富的阅历,因此引进微课是有必要的,第一时间弥补学生不足,通过网络平台的应用,让学生充分了解地理背景,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尤其对一些剖面图,通过微课演示,教学效果更好。第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教学改革。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新课改提倡学生成为课堂主体,教师开始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微课推动且加速这种教学改革,学生们通过教师的指导主动探索学习的基础点与难点,再利用微课找答案,久而久之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学习效果提升。

三、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微课教学模式,能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实际案例,对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促进课前的知识传递与输送

微课堂在学生的学习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知识的传递与输送。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为例,体现出微课的主要传播方式与途径。教师主要围绕着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与教学意义这三个方面来制作微课。而其中教学目标还包括学生的接受程度、技能水平与思想情感。教师主要达到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明白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轨道方向和运行速度,分析在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以达到增强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奋进心的目的。在这节课中,教师的微课视频中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将地球的运转制作成具有动画效果的变动图。以Flash动画设计的手段探寻地球转动的变化规则,以观察它在公转时的运行方向、速度以及整个流程。其次,制作地球公转与太阳移动点之间的规律变化图。同样是使用Flash将季节的变化情况表现出来,再制作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效果,以达到学生可以将整个过程绘制下来的目的。通过微课视频的观看,学生掌握了地球公转的一系列条件、执行情况与意义。教师最后要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进行测验,根据已有的视图让学生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在阶段性辅助的前提下促进教学情况的落实

2、辅助解决教学难点

对于复杂、抽象的地理现象和知识点,仅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联想很难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而通过微课,学生可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动画或图片进行理解,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对于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在“地球上的大气”教学中,冷暖锋的形成过程由于其抽象性高,一直是教学的难点。而通过微课的动画演示,学生可以清晰、完整地看到冷暖气团的运动过程,从而了解冷暖锋的形成和变化规律。通过这种生动具体的演示,学生很容易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对于以后在相关题目中进行快速判断和识别也有着重要的帮助。

3、应用在地里教学的回顾总结中

微课还可以总结回顾知识点,教师运用微课将过往知识点做一个信息整合,使得学生达到知识体系的完善建立。帮助学生梳理地理知识的脉络,可以使得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一定技巧与方法,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地球的自转与地球的公转是两种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总结回顾以往的知识要点,在学习完内容后,教师可利用微课来将自转与公转的知识点内容作为对比区分,使得学生在大脑中对地球运动有着知识点概念,同时微课的讲解可以使得学生不会混淆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重难点的掌握,达到真正的理解及运用目的。

结束语

总之,教师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微课元素,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不同方面的心理诉求,还可以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增强效果,并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教学改革。但是现阶段结合相关文献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研究者对微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课的概念、界定、特征等,今后,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大力探究有关高中地理微课元素运用的探究。

参考文献

11.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命课堂;实践与反思

伴随着课堂改革的大潮,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一直是新课程理念下每一位教师追求的方向。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如何在短暂的课堂上达到最高的教学效率,是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如何激活课堂,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的当务之急。

在学校课堂教研教学活动中,上了一节《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开课。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和整式的加减之后,为了学习整式的乘法而学习的关于幂的运算的一个基本性质,又是幂的运算四个性质中最基本的一个性质,学好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其它性质和整式乘法的学习便容易了。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整式乘法的重要基础,在本章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其实,备课的时候,我是做了很充分预设的,仔细地分析了教学目标,精心地打造了教学过程设计,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的过程,并从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需有法,教无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活。”这是老师们已经达成的共识。如果仍采用由教师讲定义,推公式,讲例题,再由学生解题,教师评判的教学模式。这势必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主动发展的积极性。好的课是清新自然的,刻意的热热闹闹不一定能带来好的效果。把握好“情境创设”的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起点低,采用做游戏的方法用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来类比引入教学内容,这样上课不仅有数学味,还易于抓住学生的思维水平,同时复习了底数、指数、幂的含义,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有效的铺垫。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让学生这个主体参与。因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生的主体,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自主行动。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认识的、心理的、生理的、情感的、行为的、价值的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它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学习境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融入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

在法则的推导过程中,我以问题串的形式。把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又一条原则。我在教学中,注意设置问题情境,让数学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思维水平,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数学地思考”。对于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教学时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用递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易于接受新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与研究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说”并不是唯一的交流方式,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d(hm)·a(hn)=a(hm+n)(m、n都是正整数)。有的学生不是按照公式的顺序写出来的,有的学生忽略对m、n的要求,甚至有的学生提出了a也要有范围,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与辨析,达成了知识建构。这样做不但能使学生的思维更严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现代数学教学有一条原则叫“过程教学”,就是让学生参与与经历整节课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充分挖掘解题的思维价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本质上理解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应用公式的教学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把握“扶”与“放”的度,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抢答指出运用公式的条件的必要性,同时在例题讲解、纠错过程中让学生更深刻掌握数学概念(公理、定理、性质、公式)解题等,常常是可以“成片开发的”的。公式中的a可代表一个数、字母、式子等。同时公式也可以推广对于两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的乘法也适用。教师强调符号的同时进一步对法则进行剖析,学生的易错点也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因为这种生成是课堂中最富有灵性的资源,也是课堂生命活力的追求。解决了学生的易错点也就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这种教学当然是最有效的。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形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将一些概念强加给他们,只会带来低效或负效,如果过多的讲授对七年级学生效果不大。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注重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面对两个班的学生,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和认识水平的差异,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我采取了分层优化教学方式。对于基础好、自学能力强的学生,我主要采用自学法、尝试法;而对于基础相对较低的学生,我主要采用合作交流的方法讨。并且在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点,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他们所需的服务的观点,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以良好的期望,才能提高各类学生的数学素质。课堂教学中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方法。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观察、操作、分析、思考能力的培养,更应不断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将此作为教学的核心,为学生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会使学生终生受益。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能使学生终生受用的东西的那种教育,才是最高尚的教育。”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是对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分析和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教学中对知识的引入渗透了类比的方法;在公式的验证中采用的不完全归纳法;整堂课教学运用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方法。只有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才能把数学讲懂、讲活、讲深,才能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具有“活性’’的数学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我深深感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从教师的教学行为中看教学质量高低,更应该从学生所得视角看教学学校效果的有效性。一个学生要想取优良的学习效果,单靠教师教得好、教得得法是不行的,学生自身还必须学得好、学得得法。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教学大多研究教,很少研究学。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减弱了实效性。在平常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将学习指导渗透于学生课堂学习之中。渗透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渗透训练数学能力的方法,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渗透具体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将学习指导渗透于学生独立作业之中。指导学生科学完成作业的方法,指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对数学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总结,对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总结。

总之,新课程教学是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方向的教学,知识性教学以学科文本位,旨在传授知识;发展性教学以人为本位,旨在促进人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就是为了超越,实现了发展性教学。新课程是理念、精神,更是实践和探索。让我们在实践中逐渐成长,不断探索与总结有效的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肖成全,《有效教学》.

[3]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

上一篇:农技中心财务管理制度下一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剖析对照材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