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2024-09-30

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计划(精选8篇)

1.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篇一

科技在身边

创新在手中 第二届校园科技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科技在身边,创新在手中

二、活动时间、对象

活动时间:2012年3月 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三、活动内容及具体安排

(一)活动启动仪式

开幕式3月6日,科技节开幕式及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时间:3月6日(星期三)下午第一节 地点:四楼多媒体教室

活动对象:3—6年段每班选5位学生参加科普知识抢答。

(二)学生竞赛性活动

1.“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手抄报。(1)参赛对象:3-6年级全体学生(2)作品提交时间:开学初

(3)根据作品的内容和创意程度评选出优秀作品一、二、三等奖若干,评奖分中年段组和高年段组。2.“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科幻画。(1)参赛对象:3-6年级(2)作品提交时间:开学初。(3)作品要求:

A.以“科技、创新”为主题进行构思创作。B.绘画种类:不限(4)评选标准和设奖:

A.想象力:选题、创意和新颖程度。B.科学性:科学依据,逻辑思维。C.绘画水平:色彩处理、绘画技巧。

D.根据评选标准设立优秀幻想画一、二、三等奖若干,评奖分中年段组和高年段组。

3. 小制作创新大赛。(1)参赛对象:全校学生(2)竞赛要求:围绕主题,发挥少年儿童的想象力,以生活中废弃物为载体,以创意制作的表现形式来展示低碳的理念和对未来城市生活的畅想,作品形式不限,可与家长合作完成。(3)作品提交时间:开学初。(4)评选标准及设奖:

A.新颖性 B.创新性C.外表美观

D.根据上述标准评出优秀作品一、二、三等奖若干,评奖分低年段组、中年段组、高年段组。4.“.吸管飞行器” 竞赛活动。

(1)参加对象:3-4年段选出5组学生参加实验,每组2人。(2)比赛时间:3月11日(星期一)下午一节。(3)比赛地点:操场。(4)竞赛要求:

A.飞行器只能使用一根吸管、一张a4纸、4张标贴纸、2只回形针四样材料制作,除此之外不能再使用其他任何东西。B.站在投掷区,从起飞线后投掷飞行器,每个参赛队共有3次试飞机会。C.每个队的比赛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

D.单次飞行分数=飞行器的飞行距离(指离起飞线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飞行器的飞行时间(秒)。三次试飞中成绩最好的一次作为参赛队的成绩。E.各班的科学老师可进行现场指导。(5)设奖:通过决赛产生一、二、三等奖若干。5.“投球装置打靶”竞赛活动。

(1)参加对象:5-6年段选出5组学生参加实验,每组2人。(2)比赛时间:3月13日(星期三)下午一节。(3)比赛地点:操场。(4)竞赛要求:

A.投球装置只能使用大型晒衣夹一只、胶带、塑料汤匙若干只、吸管若干根来制作。除此以外就不能使用其他任何东西。B.将投球装置固定在现场提供的课桌上,调整板凳位置,以修正乒乓球射出去的角度。C.一人站在发射区内(人与装置都不得超出发射区),利用投球装置将乒乓球射出。每次只能发射1个乒乓球(共20球)。D.另一人站在靶子旁,每次在乒乓球发射前,可以在允许的目标区域内调整靶子的角度与左右位置。乒乓球发射时,必须站回助手区。E.每个队的比赛时间不得超过3分钟。F.以射中靶子进入网袋的球的分值总和作为参赛队的成绩。G.各班的科学老师可进行现场指导。(5)设奖:通过决赛产生一、二、三等奖若干。

注:中高年级各班班主任于3月8日前将参加“.吸管飞行器”、“投球装置打靶”选手名单交给林美贞老师。

(三)科普乐园

1.学生作品展示。

2.有趣的科学实验,学生参观,亲身体验科学现象。

四、总结展示表彰

1.闭幕式:3月15日早读课在大操场举行科技节活动总结及颁奖。2.优秀作品将于3月11-15日在八角亭、科普乐园展示。活动组委会: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小制作、科幻画、手抄报评委:

科普知识抢答评委:

“吸管飞行器”评委:

“投球装置打靶”评委:

2.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篇二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包括:先明确教学目标, 然后合理处理教学内容, 形成预设活动单形式的教学案, 随时准备应变课堂设计. 现就下面几点谈谈我的思考.

一、明确教学目标 活动设计层次化

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明确教学目标, 是否明确教学目标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设计活动时, 要将课本内容解说成现实的对象任务, 要做到教有对象, 学有对象, 点化有对象, 检测有对象, 使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能在对象的导引下有目的地进行.

根据教材和新课程的要求, 教师还要针对各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活动任务. 无论课堂提问还 是技能训练, 都要有不同层次和各种各样的形式, 活动任务要根据不同学生设计层次和梯度, 使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 教师往往缺少教学目标的优化意识, 不同层次的对象, 缺少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目标意识, 因此课堂的讲课效果呈现低下的状态, 课堂目标也就不能完成.

二、整合教学内容 活动任务生活化

要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就必须先吃透教材, 活用教材,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 创造性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

1. 独立思考 :

(1) 观察下面加法算式中各个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

(2) 可以怎样计算 , 试着在下面完成.

(3) 还能想到更简捷的方法吗 ? 试着完成在下面. (小提示:过去研究分数经常用图形来表示分数, 你不妨用下面的正方形表示单位“1”, 先在图上用阴影把这些加数表示出来, 再想一想.)

2. 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方法. 组长注意收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小黑板上.

3. 小组确定好中心发言人 , 做 好交流准备.

其他学生就他们生活中真正存在的问题, 提出问题, 并通过双方的分析讨论, 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学生上课比较投入, 实效性强. 所以说我们平时设计的活动要新颖, 贴近学生的经历和生活, 改变过去的被动应付走向主动探索. 日常生活化的教材内容, 让学生感到数学书非常接近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东西, 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内容将会有一个友好的感觉, 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改变过去被动应付变成主动探索.因此, 优化教学内容, 创造性地教与学, 努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实用和有效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三、优化教学过程 使活动教学情境化

教学过程犹如一篇形式完整、结构精巧的文章, “凤头、猪肚与豹尾”式的精彩教学环节, 必定能够营造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最佳情境.

课前“亮相”要丰富多彩. 为了提高学生大脑的思维能力和学生动口、动手的能力, 可以在上课前五分钟设计和开展一些繁多的活动, 如阅读、讲故事、唱英语歌等, 可以接近学生实际情况设计.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创造数学学习情景, 采用的方法可以是听、说、读和写, 以实物、墙上的图表、手势和夸张的表现形式来学习数学, 利用PPT和白板技术等创造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一致的情景, 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什么情况下如何使用, 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灵活使用数学, 尽可能地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 教师在情境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不同的任务, 使所有的学生在和谐和欢快的气氛中进行数学训练, 激扬学习的意趣.

实践证明, 情景中的活动教学给数学教学带来了生机.我们应认识到, “好的教学效果 = 好的教学内容 + 好的呈现形式 + 好的教学方法”.

四、把握训练活动重点 提高数学的运用能力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数学应用.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要千方百计强化数学运用能力的训练 . 只有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训练, 才能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书本的知识数学应用化, 课堂的活动生活化, 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可以因此得到显著提高.

同时, 教者要注意要多设计思维训练活动, 通过课堂上生生、师生数学的互动,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交流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完成中,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我经常引导学生先进行简单的模仿对话练习, 然后要求学生尽可能更多地运用词汇和句型, 就同一话题, 不同的表达方式, 有创造性地来生成, 来提升自己的思维表达能力, 展示自己的风采.

五、重视课堂评价 让学生感悟活动的成功感

通过评价, 能把教师的情感倾向传导给学生. 如果学生获得积极的评价, 就会对自我取得的学习成绩感到满足, 增强自尊和自信, 达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 学习数学的热情就会逐渐提高, 对数学唤起更高水平的愿望. 太多的负面评价, 对学生将会产生消极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贫困学生, 可能产生逆反的态度, 学习信心下降.

教师设计活动时, 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 应选择一些简单的活动任务, 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以增强其自信心. 对成绩较好的学生, 可以要求完成稍难的活动任务, 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 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 学生没有完成活动任务, 教师也不可指责, 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提示, 以免让学生难堪而破坏课堂气氛. 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 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 , 多表扬 , 少批评, 多肯定, 少否定, 使每名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完成任务, 以巩固并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摘要:以学生实际来设计课堂教学, 摒弃以教代学;活动任务生活化, 活动教学情境化, 把握训练活动重点, 突出数学思维, 提高数学的运用能力;重视课堂评价, 给予学生成功感.

关键词:教育,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效果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篇三

摘要: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中法交流活动是法语学习第二课堂的有效延伸与拓展,是以提升学生思辨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重要教学活动。本文重点介绍法语学习第二课堂的建设以及河北工业大学中法交流活动的实施与意义。

关键词:中法交流活动    第二课堂    法语学习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法语国家之间更加频繁的交流,社会对法语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目前许多高校已增设法语专业,但部分院校还是将法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词汇和语法上,因此许多法语专业学生只能“笔译”,欠缺应有的法语交际能力与法式思维能力。针对此类现象,在课堂之外的法语学习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一、法语第二课堂建设

学校常规法语课堂注重的是知识的获取。而作为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第二课堂有益地补充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是对第一课堂理论和实践的有机延伸,同时也是与第一课堂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教学任务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目前,众多高校都开展了独具特色的法语第二课堂活动。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京津高校法语戏剧节、京津高校法语电影配音大赛、京津高校法语演讲大赛等活动为法语学习者提供了了解法语国家文化的平台。各高校法语系学生能够在竞争中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达到互相借鉴的目的。南京大学举办了法语文化节,包括红酒品鉴会、法国电影欣赏、法语趣味教学等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语文化素养。此外,模拟谈判、模拟面试、法语讲座等成功案例,都激发了学生的语用能力、思维能力潜质,有效充实了法语第二课堂。

二、河北工业大学法语类活动

针对传统法语教学的弊端,河北工业大学结合自身优势,在法语第二课堂组织上不断推陈出新,主要活动形式如下。

(一)“外语配音大赛”活动

参赛学生提供配音所需电影、话剧等外文影视资料,模仿学习影音资料中人物的语音语调,生动刻画人物形象。配音大赛的举办是一次语言技能的实际应用,更是一场展示法语魅力的视听盛宴。

(二)法语讲座

学校及学院不定期邀请法籍教授或专家来我校举行法语讲座,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深层次了解法国文化的机会,有利于营造浓厚、愉悦的外语学习氛围,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三)中法交流活动

河北工业大学充分利用各项资源,已成功举办四届中法交流活动,其主要内容如下。

1.游戏互动

以小游戏开场,大家在游戏中互相认识,使后续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展开。从往届中法交流活动来看,游戏形式总是令人耳目一新,广大师生也能够积极参与进来。

2.文化展示

文化介绍模块采用现场演示和中法文介绍等形式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武术、书法、服饰、美食、京剧、剪纸等,让法国留学生亲身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学生在解说过程中就中法文化差异与法国留学生进行交流,体现了活动“跨文化交流”的主题。

3.自由交流

学生在活动后期自由结组,与法国留学生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交流。纯正的发音、地道的表达法创造了法语语言应用环境,增强了中法交流活动的吸引力。同时,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到更多外国文化知识与社会习俗,感知到原汁原味的法国文化。

三、河北工业大学中法交流活动意义

我校举办的历届中法交流活动是对法语第二课堂的不断创新。我们需要多渠道、多侧面实施文化导入,而中法交流活动正是对教学课堂的有力补充。在活动中,学生有机会与法籍教师、留学生面对面进行交谈,切身体会到学为所用、学有所用的快乐。

中法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对话和相互借鉴,提升法语专业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和外国文化感知能力,创造交际活动情景,以活动促使学生语言和交际能力和谐发展,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个思想碰撞的机会,增加思考问题的视角,培养外语学生贯通中外的文化交际意识。

法国巴黎高等计算机学院是河北工业大学的友好院校,自2003年开始每年都会有法国留学生来本校国际教育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从教学资源配置角度出发,中法交流活动的举办符合高校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最优原则和科学性原则,有利于高校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问卷调查表明,轻松自由的法语环境对提高口语水平与交际能力意义重大,但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我就亲身实践及对调查问卷的总结,以河北工业大学中法交流活动为例,提出以下建议。

(一)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交流活动之初,现场人潮涌动,活动进行到后期则人数越来越少。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不自信,害怕出错,不敢开口。对此,组织方可提前将讨论主题告知学生,让学生提前做准备,从被动到主动,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

(二)丰富交流的主题和形式,注重互动

中法交流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输入的途径,更为他们创造了语言输出的机会。因此,在与课内学习主题模块相结合的同时,要由课内向课外扩展,丰富交流的主题和形式。

此外,不少学生反映中法交流活动趋向招待会形式,要看到交流应该是双向的,不应只注重中国文化的输出,更应创造机会了解西方文化,即注重平等互动,取消“主宾”之分,变“招待会”为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会。

(三)保障中法交流活动的后续发展

从问卷反馈得知,即使中法学生互换联系方式,活动后的主动沟通次数也屈指可数,因此在活动之后如何保障中法学生的交流能够延伸下去,如何更好地达到后续相互学习的效果是中法交流活动的难点。中法学生的交流应当是多层次的创新,应当避免止步于文化交流活动的层面,充分重视文化交流的后续发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法交流活动的开展在法语第二课堂的开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我们应该针对当前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其实施过程,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史晓琴.法语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1(12).

[2]焦旸.浅析新建法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N].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4).

[3]石慧.中国法语教学研究现状与思考[J].法国研究,2001(3).

4.创新力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汇报 篇四

平溪中心小学

吴高华

2013年11月5日

11月1日至4日,我到福州参加了北师大主办的“著名教育家领衔——全国第一届小学语文创新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走进福建”活动。这次活动让我感到很幸福:第一,幸福在郑校长把这个宝贵的机会让给了我;第二,幸福在零距离地看到了顶级语文大师真实的面孔和真实的课堂;第三,幸福在和几位语文大师合了几张影。不过有一个痛苦,就是忙于作笔记与无暇欣赏感悟的冲突的痛苦。

本次活动日程为两天。11月2日上午听了于永正老师上的《珍珠鸟》和讲座《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于永正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他和王崧舟、崔峦并称中国小语三大名家,本次三大名家都到齐了。下午听了陈延军上的《凡卡》和讲座《谈“减负背景下”落地生根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陈延军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国培计划小语项目首席专家。11月3日上午听了王崧舟老师上的《孔子游春》和讲座《语用焦虑与实践突围》,还听了“全国十大教育改革杰出人物”田保华的讲座《还原“听取蛙声一片”的生态之美》,王崧舟老师是中国小语三大名家之一,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下午听了中国小语会理事长、国家学科带头人崔峦的《践行<课程标准>理念,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讲座。两天活动排得满满的。

两天听课给我的感想颇多,先和老师们交流一下五个感想:

第一个感触:中国近代几乎没有被公认的教育家。究其原因,像我们一样的老师只上课,开不了讲座,而开得了讲座的老师不上课。这种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很普遍。这些名师大师或小范围内被冠以“教育家”的人,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可惜没拥有一所学校持久地践行他的思想,没当校长没上课,虽然有人研究你却没人去持久践行,陶行知有“晓庄学院”践行他的思想,所以成了近代公认的教育家之一,这次活动最受热捧的王崧舟老师是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的校长,我想他能再当十多年就可能成为近代的教育家了。

第二个感触:相比其他老师,当个语文老师真不容易。这些顶极大师有着精彩的课堂设计,有着聪慧的教育机智,有着深邃的教育思想。他们没有精致的课件,没有激情飞扬的语调,板书设计也不是那么科学美观,甚至有的课没有通读全文,没有学习生字,没有感知全文,遇到启而不发的时候一样靠讲授完成。所以我觉得这才是真实的课堂,他们也是凡人,甚至讲课也是满头大汗(其实因为他们是北方人,虽然穿着北方的夏装来南方,一样热得满头大汗。)例如于永正老师上《珍珠鸟》,引导学生默读全文,找出珍珠鸟哪儿好的句子时,开头说“默读全文,把写珍珠鸟哪儿好的句子画下来。”一会儿又说“静心读书,把书放在桌子上,随时作记号。”一会儿又说“静静读书是一种美„„”一会儿又说“波浪线是一种赞美,不一定要用尺子画„„”等等。从一个角度看,于老师不断地教学生读书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他严重地干扰了学生静静地读书。同样一个环节,从A面看精彩极了,从B面看糟糕透了。大师都如此,何况我们的老师呢。所以我们的领导要特别爱护我们的语文老师,崔峦老师也是这么认为的。当一个语文老师真不容易,要上出一节没毛病的语文课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第三,关于教学设计的感悟。

大师地教学设计是精妙绝伦的,简介设计供大家揣摩。于永正《珍珠鸟》第一课时互动引入、读题,检查预习时只学了生字“雏”及带“雏”的句子,然后指导有感情读好第一自然段,精读抓住“真好!”让学生从全文中找出写了珍珠鸟哪方面好的相关句子进行朗读指导。第二课时让学生以自己是小珍珠鸟的身份写一篇题目为《冯骥才》的习作。其纯朴教风让人觉得厚而无形。

陈延军老师上的《凡卡》,一课时完成任务,先简介作者,初学理清文路“准备写信 ——写信——寄信”,精读学文时抓住第8自然段“挨打挨饿没处睡”学习写法,然后过渡到学习写信前的恐惧以及学习插叙的美好回忆,最后出示凡卡的信封,体会梦的结局的含义,学文之后学习去掉插叙行不行,了解《凡卡》一文为什么成为经典之作的原因。其对教材独到见解令人折服。

王崧舟老师的《孔子游春》,一课时教完,先从文中找出三处带“老师”的句子,让学生了解到孔子身份是一位老师,再了解孔子的课堂,即文中写泗水边景色的那段,然后学习孔子使用的课文即写水德行的那个句子,以上主要抓住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的句式进行句式积累与感悟,最后让学生从言志部分找到“水的影子”即了解子路、颜回、孔子的志向与水德行的联系,并再次评价孔子是什么样的老师,首尾呼应并升化情感。其诗意教学风格自成一体。

三篇课文的设计都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地方。教学设计是我们首先要研究的一个话题,研究好了至少可以成长为一个教学能手。

第四,关于教育机智的感悟。三堂课上呈现的教育机智的例子,有平淡得让人忽略的,有精彩得让人叫好的。其中有一个镜头令我惭愧与震惊。当王崧舟老师引导学生学完写泗水景色(即孔子的课堂)的内容后,问:“面对这样的课堂,你觉得孔子是一个怎样的老师?”一个学生答道:“这是一个与正常老师不一样的老师。”按我个人习惯,一定会揪出学生错误所在,我一定会说:“你这不是说孔子是不正常的老师了?”而王崧舟老师只是淡淡地说:“不要用‘正常’这个词,要用‘普通’,你还能用什么词说呢?”学生想了想说:“与众不同。”我想我课堂中处理学生的问题方式真是太随意、太没有教育机智了,像我那样一问,这位学生肯定会招来许多嘲笑,严重打击了该生的积极性与自尊心,指出学生可笑的错误不如切实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个小小的机智却看出巨大的差距,令我汗颜与警醒。研究名师的教育机智可让我们靠近名师。

第五,关于教育思想的感触。名师之所以出名,不仅因为与众不同的课堂设计能力,不仅有聪慧的教育机智,更有一种合乎学科规律的教育思想。简介他们的讲座内容,供大家品味,期待有朝一日我们也能拥有思想成长为名师。

于永正《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通俗地说就是语文课教什么。他认为第一教,教字教词,字词一定要过关,字词积累越多越好。不要做习题,要练字,字练好了语文成绩差不到哪去。第二教,教朗读,备课时不是写教案抄教案,要备本领,如本课的范读(文学性的文章要有情感地读),生字词的书写等。第三教,关注有利于表达的关键词句段。如《珍珠鸟》抓住珍珠鸟喝茶的描写段落就可以学习怎样写动物的动作。阅读要指向表达,能指向的一定要指向。必要的讲解,必要的示范,要抱时要抱,不抱是失职。只要抓住读写二字,语文就会高效。于老师的讲座坚定了我两个观点:①读书就像在说话(于老师说“像说话那样地读”),②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我想到以前我们研究的都是怎么教,还没等我摸着门路,人家又转向教什么;当我开始关注教什么时,现在又有个主流在讨论为谁而教。总是跟不上潮头。

陈延军《谈“减负背景下”落地生根的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强调了语文课要抓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他认为语文素养指①听说读写能力,②文学文章等学识能力,③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其中有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就是“语言是有形象的”,语文课上要经常问“你看到了什么”,聪明的老师用语言文字唤醒学生大脑中的画面,比较二的老师是用图画课件唤醒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其实我经常就是那种比较二的老师,我们对教材的理解不能合乎编者、作者的意图,甚至连课件的使用都严重的不当。

王崧舟《语用焦虑与实践突围》提出语境包括言辞语境、文体语境和文化语境,强调了语用中语境重要性,以《花钟》为例重点分析了本段的语境,阐述了语境与语用分析、语境和语用教学两个内容。就本人而言,教学中有重点关注言辞语境,但对文体语境不甚了解,对文化语境完全没有了解,文学修养严重不足。

崔峦《践行<课程标准>理念,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五个观点:明确各年段教学目标是深化语文改革的前提,夯实识字与写字教学是深化语文改革的基础,改进阅读教学是 深化语文改革的关键,大力改进习作教学是深化语文改革的方向,推进儿童阅读是深化语文改革的热点。这五点让我明白了全国上下现在的研究方向。

最后我综合起来给大家提4个建议:

1、低年级抛弃内容分析,只抓关键句稍作理解即可,重点落实识字写字教学,成长为一位识字写字的名师(目前全国没有,以前只有斯霞老师。)阅读只要能利用图画阅读,了解少量重点词句的意思,能从课文提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简单信息即可。加强背诵。

2、中年级关注句式的规律和词语的积累和运用,关注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掌握归纳的基本方法,了解构段方式,习作不拘形式能把意思说清楚即可。

3、高年级要关注阅读技能的培养,要真正地做到用课文教某些规律和能力,而不是教课文,重点领悟表达方法与写法,让学生得意得言。

5.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篇五

招安镇初级中学: 苏海福

摘要:中学物理变式创新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以中学物理变式创新模式和新课程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为依据,确立了该模式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生成、操作性强,教学活动合理有序、变式有效、关注个性,学习活动状态优良、参与充分、注重创新。构建了“五类课型”(概念课、命题课、解题课、复习课、评讲课)的课堂评价表及相关的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表和自我评价表。

关键词:变式创新模式,变式探究,课堂评价。

一、研究对象

八年级(5)班

二.研究时间

2008-2009学第二学期

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课堂教学评价包含两类“评价”:教师对学生完成指定学习任务的评价;对某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评价。

中学物理变式创新模式,在其基本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包含了“评价”这一基本环节。这里的评价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是针对学生完成指定学习任务而言的。

在课题研究过程(评课)中,下列三个问题引起了课题组老师的极大关注:

1、如何创设“变式情境”?

创设变式问题情境,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中学物理变式创新模式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变式情境主要以“变式问题”呈现。如何设计变式问题,设计多少变式问题,即如何把握变式问题的“质” 1

与“量”,才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本教学模式推广性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如何认定“创新意识”?

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变式能否创新?怎样的变式才算创新?这是我们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很多教师提出的疑问与困惑,也是争论最激烈的问题。这里实际上涉及到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两个方面。在认识层面上,我们已形成共识:变式是模仿与创新的中介,是创新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而言,只要不是别人告诉或书本上看到,而是在某种问题情境中自己提出的问题或发现的结论、方法、规律就是一种创新。在操作层面上,如果变式问题全由教师完成,只是教师的创新,没有学生的创新。如果学生参与变式问题的提出过程,模仿教师的提问方式,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或解决办法,再简单的问题只要是学生自主发现或在同伴启发下形成的,都是学生的创新。学生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即使不能解决问题,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将创新意识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是我们关注的又一个重点。

3、如何评价“学生参与”?

学生参与是评价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中学物理变式创新模式对教师课堂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方式、参与时间、参与广度和深度,如何把握,如何定位,这也是我们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将学生参与的质量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上述三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对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评价。因此,针对物理课型特征,建立不同课型的评价表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寻找理论依据,吸

收成功经验。

2、问卷调查法。收集相关信息(包括学生的评价,评课小组成员的评价及教师本人的评价等)。

3、案例研究法。着眼课堂观察,以不同课型的研究课为载体,采用“行为跟进式”评课法,提炼不同课型的评价量表,以教学个案丰富研究成果。

四、研究目标与预期成果

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引导教师落实变式创新模式的理念,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操作中的困惑,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从而使变式创新模式在中学物理中得到更好的推广与应用,较大面积的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预期研究成果由下列两部分构成:

1、构建中学物理变式创新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2、形成研究报告:中学物理变式创新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五、研究过程简述

1、申报研究课题:本课题于2008-2009年6月被县教研会批准立项。

2、课题组成员统一了思想认识,提高了理论水平,修订了研究方案。

3、相互听课,研讨交流。

4、案例分析,形成量表。

5、撰写结题报告。

六、研究成果综述

确立了中学物理变式创新模式的“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生成、操作性强。

体现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的要求,符合中学物理变式创新模式下“五种课型”的教学要求,符合物理教学规律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每个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认知目标明确具体、有层次、可操作,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在达成认知目标的过程中动态生成。

2、教学活动合理有序、变式有效、关注个性。

(1)教师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包括创设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和独立探究的变式探究情境,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提供丰富的观察和思考材料。

(2)教师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咨询和帮助,学生参与变式探究活动,师生互动交流充分。

(3)教师注重教学信息反馈,及时、多样、适度的开展激励评价,帮助学生提高反思能力。

(4)教师关注学生个性,从学生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实施个别指导。

(5)教学目标达成状态良好,变式训练充分有效,讲究教学效率。

3、学习活动状态优良、参与充分、注重创新。

(1)学生获得对物理知识的真正理解,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物理知识,并运用新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2)学生主动参与变式探究活动,能与同伴合作,共享探究成功的喜悦,有探究问题的欲望。

(3)学生经历物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验物理方法的应用价值,形成理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得到激发和张扬,能主动质疑、主动提问,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产生新问题、新方法、新观点。

(4)学生形成了积极主动的物理学习方式,善于变位思考,勤于变式探究,敢于质疑批判。

型”的评价表。

七、物理《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组》

6.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篇六

投石机制作及使用方案

一. 活动目的

1、通过科技活动的举办,让其渗透到对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促使学生的科学素养明显提高,科学创新意识普遍增强,校内涌现一批具有较高创新素质和潜质的优秀学生。

2、通过科技活动,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力学,学会动手制作投石机,根据物理力学和杠杠原理制作其他优秀的产品。

3、通过科技活动,使学生学会从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在参观、收集等综合实践中加强学生的动手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个体的独立创造能力。

4、通过科技活动,学生在欣赏、制作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使学生感悟到美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制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劳动创作的伟大,体验劳动创作的辛劳,收获劳动创作的成就。

二.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主要集中在初

一、高一两个年级;

每班两个名额,以班为单位组队

三.竞赛办法

每班两人参加比赛,一人负责组装投石机,一人负责使用投石机抛投沙袋,其中,在规定时间(15分钟)内正确组装完投石机,所花时间越少成绩越高,基础分为30分每超时一分钟扣掉一分,提前一分钟完成加一分;沙袋落地位置以指定位置为准,沙袋准确落入A区得50分,B区40分,C区30分,D区20分,E区10分,其他区域外得0分。最后两人所获得分数相加为该班级总分。

四.竞赛时间

第一阶段熟练比赛流程,4月28日之前

第二阶段精心打造决赛队伍,4月29日~5日10日

第三阶段正式比赛,5月13日~16日课外活动时间

五.竞赛地点

由大赛组委会统筹

六.评奖办法

按年级分组,采用评分制。根据参赛队数,设一、二、三等奖.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20%

七.比赛奖励

(一)综合团队奖

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二)单项团队奖

最佳团队合作奖(初、高中各一队)

优秀的成员构建成优秀的团队,需要队员之间的精诚合作以提升行动计划的品质,只有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并善于沟通和协调的团队才能获此殊荣。

最佳人气奖(初、高中各一队)

该奖项将颁发给在现场投票获得最多同学支持,拥有最高人气的团队。

(三)最佳个人奖

在组装投石机,使用投石机单项成绩中前三名分别获单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八.项目负责人

总负责:万里 具体负责人:张锦

九.评委组

全体信息技术组老师

十.资金预算

活动经费预算:

(一)、材料 400元

投石机 4套 4*100 共计400元

(三)、评委补助:1400元

(四)、其他费用:200元

7.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篇七

第二课堂活动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课外活动, 活动的开展及理论研究都很活跃。国外学者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在课程结构中的地位, 都主张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课程规划, 作为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克拉克和斯塔尔指出:“课程是学校打算让学生获得的全部经验。课程并不局限于各种学科;课外活动和辅助工作也都是课程的一部分”“课外活动是不包括在学生正规课程之内的那一部分课程”。国外的大学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都把第二课堂活动作为繁荣校园文化, 活跃学生文化生活,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和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

当前国内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 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 不仅仅体现在转变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上, 更体现在转变教学理念上。从根本意义上讲, 它是从以教师为中心, 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 向以学生为中心, 突出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语言习得有赖于一个大的语言环境, 但对于处于非英语环境下的学习者而言, 除了在正式的英语教学环境里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及训练外, 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英语第二课堂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迎合了现代高职英语教育的需要, 从而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英语人才的重要途径。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开放、灵活和广泛的优势特点, 发挥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能够进一步巩固第一课堂的教学成果,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是高职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环节。

当前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普遍性突出问题是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尤其是听说实际应用能力更差。由于基础较差, 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没有学习热情, 缺乏钻研精神, 学习英语成了应付、被动的学习, 自主学习等各项综合能力也就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很多高职院校都以开展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来弥补、丰富学生英语第一课堂,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目前很多高校都有英语社团, 各种活动也都丰富多彩, 轰轰烈烈, 会不定期地举办一些实际活动, 如英语书法比赛、英文歌曲大赛、手抄报比赛等, 但普遍现状是这些活动很多是个别英语老师或学生自发组织的, 多数院校缺少专门机构或职员对活动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 活动没有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 因此这些活动学生参与面小、受益面不大, 活动也流于表面形式, 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达不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二、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和创新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外语”“外贸”为特色的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以培养“外语应用熟练, 职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作为担任学院公共英语教学的公共外语部, 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公共英语大赛和专业技能大赛, 参赛选手在山东省及全国的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全国职业院校外贸技能大赛中成绩斐然, 连年夺得特等奖或一等奖的殊荣, 在省内乃至全国兄弟院校中名列前茅, 所取得的佳绩得到了来自社会极高的评价。课赛结合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和成就感, 为学院取得了荣誉, 也彰显了本院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这与我们多年来努力地开展有效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分不开的。

公共外语部多年来一直注重开展学生英语第二课堂活动, 初期有英语学习经验交流会、英语角、英语周, 中期有英语项目展示大赛、英语诵读比赛、“外研社杯”听力大赛及口语大赛、周末英语电影、发射台英语广播, 但都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和制度。2009年4月, 部门举办的首届英语文化节吸引了全院数千名同学参与其中, 取得了巨大成功。各项活动使同学们不仅增长了见识, 锻炼了本领, 而且体会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增强了学习英语的热情。在结合以往第二课堂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对文化节工作进行了总结, 发现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能极大地提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了整合活动资源, 使活动的影响力和成效愈久弥新, 开展了以下实践和创新:

1.成立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教研室和学生英语社团。

社团分为话剧社、主持社、合唱社、疯狂英语社, 主要由第二课堂活动教研室优秀的青年教师招募选拔热爱学习英语、组织能力强、积极肯干的学生组成并担任指导教师, 各个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和开展日常活动;各项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地有秩序进行, 改变了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原来单一、零散的状况;各项活动的计划、总结、学生参与情况与成绩等各项材料及时归档, 在不断积累经验中逐步完善活动。

2.致力打造“每每英语”活动品牌。

“每每英语”第二课堂系列活动包括:每天播放英语广播 (教材听力、四六级听力、英语美文、英文歌曲等) , 每周举办英语角或英语沙龙、播放英文电影, 每月举办英语讲座, 每学期举行英语跳蚤市场以及每学年举办英语文化节。活动内容从少到多, 从简单到丰富, 从零散到系列, 其中一年一度的英语文化节把学院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推向高潮。英语文化节于每年的三月底或四月初举行, 以“让语言更生动, 使文化更精彩”为主题, 力求激发同学们的英语学习热情, 做到“全员参与”,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英语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英语文化节包含“金牌挑战系列” (“金手笔”英语墙报比赛/手抄报比赛和英语写作大赛暨山东省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选拔赛、“金耳朵”英语听力比赛、“金才艺”英语风采大赛、“金口才”口语大赛暨山东省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选拔赛、“金脑子”词汇大赛) 、“超级视听说系列” (英语讲座之夜、英文电影之夜) 、“英语文化体验之旅-英语跳蚤市场暨大型英语角”和“英语文化节闭幕演出暨颁奖典礼”四大系列活动, 每个系列活动内容充实丰富, 小到考查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大到锻炼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丰富多彩的活动构建了多模态的语言环境, 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学习和运用英语的乐趣, 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在英语学习中得到快乐, 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张扬个性、展现才华的舞台, 在进一步打造“每每英语”第二课堂品牌的同时, 将学院的外语特色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3.实践英语, 服务社会。

我们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实践活动, 如给奥帆赛、残奥帆赛、国际帆船赛、国际海洋节、亚欧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提供英语口语接待、礼仪、颁奖等服务, 志愿者们充分展现了高职院校学生的风采, 社会效果和反映较好。

三、结语

传统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缺乏严格的组织形式和系统性, 多是流于表面形式, 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综合素质作用有限, 而社会对高职院校学生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在不增加第一课堂课时的情况下, 通过建立固定的师资和学生社团力量, 组织并指导学生全力打造“每每英语”品牌, 使各项活动丰富化、普及化、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品牌营造了浓厚持久的英语学习氛围和学院文化氛围, 彰显了学院的外语特色, 已经成为学院公共英语教学实践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和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成为第一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全员参与第二课堂活动, 得到了自我展示的平台, 语言技能训练和实践综合应用相结合, 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了进一步提高, 其英语交际能力、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得到了提升。

1.丰富校园文化,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优化了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学生接触到各种反映英语历史文化、社会习惯、传统风俗和价值观念等内容的学习资源, 拓宽了文化视野和知识面, 积累了很多课外文化知识,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第一课堂中教材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局限, 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实际问题的搜集、处理、分析和解决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健康个性, 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配合高职学院完成人才培养目标。

2.以人为本, 彰显个性化教学原则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育教学工作的延伸和补充,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学生在自愿参加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时, 可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置身于良好的英语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从而获得更多的接触英语和使用英语的机会。由于第二课堂活动是一种充满个性化的趣味性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各种活动, 在达到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同时, 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3.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8.科技创新第二课堂活动计划 篇八

一、开展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实现高效课堂

“语文是最开放的学科”,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应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开放活动形式或摘或录、或写或画、或唱或演,让学生自由选择;开放活动方法可以查阅、访问、观察、操作,可独立、可合作;开放活动可以在不同地点完成,时间不局限于40分钟;活动设计努力体现语文学习的探索性、开放性,极力寻找、挖掘和创造可供学生发展的活动环境,带领学生走向广阔的认知天地。那些成功的语文课,不难发现教师对语文实践活动的创新设计。如教学《怀念母亲》一文,简介作者季羡林时,正可以联系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这一实践活动来了解季羡林的生平。因为季老逝世时间是2009年7月11日,刚好是暑假,同学们有的从报纸上,有的从电视上,了解到很多有关季羡林的事迹,至今还留有很深的印象,从媒体中就知道他是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对于这位“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同学们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那么在学习课文时,就会引起震撼,产生共鸣,便于理解文章内容,很容易把握主题思想,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些开放的实践活动的产生正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有教材,与教材相联系,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与社会活动接轨,这样学生接触到广泛的题材,思路才能够开阔,才会有“自由驰骋”的空间。同学们带着这么多的了解走进课堂,其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课堂实效性。

二、把孩子的生活环境引入实践活动,延伸高效课堂

新课程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的教授方式的课程。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可以使学生在成长道路上跳的更远、更高。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经常引导孩子注意身边生活的环境,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努力为学生创设情境。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是有时校门口大摊小位占据,大有“包围之势”。我们就让学生仔细观察,为了让学生的心灵冲出这一“包围”,珍惜身体,保护坏境,又引导学生组成不同的考察小组,去现场调查,拿有关食品去防疫站检验,开展系列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融入社会,从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这样孩子生活的环境也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来源素材,让这些素材在课堂上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光巩固课堂所学,而且也是对课堂的延伸,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竞赛,拓展高效课堂

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如人教版11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本单元让同学们感受到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文艺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为了继承祖国这份宝贵的文学遗产,为了对诗歌的发展情况有更多的了解,为了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能力,我们开展了以诗歌的名家、名篇、名句为内容的语文课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通过竞赛丰富了知识

学生背诵了大量的优秀诗篇,记住了许多名句及其出处,了解了唐代的文学流派。这样不仅丰富了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2.通过竞赛陶冶了情操

不仅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而且在活动中,学生领略到了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诗歌所表现的自然美、人情美、社会美……另外借助图画与音乐,使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临其境,见其人,闻其声,入境,生情,悟道……感受到欣赏文学作品的欢欣和愉悦,从而达到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的目的,使学生愉快的从美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从而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增强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自发地产生出积极进取奋斗拼搏的斗志。

3.通过竞赛激发了兴趣

由于竞赛内容具体形式活泼,富有趣味性促进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使课外阅读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虽然这是语文实践活动竞赛,但是更能让学生拓展高效课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认识学生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精心揣摩,创新设计课堂活动,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也是对语文教学过程本质的尊重,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我期待着自己在学生实践活动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中收获到高效的语文课堂!

上一篇:水电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关于如何在法庭辩论中应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