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体育设施课题研究

2024-07-06

城镇化与体育设施课题研究(共8篇)

1.城镇化与体育设施课题研究 篇一

小城镇市政设施和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维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大兴镇基本概况

大兴镇位于宿迁市东南方向20公里处,宿泗公路穿腹而过,历来是宿迁市东南部经济、文化、贸易中心,1999 年被确定为江苏省222个重点中心镇和30个联系点之一;XX年被批准为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XX年被建设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心镇。大兴镇现辖3个居民委员会,14个行政村,总人口5.6万人,镇域面积59平方公里。镇区总体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达1.8万人。目前,镇区 已建成三横(即宿泗路、振兴路、富民路)六纵(即东方大道、兴张路、便民巷、繁荣路、利民巷、幸福路)九条街,建成区面积近2平方公里。XX年全镇国内生 产总值32785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0165万元,第二产业15335万元,第三产业7285万元,财政收入722.18万元。

二、小城镇建设主要情况

90年代以来,历届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主管部门指导下,牢固确立“抓小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建设,就是构造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平台”的指导 思想,以深化认识为前提,以加强领导为保证,以科学规划为基础;以优化服务为宗旨,以强化管理为手段,负重拼搏,克服困难,志在必成。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统一思想,强化领导

近年来,我们坚持利用各种不同形式广泛宣传,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市场济的需要,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是富裕大兴人民的需要,也是抢抓经济快速发展的 战略机遇。通过宣传教育,统一了全镇干群思想,使全镇上下形成了“一定要把大兴镇建设成为全国一流重点中心镇”的共识。

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同时,我们还把强化领导作为加快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关键着子,采取领导负责制,成立“小城镇建设指挥部”,镇长任总指挥,党委书记任政委,相关部门和居委会主要领导参加,各负其职,各尽其责,为搞好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科学规划,反复论证

博采众长,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是建好小城镇的基础工作。1990年、1995年镇区前后虽然做了二次规划,但是由于受一些客观因素影响,特别是近几年的 经济快速发展,原规划还缺乏一定的长远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远远满足不了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XX年,我们又邀请了江苏省建设厅村镇建设服 务中心做了第二次镇区总体规划,面积由原先1-2.5平方公里规划为3.6平方公里,并经过了省建设厅的批准。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多元化

在小城镇建设上,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不增加农民负责作为一项原则,采取房地产开发收一点、受益单位出一点,向上级争取一点的办法。同时,制定各种优惠政 策,吸引外地客商和本地个体大户到镇区建房办厂搞二产、三产业。面对资金紧缺的严峻现实,镇党委政府最深的体会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四)负重拼搏,加快实施

科学合理的规划只有靠加快实施才能变成美好的现实。回顾近几年我们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每走一步都充满阻力和困难,但是,阻力再大也没有使我们反悔退缩过;困难再多更没有使我们畏惧、松懈过。在小城镇建设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市政工程

(1)拆迁民房300多户,垫起大汪塘四处,铺起三横六纵九条街的水泥和沥青路面,总长计万米,总面积达76000平方米,路两侧全部建起排水沟;新建起形态各异的二层以上办公楼、商住楼600多幢,建筑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1.3亿元。(2)公共社会公益事业

镇区先后建起了夜化站、汽车站、自来水厂、文化活动中心,医院、初中、高中、中心小学进行了改扩建,安装了有线电视转播塔、移动电话、小灵通发射塔,开通了程控电话,总投资近亿元。

(3)园林绿化工程

镇区先后建起公园一处,公共绿地广场三处,所有街道两侧全部栽植了乔、灌木结合的高档花草树木,使镇区人均绿化面积达5.2平方米。

三、规划的小城镇市政设施和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维护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重点中心镇”标准化要求,全面提高小城镇建设档次,吸引生产要素向中心镇区聚集,强化大兴镇的多功能作用,通过亮化、美化,进一步促进人口和 产业城镇化,在一定时间内,把大兴镇建设江苏省苏北地区和全国知名的规模()度,特色鲜明的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二)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宿迁是全省最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乡镇财政十分困难,原先建设的一些市政工程不是标准低,就是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如街道沥青和水泥路面破损 严重、坑坑洼洼,积存雨水,影响行人行车;街道排水沟全部是明沟,雨污混流,堵塞严重,夏季部分路段污水横流,影响环境。公共环境卫生设施基本是空白,只 是部分街道设置了简易垃圾桶,街道卫生全是人力打扫,垃圾全部用人力平板车拖运,垃圾采取填埋方式,不卫生,更不科学。所有这些情况严重滞后于经济快速发 展的需要,影响了广大居民、经营户的工作和生活,更加影响大兴这个全国重点中心镇的对外整体形象,制约了大兴镇经济快速发展。

(三)已实施的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维护规划情况

为了扭转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环境卫生设施这种落后局面,彻底改变大兴对外整体形象,XX年新一届党委成立后,第一个提出的任务就是要聚全镇之力,全力打 造大兴这个江苏省、全国重点中心镇的名片,重塑大兴对外整体形象,计划2-5年,彻底改变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的落后局面,5-10年建成全面 一流重点中心镇。XX年、XX年相继实施了街道路面改造工程,即振兴路中段,繁荣南段,振兴路铺装了沥青路面,振兴路东段铺装了水泥路面,面积达 17800平方米,投资达56万元;实施了街道人行道铺设彩色地面砖工程,即振兴路东段、农贸市场西路、兴张路、宿泗路中段,面积达1.1万平方米,投资 达44万元;实施了街道排水沟明改暗工程,即振兴路东段排水沟由原来又窄又小的明沟,改造为直径80公分水泥管的地下暗沟,总长达1000米,投资35万 元;实施了镇区亮化工程,即宿泗路全线、振兴路中、东段,振兴路全线安装了152盏高标准路灯,长度达3200米,投资近70万元。

(四)下步计划实施的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环境卫生设施情况

1、街道路面改造工程

(1)振兴路西段:长500米,宽8米,面积4000平方米,水泥路面,15公分厚。

(2)东方大道:长740米,宽18米,面积13320平方米,水泥路面,15公分厚。

(3)繁荣路:长360米,宽8米,面积2880平方米,水泥路面,15公分厚。

(4)富民路:长1000米,宽8米,面积8000平方米,水泥路面,15公分厚。(5)便民巷:长360米,宽4米,面积1440平方米,水泥路面,15公分厚。

(6)利民巷:长500米,宽8米,面积4000平方米,水泥路面,15公分厚。

(7)幸福路:长500米,宽8米,面积4000平方米,水泥路面,15公分厚。

(8)宿泗路两侧人行道:长1000米,宽5米,面积5000平方米,15公分厚。

以上工程造价约为252.37万元。

2、下水道明改暗工程

(1)利民巷两侧:长1000米,管径60公分;

(2)东方大道两侧:长1480米,管径60分分;

(3)繁荣路两侧:长720米,管径60公分;

(4)富民路两侧:长XX米,管径60公分;

(5)便民巷两侧:长720米,管径60公分;;

(6)幸福路两侧:长1000米,管径60公分;

(7)宿泗路:长1000米,管径60公分;

(8)振兴路:长1000米,管径80分分;

以上工程造价约为131.76万元。

3、街道两侧人行道铺装彩砖工程

振兴路两侧人行道铺装彩色地面砖,长1000米,宽10米,面积10000平方米,造价约为66万元。

4、镇区街道安装路灯亮化工程

(1)东方大道两侧:长740米,计32盏;

(2)振兴路西段两侧:长500米,计22盏;

(3)富民路两则:长1000米,计42盏;

(4)繁荣路两侧:长500米,计22盏;

(5)利民巷:长500米,计11盏;

(6)幸福路:长500米,计11盏;

(7)便民巷:长350米,计7盏;

以上工程造价约为109.27万元。

5、购置一辆洒水车,约需16万元;

6、购置一辆垃圾自卸拖运车,约需12万元;

7、购置环保型垃圾桶350只,约需18万元;

四、项目实施方案及资金来源

上述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环境卫生设施项目多,投入大,任务重。共计约需资金605.4万元,我们自筹80万元,贷款40万元,向区财政申请补助30万 元,资金缺口455.4万元。根据《江苏省省级城市维护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意申请省级城市维护费补助资金455.4万元。

一旦资金到位,我们将及时组织实施,抢抓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首先是在工程发包上,采取公开招标,让有资质有能力的工程队来施工。二是工程实行分期付 款的办法,对进度缓慢或质量有问题及时处罚到位。三是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组织领导,实行全程监督,确保做成全优工程。计划项目在XX全部竣工。

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此项目建成后,可大幅度提升大兴小城镇的整体档次,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进一步彰显。

一是可进一步提高大兴的经济贸易中心镇地位,带动房地产开发,广聚人力,从而实现小城镇建设搭台,经济发展唱戏的目的。

二是可进一步带动工业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市场特色化发展。目前,该镇镇区拥有中小企业100多个,蚕桑面积8000亩,新栽芦笋9000亩,全镇养鸡 只数超过300万只。同时,拥有一个占地7000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农贸市场。上述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将给项目建成后的小城镇带来新的活力,每年所产生的经 济效益可达到亿元以上。

三是将进一步促进小城镇的第三产业和文化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小城镇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为群众的休闲娱乐提供了舒适良好的环境,增添了人们的生活情趣。

2.城镇化与体育设施课题研究 篇二

1 对“城镇化”概念的甄别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变动相适应,使得乡村人口与城镇人口的此消彼长,同时居民点的建设等物质表象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这样的一个系统性过程被称为城镇化过程。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2 城镇化阶段农村体育研究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进入城镇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原来农村的人口骤减。在原本开展就不是很普及的体育活动在人员缩减的影响下,加剧了农村体育的开展的难度,剩余劳动力原本就是农村体育的主力军,他们为城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原来就已经萎靡不振农村体育雪上加霜,这给农村体育的开展带来了问题。有着9亿农民的中国,要想真正意义实现体育强国的梦想,必须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中的农村体育。由于农村的地域分散,经济基础薄弱,造成了农村体育的发展一直是处于落后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跟体育的开展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一方面农村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多数农民有时间来从事体育运动,通过观看比赛,一些农民自发组织比较简单的体育项目竞赛,促进了体育的进一步普及,然而这些简单的进步不足以满足整个农村体育的开展,要想彻底改变农村体育的窘况,还需要全方位统筹,综合发展。

3 城镇化对农村体育的影响因素

城镇化可以说是对农村体育进一步提升的绝佳时机,一方面中国的大环境需要城镇化来进一步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升级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农村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由原来的粗放型经济转向细口径、深加工的的产业类型,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使更多的人能够从基础的生产力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城市中,来解决城市的劳动力的匮乏。城镇化把一些先进的思想引进农村,加快了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要不断改善农村体育的硬件设施,修建农村体育的活动场所,改进体育活动环境,这样一来,具备了充裕空闲时间、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加上政府大力的宣传、扶持,必然能对农村体育有着质的转变。农村体育得到了提升,增强了农民的体质,加强了农民的劳动能力,同时也是对我国体育强国的体系的完善、补充,凝聚了广大农民的思想意识,对以后的国家建设、统筹发展做好了人力资源基础。

3.1 城镇化为农村体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城乡体育的举措,并制定了《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这些法规和政策,为农村体育的大力开展提供了保障,目前我国的农村和城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所致,在举国体育发展的热潮中,农村体育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农村体育的发展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2 城镇的体育氛围带动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城镇的周围有很多小的农村所组成,这使城镇成为了农村体育发展的聚集地,有着更多空闲时间的农民不断进入城镇来从事体育锻炼,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先进的思想、不断完善的理念进入到农民的视野,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技术的革新在不断提高农村体育的迅猛发展,城镇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带动了周边的小村庄,促进了农民从事体育锻炼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断加入到体育锻炼的团体中。

3.3 农村体育的开展是对城镇体育的补充

农村体育是城镇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试想一下,占全国一半以上人口的农民在从事体育中心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体魄,这是我国迈进体育强国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农村体育现阶段比较薄弱,可塑空间很大,给我国体育的提升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逐渐缩小城乡体育的差距,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农民享受到社会带给他们的丰硕成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城乡体育的综合发展,为城镇体育的发展作补充,丰富城镇体育发展的体系,为最终实现体育强国的伟大目标做铺垫。

4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的发展对策

城镇化是各个国家向前发展的历史必然过程,中国也不例外,而城镇化对农村人口的减少给原本就不是很发达的农村体育带来了新的问题,进入到城镇的农村人口基本都是农村主要的劳动力,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体育的开展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改善农村体育。

4.1 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使农民有更多的空闲时间

生产力的提升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要想使农村体育的到质的提升必须先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使从事基础劳作的时间不断缩减,这样才能使农民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才能有条件从事体育锻炼。

4.2 加强宣传,提倡健康的体育锻炼理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关注体育赛事,尤其是几大体育赛事,如篮球的美职篮,足球的世界杯、欧洲杯等,这些电视转播的赛事无疑是对体育项目最好的宣传,在此基础上,政府和相关体育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对体育赛事进行正确解读和引领,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使人们从其他的业余活动中吸引过来,形成从事体育锻炼的价值取向,使从事体育锻炼成为一种既时尚又具有文化内涵的项目,摆脱体育是体力劳动的误区,使整个农村生活群体理解、领悟、形成健康的锻炼理念和习惯。

4.3 完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

场地设施是硬件条件,良好的硬件条件是农村体育开展的必然保障。当前,农村体育场地的匮乏、运动器材的不足时造成农村群众体育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现阶段要解决的是资金的问题。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对农村体育设施的专项资金来购买、建设农村体育运动器材、场地,对方筹措资金,对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单位给予支持,吸引资金进入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中来;另一方面,加强农村体育管理制度,组成农村体育管理委员会,吸引社会有识之士资助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场地设施的管理制度,保障农村体育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转,提高利用效率。

4.4 建立基层体育管理体系

基层体育管理是农村体育开展的重要环节,是农村体育实施的第一线,因此加强基础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农村体育开展不广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管理体系不健全,甚至是没有管理,为了使农村体育的场地设施得以长效、稳健、可持续发展,建立基层体育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5 结语

3.城镇化与体育设施课题研究 篇三

关键词:城镇化;民俗体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4(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5-0605-04

民俗体育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变迁的影响下,世界民俗体育发展艰难,正慢慢在人们生活中消失。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使我国部分农村社会结构和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等发生了或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是中国农村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在这场变迁中,依附于农村传统文化土壤的民俗体育,其发展也必然深受影响。为保持体育文化生态多元化,也为民俗体育在新时期健康传承,有必要通过分析城镇化变迁对其发展、演变的影响,来探寻民俗体育活动演进的规律,促进民俗体育与现代社会的结合,使其适应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广州市番禺区大石镇下辖1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总面积19.34 km2,常住人口5.34万人,外来人口4.9万人。大石镇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丰富,项目繁多,自古流传至今的民俗体育有武术、龙舟、鳌鱼舞、鱼灯、高跷、船灯、蚌灯、木兰扇、太极拳、踢毽子、拔河、跳绳、舞龙、醒狮、石担、石锁等等。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1.2.1.1问卷的设计与问卷的内容调查问卷是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社会学理论设计的。内容主要涉及经济收入、体育意识、体育态度、体育消费、健身内容等问题。

1.2.1.2问卷的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以各行政村农村和城镇社区人为调查对象。问卷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大石街下辖的居委会和行政村300人发放问卷调查。问卷中涉及1995年的内容时,一般选择年龄在35岁以上人群为调查对象。

1.2.1.3调查问卷的信度检验信度检验采用了对问卷二进行正副卷检验法。在正卷调查4个月后,随机抽取30个人

投稿日期:2008-02-15进行第二次副卷作答。在SPSS统计分析中,利用了相关分析法对30份正副样本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

1.2.1.4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调查问卷的效度检验是针对问卷内容,采用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的方法。即,请10位体育人文社会学专家对问卷进行有效性评价,经整理后再交专家确认,确保调查问卷内容的有效性。

1.2.1.5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表1)调查问卷发放时间为2007年9月28日-10月15日,(调查“民俗体育发展”事件以2005年12月大石镇还未撤消,分设为两个街道办事处为止)。发放方式是在大石街党政办及文体中心主任的协助下,由课题组成员亲自发放回收。

1.2.2访谈法主要对大石街的领导和分管体育的领导、各行政村的负责人、以及当地人进行了口头访谈。

1.2.3田野调查法通过大石镇各行政村、居委会和各公园及锻炼点进行实地调查,对大石镇“社区民俗体育”模式进行考察,试图找出城镇化对民俗体育发展影响的共性及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的组织行为模式。

1.2.4数理统计法统计数据主要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城镇化进程中大石镇社会变迁

大石镇城镇化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90-1994年期间是城镇化的起步阶段。这阶段非农业人口仅占16.94%,农业人口为83.06%。有23个行政村,没有居委会,非农业人口未达到镇级标准。1994-1998年是城镇初步发展阶段。1994年开始撤乡改镇,这一阶段非农业人口上升到36%左右,但还是以农业人口为主,有2个居委会。1998年至今是大石镇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到2005年12月为止,全镇10.68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达到76.75%以上。本文在大石镇所提到的农业人口,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非农业人口指不从事农业生产,而服务于其他行业的人口(图1)。

3城镇化对大石镇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

3.1对民俗体育认识的比较调查结果显示(表2),10年前人们对民俗体育的功能的认同度不高,除了对“健身”功能、丰富业余生活和节日表演有较好的认识外,对体育的其他各项功能认识不足。而现在人们除了对“健身”和节日表演功能仍有很好的认识外,对民俗体育的其他功能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除丰富业余生活只占45.4%外,其他选择占50%以上。

调查结果275人来看:一直都参加民俗体育活动有41人,占被调查对象的14.9%。一直都不参加的有11人,占4.0%。以前参加现在不参加的有25人,占被调查对象的9.1%,这部分人主要是处在30~45岁之间,他们以前曾有体育活动基础,而现在他们正是立业的时期,与工作、家庭压力大有关,这也是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原因之一。以前不参加,现在参加的有198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2.0%,其中,希望通过民俗体育活动改变健康状况和享受晚年生活的老年人占多数,祈求生活平安、生意兴隆的以妇女和城镇化进程中转变产业结构、卷入商海的农民老板居多。

通过对“以前不参加现在参加”的原因调查表明(表3),选择受经济影响,有闲暇时间、有组织和指导员指导以及有足够的场地和设施的都在45%以上,这说明,以上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大石镇人参加民俗体育活动态度,也说明以前不参加民俗体育活动可能与没有经济条件、闲暇时间不多、没有健身指导员、缺乏场地和设施等因素有关。这和城镇化的影响、政府领导重视程度是分不开的。

据了解,大石镇已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列入到该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去,并通过宣传、建立体育指导站和体育文化站等实际工作,使富裕后的农民有了较强的体育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民俗体育活动。有74.6%的人认为民俗体育可以提高国民素质,继承发扬民间文化传统。81.1%的人认为发展民俗体育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认为民俗体育可有可无的仅占被调查对象的15.3%,说不清的占7.3%。该项调查表明大石镇人对民俗体育活动的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说明城镇化在改变大石镇“外形”的同时对人们弘扬传统文化意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2民俗体育活动内容比较

3.2.1余暇时间活动内容比较在城镇化的带动下,大石镇到2005年底已有90%以上的农民居民化,他们由直接参加农业生产为主体,改变为以半农业、务工、经商为主。而非农业、机械化、电器化节省了农民的大量劳动时间,而且,工作时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余暇时间明显增多。这为他们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了时间的保证(表4)。

3.2.2体育活动内容比较根据调查,到2005年底,民俗体育活动是农民闲暇时间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而且他们的健身方式和健身内容都有所创新。大石镇人最初由“农村人”转变为“城里人”时,他们因不适应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新的生活环境而感到无比的失落和迷茫。镇政府和镇文体中心及时确立了“体育设施现代化、全民健身多样化、生活内容科学化”的建设目标,并组织“科学健身进社区”系列活动,邀请体育、卫生专家开展健身知识巡回讲演,宣传“安康的社会、健康的身体、小康的生活”等新的生活理念,使“人人运动”深入家庭,深入生活,成为农村文明生活的新方式。

1) 健身地点变化与健身方式创新:该调查涉及对象是“一直都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人(n=41)。结果显示:(表5)1994年前由于全镇各行政村还没有什么健身点,镇上也没有健身广场,所以他们主要的锻炼地点在田间村头、住所附近和其他地方(学校或单位操场)。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居住方式相对集中,镇政府投资数千万元在各行政村、住宅小区、街边花园、关帝岗公园及音乐喷泉文化广场建设了各类体育设施,因而这些地方已成为人们健身锻炼的好去处,占61.0%。文化广场平时也是集体健身队,鱼舞队、太极拳、木兰扇舞等主要集中锻炼地。人们锻炼地点的变化体现了大石镇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健身地点的合理配置为民俗体育活动方式的创新奠定了基础,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体育文化活动的需求。另外,镇文体中心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同时,还加强了对特色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团队的培养,现在全镇居民已经有滚灯队、鳌鱼舞队、鱼灯队、船灯队、龙舟队、舞龙队、舞狮队、太极拳、健身气功、武术等20多只体育团队和协会,他们经常出现在村镇、小区和健身广场表演,成为现代大石镇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和具有当地特色新的“民俗体育”文化。

2) 健身内容变化:受多年来国家竞技体育体制和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城镇化初期,大石镇各级干部始终把体育比赛的成绩放在第一位。一时间,从西方传来的一些现代体育项目如球类运动等成为发展重点。究其原因,主要与城镇化影响下社会转型有关,即由农业经济结构为主的社会形态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经济结构为主的社会形态转变,使在农耕文化中起源和发展起来的一些民俗体育活动丧失了其原有的社会基础;另外,以西方为代表的现代体育在中国的迅速发展及其主导地位的确立,也影响了大石镇领导的决策和人们选择,曾一度使民俗体育失去其应有的发展空间。从2002年运动会,镇领导就开始把广泛的大众参与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把开发传统民俗体育项目作为开展农村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运动会上增加了拔河、踢毽子、斗膝、挑担、滚铁环等农民参与性强的项目,还把农民喜闻乐见的一些项目列入运动会表演,像木兰拳、鳌鱼舞、鱼灯、健身舞蹈、跳绳、舞狮、舞龙、太极拳、南拳等民俗体育项目。现在各企业、村镇、居委会和社区人们的参与性极高。据统计,大石镇2005年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人口有6.3万,占总人口的59%。

3.3民俗体育组织管理比较

3.3.1大石镇体育场地设施比较调查表明(表6)大石镇现在体育硬件设施已有很大的改观,很多设施和场地从无到有,尤其是近年来新建的喷泉文化广场和各村的健身苑、健身点以及镇体育文化中心,充分显示了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又改善了农村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基本满足了“农转非”后居民的体育需求。

3.3.2大石镇农民综合运动会及社区体育活动随着大石镇经济地迅猛速发展,人们生活步入了小康社会,城镇化对体育文化的要求就越贴近人民生活。大石镇政府、各体育协会、各社区和群众团体,每年、每季、每月和节假日都要组织各类民俗体育比赛和活动。1994年以后,镇领导认识到发展大众体育的重要性,在运动会上增加了许多农民参与性广的民俗体育项目,如拔河、挑担、斗膝、滚铁环等。另外,一些民俗性集体健身的活动项目如鱼舞、舞龙、舞狮等项目也被列入运动会表演项目。为了解决参加体育活动“两头热、中间冷”及妇女多,男子少的情况,镇文体中心在运动会上还特别增设了具有其他民族、地域特色的健身舞、健身操等适合中青年参加的项目。随着项目的变化和在实践中加大对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发,尤其是对一些竞技性不强的民俗体育项目如风筝、鱼舞等进行改进,使其表现出一定的竞技性,参赛单位逐年增多,参赛项目构成呈多样化朝着体育项目民俗化的可持续道路发展。2004年举办的大型龙舟赛,有30条巨龙戏水,10多万观众观看,盛况空前。

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运动会中来。据统计石北科技园区和鸿图工业园企业有148户,其中外资企业26个,民营企业122个。他们通过自己表队在开幕式上的表演来宣传企业和产品。企业的参与一方面丰富了参赛队伍,另一方面又从经济上支持和促进体育的发展,实现了体育与企业的资源整合,强大的经济后盾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3.3.3大石镇体育管理工作情况比较据访谈了解,在1994年以前,大石镇开展民俗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很不到位。在这之后由于农村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大石镇体育组织管理工作发生根本变化。

1) 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视和宣传。用科学的方法组织、指导和保护民俗体育文化是城镇化后大石镇领导的共识,编制本镇群众体育的长期规划,改造和创新民俗体育项目,每年举办全民健身宣传周、全民健身文化节、健身节(每年从6月~12月份)及每两年召开一次综合性运动会,并确保各村、居委每年以“自选动作”为主的民俗体育活动进行参赛。成立民俗体育文化站具体组织开展民俗体育活动。

2) 1999年成立体育文化指导站,并配备专职体育干部和志愿者担任具有民俗体育活动经验的体育指导员,真正发挥民俗体育活动的健身和其他社会功能。

3) 民俗体育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石镇政府在城镇规划、制定体育事业发展纲要和村委会、居委会建设中为民俗体育活动创造了理想的发展载体。近年来,为了适应“农转非”后居民的体育需求,仅2000年就投资1 000多万元,在镇中心建造了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的体育文化中心、健身苑。

另外,大石镇对健身苑、点的管理上做到了民俗体育项目、现代体育项目、时间、教练、场地、器材六落实,通过明确管理制度、组建管理队伍、加强宣传活动、科学指导健身等措施,充分发挥健身苑、点的社会功能。

4) 在打造本地民俗体育品牌的同时加强与邻村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交流,加强民俗体育健身团队建设。大石镇近年组建了健身操、健身舞蹈、鱼舞、花灯、棋类、练功十八法等体育团队,既保留了传统特色项目如鱼舞、花灯,又引进了具有现代气息的项目如健身操、健身舞蹈等。活动样式有:“周”(宣传周)、“节”(健身节)、“赛”(各类比赛)、“会”(综合运动会)、“评”(评选十佳健康老人、体育先进家庭)等。

4结论

4.1城镇化对我国民俗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1) 城镇化后环境的变迁为民俗体育活动提供了活动空间;2) 城镇化后社会结构的的变迁提升了人们对民俗体育活动的需求;3) 城镇化后生产方式的变迁给人们更多从事民俗体育活动的闲暇时间;4) 城镇化后生活方式变迁引起人们对体育需求度的增加;5) 总体上城镇化改善了社会满足人们体育需求的基本条件。

4.2民俗体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可以促进城镇化1) 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具体表现为促进了农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 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调节了人们的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规范,改变了农民的形象,使城镇化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建立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4.3政府的主导是城镇化进程中民俗体育发展的关键民俗体育作为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受社会变迁的影响失去了本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更需要主观上的努力,在政府科学化、民主化和合理化的组织管理下,走时代性与传统性的革新之路,才能得到健康持续地发展。

4.4我国民俗体育发展要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与时俱进民俗体育有它生存与发展的社会背景与环境,当城镇化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环境之后,我们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主观努力,让民俗体育活动在改进中去适应新的社会环境是当前发展民俗体育的关键,让民俗体育始终在服务于社会中去寻求自身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曹可强.我国体育市场开发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5(4):9.

[2] 丁世勇,等.析民族体育旅游资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11.

[3] 广州市番禺区地方志办公室,番禺年鉴[M].北京:地方志出版社,2006.

[4] 虞重干等.苏南小城镇体育现状调查报告[J].体育科学,2002,9:22-26.

[5] 广州市番禺区地方志办公室,番禺县镇村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5.

[6] 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7] 郑国华.城镇化与我国民俗体育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6):6.

4.中国新型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研究 篇四

城镇化是城市化和乡镇化的集合。农村或乡村地区以及小乡镇在科技不断发展的状况下,农业生产的部分过程被现代机器所取代,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现,并开始向城市转移,城市为他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最终,农民脱离土地开始在城市有了立足之地,并获得同城市人口同样的权利和社会保障融入城市。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就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其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乡镇企业已不能满足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城镇化成为了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20]2年社会蓝皮书中指出,2011年中国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了50%。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的城镇化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一条农民工市民化的渐进过程,农民工市民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过程中所独有的,是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的城镇化之所以称为“新”型城镇化就是“以人为本”决定的。城镇化是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转变人民思想观念,提高人民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满足人民新期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在我国当前的发展新形势下城镇化被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城镇化滞后发展不利于我国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限制当代人的现代化,阻碍我国可持续和科学发展,造成的后果是我们的当代人和我们的后代的生存环境的恶劣,整体素质的停滞不前和下滑,最终会落后于世界。只有实现城镇化,实现农村人口整体的发展,实现农村人口在工业化、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健康而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国家的整体素质提高。城镇化已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才能使我国的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的全面繁荣发展,才能立足于世界。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建设过程中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合理解决“三农问题”三大目标。

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实现新农村建设。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由于我国的农业的比较落后,农民受教育的机会较少,人口的文化素质低,生存技能单一,影响到了城镇化的进程,影响了农村的发展。目前,国家财政支出对农村建设从义务教育到生活环境的投资较大,农村义务教育成为了国家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农村的孩子实现了有学可上,学有补助,困难学生得到了资助,教育使得农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同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住房、道路、活动中心进行了重建,农民有整齐统一的住房,有宽阔的马路,在农闲时间有了自己的活动中心,有接受学习的机会,改变以往忙三月闲半年的局面。新农村的建设加速了向城镇化过度的基础条件,实现了人的发展。

其次,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城镇化是促进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唯一出路,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大中小城市的技术、人才和经济的优势,利用好小城镇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原料丰富的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民主制度不断完善,人民的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实现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业充分,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城镇化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手段,要缩小城乡差距,无论是经济还是人的素质方面,最终让社会的劳动成果实现社会的共享,实现全面的小康,推动人类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最后,中国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对农

5.城镇化与体育设施课题研究 篇五

(一)贵州省城镇化战略的内涵

贵州省正式提出城镇化作为实现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两大战略之一是以《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发布为关键节点。在明确以“大力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作为贵州省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目标的阶段性战略后,城镇化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主流经济学观点认为,城镇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伴生产物,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发展是基础,城镇化进程是结果。城镇化是一种历史进程,其特征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人口向城镇集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向城镇聚集,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内涵

贵州省是全国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省份,贫困面最广、贫困度最深。目前,按照人均纯收入2300元人民币/年的标准,贵州省仍有1149万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居全国第一。不仅如此,其中85%以上的贫困人口集中在滇桂黔石漠化区、乌蒙山区、武陵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改善贵州贫困人口基本生存条件,加快扶贫开发进程,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

(三)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贵州省城镇化推进的有效实现路径

关于城镇化实现路径的分歧和争论一直贯穿于我国实际改革的过程中,以城市圈、大都市区等为区域核心的强力带动,以及针对小城镇尤其是农村的就地城镇化都在交替实践。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贵州省黔中地区是重点开发区域,自然成为贵州省城镇化带动的火车头和桥头堡。结合实际情况,黔中地区虽然经济总量较大、人口较多,但并不能以点代面,贵州省其他区域同样面临后发赶超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笔者认为,贵州省城镇化推进的过程,既要以黔中地区为带动,积极融入城市圈、大都市区等区域核心,更要针对省内多数区域实现小城镇尤其是农村的就地城镇化。后者的有效实现路径就是扶贫生态移民工程。

二、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环境分析

(一)易地扶贫搬迁的成效与经验借鉴

尽管扶贫生态移民是近来才提出并实施的,但自2001年贵州省被国家列为易地扶贫搬迁试点省以来,易地扶贫搬迁总投资26。53亿元,累计完成9。61万户、42万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2014年,全省建设扶贫生态移民住房42922套,用于安置搬迁农户172000人,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第一,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是顺利推进移民工作的有力保障。虽然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但要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效果,不可否认,党政部门的行政干预非常重要。当前,中国处于市场经济转轨并逐步完善的阶段,行政命令在资源配置过程中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验表明,由党政部门一把手亲自抓的项目,在过程和结果上都优于单纯市场配置。

第二,科学编制规划,是有序推进移民工作的基础条件。我国城镇发展曾因历史原因等经历过无序发展的阶段,也曾陷入从GDP崇拜到城镇化率崇拜的误区。当前,我国正在稳步推进城镇化,数亿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会释放更大的市场需求,这是目前改革可见的最大红利。而科学编制规划,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第三,因地制宜,尊重民意,是稳步推进移民工作的重要前提。过去的城镇化,核心是土地运营:政府从农户手中低价购买土地,再通过土地优惠、税收补贴等方式招商引资、做大“蛋糕”,进而以推高房价来拉升地价,从而获得更多有关土地的收益—土地收益和房地产税费,再将收益部分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在吸引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又通过户籍隔离政策来减少公共服务支出。

(二)机遇和有利条件

贵州省在累积前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扶贫生态移民的本质和初衷,在抓住机遇和利用有利条件的基础上开展有关工作,必将事半功倍。

1.既有经验的先行优势

易地扶贫搬迁实践期间,贵州省相关部门先后对70多个县100余个乡进行过深入调研,对易地扶贫搬迁曾开办多期培训班并赴省外交流,加上十余年来的实际运行,在组织领导、资金整合、项目管理、机制运行、后续产业发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贫困群众的内生冲动

通过上述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实施,己搬迁移民在交通、信息、就业、生产经营方式等方面的改善能直接带来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生产条件的改善,给未搬迁群众一个清晰的示范效应。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会本能地追求更好的物质,更丰富的精神,更高的境界。处于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会有更强烈的渴求,在科学合理的宣传引导下则对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会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三、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与城镇化推进的政策建议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从2012年启动,计划到2020年完成。9年时间中,主要的建设任务涵盖了移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就业服务、土地整治、生态恢复等七项主要工作。

1.住房政策

扶贫生态移民最关心的自然是居住问题。根据规划,扶贫生态移民住房按户均80—120平方米标准执行,财政补助资金按人均1。2万元计算,以后视物价因素适当调整。房屋设计要与城镇规划相衔接,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进入城镇安置的,为每户移民配套建设一个门面或摊位。这充分体现了前述工作原则,将为推动移民工作起到重要作用。

2.土地政策

由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专属系统性工程,可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统筹解决扶贫生态移民建设用地,用地指标计划应单列管理,尽可能保障。在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环节可免收,征地的具体操作由项目所在地方政府解决。

3.就业政策

6.城镇化与体育设施课题研究 篇六

仙桃市人民政府

根据湖北省城镇化与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精神,我市组成工作专班,就提升仙桃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化研究。现将研究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作一汇报。主要汇报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基本情况

仙桃地处汉江平原腹地,北依汉水,南靠长江,东临武汉,西毗荆州,市域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35公里,市域人口150万人,辖3个街道办事处、15个建制镇,有4个省级工业园。其中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6万人。

仙桃有着 5000 多年的历史。梁天监二年(公元 503 年),仙桃始置沔阳郡,唐、五代、宋为复州,元朝时期改为沔阳府,明朝时期为沔阳州,民国时期为沔阳县。新中国成立初期设沔阳专署。1951 年,沔洪分治,沔阳专署撤销,沔阳县改属荆州专区。1986 年,沔阳撤县建市,成立仙桃市。1994 年列为省直管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湖北县域经济前列,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市、中国最佳粤商投资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等殊荣。2007年底,我市被湖北省纳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2010年成为湖北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城市,为仙桃提升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创造了重大的历史机遇和势在必得的条件。

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1.9亿元,对比上年增长14.9%,经济总量继续居全省县市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106.6亿元,增长24.8%;财政总收入达到11.8亿元,增长18.9%,其中工商税收突破10亿元大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1亿元,增长40.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05亿元,增长20.8%;外贸出口2.58亿美元,增幅高达36.4%,高出全省平均增幅51.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5778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81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5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亿元。

二、仙桃提升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 ㈠十分明晰的城市定位

定位决定进位,仙桃市一直作为中心城市进行规划。

1、在省政府批复的汉江流域综合开发规划中的发展定位是:汉江中下游区域性的中心城市,与武汉配套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加工配套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及深加工基地,江汉平原商贸物流次中心。

2、在省政府批复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的定位是: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人口规模在50-100万的大城市,是以纺织服装为主,医药、精细化工、食品加工、机电等产业较发达的轻工业城市,是江汉平原中部的交通中心之

一、商贸中心之

一、综合性的区域物流中心和汉江中下游重要水运枢纽。

3、在省政府批复的仙桃市总体规划修编和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中,均把仙桃城市性质定位为江汉平原中部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其中,《仙桃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中的城市性质为:江汉平原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发展轻型工业和商贸物流为主导产业的滨江城市;《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2008-2030)》中的城市性质为:江汉平原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贸城市,环境优美的水乡城市。

我们始终按照这些定位实施,取得良好效果。㈡体制创新的先发效应

体制优势是最重要的优势,体制活力是最重要的活力。建立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体制上取得突破。近年来,我市在行政体制、经济体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在行政体制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仙桃成为江汉平原首批撤县建市的新兴城市,并于1994年成为省直管市。近些年来,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也逐步按地级城市配备。如汉江中级法院、汉江中级人民检察院、湖北消防总队汉江支队、湖北省公安厅汉江技侦支队、仙桃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北移动江汉分公司、湖北联通江汉分公司等机构纷纷落户,为仙桃成为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经济体制上,企业改革率先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仙桃特色的发展路子。从1999年开始,仙桃在全省率先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企业改革,600多家工商企业实施了整体转制,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面实现租赁经营,国有棉花收购企业成功实现整体出让、民有民营,“1+X”的经济模式传遍荆楚大地。同时大力推进资产重组,例如:丝宝集团与德国拜尔斯道夫公司实现跨国合作,丝宝集团受让毛纺集团全部股权,“1+X”中的1仙桃商城集团公司也于2010年被浙江银泰百货集团有限公司收购。

㈢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地理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利用区位优势承接武汉辐射的同时,又能带动周边城市发展。

1、地理优势

仙桃紧靠中部特大城市武汉,位于武汉的向西发展轴上,沪渝高速公路、318国道、随岳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京珠、沪渝高速在市区边缘交汇互通,距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成渝新区四大发展极核心城市的距离都在1000公里半径范围内。仙桃是天门、潜江、洪湖、监利等地直达武汉的必经之地,已成为江汉平原的中心枢纽,发挥着重要的承接作用。

仙桃距离武汉105公里,距离荆州132公里,距离天门49公里,距离潜江62公里,距离洪湖78公里。按照城市发展的规律,在周边县市城市特别是武汉与荆州之间应该有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仙桃正处于武汉、荆州两座大城市的核心位置,也处于周边市县的中心位置,最有条件成为区域中心城市,以此辐射和带动周边县市的发展。

2、交通及基础设施优势

铁路:汉宜高速铁路分别在仙桃城区汉江以北7公里处和仙桃境内三伏潭镇雷场村(随岳高速公路东3公里)设置客运站,目前已开工建设。长荆铁路东起汉丹线的长江埠车站,西至焦柳线的荆门车站,是沪汉蓉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荆货运铁路是由天门市皂市镇引专线铁路至仙桃市,在我市南城新区东侧7KM处设货运站,目前正在组织评审项目建议书。

轨道交通: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武汉至潜江线途经我市,十二五期间将开工建设武汉至仙桃段,在我市西流河镇、中心城区、胡场镇、三伏潭镇、毛嘴镇均设有站点。高速公路:呈现“一横两纵”结构。“一横”即沪渝高速公路:在仙桃境内长约75.5公里,现有两个高速出入口。“两纵”即市域西部一纵为随岳高速公路:在仙桃市毛嘴镇、陈场镇各设有一个出入口,并与沪渝高速公路有一枢纽互通。市域东部一纵为武汉城市圈外环线,由孝昌县经仙桃市至嘉鱼县的高速公路(孝仙嘉高速公路),与沪渝高速公路互通,在我市南城新区、西流河镇、沙湖镇均设置出入口。

公路:呈现“两横三纵”结构。两横即318国道和仙监公路。三纵即仙天公路、仙洪公路、仙汉公路。市域交通实现了镇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水泥路的交通网络,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半小时交通圈”。

水运:航道疏通后汉江航道升级为三级航道,有1000T/年的航运能力,拟投资5.5亿元在汉江仙桃城区下游2KM处建设鄢湾深水码头,规划年吞吐量500万吨,泊位2个,靠泊能力为1000T级,主要装卸大宗货物和大型机械设备,辐射仙桃、潜江、天门、汉川等城市。

基础设施:给水:三个水厂,一、二水厂分别5万吨/日,三水厂近期10万吨/日,远期20万吨/日。排水:二个污水处理厂,城东6万吨/日,城南湿地6万吨/日。垃圾处理:位于仙桃城区东北部袁市的垃圾处理厂目前正在建设中,日处理能力为600吨/日。电力:2个220KV变电站(袁市、沔阳各30万MVA),5个110KV变电站(仙桃、杜台各6.3MVA、襄河1.35、干河、刘口),2009年授电量10.4亿度(千瓦时)。天然气:忠武输气(城北)中石油2010年供气量为2500万方;西气东送(城南)中石化,设计供气量6000万方/年。热电联供:项目计划投资28亿元,征地800亩,新上2台35万千瓦热电联供机组。项目建成后,年发电40亿度以上,每小时产蒸汽1500吨以上,将极大地改善仙桃地区基础设施,提升投资和生活环境。

㈣领先一步的城市建设

1、格局决定结局,格局能否拉开,决定城市未来的走向。区位优势+城市优势=发展优势。截止目前,我市建成区面积已达到45平方公里,人口46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8%,城市绿化率达到45%以上。2007年经营土地收入9000万元,2008年经营土地收入1.8亿元,2009年经营土地收入3.3亿元,2010年目前三宗地计200亩,拍卖了3.6亿元,这些数字说明有了领先一步的城市建设,我们的城市也在增值。

2、大举开发南城新区。2007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仙桃成为武汉城市圈的一员,2010年,我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之一。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新区开发作为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南城新区建设。以“五主、五次、九辅道”为主体的新区道路网络全面拉开建设,“两横两纵”四条主干道路基本贯通。34栋13.5万平方米安置房建成并交付使用,9栋4.9万平方米安置房进展顺利,搬迁居民652户。道路管线预埋和水系恢复调正工程相继按计划展示,和平路高架桥建设正式启动,南城新区已初现雏形。大力引进第三方市场主体共同推进新区开发,先后与武汉东湖高新区达成协议共建中国光谷〃仙桃产业园,引进惠州纳伟仕新建惠州工业园,引进武汉现代城建集团,引进台湾健鼎电子有限公司,引进富士和机械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建设富士和机械工业(湖北)有限公司,联合加拿大贝祥投资公司,合力兴建现代·中加科技城,引进天津天士力新建天士力生态健康城、现代物流产业园和保健产品生产基地。南城新区的开发建设,拉开了仙桃新一轮大开发、大发展的序幕。

3、城市格局已经拉开,旧城改造正在加速推进。城市功能趋于完善,先后投入30多亿元,加快交通、市政、水利、电力、通讯等五大板块建设,使城市基础设施整体改善、全面升级; “武汉后花园”的城市定位,大力推进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相继建成了以天怡大酒店、天诚国际大酒店为代表的一批高档次的星级酒店,引进和培育了中商、中百、好邻居、仙桃商城、富迪物流等一批商业物流大鳄,使仙桃成为江汉平原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成了市体育馆、体操广场、文化步行街、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一批精品和亮点工程,丰富了城市内涵,提升了城市品位。㈤日益凸显的经济实力

200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大举开发建设南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仙桃市三年内步入快速发展的周期。根据“马太效应”,按照财政收入达到1-3亿元、3-5亿元、5-10亿元、10亿元以上分为四个层次,当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的城市,则进入快速发展的周期,仙桃2009年的财政收入为11.8亿元,按照经济学规律,发展会越来越快。近年来,我市在工业、农业、商贸流通领域都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特色产业和骨干群体逐渐形成。仙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境内沃野千顷,动植物种类丰富,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猪、鱼、蛋生产基地,是全省重点建设的两大水乡板块之一。近几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牢牢把握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和“两个试验区”建设加速推进等重大机遇,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保持和发展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初步形成了以优质粮油、名特水产、生态畜禽和绿色蔬菜四大农业特色产业;总结推广了鱼莲共生、虾稻连作、鱼鹅共养等一批高效种养模式;香港真巧、东莞华美、福建海新、嘉士伯、武汉直通车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仙桃,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38家;亲亲、旺旺、恒泰、海圣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突破80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被评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先进县市。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下,农业标准化生产也取得新的进步,在第七届中国果蔬产业发展论坛上,我市被评为“中国果蔬无公害十强市”,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在第六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和全国第十八届食品博览会上,我市襄江春食品获农产品金奖,绿生科技、九珠蛋业、盛胜鹅业、德丰禽业、外婆家水产、万荷堂莲业等企业产品获农产品全国知名品牌,成为“全省农业优势产业板块建设先进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和农业产业化先进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市杨林尾、郭河、通海口、沔城等镇分别挤进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和全省新农村建设暨旅游兴镇重点调度镇行列。在抓好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2009年,新修通村公路450公里,新建沼气池1万口,血防改厕2.5万户,造林植树459万株,完成工程造林4.2万亩,创建绿色家园60个村,新建农村书屋40家,完善甲级村卫生室130个,3.3万特困对象纳入农村低保,解决了11万人吃水难的问题。

2、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迈亚丰联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以彭场为代表的无纺布卫材,以旺旺、亲亲、真巧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以富士和、健鼎为代表的机械电子、以丝宝、宜化为代表的精细化工等五大产业集群。五大产业集群板块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迈亚公司、丝宝集团共获得3个中国名牌产品和1个中国驰名商标,彭场镇成为“中国非织造布制品名镇”。引进项目不断扩规裂变、上档升级,招商项目的高科技性、搞附加值日益凸显。

3、商贸流通活跃。2009年仙桃市社会销售零售总量127亿元,工商税收突破10亿元;我市有四星级酒店3家,三星级酒店13家;各类商场、市场51个;湖北富迪实业有限公司是全国“万村千乡试点工程”企业,湖北农副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是湖北富迪实业有限公司于2009年投资新办的一家产业实体,是集农产品加工、包装、冷藏、配送于一体的专业性的农产品流通企业,总占地面积 12000平方米,总投资5800万元,内设富迪豆制品加工厂、富迪香蕉加工厂和冷库等独立经营的厂家,并且建有功能完善的信息网络、物流配送、储藏保鲜等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年交易农副产品25000万元,为食品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已位列全国农村连锁业态的前三名,物流配送中心规模名列全国连锁行业的前十名。富迪公司围绕“立足仙桃,依托江汉,面向农村,服务荆楚”的企业发展战略,2009制订了第一个三年发展计划,计划三年内将连锁网络辐射至整个武汉“1+8”城市圈中的乡镇农村,在现有400多家门店的基础上,在城市圈内再发展400家门店,于2011年前在武汉东西湖设立二级总部,专门负责城市圈内业务的拓展。

㈥吸引眼球的城市名片

市场经济某种情况下就是眼球经济,谁能吸引人的眼球,谁的发展就快。目前,我市正在形成和正在打造以下名片:

1、中国体操之乡

仙桃培养了李小双、李大双、杨威、郑李辉、廖辉5位奥运冠军,获得了7块奥运金牌,被誉为“中国体操之乡”。

2、夯实省级食品产业园基础,着力打造中国食品加工业之都。

目前仙桃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3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突破80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被评为湖北省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先进县市。

3、仙洪新农村试验区

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在我市范围内包含“四镇一办”,即张沟镇、郭河镇、通海口镇、杨林尾镇和工业园区。按照“科学规划引领、特色产业支撑、基础设施拉动、村庄整治起步、先进文化引导、基层组织保障”的工作理念,从本地实际出发,从农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力争探索出仙桃模式的新农村建设经验。

4、南城新区——“两型”社会试验区

仙桃市将面积为23.86平方公里的南城新区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已获省政府批复,其核心主题是建设低碳产业园、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仙桃市拟设立10亿元的低碳产业扶持基金,努力建设国家级的低碳产业园。“十二五”规划期间,南城新区低碳产业园总产值达到260亿元,年创税收15亿元;新区人口规划达到20万,容纳10万人就业。在建设中,仙桃将全力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扶持、试点确认,探索经济社会低碳模式发展。

5、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

2010年5月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会议在鄂州召开,会议决定:将仙桃、洪湖、监利、宜都、大冶、掇刀等六个市区纳入试点范围,这标志着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入了由点到面的新阶段。

三、扶持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要有实质性举措

1、扶持仙桃建设国家级低碳产业园,将仙桃纳入发展方式转型示范区建设规划。

2、土地、电力、天然气等资源的配额少,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应增大资源的配额。

3、鼓励和支持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

4、支持仙桃建设中国食品加工业之都。

5、国家、省级重大项目布局仙桃。

6、受行政区划影响,目前仙桃城市建设仅限于汉江以南发展,并不符合城市建设的规律。根据周边相关规划分析,仙北位于仙桃城区的上风上水,应避免布局工业,特别是污染工业。但仙北工业园目前的规划对仙桃城区存在交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不利影响,随着汉宜铁路及仙天站(距仙桃城区7KM,距天门城区42KM)的建设,发展条件更加成熟。建议跨越行政障碍,将仙北与仙桃市城区整合,统一规划。

7.城镇化与体育设施课题研究 篇七

关键词: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发展对策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近年来, 大连市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也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以增强体质、休闲娱乐及社会交往为主要目的的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悄然升起。社区体育的发展对提高群众的自身素质、推动全民健身起到了更要意义。

本文以大连市八一路社区、石道街社区、白云社区和康平社区四个社区早晚参加体育锻炼的200名城镇健身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掌握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特点及现状, 在此基础上, 提出合理化建议, 为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参与人群的基本概况

1. 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人群的年龄、性别结构分布。

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参与人群女性有103人, 占总数的54.2%;男性有87人, 占总数的45.8%, 女性略高于男性。从年龄上看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参加人群以青年人 (40岁以下) 为主, 占总数的53.7%;其次是中年人 (41~60岁) , 占总数的26.3%;再其次为年轻的老年人 (61-74岁) , 仅占总数的14.2%;老年人和长寿老年人有11人, 占总数的5.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越来越多的低年龄人群走到社区体育场所参加锻炼。虽然有些还是在学校学习的学生, 但他们对健康的追求和渴望促使他们把一部分费用花在健身锻炼上面来, 所以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2. 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人群的收入结构分布。

体育消费水平与个人收入水平有联系, 出于对某种运动项目的爱好, 对其投入较多的经费也是人之常情。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参加人群的收入都比较高, 月收入达到2001~3000元所占比例最高, 占总数的28.9%;其次为3001~5000元, 占总数的21.1%;1501~2000占总数的20.0%;无经济收入的, 占总数的7.4%, 这部分人群主要是学生;1500元以下, 占总数的18.4%。这也是由于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运动的消费要求较高决定的, 一般室内羽毛球场需要60元/小时, 有时还要请陪练, 花的钱就更多了, 所以参加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运动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3. 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人群的职业结构分布。

在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参加人群的职业结构中,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所占比例最高, 有37人, 占总数的19.5%;其次专业技术人员有34人, 占总数的17.9%;办事人员有30人, 占总数的15.8%;商业、服务人员有28人, 占总数的14.7%;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有25人, 占总数的13.2%;学生有22人, 占总数的11.6%;其他从业人员14人, 占总数的7.4%。以上这些数据可以表明越来越多的工作人群认识到了保证健康体质的重要性。他们能克服工作时间冲突, 能利用业余时间来加强身体锻炼, 一方面保证了工作的高效, 另一方面从长远来计算, 也减少了医疗支出。

二、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人群参加体育运动的现状分析

1. 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人群参加锻炼的次数﹑时间。

根据最新的体育人口判断标准:每周锻炼3次或3次以上、每次锻炼30分钟或者30分钟以上、运动强度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 以此为依据对体育人口的数量进行统计。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人群中, 每周锻炼3次以上的人群有92人, 占总数的48.4%, 说明大部分人群的锻炼还是比较有规律的, 但是仍然有三成左右的人员锻炼的频率偏小, 有的一周锻炼一次, 有的几周锻炼一次,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还是没有科学健身观念, 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锻炼时间看, 大部分会员的锻炼时间都在45~60分钟, 有73人, 占总数的38.4%;并且有24.7%的人群持续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 说明大众在锻炼时间方面有比较好的认识。

2. 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主要运动项目。

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活动形式多样化, 健身舞蹈占26.3%排在第一位;球类占17.4%, 排在第二位;后面依次为跑步占13.7%, 武术占11.6%;轮滑占10.0%;游泳占6.3%;棋牌占5.8%;体操占4.7%;其他类占4.2%。武术, 跑步, 舞蹈和棋牌类较为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 反映了老年人的需要与可能。因而成为当前社区老年体育群体的热点项目。在调查的8个项目中, 属社区里的中年人的热点项目不像老年人的热点项目那样集中而明显。就比较而言, 他们的热点项目趋于有一定竞技性的球类项目, 如球类 (占总数的17.4%) 、游泳 (6.3%) ;还有就是健身操 (4.7%) 等。

3. 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主要活动场所。

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主要活动场所在街道边社区娱乐场和公园、学校的运动场进行, 所占比例分别为30.5%和20.0%;在体育场馆进行的有32人, 占总数的16.8%;在社区的空地进行的有29人, 占总数的15.3%;有10.0%的人群选择了在家中进行体育锻炼;还有7.4%的社区人群选择了在其他的场所进行的体育锻炼。这说明在社区体育开展中, 体育锻炼场地氛围不够, 但是由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大众运动越来越专业化对健身设施和组织管理要求越来越高, 很多人群已经选择了去俱乐部等专业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

三、大连市城镇居民体育锻炼的发展对策

1. 增加居民自我健身意识。

由于大连市社区居民自我健身意识还不很强, 所以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资源, 如电视、广播、报刊和街道宣传栏, 大力宣传全民健身的重要性, 介绍全民健身的方法, 使全民健身活动家喻户晓, 人人乐于参与。特别是负责社区体育工作的有关人员应多开展群众体育宣传工作, 多组织社区体育活动, 使居民自觉自愿参与体育运动。

2. 充分利用体育场地设施。

目前在体育场地严重缺乏的情况下, 单位、学校, 社区相互合作, 学校场地尽可能地对外开放, 使体育场地得到充分利用。政府应该有计划地逐步解决和发展体育硬件设施, 尽力满足社区体育发展需要的条件, 对现有的体育资源, 应当充分利用和开发, 最大限度的解决目前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

3. 提高社区群众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针对目前社区体育指导员暂缺的情况, 可采用多种方式、多渠道地培养城市社区体育工作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体育的工作质量。这不仅可以促进大连市社区体育人才的培养朝着科学化、制度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还可以依靠社区范围内的学校体育教师来指导群众体育锻炼, 以解决社区体育指导人才缺乏的问题, 促进社区体育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君, 赵冬, 曾哲淳, 孙佳艺, 王淼, 李岩.居民体育锻炼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02) :28-34.

[2]白文飞.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改变模式理论的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3) :86-91.

[3]章玮.对城镇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变化特点的调研[J].安徽体育科技, 2008, (03) :77-81.

8.城镇化与体育设施课题研究 篇八

摘要: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自身的行为模式、具有身体实践的社会记忆等特性。在城镇化裹挟下,我国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遭遇了发展迷失问题。在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呈现出价值取向倒置、结构功能失序、权利主体失真等迷失现象。实践主体的抽离、传承主体的断裂及传承制度的消解共同导致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迷失。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须坚守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价值理念,重视村落传统文化的承续,完善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系统结构,以实现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复归。

关键词: 少数民族体育;村落体育;城镇化转型;特性;发展迷失;传统文化;系统结构

中图分类号: G 85文章编号:1009783X(2016)01009004文献标志码: A

Abstract:The ethnic minority village sport exhibit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ulture,a specific behavior pattern,a social memory with physical practice and so on.Swept forward by the urbanization,village sport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a has suffered disorientation in its development.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ethnic minority village sport exhibits an inversion of value orientation,a disorder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a distortion of the right main body and so on.The absence of the practice main body,the disruption of the inheritence main body,and the degradation of the inheritence system caused by the disorient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village sport.Ethnic minority village sport should stick to their values and concepts,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inheritence of village traditional culture,improve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ethnic minority village sports,so as to achieve the restor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village sports.

Keywords:ethnic minority sport;village sport;urbanization transformation;characteristics;disorientation;traditional culture;system structure

收稿日期:20141215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3CTY040)。

第一作者简介:梁勤超(1980—),男,四川蓬溪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

通讯作者简介:李源(1970—),男,山东郯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

作者单位:1.成都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1130;2.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 610041;3.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1.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1130,China;2.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614004,China;3.School of Sport,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城镇化转型是我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不可避免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背景下,城镇化转型发展是摆在我国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是指在农村村落环境下,以村民为主体,以自在的或混含着娱乐消闲、健体等目的,所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身体运动的统称”[1]。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只有村落成员拥有适应新型城镇化的生活理念与能力,意识到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重要性,才能确保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1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特性

“一时一地之社会构造,实即其时其地全部文化之骨干;此外都不过是皮肉附丽于骨干的。”[2]村落体育产生于农村村落环境,在这一环境中,人生活的“空间和地点总是一致的,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维度都是受‘在场的支配,即地域性活动的支配”[3]。受地域性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村村落的社会文化属性赋予了村落体育相对独特的文化个性。相对于其他地区的村落体育,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更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1.1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

以龙舟为例,龙舟是我国水上传统民俗体育项目,最初起源于纪念屈原,后来成为端午节,即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传统项目。同样是龙舟,贵州黔东南的苗族独木龙舟,却与端午节所划的龙舟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苗族独木龙舟并非源于纪念屈原,而是源于神话传说。其次,苗族独木龙舟开展时间为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并非传统的端午节。再者,苗族独木龙舟仅流传于贵州黔东南施洞一带,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

1.2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具有自身的行为模式

同样以苗族独木龙舟为例,纵观整个苗族独木龙舟的开展环节,无论是取木凿舟、出龙、接龙、龙舟竞渡,整个流程都遵循着严格的仪式、禁忌与传说,俨然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仪式链。特别是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各苗寨经由出龙、接龙等仪式,划来寄托各寨子精神和希望的独木龙舟,齐聚施洞清水江面,开展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在苗族独木龙舟节中,通过身体的共在与相互关注,加之仪式性的活动,从而产生互动仪式链。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互动仪式链的核心机制在于“高度的相互关注跟高度的情感连带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形成了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同时也为每个参加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他们感到有信心、热情和愿望去从事他们认为道德上允许的活动”[4]。借由独木龙舟,将贵州黔东南施洞一带的苗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一互动仪式链中,当地苗寨都不约而同地遵循着相同的行为模式。

1.3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作为身体实践的社会记忆

“人是文化塑造和社会建构的产物,这些技能和行为也是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内化为个体身体的惯性,也就是说个体身体实践的社会记忆是由其所属的社会和文化构成并建构的。”[5]在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中,少数民族村民通过身体实践,使其身体活动与村落体育文化的内在规定性相适应,通过身体对村落体育文化内在规定性的“理解”与“记忆”,将过去积淀在自己的身体中,使之得以传承。“只有他们亲身在场参与这个具体活动,才能传达信息”[6],保罗·康纳顿将这些身体实践称之为体化实践,并认为社会记忆的传承有赖于体化实践。作为体化的身体实践具有身体惯性,形成习惯便不易遗忘。村落社会与个体一样,也有自身的社会记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以身体实践的形式,保存和传承了少数民族村落的社会记忆。

2城镇化转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迷失

“在保存和传递社会记忆的历史中,村落始终是一个特殊的生命载体”[7];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村落这一社会记忆的生命载体正不断减少。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4.77%,城镇化的增长意味着村落的减少,“中国每天消失80~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8]。面对城镇化转型,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需要应对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冲击,可在现实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却遭遇了发展迷失问题。

2.1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价值取向的倒置

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在社会变迁中表现出调适性,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村落体育的结构可分解为体育活动主体、体育活动条件和体育活动形式3个构成要素,体育活动则有‘仪式性‘功利性‘娱乐性等多种类型;而功能表现出混同的综合性特征”[9]。由于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具有仪式性、功利性和娱乐性等特征,其在村落成员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村落社会成员健全和谐生命主体的养成,群体团结与群体符号的产生,村落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以及村落精神的自觉培养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首先是一种村民自己的体育活动,其理想价值在于促进村民求真、向善、逐美的统一,形成村落团结,维系村落共同体;然而,“在当下的中国文化情景中,村落体育的民俗文化具有多次话语交织的复杂局面,它已经被纳入到乡土文化建设、主流话语及文化消费景观的范畴”[10]。在城镇化转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价值取向呈现出“物化”倾向,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将其降格为一种“工具”。无论是彝族的火把节,还是苗族的独木龙舟节抑或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更多的是发展旅游与经济的需要。由于不能给村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部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在城镇化转型中被“弃置”。

2.2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结构功能的失序

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服务的对象是所有村落成员,村民作为具体生命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需求。从结构角度来看,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是有一定结构与组织化手段的民俗项目,并以有序的方式开展,对整个村落发挥必要的功能。从功能视角来看,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是在功能上满足村民需要,维系村落稳定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

在城镇化转型过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理应提供给村民适切的体育服务;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在结构功能上处于一种失衡状态。本来,“村落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农民的传统思维和价值观制约着体育在村落的推进,有限的投入和我国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对村落体育发展有直接影响”[11]。在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结构功能理应是和谐互补的。从纵向的一个人生命终始来看,从幼儿至晚年阶段都需要相应的体育滋润其生命生长,确保其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和谐统一;从横向的村落成员群体视之,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体育来培育和提升。然而,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村落青壮年外出务工,造就了留守儿童和老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结构上缺失了参与的核心主体。

再者,城镇化后,社区体育主导着城镇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村落体育能否适应城镇社区体育的需要,还是一个待解的问题。从村落体育向城镇社区体育的转型,不仅意味着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及文化空间的变迁,还意味着村民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势必引发行为方式的转变,脱离固有的生存空间,少数民族村落体育能否适应新的环境,还有待考证。

2.3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权利主体的失真

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作为一项村落社会民俗文化活动,有着惠泽全体村落成员的公共属性,因此,在城镇化转型中,有必要审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与村落社会成员之间的效益关系;然而,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并没有积极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这并非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本身的功能缺失,而是其权利主体的弱化与抽离。

从村落社会成员来看,在城镇化转型过程中,村民的经济收益并没有随其自然增长,而是通过村民外出打工、旅游文化资本输出等方式实现的。加之少数民族村落的封闭性,以及社会阶层流动渠道的狭窄,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投入并不能给村民带来可持续的经济收益。为此,少数民族村落青壮年群体离开村落,到大城市打工成了增加个人和家庭收入的主要方式。青壮年群体的输出,最终导致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结构的单一,留守儿童、老人与外出务工村民及其子女的体育权利和质量并不能得到保证。村落社会成员,无论是外出还是留守成员,并没有享受与获得优质的村落体育服务。相反,少数民族村落社会孤独的留守者、居无定所的城市打工群体、无人居住的空巢村落等不良现象,正是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城镇化转型中权利主体处于“虚无”失真状态的写照。

3城镇化转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迷失的成因

3.1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实践主体抽离

要发挥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推动村落社会和谐文明发展之功能,“村落需要有自信的体育文化,需要找回被遮蔽的传统民间体育文化价值,村落体育的发展需要‘培育、输入并举,需要村落精英带动,需要学校体育的辐射”[12];然而在实践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不仅没有文化自信,村落精英,包括绝大多数村落的村委会、村长、村支书在内的“村官”们忙于经济建设,其工作内容、过程或与上一级行政机构之间的联系均系于一本经济账。同时,青壮年村民群体也忙于外出务工。实践主体的抽离导致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活动开展的减少,更谈不上培育和传承。同时,实践主体的抽离更导致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失落。

3.2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传承主体断裂

在传统村落社会,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传承发展走的是“与‘生产劳动、文化艺术、民族传统相结合的杂糅式的发展模式”[13]。在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少数民族村落传统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如果少数民族村落传统文化,包括各种习俗、节庆、体育等,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而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村落文化精神也将趋于没落。

当然,城镇化是村落走向现代化不可回避的现实,但不能以牺牲村落传统文化为代价。村民追求物质生活的丰裕,亦不能以精神文化的退化作为筹码。在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却遇到了困境,其中最为严峻的是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文化传承主体的“断裂”。这具体表现为青壮年外出打工无暇顾及,青少年热衷于手机网络,对传统村落体育文化并无多大兴趣。传承主体的“断裂”使得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文化活动处于“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也使得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文化内容和生活日益萎缩,其最终将导致村落文化流失,以及心灵家园荒芜。

3.3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传承制度消解

在现代社会,理想的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传承,需要“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文化关注,村落层面自下而上的‘文化自觉,学校教育由点及面的‘文化传播和村落社区由内及外的‘文化重构”[14]。少数民族村落体育能够得以传承与发展,得益于既有的内在的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传承制度。在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政策给予支持,或将消逝在城镇之中。

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作为村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城镇化进程中理应得到制度和政策上的扶持与保护;然而,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相反“发展经济”与“造城上楼”成为一些村落城镇化的首选。如此城镇化与最初的城镇化目的不相符合,这使得村民的精神生命发展、少数民族村落传统文化,包括村落体育在内的结构体系处于颓废与混乱状态。

对于少数民族村落而言,城镇化的核心和关键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又需要村落传统体育文化对心灵的润泽。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传承制度的“偏误”,使得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仅着眼于适应城镇化,而未能发挥出服务于人的城镇化的特殊功用。在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传承制度亦趋于消解,而不是日益加强。

4城镇化转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复归

在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迷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需要在未来的城镇化转型发展中采取一种“标本兼治”的系统性策略,一方面确保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既有利于促进村民身心的健康,另一方面又能促进村落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

4.1坚持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价值理念,彰显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文化个性

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作为一种娱乐的民俗活动,在村民的生命健全、身心健康、群体团结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村民作为一个抽象与具体的糅合体,既有人类所具有的类特征,如未固型化、意识与能动性等,又是一定文化中的个体,其生命附着了村落赋予的特定文化性格。真正的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价值应该是服务于村民、村落群体的。在其服务过程中应兼顾人性的“抽象与具体”,在激发村民的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构建村落社会生活群体团结的同时,也要促进村民生命、生活之“求真”“向善”,能够以“美”的生活方式展现,让村民过一种幸福愉悦的人生。

为此,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城镇化转型中应有自己的“主张”,其发展不应成为城市体育的“翻版”,而需要回归村落体育的文化本质并彰显其文化个性。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不仅需要“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村落体育,解决村落体育推行中的‘误端”[15],将主流文化知识和民族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广阔的村落自然资源环境,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变为村落社会成员生命的组成部分和生活的存在方式,让其成为村民自我生命提升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还需把握突出其游戏属性,将村落社会成员培养成为有自由意志和审美意识能力的主体,让其在参与村落体育游戏和体验愉悦的过程中,形成对社会与他人友善、仁爱的感情。唯有如此,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才具有生气与灵气,亦不会受城镇化的变迁,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因变量的左右而丧失自我。同时,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文化个性的彰显,也是维系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多样性,以及多元一体的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文化的前提所在。

4.2创新村落传统文化空间,促进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传承

在城镇化转型过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需要思考在变迁中的扬弃问题。一方面通过对自身的文化梳理,识别村落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优良成分,让村落社会以及村民对其加以继承发扬;另一方面要改变或放弃与时代精神不相吻合的落后的村落体育文化价值与内容,不断吸收主流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加以融合改造。具体而言,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需要“着眼于实际情况,从发展村落体育文化、经济发展要跟进、村落体育文化需要‘培育与输入并举、村落体育文化需要村落领袖去带动、村落体育文化需要学校体育去搭建等方面对我国村落体育的发展进行重新定位”[16]。

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如果脱离既有的村落文化空间,以现代城市体育为取向,对其进行改造,那么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将走上一条“离村化”的发展之路,其结果是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变成城镇化的牺牲品。当然,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非意味着消极的“保护”。在现实中,消极的“保护”往往会将其推向一成不变的“复古”,如果对其不加取舍地“发扬”,最终又将流为一种“异化”。为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文化需要结合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村落社会公共生活的群体团结,让村民通过自身体育权利的行使、表达与维护,真正参与到村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而不是“被城镇化”。

在现实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由于其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自身固有的行为模式,其开展对文化空间有着特殊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传承是附着在一定的文化空间之内的。例如,黔东南的独木龙舟,天然的青水河流域、特定的神话传说、沿河两岸的苗寨村落,加之一系列的信仰与仪式成就了独特的苗族独木龙舟文化空间。如果离开既有的文化空间,那么独木龙舟将失去其固有的文化内涵,而成为独有运动形式的水上运动。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申遗,在传统的基础上,将传统的独木龙舟竞渡拓展为“独木龙盘节”,以官方节庆的形式,每年定期开展。这样既加强了对独木龙舟文化空间的保护,也促进了独木龙舟的有序传承。由此可见,在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更需要创新文化空间,促进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传承,而非完全被“城镇化所消融”。

4.3完善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系统结构

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不只是一个“概念实体”,它有着丰富的社会学内涵,其内容结构是围绕着促进“村落社会成员发展”宗旨而形成有序“时空网格”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结构。

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实践主体的抽离、传承主体的断裂及传承制度的消解,加之村落人口不断流入城镇、村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系统结构处于加速消解的态势。其实,“体育文化承载的文化功能能否满足农民体育需求是农村体育生活方式变迁的根本动因;农村社会变迁决定农村体育生活方式变迁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农村体育生活方式的变迁是‘解构—重构的过程;培育农民体育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体育组织化程度”[17]。无论是传统村落,还是城镇化进程中的村落社会,少数民族村落体育都需满足村落社会成员生活的需要,只有与城镇化生活变迁形成和谐互补的关系,才能让村落社会成员在城镇化进程中享有体育的权利。否则,将被时代和村落社会所抛弃。

少数民族村落体育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坚持村民的实践主体地位,不断充实和完善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结构,将所有村落社会成员都纳入其中,提供一种“全纳式”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传习。从青少年、成人、老年等成员结构类型上满足所有村落社会成员的体育需求。通过不断完善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系统结构,充实其内在能量,增强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村民悦己娱人的正效应,以避免人们逃避、敌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现象的发生。

5结束语

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城镇化发展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保护,使城镇化推进的同时,不至于因城镇化而导致民族传统体育的消失,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18]。当下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在城镇化转型中遭遇了价值取向倒置、结构功能失序、权利主体失真等迷失问题。其实践主体的抽离,传承主体的断裂与传承制度的消解共同导致了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城镇化转型的迷失。在未来的城镇化转型中,需要坚持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价值理念,彰显少数民族村落体育文化个性;创新村落传统文化空间,促进少数民族村落体育传承;完善少数民族村落体育的系统结构,让少数民族村落体育在城镇化转型中得以复归。

参考文献:

[1]罗湘林.村落体育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5.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47.

[3]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6.

[4]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9.

[5]马红艳.作为身体实践的社会记忆:读《社会如何记忆》[J].西北民族研究,2010(1):229.

[6]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M].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1.

[7]孙庆忠.社会记忆与村落的价值[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5):32.

[8]马想斌.消失的村落,城市进程中的文化灾难[EB/OL].[20150401].http://www.cqtimes.cn/review/2012102229303.shtml.

[9]罗湘林.对一个村落体育的考察与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4):86.

[10]刘建强.村落体育的民俗生产与文化逻辑[J].浙江体育科学,2011,33(3):23.

[11]姚磊.村落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2,(9):16.

[12]郭修金,虞重干.从村落看村落体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3):1.

[13]李会增,王向东,赵晓红,等.我国村落体育的文化特征及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0):1325.

[14]郭修金,虞重干.村落体育文化的适应与变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4):29.

[15]朱勇.原生态价值取向与村落体育的“善本再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6):681.

[16]王建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落体育文化的功能、变迁及定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1):31.

[17]余涛,涂传飞,余静.村落体育生活方式的百年变迁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4):58.

上一篇:保险公司合规年度总结下一篇:机械伤人应急预案